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考作文做素材的詩人
陶潛(365—427),字淵明,一名淵明,字元亮,號五柳先生,東晉詩人。代表作《歸田園居》內等。容曾做過幾年小官,後辭官回家,從此隱居不仕。田園生活是陶詩的重要題材,因此後來人們將他稱作"田園詩人"。
在他的田園詩中,隨處可見的是他對污濁現實的厭煩和對恬靜的田園生活的熱愛。在《歸園田居》中,他將官場寫成"塵網",將身處其中比喻"羈鳥"和"池魚",將退隱田園更是比喻沖出"樊籠",返回"自然"。
他的詩中洋溢著勞動者的喜悅,表現出只有勞動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歸園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證明,這也正是他的田園詩的進步之處。
對現實的失望,迫使詩人回到詩歌中去構築一個理想的社會,《桃花源詩並記》是他這一思想傾向的反映。
除田園詩之外,陶淵明還有歌詠勇士的詩,有充滿愛國熱情的詩,有消極避世的詩,由此可見其詩歌思想的復雜性。
陶淵明的詩多取材田園風光、平常生活,運用樸素的語言、白描的手法,直率地抒寫而出,這就使人感到自然、親切,情感真摯,沒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跡,引導讀者去體味其中悠然沖淡的情致,走進詩人所營造的意境中去。
2. 關於李白的作文素材
註:以下這些我都查到了,回答問題的朋友就不用寫這些了。求200字左右的關於李白的素材! ☆李白道「行路難」,卻一直在走。走著笑著紅塵,走著辭別故友。一壺濁酒,「歌遍山河八萬里」;一葉輕舟,「惟見長江天際流」。然而李白同樣是位被上蒼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詩——出水芙蓉。;李白道「行路難」,卻一直在走。翰林遭貶,他「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鳳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所走的路更讓我佩服。這樣說雖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覺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難哪裡比陶潛與屈子少呢。 ☆李白灑脫,不寄託於高堂的庄嚴,不艷羨那官場的利祿,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詩人的位置上,任清風滌盪心胸,隨月輝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他吟出了好大的鬥志;「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氣魄,於是,大唐的江山史冊上又。 ☆一勾彎月在冷凝處低懸,片片浮萍碎成搖曳的翡翠。詩人一聲長嘆,湧起層層墨香。李白的一生因為沒有模仿世俗的不堪之流而銘留青史,因為舍棄了「鍾鼓饌玉」,而做了一回真正的自我。 ☆人有意氣,才能有豁達的胸襟。「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遭人誹謗的李白,被玄宗賜金放還,雖有昭昭若明星之德。 ☆李白策一匹駿馬,在昏黃的古道上賓士。然而,官場的爾虞我詐,世俗的道貌岸然絆住他奔跑的腳步,無情的現實冷卻了他一腔熱血。是啊,想當年力士為我脫靴,貴妃為他磨墨,那該是他仕途上奔跑得最順暢的時期啊.可是,無意間他看到了力士諂媚。他清醒地知道,他寧願散盡千金,只求一醉,也不願摧眉折腰,做大唐的「御用文人」!於是他帶上一把佩劍,把一杯酒去尋訪他暫且放在名山的白鹿,永遠跨出黑暗的仕途之門。昔日他騎卸賜驃馬奉詔賓士,今日他騎白鹿奔向他夢寐以求的遠方。濁酒深酌。 ☆「不事權貴」的青蓮居士,曾放盪不羈地笑罵孔夫子,曾讓「一騎紅塵妃子笑」的楊玉環為其碾墨,讓高力士為其脫靴。這是多麼「異端」之舉,多麼荒謬之行。然而太白見不容於世之滋垢。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意氣風發的李白,對前途充滿著無限的憧憬。他想通過官場仕途一展才華,報效國家,揮灑人生。然而,多年的官場生活,多年的仗劍游歷,讓李白反思起來。有過得意,也有過失意,他終於看清了從仕之路的艱辛與黑暗,高力士為其穿靴實則銬住了他的雙腳,朝廷賞賜實際上是主子施捨的乞食。於是「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唐代的政治環境締造了狂放的李白。高唱著「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篙人」的李白昂首挺進皇宮。但他畢竟是完全生活在夢中的詩人,夢一旦醒來,留下的就只是失望。他不明白只有詩人屈從政治家,斷沒有政治家屈從詩人;他不明白唐代的政壇需要的絕不是一個夢化了的詩人,更不是一個不可一世的詩人。於是,他叫喊出「君王雖愛娥眉好,無奈宮中妒殺人」,他吶喊出了「安能催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想的羽翼一次次被無情地傷害,現實的荊棘一寸寸不停地蔓延。是累了還是倦了?你停下了曾想憧憬的一切一切。但政壇的失意成就了你詩壇的得意;無盡的躊躇成就了你無邊的自由。你明白了「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 「李杜文章在,光芒萬丈長。」人們都叫你「詩仙」,不僅是因為從兒時便沉醉在你「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驚天壯語。 你是大唐的才子,更是中華的才子。在刺骨的寒風中,你能任意地揮毫。「長風破流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是何等的豪邁。在蒼涼的月光下,你「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更是灑脫。 是黃沙漫天,北風吹雁中騎驢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為線,以虹為鉤的海上釣鰲客么?是遍訪青山綠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個煙花三月的時代,人們對你的期望是歌功頌德。 於是你註定要孤獨,「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然而你傲然,「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而當我們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間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 酒入豪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嘯成了劍氣,綉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曾幾何時,他「仰天大笑出門去」,高吟「我輩豈是蓬蒿人」。官場的爾虞我詐,世俗的道貌岸然,無情的現實冷卻了一腔熱血。「御用文人」的金幌,怎能罩住你那放。 重返魯地,尋幽豪飲,同銷萬古情愁;南下吳越,夢游天姥,寄難酬鴻志於山水間。雖不是「廊廟器」,可「天生我材必。 青蓮居士,數載宦海沉浮,痛哉,痛哉!一腔浪漫情懷,幸矣,樂矣! 看著你在宮中自在逍遙,貴妃捧硯,力士脫靴。人們忘記了你鬱郁不得志的過往,傳誦著你的名作,銘記著你的功德。
3. 關於杜甫的作文素材
草堂·詩魂
細雨蒙蒙,落葉飄飄。
當我來時,又是茅屋為秋風所破的季節。老天像有意在營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讓人來品味一種人生意蘊——文章憎命達!
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這絕代詩聖生命的一大棲息處,這和著一個風雨飄搖的時代、一個偉大靈魂沉吟的處所——杜甫草堂,早已成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園。草堂公園由大廨、詩史堂、工部祠和柴門等景觀組成,給成都人一個清幽的休息場所,也給遠方慕名而來的遊客以精神的慰藉。設施是對過往的紀念,也是對現在的經營。只是草堂,作為一個詩人藝術生命的凝結處,作為中國文學史的一個糾結點,作為一段歷史的觀象台,太有特點了,情緒也太濃重了。「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讀清人顧復初的「異代不同時,問如此江山,龍盤虎卧幾詩客;先生亦流寓,有長留天地,月白風清一草堂」那副對聯,更讓人噓唏不已。草堂的文化意義與杜甫在世時命運的反差也太大了。然而,又讓人堅信只要確實燦爛過,也就註定會佔有輝煌。
草堂足供觀賞,甬道曲折,盡可徜徉,更何況又是細雨迷濛,黃葉鋪地!草堂,草堂,此時此際的草堂在訴說什麼呢?從開元到天寶,《壯游》,《三吏》《三別》,《北征》,《秋興八首》,直到《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一代詩史再現了一個時代,僅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這是杜甫的不朽,這是杜甫的輝煌,這也是杜甫的價值所在。舍此,我們又何以瞭然在一個大起大落的時代里,有一個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這些是不必說的。但僅僅如此,就遠不能瞭然杜甫詩歌抑鬱沉雄的內在生命力,也遠不能瞭然士人的用世之志與命運悲劇。這正是文章憎命達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層的人生意蘊所在,也是中國歷史上人才的成就與命運的二律悖反。
中華傳統,士人總有一份天下之志、用世之心,更何況出身於奉儒守官世家的杜甫!杜甫曾抒寫人生抱負:「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他希望一出山就占據要津,而且充滿理想色彩——要讓君王趕上傳說中的堯舜,要使全國民風淳樸敦厚。志莫大焉!然而,命運總是跟人開玩笑,歷史也總在捉弄志士仁人。由開元而天寶,張九齡罷相,李林甫上台,唐王朝也已今非昔比,賢能之人想說什麼做什麼都已不可能了。這是國家的不幸,時代的不幸,也註定了杜甫一生宏圖大志的落空。肅宗即位後,杜甫表面上擁有一官半職,比如左拾遺、華州司功參軍、工部員外郎,而實際上卻難有作為,薪俸也不足以養家。離開中原後,其行跡大略是同谷—錦城一夔州一潭州,同時他的生命也如一片黃葉飄到了盡頭。
可是,他的詩作卻從此更加如長河激浪,深潭照物,映現出一代河山的風雲、生靈的狀貌。它們如鍾,如鼓,回響在中華歷史的長空。杜甫的命運就這樣確定了,杜甫的歷史角色及其創作成就也就這樣確定了。這時我們再吟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詩句,就會發現,個人的遭際,在詩聖眼中已不算什麼了,此時他所想的只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苦寒到此已極矣,而憂患、仁慈至此亦已極矣!杜甫之胸懷,杜甫之心地足以光照日月!「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或者說經邦濟世,要的不就是這種德與才么?但是,風雨飄搖中的唐王朝拋棄了杜甫,而歷史卻於風雨飄搖中造就了另一個杜甫。這究竟是杜甫的不幸,還是杜甫的幸運呢?歷史總是把一份生命的樸素,讓人咀嚼得百味叢生。
流連一番,天色已晚,該走了。細雨依然。
4. 以唐代詩人為素材的議論文 800字
那些鄰里住著,樓房一定比別人多砌一層,台階一定比別人抬高一級,甚至連回雨水都答要流到別人家的人,不能說喜歡和不喜歡,但知道定是心浮氣躁,目光狹窄之人。很喜歡一些朋友,孩子上不上大學,也不見抱怨,不說行也不說不行,更不說沒考好之類的話。別人說啥也無關緊要,自己和風細雨地活著,孩子在哪都是自己的嬌嬌寶貝。
5. 作文素材:寫抒情文用到的詩人,詞人
徐志摩《再別康橋》
納蘭容若《飲水詞》
李商隱《錦瑟》,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李清照《如夢令》,《點絳唇》
李煜《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6. 關於李白的寫作素材
1、行路難,卻一直在走
李白道「行路難」,卻一直在走。走著笑著紅塵,走著辭別故友。一壺濁酒,「歌遍山河八萬里」;一葉輕舟,「惟見長江天際流」。然而李白同樣是位被上蒼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詩——出水芙蓉。李白道「行路難」,卻一直在走。
翰林遭貶,他「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鳳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所走的路更讓我佩服。這樣說雖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覺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難哪裡比陶潛與屈子少呢?
但他卻一直在走,因為他堅信「長風破浪會有時」!一塊寶玉,在僵硬的政治舞台上磨來折去,卻無半點玷污與磨損!
2、樂觀豁達
當李白不被重用時,他卻仍能快樂地夢游天姥,卻仍能舉杯暢飲。他對明天有著樂觀的微笑。當蘇軾屢遭貶謫,他卻仍有「泛舟游赤壁」的雅興,有「浪淘盡千古英雄」的豪邁。
他對明天有著希望的微笑。當屈原縱身投江時,我想他也一定帶著微笑,因為他堅信他的「眾人皆醉唯我獨醒;舉世渾濁唯我獨清」一定會給後人帶來思索和警惕。
3、做真實的自己
一勾彎月在冷凝處低懸,片片浮萍碎成搖曳的翡翠。詩人一聲長嘆,湧起層層墨香。李白的一生因為沒有模仿世俗的不堪之流而銘留青史,因為舍棄了「鍾鼓饌玉」,而做了一回真正的自我。他的人生是成功的。
如果他像當時的士大夫之徒一樣追求金錢和名利,而違背自己的靈魂,那麼祖國的山河裡便不再有他的飄逸長衣,歷史里也便不再有他的名篇佳作為世人吟詠。歷史的雨沒有下進太白的靈魂,他把一個真實的自己寫進了歷史。
4、不事權貴
「不事權貴」的青蓮居士,曾放盪不羈地笑罵孔夫子,曾讓「一騎紅塵妃子笑」的楊玉環為其碾墨,讓高力士為其脫靴。這是多麼「異端」之舉,多麼荒謬之行。然而太白見不容於世之滋垢時,便憤然離去了。
沒有易安居士那「這次第,一個愁字了得?」的憂傷,也沒有柳三變「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的悲哀。一句「吟詩作賦北窗里,萬言不植一杯水」的笑嘆而已。
5、意氣風發,憧憬未來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意氣風發的李白,對前途充滿著無限的憧憬。他想通過官場仕途一展才華,報效國家,揮灑人生。然而,多年的官場生活,多年的仗劍游歷,讓李白反思起來。
有過得意,也有過失意,他終於看清了從仕之路的艱辛與黑暗,高力士為其穿靴實則銬住了他的雙腳,朝廷賞賜實際上是主子施捨的乞食。
於是「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以美酒清洗心中的抑鬱,以山泉清洗世間的污穢,每一次醉後醒來,他又重新開始放眼世界自然,跋涉大江南北。他始終有一種信念,始終有一種火熱的詩情沖動,始終有超俗的「出入」的灑脫!
因此,他雖不被朝廷重用,但卻不被世事摒棄,也不被百姓遺忘。於是他不斷地重拾希望,不斷地將自己「大隱於市」,也許他的人生哲學便是「宇宙人生,既入乎其內,又出乎其外」吧!李白啊!不愧為「詩仙」,卻是個依市而居的仙人。
6、高遠恢宏的理想
高遠恢宏的理想。李白生活在盛唐時代,具有恢宏的功業抱負.」申管仲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這是他執著的人生信念。為此,他「仗劍怯園,辭言遠游」,廣為交遊,詩名遠播.以期能入朝為官,實現濟世的政治抱負,在高揚亢奮的精神狀態中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
「安史之亂」爆發後,李白為早日平息戰亂,復興大業,在隱逸多年後,又欣然接受玄宗之子,永王李璘的恭請,滿懷熱忱毅然從戎。即使在「賜金放還」之後,年近六十之時,他仍壯心不已,准備踏上征途,參加李光弼的平叛大軍。途中因病折回,不久病死當途。
7、傲岸獨立的個性
傲岸獨立的個性。無論是得意之時,還是失意之日,始終保持傲岸不羈的個性。應詔入京之時,他一路狂歌「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賜金放還」之後,他憤然吶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面對榮華富貴的誘惑,他不失耿介光明之志。「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黃金籠中生。」面對炙手可勢的權貴,他始終保持著人格的尊嚴。「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西卒不復。」
7. 中國古詩詩人的詩句用於作文素材的分類
1.須教自我胸來中出,切忌隨人腳自後行。——戴復古《論詩十絕》(不隨大流,有創新)
2.天籟自鳴天趣足,好詩不過近人情。——張問陶《論詩十二絕句》(自然、真情。翻譯;天上奏出的簫聲由自己演奏出來,這種樂趣真是太讓人愉快了。一首好的詩要貼近人物,寫出真情實感)
3.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元好問《論詩三十首》(本真。此為元好問評晉代詩人陶淵明的詩作,崇尚陶淵明詩歌自然天成而無人工痕跡,清新真淳而無雕琢之弊)
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本真、天然)
8. 我想要關於詩人的議論文寫作素材
李白(701-),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先世於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於中亞碎葉.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青蓮鄉。
他的一生,絕大部分在漫遊中度過。天寶元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盪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斗爭,兵敗之後,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盪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岩萬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岩泉,栗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邱巒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開。青冥浩盪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而當大夢初醒來,幻境消失,又引出了對人生世事的感慨:「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這種想落天外的特點,大大發展了莊子寓言,屈原初次的浪漫精神和表現手法,也融匯了道教的神仙意象,具有令人驚嘆不已的藝術魅力,贏得了一代「詩仙」的贊譽。
杜甫(公元712--770),漢族,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縣遠祖為晉代功名顯赫的杜預,乃祖為初唐詩人杜審言,乃父杜閑。我國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並稱「大李杜」,人稱「詩聖」。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後入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後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
杜甫(七一二-七七零),三十五歲以前讀書與游歷。天寶年間到長安,仕進無門,困頓了十年,才獲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職。安史之亂開始,他流亡顛沛,竟為叛軍所俘;脫險後,授官左拾遺。乾元二年(七五九),他棄官西行,最後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稱。晚年舉家東遷,途中留滯夔州二年,出峽。漂泊鄂、湘一帶,貧病而卒。
9. 作文素材---中國80後詩人十年經典詩句
[作文素材---中國80後詩人十年經典詩句]作文素材---中國80後詩人十年經典詩句作者:江山依舊作文素材---中國80後詩人十年經典詩句"一個時代的人們不是擔起屬於他們時代的變革的重負,便是在它的壓力之下死於荒野"(哈羅德·羅森堡語《荒漠之死》),作文素材---中國80後詩人十年經典詩句。一代人的歷史,其實就是幾個人的歷史。光陰易逝,十年一夢,或贊同或爭議,這些都已無關緊要。80後詩人如今已走過第一個"十年",歲月的車輪滾滾駛過,他們依然在歷史的道路上留下了或深或淺的印跡。我們查閱大量"80後"詩人詩作,精選了10位較有影響力的詩人詩句,並加以解讀。我們只是出於歷史的責任,試圖呈現出他(她)們的時代精神特徵,或一代人的聲音。2001年崔澍:《2001年西安的秋天》"幻象升起的早晨人們來到大街上/乘坐交通工具到城市的各個角落或更遠的地方"解讀:此詩句讓人彷彿親身佇立在後工業時代一座城市,也更早的折射出了"後工業時代的新美學"。崔澍,一位出生在1980年,然而又在2003年早逝的詩人,終年僅23歲。這顆詩壇"璀璨的流星",在他極其短暫的生涯中,發出了令人們長時耀眼的光芒。他絕對稱得上是"80後詩歌的先驅"。他的詩歌精神叛逆、尖銳、顛覆傳統,常常揭露出當今物慾社會,人性道德倫理的失衡面。2002年阿斐:《眾口鑠金》"我的孩子都快出世了/而我昨天還是一個孩子"解讀:這是阿斐在2002年寫下的《眾口鑠金》里的詩句,曾在網上流傳一時,被稱為"一代人的精神特徵和特殊命運"的真實寫照。我們回過頭來看一下,2002年正是網路、經濟新浪潮席捲中國社會的高潮之時,前"80後"們剛剛步入社會,正經歷著過去的理想與今天的現實的迎頭抗拒,這正是成長的哀嘆與無奈。昨天的孩子,今天的父親或准父親。2003年肖水:《我們的糧食不多了》"我們的糧食不多了/我不得不向你陳述時代的遭遇"解讀:肖水,一位典型的"新學院派"詩人,身(深)居高校,在象牙塔內消磨著"下沉又飛翔"的青春,或許這也是整個"80後"一代人的青春。"我們的糧食不多了/我向時間伸出手/我知道,我比糧倉更加飢餓/更加睏倦,使你要為我而哭",這體現的不正是這一代人的一種承受苦難使人崇高的價值嗎?2004年丁成:《廣場》"我們不知道還能以年輕的名義堅持多久"解讀:2004年,"80後詩歌運動"正在悄悄落幕之時,丁成寫下了長詩《上海,上海》、《廣場》,無疑為80後詩歌貢獻了厚重的文本。是的,我們不得不承認"80後"這一代人的青春年華,在與物質的巨大力量抗爭之下,還能堅持多久?面對這樣豪邁的青春與命運哀嘆,我們只有無語,作文素材《作文素材---中國80後詩人十年經典詩句》。丁成也不愧為"一代人的精神旗手"。2004年鄭小瓊:《給予》"黃麻嶺,你給我的只有疼痛、淚水,以及一個外鄉無法完成的愛情"解讀:鄭小瓊應是新世紀中國詩壇的一個奇跡或現象,她在詩壇內外都贏得了巨大聲譽與尊重,這不僅僅因為她是一位只有中專學歷的女打工者,而更重要的應是她的詩歌深刻體驗了生命與青春的疼痛,"真實地告知了當下中國底層群體的生存真相",她更是勇敢地在"東莞·世界工廠"發出了血與淚的"南方嚎叫",因為她知道"更多的80後只是沉默者"。德令哈之於海子,黃麻嶺也之所以鄭小瓊。2004年穀雨:《刻在牆上的烏衣巷》"他們摸起刻刀和釘子/他們坐在海印橋上雕刻時光"解讀:這一詩句是《刻在牆上的烏衣巷》的首句,此詩是一首散發著南方氣息的80後詩歌傑作,雖然現在讀來有幾分青澀,幾乎還帶著隱隱約約的"後現代"印跡。但整首詩的韻律柔和、甜潤,在抒情的同時達到了自然的和諧與均衡,極其適合朗誦。這首詩可算得上是"一代人的青春驪歌"。2005年唐不遇:《墳墓工廠》"鄉村變成了城市/墳墓變成了工廠"解讀:"卑微的變成高傲的。沉默的變成大喊大叫的。我不知道在深夜仍然傳來的,這些吼聲,是機器/還是亡魂發出的",這是身居珠三角"世界工業區"的共同切身感受。人與自然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已遭破壞,我們只能漠然看著工業文明對自然生態的侵襲,也許只有唐不遇才能如此深刻地刻畫出這南方工業區的"冷風景"。2007年林蕭:《農民工鍾有水》"鍾有水再也不願意回憶起那個漫長的夜晚/鍾有水說那天夜裡他平生第一次想到了死亡"解讀:此詩的創作背景是:"一個農民工不堪回首的一天"《中國青年報》(2007年12月7日),披露了在廣東江門打工的鍾有水,因在銀行自動取錢機錢前取錢,由於衣衫襤褸而被警察非法拘禁毆打事件。作為80後知名詩人,身兼多家媒體評論員的詩人林蕭,用獨具新聞視角的口吻敘述:"幸運的是派出所把他放了/鍾有水帶著一身的傷/回到了上班的地方…鍾有水再也不願意回憶起那個漫長的夜晚/鍾有水說那天夜裡他平生第一次想到了死亡"。這些意味深長的詩句像是農民工一樣樸素,然而又另人深思。2008年董非:《五月,五月》"時光的砂輪打磨著我褪色的青春/物質的傳送帶又把我從黎明運送至黑夜"解讀:此句曾被眾網友稱為"一代人的青春悲歌",其作者董非出生於1989年,是一位少有的少年詩才。他的詩歌多以短小、深刻,言簡意賅取勝,詩中常充溢著大量的頹廢青春色彩,然而又在墜落中飛翔,或給人一種刻骨的清醒與沉思。他筆下的"青春"時常發出一代人的心聲,正如他的另一詩句"你反復地追問我時光的形狀/它多像窗外發黃的五月"(《栗園路》)。2009年蒙晦:《橡膠人》"今天只是一個歷史上的舊年份/我們卻要在蜂巢里重溫一生"在曖昧的政治空氣混雜著工業廢氣的當代中國,在商場和車站,似乎所有的人民都如橡膠模特般長有同一張面孔,這個巨大"蜂巢"里的超現實景象令人驚悚。"今天只是一個歷史上的舊年份",其振聾發聵的聲音穿透著人民亘古不變的卑微生存和處境。在對新世紀十年詩歌寫作的評論中,80後詩歌批評家王東東如此評述:"他的寫作洞察了歷史的真相"。()〔作文素材---中國80後詩人十年經典詩句〕【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10. 中國古代詩人的素材
李白(701~762),唐代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
李白少年時代的學習范圍很廣泛,除儒家經典、古代文史名著外,還瀏覽諸子百家之書,並「好劍術」。相信道教,有超脫塵俗的思想;同時又有建功立業的政治抱負。他青少年時期在蜀地所寫詩歌,留存很少,但已顯示出突出的才華。李白約在二十五、六歲時出蜀東游。在此後十年內,漫遊了長江、黃河中下游的許多地方,開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長安,爭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歸。天寶元年(742),被玄宗召入長安,供奉翰林,作為文學侍從之臣,參加草擬文件等工作。不滿兩年,即被迫辭官離京。此時期李白的詩歌創作趨於成熟。此後11年內,繼續在黃河、長江的中下游地區漫遊,「浪跡天下,以詩酒自適」。他仍然關心國事,希望重獲朝廷任用。天寶三載,李白在洛陽與杜甫認識,結成好友,次年分手後未再會面。天寶十四載,安史之亂爆發,李白正在宣城(今屬安徽)、廬山一帶隱居。次年十二月他懷著消滅叛亂、恢復國家統一的志願應邀入永王李幕府。永王觸怒肅宗被殺後,李白也因此獲罪,被系潯陽(今江西九江)獄,不久流放夜郎(今貴州桐梓一帶)。途中遇赦得歸,時已59歲。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帶。61歲時,聽到太尉李光弼率大軍出鎮臨淮,討伐安史叛軍,還北上准備從軍殺敵,半路因病折回。次年在他的從叔當塗(今屬安徽)縣令李陽冰的寓所病逝。
李白詩歌散失不少,今尚存900多首,內容豐富多采。李白一生關心國事,希望為國立功,不滿黑暗現實。他的《古風》59首是這方面的代表作品。對唐玄宗後期政治的黑暗腐敗,廣泛地進行了揭露批判,反映了賢能之士沒有出路的悲憤心情。言多諷興,氣骨高舉。李白固然迫切要求建功立業,為國效勞,但他並不艷羨榮華富貴,而是認為「鍾鼓饌玉不足貴」(《將進酒》)。在建樹功業以後,他要以戰國時代高士魯仲連為榜樣,不受爵祿,飄然引退。其思想明顯地受到道家特別是莊子的影響。李白的不少詩篇,表現了對人民生活的關心和同情。這種內容常常結合著對統治者的批判。他的一部分樂府詩,反映婦女的生活及其痛苦,其中著重寫思婦憶念徵人,還寫了商婦、棄婦和宮女的怨情。他的《宿五松山下荀媼家》、《丁都護歌》、《秋浦歌》「爐火照天地」,分別描繪了農民、船夫、礦工的生活,表現了對勞動人民的關懷。李白一生寫下不少描繪自然風景的詩篇。他的「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蜀道難》)、「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進酒》)、「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等,形象雄偉,氣勢磅礴,都是傳誦千古的名句。這類詩篇,正象他若干歌詠大鵬鳥的作品那樣,表現了他的豪情壯志和開闊胸襟,從側面反映了他追求不平凡事物的渴望。另外一些詩篇,像《秋登宣城謝眺北樓》、《獨坐敬亭山》、《清溪行》,則善於刻畫幽靜的景色,清新雋永,風格接近王維、孟浩然一派。李白還有不少歌唱愛情和友誼的詩篇。其樂府詩篇,常常從女子懷人的角度來表達委婉深摯的愛情。還有若干寄贈、懷念妻室的詩,感情也頗為深摯。李白投贈友人的作品數量很多,佳篇不少。其中有的詩表現了鮮明的政治態度,更多的是表現日常送別、相思之感,像《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沙丘城下寄杜甫》、《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贈汪倫》等等,感情深摯,形象鮮明,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量。李白詩歌內容也包含著一部分封建糟粕,其中較多的是宣揚人生若夢、及時行樂、縱酒狂歡的消極虛無思想和表現求仙訪道、煉丹服葯的宗教迷信。他描寫婦女和愛情題材的詩,也有少數存在庸俗情調。李白詩歌中大量採用誇張手法和生動的比喻。他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秋浦歌》其十五),刻畫他長安政治活動失敗後深廣的憂思,是廣泛流傳的名句。他如「吟詩作賦北窗里,萬言不值一杯水」(《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寫自己的懷才不遇;「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行路難》),寫仕途艱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寫朋友間的深厚友誼等,都以鮮明突出的形象打動讀者。李白詩歌的想像是很豐富和驚人的。他的「狂風吹我心,西掛咸陽樹」(《金鄉送韋八之西京》)、「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都以奇特的想像表現了對長安和詩友的懷念。《梁甫吟》、《古風》「西上蓮花山」分別通過幻想方式來表現自己在長安受到讒毀和安史叛軍對中原地區的蹂躪;《遠別離》更通過迷離惝恍的傳說來表現對唐玄宗後期政局的隱憂;它們都顯得形象鮮明,寓意深刻。《蜀道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則藉助於神話傳說,構造出色彩繽紛、驚心動魄的境界。李白詩歌豐富的想像力在篇幅較長的七言歌行中表現得尤為突出,這方面明顯地可以看出受到屈原的影響。在體裁方面,李白擅長形式比較自由的古詩和絕句,不愛寫格律嚴整的律詩。《古風》59首是他五古的代表作品。他樂府中的五古,繼承漢魏六朝樂府民歌的優良傳統,文筆樸素生動,並傾注著詩人洋溢的熱情。他的七言古詩(包括樂府七言歌行和一般七古)具有更大的創造性。寫景則形象雄偉壯闊,氣勢磅礴,色彩繽紛,抒情則感情奔放激盪,跳脫起伏,變化多端。從文學淵源說,這類詩受屈原作品和鮑照《擬行路難》的影響最深。李白擅長絕句。他的絕句,在南北朝樂府民歌的基礎上,鍛煉提高,更為精警。五絕如《靜夜思》、《玉階怨》等,蘊藉含蓄,意味深長。七絕佳作更多,語言明朗精練,聲調和諧優美,寫景抒情,深入淺出。像《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望廬山瀑布》其二、《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贈汪倫》等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歷來評唐代七言絕句,認為李白與王昌齡最稱擅場;李白集中七律最少,僅十多首,也少佳作。五律有70多首,有的寫得很好,說明他能寫律詩,只是不愛多寫。李白的樂府詩,雖用樂府舊題,卻能自出新意,唐人以樂府古題寫詩的,當推李白的成就最為傑出。他的某些歌行和絕句,雖不用樂府題目,也富有樂府詩的風味。他詩歌語言的最大特色,可以說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具體表現為語言直率自然,音節和諧流暢,渾然天成,不假雕飾,散發著民歌的氣息。這主要得力於學習漢魏六朝的樂府民歌。但他不是僅僅學習、模擬民歌語言,而是在學習基礎上加以提高,使之更加精練、優美,含意深長。他的七言古詩除明朗自然外,語言更以雄健奔放見長。杜甫《春日憶李白》詩稱譽李白詩「清新」、「俊逸」,道出了它語言風格的顯著特色。李白詩歌對後代產生深遠影響。唐代韓愈、李賀,宋代歐陽修、蘇軾、陸游,明代高啟,清代屈大均、黃景仁、龔自珍等著名詩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向李白詩歌汲取營養,受其影響。李白還有若干詞作。《尊前集》著錄12首,《花庵絕妙詞選》著錄7首。其中《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3首,體裁實為七言絕句,當時配樂演唱。其他傳為李白作的長短句均不甚可信。其中《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憶秦娥》「簫聲咽」兩篇最為著名,但這兩首詞是否李白作品,頗滋後世疑問。李白的散文,今存60多篇。多對偶句,沒有擺脫當時流行的駢文風尚。但語言比較自然流暢,與其詩歌風格有相似之處。其中《與韓荊州書》、《春夜宴從弟桃花(一作「李」)園序》兩文,為後代選本所取,傳誦較廣。
唐人所編的李白集子,現在沒有流傳下來。北宋有《李太白文集》30卷,刻於蘇州,世稱「蘇本」。後又有根據蘇本翻刻的蜀本,是現存最早的李白集,康熙年間繆曰芑據以翻刻,世稱繆本。最早為李白集作注者,是南宋楊齊賢的《李翰林集》25卷,注釋頗為繁富。今人瞿蛻園、朱金城的《李白集校注》是迄今為止李白集注釋中最詳備的本子。關於研究李白的著作:五四運動以後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有李長之著《道教徒詩人李白及其痛苦》、戚惟翰著《李白研究》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有詹著《李白詩文系年》、《李白詩論叢》、王運熙等著《李白研究》等。除此以外,還有不少單篇論文,中華書局曾選擇其一部分較有代表性的,於20世紀60年代編成《李白研究論文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