導航:首頁 > 素材題目 > 粵劇的作文開頭

粵劇的作文開頭

發布時間:2021-03-14 19:16:23

Ⅰ 姥姥門口看大戲文章開頭是以兒歌開頭的好處是什麼

別出新意,導出正題,引起讀者的興趣

Ⅱ 粵劇以帝開頭的選段

不明白你問題的意思,粵劇的戲名,以帝字為第一個字的戲名?
帝女花,帝苑春心化杜鵑

Ⅲ 關於粵劇的作文

粵劇,這塊廣東的瑰寶薪火相傳四百載,如今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但老一輩對於粵劇傳承問題的憂慮始終是揮之不去的。廣東粵劇學校可以說是最出名的粵劇學校了,但是幾年來粵劇學校的生源卻出而問題,盡管學校一再地提高設備和老師的數量,一次又一次的優化,生源還是少了。而在我們四周的舞蹈學校卻是間間爆滿,生意是十分的紅火。粵劇和現代舞蹈藝術相比起來,大多數小孩還是會選舞蹈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現代舞蹈十分的流行,二是舞蹈較粵劇來說容易學,三是學生不了解粵劇這一門文化,還沒意識到粵劇的傳承的擔子早已落到我們身上了,這樣的種種原因構成越劇的衰落。流行的街舞,芭蕾等國外物種被孩子們所熱愛;鋼琴,小提琴等西洋樂器被眾多父母視為無論花多少錢都要學的樂器;流行唱法,通俗唱法也在選秀賽的影響下熱門了起來。但是人們的眼光從未關注集舞蹈、唱功於一身的粵劇。正如人們都愛買日本的電子產品、德國的汽車,只有沒什麼的人才會以退一步的心態不甘心的買一部國產車。近來在廣東粵劇學校報名的學生中有80%的學生來自經濟欠發達的粵西地區,在這所以粵劇為主的專業性綜合學校中「好苗子」十分重要。但現狀卻是生源很少,而且不少家長還因不忍心讓孩子受痛受累主動申請退學。雖說現代舞蹈在當下十分的流行,空間也很大,但是我們不能一昧的追崇,可以在音樂廳看歌劇《貓》,但也要學會在保利劇院看看好的粵劇。粵劇所含的文化含量內涵很高,除了身體動作要熟練,唱腔要好,還要有一定的墨水在肚子里,否則你無法體會所扮演角色的情感,你會對角色無從下手。所以粵劇比現代的舞蹈難學多了,現代舞蹈要求的是動作的優美,不需要唱腔不需要體會太多的情感,不需要知道有關的歷史故事。這樣一來滿足了各大學生的需求,易學不太辛苦而且還很流行,會跳一段街舞便可以贏得同學的贊賞和追崇的目光,滿足了自己耍帥和出風頭的虛榮心。但是會唱一段粵劇不見得會受到人的追崇。我們對粵劇的不了解,同樣阻礙了粵劇的發展。作為廣東的文化瑰寶卻沒有什麼廣東學生了解,在我們的印象中,粵劇似乎是跟不上時代的藝術,連看粵劇的人都是爺爺奶奶一輩的。似乎從80後這一代開始就很少人再如痴如醉的看粵劇了。或者再早一些,我們的父母這一輩,他們正處中年,但他們的興趣愛好與我們似乎沒有什麼差別也愛聽歌,頂多歌曲老一些,也愛看電視劇,雖然不是青春校園劇但也是央視熱播的三四十集大劇。這就是問題所在,大概要從我們父母這輩開始,都沒有太多的人看粵劇了。粵劇沒有人看就會難以發展。粵劇這種本土性的藝術在本地人眼裡就像看從日本傳入的「雙排鍵」一樣的陌生。如果再這樣下去,粵劇就會消亡。粵劇的希望和傳承出現了問題,但是廣東政府卻不太重視這塊瑰寶。其實只要加大對粵劇的宣傳力度讓人們了解讓人們感興趣,讓每個廣東人對粵劇都可以侃侃而談,對外能舉出著名的演員和劇目。在劇院里多上幾場粵劇少上點音樂劇,多弄幾次知識講座,粵劇就不會消亡,甚至在某個片區會有振興的態勢。當下人們對本土性的藝術缺少足夠的重視,也許再過十年,粵劇就會失傳。要聽到紅線女的唱腔只好到網上下載了,也許網上也不會有,只能到老掉牙的磁帶里聽了。

Ⅳ 介紹粵劇作文540字

粵劇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源自南戲,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揉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最初演出的語言是中原音韻,又稱為戲棚官話。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為了方便宣揚革命而把演唱語言改為粵語,使廣州人更容易明白。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粵劇流行於廣東、廣西、台灣和港澳。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緬甸、柬埔寨、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古巴以及中南美洲等有廣東華僑聚居的地區,都有粵劇的演出。粵劇是溶匯明清以來流入廣東的海鹽、弋陽、崑山、梆子等諸腔並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間音樂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劇稱西皮)、二黃為主的我國南方一大劇種。

粵劇的名稱,雖在清光緒年間才出現,但其源流卻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前的明代中葉。建國以前的三十年間,粵劇基本上分為「省港大班」與「過山班」(或稱「落鄉班」)兩大派系。「封仔封王」的李文茂,是世界戲劇史上絕無僅有的由藝人成為農民起義領袖。首任粵劇「八和會館」會首的鄺新華,不但是「同治中興」的代表,也是著名的文武老生,演過《蘇武牧羊》、《太白和番》、《李密陳情》等名劇。清末民初之交,更是群星閃耀,名伶輩出,如千里駒、肖麗湘、小生聰、周玲利、李雪芳等等,俱皆馳名於海內外。千里駒有「花旦王」之稱,李雪芳則被康有為譽為「南雪北梅」,與梅蘭芳並提。三十年代在粵劇史上稱為「薛馬爭雄」的時代,薛覺先接近京劇風格,表演技巧比較全面,生旦凈丑無所不能,有「萬能老倌」的綽號,但以演小生出色,代表性劇目有《胡不歸》等四大悲劇的馬師以丑角取勝。他在以「孤寒種」(吝嗇鬼)為主角的組劇中,盡情揭露封建財主資本家的丑態,有莫里哀之風。不但在兩廣、港澳和東南亞等地,為廣大觀眾所傾倒,在美國多年,也深受歡迎。

三十多年來,思想和藝術質量較高、比較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傳統劇目,有《平貴別窯》、《羅成寫書》等。新編的歷史題材和現代題材劇目中,影響較大的,有《搜書院》、《關漢卿》。移植改編的劇目所佔比重最大,其中較好的有《柳毅傳書》、《寶蓮燈》。

Ⅳ 北京的粵劇作文150字

粵劇,這塊廣東的瑰寶薪火相傳四百載,如今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但老一輩對於粵劇傳承問題的憂慮始終是揮之不去的。廣東粵劇學校可以說是最出名的粵劇學校了,但是幾年來粵劇學校的生源卻出而問題,盡管學校一再地提高設備和老師的數量,一次又一次的優化,生源還是少了。而在我們四周的舞蹈學校卻是間間爆滿,生意是十分的紅火。粵劇和現代舞蹈藝術相比起來,大多數小孩還是會選舞蹈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現代舞蹈十分的流行,二是舞蹈較粵劇來說容易學,三是學生不了解粵劇這一門文化,還沒意識到粵劇的傳承的擔子早已落到我們身上了,這樣的種種原因構成越劇的衰落。流行的街舞,芭蕾等國外物種被孩子們所熱愛;鋼琴,小提琴等西洋樂器被眾多父母視為無論花多少錢都要學的樂器;流行唱法,通俗...

Ⅵ 求一篇《介紹粵劇》的作文500字....急急急!!

粵劇,原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源自南戲,自公元1522年~1566年(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揉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最初演出的語言是中原音韻,又稱為戲棚官話。到了清朝末期,知識分子為了方便宣揚革命而把演唱語言改為粵語廣州話,使廣東人更容易明白。粵劇名列於公元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公元2009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Ⅶ 粵劇作文

在廣東什麼最受歡迎的呢?當然是出了名的廣東粵劇。粵劇是廣東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也是我國南方影響非常大的一個劇種。由於它產生於廣東,所以稱被為粵劇。
這得從明末清初說起。
當年,弋陽腔、崑山腔、梆子、徽調、漢調等,傳入廣東,廣東的一些本地戲班匯百家之長,所唱聲腔是一唱眾和,被稱為「廣腔」。 清代道光年間,廣州的戲班分為本地班和外江班。清嘉慶道光年間,高腔、崑山腔逐漸衰落,「本地班」遂以梆子為主要唱腔。後來又以「梆簧」作為基本唱調。此時的本地班已經與外江班「判然迥殊」,進而逐漸形成粵劇。
粵劇的基本聲腔為「梆簧」,並保留有弋陽腔與崑腔的部分曲牌以及南音、粵謳、木魚、龍舟、板眼等廣東民間說唱的曲調和民歌、樂曲、時代曲、小調等民間小曲。一段唱腔中,梆子腔、二黃腔、西皮腔、牌子曲各成段體,從不互相滲雜,一腔到底。粵劇唱腔音樂以板腔體為主,曲牌體為輔。板腔體有梆子、二黃兩類,梆子有首板、慢板、中板、芙蓉、嘆板、煞板等板式;二黃也有首板和慢板,還有二流、滾板等板式。
粵劇的樂器可多了,主要分為管弦樂和打擊樂兩大部分。前者以高胡、二弦、揚琴、喉管為主要領奏樂器。除民族樂器外,粵劇音樂還大膽地採用西洋樂器,如小提琴、大提琴、薩克管等中低音樂器。
粵劇的戲服更是五花八門,讓你看的頭暈眼花。粵劇的戲曲服裝是經過長時期的實踐,改良後而形成現今傳統程式化的形態。粵劇服裝的分類有蟒、甲、褶子、帔及衣五種。
粵劇的角色原分為末、生、旦、凈、丑、外、小、夫、貼、雜10大行, 以後行當愈來愈繁多,到了清末民初,按照「戲班論位」的慣例排列是:武生、小武、花旦、正旦、正生、總生、小生、公腳、大花面、二花面、男丑、女丑,此外還有武旦、夫旦、六分、拉扯、五官虎、手下等。戲班實際上只看重武生、小武、小生、花旦和丑五行,其餘行當成為次要的行當。
粵劇開場時,男常「小跳」,女多「拗腰」的表演,亦頗罕見。粵劇的劇目以生旦戲為多,重唱輕做,文戲多於武戲,並從現實生活中,提煉、創造一些新的表演程式,又從電影、話劇中借鑒和吸取表演技巧,形成自由靈活,通俗而細膩,偏重寫實的表演風格。
粵劇就是這樣,一代代地師傳身授下去。

Ⅷ 模仿六年級下冊語文《7*藏戲》寫一篇關於粵劇的作文

粵劇,粵劇是佛山的發源地,我作為佛山的一個小市名感到高興,我很敬佩會聽粵劇的市民,粵劇大約有300餘年的過程。
在小的時候我粵劇給我的感覺是很凡的,我讀到六年級才明白到會聽粵劇才是高尚的人,我應該早就不要誤會粵劇,我現在要和粵劇說對不起。在粵劇的海里是無窮無盡的,他有許多好的作品,不過只要你懂得欣賞。
在一次表演里佛山有一個最年輕的粵劇工作者,她出去表演獲得了最高的獎項,她名叫李淑勤,她在佛山已經很出名,很多對粵劇熱愛者都很喜歡她做戲。我對她很敬佩,因為她在粵劇里她是最年輕的,也或過許多獎,。
聽粵劇是我爺爺教我聽的,他最喜歡的是粵劇工作者羅加鷹,他90多歲對粵劇非常有經驗,他還賞面出來做大戲,他在佛山有聲有色的粵劇工作人物,我爺爺是一個熱愛者他非常高興的。
爺爺平時常常對我說粵劇的知識,嶺南是粵劇之鄉,也是重要的粵劇地方,粵劇是最能夠體現佛山文化特色的文藝品之一。流行於廣東方言地區。而粵劇的名伶李文茂響應太平天國起義,率粵劇界舉旗反清「粵劇中興」,是粵劇的揚花期,從志土班的改良活動到「五四」運動會前後,則為粵劇的定型成熟期。
我聽了,不是很明白,爺爺馬上拿那本書出來給我看,繼續說這上邊說:以前,粵劇是用『官話』演唱的,改良期間才開始用廣東話演唱的。這一改良,使粵劇的特點得到明顯的加強,並顯示出一種完全獨立的狀態、、、我看完後,想:嘩!原來粵劇也是一個無窮無盡的海洋世界啊!
參考資料:豆丁網

Ⅸ 急!求一篇看粵劇的作文

在廣東什麼最受歡迎的呢?當然是出了名的廣東粵劇。粵劇是廣東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也是我國南方影響非常大的一個劇種。由於它產生於廣東,所以稱被為粵劇。
這得從明末清初說起。
當年,弋陽腔、崑山腔、梆子、徽調、漢調等,傳入廣東,廣東的一些本地戲班匯百家之長,所唱聲腔是一唱眾和,被稱為「廣腔」。 清代道光年間,廣州的戲班分為本地班和外江班。清嘉慶道光年間,高腔、崑山腔逐漸衰落,「本地班」遂以梆子為主要唱腔。後來又以「梆簧」作為基本唱調。此時的本地班已經與外江班「判然迥殊」,進而逐漸形成粵劇。
粵劇的基本聲腔為「梆簧」,並保留有弋陽腔與崑腔的部分曲牌以及南音、粵謳、木魚、龍舟、板眼等廣東民間說唱的曲調和民歌、樂曲、時代曲、小調等民間小曲。一段唱腔中,梆子腔、二黃腔、西皮腔、牌子曲各成段體,從不互相滲雜,一腔到底。粵劇唱腔音樂以板腔體為主,曲牌體為輔。板腔體有梆子、二黃兩類,梆子有首板、慢板、中板、芙蓉、嘆板、煞板等板式;二黃也有首板和慢板,還有二流、滾板等板式。
粵劇的樂器可多了,主要分為管弦樂和打擊樂兩大部分。前者以高胡、二弦、揚琴、喉管為主要領奏樂器。除民族樂器外,粵劇音樂還大膽地採用西洋樂器,如小提琴、大提琴、薩克管等中低音樂器。
粵劇的戲服更是五花八門,讓你看的頭暈眼花。粵劇的戲曲服裝是經過長時期的實踐,改良後而形成現今傳統程式化的形態。粵劇服裝的分類有蟒、甲、褶子、帔及衣五種。
粵劇的角色原分為末、生、旦、凈、丑、外、小、夫、貼、雜10大行, 以後行當愈來愈繁多,到了清末民初,按照「戲班論位」的慣例排列是:武生、小武、花旦、正旦、正生、總生、小生、公腳、大花面、二花面、男丑、女丑,此外還有武旦、夫旦、六分、拉扯、五官虎、手下等。戲班實際上只看重武生、小武、小生、花旦和丑五行,其餘行當成為次要的行當。
粵劇開場時,男常「小跳」,女多「拗腰」的表演,亦頗罕見。粵劇的劇目以生旦戲為多,重唱輕做,文戲多於武戲,並從現實生活中,提煉、創造一些新的表演程式,又從電影、話劇中借鑒和吸取表演技巧,形成自由靈活,通俗而細膩,偏重寫實的表演風格。
粵劇就是這樣,一代代地師傳身授下去。

閱讀全文

與粵劇的作文開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