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賞《沁園春 長沙》之景作文
萬山紅遍 一派壯麗秋景
從美學上講,崇高美表現於外在方面,體現為高大、遼闊、巍峨、宏偉等壯麗景象。德國哲學家康德把崇高分為兩類:數學的崇高,如高山的體積;力學的崇高,如暴風雨的氣勢。俄國著名文藝批評家車爾尼雪夫斯基也說:「一件事物較之與它相比的一切事物要巨大得多,那便是崇高。」孔子也把「大」與崇高聯系起來,贊嘆:「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這種巍峨、博大、壯闊的崇高美,在毛主席詩詞中,以對山川景物的描繪體現得最為鮮明。《沁園春長沙》就是其中最優秀的篇什之一。
這首詞上半闋著重寫景。「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一開始,作者便把自己置於秋水長天的廣闊背景之中。同時也把讀者帶進了一個高遠的深秋境界里。遠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作者不僅看到了眼前嶽麓山的楓林,也可能聯想到了北京香山的黃櫨,和祖國無數山嶽中由綠變紅的烏柏、水杉、槭樹、槲樹、黃連木……那一重重山,一層層樹,讓自然之神彩筆一抹,暈染得一片嫣紅,比二月笑放的春花還要艷麗,比六月飄舞的彩霞更加瑰奇。近觀:「漫江碧透,百舸爭流。」秋水澄澈,秋江碧波,腳下的湘江,在秋天更加清澈晶瑩,如碧綠的翡翠,如透明的水晶。江面上,千帆競發,百舸爭渡,靜中有動,生氣勃勃。仰視,「鷹擊長空」,萬里無雲的秋空,雄鷹奮振健羽,自由飛翔。俯瞰,「魚翔淺底」,因透明而清淺見底的江里,魚群擺動鰭尾,任意遨遊。作者以短短四句詩,描繪出一幅立體的寥廓萬里、絢麗多彩的江南秋景,宛如當代著名的嶺南畫派大家關山月濃墨重彩的彩墨山水圖。不愧為「驅山走海置眼前」(李白《當塗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咫尺應須論萬里」(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的大手筆。它與作者的另一首詞《沁園春雪》所描繪的「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北國風光,均是古典詩詞中前所未有的雄奇偉麗的全景式風景畫。
風華正茂 一段崢嶸歲月
崇高美表現於內在方面,則為偉大高尚心靈的反映。古羅馬的朗吉弩斯在《論崇高》一文中,就提出崇高是「偉大心靈的回聲」。這首詞的下半闋著重抒情,正是這種偉大心靈回聲的抒發。這種抒發,首先是通過回憶引出的。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作者想起曾和當年的同學和朋友,在橘子洲一帶散步,游泳,暢論天下大事的情景,回憶起那一段難忘的崢嶸歲月。
這首詞寫於1925年深秋。大約是在毛澤東同志離開湖南前往當時革命活動的中心廣州時所寫的。毛澤東同志從1911至1925年,曾數度在長沙學習、工作和從事革命活動。這期間,國內外發生了許多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俄國十月革命、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等,都是影響世界形勢的巨大變革。這樣的歲月,如歷史群山中聳峙的一座又
一座崢嶸的高峰。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在這崢嶸歲月里,作者和他的同學如蔡和森、何叔衡、張昆弟等立志救國的知識青年,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飛揚,才華橫溢,意氣風發,熱情奔放。詩人巧妙地化用了《莊子•田子方》中「夫至人者,上窺青天,下潛黃泉,揮斥八極,神氣不變」 的意境,來形容新時代的青年從舊思想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自由奔放的胸襟。(揮斥,自由奔放的意思。方遒,正當旺盛有力的意思。過去有人解釋「揮斥」為批判駁斥,「方遒」為專家權威,是不準確的。)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這是對「崢嶸歲月」「揮斥方遒」的進一步具體化。面對「萬山紅遍」的美景,他們既贊嘆錦綉河山的壯美,又悲憤大好河山的沉淪。於是,發表激濁揚清的文章,抨擊黑暗,宣揚真理,鄙視當時的「萬戶侯」——軍閥如糞土。在這一時期,毛澤東同志在長沙組織了湖南學生聯合會、新民學會,開辦了平民夜校、文化書社和湖南自修大學,參加了反對袁世凱稱帝、領導了驅逐張敬堯等軍閥的活動。特別是創辦《湘江評論》,成立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為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在湖南地區做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准備。 這些既是「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的具體內容,又是寫作這首詞的時代背景。了解這個背景,有助於我們進一步體會詞中閃耀著的革命者崇高心靈的美的光芒。
中流擊水 一腔拿雲心事
「少年心事當拿雲。」(李賀《致酒行》) 詩人和同伴們的拿雲心事,從「攜來百侶曾游」到「糞土當年萬戶侯」,可說是直抒胸臆,盡情傾吐,如長江大河,滔滔而下,氣勢磅礴,痛快淋漓。在結尾時「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則是採取象徵手法,形象地表達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雲壯志。
「中流擊水,浪遏飛舟。」一種解釋認為「擊水」為游泳,在激流中奮臂劃水,掀起的浪花甚至阻擋了飛速前進的船舶。我總感覺這一意境與作者贊揚「百舸爭流」的精神不太符合。我傾向於「中流擊水」即「中流擊楫」的轉化。《晉書•祖逖傳》:祖逖「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後來「中流擊楫」就成了立誓復興祖國的代詞。在這里正表示詩人要在新時代的大潮里,乘風破浪,鼓槳前進,立誓振興中華的壯志豪情。使人讀後彷彿聽到了一顆愛國愛民的赤心,在怦怦躍動,從而感受到一種偉大胸懷所反映出的崇高美。
我國古典詩詞的藝術表現手法,很講究情與景的交融。劉勰說:「繁采寡情,味之必淡。」(《文心雕龍》)謝榛說:「景乃詩之媒,情乃詩之胚;合而為詩,以數言而統萬形,元氣渾成,其浩無涯矣。」(《四溟詩話》)這首詞較好地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前半闋雖著重寫景,卻處處景中寓情。「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既是四周楓林如火的寫照,又寄寓著詩人火熱的革命情懷。紅色象徵革命,象徵烈火,象徵光明,「萬山紅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現,是對革命與祖國前途的樂觀主義的憧憬。「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則是作者對自由解放的嚮往與追求。「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感嘆,則由寫景直接轉入抒懷,自然帶出下半闋的抒情樂章。
下半闋雖著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處。「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以崢嶸形容歲月,新穎,形象,將無形的不平凡的歲月,化為一座座有形的崢嶸的山峰,給人以巍峨奇麗的崇高美。「中流擊水,浪遏飛舟」,也是一幅奮勇進擊、劈波斬浪的宏偉畫面。可以說,《沁園春長沙》的崇高美,是以情為經線,景為緯線,交織而成的。它不僅使我們得到欣賞壯麗秋景的藝術享受,也使我們從詩人昂揚熾烈的革命情懷中,汲取奮發前進的信心和力量。
《沁園春•長沙》段落大意
全詞分上下兩闋。上闋寫景,描繪了美麗壯觀的湘江深秋景色,並即景抒情,提出了蒼茫大地應該由誰來主宰的問題。下闋抒情,通過回憶,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產主義戰士雄姿英發的戰斗風貌和豪邁氣概,藝術地回答了"誰主沉浮"的問題
《沁園春•長沙》中心思想
《沁園春•長沙》一詞,通過對長沙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斗爭生活的回憶,抒寫出革命青年對國家命運的感慨和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治者,改造舊中國的豪情壯志。
《沁園春•長沙》寫作特點
這首詞上闋寫景抒情,下闋追憶往事,而以"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一句,把上下闋貫串起來。從上闋的"誰主沉浮"引出了下闋的"糞土當年萬戶侯"和"到中流擊水"的豪情壯志,突出了同學少年的崢嶸歲月,這就含蓄地回答了"誰主沉浮"的問題:正是需要這樣胸懷崇高理想、敢於英勇奮斗的熱血青年來肩負主宰大地的重任。
憶秦娥•婁山關
毛澤東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七律 長征
毛澤東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清平樂•六盤山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賞析】這首詞最早發表在《詩刊》一九五七年一月號。
注釋
〔六盤山〕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固原縣西南,是六盤山山脈的主峰,險窄的山路要盤旋多重才能到達峰頂。毛澤東在一九三五年九月中旬率領中央紅軍進入甘肅省南部,十月上旬,突破敵人的封鎖線,打垮了敵人的騎兵部隊,勝利地越過六盤山。
〔長城〕借指長征的目的地。
〔紅旗〕首次發表時原作「旄頭」,一九六三年版《毛主席詩詞》改為「紅旗」。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化用南宋劉克庄《賀新郎》詞:「問長纓何時入手,縛將戎主?」蒼龍,是一種凶神惡煞。《後漢書•張純傳》註:「蒼龍,太歲也。」古代方士以太歲所在為凶方,因稱太歲為凶神惡煞。
作者自註:「蒼龍:蔣介石,不是日本人。因為當前全副精神要對付的是蔣不是日。」
七律 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鍾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毛澤東同志這首詞最早發表在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詩詞》。
【注釋】
鍾山:莽莽南京中山門外紫金山。
虎踞龍盤:《三國志》諸葛亮與孫權論金陵說,「鍾阜龍蟠,石城虎踞。」
慨而慷:曹操《短歌行》,「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追窮寇:《孫子兵法•軍爭篇》有「圍師必闕(網開一面之意),窮寇勿迫」。
霸王:指西楚霸王項羽。鴻門宴上,他聽了項伯的話,「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沒有殺劉邦。後來劉邦項羽血戰連年,終於約定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雙方士兵為和平連呼萬歲。項羽守約退兵,劉邦卻立即背信棄義地圍攻項羽於垓下,他的部下更把楚霸王分屍為五。事跡見《史記•項羽本紀》。
天若有情天亦老:這是李賀的詩句,見《採桑子•重陽》注釋。
滄桑:滄海桑田的略語。葛洪《神仙傳•麻姑》里,麻姑對王方平說,「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
【題解】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國民黨拒絕在和平協定上簽字。當夜,解放軍在東起江蘇江陰,西迄江西湖口的千里長江上,分三路強行渡江。二十三日晚,東路陳毅的第三野戰軍佔領南京。
沁園春.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國風光, 千里冰封, 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 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沁園春長沙》和《沁園春 雪》的比較賞析
意象壯美 意境高遠
毛澤東《沁園春 長沙》賞析
「意象」是我國古典美學中的一個術語,它包括「意」和「象」兩方面的內容。這里的「意」指的是創作主體的思想感情,這里的「象」指的是作為創作客體的客觀物象。詩歌的意象就是詩人的思想感情與客觀物象的融合,而意境則是詩人通過種種意象的創造和組合所構成的一種充滿詩意的藝術境界。毛澤東《沁園春長沙》這首詞不僅內容豐富,而且氣勢磅礴,畫面壯闊,意象壯美,意境高遠。筆者認為,如果從意象美的角度去賞析這首詞,對准確把握這首詞的思想內容及藝術特色也許能另闢一徑。
《沁園春 長沙》一詞的意象美突出表現在景物的選取上,作者視野開闊,選取的景物或廣博,或宏偉,或雄峻。以上闋「看」字所總領的幾句詞為例,有山上的「層林」,有江中的「百舸」,有空中的雄鷹,有水底的游魚。而從景物的狀態看,有靜態的火紅的楓林,有動態的「爭流」的「百舸」等。作者從遠望到近觀,從仰視到俯瞰,天長地闊,山紅水綠,「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陸機《文賦》)。
作者對景物的選取,在很大程度上是制約於立意的,古代文人墨客的「悲秋」「傷秋」「嘆秋」等詩文就正是由他們特定的「意」所決定的。譬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將「意」立在「斷腸人在天涯」,所選之「象」便自然是「枯藤」「老樹」「昏鴉」「瘦馬」等;杜甫的《登高》將「意」立在「萬里悲秋」「艱難苦恨』:上,所取之「象」也自然離不開那「哀猿」「落木」等。毛澤東的立意積極向上,昂揚奮進,他所取的「象」,就自然是那些競相向上、生機勃勃的景物了,如萬山、層林、百舸、雄鷹、游魚等。
《沁園春 長沙》一詞的意象美還表現在意象的表達上。意象的選擇固然很重要,但意象的表達則更應別具匠心。詩人筆下的意象不應是客觀的白描,而應是「灌注了生氣的形象」(康德語),毛澤東在《沁園春?長沙》中為了給選取的客觀物象「灌注」更多的生氣,很注重意象的表達,如上闋中「看」字所總領的一組意象群,其中「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中的「萬」「層」「漫」以及「遍」「盡」「透」這些詞在范圍、程度、層次等方面,使紅綠兩色更為突出,更為豐富,更為濃艷鮮明,令人感到可愛。詩人除了表現山紅水綠的靜景的優美外,還著意描寫事物動態的壯美,「百舸爭流」中的「爭」字,給碧綠無塵的江面增加了昂揚奮進的氣氛,活現出千帆競發、爭先恐後的熱烈場面。「鷹擊長空」「魚翔淺底」中,由於「擊」「翔」這兩個富有創造性和表現力的動詞的運用,准確而生動地刻畫出了在萬里長空中鷹飛的矯健和在清澈見底的江水中魚游的歡愉自在,如果把「擊」「翔」換作「飛」「游」,就表達不出雄鷹展翅飛翔時矯健有力的姿態,表達不出魚游水中那輕快自在的情趣。詩人在「萬類霜天競自由」中用一個「竟」字,則有力地突出了在寒秋嚴霜下的萬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讓人感受到詩人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和由衷贊美。
《沁園春 長沙》一詞的意象美表現在意象的組合上。詩詞中的意境內涵不僅包蘊在一個個意象之中,更體現在意象的組合關系之中。詩人們寫詩,往往將一個個單一的意象按照美的規律,組成有機的、有時空距離的、有層次的畫面,使其產生連貫、對比、烘托、暗示等作用,向讀者展示絢麗多彩的生活圖景,傳達豐富多彩的思想感情。詩人們常用多種方式來實現意象的組合,毛澤東在《沁園春長沙》中主要採用並置式和輻射式兩種方式。
詩詞意象的並置,如同電影鏡頭的蒙太奇組接,主要將單個的意象以並列的形式相互並置在一起,從而形成全詞整體的「復象美」,亦即組合美。如上闋中「看」字所總領的一組意象群,從整體上看都是並列關系,詩人以並置的手法將意象組合在一起,並且注意動靜搭配,遠近結合,從而構成一幅色彩絢麗的「湘江秋色圖」。又如詞的下闋中所回憶的往昔生活,也是兩兩並置,突出了年輕的革命者奮發向上、敢作敢為的精神,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生氣勃勃的「少年學子圖」。
詩詞意象的輻射,即在群體意象中以一意象為中心並由此向四周「輻射」而形成一個意象群。仍以上闋「看」字所總領的七句為例,「萬山」「層林」「百舸」「雄鷹」「游魚」等意象則是在中心意象「萬類霜天」的輻射下形成的,下闋中的「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這兩個並置的復合意象也是在「風華正茂」的「同學少年」的輻射下形成的。而從全詞看,中心意象應該是「獨立寒秋」的「我」,其他意象則是在這一中心意象的「輻射」下形成的。在這里,胸懷博大的看風景人也便成了「風景」,這是一幅氣勢磅礴的「偉人圖」呵!
毛澤東在《沁園春 長沙》中,由於選取物象典型,表達意象生動,組合意象巧妙,創造出了高遠的意境,形成了一幅幅壯闊的畫面,使得這首詞具有很強的審美效應。
《沁園春雪》賞析
一、情景交融,敘議結合
本詞上下兩闋,各有側重,但又緊密聯系,渾然一體。上闋寫景,句句有情,在描寫象徵長城、大河、高山、高原時,傾注著贊美祖國河山的愛國深情;下闋議論、也結合著抒情,在評說古代帝王和當代英雄時,注入頌揚當代英雄之情。上闋寫景是下闋議論抒情的基礎,下闋議論抒情是上闋寫景的必然結果。作者就是這樣運用寫景、抒情、議論相結合的手法來贊頌壯美的河山、無產階級革命的英雄的。
二、用詞精確、形象、修辭生動、確切
這首詞運用詞語非常精確,如「惟余莽莽」,「頓失滔滔」中的「惟」和「頓」都是副詞,起修飾限製作用,「惟」字有力地強調了白茫茫的一片是唯一的景象,其餘什麼也看不見了;「頓」字在句中強調黃河上上下下波濤滾滾的氣勢一下子失去,突出天寒地凍,河水結冰的速度。再如「舞」和「馳」這兩個動詞,「舞」,起舞、飛舞,形容雪披群山似「銀蛇」逶迤曲折;「馳」,賓士、奔跑,形容白雪覆蓋的丘陵如巨象賓士。這兩個動詞用得極為傳神,把冰封雪蓋的群山高原寫活了,賦靜景以動態,使之生機勃勃。本詞不僅用詞精煉,而且巧妙地運用了比喻、擬人、對偶等修辭方法。上述的「山舞銀蛇」、「原馳蠟象」就是巧用比喻。再把紅日白雪交相輝映的壯美景象,比做紅裝素裹的少女,更是想像奇特,比喻確切。「欲與天公試比高」一個「欲」字更把「山」、「原」擬人化了,生動地寫出了它們雄心勃勃的精神面貌和昂揚奮發的氣概。
毛澤東自註:
雪:反封底主義,批判二千年封建主義的一個側面。
文采、風騷、大雕,只能如是,須知主是寫詩啊!難道可以謾罵這一些人嗎?別解釋是錯的。
後三句指無產階級。
B. 以青春為話題並含有沁園春長沙中句子的高中優秀作文
萬山紅遍 一派壯麗秋景
從美學上講,崇高美表現於外在方面,體現為高大、遼闊、巍峨、宏偉等壯麗景象.德國哲學家康德把崇高分
為兩類:數學的崇高,如高山的體積;力學的崇高,如暴風雨的氣勢.俄國著名文藝批評家車爾尼雪夫斯基也說:「一件事物較之與它相比的一切事物要巨大得多,
那便是崇高.」孔子也把「大」與崇高聯系起來,贊嘆:「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這種巍峨、博大、壯闊的崇高美,在毛主席詩詞
中,以對山川景物的描繪體現得最為鮮明.《沁園春·長沙》就是其中最優秀的篇什之一.
這首詞上半闋著重寫景.「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
頭.」一開始,作者便把自己置於秋水長天的廣闊背景之中.同時也把讀者帶進了一個高遠的深秋境界里.遠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作者不僅看到了眼前岳
麓山的楓林,也可能聯想到了北京香山的黃櫨,和祖國無數山嶽中由綠變紅的烏桕、水杉、槭樹、槲樹、黃連木……那一重重山,一層層樹,讓自然之神彩筆一抹,
暈染得一片嫣紅,比二月笑放的春花還要艷麗,比六月飄舞的彩霞更加瑰奇.近觀:「漫江碧透,百舸爭流.」秋水澄澈,秋江碧波,腳下的湘江,在秋天更加清澈
晶瑩,如碧綠的翡翠,如透明的水晶.江面上,千帆競發,百舸爭渡,靜中有動,生氣勃勃.仰視,「鷹擊長空」,萬里無雲的秋空,雄鷹奮振健羽,自由飛翔.俯
瞰,「魚翔淺底」,因透明而清淺見底的江里,魚群擺動鰭尾,任意遨遊.作者以短短四句詩,描繪出一幅立體的寥廓萬里、絢麗多彩的江南秋景,宛如當代著名的
嶺南畫派大家關山月濃墨重彩的彩墨山水圖.不愧為「驅山走海置眼前」(李白《當塗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咫尺應須論萬里」(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
歌》)的大手筆.「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七句從內容上看,寫大山,樹林,湘江,船隻,鷹魚
等,既有自然物,也有動植物,品類齊全,充滿生機.
從寫景的角度看,作者在視角度上,有遠近高低,從邏輯上,從點到面,由實到虛,從自然到人類.
它與作者的另一首詞《沁園春·雪》所描繪的「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北國風光,均是古典詩詞中前所未有的雄奇偉麗的全景式風景畫.
風華正茂 一段崢嶸歲月
崇高美表現於內在方面,則為偉大高尚心靈的反映.古羅馬的朗吉弩斯在《論崇高》一文中,就提出崇高是「偉大心靈的回聲」.這首詞的下半闋著重抒情,正是這種偉大心靈回聲的抒發.這種抒發,首先是通過回憶引出的.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作者想起曾和當年的同學和朋友,在橘子洲一帶散步,游泳,暢論天下大事的情景,回憶起那一段難忘的崢嶸歲月.
這首詞寫於1925年深秋.大約是在毛澤東同志離開湖南前往當時革命活動的中心廣州時所寫的.毛澤東同志從1911至1925年,曾數度在長沙學習、工
作和從事革命活動.這期間,國內外發生了許多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俄國十月革命、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等,都是影響世界形勢的巨大
變革.這樣的歲月,如歷史群山中聳峙的一座又一座崢嶸的高峰.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在這崢嶸歲月里,作者和他的
同學蔡和森、蕭子升、張昆弟、郭亮等,及其他立志救國的知識青年如陶斯詠、向警予、楊開慧、蔡暢、羅章龍、李維漢等,除何叔衡、謝覺哉外,都正值青春年
少,神采飛揚,才華橫溢,意氣風發,熱情奔放.詩人巧妙地化用了《莊子·田子方》中「夫至人者,上窺青天,下潛黃泉,揮斥八極,神氣不變」
的意境,來形容新時代的青年從舊思想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自由奔放的胸襟.(揮斥,自由奔放的意思.方遒,正當旺盛有力的意思.過去有人解釋「揮斥」為批判
駁斥,「方遒」為專家權威,是不準確的.)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這是對「崢嶸歲月」「揮斥方遒」的進一步具體化.面對
「萬山紅遍」的美景,他們既贊嘆錦綉河山的壯美,又悲憤大好河山的沉淪.於是,發表激濁揚清的文章,抨擊黑暗,宣揚真理,鄙視當時的「萬戶侯」——軍閥如
糞土.在這一時期,毛澤東同志在長沙組織了湖南學生聯合會、新民學會,開辦了平民夜校、文化書社和湖南自修大學,參加了反對袁世凱稱帝、領導了驅逐張敬堯
等軍閥的活動.特別是創辦《湘江評論》,成立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為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在湖南地區做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准備.
這些既是「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的具體內容,又是寫作這首詞的時代背景.了解這個背景,有助於我們進一步體會詞中閃耀著的革命者崇高心靈
的美的光芒.
中流擊水 一腔拿雲心事
「少年心事當拏雲.」(李賀《致酒行》)
詩人和同伴們的拿雲心事,從「攜來百侶曾游」到「糞土當年萬戶侯」,可說是直抒胸臆,盡情傾吐,如長江大河,滔滔而下,氣勢磅礴,痛快淋漓.在結尾時「到
中流擊水,浪遏飛舟」,則是採取象徵手法,形象地表達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雲壯志.
「中流擊水,浪遏飛舟.」一種解釋認為「擊水」為游泳,在
激流中奮臂劃水,掀起的浪花甚至阻擋了飛速前進的船舶.我總感覺這一意境與作者贊揚「百舸爭流」的精神不太符合.我傾向於「中流擊水」即「中流擊楫」的轉
化.《晉書·祖逖傳》:祖逖「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後來「中流擊楫」就成了立誓復興祖國的代詞.在這里正表示詩人要
在新時代的大潮里,乘風破浪,鼓槳前進,立誓振興中華的壯志豪情.使人讀後彷彿聽到了一顆愛國愛民的赤心,在怦怦躍動,從而感受到一種偉大胸懷所反映出的
崇高美.
我國古典詩詞的藝術表現手法,很講究情與景的交融.劉勰說:「繁采寡情,味之必淡.」(《文心雕龍》)謝榛說:「景乃詩之媒,情乃詩之胚;合而為詩,以數言而統萬形,元氣渾成,其浩無涯矣.」(《四溟詩話》)這首詞較好地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前半闋雖著重寫景,卻處處景中寓情.「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既是四周楓林如火的寫照,又寄寓著詩人火熱的革命情懷.紅色象徵革命,象徵烈火,象徵光
明,「萬山紅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現,是對革命與祖國前途的樂觀主義的憧憬.「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則是作者對自由
解放的嚮往與追求.「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感嘆,則由寫景直接轉入抒懷,自然帶出下半闋的抒情樂章.
下半闋雖著重抒情,但也不
乏情中含景之處.「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以崢嶸形容歲月,新穎,形象,將無形的不平凡的歲月,化為一座座有形的崢嶸的山峰,給人以巍峨奇麗的崇高美.「中
流擊水,浪遏飛舟」,也是一幅奮勇進擊、劈波斬浪的宏偉畫面.可以說,《沁園春·長沙》的崇高美,是以情為經線,景為緯線,交織而成的.它不僅使我們得到
欣賞壯麗秋景的藝術享受,也使我們從詩人昂揚熾烈的革命情懷中,汲取奮發前進的信心和力量.
C. 用「樂觀」二詞,提取《沁園春°長沙》中的作文素材
素材挖掘:
【素材清單】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一掃古詩詞表現的秋天肅殺、感傷的情調。詩人筆下的秋景蓬勃向上,充滿生命活力。面對如此壯麗廖廓的景象,不僅表現出心繫天下的博大胸襟,也表現出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官僚、軍閥,改造舊世界的凌雲壯志。
【寫作素材】
「悵廖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彰顯的是青年毛澤東面對風雲變幻的動盪時局而生發的對祖國命運的深切關注;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體現的是以毛涇東為代表的青年一代意氣風發敢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壯志。
關注時局,關心國事,當是每一個有志青年義不容辭的責任。
【素材激活】
志當存高遠
毛澤東在少年時代就心懷大志,13歲那年,他寫下了《詠蛙》詩一首:「獨坐池塘如虎踞,綠楊樹下養精神。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將他敢為天下先的非凡抱負展露無遺。17歲時,毛澤東去異地求學前又抄詩一首:「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師不還」,更表現了他的凌雲壯志和豪邁氣魄。青年時期的毛澤東,在《沁園春·長沙》一詞中寫道:「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充分展示了一位無產階級革命家以天下為己任的偉大抱負。素有大志,方成一代偉人;欲成大事,必當志存高遠。
寫作運用
【適用話題】可用於「青春」「理想」「志向」「責任」等相關寫作話題。
【運用指南】運用時可結合毛澤東的生平和名言來闡發,如「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等。
【運用範例】
(一)少年總愛用美好的幻夢來裝點世界。這時候的我們,還單純,、稚嫩,在激情中燃燒自己。我們「少年不識愁滋味」,我們可以自得地「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我們徜徉在對未來的希望之中,年輕氣盛,盡管「糞土當年萬戶侯」!(《人生三境》)
(二)你的健康是一堵牆。這是青春給你的力量,是你生存於世間寶貴的風采。青春因此而充滿活力,你可以努力去開創你鍾愛的事業。這世界很大,你可以把目光投向遠處,然後執著地踏上跋涉的征程。
你的勇氣是一堵牆。這是青春給你的激情,是你生存於世間寶貴的動力。世界對你而言是一片空白,你可以用自己行動的畫筆,重重地去描繪。你會遇到很多困難,但你有能力直面困難並戰勝困難,同時要會總結經驗,培養自己的自信心。
你的年齡是一堵牆。這是青春給你的優勢,是你生存於世間寶貴的資本。只有在此刻,一個人才能夠做出人生事業的多項選擇。尤其是,此時你有能力承受失敗和挫折,你有機會脫穎而出,你有時間從頭再來。
你的單純是一堵牆。這是青春給你的個性,是你生存於世間寶貴的品質。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你都應品嘗一下。你不需要所謂的成熟,你沒必要在乎別人如何評價你。因為單純,青春才會留下美好的回憶。珍惜單純的心境,會使你的人生充滿睿智的思考。
D. 以「沁園春長沙」為材料作文
走復在街上,忽然停製住腳步,望望這個繁忙的城市,燈紅酒綠,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穿梭不息。忽然有一絲絲感悟。城市的忙碌是不是也會帶給城市煩惱呢?或許吧!不過這樣的煩惱又換來了什麼呢?是啊,換來了許多。從一個鄉村演變為小鎮,從一個小鎮演變為一座大城,現在成為燈紅酒綠,車水馬龍的大城市。
是啊!城市也在成長,沒有一天停歇腳步,最終它獲得了發展,獲得了重視……
回頭離去,轉身的瞬間想到一個天真而幼稚的問題----那麼我呢?我這個忙於,苦於,怨於,恨於學習的學子呢?剎那間,一切變地明朗起來,人們臉上不再掛著失敗,不再掛著不情願,而是洋溢著快樂的氣息,那是一種生活,一種成長,
E. 沁園春長沙的作文
足觸湘水,風激石岸,颯颯秋風掠過水陸洲上的每一景,每一靜,呼嘯而逝。秋風捲起層層輕柔的白雲,細膩地將它們放在不同角度的畫里,也卷積起噴薄的江水,成然與渾濁的岸堤化為一體,專橫得漫溯過詩人的腳踝。詩人從容,手指輕微一顫,舉目仰望,青山若水,卻覆上一層渾濁大氣的紅色,這紅色,也恰好是詩人內心之坦盪,詩人想到未來,於是背起手,食指緊扣,這生除它無求。
一層層樹林赤波盪漾,一鼓一陷,如爭天的號令下井然有序的士兵,萬山紅,木林紅,這一切無不像一幅剛被著色的水彩畫,湘水怒號北去,滿江盡染,清澈的綠色是詩人內心空曠無悔的沉著,是詩人當水臨風之時澄澈的心境和干凈的思緒,是詩人看著百船競游,氣勢尖銳的淡定。鷹涉湘水,點起一層漣漪,遲緩地向兩邊散去,有轉身飛向寂靜的天空,低鳴一聲,足以劃開整個天空的遼闊序幕,一切都生動起來,花色的魚兒破水遊走,襲水輕嚼,輕快地飛梭於池塘淺綠的底岸,清晰可見。詩人淡定,那麼多生命萬物都在秋光中競相自由地生活著,不禁垂目,俯視,惆悵。在這軍閥統治下的中國,到底應該由誰來主宰國家興衰和人民禍福的命運呢?
想到以前匆匆逝去的若干年的不尋常的日子,數不勝數,歲月的不平凡就像高聳的大山一樣,令人肅然起敬。如今站在這里,就如同回到了風采才華正盛的青年時代,同學們意氣奔放,正強勁有力,大家聚首評論國家大事,寫出激濁揚清的文章。當時的軍閥,當時的官僚,那都是田裡堆積一旁的糞土。問這湘水,問這滾滾的雲煙,問自己。記得到江心水流深急的地方泛遊的時候,海浪都無法阻止我們意氣昂揚,飛奔而去的小船。
F. 求毛澤東沁園春長沙寫作素材 急
給你點靈感吧: 《沁園春·湘南》
寒冬飛雪,瀟湘奔去,竹溪郴州。
視漫野白皚,群巒盡裹,
澗江細水,匯瀑激流。
鷺向青雲,獐飛壑嶺,江山各處競多嬌。
緒思潮,望星極宙宇,嘆踏何足?
漫浪滔天穗季,
凱/朝歌萬里遙程疾。
正/勁將弱冠,桀驁俊茂,
執墨舞魄,叱吒當宿xiu。
描筆春秋,淵識文化,
盪跡草包二世侯。
十七歲,入珠江逐流,萬企紛爭!
G. 用「樂觀」提取《沁園春°長沙》中的作文素材
萬山紅遍 一派壯麗秋景
從美學上講,崇高美表現於外在方面,體現為高大、遼闊、巍峨、宏偉等壯麗景象.德國哲學家康德把崇高分為兩類:數學的崇高,如高山的體積;力學的崇高,如暴風雨的氣勢.俄國著名文藝批評家車爾尼雪夫斯基也說:「一件事物較之與它相比的一切事物要巨大得多,那便是崇高.」孔子也把「大」與崇高聯系起來,贊嘆:「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這種巍峨、博大、壯闊的崇高美,在毛主席詩詞中,以對山川景物的描繪體現得最為鮮明.《沁園春·長沙》就是其中最優秀的篇什之一.
這首詞上半闋著重寫景.「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一開始,作者便把自己置於秋水長天的廣闊背景之中.同時也把讀者帶進了一個高遠的深秋境界里.遠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作者不僅看到了眼前嶽麓山的楓林,也可能聯想到了北京香山的黃櫨,和祖國無數山嶽中由綠變紅的烏桕、水杉、槭樹、槲樹、黃連木……那一重重山,一層層樹,讓自然之神彩筆一抹,暈染得一片嫣紅,比二月笑放的春花還要艷麗,比六月飄舞的彩霞更加瑰奇.近觀:「漫江碧透,百舸爭流.」秋水澄澈,秋江碧波,腳下的湘江,在秋天更加清澈晶瑩,如碧綠的翡翠,如透明的水晶.江面上,千帆競發,百舸爭渡,靜中有動,生氣勃勃.仰視,「鷹擊長空」,萬里無雲的秋空,雄鷹奮振健羽,自由飛翔.俯瞰,「魚翔淺底」,因透明而清淺見底的江里,魚群擺動鰭尾,任意遨遊.作者以短短四句詩,描繪出一幅立體的寥廓萬里、絢麗多彩的江南秋景,宛如當代著名的嶺南畫派大家關山月濃墨重彩的彩墨山水圖.不愧為「驅山走海置眼前」(李白《當塗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咫尺應須論萬里」(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的大手筆.「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七句從內容上看,寫大山,樹林,湘江,船隻,鷹魚等,既有自然物,也有動植物,品類齊全,充滿生機.
從寫景的角度看,作者在視角度上,有遠近高低,從邏輯上,從點到面,由實到虛,從自然到人類.
它與作者的另一首詞《沁園春·雪》所描繪的「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北國風光,均是古典詩詞中前所未有的雄奇偉麗的全景式風景畫.
H. 沁園春 長沙 作文話題
秋景
例
山上的楓林,讓自然之神彩筆一抹,暈染得一片嫣紅,比二月笑放的春花回還要艷麗,比六月答飄舞的彩霞更加瑰奇。秋水澄澈,秋江碧波,腳下的湘江,在秋天更加清澈晶瑩,如碧綠的翡翠,如透明的水晶。江面上,千帆競發,百舸爭渡,靜中有動,生氣勃勃。萬里無雲的秋空,雄鷹奮振健羽,自由飛翔。因透明而清淺見底的江里,魚群擺動鰭尾,任意遨遊。
參考
一年四季,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果實累累,走到麥田中,給人「金碧輝煌」的感覺,讓人豁然開朗,心曠神怡。走進《沁園春 長沙》湘江秋景中,更讓人陶醉。到了橘子洲,凝望著滾滾北去的湘江水,傾聽著浪濤驚駭的浪打花,洶涌澎湃,一股壯志豪情便油然而生。居高遠眺,一片廣闊的森林在美麗的晚霞的照射下,自然的紅色覆蓋了整個森林,一層層的樹林似經霜變紅,染過一般。在樹林的映射下,湘江成了碧綠色,清澈見底,令人想到「小石潭記」中「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再看,一條條大船爭先恐後地向前行駛。仰視天空,有搏擊長空的雄鷹,有自由飛翔的小鳥,一片自由自在的情景。面對著生機勃勃竟自由的萬物,詞人不由思緒萬千,百感交集。
I. 沁園春長沙感悟 觀點+素材+聯系實際+總結 200字
素材網站要用錢,一般可以在千圖網上下載pexels可以按照搜索或者顏色來進行內篩選,pixabay支持中文的容搜索,很好的素材網站,攝影圖片庫,UNsplash生活中的景象的作品visualhunt .finda .photo .pinging .cupcake. 這些都是較好的一些素材網站,好好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