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沒有關與 永恆的瞬間 的作文素材啊
臨死前的微笑
『貳』 短暫與永恆作文,有關歷史人物的例子
短暫·永恆
一片楓葉,一張賀卡,一段音樂,一封信箋,都穿插了一個個夢幻般的詩意時光;一盞台燈,一杯清茶,一聲問候,一抹雲霞,都融入我們記憶里閃耀般的過往。一串千紙鶴,一罐許願星,一個漂流瓶,還有那些生活中零零碎碎地片斷,或許短暫,但會變成我們相信幸福的理由。人的一生無一例外都是由一個個曲折零碎的生活片段組合成的,而美好的事物就是生活中的一個個亮點,連綴成一串珍珠般的往日時光。就像曇花,就像彩虹,美,常常因為其短暫而成為永恆。那麼請記得,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
偶然間翻開書,發現一篇《有效期限》的文章,它寫了台灣漫畫家幾米的一幅題為《有效期限》的漫畫。畫的中心是一片淺綠的水,上部有一些葉片粗大開滿紫花的藤兒,中間偏下是兩塊石頭,石頭上坐著一大一小兩人。左下角一隻小紙船正悄然無聲地駛來,朦朧的影子倒映在水裡,顯得那樣聖潔、詩意而又孤寂、無助。旁邊的詩雲:一艘小紙船,悠悠地飄過來,吸飽水分,漸漸沉沒。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是啊,生命就是這樣輪回,所有的美好,經歷過了,便消逝了。任憑我們再怎樣挽留,它卻依然不肯停下腳步。風過般無痕。那些遺失的美好,就算再短暫,在我們的心海里,定格永恆……
親情有「有效期限」。從懷胎十月、呱呱墜地、嗷嗷待哺到成家立業,父母為我們操碎了心,他們帶著一顆心來,不帶半片草去。我們在一天天長大,他們卻在一天天衰老。父母可以幫我們走完上半生,卻無法照料我們的下半生;孩子能陪伴我們的下半生,卻無法回到我們的上半生。生命的輪回就是這樣,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我們總是在失去的時候才想到感恩,其實,抓住現在,就是抓住幸福。
青春有「有效期限」。記不清有多少個這樣的夜晚,在我寫作業的筆尖下滑落;記不清有多少根蠟燭,在我的凝視中化為灰燼,逝者如斯,我時時刻刻會聽見自己對生命承諾的餘音,感到歲月的流轉在漸漸稀釋我的年少無知。青春時節,是人生的春天,是孕育理想,確立志向的最佳時期。而青春就像那東流的水,過去,而不再復回。短暫的青春,是人生的奠基,抓住它,我們才能起航,才能飛翔。
友情有「有效期限」。人生苦短,過客匆匆。或許認識和結識一個朋友很簡單,但是守住這份友情,會很難。
美,因為短暫,而永恆。
『叄』 有關生命永恆的素材,不要作文
生命不滅定律
---雪峰
美國洛斯.阿莫斯國家生命實驗室負責人克里斯.蘭頓博士說:「生命的本質在於形式而不在於具體的物質。」這就是說,生命的本質與物質無關,生命的本質只是一種形式,是一種沒有物質的結構,是一種符號,且是一種肉眼無法直觀的符號,「人類基因組」用科學儀器看到的基因這個生命的大廈,實際上也並非是生命的本質,那隻是生命「天書」的表現形式,這就是為什麼人類可以製造宇宙太空飛船,卻製造不出一隻螞蟻的原因。
說「生命的本質在於形式」並不完全正確,因為形式只是一種結構,是僵死的,而生命本身是靈動的,它具有靈性,有意識,所以說,生命是有靈性的一種反物質結構。
現在,我們必須要知曉的是,這個有靈性的反物質結構是如何形成的,它是如何誕生的,如果生命是一種物質結構,那麼,人類製造的所有東西,如自行車、衣服、桌子、牙刷、鉛筆等等,等等都成了生命,顯而易見,生命決不是一種物質結構,而是一種反物質結構,既然生命是一種反物質結構,那麼,只有了解整個反物質世界的「人」才能製造出「反物質結構」來。
製造「反物質結構」對人類而言比登天還難,但對明白了「反物質世界」的「人」而言,輕而易舉,問題是,僅僅「反物質結構」並不能使其靈動起來,這個「反物質結構」必須要有靈性,這靈性又將從何而來。
對芸芸大眾而言,回答這個問題很簡單,他們會說:「這是自然而然產生的,」或者會說:「生命是進化來的。」你若再問「什麼是自然?自然如何而然?生命是有靈性的一種反物質結構,有靈性的反物質結構如何進化?」他們就大腦一晃,眼睛一瞪,說:「自然而然就是自然而然,進化就是一步步地演化。」若再繼續追問,他們會顯出不耐煩,會說我們在鑽牛角尖。(有關進化論的批判文章請進入生命禪院網站http://www.lifechanyuan.net搜索查看。)
現在,我們必須思考這么一個問題:「什麼是宇宙?宇宙存在的目的是什麼?」在《宇宙時空篇》中我已講過,「宇宙是以總能量為零而保持相對穩定的秩序,」這個「秩序」是用來干什麼的?如果我們問「人類建立的政治、法律、行政等秩序是用來干什麼的?」我們必然會回答:「人類建立社會秩序的目的是為人類自身服務的。」那麼,宇宙這個秩序是用來干什麼的呢?我在《生命禪院文集》和《雪峰文集》的幾個不同地方已經明確地講過:「宇宙是為生命服務的。」宇宙亡,生命絕;生命死,宇宙消失。
所以,只要宇宙存在,生命不滅,這是定律之一。
其實,我們關心的不是宏觀生命,或者說不是宇宙整體生命的存亡,而是個體生命的存亡,換句話說,我們真正關心的是:「我會滅亡嗎?」
這就牽扯到了宇宙的結構、生命的平衡、宇宙的道德等等問題。在《自然界的對稱——神秘而偉大的力量》和《黃金分割——絕美的比例》中我對對稱問題已經有過簡單論述,我們已經知道,秩序的核心是對稱,宇宙是秩序,所以,宇宙是對稱的,「太極圖」就是一種形象的比喻,我們也已經知道,宇宙是全息的,一個細胞體現著整體的風貌,由此,我們得出結論,生命是對稱的,這個對稱不僅體現在某個個體生命的對稱,也體現在宇宙整體生命的對稱上。
從《三十六維空間》中我們看出,清涼界、天界、極樂界、陰極黑洞體、萬年界、千年界對稱於火煉層、冰凍層、陰間、植物界、動物界、家畜界,人間恰好處在這對稱兩界的交界面上,如此,就形成了宇宙整體生命的對稱,也就是平常意義上簡單化了的「天堂、人間、地獄」之生命的整體結構。
宇宙有宇宙的道德,宇宙的道德體現在個體生命上,就表現在個體生命的演化——輪回轉化上,比如一個人,若其意識思維與宇宙的道德同頻共振,其生命就可以向天堂——千年界、萬年界、極樂界演化,若其意識思維與宇宙的道德無法同頻共振,其生命的結構向地獄——陰間、冰凍層、火煉層演化,當然這是籠統的說法,具體到每一個個體生命上,生命的演化是非常復雜的。
為什麼要讓生命演化呢?答案是,為了維護宇宙的道德和宇宙整體生命的動態平衡。
當某一種生命的數量在某一個空間過大時,其局面就違背了對稱,也就是說它破壞了對稱,同理,如果數量相對太少時,同樣也破壞了對稱,這就象一個擁有百人的實業公司,總經理只能有一個,各部門經理也只能有一個,或兩個,銷售人員或後勤保障人員的數量最多也不能超過五十個,大量的人員應該在車間等勞動第一線,如果勞動第一線只有一個人,或者有九十多個人,或者銷售和後勤人員有九十多個,或者部門經理有五十多個,這個實業公司非垮不可,為了保障這個實業公司正常生存發展,其人員的配置必須是對稱的,當然這個對稱主要的不是指數量上的對稱,而是指能量上的對稱。
對稱不能是僵化的、死板的,必須是運動的、靈活的。這就象地球上水源的配置,海洋佔地球水總量的97.24%,冰河冰山佔2.14%,底下水佔0.61%,河流湖泊佔0.0001%,但這些水必須通過氣象變化和地球運動保持流動,維護動態平衡,否則,地球上的生命就無法存活。
宇宙整體生命的配置也如此,動植物的數量要絕對地大,人間人口的數量只能適中,地獄生命的數量決不能少於人的數量,天堂生命的數量必須要絕對地少,當然,這不是指數量上的對稱,而是指能量上的對稱。老百姓多了問題不大,但國王多了問題可就大了。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獎懲分明,一絲不苟是為了維護生命的動態平衡,也是為了體現宇宙道德,沒有這個宇宙道德的約束,宇宙就將失去秩序,生命就會滅亡。
宇宙道德不是以生命的意志而轉移的,它是潛藏於對稱結構中的一種法則,只要宇宙在,宇宙的道德就在,只要宇宙道德在,生命就不滅,這是生命不滅的又一定律。
我們現在來看宇宙生命的數量,開篇就談到生命的誕生問題,或者說是生命的起源問題,在《上帝篇》中談到了上帝的來歷和宇宙的起源,在《人類篇》和《生命篇》中談到了人類的起源和生命的起源,我們現在要問的是:宇宙總體上的生命數量是定數,還是變數?具體點講,地球上人口的數量是定數,還是變數?
如果僅僅從人口的數量變化這個現象上看,地球上人口的數量不是定數,而是變數,這似乎是鐵的事實,是無可辯駁的事實。二十年前,地球上人口的數量約五十億,現在六十多億,這證明人口的數量是變數,好象生命可以很多,也可以很少。但是,當我們了解了宇宙空間的結構和生命的本質及其宇宙生命的對稱平衡原理後,就會發現,宇宙整體生命的數量是定數,而不是變數,所謂的變數,只是不同生命體的輪回轉化而已。
不知道海洋和冰山存在的人,看見門前的河水流量冬天少了,夏秋多了,肯定會認為河水的流量是變數,可以多,也可以少,但知曉地球上海洋、冰山冰河的人,明白氣象變遷的人就會明白,地球上水的總數量是定數,而不是變數,冬天門前小河的流量少了,不是地球整體的水總量少了,夏秋門前小河的流量大了,那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地球運動氣象變化把其他地方的水帶來的。
一個局部的數量減少了,另一處的數量必然會響應增多;某一性質的東西增加了,另一性質的東西就會響應地減少。宇宙總體上是個常數,不同的,只是形態的變化而已,不論宇宙是在膨脹,還是在縮小,宇宙的總能量不變。否則,中學學過的「物質不滅定理」就是欺人之談了。
好,明白了宇宙是個常數,地球上的水量是個定數,我們就知道宇宙總體的生命數量是不變的,所謂的變化,只是生命的表現形式的變化,而不是常數的變化。
如此,有人就問了:「地球上多出來的人是從哪兒來的?」
地球上多出來的人是從天堂、地獄、動物、植物輪回轉化來的。
大家是否注意到一個現象,地球上人口的數量增加了,但地球上動物的數量是不是減少了。
「失去的動物變成了人」這是匪夷所思的事,怎麼會呢?這不是牽強附會的胡說嗎?
要理解這一點,我們必須要了解生命的本質,開篇就談到蘭頓博士的研究成果,「生命的本質在於形式而不在於具體的物質。」我們進而知曉「生命是有靈性的一種反物質結構。」生命表象上的物質形態不是生命的本質,人與動物在生命表象上似乎大不一樣,但在生命的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有靈性的一種反物質結構」,只是這種結構的外在表象不同罷了。
大猩猩不是人,只是動物而已,沒人有異議吧?而大猩猩與人的差異從生命結構上比較,差異僅僅是0.1%而已,隨便舉出一隻兔子,一隻羊與人做比較,其生命的反物質結構差異也超不過0.2%,研究耶穌、釋迦牟尼、老子、聖人、普通人,其生命的反物質結構只相差一點點,但是,就這么一點點卻能在生命品質上造成巨大差別。
所以,當我們說死亡的許多動物變成了人時,絕對不能從外在表象上分析,而是要透過現象看其生命的本質,否則,無論我說的如何天花亂墜,我們無法理解和明白生命的輪回演化。
所以,從生命的輪回演化看,生命不滅,這是生命不滅的又一定律。
關於生命的演化請看《生命篇》。
現在我們必須提出一個問題,既然宇宙生命的總數量是個定數,某些生命物種數量的增加或減少是另一些生命物種消亡或增加的結果,那麼,人類科學家們「克隆」出的生命不就證明了生命的數量可以人為地增加嗎?
是的,「克隆」確實是在增加生命的數量,以人為例,人體是由一百三十萬億個細胞構成的生命體,宇宙是全息的,人體也是全息的,隨便取出人體的一個細胞,就可以「克隆」出一個人來。此外,生命的意識來源於結構,只要結構不變,「克隆」出的人就有「原人——原來的人體」的意識。
一個危險的信號是,「克隆」違背了自然法則和宇宙的道德法則,直接破壞了生命的對稱平衡,一旦泛濫,天災人禍將會接踵而至,人類就面臨著滅頂之災,實際上,由於人類的「聰明和智慧」,這個滅頂之災已經為期不遠。
太極草曾問我:「千年界的動物是從哪兒來的?」我的回答是,千年界的動物也是生命,也在輪回轉化之中,只是其壽命是地球上相應動物的十倍,人間的人,如果生命的品質良好,就可以托生成千年界的動物,千年界動物的生活好過人間人的生活。
也許有人要問:「生命的總數量是一開始就確定好的,還是逐漸增加最後才決定的?」
我們知道,宇宙有起源,生命也有起源,既然有個起源點,那麼,宇宙的總數量不是一開始就確定好的,而是逐漸創造出來的。上帝誕生後,就創造了陰陽對稱的神,神被創造出來後,為了使宇宙充滿歡樂和生機,上帝又創造了天使,天使由於陰陽神的作用劃分成了天仙和佛,天仙和佛劃分後為了使他們從創造中獲得歡樂,在上帝的允許和默許下,按照上帝賦予的生命「圖紙」,天使們在神的領導下開始了對生命的創造,尤其是對人的創造,結果,由於沒有生命的下界,破壞了生命的對稱平衡,所以對地球上的生命實施了兩次大的滅絕活動,將決大多數的生命貶低到了生命的陰界——即地獄之中,這樣做的結果,使許多生命蒙受了冤屈,為了平衡,就創造了千年界、萬年界和極樂界,從此,宇宙生命的數量就達到了飽和狀態,由此,宇宙生命的總數量就被嚴格確定了下來。
確定下來後,釋迦牟尼和耶穌就相繼來到人間,開始了對人類的教化工作,穆罕默德也受到天啟,開始了自己的征程,其目的,就是要把一些屬於自己派系的人拉到天國去。
人類有三大起源,所以就有了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各教教義的差異是由於不同的生命來源導致的。
以上只是概略的概略,實際上其復雜性是難以啟齒的,牽扯的因素驚心動魄,稍不謹慎,就會燃起熊熊大火,大家只能心悟,無法言表。
科學家們在力圖建立宇宙統一場學說,宇宙眾神也在努力建立人類的統一觀學說,試圖將一切不和諧的因素納入上帝的和諧之道中,所以,出現了天使下凡、火星人來拯救地球、新時代概念等等現象,生命禪院的誕生就是這個大趨勢的產物。有靈覺的人能從生命禪院中聞到這個時代變化的氣息。
所以,除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之外的所有宗教,由於來源不正,屬旁門左道,應該偃旗息鼓,自動消失,而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由於教義相互不同,既征服不了別教,也無法讓別教征服,所以,為了維護宇宙生命的和諧,也應該相互讓步,逐漸向統一過度。
在上帝面前,所有生命一律平等,都有同等的機會,生命不滅,每個人,不論屬於什麼教派和黨派,不論屬於哪個民族和種族,現在該是考慮自己生命的未來去向問題的時候,而不是維護屬於自己的利益的時候。
生命是有靈性的,有意識、有感應、有情感,而生命的靈性來自於生命本源——上帝的靈,上帝的靈也就是老子《道德經》中的道,道是宇宙的血液,是宇宙的生命力,它貫通於宇宙的所有時間和空間,存在於一切物質和反物質的運動變化之中,所以,只要上帝存在,就有道的運行,只要道存在,生命就無法滅亡,即使我們想使自己的生命滅亡,也不可能,我們可以殺死自己的肉體,但永遠無法殺死自己的生命,原因在於生命與道——上帝的靈是一體的。
由於道是永恆的,附著在道上的生命就不會滅,這是生命不滅的又一定律。
我們最後再來看生命的反物質結構能否滅亡,我們知道,能量只有附著在結構上才能成形,才能發揮作用,人從一個受精卵細胞發育成長為一個五官四肢毛皮等齊全的一米六、七的人,完全是由於能量附著在生命的結構上發揮了作用,沒有這個生命的結構,能量永遠只是能量,無法成為人體的組成部分。現在我們想,這個受精卵細胞若再分解下去,必然進入量子力學和超弦理論研究的范疇,超弦理論再進一步,只能進入精神意識范圍,而精神意識本身就是反物質,宇宙中一切有形的物質是不斷變化的,可以消失,但宇宙中的精神意識是無法消失的,頭頂三尺有神明,神明是什麼?神明就是一種反物質,是無形的,盡管無形,它卻是存在的,無法消失的,任何物質都有結構,任何反物質也有結構,所以,既然反物質無法消失,那麼,生命的反物質結構就不會滅亡,這是生命不滅的又一定律。
總結一下:生命不滅有五大原因,即:
1. 宇宙不亡,所以生命不滅;
2. 宇宙道德永恆,所以生命不滅;
3. 生命體輪回變化,所以生命不滅;
4. 上帝的靈——道長存,所以生命不滅;
5. 反物質結構無法消失,所以生命不滅。
以上五條構成了——生命不滅定律。
假如以上的理論分析讓你「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的話,乾脆不要從理論上分析了,就看事實吧。
什麼事實?
瀕臨死亡的研究報告和文字記錄的有關前世回憶的報道,就可以明白生命不滅,若沒有讀過有關的報告和報道,那麼,就從自身夢境的啟示中感悟吧。
一句話:生命不滅。
『肆』 作文素材把永恆定格在心中
可以寫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
『伍』 關於消逝與永恆的作文素材
感謝母校 感謝您,母校。過去的六個春秋,您用自己拿辛勤的汗水,全身的心機孕育著我們。您猶如驅趕寒冷的陽光,猶如帶來生機的春風,猶如滋潤萬物的春雨,帶給我們快樂與希望。稱您作「媽媽」,的確不過分。美好的童年時光,是您見證了我的成長,像媽媽一樣肩並著肩,陪伴著我,時刻與我分享成就感或分擔煩惱。 夏天的夜晚,蟬在校園里的大樹上喊著,好像在贊美老師們的辛勤勞動。看哪!我們老師的辦公辦公室依然燈火通明,每位老師都在爭分奪秒地備課,批改作業,手中的筆怎樣也不肯停下一刻,即使汗流浹背,也毫不在乎。沐浴春風後的小草低頭哈腰,感謝春風給它帶來歡笑,逢春之際,布穀鳥放聲歌唱,贊美春天的好!而我們又怎麼來感謝和贊美可敬的老師呢?古人雲:「春蠶到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老師像春蠶那樣默默地將知識傳遞給我們,毫無半句怨言地耐心教導一位又一位調皮的學生,渴望他們早日成才。在二千多個日日夜夜裡,班主任用一個個小故事讓我悟出了人生的大道理;語文老師手把手叫我寫出了一個個蒼勁有力的漢字和一篇篇佳句絕倫的好文章;數學老師總是毫不耐煩地慢慢教導我做出一道道的難題;英語老師讓我擁有一副能流利說出英語的嘴舌;美術老師叫我用畫去表達人的情感;音樂老師教我用最動聽的音樂打動人的心靈…… 把腳輕輕踏入寬廣的校園,視野立即開闊了許多。我也開始了回憶之旅。校園里的籃球場和跑道曾承載著我童年時成為體育明星的夢想。每當腦海里回憶起那些我在籃球場上努力拚搏的畫面,心情便激動不已。是體育老師把我這樣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磨練成健步如飛的學生。再看看那宏偉壯觀的科學樓,它緊附在操場的一旁。如果說我的母校是一艘知識巨輪,那麼科學樓就是一雙充滿知識與力量的伐槳,不斷加快航行的速度,尋找人生的目標! 母校,我感謝您,感謝您的培育之恩,我必將謹從您的教誨,以最好的學習成績報答您。感謝母校光陰似箭,日月如棱。三年的時間,在我們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是那麼的短暫,但是,這短短的三年是最真誠的青春,是最純真的歲月,是最美麗的高中生活……我們的自學能力在這里得提升,我們的人生經歷在這里豐富,我們的人格魅力在這里綻放,我們的知識在這里得以豐富…… 多少個春秋的消逝,葉黃了又綠,點燃了我心中的記憶。還記得初來乍到時,在學姐們的引導下,我們第一次見到了這美麗的校園:青蔥的樹木,嫩嫩的小草,繽紛的花朵,還有那掩映其中的教學的歷史。學校的歷史悠久,而且有五十年多的時間。這里不但的教學的條件比其他的學校要好,而且在這里學到的知識很多。大部分的功勞都是母校的老師。 您讓我們每個學生在您的懷抱里健康快樂地成長,在知識的海洋里盡情地遨遊!每當我們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辛勤的園丁都會給予我們戰勝困難的勇氣,讓我們堅強地面對;取得好成績時,老師用慈祥的目光和欣慰的笑容來為我們祝賀,用會「說話」的眼睛告訴我們不要驕傲;當我們做錯事的時候老師用親切的話語鼓勵我們,從挫折中走出來。忘不了,敬愛的老師,忘不了您那關愛的目光;忘不了,親愛的母校,我們在您的懷中茁壯成長。 我感謝所有的恩師:是您賦予我們最有意義的收獲;是您帶領我們走進知識殿堂,使我們不但豐富了知識,還充實了我們的初中生活;是您給我們一個全新的角度去發現美、創造美、欣賞美,給我們美的眼睛去發現世界的美,感悟生活的美;是你教會我們珍惜友誼和時間;是您給了我們看世界的眼睛,是你們用博大的胸懷,給予我們最無私的關懷和奉獻。古語雲:「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我們將永遠感激和尊敬您! 在母校三年裡,我從少年到青年,長身體,長知識,立志向;在這三年裡,我得到老師的教導,激發了我對知識的渴望與追求;在這兩年裡,我受老師為人師表和純正的校風影響,使我不斷的向上……在母校里,這些熟悉的景物已在我們心中深深地刻上了烙印。在母校的兩年的初中生活教給我們的實在是太多太多……由父母手中自以為是的小寶貝到能夠理解父母、尊重師長的小大人;由只知貪玩的調皮鬼到潛心學習的學習標兵……如此種種都明確地證明了:我們在母校的關懷下長大了、成熟了。 三年的時間雖然短暫,但在這里我學到了享用一生的知識,提高了受益終生的能力。學校有著獨特的管理和教學方法,德育學分制培養了學生的道德品質,自主性學習活動促進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還有科任老師精益求精、生動活潑等各具特色的教學風格把我們帶進了知識的殿堂,我的進步便是特色教學的體現。 母校,您是智慧的啟蒙者,是幸福的引路人,用潔白的粉筆犁開知識的處女地,用鮮紅的墨汁點播了我們的智慧,當倦意籠罩您的時候,一批批學子正朝著您指示的方向前進。我們的一中精神是:今天我以校榮,明日校為我驕。感謝母校,陪我成長;感謝母校,助我飛翔 今後,不管我走到哪裡,我會永遠記住我的母校,記住關愛我的老師,用我所學的知識來回報社會。
『陸』 瞬間之美與永恆之美的作文素材
我喜歡短暫的瞬間感覺,也許是因為自己沒有恆心的緣故吧.
晚上,萬籟俱寂,仰頭看那墨色的天空,一切都紋絲不動,很長一段時間後,會讓人覺得耳中翁響,因靜到了極點,只有呼吸聲與之相伴,但如果此時有一顆流星從你眼前劃過,很快的,只一瞬間,但就是這一瞬間,你會不自覺的挺直身板,屏住呼吸,睜大眼努力的看那短暫的一道亮光,猶如像體內注入一針興奮劑,即使消失了,仍仰起頭,企盼下一次的興奮.
這就是短暫的魅力,就像一個力作用在(平方米)所產生的效果遠不及作用在每平方毫米上一樣,如果這顆流星像跳華爾茲一樣從空中緩步而下,也許就不會有人在為此仰頭興嘆了.
忽然,一顆流星在長空中劃過,拖著亮麗的尾巴,瞬間便消失了.
以往,我常因此而憂郁滿懷.一顆流星的消失,不就是一個人在地球上消逝了嗎?
後來,我長大了一些,對人生有了新的感悟.每每看到流星,便想到人.流星在長空中轉瞬即逝,而人,一生也不過幾十年,在茫茫宇宙中,不過是一個不起眼的亮點,有著和流星同樣的遭遇.
我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女人很有錢,大家都叫她路瓦栽夫人,她有一個特別漂亮的項鏈,很華麗,有一次,她去參加了一個舞會,帶著那個項鏈的她,成了整個舞會的中心人物,幾乎每個人都會問她,贊揚她的項鏈有多麼的漂亮和華麗,直到舞會結束,她都還沉浸在那個「使人顛倒」的「光榮」里.但到家後她才發現自己的項鏈壞了,為了修好她,路瓦栽夫人借了錢去修,但受騙了,欠下了債.這是一瞬間發生的吧.
不是么?她在失去項鏈的瞬間,首先戴上了經濟貧困的枷鎖,負了1.8萬法郎的重債.只得辭退了女僕,遷移住所,租賃了一個小閣樓,自己做家裡的一切粗笨活,到水果店裡去掙錢.10年勞累,路瓦栽夫人從一個美麗動人的少婦變成了一個窮苦人家的粗壯耐勞的婦女,她的家境也從小康墜入了困頓,這就是閃光的項鏈給她帶來的經濟上的枷鎖.
可是,當路瓦栽夫人被沉重的枷鎖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時候,她卻有時一個人坐在窗前,回想起當年那個舞會來,沉浸在那個"使人傾倒"的"光榮"里.她對自己的困苦原因竟毫無認識,她深深地陷入虛榮的泥坑而不能自拔!這就是閃光的項鏈給她帶來的精神上的枷鎖.重債可以還清,經濟上的枷鎖可以除去,可是,她精神上的枷鎖卻難以砸掉.
十五個春秋,彷彿只在瞬間,記憶中的生命好無聊,好平淡,如一杯白開水,如一朵路邊花,沒有喜人的成績,沒有輝煌的成就,有的只是無奈,有的只是感嘆.
『柒』 高考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高考作文素材2010-01-26 21:11必修一第一專題向青春舉杯1、毛澤東《沁園春?長沙》寫作素材: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毛澤東)角度點撥:①人要有崇高的理想和兼懷天下的志向;②青春需要激情;③邁好人生的步伐;④社會是一所學校2、郭小川《致青年公民》寫作素材:然而迎接你們的卻不盡是小鳥的悅耳的歌聲/在前進的道路上還常有凄厲的風雨和雷的轟鳴…(郭小川)角度點撥:①磨難是人生道路上的風景;②要有迎接挑戰的勇氣;③心態決定人生道路的選擇3、食指《相信未來》寫作素材:當蜘蛛網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台/當灰燼的余煙嘆息著貧困的悲哀/我依然固執地鋪平失望的灰燼/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食指)角度點撥:①沒有絕望的人生,只有絕望的心境;②堅定的信念可以戰勝一切苦難;③面對挫折;④樂觀與悲觀4、潘洗塵《六月,我們看海去》寫作素材:我們就是不願停留在生活的坐標軸上(潘洗塵)角度點撥:①青年人要有探索精神;②思想只有在風浪中才能成熟5、揚子《十八歲和其他》寫作素材:孩子長大了,許多父母都會感到一些無法再把握孩子童年的惆悵,高考作文素材。因為,孩子長大了,便不再整天粘著你了,他有了自己的思想、朋友和活動天地;他不再那麼依順,他甚至開始反叛了。但是,對於我,反倒高興有了一個可以談話的朋友了。有什麼事情可以比自己的孩子長大得能夠兼為摯友更令人滿意開懷的啊!人生如有知己,應該以自己的孩子為最。是不?(揚子)角度點撥:①什麼是真正的愛;②感恩是人類不可或缺的品格;③理解是橫跨代溝的橋梁;④尊重,不分輩份與級別6、張潔《我的四季》(1)寫作素材:我沒有權利逃避在給予我生命的同時所給予我的責任…我不應白白地耗費時間,去無盡地感慨生命的艱辛,也不應自艾自憐命運怎麼這樣不濟,偏偏給了我這樣一塊不毛之地…我決不企望有誰來代替,因為在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塊必得由他自己來耕種的土地。(張潔)角度點撥:①直面艱難困苦是生命賦予的責任;②命運掌握在挑戰者手裡;③腳踏實地才能走出精彩的人生;④心態決定著人生前程(2)寫作素材:人要是能夠期待,就能夠奮力以赴。(張潔)角度點撥:希望是人生航程不滅的燈盞(3)寫作素材:厄運只能將弱者淘汰,即使為它擋過這次災難,它也會在另一個災難里沉沒。而強者卻會留下,繼續走完自己的路。(張潔)角度點撥:①挑戰人生--我們別無選擇;②命運總是親睞堅強的人(4)寫作素材:只要我認真地活過,無愧地付出過,人們將無權恥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來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張潔)角度點撥:①"負責"是最好的人生態度;②人生之路千姿百態,沒有固定的模式;③活出自我才是活出了真正的人生7、馬克思《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1)寫作素材:馬克思17歲中學畢業考試時就寫下《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科學而崇高地規劃了自己的人生。角度點撥:①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②有志之人立長志,無志之人常立志(2)寫作素材:如果一個人只為自己勞動,他也許能夠成為著名學者、大哲人、卓越詩人,然而他永遠不能成為完美無暇的偉大人物。歷史承認那些為共同目標勞動因而自己變得高尚的人是偉大人物;經驗贊美那些為大多數人帶來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宗教本身也教誨我們,人人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為人類犧牲了自己--有誰敢否定這類教誨呢?(馬克思)角度點撥:①幸福不只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付出;②在"小我"與"大我"間抉擇8、畢淑敏《我的五樣》寫作素材:《我的五樣》中畢淑敏通過一次虛擬的選擇,完成了對生命意義的哲學追問--我為何而生?她的回答是為了寫作。所以,當面對"空氣、水、陽光、鮮花、筆"這五樣心中熱愛的東西只能留下一種時,她留下了筆。因為她是作家,離開了筆,就沒有了靈魂,沒有了思考,沒有了批判,就沒有了生存的意義。角度點撥:①人活著必須有意義;②追求是不竭的動力;③選擇由心而生第二專題獲得教養的途徑9、赫爾曼?黑塞《獲得教養的途徑》(1)寫作素材:赫爾曼?黑塞認為真正的修養不應當追求功利,而是為了"精神和心靈的完善"。讀書是獲得教養的主要途徑,人們在用心研究經典作品之後,便能發現世界、認識社會、完善自我修養。角度點撥:①塑造心靈;②人格;③修養;④讀書;⑤經典的力量(2)寫作素材:真正的修養一如真正的體育,同時既是完成又是激勵,隨處都可到達終點卻從來不停歇,永遠都在半道上,都與宇宙共振,生存於永恆之中。(赫爾曼?黑塞)角度點撥:①修養沒有極致,而是一輩子的事;②執著才能永恆10、荀子《勸學》(1)寫作素材: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荀子)角度點撥:藉助於外物往往能讓理想早日成為現實(2)寫作素材: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角度點撥:①持之以恆;②優勢與劣勢11、韓愈《師說》(1)寫作素材: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韓愈)角度點撥:①做任何事必須有一個准則;②標准不是傳統經驗的再現,而是遵循規律的必然結果(2)寫作素材: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韓愈)角度點撥:①博採眾長者可成大器;②學識的高下不完全取決於年齡的大小;③青出於藍而勝於藍;④我們要敢於超越前人12、王梓坤《貴在一個"新"字》(1)寫作素材:A、青年人相信許多假東西,老年人懷疑許多真東西。(德國諺語)B、當我完成了一般的學習過程之後,就發現自己被許多疑難和錯誤困住了。從這些疑難和錯誤里,除了日甚一日地看清自己的無知外,似乎並沒有得到其他任何收獲。(少年笛卡兒在閱讀了大量的書籍後發此感言)角度點撥:①只有懷疑才能發現真理;②自覺地獨立思考才能少走彎路;③成熟需要時間的洗禮和風浪的歷練(2)寫作素材:A、漢代著名批判家王充自幼家貧,買不起書,他就到書店讀書。因為他勤奮好學,善於思考,得以博覽群書,貫通百家,最終寫成了專門的批判書籍《論衡》,立論有據,言之成理,展示了他很高的獨立思考的才華。B、愛因斯坦是科學界最善於獨立思考的巨人。不要忘記,青年時代的愛因斯坦就在物理、數學等方面打下了扎實的基礎,而且對一般的自然科學和哲學,也有濃厚的興趣和豐富的知識。C、清代詩人袁枚說:"雙眼自將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隨園詩話?補遺》)這秋水,就是知識之水,就是獨立思考的波濤和浪花。D、魯迅在《讀書雜談》中說:"應做的功課已完而有餘暇,大可以看看各樣的書,即使和本業毫不相乾的,也要泛覽。譬如學理科的,偏看看文學書,學文學的,偏看看科學書,看看別個在那裡研究的,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這樣子,對於別人,別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角度點撥:①淵博的知識是獨立思考的前提;②獨立思考是成功者的共同特點(3)寫作素材:A、明代哲學家和教育家陳獻章說:"前輩謂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B、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C、鄭板橋說:"\'學問\'二字,須要拆開看,學是學,問是問。今人有學而無問,雖讀書萬卷,只是一條鈍漢爾。"角度點撥:①善於提出疑問才能快速進步;②學和問二者必須兼顧(4)寫作素材:清初思想家唐甄在《潛書》中說:"心,靈物也;不用則常存,小用之則小成,大用之則大成,變用之則至神。"角度點撥:要使思維深入必須注意思想方法(5)寫作素材:有些重大問題,需要長時間的苦戰。艾立希失敗了605次,才製成葯物六○六;居里夫人從數噸鈾礦殘余物中提煉出只有幾十毫克純鐳的氯化物。可以想像,他們付出了多麼大的勞動。"用志不分,乃凝於神"(《莊子?達生》),"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前人刻苦鑽研的精神,時刻激勵著我們前進。(王梓坤)角度點撥:①長時間的刻苦鑽研是成功之母;②堅強的毅力是取得勝利的保證第三專題月是故鄉明13、柯靈《鄉土情結》(1)寫作素材:(柯靈)A、一個人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調定向定位,要經過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滿未知數,但童年的烙印,卻像春蠶作繭,緊緊地包著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紋,一輩子附在身上,作文素材《高考作文素材》。B、人一離開鄉土,就成了失根的蘭花,逐浪的浮萍。飛舞的秋蓬,因風四散的蒲公英,但鄉土的夢,卻永遠追隨著他們。"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這根線的長度,足夠繞地球三匝,隨衛星上天。角度點撥:①家園是一輩子的烙印;②思鄉之情不會因為時空的變換而消逝(2)寫作素材:(柯靈)A、浪盪乾坤的結果,多數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黃金、美人、虛名、實惠,都成了竹籃子打水一場空。有的侘傺無聊,鎩羽而歸。有的春花秋月,流連光景,"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有的倦於奔競,跳出名利場,遠離是非地,"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有的素性恬淡,誤觸塵網,不願為五斗米折腰,歸去來兮,種菊東籬,怡然自得。--但要達到這境界,至少得有幾畝薄田,三間茅舍作退步,否則就只好寄人籬下,終老他鄉。B、比災難、戰爭更使人難以忘懷的,是放逐:有家難歸,有國難奔。屈原、賈誼、張儉、韓愈、柳宗元、蘇東坡,直至康有為、梁啟超,真可以說無代無之。--也許還該提一提林則徐,這位揭開中國近代史開宗明義第一章的偉大愛國前賢,為了嚴禁鴉片而獲罪革職,遣戍伊犁。他在赴戍登程的悲涼時刻,口佔一詩,告別家人:"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謫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於戍卒宜。"百年後重讀此詩,還令人寸心如割,百脈沸涌,兩眼發酸,低徊唏噓不已。角度點撥:①故鄉是人類最後的歸宿;②家園不只是房舍,更是精神棲息的港灣14、韓少功《我心歸去》(1)寫作素材:著名作家韓少功暫居在法國聖?納塞爾河雅靜的別墅,面對藍海和綠色公園,他卻沒有幸福感。周圍沒有了祖國的語言,沒有了親人的相伴,他深切地認識到故鄉不是商品,不是旅遊的去處,不是按照一定價格可以向任何顧客出售的往返車票和周末消遣節目。故鄉比任何旅遊景區多了一些東西:你的血、淚,還有汗水。角度點撥:①月是故鄉明;②故鄉是滋養人生的源泉(2)寫作素材:故鄉意味著我們的付出--它與出生地不是一回事。只有艱辛勞動過奉獻過的人,才真正擁有故鄉,才真正懂得古人"遊子悲故鄉"的情懷--無論這個故鄉烙印在一處還是多處,在祖國還是在異邦。(韓少功)角度點撥:①付出才能擁有;②不滅的記憶來自傾情付出15、曹文軒《前方》寫作素材:(曹文軒)A、人的悲劇性實質,還不完全在於總想到達目的地卻總不能到達目的地,而在於走向前方、到處流浪時,又時時刻刻地惦念著正在遠去和久已不見的家、家園和家鄉。B、崔灝,本可以湊足盤纏回家一趟,用不著那樣傷感。然而,他深深地知道,他在心中想念的那個家,只是由家的溫馨與安寧養育起來的一種抽象的感覺罷了。那個可遮風擋雨的實在的家,並不能從心靈深處抹去他無家可歸的感覺。他只能望著江上煙波,在心中體味一派蒼涼。角度點撥:①家園是流浪靈魂的歸宿;②家園是一種感覺,一種無法抹去的烙印16、老舍《想北平》寫作素材:老舍對北平的愛是熾熱而真誠的,他生在北京,長在北京,一生67年中在北京度過42年,最後在北京去世。不過,在他寫作的41年裡,大部分時間卻不在北京,只有解放後17年是真正在北京度過的。但無論是在倫敦,在濟南,在青島,還是在紐約,他都在寫北京。他想北京,他的心始終在北京。北京西北角是老舍的搖籃,也成了老舍作品主人公的故鄉。北京是老舍創作的源泉。角度點撥:①因為愛所以熾熱;②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③故鄉是永遠的精神家園;④時光可以改變人的容顏,但改變不了故鄉情17、劉亮程《今生今世的證據》寫作素材:當家園廢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腳步都已踏踏實實地邁上了虛無之途。(劉亮程)角度點撥:①存在是一種證明,更是一份寄託;②當物質的或精神的家園廢失的時候,人們往往迷失前進的方向第四專題像山那樣思考18、郁達夫《江南的冬景》寫作素材:英國詩人雪萊說過:"如果冬天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遠嗎?"角度點撥:①堅定的信念是成功的基石;②陽光總在風雨後19、高建群《西地平線上》寫作素材:羅曼?羅蘭在構思他心目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形象時,焦躁不安了半年,有一天,他登上山頂,看見一輪太陽正噴薄而出,於是,羅曼?羅蘭心目中久久醞釀的英雄在東地平線上出現了。羅曼?羅蘭因此而熱淚盈眶,"讓我把你抓住,親愛的約翰?克利斯朵夫!"羅曼?羅蘭叫道。(高建群)角度點撥:①走進自然,於不經意間收獲人生;②靈感來於不懈的思考和瞬間的觸發;③死亡也是一件充滿庄嚴和尊嚴的事20、蘇軾《赤壁賦》(1)寫作素材:方其(曹孟德)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蘇軾)角度點撥:"短暫與永恆"的思索(2)寫作素材: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蘇軾)角度點撥:①"選擇"決定於生活的態度;②人要善於尋求精神的寄託;③自然是人類最可靠的朋友21、盧梭《寂寞》寫作素材:在任何大自然的事物中,都能找出最甜蜜溫柔,最天真和鼓舞人的伴侶,即使是對於憤世嫉俗的可憐人和憂悒的人也一樣。(盧梭)角度點撥:自然以寬容和博大的胸懷給以人類溫暖必修二第一專題珍愛生命22、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1)寫作素材:作為一個盲人,海倫?凱勒並沒有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向我們展示多少"命運"的多舛,而是更多地讓我們感受到作者的熱切、坦誠和真摯。可以這樣說,盡管她受盡了"命運"的折磨,但她獻給人們的仍然是一顆火熱的心,一顆關愛世界的心。海倫?凱勒的經歷如果說給了我們巨大的心理震撼和敬畏,那麼《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所袒露的心跡,能給我們巨大的人生感染,鼓舞我們去珍惜生命、熱愛生活。角度點撥:①堅強不屈和積極樂觀的精神;②對世人強烈的愛和熱切的希望(2)寫作素材:我們每天都應該懷著友善、朝氣和渴望去生活,但是,當時間在我們面前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地不斷延伸開去,這些品質常常就會喪失。我們大多數人都把人生視為當然。我們並不感激我們的所有,直到我們喪失了它。(海倫?凱勒)角度點撥:①懷著友善、朝氣和渴望去生活是我們的生命品質;②生命的品質在於堅持;③"感恩"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23、史鐵生《我與地壇》(1)寫作素材:史鐵生雙腿癱瘓,身患重疾,在經歷過苦悶與彷徨之後,他開始發奮創作,發表了《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我與地壇》等有重大影響的作品。1985年以來,他開始思考人的命運,並認識到"人與生俱來的局限是能力與願望之間的永恆距離,生命的目的就是不斷跨越困境的過程"。史鐵生已經無法用雙腳站立行走,但他的思想卻"走"得很遠。角度點撥:①跨越困境是一輩子的事;②磨難可以摧殘一個人得身體,但不能打垮他(或她)得意志;③命運從來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2)寫作素材: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個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史鐵生)角度點撥: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然規律,我們不必糾纏而自尋煩惱,安然立命是最好的生存方式(3)寫作素材:史鐵生不幸被命運的重錘擊中,在遭受突如其來的厄運時,他變得暴躁孤僻,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對母親的關愛熟視無睹。一直到母親猝然去世之後,他才意識到母親的偉大,才體會到"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他"想告誡所有長大了的男孩子,千萬不要跟母親來這套倔強,羞澀就更不必,我已經懂了可我已經來不及了"。角度點撥:①母愛是這世上無可替代的情感;②行孝要趁早;③我們並不是荒漠之中的獨行客;④成熟有時要付出代價24、歐?亨利《最後的常春藤葉》寫作素材:美國作家歐?亨利小說《最後的常春藤葉》講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年輕畫家瓊珊不幸染上肺炎,生命垂危,她固執地認為窗外凋零的藤葉就是她生命的昭示,當最後一片葉子凋落時,就是她生命終結的時刻。老畫家貝爾曼冒雨畫出終生追求的傑作--最後一片葉子,喚起了瓊珊對生命的渴望。瓊珊獲救了,貝爾曼卻因淋雨感染了肺炎而去世。角度點撥:①堅強的信念是生命賴以延續的的精神支柱;②友情是難忘的歌;③人性的光輝是傑作的必備元素25、屠格涅夫《呱…呱…》寫作素材:屠格涅夫在《呱…呱…》中講述了早年因崇拜拜倫筆下的曼弗雷德而試圖自殺時,忽然聽到嬰兒的啼哭聲,喚醒了善的本性,愛的良知,生的渴望,從而放棄了自殺念頭的故事。角度點撥:珍愛生命在人生的每一刻第二專題和平的祈禱26、肖洛霍夫《一個人的遭遇》(1)寫作素材:肖洛霍夫《一個人的遭遇》讓我們看到了戰爭結束後留下的創傷,主人公索科洛夫在衛國戰爭中被俘,在遭受虐待和折磨之後,他機智地逃出戰俘營。可是當他逃歸並開始平民的生活後,他才發覺親手建起的家園已經成為廢墟,而唯一的希望--兒子,也犧牲在戰爭結束的那一天。他的"眼淚在心裡乾枯了","埋葬了自己最後的歡樂和希望"。角度點撥:戰爭是摧殘人類的殺手(2)寫作素材:肖洛霍夫《一個人的遭遇》中主人公索科洛夫當得知自己唯一的希望--兒子,在戰爭結束的最後一天犧牲的消息後,並沒有一味沉浸在悲傷之中,而是領養了孤兒凡幾亞,開始了他另外意義上的人生。角度點撥:①命運由自己主宰;②不屈不撓的意志可以直面一切苦難27、海因里希?伯爾《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寫作素材:德國作家海因里希?伯爾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通過一名德國傷兵的所見所聞所想,讓我們看到了戰爭的慘無人道、犧牲者所處的絕境,以及被戰爭敗壞了的整個年輕一代。透過這一切,更讓我們清醒地認識到造成民族災難和個人不幸的根源--軍國主義教育。角度點撥:①教育是一個民族的固本大計;②戰爭摧毀的不僅是人的肉體,更是精神28、安妮?弗蘭克《安妮日記》寫作素材:《安妮日記》從1942年安妮13歲生日寫起,到1944年8月4日被納粹黨衛軍發現時為止,記錄了安妮13到15歲的心路歷程。法西斯剝奪了她在陽光下散步的自由,但是無法剝奪她夢想和思考的權利,她經歷著戰爭的種種罪惡,表達出對自由、和平的無限嚮往和渴望。角度點撥:①珍惜和平歲月;②形體可以沒有自由,但思想永遠是自由的第三專題歷史的回聲29、蘇洵《六國論》(1)寫作素材: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蘇洵)角度點撥:①換個角度思維,你將獲得對事物嶄新的認識;②奮力以赴方能無往不勝;③失敗的路往往是自己鋪就的(2)寫作素材: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蘇洵)角度點撥:①善始還要善終;②打擊人才便是自毀長城30、杜牧《阿房宮賦》寫作素材: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多於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杜牧)角度點撥:①不愛惜民力,就是自掘墳墓;②水(民)能載舟亦能覆舟31、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寫作素材: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蘇軾)角度點撥:①自古英雄出少年;②什麼才是真正的瀟灑;③無法磨滅的功業往往永恆32、辛棄疾《永遇樂?京口亭懷古》(1)寫作素材:A、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辛棄疾)B、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辛棄疾)角度點撥:①獲取輝煌的業績才能青史留名;②英雄是時代的脊樑(2)寫作素材: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辛棄疾)(A、漢朝霍去病追擊匈奴至狼居胥,封山而還;B、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劉義隆草率出師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樣的功績,卻落得向北回望,倉皇敗還)角度點撥:①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②立業當量力而行(3)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辛棄疾)角度點撥:①老當益壯,最美夕陽紅;②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高考作文素材〕【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捌』 八百字材料作文《永恆》
書桌上放著精裝的書本。最上面的墨綠色封皮上,燙金字在閃閃發光。抽出一本,隨意地翻著,一不小心,書頁的一角便折損了。這種東西,還能用多久呢?輕易便能損壞,即使小心保存也會腐化,所記錄的東西雖能永久地保存,但無法更新。書本形式的滯後與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似乎有些格格不入。它也終將被人們所遺忘,被時代淘汰出局嗎?四季乾涸的都市,在空盪盪的街角處,童年向我擺擺手,便轉身離去,只殘留支離的片段,讓我不至遺忘。時間飛馳,所有的長久在時間看來不過是過眼雲煙,但經典是永恆,凌駕於流逝的時間之上。經典就是在一次次的掀動中留存下的,如同在歲月中屹立不倒的石材建築,經歷風雨,風采依舊。書本,是經典的一種。我偏愛那種厚重的書籍。有質感的深色封皮,典雅的燙金書名,只要看著它就會被它那種由內散發開的深邃深深吸引,在它面前,經歷從未有過的體驗。你會因它感動而落淚,隨它微笑而雀躍。世上大概不會再有第二種載體,能和文字完美融合,以最優雅的姿態呈現在世人面前,含蓄卻又遮掩不住美感。經典又是最美也最容易被忽略的。有多少人已忘記兒時枕邊的薄皮童話書,有多少人還記得第一次被書中故事所感動時的投入?被許多人記起又被許多人遺忘,書本在最不經意的時候悄悄走進你的生活又悄然離開,但那份經典的美感是不曾離去的,怎麼會有人捨得拋下書本呢?越來越多的人遺忘了文字在指尖的質感,當順著紙的紋脈輕輕滑下,有些粗糙又親密令人回味的感覺。作為順應時代的產物,網路讀書方便快捷,隨時都可以閱讀到新的文章,它以這個社會變化的速度革新著文字內容———舊的離去,新的又粉墨登場。網路閱讀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但它太像方便食品,快、方便,但卻沒有鉛字的那種厚重。你可以不用擔心死機,也不用理會停電,你甚至只需要擁有一根燃燒著的蠟燭就可以領略書中的奇幻世界。你有什麼理由漠視如此樸素、親切又簡約的書本呢?至少,網路是無法為你保存當年那片緋紅的楓樹葉的,而書本可以以恆久不變的姿態,為你留存你的全部。
『玖』 關於「瞬間與永恆」的作文材料
思維火花迸射的一瞬間,牛頓的萬有引力從天而降;感動於美麗自然的一瞬間,「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樣的佳句脫口而出;親人間真情流露的一瞬間,此時無聲勝有聲。偉大的歷史時刻往往被定格於一瞬間,於是,一瞬間成為了永恆。瞬間何以能夠成為永恆?到底是什麼成就了這一永恆?
藍天白雲,碧草茵茵,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參賽選手全神貫注,網球在優美的弧線中你來我往,場下觀眾熱烈地加油吶喊,這像任何一場普通的比賽一樣,激烈而和諧。然而這時,一隻小鳥的闖入實在是太突然了,所有的人都還沒有反應過來,正在空中急速飛行的網球恰巧撞上了這只可憐的小鳥,鳥兒掙扎幾下,掉在了地上,時間好像凝固了。人們愣住了。只見擊中小鳥的運動員迅速扔下球拍,跑向小鳥,俯身跪下,他是在表示他的懺悔啊!我想在他奔向小鳥的一瞬間,心中一定充滿了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如果不是本性中的這種真善美,是不會有如此令人感動的舉動發生的。而正是這種真善美,足以鑄造永恆。
瞬間的舉動所表達出的內容,決不僅僅是這一瞬間的喜怒哀樂。很多事情發生在看似毫無徵兆的瞬間,其實這樣的一瞬間,最能表現出一個人最沒有遮掩的本性。如若這本性是高尚而偉大的,則流芳百世;如若是自私而卑鄙的,則遺臭萬年。
我彷彿又看到了那蒙古鐵騎下風雨飄搖的山河。文天祥被捕入獄,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他堅定地說:「我有四個願望,一是斬首,二是剮死,三是煮死,四是腰斬。」這短短的一席話,從文天祥的口中瞬間說出,看似不假思索,其實其中飽含了他對國家的忠誠與熱愛,對敵人的輕視與仇恨。他的赤膽忠心讓元軍將領目瞪口呆,更讓歷史永遠銘記。
世上的貪官污吏總是不少。一個正直清白的人,怎麼就走上了這樣一條黑暗的不歸路呢?或許僅僅是因為自己一瞬間為利益而心動,一念之間,斷送了美好前程。當然,這與其內心的自私與狹隘是分不開的。所以事發於瞬間,並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由此,我想可以回答開頭的那個問題。瞬間之所以成為永恆,是因為瞬間所發生的事情,代表了一個人靈魂深處的種種東西,或美好或醜陋。當它們是美好的,這一瞬間就會像鑽石一樣散發出永恆的璀璨的光芒。至於醜陋的,歷史也會如實地記錄下來,警醒著後來的人們,千萬不要重蹈覆轍。
『拾』 消滅與永恆作文結尾
1.內容具體、感情真摯地敘寫故事,清晰地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2.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徵,力求有創意的表達。
3.根據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後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運用聯想和想像,豐富表達的內容。
考點聚焦
1.根據既定的文題自行確定中心寫事。
2.圍繞給定的話題或者中心詞自擬題目編寫故事。
3.依據給出的材料擴寫、改寫故事。
4.給出開頭續寫故事或者根據結尾編寫前文。
(知識累積)
記敘文是一種以記敘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在行文中還結合描寫、議論、抒情等方式來共同表現一定的思想主題。寫好寫「事」類的記敘文應注意以下幾點:
1.記敘的要素
任何一件事情,都是由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這六個方面的內容構成的。作文時要把這些要素盡可能地交代清楚,也可以在自然環境或者人物語言中間接地交代。
2.記敘的結構
所謂結構,是指文章的組織、構造、布局,即文章的總體表現形式。結構是文章的「骨骼」,寫「事」文章的常見結構方式有:
① 以時間推移為順序。也就是按照事件發生的起因、經過、結果來敘述某件事情。
② 依照空間的變換來安排。有較大的地域跨動或者游記類文章多有運用。
③ 以時間為「經」、空間為「緯」的縱橫交錯的結構形式。一般不止一條線索的記敘文多採用這種形式。
④ 以作者的認識發展為順序。那種以作者對某事物認識的逐步深化為線索貫穿事實材料的記敘文常採用這種結構方式。
3.細節描寫
寫「事」類文章的細節描寫要做到:
① 注意表現生活的本質,盲目的、只顧表面現象的細節描寫只能屬於贅筆;
② 細節必須真實,不是來自生活的編造的細節,常會由於違背生活邏輯而損害全篇;
③ 要用到關鍵處,濫加運用會淹沒描述對象的主要特徵;
④ 准確簡練,避免隨意鋪陳,拖沓冗長。
卓越思維
告訴讀者一個故事,在故事中表現作者的思想情感、人們的喜怒哀樂、社會的價值取向,就是最常見的寫「事」作文。寫「事」作文重在寫「事」神在言「情」,也就是用具體生動、波瀾起伏的故事表達一定的思想主題。
深入生活獲得第一手材料,是將故事寫得曲折和生動的必要前提。在已經擁有故事素材的基礎上,要讓筆下的故事更加精彩脫俗,以下技巧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1.懸念法
在作文中設置懸念,可以增加故事的曲折感,使情節跌宕起伏,造成文章的層次美,發人深思,引人入勝,因而也更能吸引讀者的目光。這樣一波三折、層層設懸的巧妙構思,使得故事情節既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收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2.抑揚法
通過抑揚對比,作者的思想感情得到升華,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寫起來也易於操作。
3.巧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