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 有關辭官歸隱的人的 事例 只要名字就可以 有具體例子更好 不要莊子和陶淵明 謝謝。
最好的就是嵇康了!竹林七賢!
嵇康,「竹林七賢」之一,字叔夜,譙郡銍人[1]。三國時魏末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音樂家,是魏晉玄學的代表人物之一。 嵇康幼年喪父,成年後娶長樂公主(一說為曹操孫女,沛王曹林之女;一說為曹操曾孫女,曹林之孫女)為妻,任郎中,中散大夫,並有一子嵇紹。嵇紹被其父於獄中交付與山濤撫養,並且被山濤推薦為官,但他的為官之道與其父親截然不同,他成為了一個為皇帝忠誠保駕的馴臣。有一次,晉惠帝兵敗被困,文武百官紛紛逃散,唯有嵇紹衣冠端正的以自己的身軀保護了皇帝,死的忠心耿耿。 嵇康不喜為官,平時以打鐵為樂(一說以此謀生)。大將軍司馬昭曾想聘他為自己的掾吏,嵇康堅守志向不願出仕,離家躲避到河東。 晉墓壁畫中的嵇康
司隸校尉鍾會想結交嵇康,輕衣肥乘,率眾而往。嵇康與向秀在樹蔭下鍛鐵,對於鍾會不予理睬。等候很久也沒有迴音後,鍾會准備離開。嵇康開口問「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鍾會回答:「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從此結下讎隙。 景元二年,同為竹林七賢的山濤由大將軍從事中郎遷任吏部侍郎,舉薦嵇康代替自己的位置。嵇康因此寫下了著名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以明自己的心志。 嵇康原本與東平呂巽呂安兄弟為友。呂安的妻子被其兄呂巽姦汙,呂安原本准備休妻並起訴呂巽。呂巽請嵇康從中勸解,並發誓不會惡人先告狀,於是嵇康勸說了呂安將這件事平息下來。但是之後呂巽害怕呂安反悔,於是搶先告呂安不孝。嵇康義不負心,寫信與呂巽絕交,並出面為呂安作證,因此也被收押。鍾會勸司馬昭乘此機會除掉嵇康。 嵇康入獄後,立刻激起輿論的不滿,許多豪傑紛紛要求與嵇康一同入獄。經有司勸諭後,眾人一時遣散,然而最後嵇康和呂安卻被判處了死刑。行刑當日,三千名太學生集體請願,請求赦免嵇康,並要求讓嵇康來太學做老師。但最終司馬昭還是判決其死刑。 臨刑前,嵇康神色不變,如同平常一般。他顧看了日影,離行刑尚有一段時間,便向兄長要來平時愛用的琴,在刑場上撫了一曲《廣陵散》。曲畢,嵇康把琴放下,嘆息道:「昔袁孝尼嘗從吾學《廣陵散》,吾每靳固之,《廣陵散》於今絕矣!」說完後,嵇康從容地就戮,於公元262年,時年三十九歲。
❷ 急求有關名人隱居的作文素材!!
陶淵明太有名了,上面介紹很詳細此外還有: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兩兄弟春秋時期隱居的晉國大臣介子推秦末漢初時期的著名隱士商山四皓,東園公唐秉、甪(lu)里先生周術、綺里季吳實和夏黃公崔廣四位著名學者寫出《昭明文選》的昭明太子「山中宰相」陶弘景晉宋間的宗炳元代的吳鎮明清時期的哲學家王夫之 等等,太多了
中國古代隱居的名人眾多,陶淵明、王維、賈島等人都在其列。然而,細細評比,就被人分出了十大隱居名人。
NO.1許由、巢父
三皇五帝之堯的管理時期,許由是堯舜時代的賢人。帝堯在位的時候,據說曾想把君位傳給他,遭到了他的嚴詞拒絕。他逃到了箕山隱居起來,帝堯想請他出任九州長官,他跑到潁水邊洗耳,表示不願意聽這種話。以自己淡泊名利的崇高節操贏得了後世的尊敬,從而被奉為隱士的鼻祖。巢父也是同時期的隱士。是陽城(今山西洪洞)的大賢。山居不營世利,在樹上築巢而居,時人號曰巢父。傳說堯帝以天下讓給巢父,巢父不肯受。
NO.2伯夷、叔齊
商代,伯夷為商末孤竹君之長子,姓墨胎氏。初,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齊為繼承人,及父卒,叔齊讓位於伯夷。伯夷以為逆父命,遂逃之,而叔齊亦不肯立,亦逃之。後來武王克商後,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食周粟,逃隱於首陽山,採集野菜而食之,餓死於首陽山。
NO.3鬼穀子
鬼穀子,姓王名詡,衛國(今河南鶴壁市淇縣)人。常入雲夢山(在河南鶴壁市淇縣境內)采葯修道。因隱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稱鬼穀子。鬼穀子為縱橫家之鼻祖,蘇秦與張儀為其最傑出的兩個門徒。鬼穀子的主要著作有《鬼穀子》及《本經陰符》
NO.4顏回
顏回:(前521~前481年)春秋末魯國人。字子淵,亦顏淵, 孔子最得意門生。《雍也》說他「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為人謙遜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他異常尊重老師,對孔子無事不從無言不悅。以德行著稱,孔子稱贊他「賢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違反、仁」。不幸早死。自漢代起,顏回被列為七十二賢之首,有時祭孔時獨以顏回配享。此後歷代統治者不斷追加謚號。
NO.5「商山四皓」
「商山四皓」指的是漢初(公元前200年左右)的東園公唐秉、甪(lu)里先生周術、綺里季吳實和夏黃公崔廣四位著名學者。他們不願意當官,長期隱藏在商山,出山時都80有餘,眉皓發白,故被稱為「商山四皓」。劉邦久聞其大名,曾請他們為官而被拒絕。他們寧願過清貧安樂的生活,還寫了一首《紫芝歌》以明志向:「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曄曄紫芝,可以療飢。唐虞世遠,吾將何歸?駟馬高蓋,其憂甚大。富貴之畏人兮,不如貧賤之肆志。」
❸ 關於陶淵明的議論文
一、高考作文優秀片段---陶淵明
1、「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國文人里,又有誰能將心澄凈到如此境界,以至於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淵明選擇了歸隱之路。這一路走得瀟灑,走得清明。然而,陶潛除了飲酒採菊之外,還做了些什麼?這或許連他自己都無法回答。歸隱之路為中國無數文人選擇,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導致了整體上的不道德。」或許是歷史的機緣,促成了一座文學的豐碑。但歷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憑千萬個陶淵明能夠走出嗎?
2、晉代田園詩人陶淵明也曾熱衷於官場,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負。但當他做了彭澤縣令,了解到官場的黑暗以後,便毅然辭官歸隱,「羈鳥倦舊林,池魚思故淵」,他還是喜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從此躬耕農田,不問世事。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實現了他的人生價值。
3、陶潛伴著「庄生曉夢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東蘺之下悠然採菊。面對南山,淵明選擇忘記,忘記那些官場的丑惡,忘記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這是心靈的選擇,這是過河人在「河」的兩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選擇,這更是明智的「擺渡」。
4、是那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隱士,是那個「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的雅人,是那個「戴月荷鋤歸」的農夫,對!是他,是這享譽文壇百千年的陶淵明。他不願「為五斗米折腰」,掛印歸田園。他忘卻了官場的失意,忘卻了仕途的不達,卻記住了世人的願望,寫出了心中的聖地——桃花源。
5、遠離塵世,隱歸田園,看花開花落。陶淵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藍天中的白雲,像大海中的魚鱗,因為有菊,那顆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場的牢籠束縛太久了,難道沒有什麼寄託?選菊吧!清新淡雅,與世無爭,不正像他不羈的性格嗎?是陶詩將心寄託於菊,尋回了一方心靈的凈土,也是陶詩讓菊帶上了品質高潔,與世無爭的高姿態帽子流傳至今。
6、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靜放,嬌美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山澗清泉一直流過家院門口。早上,霧色漸漸散去。透過微薄的陽光,一位老人拿著鋤頭,提著竹籃,向院中走去。「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他吟唱詩句,步履悠閑地跨進了院子……他便是陶淵明。
7、幽幽香菊與他為伴,下地耕耘自給自足。閑暇時,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細細品味;農忙時,便與菊花相枕相依,樂在其中。陶淵明的確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處處洋溢著與眾不同清閑與曠達!
8、背負了太多歲月的陰影,真的讓他好累。沉溺於過去,也必將讓他喪失了現在和未來,於是,他選擇了離開。酣眠的午夜,他一個人,隨著孤零零的帆影,踏上了回鄉的小船。月光還是黯淡的,四周還是靜謐的。他的衣袖隨風飄搖,但此時,他卻擁有幾分坦然,幾分歡喜。全新的生活隨著初升的太陽,就要開始了,他與朋友、家人一同早出晚歸享受著田園之樂,他與他們一起品嘗著粗茶淡飯,享受著那一分簡單無憂的友情以及難得的親情。(這段小文為我們點染了陶淵明的遠離官場的輕松、歸途之樂和田園之致,在敘述中不乏精美、自然的語言點綴。)
9、小船在水面輕輕搖盪、漂浮著,微風飄飄柔柔地吹拂我的衣衫,輕輕曖曖地愛撫我的面頰,踏著山雀的歌韻,我醉飲船前船後的山泉。青山回響著船槳的激水,將我所有的鄉愁揉碎。眼前是一幀濃濃淡淡的黑白照片,兩岸靜卧的野草是它的背景。我傾聽鳥的對唱,蟲的獨吟。陽光斜灑,灑滿我回家的路。遠遠的,能看見那個寧靜而溫馨的茅屋,籠罩在淡煙里,飄渺虛無……(這是一篇情景交融最好體現的作品。那種無憂的恬淡如閑適的中國畫,一縷一縷向我們走來,小船、微風、歌韻、陽光組合成了一幅似靜又動的畫面。陶淵明就生活在那樣的環境里,我們才知道,距離我們那麼遙遠的五柳先生竟是這樣的灑脫、無羈。)
10、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社會,陶淵明大約是很寂寞的,把他引為知己者應該已經很少。人們要關心收入、職稱、住房,關心孩子的學習、就業、婚姻,關心上司的意圖甚至神情,關心自己的仕途升遷……心被各種現實問題塞滿的現代人,哪裡有閑工夫如陶老夫子一樣去觀松賞菊,引酒賦詩呢?特別是在某些以所謂弘道濟世、氣干青雲自詡的人的心中,這「中國第一大隱」官場失意便避世無為的態度更讓他們不屑,比起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憂國憂民來,那不啻有霄壤之別。
11、我們怎樣在喧囂的塵世讓心中積郁的塊壘消散,怎樣在繁雜的市聲中讓浮躁的心靈寧靜,穿越時間隧道,在陶淵明的南野田園中飄盪,與寂寞的詩魂傾心交談,或許能讓甘泉涌過荒漠,在胸中流出一片綠洲。且讓我們想像一下陶夫子歸家時的情景。寬袍大袖,迎著輕爽的河風,立於船頭的陶公,在這樣的晨光熹微中,奔向溫馨的家居。他的神態是那樣的幸福、輕松、安詳、超脫,這時的他實實在在像一隻「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小鳥呢!
12、陶淵明是寂寞的,這寂寞就在一個真字,真性情,真言語,真行為。要做到這一個真字,還真需要一番勇氣和智慧。在矢志不移和隨波逐流之間,在現實利益和神聖價值發生沖突時,選擇的天平最終將偏向哪一端?這是一個隨時隨地都在發生的問題。「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人生是短暫的,人生需要曠達。現代人,守住內心的寂寞,別讓心靈蒙塵,因為寂寞是一種美麗,寂寞使人詩意地安居
❹ 關於李白,李商隱,朱自清,荊軻,項羽,劉邦,蘇東坡,辛棄疾,李清照,陶淵明的作文素材
陶淵明
陶淵明隱居田園後,鄉鄰中有個讀書少年向他求教說:「老先生,我非常敬佩您的淵博知識,不知你在少年讀書時有什麼妙法?小輩願聽指教,以開矛塞。」 陶淵明一聽這少年是向他討學習妙法的,先是掩面捋須哈哈大笑:「沒聽說天下還有什麼學習妙法,荒唐,荒唐!」 突然,他收住了笑聲,覺得對晚輩後生的幼稚豈能一笑了之,而應循循善誘。於是,他嚴肅地對少年說:「學習是絕無妙法的,而只有笨法,常言道:『書山有路勤為徑』,勤學則進,輟學則退呀。」
那少年聽罷,似懂非懂,仍不甚了了。陶淵明便拉著少年的手,來到他親手耕種的那塊稻田旁,指著尺把高的苗說:「你蹲在那苗前,聚精會神地瞧一瞧,它現在是不是在長高呢?」那少年便蹲下身子,目不轉睛地瞧著,可是直到盯的眼睛酸痛了,那禾苗依然如故,不見其長。他便站起來對陶淵明說:「沒見長啊。」 陶淵明反問道:「真的沒見長嗎?那麼春起的苗芽,又是怎樣變成這尺把高的呢?」 少年搖搖頭,表示莫名其妙。陶淵明便耐心地引導說:「這禾苗是每時每刻都在滋長啊!只是我們肉眼察覺不到;讀書學習也有同理,知識在增長時也是一點一滴積累的,有時連自已也不易覺察到,但只要持之以恆勤學不已,就會有知之甚少變為知之甚多。所以有人說:『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陶淵明說完,又指著溪邊的一塊大磨石問:「你再看看那塊磨石,為什麼會出現像馬鞍一樣的凹面呢?」少年連口答道:「那是磨損的。」
「那你可曾見過,它是哪一天被磨損成這樣的呢?」那少年想了想說:「不曾見過。」陶淵明又因勢利導地說:「這是農夫們天天在上面磨刀、磨鐮、磨鋤,日積月累,年復一年,磨損而成的,決非一日之功啊!」
少年心想:老先生講這磨石,又有何用意?陶淵明看出了少年心中所想,接著又說:「從這磨石上,我們可悟出一個道理來,這就是:『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學習一旦間斷停止,所學知識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慢慢丟掉。」
聽了這一席話,少年恍然大悟,完全明白了「勤學則進,輟學則退」的道理,便叩首拜謝:「多謝老先生指教。」說完,又請老先生題詞留念。陶淵明欣然命筆,一揮而就:
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李白
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到街上去閑逛。
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嘆不已,「這么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裡讀書多沒意思?」
走著走著,在一個破茅屋門口
,坐著一個滿頭白發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李白走過去,「老婆婆,您在做什麼?」
「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綉花針。」老婆婆抬起頭,對李白笑了笑,接著又低下頭繼續磨著。
「綉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綉花針嗎?」
「當然!」
「可是,鐵杵這么粗,什麼時候能磨成細細的綉花針呢?」
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鐵杵為什麼不能磨成綉花針呢?」
「可是,您的年紀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於是回去之後,再沒有逃過學。每天的學習也特別用功,終於成了名垂千古的詩仙。
蘇軾(蘇東坡)——大度
蘇軾在京城會考時,主審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學名家歐陽修。他在審批卷子的時候被蘇軾華麗絕贊的文風所傾倒。為防徇私,那時的考卷均為無記名式。所以歐陽修雖然很想點選這篇文章為第一,但他覺得此文很像門生曾鞏所寫,怕落人口實,所以最後評了第二。一直到發榜的時候,歐陽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蘇軾。在知道真實情況後歐陽修後悔不已,但是蘇軾卻一點計較的意思都沒有,蘇軾的大方氣度和出眾才華讓歐陽修贊嘆不已:「這樣的青年才俊,真是該讓他出榜於人頭地啊(成語出人頭地就是從這兒來的)!」並正式收蘇軾為弟子。
朱自清——嚴格要求自己
張豈之先生文中講到的著名散文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則逸事,是清華師生這種優良品質的一個很好的注腳。根據上個世紀30年代清華的規定,教授們在校工作五年,就有一年的學術休假,由學校資助去外國訪問進修。朱自清時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於1931年利用學術休假,在英國倫敦皇家學院和倫敦大學注冊旁聽。據《朱自清日記》於該年記述,他有兩次夜夢清華未能繼續聘他為教授,理由是他在外國文學上的學養上尚有不足;夢醒,全身冷汗,深感不發聘書頗有道理,於是他更加努力利用在倫敦的一切便利條件,來提高自己。俗語雲: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所謂「不足」,並非真的來自清華校方的壓力,而是朱先生對自己嚴格要求的反映。
李清照——因為錢不夠把外衣給當了。換書!
有一年清明前,李清照的姨母給她做了一件漂亮的裙衫,讓她在清明時節踏青時穿。一個人冬天在家悶得太久,望見外面一片生機,春意盎然,心情也變得活潑起來。李清照不由自主地來到書市,在一個又一個的攤位前仔細翻看著,希望找到自己中意的東西。她就這樣以賞玩的心思慢慢遊逛,走到了一個不被人注意的小角落。那裡有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者,只守著一個小攤,上面放著一摞書。老者看起來風度翩翩,並不像普通的商販,更奇怪的是,他並不招攬顧客,好像並不希望自己的書賣出去似的。李清照覺得非常有意思,便走了過去,想和老者說幾句話。可是她突然被地上的書吸引住了,書皮上以篆字寫著《古金石考》。她不禁大吃一驚,這就是她夢寐以求的古書,這部書流落民間幾乎失傳,她找過好多人幫著購買,結果都沒有買到。現在的李清照只見書本,不見老者,抑制不住自己的驚喜,拿起一本便翻看起來。
不知什麼時候,她突然猛醒這是人家要賣的書。李清照手裡緊握著書,急切地問:「老伯,您這套書可是要賣的?」老者點點頭:「是啊,這是家傳的一部古書,按理講是絕不能賣的。也是時運不濟,家遭變故,實在是沒有可以救急的物件兒了,可是,我還是不忍心就這么把它送到當鋪,交給那些不知道珍惜的人去糟蹋,所以就在這兒等著,只想等個懂得它的人來,給它個好歸宿!姑娘,看得出你是個識貨的人!你要能買了它去,也算了了我的一樁心事。」李清照微笑著問老人:「老伯,您需要多少錢來應急?」老者說:「唉,應急至少也得三十兩吧。姑娘你看著給吧,只要能好好地保存它,就是少點也沒什麼。」
沒等老者把話說完,李清照把自己隨身帶的錢全部倒出來,仔細查點也不過十兩左右,李清照顯得有些著急,對老者說:「老伯,我今天出門倉促,沒有帶那麼多現錢,你明日可否還來這里?我一定帶多於三十兩來拿書,好嗎?」老者為難地說:「姑娘,不是我不答應你,我的盤纏早就用得差不多了,我和家人已經說好,今天日落,無論這書賣不賣得出去,都要和他們一起出城回家的。」
李清照一聽,急忙抬頭望天,這時已近日暮,就算雇車回家也未必能趕上。她一時間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看著李清照著急的模樣,老者也有些於心不忍,只好安慰李清照說:「姑娘,你也不用太過著急,唉,就當是你和它沒緣吧!也許有一天,你還能再碰上它呢。」李清照聽著老人的話,心裡很不是滋味,不但幫不了老者,還失去了保存古書的機會。她不自覺地握了一下衣角。這一握讓李清照有了辦法,她立即對老人說:「老伯,您只要再等我一會兒,只一會兒就好!一定要等我啊!」然後轉身就跑,留下不知所措的老人站在那裡。
過了半個時辰後,老者見李清照只穿一件內襯的單衣,跑了回來,手裡拿著銀兩。原來,她把自己的新衣給典當了,換了二十多兩銀子,連同自己原來的十幾兩銀子,一起交到老人手中。老者看著一個年輕姑娘家竟然為了一套書,不惜當街只穿著單衣薄衫,十分感動。老者說什麼也只要三十兩,可是李清照沒有讓他再推辭:「老伯,您給我的可是無價之寶啊,若是今日我身邊能再有些銀兩也會傾囊相贈的。您就不用推辭了。」然後,李清照抱起那套珍貴的《古金石考》,穿著單衣在乍暖還寒的春天裡回家去了。
李清照後來成為我國文學史上的第一女詞人,與她對知識的熱愛,對書的痴迷是分不開的。正是因為痴迷她才可以有所放棄,即使是姨母贈送的新衣服也可以典當出去。
辛棄疾——愛國
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的少年時代,是在國運衰頹、兵禍連綿的情況下度過的。他剛滿十六歲,家鄉濟南就被金兵佔領了。他目睹烽煙翻滾,山河破碎,仇恨的種子深深地埋藏在心間。
有一天,金人貴族中的一個中下級軍官完顏千戶耀武揚威地來到辛家,硬逼著辛棄疾的祖父辛贊用酒肉款待他。辛贊是個老實人,憋著一肚子氣,勉強擺了一座酒席。驕橫的完顏千戶幾杯酒下肚後,更加得意洋洋,竟當眾侮辱起敬酒的小僮來了。
這一來,年少氣盛的辛棄疾再也忍不住了。他「嗖」地從牆上抽出一把寶劍,「噔、噔、噔」幾步走到完顏千戶面前,激昂地說:「趁諸位酒酣耳熱,讓我舞劍給大家開心助興!」說罷,便揮劍起舞。只見他有時輕似燕子點水,有時重如泰山壓頂。舞到興頭上,劍人合而為一,只有劍光閃閃,不知人在何處。正在這時,忽聽辛棄疾猛喝一聲:「看劍!」一個大鵬展翅,寶劍直指完顏千戶的腦門。「啊!——」完顏千戶嚇得面如土色,「撲通」一聲,連人帶椅仰倒在地,桌子上的杯盤叮當落地,打得粉碎。辛棄疾急忙收劍做了個干凈灑脫的收勢,說了聲「莽撞了!」從容地站立一旁。完顏千戶驚魂未定,還獃獃地坐在地上。等到奴僕們趕忙上前扶起,他才不得不尷尬地說出話來:「舞得好,好厲害的英武少年!」
關於其他人的作文素材我就不知道了。
❺ 那些具體事跡證明陶淵明歸隱田園是對的
1、那時候是亂世,是朝代更迭較快的一段時間,那紛爭肯定很多,而南朝的專宋又岌岌屬可危,他又是小官,自然看到更多的黑暗現實
2、陶淵明家裡本來比較貧窮,在那個時間段窮人的日子肯定不好過
3、陶淵明曾遭大的挫折,首先他看不慣那些風氣的話應該站出來批判的,但是官官相衛,沒有他說話的地方,欲報國卻多阻撓,所以最終選擇放棄,造成了他的隱居
4、既然現實中沒有也不可能實現他心中所想,那麼他只能選擇退出,到一個從頭開始的地方,遠離這些污濁之氣了
❻ 陶淵明作文素材40字左右……注意、用到詩句、且最後反問結尾!!
把酒東籬:陶淵明
他來了,帶來了一陣陣菊香,帶來了與自然相合的闊達心境。面對官闕,他選擇了歸園,選擇了自然的那份恬適。他追求的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他有著「阡陌交通,落英繽紛」的理想;他綻放了壓在心底的那份「自然」。他的豐碑永遠樹立在田園郊野之上。
高考作文優秀片段
(一)「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國的文人里,又有誰能將心澄凈到如此境界,以至於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淵明選擇了歸隱之路。這一路走得瀟灑,走得清明。然而,陶潛除了飲酒採菊之外,還做了些什麼?這或許連他自己都無法回答。歸隱之路為中國無數文人選擇,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導致了整體上的不道德。」或許是歷史的機緣,促成了一座文學的豐碑。但歷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憑千萬個陶淵明能夠走出嗎?
(二)晉代田園詩人陶淵明也曾熱衷於官場,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負。但當他做了彭澤縣令,了解到官場的黑暗以後,便毅然辭官歸隱,「羈鳥倦舊林,池魚思故淵」,他還是喜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從此躬耕農田,不問世事。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實現了他的人生價值。
(三 )陶潛伴著「庄生曉夢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東蘺之下悠然採菊。面對南山,淵明選擇忘記,忘記那些官場的丑惡,忘記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這是心靈的選擇,這是過河人在「河」的兩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選擇,這更是明智的「擺渡」。
(四)是那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隱士,是那個「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的雅人,是那個「戴月荷鋤歸」的農夫,對!是他,是這享譽文壇百千年的陶淵明。他不願「為五斗米折腰」,掛印歸田園。他忘卻了官場的失意,忘卻了仕途的不達,卻記住了世人的願望,寫出了心中的聖地——桃花源。
☆遠離塵世,隱歸田園,看花開花落。陶淵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藍天中的白雲,像大海中的魚鱗,因為有菊,那顆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場的牢籠束縛太久了,難道沒有什麼寄託?選菊吧!清新淡雅,與世無爭,不正像他不羈的性格嗎?是陶詩將心寄託於菊,尋回了一方心靈的凈土,也是陶詩讓菊帶上了品質高潔,與世無爭的高姿態帽子流傳至今。
(五)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靜放,嬌美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山澗清泉一直流過家院門口。早上,霧色漸漸散去。透過微薄的陽光,一位老人拿著鋤頭,提著竹籃,向院中走去。「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他吟唱詩句,步履悠閑地跨進了院子……他便是陶淵明。
幽幽香菊與他為伴,下地耕耘自給自足。閑暇時,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細細品味;農忙時,便與菊花相枕相依,樂在其中。陶淵明的確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處處洋溢著與眾不同清閑與曠達!
(六)背負了太多歲月的陰影,真的讓他好累。沉溺於過去,也必將讓他喪失了現在和未來,於是,他選擇了離開。酣眠的午夜,他一個人,隨著孤零零的帆影,踏上了回鄉的小船。月光還是黯淡的,四周還是靜謐的。他的衣袖隨風飄搖,但此時,他卻擁有幾分坦然,幾分歡喜。全新的生活隨著初升的太陽,就要開始了,他與朋友、家人一同早出晚歸享受著田園之樂,他與他們一起品嘗著粗茶淡飯,享受著那一分簡單無憂的友情以及難得的親情。(這段小文為我們點染了陶淵明的遠離官場的輕松、歸途之樂和田園之致,在敘述中不乏精美、自然的語言點綴。)
(七)小船在水面輕輕搖盪、漂浮著,微風飄飄柔柔地吹拂我的衣衫,輕輕曖曖地愛撫我的面頰,踏著山雀的歌韻,我醉飲船前船後的山泉。青山回響著船槳的激水,將我所有的鄉愁揉碎。眼前是一幀濃濃淡淡的黑白照片,兩岸靜卧的野草是它的背景。我傾聽鳥的對唱,蟲的獨吟。陽光斜灑,灑滿我回家的路。遠遠的,能看見那個寧靜而溫馨的茅屋,籠罩在淡煙里,飄渺虛無……(這是一篇情景交融最好體現的作品。那種無憂的恬淡如閑適的中國畫,一縷一縷向我們走來,小船、微風、歌韻、陽光組合成了一幅似靜又動的畫面。陶淵明就生活在那樣的環境里,我們才知道,距離我們那麼遙遠的五柳先生竟是這樣的灑脫、無羈。)
(八)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社會,陶淵明大約是很寂寞的,把他引為知己者應該已經很少。人們要關心收入、職稱、住房,關心孩子的學習、就業、婚姻,關心上司的意圖甚至神情,關心自己的仕途升遷……心被各種現實問題塞滿的現代人,哪裡有閑工夫如陶老夫子一樣去觀松賞菊,引酒賦詩呢?特別是在某些以所謂弘道濟世、氣干青雲自詡的人的心中,這「中國第一大隱」官場失意便避世無為的態度更讓他們不屑,比起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憂國憂民來,那不啻有霄壤之別。
(九) 我們怎樣在喧囂的塵世讓心中積郁的塊壘消散,怎樣在繁雜的市聲中讓浮躁的心靈寧靜,穿越時間隧道,在陶淵明的南野田園中飄盪,與寂寞的詩魂傾心交談,或許能讓甘泉涌過荒漠,在胸中流出一片綠洲。且讓我們想像一下陶夫子歸家時的情景。寬袍大袖,迎著輕爽的河風,立於船頭的陶公,在這樣的晨光熹微中,奔向溫馨的家居。他的神態是那樣的幸福、輕松、安詳、超脫,這時的他實實在在像一隻「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小鳥呢!
(十)陶淵明是寂寞的,這寂寞就在一個真字,真性情,真言語,真行為。要做到這一個真字,還真需要一番勇氣和智慧。在矢志不移和隨波逐流之間,在現實利益和神聖價值發生沖突時,選擇的天平最終將偏向哪一端?這是一個隨時隨地都在發生的問題。「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人生是短暫的,人生需要曠達。現代人,守住內心的寂寞,別讓心靈蒙塵,因為寂寞是一種美麗,寂寞使人詩意地安居!
◆歸鳥 —— 《飲酒》(其五)是陶淵明眾多「歸鳥」詩篇中最能體現詩人回歸自然,回歸性情,保持真我思想的詩篇。「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作者游目騁懷,參透自然,卻故意把自然「真意」說得如此飄緲朦朧,其實稍加玩味,便不難發現真意是什麼。秋菊自開自謝,保持一份潔白淡泊;南山自古及今,保持一份肅穆庄嚴;太陽朝升暮落,保持一份秩序寧靜。自然萬物,各隨其分,各安其道,消長生息,窮通演化,莫不自自然然,實實在在。飛鳥投林的描寫更是充分強化了這一天地觀念。像天地萬物一樣,飛鳥早出晚歸,遠近覓食,有困頓勞碌的疲憊和緊張,也有安頓休息的輕松和愉悅,有呼朋引伴的熱鬧,也有失群掉隊的孤單,該去則去,該回則回,一切隨順自然,和山林、夕陽、南山、秋菊、東籬構成了一幅天然純美、自然靜謐的圖畫。在這幅圖畫中,在投林歸鳥身上,我們看到了作者的影子。作者游歷南山,參閱天地,猛然間,豁然開朗:自己不也正如一隻疲倦歸飛的鳥兒嗎?山氣彌漫,日落西山,該回家了,家在哪兒呢?不在宦海官場,不在利達富貴,不在榮辱沉浮,家在山水田園,家在南山秋菊,家在山林夕陽,那份出於自然、回歸自然、纖塵不染的至真性情才是詩人真正的精神家園啊」朴返真,回歸自然,這才是詩歌「歸鳥」意象真正要暗示我們的內涵。可以說,這只小小的歸鳥,這只與同伴同飛、與山林同眠、與夕陽同行、與自然同道的小鳥,還與詩人同心,正是這種天人合一、人鳥同道賦予了陶詩以深刻的哲學內涵。
◆「酒能祛百慮,菊為制頹齡。」文人士大夫的愛菊,遠祖是屈原,有詩為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離騷》)但真正的始祖卻要論有菊癖的隱士陶淵明,他不但種菊,以菊下酒,還寫下不少詠菊詩。「秋菊有佳色,挹露掇其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菊花凌寒而開,幽香燦爛,「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宋遺民鄭思肖)正是這樣一種孤芳自賞的高傲品質吸引了詩人、造就了詩人。在詠菊詩中,我們容易感受「戰地黃花分外香」、「滿城盡帶黃金甲」的戰斗與輝煌,可曾體察到陶淵明筆下的「佳色」之秋菊、採菊之「悠然」的質朴與平淡?「菊,花之隱逸者也。」菊花是陶淵明委順自然大化生命觀的寄託,也是陶淵明傲然脫俗的人格象徵。
◆詩人愛菊,更愛松。在中國文化中,松樹的地位極其崇高,當得百木之長的榮譽。孔子對松的贊語是:「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這話同他的思想一同進入了中國文化的核心。歲寒三友松、竹、梅,松居首位。!「三徑就荒」何足惜,有「松菊猶存」悅其心、「撫孤松」快其意足矣。青松是孤獨的,亦如寂寞的陶淵明;青松是挺拔的,亦如傲岸的隱逸者。人生最可貴的是固守,而固守的是松的貧瘠、菊的凄美,如果沒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挺立一生的主體人格,又如何能「卓然見高枝」呢?
◆今天的我們應該換個角度去品讀陶潛,即從人性的角度來考慮其價值和意義。因為陶潛的選擇恰好代表了人們對精神自由的終極追求:個性的張揚和人性的解放。自然的人在社會中常常扮演著不同角色,但不是每一個角色都讓人稱心如意。由於時代的要求,社會的責任,家庭的義務,個人的名利等等的約束,人們無法擺脫,無法超越,而不得不從事一些本來不願意從事的職業(包括官職),說一些不想說的話(包括應酬),於是如陶潛所說的「心為形役」,成了自己、他人和外物的奴隸,不再是自己了。但是,人們的內心又時時刻刻渴望著能擺脫俗世的煩惱,能自由輕松地生活。所以,敢於放棄社會責任(不止是官職),做回他自己(不止是「歸園田」),按照自己內心真實想法去生活的陶潛,才成為了許多人推崇的偶像。
◆所以陶潛放棄的不是某個官職,而是一種讓他不自由的「社會角色」,他要做回了一個自然的、完整的自己,讓自己曠達的天性得以保全。在《歸去來兮辭》結尾一段中,他更是直接表達了這個觀點。他說:因為「吾生之行休」,加之「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他決定和以前的那個影響他限制他的「社會角色」決裂,「委心任去留」,「樂夫天命」。不要忘了他「性本愛丘山」。
寫陶淵明的對聯
昔我曾眠三徑菊;今誰又抱一山詩?
於文章無甚解,會意此心,浮華洗盡;得山水有清音,就荒三徑,歸去來兮。
重點人物素材陶淵明在各種話題中的靈活應用
上帝的賬單
站在歷史的河畔,漫瞅那一道道鴻梁,翻閱素養的楷模:楚大夫沉吟澤畔,九死而不悔;霸王淚灑江東岸,一瞬成鬼雄;虞姬心隨項王去,化作矛尖花;張騫扶著駝鈴走,一心向天山;衛將軍旌旗飛舞,奔向大沙漠;魏武帝揚鞭東指,壯心不能已;陶淵明悠然南山,飲酒與採菊;唐太宗載舟為民,創貞觀之治;南唐後主伴寂寥,佳作不間斷;康熙帝英明神武,亘古永銘記……回眸歷史滄桑,掩卷長思,盪氣回腸。三分嘯成劍氣,無處不散發著素養的光芒。
窮則獨善其身
因為我知道,中國的文人總是在出世與入世之間猶豫、徘徊。蘇子想到了出世,就會增加猶豫與徘徊的痛苦。你想那陶淵明,我從來都質疑於他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從來都質疑於他的「欲辯已忘言」,我總想在那句「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後面,加上一句,你會不為六斗米折腰嗎?六斗不夠,八斗呢?這總是有種酸溜溜的意味。我所鍾愛的蘇子啊!你怎能以此為效呢?
「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晉陶淵明,大家是頂熟悉的了,他就是「出淤泥而不染」、近墨而不黑的代表,在官場腐朽,民怨載道的封建社會里,陶淵明能自守清節、出而不染,實在不是一件易事。老一輩革命家朱德同志在未參加革命之前,也是「軍閥」出身,但他也能入能出,不忘高風亮節,而始終為中國革命事業奔走不息,亦為當世萬流景仰。由此可見,近墨者完全可以不黑甚而至於更紅。
鏡乃一種品格,既然是品格,則有高尚與低劣之分。陶淵明選擇「不為五斗米折腰」,是自尊;李白選擇「直掛雲帆濟滄海」,是自強;蘇軾選擇「一蓑煙雨任平生」,是豁達。他們各有所愛的「鏡」,他們各自選擇自己所堅持的秉性。然而選擇「低劣鏡」的人亦有之,「越人飾美女八人,納之太宰嚭」,太宰嚭便在吳王面前為越國求情,是奸臣,是越國的叛徒;「張昌宗恐太後—日晏駕,為元忠所誅,乃譖元忠與戩私議」,是小人的行為,是遭人唾棄的國賊。然人各有「志」,我們無法改變他人對鏡子品格的選擇。
陶兄:
久仰您陶淵明隱士之名,今日我有幸與您交流真是甚幸。也勞您在百忙之中指教。
近日,我拜讀您的大作,深深地為您之「不為五斗米折腰」所震撼,深深地為您之「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為」折服,深深地為您之「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感慨,深深地為您「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閑適羨慕。
您之大作無一不表現出您對污濁社會的憎惡,您之大作無一不表現出您對閑適田園生活之喜愛。酒,是您之鍾愛;詩,是您之精神寄託;菊,是您之品性化身。
您居陋室而不悲,因為那裡沒有污濁;您常食不果腹而不急,因為您有精神食糧;您的莊稼「草盛豆苗稀」而不煩,因為您的志向沒有違背您的初衷……
我對您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我和陶兄一樣,十分喜愛菊。菊,乃花之隱逸者也。可我有一事不明。隱,就能解決根本問題嗎?隱,不就是在一味的逃避嗎?為什麼不學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為什麼不像梅「零落塵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與其一味逃避,不如與那污濁社會一搏,哪怕是以卵擊石也留的千古美名。
我還有一事想請教陶兄。酒,乃是文人墨客們皆愛之物。蘇軾之「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曹孟德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寫出「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邊塞詩人之「葡萄美酒夜光杯」……可到最後有哪個不是「借酒消愁愁更愁」啊。既然如此,為何還要喝的大醉增加自己的苦痛呢?陶兄您也可謂詩壇中愛酒而著名的人。您能告訴我原因嗎?您是否亦是為了逃避而用酒麻醉自己的心靈,用酒為自己的處境訴不平,用酒為自己的靈魂療傷呢?
我所問有何不對之處,還望陶兄您海涵。我也希望陶兄您能「他人皆醉我獨醒」,希望您能勇敢的面對現實,成為污濁社會中的一枝獨秀。
人各有志,只要您認為自己所為沒有違背原則,則此生無撼矣!
就此擱筆,打擾了!
您之崇拜者
點評:這是一篇考場佳作。作者能夠在短短的時間內充分展示自己豐富的文學積淀,並且能夠恰到好處地進行運用,實屬不易。文中,作者旁徵博引,運用連串的排比,氣勢不凡,結構精當、文筆精煉而文采飛揚。在對話的過中,作者還有自己的思考,即關於隱居和飲酒的思索,雖然問題的提出在成人看來還不夠老道,但畢竟是一個中學生的真實想法,亦無可厚非。(指導教師:沈桂蘭)
走近陶淵明
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以也。故聖人法天貴真,不拘於俗。
——題記
夕陽西下,留下一片執著的余輝也漸漸隱去,皎潔的月光升上枝頭,落在書頁,瀉在筆尖,日復一日的循環使生活變得不像樣子,天地間的真善美都消失了嗎?無奈的回響又一圈圈的盪漾開去,投入歷史的波流激起陣陣漣漪……
竹籬密密,楊柳依依,煙雲舒展,菊點寧靜。您就居於這里。每日耕田,飲酒,吟詩,享樂,無時無刻不在表露著您的真,真性情,真言語,生活中要想做到這樣一個「真」字倒還是真需要些勇氣與智慧。您在隨波逐流與矢志不移之間終是選擇了您的真理:寧靜,和諧。 在政治權利沉重,卻又無比黑暗的時候,您硬是放棄了不易得來的彭澤縣令,歸隱田園,您帶著與眾不同的清新與曠達,尋回一方心靈凈土。這是您的生活,您的追求,滾滾紅塵的陣陣廝殺,只不過是您窗前的一陣風.一串雨罷了。在最昏暗的日子裡,靈魂深處卻充滿陽光。這就無愧於您選擇了歸隱之路,這一路走得瀟灑.清明!
現在您的生活已經很接近於您的理想了:在這個遠離塵世的村落,每日的耕田勞作,自得其樂,又有香菊清酒於您相伴,那高潔品行的菊花不正如您嗎?祥和幽靜,纖塵不染。那詮釋情懷的酒不也是您的最愛嗎?與生和諧,遠離凡塵。伴著它們,您可以真真正正地享受生活。
您的生活抑或說您的歸宿就是歸隱,那是最清逸.最高上.最自由的人生,那也是您的人生。做一個無憂無慮.心地向善.智慧而又快樂的老人,您一生無憾。因為您的心界即是幽靜的,高潔的,政事的污濁必定無法攪擾您的生之和諧。
面對南山,您似乎徹底忘記了那些不快,選擇了坦然淡泊的心態。您可以「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自己心境的了解與共鳴才是真正的天籟之聲,琴上無弦又何妨?您能夠「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自己生活閑適,而不必「心為行役」,自然游目騁懷,參透自然。
您告訴我,在污濁社會也不能隨波逐流;您告訴我,人生是短暫的,人生需要曠達;您告訴我,無論任何時候都要做那個自然.完整的自己;您告訴我,「真」,永生不滅……
彷彿是靈魂回到內心,我猛地驚醒,窗外還是黯淡的.四周還是靜謐的,而我心中,卻多了幾分坦然,幾分寧靜……
隱者頌
掬一捧月色,凝成暗夜的菊香
引兩懷清風,拂醒南山的曙光
穿過東籬的欄柵,你認清斗米中的昏濁
背負荷月的草鋤,你遺忘沾露後的衣裳
踏著落英繽紛,你尋尋覓覓桃源夢境
追著堯舜足跡,你隱隱匿匿南山菊影
沒了羅綺華服,你披起晚霞織就的布衣更顯高貴
沒了輕車香馬,你踩著淚光延伸的路途更覺舒暢
勇於放棄
敢於清高
於是你笑了,笑聲中你雙眸閃亮,眼神滑過一絲哀傷
隱者,不就是一個隱匿疼痛,願意被遺忘的勇者嗎
舞一曲淡泊,遺萬世芬芳
一位老者,在落英繽紛的桃源深處,用人生舞著一曲淡泊,卻在進退間遺萬世芬芳。
依稀記得,有這樣一位老者,無奈望著家徒四壁,望著操勞的妻,望著渴求的兒,迫於生活,他懷抱滿腹經綸,依依惜別了故鄉的青山,故鄉的綠水,奔走仕途……
他曾在滿朝文武勾心鬥角的風口浪尖,舞著一曲對名利地位的淡泊,以堅守的步伐,踏出清高的旋律,遺萬世的芬芳。
依稀記得,有這樣一位老者,憤怒地望著錢財萬貫,望著昏暗的官場,望著佳餚美人的頹廢,迫於不滿,他懷抱滿心厭惡,毅然告別了江城的深府,江城的大殿,上任參軍……
他曾在市俗紛亂歌舞昇平的紙醉金迷里,舞著一曲對榮華享樂的淡泊,以輕蔑的步伐,踏出桀傲的旋律,遺萬世以芬芳。
依稀記得,有這樣一位老者,滿足地望著春色滿園,望著倦飛知返的鳥,望著涓涓細流的泉,為免於玷污,他懷抱滿心悔恨,匆匆回到了故鄉的田園,故鄉的山水,遠離塵市……
他曾在碩果累累田間豐收的滿目金色中,舞著對穀物滿倉的淡泊,以輕盈的步伐,踏出悠然的旋律,遺萬世以芬芳。
「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一位老者感慨著,田園都將荒蕪了,以心為形役的自己怎能不歸?
「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一位老者決然脫掉華麗的官袍,那些華麗如何比得上樸素?那些貪圖如何比得上淡泊?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一位老者就這樣斷絕了世俗,歸居田園,以山為缽,以水為酒,飲著歸真返璞,飲盡一生。
歷史的詩壇多少次風起雲涌,詩壇的天空多少次雲卷雲舒,天空又多少次變幻無窮……
然而,燈火闌珊驀然回首時,我依然可以看到這樣一位老者舞著一曲淡泊,桃花在他身邊紛紛落下,遺留萬世芬芳。
評析:
這兩篇文章分別側重從「清高」和「淡泊」的角度,歌頌和懷念著偉大的田園詩人陶淵明,其實,在寫作過程中,又有哪個話題不能運用陶淵明這個材料呢?象蘇軾、陶淵明這樣的大家,在話題作文中,幾乎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寫作素材。
❼ 求陶淵明、李清照的作文素材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國的文人里,又有誰能將心澄凈到如此境界,以至於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淵明選擇了歸隱之路。這一路走得瀟灑,走得清明。然而,陶潛除了飲酒採菊之外,還做了些什麼?這或許連他自己都無法回答。歸隱之路為中國無數文人選擇,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導致了整體上的不道德。」或許是歷史的機緣,促成了一座文學的豐碑。但歷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憑千萬個陶淵明能夠走出嗎? 2.晉代田園詩人陶淵明也曾熱衷於官場,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負。但當他做了彭澤縣令,了解到官場的黑暗以後,便毅然辭官歸隱,「羈鳥倦舊林,池魚思故淵」,他還是喜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從此躬耕農田,不問世事。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實現了他的人生價值。☆陶潛伴著「庄生曉夢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東蘺之下悠然採菊。面對南山,淵明選擇忘記,忘記那些官場的丑惡,忘記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這是心靈的選擇,這是過河人在「河」的兩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選擇,這更是明智的「擺渡」。 3.是那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隱士,是那個「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的雅人,是那個「戴月荷鋤歸」的農夫,對!是他,是這享譽文壇百千年的陶淵明。他不願「為五斗米折腰」,掛印歸田園。他忘卻了官場的失意,忘卻了仕途的不達,卻記住了世人的願望,寫出了心中的聖地——桃花源。 4.遠離塵世,隱歸田園,看花開花落。陶淵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藍天中的白雲,像大海中的魚鱗,因為有菊,那顆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場的牢籠束縛太久了,難道沒有什麼寄託?選菊吧!清新淡雅,與世無爭,不正像他不羈的性格嗎?是陶詩將心寄託於菊,尋回了一方心靈的凈土,也是陶詩讓菊帶上了品質高潔,與世無爭的高姿態帽子流傳至今。
❽ 以肩膀為題,陶淵明歸隱為議論素材的作文
父親是一位教師,在我很小的時候,據說父親是他學校四大賭鬼之一,成天混耍麻將桌上。中午、晚上、雙休日,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他都利用了起來。母親與他吵,甚至大打出手,可他不聽,依舊我行我素。於是,我的童年便在無休無止的爭吵中度過了近乎四分之三。
我對幼年時期母親與我的對話最深刻的內容是:
「如果我跟你爸爸離婚,你跟誰?」
「跟你!」
那時,每當母親這樣問時,我都會毫不猶豫地做出選擇,沒有一絲的猶豫。
就這樣,我與父親的關系漸漸地疏遠,但不知不覺中,父親好像突然地醒悟了,醒悟得令我措手不及,他戒賭,戒了煙,戒了一切應該戒的。他與母親的關系又逐漸變好,終於有一些夫妻樣了。
而我,在這個突然中變得手足無措,我不知道如何與父親相處,我對他的看法已根深蒂固,很難改變了。我和父親就如同站在河的兩岸,我在這邊,他在那邊,母親就是一條船,維系著這條河的兩岸。
時間就這樣一天天地過著。
隨著時間而改變的,是我的年齡。
隨著時間而產生的,是父母與我的代溝。
時間似乎開了一個玩笑,將我幼年的經歷又重演,只是,主戲已由父與母之間的爭吵轉變為我與母親的爭吵。
父親似乎很開通,每次我與母親賭氣,狠狠地摔門躲進自己的房間時,總能聽見父親這樣對母親進行安慰:別生氣,孩子處於叛逆期,總有點脾氣的,我們做父母的,多理解一啊。
聽到這時,心最柔軟的地方仿如被擊了一般,酸酸的,說不出的感覺。
走在路上,竟沒有幾個人,一段路,冷冷清清的。我與父親沉默地走著,他在前,我在後。恍惚間,突然發現父親的肩,已沒有以前那麼寬厚,原來,改變的,不僅僅是我。
很唐突地,父親突然轉過身,笑著對我說:「來,我背你!」
「嗯?」我吃了一驚。
「我想起你一兩歲時的事了,突然間想背背你,這么多年了,不知道還能不能背得起了。來!」
我順從地趴在他的背後,無需跳躍,輕輕地把手搭在父親的肩上,父親卻還是保留著習慣,半蹲著身子,猛地一起,竟有些吃力。我的身子貼在父親的背上,把頭埋在父親的頸間,感受到的,是父親的體溫和那肩上突兀的肩胛骨。那一剎那,我的心,似乎都融化在父親的體溫中。
歲月滄桑,父親老了,但肩膀仍能扛起了我,我想,我理解了父親。
❾ 陶淵明 資料 文章名稱 生平 作文素材
陶淵明 陶淵明大約生於東晉哀帝興寧三年(365——427)字元亮,一說名潛,因家中長有五棵柳樹,被人稱為「五柳先生」,私謚「靖節」(死後由朋友私下起的,並非朝廷頒布,故稱私謚),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普遍認為是星子縣)人,出身於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軍功顯著,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做過太守。他是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後棄官歸隱。後世稱靖節先生。有《陶淵明集》。其隱逸文化總的風格有三:其一是柔,其二是淡,其三是遠。 年幼時,家庭衰微,九歲喪父,與母妹三人度日。孤兒寡母,都在外祖父孟嘉家裡生活。孟嘉是當代名士,「行不苟合,年無誇矜,未嘗有喜慍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亂;至於忘懷得意,傍若無人。」——《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淵明「存心處世,頗多追仿其外祖輩者。」——逮欽立語。日後,他的個性、修養,都很有外祖父的遺風。外祖父家裡藏書多,給他提供了閱讀古籍和了解歷史的條件,在學者以《庄》《老》為宗而黜《六經》的兩晉時代,他不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樣學了《老子》《莊子》,而且還學了儒家的《六經》和文、史以及神話之類的「異書」。時代思潮和家庭環境的影響,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兩種不同的思想,培養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愛丘山」的兩種不同的志趣。 [1]陶淵明少年時期有「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懷著「大濟蒼生」的願望,任江州祭酒。當時門閥制度森嚴,他出身庶族,受人輕視,感到「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晉書·陶潛傳》。他辭職回家後,州里又來召他做主簿,他也辭謝了。安帝隆安四年(400年),他到荊州,投入桓玄門下做屬吏。這時,桓玄正控制著長江中上游,窺伺著篡奪東晉政權的時機,他當然不肯與桓玄同流,做這個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詩中寫道:「如何舍此去,遙遙至西荊。」——《 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對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戀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於規林二首》對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發出了深長的嘆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喪母辭職回家。元興元年(402年)正月,桓玄舉兵與朝廷對抗,攻入建康,奪取東晉軍政大權。元興二年,桓玄在建康公開篡奪了皇帝的位置,改國為楚,把安帝幽禁在潯陽。他在家鄉躬耕自資,閉戶高吟:「寢跡衡門下,邈與世相絕。顧盼莫誰知,荊扉晝常閉。」表示對桓玄稱帝之事,不屑一談。元興三年,建軍武將軍、下邳太守劉裕聯合劉毅、何無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蘇鎮江)起兵討桓平叛。桓玄兵敗西走,把幽禁在潯陽的安帝帶到江陵。他離家投入劉裕幕下任鎮軍參軍(一說陶淵明是在劉裕攻下建康後投入其幕下)。當劉裕討伐桓玄率兵東下時,他仿效田疇效忠東漢王朝喬裝馳驅的故事,喬裝私行,冒險到達建康,把桓玄挾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馳報劉裕,實現了他對篡奪者抗爭的意願。他高興極了,寫詩明志:「四十無聞,斯不足畏,脂我名車,策我名驥。千里雖遙,孰敢不至!」——《榮木》第四章。劉裕打入建康後,作風也頗有不平凡的地方,東晉王朝的政治長期以來存在「百司廢弛」的積重難返的腐化現象,經過劉裕的「以身范物」(以身作則),先以威禁(預先下威嚴的禁令)的整頓,「內外百官,皆肅然奉職,風俗頓改」。其性格、才幹、功績,頗有與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對他產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劉裕為了剪除異己,殺害了討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無罪的王愉父子,並且憑著私情,把眾人認為應該殺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謚任為錄尚書事領揚州刺史這樣的重要的官職。這些黑暗現象,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鎮軍參軍經曲經阿曲伯》這首詩中寫道:「目倦山川異,心念山澤居」「聊且憑化遷,終返班生廬」。緊接著就辭職隱居,於義熙元年(405年)轉入建威將軍、江州刺史劉敬宣部任建威參軍。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劉敬宣上表辭職。劉敬宣離職後,他也隨著去職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紹他任彭澤縣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潯陽郡督郵,屬吏說:「當束帶迎之。」他嘆道:「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遂授印去職。陶淵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辭彭澤縣令結束。這十三年,是他為實現「大濟蒼生」的理想抱負而不斷嘗試、不斷失望、終至絕望的十三年。最後賦《歸去來兮辭》,表明與上層統治階級決裂,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決心。
陶淵明 歸去來兮辭(5張)陶淵明辭官歸里,過著「躬耕自資」的生活。因其居住地門前栽種有五棵柳樹,固被人稱為五柳先生。夫人翟氏,與他志同道合,安貧樂賤,「夫耕於前,妻鋤於後」,共同勞動,維持生活,與勞動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關。歸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淵明愛菊,宅邊遍植菊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至今膾炙人口。他性嗜酒,飲必醉。朋友來訪,無論貴賤,只要家中有酒,必與同飲。他先醉,便對客人說:「我醉欲眠卿可去。」義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縣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遷至栗里(今星子溫泉栗里陶村),生活較為困難。如逢豐收,還可以「歡會酌春酒,摘我園中蔬」。如遇災年,則「夏日抱長飢,寒夜列被眠」。義熙末年,有一個老農清晨叩門,帶酒與他同飲,勸他出仕:「襤褸屋檐 稚子候門圖
下,未足為高棲。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願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污)。」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稟氣寡所諧。纖轡誠可學,違已詎非迷?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飲酒》用「和而不同」的語氣,謝絕了老農的勸告。他的晚年,生活愈來愈貧困。有的朋友主動送錢周濟他,有時,他也不免上門請求借貸。他的老朋友顏延之,於劉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經過潯陽,每天都到他家飲酒。臨走時,留下兩萬錢,他全部送到酒家,陸續飲酒。不過,他的求貸或接受周濟,是有原則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濟親自到他家訪問。這時,他又病又餓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濟勸他:「賢者在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說:「潛也何敢望賢,志不及也。」檀道濟饋以梁肉,被他揮而去之。他辭官回鄉二十二年一直過著貧困的田園生活,而固窮守節的志趣,老而益堅。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還清醒的時候,給自己寫了《擬輓歌辭》三首,在第三首詩中末兩句說:「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表明他對死亡看得那樣平淡自然。 公元427年,陶淵明走完了他六十三年的生命歷程(有關陶淵明的生年仍有待考證,因此此處的六十三年之說也有待考證),與世長辭。他被安葬在南山腳下的陶家墓地中,就在今天江西省九江縣和星子縣交界處的面陽山腳下。如今陶淵明的墓保存完好,墓碑由一大二小共三塊碑石組成,正中楷書「晉征土陶公靖節先生之墓」,左刻墓誌,右刻《歸去來兮辭》,是清朝乾隆元年陶姓子孫所立。[2]
編輯本段歸隱的原因
陶淵明被稱為「隱逸詩人之宗」。他的創作開創了田園詩一體,為我國古典詩歌開創了一個新的境界。從古至今,有很多人喜歡陶淵明固守寒廬,寄意田園,超凡脫俗的人生哲學,以及他沖淡渺遠,恬靜自然,無與倫比的藝術風格;同時對陶淵明歸隱田園的原因以及他的隱居生活情況表示關注或進行研究分析。下面結合陶淵明的詩歌試對此作出探討。
原因之一
陶淵明少年時受家統和儒經的影響,懷有兼濟天下大濟蒼生的壯志。但是,由於門閥制度的存在,庶族寒門出生的人不可能突破門閥士族對高官權位的壟斷,在這樣的情況下,陶淵明的理想是難以化為現實的,他理想的夢幻註定會破滅。陶淵明直到二十九歲的「高齡」才出仕為官,但終其一生,他所做的也不過是祭酒、參軍、縣丞一類的芝麻小官,不僅壯志無法施展,而且不得不在苟合取容中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場人物周旋委蛇。到他三十九歲時,多年來的經歷使他的思想發生了質的變化,他開始轉向躬耕自給自足,追求心靈的寧靜與澹泊。此後,他又為彭澤縣令,因不願為五斗米折腰,上任八十餘日就解印掛職而歸。從此,他結束了他仕途的努力和曾經的彷徨,義無反顧地走上了歸隱田園之路。 自四十一歲歸隱田園之後,陶淵明確確實實享受了一段「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的田園樂趣。然而書香門第出來的陶淵明畢竟不是稼穡的好手,「開荒南野際」的辛勤也未必能使他過上衣食無憂的小康生活。義熙四年在陶淵明四十四歲時,一場災禍更使得他全家一貧如洗。這年夏天,詩人筆下洋溢著生活氣息的「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被一場無情的大火燒光了,全家只好寄居在船上,靠親朋好友的接濟過活。永初三年(422年)陶淵明五十八歲時生活已近絕境,其情狀反映在《有會而作》一詩中,「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長飢。菽麥實所羨,孰敢慕甘肥!」元嘉四年(427年),詩人貧病交加,在其《輓歌詩》中第二首自輓詩中,詩人對死後可以「鼓腹無所思」的幻想讀來讓人心酸:「在昔無酒飲,今但湛空觚。春醪生蜉蟻,何時更能嘗。餚案盈我前,親舊哭我傍」。元嘉四年(427年)十一月,六十三歲的陶淵明黯然瞑目,與世長辭。
原因之二
關於陶淵明的出仕與隱退,人們習慣於從社會大環境崇尚隱逸之風和他內儒外道的思想去解釋。其實,抓住陶淵明五次仕宦經歷,歷史地具體地去分析他為何隱退守拙的原因,可以得出一些新的認識。可歸結為兩點:一是陶淵明本性使然,一是社會現實使然。陶淵明性格的本質特徵是追求心靈的最大自由和心態的閑適優雅,仕宦生活不符合他崇尚自然的本性。陶淵明處於一個崇尚自由、玄風扇熾的時代,政治上的篡奪和殺伐使一意尋求避禍全身的士人極易形成隱逸的品格。陶淵明隱逸性情的形成,應當說與東晉士族文人這種普遍企羨隱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風尚不無關系。就是這種崇尚自然、悠然灑脫的天然稟賦,使他不堪「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而最終掛官歸田。他寫了《歸去來兮辭》,在詩中他十分坦誠地講,就任縣令,是為生計所迫;之所以辭職,是因為「質性自然,非矯勵所得,飢凍雖切,違己交病」,超然的性格使他寧可餓肚子,也不願違心地逢迎上司而混跡官場了。在《歸園田居》中,詩人歌道:「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短短幾句,對仕途的厭惡之情溢於言表。因「質性自然」「本愛丘山」,視仕宦之途為樊籠的陶淵明,終辭職歸隱,拋離塵雜,返歸自然。 陶淵明歸隱田園不僅要與他率真的個性結合考慮,更要從廣闊的政治背景以及他的仕宦生涯去體察,他的入世與出世可以說都與當時的社會現實有關。陶淵明雖最終解職歸田,但他少壯時,卻是有一番建功立業、兼濟天下的思想的。在《飲酒》《雜詩》等詩歌中,他曾道:「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游」,表明了他並非一開始就有出世的想法。他出生於世代官宦的家庭,又是元勛之後,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進取,在政治上有所作為。但他所處的東晉末年時局動盪:宗室內部的斗爭,軍閥對政權的野心,不斷引起血腥的殺戮乃至激烈的火拚。這種社會動亂不僅給人民帶來災難,同時在社會上層也造成嚴重的不安感。這使陶淵明的政治雄心不得不有所消減。另外,在這種權力爭奪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陰謀,無不打著崇高道義的幌子,這使秉性真淳的陶淵明也難以忍受。從晉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二十九歲的陶淵明第一次出來做官,到四十二歲掛冠歸田共十三年。這期間,陶淵明一直處於「出世」與「入世」的矛盾斗爭中,這在他的詩中多有體現。在《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等詩中,他嘆道:「如何舍此去,遙遙至西荊」,「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聘」,詩中蘊籍著詩人太多的失望和悲慨,可以看出詩人也曾為是否歸田有過痛苦的徘徊和猶豫,但終究「愛丘山」的夙願壓倒了「逸四海」的猛志,他終於找到了他最終的路——歸隱田園。所以說,他的歸隱是社會現實使然,是他的思想與社會現實無法調和的結果。
原因之三
從陶淵明歸隱後的生活來看,陶淵明的歸隱不同於東晉時借歸隱買名邀譽的其他隱士,他是真隱,是一種人生的選擇,是一種對「舉世皆濁」、「眾人皆醉」的厭惡。且看陶淵明一生大致經歷:始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後仕職於桓玄、劉裕、劉敬宣的幕下,最後任職彭澤令八十餘日,因不肯為五斗米向鄉里小人折腰,毅然辭職歸耕田園。後有人勸他再度出仕為劉宋王朝服務,他寧願貧病交加,窮困潦倒也不願再涉官場。可以說,陶淵明歸隱得真守拙得真。在《歸園田居》、《飲酒》等詩中,詩人對自己歸隱後的生活作了描寫,「白日掩柴扉,對酒絕塵想。時復墟里人,披草共往來。相見天雜言,但道桑麻長。」「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些別人都瞧不上眼的鄉村、平凡的事物、鄉間生活,在詩人筆下卻是那樣的優美、寧靜,顯得格外親切。歸隱後的陶淵明還親自參加生產勞動,接近勞動人民,歌頌勞動,這使得他的田園詩更具勞動生活氣息。《癸卯歲始春懷左田舍》《歸園田居》《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等,都描寫了詩人參加勞動的情況:「在昔聞南苗,當年竟未踐。屢空既有人,春興豈自免。夙晨裝吾駕,啟塗情已緬。」癸「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開春理常業,歲功聊可觀。晨出肆微勤,日人負來還。」「溫原長如此,躬耕非所嘆。」在早出晚歸的辛勤耕作中,詩人與勞動人民的關系更為密切,對勞動人民的感情也更為真摯:「且入相與歸,壺漿勞近鄰」,「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清晨聞叩門,倒裳往自開。問於為誰歟,田父有好懷。壺觚遠見候,疑我與時乘。」從這些詩中,讀者可以看出,在這種閑適的田園生活中,詩人心情自然而寧靜,達到了心靈發展的真正和諧的境地,這才是真正的歸隱。 陶淵明故事圖(局部)
[3]陶淵明的隱居生活並非完全的出世,他隱居的本身就是對於黑暗現實不同流合污的一種反抗,這和逃避現實不一樣。詩人在農村長期參與田間勞作,感情上越來越貼近勞動人民,更了解人民疾苦,在他的詩中對勞動人民的貧寒生活以及仕途的黑暗虛偽多有反映。他在詩中寫到:「夏日常抱飢,寒夜無被眠」,「舊谷既沒,新谷未登,頗為老農,而值年災,日月尚悠,為患未已」,「羲農去我久,舉世少復真」,「重華去我久,貧上世相尋」。雖然歸隱田園,但詩人心中並不平靜,他不願也不可能完全拋卻社會現實,他將自己未盡的政治理想寄寓詩中。在《桃花源記》里,詩人描述了一個心中的理想社會:「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重孺縱行歌,斑白歡游詣」,人人都「怡然自樂」。這里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勞動,大家過著富庶和平的生活。這個「世外桃源」反映了詩人美好的願望,它和當時黑暗的社會現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是詩人對現實社會的一種否定。它是詩人歸田後對農村生活實踐的結晶,是詩人思想進一步發展的結果。這也足以證明,歸隱後的陶淵明並未完全脫離現實。
❿ 《陶淵明勸學》材料作文800字
話說陶淵明隱居田園後,鄉鄰中有個讀書少年向他求教說:「老先生,我非常敬佩您的淵博知識,不知你在少年讀書時有什麼妙法?小輩願聽指教,以開矛塞。」
陶淵明一聽這少年是向他討學習妙法的,先是掩面捋須哈哈大笑:「沒聽說天下還有什麼學習妙法,荒唐,荒唐!」
突然,他收住了笑聲,覺得對晚輩後生的幼稚豈能一笑了之,而應循循善誘。於是,他嚴肅地對少年說:「學習是絕無妙法的,而只有笨法,常言道:„書山有路勤為馬‟,勤學則進,輟學則退呀。」
那少年聽罷,似懂非懂,仍不甚了了。陶淵明便拉著少年的手,來到他親手耕種的那塊稻田旁,指著尺把高的苗說:「你蹲在那苗前,聚精會神地瞧一瞧,它現在是不是在長高呢?」那少年便蹲下身子,目不轉睛地瞧著,可是直到盯的眼睛酸痛了,那禾苗依然如故,不見其長。他便站起來對陶淵明說:「沒見長啊。」
陶淵明反問道:「真的沒見長嗎?那麼春起的苗芽,又是怎樣變成這尺把高的呢?」
少年搖搖頭,表示莫門其妙。陶淵明便耐心地引導說:「這禾苗是每時每刻都在滋長啊!只是我們肉眼察覺不到;讀書學習也有同理,知識在增長時也是一點一滴積累的,有時連自已也不易覺察到,但只要持之一恆勤學不已,就會有知之甚少變為知之甚多。所以有人說:„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陶淵明說完,又指著溪邊的一塊大磨石問:「你再看看那塊磨石,為什麼會出現像馬鞍一樣的凹面呢?」少年連口答道:「那是磨損的。」
「那你可曾見過,它是哪一天被磨損成這樣的呢?」那少年想了想說:「不曾見過。」陶淵明又因勢利導地說:「這是農夫們天天在上面磨刀、磨鐮、磨鋤,日積月累,年復一年,磨損而成的,決非一日之功啊!」
少年心想:老先生講這磨石,又有何用意?陶淵明看出了少年心中所想,接著又說:「從這磨石
1/2
上,我們可悟出一個道理來,這就是:„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學習一旦間斷停止,所學知識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慢慢丟掉。」
聽了這一席話,少年恍然大悟,完全明白了「勤學則進,輟學則退」的道理,便叩首拜謝:「多謝老先生指教。」說完,又請老先生題詞留念。陶淵明欣然命筆,一揮而就:
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
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陶淵明勸學蘊含著智慧。每個孩子的成長也是如此,有的如春起之苗,日有所長;有的如磨刀之石,日有所虧。今天的一切都是昨天的結果,而所有的而今天又將改寫明天,孩子的成長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