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以俗為話題800字作文
今天剛好在門口看見一件,是一個有車的人家把隔壁鄰居人的門口的水溝上的石壓內板搞壞了,壓壞了。由於水溝容位高現車不去走不了,所以車里的一個女人出來門口破口大罵,隔壁的老人,看見剛修好的板又壞了,很是生氣,但是說不過人家所以也就任著板壞了,車走了,然後在背後壞壞罵幾聲。其實路挺寬的只不過對面的人家把車停在路旁,半條道沒有了。
整個事情很簡單,開車的人不叫停車的人把車開開一點,卻把老人家的水溝壓壞,其心態與水溝的污泥爛屎還臭,你可以擴展開來來寫,先寫事情的發生,可以想像這件原本平常的事如何反應停車人有權有勢的庸俗 開車的男人的低俗和老人的低俗 開車下來罵的人的媚俗。
我覺得老人低俗,是為什麼就對的事不據理力爭,看著水溝被壓壞後只是罵罵聲。而自己的兒女也不見得出來看看。人要有氣,勇於爭取。
最後你可以文筆一帶寫到其他的現象,你認為低俗活著是否反而能存活得久,是否媚俗地活著可以攀龍附鳳這樣生活更好,還是說庸俗之人要有資本。。。。。。
本人不贊同代筆寫文,但是就理一下思路則可,希望對你有用
❷ 以民俗為話題的作文
飄盪千年的精靈不知於何時,你幽然出現;不知於何處,你開始熠熠發光。從歷史的深遠處走來,帶著先哲們的不朽之作,輕輕地靠近了我,不得不說是精靈。也許是在遠古,或許是在更遠的時代,你便流行於民間。但我真正地認識你,便是在讀《詩經》的時候。305首詩歌的確是一種文化,開創了現實主義詩歌之路。在戰國七雄的爭戰中,你曾一度消沉,而等到戰亂平息,始皇一統天下之後,你便悄悄地帶上了《離騷》上路。這對你來說。不得不說是一筆極為可觀的財富,因為《離騷》開創了浪漫主義的先河。直到今日,她還在閃閃發光,像黃金一樣。不得不佩服你,因為經得住時間沉澱的,往往是永恆的東西。而你獨具慧眼,早在千年前,就收容了《離騷》),帶著屈原的怨憤與不平。屈原沉入汨羅江,但我知道,就在他沉入水中的那一刻,分明有一個升騰的靈魂隨你飄走。這些可謂民族文化大倉庫中的先期珍品。你獨具慧眼,與《詩經》、《離騷》攜手,深味了民族的苦難,理解了屈原的怨憤。經得住時間沉澱的,往往是永恆的。時至今日,它們還在閃閃發光,如黃金一樣。跳盪在「坎坎伐檀」聲里的「苦難」猶在耳邊,「怨憤」隨汨羅江水流轉千萬年。中華文化,可謂博大精深。可在數千年的沉澱中,你——傳統詩歌文化的分量最重,包羅最為全面。不僅表達出人民的疾苦、人民美好的嚮往,還將文人那種柔弱的文人蘊於其中。
實在不能不說是你是精靈,古怪、親近卻又讓人摸不透。但你這個精靈,不知怎的,卻總愛與文人做搭檔,他寫了,你便檢查,值得欣賞的,你便悄悄捎上,沒有一絲的猶豫,盡管你的囊中已是沉甸甸的了。還記得你在途徑宋代的時候嗎?你一路風塵僕僕,到達宋朝時,包裹早已是滿滿的。但你仍舊不滿足,騰雲駕霧,來俯視蒼生。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朝代,但最顯眼的地方便是赤壁。於是,不辭勞苦,你來到這里。「一道天光射向赤壁,便產生了前後赤壁賦的千古絕唱。」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寫道。也許正是這道天光,使你驚喜萬分,像哥倫比亞發現新大陸一般。你在宋代稍做停留,又收集了大包的詩歌,而後又匆匆地踏上了征程。實在不得不說你是精靈,行得匆匆,卻從未遺漏過哪一朝、哪一代。恍若隔世,現在你悄悄地靠近了我們。等到你又起程之後,我們及現在的一切都將成為歷史,但你依舊前行!因為有了你,我國成了一個詩的國度:詩的歷史,源遠流長;詩的成就,燦爛輝煌;詩人詞者,星光燦爛;詩的風格,艷若群芳!我心中的精靈啊,你如同歲月水流里的白蓮,愈加古老,就愈發清香!我心中的精靈啊,望你能夠地久天長![簡評]流淌在我們體內的,是祖先留下的一腔熱血,傳承於心中的是生生不息的傳統文化。中華詩詞就是傳承文明的一根磁石,一極連著古代,一極連著現代,子孫心靈的羅盤會受到祖先強烈的感應。這感應是繁華落盡的真純,是詩詞所包容的人性的純朴、豁達、正氣。
❸ 幫忙傳幾篇以"俗」為話題的優秀作文,急用,拜託各位了!
老北京的春節習俗
日落日升,斗轉星移,回首往昔,歷史為我們留下了太多的繫念和玄想,而這「歲時禮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節習俗成了我國最大的傳統民俗節日。春節在古都更受到人們普遍重視,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節習俗。農歷的正月初一為春節,俗稱「過年」。春節原起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古代的春節稱:「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後,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為春節。
就北京地區來說,從臘月初八家家戶戶要泡臘八醋(蒜),就開始有了「年味」。民謠講:「老太太別心煩,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有一首歌謠唱道:「糖瓜祭灶,新年來到,丫頭要花,小子要炮……」。從這一天開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掃房子,蒸饅頭,置辦年貨,貼「福」字,貼年畫,剪窗花,貼對聯。貼門神,貼掛錢,一直忙活到除夕,開始過大年。
北京人總是把「福」倒著貼在門里、衣櫃、水缸上,寓意著福到了。貼春聯也有許多講究,一般百姓家貼紅色春聯,門楣上貼「橫批」,內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紙鑲紅邊;守制者(有父、母喪者)則要用藍紙;廟宇用黃紙。春聯最早始於五代時的後蜀。據說當年蜀太子在本宮門上提寫「天垂余慶、地接長春。」八個大字,這就是中國最早的一副春聯。北京人在屋內廷貼上「抬頭見喜」,屋外貼上「出門見喜」,院內貼「全院生輝」等春條。
過去大多數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龕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講究的要擺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餅、花糕的面鮮,成堂的水果、成堂的乾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飯,素餃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擺三堂或五堂供品。北京人過年講得就是吃喝玩樂,以吃為主。這些供品實際上也是為人准備的。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豐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飯要葷素一起上。有冷葷、大件和清口菜。冷葷有冷燉豬、羊肉、冷燉雞、鴨。大件有:紅燒肉、扣肉、米粉肉、紅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羅十、鹹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葷素睡覺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餃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還總是把餃子包成元寶形,在餃子中放進糖、銅錢、花生、棗、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著日後生活甜蜜;吃到銅錢意味著有錢花;吃到花生意味著長壽,因花生又名長生果,吃到棗和栗子的意味著早立子……
北京春節的習俗真有趣!
吃年夜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卜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後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多少喝一點。
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面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朝傳下來的。相傳,醫聖張仲景在寒冬臘月,看到窮人的耳朵被凍爛了,便製作了一種「祛寒嬌耳湯」給窮人治凍傷。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溫熱的葯材,用麵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煮熟,分給窮人吃,人們吃後,覺得渾身變暖,兩耳發熱。以後,人們仿效著做,一直流傳到今天。新年吃餛飩,是取其開初之意。傳說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盤古開天闢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長面,也叫長壽面。新年吃面,是預祝壽長百年。
接神
接神是為新舊年分野,但接神時間亦不太統一。有的子時一到就開始舉行儀式,有的到「子正」之時,即午夜零點開始接神,有的則在「子正」之後方接。祭灶後,諸神都回天宮,不理人間俗事,到除夕子時後,即新一年來臨時,又降臨人間理事。接神的儀式在天地桌前舉行,由全家中的最長者主持。因為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時來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於接何神,神從何方來,要預先查好"憲書",然後帶領全家舉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憲書」上指示:「財神正東、福神正南、貴神東北、喜神西南、太歲神西南等」。按方位叩首禮畢後,肅立待香盡,再叩首,最後將香根、神像、元寶錠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備好的錢糧盆內焚燒。焚燒時同燃松枝、芝麻秸等。接神時鞭炮齊鳴,氣氛極濃烈。
踩祟
接神後,將芝麻秸從街門內鋪到屋門,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聲,稱為「踩歲」,亦叫「踩祟」。由於「碎」與「祟」同音,取新春開始驅除邪祟的意思。
祭祖
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漢人祭祖,多半做魚肉碗菜,盛以高碗,頗有鍾鳴鼎食之意。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設火鍋,按靈位設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將火鍋扇開,隨時換菜。旗族人祭祖,滿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黃油炒黃米面,撤供時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風味。滿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蘋果、素蠟檀香,靜肅異常。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餑餑,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頭,獻供新茶。祭祖形式雖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懸影,上元夜撤供,親朋之至近的,拜年時也必須叩謁祖先堂,不獨慎終追遠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藉此保存了。
❹ 以雅與俗為話題的作文
雅與俗 筆墨紙硯,琴棋書畫,飲酒作賦,暢談千古事,是文人墨客的一份雅緻;百姓於茶餘飯後促膝閑聊家長里短,乃是市井之俗。然而,雅與俗並非對立,雅俗共生,方才有了我們豐富多彩的生活與文化圖景。 俗,何嘗不是雅的一種表現形式?「嶺上晴雲披絮帽,初日樹頭掛銅鉦」,展現了詩人美好恬淡的生活。「絮帽」與「銅鉦」看似俗氣,帶著鄉土氣,難登大雅之堂,實則是詩人的淡雅生活的真切表現,是返璞歸真後的一種真實的,美好的心境。詩文字面上的俗氣遮不住那追求田園的雅緻的心情。當我們以作者的角度去體會這份田間之樂時,便會發現那俗的背後,是一份別致的雅緻。而這種雅,在俗的烘托中更顯得富有詩意,富有生命的氣息與張力。 雅,又是去除了俗的雜質後沉澱下的精髓與讓人回味無窮的韻味。雅士俗的凝聚於提煉,擁有不隨時間的流逝而褪卻的光芒,閃耀著精雕的文化珍寶。《聊齋志異》中的故事皆出於市井俗人之口,本來俗氣的故事在作家的藝術加工下熠熠生輝,使故事本身顯得雅緻與脫俗;《四世同堂》,《茶館》取材於世俗生活,以小人物的視覺鋪展開來,就是這份源自「俗」的創作,因其真實的情感與情景,得以深入人心,成為文人墨客品讀的佳篇,成為百姓閱讀的一份雅緻。俗,在藝術上的加工與提煉中得以洗盡鉛華,升華為雅,鏤刻人心,傳承至今。 然而,唯有以真摯的情感為鋪墊,以一份對美好的追求為基礎,俗中才能有雅閃光,雅才能由俗匯聚而成,擁有生生不息的力量,擁有頑強的生命力。 那些虛無縹緲的俗,沒有精神與文明的積淀,終將隨風散盡,淡忘於時空的蒼穹,無法升華為雅緻為人銘記;而那些高高在上的雅,沒有俗的積淀與積累,只會留於表層,難以深入人心,也會因時間與時代的變遷而坍塌,留下的只是虛無的形骸,終為人淡忘。 雅與俗相互支持,方能成就前方的燦爛。
❺ 以民俗為話題的500字作文
春節文化的傳承 八駿嘶風傳捷報,五羊跳躍展新圖。 花紅桃艷,金桔滿盤,喜氣洋洋華夏兒女策馬赴羊年,春節年年過,今年過節又不一般。俗話說「俗隨時變」,春節習俗傳承、演變到今天,在形式和內容上都有了許多變化,回望過去,每個時代都各有風格: 50年代的年夜飯:幾斤肉快活吃幾天 60年代的瀟灑:在廣闊天地里過年 70年代的年貨:新奇玩藝造出來 80年代的娛樂:看春節聯歡晚會 90年代的拜年話:身體健康排第一 現代社會花樣更多,過幾年一個樣,呼機拜年,電話祝福,簡訊傳情,餐館年夜飯,旅遊過大年。但這畢竟是少數時尚弄潮兒的好戲,大眾的呼聲是,年越過越淡了。可不是,這應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第一是社會生活的急劇變化,使得某些十分重要的春節民俗面臨危機。慶豐收,祭祖和驅鬼,這是春節的靈魂。如今的人們,特別是城市的新生代們,不僅擺脫了農耕,而且也遠離了宗法家族,春節慶豐收祭祖的意義消失了,人們現在相信科技,也不怕鬼敬神了,驅鬼也取消了。守歲,它是年節的核心。如果說,連它也省略的話,那肯定會影響到年節的地位,會減弱民眾的節日心理,使人們覺得節日跟常日沒有多大的區別,就會影響到節日的傳承。它本來的意義是為了祈求長命百歲,現在人們已經失去了這樣的信仰,就不太願意熬夜了,但是我們把"守歲"當作一年中的不眠夜,大家在一起聊天、說話、娛樂、總結過去、暢想未來,這沒有什麼不好。 第二,20世紀以來中國的主流文化一直盛行激進主義。他們把現代化與傳統對立起來,把科學與信仰對立起來,反傳統、反宗教信仰;結果春節民俗中許多傳統內容、信仰內容被破壞。例如,把公歷第一天稱為"新年",而把傳統的歷法新年改稱春節,淡化了、模糊了春節的"新年"含義。以致於有人想取消春節,用陽歷年取代春節。 第三,國外節日文化的引入對我國傳統年節產生了沖擊。物質享受為主的春節氣氛淡化的一面,是以精神享受為主的西方節日的興盛,現代生活的個性化與多元化,也需要多樣化的節日。不同層位的人們大可從那些節日中獲得情趣。越是多元化,本土固有的文化應該是最具有魅力的,一個民族的永久性,首先在於它文化的本土性。本土性越強化、越固有化,他的主導地位才能更突現出來。 第四,如今,平時工作日的縮短,休息、娛樂時間的增多,使得過年便不再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休息、娛樂時間。城鎮人民溫飽基本解決,也不再等著過年吃大餐,穿新衣,走親戚,而是精神壓力尋求解放,想著可以哪裡去玩,玩什麼,怎麼玩? 時代不斷賦予春節新的內容,時代也不斷給予它新的挑戰,不同的時代雖然內容上不斷增新,但基本的形式和主題卻始終保持不變,「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國泰民安」,正是春節具有強大生命力和民族凝聚力的思想表現。 無論怎麼變,它祝福吉祥如意的深層含義沒有改變。春節家庭團聚的習俗至今相傳,人們再苦再累,春節那幾天一定要好好過,這是個人生理調整的需要,也是心理調整與社會關系調整的需要。無論是旅遊過年、上網過年、還是晚會過年,人們尋求的還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人們在同一的時間以大致近似的方式作大體一致的選擇,是個人的需要,也是社會的需要與民族的需要。 一種民俗的傳承是需要民俗心理和社會生活環境的。當社會生活環境發生了變化,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民俗心理必然發生變化。然而這種心理變化並不似社會變遷那樣快,需要與新的生活方式進行長時間的整合。春節作為一個民俗,在社會的發展逐步擺脫農業主導而向更高的層次邁進的時候,去與留就是純自然選擇,而不能人為干預,其保留的也將是最有生命力的。 每個時代都為春節增添新的魅力,塗抹上新的色彩,我們身處於一個中華民族全面復興的偉大時代,自然應該為春節這個古老的節日增光添彩,因為民俗應該是民眾在生活中自發形成和傳承的,來體現民眾的文化訴求。 我們只有在保持傳統與接受現代生活方式方面找到一個契合點,我們才可能建構出一個新的民族文化體系,也就是在與時俱進的過程中,傳承我們的春節文化,強化它的本土性,再向世界進軍,讓它成為世界人民同樂的佳節!
❻ 以俗為話題的作文
老北京的春節習俗
日落日升,斗轉星移,回首往昔,歷史為我們留下了太多的繫念和玄想,而這「歲時禮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節習俗成了我國最大的傳統民俗節日。春節在古都更受到人們普遍重視,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節習俗。農歷的正月初一為春節,俗稱「過年」。春節原起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古代的春節稱:「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後,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為春節。
就北京地區來說,從臘月初八家家戶戶要泡臘八醋(蒜),就開始有了「年味」。民謠講:「老太太別心煩,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有一首歌謠唱道:「糖瓜祭灶,新年來到,丫頭要花,小子要炮……」。從這一天開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掃房子,蒸饅頭,置辦年貨,貼「福」字,貼年畫,剪窗花,貼對聯。貼門神,貼掛錢,一直忙活到除夕,開始過大年。
北京人總是把「福」倒著貼在門里、衣櫃、水缸上,寓意著福到了。貼春聯也有許多講究,一般百姓家貼紅色春聯,門楣上貼「橫批」,內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紙鑲紅邊;守制者(有父、母喪者)則要用藍紙;廟宇用黃紙。春聯最早始於五代時的後蜀。據說當年蜀太子在本宮門上提寫「天垂余慶、地接長春。」八個大字,這就是中國最早的一副春聯。北京人在屋內廷貼上「抬頭見喜」,屋外貼上「出門見喜」,院內貼「全院生輝」等春條。
過去大多數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龕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講究的要擺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餅、花糕的面鮮,成堂的水果、成堂的乾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飯,素餃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擺三堂或五堂供品。北京人過年講得就是吃喝玩樂,以吃為主。這些供品實際上也是為人准備的。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豐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飯要葷素一起上。有冷葷、大件和清口菜。冷葷有冷燉豬、羊肉、冷燉雞、鴨。大件有:紅燒肉、扣肉、米粉肉、紅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羅十、鹹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葷素睡覺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餃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還總是把餃子包成元寶形,在餃子中放進糖、銅錢、花生、棗、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著日後生活甜蜜;吃到銅錢意味著有錢花;吃到花生意味著長壽,因花生又名長生果,吃到棗和栗子的意味著早立子……
北京春節的習俗真有趣!
吃年夜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卜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後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多少喝一點。
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面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朝傳下來的。相傳,醫聖張仲景在寒冬臘月,看到窮人的耳朵被凍爛了,便製作了一種「祛寒嬌耳湯」給窮人治凍傷。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溫熱的葯材,用麵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煮熟,分給窮人吃,人們吃後,覺得渾身變暖,兩耳發熱。以後,人們仿效著做,一直流傳到今天。新年吃餛飩,是取其開初之意。傳說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盤古開天闢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長面,也叫長壽面。新年吃面,是預祝壽長百年。
接神
接神是為新舊年分野,但接神時間亦不太統一。有的子時一到就開始舉行儀式,有的到「子正」之時,即午夜零點開始接神,有的則在「子正」之後方接。祭灶後,諸神都回天宮,不理人間俗事,到除夕子時後,即新一年來臨時,又降臨人間理事。接神的儀式在天地桌前舉行,由全家中的最長者主持。因為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時來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於接何神,神從何方來,要預先查好"憲書",然後帶領全家舉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憲書」上指示:「財神正東、福神正南、貴神東北、喜神西南、太歲神西南等」。按方位叩首禮畢後,肅立待香盡,再叩首,最後將香根、神像、元寶錠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備好的錢糧盆內焚燒。焚燒時同燃松枝、芝麻秸等。接神時鞭炮齊鳴,氣氛極濃烈。
踩祟
接神後,將芝麻秸從街門內鋪到屋門,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聲,稱為「踩歲」,亦叫「踩祟」。由於「碎」與「祟」同音,取新春開始驅除邪祟的意思。
祭祖
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漢人祭祖,多半做魚肉碗菜,盛以高碗,頗有鍾鳴鼎食之意。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設火鍋,按靈位設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將火鍋扇開,隨時換菜。旗族人祭祖,滿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黃油炒黃米面,撤供時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風味。滿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蘋果、素蠟檀香,靜肅異常。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餑餑,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頭,獻供新茶。祭祖形式雖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懸影,上元夜撤供,親朋之至近的,拜年時也必須叩謁祖先堂,不獨慎終追遠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藉此保存了
❼ 以民風民俗為話題寫作文600字
「56個民族,56朵花」。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都有不同的特色民居,特色飲食,這就應了一句話「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而滿族,就是這56 朵花中艷麗的一朵,滿族的服飾特別有特色,下面,我就來簡單的介紹一下。
滿族婦女不纏腳,所有鞋子綉有漂亮的花飾,鞋底中央墊有10公分高的木質鞋跟。滿族婦女穿著這樣的鞋走起路來,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搖曳的步態。
旗袍是滿族婦女的傳統服飾。她們喜歡穿長及腳面的旗袍,或外罩坎肩。旗袍的特點是立領 . 右大襟 . 緊腰身 . 下擺開衩。古旗袍有琵琶襟 . 如意襟 . 斜襟 . 滾邊或鑲邊等。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後,經改進,腰身寬松,袖口寬大,長度適中,便於行走。已成為中國婦女較通行的服裝。三十年代初受西方短裙的影響,長度縮短,幾近膝蓋,袖口縮小三十年代中又加長,兩邊高衩。四十年代縮短,出現短袖或無袖旗袍,外為流線型。繼後,衣片前後分離,有肩縫和裝袖式旗袍裙等。旗袍具有東方色彩,能充分顯示依態雍容文雅,被認為是表現女性美的 典型民族服裝。稱譽世界。
婦女旗袍的裝飾性比男性旗袍更強。領子 . 前襟和袖口都綉花裝飾。鑲嵌幾道花紋或彩牙兒,俗稱「畫道兒」或「狗牙兒」。
滿族婦女的服裝十分漂亮,滿族男子的服裝也很不錯。
歷史上的滿族男子多穿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帶,或穿長袍外罩對襟馬褂。
馬褂是滿族男子騎馬時常穿一種褂子。馬褂分為大襟 . 對襟 . 琵琶襟等多種形式。馬褂後成為日常罩於袍子外面的服裝。高領對襟,四面開禊,長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可露出三、四寸,將袍袖卷於褂袖上面,即所謂大、小袖。現在許多滿族人所穿的對襟小棉襖,就是從馬褂演變過來的。為了騎馬方便,在長袍的外邊套一種身長至臍,四面開禊的短褂,以御風寒。
滿族的男子夏季頭戴涼帽,冬季戴皮製馬虎帽。他們的衣服喜歡用青 . 藍 . 棕等色的棉 . 絲 . 綢 . 緞等各種質地的衣料製作,褲腿扎青色腿帶,腳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製烏拉。頂上留辮子,剃去周圍的頭發。
滿族,是我國56個民族中的一個少數民族,是一朵艷麗的奇葩。它有與其他民族不同的風俗,不同的特色,需要我們去慢慢了解,慢慢的認識。
❽ 以風俗為話題的作文
過幾日便是中秋了。今晚,月光如銀,我獨坐於陽台牽牛花花架下,一盞清茗,一冊薄詞。清輝似水,在我的衣衫上靜靜流瀉……
不由想起家鄉來了。
家鄉的中秋是熱鬧的、恬適的。家家都要量一笸籮的新糯米,做「麻糍」。糯米蒸熟了,倒進竹簍里,當家的早歇了農活,在河塘邊洗干凈了泥腳,掮著糯米飯簍過來了。舂糯米團一般在曬谷場上進行。白天,白熾燈就拉起在屋檐下了,黃瓜架兒、晾衣桿兒,能架起的地方都拉上。蹲在角落睡大覺的石臼被搬出來了,木頭楔子搗得香噴噴的糯米團,又滑又嫩。那搗楔子的都是身強力壯的男人,也有身桿精瘦、面色紅潤得象蝦子一樣的老頭。蹲在邊上,手往石臼里捋著的是女人。女人的手臂上卷著袖子,不白,夏忙曬了一季,黑得油亮。油亮的手在白花花的糯米團上翻騰,象泥鰍一樣潤滑。男人的背脊光著,汗似水一般的淌,滑亮亮,清光光的一片。他們側身一個馬步,雙手輪起楔子,前腿膝蓋一伸一曲,腳板「哼哧哼哧」地踩著節奏,簡直是翩然起舞。優美的「哼哧」聲招徠許多看客。看客們三五成群,坐著、蹲著、靠著四周的矮牆垛。女人們拉家常,比誰的衣服料子鮮;男人們話莊稼,比誰家的稻子收成好;孩子們不錯過這個好機會,放著膽子追逐嬉戲。一家舂完了,早有下一家等在邊上了。人們贊美男人的好筋骨,贊美女人糯米煮得香,贊美這家的黃瓜杈攀得高,贊美那家田裡的晚穀苗兒下得早下得青……
我那時寄宿在不遠的中學里。中學立在鳳林溪畔一個平坦的山頂上,原先是一個庵堂,人們習慣稱它作「南楠庵」。每逢中秋,總是要盼到晚自修下課,趁著皎潔的月色,一路沿著山道狂奔。或者抄近路,沿著水邊石徑,一路聽著瀑布驚心動魄的喧騰、小溪的丁冬,越過田野,來到那歡樂的燈光下面,分一口最新鮮的香糯「麻糍」。
更有趣的是捕魚。那是孩子們的游戲。我們那時都是十四五歲的少年。月光,白沙似的皚皚一片。霧氣還沒有上來。青蛙在秧田和池塘里「呱呱」歡唱。我們背上漁網,提上竹簍,就出發了。田野下面就是鳳林溪畔的沙地,竹筏一條條橫卧著。我們選中一條又寬又大的,一起推下溪去。堂哥堂姐撐篙,表弟負責撒網。我是生手,就坐穩了看。竹篙支動,水裡的月亮就破了,碎了,象一潭玉屑沉浸在清波里。兩邊是黑鬱郁的田野、靜穆的村莊、凝滯的綿延而高聳的山峰。清風習習,迎著臉頰溫柔地滑過。
我們橫穿溪流張網。然後,避到一處水流緩慢的地方,躺在筏上聽姐姐唱歌。姐姐小的時候熱衷於演戲,招了幾個差不多大的玩伴,在自家堂前搭了檯子,居然有許多人來看!我至今記得,她唱的那一曲「好山好水好風光」。那甜潤清亮的嗓音劃破水面的寂靜、月下的寧謐,象清風一樣,吹拂在我們的心田上。接著,是哥哥開始的鬼把戲。皓月映波,霧氣渺茫,恍非人境。哥哥的「鬼怪」登場了。有一個灘里淹死了許多人,鬼怪一個接一個出現哪!專門捉小孩!——這個灘就在這里!堂弟嚇得先哭開了,我們毛骨悚然地叫嚷著趕快離開。哥哥突然得意忘形,「哈哈哈哈」笑開了,捧著肚子前仰後偃。
夜深了,我們收網回去。網拉起來,沉沉的。大大小小的魚,象寶物似的一個接著一個被收拾到魚簍里,總不少於半簍。於是,接下來的兩天,飯桌上便有幾碗鮮色。阿姨用辣椒、大蒜紅燒了,不放醬油,放的是缽里現曬著的六月醬,特香特甜。我們四個少年娃,見了這「勞動成果」,都跟貓似的,不消兩頓,就給解決了,哥哥更是吃魚不吐骨頭。
念完大學,教起學生,每念及《赤壁賦》「月出東山之上,徘徊鬥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傾之茫然。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便懷念起那些歲月來。離開家鄉已經十五年了,不曾再有那樣的山水、月光之娛。望著眼前城裡長大的學生,雖試圖盡力去描繪那空靈神妙、物我兩望的妙境,總覺枉然。
於是更慶幸自己有那樣一個美妙的少年。手頭有一本老師的詞集,其中一則記錄了82年「南楠庵」下月夜捕魚的情景:
漁歌子*觀音漁
明月盈灘水閃光,匆匆漁火兩人張。溪鷺闖,簍魚慌,漁歸問酒舉炊忙。
詞末做了詳細的注釋,雲築石圍堰以摸洞抓魚時,雙手合掌做觀音狀,遂稱為「觀音漁」。這填詞的老師是家鄉一代名醫之後,縣志上都作了詳載。我半途轉學回老家有幸做了他的關門弟子。我記得一次寫了一篇捕魚的作文,他將我叫喚了去,輕輕地笑著,問我是真的嗎?我響著喉嚨很肯定地回答:是真的。他便笑得更燦爛了。他說,月光皎潔的夜晚,魚是不多的,更不會自己跳出水面。後來才知道,他不僅自己捕魚、種地、摘茶還能親手設計房子、搭模型、砌房子、治病,作詩、作詞、作文、作畫、剪紙,竟是無一不精。甚至退休了,為了解決春汛夏旱,還為村裡籌謀,興修了水利。能受教於這樣的老師,不是三生有幸嗎?尤其他的品德為人,更如這滿月的清光,讓人嘆為觀止。
如今,二十年過去了。鳳林溪水不再浩浩湯湯,上游架起了幾座電站,水淺了,流緩了,河細了。我和哥哥姐姐也早已拖兒挈女。表弟早逝也快十五年了。老師也遇了車禍,頭顱受損,萬幸撿得一條性命,但還時時記掛著我。白天,打個電話回去,詢問哥哥姐姐阿姨伯父可都好。姐姐說,瘦了,人都精瘦了,忙著加工場的生產管理。又聽舅舅說,哥哥琢磨著要把工場開到縣城去,勞力都外出打工了,招不到人。
於是,我知道,我只能坐在陽台上,徒然空想了。我想,也許有一天,我們都老了,都安閑了,都可以停歇下來了,都完成了自己為人子為人女為人父為人母的責任,也許,某一個夜晚,我們還會一齊推下一條又大又闊的竹筏,一路唱著輕歌,盪漾在鳳林溪上吧!
夜涼了,月已中天了。我還是進屋吧!明月有知,該為我圓了此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