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素材題目 > 感傷作文素材

感傷作文素材

發布時間:2021-02-25 04:31:44

Ⅰ 高考作文名人素材

項羽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項羽,身歷七十餘戰,攻無不克;起兵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

項羽這個人物的致命弱點是什麼?缺乏政治遠見,一味沽名釣譽是項羽的致命弱點。他欲得天下,又圖虛名,既准備推翻懷王之約,又害怕世人指責。他不用范增之計,反映了他的剛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則在於心理上的脆弱。

劉邦對項羽的評價:「夫運籌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張良)。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高中第二冊學習了課文《鴻門宴》,讓我們對項羽這個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原文再現】

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卻……」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范增起,出召項庄,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庄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項王曰:「諾。」項庄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擊。

——摘自《鴻門宴》

素材評析

從上段節選中可見沛公能親自的忍辱屈從,這正是大丈夫的襟懷,也是他後來能成就帝業的性格因素。然而,一生總是剛愎自用、狂妄自大的項羽,對沛公來赴鴻門宴賠罪,不但心裡毫無疑惑戒備,反而出賣了為他通情報的曹無傷。不但如此,自己還坐在宴席上的尊位,一副天下非他莫屬的傲氣,而對范增決意要殺劉邦的示意示而不見,以為劉邦早晚得臣服於他。

適用話題

項羽性格上的某些閃光點,如不畏強暴、不耍陰謀詭計、光明磊落應當給以肯定,此性格特點適合話題「心靈的選擇」、「誠信」、「張揚個性」、「傾聽」、「快樂幸福與思維方式」等;而性格上的缺點如剛愎自用、缺乏遠見、軟弱、優柔寡斷等則應該揚棄,此性格特點適合話題「包容」、「人與路」、「談意氣」等。

屈原

屈原所在的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大一統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因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嫻於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為左徒、三閭大夫。他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由於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由於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後來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最終被逐出郢都,到了漢北。頃襄王二十一年,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幾起幾落的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汨羅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屈原在20多年的流放生活中,始終關心著楚國的命運,陸續地寫出了《離騷》、《天問》、《招魂》、《哀郢》等詩篇,表白了自己不願與黑暗腐朽的勢力同流合污的立場和決心。

高中課文《屈原列傳》、《離騷》、《湘夫人》等,都說到屈原。

【原文再現】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摘自《屈原列傳》

【素材評析】

在屈原的作品《涉江》一詩中他自己寫到:「吾與重華游兮瑤之圃,登昆侖兮食玉英。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這是屈原受到奸臣讒陷,被楚王流放時,在憤激之下而寫的。正如司馬遷所說:「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所以作詩《離騷》泄憤。但是,屈原的高潔之處,在於他無論遭受什麼樣的打擊與諂害,但他總是執著地堅持自己的操守,所以司馬遷贊美到:「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適用話題】

適用「肩膀」、「位置與價值」、「我想握住你的手」、「感情親疏與對事物的認知」、「責任」、「理想」、「執著」等等。

曹操

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是一位奸雄,生活的信條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是奸詐、殘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讀過「三國」的人,一提起「奸雄」,誰都知道是指曹操。「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句話,最能體現曹操的奸惡。

但現實生活中的曹操,卻有著對理想的追求,是一個矛盾的復雜體。原以為曹操是一代奸雄,又以為只是一介武夫,讀了他的《短歌行》等詩篇,才知道他的內心世界是極其豐富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這是否也印證了一條真理:人是一個復雜的組合體?

曹操是建安七子之一,有極高的文學造詣。我們學過的《觀蒼海》《龜雖壽》《短歌行》等作品都是曹操寫的。

【原文再現】

短歌行

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素材評析】

這首《短歌行》的主題非常明確,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來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動中,為了擴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統治基礎,打擊反動的世襲豪強勢力,曾大力強調「唯才是舉」,為此而先後發布了「求賢令」、「舉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實際上就是一曲「求賢歌」。

【適用話題】

曹操愛惜人才,胸懷大志,傑出的軍事才能值得大家學習,但是曹操狡詐多變,性格多疑也常常提醒大家,適用話題有「智慧與狡猾」、「理想」、「抱負」及「誠信」、「生無所息/生有所息」、「人與路」、「談意氣」等。

諸葛亮

諸葛亮,雖手無縛雞之力,卻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未出茅廬,已知天下大勢將鼎足三分,燒博望,借東風,擒孟獲,無不顯示他神機妙算的絕頂聰明。故與關羽之「義絕」、曹操之「奸絕」合稱三絕。

諸葛亮執法嚴明,情義深重,勇於自責。有情而不枉法,執法而不忘情。這才是有血有肉的諸葛孔明,這才是真實可信的孔明!看了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一節,我們才會由衷贊美「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我們曾學過《出師表》《失街亭》(《三國演義》)《蜀相》等課文,這些課文都涉及一個人物——諸葛亮。

【原文再現】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滬,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之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摘自《出師表》

【素材評析】

諸葛亮與劉備的君臣際遇,是千古傳頌的佳話。人們在甚贊諸葛亮的況世奇才的同時,也甚贊他能報知遇之恩的美德。自從自隆中出山後,就把「攘除奸凶,興復漢室」作為畢生已任,正如杜甫所寫「三顧頻煩天下濟,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襟」,無不為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誠而感動。

【適用話題】

諸葛亮博學多才,擔任蜀相期間,濟世、敬業、至公、廉潔、謙虛等品格為歷代君主、官吏、士人和老百姓所稱頌。適用話題有:「忠誠」、「謙虛與成就」、「大智若愚與成功」、「肩膀」等。諸葛亮對劉備的忠信歷來被大家傳為美談,此事例適合話題「誠信」;諸葛亮不聽劉備臨終忠告,最終導致街亭失守,此事例適合話題「感情的親疏與對事物認知」等。

司馬遷

司馬遷幼年時就很刻苦,十歲開始學習當時的古文,二十歲時滿懷求知的慾望,游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到處考察古跡,採集傳說。這為後來編寫《史記》作了很好的准備。其父司馬談死後,司馬遷承襲父職,做了太史令,有條件看到大量的圖書文獻和國家檔案,這對司馬遷編寫《史記》是一個不可缺少的條件。

天漢二年(前99),李陵出擊匈奴,乒敗投降,司馬遷為李陵辯護,觸怒漢武帝,下獄受腐刑。後獲赦出獄,為中書令,發憤著書,最後完成了《史記》的撰寫和潤飾。《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和傳記文學巨著,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除《史記》外,司馬遷作賦八篇,又撰《報任安書》,記述了他下獄受刑的經過和修史的抱負。

高中第六冊第四單元,專門用一個單元來學習司馬遷的《報任安書》及《史記》中的選文。

【原文再現】

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左丘明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仆竊不遜,近自托於無能之辭,網羅天下放失舊聞,略考其行事,綜其終始,稽其成敗興壞之紀,上計軒轅,下至於茲,為十表,本紀十二,書八章,世家三十,列傳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摘自《報任安書》

【素材評析】

一個人,無論在遇到多大的打擊與挫折,只要精神不倒,一切都可以繼續。但精神是需要支撐的。司馬遷之所以能在因他陵事件而受宮刑後,發憤著書,就是因為他為自己尋找到了強有力的精神支柱,他們是周文王、孔子、左丘明、孫子、呂不韋和韓非等。而當我們的人生也遇上了難以跨越的坎時,是否也把司馬遷當成自己的精神支柱?

【適用話題】

《史記》,是司馬遷用一生的精力、艱苦的勞動,並忍受了肉體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個生命寫成的一部永遠閃耀著光輝的偉大著作。魯迅先生曾說: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也就是說,作為一部規模宏大、體制完備的中國通史的史記,同時也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文學作品。司馬遷為朋友不惜搭上自己的身家性命以及為了理想而放棄尊嚴的品德值得我們學習。適用話題有「堅強」、「意志」、「忍辱」、「誠信」、「心靈的選擇」、「肩膀」、「雕刻心中的天使」等。

杜甫

杜甫是一位愛國者,一生盼望為國效力,而命運並不眷顧他,以致壯志難酬、報國無門;他又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一生創作了大量反映現實的詩篇。他的愛國情懷集中體現在他的詩作中。

杜甫生活在那個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急劇變化的時代,他用卓越才華和驚人毅力建造了現實主義的詩歌藝術的豐碑。沉澱於詩中憂國憂民的涕淚,人道主義悲天憫人的情懷,鑄就了杜甫沉鬱頓挫的詩風,感人肺腑的民族精神。「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由一己的苦難推及廣大人民的不幸;安史之亂,長安淪陷,他親眼看見國破家亡的慘景,寫出了「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春望》)這樣感人肺腑的詩句。

杜甫,學習過他的《登高》《蜀相》《客至》《旅夜書懷》《詠懷古跡》《閣夜》《登岳陽樓》《兵車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作品。

【原文再現】

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素材評析】

此詩是杜甫帶著家人離開成都草堂,乘舟東下,在岷江、長江飄泊。詩中寫到詩人暮年飄泊的凄苦景況的。遼闊的平野、浩盪的大江、燦爛的星月,反襯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顛連無告的凄愴心情。詩人素有遠大的政治抱負,但長期被壓抑而不能施展,因此聲名竟因文章而著,但他的休官,卻主要不是因為老和病,而是由於被排擠。這里表現出詩人心中的不平,同時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飄泊、孤寂的根本原因。水天空闊,沙鷗飄零;人似沙鷗,轉徙江湖,深刻地表現了詩人內心飄泊無依的感傷。

【適用話題】

杜甫即使在住茅屋期間,在流落船上,無所適從的時候,心中還依然懷抱「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大志,思考國家的命運,適用話題「憂思與抱負」、「肩膀」、「生無所息與生有所息」、「我想握住你的手」、「人與路」等。

李白

李白生活在唐代極盛時期,具有「濟蒼生」、「安黎元」的政治理想,畢生為實現這一理想而奮斗。但李白一生關心國事,希望為國立功,與他不滿黑暗現實之間形成劇烈的矛盾。他的《古風》59首是這方面的代表作品。對唐玄宗後期政治的黑暗腐敗,廣泛地進行了揭露批判,反映了賢能之士沒有出路的悲憤心情。言多諷興,氣骨高舉。李白一生寫下不少描繪自然風景的詩篇。他的「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等,形象雄偉,氣勢磅礴,都是傳誦千古的名句。

我們學習過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越中覽古》等詩,在高中第五冊的第五單元還專門安排了李杜詩歌單元,學習了《蜀道難》、《將進酒》等詩歌。

【原文再現】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素材評析】

李白有遠大的政治抱負,但在朝廷做了三年的翰林學士,並沒能涉身政治,卻成了君王的御用文人,再加上他對權貴的傲視,從而招致排斥,憤而離開了長安。在詩中,我們很容易看出詩人「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的心緒。可以想像,一個滿腹惆悵的人,當他一心解愁卻又無法解愁的時候,內心是怎樣的愁苦啊!表面上開懷暢飲,實際上愁箭穿心。但詩句筆酣墨飽,情極悲憤而作狂放,語極豪縱而又沉著。其根源就在於作者那充實深厚的內在感情,那潛在酒話底下如波濤洶涌的郁怒情緒。

【適用話題】

李白的詩篇正像他若干歌詠大鵬鳥的作品那樣,表現了他的豪情壯志和開闊胸襟,從側面反映了他追求不平凡事物的渴望。李白即使在被唐玄宗賜還鄉期間,還胸懷坦盪,對未來充滿信心,適用話題「仰望」、「抱負」、「肩膀」等。李白在皇宮期間,要求高力士為其脫鞋,因此而招來放逐的命運,此話題適合「談意氣」、「高潔」、「我想握住你的手」等。

阮籍

阮籍,三國魏文學家、思想家。他興趣頗廣,博覽群書,多才多藝。他攻讀儒家經典,也愛讀老莊,並且學習擊刺武藝,能長嘯,善彈琴,還喜歡喝酒。阮籍蔑視禮教,嘗以白眼看待禮俗之士;後期變為「口不臧否人物」,常用醉酒的方法,在當時復雜的政治斗爭中保全自己。

阮籍為了躲避曹魏與司馬氏政治斗爭的牽連迫害而歸隱山林,是魏晉名士風流的代表,也是「竹林七賢」的代表人物。他逃避現實,給人留下了無限的悵惘,無法實現在夢想和現實之間起舞的人生境界。

阮籍,高中語文讀本第二冊有篇文章寫到《阮籍不拘禮法》。

【原文再現】

阮籍不拘禮法

性至孝,母終,正與人圍棋,對者求止,籍留與決賭。既而飲酒二斗,舉聲一號,吐血數升。及將葬,食一蒸肫,飲二斗酒,然後臨訣,直言窮矣,舉聲一號,因又吐血數升,毀瘠骨立,殆致滅性。籍又能為青白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及嵇喜來吊,籍作白眼,喜不懌而退。喜弟康聞之,乃齎酒挾琴造焉,籍大悅,乃見青眼。由是禮法之士疾之若仇。

籍嫂嘗歸寧,籍相見與別。或譏之,籍曰:「禮豈為我設邪!」鄰家少婦有美色,當壚沽酒。籍嘗詣飲,醉,便卧其側。籍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識其父兄,徑往哭之,盡哀而還。其外坦盪而內淳至,皆此類也。

【素材評析】

阮籍的性格上尤為不群,一方面生活非常放浪,秉賦有豪放的志意,不受一切外在的禮法的拘束;另一方面,為了能夠在衰亂之世委曲求全地保全自己,而在內心非常有節制。從上文中在母終時的表現以及喝醉酒後的行為中,可以一斑。而他的這種有放有斂的性格還能得到人們的理解與信任。阮籍的詩寫寓意遙深,他的為人之喜怒不形於色,正是因為他有著兩種看似矛盾的性格能統一在他一人身上的緣故。

【適用話題】

阮籍佯狂而歌,蔑視禮教、潔身自愛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適用話題:「符號」、「走與停」、「雕刻心中的天使」、「路」等。

陶淵明

陶淵明,東晉文學家。他從二十九歲時開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就歸隱。後陸續做過鎮軍、參軍、建威參軍等地位不高的官職,過著時隱時仕的生活。四十一歲再出為彭澤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

他是田園詩的開創者,後世稱他為「田園詩人」。田園被陶淵明用詩的手段高度純化、美化了,變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難所。

陶淵明善於將深刻的哲理融入詩歌的形象中,詩的語言樸素自然,表情含蓄委婉,被稱為「陶詩中的珠玉」。如《歸園田居》組詩的久享盛名,有類似的特點:寫田園生活,寫體力勞動,詠歌自己的理想,顯示出理想獲得實現的愉快。

我們學過的課文《桃花源記》《歸田園居》《歸去來兮辭》《飲酒》《五柳先生傳》等詩文,它們的作者就是陶淵明。

【原文再現】

五柳先生傳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

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簟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素材評析】

本文從寫五柳先生的志趣愛好及思想性格等來看,與陶淵明其他詩文中表現的性格相同,自傳說是可信的。文章從思想性格、愛好、生活狀況等方麵塑造了一位獨立於世俗之外的隱士形象,贊美了他安貧樂道的精神。

【適用話題】

陶淵明遠離塵世,視功名如糞土,寧可窮困潦倒,住破爛的房子,也堅持只讀書自娛自樂,而絕不為了溫飽而出賣自己的靈魂。適用話題「高潔」、「榮辱」、「談意氣」、「我想握住你的手」等。

李清照

李清照的少女時期與少女時期的生活是快樂的,但公元1127年,宋高宗趙構棄都南逃,一大批文人墨客隨之逃亡,李清照便在其中。此時的李清照,夫婿已死,居無定所,四處流亡。國家的半壁江山頓失,國君被攆得抱頭鼠竄,百姓顛沛流離。作為一個學富五車的才女,一個處於社會思想制高點的知識分子,面對此情此景,她怎能不「愁損」呢?與她同時期的岳飛、陸游及稍後的辛棄疾亦有。但他們,這些須眉男子上可入朝議政、馳騁疆場,下可使酒罵座、痛飲拍案。她上溯數千年的歷史,卻始終無法找到一位知音,這「怎一個愁字了得」啊!於是,一個纖弱女子,只好借用豪放的詩句,寫出了「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來抒發具有須眉般悲壯的愛國情懷。

李清照的《聲聲慢》《一剪梅》等我們都耳熟能詳,甚至高聲歌唱。

【原文再現】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加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素材評析】

《聲聲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當時,正值金兵入侵,北宋滅亡,志趣相投的丈夫趙明誠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難的過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丟失殆盡。《聲聲慢》通過描寫殘秋所見、所聞、所感,抒發自己孤寂落寞、悲涼愁苦的心緒。作者深重的哀愁不是那種閨怨閑愁,它是在金兵入侵、國土淪喪、人民流離失所、朝政腐敗這樣一個社會背景之下產生的,這就使這首詞的感情色彩有了一個時代依託,有了一定的現實性和社會意義。

【適用話題】

即便在國恨家仇面前,李清照還是不忘記自己的使命,寫下「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用來自律,此事例適合話題「雕刻心中的天使」、「銘記與忘卻」、「專一與忘情」、「水的靈動」、「紀念」等。

蘇軾

蘇軾的一生,可以用「四個三」來概括:不忘三事——金榜題名、烏台詩案、太後恩寵;不忘三人——敬如父師的歐陽修、素為敬重又有矛盾的王安石、司馬光;不忘三地——黃州、惠州、儋州;不忘三情——與蘇轍的手足情、與王弗的生死情、與朝雲的不了情。他生活中的每一個片斷,幾乎都與傳奇相聯系。例如,金榜題名時,他由第一變成了第二,卻反而更為出名;烏台詩案中,他九死一生,被貶黃州,卻反而出現了創作的黃金時期;他贈弟轍、悼亡妻的詞篇,被人們萬口流傳,歷久而不衰…… 這些事例適合話題「肩膀」、「仰望」 「我想握住你的手」、「豁達與成功」、「寬容與成就」等

蘇軾,《題西林壁》《明月幾時有》《赤壁懷古》《江城子》《赤壁賦》等(高中語文第三冊),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詩文。

【原文再現】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於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摘自《赤壁賦》

【素材評析】

《赤壁賦》主要抒寫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表現了他曠達的人生態度。選文中他從宇宙的變化說到人生的哲理。認為從變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會不變,人生短暫,自然可悲;但從不變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與我同生,萬物與我為一,都會無窮無盡。況且天地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到大自然中去尋求精神上的寄託人世間的榮辱、得失、憂樂便不足為念了。

【適用話題】

在為人上,蘇軾在幾乎喪命的逆境中保持堅貞氣節和獨立人格,決不隨波逐流;在為官上,蘇軾堅持為官一地,造福一方;在人生態度上,蘇軾即使在身處絕境時,也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態和積極向上的追求……。這些性格特點適合話題 「豐碑」、「談意氣」、「沉穩與靈動」、「高潔與志氣」等。

陸游一生以詩文為武器,抒寫抗敵禦侮、恢復中原的激越情懷和有志難伸的憂憤,氣勢雄渾,感情奔放。他始終堅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斷受到當權派的排斥打擊。中年入蜀抗金,軍事生活豐富了他的文學內容,作品吐露出萬丈光芒,成為傑出的愛國詩人。

分析:陸游的愛國詩篇沒有矯情,沒有妥協,從中可窺見到詩人強烈的民族氣節。

話題:「文學的力量」

Ⅱ 以最悲傷的故事《淚》為作文材料寫一篇作文500字

眼淚

畢業了,我就要畢業了。每當看到那一張張熟悉的面孔,一個個拿著留言本忙碌穿梭於教室的身影,碰到那一雙雙充滿眷戀而又濕潤的目光時,我的心便會猛烈地抽搐。心潮洶涌澎湃,有千句萬句感謝的話要對恩師說,有千千萬萬個祝福要對同學講,可一切都無從開口。心酸了,淚水決堤了……

追憶三年前,13歲的我自豪而又興奮地踏入這所中學的校門,那一刻我莊重地告訴自己:我長大了,我是一名中學生了!

那種羞澀,那種感動都還歷歷在目。

轉眼間,三年時光悄然流逝,我由一個幼稚的孩童變成一個能道出子丑寅卯的少女,這一分一毫的成長都離不開大家;和同學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我們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我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我們一起玩樂,一起聊天,每個快樂的日子都離不開大家……

還有和老師無法言喻的感情,老師的關愛,老師的鼓勵,老師的責罵,老師的.……

可是現在,現在就要分離,心中怎能不哀傷,怎會不惆悵呢!

淚水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

望望教室里的桌椅板凳,看看高大的教學樓、寬闊的操場,再摸摸校園中的一草一木,心中失落極了,眷戀極了!

就要離開母校了,要離開這所培育我三年的中學了,而我又能給母校留下什麼呢?

茫然若失的我搖搖頭,眼淚掉落在地上,碎了。

再向老師深深鞠一躬,道聲:「老師,辛苦了!

老師,感謝你們!

」並送上一朵朵火紅的康乃馨,作為最後的禮物;再向同學們說聲:「珍重,朋友一路走好!

」並遞上一張張親自做的小小卡片,送上我最後別離的祝福……

母校,再見!

老師,再見!

同學,再見!

那一刻,我的淚水始終沒有停過……

感動的淚水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聽到這首熟悉的歌聲,我就知道外面一定是愛心活動。我馬上跑進房間,拿出自己平時積攢的零用錢。不顧一切,趕緊跑出去。
來到了這里,已是人山人海,誰也進不去。哎......真急死人了。該怎麼辦呢?我無可奈何,只好從人群里鑽進去。我一看,是殘疾愛心捐款耶!只見一男一女,他們都長得跟三四歲的小孩一樣高,一定是小時候營養不良!那位有一條長辮子的女人正在高歌一曲,唱得真好聽!他們面前放著一個大木箱,上面寫著「愛心箱」。每當有人上前去捐錢的時候,那個男人總不會忘記這么一句話:「謝謝!非常感謝!」箱子里的錢快要滿了,他們還是繼續等待......突然,音樂停了,那個男人說:「我們是江西人,爸爸去世了,媽媽得了重病,一直卧床不起,我們沒錢醫治。所以只好流浪街頭。我今年41歲,妹妹35歲。最後,祝好人一生平安!」街上的人聽了,眼圈含著淚水,走上前去捐錢。我也把手裡的10元錢捐了,這使我感到做好事很快樂!但我的淚光在眼裡直打轉,感動極了!最終我還是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淚水掩蓋不了什麼

淚水掩蓋不了悲傷,淚水掩蓋不了分數少的心情,淚水掩蓋不了失去第一把交椅的傷心。

老師拿起我那80分的數學卷,那一聲:「怎麼搞的?」我實在是堅持不住了,淚水就要流下來了,但我強忍了回去。是啊!前兩回的數學考試都是90多分,這次下降這么多,是怎麼考的呢?這下降的幅度也太大了。

當老師笑著瞧我一眼的時候,我的臉在發燒,真想到什麼地方去躲躲,躲開那強烈而有力量的目光。我強忍住就要流下來的淚水,臉上裝出一副笑嘻嘻的樣子。這

Ⅲ 尋找「告別---------」的作文素材

告別狹隘之心
一個腳跟踩扁了紫羅蘭,而它卻把香味留在那腳跟上,這就是寬容。——安德魯•馬修斯
自古以來,狹隘向來是小人們的專有名詞,它一直為人們所不恥。
龐涓是狹隘的,他不願孫臏勝於他,施加毒手,最後兵敗身亡;周瑜是狹隘的,他不肯諸葛亮勝於他,百般暗算,最後被諸葛亮三氣吐血而死;慈禧下棋,別人吃他一馬,她殺對方一家,死後為人們所辱罵……這都是有了狹隘之心的結果,告別狹隘之心,以寬容的胸襟包容他人,則取信於他人,也成就了自己。
有一次楚莊王邀眾大臣共飲,請嬪妃助興,風把燭火吹滅時,一武將醉酒失態拉了妃子的衣襟,但楚莊王以一顆寬廣的心寬容了他,巧妙解圍。這位武將由是感激在下一次戰役中奮勇殺敵。這便是寬容的價值
劉秀大敗王郎,攻入邯鄲,檢點前朝公文時發現大量討好王郎,辱罵甚至謀劃刺殺劉秀的公文。但劉秀不聽眾臣勸阻,全部付之一炬,他說:「如果追查,必會引起人們的慌亂,甚至成為我們的死敵。如果寬容他們,則能化敵為友,壯大自己的隊伍。」是劉秀的寬容才使他終成帝業,統一全國。
從古至今,沒有一個心胸狹隘者能成就大事。寬容是每個人應遵循的守則。
林肯對政敵素以寬容著稱,這引起了一位議員的不滿。他說:「你不該試圖和那些人交朋友,應該消滅他們。」林肯笑著回答:「當我們把他們變成自己朋友時,不正是消滅了自己的敵人嗎?」這正是對寬容的最好詮釋。
如果天空不寬容,容忍不了風雨雷電的一時肆虐,何來它的遼闊之美;如果大海不寬容,容忍不了驚濤駭浪的一時猖獗,何來它的深邃之美;如果森林不寬容,容忍不了弱肉強食的一時規律,何來它的原始之美;如果宇宙不寬容,容忍不了星座裂變的一時更替,何來它的神秘之美;如果時間不寬容,容忍不了各色人等的一時虛擲,何來它的延續之美……是寬容成就了它們。
泰山不辭杯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擇細流,方能成其大。是寬容締造了它們。
只有告別狹隘之心,方能進入一個神清氣爽的境界。
讓我們告別狹隘之心,用寬容之心包容一切,學做那多留人清香的紫羅蘭。

簡評:
該作文寫得富有歷史文化的厚度,而且豪氣沖天。文章以安德魯•馬修斯的名言開篇,既鮮明地提出了觀點——要寬容,不能狹隘,又奠定了非凡的基調。全篇主要採用正反對比論證、舉例論證的方法,以勝於雄辯的確鑿史料,有力地論證了本文的觀點。
運用鋪陳排比的手法是本文寫作上的一大特色,體現了作者思維的廣度。譬如,作者或用概括的方式一連列舉龐涓、周瑜、慈禧三人的事實從反面論證狹隘的危害性;或用具體敘述的方式連續列舉楚莊王、劉秀、林肯的事例從正面有力地證明寬容的益處;或運用「如果……何來……」整齊的句式,以排山倒海的力度,強調了文章的論點。
在考場上有限的時間內,這位考生能洋洋灑灑地談古說今,且語言流暢,用詞精煉,這充分體現了考生本人豐厚的文化底蘊。
如果作者能具體議論一下「如何告別狹隘」,那麼文章就更有思維的深度了。
評論者:常州市實驗初級中學 朱蘇蘭

告別——一種膽魄
魚兒告別池塘,你認為她會沒命?不,她在追求屬於自己的江河;鳥兒告別竹籠,你認為她會餓死?不,她在追求屬於自己的山林;石子告別高山,你認為他會孤獨?不,他在追求屬於自己的天地……
自然界中的萬物都在嘗試告別,因為他們有自己的追求。我不得不說:告別是一種膽魄。
諸葛孔明深居隆中,以躬耕為樂,吟唱為趣,似乎無意於征戰,但他常自比管仲、樂毅,可見他早有出將入相之志,因此即使劉備不上演三顧茅廬,諸葛亮也終會登門自薦。因為他告別隆中安逸的生活而投身艱苦卓越的政治斗爭,不失為一種膽魄。
陶淵明本為朝廷官員,但他厭棄官場黑暗,追名逐利,因此他棄官隱居,放棄了功名利祿,榮華富貴,因為他有自己的追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但他告別權貴,摒棄世俗,投身秀美山水的情懷,絕對是一種膽魄。
魯迅本來一直投身醫學,希望用治病來救中國,但他後來發現在中國人身上的不止是病痛,更是心靈與思想的病魔,因此他棄醫從文,拿起筆桿這把利劍為中國人剔除心靈的傷痛,「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氣節也從筆尖中向外四射,因為他有自己的追求——振新中華。他告別醫學,走上了文學這條無止境之路,無疑是一種膽魄。
如今,我坐在中考的考場上,應該說是戰場上,只是一個追求——盡力一戰。我告別一切雜念,置身於這戰場上,似乎看見了勝利的希望之光,這難道不是一種膽魄嗎?
魚兒告別池塘,可能面對乾涸;鳥兒告別竹籠,可能面對死亡;石子告別高山,可能面對寂寥,但他們有自己的信念,因此他們選擇了告別,閃耀著豪邁的膽魄之光,開始尋求最適合自己的地方的征程……

簡評:
作者看問題別具匠心,他從告別本身發現了理趣——告別是一種膽魄。文章採用演繹推理的方法,先擺出自然界中的種種告別現象,然後歸納出結論;接著又列舉人類社會中的各類告別故事,順水推舟地得出結論:告別是一種膽魄。
作者從人們熟悉的自然現象著手,把深奧的道理講得通俗易懂;全文思路清晰,論理清楚,修辭恰當,語言較有內涵。足見作者有較高的語文素養。
膽魄是指處理事情所具有的膽量、膽識和果斷的作風。基於此,諸葛亮一例的闡述還有待斟酌,陶淵明歸隱田園也並非「尋求」「征程」。這些事實論證,還有待注意其針對性、語言表達的嚴密性。
評論者:常州市實驗初級中學 朱蘇蘭

告 別 英 雄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華夏大地英雄路,望古今,意澀苦,傷心忠烈悲入土,多少英雄都作了古。
汨羅江上,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嶽潛行。江畔,身著華麗的儒者,頂著風,灌著酒,他為奸臣的排擠而不滿,他為楚王的昏庸而失望,他為楚國的滅亡而悲憤,他為自己的無能而羞愧。於是,縱身跳入滔滔江水中,狂風扯著他的衣裳,想留住這忠義之士,可是他失敗了。他想以死來喚醒國君,國民,國家,可是他也失敗了。嗚呼,忠臣兮,壯士兮,你走了,你精神長存,端午我會向你致敬。
同樣時間,同樣為國,同樣在水邊,同樣義無反顧。懷藏利刃,背向大風,吟著「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千古名句,向朋友淚別。酒罷風起,送著這位一去不返的豪傑烈士,風嗚咽了,捲起沙塵以瀉心裡的憤怒,壯士身影漸漸沒入風沙之中。嗚呼,烈士兮,義士兮,你走了,你不屈長在,易水旁會有一束我為你插的白菊。劈華雄,斗呂布,斬顏良,誅文丑,何等威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何等忠義;單刀赴宴,水淹七軍,何等智勇;刮骨療傷,敗走麥城,何等凄涼。你是中華不屈的兒女!悲壯兮,感慨兮,淚沾裳,桃園中,我將種下一株桃樹,領略引導你走向輝煌,走向死亡的點點滴滴。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淚,成敗是非轉頭空,青山依舊,幾度夕陽紅。舔,英雄血,聽,英雄吟,頌,英雄賦,嘗,英雄淚,感,英雄情。英雄們,歷史仍在發展,華夏正在強大,你們安心走吧……

點評:
這是一篇視野開闊,立意高遠,文采飛揚的散文,從中可看出作者熟讀文史的底蘊,駕馭語言的能力以及善於獨立思考的個性。作者構思新奇,選材獨特,開篇不俗,巧妙化用古詩詞,意韻深遠雋永,語言蒼勁有力,詞彙豐富多彩,文筆流暢感人,多處運用排比句式,增加了文章的氣勢,情感細膩真切,謳歌了英雄之壯美,蘊含著發人深省的主題,讀來有一種詩的韻味,富有激情和感染力。

(焦巧珍)

告別=新的開始
「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徐志摩先生的那首詩《再別康橋》,引發了我們對告別的思考。
在古今詩人的筆下,告別往往是一種不舍,一種愁情。「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這是一種多麼惆悵的告別呀!「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這又是一種多麼失落的告別呀!然而我並不喜歡這種依依不捨的告別,我更喜歡的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那種豁達的心胸開闊的告別。因為告別其實是人生又一個新的開始。
當愛迪生離開關心他的母親到各地去找工作時,這與母親的告別意味著愛迪生發明事業的開始;當比爾•蓋茨離開故鄉西雅圖去到其他地方建立微軟公司時,這與他故鄉的告別意味著他的創業的一個新的開始;當魯迅放棄醫學而回國開始他的寫作生涯時,這與他的恩師藤野先生的告別就意味著他人生旅途的又一個開始。由此可見,告別舊的事物就意味著一個新的事物的開始,所以,告別並不是一個令人傷感的事。
然而,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以開闊的心胸來面對告別的。許多人因為對告別過於傷感而會忘記了告別之後的嶄新開始。這些人往往因為太留戀過去的事情,也就無法面對新人新事物,也就甭談新的開始了。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遇到告別之類的事。人們會與同學朋友告別,會與父母親人告別,如果我們把這些告別都看作是新的開始,就可以在後來的人生路上走得更好。歷史上有無數的偉人名人給我們提供了範例:海倫告別了聾和啞,成了一位盲人女作家,社會活動家;萊特兄弟告別了玩耍的竹蜻蜓,卻發明了飛機;霍金告別了絕症的痛苦,寫下了《時間簡史》。因此,只要以寬闊的胸襟、頑強的毅力對待告別,成功或許正向你招手。
告別過去吧,你定會迎來新的開始,你的未來定會更加美好。
評點:
這是一篇獨辟蹊徑,思路新穎的考場佳作。小作者一反常人對告別的「惆悵」、「感傷」的情調,以樂觀的情懷,豁達的胸襟,理智的心態看待告別,把告別看作是創業開始、事業發展、境界升華的標志,並佐以一個個名人、偉人的典型實例,展開有力的論證,從而使自己的「告別等於新的開始」觀點令人信服。不足之處是,舉例論證言之鑿鑿,分量較重,道理闡述寥寥幾筆,略為欠缺。不過,身在中考考場,能有如此精巧的構思,酣暢的文筆,簡練的語言,確也顯示了作者的寫作實力。(評點人:田家炳中學分校 沈建華)

告別悲觀
桌上有半杯水——這是事實。
桌上只有半杯水——說得沒錯。
桌上還有半杯水——我看到了你的微笑。
由此可見,不易改變的是這個世界,可以改變的是你的心態。面對同一扇門,有人悲觀於門內的黑暗,有人卻樂觀於門內寧靜;有人悲觀於門外的風雨,有人卻樂觀於門外的自由。悲觀與樂觀,不同的心態,我要說:告別悲觀。
實驗失敗了,有人說:1000次的慘敗,你該收手了吧!愛迪生卻告別悲觀:1000次的失敗起碼告訴我1000種材料不能製作燈絲。終於在他的堅持下,燈泡發明成功了!他若沒有告別悲觀,那人類不知還要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年。
細胞衰竭老死了,有些人悲觀地躺在床上自怨自艾,等待別人的照料。霍金卻告別悲觀,獨自坐上輪椅,用僵硬的手敲打滑鼠,探索著那未知的世界。他若沒有告別悲觀,又何來一位用意志創造奇跡的偉人呢?
受到別人嘲笑與羞辱了,有人獨自停留在角落默默哭泣,而李陽卻頂著驕陽大聲地喊「英語」。他告別悲觀,用這種近乎瘋狂的行為創造了「瘋狂英語」。
小草被狂風壓彎了腰,可它告別悲觀,風雨後重新振作,面向朝陽;魚兒被江流沖離了港灣,可它告別悲觀,逆流而上,最終在故鄉快樂的生活;雲朵被風兒吹散,可它告別悲觀,重新聚攏,為大地降下甘霖————
面對同一扇門,你會再懦弱地無從選擇、猶豫不前嗎?你會再悲觀得恐懼、不安嗎?告別悲觀吧!也許你無法改變世界,但你可以擯棄悲觀的心態,直面挑戰與磨練。
桌上還有半杯水,我們微笑吧————
點評:
本文的優點顯而易見。1、立意很好,體現了青少年特有的朝氣:告別悲觀,我們只要樂觀。2、本文的語言也很有特色:開頭三段通過巧妙地改換句式,就傳達了題目所蘊涵的深意,也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文中作者大量運用了修辭手法:運用對比,突出了「告別悲觀」的勝利結果;運用排比,使「告別悲觀」的主題顯得鏗鏘有力;運用擬人,減少了說教成分,使得「告別悲觀」的觀點易於被人接受。3、結尾不但照應了開頭,又用「微笑」再次隱晦地點明題目,使得文章渾然一體。
常州正衡初中 吳海霞

告別不是悲傷
浩盪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龔自珍
當揮手告別,我們看見他們眼中堅定的信念;當轉身離去,我們看見他們高大的背影.他們話離愁為和平;他們話離愁為奮起;他們話離愁為忠心.他們獨步汗青文化時就:告別不是悲傷.
文成入蕃
她回頭,看見秀美的大唐江山在蒼茫的古道上漸去漸遠,她分明聽見家鄉那聲聲燕子的呢喃,那聲聲親切的呼喊.但拭乾眼淚,她告別繁華,告別親情,去塞外播種和平的種子.她的韶華在這滿目的黃沙中消逝了,她的美貌在這千古的冰涼里黯然失色.回眸,是告別時的堅毅,是那鳳冠霞披後的祝福.漫天的飛沙似在哭泣,枝頭的蒼鷹似在落淚,誰看了文成那欣慰的面頰?
告別不是悲傷,是和平的彩橋.
勾踐離國
戰後失敗的哭聲彷彿還縈繞在耳際.他一身奴役裝,站在城門下.身邊是他心愛的城池,如今早已斷臂殘損.透透層層送別的人影,他沒有看到悲傷,那雙雙噙滿淚水的眼裡是期盼,是支持.是的,他就此告別,堅毅地走向吳王的馬棚.他可以受盡凌辱,但不會忘記卧薪嘗膽.告別總延續著歸來,歸來是揮軍而下的神勇,是青史留名的豪情.
告別不是悲傷,是堅毅的奮起.
屈原投江
獨乘小船,漸漸遠離了國都.楚懷王冷峻的目光還在腦中回盪.江水,冰涼地讓人心寒,他早已無所留戀.站在江邊,他看見了百姓們竭力挽留的神情,亦看見孩童高舉《離騷》譯讀.足矣,,受辱不如歸去.這是生命最後的告別,他在笑,笑庸君,笑佞臣,笑自己的忠心終將名留青史.一躍,他被江水吞沒.那是凄涼的告別,還是「路漫漫其修遠矣」的延續?
告別不是悲傷,是感人的忠心.
鳥兒告別母親,是去擁抱天空;落葉告別樹枝,是去孕育希望;小帆告別海洋,是去接受挑戰.
告別不是悲傷.

點評
作者緊扣「告別」巧妙又新穎地詮釋了人們耳熟能詳的三個故事。文章思路清晰,開篇就簡要概括了三個故事中「告別」的內涵,接著用四字短語作為小標題,告訴我們文成公主的告別犧牲個人,贏得民族團結;勾踐的告別忍住悲傷,等待復仇時機;屈原的告別舍卻肉身,留下靈魂永恆,因此「告別」這一平常情感在作者筆下有了更豐富深刻的內容。作者有著豐厚的知識積累和較好的語言駕馭能力,語言整齊有氣勢,讀來琅琅上口,作為一篇考場作文實屬難得。
常州正衡初中 蔣彌
告別黑夜
太陽落下便是不盡的黑夜,蜷縮在城市一角的我卻在深深的憂郁中沉思,那江南過客的思念何時可剪斷?那丁香似的姑娘怎樣才莫愁?那漫漫的路途誰才可指明方向?於是只有徘徊只能迷茫,我抬頭輕問,夜啊,你到底還有多長?此時,那枝上的鶯慢慢吟唱:學會告別,黑夜的背後就是光明,歌聲悠長,慢慢回盪……
告別黑夜,那是一抹絢麗的色彩。春天的裙擺百花爭艷,千蝶飛舞,但一朵朵的臘梅都在寒冷的深淵中破土,發芽,它軀體的上面是一方堅硬的岩石,黑暗呀,無窮無盡,它落淚,它哭喊,它頹廢,它惆悵,但生長的步伐從未停止,生命的光就這樣一絲一縷的映亮了胸膛,當寒風凜冽,萬木枯榮,它掙扎著開出自己的花,風為它止步,葉為它飛舞,臘梅用渾身的傷與滿心的痛告別黑夜,那一抹明麗的黃,如陽光般清清亮亮地散下,美麗流芳……
告別黑夜,那是一震千雄的豪邁。逝去的歲月里,生命動盪似柳絮,如浮萍,遠觀自由揚散,近看無依無靠,一起是萬般榮耀,而一落又是萬丈深淵,看那長江源頭有奔騰的浪花沖不走滿腔悲憤,也掩不住一世的豪邁。李白迎風而立,捋袖拂淚,叩天大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於是堅強屬於他,贊誦屬於他,黑夜不屬他,又如那祭花的龔自珍: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更似那代代遷客騷人含淚的絕別,無聲的奮發,歷史的長卷為他們攤開,告別了黑夜,便又是一代英豪!
告別黑夜,那是美麗絕倫的成功。邰麗華的名字帶著無限的震撼深深刻入每個中國人的心中,千手觀音,千萬祝福,命運的殘酷讓她無法體味生活的美好,但卻給她美好的心靈,靚彩的舞姿,那在黑暗中頑強生活的,是她,那在千臂間描繪勇敢,勾勒高潔的,也是她,邰麗華,她的生命渺小,卻折射出整個太陽的光芒,這是一個從黑暗中掙扎著的女人,美好的光明將屬於她。
告別黑夜,學會堅強,我膽怯地微立身軀,與黑暗揮別,日月同輝,餘音纏繞,它們捧給我大大的太陽……
夜鶯繼續吟唱,那天水一方,朝陽初生……

點評:
本文選取了生活中最常見的白天、黑夜交替的自然景象作為視角,從三個方面選取素材,從自然界植物的生長到古今仁人志士的豪邁成功,字里行間無不顯示出作者告別黑夜的喜悅、自信與灑脫,行文體現了考生扎實的文字功底與廣博的知識面,文章大氣、立意較高,同時,文章條理清晰結構謹嚴,首尾呼應,意味深長。如果考生能注意主體部分各個段落之間內容的層次,則更好。
(點評:常州市清潭中學 顧亞珍)

告別內心的愁思
落花被西風卷落大地,它沉入泥土之中,以余香告別;雲朵被夜幕籠罩其中,它隱入天際深處,以餘光告別;雨水被陽光蒸發縮小,它溢入草木之中,以滋潤告別。
即使是利韌的寶劍,也要經過千萬次的烤打磨礪,才能顯出奪目的光輝,縱使行走的道途中有基石,也會有摔跤,但他們選擇告別。
龔自珍對官場的黑暗深感不滿,無奈之中,他辭官離京返杭,歸去途中,面對著斜陽,他心目中百感交集,他釋然地放出馬韁:「浩盪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他告別了自己滿懷大志而又無處伸展的愁苦,他告別了親朋摯友的關切囑托,他告別了自己的一腔怨怒,在亂花叢中鑄就了嶄新的自我,讓自己的報國大略施展於詞篇之中。
告別內心的不如意,定能釋放自己的價值,於物慾橫流之中彰顯一個真實的自我。
蘇軾為一代英豪,也曾為仕途的不順而煩惱憂愁,他吟詠氣勢恢宏的赤壁,他感嘆美好而充實的生活,他在筆墨之間遺忘生活中的不如意,他告別了對國家興亡的愁苦,他告別了他人的諷刺與佞臣的指責,他選擇了告別,才能使眉宇之間透出一份「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豁達,將自己的樂觀刻在我國千年的文化史冊之中。
如今,我們面臨著與同學的告別,與老師的分離,彷彿還是在昨天,我們相聚,而在時光的流逝中,我們又將走上不同的征程。「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讓我們放下心中的愁思,告別愁苦的臉龐,用自己的前進步伐一步步書寫好人生的篇章。
告別內心的愁思,看幾處庭前花開花落,賞幾處空中雲卷雲舒,讓生命之花的芬芳在告別之間飄盪。
點評:
考生具有較好的語文功底, 擅長運用比喻,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文辭優美,用詞貼切生動,引用的古詩名句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文章「形散而神不散」,全文緊扣文眼「告別愁思」,借龔自珍辭官返鄉,蘇軾仕途失意卻均在文學史上獨樹一幟的事例,體現了一種豁達樂觀的人生觀。文章結構嚴謹,篇末點題,層層深入,由古論今,聯系自身的生活經歷,抒發了躊躇滿志奮發向上的豪情。美中不足的是取材比較單一,若能拓展素材范圍,圍繞中心,從不同角度來選取典型事例,中外兼有,正反對比,則將使文章更具有說服力。
常州市田家炳中學分校 蔡琳雅

告別如虹
虹,完美與詩意的有機結合。在紅橙黃綠藍靛紫的絕妙組合中,折射出美的內涵,詮釋著千古的絕唱——我說,告別如虹。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勃說。這首詩飽含的濃濃友情,縱使萬水千山也不能阻隔。試想:大地初醒,淡紫色的天空中還有朦朧的星月,長亭送別的友人互相勉勵,微笑作別。這是多麼動人的場景!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這是一個紫色的夢——告別是一種心靈的寄託和感情的放飛。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東坡言。江水洗刷,赤壁依舊。從「廟堂之高」到「江湖之遠」,蘇軾在悵然之後重新振作。黃色的傍晚,蒼海平靜。詩人不再哀嘆,繼而用偉大的抱負告別不幸,抒寫自己的鴻圖大志。這是一個偉人金黃色的夢——告別是一種覺醒與重生。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魯迅道。也許他沒有魯迅震響世界文壇的犀利,也沒有博大精深的文才,但他——牛玉儒,卻以令人肅然起敬的告別感動了億萬中國人。背著草原人的幸福,他選擇了告別家鄉,沒有嘩眾取寵的豪言壯語,但「此時無聲勝有聲」。在茫茫草原上,這是一個綠地藍天編織的夢。——告別是一種責任與理想。
「背起橙色的行囊,向著夢想——遠飛」
我坦然道。青春,是一個漏底的容器,撈不回如水的時光,只留下青澀甜蜜的夢想。三年同窗,即將告別。面對賢人志士們的告別之情,我不再傷感,曾經的努力,一定會讓我們的告別帶上淡淡的詩意,青色的風鈴,必定會向著旭日揚帆遠航。在那橙色的天空——尋一輪火紅的太陽。
楓葉的搖墜,是一種悲傷的必然;梧桐的飄落是一種凋零的必然;風雨的到來,是成功與美麗的升華,因為在那之後便是彩虹——願告別如虹。

告別像彩虹般美麗。作者選取彩虹的四種顏色來詮釋告別的內涵:「紫色」代表「心靈的寄託和感情的放飛」,「黃色」代表「覺醒與重生」,「藍色」代表「責任與理想」,「橙色」代表「希望與未來」,體現了獨特的匠心。文章開門見山,提出觀點。主體部分結構清晰,以詩文名句作各部分的小標題,每段末尾點題,篇末總結,使全文渾然一體,充滿建築的美感。從王勃到東坡到牛玉儒再聯系自己,內容豐富充實。文章文采飛揚,詩文名句信手拈來,猶如水到渠成,顯示了文化底蘊之美。句式以散句為主,讀來朗朗上口,酣暢淋漓,充滿節奏之美。
點評:常州市田家炳實驗中學分校 胡葉

告別我可愛的故鄉
我的故鄉在那大山腳下,青山依傍,泉水聆聽。
當我的一隻腳踏出了那塊土地,我便知道,我真的要離開了。這里曾是我用歌聲踏遍的地方,我熟識了這里的一切,卻又要與它離別。
一年前,當附著現代氣息的挖掘機在山腳下拉響了發動機,整個故鄉的人民都清楚,這將是我們離開的號角。我目睹著山腳到山頂的樹木如何凄哀地倒下,我見證著那曾經清澈的溝水如何渾泥。我看見的,是時代的變遷,是我故鄉的土地上涓涓滴滴的液體。
兒時的我,喜歡獨自走上那蔥草嚴密的小山丘。我嘗試過背倚著老樹根,昂視天空的曠達,我欣賞過百鳥啁啾,蝶舞輕盈的幽雅。當那初開的紫藤花攀上樹梢,我會准時出現在它的身邊,輕吻它那柔嫩的花瓣。這里的萬物都對我充滿了吸引力,彷彿寄託了我心靈的宿願。在這里,我能夠感受到生命的沉靜。
冬雪覆蓋的故鄉或許已成為我心中涌動的惆悵。三年前,那是我見證過最豐實的大雪,樹枝伴著沉重的積壓頹然倒地,我家的門前幾方見開的小路上,已堆上了厚厚的積雪。那天,冷風勁吹,呼嘯的北風颳走了人們出門的寫意,人們都坐成一圈烤火。這時,聽到有人說村裡的排水溝凍住了,無法向外排水,於是,村中的丁壯們全都拿著鏟子出了門。在大雪中,我的雙眼被蒙上了一層酥軟的雪花,朦朧看到鄉鄰們在雪花中鑿冰開溝的情景,每個人的雙腳都浸在那冰冷的溝水裡。我的家鄉人似乎永遠都是團結協作的。就這樣,溝水又重新涓涌流淌,小徑上,長長得留下一串足跡。
我愛我的故鄉,卻無語言表它的美好;我愛我的故鄉,卻無法挽留它輕盈的身姿。當夏至,我已畢業,我想再回去,看一眼我思緒飄逸的故鄉。
「誰的眼淚在飛,是不是流星的眼淚......」歌聲依舊響起在耳畔。我的故鄉在流淚......

點評:考生能夠在考場上限時寫出這樣優秀的文章,我想,這與他平時大量閱讀、善於思考是分不開的;也與他所具有的人文關懷、自我修養分不開的。在文章中,我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小作者對於往昔故鄉的眷戀,對今日慘遭破壞的聲聲詰問,更有對家鄉人沒有丟失真純的贊美。試想,如果沒有平日對周圍環境與人事的關懷與思考,又怎能寫出這樣文情並茂的文章呢?
常州市二十四中 劉霞

告別之美
常州考生
蒲公英告別枝丫,為了去另一片土地綻放霎那芳華的美麗;流星告別宇宙,為了劃破夜空在黑暗中展現耀眼的美麗;溪水告別山林,為了淌過四季奔向大海體驗廣博的美麗。告別之美,是未來與過去的匯合,是希望與失望的交織,是決然與不舍的融聚。
告別之美,在易水寒風之中。
他端著一杯酒,手不禁顫抖,眼前的人熟悉而又陌生,蕭索的秋風怒吼著,烈酒在胸中澎湃,他知道自己的使命,要殺的人正坐在秦王宮內,野心勃勃企圖統一中原。又是一杯酒,他清醒了些,唱起了「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在太子丹的一聲「診重」中,他頭也不會回地上了馬車,心中默念:嬴政,領死吧!
告別之美,美在「士為知己者死」的慷慨悲壯。
告別之美,在汨羅江畔。
他站立著,一動不動,只有目光久久地凝視著遠方。江邊,一輪殘陽緩緩地下沉。這個吟著「眾人皆醉我獨醒」的人,如今也醉了嗎?那又為何任憑秋風刮過他布滿皺紋的雙頰,任憑浪頭拍打他為民奔波疾呼的雙腳,任憑余暉刺痛他看透朝野渾濁的眼眸?他靜靜地轉身,望著遠處的國都:「別了,祖國。」一切消失在不息的江水之中。
告別之美,美在:「上下求索」的真誠執著。
告別之美,在遠山菊海中。
他早已習慣了現在的生活。清晨,薄霧輕紗,鳥語花香,在菊叢中漫步,在田園中勞作,閑適而自在。外面的世界被深山阻隔,他微微一笑。

Ⅳ 材料作文《快樂與悲哀》800字

老太太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一個賣雨傘的,二女婿則靠賣草帽為生。
一到晴天,老太太就唉聲嘆氣,說:「大女婿的雨傘不好賣,大女兒的日子不好過了。」可一到雨天,她又想起了二女兒:「又沒有人買草帽了。」所以,無論晴天還是雨天,老太太總是不開心。
一位鄰居對老太太說:「大雨天你想想大女兒的雨傘好賣了,晴天你就去想二女兒的草帽生意不錯,這樣想,你不就天天高興了嗎?」
老太太聽了鄰居的話,天天臉上都有了笑容。
其實任何事情只要你從多個角度去看,就會得到不同的結論。生活總是充滿矛盾的,因此我們要學會轉換思維,尋找快樂的源泉。
在五彩繽紛的生活中,人們總是希望萬事如意,百事順心;在自己追求的事業上,人們常幻想一帆風順,心想事成。然而,我們所面對的世界既有晴天雨日,鮮花芬芳,也有狂風暴雨,荊棘泥潭。人生的大舞台上,勝利者屢見不鮮,失敗者也不乏其人。所以說人世間的快樂與悲哀是共同存在著,就像上帝在賜給我們青春的時候,同時也賜給我們青春痘。
回首剎那間,你看到了什麼?曾經的傷痛,快樂,別離?或許你會重陷往事潸然淚下。即使是這樣,你也是快樂的,畢竟你能擁有悲傷,記錄著你的一段或苦或酸的經歷。回頭望去,那些快樂與悲哀的生活都變得充實,真實。
所以說,人生是一個奇數,正因為它有除不盡的地方,才有風流韻律。不是么,如果生活中沒有矛盾,沒有不合理的地方,那我們生存的意義何在?正是,我們面臨苦難又擊敗苦難,正是,我們有過迷離卻又擺脫迷離,我們的生命才能在這一過程中拔節,才能為我們人生的畫圖中添上精彩的一筆。
少了快樂,人無法品味生活的甜蜜;
少了痛苦,人不能感知生命的深沉;
少了失落,人無從體現個性的差異。
人生,快樂與悲哀必不可少,我們所做的是在悲哀中尋找快樂與充實。

Ⅳ 作文素材應用

幸福無非是自己覺得滿足,其實個人總覺得「自足常樂」聽著總有退而求其次的感傷。作文總是以情感為主的,所以你可以從親情友情上面來寫,如果你是小學生或者中學生的話,個人建議不需要寫愛情~~當然,如果你是寫父母輩甚至爺爺輩的愛情是可以的~~~下面是一個素材

幸福是什麼?對我來說,幸福是媽媽為你織的一件毛衣,漂亮而溫暖;幸福是爸爸為你蓋的被子,舒適而溫馨;幸福是爺爺給你講的一個個故事,奇妙而溫情……幸福就在生活的點滴中。
記得小學時,許多同學都穿著她們的媽媽為他們織的毛衣,顏色鮮艷,厚實又合身,那是多麼漂亮呀!還有人在我面前炫耀呢。我的媽媽卻不會織毛衣,我垂頭喪氣了好幾天。媽媽知道後,就買來粉紅的毛線,找了很多人學織毛衣。每天晚上她坐在燈光下一針一線地織著,畢竟是第一次,看上去很笨拙。幾個星期後,我終於穿上了媽媽親手織的粉紅毛衣,高興極了。那一刻,我覺得自己是多麼的幸福呀。
爸爸是一個嘮叨的人,每天總要啰嗦是幾句。「雨傘帶了嗎?米拿了嗎?錢放好了嗎?書都帶去了嗎……」這些話我每個星期一去讀書時爸爸總會這樣說。慢慢地我開始討厭爸爸了,每次看見爸爸總會有意地避開他。直到那天晚上,我在睡夢中被凍醒了,剛要准備拉好被子,這時爸爸走了進來,他輕手輕腳地把被子拉直,把被角塞進我的肩膀下,然後輕輕關上房門走出去。我在那一瞬間明白了爸爸是有多疼愛我,他那麼多啰嗦的話都是為我好。我發現自己是如此的幸福。
爺爺是一個朴實的農民,可是他的腦海里記錄著許許多多有趣的故事。晚飯後,下雨天,爺爺會把那些故事一個一個地講給我聽,有戰爭年代的,有關於毛主席的,有我們這一帶的神話……這些故事讓我著迷。有時候爺爺是抱著我講故事的,他的懷抱是那麼溫暖。每當爺爺講故事時,我覺得很快樂,很幸福。
我應該還有很多的幸福,它藏在那些可口的飯菜里,依偎在媽媽剛為我曬過的棉被上,融化在爸爸種的橘子里……
我沐浴在幸福中!
其實素材不在多,一個用精了就夠了

Ⅵ 與幸福有關的傷感的作文題目

我曾經以為,幸福離我很遠,很遠……
小的時候,我曾深深的恨過我的父親,因為他的多病,讓本來艱難的家更顯得拮據。我得常常忍受別的小孩的嘲笑,我沒有她們那麼漂亮的花裙子,沒有她們嘴巴里常吃的巧克力和乳酪。在我幼稚的想法里,我以為,擁有這些,便是幸福。
就這樣,我把我不能滿足的這些幼稚的幻想歸罪到父親身上,我認為這是作為一個父親應盡的義務。所以,這段恨曾陪我走過一段漫長的歲月。
可是,就在期末考前的一個晚上,這段恨意被抹滅了。
那天晚上,我正在屋裡復習功課,除了父親,其他的家人都出去了。我並不介意父親在家陪我找作文網,但他那斷斷續續的咳嗽聲實在讓我難於忍受。父親似乎也感覺到我的厭煩,便說:「剛才一些朋友約我出去喝酒,我走了,你一個人在家小心點。」我厭煩地點點頭。
不知過了多久,我放下筆休息了一會兒,打開窗戶,天已不知什麼時候飄起了蒙蒙細雨,風很大,一股寒氣激得我打了一個冷顫。猛然間,我看見對面的路燈下有一個人,那人冷得直打哆嗦。他不停地用腳去踢路邊的小石頭,當他轉過頭來時,我吃了一驚,那不是我父親嗎?他怎麼會在那兒?他不是去朋友家喝酒了嗎?
只見他時而用兩手不斷互相搓摩,時而放到嘴邊,寒風吹得他搖搖晃晃的,細雨把他的衣裳都給淋濕了,可他仍然在那兒來來回回地走著,似乎沒有要回家的意思。他在等什麼呢?哦!我明白了,他是想讓我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才騙我說要去朋友家,我的眼眶濕潤了……
我跑下樓去,抱住了父親。父親見到我,很驚訝,吞吞吐吐地說:「朋友太熱情了,硬要我多喝兩杯……你小心著涼了……」
我已聽不清他在講什麼,只覺得那飄落的雨花好美,好美……
那一刻,我感到了,幸福就在我的面前。

凡·高的手,繪下了潑墨般濃烈,卻又絢爛的,令人神往的《向日葵》;愛迪生的手,讓世界有了光;母親的手,讓我有了幸福……
兒時,母親常剪紙花給我,看著母親那靈巧的手,把原本蒼白的紙化為精緻的小人、古樸的花。從那時起,我便如此地羨慕母親的一雙巧手,希望自己也能擁有這樣一雙巧手,便是我兒時最美的願望。
八歲那年,在我嚷嚷著要去圖書館後,母親便輕輕拉著我的手,那時侯,有些樓道未裝燈泡,樓道里便一片漆黑,都得小心翼翼地摸索著下去。那會兒,我們已經來到漆黑的樓道,母親一再叮囑我小心,可那時的我,已被下一刻就能看到美妙的圖書沖昏了頭,一個勁往下跑,並試圖掙脫母親的手,可是母親依然緊握著我的手,當我正興奮著的時候,竟不小心踩空了樓級,順勢滑了幾級,霎那間,母親猛拽住我的手,我停了下來。恐懼感如潮水般襲來,我嚇得呆住了。可是,這恐懼感不久便瓦解了,我感受到了母親握著我的手,黑暗中,我看不見,卻感覺到了,那是一雙溫潤,卻有強大的力量擊潰我心中恐懼感的手
那是一雙傳遞幸福的手,對么?那時的我,對擁有這樣一雙手的渴望,已超越了一切。
當我還是一個女童的時候,害羞敏感,膽小。而母親卻是一個堅強的女人,總能帶給我勇氣。依稀記得,那是一個沒有跌宕的夏天,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夏天,觸動了我細微敏感的神經——
那個夏天,我參加了合唱團,並第一次表演。小夥伴們興奮得像群小麻雀,唧唧喳喳。惟獨我,一個人悶悶不樂地坐在舞台的邊緣。忽然,一雙手包握著我的小手,如此熟悉的感覺。是的,是那一雙溫潤的,傳遞著幸福,散發著光的手。此時,母親正陪伴著我,微笑著看我,握著我的手。那一刻,我突然感受到,母親正如往常一樣,傳遞著幸福給我,給予我勇氣。我自信滿滿地踏上了舞台,和小夥伴們陶醉地合唱著。我邁出了堅強的一步。
如今已蛻變成堅強女生的我,依然記得,這蛻變的過程,是離不開母親那雙手的。彼時,傳遞著幸福的手,讓我神往。
傳遞幸福,世界就算沒有燈也會充溢著光。那一雙來自於母親的,溫潤的,傳遞著幸福,散發著光的雙手握著我的那一刻,世界宛若被日光溫柔的切割,灌滿了水銀,形一面鏡子,反射出了人性美之光。時值今日,我依然依戀母親的手,並渴望擁有,傳承著母親所帶給我的一切……

幸福是什麼?是寒冷中的一絲溫暖?是黑暗中的一縷陽光?還是傷心時的一個擁抱?幸福的意義,要靠我們自己去創造。
——題記
幸福是什麼?一百個人中可能會有一百種答案。而我的答案是:幸福就是自己努力過、爭取過、奮斗過、拼搏過,即使最後的結局不是完美的。但過程卻是幸福的。而我,就是那個最幸福的人。
一個月前,我們接到了藝術節的邀請函,大家心裡都非常激動。於是,帶著一種必勝的心態,開始了緊張的排練。舞蹈的名字叫《快樂微笑》,大家希望用我們的青春活力,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
時間越來越短,動作也越來越難,強度也隨之增加。隊員們有些體力不支了。可是,我們並沒有放棄,沒有認輸。在一些高難度的技巧之後,有些隊員扭傷了腰,摔傷了腿,大家都哭了。「是想要放棄了嗎?你們不再微笑了嗎?」突然一個聲音打破了這死一樣的寂靜。抬頭看到老師的身影,她瘦了。為了我們幾天的排練,她吃不好睡不好,還東奔西跑的幫我們買道具。這對於一個剛大學畢業不久的僅有23歲的女生來說,壓力已經很大了。眼淚,又不知不覺的流了下來……
深夜十一點三十分,所有的一切都睡著了,靜靜的,連風刮過都是悄悄的。可是,在我們的排練廳內,依舊燈火通明,在燈光的輝映下,不斷有幾滴汗珠「吧嗒吧嗒」的落在地上。我們的衣襟都濕了,可是微笑卻掛在臉上。明天就要比賽了,我們做著最後的努力。
站在舞台上的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幸福的含義。燈光打在我們身上,我們盡情釋放。這一個月來所有的辛苦都不復存在。我們努力過、爭取過、奮斗過、拼搏過。此時此刻,我在享受著這些過程,我很幸福。
在這個過程中,我學會了堅強,我很幸福;學會了團結,我很幸福;學會了忍耐,我很幸福。我會永遠《快樂微笑》。因為,我是最幸福的人。

曾經問過一位學心裡的長輩這么一個問題:幸福究竟是什麼?而長輩卻回答了一個形容詞:小小地。那時候我不明白,長輩也不解釋,只是讓我慢慢去領悟。今天,坐在考場上,看著這一作文的素材,我便恍然大悟了。
原來,幸福也可以是母親在你上學前的嘮叨;原來,幸福也可以是施捨後所聽到的那句謝謝;原來,幸福也可以是努力學習後的汗水;原來,幸福也可以是幫助別人之後的那種心情。原來,幸福是那麼地簡單。
幸福充斥這我們的生活,也許你會為菜價升高了一元幾角而抱怨,但抱怨也是一種人生的幸福。人生充滿甜酸苦辣,而由這些味道所組成的一桌菜,那便是色香味俱全了的。這不是幸福是什麼?
在爺爺逝世之前,曾在床邊給我講了一個關於幸福的故事:從前有一位心高氣傲的年輕人,常常不把別人放在眼裡,很自以為是。直到他娶了妻子之後,他便完全改變了以往一切不好的行為習慣。於是有人問他:為什麼你娶了妻子之後的脾氣會變了那麼多?那年輕人卻微笑地回答說:「是幸福改變了我。」現在想起這個故事,不由感觸甚多。因為在初中住宿的時候,由於少了母親的嘮叨,少了父親的斥罵,便覺得心裏面好似少了些什麼,一直都覺得酸酸的。現在想起,便直到那是少了一種幸福。
人一般是在擁有的時候並不重視,而在失去了之後便覺得惋惜。其實幸福就像是淌淌的小溪,在流著的時候並不引人注意,在乾枯之後看到的那猙獰的裸露的岩石,便會回想起小溪的清純。
記得在某本名言名句的書里看過這樣的一句話;幸福並不缺乏,缺乏的是人們的發現。我不由深感贊同。因為現在的人們經常抱怨這樣或那樣的事,原來一些可以用和睦相處的方式來解決的事情也會被弄得沸沸揚揚。尋找其中的幸福,全部渾然不知。
其實幸福是很小的,並不是那什麼豐功偉績就是幸福的唯一。在生活中,點點滴滴的事也可以是幸福,當然,幸福便是由這樣小小地堆積而成。

Ⅶ 作文素材(部分整理)

[作文素材(部分整理)]【學習資料】作文素材(部分整理)2010年05月30日星期日10:04屈原屈原所在的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大一統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作文素材(部分整理)。"屈原因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嫻於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為左徒、三閭大夫。他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由於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由於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後來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最終被逐出郢都,到了漢北。頃襄王二十一年,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幾起幾落的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汨羅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屈原在20多年的流放生活中,始終關心著楚國的命運,陸續地寫出了《離騷》、《天問》、《招魂》、《哀郢》等詩篇,表白了自己不願與黑暗腐朽的勢力同流合污的立場和決心。【適用話題】適用"肩膀"、"位置與價值"、"我想握住你的手"、"感情親疏與對事物的認知"、"責任"、"理想"、"執著"等等--諸葛亮諸葛亮,雖手無縛雞之力,卻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未出茅廬,已知天下大勢將鼎足三分,燒博望,借東風,擒孟獲,無不顯示他神機妙算的絕頂聰明。故與關羽之"義絕"、曹操之"奸絕"合稱三絕。諸葛亮執法嚴明,情義深重,勇於自責。有情而不枉法,執法而不忘情。這才是有血有肉的諸葛孔明,這才是真實可信的孔明!看了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一節,我們才會由衷贊美"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適用話題】諸葛亮博學多才,擔任蜀相期間,濟世、敬業、至公、廉潔、謙虛等品格為歷代君主、官吏、士人和老百姓所稱頌。適用話題有:"忠誠"、"謙虛與成就"、"大智若愚與成功"、"肩膀"等。諸葛亮對劉備的忠信歷來被大家傳為美談,此事例適合話題"誠信";諸葛亮不聽劉備臨終忠告,最終導致街亭失守,此事例適合話題"感情的親疏與對事物認知"等。---司馬遷司馬遷幼年時就很刻苦,十歲開始學習當時的古文,二十歲時滿懷求知的慾望,游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到處考察古跡,採集傳說。這為後來編寫《史記》作了很好的准備。其父司馬談死後,司馬遷承襲父職,做了太史令,有條件看到大量的圖書文獻和國家檔案,這對司馬遷編寫《史記》是一個不可缺少的條件。天漢二年(前99),李陵出擊匈奴,乒敗投降,司馬遷為李陵辯護,觸怒漢武帝,下獄受腐刑。後獲赦出獄,為中書令,發憤著書,最後完成了《史記》的撰寫和潤飾。《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和傳記文學巨著,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除《史記》外,司馬遷作賦八篇,又撰《報任安書》,記述了他下獄受刑的經過和修史的抱負。【素材評析】一個人,無論在遇到多大的打擊與挫折,只要精神不倒,一切都可以繼續。但精神是需要支撐的。司馬遷之所以能在因他陵事件而受宮刑後,發憤著書,就是因為他為自己尋找到了強有力的精神支柱,他們是周文王、孔子、左丘明、孫子、呂不韋和韓非等。而當我們的人生也遇上了難以跨越的坎時,是否也把司馬遷當成自己的精神支柱?【適用話題】《史記》,是司馬遷用一生的精力、艱苦的勞動,並忍受了肉體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個生命寫成的一部永遠閃耀著光輝的偉大著作。魯迅先生曾說: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也就是說,作為一部規模宏大、體制完備的中國通史的史記,同時也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文學作品。司馬遷為朋友不惜搭上自己的身家性命以及為了理想而放棄尊嚴的品德值得我們學習。適用話題有"堅強"、"意志"、"忍辱"、"誠信"、"心靈的選擇"、"肩膀"、"雕刻心中的天使"等。---李白李白生活在唐代極盛時期,具有"濟蒼生"、"安黎元"的政治理想,畢生為實現這一理想而奮斗。但李白一生關心國事,希望為國立功,與他不滿黑暗現實之間形成劇烈的矛盾。他的《古風》59首是這方面的代表作品。對唐玄宗後期政治的黑暗腐敗,廣泛地進行了揭露批判,反映了賢能之士沒有出路的悲憤心情。言多諷興,氣骨高舉。李白一生寫下不少描繪自然風景的詩篇。他的"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等,形象雄偉,氣勢磅礴,都是傳誦千古的名句。【素材評析】李白有遠大的政治抱負,但在朝廷做了三年的翰林學士,並沒能涉身政治,卻成了君王的御用文人,再加上他對權貴的傲視,從而招致排斥,憤而離開了長安。在詩中,我們很容易看出詩人"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的心緒。可以想像,一個滿腹惆悵的人,當他一心解愁卻又無法解愁的時候,內心是怎樣的愁苦啊!表面上開懷暢飲,實際上愁箭穿心。但詩句筆酣墨飽,情極悲憤而作狂放,語極豪縱而又沉著。其根源就在於作者那充實深厚的內在感情,那潛在酒話底下如波濤洶涌的郁怒情緒。【適用話題】李白的詩篇正像他若干歌詠大鵬鳥的作品那樣,表現了他的豪情壯志和開闊胸襟,從側面反映了他追求不平凡事物的渴望。李白即使在被唐玄宗賜還鄉期間,還胸懷坦盪,對未來充滿信心,適用話題"仰望"、"抱負"、"肩膀"等。李白在皇宮期間,要求高力士為其脫鞋,因此而招來放逐的命運,此話題適合"談意氣"、"高潔"、"我想握住你的手"等。---杜甫杜甫是一位愛國者,一生盼望為國效力,而命運並不眷顧他,以致壯志難酬、報國無門;他又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一生創作了大量反映現實的詩篇。他的愛國情懷集中體現在他的詩作中。杜甫生活在那個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急劇變化的時代,他用卓越才華和驚人毅力建造了現實主義的詩歌藝術的豐碑,作文素材《作文素材(部分整理)》。沉澱於詩中憂國憂民的涕淚,人道主義悲天憫人的情懷,鑄就了杜甫沉鬱頓挫的詩風,感人肺腑的民族精神。"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由一己的苦難推及廣大人民的不幸;安史之亂,長安淪陷,他親眼看見國破家亡的慘景,寫出了"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春望》)這樣感人肺腑的詩句。【素材評析】此詩是杜甫帶著家人離開成都草堂,乘舟東下,在岷江、長江飄泊。詩中寫到詩人暮年飄泊的凄苦景況的。遼闊的平野、浩盪的大江、燦爛的星月,反襯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顛連無告的凄愴心情。詩人素有遠大的政治抱負,但長期被壓抑而不能施展,因此聲名竟因文章而著,但他的休官,卻主要不是因為老和病,而是由於被排擠。這里表現出詩人心中的不平,同時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飄泊、孤寂的根本原因。水天空闊,沙鷗飄零;人似沙鷗,轉徙江湖,深刻地表現了詩人內心飄泊無依的感傷。【適用話題】杜甫即使在住茅屋期間,在流落船上,無所適從的時候,心中還依然懷抱"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大志,思考國家的命運,適用話題"憂思與抱負"、"肩膀"、"生無所息與生有所息"、"我想握住你的手"、"人與路"等。--阮籍阮籍,三國魏文學家、思想家。他興趣頗廣,博覽群書,多才多藝。他攻讀儒家經典,也愛讀老莊,並且學習擊刺武藝,能長嘯,善彈琴,還喜歡喝酒。阮籍蔑視禮教,嘗以白眼看待禮俗之士;後期變為"口不臧否人物",常用醉酒的方法,在當時復雜的政治斗爭中保全自己。阮籍為了躲避曹魏與司馬氏政治斗爭的牽連迫害而歸隱山林,是魏晉名士風流的代表,也是"竹林七賢"的代表人物。他逃避現實,給人留下了無限的悵惘,無法實現在夢想和現實之間起舞的人生境界。【素材評析】阮籍的性格上尤為不群,一方面生活非常放浪,秉賦有豪放的志意,不受一切外在的禮法的拘束;另一方面,為了能夠在衰亂之世委曲求全地保全自己,而在內心非常有節制。從上文中在母終時的表現以及喝醉酒後的行為中,可以一斑。而他的這種有放有斂的性格還能得到人們的理解與信任。阮籍的詩寫寓意遙深,他的為人之喜怒不形於色,正是因為他有著兩種看似矛盾的性格能統一在他一人身上的緣故。【適用話題】阮籍佯狂而歌,蔑視禮教、潔身自愛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適用話題:"符號"、"走與停"、"雕刻心中的天使"、"路"等。---陶淵明陶淵明,東晉文學家。他從二十九歲時開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就歸隱。後陸續做過鎮軍、參軍、建威參軍等地位不高的官職,過著時隱時仕的生活。四十一歲再出為彭澤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田園詩的開創者,後世稱他為"田園詩人"。田園被陶淵明用詩的手段高度純化、美化了,變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難所。陶淵明善於將深刻的哲理融入詩歌的形象中,詩的語言樸素自然,表情含蓄委婉,被稱為"陶詩中的珠玉"。【適用話題】陶淵明遠離塵世,視功名如糞土,寧可窮困潦倒,住破爛的房子,也堅持只讀書自娛自樂,而絕不為了溫飽而出賣自己的靈魂。適用話題"高潔"、"榮辱"、"談意氣"、"我想握住你的手"等。--蘇軾蘇軾的一生,可以用"四個三"來概括:不忘三事--金榜題名、烏台詩案、太後恩寵;不忘三人--敬如父師的歐陽修、素為敬重又有矛盾的王安石、司馬光;不忘三地--黃州、惠州、儋州;不忘三情--與蘇轍的手足情、與王弗的生死情、與朝雲的不了情。他生活中的每一個片斷,幾乎都與傳奇相聯系。例如,金榜題名時,他由第一變成了第二,卻反而更為出名;烏台詩案中,他九死一生,被貶黃州,卻反而出現了創作的黃金時期;他贈弟轍、悼亡妻的詞篇,被人們萬口流傳,歷久而不衰…這些事例適合話題"肩膀"、"仰望""我想握住你的手"、"豁達與成功"、"寬容與成就"等【適用話題】在為人上,蘇軾在幾乎喪命的逆境中保持堅貞氣節和獨立人格,決不隨波逐流;在為官上,蘇軾堅持為官一地,造福一方;在人生態度上,蘇軾即使在身處絕境時,也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態和積極向上的追求…。這些性格特點適合話題"豐碑"、"談意氣"、"沉穩與靈動"、"高潔與志氣"等。---李清照李清照的少女時期與少女時期的生活是快樂的,但公元1127年,宋高宗趙構棄都南逃,一大批文人墨客隨之逃亡,李清照便在其中。此時的李清照,夫婿已死,居無定所,四處流亡。國家的半壁江山頓失,國君被攆得抱頭鼠竄,百姓顛沛流離。作為一個學富五車的才女,一個處於社會思想制高點的知識分子,面對此情此景,她怎能不"愁損"呢?與她同時期的岳飛、陸游及稍後的辛棄疾亦有。但他們,這些須眉男子上可入朝議政、馳騁疆場,下可使酒罵座、痛飲拍案。她上溯數千年的歷史,卻始終無法找到一位知音,這"怎一個愁字了得"啊!於是,一個纖弱女子,只好借用豪放的詩句,寫出了"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來抒發具有須眉般悲壯的愛國情懷。【適用話題】即便在國恨家仇面前,李清照還是不忘記自己的使命,寫下"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用來自律,此事例適合話題"雕刻心中的天使"、"銘記與忘卻"、"專一與忘情"、"水的靈動"、"紀念"等。--陸游一生以詩文為武器,抒寫抗敵禦侮、恢復中原的激越情懷和有志難伸的憂憤,氣勢雄渾,感情奔放。他始終堅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斷受到當權派的排斥打擊。中年入蜀抗金,軍事生活豐富了他的文學內容,作品吐露出萬丈光芒,成為傑出的愛國詩人。分析:陸游的愛國詩篇沒有矯情,沒有妥協,從中可窺見到詩人強烈的民族氣節。話題:"文學的力量"---魯迅在中國被稱為"東亞病夫"的黑暗年代,魯迅抱著醫學救國的熱情東渡日本留學。當他從電影中看到中國人被日寇砍頭示眾、周圍卻擠滿了看到同胞被害而麻木不仁的人群的情景後,內心受到極大的震動,他覺得"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為不幸的"。他毅然棄醫從文,立志用手中的筆來喚醒沉睡的中國民眾的靈魂。分析:個人的理想重要還是民族的振興重要?魯迅選擇了後者。在那"風雨如磐暗故園"的時代,這樣的選擇又是何等偉大。話題:"理想和現實""選擇"---項羽"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項羽,身歷七十餘戰,攻無不克;起兵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項羽這個人物的致命弱點是什麼?缺乏政治遠見,一味沽名釣譽是項羽的致命弱點。他欲得天下,又圖虛名,既准備推翻懷王之約,又害怕世人指責。他不用范增之計,反映了他的剛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則在於心理上的脆弱。【素材評析】從上段節選中可見沛公能親自的忍辱屈從,這正是大丈夫的襟懷,也是他後來能成就帝業的性格因素。然而,一生總是剛愎自用、狂妄自大的項羽,對沛公來赴鴻門宴賠罪,不但心裡毫無疑惑戒備,反而出賣了為他通情報的曹無傷。不但如此,自己還坐在宴席上的尊位,一副天下非他莫屬的傲氣,而對范增決意要殺劉邦的示意示而不見,以為劉邦早晚得臣服於他。【適用話題】項羽性格上的某些閃光點,如不畏強暴、不耍陰謀詭計、光明磊落應當給以肯定,此性格特點適合話題"心靈的選擇"、"誠信"、"張揚個性"、"傾聽"、"快樂幸福與思維方式"等;而性格上的缺點如剛愎自用、缺乏遠見、軟弱、優柔寡斷等則應該揚棄,此性格特點適合話題"包容"、"人與路"、"談意氣"〔作文素材(部分整理)〕【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Ⅷ 作文『歲月留痕』素材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時候總覺得,今年和去年沒有什麼區別,這個星期和上個星期也沒有什麼區別,今天和昨天沒有什麼區別……

可是你驀然回首,遙望遠處,會發現歲月的留痕是無聲的,在不知不覺間,深深的,淺淺的,或濃的,或淡的,就那麼刻在了你的臉上,身上,心上。

請以「歲月留痕」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寫作指導】: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時間是一條漫漫的長河,無論是創造的輝煌,還是平淡的生活,都是別在時間長發里的一枚發卡。歲月不會使輝煌蒸發,時間不會使記憶風化。

「留痕」是生活經歷留在人們心中的火花,「留痕」常常催生思想的靈光,「留痕」不僅僅是內心情感的涌動,更是心靈的震顫。如果時間是一冊書卷,那麼「痕」就是這冊書卷上一紙的墨香。如果時間是幽遠的夜空,那麼「痕」就是流星劃過的美麗的弧線,劃破寂靜,也劃過你的心房。

寫作時要把這個抽象的「痕」具體化,選擇一個合適的切入點。可以從個人的角度擷取生活中的一朵小浪花,寫一個人或者一件事對自己的影響。也可以放開視野,剪輯歷史的點滴組接成一幅畫卷。關鍵是要以時間的流逝為背景,緊扣「留痕」,寫出對自己心靈產生影響和啟迪的人、事、物,寫出你劃過心底的印記。而這印記,將會伴隨你成長,在你的生命中熠熠閃亮,他是前進的馬達,是撫平你心靈褶皺的手掌,是你疲倦時的一杯茉莉菊花茶。永遠在你心底最柔軟的那個角落,讓你暖暖地感動。

【例文】:

歲月留痕

爺常說:麥芒上頂著的日子,是割倒的歲月;而人,是歲月的痕。

小時候,豐收的六月里,爺爺會頭扎一方巾帕,帶著一家老小進入豐收的麥田。金黃的麥子就像失手打翻了顏料的綢緞,在風中盪漾,大把大把的絢麗,迷幻了人們的心與眼。爺站在田埂上,開始分配各自的主戰場,而將最大的一塊留給了自己。

爺是大家族的主心骨,黝黑的皮膚,精神的短寸,硬朗的身體。我確信爺這一輩子都不會死,就像門口的那株百年老樹,老是老了些,虯勁的枝卻支撐著半邊天。可爺說,沒有人能走過時間,扛過歲月。走著走著人就老了,歲月在身上留下印痕,老到齒牙動搖,目光呆滯,老到沒有了夢,老到彎腰揀一塊石頭,都會氣喘吁吁,最終被歲月帶走,永遠也回不來。

後來,爺的胡茬變成了花白的胡須,一顫一顫地,像傳說中的老神仙。臉上有了點點的褐斑,我懷疑,這是否就是歲月的留痕。這時,爺就會撫摸著我的頭,爽朗地笑了:「哈哈,這才是歲月的痕跡,不朽的傑作哩!」

又一年六月,爺一手拿著煙袋,一手牽著我走向麥田。他顫顫地掐一穗麥穗,揉碎,輕輕地吹去麥麩,揀一粒放在嘴裡,細細嚼,慢慢品,若有所思。我牽了牽爺爺的衣角:爺,看那兒。「麥田的盡頭,金黃的麥暈出一片迷濛的絢麗。爺指著遠處:「飛過去。」一如當年分配戰場的將軍,讓我覺得歲月真的倒流。我便順著田埂一路跑,胳膊張開,像春天的蝴蝶。我觸碰到那成熟的麥芒,不似爺現在的胡須,倒像早年爺的胡茬,扎手硌人。

爺說,一個人,一輩子,總有走到頭的路,總有邁不過的坎,所以啊,人得挺著。麥子躺在鐮刀下,麥粒要扎進土裡,天地萬物人為尊,人卻在一場雪後,一聲不響地隨著歲月走遠。

這個世界,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帶走人的不是道路,歲月無法伸出一隻手,替我抓住過往的雲。如果一切還能拾撿回來。爺爺,我要拾取你的笑容,腳步和風,用你的愛做燈油,用你的信念做捻子。我要點燃它,放到心裡,一輩子珍藏。一如歲月在臉上留下的道道印痕,終生難忘。

爺說,人是歲月的痕,人扛不過歲月。其實,歲月扛不過人。因為我看到,遼遠的大地上,麥子一季又一季的生長,那是生命的暗流,在汩汩地涌動……

【點評】:文章溫婉如溪流,沒有波瀾壯闊,無聲無息流過你的心田,讓我們認識一個可親可敬的爺爺。爺爺堅強、慈愛,在歲月中衰老,卻帶給我無盡的激勵與思念。本來歲月流逝的話題容易給人留下傷感的味道,然而文章卻給人一種力量,「其實,歲月扛不過人」。觀點新穎,樂觀,指引我們不斷地奮斗、前行。

語言形象動人。「金黃的麥子就像失手打翻了顏料的綢緞」比喻生動自然,對麥田的喜歡之情溢於言表。「我確信爺這一輩子都不會死,就像門口的那株百年老樹」比喻貼切,也蘊含著對爺爺的無限深情。「用你的愛做燈油,用你的信念做捻子。我要點燃它,放到心裡,一輩子珍藏」意蘊悠長,爺爺對我潛移默化的影響終生難忘。

歲月留痕

凝視書桌上的沙漏,那麼不急不躁的滑下,千百年來亦是如此,此刻才覺得歲月的流逝,驀然回首卻已然找不到往昔的痕跡,像一個天真的孩子,我在記憶的河畔撿拾歲月的點滴。我傷心自己失去了太多太多,記憶中惟一印象深刻的便是老屋,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守在田園的盡頭,期待我的歸去。

從來沒有想過,老屋會有塌陷的一天,如同背負了千年的憂怨與哀愁就在那一剎間轟然倒塌,像一個漂泊已久,心神俱疲的遊子,在茫茫戈壁猝然倒下,再也沒有力氣挪動自己。房樑上的一根木棒在我慌亂逃離時砸到了地面上,彷彿要把我攬入她的懷抱,我不知該為她傷心落淚還是該為自己死裡逃生而慶幸。

一連幾天都恍惚不定,屋倒了,歲月留給我的唯一痕跡也在剎那間歸於沉寂。我才記起,那面牆上貼滿了我和姐姐的獎狀,還有春天時節編織的柳條草帽,雖已風干但記憶猶在。後悔自己到這時才找到歲月留下的痕跡,伴我多年的老屋見證了我的成長歷程,雖不會言語,但我明白她的心意。

當看到舅舅家粉飾一新的居所時,我便更加想念老屋,橘黃的燈光照著小小的屋子,燈下是母親縫補的背影以及我做作業的執著。再次回到家已是好幾個月過後了,新的地基已經打好,可我卻沒有絲毫的喜悅快樂,我不知道地基下是否有老屋在呻吟,覺得自己真像無家的孩子,新房屋縱然再好,可它是無生命的吧,註定這一生與它無緣,我的靈魂已經交給了老屋。所有溫馨的畫面只能如同牆上相框里的照片,存在記憶深處,散發彌久的醇香。

從老屋倒的那一刻,我便在苦苦追尋,生怕那些本已模糊的歲月的痕跡隨老屋歸於沉寂,如同寒風中瑟瑟發抖的人試圖抓取最後燃燒殆盡的燭火來溫暖自己整個人生。

推開吱呀作響的門,木瓜樹的葉子落了一地,秋風中的葡萄樹還在,是的,它們還在,如同每一個冬天,它們將在明年春天重新抽芽生長。我的親人都在,爺爺奶奶身體康健,於是我終於找尋到歲月的痕跡,望著樹上又黃又圓的木瓜,在它那沁人心脾的香氣中,終於在老屋倒後的某一天午後,我輕松的笑了。

【點評】:文章選取歲月的一個見證-----老屋。通過老屋倒塌寫出歲月無情,勾起對往事的回憶。但是文章沒有局限於對老屋的感傷,而是通過對親人康健的欣喜,認識到歷史的車輪永遠向前轉。從而能夠從容地面對人生一切的挫折與苦難。語言真實、深情。

結尾的環境描寫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木瓜樹的葉子落了一地,秋風中的葡萄樹還在」、「它們將在明年春天重新抽芽生長」點亮了整個文章,給人柳暗花明的感覺。也同時給人一種奮進的力量,就像葡萄樹,春天會長出新芽,再蕭條的冬天也會過去,明天永遠比今天更好。相信明天,相信未來!

歲月留痕

微風吹過,湖面泛起陣陣漣漪,這漣漪向遠處擴散後逐漸平息,看似沒有痕跡,可湖泊深處卻有了水流的涌動。生命里,歲月看似不落痕跡,卻在不經意間改變著我們,所以努力拚搏,讓歲月留下完美的印痕。

腳踏實地,用汗水澆灌,讓歲月留下拼搏的痕跡。我是岩石縫間的一株幼苗,整日生活在黑暗之中。雖然我極其平凡,但我亦嚮往廣闊的藍天,渴望著陽光溫和地照耀,於是,我將根扎入岩石深處,盡力汲取有限的養料,將莖葉張大,以承載更多的露水,以滋潤我即將乾涸的根。我不知道此地今生我能否生存下去,但我依然努力拚搏,縱使今生見不到廣闊的藍天、金黃的太陽,我依然要用汗水芬芳這一段歲月,讓歲月留下拼搏的痕跡。

選擇理想,用生命捍衛,讓歲月留下不屈的痕跡。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我來了,迎接我的是半壁殘缺的江山,另一半早已被夷狄的鐵騎踐踏了。我從小就崇拜「不教胡馬度陰山」的飛將軍李廣,我渴望像他那樣馳騁疆場,像他那樣捍衛疆土,讓夷狄聞風喪膽。抱著「精忠報國」的理想,在20歲那年,我將理想折疊好了藏進戎裝。因為理想,我創建了岳家軍,我們所向披靡,戰無不勝,當我聽到敵人發出「捍山易,悍岳家軍難」的驚嘆時,我欣慰地笑了,精忠報國的理想在濃濃戰火中更加凸顯,然而十二道詔書從天而降,把我從理想中震醒,一串串「莫須有」的罪名接踵而至,我漸漸感到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但面對現實,我無怨無悔,我要願用生命去捍衛它,在歲月中留下不屈的痕跡。

選擇遠方,用青春譜寫,讓歲月留下無悔的痕跡。既然選擇了遠方,就只管風雨兼程。我們無法改變歲月流逝的步伐,但我們可以改變歲月將要留下的痕跡。永遠不說如果,從來不說重來,不是每一次過錯和錯過都可以重新來過。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努力讓自己的身上洋溢著智慧的光芒,讓歲月留下無悔的痕跡。

不經意間,又一段歲月匆匆流逝,留下淡淡的痕跡。知道嗎?

【點評】:這是一曲英雄的贊歌,這是對抗金英雄岳飛理想的詮釋。岳飛「精忠報國」卻換來「莫須有」罪名,所有的豪言壯語化為泡影,但是他無怨無悔,「我要願用生命去捍衛它,在歲月中留下不屈的痕跡。」 泰戈爾說:「天空不留下飛鳥的痕跡,但我已經飛過。」是的,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文章採用第一人稱的寫法,真實感人,人物的內心描摹得真切、動人,也更容易作者發揮。「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努力讓自己的身上洋溢著智慧的光芒,讓歲月留下無悔的痕跡」點明文章的主旨,為了理想執著地追求,不論成敗。

閱讀全文

與感傷作文素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