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說青縣職教工信部教育制度好 的作文
中國教育制度在中國存在了幾千年之久,它伴隨著中國走過了每一個朝代時期,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年代有著不完全一樣的教育制度,不同的選拔人才的方法。所謂制度即人才培養與選拔制度,其重要意義不亞於各個時期的任何一個。五千年的古國古的中華歷盡了滄桑,中華每個時期的各種不同的教育制度都有它自己的利與弊之所在,因此我們不應從單一的方面去否定或認定任何一種制度,而是應全面的去是審視它去了解它,從而為我們中華民族的教育制度能夠找到更合適的制度而獻我們自己的微薄之力,因中華的復興必須有結構完善制度完整的優秀的人才培養與選拔制度。
關鍵詞:制度 朝代 選拔 變革 教育 利弊
要想真正的透徹的了解中國的教育制度那麼必須從中國的教育的歷史開始,從歷史開始慢慢的向當今了解,最終會有一個完善的思路去審視中國的教育制度,從而從它的本質去發現中國教育制度的利與弊的所在。因此下文我們就要從中國古代的教育制度開始慢慢的走向現代的教育制度。
下面請看三個小插曲
(1)唐代的公卷通榜制 人在批判中國現行高考制度時往往列出的一條罪狀是「壟斷了通向大學的多元之路,使人成才的道路受到限制,一些聰明才智之士因分數低而進不了大學深造,其罪堪比科舉。」但就我所知,在唐朝,還有一種「公卷通榜」的亦可選拔少量特殊人才。所謂「公卷通榜」乃是指的「公卷」與「通榜」兩個內容。」公卷是指考生將平日詩文送至中央大儒處,經其傳閱評判,在評審圈中打響知名度。有人可能會聯想起今年高考時江蘇一考生的《赤兔之》,但二者又不盡相同。唐時「公卷」乃是出於考前,未考之時已有一定客觀地位,不必再經過考試,一經推薦即可任用,比如李白當官就不是考的。打個比方,我這篇文章如果被北大教授們看中了,高考之前就把我特招去,是為「公卷」。至於通榜,則是按照實際的輿論來排定選取知名之士,不考考場上一日之發揮。這里有個有名的故事,說是主考杜黃裳請考生袁樞擬榜,袁自列第一,無人不服,傳成佳話。
(2)八股文八股文被人罵得很久了,彷彿一打它出生就是個為限制人思想而存在的壞東西,在此要做一個小小的翻案。唐時科舉考的主要是古詩,因為「詩無達怙」,考官面對眾多水平不一的詩文難判優劣,故而改考律詩,限定平平仄仄的框框,等於列出一個客觀標准方便評判,這個制度好像沒看誰有過批判。 宋時考經義,不幸大道理人人會唱,也是難分高下,有關部門漸漸定出一定格式,這就成了八股了。前幾年有人批判過現行的應度作文,說這是「新八股」,現在似乎有些改革了,每次高考作文或大賽作文改出來,我們都可以看到一些手法特別先鋒特別的作品。但這只是打破了平仄的框框,八股為害的真正根源產生在明朝。基本思想的限制一直未有突破,如果哪位考生真寫了一個與主流思想相悖的文章,文筆再好也逃不脫殘酷的評判。由此可知,對八股的批判,我們不應滿足於平仄條框的突破,真正該做的是放寬主導思想對人的限制,認真執行一下早已提出的文藝「雙百方針」。
(3)明清兩代的進士深造 明代在人才選拔上採用一理性成熟之中進士即得良好前程的方針,此制弊端前文已述,清朝大致也是沿用了此制這些中了進士的人在京期間可考入翰林深造,不考者亦可在此數年閑賦期間檢古書,搜古董,拜師訪友。有時放往外地出任閑差,又可一識當地風土民情。此兩代傑出之士的學問大都如此養成。如清代曾國藩,中進士不過三十餘歲,卻已有遠大前程在眼前,自己不必再為之操心,安心讀書便是。
二.中國教育制度的利弊之所在
與以上插曲類似的是我國現在的大學,多數人在進大學之前還是除高中幾門課之外沒有任何學問基礎的,一經大學中數年修習,出校時已具一定的學問根基----這根基不僅是老師教的,其中大半要來自大學里的自學。這種情況在前幾年表現得尤為明顯,其原因乃是早年大學生缺乏,一入大學門即前程光明,可安心讀書。現如今大學生分配不易,眾學生兼職焉,打工焉,找工作焉,TOEFLE焉,GRE焉,「治藝者甚多而治學者少」。北大清華之類名校學術風氣較其餘學校為優,師資基礎固是一方面,而名校學生不必為前程過於擔憂,可專心治學亦是一重要因素。 但無論如何應看到,明清兩代的這項制度是建立在大制度缺陷上的,現行的大學教育也是建立在高考制度的缺陷上的----很有人替那些被大學拒之門外,失掉文憑同時失掉深造機會的人來喊冤。因為高考大制度上的這項小制度為中國培養了大量人才,人們對高考制度的缺陷一再寬容。現在,這項小制度也漸漸失掉了它的魔力,我們還不應該好好反省一下大制度嗎?
試看中國教育目前的兩個重要問題。
(一)基礎教育發展不足。《義務教育法》已經頒布接近20年,然而在西部等貧困地區,仍然存在大量的失學兒童。其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國家投入資金的不足。以公共教育經費佔GDP 的比例,發達國家在5%甚至7%以上,而中國2001年為3.19%,2002年為3.41%,均未達到國家制定的在2000年達到4%的目標。再看人均公共教育經費就更慘,瑞典為2000美元以上,美、日、德、法等在1000~1500美元,中國僅為9.4美元(據《南方周末》2003年新年特刊)錢少尚不足惜,可嘆的是這一點錢還沒有用在政府理應承擔責任的義務教育上,而是大多用在了本應依賴社會力量舉辦的高等教育上,中國的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生均公共教育經費之比為1:1:23,而美國為1:3:2。目前,中國的公共教育經費92%花在了高教上。用8%的資金去保證義務教育?笑話! 如此錯誤的投資政策,教育行政部門的短視、無能和好大喜功要負主要責任!而在一些入學率尚可的地方,其入學率的實際意義讓人感到懷疑。在以升學為唯一目的的教學目標的指導下,重點中學、重點班級的建設是必然的,即使一個班級里,根據成績老師的態度也會分為三六九等,所以許多學校對於升學無望的學生基本上是放任自流。而在這樣的教育制度下,這些學生明顯的感到信任、關愛以及目標的缺失,他們在學校是處於一、種「入而不學」的狀態。這樣的入學率,不知道有什麼作用所以,我個人認為,中國基礎教育的問題很大一部分原因要歸結於中國的教育制度。
(二)教育的結構性失衡。在現在的中,國技校、農校、師范類學校是人們心目中次一等的學校已是不爭的事實。造成這一現象的直接原因是人們的觀念,然而造成這一觀念的一個重要原因同樣是中國的教育制度。以升學為目標的教育引起學生、家長和學校一味的追求更高的教育、更高層次的學校。這樣,農、技、師范類學校因其不起眼而被忽視;以升學為目標的教育帶有強烈的功利性,它使得學校忽視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的教育,學生缺少大局觀、長遠的眼光,在缺乏足夠的觀察和分析能力的情況下,盲目的產生對農、技、師范類學校的歧視。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說都知道的話卻不是誰都懂。現在年薪幾十萬難求一名合格的高級技工已不是什麼新聞。市場經濟規律驗證了由教育制度所引起的觀念的錯誤。以上兩點一點涉及到國民的平均素質,一點涉及到中國的人才結構,每一點都具有深遠的影響,每一點有都由中國的教育制度而起,而中國教育制度最重大的缺陷之一便是教育行政部門職能的錯位。教育行政部門的改革勢在必行。
由於二十一世紀是人類社會最快的一個世紀,故而這個世紀內的制度與現實相適的時間也變得更短。中國的高考教育制度使用了幾十年,弊端已經出現了,並且在日益擴大。何清漣把轉型時期的難以解決歸咎於人文教育的不足,但我們在教育方面的問題又豈只一個重理輕文?如果我們每一個人認真的反思之後就會發現現在教育最主要的弊端是政府有關部門對學校主要是對高等學校統得過,使學校缺乏活力;政府部門應該管的事卻沒有很好地管起來;教育結構上基礎教育薄弱,職業技術教育發展不夠,高等教育內部的科系、層次比例失調;在教育思想、教育內容、教育方法上陳舊落後,不同程度地脫離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需要,落後於當代科學文化的發展。
魯迅曾經感嘆說中國的改革太難,即使是搬張桌子改個爐子幾乎也要流血,不是大鞭子打來,中國自己是不肯動的。現在包括何清漣所說的問題在內的諸多由教育考試制度引出的問題已經出現,改變是否已經出現?改革是要有付出的,要流血,教育改革同樣如此。當年中國的第一所私立大學中國公學就是在陳天華蹈海之後建立起來的。出現以上需要的原因就在於改革必然會觸及舊制度下既得利益群的利益,其主要如下:
(1)計劃經濟時期的慣性。 計劃經濟時代形成的國家主義的目標和價值具有很大的慣性,仍在當下的社會生活、公共政策制定中發揮重要作用。其基本特徵是強調中央政府所代表的國家利益,強調效率和發展。為此,習慣性地主張強化中央政府的權力,國家掌控資源,實行集中計劃,在資源配置上存在城市中心、效率優先、重點扶持、輕視和歧視民辦教育等價值特點,形成教育系統城鄉之間、重點學校與普通學校之間、公辦教育與民辦教育之間的「二元結構」。
(2)來自市場的動力和價值。 市場經濟的發育改變了教育的外部環境,使市場機制、市場價值等極大地影響了教育發展。教育消費、教育成本分擔、教育投資、教育服務之類的觀念深入人心,個人的教育權利和教育利益開始受到重視。它主張經濟效益和管理效率,傾向用企業管理改變教育管理。它推動了入學機會標準的多元化,同時具有將利益交換原則引入教育的傾向,試圖用「金錢面前的平等」改變「分數面前的平等」。它推動了教育地方化的發展,也產生了所謂的「地主效應」,如各地名牌大學招生本地化的趨勢。
(3)教育利益集團的特殊利益。 轉型期體制改革的重要特點被稱為是「內部人改革」,即在缺乏社會參與和利益博弈機制的情況下,由掌握重要資源的權力部門自己進行的改革。因而,在這一模式下的改革,其實際關注往往不是如何開放市場,公平、公正地提供公共服務,以及通過管理改革提高效率,而是通過創收、收費等營利性的環節追求自身利益,甚至公開地設租尋租。它造成了基於壟斷而產生的部門利益及特殊利益集團,造成扭曲的市場和不公平競爭,極大地敗壞了改革的形象,引致人們對市場化方向的懷疑,因而當前突出的教育問題,表現為如何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如何確定和規范政府在市場經濟環境中的功能、教育責任,奠定教育公共政策的基本價值。在市場經濟環境中,政府從事社會管理、提供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的職能是明確而清晰的,與市場有著完全不同的分工。就教育而言,政府的教育職能主要是承擔作為國民素質教育的義務教育的義務;在基礎教育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政府舉辦的公立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公平,尤其是保障處於不利地位階層和人群的教育機會,不具有競爭、淘汰和製造尖子這樣的功能。教育的競爭性、選擇性、多樣化的服務等等,主要通過民辦教育和教育市場體現。世界范圍內風行的新公共管理,與我國現實的「宏觀壟斷,微觀搞活」完全不同。其基本特點是打破政府對公共資源的壟斷,引入市場機制改善公共資源配置和提供公共產品的途徑和方式,通過培育和發展市場,擴大教育供給,增加教育的豐富性、選擇性和競爭性,並在這一過程中提高效率。新公共管理的行政改革既不意味著轉嫁和下放政府責任,更不意味著尋求、擴大政府部門的特殊利益。
因而,不能認為當前的主要問題是市場化改革走過了頭,需要強化傳統的集中權力和行政控制,而是需要擯棄「偽市場化」改革,改變被權力扭曲的教育市場。一百年和二十年教育體制改革的歷程告訴我們,教育體制改革是最重要的教育改革。
三.對中國教育制度改革的一點建議
教育體制改革要解決的基本問題,包括在現實的政治體制和社會制度中,如何建立政府與學校的正確關系;在市場化的社會環境中,如何確立政府與市場在發展教育上的不同定位和功能;在利益多元化的格局中,如何建立、平衡中央與地方管理教育的許可權和關系,促進教育的地方化;改善學術與政治的關系,促進學術民主和學術自由,以保障學術研究的高水平和創造性;在各級各類教育中,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制度等等。具體的教育制度改革,包括教育行政制度改革,高等學校管理體制改革,公共教育財政制度的建立,基礎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現代學校制度的建立,考試、評價和用人制度改革,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和社會參與制度的建立等等許多方面。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是教育行政制度改革。教育行政制度改革,需要按照有限政府、依法行政等行政體制改革的原則,落實《行政許可法》和其他法律、法規,改革高度集中、大一統的教育管理體制,使教育主管部門的行政職能從管理型、計劃型向指導型、服務型轉變。通過政府教育管理權的下放,落實學校辦學自主權,以恢復教育的活力、創造力和多元化,實現學校的自主性和管理的民主化。
中國教育制度(人力資本生產制度)必然發生變遷。變遷的方向是:國家主導下的市場化,即在國家的控制、指導、調節或准許下,使市場機制的作用在教育與培訓領域得到逐步發揮和全面貫徹。理由如下:
第一,國家的主導作用具有必要性。 在中國,黨中央、國務院和全國人大三位主體,具有完全一致的利益追求和目標函數。由這三位主體構成的「國家」,內部交易成本較低、工作效率較高,功能強大,控制和主導著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經濟轉軌、社會轉型,是在國家的完全控制、指導、調節下發生的。人力資本生產制度變遷,作為經濟和社會制度創新工程的一部分,只有在國家的主導下,才可能順利實現。違背或不順應國家意志的制度創新活動,現期內,至多是短期內,可能會有「機會主義」行為帶來的收益,但用不了多久,創新的邊際成本就會高於邊際收益,因而不可能持久。
第二,經濟和社會制度創新的方向具有決定作用。 人力資本生產制度,是社會系統中具有開放性的子系統,主要功能是為經濟建設服務。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必然會導致人力資本生產制度發生變遷。變遷過程遵循一定的內在規律,但變遷方向主要決定於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方向。在國家的主導下,中國的經濟和社會制度發生市場化方向的變遷。競爭機制和價格制度,不僅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得到全面應用,而且廣泛作用於教育與培訓、科學研究、技術創造、醫療保健、文化繁榮、社會保障、非營利部門和組織管理等多個方面。人力資本生產制度的創新過程已經開始,競爭機制和價格制度正在教育與培訓領域逐步實施。
第三,國家與人力資本生產制度的關系具有歷史性。 在西方國家,現代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主要起源於宗教和非宗教民間組織和個人發起的教育活動。目前,在歐洲和美國、日本等地,非公立教育十分發達,著名高等學府的舉辦者多數是民間法人而非政府。非公立教育制度的變遷會受到政府政策的影響,但主要取決於民間舉辦者的決策。與西方國家現代教育的發展史不同,中國現代教育的發展,是在政府主導下的發展。自1898年清政府創辦第一所國立大學——京師大學堂,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這半個世紀的時間里,盡管出現了由教會等民間組織和個人舉辦的私立教育機構,但從未獲得充分的發展機會。處於支配地位的始終是國立教育。
第四,國家與人力資本生產制度的關系具有現實性。 1949年至改革開放前,中國的教育基本上處於國有國營狀態。改革開放以來,雖然非公立教育有所發展,但公立教育仍然是全國教育制度的絕對主體。國有教育與培訓制度的創新,自然必須由所有者主導和參與。事實上,迄今為止所進行的全部教育制度創新活動,無一不是在國家主導下發生的。
中國的政治文明、社會進步、可持續發展都有賴於先進的、真正能夠興國的教育。面向21世紀需要新的教育哲學和教育理想,改革需要奠定清晰的價值和目標。需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與建設市場經濟體制和發展民主政治的社會現代化方向相一致,中國教育的基本價值至少應當包括以下方面:
1.教育的普及性現代教育的歷史,就是不斷普及和擴大教育的歷史,通過更大程度地實現「教育機會均等」,從而提高民族素質,滿足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對教育的需求,增進和擴大社會民主。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和旺盛的教育需求,我們特別需要弘揚中華民族重教興學的精神和民間辦學的優秀傳統,進一步開放教育,解放教育生產力。這也是「窮國辦大教育」的一個必由之路。同時,需要發展信息時代以通訊技術和網路為主的各種新的教育方式和途徑,在終身教育的視野中,構建學習化社會的教育制度。
2.教育的公平現代教育不僅是經濟建設的「發動機」、科技發展的「加速器」,也是社會的「穩定器」和「平衡器」。在建設和諧社會的進程中,促進社會公平和教育公平不僅是一種理想,也是一個現實的發展目標。當前特別值得重視的是導致教育不公平的制度性原因,需要通過有效的公共政策,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努力縮小而非人為擴大客觀存在的各種教育差距和社會差距。
3.教育的民主性在我國的現實中,這很大程度上意味著重建教育的公共性。它意味著要通過制度創新,分散和下放管理權力,促進辦學體制的靈活性和多樣化使教育重新成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生機盎然的事業。在教育多元化、社會化、地方化的格局中,重建教育在社會生活中的主體性。與此同時,需要確立學術自由、學術自治、師生平等、社會參與等價值觀念,確立知識分子的學術權利和在教育、科研中的中心地位,建立科學化、民主化的教育決策體制和機制,建立學校與家長、社區緊密聯系的參與機制。
4.教育的人文性/現代教育具有人力資源的開發和人的發展這樣相輔相成的兩翼,必須在教育的功利和非功利的兩種價值之間保持恰當的平衡,重視教育樹人育人、文化傳遞、社會整合等非功利價值,防止經濟主義、科學主義、能力主義、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對教育的傷害,防止教育的失衡和異化。確立以人為中心、以人為本的教育價值觀念,是指與學科中心、考試中心的價值觀念相反,圍繞青少年生長的實際需要而進行的民主的教育、活的教育、有用的教育,以培養具有良好素質的現代社會的合格公民。同時,使各級學校成為社會和社區的文化中心,使教育成為社會文明和道德的燈塔,成為文化傳承和創新的源泉。
5.教育的實用性長期以來,在我國學校教育的現實中,理論與實踐、學校與社會、學生與社會生活相脫離的弊端特別嚴重。因而,造就一種實用性、適用性的教育仍然是必要和重要的追求。教育應能適應社會發展和經濟生活的需要,滿足青少年成長的實際需要,能夠切實地改善人的生存處境和提高生活質量。這樣的教育必然是因地制宜的、靈活的和多樣化的,它有賴於教育管理體制的地方化,以及使學校真正擁有辦學的自主權。
目前最主要的任務是:一方面,教育體制改革仍然任重道遠,有許多基礎性的工作要做;另一方面,教育體制改革無法只限於在教育內部展開,需要整個社會的觀念及其相關體制的協同與促進。此外,教育體制改革的機制和方法也需要改變。為現實地推進教育體制改革,不僅要提出理想和目標,而且要做出具有操作性、技術性的設計,找到行之有效的途徑和方法。例如,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最集中地反映了政府與學校、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的失衡等矛盾和問題。新出現的高等學校轉制和高校建立教授委員會的改革,顯示高等教育改革既是宏觀教育體制改革的重點和難點,也是一個可能的突破點和生長點。一場有效的教育變革,應當是政府與社會的良性互動,是自上而下的政府導向與自下而上的社會需求、市場力量的有機結合。
當前的許多教育改革,缺乏的主要是後者,因而往往聲勢浩大而收效甚微。當前最重要的是建立公共政策、公共議程的啟動機制,使得廣大人民群眾最強烈的意願和需求真正能夠影響教育變革。公眾參與是一種最重要的公共政策啟動機制。自上而下的教育體制改革,需要自下而上的啟動和推動。通過廣泛的社會參與,使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等各個方面形成一種「對話」環境,形成恰當的動力組合,從而現實地推動教育改革的進展。此外,自下而上的啟動來自基層的教育改革實踐。有一位改革家說得好:「中國社會所有面上的問題,都有點上的經驗。缺乏的是肯定、總結、宣傳和推廣。」從中國基層的現實中生長出的教育改革實踐,對於解決中國問題無疑最具說服力和可推廣性。無論山西柳林縣前元庄學校實行村校一體、三教一體的改革,還是銅陵市基本實現了義務教育均衡化的實踐,都告訴我們基層、地方、民間的創造活力。總結、提升和推廣這些經驗,不僅是對公共政策、制度改革的推動,本身就是一個教育民主化的生長過程。
新中國成立後最偉大的決策莫過於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馬克思主義思想的集中體現,它停止了中國跳躍歷史階段的錯誤路線,開始正視現實,實事求是。改革開放之後,中國計劃經濟體制的冰山開始被逐一擊破。而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一個既明顯又隱蔽的現實擺在了我們面前,中國的教育制度應該成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最後的堅實堡壘之一。
2. 求一篇關於《家》的作文
家
我是一隻小小鳥,我曾經有一個美麗的家,那兒綠草如蔭,花團錦簇。
清晨我一覺醒來,便飛在枝頭上「唧唧喳喳」地唱歌,和我的夥伴們一起玩耍,我們無憂無慮、快樂的生活著。
中午,我們鳥族都要舉行聯歡會。誰的歌聲最優美、最動聽,誰就會獲得「最佳歌手」獎。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找來東西,把自己打扮的最美麗、最迷人,誰就會獲得「最佳時裝」獎。我們還會把在外面遇到的有趣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大家一起分享快樂,一起大聲歡笑。我們的聯歡會可熱鬧了!
晚上,我們找尋食物回來後,就會在自己溫暖的巢中美美的一覺睡到天亮!
突然有一天,來了一群人,他們拿起工具就砍我們的家園。眼看著一棵棵大樹「轟然」地倒下,我們心碎了。我們驚恐、|我們哭泣,可那又能怎樣呢?我們大家只好灑淚而別,分頭去尋找另一片家園。
我忍著悲痛,獨自向陌生的遠方飛去。我看到一幢幢水泥建築,一片片灰色的廣場,一條條烏黑的河流。我愕然!我熟悉的綠水哪裡去了?我熟悉的青山哪裡去了?我熟悉的森林哪裡去了?我好疲憊、好飢餓,我要支撐不住了!突然,我發現前面一片灰色的建築群中有一片小小的綠。我欣喜過望,奮力的飛過去,一棵孤零零的大樹垂著頭站在那兒,我飛了過去。我又飢又餓、又疲憊,迷迷糊糊地進入了夢想……
這時一位比我大的多的鳥族長輩輕輕地飛到我的面前,對我說:「孩子,你把你心中的願望全寫在我的翅膀上,我會幫你實現的。」我欣喜若狂,在他的翅膀上盡情的描畫著。只見那位長輩慢慢的消失了,出現在我眼前的是一片片茂密的森林,無邊無際、鬱郁蔥蔥。我和夥伴們盡情地玩耍著、歡笑著…….
3. 《家有______》作文
《家有老爸 》
爸爸在家,是個「食王」(注意:不是做菜的「食王」,是愛吃零食的「食王」):上課吃、睡覺前吃、連解手都吃.如果一天不吃,就好像吸毒上了癮一樣,渾身不自在.
有一次,爸爸為了擺脫媽媽的「法網」,悄悄地動用自己的小金庫去買了整整三袋零食,邊走邊吃.「我就是「食王」,我酷愛零食……」你知道我最怕爸爸什麼嗎?就是爸爸的歌喉.爸爸的歌聲,真是牛叫還難聽,簡直不堪入耳.路人聽到爸爸的歌聲,大叫:「救命!」爸爸唱累了,打開一包鍋巴,大吃起來.三秒之內,就把鍋巴吃完了.一這樣的速度,爸爸吃完了29包薯條.他正准備吃第30包時,一位清潔工大叔跑了過來,說:「兄弟,求你了,別再吃了,你想把我累跨呀.」爸爸疑惑不「我吃我的零食,怎麼會把你累跨呢?」清潔工大叔說道:「你看看後面,你吃一包,扔一包,從商場到現在,我一直跟著你,掃了三筐垃圾.」爸爸連忙道歉,然後溜之大吉了.
還有一次,爸爸去西湖遊玩,帶了很多零食,邊游邊吃.回到家後,爸爸照習慣,每天中午准時收看「今日看點」.主持人播道:「本日,我國杭州西湖有大批零食袋在湖中飄盪,成了一片零食海洋.國家環保局派出3000名清潔工打撈零食袋……」爸爸神經錯亂(因為是他扔的零食袋),急忙打電話給國家環保局道歉,並一同參加打撈零食袋的行動.
家有兒女
時間:2008-09-14 16:01:13 來源:互聯網 瀏覽次數:0
半夜夏東海家發出了慘叫
星期天早上,劉星就大叫:「今天我要好好的過!以補償我6天來的痛苦生活.老媽,今天您就不要管我了讓我一個人玩瘋了吧!」「嘿,憑什麼就不要讓我管你了?就好像我多願管似的,你以為你是誰敢管你老媽!」劉梅說.「老媽您就饒了我吧,我活的容易嗎?您成天管我我都快瘋了!」劉星沾了點茶水畫出兩行淚說.「你還敢嫌你媽煩?好,我今天偏要管你!我讓你嫌我煩!」劉梅手裡拿著飯勺指著劉星說.「爸,你看媽多不講理.」劉星向爸爸求救.「哎,你犯錯別帶上我,我可惹不起你媽.」夏東海說.
「小雨?小雪?」劉星把目光投向他倆.他倆有意識的後退:「不要看著我們倆,我們和老媽統一戰線.」「唉,我咋這么倒霉呀.」劉星說.劉梅說:「你小子就覺悟吧,今天就不放你假,把所有家務都幹完.」
下午,小雪走到劉星面前說:「可憐的星星你好好倒霉.」劉星沒好氣地說:「用你講呀,我自己不知道我倒霉嗎?」「你就別生氣了.」小雪說.「叫我別生氣?我一定要好好整整老媽!」劉星氣哼哼的說.「你想咋辦?不要太過火了.」小雪說.「你放心吧,沒事.」劉星說.一會,劉星說:「好了,小雪出來看看吧.」「你做了什麼?」小雪問.「你還沒看到么.」劉星指了指菜刀「你切個蘿卜試試.」小雪一拿刀立刻就松開了,「你在刀上安了個圖釘!」「那又怎麼樣,你看就露了一點,沒事.」劉星說.
晚上,劉星你把菜給我切了.「哦」劉星手剛碰到刀立刻就松開了心想:不對呀,刀把上有圖釘我不能切.「哎,媽我要上廁所,你切吧.」劉星說.「真是的一讓你幹活就有事!」劉梅說著自己切去了「哎呀!」「怎麼了?」大家關切的問.「讓釘子扎手了.沒事沒破.」劉梅說.夏東海說:「你說誰會對你下手呢?」「不一定是有人找事可能是刀把自己壞了.」劉梅說.「躲在廁所里的劉星嫌疑最大!」小雨說.劉梅一聽對呀:「劉星你給我出來!」半夜夏東海家發出了慘叫.
家有小弟
家有小弟是好是壞,大多數人會選擇後者,理由很簡單:「父母重男輕女,小弟稱王稱霸.」可我卻不這樣認為,我覺得:家有小弟,好處多多.
一、小弟化解誤會
一大清早,我家已是「電閃雷鳴」.聽:「說,錢是不是你拿了.」媽媽雙手叉腰,柳眉倒豎,大聲吼叫.「我沒拿,你不要冤枉我!」我如小綿羊,辯道.「不是你拿的,難道錢長翅膀,飛了不成?快拿出來,要不然我揍你!」媽媽開始用武力相逼,可我不怕,俗話說得好:「白天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老媽不分青紅皂白地「誣陷」我,我當然不會「屈服」了.「我沒拿就是沒拿!」我不甘示弱.正當媽媽要用武力解決問題時,小弟「出面」了:「媽媽,姐姐沒拿錢啦,你冤枉她了.」「那錢怎麼沒了呢?」「是你昨晚把它夾進書里了,我親眼看見的.」這可愛的小老弟
呦!
怎麼樣,家有小弟不賴吧?
二、小弟助我成功
晚上當然要欣賞電視節目了,可我卻只能「望電視而興嘆」.剛趁爸爸不注意時,我將電視頻道調到了我最喜歡看的電視節目時,就被媽媽發現了,她立刻又按到了蕭山影視頻道.唉,硬的不行,就來軟的吧!我眼珠兒一轉,就想到了弟弟.「吉吉啊,姐姐好不好?」「好.」「你到爸媽那兒去,把遙控器拿來,好不好?姐姐給你看小鴨子.」「好.」
弟弟屁顛屁顛地跑過去了,「爸爸,我要看小鴨子,給我遙控器.」在弟弟的軟纏硬磨下,遙控器到手了,耶!成功了!我暗暗雀躍.
家有小弟,好處多多.他就像一包調味粉,把我家的家庭故事調得有滋有味,有香有色,夠美吧!
4. 家的作文素材
[家的作文素材]家的作文素材2010年12月18日星期六08:32 P.M.在人生的航行中,我們需要冒險,也需要休憩,家就是供我們休憩的溫暖的港灣,家的作文素材。在我們的靈魂被大海神秘的濤聲陶冶得過分嚴肅以後,家中瑣屑的噪音也許正是上天安排來放鬆我們精神的人間樂曲。母親用愛栓住了遊子漂泊無依的心,父親用臂膀為他所愛的兒女撐起一片無暇的藍天。在這里,狂風暴雨從不光顧,寒冬烈日從未來臨,只有三月的和風,五月的春光。家,是一個溫馨的字眼,寶蓋頭遮住了外面的寒風冷雨,一橫三撇是家中人的期盼,向外的兩撇是在外的人對家的眺望,一個豎鉤把全家人緊緊的系在一起。家,永遠都有著甜甜的微笑,這些微笑匯集起來,成為了太陽的微笑.家是有色彩的,它是綠色的,因為它有春的活力;它是紅色的,因為家有夏的熾熱;它是金色的,因為家有秋的豐碩;它是白色的,因為家有冬的恬靜;它是粉色的,因為它永遠都充滿著愛與期待!家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種精神寄託,作文素材《家的作文素材》。不管怎樣簡陋的房子,只要那是家,只要有那份情在,它就比任何地方更豪華,更舒適。★"家"的名言警句○家園,世界的樂園(德國)○鳥自愛巢人愛家(英國)○別人的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任何一隻害鳥不會弄臟自己的窩巢(英國)○對於亞當而言,天堂是他的家;然而對於亞當的後裔而言,家是他們的天堂(伏泰)○我的房屋對於我如同一座城堡,法律也無法將我從那裡趕出去---(威·斯湯福德)★唐詩中的"家"○一朝辭此地,四海遂為家。(李世民《過舊宅二首》)○我家柱石衰,憂來學丘禱。(李昂《題程修己竹障》)○帝宅王家大道邊,神馬龍龜涌聖泉。(蔡孚《郊廟歌辭·享龍池樂章·第二章》)○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李白《相和歌辭·子夜四時歌四首·夏歌》)○戰回各自收弓箭,正西回面家鄉遠。(王建《雜曲歌辭·遼東行》)○霅溪灣里釣漁翁,舴艋為家西復東。(張志和《雜歌謠辭·漁父歌》)○我家吳會青山遠,他鄉關塞白雲深。(陳子良《於塞北春日思歸》)○黃裳元吉,邦家以寧。(盧照鄰《中和樂九章·歌儲宮第六》)○田家無四鄰,獨坐一園春。(盧照鄰《春晚山莊率題二首》)○山川只詢物,宮觀豈為家。(張九齡《奉和聖制初出洛城》)○芙蓉秦地沼,盧橘漢家園。(宋之問《春日芙蓉園侍宴應制》)○錢塘江畔是誰家,江上女兒全勝花。(王昌齡《浣紗女》)○萬里依孤劍,千峰寄一家。(劉長卿《贈元容州》)○東家西舍同時發,北去南來不逾月。(李白《江夏行》)○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煙。(韋應物《園林晏起,寄昭應韓明府、盧主簿》)〔家的作文素材〕【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5. 寫陝西名人的作文
周秦時期
1崇侯虎:商代末期諸侯,崇國國君。封地在今西安西郊灃河西。與周文王同時期。曾對殷紂王進讒言使殷紂王將周文王囚禁於幽里。後被周滅。
2姬旦:既周公,武王之弟。因采邑在周,也就是今天的岐山縣,故稱周公。武王死後輔佐成王。制禮作樂,為西周制定官制和其他各種典章制度。
3姬發:既周武王,西周開國君主。周文王之子。滅殷商建西周。
4姬鮮:管叔姬鮮,周武王弟。為周初三監之一。初封於管,即現在的鄭州。成王繼位後周公旦攝政。管叔不服,發動叛亂。周公東征殺管叔。
5伯禽:周公單張子。周公被封於魯,因輔佐成王,故由伯禽代為治理魯地。
6尹喜:周大夫。函谷關令。愛好天文星象之術。在終南山結草為樓,觀星望氣,其地遂得名為樓觀,既今樓觀台。
7贏渠梁:既秦孝公,戰國時秦國國君。頒布法定的度量衡器,統一度量衡。
8贏駟:秦惠文王。孝公之子。繼位之初殺商鞅,但未能廢除商鞅之法。
9贏政:秦莊襄王之子。公元前247年十三歲時繼秦王位。後免呂不韋相國職,開始親政。重用李斯,王翦等人。滅六國,於公元前221年統一全國並建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帝國,秦。
10蒙恬:秦名將。祖先為齊國人,祖父,父親皆為秦將。秦統一後率30萬人北擊匈奴,築長城,修直道。後胡亥與趙高矯詔殺扶蘇,並逼蒙恬自殺。相傳蒙恬發明了毛筆,但可能應為毛筆的改良者。
11扶蘇:秦始皇長子。因不同意焚書坑儒,被始皇派往蒙恬部去監軍。後被胡亥等人設計害死。葬於今綏德縣。
兩晉南北朝時期
1 杜預:西晉將領,學者。他認為忘戰必危,勤於講武,又博學多能。當時被稱為「杜武庫」。
2 僧肇:俗姓張,京兆人。既今西安。東晉佛學哲學家。鳩摩羅什弟子之一。
3 智猛:新豐人。既今臨潼區新豐鎮。後秦時期曾到天竺取經。
4 王子直:南北朝時西魏著名將領。任車騎將軍,平涼州叛亂。廢帝元年拜使持節大都督行瓜州事。
5 韋孝寬:南北朝時京兆杜陵人。今西安市東南。西魏及北周著名將領。
6 宇文沂:本為朔方人,後徒京兆。北周及隋著名將領。因隋文帝多疑罷其官,隨心懷不滿,圖謀反隋,事泄被殺。
7 王述:京兆霸城人。今西安市東郊。北周時任廣州刺史。隋開皇初,獻平陳之計,修造戰艦,為上流之師。後以行軍總管擊南寧,未至而卒。
兩漢時期
1 田何:西漢經學大使。孔子授[易],五傳至田何。始皇焚書,[易]賴田何口授,始得傳於後世。漢代[易]學宗師,漢初因年事已高,惠帝曾至其家授業。
2 宣曲任氏:長安宣曲人,西漢大富商。其祖原為秦督道糧倉的管理人員。秦亡時,人們爭搶金銀珠寶。只有任氏儲存大量糧食。後因此起家。但家風優良。
3 劉徹:西漢武帝,景帝之子。實行推恩制。分全國為十三州。禁止私人鑄錢,統一幣制,制五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設五經博士。放棄和親政策,和匈奴之間連年作戰,擊潰匈奴主力。派張褰出使西域。興修水利。推行代田法。創建太學。為史上一代明君。
4 竇嬰:西漢大臣,文帝竇皇後從兄子。因與武帝丞相田汾爭地等原因被殺。
5 蘇建:西漢將軍,蘇武之父。建朔方。因與趙信共率部三千多騎與匈奴數萬騎相遇,激戰一天多,趙信投敵,蘇建逃回,按律當斬,武帝赦其死罪但貶為庶人。後又代郡太守,死於任所。
6 張湯:西漢杜縣{今西安東南}人。審理陳皇後巫蠱案和淮南王,衡山王謀反案,羅織株連,處死數萬人。建一武帝改革幣制,鑄五銖錢。後被迫自殺。死後家產不過五百金,且都是俸祿和皇帝賞賜所得,足見其廉潔。
隋時期
1 虞慶則:隋京兆人。隋代大臣。封魯國公,後任右武侯大將軍。討平嶺南人李賢反叛回程途中被誣謀反而被殺。
2 於仲文:北周至隋時期京兆人。北周及隋代大臣。著有[漢書刊繁]等書。
3 韋師:隋京兆杜陵人。隋代任吏部侍郎,山東河南十八州安撫大使。一生為官清廉。
4 史萬歲:京兆杜陵人。隋朝名將。突厥可汗入侵,但聞其名後不戰而退。史追擊百餘里,殺敵數千。後因遭楊素妒嫉被誣陷而死。
5 張定和:萬年人,今西安東。隋朝著名將領。後從煬帝征伐吐谷渾,挺身登山,被亂箭射死。
6 宇文愷:原籍朔方夏州,今陝西靖邊人。主持修建宗廟,宮殿,陵墓,廣通渠等,並策劃修建隋新都大興城。後又奉命修建東都洛陽城。其設計理念對當時及後世周邊國家都城的設計都有相當大的影響。
7 李密:京兆長安人。隋末瓦崗軍領袖。後投唐,公元618年被以謀反罪擊殺。
8 王世充:隋新豐縣,今臨潼區人。隋代將領。唐武德四年,兵敗降唐,後被仇人獨孤修德所殺。
唐時期1
1 李世民:公元559年生649年卒,公元626年至649年在位。唐高祖李淵次子。隋末,李源為太原留守,李世民勸其反隋。李淵稱帝將李世民封為秦王。武德九年即公元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殺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不久即皇帝位。為史上一代明君。
2 殷開山:京兆府,今戶縣人。唐初大將。從征王世充,病死於途中。
3 杜如晦:京兆杜陵人。史有[房謀杜斷]之美稱。世稱唐之賢相。貞觀四年病逝。
4 韋仁壽:京兆萬年人。為官廉潔能幹。
5 長孫皇後:唐太宗皇後。長安人。遺命不厚葬不起山陵。與太宗合葬於今禮泉縣之昭陵。
6 姚思廉:京兆萬年人。唐代史學家。
7 法順:雍州萬年人。隋唐時僧人,俗姓杜,又稱「杜順和尚」。華嚴宗初祖。
8 顏師古:京兆萬年人。博覽群書,學識廣博,是著名的訓詁學家。
9 唐臨:長安人。歷任大理卿,刑部尚書等職。凡唐臨審理案件犯人無一有異議。
10 張儉:京兆新豐人。唐初為右衛郎將,代州都督,營州都督,後封皖城郡公。
11 李泰:唐太宗第四子。初封宜都王,徒封越旺,魏王。後因謀為太子,貶為順陽王。
12 閻立德:京兆萬年生人。唐代著名建築學家兼工藝家。唐著名離宮別館基本均出自他手。在中國建築史上有重要地位。
13 閻立本:京兆高陵生人。閻立德之弟。主持修訂多種醫書,對中國醫葯學有相當影響。
14 窺基:京兆長安人。唐右金吾衛將軍尉遲敬宗之子,開國將軍鄂國公尉遲敬德之侄。唐代高僧,師從於玄奘法師。為法相宗創始人之一。窺基舍利塔在今長安縣興教寺。
15 韋待價:京兆萬年人。官至蘭州刺史。多次同吐蕃作戰,升任涼州都督。
16 李賢:唐高宗子,武則天所生。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立為太子。後被武則天流放巴州,被迫自殺。
17 周興:長安人。唐酷吏。後被來俊臣所逼流放於嶺南,路上被仇家所殺。
18 李昭德:京兆長安人。官拜鳳閣侍郎。因來俊臣誣告下獄,後來俊臣也被下獄,兩人同天被殺。
19 來俊臣:唐雍州萬年人。酷吏。後被武則天所殺。
20 懷素:京兆府人。律宗三派東塔宗創始人。
21 王孝傑:京兆新豐人。為唐時大將,後戰死於討伐契丹之作戰中。
22 李重潤:中宗李顯長子。因有人誣告其餘其妹永泰公主及妹婿武延基議論張易之兄弟與武則天之事,被武則天棒殺。
23 韋安石:京兆萬年人。因不苟言笑吏民皆敬畏。官至尚書右僕射。後被太常卿姜皎所陷害,憂郁而死。
24 韋皇後:長安人。唐中宗李顯皇後。中宗復位後,聽信上官婉兒誘勸預效法武則天之所作所為。後被李隆基所殺。
25 法藏:原籍西域康居,後隨祖父遷來長安。華嚴宗實際創始人,被尊為三祖。
26 太平公主;唐高宗李治之女,武則天所生。初嫁薛紹,後嫁武攸暨。
27 韓思復:京兆長安人。任吏部侍郎,襄州刺史。一生為官清廉。
28 韋景駿:京兆萬年人。任房州刺史。
29 李隆基:又稱唐明皇。睿宗之子。他統治時期為中國封建社會的一個鼎盛時期。後因安史之亂,返回長安後被肅宗遷居於西內太極宮最終抑鬱而死。
30 韓休:京兆長安人。任禮部侍郎虢洲刺史。
31 李尚隱:原籍趙郡,徒京兆萬年。曾任桂州都督,廣州都督,五府經略史。
32 韓朝宗:京兆長安人。任荊州長史,高平太守。
33 王昌齡:京兆人。唐時詩人。
34 韓干:京兆藍田人。盛唐時著名畫家。被譽為畫馬神手。
35 張萱:京兆人。盛唐時畫家。現存世的{唐後行從圖}是他的作品。其{搗練圖}現存於美國波士頓博物館。
唐時期2
1 韋述:京兆杜陵人。唐代史學家。並著有[高宗實錄][御史台記][兩京新記]等二百餘卷
2 於休烈:京兆高陵人。擅寫文章,開元初進士及第。後升至工部尚書。卒年八十一歲。
3 懷素:原籍長沙,徒京兆。俗姓錢。擅草書,以「狂草」出名。今西安碑林藏有懷素草書名碑[千字文]及[東陵聖母帖]
4 顏真卿:京兆萬年人。開元進士。曾任監察御史,次史,刑部尚書等職。為官剛直不阿,直言敢諫。後官至太子太師封魯國公。唐德宗時李西列叛亂,他奉命前去勸諭李西列,後被李殺害。顏真卿以書法聞名。存世碑刻有[顏氏家廟碑][顏勤禮碑]行書有[爭坐位帖]書跡有[自書告身][祭侄季明文稿]等。
5 韓晃:京兆長安人。歷任吏部外侍郎,鎮海軍節度使,後封晉國公。好古琴,喜書法。作品流傳至今的有[文苑圖][五牛圖]今存於故宮博物院。
6 第五琦:京兆長安人。著名理財家。封扶風郡公。
7 韋皋:京兆萬年人。任隴州刺史,奉義軍節度使,南康郡王,檢校太尉。多次擊敗吐蕃,使西南少數民族多數內附。
8 惠果:京兆萬年人。唐代名僧。後常住青龍寺,向來唐求法的僧侶授密宗教義,日本僧人空海在此學成後歸國創立了日本真言宗。
9 杜黃裳:京兆萬年人。唐名臣。封河中節度使。曾勸憲宗整頓綱紀,削平藩鎮。
10 程異:京兆長安人。一生為官清廉,死後家無余錢。
11 韋丹:京兆萬年人。顏真卿外孫。任容州刺史。造福一方。死後老幼思之不忘,皇帝刻石記功。
12 薛濤:京兆長安人。唐代著名女詩人。
13 杜牧:京兆萬年人。唐代著名詩人。歷任黃州,池州,湖州,睦洲等地刺史。與李商隱齊名,合稱「小李杜」。
14 韋正貫:京兆萬年人。任太子校書郎,調華原尉。一生為官清廉。
15 魚玄機:京兆長安人。唐代著名女詩人。
16 韋庄:京兆杜陵人。唐末文學家。寫[秦婦吟]長達1366字,是現存唐代最長的一首七言古詩。但其筆跡傳世少見。
17 杜光庭:京兆長安人。唐末五代時期道士。晚年隱居青城山。今存世著作有二十餘種。
18 衛賢:京兆人。五代南唐著名畫家。有[雪宮圖][蜀道圖][盤車水墨圖]等傳於世。今藏於故宮博物院的[高士圖]和上海博物館的[閘口盤車圖卷]也均出自他手,為稀世珍寶。
宋元明清時期[1840年前]
1 杜漢徽:京兆長安人。宋初名將。善騎射。後晉,後漢,後周時期戍守邊州,屢破遼兵。任天長軍使,雄武軍使。後因病而卒。
2 王意見:京兆萬年人。宋代詩人。任御史中丞,吏部侍郎,刑部尚書等官職。七十九歲無疾而終。
3 李成:京兆長安人。宋初畫家。先世為唐宗室。[宣和畫譜]推他的山水畫為古今第一。
4 許道寧:京兆長安人。五代,宋初畫家。今存世作品有[松山行旅圖][秋山蕭寺圖]。
5 劉謙:京兆長安人。宋史學家兼詩人。曾任榮州刺史,後奉詔修撰[五代史]著有詩集一卷。
6 楊礪:京兆戶縣人。官至翰林學士。但一生清苦。死後真宗冒雨致祭。
7 李建中:京兆人。宋代大書法家。後居蜀地官至太府寺。自稱崖夫民伯。
8 史序:京兆長安人。宋代天文學家。任翰林院主簿,監丞。
9 種世衡:京兆長安人。宋朝名將。開清澗縣城。深得當地軍民愛戴,死後軍民畫像苦祭。
10 石蒼書:京兆人。宋代書法家。曾任承事郎等官職。
11 薛紹彭:京兆長安人。宋代書法家。今西安市周至縣樓觀台藏有薛紹彭題詩石刻。
12 呂大鈞:京兆藍田[今西安市藍田縣五里頭村人]人。北宋學者。著有[鄉約][四書注][成德集]等書。
13 趙瞻:鳳翔周至[今西安市周至縣]人。任侍御史等官職。著有[春秋論][奏議][文集][西山別錄]等書。
14 呂大防:京兆藍田[今西安市藍田縣五里頭村]人。任鹽鐵判官,太長博士,後官至宰相。
15 呂大忠:京兆藍田[今西安市藍田縣五里頭村]人。任縣令,知州,河北轉運判官,陝西轉運副使等職。任陝西轉運副使之職時,將[石台孝經][開成石經]以及當時長安一代遭受破壞的歷代石碑細心收集。移置到府學北邊[今陝西碑林博物館]地址。並選擇乾燥堅固地基穩固排放,且修建了房屋,廊亭,安排了放置次序,使得這些珍貴文物得以保存至今。為今之碑林博物館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其功流芳千古。
16 呂大臨:京兆藍田[今西安市藍田縣五里頭村]人。北宋學者。曾任太學博士,秘書省正字。著有[禮記解][程門問答][易章][論語解][孟子講儀][考古圖]等書。所著[考古圖]為我國最早的較為系統的古器物圖錄。
17 種師道:京兆長安人。北宋末年名將。官至侍衛親軍馬軍副都指揮使,保靜軍節度使,京畿兩河宣撫使,統領各路勤王兵。宋軍兵威始振。金兵聞其名而退兵。
18 成宗道:京兆長安人。宋代名畫家。工畫人物,兼擅長刻石。
19 揚恭懿:京兆高陵人。元代學者。元世祖曾派耶律郎申敬來召,以疾辭。後又數次召用,皆不赴。為元代關學復起的重要人物。
20 紅字李二:京兆人。失卻原名,以藝名稱世。元雜劇家,秦腔藝人。與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馬致遠合作編寫雜居[開壇闡教黃粱夢][岳陽樓]等劇。
21 王真:陝西咸寧[今西安市]人。明代大將。因屢戰有功,被提升為都指揮使。後在對敵作戰中身受重傷但仍殺敵數十人,環顧左右說:「我義不死於敵手」。遂自殺。後成祖繼位,追封金鄉侯。
22 王通:陝西咸寧[今西安市]人。明代大將軍。金鄉侯王真之子。任武義伯加太子太保。
23 李錦:陝西咸寧[今西安市]人。明代學者。當時關中許多學者均出自他門下。
24 雍泰:陝西咸寧[今西安市]人。官至戶部尚書。一生為官剛正清廉。
25 呂楠:高陵人。理學家。歷任翰林院修撰,吏部考功郎中,太常少卿,禮部右侍郎。畢生著述甚豐,有[四書因向][周易說翼][尚書說要][毛詩說序][春秋說志][禮問內篇外篇][史館獻納][南省奏稿][詩樂圖譜][史約][高陵志][解州志][涇野文集]等。
26 王九思:陝西咸寧[今西安市]人。明代著名學者。傳世刻印書籍有[呂氏春秋][國語][左傳][六子全書][太白山人集][玉坡奏議]等。為明代陝西私人刻書中的一位著名人物。
27 馮從吾:西安府長安[今西安市]人。明代著名學者。歷任尚寶卿,副都御史,工部尚書,創立關中書院。著有[元儒考略][馮子節要][關學編][古文集選]等書。
28 梁化鳳:長安[今西安市長安縣]人。清代將領。順治三年武進士。因戰功卓越,升江南提督,封三等男。
29 張勇:陝西洋縣人後徒居長安。清朝將領。歷任雲南提督,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升太子太師一等候。死後贈太師。
30 趙宏印:陝西神木人。清朝將領。因戰功卓越授左都督,在蘇州十二年,盜賊斂跡,官民安寧。死後,郡人祀於名宦寺。
愛國將領楊虎城
導演張藝謀
作家陳忠實
……還有很多
6. 一篇關於莫言的作文,是材料作文。就是他小的時候對文學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時他走到今天!好的就重賞
自己寫的,900多字,文筆不好,還望笑納
興趣
孔子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古人誠不我欺!放眼古今,海內海外,成大事者,有哪個不是興趣使然呢?所以我要說:興趣是成功路上最好的助力。
興趣是成功路上最好的助力?說的如此肯定,旁人必然不信。慢下定論,且聽我細細數來:徐霞客走遍名山大川,若非興趣使然,他又何須耗那個鞋子底?黃裳藏書遍古及今,若非興趣使然,他又何須食不果腹只為買書?夏達為畫畫徹夜不眠,若非興趣使然,她又何須如此相待自己的身體?
他們是如此,諾獎獲得者,著名作家莫言也是如此。
莫言打趣地說;「我的名字「莫言」,很像對自己的諷刺。」在莫言小時所居住的村子裡,一個貧嘴的孩子,是招人厭煩的,有時候還會給自己和家庭帶來麻煩,但在莫言身上,卻顯露出極強的說話能力和極大的說話慾望,這無疑是極大的危險,為此莫母甚至很是擔憂。但這些都不能扼殺莫言說話的慾望。
莫言小學未畢業即輟學,因為年幼體弱,幹不了重活,只好到荒草灘上去放牧牛羊。藍天如海,草地一望無際,周圍看不到一個人影,沒有人的聲音,只有鳥兒在天上鳴叫。年幼的莫言很是孤單,於是他又請他的「興趣」來作伴:他幻想有一個狐狸變成美女與他來做伴放牛,他想像能否模仿著鳥鳴與天上的鳥對話,他對著樹吐露心聲……
許多年後,當莫言成為一個小說家,當年的許多幻想,都被他寫進了小說。莫言坦言:「很多人誇我想像力豐富,有一些文學愛好者,希望我能告訴他們培養想像力的秘訣,對此,我只能報以苦笑。」是的,興趣是唯一的不可復制的寶藏。
我們甚至可以如此說:興趣是莫言成功的唯一線索。如果不是興趣,年幼的莫言如何能頂住壓力,堅持自我?如果不是興趣,年少時的莫言如何在多次投稿未果後依然執著地抓著那隻筆?如果不是興趣,年至中年的莫言生活困苦卻還筆耕不輟?
興趣猶如年少時偶然拾起的石子,有的人剛拾起就隨手扔了,而有的人卻把它握在手裡,時時打磨,多年以後,驚喜的發現,原來那不是什麼石子,而是,蘊含著無價之寶的原礦啊!
如此,我們便已明了,興趣於成功是多麼的重要。誠如張敬夫雲:譬之五穀,知者知其可食者也,好者食而嗜之者也,樂者嗜之而飽者也。知而不能好,則是知之未至也;好之而未及於樂,則是好之未至也。此古之學者,所以自強而不息者歟?
7. 議論文比較著名素材或比較近期比較新穎的素材
1、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酒肆留別》
2、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3、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渡荊門送別》
4、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把酒問月》
5、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摧心肝。 《長相思》
6、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夢游天姥吟留別》
7、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行路難》
8、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行路難》其二
9、相親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秋風詞》
10、願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 《贈韋侍御黃裳其一》
11、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春夜洛城聞笛》
12、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行路難》
13、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月下獨酌》
14、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古朗月行》
1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下獨酌》
1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
17、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望天門山》
18、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獨坐敬亭山》
19、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關山月》
20、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早發白帝城》
2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將進酒》
2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靜夜思》
23、長安白日照春空,綠楊結煙桑裊風。 《相和歌辭·陽春歌》
24、碧水浩浩雲茫茫,美人不來空斷腸 《早春寄王漢陽》
25、清湍鳴回溪,綠水繞飛閣。 《游水西簡鄭明府》
26、寶鏡似空水,落花如風吹。 《擬古》
27、陸機才多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 《雜曲歌辭·行路難》
28、有時忽惆悵,匡坐至夜分。 《贈何七判官昌浩》
29、將欲辭君掛帆去,離魂不散煙郊樹。 《下途歸石門舊居》
30、霜落荊門江樹空,布帆無恙掛秋風。《秋下荊門》
31、日落長沙秋色遠,不知何處吊湘君。 《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
32、我昔釣白龍,放龍溪水傍。 《留別曹南群官之江南》
33、青雲當自致,何必求知音。 《冬夜醉宿龍門覺起言志》
34、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35、烏啼隱楊花,君醉留妾家。 《楊叛兒》
36、何當一來游,愜我雪山諾。 《游水西簡鄭明府》
37、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秋浦歌》
38、座客三千人,於今知有誰。 《邯鄲南亭觀妓》
39、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客中行》
40、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秋浦歌》
41、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關山月》
42、明朝掛帆去,楓葉落紛紛。 《夜泊牛渚懷古》
43、蒼蒼金陵月,空懸帝王州。《月夜金陵懷古》
44、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把酒問月》
45、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46、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渡荊門送別》
8. 一篇500字,題目為《家》的作文
家是我們成長的根基,家是一本誦讀不完的書,家是一篇寫滿美好祝福的詩文,家是一首溫馨動聽的歌曲,家是一杯濃厚清醇的佳釀。家是那樣平淡無奇,又是那樣令人魂牽夢繞。家是我們的避風港,帶給我們溫暖和快樂,陪伴我們成長。
我愛我家!不知不覺,我在我家已經生活了十三年了,那裡有我最敬愛的父母,還儲存了我許多年的故事。
在整間屋子裡,我最喜愛的就是我的房間,房間里有一張書桌、一張大床、一個書櫃和一台電腦。我每天在書桌上寫作業,在大床上睡大覺,有時候累了,就坐在電腦前放鬆放鬆,讓「工作」多時的大腦鬆懈下來,有空的時候就看看書櫃的書。房間里的每一個玩具都陪伴著我成長的喜、怒、哀、樂。
人人都有家,動物也不例外.高高的大樹是小鳥的家, 濕潤的土壤是花兒的家, 嫩綠的荷葉是青蛙的家, 清清的小溪是魚兒和蝌蚪的家, 綠色的小草是小蟲的家。
一些家財萬貫的大老闆、企業家,他們擁有豪宅,有車,有錢,有權,有勢。人們總是羨慕著他們。可他們並沒有幸福,因為這些人事業繁忙,忘了自己的家。 顧上家庭,他們認為會丟掉財產。在他們回到他們的豪宅時,他們面對的只是一面面空洞洞的牆壁。什麼也沒有,非常寂寞、孤獨。他們是永遠體會不到家的含義的,在問他們家是什麼時,他們總是回答:「家是一個居住的地方。」
家是什麼?
其實,家就是一所房子里,有人,有愛。沒有愛的家,再豪華也覺得荒涼;充滿愛的家,再窄小也覺得溫暖。家承載著家裡每個人的夢想,在風雨中結伴同行,每個人的家都是用信念構成的屋頂,都是用堅強構成的外壁,都是用親愛構成的傢具。
有家才會幸福,無論它是怎樣的破落不堪,但這才是真正幸福存在的地方。
還有
家,家是什麼?家就是離你心靈最近的地方;家就是你心頭縈繞的那份永遠的牽掛;家就是當你遇到暴風雨時避風的港灣。
曾經,家以一種氤氳的姿勢站在我的記憶里。甚至可以說對於家,我從未有過一個完整、正確的定義。只知道,放學以後該回的地方就是家,吃飯時該去的地方就是家,睏倦時,可以讓你休息的地方就是家。
或許,我給了「家」一個太廣泛的定義,以至於在即將離家讀高中時,我對我的那個呆了整整15年的叫家的地方竟沒有一絲的留戀。取而代之的是對即將住校生活的嚮往。家?處處無家處處家嘍!
進入學校,生活完全偏離了想像的軌道。第一天就覺得我期待的這種生活太累、太累,甚至說吃下食堂里的飯對我來說都成了一件極為辛苦的事。這才知道,家,一個那麼溫馨的地方。
曾經,我認為我是個堅強,適應能力很強的人,可我錯了。人只有在單獨面對自己的時候才是最真實的。我不堅強,真的,一點都不。當現實和想像有著遙遠的距離的時候,我可以做的竟只剩下回憶。回憶奶奶的嘮叨、爺爺的教誨,回憶叔叔送我上車後離去的背影,回憶弟弟身上香香的,痱子粉的味道。然後,以一種氤氳的姿勢,站在風里,等待淚水的洗禮。最終,將回憶裁剪成最奢侈的煙火。
第一次打電話回家,聽到奶奶那熟悉,彷彿就在耳邊卻又遙不可及的聲音,我竟難過地、難過地哭了,電話那頭,奶奶安慰的聲音響徹耳邊,電話這頭的我早已淚流滿面。急急忙忙掛掉電話。淚,像被沖垮的防洪堤里的水,止也止不住。於是,又想起離家時我認為不會留戀的人和事。記得顧湘在《西天》里說:「那些我們認為不會忘記的事,就在我們戀戀不忘的過程里,被我們忘記了。」是的,甚至說那些我們認為會忘記的事,也會在我們拚命遺忘的過程中,被我們深深印入腦海。真的,不管你到了哪裡,家,都將是你永遠的想念。
現在,我喜歡站在我們學校里最高的地方,舉目向東看,一直向東,一直向東,我想看看家鄉的向日葵開了沒有。睡不著的時候,就出門看校園里黑色模糊的輪廓,偶爾散落在某個房間里昏黃的燈火。天亮的時候會抬頭望天,想著那些移動的雲朵會不會拼湊出一張記憶深處的面容,一瞬間可以讓我喪失所有的語言,倉皇的、傷感的,田野里,有飛鳥撲閃著翅膀飛上高高的蒼穹。
在他鄉的土地上,我悄悄地在心裡播下一顆叫「家」的種子,用我悠長的思念澆灌一個溫馨的夢——將思念駐在心裡,感受櫻花傷逝和聲聲的家的呼喚…
·······················································
家,對於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溫馨的字眼。而自從有了「家」這個詞,也就有了相應的漂泊,漂泊的終點卻是找到自己心靈的樂土――回家。
遭遇離騷的屈原,在放逐的過程中,想得最多的就是那個家――郢都。所以無論多少苦難,他都可以戴著高冠,佩著長劍,行吟著自己的「九歌」。而一旦郢都被攻陷,國破家亡之時,他便知道這個世界已沒有他的家了,他去了另外一個更遙遠的地方,那裡就是他的家。
也難怪人說,「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想想有多少人經歷這樣的時刻:「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李白再飄逸,也會「低頭思故鄉」;杜甫再無私,也知道「家書抵萬金」;辛棄疾「半夜裡挑燈看劍,沙場秋點兵」,也只是想光彩地回到幸福的家;李後主有「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愁思,也只是對南唐故土一席安馨的懷念……封建時代的文人們或許是因為前途,或許是因為戰亂,或許是因為其他的原因,常常漂泊在崇山峻嶺里,斜陽古道下,但當他們看到城市裡的萬家燈火與大江上的零星漁光,或者看到蕪山野嶺的數縷輕煙,又怎麼能不憶起美好的家,湧出萬般感慨呢?「曰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即使在平和安詳的年代,對家的依戀也仍然是那麼強烈。「我的家庭真美麗,幸福安詳又健康,兄弟姐妹都和諧……」。《北京人在紐約》講述了海外的中國人對家的看法,就是四合院內,一家人歡樂地團聚在一起。《似水年華》里黃磊的家也就是江南水鄉所特有的底韻與齊爺爺那裡的書的味道。
我們這個年齡對家有著更加不同的見解:想擁有一座屬於自己的房子,自己布置,自己生活;誰與我遠遠漫步雲端,在靠近太陽的地方住下,能掩耳不聽那俗世的喧囂,要一種干凈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叛逆的孩子就是這樣想的,乖孩子可不是這樣的,他們願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將以前的家和未來的家放在一起。
家不僅僅是一幢房子,它是漂泊者的避風港,是心靈的驛站,簡而言之,它也是一種真正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我的親人,我的家。
還可以寫
「我想要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傷的時候,我總會想到它……」
這首家喻戶曉的歌,唱出了多少人的心聲,唱出了多少人的眼淚,唱出了多少人的悲歡離合。
家是什麼?畢淑敏說過:「家是既讓你高飛又用一根線牽扯的風箏軸。」
其實,家就是一所房子里,有人,有愛,有溫柔。沒有愛的家,再豪華也覺得荒涼;充滿愛的家,再窄小也覺得溫暖。家承載著家裡每個人的夢想,在風雨中結伴同行,每個人的家都是用信念構成的屋頂,都是用堅強構成的外壁,都是用親愛構成的傢具。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家是母親織出來的一絲絲牽掛;「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家金」,家是戰火中不滅的期盼,「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的夢不成,故園無此聲」,家是親人內心的守望。
家裡沒有壁爐中燃著的旺火,卻有著一顆顆炙熱真誠的心,依偎著彼此,讓溫暖傳遞。只有在家裡才可以撒嬌,——不管是15歲,25歲還是50歲,只要家在,一切都在。家是我們心靈的依靠,倦了,累了,就在這里停下腳,總有人為你撲去塵土,倒杯熱茶,這就是家。
有家才會幸福,這個道理總是有人太晚明白,總是有人明白卻無能為力。所以請再看看這個家,不論它是怎樣的破落不堪,請相信,這是幸福存在的地方。
★「家」的名言警句
○家園,世界的樂園(德國)
○鳥自愛巢人愛家(英國)
○別人的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
○任何一隻害鳥不會弄臟自己的窩巢(英國)
○對於亞當而言,天堂是他的家;然而對於亞當的後裔而言,家是他們的天堂(伏泰)
○我的房屋對於我如同一座城堡,法律也無法將我從那裡趕出去---(威·斯湯福德)
★ 唐詩中的「家」
○一朝辭此地,四海遂為家。(李世民《過舊宅二首》)
○我家柱石衰,憂來學丘禱。(李昂《題程修己竹障》)
○帝宅王家大道邊,神馬龍龜涌聖泉。(蔡孚《郊廟歌辭·享龍池樂章·第二章》)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李白《相和歌辭·子夜四時歌四首·夏歌》)
○戰回各自收弓箭,正西回面家鄉遠。(王建《雜曲歌辭·遼東行》)
○霅溪灣里釣漁翁,舴艋為家西復東。(張志和《雜歌謠辭·漁父歌》)
○我家吳會青山遠,他鄉關塞白雲深。(陳子良《於塞北春日思歸》)
○黃裳元吉,邦家以寧。(盧照鄰《中和樂九章·歌儲宮第六》)
○田家無四鄰,獨坐一園春。(盧照鄰《春晚山莊率題二首》)
○山川只詢物,宮觀豈為家。(張九齡《奉和聖制初出洛城》)
○芙蓉秦地沼,盧橘漢家園。(宋之問《春日芙蓉園侍宴應制》)
○林塘花月下,別似一家春。(王勃《山扉夜坐》)
○浦口多漁家,相與邀我船。(儲光羲《采菱詞》)
○錢塘江畔是誰家,江上女兒全勝花。(王昌齡《浣紗女》)
○萬里依孤劍,千峰寄一家。(劉長卿《贈元容州》)
○東家西舍同時發,北去南來不逾月。(李白《江夏行》)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煙。(韋應物《園林晏起,寄昭應韓明府、盧主簿》)
回答者:乖寶寶_瑤瑤 - 秀才 三級 9-9 21:10
★ 唐詩中的「家」
○一朝辭此地,四海遂為家。(李世民《過舊宅二首》)
○我家柱石衰,憂來學丘禱。(李昂《題程修己竹障》)
○帝宅王家大道邊,神馬龍龜涌聖泉。(蔡孚《郊廟歌辭·享龍池樂章·第二章》)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李白《相和歌辭·子夜四時歌四首·夏歌》)
○戰回各自收弓箭,正西回面家鄉遠。(王建《雜曲歌辭·遼東行》)
○霅溪灣里釣漁翁,舴艋為家西復東。(張志和《雜歌謠辭·漁父歌》)
○我家吳會青山遠,他鄉關塞白雲深。(陳子良《於塞北春日思歸》)
○黃裳元吉,邦家以寧。(盧照鄰《中和樂九章·歌儲宮第六》)
○田家無四鄰,獨坐一園春。(盧照鄰《春晚山莊率題二首》)
○山川只詢物,宮觀豈為家。(張九齡《奉和聖制初出洛城》)
○芙蓉秦地沼,盧橘漢家園。(宋之問《春日芙蓉園侍宴應制》)
○林塘花月下,別似一家春。(王勃《山扉夜坐》)
○浦口多漁家,相與邀我船。(儲光羲《采菱詞》)
○錢塘江畔是誰家,江上女兒全勝花。(王昌齡《浣紗女》)
○萬里依孤劍,千峰寄一家。(劉長卿《贈元容州》)
○東家西舍同時發,北去南來不逾月。(李白《江夏行》)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煙。(韋應物《園林晏起,寄昭應韓明府、盧主簿》)
······················································
爸爸帶我跑步
我從小就體弱多病,有一次竟然的肺炎,經過那辛苦的時期後,爸爸知道了健康的重要性,於是,我們倆就開始了晨跑。早上,5點多,爸爸就起來了,好不容易才把懶洋洋的我從床上拉起來。全副武裝後,我們就到了樓下,開始晨跑。呼哈,呼哈,我們邁著步伐跑起來,一開始,還沒什麼感覺,跑那那麼起勁,後來,才感覺到跑步的吃力。我是個很要強的人,不會輕易服輸的,就算快不行了,也得繼續。可是,老天爺就是不給我機會讓我展示一下我的運動細胞,我感覺,好累好累,累到嘴唇開始發白,頭開始暈眩,爸爸當然沒什麼事,也沒有注意到我的不常。咚,一聲,我乾脆就趴在地上了,呼呼喘著大氣,爸爸看見我,急忙跑過來噓寒問暖,最後還加了一句話,跑這么點就累成這樣,以後該怎麼辦啊。我頭上立即冒出三根黑線。爸爸笑笑,背起我,帶我繞著小區,跑完全程的最後一圈。雖然我覺得這樣很沒面子,可心裡還是很溫暖。早晨,一位爸爸帶著女兒跑步,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媽媽陪我練琴
那個暑假,是我最難熬的一次,也是媽媽最辛苦的一次。說起來,那年我正要考電子琴八級,而媽媽那年又剛好懷著我的妹妹,於是那年暑假成了考驗我們母女的非常時期了。從太陽自東方升起,到太陽從西方降落,我和媽媽都在我的房間里,12個小時播放著重復的音樂,有時斷斷續續,又是順暢淋漓。我相信,托我的福,鄰居們應該都可以把這些曲子哼著唱了,而那也是我的手快要抽筋的預兆。媽媽陪著我在旁邊聽,挺著個大肚子,真不容易,那一邊一邊重復的音調演奏著,雖然累,但我感覺很欣慰而考級時間和妹妹出世的時間只差幾天。功夫不負有心人,我順利通過了考試。在那不久,我妹妹就從媽媽的肚子里出來了,可真算是雙喜臨門。後來,在病房裡,我說:「我妹妹之所以那麼調皮,說不定是胎教期間聽了我太多的著作啊!」說到這里,我們一家都笑了。
妹妹跟我耍寶
我妹妹的出世原因是我太孤單,為了陪我。但後來,我可不這么認為,可能是讓我改掉自私的壞毛病吧。我驚奇的發現,她竟然遺傳我的基因,這么回吃!我吃什麼,她就搶我的,當然,跟大差12歲的我,怎麼會輕易認輸,但我又驚奇的發現,他的力氣怎麼這么大,頭上留下三滴汗,這個是遺傳誰啊?我罵她,她也學著罵我,我打她屁股,她竟然也學著打我屁股,她搶東西搶不過我,就哇哇大哭,都說小孩子的利器就是哭,我妹也不例外,每次都大傷我的元氣。我總算知道,老爸老媽的辛苦,可是也應該想想我這可憐天下姐姐心啊!
我們這一家,就是這樣,既冤家又幸福。既然眼前看不到,就應該深深體會。
···································
家,都是溫馨的
家是冬天的暖爐,家是春天的希望;
家是溫暖的懷抱,家是最美的天堂。
——題記
回家的路上,滿牆的爬山虎映入眼簾,一片蔥蔥綠綠的,在炎熱的盛夏里,使人感到絲絲涼爽。我騎車剛剛停在我家單元的樓道前,倏然,一個輕便而快捷的身影從我頭頂掠過,我嚇了一跳,抬頭一看,是一隻燕子飛進了樓道;我順著燕子飛去的方向,看見在一樓樓道的牆壁上,不知何時搭起了一個小小的燕巢,小竹籃一般,十分細致。我仔細地看起了燕巢,這時我才看見燕巢中有一隻小燕子,烏黑亮澤的羽毛中還點綴著兩塊紅色,珍珠般的眼睛炯炯有神,那隻小雛燕還呷著嘴,旁邊還有一隻大燕子,她一定是燕子媽媽了,她正在嘴對嘴的給小燕子喂飯呢,剛飛進去的燕子一定是小燕子的爸爸了,他把剛從外邊叼來的食放在了燕子媽媽身旁。
我頓時感到一股暖流,一種溫馨的感覺油然而升。這就是家呀!
家是冬天的暖爐,家是春天的希望!
家,真好!溫暖的家真讓人留戀!
我惟恐驚擾它們,踮著腳,輕輕地上了樓。
以後每天都能看到這樣的情景:大燕子嘴裡銜著覓來的食,飛進飛出的,呢喃著,歡叫著,給我們樓道增加了勃勃生機和綿綿情意。
每當夜幕降臨,習習寒風吹來的時候,,三隻燕子在小小的燕巢中,依偎在一起,有時抱成一團,唧唧喳喳說著鳥語,傳遞著心中的花香,很愜意很安靜的樣子。
家是溫暖的懷抱,家是美麗的天堂!
家,真好!溫馨的家真讓人陶醉!
日升月落,春去冬來,小燕子長大了,也和大燕子一起飛進飛出的。燕子的家成了我們整個宿舍樓的一員,燕子的家和我們人類的家家戶戶,和睦共處,相映成趣。
願燕子的家都是溫馨的,
願人類的家都是溫馨的,
願世上的家都是溫馨的。
什麼使孤獨者牽腸掛肚,什麼使無家可歸的人夢寐以求?是家,是溫馨的家。 ——題記
失敗時,在母親的鼓勵的目光得到安寧和撫慰,在父親那嚴格的目光得到堅強。成功時,在母親自豪的目光得到驕傲,在父親嚴厲的目光知道:虛心能成萬事,驕傲十事九空。
每當我遇到重重困難時,媽媽總是第一個安慰我。也許很多媽媽也會這么做。記得我從小討厭數學,我害怕奧數。媽媽發現了我這個缺點,每到深夜,當我在溫暖的床上睡得正香時。媽媽在陰暗的燈光下學習,媽媽深知,自己的文化知識是不能教會女兒的,她必須努力地學習。到了白天,她會給我講解我遇到的所有難題,當我把問題都解答出來時,媽媽欣慰地笑了。
我學英語也是一個老大難,我總是記不住英標。媽媽為了我,送我去學英語,然後自己坐在一旁,也在學習。我上課走神了,沒聽見老師講課時,媽媽回來,耐心地教我。她把英標寫在牆上,每天陪我讀。在媽媽這樣的教育下,我的英標很快就記住了。
從小到大,媽媽都沒打過我,只是在一旁默默地鼓勵我。
我的成績逐步上升,媽媽看在眼裡,喜在心裡。
但是我漸漸驕傲了起來,慈母多敗兒。媽媽發現了,不忍心懲罰我。爸爸知道後,很生氣,給我打了一記耳光。雖然打得不重,但我還是哭了。我記住了這個教訓,爸爸讓我知道:「虛心能成萬事,驕傲十事九空。」
每當我取得了一點小成就高興時,爸爸的目光讓我立刻醒悟過來。
這就是我的家:我愛我的家,一個溫馨的家。
家是每個孩子成長的搖籃,是每個孩子棲息的港灣。我就有一個溫馨、幸福、和睦的家。我愛我家。
我愛我家,一個幸福溫暖的家。爸爸媽媽對我百般的疼愛,使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家中的溫暖。每逢放學回來,媽媽正忙著在廚房為我做著可口的飯菜,爸爸坐在我的一旁,陪我學習,當遇到不會的題,爸爸便會耐心地給我講解,媽媽對我的學習甚是關心,她怕我學習累著,盡力想辦法為我加強營養。每天早晨都給我煮一杯熱牛奶,還總是調方的給我做菜。
我愛我家,一個和睦快樂的家。在我家裡,總是充滿了祥和的氣氛,我們一家三口總是和睦相處。爸爸媽媽的感情非常好,幾乎不吵架,爸爸說話很幽默,總是逗得我和媽媽哈哈大笑。我是一個很懂事的不任性的孩子,不惹爸爸媽媽生氣。如果我考試取得了好成績,爸爸媽媽就會為我慶祝一番,帶我去吃我最愛吃的冰點,每次我都是先給爸爸媽媽斟上一杯酒,因為我深知,我成績的取得,除了有老師的功勞外,也離不開爸爸媽媽對我的培養。
我愛我家,一個讓我有依靠的家。每當我在外面遇到困難或委屈;是爸爸媽媽幫助我排解困難,聽我訴說心裡的苦悶,使他們教會了我如何面對生活,面對事實;是他們教我懂得了人生不會是一帆風順的,但一個人要懂得面對生活的挑戰與考驗。
我愛這個溫馨幸福的家,讓愛永遠駐我家。
我愛我家
每個人都有一個家,而且每個人都會很愛他自己的家,因此,我也不例外。
家,能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能讓人充滿自信,從失敗中振作起來。然而家在任何一個地方都是人們最重要的支柱。
我愛我家有許多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我的父母和家庭的環境。"日久生情"這句話說得一點都沒錯,無論是人還是一樣死物,只要你面對的時間一長,就會產生深厚的感情。不知不覺地,我在我家已經生活了十三年了,那裡有我最敬愛的父母,最熟悉的環境,還儲存了我多年的故事。
在家中,父母親猶如我的好朋友,每天都說說笑笑地過日子,哪怕是在回家的路上多麼的不高興,只要一踏進家門,我的心就像被松綁一樣的輕松、自如。
在我成長的環境中,有令我快樂的一面,也有令我悲傷的一面。在整間屋子裡,我最喜愛的就是我的房間,房間里有一張書桌、一張大床、一個書櫃,一張梳妝台和一台電腦……我每天在書桌上寫作業,在大床上睡覺,有時候累了,就坐在電腦前輕松輕松,讓工作多時的大腦鬆懈下來,有空的時候就翻翻書櫃的書。房間里的每一物都是陪伴著我的喜、怒、哀、樂。另一個我熟悉的地方就是我家的小花園。花園里有翠綠的小草,爭芬斗艷的鮮花。我還時常在花園里玩耍。我愛我家,愛家裡的每一個成員,更愛我家的每一個故事。
可以借鑒一下
9. 急求!高考!准備語文議論文事例
【理由】
繼承和創新是一個民族的文化生生不息的兩個輪子。繼承傳統美德,弘揚民族精神,創新民族文化,是永不過時的話題。
【立意角度】
1. 文化的發展離不開繼承與創新
2. 創新需要勇氣和智慧
3. 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繼承
4. 固守精神家園
【素材積累】
1、聞一多——捨生取義的弘揚者
當日寇的鐵蹄跨過了長城,當錦綉的山河遍遭蹂躪,當祖國各地哀鴻遍野,當無情的地火將人們灼燒,幽靜的書齋再也壓不住你心中的怒火。你——聞一多,拍案而起,孤憤高吟。有一句話說出就是禍,有一句話點的著火,突然晴天里一個霹靂,爆一聲:「咱們的中國!」這樣的《一句話》,震撼了多少麻木的心,這樣的《一句話》點燃了多少熄滅的燈。
你高舉《紅燭》照亮漆黑的夜空,你低吟《七子之歌》穿透漫漫碧海。面對日寇來襲,面對******的****與迫害,你從未低下高昂的頭顱,不惜以一篇篇鋒芒畢露的檄文去抗爭,以一場場激情澎湃的演講去怒斥。猶記在李公朴先生的追悼大會上,你發表了生命中最後一場演講,是什麼最後的奏唱。
臧克家先生曾說:「聞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學者,熱情的詩人,大勇的革命烈士。」而於我心中,聞一多先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者,是捨生取義的弘揚者。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標。
2、王國維——用生命樹起民族文化的大旗
廈之將傾,方顯英雄本色;國難當頭,彰顯赤子真魂。
他曾是指點江山,吞吐日月的國學大師,也曾是揮戈漠北、千騎逐虜的英武將才,卻終於投水頤園,含恨而去。他以淵博的知識推開國學文化之門;他以文人的堅守傳遞文化傳承之火;他以不屈的脊樑支撐文化將傾之廈。他把生命中的力量化為一縷星光,想要點亮文化的黑夜,他把古籍中的精華化為一隻舟楫,想要橫渡國難的海洋。
他就是王國維,國學大師,文之大者,人之至偉。
一部《人間詞話》,百代詩詞高峰。面對西方文化的沖擊,面對中華文化的頹勢,他去無法力挽狂瀾。是他對文化的不懈追求成就了他,卻也是他對文化的熾熱眷戀毀滅了他。「試上高峰窺皓月,偶開天眼覷紅塵。」他,只想徜徉歷史文化,願意用生命為文化獻祭。面對破碎的山河,他用生命向歷史叩問;面對文化的覆滅,他用生命向古人探求。他在清水湖泊的縱身一躍,激起來自歷史深處的聲聲嗚咽。
3、傳統文化的傳承者——余秋雨
靜坐寒窗苦守,動輒行者無疆。他是長江邊的艄公,溯流而上行一段苦旅;他上高山下的愚叟,舞起雙臂鏟除文化的劣根;他是高明的外科醫生,剜除傳統中的千年病灶。九萬六千平方公里,滿滿的是他探求文化根源的腳印。游歷歐洲十國,不變的是他永無止境的文化反思。千萬里溯源之路,十餘載文化苦旅。秦漢烽煙、魏晉霜雪,在他的筆下再生;唐詩平仄,宋詞韻律,在他的手裡跳動。
靜看歷史千層浪,最是智慧余秋雨。
「不臨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淵,不知地之厚也。」他一直在行走,走遍中國,又走向海外。為深刻理解中華文化,他追根溯源;為全面剖析傳統思想,他游歷世界。他結束了中華文化盲目自信的歷史,他為國人打開了真正的開放之門。
4、梅蘭芳?——將京劇藝術引向世界
從生命的谷底到藝術的巔峰,他的生命本身就是一場華麗的出演,他的一生就像一場永遠聽不到盡頭的京劇。幼年的苦練,青年的繼承,壯年的弘揚,成就了這位將我國的京劇藝術引向世界的第一人。
有的人被流放到貧瘠的土地,他的靈魂卻愈加豐盈;有的人被禁錮在閉塞的山村,他的歌喉卻可以飛躍千山萬水。他沒有出生在京劇世家,也無天賦可作徑,他的生命中本無樂符,可他卻用勤勉繼承了中華戲曲文化的精髓,唱響了京劇的大美。
他傾其一生在弘揚京劇的土壤上耕耘,終於收獲了豐碩的果實。曾赴日,赴美,赴蘇,將京劇藝術引向了世界。創作如歌,弘揚作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動聽。
5、當年明月
敢於突破,才能在平凡中創造非凡。對於一個普通人而言,大膽突破,在平凡的生活中作出不平凡的努力,真的不容易。然而,當年明月做到了。一位非科班出身的寫史高手,以《明朝那些事兒》將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清晰深刻、豐潤圓滿的還原在大家面前。當年明月,以其生動犀利、幽默詼諧的文字,使人性之善透過歷史灰霾放射出最耀眼的光芒。他大膽突破經典史書的呆板生硬,寫出了令許多人津津樂道的著作,也正因如此,他僅用一年時間便成功躋身「中國作家富豪榜」,創造了輝煌的事業。
當年明月曾說過:我其實是個特別平凡的人,我只想做個有勇氣的人。人生只有在不斷的突破與迎接挑戰中,才能凸現人生的意義。
【例文導引】
繼承與弘揚民族文化
魯迅先生有言:中國惟有國魂是最可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人才有進步。
國魂,就是生生不息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也是中華民族堅不可摧的立業根基。惟有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才能讓中華民族永葆生命力。
總有一些人,將國之魂魄永存心間,光耀歷史。
「紅樓痴儒」周汝昌,一生只做一件事。
研究紅學就是樂,不用浮名伴此生。遙望蒼穹,他是最亮的星。他一生都在文學的世界裡探求真諦,一生都在默默的傳遞著知識的薪火。
一勾彎月在冷凝處低懸,片片浮萍碎成搖曳的翡翠。你,獨坐於簡陋屋舍,筆起筆落,湧起層層墨香。曹雪芹為一部紅樓,「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字字看來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三百年後,你為一部紅樓,目盲耳聾,窮六十載光陰,建起紅學「四支」,使紅樓之光華,粲然世間。如今,你的名字便與紅樓一道,銘刻在時間的軌道上,流芳百世。
周汝昌太愛紅樓,這一愛,就是一甲子時光。六十年,他從一個出入學府和貴公子門庭的青年學子,到成為紅學研究的巔峰和大。他於紅樓,更像一位母親,一手拉起傳承,一手拉起創新,在紅學研究的道路上,愈行愈遠。
印度古諺有言:智慧是知識凝結的寶石,文化是智慧放出的異彩。只有弘揚和繼承中華文化,才能讓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之巔。
一代國學大師,黃裳,風華正茂之時已是奠基人,古稀之年仍是開拓者。薑桂之性,老而彌新。他在字里行間燃燒激情,點亮靈魂的燈塔,他在人生中真誠的行走,叩響心靈的大門。他一生藏書無數,在知識的海洋里恣意揮灑;他打破文體的規范,在文學的草原上任意馳騁。他的文字是一粒粒飽滿的種子,播近土壤就會長成一顆顆橘樹,一莖莖綠荷,一兜兜靈芝,一朵朵蘭花……帶著他襟袖間跨越上下五千年的遙遠芬芳,彌漫於天地之間。
黃裳的文字,融合了二周文字的精髓,既有魯迅的激憤、犀利,又有知堂的雍容、閑致;既有情趣和情調,又有觀點和見解。他的一生宛如年輕的鬥士,卻又用人生的閱歷沉澱了文章的氣質。在繼承與弘揚之間,他找到了人生最完美的坐標。
反觀現實,多少人為物慾、貪念拘縶,甘願舍棄民族文化與道德,縱意輕視。杜甫先生再次被我們紀念,卻是以褻瀆的方式,誰也無法預料還有多少文化名人被戲謔;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為迎合低級趣味,肆意改寫歷史文化。所以,在繼承與弘揚之間,我們必須要把握好其中的「度」,為迷惘的世人敲響警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