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人物的作文素材
「浪費,最大的浪費莫過於浪費時間了。」 愛迪生常對助
手說。「人生太內短暫了,要多想辦法,用容極少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
一天,愛迪生在實驗室里工作,他遞給助手一個沒上燈口的空玻璃燈泡,說:「你量量燈泡的容量。」他又低頭工作了。
過了好半天,他問:「容量多少? 」他沒聽見回答,轉頭看見助手拿著軟尺在測量燈泡的周長、斜度,並拿了測得的數字伏在桌上計算。他說:「時間,時間,怎麼費那麼多的時間呢?」愛迪生走過來,拿起那個空燈泡,向裡面斟滿了水,交給助手,說:「裡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馬上告訴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讀出了數字。
愛迪生 說:「這是多麼容易的測量方法啊,它又准確,又節省時間,你怎麼想不到呢?還去算,那豈不是白白地浪費時間嗎?」
② 作文人物素材
您給的抄分太多了,5分我就說一個伽利略:
伽利略在佛羅倫薩的宮廷里繼續進行科學研究,但是他的天文學發現以及他的天文學著作明顯的體現出了哥白尼日心說的觀點。因此,伽利略開始受到教會的注意。1616年開始,伽利略開始受到羅馬宗教裁判所長達二十多年的殘酷迫害。
伽利略的晚年生活非常悲慘,照料他的女兒賽麗斯特竟然先於他離開人世。失去愛女的過分悲傷,使伽利略雙目失明。即使在這樣的條件下,他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科學研究工作。
1642年1月8日,凌晨4時,為科學、為真理奮斗一生的戰士,科學巨人——伽利略離開了人世,享年78歲。在他離開人世的前夕,他還重復著這樣一句話:「追求科學需要特殊的勇氣。」
③ 議論文的人物素材,新鮮的
畢淑敏...龍應台...遲子建( 寫作很溫暖的作家 )
④ 求20個新鮮的作文素材,要小學四年級的,急急急急急急急!!!
小朋友,看在我這么絞盡腦汁的份上,就把分給我吧,求求你了,我這都是原創啊專!!
1:我的校園
2;謝謝你們給了屬我——
3:春
4:雨的美麗
5:謝謝你,我的老師
6:這次是你幫了我
7:友誼
8:破碎了,就無法挽回
9:賀春節
10:品春節
11:春節帶來的煩惱
12;薰衣草的美
13;萬物皆有情
14:放手一博
15:田園樂
16;母愛,如同一束沁香的茉莉
17;不曾改變的是——
18;蛙聲
19;被冤枉的感覺
20:贊晚春
⑤ 求15個作文素材,要新鮮!
微笑的力量
卡耐基說:「笑容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像穿過烏雲的太陽,帶給人們溫暖。」
因為,一個微笑可以打破僵局,一個微笑可以溫暖人心,一個微笑可以淡化缺點,一個微笑可以樹立信心。
微笑就像一縷四月的清風,可以把你的愉悅吹拂到別人的臉上。當你向大家微笑的時候,你的微笑在感動著別人,也在感動著自己。可能你的微笑不一定是可愛的、漂亮的,但一定是美好的、溫柔的,一定會讓人得到心靈的寧靜與平和。你的微笑可能讓一些人感覺莫名其妙,可是更多的人會感覺很舒服,他們的嘴角一定也會不自覺地上揚。這個時候,世界是溫暖的,天空是湛藍的,人們是平等的。
因為微笑是一種寬容、一種接納,它縮短了彼此的距離,使人與人之間心心相通。喜歡微笑著面對他人的人,往往更容易走入對方的心底。難怪有人說微笑是成功的先鋒。
對人微笑是一種文明的表現,它顯示出一種力量、涵養和暗示。一個剛剛學會保持微笑的年輕人說:「當我開始堅持對同事微笑時,起初大家非常迷惑、驚異,後來就是欣喜、贊許,兩個月來,我得到的快樂比過去一年中得到的滿足感與成就感還要多。現在,我已養成了微笑的習慣,而且我發現人人都對我微笑,過去冷若冰霜的人,現在也熱情友好起來。」
微笑的力量多麼地驚人。有微笑面孔的人,就會有希望。因為一個人的笑容就是他好意的信使,他的笑容可以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沒有人喜歡幫助那些整天皺著眉頭、愁容滿面的人,更不會信任他們。而對於那些感受到上司、同事、客戶或家庭壓力的員工,一個笑容就能幫助他們了解:一切都是有希望的,世界是有歡樂的。只要忙著、工作著,你就不能不微笑。
微笑的女人最溫柔
微笑的女人有著平和的心態。她用平靜的眼光觀察世界,她用平常的心情感受萬物,她用平正的思維考慮問題。喜從天降時,她不會手舞足蹈;厄運來臨時,她不會捶胸頓足;取得成績時,她不會得意忘形;面對挫折時,她不會一蹶不振;生活優裕時,她不會揮霍無度;處於困境時,她不會垂頭喪氣;賓朋滿座時,她不會趾高氣揚;門庭冷落時,她不會怨天尤人。面對這一切,她只是微微一笑。
微笑的女人有一顆寬容之心。在家裡,面對丈夫亂扔煙頭、隨意擺放書本,她微微一笑,順手撿起,舉手擺好;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她又微微一笑,摸摸孩子的後腦勺,拉著他的小手不停地撫弄,直到他安靜下來;面對老人的喋喋不休,她還是微微一笑,然後坐下來,靜靜地聽他們把話說完。
微笑讓女人有美麗的心情,微笑讓女人有寬松的環境,微笑讓女人有迷人的風采,微笑讓女人有青春的容顏。
又到櫻桃成熟的時節
今年的雨水真多,已是連落數場了。施甸河微微漲水,土地散發出了濃郁的味道,這是豐收的前兆。在這樣的時節,我情不自禁的想到了楚雄,想到了那一切……
在人生的路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為了追逐夢想,付出了很多很多汗水、辛勞,甚至是健康。當勝利在望而瞬間卻又很悲觀,陷入極度困惑,可是,為了那個理想、那個夢想不放棄的堅持,就算前面的路再坎坷,再難,我也要毫不畏懼!或許前方有著我看不到的險阻,我都會珍惜每次為夢想前進的腳步,即使沒有人喝彩,因為我永遠都明白,從我學走路第一步的時候,就註定了我以後的漫漫長路,還得自己去走,自己去面對。
今天一早起來,就下起了蒙蒙細雨,我慢慢走在雨中到電影院廣場招募拍攝電影《楊善洲》的群眾演員,細雨淋在身上,真有一種徑上花開不想歸的感覺。雨中,一直是我喜歡的一種景緻,哪怕什麼都不做,就在雨里發一會呆也是極美的享受,況且我現在還有相機陪伴有大部分的時間可以用來揮霍。可是,發呆的結果導致我的思維遲鈍,心情沉重得跟灌了鉛似地,一直望著電影院發呆。
吃過晚飯,我順著縣城後面剛剛下過雨泥濘的路上山,遠處是翠綠的原野,到處流溢著生命的氣息,這樣的季節,連草的呼吸似乎都聽得清晰,這是一個生長的季節。面對翠綠的原野,即便還有些郁結,也會隨著綠色的蔓延而消逝無蹤的。
對著上坡地里幾朵不知名的野花,痴痴的凝望,那一刻,別樣的平靜和溫柔,從眼底一相蔓延到心裡。小時間,我經常將這樣的花朵揪下來,用舌頭去咂那甜甜的味道,感覺美極了。此刻,它正像燈籠般的開放著,由著性子舒展腰段,在風中微微頷首。想去尋找童年的味道,卻不忍心將花瓣揪下來。這樣的時候,依在家鄉的懷中總有些記憶復甦,總有些往事清晰眼前,這是一個美麗的季節。
已是夕陽落山時,我慢慢往山下走的時候,目光瞥見山窪里幾樹櫻桃,此刻正鮮艷欲滴地在夕陽的余輝中可勁地鼓惑著我。我驚訝了:「竟然忘記是櫻桃成熟的季節了。」穿過荊棘的灌木叢,我來到櫻桃樹下,可惜的是,此刻的夕陽已經被雲彩遮擋了光芒,無法捕捉到櫻桃最美的瞬間,即便如此,也還是過了一把癮,眼見那鮮艷欲滴如精靈般的羞答答的櫻桃掩藏在翠綠的樹葉中,那些關於櫻桃的記憶就復甦了,而且久久縈繞腦際……
我很喜歡櫻桃,因為楚雄有很多的櫻桃樹,一到春天,滿街到處是櫻花曼舞,落在牆頭上枯草叢的粉紅的、潔白的顏色,把溫暖帶到了牆頭上。楚雄的春天,其實是很短暫的,雖然感覺還有絲絲寒意,而城邊村畔卻已經繁花似錦了。紫溪山有許許多多的櫻桃樹,一溝又一溝,一坡又一坡,一山又一山。在櫻桃成熟的季節,漫山遍野的櫻桃紅了,紅綠相間,一簇一簇的櫻桃像珍珠賽瑪瑙,晶瑩剔透。放眼望去,這數不清的櫻桃紅紅火火、氣勢不凡,既有小家碧玉的細膩,又有樸拙而張揚的野性。每年這時節,村民們總是喜氣洋洋的准備好家把什採摘櫻桃,摘櫻桃的技巧多,那可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摘下來的櫻桃,一部分自家吃,另一些拿到集市上賣,售價比較便宜。若是遇上路過的客人,大方好客的村民總會樂滋滋、忙顛顛地為他們扯下一支長滿一嘟嚕一嘟嚕紅紅櫻桃的枝條,同時還喊著:「看,這枝上的紅!」「快,那枝上的紫!」忙這讓那,客氣得讓你也跟著手腳忙亂,這嘗嘗,那瞧瞧,一直吃得嗓子眼裡直打飽嗝。
雨過園亭綠暗時,櫻桃紅顆壓枝低。在這個櫻桃成熟的季節,櫻桃短暫的美麗如同女人的容顏易逝讓人嘆息,在一聲嘆息的瞬間,櫻桃的容顏就會掛滿了皺紋:「含桃最說出東吳,香色鮮農氣味殊。洽恰舉頭千萬顆,婆娑拂面兩三株。鳥偷飛處銜將火,人爭摘時踏破珠。可惜風吹兼雨打,明朝後日即應無。」
櫻桃的短暫和人生一樣,或許某些東西在一個人出生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我總是以為自己可以走得很遠,離開一個城市,離開這讓人厭倦的繁華,可是我的遠方,又在哪裡?我抬頭望著天空,天空的顏色或是風的聲音,都讓人感到悲涼。夕陽將影子拉得斜長斜長,斑駁著樹影的牆壁。我在響水凹水庫邊站了很久,風輕輕柔柔,溫和的掠過,樹葉沙沙地作響,為什麼人們都沒有關心過土壤為什麼會肥沃,也沒有人知道時間是怎樣從樹影里流水間度過的。我一直在成長著,他或者她也同樣在成長著。全世界的人們都在一起成長著,只是成長有著不同的程度罷了。當記憶在現實中一點點地被扼殺的時候,以前的記憶總是在記憶消失的時候突然出現在腦海里,然後就莫名的,就那樣不可解釋擴印,消失在腦海中。
想起韓寒那句歌詞:「美麗故事的開始,世界就在倒計時」。這樣的一種情愫,沒有人能夠了解,也沒有人能夠改變。人活著,就是為喜歡甚至熱愛,抑或還有討厭。喜歡這樣隨意的風格,這是一段《與青春有關的日子》及流逝去光陰很「本色」的回憶,生動的記錄讓人覺得很留戀。生活總是驚人的相似,或者,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都是沿著相似的軌跡,一點點長大的。只是多數時候我們不會想起,直到看到類似於這樣的文字,細微處的感受娓娓道來,於是,我們又開始了一次,對於自己經歷過的這個時期的自我緬懷,那時候,我也曾這樣說著天真的話,做著天真的事兒,有過天真的想法,有著極大的好奇,以及一些無稽卻真實的恐懼等等一些或明或暗的記憶片段。
青春的種種,在文字里鮮活的流動著,年當年輕的賈樟柯離開汾陽老家的那天清晨,看著與長途客車平行的重重屋脊,在心裡對自己說「這個地方,我再也不會回來」。無論何時,無論何地,他都能夠淡淡定定的笑容和哭泣,可到了這個盡頭,我自己依然是兩手空空,倦意終現。
點上一支煙,吸一口入肺,也淡淡的回味這一切。輕輕的喝一口啤酒,淡淡的、憂憂地起人生的二十八載。一事無成、自作多情、狂放不羈、叛逆憂郁。這是一種無法訴說的感覺,在我的藝術生涯里,生命猶如流動的火脈,熄滅豪邁體魄中最後一腔熱情。文字的汩汩流淌化為艱澀的行程,生命的告白在回眸中凄涼慘淡。靈魂在高尚的藝術里穿過,我的生命詮釋了無比澎湃的熱情。選擇了藝術的人生,就是選擇了一條孤獨的不歸路。生命在藝術里有了沉穩的淡定,靈魂在孤獨的文字里舞動,不為現實獲得什麼,只為虔誠者對藝術的最終熱情,那是心靈的一種悸動,揮舞生命狂瀾的熱情,停泊在高尚的思想境界李,我尋覓到了生命最終的熱情,一種樸素的生活方式。
櫻花、櫻桃的短暫,在花樣年華的日子,正被歲月的背影日漸切割著,我該去詢問誰?時間的聲音在漸漸老去的容顏上遊走,偶爾留下一絲迴音,讓我聆聽在寂寞午夜的字里行間中……
⑥ 新鮮作文素材
錢鍾書的讀書筆記
已故的著名學者、作家錢鍾書,被譽為「文化昆侖」。其《談藝錄》《管錐編》《宋詩選注》等學術著作,援引的參考書目數以萬計,且涵蓋了文、史、哲、心理學等多門學科。有趣的是,他自己的藏書卻很少,他的書齋中有兩三個不大的書架,放著一些工具書和出版社、作者贈送給他的書籍。他藏書不多,著書卻不少,這當中博覽圖書館書籍時所作的大量的讀書筆記發揮了重要作用。
讀書須作筆記,錢鍾書開始並不以為然。他在清華大學讀書時,自恃有過目不忘的記憶力,連課堂上聽講都不作筆記,更不屑於課外讀書作筆記。他進清華後雖立志「橫掃清華圖書館」,看書時卻只在書上用鉛筆寫劃,並不作筆記。他的同學饒餘威在《清華的回憶》一文中寫到錢鍾書時說:「他自己喜歡讀書,也鼓勵別人讀書。他還有一個怪癖,看書時喜歡用又黑又粗的鉛筆劃下佳句,又在書旁加上他的評語,清華藏書中的畫線和評語大都是出自此君之手筆。」錢鍾書在清華,「宋以後集部殆無不過目」,畢業後到上海光華大學任教時,在備課、寫文章的實踐中,方認識到讀書單憑記憶是不行的,遂開始讀書必作筆記,並養成了良好的習慣。
錢鍾書的讀書筆記本很厚,有普通練習本的四倍,上面寫得密密麻麻,有中文,也有英文,別人很難看懂。他每讀一書,都作筆記,摘出精華,指出謬誤,寫下心得。他很珍重自己的讀書筆記,「文革」期間,他曾被下放到河南「五七」幹校勞動,行李箱里也忘不了放上幾本字典、詞典和讀書筆記,一有空便反芻似地閱讀。
他著書時,主要是參考讀書筆記。從1939年到1942年完成的頗有影響的文藝理論著作《談藝錄》,為何採用了傳統詩話的札記式的寫法,其原因就在於利用讀書筆記之便。1956年,錢鍾書接受了編寫《宋詩選注》的任務之後,到北大圖書館和社科院文研所圖書館借到大批有關宋詩的書籍,諸如《宋詩紀事》《宋詩鈔補》《宋詩鈔續補》及各種宋人筆記、詩話、文集、方誌等,在閱讀時作了大量筆記,糾正了前人的錯誤,遂將一本普及讀物編寫成了學術價值甚高的宋詩選本。1972年3月,錢鍾書夫婦從河南「五七」幹校返京,開始偷著寫《管錐編》,這部洋洋百萬言的學術宏著,主要資料來源就是錢鍾書寫下的五大麻袋讀書筆記,這些素材是他多年讀書心血的積累,整理成書稿又費時三年,自然還是用札記形式。1979年此書一出版,便轟動了學術界,此後一版再版,成了學者們書架上的必備書。
俗話說:「好腦子不如爛筆頭」,此言不差。熟悉錢鍾書的學者都認為,錢的記憶力是驚人的,幾十年前讀過的東西還能記住,在現代中國學者中,除了史學大師陳寅恪外,沒有第二人能與他相比,外國學者說他的記憶是「照相機式」的記憶。即便如此,從某種意義上說,讀書筆記是錢鍾書攀上學術高峰的重要階梯。錢鍾書先生尚且如此,對於記憶力一般的人來說,讀書作筆記就更為必要了。
讀了《錢鍾書的讀書筆記》你一定感慨萬分吧!一代宗師治學給我們啟迪多多!做學問需要靈活的大腦和良好的方法,缺一不可。文中所說的「讀書筆記」相當於我們介紹的「做摘錄與卡片」,只不過「讀書筆記」是專題的摘錄與分析,而卡片則是能夠五花八門包容許多的素材紀錄。
錢鍾書的夫人楊絳最近在《光明日報》上發表的近作《我愛清華圖書館》中稱,自己本來可以在宿舍里讀書的,但偏愛去圖書館。她說,讀書如「串門兒」,借幾本書在宿舍讀是串幾家的「門兒」,而站在圖書館的長長的書架前,「家家戶戶」自由出入,幸無窮。可見讀書是錢、楊的共同志趣,他們留學英國在牛津讀書時,錢將牛津圖書館戲譯為「飽蠹樓」(Bod le ian),以饕餮之蠹自詡。近年楊絳整理錢鍾書的筆記,計有外文筆記178冊34000多頁,中文筆記分大體數量與此相當;另有「日札」23冊,2000餘頁,加在一起足足四十卷。楊絳說:「許多人說,錢鍾書記憶力特強,過目不忘。他本人並不以為自己有那麼『神』。他只是好讀書,肯下功夫,不僅讀,還做筆記;不僅讀一兩遍,還會讀三遍四遍,筆記上不斷地添補。所以,他讀書雖多,也不易遺忘。」(《讀書》雜志2001年9月)
其實「先搜集材料,再按題作文」,就像我們看媽媽做飯一樣,做飯要有米、有水、有菜……沒有這些怎麼能做好飯呢?正如俗話所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作文和做飯一樣,也要有生動充實的素材,豐富多彩的詞彙……。沒有語言、沒有素材,是寫不好作文的。當然,作文也有作文的技法,但是,如果不注意學習語言、不注意積累素材,腦子里空空的,技法學得再多,作文也寫不生動、寫不實在,那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了!
⑦ 求大神推薦點比較新鮮的作文素材
作文素材名人事例集錦
1、春秋末期,范蠡助越王勾踐實現霸業後果斷放棄榮華富貴,下海經商,最終成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而他的親密戰友文種,捨不得放棄,最終導致殺身之禍。
2、不耽於枕席
我國古代文學家司馬光,以一個圓木頭做枕頭,用來驚醒自己,起來繼續寫作,還給它取名為「警枕」。俄國著名詩人馬雅可夫斯基,為使自己不睡得太久,常用塊大劈柴作枕頭。發明家愛迪生工作起來常常幾天幾夜不睡覺,實在睏乏了,就把桌上的書籍壘起來當枕頭。
鑿壁偷光與映月讀書
西漢學者匡衡貧而好學。夜晚無燈,為了能借鄰家的燭光讀書,他在牆壁上鑿了個洞。南齊時的江泌家境貧寒,白天做鞋,晚上才能抽空學習。點不起燈,他就拿書登上屋頂,借著月光讀書。
3、不能輕視背誦
背誦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中國歷來有「博聞強識」的治學之說。梁啟超為學生講解七千餘字的《治安策》,且講且背,並不看書。魯迅先生為了背誦一篇文章,不僅朗讀,而且動手抄寫一遍,以此加深印象。
4、一生才三天
美國夏威夷島上學生們上課時,總要先背誦一段祈禱詞:一個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經過去永不復返。今天和你在一起,但很快也會過去。明天就要到來,也會消逝。抓緊時間,一生只有三天。
5、《明日歌》與《今日歌》
明代錢福寫了一則《明日歌》,內容為: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無窮老將至。晨昏滾滾水東流,今古悠悠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明代文嘉又寫了一則《今日歌》,內容為: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
成就是用時間換來的
司馬遷寫《史記》花了18年;左思寫《三都賦》花了10年:李時珍寫《本草綱目》花了30年;哥白尼寫《論天體的運動》花了30年;達爾文寫《物種起源》花了22年:彌爾頓寫《失樂園》花了21年:偉大的馬克思寫《資本論》整整花了40年的功夫。
6、滴水穿石
一滴從岩石滴下來的水看來是微不足道的,然而長年累月地滴,卻能造成奇跡。桂林的山洞中有不少長如石柱、蔚為奇觀的石鍾乳,就是岩石滴水的含有物歷數萬年的積累而形成的。
7、會走路的「黑板」
物理學家安培一天傍晚在街上散步,忽然他腦子里考慮到一個題目,就向前面一塊「黑板」走去,隨手從口袋裡掏出粉筆頭,在「黑板」上演算起來。可是,「黑板」一下子挪動了地方,而安培的演算題還沒有做完,他不知不覺地追隨在「黑板」的後面計算。「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覺得追不上了,這時候他看見街上的人都朝他哈哈大笑,他才發現那塊會走動的「黑板」原來是一輛黑色的馬車車廂的背面。
8、牛頓忘記吃飯
英國大物理學家牛頓有一次請朋友來家裡吃飯,飯菜做好了,可朋友還沒到,他就進實驗室專心致志地做實驗去了。朋友來後找不著牛頓,因急於上班,就獨個兒把飯菜吃了,並把吃剩的雞骨頭放在盒子里,然後走了。傍晚時,牛頓做完實驗,准備吃飯。但當他看見盒子里的雞骨頭時,顯出恍然大悟的樣子,哈哈大笑地說:「我以為自己還沒吃飯呢,原來早就吃過了。」
9、文章不厭百回改
古今中外,精於修改自己文章的人是很多的。曹雪芹寫《紅樓夢》「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托爾斯泰寫《戰爭與和平》,曾反復修改七次。馬克思寧肯把自己的手稿燒掉,也不願把未經加工的著作遺留於身後。福樓拜是19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一天,莫泊桑帶著一篇新作去請教福樓拜,看見福樓拜桌上每頁文稿都只寫一行,其餘九行都是空白,很是不解。福樓拜笑了笑說:「這是我的習慣,一張十行的稿紙,只寫一行,其餘九行是留著修改用的。」
10、程門立雪
北宋楊時仰慕程頤的學問,到洛陽拜程頤為師。當他到程頤家中求教時,程頤正靜坐睡覺。楊時求學心切,又不敢驚動老師,便肅立門外等候。當時大雪紛飛,寒氣逼人。待程頤一覺醒來,雪已下了一尺深了。後來,人們就用「程門立雪」來比喻學子畢恭畢敬就學師門。
11、邯鄲學步
燕國有個人聽說趙國人走路姿勢很好看,就來到趙國首都邯鄲學走路。結果,他趙人走路的姿勢沒學會,連原來的走法也忘了,只好爬著回去。這個故事比喻盲目模仿,結果把自己固有的本領、特色也丟了。
12、王羲之苦練書法
我國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刻苦練習書法。相傳他在紹興蘭亭「臨池學書」,苦練了20年。由於他經常在池裡洗筆刷硯,竟把池裡的水染黑了。有一次,他的兒子王獻之問他寫字的秘訣,他指著家裡的十八口水缸說:「你把這十八口缸里的水寫完,就知道寫字的秘訣了。」王獻之真的把十八口缸水寫完了,果真也成為了大書法家。
13、梁啟超的讀書法
其一,讀書要分專精和博覽兩類。一面要養成讀書心細的習慣,一面要養成讀書眼快的習慣。心不細則毫無所得,等於白讀,眼不快則時間不夠用,不能博取資料。其二,有些書要熟讀成誦,如有價值的文學作品和有益身心的格言。其三,要做讀書筆記。因為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14、要重視討論
我國古代學者是十分重視與自己親密的朋友討論學問的。陶源明《移居》詩中就有「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的話,張籍在《祭退之》一詩中也說到他與韓愈在一起時「披窮古今事,事事相酌量」的情景。而晉代的孫盛和殷潔兩人有一次為了討論一問題,竟至於連吃飯也忘了,以致「食冷而復暖者數四」。
15、牛頓對蘋果落地的思考
有一天,牛頓散步時,一個熟透了的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正好打在他頭上。這件很平常的事引起了牛頓深深的思考。他想:蘋果為什麼一定要向地下掉呢?為什麼不飛向天空和別的地方呢?他推想地心有一種吸引力,又推想這種吸引力對任何物質都存在。他通過研究,提出了計算引力大小的公式,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16、越王勾踐卧薪嘗膽
春秋時,吳國和越國世代為仇。有次越軍大敗,越王勾踐向吳國求和,並答應了吳王的苛刻要求:越王去吳國侍候吳I。勾
踐來到吳國,小心謹慎地侍候吳王,三年後才被釋放回國。為雪此大恨,他刻苦自勵,鍛煉鬥志,睡的是柴草,飯前睡前都要嘗一嘗苦膽,還制定了一系列的復國計劃。不出十年,越國終於強大起來,一舉滅掉了吳國。
17、楊震「四知」羞王密
范曄《後漢書》記載:楊震由荊州刺史遷東萊太守,上任時道經昌邑。昌邑縣令是楊震舉薦的荊州茂才王密。為報推舉之恩,王密晚上前往驛館拜見楊震,並奉獻黃金十金。楊震連連擺手拒絕。王密以為他怕人看見,有損名聲,便說:「暮夜無知者。」楊震憤然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把黃金扔給王密,王密羞愧而退。
⑧ 想要高中議論文新鮮的素材。名人例子。論據。名人名言。不要復制百度的。請各位大神幫幫
建議看看高中版的《瘋狂閱讀》系列,像你這種情況的話,可以選《瘋狂作文》,裡面專門專有各種新鮮屬的素材,以及一些作文指導等等。既能了解時事,又有閱讀價值,還能積累素材,很適合高中生看的。當年我也是瘋狂閱讀的忠實粉絲呢。希望對你有用哦!
⑨ 求作文人物素材!
※素材呈現
◎少年司馬遷 生於史官世家, 祖先自周代起就任王室太史, 掌管文史星卜。 父親司馬談在武帝即位後, 任太史令達三十年之久。司馬遷 10 歲起誦讀《古文》並接受其父的啟蒙教育。淵源久長的 家學對他後來治學道路有深刻的影響。後隨父去長安,同當時著名經學大師孔安同、董仲舒 學習《古文尚書》和《春秋》 。19 歲為補博士子弟。 ◎游歷天下 20 歲開始了他的游歷生活。他的足跡到達會稽,訪問夏禹的遺跡:到過姑蘇,眺望范 蠡眨舟的五湖:到達淮陰,訪求韓信的故事:到過豐沛,訪問劉邦、蕭何的故鄉:到過大梁, 訪問夷門,並考察秦軍引河水灌大梁的情形:到過楚,訪問春申君的宮殿遺址:到過薛地, 考察孟嘗君的封邑:到過鄒魯,拜仰孔孟的家鄉。此外,他還北過涿鹿,登長城,南遊沅湘, 西至崆峒。壯游使他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 ◎臨危父命 司馬遷的父親病危時,拉著兒子的手,流著眼淚對他說: 「……我死了以後,你一定要 接著做太史,千萬不要忘記我一生希望寫出一部通史的願望。你一定要繼承我的事業,不要 忘記啊! 」這一番諄諄囑托極大地震動了司馬遷,他看到了父親作為一名史學家難得的使命 感和責任感,他也知道父親將自己畢生未竟的事業寄託在白己的身上。 修著歷法——太初元年(前 104) ,司馬遷以太史令身份和中大夫孫卿、壺遂及歷官鄧平、 落下閎、天文學家唐都等二十餘人,改革歷法。經這批專家通力合作,反復計算、選擇,終 於在這年五月制定出新歷,這就是著名的《太初歷》 ◎仗義執言 天漢二年(前 99) ,李陵出征匈奴時被圍,在矢盡糧絕的情況下投降匈奴。武帝大怒, 文武百官也大罵李陵投降可恥。司馬遷辯言:"李陵轉戰千里,矢盡道窮,古代名將也不過 如此。他雖投降,尚屬情有可原。臣以為只要他不死,他還是會效忠漢朝的。"盛怒中的漢 武帝聽了司馬遷這番話,認為司馬遷有意替李陵護短開脫,把他投人監獄,並處以腐刑。 ◎忍辱負重 不幸的遭遇,尤其是腐刑,使司馬遷精神受到極大刺激,曾一度想自殺。但他想起了父 親的遺言,又以孔子、屈原、左丘明、孫子、韓非等在逆境中發憤有為鼓勵自己,終於以驚 人的意志忍辱負重地活了下來。經過六年的囚禁生活,終於完成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 變,成一家之言"的巨著一一《史記》
※ 適用話題
厚積薄發 讀書萬卷 行萬里路 責任 仗義執言 忍辱負重
※素材運用示例一
獨自躑躕在冰冷的寒夜,你是否在為遭遇挫折而痛苦不堪:徘徊於夜色仍明的街頭, 你是否在為生活的不順而將痛苦放大 …¨其實人生中挫折與痛苦時常有之, 但調整好心態, 以正確的方法面對挫折與痛苦,才能快意人生。身受腐刑的司馬遷,生遭盡世人的白眼,死 無顏面對己逝的宗族, 他的挫折足可以放大內心痛苦鬱郁而終, 但平靜的心境與堅強的意志 使其由一介匍匐於地的殿臣站立成一個為民寫史的華夏史官, 《史記》永表後世。 (2004 年 黑龍江高考優秀作文《一蓑煙雨任平生》節選)
※素材運用示例二
有轉折的風景是美麗的。便如黃河般百丈九回的浩盪、密林的蜿蜿蜒蜒的神秘、山峰曲 曲折折的奇偉,都是轉折造就的。更有那"山重水盡疑無路,柳岸花明又一村"帶來的驚喜與 頓悟,也都是轉折的妙處。 如同奇風秀景,有轉折的人生才是精彩的。轉折帶給人的不僅僅是生活狀態的改變,更 有對意志、生命力和對真理認知的考驗。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就是由無數個轉折譜寫的。中 華五千年的多少英魂,就是由無數轉折造就的。 司馬遷握著那桿沉甸甸的鐵筆走來。他那依然矯健的身姿,依然從容的步履,絲毫沒有 帶著對那次人生轉折的滄桑與苦痛,他輕輕耳語:"是轉折賜予了我勇氣。"有些驚訝,那種 肉體的折磨和精神的屈辱竟沒能在他身上留下一點痕跡?不, 留下了, 留下了燦爛輝煌的第 一部紀傳體通史!我明白了,如若沒有轉折,司馬遷恐怕還不知道自己修史的決心竟有如此 之大,是轉折賜予了他執著。轉折是如此神奇。 (2003 年高考北京滿分作文《轉折》節選)
※素材運用示例三
作為社會意義上的人,我們無可避免地要面對選擇的考驗。一個人成長的過程,就是一 個不斷選擇的過程。要想徹底拋棄選擇,恐怕謫仙人李太白都得搖頭嘆氣道:"噫吁唏!難 於上青天也!"可見,要先學會選擇,之後才會懂得自下而上的立世之道。 我的腦海中走出一位頭發花白而嗓音纖細如絲縷的老頭子, 這是誰呀?司馬遷。 老司馬 當年不過替李陵說了一句公道話,不想拂了聖聽,挨了武帝一刀子。司馬遷告訴任少卿說"每念及此,未嘗不發汗沾衣也。"他想到死,一了百了,也想到老父親的臨終遺言。終於, 他選擇了含垢隱忍,寫一部"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大著作。司馬遷的選擇給那些稍遇 挫折就"臨清流而赴死"的人上了生動一課,他活生生地讓割睾丸的利刃變成接生《史記》的 手術刀,其化害為利之術,良足謂今古奇觀。 (2002 年高考河北優秀作文《發自心靈的選擇》 節選)
※素材運用示例四
跟隨他人的期望可以聲名顯赫, 可以去爭取物質世界的充裕, 這事實上已成為一種傾向, 像古人那樣自娛自樂在這個精神世界日漸泯滅的社會中早已銷聲匿跡。 內心澄澈如水, 如入 無礙之境,司馬遷在他人眼裡完全是個廢人,蘇格拉底日日拖著肥大的身軀踽踽而行,貝多 芬在他人看來是個聾子, 但他們都超乎他人的期望成為了偉人。 我們不禁要反思他們對於人 生的自我認識, 凡是精神偉大的人都擁有一顆自我認識的心, 強烈的精神意識能幫助他們擯 除外界的干擾,在他們心中白己選擇的是通向精神殿堂的捷徑。不論世殊事異,他們在自己 選擇的路上奮斗拼搏,從未放棄,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他們在他人期望的恃論中走向輝 煌。 (2004 年重慶高考滿分作文《自我認識的成功走向》節選)
※素材運用示例五
司馬遷著意講「變」 ,可以說,他的《史記》的五體——本紀、表、書、世家、列傳,
都在捕捉一個「變」字。他認為「天」是變的,稱天變為「天運」 。他認為「物」是變的, 說「物盛而衰,固其變也」 。他稱歷史的變化為「古今之變」 ,特別重視歷史的巨變,說:秦 楚的「五年之間,號令三嬗,自生民以來,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 。 司馬遷十分重視「通古今之變」的「通」字, 「通」即貫通,就是對古今之變作貫通的思考。 為了強調這一點,他還作了「略協古今之變」 「厥協六經異傳」 「整齊百家雜語」等表述。 「略 協」「厥協」「整齊」均指綜合。總結,就是通過綜合、總結而把握全部歷史之變的大綱即 、 、 規律的意思。 司馬遷正是這樣做的。他兩次修正歷史的斷限,就是為了把握由黃帝到漢初的從統一 走向大一統的規律; 就是為了把握人心向背是歷史發展決定力量的真理。 這兩點把握雄辯地 證明了:古與今的阻隔是可以貫通的,人們是能夠化古為今,化傳統為現代的。由此我們看 到, 「通古今之變」 不是簡單的歷史知識, , 而是卓越的歷史智慧。 ( 《論司馬遷的 「通變思想」 》 節選)
※素材運用示例六
司馬遷注意到物產分布在不同地區,那麼依靠商人互通有無,增進物資交流,豐富人們的生 活,促進社會生產的發展便非常重要了。 「故待農而食之, 虞而出之, 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 總結致富之術,還首創經濟史傳。更可貴的是,他還敢於反對正統的義利觀。他非但不認為 逐利求富是恥辱的、非正義的,反而認為這是所有人的共性。他引用俗諺說: 「天下熙熙, 皆為利趨;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 司馬遷的「素封論」是他為商人辯護、鼓勵百姓從商致富的思想。他引用《管子》 「倉稟實 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的觀點得出結論: 「禮生於有而廢於無。 」正統文人要求百姓尊 義恥利,認為趨利則失義。但司馬遷卻把利、義統一起來,為商人的趨利正了名。 司馬遷的經濟思想,在統治階級鄙棄「小人喻於利」的時代,發出了離經叛道的異響,其光 輝卻仍然昭然於世。可貴可嘆!《司馬遷經濟思想初探》節選) (
※素材運用示例七
司馬遷有一面鏡,一面歷史的鏡,照出了上至軒轅下至漢武的人生滄桑,照出了史家之 絕唱,無韻之離騷。歷史上人們一直稱頌這樣的鏡,清徹明凈,事無巨細,一覽無遺。 可是還有一句話: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水如此,人如此,鏡亦如此。 所以, 如果我要買鏡, 一定要一面特製的鏡:一面光亮如洗,可察毫末:一面昏暗沉寂, 模糊朦朧。用一面特製的鏡,照人、照世、照史,既不會讓目光被瑕疵糾纏,也不會讓失誤 遁形於昏暗, 用特製的鏡照世界, 終會照來一個明媚的未來, (2004 年湖北高考優秀作文 《買 鏡,我要特製的》節選) 一個冷清、幽深的閃房,牆上的窗戶里斜射幾絲慘淡的光,一個無奈但又沉重的聲音, 低低地說: 「我,接受,腐刑。 」抬起頭來,兩行清淚從臉頰滑落。 對,他就是司馬遷,他直言進諫,即惹來君主的大怒,並被賜予腐刑這種讓男兒恥辱的 刑罰。司馬遷是不幸的,但更不幸的卻是他的君主,親手毀了這面明鏡,卻讓昏鏡當道,最 終,一片慘像。
⑩ 人物類作文萬能素材
人物素材非常多,重點在於如何運用。用名人素材時,我們要切記「取其新奇,追其細小」的原則。唯其新,才能引人入勝;唯其小,才能小中見大。
《西遊記》導演楊潔:一部戲樹起的豐碑
角度一:淡泊名利,無私奉獻。藝術創作是否具有生命力,與藝術工作者自身的品質息息相關。拍攝《西遊記》時,已經52歲的楊潔不顧病體,身兼多職。當時拍戲根本賺不到什麼錢,楊潔拍一集才領90塊錢,但這絲毫不影響她對拍攝品質的追求。她嘗盡辛苦,歷經千難萬險,一直在苦苦支撐,默默地發光發熱。用她自己的話說,「我們是在搞藝術,我們沒有為錢,沒有為名,沒有為利」。
角度二:不變初心,方得始終。冰心說:「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西遊記》的拍攝,辛苦到讓人難以忍受——麵包發霉、供水不足、中暑暈倒、演員罷演、資金不足······但這些困難都沒有難倒楊潔導演,她一直秉懷初心,堅持拍攝。正是因為她的堅守,才留下了那部回放多次也依然讓人感動,讓人共同記憶和懷念的經典。
角度三:探索求新,塑造靈魂。創新是文化永葆生機與活力的重要保證。要想讓一部作品流傳千古而不被時代所淘汰,創新無疑是為其注入活力的不二法門,楊潔導演就抓住了這一關鍵。為了追求完美,她大膽地採用使用了電子音樂作曲的《雲宮迅音》作為片頭曲,這在當時是一種創新,可以說是一種時代的審美,為《西遊記》的經典塑成注入了活力。
角度四:認真負責,追求藝術完美。楊潔導演精益求精的創作態度使得她對拍攝要求近乎苛刻。1986版的《西遊記》前後拍攝6年,楊潔導演為了一個好鏡頭不惜踏遍萬水千山,甚至承受病痛的折磨。這種一絲不苟的工匠精神讓演員有了更深刻的角色體驗,也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視覺沖擊力。
適用話題:奉獻、認真負責、磨煉、創新、擔當
寫作示例:泰戈爾說:「只有經過地獄般的磨礪,才能練就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響。」在理想面前,在信念面前,有的人敗給了現實,銷蝕了激情,而有的人卻越挫越勇,在風霜雨雪中歷練出一副刀槍不入的傲骨。1986版《西遊記》導演楊潔,正是這樣一位以柔弱之軀撐起一副錚錚傲骨的鐵娘子。如若沒有追求藝術的無畏精神,沒有甘於為藝術犧牲的奉獻精神,沒有為藝術奮不顧身的勇者精神,那麼創作出的東西也只會是對經典的褻瀆。她堅守住了心靈的一方凈土,讓其孕育出永不凋零的花。
正如雨果所說:「讓自己的心裡藏著一條巨龍,既是一種苦刑,也是一種樂趣。」歲月催促著我們成長,現實打磨著我們的夢想,但只要保存著一顆永不泯滅的追夢心,每個人都能成為歷史長河中的一顆璀璨明星。
劉震雲:一輩子就干一件事
角度一:淡泊名利,真實地生活。毋庸置疑,劉震雲是一位高產且高質的作家。他每隔幾年便有一部作品問世,每一部作品都可圈可點,有很多作品被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收獲了很多贊美和眾多獎項。他與莫言站在中國文壇的兩端,一位是荒漠深處賓士的駿馬,一位是從鄉土淳厚處起飛的雄鷹。但他卻認為,得不得獎不重要,收獲名利只是對生活的錦上添花。他把帶給自己巨大成就的寫作事業稱之為「編瞎話」。他對待名利的態度向我們展示了一位偉大作家的真實性格。
角度二:作家的職業擔當。一位舞者,需舞出靈魂;一位歌者,需唱出情感;一位作家,需寫出本真。從《一地雞毛》到《我不是潘金蓮》,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劉震雲保持著現實的敏感,一直在實踐,承擔著作家的責任。他始終走在民眾的前端,描摹生活中最真實、最深處、最本質的東西。他的筆透過浮華,直指黑暗。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職業素養和准則,有些人走著走著便忘了來時的路,劉震雲卻一直在堅守著,始終記得自己肩上的責任。捧著一顆赤子之心,他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作家的擔當,一個作家的良心。
角度三:專注、執著、堅持。「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專注者成,浮躁者衰。專注是一種精神,一種境界,缺乏專注,即使立下凌雲壯志,也絕不會有所收獲。因為專注,雕塑家羅丹成就了一件件驚世的作品;因為專注,屠呦呦花費幾十年的時間攻克醫學難關。劉震雲戲說自己一輩子就幹了一件事,就是「編瞎話」。「欲多則心散,心散則志衰,志衰則思不達也。」一輩子只專注與一件事,他把這件事做到了極致。
適用話題:責任與擔當、專注於執著、做生活的有心人、平常心、淡泊
寫作示例:淡泊是孔明躬耕南陽的身影,是陶淵明「採菊東籬下」的安逸,是莊子「吾將曳尾於塗中」的空靈。他們的淡泊都存在於山水田園之間,而劉震雲的淡泊則是身處鬧市之中,他的淡泊是別致的。茅盾文學獎的分量不言而喻,可對於劉震雲來說,得與不得不過是吃西紅柿還是茄子的區別而已,作品不會受任何影響。在文學的碧空中,劉震雲沒有驕傲,沒有狂喜,只有淡定、從容。「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他繼續揮灑著筆墨前進,留給世人的只是一個別致的淡泊的身影。
屠呦呦:春草鹿呦呦
角度一:創新。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約瑟夫·戈爾斯坦曾說:「生物醫學的發展主要通過兩種不同的途徑,一是發現,二是發明創造。」屠呦呦則對此表示:「很榮幸,這兩條路我都走了。」如果沒有創新精神,屠呦呦不會想到結合現代科學技術,採用乙醚低溫提取等方式,獲得抗瘧效果明顯的青蒿提取物,並最終獲得2015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沒有先進實驗設備、科研條件艱苦的情況下,屠呦呦帶領著團隊創新實驗,攻堅克難,面對失敗毫不退縮,終於成功完成科研任務。而這樣的成功,是絕對離不開創新意識及創新的勇氣的。
角度二:團隊。一個團體想要獲得成功,團隊合作精神尤為重要。學會與他人合作,發揮團隊的力量,可以使我們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使我們的工作更加良好地向前發展。在沒有先進實驗設備、科研條件艱苦的情況下,屠呦呦帶領團隊攻堅克難,面對失敗不退縮,終於成功完成科研任務。這樣的成功,絕對離不開團隊中其他人的努力。屠呦呦用青蒿的乙醚中性提取物證明了青蒿的有效,是重要貢獻,但她不可能參與到每一個發明環節。這個中國首次獲得的諾貝爾醫學獎,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成功,更是一個團隊的貢獻。
角度三:低調做人,高調做事。屠呦呦這位普通的中國女性,在她85歲高齡的時候,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盡管是中國第一位本土科學家獲此殊榮,但她為人低調,發表獲獎感言時,也一再強調是團隊的貢獻,非她一人之功。與做人低調相對的,則是她對待科研工作的一絲不苟:為了提取青蒿素,她試驗了200多種中葯,用380多種提取方法逐一實驗,即使酒精中毒,她也從沒有退縮過。
適用話題:創新、團隊、高與低、笑對失敗、奉獻、執著
寫作示例: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敗。面對失敗,要懂得用豁達和微笑對待,明白苦難是人生的老師,通過苦難,才能走向歡樂。正如愛因斯坦所說:「通向人類真正偉大境界的道路只有一條——苦難的道路。」失敗了,不要怕,我們可以不斷嘗試,也從中磨礪自己。就像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失敗的190次,也許,下一次,就是成功。陽光總在風雨後,讓我們用微笑的表情,堅定的信念及勇敢的內心,坦然迎接這人生的風雨。
先分享這些,希望能幫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