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描寫烏篷船的作文
烏篷船是水鄉紹興的獨特交通工具,因篾篷漆成黑色而得名。800年前的陸游老先生說它是「輕舟八尺,低篷三扇」。烏篷船船身狹小,船底鋪以木板,即使有滲漏,船艙也不會沾濕。船板上鋪以草席,或坐或卧,可以隨便,但不能直立,因船篷低,如直立,便有失去平衡而翻船之險。
烏篷船的動力是靠腳躅槳。劃船的人坐在後梢,一手扶著夾在腋下的劃楫,兩腳踏在槳柄末端,兩腿一伸一縮,槳就一上一下地擊水推進,時速可達10多公里。船的航向是用手槳來控制的,船行進時,船工腳手並用。有時船工便把作舵用的那手槳夾在腋下,把雙手空出,可以於輕舟快捷的迅行中捧一碗酒品嘗,腦袋讓烏氈帽遮著。
其實紹興烏篷船,並不只有這腳劃船,也有小畫舫大小的烏篷船,船身上雕刻著花紋、圖案,船頭上雕刻著虎頭形象的動物(一種水鳥),它們似乎在微笑,頗為滑稽。民間傳說:龍見面避之,行船可獲安全。這種烏篷船的船身較為高大,篷高可容人直立,艙寬可以置桌椅,供遊人打牌、飲宴,航速較快。《阿Q正傳》中描繪舉人老爺從城裡裝載著家財到未庄趙府避難所用的船,就是這種烏篷船。這種大船中有一種名叫「明瓦船」。其中的三明瓦是在船的兩扇定篷之間裝一扇半圓形的遮陽篷,三扇篷的木格子上,嵌著一片片一寸見方的藻蠣殼片,既避雨,又透光,這就叫明瓦。魯迅小時候就是坐這種有「三道瓦窗的大船」到東關去看猖會的。魯迅筆下還提到「文人的酒船」,這酒船俗名「梭飛」,有兩個「石墩磉」放在船頭,用以壓船,以免行船時船頭上翹影響速度。船中可擺竹椅長凳,乘客可坐可卧。這些大烏篷船從前多是少數官宦、富商作客、游覽、掃墓、迎親、看戲時用的,多少有點競奢鬥富的味道。
周作人先生筆下的烏篷船描寫的非常仔細:篷是半圓形的,用竹片編成,中央竹箬,上塗黑油;在兩扇「定篷「之間放著一扇遮陽,也是半圓的,木作格子,嵌著一片片的小魚鱗,徑約一寸,頗有點透明,略似玻璃而堅韌耐用,這就稱為明瓦。
紹興是江南的水鄉,水鄉自然是船的世界,烏篷船或行或泊,行則輕快,泊則閑雅;或獨或群,獨則獨標高格,群則浩浩盪盪.烏篷船是水鄉的精靈,更是水鄉的風景.
Ⅱ 浙江烏蒙船作文
紹興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著名的水鄉,烏篷船便是紹興獨特的水上交通工具。
烏篷船不僅很長,而且又窄又深,翹起的船頭和船尾像彎彎的新月。船頂上是一張烏篷,漆黑漆黑的,上面還有別具一格的條紋。烏篷船行駛起來非常輕快、靈敏。
船身上雕刻著花紋、圖案,船頭上雕刻著虎頭形象的動物(一種水鳥),它們似乎在微笑,頗為滑稽。民間傳說:龍見面避之,行船可獲安全。這種烏篷船的船身較為高大,篷高可容人直立,艙寬可以置桌椅,供遊人打牌、飲宴,航速較快
烏篷船的船夫不緊不慢地搖船,不時地還會一起唱歌。船兒一搖一晃,隨著歌聲不由自主地擺了起來。船夫的技術不錯,在我看來,可以與威尼斯的船夫媲美。有時,幾只船擠在一起,船夫會開辟新的道路;船少風力大時,船夫還會用腳踏船板,真夠厲害。水面波光粼粼,船兒開啟,一道水簾往前駛去,在船上看兩岸的景物更是美麗。紹興處處都有水道,處處都有烏篷船,你可以隨時叫一隻,船夫的服務態度都很好。
清晨,東方欲曉,晨曦微露。一隻只烏篷船穿梭著接送著來來往往的乘客。傍晚,岸上縷縷炊煙裊裊地飛上天空時,多數船夫便盪起槳劃著船回家去。天黑了,夜深了,仍有少量烏篷船在桂花叢中穿來穿去,讓遊客欣賞紹興的夜景。
天更黑了,夜更深了,四周一片沉寂,只有船槳的「吱吱」聲和盪起的浪花聲。
Ⅲ 散文《烏篷船》
我的喔、、、
Ⅳ 魯迅的烏篷船文章
原文較長,相關片斷節選如下:(烏篷船,在原文中顯示為:烏篷的船,在最後內一行)
最惹眼的是屹立容在庄外臨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戲台,模糊在遠處的月夜中,和空間幾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畫上見過的仙境,就在這里出現了。這時船走得更快,不多時,在台上顯出人物來,紅紅綠綠的動,近台的河裡一望烏黑的是看戲的人家的船篷。
「近台沒有什麼空了,我們遠遠的看罷。」阿發說。
這時船慢了,不久就到,果然近不得台旁,大家只能下了篙,比那正對戲台的神棚還要遠。其實我們這白篷的航船,本也不願意和烏篷的船在一處,而況並沒有空地呢……
Ⅳ 江南烏篷船作文200字
紹興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著名的水鄉,烏篷船便是紹興獨特的水上交通工具。
烏篷船不僅很長,而且又窄又深,翹起的船頭和船尾像彎彎的新月。船頂上是一張烏篷,漆黑漆黑的,上面還有別具一格的條紋。烏篷船行駛起來非常輕快、靈敏。
船身上雕刻著花紋、圖案,船頭上雕刻著虎頭形象的動物(一種水鳥),它們似乎在微笑,頗為滑稽。民間傳說:龍見面避之,行船可獲安全。這種烏篷船的船身較為高大,篷高可容人直立,艙寬可以置桌椅,供遊人打牌、飲宴,航速較快
烏篷船的船夫不緊不慢地搖船,不時地還會一起唱歌。船兒一搖一晃,隨著歌聲不由自主地擺了起來。船夫的技術不錯,在我看來,可以與威尼斯的船夫媲美。有時,幾只船擠在一起,船夫會開辟新的道路;船少風力大時,船夫還會用腳踏船板,真夠厲害。水面波光粼粼,船兒開啟,一道水簾往前駛去,在船上看兩岸的景物更是美麗。紹興處處都有水道,處處都有烏篷船,你可以隨時叫一隻,船夫的服務態度都很好。
清晨,東方欲曉,晨曦微露。一隻只烏篷船穿梭著接送著來來往往的乘客。傍晚,岸上縷縷炊煙裊裊地飛上天空時,多數船夫便盪起槳劃著船回家去。天黑了,夜深了,仍有少量烏篷船在桂花叢中穿來穿去,讓遊客欣賞紹興的夜景。
Ⅵ 烏蓬船的作文
紹興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著名的水鄉,烏篷船便是紹興獨特的水上交通工具。
烏篷船不僅很長,而且又窄又深,翹起的船頭和船尾像彎彎的新月。船頂上是一張烏篷,漆黑漆黑的,上面還有別具一格的條紋。烏篷船行駛起來非常輕快、靈敏。
船身上雕刻著花紋、圖案,船頭上雕刻著虎頭形象的動物(一種水鳥),它們似乎在微笑,頗為滑稽。民間傳說:龍見面避之,行船可獲安全。這種烏篷船的船身較為高大,篷高可容人直立,艙寬可以置桌椅,供遊人打牌、飲宴,航速較快
烏篷船的船夫不緊不慢地搖船,不時地還會一起唱歌。船兒一搖一晃,隨著歌聲不由自主地擺了起來。船夫的技術不錯,在我看來,可以與威尼斯的船夫媲美。有時,幾只船擠在一起,船夫會開辟新的道路;船少風力大時,船夫還會用腳踏船板,真夠厲害。水面波光粼粼,船兒開啟,一道水簾往前駛去,在船上看兩岸的景物更是美麗。紹興處處都有水道,處處都有烏篷船,你可以隨時叫一隻,船夫的服務態度都很好。
清晨,東方欲曉,晨曦微露。一隻只烏篷船穿梭著接送著來來往往的乘客。傍晚,岸上縷縷炊煙裊裊地飛上天空時,多數船夫便盪起槳劃著船回家去。天黑了,夜深了,仍有少量烏篷船在桂花叢中穿來穿去,讓遊客欣賞紹興的夜景。
天更黑了,夜更深了,四周一片沉寂,只有船槳的「吱吱」聲和盪起的浪花聲。
Ⅶ 漁子歌古詩作文的結尾
高高的西塞山直插雲霄.我登上山頂,白雲從山腰湧起,迎風飄盪,時而如汪洋一片;時而如冬天裡的白雪;時而如打的鋪絮,這種仙境般的美麗景色使人陶醉,更使人驚嘆.走下西塞山,我舉目四望,任蒙蒙的、牛毛般的細雨打在臉上.一對白鷺慢慢的扇動著翅膀,遲遲不願飛回巢中避雨,只是在西塞山前徘徊,原來是它們被下面迷人的景色陶醉了.下面,一片桃花林中桃花開的正艷,遠看如同一層粉紅色的雲霧籠罩在枝頭之間,走近後便是撲鼻而來的一陣清香的風.才展開了一點兒嫩葉的柳樹的枝條在微風的吹動下時而像小姑娘在河水中漂洗長長的頭發;時而像修長的手指在彈奏一首悠揚的樂曲.雨下的雖不大,但是架在河上的小橋卻被雨水中沖洗得十分干凈,如果太陽照在上面,還會返光呢.這也不稀奇,誰讓春姑娘那麼喜歡綠色,那麼想讓小草和大樹長高點兒呢.就在河中央,一位老翁頭上戴著一頂斗笠,身上穿著一件蓑衣,坐在一隻小小的烏篷船上垂釣.幾條又肥又大的鱖魚大概在水裡看膩了,嫌看到的景色太少,從河裡一躍而起,真有點兒像「鯉魚跳龍門」呀.
西塞山上的雲霧,久久徘徊不願離去的白鷺,桃花林、柳樹、小橋,加上時而躍起,時而進入水中的又肥又大的鱖魚,形成了引人入勝的春天.這幅畫面將垂釣的老翁陶醉其中,久久不願回家.
為了將這幅美麗的畫卷留下來,而且家喻戶曉,我特意寫了一首《漁歌子》,讓更多的人了解春天的西塞山.
這是一個春雨蒙蒙的日子.一位漁翁身披蓑衣,頭戴斗笠,劃著小船在江面上緩緩前行.
只見周圍的山連綿起伏,西塞山又高又美,山上的樹木鬱郁蔥蔥,四周霧氣繚繞,不時有幾只體態輕盈的白鷺從山中一邊唱著委婉動聽的歌兒,一邊在空中盤旋飛翔,簡直樂不思蜀了!江邊的桃樹沐浴著春雨正在綻開美麗的笑顏.瞧那些桃花,紅得似朝霞般絢麗,遠遠望去,像是哪個仙女踩的紅色祥雲,走近看,有的含苞欲放,可也正盡情地吮吸甘甜的雨水,希望早日綻放;還有許多已經怒放,那黃色的花蕊配上粉紅的花瓣,可愛極了!那顏色搭配得簡直是天衣無縫.那些被雨水打落的花瓣隨著風兒輕輕地飛舞著,飄飄悠悠地向江面飄去.那粉紅得可愛的花瓣隨著江水順流而下,整個空氣中都彌漫著淡淡的花香.
這個時節正是鱖魚長得最肥的時候,那草綠色的魚兒一會兒一躍而起,濺起無數水花,一會兒又水中潛游,快樂得很!在這鳥語花香,秀麗幽靜的環境中,連那漁翁都不顧垂釣,雙手握著魚桿,眼睛微閉,靜靜地聆聽著周圍來自大自然的天籟之聲,
在這西塞山前吹著微風,淋著小雨,看著美景,聽著鳥鳴,釣著魚兒,實在是人生一大快事,瞧那漁翁,哪裡有想要回家的意思呢? 乾脆把作文都寫上。
Ⅷ 求一篇關於烏篷船的文章,文中主人公的母親因疼愛自己的丈夫和他,吃發芽的土豆中毒,較感人的文章!
我也看過,同求,求了十幾年了,我記得是1995年左右看得,家裡面好像還有那本書,但是鎖在櫃子里了。鑰匙丟了。我只記得烏篷船 土豆 發芽 母親 這幾個細節 那個時候我剛上小學一年級
Ⅸ 《紹興的烏篷船》 小學作文
紹興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著名的水鄉,烏篷船便是紹興獨特的水上交通工具。
早期的烏篷船有三種,大的叫明瓦,小的是腳劃船,但最適用的是不大不小的「三道」,又叫三明瓦。船篷是半圓形的,用竹片編成,中間夾箬(ruò),上面塗著黑油,所以叫烏篷船。在前後兩扇固定的篷之間放著一扇遮陽,也是半圓的,木頭做的格子,嵌著一片片的小魚鱗,直徑約一寸,有點透明,所以叫明瓦。烏篷船的船尾有兩支櫓,船著有竹篙用來定船。三道篷大約有一人高,艙內可以放下一張方桌,四個人坐著打牌。
現在的烏蓬船一般比較小,可容四至六名乘客,它是靠船夫用腳躅(zhú)槳前進的,要調整航向則要劃槳,或把槳夾在腋下當舵使用。船夫手腳並用,船就在湖面輕盈地遊行。小船真是一葉扁舟,坐在船底,篷頂離你的頭只有兩三寸,你的手可以放在外邊玩水,彷彿是坐在水面上,所謂「人在烏篷船中,烏篷卻在水中」,所以有人說:到紹興,不坐烏篷船,等於沒有到過紹興。
到真正了解紹興,你就得闖進窄小的橫街小巷,這些地方汽車是進不去的,只能坐烏篷船。坐在烏篷船上游覽,你可以看到歷代名人留下的足跡,還有市民生活的情景,小橋流水的市容……這些都一一展露在你眼前。你可以看到當年魯迅家道衰落時常去光顧的那家當鋪,看到與大書法家王羲之有關的戒珠寺、題扇橋,可以看到因王羲之在這里為躲避一個拿著扇子索要題名的老太婆而得名的躲婆弄……游到東湖則更有詩情畫意,因為東湖本身就是一幅山水畫,再加上這里有名人郭沫若題的詩,有為紀念紹興革命先烈陶成章的陶社,就更令人神往了。
Ⅹ 我喜歡的烏篷船 作文
我喜歡的烏篷船
陽春三月,媽媽帶我去江南遊玩。在那裡,我坐了四種遊船,可我最喜內歡的還是江南容古鎮的烏篷船。烏篷船可真小,雨篷黑又亮。好像塗了層墨似地,怪不得叫烏篷船呢!坐在船艙里,向外望去,清清的河水上偶爾可見洗衣服的江南女子,岸邊柳樹擺動著嫩綠的枝條。時不時,耳邊傳來街旁閣樓上一陣陣優美的琵琶聲。向外望去,就會看見江南古鎮上的樸素石橋,古色古香的老房子。在一串串紅燈籠的襯托下,宛若一幅如詩如畫的絕妙畫卷。
隨著船向前行駛著,我們看見了一座橋,上面寫著「光明橋」。搖船的阿婆對我們說:「只要從這座橋下或橋上走過,以後做什麼事都會正大光明了。」
說著,阿婆唱起了江南小調,一會歡快,一會抒情。我陶醉在這歌聲與美景中,心情無比舒暢。
不一會,就到了岸邊,我才依依不捨地離開了烏篷船。
坐著烏篷船,穿梭在江南古鎮上,這種感覺可真美呀!等我長大了,也要帶媽媽再來江南坐烏篷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