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素材題目 > 重陽節作文素材

重陽節作文素材

發布時間:2021-03-06 06:19:03

① 高考傳統節日寫作素材

1、正月初一 春節,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種名稱
2、正月初五 路神生日
3、正月十五日 上元節(元宵節)
4、二月初二 春龍節 又叫龍抬頭 青龍節
5、二月十五 花朝節
6、清明節的前一天 寒食節
7、三月初三 上巳節 傳說中王母娘娘開蟠桃會
8、春分後十五日 清明節(現定陽歷四月五日)
9、四月初八日 佛誕日,又有牛節之稱過了這天牛就要下地了.
10、五月初五 端午節
11、夏至節
12、六月六 曬伏節六月六,曬紅綠。」 姑姑節」六月六,請姑姑」,在古代還是另外一個節日,名叫天貺(賜贈的意思)節,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個節日,叫做翻經節。
13、七月七日, 習稱七夕、七月七、乞巧節
14、七月十五日 中元節,又稱鬼節,盂蘭盆節。
15、七月三十 地藏節
16、八月十五日 中秋節
17、九月九日 重陽節
18、十月初一 十月朝,又稱祭祖節
19、十月十五日 下元節
20、十一月二十二日 冬至
21、十二月八日 臘八節
22、臘月二十三日 祭灶節,祀灶日,俗稱過小年,亦稱小年、小年下、小年節
23、臘月的最後一天 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節夜、大盡等,民間稱年三十、大年三十

② 秋天裡的節日作文 300字到400個字 習作素材 提鋼

重陽節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一首是杜甫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
又遇重陽
每當秋高氣爽、菊花飄香的時節,我們又一次迎來了一個特殊的節日——重陽節。
重陽節是在每年農歷的九月初九舉辦,那時候,許多老奶奶們跳舞、唱歌為自己過重陽。九九重陽正趕「九」,又代表著中華人民的喜悅、興奮。
重陽節的種種風俗習慣,不辜負這大好光景,增添了這個秋天的快樂,有多少人畫上了這個秋天的快樂,為多少人畫上了一絲微笑,它看不見,摸不著,要發自內心去感受。秋天是野遊的好季節,可到郊外去「采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對身體有益的活動,這是對身體非常好的哦。我國已經把九九重陽節定為老年人的節日。同學們,九月初九時,你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什麼,怎樣讓他們過得難忘,快樂呢?聽聽我的親身經歷吧。
又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頂上......到處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層厚而蓬鬆的金沙,金燦燦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歷,原來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陽節呀,是長輩們的節日,我怎麼會忘了呢,應該向她送什麼禮物呀。我想了好一會兒,想不好呀。正當我心情煩躁時,我隨手拿了一張報紙,看見了「重陽節」這三個字,喜出望外,認真地閱讀起報紙來,報上清楚地寫著每當重陽節時,做子孫的應該陪自己的長輩出去到郊外 。散散心,吃吃糕點,看看菊花,這就是最好的禮物,體驗這個秋天帶來的幸福。看了這張報紙,我的心裡有了小算盤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外婆的記性就笑著說:「外婆,你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外婆疑惑地說:「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過了好幾個月了。」外婆又思索起來,「難道今天是你媽媽的生日?」「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陽節,是你們的節日。」外婆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繼續說:「我陪您出去玩玩吧!」我和外婆出發了。我和外婆一邊說,一邊走,走得更遠了。我們看著清澈的池水,飽覽壯麗的山色,頓時感覺神清氣爽。我和外婆不知不覺度過了一天可愛的重陽節
天暗下來了,媽媽爸爸回來了,還帶了一袋糕點,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正准備給外婆過重陽節。上面綴著 各種花紋,有的是嵌著幾棵小草......我們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嘗起了糕點,可好吃了。外婆笑了,像年輕了幾歲。

③ 關於中國傳統節日的作文材料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歷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岩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劃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劃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歷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並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里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葯,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葯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采葯,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④ 重陽節所見聞聽的作文怎麼寫

作文材料的選擇——「重陽節」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學會多角度選材,拓寬題材范圍,提高選材能力。

2、幫助學生積累一定量的素材。

3、在作文教學中弘揚傳統文化,讓學生傳承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

說明:本教時旨在讓學生學會選材,但作文課作為語文課的一個組成部分,同樣起著傳道授業解惑的功能,所以確立了如上目標。

教學重點:

1、讓學生學會多角度選材,拓寬題材范圍。

2、幫助學生積累一定量的素材。

3、在作文教學中弘揚傳統文化,讓學生傳承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

說明:作文課的主要功能是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不斷積累,並善於把所經所見所聞所感流暢的表述出來,做到有物有序有旨。但是作文課也有著育人的功能,葉聖陶說作文先做人,基於以上的理解,所以把教學目標1、2、3定為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讓學生學會多角度選材,拓寬題材范圍,提高選材能力。

說明:如何拓寬寫作的題材,對現有學生來說是個難點。

教學過程:

一、回憶交流,導入新課:

1、「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是唐代大詩人王維寫的,詩題是什麼?詩歌表述了什麼怎樣的情感?從詩中可看出重陽節有哪些習俗?

明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在重陽節思念遠方的親人。登高、插茱萸。

2、孟浩然的《過故人庄》「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描寫了怎樣的場景?

明確:過重陽節宴請友人、賞菊、喝菊花酒。

說明:設計本環節旨在引出本課時的教學目標,並且很自然地把學生帶到本課的教學氛圍中。

二、揭示課題,明確目標。

「重陽節」 是中國尊老敬老的傳統節日,是人們向長輩和其他老年人送上祝福、表達感恩之情的特殊日子。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向爺爺奶奶們表達自己的祝福和關愛,陪老人聊聊天、給他們捶捶背,或者陪家人登高、賞菊、吃糕……

有關重陽的故事有許多,能夠入文的材料也有許多,那麼,如何拓寬有關「重陽節」的題材,開掘作文材料呢?

說明:本環節點出了這節課的教學目標,讓學生能帶著目的進行學習活動,便於學生學習活動的明確性、有效性。

三、體驗比較,拓寬選材

(一)多角度選擇文體

關於重陽節這一話題,可以何種文體入筆?

明確:

可議論文,如對重陽節尊老敬老活動或這一節日或由這一天人們的尊老敬老聯想到平時人們對老人的行為等等的感慨。

可說明文,如介紹重陽節的來歷、習俗、傳說等。

可記敘文,如介紹重陽節這一天對老人、對家人所做的感恩的好事,或搞的活動,或對某位尊敬的老人的懷念等等。

(二)多角度選擇素材

1、選材要「實」

必須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材料,不管是議論文還是記敘文,如果以親身經歷為材料,便可以保證不會在材料上與人「撞車」,就有寫出自己獨特性的可能。一言以蔽之,選材角度要求實,「實」在文體上,「實」在材料上,「實」在獨特上。

①經歷與熟悉。

學生寫作記述文在選材時,不要只是盯著自己看過的優秀作文,而應盡可能地從親身經歷與非常熟悉的生活中選材。如為身邊的老人做一次飯,整理一次房間,打掃一次衛生,梳一次頭,送上些水果、送上些問候等,自己熟悉的,寫起來就得心應手。

②特定與特殊。

在特定的、特殊的情況下,人的感受和一般情況下往往有區別。比如,一直受到長輩們的寵愛,但偶又一次,自己的某一可有可無的要求在拒絕,或自己某一無禮的言行傷害了他們,此時,學生的反映、感受、情感的變化起伏會大不一樣,把它入文,就可能成就一篇好文。

2、選材要「小」

選材角度小,文章既可寫得實在,又給人選材新穎的印象。

如:《重陽節有感》、《重陽的來歷》、《重陽節習俗簡介》、《難忘重陽節》、《重陽節的早晨》、《重陽之夜》、《記一次重陽登高活動》等。

入文的材料可寫為長輩們所作的事:如自己拿起電話,給家中的老人及身邊的長者送去節日的祝福,替長輩們剪手指甲,陪他們說說話等;或者重陽節這天發生的故事;或者自己對重陽節的感受;或者對重陽節習俗、來歷的介紹等。

說明:如何選才既是重點又是難點,本環節試圖從文體的選擇和材料的選擇上拓寬學生的選材范圍。因為文體的局限,也限制了部分同學對材料的選擇。如果能拋開「記敘文」這種文體的思維定勢與局限性,那麼,同學就會人人有話可說。對於重陽節這個話題學生可能有點無從入手,覺得較為抽象,不知該如何入文,讓學生選擇實實在在的、細小的材料,選擇自己經歷過的熟悉的材料,那麼,就能交易成文,也能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四、習作賞析,積累選材

重陽憶

——寫給爺爺

昨日翻找抽屜時,突然翻出爺爺的身份證。相片中的爺爺面龐小而削瘦,一雙小小的眼睛努力睜大依舊只顯出一條眼縫,若瞌睡狀,但嘴巴大大張著,似有未盡之言。這是很多時候爺爺留給我的模樣。

四月的第二日下午,我收拾完爺爺的屋子正要離開時,爺爺蜷在古舊大木床的一角,爺爺問,妮,晚上要過來不?

我說要。一鍋的粥到了晚上肯定變涼。

我替爺爺掖緊了被子。我說,爺爺我走了。

爺爺點點頭,眼睛閉上。一會又突然睜開,晚上要記著過來呀。爺爺喃喃。

嗯。我點頭,我回身把爺爺卧房的木門帶上,復又帶上廚間的門。厚重的木門咯吱響了一下,哐的一聲,結實的合在門框上。

屋外,雨,清清涼涼的下著。

晚上,上Q時遇到弟弟,弟問,爺爺好些了沒?

沒,依舊喊痛,起身時都需要柱腳(勾櫓)了。我說。

你有沒有經常過去照顧照顧他?弟又問。

嗯,依舊一天三回,下午剛幫他洗了衣服,一會還要過去,夜半估計他會餓著。我答。

若是我這有手機或是電話就好了,你和他說說話,他的精神會好些,他這幾天也念叨你。我又說。

十點時,母親回來,我收拾一下便要過去。

母親擺手,過去做什麼,我也是守到這時才過來,他睡下了,你父親沒在家,你一女孩子大半夜的在路上來來去去也不安全。

爺爺的粥還沒熱,我解釋著。

我睡得並不安穩。

六點半時,我起身,四月初的天清冷迷濛,一層薄霧將遠遠近近的屋子,樹木,道路與遠山掩映的朦朧。近老屋時,遇見鄰家長輩,妮,今天起這么早呀。我回笑,阿太(同姓曾祖輩),你也起得甚早。

爺爺屋子的門已打開,四十瓦的白熾燈的映照下,屋子裡的一切看得分明復帶了幾絲陌生感。我疑惑,爺爺去哪了?

靠牆的飯桌上,殘著一個啤酒蓋兒。我嘆了口氣,又喝酒了。昨日農歷十五,按照鄉俗,不能刷洗馬桶便盆等穢物。我回到裡屋,拎出便盆,在茅廁門口刷洗的當兒,遇到阿炮太,問起,你爺爺呢?

我說,不曉得,估計到街上吃早餐去了,剛剛桌上又見了啤酒蓋。

前些天我遇到他時也跟他說起,不是他們不讓你喝酒,你的身體也得顧著。阿太放低聲音,生得是胃癌,我們又不能明著說……

我點頭。

霧已散去,浙南的小村的早晨顯得了清晰白亮的輪廓。我走出家門,沿街問著爺爺的行蹤。

剛剛見著他柱著柱腳往橋頭的早餐位去了,該是吃早餐去了吧。一位大嬸這么告訴我。

我沿著她和其他人的指點,一路走到了位於公路邊上的家。

我喚起母親,媽,爺爺不見了。

我們最後在鎮中學門前的小溪里找到了他,在擁擁擠擠的目光里,他瘦小的身子俯卧在溪水上,水面生涼,他的身子像草葉樣浮在水面上,一絲不動,或許,就是水裡長出的一株草,一株花。

這個早晨,我的天藍外套像一朵藍花或是藍火在穿鎮的柏油路上飛跑著。

溪邊的人們告訴我,一早起到溪邊洗衣的女子曾聽到物體撲通落水的聲響,之後有一物體爬起的身影,然後落水的聲音再度響起,心怯的女子扯起衣籃轉身便跑。

這個女子是否知道,這一刻,我生命中如此親密的老人,與我陰陽相隔。我的身子軟軟得垂下。

村人們幫忙抬身子,從這片我昨日浣洗衣物的水裡,扶起他的身子。半米深的溪水,我輕易直起了身子,一位老人,卻將他往後所有的日子,種在了這里。

母親打了父親的電話,母親打了在台州求學弟弟的電話,母親打了在縣城叔叔大伯家的電話。此後的一切似在霧里。彷彿我在四月早晨的一場霧里走到了一塊異地,在那塊地上發生了生活外的一些事,那塊地里有煙裊裊升起。

奶奶說,妮念的經真好聽。我念南無阿彌陀佛,我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我念南無地藏王菩薩,念著念著,偶爾,我們還在爺爺蓋著金色經文被子的身子前說一些事,一些與生前的他或是身後的他有關的事。有時,我似見他胸口微微起伏,掀起經被時,帶出的,卻已是開始冰涼的氣息。

道士說到幾時到溪邊喚魂,母親說該請誰,誰還有誰幫忙後事事宜,還有父親,忙著與相幫的人商量幾時讓殯儀館的人來接,需要給多少紅包合適,捎帶的是什麼牌子的香煙,我們在對這些事情的忙碌中,被動的接受了一個人離開身邊的事實。
車子來接他的那個早上,我被衣著鮮艷的道長要求迴避,我的生辰與爺爺的收殮時間不符。我終於還是隨著車子下去了。這個時候我才發覺,我從未與爺爺一同到過縣城直到此刻,我不知道他去縣城奶奶家時,都是在哪個路口等的車,他被簇擁上車子時,可有好心的女孩給他讓座,他隨著車子賓士在浙南的這條山路時,他曾想到些什麼,他從縣城奶奶那回來時,他又給自己帶回了什麼。

我的誦經聲響起,隨著弟弟撒下的紙錢一路紛揚。

我每夜每夜的做夢,夢里,爺爺若往常吃飯,回屋,雙腳一縮探向被窩,只是納悶,妮,咱村的人怎麼現在一個都不見呢。

爺爺不是我親爺爺,直到現在,一些村人提起他時仍習慣在他面前加個狗字。從祖輩,祖祖輩,我家一直窮到現在,甚至窮得爺爺的兩個哥哥都沒有娶上媳婦。爺爺是幺兒,終於得機會有了媳婦,那女子也在三十來歲時離家而去另嫁他人。別人對爺爺的稱呼也僅僅是因為家貧而被村人們小瞧。父親在兩三歲時終於被爺爺的姐姐,我的親奶奶過繼給了爺爺當子嗣。我的卑微的爺爺,到死時,仍是卑微的活著,他最歡喜聽到的話是,你有個好孫女呀,照顧你照顧得多好。每每這時,爺爺總是笑若菊花。

沒有誰的離開是完完全全做好准備的,我不知道爺爺的匆忙離開,都落下了什麼。或許,爺爺的一部分離開了,一部分,仍落在人間。我常常會想起這句話,有些人死了,他還活著。

重陽節活動——登高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終於讓我盼來了。我們學校首次組織五、六年級的同學到野外進行一次登高活動。

這一天大清早,我們懷著無比興奮的心情上山去,大約走了半小時就到了目的地。吃過了早飯,我便和幾位同學去觀看風箏比賽。

風箏競賽場的人可真多呀!把整個賽場圍得嚴嚴實實,真是里三層外三層。突然一聲哨響,風箏陸陸續續飛上天空,不一會兒,各式各樣的風箏在蔚藍的天空翱翔。有翩翩起舞的花蝴蝶,有忙忙碌碌的蜜蜂,有展翅高飛的蒼鷹……最吸引人的那還要數栩栩如生的龍和蜈蚣了。那條龍抬起頭來,尾巴高翹,擺出一副神氣的樣子。蜈蚣也不甘示弱,不一會兒,就超越那條龍啦 !場上的人都為它喝彩。我剛揉了揉眼,可不知怎麼的,那龍和蜈蚣糾纏在一起了,也許是龍害怕自己比不上蜈蚣吧,而作出兩敗俱傷的做法。不一會兒,它們倆都斷了線,掉進了山谷,在場的人無不為之惋惜,都埋怨龍不應該那樣自私。它們的主人像箭一樣沖下山谷,尋找自己的風箏,好不容易找到了,可時間非常緊迫,但是它們的主人一點也不灰心,把風箏重新安上線再放飛……到了最後還是蜈蚣取得第一名,龍獲得第二名……風箏比賽在一陣陣熱烈的歡呼聲、掌聲中結束了。

吃了午飯,就到我們學校的運動員大顯身手的時候,登山活動開始了,只見運動員們在半山腰上摩拳擦掌,做好預備姿勢。又是一聲哨響,運動員爭先恐後地向上攀登。你看,我班的小玲同學就要拿到紅旗了,「哎呀」,真糟糕!她被石頭絆倒了,摔得個四腳朝天,惹的大家哈哈大笑。她爬起來再跑,可是來不及了,紅旗被五〈2〉班的同學奪走了。

這時,太陽漸漸地西下了,金色的陽光照在同學們的笑臉上好像盛開著朵朵鮮花。

重陽的來歷

今天是重陽節,你們打算干什麼呢?對多數人來說,可能對重陽節沒什麼紀念意義性吧。回答是不是的,重陽節不但是有紀念性也是有意義性的。接下來我就說說重陽節的起源吧:

「中秋過後又重陽」,起源於漢初的重陽節有著悠久的歷史。要說重陽節的來歷,那可不是一個輕松的活兒!
重陽節的具體日期是:農歷九月初九。因為是二九相重,故成為「重九」;同時又因為在我國古代,六為陰數、九是陽數,因此重九就叫"重陽"。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據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後慘害後,宮女賈某也被逐出宮,將這一習俗傳入民間的。

古代,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人登高詩很多,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重陽節還要賞菊飲菊花酒,起源於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士大夫,還多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很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種。清代以後,賞菊之俗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

重陽節除了佩帶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傳承至今,重陽節已經演變成為了一個活動豐富、情趣盎然的佳節,各地人們通過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活動來歡度這個歷史悠久的節日。

難 忘 重 陽 節

九月初九——重陽節到了!

迅速吃好晚飯後,我從口袋中掏出一把早已准備好的精緻的小剪刀,跑到爺爺奶奶身邊,說:「爺爺奶奶,我給你們剪指甲,好嗎?」爺爺聽了,一愣,帶著懷疑的神情說:「乖孫女,你也會剪指甲?」「會!」話雖這么說,可我卻心虛得很,畢竟我從來沒剪過指甲呀!不過我相信:只要用我的誠心,就一定能完成任務。不是有句老話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說干就干,我拉過爺爺的手,開始行動了。哇!爺爺的指甲好硬哦!萬事開頭難,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剪了第一刀。「爺爺,痛不痛?」「不痛不痛,這哪會痛呀!」爺爺滿意地坐在沙發上說,「爺爺這是在享我孫女的福啊!」

突然我發現爺爺有個手指頭上竟沒有指甲,我急了,問:「爺爺,你這個手指頭的指甲呢?」爺爺見我著急的樣子,連忙說:「小平平,別急!這是我在部隊時弄掉的。那是一次軍事練習,我們正在訓練擦槍,由於我一心想快些,用力聽了爺爺的話,我趕緊去摸,那肉果然已很硬了。是呀,都已經幾十年了,能不硬嗎?爺爺可真是個堅強的人哪!我一邊摸著他的手指頭,一邊這么想著。

剪好了爺爺的手指甲,輪到給奶奶剪了。我捏過奶奶的手,發現雖說奶奶是個女的,可手卻很厚,而且也很粗糙。我心裡格登了一下。奶奶見了,猜出了我的心思:「是不是也想聽聽奶奶的故事?」我抬頭看著奶奶慈祥的眼睛,點了點頭。奶奶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我們年輕的時候可沒現在這樣的好條件。因為你爺爺在外面當兵,所以家裡的事、田裡的活都由我包幹了。我這雙手干過的事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它可作出了大貢獻呀……」聽著奶奶的話,我竟忘記了給她剪……

一次剪指甲竟讓我懂得了那麼多,這得感謝這個重陽節呀!但願在人們的心裡天天是重陽!

九九重陽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如期而至,終於來臨了!

在放學的路上,我一邊走,一邊想,該為爺爺,奶奶,作些什麼.我安靜的坐在長石凳上,雙手搭在下巴下,東想想,西想西,抓耳撓腮,可還是想不出來。

走到家門口,我一拍腦門,想出來了,做一張賀卡,雖然不是一個很好的辦法,但同樣能代表我的孝心。

我選了一張顏色鮮艷,同時也代表了青春活力陽光的紙,我在紙上工工整整寫了5個大字:「重陽節快樂!」

我還寫了對老人的祝福。做完以後,我將紙悄悄的塞進爺爺書桌中間的縫隙中,雖然臉上無任何喜悅的表情,但心中是那麼的愉悅,是那麼的舒暢!

我走進我的小書房,靜靜的聆聽爺爺房裡的聲音。

時間慢慢的消逝,爺爺也發現了這張賀卡,叫我過去.我的心」撲通撲通」的直跳個不停,爺爺說:「這個賀卡是你做的吧?」我說:「恩。」他又說道:「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但如果你要來感謝或來祝福的話,那你還是實際一點,幫我掃掃地之類的事吧!」我點了點頭。

九九重陽,讓我懂得,要對老人多關懷一些,要多與老人分擔一些易做的事情,同時也在此,向各地老人表示祝福:願你們永遠年輕,永遠健康,快樂,幸福!

重陽節有感

又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了,能為爸爸媽媽做什麼好呢?「唉,真是大傷腦筋。」我不禁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回到家裡,我剛想和媽媽討論一下重陽節的事,突然發現媽媽的臉色很難看,我忙問怎麼了,媽媽說她頭很痛,沒有力氣,我便幫媽媽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忙著擦灰,掃地什麼的,做著做著便發現干這些事並不容易,僅僅做了一會兒就覺得累了,心想要是天天做的話那豈不是要厭煩死了嗎?那媽媽天天做的話……想到這兒,我不禁感到十分慚愧,我怎麼沒想到在平時幫一回媽媽呢?

到了晚上,媽媽終於支撐不住了,躺在床上休息一會兒。我想到了媽媽的辛苦,便為媽媽端茶送水,拿報紙,這雖然是一些小事,但我卻看到媽媽感動的目光,我哽咽了,想起平時與媽媽頂嘴關心時的情景,我不禁臉上火辣辣的,怎麼沒有想到在平時關心一下父母呢?我怎麼沒有在平時幫助一下父母呢?其實這就是現在我們這些獨生子女的通病: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從不考慮長輩的感受!所以我們不能只在重陽節。

重陽節的早晨(作文)

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它也叫作「老人節」。我們可以在這一天登高望遠,欣賞菊花,還要尊重老人、孝敬長輩。我心想:「在這特殊的日子裡,我該為爸爸媽媽做些什麼呢?」

早上,我早早地起了床,看到爸爸媽媽睡得正香。我心想:「我為爸爸媽媽准備早餐吧!」說干就干,我胡亂扎了一下頭發,就悄悄地來到廚房。做什麼好呢?我環顧四周,看見桌上昨天晚上剩下的一大盆飯,對了,就做簡單的稀飯吧!我學著媽媽平時做飯的樣子,小心翼翼地打開煤氣灶,把鍋放上。不一會兒,水開了,「哧、哧」地響著,我掀開蓋子,一股熱氣冒了上來,我不禁嚇得倒退了一步。等熱氣稍微消了點兒,我「騰」地一下,把整碗飯倒進了水裡,水花四濺,我還是堅持住了,快速拿來鍋蓋給蓋上了。不一會兒,鍋蓋頂了起來。我打開鍋蓋,呀!稀飯已經好了!我看著自己的傑作,滿意地笑了笑!想到爸爸媽媽誇贊的樣子,我就興奮地去喊他們起床。

我跑到他們門口停住了,對了,好事做到底。我又輕手輕腳地走到衛生間,幫爸爸、媽媽擠好牙膏,倒上洗臉水。看看一切都准備得差不多了,我才去叫他們起床。

爸爸說:「你真能幹!」媽媽驚訝地說:「我們的女兒是長大了!」

我要經常幫爸爸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讓他們能有更多的休息時間,而不僅僅在歡樂的重陽節。

今天,我因為作文沒有題材可寫,所以爸爸叫我做一件事——洗襪子,然後再以此寫作文

我剛把盆端起來,就打了個寒顫:「啊!這么冷!那洗起來就更不用說了。」我把手伸進水裡洗襪子,覺得這冰冷的水像萬根鋼針刺到骨頭里一樣痛,我連忙把手縮了回來,但是為了寫作文,只好硬著皮頭又洗起來,我擦好肥皂,搓了幾下,再捶一捶,放在水裡泡一會兒擰干後晾起來。

我想:「爸爸每天都要洗衣服、洗碗……難道他就不冷嗎?」我這才感覺到爸爸的辛苦,雖然自己的手凍得像紅蘿卜似的,但是看著洗得干凈的襪子,心裡有說不出的喜悅。

五、布置作業

請圍繞重陽節這話題,圍繞一個中心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

說明:本教時意圖通過重陽節這一話題作文,既幫助同學積累一些有關重陽節的材料,豐富同學寫作素材,又旨在通過重陽節這一傳統節日,弘揚傳統文化,培養學生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

所以在構思教案時,緊緊圍繞著這一話題來設計環節。學生的習作,是為了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幫助學生有效積累

⑤ 重陽節的作文怎麼寫

作文材料的選擇——「重陽節」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學會多角度選材,拓寬題材范圍,提高選材能力。

2、幫助學生積累一定量的素材。

3、在作文教學中弘揚傳統文化,讓學生傳承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

說明:本教時旨在讓學生學會選材,但作文課作為語文課的一個組成部分,同樣起著傳道授業解惑的功能,所以確立了如上目標。

教學重點:

1、讓學生學會多角度選材,拓寬題材范圍。

2、幫助學生積累一定量的素材。

3、在作文教學中弘揚傳統文化,讓學生傳承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

說明:作文課的主要功能是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不斷積累,並善於把所經所見所聞所感流暢的表述出來,做到有物有序有旨。但是作文課也有著育人的功能,葉聖陶說作文先做人,基於以上的理解,所以把教學目標1、2、3定為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讓學生學會多角度選材,拓寬題材范圍,提高選材能力。

說明:如何拓寬寫作的題材,對現有學生來說是個難點。

教學過程:

一、回憶交流,導入新課:

1、「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是唐代大詩人王維寫的,詩題是什麼?詩歌表述了什麼怎樣的情感?從詩中可看出重陽節有哪些習俗?

明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在重陽節思念遠方的親人。登高、插茱萸。

2、孟浩然的《過故人庄》「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描寫了怎樣的場景?

明確:過重陽節宴請友人、賞菊、喝菊花酒。

說明:設計本環節旨在引出本課時的教學目標,並且很自然地把學生帶到本課的教學氛圍中。

二、揭示課題,明確目標。

「重陽節」 是中國尊老敬老的傳統節日,是人們向長輩和其他老年人送上祝福、表達感恩之情的特殊日子。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向爺爺奶奶們表達自己的祝福和關愛,陪老人聊聊天、給他們捶捶背,或者陪家人登高、賞菊、吃糕……

有關重陽的故事有許多,能夠入文的材料也有許多,那麼,如何拓寬有關「重陽節」的題材,開掘作文材料呢?

說明:本環節點出了這節課的教學目標,讓學生能帶著目的進行學習活動,便於學生學習活動的明確性、有效性。

三、體驗比較,拓寬選材

(一)多角度選擇文體

關於重陽節這一話題,可以何種文體入筆?

明確:

可議論文,如對重陽節尊老敬老活動或這一節日或由這一天人們的尊老敬老聯想到平時人們對老人的行為等等的感慨。

可說明文,如介紹重陽節的來歷、習俗、傳說等。

可記敘文,如介紹重陽節這一天對老人、對家人所做的感恩的好事,或搞的活動,或對某位尊敬的老人的懷念等等。

(二)多角度選擇素材

1、選材要「實」

必須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材料,不管是議論文還是記敘文,如果以親身經歷為材料,便可以保證不會在材料上與人「撞車」,就有寫出自己獨特性的可能。一言以蔽之,選材角度要求實,「實」在文體上,「實」在材料上,「實」在獨特上。

①經歷與熟悉。

學生寫作記述文在選材時,不要只是盯著自己看過的優秀作文,而應盡可能地從親身經歷與非常熟悉的生活中選材。如為身邊的老人做一次飯,整理一次房間,打掃一次衛生,梳一次頭,送上些水果、送上些問候等,自己熟悉的,寫起來就得心應手。

②特定與特殊。

在特定的、特殊的情況下,人的感受和一般情況下往往有區別。比如,一直受到長輩們的寵愛,但偶又一次,自己的某一可有可無的要求在拒絕,或自己某一無禮的言行傷害了他們,此時,學生的反映、感受、情感的變化起伏會大不一樣,把它入文,就可能成就一篇好文。

2、選材要「小」

選材角度小,文章既可寫得實在,又給人選材新穎的印象。

如:《重陽節有感》、《重陽的來歷》、《重陽節習俗簡介》、《難忘重陽節》、《重陽節的早晨》、《重陽之夜》、《記一次重陽登高活動》等。

入文的材料可寫為長輩們所作的事:如自己拿起電話,給家中的老人及身邊的長者送去節日的祝福,替長輩們剪手指甲,陪他們說說話等;或者重陽節這天發生的故事;或者自己對重陽節的感受;或者對重陽節習俗、來歷的介紹等。

說明:如何選才既是重點又是難點,本環節試圖從文體的選擇和材料的選擇上拓寬學生的選材范圍。因為文體的局限,也限制了部分同學對材料的選擇。如果能拋開「記敘文」這種文體的思維定勢與局限性,那麼,同學就會人人有話可說。對於重陽節這個話題學生可能有點無從入手,覺得較為抽象,不知該如何入文,讓學生選擇實實在在的、細小的材料,選擇自己經歷過的熟悉的材料,那麼,就能交易成文,也能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四、習作賞析,積累選材

重陽憶

——寫給爺爺

昨日翻找抽屜時,突然翻出爺爺的身份證。相片中的爺爺面龐小而削瘦,一雙小小的眼睛努力睜大依舊只顯出一條眼縫,若瞌睡狀,但嘴巴大大張著,似有未盡之言。這是很多時候爺爺留給我的模樣。

四月的第二日下午,我收拾完爺爺的屋子正要離開時,爺爺蜷在古舊大木床的一角,爺爺問,妮,晚上要過來不?

我說要。一鍋的粥到了晚上肯定變涼。

我替爺爺掖緊了被子。我說,爺爺我走了。

爺爺點點頭,眼睛閉上。一會又突然睜開,晚上要記著過來呀。爺爺喃喃。

嗯。我點頭,我回身把爺爺卧房的木門帶上,復又帶上廚間的門。厚重的木門咯吱響了一下,哐的一聲,結實的合在門框上。

屋外,雨,清清涼涼的下著。

晚上,上Q時遇到弟弟,弟問,爺爺好些了沒?

沒,依舊喊痛,起身時都需要柱腳(勾櫓)了。我說。

你有沒有經常過去照顧照顧他?弟又問。

嗯,依舊一天三回,下午剛幫他洗了衣服,一會還要過去,夜半估計他會餓著。我答。

若是我這有手機或是電話就好了,你和他說說話,他的精神會好些,他這幾天也念叨你。我又說。

十點時,母親回來,我收拾一下便要過去。

母親擺手,過去做什麼,我也是守到這時才過來,他睡下了,你父親沒在家,你一女孩子大半夜的在路上來來去去也不安全。

爺爺的粥還沒熱,我解釋著。

我睡得並不安穩。

六點半時,我起身,四月初的天清冷迷濛,一層薄霧將遠遠近近的屋子,樹木,道路與遠山掩映的朦朧。近老屋時,遇見鄰家長輩,妮,今天起這么早呀。我回笑,阿太(同姓曾祖輩),你也起得甚早。

爺爺屋子的門已打開,四十瓦的白熾燈的映照下,屋子裡的一切看得分明復帶了幾絲陌生感。我疑惑,爺爺去哪了?

靠牆的飯桌上,殘著一個啤酒蓋兒。我嘆了口氣,又喝酒了。昨日農歷十五,按照鄉俗,不能刷洗馬桶便盆等穢物。我回到裡屋,拎出便盆,在茅廁門口刷洗的當兒,遇到阿炮太,問起,你爺爺呢?

我說,不曉得,估計到街上吃早餐去了,剛剛桌上又見了啤酒蓋。

前些天我遇到他時也跟他說起,不是他們不讓你喝酒,你的身體也得顧著。阿太放低聲音,生得是胃癌,我們又不能明著說……

我點頭。

霧已散去,浙南的小村的早晨顯得了清晰白亮的輪廓。我走出家門,沿街問著爺爺的行蹤。

剛剛見著他柱著柱腳往橋頭的早餐位去了,該是吃早餐去了吧。一位大嬸這么告訴我。

我沿著她和其他人的指點,一路走到了位於公路邊上的家。

我喚起母親,媽,爺爺不見了。

我們最後在鎮中學門前的小溪里找到了他,在擁擁擠擠的目光里,他瘦小的身子俯卧在溪水上,水面生涼,他的身子像草葉樣浮在水面上,一絲不動,或許,就是水裡長出的一株草,一株花。

這個早晨,我的天藍外套像一朵藍花或是藍火在穿鎮的柏油路上飛跑著。

溪邊的人們告訴我,一早起到溪邊洗衣的女子曾聽到物體撲通落水的聲響,之後有一物體爬起的身影,然後落水的聲音再度響起,心怯的女子扯起衣籃轉身便跑。

這個女子是否知道,這一刻,我生命中如此親密的老人,與我陰陽相隔。我的身子軟軟得垂下。

村人們幫忙抬身子,從這片我昨日浣洗衣物的水裡,扶起他的身子。半米深的溪水,我輕易直起了身子,一位老人,卻將他往後所有的日子,種在了這里。

母親打了父親的電話,母親打了在台州求學弟弟的電話,母親打了在縣城叔叔大伯家的電話。此後的一切似在霧里。彷彿我在四月早晨的一場霧里走到了一塊異地,在那塊地上發生了生活外的一些事,那塊地里有煙裊裊升起。

奶奶說,妮念的經真好聽。我念南無阿彌陀佛,我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我念南無地藏王菩薩,念著念著,偶爾,我們還在爺爺蓋著金色經文被子的身子前說一些事,一些與生前的他或是身後的他有關的事。有時,我似見他胸口微微起伏,掀起經被時,帶出的,卻已是開始冰涼的氣息。

道士說到幾時到溪邊喚魂,母親說該請誰,誰還有誰幫忙後事事宜,還有父親,忙著與相幫的人商量幾時讓殯儀館的人來接,需要給多少紅包合適,捎帶的是什麼牌子的香煙,我們在對這些事情的忙碌中,被動的接受了一個人離開身邊的事實。
車子來接他的那個早上,我被衣著鮮艷的道長要求迴避,我的生辰與爺爺的收殮時間不符。我終於還是隨著車子下去了。這個時候我才發覺,我從未與爺爺一同到過縣城直到此刻,我不知道他去縣城奶奶家時,都是在哪個路口等的車,他被簇擁上車子時,可有好心的女孩給他讓座,他隨著車子賓士在浙南的這條山路時,他曾想到些什麼,他從縣城奶奶那回來時,他又給自己帶回了什麼。

我的誦經聲響起,隨著弟弟撒下的紙錢一路紛揚。

我每夜每夜的做夢,夢里,爺爺若往常吃飯,回屋,雙腳一縮探向被窩,只是納悶,妮,咱村的人怎麼現在一個都不見呢。

爺爺不是我親爺爺,直到現在,一些村人提起他時仍習慣在他面前加個狗字。從祖輩,祖祖輩,我家一直窮到現在,甚至窮得爺爺的兩個哥哥都沒有娶上媳婦。爺爺是幺兒,終於得機會有了媳婦,那女子也在三十來歲時離家而去另嫁他人。別人對爺爺的稱呼也僅僅是因為家貧而被村人們小瞧。父親在兩三歲時終於被爺爺的姐姐,我的親奶奶過繼給了爺爺當子嗣。我的卑微的爺爺,到死時,仍是卑微的活著,他最歡喜聽到的話是,你有個好孫女呀,照顧你照顧得多好。每每這時,爺爺總是笑若菊花。

沒有誰的離開是完完全全做好准備的,我不知道爺爺的匆忙離開,都落下了什麼。或許,爺爺的一部分離開了,一部分,仍落在人間。我常常會想起這句話,有些人死了,他還活著。

重陽節活動——登高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終於讓我盼來了。我們學校首次組織五、六年級的同學到野外進行一次登高活動。

這一天大清早,我們懷著無比興奮的心情上山去,大約走了半小時就到了目的地。吃過了早飯,我便和幾位同學去觀看風箏比賽。

風箏競賽場的人可真多呀!把整個賽場圍得嚴嚴實實,真是里三層外三層。突然一聲哨響,風箏陸陸續續飛上天空,不一會兒,各式各樣的風箏在蔚藍的天空翱翔。有翩翩起舞的花蝴蝶,有忙忙碌碌的蜜蜂,有展翅高飛的蒼鷹……最吸引人的那還要數栩栩如生的龍和蜈蚣了。那條龍抬起頭來,尾巴高翹,擺出一副神氣的樣子。蜈蚣也不甘示弱,不一會兒,就超越那條龍啦 !場上的人都為它喝彩。我剛揉了揉眼,可不知怎麼的,那龍和蜈蚣糾纏在一起了,也許是龍害怕自己比不上蜈蚣吧,而作出兩敗俱傷的做法。不一會兒,它們倆都斷了線,掉進了山谷,在場的人無不為之惋惜,都埋怨龍不應該那樣自私。它們的主人像箭一樣沖下山谷,尋找自己的風箏,好不容易找到了,可時間非常緊迫,但是它們的主人一點也不灰心,把風箏重新安上線再放飛……到了最後還是蜈蚣取得第一名,龍獲得第二名……風箏比賽在一陣陣熱烈的歡呼聲、掌聲中結束了。

吃了午飯,就到我們學校的運動員大顯身手的時候,登山活動開始了,只見運動員們在半山腰上摩拳擦掌,做好預備姿勢。又是一聲哨響,運動員爭先恐後地向上攀登。你看,我班的小玲同學就要拿到紅旗了,「哎呀」,真糟糕!她被石頭絆倒了,摔得個四腳朝天,惹的大家哈哈大笑。她爬起來再跑,可是來不及了,紅旗被五〈2〉班的同學奪走了。

這時,太陽漸漸地西下了,金色的陽光照在同學們的笑臉上好像盛開著朵朵鮮花。

重陽的來歷

今天是重陽節,你們打算干什麼呢?對多數人來說,可能對重陽節沒什麼紀念意義性吧。回答是不是的,重陽節不但是有紀念性也是有意義性的。接下來我就說說重陽節的起源吧:

「中秋過後又重陽」,起源於漢初的重陽節有著悠久的歷史。要說重陽節的來歷,那可不是一個輕松的活兒!
重陽節的具體日期是:農歷九月初九。因為是二九相重,故成為「重九」;同時又因為在我國古代,六為陰數、九是陽數,因此重九就叫"重陽"。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據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後慘害後,宮女賈某也被逐出宮,將這一習俗傳入民間的。

古代,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人登高詩很多,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重陽節還要賞菊飲菊花酒,起源於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士大夫,還多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很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種。清代以後,賞菊之俗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

重陽節除了佩帶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傳承至今,重陽節已經演變成為了一個活動豐富、情趣盎然的佳節,各地人們通過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活動來歡度這個歷史悠久的節日。

難 忘 重 陽 節

九月初九——重陽節到了!

迅速吃好晚飯後,我從口袋中掏出一把早已准備好的精緻的小剪刀,跑到爺爺奶奶身邊,說:「爺爺奶奶,我給你們剪指甲,好嗎?」爺爺聽了,一愣,帶著懷疑的神情說:「乖孫女,你也會剪指甲?」「會!」話雖這么說,可我卻心虛得很,畢竟我從來沒剪過指甲呀!不過我相信:只要用我的誠心,就一定能完成任務。不是有句老話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說干就干,我拉過爺爺的手,開始行動了。哇!爺爺的指甲好硬哦!萬事開頭難,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剪了第一刀。「爺爺,痛不痛?」「不痛不痛,這哪會痛呀!」爺爺滿意地坐在沙發上說,「爺爺這是在享我孫女的福啊!」

突然我發現爺爺有個手指頭上竟沒有指甲,我急了,問:「爺爺,你這個手指頭的指甲呢?」爺爺見我著急的樣子,連忙說:「小平平,別急!這是我在部隊時弄掉的。那是一次軍事練習,我們正在訓練擦槍,由於我一心想快些,用力聽了爺爺的話,我趕緊去摸,那肉果然已很硬了。是呀,都已經幾十年了,能不硬嗎?爺爺可真是個堅強的人哪!我一邊摸著他的手指頭,一邊這么想著。

剪好了爺爺的手指甲,輪到給奶奶剪了。我捏過奶奶的手,發現雖說奶奶是個女的,可手卻很厚,而且也很粗糙。我心裡格登了一下。奶奶見了,猜出了我的心思:「是不是也想聽聽奶奶的故事?」我抬頭看著奶奶慈祥的眼睛,點了點頭。奶奶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我們年輕的時候可沒現在這樣的好條件。因為你爺爺在外面當兵,所以家裡的事、田裡的活都由我包幹了。我這雙手干過的事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它可作出了大貢獻呀……」聽著奶奶的話,我竟忘記了給她剪……

一次剪指甲竟讓我懂得了那麼多,這得感謝這個重陽節呀!但願在人們的心裡天天是重陽!

九九重陽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如期而至,終於來臨了!

在放學的路上,我一邊走,一邊想,該為爺爺,奶奶,作些什麼.我安靜的坐在長石凳上,雙手搭在下巴下,東想想,西想西,抓耳撓腮,可還是想不出來。

走到家門口,我一拍腦門,想出來了,做一張賀卡,雖然不是一個很好的辦法,但同樣能代表我的孝心。

我選了一張顏色鮮艷,同時也代表了青春活力陽光的紙,我在紙上工工整整寫了5個大字:「重陽節快樂!」

我還寫了對老人的祝福。做完以後,我將紙悄悄的塞進爺爺書桌中間的縫隙中,雖然臉上無任何喜悅的表情,但心中是那麼的愉悅,是那麼的舒暢!

我走進我的小書房,靜靜的聆聽爺爺房裡的聲音。

時間慢慢的消逝,爺爺也發現了這張賀卡,叫我過去.我的心」撲通撲通」的直跳個不停,爺爺說:「這個賀卡是你做的吧?」我說:「恩。」他又說道:「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但如果你要來感謝或來祝福的話,那你還是實際一點,幫我掃掃地之類的事吧!」我點了點頭。

九九重陽,讓我懂得,要對老人多關懷一些,要多與老人分擔一些易做的事情,同時也在此,向各地老人表示祝福:願你們永遠年輕,永遠健康,快樂,幸福!

重陽節有感

又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了,能為爸爸媽媽做什麼好呢?「唉,真是大傷腦筋。」我不禁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回到家裡,我剛想和媽媽討論一下重陽節的事,突然發現媽媽的臉色很難看,我忙問怎麼了,媽媽說她頭很痛,沒有力氣,我便幫媽媽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忙著擦灰,掃地什麼的,做著做著便發現干這些事並不容易,僅僅做了一會兒就覺得累了,心想要是天天做的話那豈不是要厭煩死了嗎?那媽媽天天做的話……想到這兒,我不禁感到十分慚愧,我怎麼沒想到在平時幫一回媽媽呢?

到了晚上,媽媽終於支撐不住了,躺在床上休息一會兒。我想到了媽媽的辛苦,便為媽媽端茶送水,拿報紙,這雖然是一些小事,但我卻看到媽媽感動的目光,我哽咽了,想起平時與媽媽頂嘴關心時的情景,我不禁臉上火辣辣的,怎麼沒有想到在平時關心一下父母呢?我怎麼沒有在平時幫助一下父母呢?其實這就是現在我們這些獨生子女的通病: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從不考慮長輩的感受!所以我們不能只在重陽節。

重陽節的早晨(作文)

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它也叫作「老人節」。我們可以在這一天登高望遠,欣賞菊花,還要尊重老人、孝敬長輩。我心想:「在這特殊的日子裡,我該為爸爸媽媽做些什麼呢?」

早上,我早早地起了床,看到爸爸媽媽睡得正香。我心想:「我為爸爸媽媽准備早餐吧!」說干就干,我胡亂扎了一下頭發,就悄悄地來到廚房。做什麼好呢?我環顧四周,看見桌上昨天晚上剩下的一大盆飯,對了,就做簡單的稀飯吧!我學著媽媽平時做飯的樣子,小心翼翼地打開煤氣灶,把鍋放上。不一會兒,水開了,「哧、哧」地響著,我掀開蓋子,一股熱氣冒了上來,我不禁嚇得倒退了一步。等熱氣稍微消了點兒,我「騰」地一下,把整碗飯倒進了水裡,水花四濺,我還是堅持住了,快速拿來鍋蓋給蓋上了。不一會兒,鍋蓋頂了起來。我打開鍋蓋,呀!稀飯已經好了!我看著自己的傑作,滿意地笑了笑!想到爸爸媽媽誇贊的樣子,我就興奮地去喊他們起床。

我跑到他們門口停住了,對了,好事做到底。我又輕手輕腳地走到衛生間,幫爸爸、媽媽擠好牙膏,倒上洗臉水。看看一切都准備得差不多了,我才去叫他們起床。

爸爸說:「你真能幹!」媽媽驚訝地說:「我們的女兒是長大了!」

我要經常幫爸爸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讓他們能有更多的休息時間,而不僅僅在歡樂的重陽節。

今天,我因為作文沒有題材可寫,所以爸爸叫我做一件事——洗襪子,然後再以此寫作文。

我剛把盆端起來,就打了個寒顫:「啊!這么冷!那洗起來就更不用說了。」我把手伸進水裡洗襪子,覺得這冰冷的水像萬根鋼針刺到骨頭里一樣痛,我連忙把手縮了回來,但是為了寫作文,只好硬著皮頭又洗起來,我擦好肥皂,搓了幾下,再捶一捶,放在水裡泡一會兒擰干後晾起來。

我想:「爸爸每天都要洗衣服、洗碗……難道他就不冷嗎?」我這才感覺到爸爸的辛苦,雖然自己的手凍得像紅蘿卜似的,但是看著洗得干凈的襪子,心裡有說不出的喜悅。

五、布置作業

請圍繞重陽節這話題,圍繞一個中心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

說明:本教時意圖通過重陽節這一話題作文,既幫助同學積累一些有關重陽節的材料,豐富同學寫作素材,又旨在通過重陽節這一傳統節日,弘揚傳統文化,培養學生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

所以在構思教案時,緊緊圍繞著這一話題來設計環節。學生的習作,是為了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幫助學生有效積累

⑥ 重陽節作文怎麼寫能結合實際一點的么

重陽節復的花
重陽節的天湛藍深遠,制重陽節的夢美麗鮮艷,重陽節的人善良勇敢,重陽節的情快樂溫暖。這是一個屬於老人的節日,是屬於爺爺奶奶的節日。在這個日子裡,我要采一束鮮花,送給親愛的爺爺奶奶。
一個夜晚,全家屬樓停電了。沒有了動人的歌聲,沒有了精彩的足球。爸爸躺在沙發上閉目養神,媽媽則坐在椅子上望著窗外發呆。唯有奶奶。只有奶奶摸摸索索的翻出一根蠟燭,點燃了這跟小小的、不起眼的蠟燭。我又被小小的光明和溫暖包圍了。望著紅紅的,正在燃燒的蠟燭,我看到了奶奶的手。那一雙手又干又瘦,有很多疤痕。這是一雙養大兩代人的手啊!著雙手把爸爸送進了大學,這雙手又給予我溫暖。奶奶的一生不就像這蠟燭一樣嗎?燃燒了自己,卻讓周圍的我們受到了溫暖。她用這一生養活了兩代人。
迎著朝陽,迎著湛藍的天空,我采了一大把菊花,我要把這束花獻給爺爺奶奶,祝他們永遠年輕、快樂。

⑦ 媽媽寫一篇作文,題材是4歲女兒在重陽節~那天第一次為媽媽洗腳。媽媽的感受或體會!怎樣寫能打動人心。

您女兒的行動很感人的,祝福您養了一個通情達理的好女兒。但重陽節是老人節,應再引導她,敬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您要寫文章的話,從這方面立意為好。供參考!

⑧ 描寫重陽節的詩句

[描寫重陽節的詩句]描寫重陽節的詩句醉東風重九
(元)關漢卿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描寫重陽節的詩句。
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
誰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
(明)文森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雲連樹,天寒雁聚沙。
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九日應製得歡字
李嶠
令節三秋晚,重陽九日歡。
仙杯還泛菊,寶饌且調蘭。
御氣雲霄近,乘高宇宙寬。
今朝萬壽引,宜向曲中彈。
九日言懷
令狐楚
二九即重陽,天清野菊黃。
近來逢此日,多是在他鄉。
晚色霞千片,秋聲雁一行。
不能高處望,恐斷老人腸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製得歡字
宋之問
令節三秋晚,重陽九日歡。
仙杯還泛菊,寶饌且調蘭。
御氣雲霄近,乘高宇宙寬。
今朝萬壽引,宜向曲中彈。
九日得新字
孟浩然
初九未成旬,重陽即此晨。
登高聞古事,載酒訪幽人,作文素材《描寫重陽節的詩句》。
落帽恣歡飲,授衣同試新。
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親。
九日五首
杜甫
舊日重陽日,傳杯不放杯。
即今蓬鬢改,但愧菊花開。
北闕心長戀,西江首獨回。
茱萸賜朝士,難得一枝來
九月九日
崔善為
九日重陽節,三秋季月殘。
菊花催晚氣,萸房辟早寒。
霜濃鷹擊遠,霧重雁飛難。
誰憶龍山外,蕭條邊興闌。
過裴舍人故居
劉長卿
慘慘天寒獨掩扃,紛紛黃葉滿空庭。
孤墳何處依山木,百口無家學水萍。
籬花猶及重陽發,鄰笛那堪落日聽。
書幌無人長不卷,秋來芳草自為螢
酬皇甫郎中對新菊花見憶
白居易
愛菊高人吟逸韻,悲秋病客感衰懷。
黃花助興方攜酒,紅葉添愁正滿階。
居士葷腥今已斷,仙郎杯杓為誰排。
愧君相憶東籬下,擬廢重陽一日齋。
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
張說
九日重陽數,三秋萬實成。
時來謁軒後,罷去坐蓬瀛。〔描寫重陽節的詩句〕【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作文素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