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民風民俗的作文開頭
民風民俗,是每個民族的特色,也是每個民族的代表,民風民俗,代表著這個民族的文化,也是這個民族的獨特之處。
⑵ 傳統民俗作文
傳統的民俗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56個民族都有著不同的民風民俗,按照北京的民俗,我在過年時總結了四大民俗:
民俗之一――貼春聯。貼春聯是迎春的一系列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在春節的前的幾天,街上就擠滿了大聲叫賣春聯的小販。擺在攤子上的春聯更是琳琅滿目,讓人應接不暇。每張春聯上都寫著祝福的話語,但各有不同,耐人尋味,有的春聯上寫著:「和風吹綠江南柳,春雨催開塞北花」,有的春聯上寫著:「水水山山處處畫,家家戶戶年年豐」。短短兩句,寫活了新春佳節人們心中的美好心願。
民俗之二――貼窗花。剪紙藝術作為民俗的一部分,在民間正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存在、發展著,時至今日它的旺盛的生命力得到了極大的顯示。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一把剪刀,一張小紙,就能裁出具有濃厚生活氣息的剪紙作品。在春節這個喜慶的日子裡,我們就能在各家各戶的窗戶上看到各具特色的剪紙作品――窗花。
民俗之三――年畫。除了在門口貼春聯,在窗戶上貼窗花,欣賞年畫也是春節的一件大事。這一張張年畫為家家戶戶增添了幾分和諧安詳的氣息。舊時,家家戶戶在春節里,由大門到廳房,都貼滿了各種花花綠綠,象徵吉祥富貴的年畫,新春之所以充滿歡樂熱鬧的氣氛。
民俗之四――中國結。遍穿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中國結的身影,中國結的意義也從信仰改變為中國人對親情、友情、愛情的「一心一意」及擁有者「至高無上」身份的象徵。從大致小,從粗到細,大紅色的中國結透露出中國文化的深邃。
民俗使我們的節日豐富多彩,而且過的十分熱鬧。民俗已經深入人心,成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⑶ 東北民風民俗作文開頭怎麼寫
東北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這里世代生活著滿、蒙、赫哲、鄂溫克、鄂倫春、達斡爾、錫伯、等原主民族,直到清兵入關以後,才逐漸有大量的漢人湧入。隨著東北各民族三百多年的互相融合,逐漸形成了今天的東北方言 。東北方言雖然屬於北方方言的一種,但由於其語言底層還保存著很多反映當地少數民族民族風俗文化的詞語,從而使東北方言呈現出別具一格的特色。
一、風物詞語
1、房舍
東北有句俗話 「口袋房,萬字炕,煙囪出在地面上」,說的就是滿族的傳統居室特點。滿族老屋一般是三間或五間,房頂用草苫,土牆,坐北朝南,大多東邊開門,形如口袋,便於取暖,俗稱「口袋房」。一進門就是廚房,稱為「外屋」或「外屋地」。西側是卧室,稱為「裡屋」。裡屋築有南、北、西三面構成的「匚」型火炕,稱為「萬字炕」,或稱「轉圈炕」、「拐子炕」、「蔓枝炕」等。西炕為窄炕,下通煙道,不住人。滿族尚右(即以西為上),所以西炕是供神供祖之處。「南北炕」則以南炕為上,長輩睡南炕,晚輩睡北炕。煙囪在屋外西山牆旁獨立築起,為圓形,高出房檐數尺,通過孔道與炕相通。現在的民居對這種傳統格局有所繼承也有所改善,一般是磚瓦結構,中間開門,稱「對面屋」。中間一進門是「外屋」,東西兩側是「裡屋」。大多隻有一面南炕,「煙囪出在地面上」的景象更是難得一見了。除正房(又稱上屋)外,有的人家還建有東西廂房(又稱「下屋」),房前屋後再用牆或「障子」(柵欄)圍起來,稱為「院套兒」。
「地窨子」現在一般指室內地面低於室外地面的低矮簡陋的小房子。其實它最早是指赫哲族人的原始居所,赫哲語為「胡日布」,主要在冬季寒冷時居住。蓋的方法是先在地上挖二到五尺的深坑,四周寬狹根據人口而定。坑頂用兩根粗木做梁,再搭上檁和椽,支起「人」字形架,最後在上面鋪好笤條和草,培上厚土即成。門窗一般設在陽面,早年以魚皮糊窗。屋內有的搭鋪,有的搭炕。它是1945年以前赫哲族的主要居所,現作為漁獵時的臨時住房。
「馬架子」曾經是鄂溫克、赫哲、錫伯等民族舊時的一種傳統居室,是在地窖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東北現在還有一種稱為「馬架子」的簡陋住房,以樹木支撐,上鋪樹枝,抹上草泥,室內只有低矮的地鋪,就地攏火取暖,外呈馬鞍形,故名為「馬架子」,多為看護瓜菜時的臨時住處,也叫「窩棚」。
2、用具
「悠車(兒)」是懸在空中可以悠盪的搖籃,是滿、鄂倫春、達斡爾等民族傳統的育兒用具,在東北漢族農村地區也比較流行。用薄木板揻成,長圓形,有底,樣式如船,用四根繩子系在房梁或檁子的掛勾上,離地面或炕一般有三四尺的距離。搖籃的四壁都塗彩繪畫,有的在悠車的繩上系著鈴鐺和玩具。滿族有關於悠車來歷的傳說,清代蔣良騏《東華錄》載:「太罕始生時,仙女以樺皮為車形,搖渡鴨綠江。以故北地嬰兒彌月,即行上車。車為橢圓形,懸革於梁下,結銅環,人往來推之,嬰兒自睡。」 這就是東北俗諺所說的三大怪之一「養個孩子吊起來」。
「爬犁」(雪橇)是東北林海雪原中重要的交通工具,有牛爬犁、馬爬犁等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赫哲人的狗爬犁。狗被赫哲人稱為「金不換」,它不僅是獵人狩獵的助手,又是運輸中拉雪橇的能手。赫哲人素有養狗之俗,清朝的一些書籍將赫哲族地區稱為「使犬部」或「狗國部」。元朝和以後的明清之際都在這里設置「狗站」。狗橇一般載重約250公斤左右。拉雪橇狗最多十幾條,至少也要兩條以上,「狗橇」是當時冬季傳遞信息、運輸貨物的主要交通工具。現在東北的一些地方雖然還可以看到狗爬犁,不過大多已經成為旅遊景點的特色項目了。
3、服飾
「靰鞡」(也作烏拉)是東北特有的一種鞋,是滿族人最先發明和穿著的。一般用牛皮或鹿皮縫制,幫與底為一整塊皮子,鞋臉帶褶並有穿鞋帶的耳子。《雞林舊聞錄》記載:「用方尺牛皮,屈曲成之,不加緣綴,覆及足背。」鞋裡要絮靰鞡草(也作烏拉草),此草「草色深碧,其細如發,長者有四尺余,吉省各地皆產;溪谷岩石中蒙叢下垂,入冬不枯,性溫暖,能禦寒避濕,東人常取之鋪卧榻,農工等人均以著履。」 靰鞡鞋即由靰鞡草得名。靰鞡曾經非常流行,上至可汗貝勒,下至農工商賈,甚至犯人都穿這種鞋。後來一種帆布面棉膠鞋也稱為「棉靰鞡」或「膠皮靰鞡」。靰鞡也被稱為「靰鞡頭子」(略含貶義)。東北還有一句由此產生的歇後語,「靰鞡頭子邁門檻——先進者兒」。「者兒」與「褶兒」諧音,以靰鞡頭子鞋面褶多故。
4、飲食
東北有很多有特色的食品,廣為人知的像滿族的「薩其瑪」、「豌豆黃」、「白肉血腸」,朝鮮族的「冷麵」、「打糕」,但平時吃得最普遍的還是各種「餑餑」。在東北的一些農村,春天吃「豆面餑餑」,將大黃米或小黃米用水浸泡後磨成面,上鍋蒸熟,將炒熟的黃豆也磨成面,均勻地鋪在擀成片的熟粘糕上,然後卷好,再切成段,又稱「豆面卷子」。夏天做「玻璃葉餑餑」(或作「波羅葉」),就是在柞樹或椴樹的葉子上攤上粘面和豆餡後對折蒸熟而成。秋冬時節,往往用黃米磨成水面,或者夾小豆泥蒸粘糕餑餑,或包上小豆餡烙「粘火勺」,蒸「粘豆包」,而且一般會做很多,放在外面凍上,隨吃隨餾。此外,一年四季都可以吃「蘇子葉餑餑」。「蘇子葉餑餑」也是用粘面做皮,小豆做餡,再用蘇子葉裹上蒸熟。因為狀似耗子,又叫「蘇耗子」。做這些「粘餑餑」本是滿族的風俗,滿族人喜歡吃粘食,因為粘食耐餓,便於遠程外出從事射獵活動,另外,粘餑餑還是他們祭祀用的食品。現在,在東北這些餑餑家家都會做,人人都愛吃,它們的來歷反而被人忽略了。
5、動植物
東北有一些動植物是與當地少數民族有關的,如高麗參、高麗果兒,高麗是朝鮮歷史上的一個王朝(AD918-1392),我國習慣上多用來指稱朝鮮或關於朝鮮的物產;再如韃子香(興安杜鵑),韃子是舊時漢族對北方少數民族的統稱。另外「金達萊」是朝鮮語的音譯,「烏拉花兒」、「烏拉草」中的「烏拉」是滿語的音譯。東北還有一種叫「飛龍」的鳥,又名「榛雞」,身體大小和斑鳩相似,生活在寒帶紅松、冷杉等樹林里,肉味鮮美。《黑龍江外紀》記載:「江省歲貢鳥,名『飛龍』者,應系『斐耶楞咸』之轉音也。」「哈什瑪」是產於東北各省的一種蛙,身體灰褐色,生長在陰濕的地方。雌性的體內有脂肪狀物質,叫哈什瑪油,中醫用作強壯劑。「哈什瑪」是滿語音譯。
二、習俗詞語
1、游戲
「抓嘎拉哈」是東北地區漢、滿、蒙、赫哲、達斡爾等民族比較流行的一種民間游戲。嘎拉哈是滿語譯音,俗稱「背式骨」,用羊、豬、狍子、鹿等到動物後腿關節上的小骨頭做成。滿族有金兀術勇取狍子、野豬、黑瞎子的嘎拉哈的傳說。嘎拉哈四面凸凹不平,各地都有特定的名稱,吉林的葉赫稱為「珍兒」、「肚兒」、「輪兒」、「坑兒」,遼寧北部稱為「珍兒」、「輪兒」、「殼兒」、「背兒」。嘎拉哈在清代有多種玩法 ,本來是男人從事的游藝活動,後來逐漸變成婦女和兒童的游戲。現在通行的玩法是先將嘎拉哈散開,拋起小布口袋,在其尚未落下時,依次翻動嘎拉哈的四面,或按規定個數抓起嘎拉哈,以合要求且口袋不失手者為勝。
「跑馬城」是一種兒童游戲,分為人數相當的兩列,兩列相距約十幾米,相對而站,手拉手形成人牆。游戲開始時,甲隊喊:「急急令!」乙隊喊:「跑馬城。」甲隊喊 :「馬城開。」乙隊喊:「打發小姐送信來!」 甲隊喊:「要哪個?」 乙隊喊:「要某某。甲隊喊:「某某不在家。」 乙隊喊:「要某某某。」這時甲隊的某某某便向乙隊的人牆奔跑並猛力撞去,如果把乙隊的人牆撞開,就贏回一個人帶回甲隊,如果沒有撞開,自己就歸為乙隊。然後再由乙隊先喊,反復進行,最後哪隊人多哪隊獲勝。這個游戲是滿族人闖關守城的一種反映。
「騎馬戰」也叫「騎馬打仗」,本來是滿族和錫伯族兒童的一種游戲,騎同伴身上的雙方或幾方互相推拉,設法把對方拉下「馬」,拉對方下「馬」者為勝。這個游戲體現了這兩個民族喜歡騎馬征戰的尚武精神。
2、風俗
元宵節晚上,農村有「蒸面燈」之俗。蒸面燈也叫「蒸十二月燈」或「驗月份」。就是用豆面或蕎麥面做12個直徑約3厘米的小燈碗,分別在碗口捏出1-12個花牙,各代表一個月,然後下鍋蒸,熟後看燈碗內的干濕來「預測」年內的旱澇、冷暖。也有的在面燈中放黃豆粒,通過蒸熟後豆粒膨脹的大小來「預測」。
俗話說「十五十六走百病」,東北農村正月十五還有軲轆冰的習俗。這天傍晚,大姑娘小媳婦成群結隊到郊外冰上翻滾,口裡念誦:「軲轆軲轆冰,不腰痛不腿疼。軲轆軲轆冰,身上輕一輕。」《柳邊紀略》卷四載:「十六日,滿洲婦女,群步平沙,曰走百病。或連袂打滾,曰脫晦氣,入夜尤多」。
元宵節是漢族的節日,「蒸面燈」和「軲轆冰」本來卻是滿族的風俗。但由於東北各個少數民族長期雜居,這些風俗早已打破民族的界限,成為當地共同的傳統.
立春日迎春,是中華先民於立春日進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從天子到庶民都要參加的一項活動。在周代,立春時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回來之後,要賞賜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這種活動必然影響到庶民,使之成為後來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動。古時的迎春活動,開始時在東郊,因為迎春活動中祭拜的句芒神是東方之神。後來,迎春活動的地點就不止是在東郊了,宮廷內、府衙門前等地都有迎春的活動,活動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在宋代,"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稱賀"(宋吳自牧《夢粱錄》),這種立春的賀節,也是一種迎春活動。在清代,還有所謂"拜春"的習俗:"立春日為春朝,士庶交相慶賀,謂之"拜春"。粉為丸,祀神供先,其儀亞於歲朝,埒於冬至"(清顧祿《清嘉錄》"拜春")。這種"拜春"的活動,與元旦的"拜年"相似,也是迎春活動的一種。迎春儀式,又稱行春。
春帖子
又稱春帖、春端帖、春端帖子。這是一種在"立春"日剪帖在宮中門帳上的書有詩句的帖子。詩體近於宮詞,多為絕句,文字工麗,內容大都是歌功頌德的,或者寓規諫之意。 "立春"日貼春帖、作春帖詞,在宋代很盛行。
⑷ 求民風民俗作文的開頭!!!急!!!
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都有著自己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不一樣的節日回,不一樣的穿著答,不一樣的食物,不一樣的民居……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無不體現出豐富多彩的地域特色,無不展示著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親~~(*^__^*) 嘻嘻……求贊! 給分~~~
⑸ 介紹民族風俗作文的開頭與結尾怎麼寫
開頭:「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隻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國有五十六個民族,豐富的民族文化構建了我們這美好的中國,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語言文字。下面我們來了解其中的幾個少數民族吧。
結尾:真想完全了解全部民族啊!我國民族文化如此富饒,這正是我國的特色啊,所以我們要加強各民族文化交流,尊重他們的宗教信仰和語言文字,把我國建設成一個團結的國家。 過大年是我國古老的傳統文化節日。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尖角,兇猛異常。 「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
有一年的除夕, 人們都忙著收拾東西逃往深山,這時候村東頭來了一個白發老人。他對一戶老婆婆說只要讓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將「年」獸驅走。眾人不信,老婆婆勸其還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堅持留下,眾人見勸他不住,便紛紛上山躲避去了。
當 「年」 獸象往年一樣准備闖進村肆虐的時候,突然傳來爆竹聲, 「年」渾身顫栗,再也不敢向前湊了,原來「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大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哈哈大笑, 「年」獸大驚失色,倉惶而逃。
第二天,當人們從深山回到村裡時,發現村裡安然無恙,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白發老人是幫助大家驅逐「年」獸的神仙,人們同時還發現了白發老人驅逐「年」獸的三件法寶。從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燈火通明,守更待歲。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 。
每年過年前,從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起到三十日,人們把這段時間叫做「小年」 。 除夕晚上,全家人團聚在一起。北方地區有吃餃子的習俗,象徵團聚合歡;同時又取更歲交子之意。南方吃年糕,象徵新一年的生活甜蜜蜜,步步高。晚上 12 點,也就是新年剛剛來到,每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放鞭炮。
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過年才算真正結束了。
百里不同風 千里不通俗 ,每個民族都有知己的風俗習慣。
開頭:「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
結尾:過年的風俗還有很多。
⑹ 有關民風民俗的作文的 開頭結尾
有關民風民俗的作文開頭和結尾要首尾呼應,開頭既要表明民風民俗的特色,又要引出下文具體介紹,結尾要再次點題,表達對民風民俗的感情。開頭結尾舉例如下:
開頭:「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民族風習,我處在中華民族家庭里,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中華民族的民放風俗吧!
結尾:泱泱華夏,盛開著五十六個朵民族之花,雖然每個民族都有獨具特色的民族風俗,但是我始終愛著我的民族,不管別的民族再好,我還是愛它。
(6)傳統民俗作文開頭擴展閱讀:
高分作文開頭方法集錦
1、外貌描寫式開頭
即人或物的面部特徵、體態形狀、舉止習慣、衣著打扮等作為開篇形式的寫作內容。肖像刻畫要生動逼真,使人或物的形象豐滿,達到呼之欲出的效果。
如:我,一個貪吃懶惰的孩子,順理成章地長成了一副豬八戒模樣,日趨膨脹的肥臉,把本來就不大的眼睛擠得越來越小了,每次都要費勁睜開眼睛,才能看清這美好可愛的世界。(選自《懶的報應》)
2、性格特徵式開頭
即以人物的性格、習慣、品質等特徵作為文章的開頭,直接形象的表現人物的特點。語言要簡練、准確、精彩。如:我有一個怪媽媽,待我好時溫柔似水,什麼「寶貝兒」「乖乖」「娃娃兒」對我親不夠;可待我孬時,咬牙切齒胡吼亂罵,甚至拳打腳踢還嫌不解氣。(選自《多面媽媽》)
3、開門見山式開頭
即指開頭不拐彎抹角,簡潔明了地直接進入文題,乾脆利落地交待出文章要寫什麼人、什麼事、什麼景、什麼物或什麼道理等。如:王加麗是個勤奮好學,樂於助人,熱愛集體的學生,老師和同學都喜歡她。(選自《我的好朋友》)
⑺ 關於民風民俗作文的開頭
一年一度的春節又來到了,大街小巷熱鬧非凡,而每個地方的過節習俗都各具特色。現在,我就來介紹一下我們十堰過春節的習俗。
每到過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春聯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最初人們是以桃木刻成人形掛在門旁用以避邪,後來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的名字。春聯多用紅紙書寫,代表著吉祥、幸福。
每到過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有除夕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而孩子們則耐不住性子,索性跑出去在外面一起玩。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鍾聲敲響之際,整個城市的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一刻,有的人家還在庭院里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
每到過春節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由掌廚的做出來,而且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砧板聲、爆竹聲,再夾雜著人們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合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我們這里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卜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後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要多少喝一點。
一時間,十堰的過節習俗說也說不完,等你到了這里,你就能親身感受到它的魅力。
⑻ 民風民俗在作文開頭結尾怎麼寫啊跪求!!(開頭至少70字,結尾至少40字,不要太多。)答案越多越好!謝
每個民族都有各自的風俗習慣。所謂56個民族56朵花,可以改成56個民族56種風俗。今天我要介紹的是瑤族。如果想知道他們的風俗習慣,就繼續往下讀吧。
⑼ 民風民俗的開頭結尾
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游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驕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 「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贊賞的射箭,有爭強斗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顯示出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
2、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十三世紀,大批穆斯林從中亞遷入中國,並同當地的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逐漸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間節日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又稱大開齋。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歷9月為齋月。凡回族男12歲、女9歲以上身體健康者都應封齋。解放後,國務院把開齋節定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綉、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苗族有很多節日,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節日以苗年最為隆重。
4、傣族
傣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遠在公元1世紀,漢文史籍已有關於傣族的記載。1949年後,按照傣族人民的意願,定名為「傣族」。傣族自稱「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這一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屆時要賧佛,並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現在,因潑水活動是傣歷新年節慶活動的主要內容,這一活動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
5、僳僳族
僳僳族在唐代稱為「栗粟」。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雲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帶,後因戰爭等原因,逐步遷到滇西怒江地區定居下來。1985年6月11日,建立雲南維西僳僳族自治縣。節日:主要節日有闊時節(12月20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火把節、收獲節、中秋節、澡塘會、刀桿節等。每年農歷二月初八舉行的「刀桿節」扣人心弦,據說上刀桿是為了使僳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精神而設立的。
6、藏族
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里的藏族自稱「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30多萬人口中,藏族佔95%,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過去許多傳統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族的民間節日有藏歷新年、酥油燈節、浴佛節等。藏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藏歷正月初一的藏歷年。
7、壯族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壯」、「布土」、「布儂」、「布雅依」等20餘種自稱。新中國成立後,統稱「僮族」,後來改為「壯族」。壯錦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8、朝鮮族
朝鮮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龍江和遼寧省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區。朝鮮族的先民,是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東北的朝鮮族人。朝鮮族民間有五大節日,至今仍然隆重歡度。這五大節日是:元日(春節)、上元(元宵節)、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鮮族敬重老人的傳統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鮮(1392-1910)時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確定為老人安慰日。
9、高山族
高山族是台灣省境內少數民族的統稱,包括十多個族群。「高山族」這個名稱是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對台灣省民族的總稱。高山族地區森林覆蓋面積大,素有「森林寶庫」 的美譽。高山族的節日很多。他們的傳統節日大都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 「豐年祭」又稱「豐收節」、「豐收祭」、「收獲節」等,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是高山族最盛大的節日。
10、納西族
原游牧在青海省黃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輾轉南遷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帶,並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納西族。「納」有大或尊貴之意,「西」意為人。 麗江納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靈,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萬物皆有神靈主宰。每年農歷七月二十五日的「轉山節」 祭祀獅子山,就是人們敬拜自然實體的公共祭祀慶典。
11、布朗族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後代。 唐時稱「朴子蠻」,元、明、清 時稱「蒲蠻」,由於居住的地區各異,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稱。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意願,統稱為布朗族。布朗族過去崇拜多神,普遍信仰小乘佛教,許多傳統節日大都與宗教活動有關。其中最具特色的節祭日有:年節、祭寨神、洗牛腳等。山康節是布朗族最盛大的節日,每年傣歷六月中旬舉行,一般為3天。
12、阿昌族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雲南,是中國雲南境內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因居住地的不同,還有「蒙撒」、「蒙撒禪」、「對撒」、「漢撒」等自稱。解放後統稱為阿昌族。會街,是阿昌族人民的傳統集會,多在每年農歷九月中旬舉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會街原屬宗教集會。主要宗教節日有進窪(關門)、出窪(開門)、燒白柴、潑水節等。除宗教節日外,還有許多本民族特有的傳統節日。如:火把節、窩羅節、澆花節和春節。
13、怒族
怒族是雲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雲南省,怒族自稱「怒蘇」、「阿怒」和「阿龍」。與僳僳族、獨龍族、藏族、白族、漢族、納西族等民族交錯雜居。怒族傳統節日有過年、鮮花節和祭穀神、祭山林節,其中以過年的節日氣氛最濃,既隆重又古樸。仙女節是雲南省貢山一帶怒族人民的民間傳統節日。當地又稱鮮花節,於每年農歷三月十五日舉行。
14、鄂溫克族
鄂溫克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北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鄂溫克是民族自稱,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們」。在北緯52度的大興安嶺原始森林裡,至今仍有鄂溫克人的腳印與炊煙,其定居點便是有「北極村」之稱的敖魯古雅鄂溫克獵人村。敖包節是鄂溫克族的宗教節日,但也舉行一些文娛體育活動,因而具有廣泛的群眾性。除春節等節日與臨近其他民族的節日一樣外,鄂溫克族還要在農歷五月下旬擇日舉行的「米闊勤」節
15、鄂倫春族
「鄂倫春」是民族自稱,其含義有兩種解釋,一是 「住在山嶺上的人們」,二是「使用馴鹿的人們」。清朝以前,人們一般把鄂倫春族稱為「索倫部」、「打牲部」或「使鹿部」。新中國成立後,統稱為鄂倫春族。每年的6月18日是鄂倫春民族傳統的節日--篝火節。這一天,鄂倫春人都要點燃篝火,歡歌舞蹈,歡慶自己民族的節日。臘月二十三也有送火神上天的習俗。鄂倫春的先人們和火結下了不解之緣,對火有著特殊的感情,對篝火無比親近。
16、赫哲族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流域繁衍生息。歷史上曾有「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 等不同名稱。新中國成立後,統一族名為赫哲,意為居住在「東方」及江「下游」的人們。河燈節是赫哲族的民間傳統節日,世世代代靠捕魚為生的赫哲人,年年都在農歷的7月15放河燈、祭河神,以此來祈禱、祝福族人平安、捕魚豐收。
17、門巴族
據藏文史籍記載,門巴族的先民很早就在西藏南部的喜馬拉雅山區繁衍生息。門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脫、林芝、錯那等縣。「門巴」意為居住在門隅的人。 門巴族沿用藏歷,節日也與藏族相同。節日期間要殺牛宰羊,置辦豐盛的酒菜,宴請賓客。相傳藏傳佛教的佛祖釋加牟尼誕生和圓寂的日子是藏歷四月十五日,為了紀念這一天,門巴族地區的所有寺廟念經祈禱,舉行各種宗教活動。
18、白族
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餘分布於雲南各地、貴州省畢節地區及四川涼山州。白族自稱「白伙」、「白尼」、「白子」等,漢語意為「白人」。1956年,根據本民族人民的意願正式定名為白族。白族的傳統節日很多,已有上千年歷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節日,現被定名為「三月街民族節」。另外還有「火把節」(又稱星回節)等民族節日。
19、保安族
保安族因信仰伊斯蘭教和風俗習慣與當地回族略同,又被稱為「保安回」。1950年根據本民族人民意願,定名保安族。保安族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北甘肅省一帶。保安族通用漢文,多信仰伊斯蘭教。著名的保安腰刀的生產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尤為藏族人民所喜愛。保安族的節日同許多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相同,如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祀日等,家家都要炸饊子、油餜、蜜圈圈和油香。
20、布依族
布依族是中國西南部一個較大的少數民族。解放前,布依人被稱為「仲家」、「水戶」、「夷族」、「土邊」、「本地」、「繞家」等。1953年,貴州省各地的布依族代表經過協商,正式統一用「布依」作為本民族的名稱。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傳統節日除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外,還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節」等,最隆重的節日是農歷「六月六」。
21、達斡爾族
達斡爾族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和黑龍江省,少數居住在新疆塔城縣。「達斡爾」意即「開拓者」。族源契丹。十七世紀中葉,這個民族為維護祖國統一,打響了武裝抗擊沙俄入侵的第一槍。達斡爾族稱春節為「阿涅」,也把春節當做一年之中最盛大的節日。正月十六為「黑灰日」,在黑灰日這一天,人們之間互相往對方的臉上抹黑,認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
22、德昂族
(崩龍族)德昂族原名「崩龍族」。1985年9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正式改名為德昂族。「崩龍」是他稱,德昂族各支系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自稱「德昂」,意思是「石岩」。德昂族是西南邊疆現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遠在公元前二世紀就居住在怒江西岸。德昂族民間傳統節日主要有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燒白柴等,大都與佛教活動有關。德昂族還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龍、谷娘等祭祀習俗,其中以祭龍最富情趣。
23、東鄉族
東鄉族是十四世紀後半葉由聚居在東鄉的許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其中主要為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聚居在甘肅省境內,其中半數以上居住在甘肅東鄉族自治縣。東鄉族開齋節又稱"爾德節",是東鄉族民間的傳統節日。按伊斯蘭教規定:伊斯蘭教歷每年九月是齋戒月份,這一月的開始和最後一天,均以見新月為准,齋期滿的次日,即為節日。因此,它既是民族節日,也是宗教節日。
24、侗族
侗族來源於秦漢時期的「駱越」。魏晉以後,這些部落被泛稱為「僚」,侗族即「僚」的一部分。現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等地。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侗族傳統節日各地日期不一,節日飲食常和宴客活動聯系在一起,主要節日有新婚節、架橋節、祭牛節、吃新節、花炮節等。侗族喜歡鬥牛,每個村寨都飼養有專供比賽用的「 水牛王」。
25、獨龍族
獨龍族曾被稱為「俅人」、「曲人」等。解放後根據本民族的願望,正名為獨龍族。現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貢山獨龍河谷。本世紀中葉,獨龍族還處於原始公社的解體階段,婦女還崇尚紋面的習俗。獨龍族過去的宗教信仰尚處在較原始的自然崇拜或萬物有靈階段,即使是唯一的年節(獨龍語:卡雀哇)也是和宗教聯系在一起的。過卡雀哇於每年冬臘月的某一天舉行(各地時間不一),節期的長短常常以食物准備的多寡而定。
26、俄羅斯族
俄羅斯族是從18世紀後逐漸從沙皇俄國南遷到中國新疆等地的少數民族。在封建軍閥盛世才統治新疆時期,被稱為「歸化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稱俄羅斯族。主要散居在新疆各地,內蒙古、黑龍江等地有少量分布。中國俄羅斯族的風俗習慣與前蘇聯的俄羅斯族基本相同,多信東正教,俄羅斯族非常重視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復活節」最為隆重。過節前一周,不吃葷,只吃素。
27、哈尼族
據史書記載,哈尼族與彝族、拉祜族等同源於古代的羌族,現主要分布在雲南西南。哈尼族自稱很多,新中國成立後,統一稱為哈尼族。哈尼族信仰多神和崇拜祖先,傳統節日主要有「年首扎勒特」(10月)、「吃扎扎」(五月節)。此外還有「栽秧節」(又稱「黃飯節」)和嘗新節兩個小節日。
28、哈薩克族
哈薩克族源遠流長。西漢時,天山北部的烏孫即是哈薩克族的先民。這些東遷的牧民得名「哈薩克」,意即「避難者」或「脫離者」。哈薩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少數分布在甘肅阿克賽和青海等地。哈薩克族過去信仰薩滿教,公元十一世紀前後,改信伊斯蘭教。主要節日有古爾邦節和肉孜節,還有「那吾熱孜」節。哈薩克族熱情好客,待人真誠。拋撒「包爾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薩克族的傳統禮俗。
29、基諾族
基諾族聚居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縣基諾鄉及其附近地區。基諾族自稱「基諾」,漢文譯稱「攸樂」。1979年被國務院正式確定為中國的第55個少數民族。基諾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原始宗教,但對祖先的崇拜居主要地位。傳統節日以過年為重,具體時間由各村寨自定,但多在農歷臘月間進行。每年陰歷九月,基諾族就要過一年一度的新米節了,當地人稱「好希早」。
30、京族
京族主要聚居在素有「京族三島」之稱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各族自治縣江平鄉的澫尾、巫頭、山心三個小島上。京族,歷史上自稱為「京」、「越」或「安南」,1958年,根據本民族意願,經國務院批准正式定名為京族。京族主要信仰道教,少數人信仰天主教。傳統節日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及唱哈節等。其中,最隆重、最熱鬧的節日是「唱哈節」(歌節)。唱哈多在哈亭舉行,哈亭是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建築物。
31、景頗族
景頗族由唐代「尋傳」部落的一部分發展而來。近代文獻多稱為「山頭」,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各縣的山區。1953年7月24日建立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縣,1956年改為自治州。目瑙縱歌(目腦縱歌)是景頗族人民驅惡揚善,預祝吉祥幸福的傳統節日,一般在農歷正月十五之後舉行,為期2—3天。在景頗族的傳說中是天上太陽召集地上萬物參加的一種大型歌舞盛會,並由犀牛傳播至人間,後成為景頗族最盛大的節日。
32、柯爾克孜族
「柯爾克孜」是民族自稱,其含義有多種解釋:「四十個部落」、「四十個姑娘」、「山裡放牧人」或「草原人」等。柯爾克孜族多數居住在新疆南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柯爾克孜族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是諾若孜節,按柯爾克孜族的歷法,新月每出現一次為一個月,十二個月為一年。每年第一個月出現時即過諾若孜節,類似於漢族的春節.
33、拉祜族
拉祜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南部的瀾滄、孟連、雙江、勐海、西盟等縣。「拉祜」一詞是這個民族語言中的一個詞彙,「拉」為虎,「祜」為將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歷史上拉祜族被稱做「獵虎的民族」。祜族傳統節日有拉祜年,也吃擴塔節(即春節)、火把節、月亮節和嘗新節等節日。其中最隆重的節日是過拉祜年。傳說拉祜族兄弟是從葫蘆里走出來的。大年初一,拉祜族男女老幼都要用葫蘆盛水洗手,洗去過去一年的貧困,迎來新一年的五穀豐登。
34、黎族
黎族聚居在海南島通什鎮等地,據考證,黎族是由古代「百越」族的一支發展而來。早在四五千年前,黎族的先民們就在海南島繁衍生息,成為該島最早的居民。黎族自稱「孝」、「歧」、「美孚」等。黎族名稱的使用始於唐代末期,沿用至今。黎族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和「三月三」等。黎族大多數節日與漢族相同,如春節,與漢族過春節的情形基本一致。黎族特有每年農歷的節日「三月三」源於黎族先人繁衍後代的一個傳說.
35、珞巴族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東南部,人口只有2300多人,是目前中國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是藏族對他們的稱呼,意為南方人。解放前仍存在家庭奴隸制。1965年8月正式確認為單一民族。居住在墨脫、米林一帶的珞巴族沿用藏歷,所有的節日和祭祀活動與藏族無多大區別。希蒙的珞巴族稱年節為「調更谷乳術」節。不少地方還保留有「氏族集合」的古老習慣。
36、滿族
滿族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東三省,以遼寧省最多。在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僅次於壯族居第二位。滿族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肅慎人,黑水靺鞨是滿族的直系祖先,後發展為女真。1911年辛亥革命後,滿洲族改稱滿族。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元宵節、二有二、端午節和中秋節。節日期間一般都要舉行「珍珠球」、跳馬、跳駱駝和滑冰等傳統體育活動。頒金節是滿族「族慶」之日。1989年10月,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為「頒金節」。
37、毛南族
毛南族主要聚居在廣西環江縣上、中、下南山區,毛南族是嶺西的土著民族。唐以前的傣、宋元明的伶是他們的祖先。史籍記載稱毛南族為「茅灘」、「毛難」,1986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改名為今稱。毛南族的節日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必定祭祀祖先;二是多開展唱歌對歌活動。毛南族民間最大的節日是每年夏至後的分龍節。農歷五月的廟節,清明節「趕祖先圩」和元宵節「放飛鳥」也是他們獨有的紀念活動。
38、仫佬族
仫佬族,在他們本民族的語言中,「仫佬」一詞就是「母親」的意思。主要聚居於廣西羅城等縣,仫佬族有自己的語言,但無文字,多數人通漢語和壯語,使用漢文。仫佬族過去崇信多神,節日較多。一年之中除十月、十一月之外,幾乎每個月都有節日。三年一次的「依飯」節也叫「喜樂厚」是仫佬族最隆重的節日。「依飯」的目的主要是向祖先還願,祈保人畜平安、五穀豐收。
39、普米族
普米族的族源屬於中國古代西北游牧民族氏羌支系,「普米」意為白人。主要居住在雲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麗江地區的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永勝縣和寧蒗彝族自治縣。普米族過去崇拜多神,敬奉祖先,節日大都與祭祀活動密切相關。如大過年(春節)、清明、立夏、端午節、火把節、嘗新節等節日。過去普米族民間每隔三年一年舉行一次較大的小天地神靈的祭祀活動由全民族或全寨共同舉行。
40、羌族
羌族現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汶,羌族自稱「爾瑪」,意為「本地人」。早在三千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關於羌人的記載,他們主要活動在中國的西北部和中原地區。羌族居住的山區產有世界上稀有的熊貓、飛狐、金絲猴等。 農歷十月初一為羌族年節。年節的宴會又稱「收成酒」。年節這天全寨人到「神樹林」還願,焚柏香孝敬祖先和天神。每逢節日、婚喪、祭祀、聚會、待客或換工勞動,除飯菜豐盛外,還必備美酒。
41、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聚居在地處黃河沿岸的青海省循化地區。撒拉族有自己的語言,但無文字,通用漢文。撒拉族男兒,多以上山伐木、下河板筏為生。此外,養蜂是撒拉人最喜愛的副業生產,園藝也是他們的特長。撒拉族主要節日有開齋節、古爾邦節等。最大的傳統節日為古爾邦節,每當節日來臨,撒拉族都要宴請賓客,煮手抓羊肉,燉雞肉,做糖包、油炸蛋糕、炸饊子,做「比利買海」(油攪團)、「木絲日」(一種以油、熟面等為餡的包子)和各種燴菜。
42、畲族
畲族自稱「山哈」,意為住在山裡的客戶,傳說畲族的祖籍是廣東潮州。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安、浙江景寧、廣東、江西、安徽等省,多數與漢族雜居。1984年6月30日建立浙江景寧畲族自治縣。畲家很重視傳統節日,重視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為祭祖日,信奉鬼神。「三月三」是畲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歷三月初三舉行,亦稱「烏飯節」。畲家很重視傳統節日,每個節日吃什麼都有一定的傳統習慣。
43、水族
水族自稱「海水」,意為水人。早在秦漢以前,嶺南地區以及東南沿海一帶就居住著許多部落,據考水族是從其中一個叫做「駱越」的部落發展起來的。清代人們稱其為「水家苗」、「水家」,解放後正式定名為水族。水族的節日中最隆重的是端節(借端)和卯節(過卯),端節是水族民間一年之中最隆重的傳統節日,端節水語叫「借端」,是水族最大的節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最初的端節在每年農歷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每逢亥日進行。
44、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雖然有歐羅巴人種的特徵,但從遠古時代起,他們就生息繁衍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現百分之六十的塔吉克族人聚居在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其餘分布在沙東、澤普、葉城和皮山等縣。1954年7月17日建立塔吉克自治縣。塔吉克族的節日與當地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柯爾克孜族等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基本相同,其節日食品也大致相似。每年齋月前的一個月,塔吉克人都要舉行巴羅提節。奇地前笛爾節是塔吉克族人最重視的節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多在三月舉行
45、塔塔爾族
塔塔爾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寧、塔城、烏魯木齊等城市。古稱韃靼。「塔塔爾」一詞原意為「茅舍」。塔塔爾語屬阿爾泰語系,現一般通用維吾爾文或哈薩克文,主要經營商業和手工業,信仰伊斯蘭教。塔塔爾族節慶、禮儀食俗同當地其他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如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相似。塔塔爾族的「撒班節」,又稱為「犁頭節」,多在春天風景優美的地方舉行,有歌舞,還有摔跤、拔河、賽馬等集體活動。
46、土家族
土家族絕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湖北省、四川。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意為本地人),有自己的語言。大多數人通漢語,目前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聚居區還保留著土家語。 土家族民間十分注重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年最為隆重。每年農歷二月二日稱為社日,屆時要吃社飯。端陽節吃粽子。重陽節打粑粑,土家族過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節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進行小敬。48.土族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等縣,其餘散居在樂部、門源和甘肅天祝等地。土族自稱「蒙古勒」或「蒙古爾孔」(意為蒙古人),舊稱「青海土人」,藏族稱之為「霍爾」。土族主要從事畜牧業和農業,尤其精於養羊。 「七日會」是土族慶祝豐收的狂歡節。土族許多節日與宗教的關系十分密切,節日期間要伴有各種祭祀活動,並備有節日食品。
49、佤族
佤族分布在雲南省西部和西南部、瀾滄江以西和怒江以東的怒山山脈南段。原稱「卡佤族」,1963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改為現稱。在一年一度的「取新火節」上,佤族人都將舊火熄滅,然後由德高望重的老人用古老的鑽木取火的形式燃起新火,預示新的一年吉祥安康。每年凡遇重大節日和祭祀活動,佤族都要舉行「剽牛節」,以此來表達渴望豐收、祈求平安的心願。
50、維吾爾族
「維吾爾」是維吾爾族的自稱,意為「團結」或「聯合」。維吾爾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以南一帶,族源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游牧過生活的「丁零」人。融合了漢人以及後來遷來的吐蕃人、契丹人、蒙古人繁衍發展而形成了維吾爾族。維吾爾族的節日大都來源於伊斯蘭教,是用回歷來計算的。維吾爾族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即開齋節)、庫爾班節(即古爾邦節)和諾魯孜節。前兩個源於伊斯蘭教,日期是按回歷計算的,每年都在移動,因此有時是在冬季,有時則是在夏天或其它季節。
51、烏孜別克族
烏孜別克族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孜別克族人最早居住在中亞各地,元朝時稱為「月即別」、「月祖伯」等,15世紀,逐漸形成民族。烏孜別克族有自己的語言,信仰伊斯蘭教。烏孜別克族主要節日有「聖紀節」、「肉孜節」、「古爾邦節」等,孜別克族的傳統節日與當地其他信奉伊斯蘭教民族的節日基本相同,以肉孜節和古爾邦節為一年之中最隆重的節日。
53、瑤族
瑤族是中國南方一個比較典型的山地民族。瑤族人自稱「勉」、「金門」、「布努」、「拉珈」、「炳多優」等,因經濟生活、居住地區和服飾的不同,又有30多種稱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統稱為瑤族。瑤族除過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外,還有大大小小自己特有的傳統節日30多個,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有盤王節、仁王節、趕鳥節。農歷十月十六日的盤王節,是瑤族最為隆重的節日,它是瑤族人民紀念祖先的盛大傳統節慶。
55、彝族
彝族分布於雲南、四川、貴州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彝族自稱繁多,因地而異,有「諾蘇」、「密撒」、「羅羅」、「撒尼」、「阿細」等。建國後,以「彝」作為統一的民族名稱。彝族過去崇拜萬物有靈和崇拜祖先。民間傳統節日很多,主要節日有十月年、火把節及區域性的節日和祭祀活動,十月年是彝族的傳統年,多在農歷十月上旬擇吉日舉行。在每年的農歷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節是彝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