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10則作文素材
1.陶淵明論「持之以恆」
一個讀書少年向陶淵明求教。陶淵明帶他來到田邊,指著尺把高的稻禾問:「你仔細瞧瞧,它現在是否在長高呢?」少年蹲下目不轉睛地盯著禾苗,看了半天,說:「沒見長啊。」陶淵明反問:「真的沒見長嗎?那麼,春天的秧苗又是怎樣變成尺把高的呢?」少年不解地搖頭。陶淵明開導說:「其實這禾苗每時每刻都在生長,只是我們沒學察到。讀書學習也是這樣。知識的增長是一點一滴積累的,有時自己都覺察不到。但只要勤學不輟,持之以恆,就會由知之不多變為知之甚多。所以,有人說『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接著,陶淵明又指著一塊大磨石問:「你看那磨石,為什麼會出現像馬鞍一樣凹面呢?」少年答:「那是磨損的。」「那你可曾見到,它是哪一天被磨損成這樣的呢?」少年說:「不曾見過。」陶淵明又進一不誘導說:「這是農夫們天天在它上面磨刀、磨鐮、磨鋤,久而久之,磨損而成。由此可見,『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學習一旦間斷,所學知識就會不知不學地慢慢忘掉。」循循善誘的開導,使少年悟到了為學必須「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勤學則進,輟學則退」的道理。2.堅持的勝利
英國醫學家羅斯為了證實蚊子是瘧疾病菌的媒介,日復一日地和蚊子打交道。1983年的一天,他在顯微鏡下看了8個小時,眼睛酸痛,視力模糊,外加天氣炎熱,蚊叮蠅咬,觀察難以繼續。可是,還有兩只蚊子未觀察。放棄它們呢?還是再堅持一下?他定了定神,咬了咬牙,繼續在顯微鐿下觀察。最後的勝利,往往就在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突然,他發現這兩只蚊子身上有一種前所未有的細而圓的細胞,其中含有黑色物質組成的小顆粒,和瘧疾寄生蟲的色素完全一樣。就這樣,他終於找到了傳播瘧疾病的根源。
3.名人的「每日」
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每日黎明即起,堅持聽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六時的「科學知識講座」;
著名畫家黃賓虹生前每晚必畫,一次可畫8張;
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每天觀察天氣,記錄氣象日記;
孫中山在國外流亡時期,經濟十分困難,但他省錢買書,每日必讀,他說:「我一天不讀書,便不能夠生活。」4.成功的「鐵律」
馬克思寫《資本論》花了40年。 達爾文寫《物種起源》花了20年。
哥白尼寫《天體運行論》花了36年。 摩爾根寫《古代社會》花了40年。
歌德寫《浮士德》花了60年。 托爾斯泰寫《戰爭與和平》花了37年。
司馬遷寫《史記》花了15年。 左思寫《三都賦》花了10年。
李時珍寫《本草綱目》花了27年。 曹雪芹寫《紅樓夢》花了10年。
徐霞客寫《徐霞客游記》花了34年。
從以上幾個數字里,我們可以看到要成就一項事業,需要持久的恆心。所以,巴爾扎克說:「持續不斷的勞動是人生的鐵律,也是藝術的鐵律。」
俄國大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每天必寫,1862年,他被沙皇政府關進牢房,在那裡的778天,克服了重重困難,堅持寫出了舉世聞名的長篇小說《怎麼辦》等一系列作品。5.成功在於持恆
音樂家冼星海,練奏樂譜缺少鋼琴,就用碗、碟、盆、罐作為替代,經過長期堅持不懈的苦練,終於孕育出了振奮人心的、史詩般的歌曲——《黃河大合唱》。
梅蘭芳年輕時為了演好戲,每天一大早起床,盯著遠飛的信鴿練眼,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無一時間斷,終於矯正了眼皮下垂、眼神不能外露的弱點,成為一代京劇表演大師。
愛迪生為了解決燈絲材料問題,先後試驗了6000多種材料,最後成功。
中國科學家王林鶴在試制高壓電橋時所獲 得的成功,也正是積370次失敗的經驗教訓並堅持不懈地努力進取的結果。
6.蜂蜜如何釀出
一隻蜜蜂要釀出一公斤蜂蜜需往來飛行30萬公里,吸吮1200萬個花朵的汁液,每次採集歸來,還要把汁液從胃裡吐出,由另一隻蜜蜂吸到自己胃裡,如此吞吞吐吐120次到340次,汁液成蜜汁,但這時的蜂蜜,還有大量的水分,不適宜儲藏,蜜蜂還要不斷地鼓翅扇風,使水分蒸發掉,最後變成濃稠的蜜糖。由此觀之,蜂蜜 釀自於蜜蜂的鍥而不舍中。
7.鐵杵磨成針
相傳我國唐代大詩人李白,小時候念書缺乏耐心,常常逃學。有一天,他來到一座高山腳下,見一位老太太在磨一根鐵棒。李白很疑惑,,就上前追問。老太太告訴他要磨出一根綉花針。李白驚訝不已,鐵棒如何磨成針呢?老太太說:只要有恆心,不怕不成功。李白深受啟發,自此他發憤讀書,毫不懈怠,終於成為一代「詩仙」。
8.薛譚學謳
古代,有位叫薛譚的人,向歌唱家秦青學習唱歌,但還沒有學會秦青的全部本領,就自以為統統學到手了,於是向秦青告辭回家。秦青親自送他到城郊大路旁,彈琴唱歌為他餞行。秦青那高昂的歌聲,在林間回盪,使流雲也停立傾聽。薛譚學悟到自己還沒有把老師的本領真正學到手,便向秦青謝罪,要求回去繼續學習,再也不提回家的事了。後來他終於成了一位像秦青一樣的歌唱家。
9.居貧苦而志不倦
漢代傑出的思想家和文學家王充是在十分清貧的情況下開始專心治學著書的。他先後著有《大儒》、《譏俗》、《節義》、《政務》、《養性》等 書。王充從34歲開始,前後用30多年時間,寫成《論衡》一書。為了專心著作,他閉門謝客,拒絕一切婚喪喜慶的應酬活動。在他卧室的窗檯書架上,到處放著刀筆和竹木簡,他一有想法就隨時記下來。直到臨死前不久,他才完成這本對漢代唯心主義哲學和神學迷信進行系統批判的巨著。
10.生命不息筆不輟
勤勞是齊白石一輩子藝術生活的特點,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他不斷刻苦努力,至老不衰。在70餘年的畫畫生涯中,他差不多天天都要作畫。27歲以後,只有兩次害病,一次遭父母之喪才擱過筆。他的勤奮是持久有恆的,即使到了晚年,也沒睡過早覺,每天照例黎明即起,吃過早飯,便要畫上幾幅。對藝術真是孜孜不倦。1957年他逝世這一年的春夏之際,他的精神有些不濟了,健康情況已大不如以前,還絲毫不服老,頑強地和衰老作斗爭,畫了一幅花中之王——牡丹,這是他一生中畫的最後一幅畫。 剛好10個 希望對你有幫助吧
㈡ 一則作文素材
說的不清不楚,沒明白什麼意思?
㈢ 作文素材關於誠信的正反例各一則
季布"一諾千金"免遭禍殃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內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容諾。"(成語"一諾千斤"的由來)後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使他免遭禍殃。
周幽王烽火戲諸候
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報警的信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為博妻一笑的花招後又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於開心一笑。五年後,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願再上第二次當了。結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虜。
㈣ 找一則作文素材
真的很難找……
如果你能夠回憶起你是在哪裡看的話
會容易些……
不過你自己如果把這個擴寫一下的話,不是更好嗎
㈤ 每周一則作文素材
關於誠信的名言警句
、內不欺己,外不欺人。 ———孔子
2、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
3、言必信,行必果。 ——子路
4、你必須以誠待人,別人才會以誠回報。 ———李嘉誠
5、誠實是人生永遠最美好的品格。 ———高爾基
6、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 ———莎士比亞
7、沒有一處遺產像誠實那樣豐富的了。 ———莎士比亞
8、對自己的忠實,才不會對別人欺詐。 ———莎士比亞
9、誠實和勤勉應該成為你永久的伴侶。 ———本·富蘭克林
10、 難聽的實話勝過動聽的謊言。 ———蘇尤里·郁達列夫
11、 坦白使人心地輕松的妙葯。 ———西塞羅
12、 即使開始時,懷有故意的人,只要自己抱有真實和誠實去接觸,就一定能換來好意。
———日本 池田大作
13、 誠實是藝術的最大要素。只要我們總對自己誠實,藝術總在那裡,它決不會讓我們失望的。 ———柯尼利亞·奧提斯金約
14、 有所許諾,纖毫必償。有所期約,時刻不易。 ———袁采
15、 誠實比一切智謀更好,而且它是智謀的基本條件。 ———康德
16、 要宣揚你的一切,不必用你的言語,要用你的本來面目。 ———盧梭
17、 忠誠的高尚和可敬,無與倫比。 ———裴多菲
18、 我們應該老老實實地辦事。 ———毛澤東
19、 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干老實事,就是實事求是。 ——— 鄧-小-平
1.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言無常信,行無常貞,惟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荀子
信猶五行之土,無定位,無成名,而水金木無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為衣兮信為裳。——盧照齡
你必須以誠待人,別人才會以誠相報——李嘉誠
創業不像讀書,一天可以過好多年,創業必須一步一個腳印走。——周晉峰
求珍品,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講堂譽,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同仁堂"里看誠信
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
一個企業要永續經營,首先要得到社會的承認、用戶的承認。企業對用戶真誠到永遠,才有用戶、社會對企業的回報,才能保證企業向前發展——張瑞敏
真誠到永遠——海爾著名廣告語
信用是一種現代社會無法或缺的個人無形資產。誠信的約束不僅來自外界,更來自我們的自律心態和自身的道德力量。——何智勇
走上社會後,我們深感信-用-危-機的嚴重性和危害性。但埋怨沒有用,更不能等待。重樹社會信用必須靠每個人的努力,要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郭輝
一絲一毫關乎節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經意的失信,可能會毀了我們一生的名譽。——林達生
品牌包含了公司多年來積累的誠信聲譽,是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英國商人
各類話題優美語段集錦
1、青春的風鈴,吹開了心扉,青春的彩笛,吹動了夢想,青春的音符帶動我奔向希望。青春,這個美好的季節,正是我們播種希望的時候,珍惜它,把握它,讓它在我們手中放出奪目的光彩。
2、都說生活的船不能沒有理想的帆。都說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樂的時光,便是夢想的花季。
3、愛心是冬日裡的一縷陽光,驅散了凜冽的寒霜;愛心是久旱後的一場甘霖,滋潤了龜裂的心田;愛心是汪洋中的航標,指明了新生的希望。
4、不知是否曾經擦身而過,你輕輕地如天邊的一絲薄雲,即使可遇而不可求,也帶走了我心靈的關注……5、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不如意的事,如遭受挫折,被人誤解,受到批評等等。當時感覺,無疑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障礙。但是以後驀然回首,那隻不過是人生長河中的一朵浪花,多彩歲月的一縷馨香。
6、人生需要掌聲。許多人時常慨嘆:知青難求。何為知音,知音難道不是人生中的鼓掌聲嗎?
7、就像是風對於帆,就像是溫度對於種子,就像是陽光雨露對於萬物生長,贊美是我們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營養。
8、世上有一種不會凋謝的花朵,那是微笑。它不分四季,不論南北,只要有人群的地方都會開放。越是高潔的心靈,微笑之花越美。
9、青春是什麼?青春是希望。青春需要什麼?青春需要好好把握。無悔的青春,完美的答卷,把握好它。待到春風吹過時,回想過去,自己的認真把握,干好了該乾的每一件事,至少「這」也是對我們生命的一種交待。將青春握在手中,將希望銘記心頭,帶著希望與夢想,去追求,去奮斗,去創造青春之輝煌。
10、在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遠記住先哲的那句良訓:生活中的船不能沒有理想的帆。生活中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
11、讓我們行動起來,把愛心帶給那些失學兒童,帶給那些孤寡老人……帶給身邊每一個人。當你把愛心獻給他人時,你也獲得了莫大的幸福。要相信,只要人人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12、關注無須矯情,關注只會無意,那份認真與執著,就像飛向天空的蝴蝶,帶走我的關注,無意中又捎來生命與愛的消息,送給生命中的點點滴滴!
13、每每想起這件事,心裡酸酸的,只是這種委屈沒有升華成恨,而是造就了我堅強的性格,我也理解老師的心情。如果沒有那一次,我能體會到委屈的滋味嗎?哈哈!歲月無痕,惟有馨香縷縷。
14、人生的鼓掌永遠不能停息?它永遠激勵著人追求靈魂的高尚與完善,掌聲比愛心,比金錢更重要。讓掌聲響起來,人生需要掌聲。親愛的師長,多麼渴望得到您的贊美,哪怕是一兩句簡單的話語!
15、把微笑帶給生活,用微笑去點綴生命。不用再苦苦尋覓快樂,乞求光陰的憐憫,而是含著微笑走過四季,再將它們貯藏成幸福的美酒,享受一生。
16、蔚藍的星球,不息旋轉,壯闊的大海,白浪滔天;涓涓的小河,流過田野、鄉村和城鎮。這些都是生命活力的表現。
㈥ 求作文素材3則
————本次回答來自 網路知道團隊:知識正能量 ,有問題請求助——知識正能量團。
1.面對逆境 人生一世,不可能風平浪靜,不可能一帆風順,問題是如何看待逆境,如何渡過逆境。司馬遷本來由於一語不慎,得罪漢武帝,被處宮刑,身受奇恥大辱,成為被世人嘲笑的對象,人生位置也發生了改變。他心中的悲憤,在《報任安書》中可充分體現。但他沒有悲觀消極,而是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完成了《史記》的寫作,實現了自己的志願。如果司馬遷屈服於命運,則世無《史記》,他亦不會流芳史冊。他不僅為後世留下了史學巨著《史記》,還為後人如何應對人生中的種種痛苦與挫折做了榜樣。
2.感謝苦難 司馬遷對「苦難」有很深的體悟。他曾深有感慨地說出下列擲地有聲的話語:「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此真乃千古良言,歷久彌珍!我們不妨再將司馬遷的名句續寫下來:太史公受辱而作《史記》,杜甫流落乃成「三吏」、「三別」,吳敬梓落第方有《儒林外史》,曹雪芹困頓而著《紅樓夢》……中國歷史上這些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無一不是因作者飽受苦難而成。只有經過苦難的磨煉,生命的火花才會閃光發亮;只有在苦難中奮進,生活的花朵才會燦爛芬芳
3.挑戰命運 在《名人傳》中,羅曼·羅蘭將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稱為「英雄」,並將貝多芬冠於首席。他說:「在此英勇的隊伍內,我把首席給予堅強與純潔的貝多芬。」「我稱為英雄的,並非以思想或強力稱雄的人,而是靠心靈而偉大的人。」「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難來鑄造成歡樂。」羅曼·羅蘭精闢而又准確地概括出貝多芬人格的崇高和心靈的偉大。最終死亡逼近了偉大的心靈,貝多芬臨終時說自己的生命是「喜劇的終場」。這位音樂天才為歡樂而生,亦為歡樂而死,他沒有向命運屈服,他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使我完全屈服。」他昭示著我們,無論我們的命運有多麼悲慘,都不能向命運屈服,不要抱怨,振作起來,勇敢向命運挑戰,改變自己的命運。「用痛苦換來歡樂」這七個字可以總結他的一生。雖然貝多芬去世已經幾百年了,但他的精神是永恆的,他永遠活在人們的心目中。他的精神化作了一種力量,鼓舞著每一個人,正如羅曼·羅蘭說的那樣:「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就沒有偉大的藝術家……」
4.災患成就偉人 貝多芬、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的生涯,幾乎都是一種長期的受難。或是,悲慘的命運,把他們的靈魂在肉體與精神的苦難中折磨,在貧窮與疾病的鐵砧上鍛煉;或是,他們目擊同胞受著無名的羞辱與劫難,而生活為之戕害,內心為之碎裂,永遠過著苦難的日子。他們固然由於毅力而成為偉人,也由於災患而成為偉人。貝多芬在耳聾的痛苦中曾期望他能支持別的受難者,「但願不幸的人,看到一個與他同樣不幸的遭難者,不顧自然的阻礙,竭盡所能地成為一個不愧為人的人,而能藉以自慰」。經過了多少年超人的斗爭與努力,克服了無數的苦難,完成了他所謂「向可憐的人類吹噓勇氣」的大業之後,這位勝利的普羅曼德,回答一個向他提及上帝的朋友時說道:「噢,人啊,你當自助!」
5.坦然「接受」 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聯系在一起,在自己的「寫作之夜」,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道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 他是個殘疾人,他曾幾次為此而悲觀想要自殺,但當他終於覺悟到無差別便不成為世界時,他便坦然「接受」了殘疾之軀,「接受」了自己與別人的差別,並努力做一個精神上的健康人。 史鐵生釋然面對苦難的徹悟尤其值得欣賞。他說:「苦難消滅自然也就無可憂悲,但苦難消滅一切也就都滅。」所以,人是萬不可追尋什麼絕對的公平、永遠的利益以及完全無憂無慮的所謂「幸福」的。 當一枚命運的毒針將20歲的史鐵生的雙腿刺癱後,輪椅變成了他的「墳墓」一樣的制約。一段漫長的「苦熬」之後,輪椅變成了作家泅渡生命苦難的「諾亞方舟」,作家用他筆下的文字,完成了人生的新的站立與行走。
6.解開心中的繩結 20歲本應是最狂傲的年紀,無情的上帝卻奪去了史鐵生健美的雙腿。仇恨、不滿、憤懣和無奈充斥著他絕望的心。每天,輪椅成為家與地壇連接的支點。日出日落,四季交替,他用十幾年的光陰思考,從地壇的一草一木、小蟲飛鳥、來往路人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諦,漸漸解開了心中的繩結。 「一沙一世界,一人一乾坤,何必執著於暫時的得與失、歡快與痛苦!」史鐵生如是說。十幾歲的他把自己的心厚厚地包裹起來,用繩索束縛著。三十幾歲的他終於解開了心中的繩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