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素材題目 > 關於外來文化的作文素材

關於外來文化的作文素材

發布時間:2021-03-03 12:51:31

㈠ 以外來文化為話題 200以上作文

本單元的綜合性學習,以「到民間采風」為主題,內容活潑,也有較為多樣的方式可供選擇,相信大家一定會喜歡。
這一單元主要要求我們圍繞「民風民俗」這一主題,運用調查法、查找文獻法搜集材料,整理、分析所搜集的材料,並根據材料形成一定的成果:或做游戲,或編詞條,或辦展覽,或撰寫報告,或進行評論……作文
第一項活動「家鄉素描」,以認識家鄉、熱愛家鄉為主題,活動時可以選擇一個較小的角度入手,比如當地的物產、文物、傳說等,只要與家鄉有關即可。
第二項活動「認識方言」,角度雖小但是具有深度和趣味。作文
第三項活動「鄉土發現」可與第四項活動「節日探源」合並進行。這一活動應該作為重點內容,本單元「了解家鄉、熱愛家鄉」的教育目的在這一環節最容易得到實現。而且,大家在這方面的興趣可能也較大,可供選擇的活動方式也較多,綜合性最強,便於我們發揮個性,也便於鍛煉我們各項能力。
本單元的寫作練習可以選取以下話題展開:
1.「家鄉」——可以介紹家鄉的地理環境、人文風情,也可以寫家鄉的人、事、景,只要寫出你心中的家鄉的美來,即可。文體可以是記敘文、說明文,也可以是詩歌等。
2.「方言」——可以介紹家鄉方言的歷史淵源,也可以對家鄉方言中的詞彙、語法等語言現象進行整理、總結,然後把你探究的結果寫成一篇說明性文字。
3.以「節日」為話題,或以「 節的起源」或「我家鄉的 節」為題,寫一篇說明文或記敘文。
4.就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發表自己的看法。
【導寫提示】
本單元以民間文化為主題,所選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動豐富的民風民俗以及民間藝人軼事,文筆生動,妙趣橫生。
《雲南的歌會》出自現代作家沈從文之手。作者在「歌會」的大標題下,描繪了三個場合中唱歌的情景,對每一場面的描寫都各有特色,三個場合在內容上各有側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文章字里行間洋溢著對自然、對人、對藝術的品味與贊賞。
《端午的鴨蛋》十分典型地體現了汪曾祺散文「小敘事」的特點。文章信筆寫來,從容閑適;文筆自然生動,語言平實有味。所寫內容雖然

㈡ 以中外文化交流為主題的話題作文 1500字

中國文化有著幾千年的歷史,無論是詩詞歌賦,還是秦磚漢瓦;無論是周禮漢制,還是傳說典故,無論氣宇軒昂的兵馬俑、波瀾依舊得隋朝大運河,還是孟江女的凄婉悲慟哭聲,縈繞在耳邊的纖夫的號子,沉澱了千年的沉浮、繁華、屈辱、悲憤,這些文化遺產燙帖了坎坷的心靈,將肅穆呈於世人。她也像一棵千年古樹,一方面根深蒂固,枝繁葉茂;一方面又含有一些枯枝敗葉。儒家、佛家、道家文化形成了中國文化的主體,尤其是儒家文化,對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為的影響佔有統治地位。中國的先哲們給後人留下了豐美的歷史寶藏,也留下了沉重的歷史包袱。
在一個文化厚實深沉的社會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別人——他不霸道,因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奪,因為不掠奪所以有永續的智能。
文化體現在隨便一個人迎面走來,他的舉手投足,他的一顰一笑,他的整體氣質。他走過一棵樹,樹枝低垂,他是隨手把枝折斷丟棄,還是彎身而過?一隻滿身是癬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憐憫地避開,還是一腳踢過去?電梯門打開,他是謙抑地讓人,還是霸道地把別人擠開?一個盲人和他並肩路口,綠燈亮了,他會攙那盲者一把嗎?他與別人如何擦身而過?他如何低頭繫上自己鬆了的鞋帶?他怎麼從賣菜的小販手裡接過找來的零錢?
1.中國古代的許多知識分子在青年時期往往尊奉儒家文化,奮發圖強;當仕途多有磨難,到了晚年時又遁入佛、道文化,從佛老思想中尋求內心的安寧。儒家文化就好比一架雲梯,激勵著仁人志士們努力攀登,去摘取事業的果實;而佛、道文化就好比是一張安全網,有人從雲梯上跌落下來,就有這張大網將其接住。儒家文化與佛、道文化這兩極文化對立統一、相輔相成,形成了一個穩定發展的中國文化系統。
儒家文化注重家庭關系,宗族血統,講究尊卑有別,長幼有序,以親情、血緣為紐帶,延伸到社會,講究四海之內皆兄弟。中國自古以來不斷遭受外族侵略,因此不斷地修築長城,閉關自守。受此影響,中國文化也演變成了保守的陸地文化,對外來文化有很大的排他性。從清朝的戊戌變法到今天的改革開放,每一次打開國門,都要付出艱辛的努力。中國文化不斷地同化著外來文化,卻從來不被外來文化所同化。與正統文化相對立的是,開放式的中國民間文化卻是以敞開的胸懷迎接著外來文化。好萊塢電影、麥當勞快餐店、西方哲學思潮等等西方文化,無不是借著中國民間文化的東風吹遍了中國的村村落落。
美國的主流文化源於歐洲,是一種開放型的海洋文化。美國對於各種外來文化兼容並蓄。美國是一個以基督教為主流文化的國家,大部分美國人相信上帝。基督教講究博愛,無論什麼人,都是上帝的兒子,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2.世博會是全球文化交流的盛會。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正在向我們招手。它將為世界各國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也將幫助中國加強與世界的交流,近距離與世界文化對話。
早在1894年,鄭觀應在《盛世危言》中,第一個提出在上海舉辦世博會。1851年英
國倫敦首屆博覽會上,就有中國絲綢、茶葉在世博會上的首次亮相。1915年,茅台酒成為博覽會上的明星,被授予榮譽勛章金獎。在天地蒼穹之間,人類創造著屬於自己的歷史和文明。人類的文明發展,是一個交融、互推的過程,而世博會是測試這種交流的重要載體與方式。交流加速了人類的文明進程,也增強了人類面對世界的信心和力量。
3.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一幅巨大的地圖展現出中國古老的「絲綢之路」。2000多年前,中國的商隊就經常帶著貴重的絲綢由長安出發,經過河西走廊,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絲綢之路」成為中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這時候,一條「海上絲綢之路」也展現在人們面前,這是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之間海上交通的路線,當年鄭和就是通過這條海上之路下的西洋。
絲綢之路再現了古代中國禮儀之邦的盛世氣象,開幕式向世界人民展示了熱愛和平的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毫無疑問,「中國元素」通過奧運已經征服世界,世界通過開幕式「中國元素」更加了解中國。北京奧運會讓我們更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在地球村中的位置,更溫情地對待歷史,更有信心地面向未來。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中,一直存有「天朝大國」的觀念。在我們先人的眼中,中國就是天下,世界就是中華,我們的歷史是一部「浪花淘盡英雄」的王朝更替史,歷史的和現實的危機,是一個個王朝的危機。央視二套播出的12集紀錄片《大國崛起》的誕生,是正在崛起的中國從容自信的存照。我們應該通過梳理五百年世界現代歷史的坐標,尋看坐標中的大國並思考自身在其中的位置,進而審慎地面對世界和自我,或許前車之鑒則是最寶貴的財富。

㈢ 外來文化入侵事例及寫作素材衣食住行的分類

三:端午節「事變」
「洋節」侵華,大有要滅「國節」之勢。當國人現在熱衷於「洋節」時,自己的「國節」卻被外人「掠奪」而去。「端午節」這個紀念中國古代一個愛國「騷人」的節日,被韓國改名「端午祭」成功申請到世界文化遺產,過了幾百年的中國傳統節日一下變成了外國的,著實讓自信心大增的國人大受刺激。一時間似乎覺醒,就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傳統節日展開了口水戰,有人甚至和韓國人在網上叫陣。不過韓國人倒振振有詞,「雖然端午節是起源你們中國,但是你們不重視它,都去過什麼聖誕節了。我們申請到世界遺產也算保護了它,有什麼不可。」聽了此話,大概國人應該啞口無言了吧。得了便宜的韓國人,竟叫囂將「中醫」改名「韓醫」也拿去申請文化遺產。
「端午節」在每年農歷的 五月初五,多數人認為是為了紀念屈原,不過在其他一些地區認為是為了紀念伍子胥和東漢孝女曹娥。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准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葯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另有傳說是為了紀念伍子胥,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里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還有傳說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不論端午節紀念誰都是用節日的方式來宣揚一種愛國或孝道的精神。
「端午節」被韓國人申請到文化遺產,並不奇怪,也不見得是件壞事。雖從正式的書本記載宣稱「端午節」是全中華民族的節日,但在南方人常有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而在北方即以麵食為主食和旱地為主的地方並沒有紀念端午節的風俗。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只屬於部分地區的節日。這和其他中國的節日的情況差不多,比如,在北方有農歷十月初一有紀念死去的人的「鬼節」,而南方則在農歷的七月十四成為「鬼節」;在南方沿海地區有紀念媽祖的節日,而北方就沒有此項活動。因此在中國傳統節日嚴格意義上來講漢族人的節日有其地域性,各地的風俗並不相同,而且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有各自的節日和風俗習慣。相對於中國,韓國民族單一、地域狹小,一項活動節日基本上舉國慶祝,看似聲勢浩大、舉國重視,因此在風俗活動的傳承上有利於其保持和發展。從聲勢來講,韓國申請「端午祭」為文化遺產已經勝了。自己的東西被外人拿走並當成自己的,心裡不好受是必然的,但是卻能讓國人警醒的意義重大。雖然很多東西在地域和民族上差別很大,但總體來說都屬於中華民族的東西,不能舉國保護或舉國慶祝在地方也要發揚好自己的地域文化,有自己的特色,不能被別人拿走了才意識到「補牢」為時已晚。
五、「國節」的保護和新拿來主義
對於中國的傳統節日遭遇的尷尬,我們不能把無知當作借口,更不能把無知當作叛逆來耍個性。一個民族的節日是一個民族文化的載體,它傳承著一個民族的特色,如果一個民族連自的民族特色都喪失了,這個民族也就不再被稱為一個獨立的民族。歐洲的吉普賽人作為一個民族已經在地球上消失,遷徙流浪中對自己民族風俗沒有堅持,最後導致迷失在民族的混雜之中。與此相反的猶太人,猶太人歷史始於公元前第二個一千年的頭五百年,後被數個其他民族蹂躪欺壓被迫背井離鄉散落在世界的各個角落,但是猶太人依然堅持自己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幾千年後這個民族還能聚在一起建立一個周圍都是阿拉伯人的國家,並且躋身世界強國的行列,這就一個民族自己文化的力量。
中國,正在被世界矚目著躍升世界強國之林的國家。然而腰包鼓起來的中國人並沒有將自己的信心膨脹起來。年輕的一代在上一代的沒有堅強堅持自己民族文化的熏陶下,將自得青春叛逆交付給外來的文化,將自己的無知和叛逆當作與眾不同的個性,對外來的東西頂禮膜拜,把自己民族的文化當作老土來唾棄。當韓國把「端午節」申請為文化遺產時,才感覺到自尊心嚴重受損,似乎已經意識到該考慮考慮保護傳統節日了,不過當腦子想完如何之後,拿起一支漢堡作為自己的一頓大餐。
魯迅先生在《拿來主義》中「總之,我們要拿來。我們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那麼,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會成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這人沉著,勇猛,有辨別,不自私。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這段話告訴我們如何對待「拿來」的文化,我們並不是簡單的排斥外來的文化,要把眼睛擦亮拿來的東西是優是劣,和我們的文化是不是相抵觸。中國從大局上本著開放的態度對待外來文化,就意味著在某些方面外來的的確有比我們先進之處,因此將其優秀之東西吸引進來為我所用不失為一種安逸的做法,即「洋為中用」。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一個度的,如果將外來的拿來的擺到桌案上成了大餐,即便如此「筷子也吃不了漢堡包」,最後只剩下了一個不同於別人付膚色的皮囊。
說到這里轉入我們如何在外來的文化中保持自己的民族的傳統節日,中國的節日因為中國的地域廣闊和民族眾多導致風俗習慣風格多樣,但這不能成為中國傳統文化就是弱勢的借口,被標上時髦標簽的外來節日侵略。正因為其風俗地域多樣,這種多樣性才使得中國文化顯得博大精深。從韓國對待其傳統文化的方式,我們可以學到我們並不需要舉國慶祝,只要我們各地區將自己的所在的地區的風俗傳承好,就是功德無量。在來中國旅遊的外國人的眼中,他們想看的是和自己國家不一樣的東西,是中國特色的東西。這不是我們故意將我們5000年古老的文明拿來沾沾自喜,到處宣揚,而是因為這就是我們中國的東西,任何人不能抹殺的。更有人認為,我們應該學習美國將可樂、法國將香水等作為自己文化的代表來宣揚,的確這樣的方式讓人可以記憶深刻,而中國沒有哪一件可以完全代表中國的東西,或許你說瓷器可以,但是瓷器又能真的完全代表我們中國的文化?所以這樣的方式不適合宣傳我們的文化,節日也一樣,你只要將我們民族每一樣國粹都做得獨一無二、具有民族特色,都可以讓世人記住我們的每件東西,就是傳承了民族的精髓。
年輕人: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正面對待 自己增強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更要有對外的自信心。

㈣ 求幾個關於文化差異的作文素材

關於中西方文化差異和互補是我們常談的話題,時到今日,在文化差異後面所反映的歷史,經濟,觀念上的變革已是日新月異,下面主要從四個方面來討論:
第一,是義利關系問題.
一般來說,西方人重利輕義,東方人重義輕利或義利兼顧.東方人的意識就是義字當先,古時的關羽不正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義氣英豪.也被當時的人們大加贊賞,我想這也是由於古時的多方思想而造成的一種文化意識.5000年的文化也是造成這種重禮的不可忽視的原因.相對而言,短短的西方文化更注重利益,這也正是現實主義的表現,從侵華戰爭及西方的一切生活都可以看出他們的自我意識,也可以稱為不虛偽,實事求是的作風.當然,這也只是針對東方的絕大多數而言的.在東方比如中國人的生活中,謙讓是一種美德,而西方人對此不知如何是好.西方人在多數時候為了利益可以犧牲自己的義.
第二,是整體性和個體性問題.
東方人強調整體性和綜合性,而西方人則重視個體性.比如中醫和西醫,中醫強調的是整體,西醫不一樣,從解剖學的角度來說,它重視整體中的局部.整體思維和個體思維之間差異還表現在交往中,比如在很多報導中,一為中國人到西方人家吃飯,當主人問今天吃中餐還是西餐時,客人很客氣的說道:「隨便.」「客隨主便.」西方人對這樣的答復難以理解,他們說一聽到這個詞就頭疼,不知道怎麼弄好,不好操作.我們思維方式深處,認為客隨主便是禮貌的表現,是對主人的尊重,可西方人不這樣看,這就是區別.反過來看看,歐洲人到中國來,你問他今天干什麼,他一定不會說「隨便」,一定會明確表明自己的願望.
第四,是東西方感情表達方式的差異.
在很多問題上中西方的差異是的,西方人看《梁山伯與祝英台》不一定看不得懂,這里頭最大的問題就是中西方文化間的差異,從而造成了中國人細膩含蓄的傾情和西方人的直接表露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中國古代的大家閨秀想必西方人一定毫無想像,更不必說中國古代的「男尊女卑」及古時的家法等一切束縛主義的思想.

㈤ 有關「外來文化與傳統文化」作文

我們失去了什麼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洋」成了「好」的代名詞。似乎洋東西總是先進的。於是,「王老五」變成了「邁克爾·王」,「明珠花園」變成了「東方曼哈頓」;咖啡代替了香茗,可樂漢堡代替了豆漿油條。甚至連孔子,也要被喚作「中國的亞里士多德」……

在那個民族自強的年代,崇洋媚外一度被視為恥辱。可為什麼,在祖國日漸繁榮的今天,這卻成了一種時尚?面對外來文化的沖擊,我們究竟失去了什麼?

前不久雞飛狗跳的聖誕節終於告一段落。眾商家賺了個盆盈缽滿,氣氛甚至壓過了元旦與中秋。這讓我非常不滿和不解,難道一個與自己毫不相乾的宗教比親人的團聚還重要?有些人連耶穌是個人還是種吃的都沒搞清楚,聖什麼誕?

更加悲哀的是端午節,居然被韓國人搶先申報了民族文化遺產。正當我們紛紛抗議的時候,一個韓國民眾的一句話讓國人無言以對:「你說端午節是你們的,可你們在端午節那天做了些什麼?」是啊,我們在憤怒和不滿之餘,是不是也該反省一下自己?

我們失去的,不只是一個節日,還有我們的傳統,我們的文化,我們的驕傲。更有甚者——

前陣子上海有個吃飽了撐的教授做了個研究,說「龍」這個東西,在英文里是「充滿攻擊性的龐然大物」之意,做我們有著君子風度的中華民族圖騰不太合適,要改。改成什麼呢?按照這位先生的觀點,改成溫順的哈巴狗再合適不過了。那好,從今天開始,他可以把自己稱作狗的傳人,看看會不會讓外國人覺得舒服一些。

這就是當今一些文化人的骨氣。

面對這些現狀,我們不禁要問:當年那個傲視群雄的民族哪去了?那個霸氣十足的國家哪去了?為了外國人的眼光就要改變自己民族的符號,我們的自尊心哪去了?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如今即將褪色,我們的自信心哪去了?博大精深的文化竟然被推到了融化的邊緣,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哪去了?這真的是有著一身錚錚鐵骨的中國人嗎?

想想曾經的輝煌與恥辱,想想今天的我們,究竟失去了什麼。

永遠不要忘了腳下這片肥沃的熱土,不要忘了誕生於其上的,我們的根。
(官方回答,望採納,謝謝)

㈥ 整樣對待外來文化為題,寫一片篇500字以上的作文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洋」成了「好」的代名詞。似乎洋東西總是先進的。於是,「王老五」變成了「邁克爾·王」,「明珠花園」變成了「東方曼哈頓」;咖啡代替了香茗,可樂漢堡代替了豆漿油條。甚至連孔子,也要被喚作「中國的亞里士多德」……

在那個民族自強的年代,崇洋媚外一度被視為恥辱。可為什麼,在祖國日漸繁榮的今天,這卻成了一種時尚?面對外來文化的沖擊,我們究竟失去了什麼?

前不久雞飛狗跳的聖誕節終於告一段落。眾商家賺了個盆盈缽滿,氣氛甚至壓過了元旦與中秋。這讓我非常不滿和不解,難道一個與自己毫不相乾的宗教比親人的團聚還重要?有些人連耶穌是個人還是種吃的都沒搞清楚,聖什麼誕?

更加悲哀的是端午節,居然被韓國人搶先申報了民族文化遺產。正當我們紛紛抗議的時候,一個韓國民眾的一句話讓國人無言以對:「你說端午節是你們的,可你們在端午節那天做了些什麼?」是啊,我們在憤怒和不滿之餘,是不是也該反省一下自己?

我們失去的,不只是一個節日,還有我們的傳統,我們的文化,我們的驕傲。更有甚者——

前陣子上海有個吃飽了撐的教授做了個研究,說「龍」這個東西,在英文里是「充滿攻擊性的龐然大物」之意,做我們有著君子風度的中華民族圖騰不太合適,要改。改成什麼呢?按照這位先生的觀點,改成溫順的哈巴狗再合適不過了。那好,從今天開始,他可以把自己稱作狗的傳人,看看會不會讓外國人覺得舒服一些。

這就是當今一些文化人的骨氣。

面對這些現狀,我們不禁要問:當年那個傲視群雄的民族哪去了?那個霸氣十足的國家哪去了?為了外國人的眼光就要改變自己民族的符號,我們的自尊心哪去了?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如今即將褪色,我們的自信心哪去了?博大精深的文化竟然被推到了融化的邊緣,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哪去了?這真的是有著一身錚錚鐵骨的中國人嗎?

想想曾經的輝煌與恥辱,想想今天的我們,究竟失去了什麼。

永遠不要忘了腳下這片肥沃的熱土,不要忘了誕生於其上的,我們的根。

㈦ 尊重外來文化作文

尊重各國文化
世界盃決賽發生的一件令人不快的事相信很多人仍歷歷在目——金球獎得主齊達內一時失去理智,一頭頂翻馬特拉齊,為他的謝幕戰贏得一個紅牌的收場。是什麼使齊達內惱羞成怒?有一種說法是馬特拉齊當時侮辱了齊達內的血統種族。這種說法並不是空穴來風,齊達內一直以自己有高貴的血統為傲,這是他們種族的文化,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財富,在很多人看來,民族文化是不容玷污的。
文化是長時間積累的,在這個多元化世界中,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種或幾種文化,我們可以不接受某種文化,但不應歧視侮辱其他文化,那是對他人的不敬。佛說:信則靈,不信則不靈。英文是:Believe it, or leave it.就是允許人們信仰自由,我國是個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在信奉伊斯蘭教的回族文化中,豬是非常神聖的,於是他們不吃豬肉,不少大學食堂專設回族餐廳,就是尊重民族文化的一種體現。在中國這種支持文化多元化的體制下,各民族才能緊密團結在一起。
民族文化始終是和宗教文化聯系在一起的,宗教文化是精神上的一種寄託,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這是世界上寶貴的文化資源。雖然宗教是不同的,但他們在指引人樂善好施,積極樂觀等方向都是有積極意義的,所以對於異己文化我們不應極端否定,尊重文化多元性是十分重要的。
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的民族沖突十分嚴重,這是文化的不兼容產生的惡果,致使巴以兩國常年籠罩在戰火之下,平民百姓無法正常生活,由此可見文化之間若不包容是很糟糕的事情,這也是很多紛爭的根源。
以一顆包容的心看待異己文化,以一種尊重的態度對待不同文化的信奉者,這樣我們的世界就可以和諧多彩!

㈧ 關於如何對待外來文化的作文

我們失去了什麼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洋」成了「好」的代名詞。似乎洋東西總是先進的。於是,「王老五」變成了「邁克爾·王」,「明珠花園」變成了「東方曼哈頓」;咖啡代替了香茗,可樂漢堡代替了豆漿油條。甚至連孔子,也要被喚作「中國的亞里士多德」……

在那個民族自強的年代,崇洋媚外一度被視為恥辱。可為什麼,在祖國日漸繁榮的今天,這卻成了一種時尚?面對外來文化的沖擊,我們究竟失去了什麼?

前不久雞飛狗跳的聖誕節終於告一段落。眾商家賺了個盆盈缽滿,氣氛甚至壓過了元旦與中秋。這讓我非常不滿和不解,難道一個與自己毫不相乾的宗教比親人的團聚還重要?有些人連耶穌是個人還是種吃的都沒搞清楚,聖什麼誕?

更加悲哀的是端午節,居然被韓國人搶先申報了民族文化遺產。正當我們紛紛抗議的時候,一個韓國民眾的一句話讓國人無言以對:「你說端午節是你們的,可你們在端午節那天做了些什麼?」是啊,我們在憤怒和不滿之餘,是不是也該反省一下自己?

我們失去的,不只是一個節日,還有我們的傳統,我們的文化,我們的驕傲。更有甚者——

前陣子上海有個吃飽了撐的教授做了個研究,說「龍」這個東西,在英文里是「充滿攻擊性的龐然大物」之意,做我們有著君子風度的中華民族圖騰不太合適,要改。改成什麼呢?按照這位先生的觀點,改成溫順的哈巴狗再合適不過了。那好,從今天開始,他可以把自己稱作狗的傳人,看看會不會讓外國人覺得舒服一些。

這就是當今一些文化人的骨氣。

面對這些現狀,我們不禁要問:當年那個傲視群雄的民族哪去了?那個霸氣十足的國家哪去了?為了外國人的眼光就要改變自己民族的符號,我們的自尊心哪去了?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如今即將褪色,我們的自信心哪去了?博大精深的文化竟然被推到了融化的邊緣,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哪去了?這真的是有著一身錚錚鐵骨的中國人嗎?

想想曾經的輝煌與恥辱,想想今天的我們,究竟失去了什麼。

永遠不要忘了腳下這片肥沃的熱土,不要忘了誕生於其上的,我們的根。

㈨ 跪求關於中西文化或其他文化融合的作文與素材!

近代文化形成發展的兩大主題「沖突」與「融合」
2005-4-26 閱讀6154次 本站網友 常丕軍 發表 常丕軍專欄 【字體:大 中 小】 上一篇<<>>下一篇

近代社會是從古代社會發展而來,歷史的分期存在於歷史的延續中,近代社會的變遷只有同古代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結構及與此聯系的生活、風俗相對比,才能得到認知和說明,近代文化的狀貌也只有同傳統文化相對比才能得到真切的認知。為了勾勒出近代文化嬗變的脈絡,我們先對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做一個簡述。



中國古代幾千年,人們在宗法血緣關系與小農經濟相結合的社會生活中,創造了發達的農業文明,同時也造就了一種成熟的倫理——政治型文化模式,從先秦儒、道、 墨、法等諸子百家到漢代獨尊儒術再到宋明理學,使這一倫理——政治型文化體系越來越成熟,這種文化模式塑造了中國人的文化觀念,其價值趨向就是注重倫理道德,追求社會的安定和人際的和諧,注重心理感情的安逸,注重內在超越的精神價值。這種傳統文化觀念伴隨著小農經濟和大一統的政治等級制度,維系著傳統社會生活得以平穩緩慢地運行。

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文化。儒家思想文化歸結起來有三個主要內容。第一,天道的觀念,儒家信天,言天,天即是指自然界的天,又是指主宰人世之天。這個天不象基督教的上帝,有一個具體的形象,但它在冥冥之中安排人世間的一切,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為冬、金為秋、土為

季夏、火為夏、木為春、春主生,夏主長、季夏主養、秋主收、冬主藏。天的意志為天命,儒家講,人道和天道是相通的,為人道可以參天,王者不可以不知天,王者要觀天道而行事。顯然這種人格化的天帶有相當大的神秘性。在這一觀念下,儒家藉助於天的權威又豎起皇帝的權威,皇帝的另一個名字叫天子,即上天的兒子,為天子受命與天。因此,聖旨詔書的開頭語,常是「奉天承運」。這樣,皇權在觀念上同天道連在一起,皇帝就是上天在人間的代表,在世代承襲的過程中積淀而成為傳統。在中國封建社會里,天道的觀念根深蒂固像山一樣壓在中國人的心頭,如此的沉重而無法解脫。第二,大一統的思想。儒家認為,「春秋」中國的大一統是「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大一統是天經地意不可違背的事情。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儒家大一統的理論,反對和制止了許多可能出現的動亂和分裂,曾經起到過巨大的凝聚作用。但我們也要看到,大一統的理論總是在維護中央集權的專制統治,排斥了許多不應該排斥的事物,並由此在某些方面也阻礙了社會的發展。第三,綱常倫理,這是儒家政治文化思想的核心,自西漢以來成為維系封建制度的精神力量。在政治生活中它關注的不是每個個體的人,而是人與人之間的義務關系。它強調人應當遵守他在社會關系中所承擔的角色和規范。而中國封建社會從來就承認人與人的不平等,正是在承認不平等的前提下儒家提出了調整人際關系的「三綱五常」的思想,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即為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五種倫常關系,叫做君臣有義、父子有親、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種典型的封建社會的人倫關系是建立在宗法血緣關系與小農經濟相結合家族取向很深的社會之上的。封建社會的國家實際上就是家族的擴大。於是儒家將家族的人倫關系政治化,提出忠孝合一,家國合一,道德教化的政治思想。在儒家看來,既然國家是建立在三綱五常的人倫關系之上的,那麼治理國家就不能依靠武力,而要靠統治者的道德教化,靠統治者自身的道德修養,所謂誠心、正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儒家的政治理想是建立在對個人人格的要求之上的,對政治事物的關心和參與也就只限於聖君賢相,或士大夫階層。而一般的民眾只能期盼「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的理想境界出現。縱觀中國封建社會幾千年,儒家的道德政治在現實生活中很少實現,聖君不多,昏君暴君卻比比皆是。所以說儒家的道德政治帶有很大的空想成分。



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近代文化是完全不同質的兩種文化,這種不同不僅僅由於兩種文化的模式和形態不同,更由於兩者還是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上的文化。即中國傳統文化是封建文化、農業文化,西方近代文化是 資本主義文化、工業文化。西方近代文化同中國傳統文化相比是一種高勢能文化,它傳入中國後必將對封建的意識形態、思想文化以巨大的沖擊,最終的結果是動搖封建社會、封建制度的根基。因此,當西方文化傳播進中國後,必然要引起封建勢力的頑強抵抗與中國的傳統文化發生激烈的沖突。因為,從封建的倫理綱常以及相應的價值觀念出發,是很難接受西方自由、平等、博愛的價值觀的。正如近代思想家嚴復在分析中西文化之異時所指出的那樣:「中國最重三綱,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國親親,而西人尚賢;中國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國尊主,而西人隆民;中國貴一道而同風,而西人喜黨居而洲處;中國多忌諱,而西人重譏評。其於財用也,中國重節流,而西人重開源;中國追淳樸,而西人求歡虞。其接物也,中國美謙屈,而西人務發舒;中國尚節文,而西人樂簡易。其於為學也,中國誇多識,而西人尊新知。其於禍災也,中國為天數,而西人持人力。」由此可見,中西思想文化的差異是全方位的。因此,自明末西學東漸以來,中西文化的沖突一天也不曾停止過。而是隨著西方資本主義文化的深入變得更加激烈 。譬如人所熟知的1867年的「同文館之爭」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修鐵路之爭,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的派遣留學生之爭,以及再後來的剪辮易服之爭等等,都驚動了朝野上下,紅牆內外。近代史上的戊戌變法和五四新文化運動更是中西文化、新舊文化大規模的、深刻的、全方位沖突的總爆發。



與中西文化沖突相對應的是中西文化的融合。這種融合也貫穿近代社會始終。如果文化沖突是不同質的文化相遇後所發生的排斥現象的話,那麼文化的融合則是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補充和相互整合。發生在中國近代的文化融合主要表現為,中國文化主體在保持其基本民族形式和某些民族精神的前提下,對西方文化的吸收和整合。例如,康有為在戊戌變法時提出的「泯中西之界限,化新舊之門戶」的思想,嚴復主張「必將闊視遠想,統新故而視其通。苞中外而計其全,而後得之」;孫中山則強調說「發揚吾國之文化,且吸收世界文化而光大之,以其與諸民族並驅與世界」。這些都是近代思想者對文化融合重要性的基本看法。

近代中國人對西方文化經歷了一個由抵觸到認識到學習再到主動吸收這樣一個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的過程。19世紀二三十年代林則徐、魏源等人提出,開眼看世界,師夷之長以制夷的思想,主張學習西方的船堅炮利,接著馮 桂芬在《校賓廬抗議》中提出「采西學」、制洋器「。「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的主張。到洋務運動中,則發展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就是說在對三綱五常、封建君主制度以及正統儒學決不觸動的前提下, 吸收西方文化中可以利用的部分。用中學來包融西學。由此可見,在洋務運動以前傳統文化對西方文化的接納完全是一種被動的行為,是不得以而為之。文化的融合是低層次的,內容是有限的。但是,隨著「洋務運動」的深入,隨著對西學的介紹和西書的翻譯的日漸增多,從洋務派中蛻化出一批早期維新思想家,他們把「洋務」從原來狹小的范圍,擴大到政治和文化領域。並對西方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制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主張效仿。在此基礎上,19世紀末葉,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新的啟蒙思想家們終於振臂崛起,掀起了戊戌變法運動,他們把西方進化論、民權論及各種政治社會學說作為變法的理論根據廣泛地介紹傳播。積極地開拓資產階級的新文化,主張在政治制度、文化教育、文化設施、科學技術等諸多方面進行改良和改革。戊戌變法對中國傳統文化走向近代化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它標志著中國對西方文化的接納由被動完全轉為主動,標志著對西方事物的整合,已從器物層面深入到制度層面了。在以後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更是一個有力的證明。辛亥革命後的五四新文化運動是中國近代真正意義上的文化革命,在這場革命中,中西文化的融合又深入到了人們的心理層面。

總之,西方文化的沖擊與挑戰,中國文化的應戰與選擇,一直伴隨著近代文化形成的始終。其中,「沖突」與「融合」,是近代文化演進中的兩大主題。沖突與融合的種種表現,不僅是中國文化發展史上所獨有的文化現象,也是世界文化史上即具有一般規律、又極富典型意義的文化特例。

中西方文化的差異與融合
By 御風 發表於 2007-1-18 15:26:03

中西方文化在其各自長期發展的歷史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帶有本民族的精神烙印。把傳統民族文化中最優秀的東西與西方文化的積極成果進行融合,創造出具有民族特色和時代精神的新文化,對於調節改造中國文化,建設面向未來、符合全人類發展前進方向的中國新文化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我們有必要對中西方傳統文化進行比較研究和探討,對其差異優劣有一比較客觀平實的評價,更好地吸收西方文化的優秀合理部分, 促進中西方文化積極因素的有機結合。探索中西文化的建設性融合方式,其前提在於了解這兩種文化的具體特點,並通過比較把握其精義,中國人與西方人在宗教、倫理、政治、經濟、歷史等諸多方面存在巨大的觀念差異,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思維方式的不同

中西文化最大的區別在於思維方式的不同。這種差異自西方黑格爾哲學體系形成以後愈趨明顯,而不同的思維方式導致了不同的行為方式。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是立體型,向前看時往往還要顧後,看到勝利時還會回頭看看失敗,試圖從失敗中尋找出一些教訓來,所謂「失敗是成功之母」就是此種思維方式的表現。再觀西方人卻是一向勇往直前,不但不顧後面,連前面有多少障礙都很少顧及,所以說西方人的思維方式是線型的,表層的。而此種思維方式的不同絕非地域差異和人種不同,是在於中國人和西方人的靈魂深處有其不同的宗教信仰,或者說是因為各自的宗教信仰不同,進而導致文化不同,從而決定思維方式不同。中國傳統上比較重直覺的感悟,相對輕理性思維,而西方重理性思維,相對輕直覺感悟———歸納而言,中國文化傳統大致是一種倫理型的,西方文化主要是科學性的或者是理智性的。

(二) 對待自然的態度不同

天人合一與征服自然是中西方文化的基本差異之一。中國文化相對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中國文化主要是從人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自然產物、人是自然界一部分的立場來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認為人與自然打成一片,融為一體,不可分離,即「天人合一」。中國文化中包含不少對自然的客觀認識,但主要方面不是提倡認識自然的本質和客觀規律,而是體驗人與自然界萬物的息息相通,和諧交融。從「天人合一」思維模式中發展出中國式的「自然意識」,這里的自然既是指自然界的自然,更是因其自然、順乎自然的思維習慣,同時也是富有詩意的人生態度。

西方文化則強調對自然的征服與改造,以求得人類自身的生存與發展。西方文化也認為人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看到人與自然的同一性,但西方文化認為自人類出現以後,就與自然分為兩極,因此主要從人與自然對立的立場來關照人與自然的關系,把人看成是主體,把自然世界看成是客體,提倡認識自然世界的本來面貌、客觀本質與發展規律,並改造、征服自然,從而發展出科學理性精神。

(三) 家庭觀念的不同

家族是婚姻和血緣關系結成的社會單位。家族本位與個人本位是中西文化特徵的重要差異之一,表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價值取向。家是中國人心中生活的宇宙,具有超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國人的姓氏,先是宗姓,其次是輩分,再次是自己的名字。這里突出的是氏族整體而非個人。中國的文化傳統中離家便是「遊子」,便少了生活的根基和心理平衡。孔子說:「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時至今日,客居他鄉之人,思鄉情節依然異常濃厚,還寄望落葉歸根。從家族本位出發,中國文化強調群體和社會意識,個人利益應該服從社會整體利益,只有整個社會得到發展,個人才能得到最大利益。在集體中一人取得成就被視為集體成就,集體感到光榮。

中國人的家庭觀念強,血緣關系,親情倫理,在腦中根深蒂固,父母、子女始終一家人。哪怕成家立業,另設門戶,和父母仍不分彼此,把贍養父母,侍奉父母,看作自己應盡的責任。

而西方文化中奉行個人本位,以自我為中心,重個人,重競爭,注重人的人格和尊嚴。其個人本位思想滲透到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相對中國而言,西方的家庭組織相對較小,家庭結構鬆散得多,家的意識相對淡泊,個體意識極強。西方人的姓氏,先是自己的名字,再是父名,然後才是族姓,突出自己。西方人認為,個人是人類社會的基點,每個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質量都取決於自己的能力,有個人才有社會整體,個人高於社會整體。因此不習慣關心幫助他人,甚至認為主動幫助別人是干涉別人的私事,接受別人的幫助是證明自己的無能,父母以子女脫離家庭獨立生活為榮,而無子女成人離家的失落感;子女幫父母幹活,領取報酬是天經地義的事。無論長幼,人人平等,各有自己的生活空間。西方人的父母對子女以平等和尊重的態度對待,而不是要求絕對服從。西方人子女一到成年,就會離巢而飛,父母不再撫養他們;而子女一旦獨立,對父母家的事,也不再理會,更休想贍養父母或幾代同堂了。

(三)生活方式的不同

中國人認為,人生的真諦在於享受淳樸悠閑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歡樂和社會各種關系的和睦,陶醉於這樣一種人生理想之中,十分地實在,這使得中國人對世俗生活呈現出溫和、內傾的特點。西方人同樣追求享樂,但他們的功利意識非常濃厚,人們努力追逐物質財富,改造和征服自然,從而刺激了西方人工作、獲取和創造的積極性。簡單而言,我們可以將其概括為一靜一動。

二、差異的形成

人類創造了文化,同時又是文化孕育和滋養的產兒,各民族因其各自不同的自然環境和不同的歷史發展過程形成了不同的文化類型,彼此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別,這些差別形成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 生態環境:

生態環境是人類社會及民族存在和發展永恆的、必不可少的物質前提。某個民族在一定區域內居住、勞動和生活,同時也就創造了相應的文化,與這個民族以及相應文化相聯系的有關自然地理條件就是我們所說的生態環境。一般說來,文化的差異最初都是來自於對自然世界認識的差異,自然地理條件決定了各民族各地區文化發展的最初方向。三面高原一面海的相對閉塞的地域特點,使得古代中國文化基本上與外隔絕,但這同時也為農業文明的發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並以此為基礎形成了以小農經濟為特徵的經濟形態。同時,大河大陸性環境及其所造成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使得中國人贊成盡物之性、順物之情,把人們牢牢地束縛在土地上,而農業社會的穩定,家人親友的長期聚居,使得中國人自古將惜別看得非常重,這讓中華民族在思想情感上表現為喜一不喜多、喜同不喜異、喜靜不喜動、喜穩不喜變。而西方文化的活水源頭是古希臘文化,古希臘文明發源於地中海,其所處的海洋環境培養了西方民族原始的冒險外傾的民族性格。在他們看來,人類的力量與海洋比較起來顯得很渺小和脆弱,但是人類依靠自身所具有的勇敢、剛毅、偉大斗爭精神征服了大海,因而人類的氣魄比海洋更偉大,這一切也都塑造了西方民族開放、勇敢的性格。因此,從整個古代社會和文化現象看,西方都是以個人為起點,向外開拓,不斷地自我追求、自我拓展,同時也自我革新。而中國因封閉式、自我滿足式的農業社會,表現出強烈的對鄉土的眷念,對安謐生活的嚮往。

2. 社會環境:

社會環境主要指由制度、政策、法規等構成的社會意識形態的總和。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的發展中,戰亂不止,動盪不息,但超穩定的農業生產方式、社會組織形式、宗法倫理觀念始終維系著中華民族的傳統和生存。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以血緣紐帶為基礎的宗法制度使得老百姓產生了喜靜厭動以及重鄉土、重血緣的社會心理,而以孝為核心的倫理觀念又限制了中國人的外出探求行為,孔子就曾指出「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而西方民族由於山地面積大而平原面積有限,他們只能通過海上貿易換回自己所需的糧食等日用必需品,海上商貿成為了西方人重要的經濟活動,這促進了西方人進取冒險民族性格的形成。而古希臘的民主政治制度使得民主觀念、法治意識成為了社會全體成員所達成的共識,他們認為人人能力相等,地位平等,行為自由,人與人之間更多地體現了一種獨立的性格。在這樣的政治背景下,國民的精神被極大地調動起來,形成了開放、積極、進取的民族精神。

三、中西方文化的發展趨勢

隨著世界上各個國家聯系的日益密切,文化交流的頻繁,中西方文化日益的融合起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中國傳統文化以人倫、人道為中心,重視人的群體價值的價值觀,注重道德修養,強調人與人的關系的互補、忠誠、獻身、責任和義務的崇高品德,並提倡相互尊重、相互諒解,強調個人與組織統一的倫理觀、"天人合一"的自然觀,無疑是對現代西方社會拜金主義、個人主義價值觀的彌補。處在當今世界文化趨向融合的時代,現代西方人正在努力學習我們的文化,把中國文化的優秀部分納入他們的文化之中,豐富本來就已經很厚實的西方文明。

在對社會的責任方面,當今世界開始進入全球化,物質財富涌流,科技知識爆炸。但天下並不太平,自然環境遭到極大破壞,人類生存面臨極大威脅,安樂者死,憂患者生。我們仍需發揚憂患意識,承擔歷史使命,關注人類命運,促進人類大同之實現。西方文化中關於拯救和博愛的道德意識在文化深層次中維系著西方社會的生活秩序和人際關系,加強著人們相互之間的認同感和共存感。同時,它在一定程度上為社會群體存在及發展所必須的個人責任感和義務提供了道德保障。但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也使人們惟利是圖,人情冷漠,互不關心,甚至相互欺騙傾軋,社會矛盾尖銳,貧富不均嚴重。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中,拯救和博愛精神在協調、溝通、融洽人際感情方面,就愈顯出其巨大存在價值,對群體的行為規范和社會公德之形成,乃至於合理的國際秩序之建立,也將發揮積極有效作用。中國人也正在經歷現代化、商業化漫漫洪流的沖擊考驗。揚棄現代化、商業化所帶來的弊病、缺陷,重建道德理想,提升人生價值,使憂患意識、仁道精神與拯救意識、博愛精神互相提攜,互相促進,形成有利於人類社會全面健康發展的未來新文化。

一個國家要在世界市場上取得競爭的勝利,必須形成核心競爭力。從市場經濟角度來看,中國文化倡導和諧、謙讓、關心他人、關心集體,也是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應該中華民族的美德和市場經濟的競爭意識緊密結合起來,以便更好地協調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矛盾。形成穩定社會、共同發展、共同富裕的目標。

閱讀全文

與關於外來文化的作文素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