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素材題目 > 以傳承為話題的作文

以傳承為話題的作文

發布時間:2021-03-13 22:55:33

❶ 以傳承為話題的作文400

愛,在這里來傳承
3月5日,我們夫小源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愛心義賣之春暖2008,讓愛住我家的義賣活動。由於准備活動非常充分,整個活動過程精彩紛呈。全校以班為單位設起了店鋪,推銷員各顯神通招攬顧客;收銀員緊張有序進行著交易;宣傳隊員們高舉海報向大家宣傳各班義賣的特色…………一個下午就在這熱烈的氣氛中結束了。義賣的善款將被送到我們的手拉手小夥伴的手中。

回想著有意義的一次活動,我感慨萬千,這樣的義賣活動我們已經組織了3次,同學們的經驗越來越豐富了,義賣的物品越來越多了,大家的熱情也越來越高漲了,特別是看到低年級的同學將自己心愛的玩具捐出時不舍的眼神和痛下決心的慷慨,我想這樣的活動在他們童稚的心靈已經種上了愛的種子。讓他們懂得了分享;懂得了關愛;更進一步理解到我們夫小教育的核心——仁愛。老師就是這樣利用各種形式,讓大家懂得愛、分享愛、奉獻愛。讓同學們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下學習成長。子曰:「仁者,愛人。」作為傳承孔子思想,發揚仁愛精神的夫小人,我們會把這種精神一代一代傳下去,去光大千年的孔子智慧,讓愛充滿人間。讓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永遠站立在世界之林的前端!

❷ 以傳承為話題作文400字

凡是傳承下來的傳統,便有它存在的理由——題記
古以家天下,天下為家。千年前我們是世界上的「禮儀之邦」,邦即國,國為家。數千年,我們傳承著自己的家風。
風起《詩經》,真正的家風始自孔孟。古代我們以禮治國,儒道天下,故有四書五經傳著於世。《論語》中主張人應有孝、義、仁、忠。孝字為首,這便是家風的核心意義。現在看來,又何嘗不是?十月懷胎,二十載照料,我們時刻都需要父母的陪伴,而我們,又怎能報還這份養育之恩?人之常理,人性之現。
《弟子規》開篇寫道:「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仁禮之道,是對朋友誠,對陌生人仁。不少家長都說過:「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人與人之間應該相互坦誠,不虛假,不做作「與朋友交,而不信乎?」於是,我們和陌生人成為朋友,生活變得更加和諧。晉商當時為何能富甲天下,就是因為廣泛交友,講誠信,守道義,作為山西人的我們,更該踐行這古老而淳樸的誠信仁義家風。
《朱子家訓》中寫道:勿忘先輩創業之艱辛,勿奢侈淫佚,勿將基業揮霍一空。勤儉,作為我們傳統的美德,父母從我們兒時開始教導我們不剩飯,不浪費,戒奢以儉,方累萬貫家財。
為人清白,不收非仁不義之財。我們先做人,後做事,古人兩袖清風,但在如今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我們也不應該被金錢蒙蔽雙眼。取之有道,生財有方,這才是我們想要的。
家風,其實就是我們的傳統,將中華民族文明精神融鑄於其中,是傳統文化的直接表現,而我們,也就是靠著這樣一種方式來將文化、文明傳承下來,在一代又一代的實踐中,改善,摒棄,從而使我們的民族,社會,國家不喪失原本的內涵並且穩步發展,繼續流傳著千年炎黃華夏文明。

❸ 以傳承為話題的作文600-800字

「碧艾香滿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細纏五色臂絲長,空惆悵,誰復吊湘,往事莫論量,千年忠義氣,日星光,離騷讀罷總堪傷,無人解,樹轉午陰涼。」長眠於大地的詩人啊,你是否也預料到現今端午的荒涼呢?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卧獨醒。」的屈原,已不再是那樣光耀後世,他的清高不願與世皆濁的精神在歲月的長河中漸漸湮沒了,不少人開始不斷追求物質的享受,生活的刺激,在燈紅酒綠中浪費青春,在紙醉金迷中虛度年華,又有多少人解《離騷》之苦,又有多少人會屈原之意?端午節的背後成了是人們玩樂的假期,其真正意義上的文化傳承早已消彌殆盡,有的只不過是閑余飯後的談資罷了。

在漫漫華夏幾千年文化中,中國文化的傳承竟也會斷流,是文化的缺失嗎?沒錯,先是端午節被韓國申遺,主權受辱;接著清明時節議紛紛,國人庸俗,難道還要讓中國的文化從此消失嗎?雖說早將傳統節日定為國假,但對其重視程度卻僅僅停留在物質之上,文化的缺失尤為重要。清明節iphoneiphone的接踵不正是人們庸俗的體現嗎?親人在世時無暇多盡孝心,天人相隔後,花費無謂的錢財,對逝者價值何在?掩藏背後的不正是拜金主義、攀比之風嗎?更讓人心痛的是,造別墅,造名車後有掀起了紙糊蘋果成祭品的潮流,這些都折射出了社會的病態,難道不正與屈原正直的精神背道而馳,難道還想再上演一次悲劇嗎?

文化的傳承早已刻不容緩,對文化的關心與重視不能只是在表面上,要有意地去創新,去培育。當然,創新是以文化內涵為基礎,像紙糊蘋果成祭品,這種行為萬萬不可取,這種所謂的創新更要嚴厲地打擊。其實韓國能夠成功申報江陵端午節成聯合國無形文化遺產,其背後也對它進行了很多地創造性發揮,將它所包含的精神不斷地拓展,為國人所吸收接納,相比之下的我們難道不該慚愧嗎?自己明明不去好好地珍惜愛護自己的文化,當他人成功申遺時再去爭執,一切又有何意義,難道不覺得羞愧嗎?難道我們不該好好地反思自己的文化缺失嗎?難道還要讓春節,元宵等傳統節日都被他國搶去嗎?不!對自己的文化我們要去繼承,但同樣我們也要創新,將與現代文化中的多元融入其中,把文化中的意義傳承下去,這才能有效地保護我們的文化。

我相信,不,我堅信,中國的文化不斷地傳承與創新中,定會在歷史的蒼穹中綻放光輝,睡在水中的屈原也會會心一笑吧!

❹ 以傳承為話題的素材

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六十年的堅持發展,這是一個民族的辛酸與輝煌,遠非史書鉛印的文字所能表述。我們攜手一起走過,去傳承祖國的文明,傳承祖國的精神,傳承祖國的夢想和希望。

我們以《詩經》關雎的歌喉,以屈原《橘頌》的音韻;以古風與樂府,律詩與散曲;以京劇與秦腔,梆子與鼓詞,傳唱祖國歷史的恢弘,傳唱祖國山河的壯麗。

我們以岳飛的一闋《滿江紅》,以文天祥的一腔《正氣歌》,以魯迅的一聲《吶喊》,以朱自清的一道《背影》,傳唱祖國不屈的脊樑與骨氣,傳唱祖國不滅的尊嚴與神聖。

我們以瞿秋白手中的那束野花,以方誌敏身上的那份清貧,以楊靖宇腹中的那些草根,以劉志丹胸前的那塊補丁,以焦裕祿窗前的那盞油燈,以孔繁森原上留下的那串腳印,傳唱祖國的堅韌與頑強,傳唱祖國的靈魂與精神。

五千年上下祖國的山河屹立不倒,六十年風雨民族的精神源遠流長。

六十年,我們在敵人的轟炸下建立了全新的中國。我們修葺了北平的殘垣,讓古城免遭炮火創傷獲得新生,讓和平之聲響遍四面八方;我們解除了西藏的束縛,讓那片青青草原和碧藍天空更加寧靜美好,讓那些純真質朴的人兒重新展露笑顏;我們迎來了港澳的回歸,讓七子之歌的美妙旋律回響整個世界,讓紫荊花和蓮花一齊盛開在四季永不凋謝……我們在建立全新生活的同時也保衛了領土的完整。

六十年,我們從閉關鎖國走向了世界。我們也去寫美索不達米亞和愛琴海沿岸的古文明,也去畫聖索菲亞大教堂和巴黎聖母院,也去考察希臘國土上倒塌的牆垣和羅馬帝國古代文明……我們在領略祖國風貌的同時也享受世界的異域情懷。

六十年,我們的祖國騰飛了。我們讓原子彈和氫彈一起爆炸,在中華的土地上震響;我們讓航天飛船一飛沖天,在宇宙中翱翔;我們讓雜交水稻滋生繁衍,在祖國的懷抱中茁壯……我們在學習古老文化的同時也崇尚科學的發展。

我們是炎黃的後代,是華夏90後的希望,是一個民族的脊樑,是一個國家的未來。我們將傳承絲綢之路上的文明,義勇軍的不屈,奧運的堅韌和對科學的執著,我們將傳承一種文明,一種經久不衰的文明,一種精神,一種永垂不朽的精神。

傳承,讓我們的生命在祖國的關愛下延續下去。

傳承,讓古老的文明在年輕的臆想中延續下去。

我們將用堅強的雙手托起祖國明天的太陽,讓它的光芒綻放在世界最矚目的地方。

❺ 作文以傳承為話題600字

傳承
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那古老的文化要傳承下來,除了口述,最重要的還是在書中尋到記載。
高爾基說:書籍是精神的糧食。但也不能飢不擇食,不過若為了均衡搭配,健康成長,無論任何菜色到要試著去品嘗。
閱三國,知諸葛「足不出戶而知天下大事」,靠的是什麼?靠的是他潛隱草廬而博覽群書。現在雖不是戰國亂世,但好的書籍仍不失為我們的良師益友,漢代文學家劉向更認為:書猶葯,善讀之可以醫愚。閑坐書房,開卷之際,書中自有書卷息,紙中自有萬木息,行里自有韻味息,字間自有筆墨息,心裡自有感嘆息。在我們有限的生命中,我們不能灑脫的像流浪者那樣「行萬里路」,就讓我們去「破萬卷書」,讓我們的視野在上下五千年中徜徉,讓我們的思想在縱橫幾萬里奔放。
看今朝,知無數少年被無良書籍毒害,被低俗的內容玷污了人之初之性本善,這樣的事例不止一二。老子認為任何事都有它的對立一面,而書籍也不能逃避這一命運。但僅因為這,沒有人能給書籍冠以「邪物」這一名詞。若沒有反面的書籍,如何襯托這世界有好的書籍?這完全印證了「有對比才有輸贏」這一規律。打開書本,難免不被那「黃金屋」所震撼,但也躲不過「顏如玉」的反面誘惑。書籍是友是禍,取決於你的抉擇與態度。
暢未來,知無數幻想融入那薄薄的紙張中。現在的奇思妄想可能將是未來的奠基。一本書,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無所不知,無所不計。用我們的暢想踩著前人所搭起的階梯,去摘那顆星,來圓那個夢。一張薄紙記載著多少條天馬行空的想法,那麼未來的列車將可能沿著多少條軌道行駛。伸出雙手掀開一張紙,用雙眼汲取書中所謂的「痴人說夢」,去達成前人的妄想——我們的夢想。而我們將用靈魂之筆在時間軌道上銘刻後人的夢想,讓他們替代我們完成我們的妄想。就讓書籍載著所有的思緒在時間的長河裡流淌……無止境地傳遍各地……無休止地傳到每個未來……
書籍,一張張揚起的風帆;書籍,一級級成長的階梯;書籍,一份份心靈的雞湯;開卷,讓心靈接受它的洗滌,讓精神享受它的充飢;傳承,大聲地告訴所有人:我的未來不是夢!(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開卷有益,眾所周知;開卷無益,是真亦假。有益無益,全在你心。
壞亦是好,假亦是真;不改心意,無悔無怨。用心用手,把它傳承!

❻ 以傳承為話題的題目作文

屋檐上的水滴隨著時光的推流而一滴滴地掉落在那堆積了一厘米深的小水暈中,泛起了小小的漣漪,望著眼前這一雨紛紛的美景,忽然一陣粽葉香,耐人尋味。
「菊花園,炒米餅,糯米團,阿媽帶我去睇龍船……」這是小時候奶奶抱著我,在端午節時嘴中念著的歌謠。而這種古老的氣息還能代代相傳嗎?
走進廚房,家中還是那種老式的灶台,有兩口大鍋,均由柴火燒制,容量十分大,我想,在爺爺奶奶他們那一代,家中要生存的人很多,所以先前的灶才會是這樣的吧。在這時,只見奶奶將用油炸蔥頭的「蔥頭油」撈起,放在一旁的小碗中。接著掀開另一鍋有拌著許多什麼蒸鹹蛋,五花肉,鵪鶉蛋,花生……一切適合的東西,奶奶一樣也不錯過。因為再包之前,這些食物都未煮熟,因為害怕太油,所以我幫著奶奶一起弄。我們首先清洗粽葉,「呀」一不小心就被這粽葉的邊緣割破了手,輕微的流血,更映襯出我對這粽子的喜愛,瞧去,奶奶正眉開眼笑的哼著小曲,包著粽。
雙手平攤,在手心先放上一個粽葉,用大拇指夾著,來一個90度的完美弧度,使粽葉上有一個圓錐形的凹形,然後以3:2:1的比例調配米,鵪鶉蛋,五花肉,一層壓一層,最後,再拿一片粽葉「封頂」,用一種植物的葉子綁上,放在籃子里,准備下鍋。一隻布滿皺紋的手和一隻細皮嫩肉的手在一起忙的不亦樂乎。
這細細的粽香,環繞了整個屋子,忽然,聽見弟弟對著電話機喊了一聲:「小姑,等等你回來的時候給我帶一個漢堡跟一個芝士味的比薩,謝謝。」頓時,屋子裡的氣氛僵硬了,空氣似乎要停止了流動,奶奶在這製作著中國的傳統食物,而這新時代的小男孩卻要去品嘗外國的「快餐」。
這份古老的傳承是否即將遺失了呢?若不是,那又能傳承多久呢?這一切的一切,是否會成為那黑白史書上的記載呢?
在當今社會蓬勃發展的時代,人們都在物質上不斷的追求,在生活水平上不斷的提高,在工作上同時也是精益求精,但是,人們又會停下來思考那份對於文化的紀念嗎?不,不會。然而,在中國古代,有許多優秀的手藝都是因為沒有人傳承而在現在已斷絕了,我們不能讓歷史成為歷史,要讓他們成為未來,而唯一的方法就是,每個人都應該隨時接受著古老文化的熏陶,讓這種傳承成為永遠,這樣,在中國的標點上,就只有分號,沒有句號。
我想,如此的文化傳承,勢必會為中國擁有美好的遠景藍圖。
粽葉飄香,傳之千里。

❼ 以傳承為話題的作文

【傳承】
歲月的軸輪吱呀呀地轉過春雨秋風,夏日冬雪,站在歷史的祠堂前,改變的是人的年齡和面貌,不變的是內里的氣韻氤氳,風骨流傳。
一大團黑黝黝的流動線條,交織纏繞,在中華民族的純白長卷上,將一個個盪氣回腸的俠義恩仇,一段段血染江山中的無奈往事一一書寫,文字永遠是文明的先驅者,甲骨文的出現為文字的進化,文明的出現奠定了不可磨滅的基礎,商朝之後的時代是中華文化加速漫延的時代,文字的傳承悄無聲息卻又讓人感覺這就是傳承,不動聲色的外表下,隱藏著大氣象。
每個小孩子學習中文,單單是讀音,就漢字平平仄仄的讀音,從每個人口中發出,稚嫩的聲音中隱含著無形的自豪與驕傲,他們柔和嬌嫩如清晨玫瑰的臉上,浮現著隱約的莊重與睥睨。更別提寫法,毛筆鉛筆鋼筆,筆下誕生過一個又一個位元組,在田字格的方格中,橫平豎直,有稜有角的一個個方塊字,如今越來越盛行,越出名,在古老文明的進化歷程中,始終沒有落下腳步的中華文明,現在加快腳步奔向新時代的黎明。
比文字傳承更重要的傳承是氣節,從整日在汨羅江邊游盪,最終與汨羅江同化,流向遠方的靈魂開始,中國人的氣節延伸出去,根深蒂固地盤亘在每個心靈的最深處,不論是:「世人獨醉我獨醒,世人皆濁而我獨清」的杜甫,還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的文天祥,亦或是近代以筆為矛直刺人間不平的先生——魯迅,氣節這種無形無狀的東西在每個人的腦海中設下一口警鍾,用道德底線束縛人的行為,用名人典故催化人的心靈。氣節的傳承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命脈,亦是每個中國人引以為傲的精神源泉。
傳承,一個厚重的字眼,但不一定驚天動地,望而生畏,就像孔廟每一年的祭祀活動,早已驚醒了沉睡的孔子文化,以那樣的雜亂喧囂中,真正靜心思索與孔子對話的人又有多少。他們們的心意可能是好的,卻在越走越寬的道路上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歷史,文明在生活路上漸行漸遠,能挽留他們離去腳步的,大概只有一代一代綿延不絕的傳承。

❽ 以傳承為話題作文(父與子)

俗話說:老子英雄兒好漢,將門自古出虎種。在三國歷史上,虎父虎子的例子很多。但龍鳳先輩生出鼠犬後代的串種現象也不鮮見,其中最典型的非劉備、劉禪父子莫屬。劉禪老子劉備當年可謂是天下英雄。就當曹操無敵於天下而劉備落魄地寄宿於其門下混口飯之時,曹操已斷言:「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英文中為體現對對方的尊重一般說「Youandme」,而中文中大多說「我和你」,此處曹操將劉備列在己前,可見曹操對劉備評價之高。但就是如此英雄的老子劉備,其子劉禪卻最終成了扶不起的「阿斗」。為弄清緣由,我們回溯一下劉禪的出生與成長過程。《三國演義》描述劉禪出生時是這樣寫的:「是夜,有白鶴一隻棲於縣衙屋上,鳴四十餘聲,望西飛去。守衙之兵,皆以為異禽。臨分娩之時,天相滿屋,經月不散。甘夫人夜夢仰吞北斗有孕,故名阿斗。」應該說,劉禪出生時稟賦是沒有問題的,他既不是早產兒,也不是畸形兒;不僅如此,他還繼承了其父漢室後胄的高貴血統;從天相上來說,也是相當吉祥、有貴人之相的。可見,劉禪之所以最終「扶不起」,不是劉備和甘夫人的遺傳基因問題。劉禪沒有像其父那樣英雄有為,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窮於教育。劉禪出生後的相當長時間里,劉備為了成就自己的事業,常年匆匆然東奔西走,有時甚至凄凄然寄人籬下,難有精力顧及子女教育,致使劉禪輸在「起跑線」上。加之劉備身邊人才缺乏,龐統死後,主要靠諸葛亮苦撐局面。但諸葛亮不是超人,無分身之術。劉備死前,他主要忙於幫劉備打天下、守天下、治天下;劉備死後,諸葛亮雖有託孤之命在身,但此時他的政務更加繁忙,精力也更加不濟,且諸葛亮犯了一個致命錯誤——一遇到難題,他不是先讓劉禪獨立思考,在實踐中得到提高,而是關愛過度,每每直接給出「標准答案」。這使得劉禪養成了好吃懶做、懶於思考的壞習慣。二是富於慣養。劉禪雖出生於憂患之時,其父劉備當時朝不保夕,必要時還拿他摔打摔打以收買人心,但在他成長過程中,特別是在青少年時期,卻大多是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紈絝子弟生活。待其長大成人、其父死後,直接從劉備手中接過蜀漢政權。沒有經過一翻艱苦的意志磨砥,沒有御人和決策的經驗積累,當諸葛亮健在之日蜀漢尚可與魏、吳鼎立,一旦諸葛亮百年之後,民生之顧眷、強敵之防禦、國運之維系,豈是無勇、無謀、無識之劉禪可以擔當?蜀漢敗亡天之註定、勢在必然!反觀曹操,其在對下一代的教育與培養方面,無疑是做得比較好的。他特別注重對後輩的「吃苦教育」,注重在實踐中培養他們的意志和能力。無論是其早期培養的接班人曹昂,還是在曹昂死後重新培養的接班人曹丕,曹操都始終將他們帶在身邊,或讓他們耳聞目睹如何商討國事,或讓他們出生入死臨危磨練。曹操的長子曹昂死於出兵征討宛城之時,可目光長遠的曹操並沒有「吸取教訓」,出兵消滅袁紹時,他又將曹丕帶上。這是為什麼?因為曹操深知溫室中的花朵雖嬌艷卻經不起風吹雨打,只有歷經艱難困苦才能「玉汝於成」,才能龍鳳傳承,最終讓後代如自己般英武,擔當起治國興家、匡扶社稷的重任!簡略剖析這兩對父與子,希望對我們有所啟迪。

閱讀全文

與以傳承為話題的作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