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布依族的特點作文
貴州布依族建築
解放前,以耕種水稻為主的布依族人民,就其所分布的區域和住居的村寨,大多喜在乎壩河谷或依山傍水之處,故素有「布依水鄉」或「水鄉布依」的美稱。其中有一部分也正因為祖輩以來都居住和生活在水邊,故也被稱「水族」或「水戶」。分布在羅平和富源一帶的布依族喜聚族而居,每個村寨少的十幾戶幾十戶,多則可達數百戶;同村寨的成員大都有一定的血緣親屬關系,因而一個村寨或一片地區往往都是出自同姓或同家。過去,布依族社會的基本單位是封建家長制的父系小家庭,家長享有支配全家經濟和決定全家事務的權力。家庭組成的形式多為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也有三、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婦女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普遍低於男子。由於兒子長大成親後多與父母分居另蓋新屋,年老父母通常都隨幼子一起生活。按照不同的分布地區,布依族的住房形式有好幾種。一殿以兩層的樓房居多,但也有雙斜面頂的草房或瓦房,半樓房和平房。羅平縣八達柯今帶少數村寨仍保留了過去布依族王層樓房的建築形式,即底層飼養牲畜,中層住人,上層存放東西。半樓房多是依山勢的斜坡修建,有的後半部為乎房,前半部則是樓居;有的則是右半部系平房,左半部為樓房。有的地區還保留了在住房朗友南或前後側面用當地特產的風尾竹鋪建供涼曬作物或衣服的陽台;與傣族地區很相似。建築材料各地均就近取材,普遍多利用當地所產的茅草、竹子、杉木和松木建蓋。牛街公社以洪、以德大隊的布依住宅,則又多取用河邊的天然砂石削切為長方形的大塊石磚壘牆,既省工節料又美觀適用。解放前,大多數布依族勞動人民多佐簡陋的茅草房,只有極少數富裕人家蓋瓦屋。解放後,這一帶的布依族人民幾乎都建蓋了新瓦房,並特飼養牲畜的畜圈改建在住房附近,改變了域擊人畜困佐的不衛生的狀況。
這一帶布依族住房的正堂屋內,普遍都設有「掛壁式」或「香案形」的神龕,也喜歡仿照漢族供奉「天地君親師」神位和祖家牌位。房屋兩廂分隔成灶房、寢室或客房等。不論是平房成樓房均喜歡在室內設火塘,主要作烤火之用。
⑵ 關於布依族的節日風俗作文1000字
布依族有許多傳統節日,除過大年、端陽節、中秋節等與漢族基本相同外,「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節日都具有本民族的固有特色。
布依族的大年節
大年節,據方誌記載,說布依族皆「以十一月為歲首」。其時應在這月為是,但現在已統一並入春節,辛勞了一年的布依族同胞秋收一過就開始為年節做准備。每到年底,家家戶戶忙著釀酒,打糯米粑,腌制臘肉,做血豆腐,或逢制新衣。臘月二十三日晚上,布依族同胞用糯米製成的麥芽糖等果品在家裡「送灶神」, 請它向「玉皇大帝」稟報時,多替人們說些好話,多多賜福於人間。送灶後,人們要准備香、燭等祭神用品,請「先生」寫對子,不僅大門上貼,連側門、窗戶都要貼上「六畜興旺」等,以示人們對幸福簽好生活的嚮往和祈求,此外,不少人家還要在大門上貼上門神,在家裡的牆上貼滿各種喜慶的年畫。除夕以豐盛酒菜敬供祖先,燃放爆竹,合家守夜直到雞鳴。正月初一天剛亮,姑娘們都爭挑第一擔水回家,名曰「聰明水」;男孩則爭先到土地廟旁,用繩子牽來小塊石頭放在畜圈之中,意為「六畜興旺」。
大年期間,青年們相邀外出「榔梢」;中老年人則彼此拜年祝賀,一同飲酒為樂。初九那天叫「上九」;按當地風俗,到這一天才能「煮生」,即先燃起香燭,將生肉供祖宗,然後將生雞、生自煮熟,再放到香案前供一回之後方能享用。有些布依族地區正月十五過完年,還要正月三十校「小年」。在此期間,有的還舉行各種娛樂活動,有賽馬、擲石、銅鼓、嗩吶、歌舞、籃球等等比賽,參加者多達數萬人。鎮寧扁擔山一帶的「玩龍」活動,意在祈求龍神保佑來年農事豐收,百事吉利。
布依族的三月三
是傳統的民族節日。地區不同,節日的內容也不盡相同。在貴州省貴陽市馬當地區的布依族,將每年的農歷三月三稱為「地蠶會」節。據布依族老人講,開春以後,地蠶危害莊稼,啃食包穀苗等農作物。於是,在三月初三,他們將炒好的包穀花帶到坡上去祭地蠶。他們在山坡上邊唱山歌邊吃包穀花,據說這樣可以「迷住」地鬼,堵住它們的嘴,使他們不能咬種子和禾苗。有的地區將這一天作為祭社神、山神的日子。如同(清)《南籠府志》所言:「其俗每歲三月初三宰牛祭山,各聚分肉,男婦篩酒、食花糯米飯」,「三、四兩日,各寨不通往來,誤者罰之。」故當地人又稱是日為「仙歌節」或「地蠶會」。一村或鄰近幾個村臨時集資買豬、牛宰殺供祭,供祭之日,外人禁止入村。這一天,望漠的布依族要吃三色糯米飯,關嶺地區要做清明粑,貴州省西部地區布依族人要掃墓,有的地區這天集會唱歌遊玩,進行社交活動。
布依族的四月八
傳說這一天是牛玉的生日,所以也稱「牛王節」、「牧童節」。黔西地區也稱為「開秧節」。貴州荔波一帶,每逢這個,節目要做黑糯米飯敬「牛王」;望溪縣要吃四色糯米飯;有的地區不但要做糯米飯還要殺雞備酒祭祖,並用鮮草包糯米飯喂牛,給牛洗澡,讓牛休息一天,表示人們對耕牛的愛護和酬勞;個別地區還要舉行鬥牛、賽馬等娛樂活動、米花節採花節又稱「女兒節」,是甘肅省文曇搏贈地區藏族人民的傳統佳節。相傳蓮芝姑娘聰穎伶俐,勤勞智慧。她教會人們墾荒種糧,紡線織布,又采來百草為百姓除病,不幸於五月端陽在採花途中遇險殉難。為了紀念她,人們將五月初四定為「採花節」。屆時,藏族姑娘在兄弟的陪伴下,紛紛進山採花。五月春風,花開遍地,杜鵑、芍葯、構把、草梅、貝母、酒麴等鮮花爭奇斗妍,花如海、歌如潮,令人心曠神怕。姑娘們頭戴味香色艷的鮮花環,手捧花束。圍著篝火且歌且舞,通宵達旦。黎明時分,姑娘們打扮得花枝招展,邊走邊舞,向蓮芝姑娘道別。採花的隊伍進寨時,艾老鄉親們盛情歡迎、款待。姑娘們則給大家贈禮品。晚上,全寨又把採花的姑娘和小夥子們請到一起,互敬美酒,祝福健康、吉祥。
查白歌節
黔西南興義一帶布依族民間節日。時間為每年農歷六月二十一日。相傳,布依族的查郎和白妹相愛,財主搶走了白妹,害死了查郎。白妹悲憤交加,在農歷六月二十一日放火燒毀了財主大院。並跳在烈火中殉情了。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對戀人,把查郎受害的地方定名為「查白」,把自妹殉情的日子定為「歌節」。多少年來,每當農歷六月二十一日「查白歌節」時,布依族青年男女從四面八方聚集在查自地方舉行盛大歌會。查白歌節是布依族的重大節日。每逢農歷六月二十一日這天,貴州、廣西、雲南三省區邊界 的布依族青年男女就從四面八方聚集在興義縣的查白場,舉行盛大的歌會。歌節上的浪哨(唱歌)是布依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戀愛活動。浪哨時要互甩糠包,包上綴有多條綉花穗須,拋甩時猶如彩蝶漫天飛舞,十分好看。
六月六
布依族人民傳繞的民族節日。因這個節日過得比較隆重,所以有的地區稱為「過小年」。布依族普遍過「六月六」,但有些地方對節日來源傳說不同。傳說在人類早期,布依族始祖「盤古」會種水稻。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海龍王的女兒,互相愛慕而結為夫妻,一年後生了個兒子,名叫新模。若干年後盤古六月初六去世,為了紀念他發明的水稻種植技術,確保五穀豐登,每年農歷六月初六大家殺豬宰羊供奉盤古,世代相傳形成了民族節日。節日來臨,各村寨都要殺雞宰豬,用白紙做成三角形小旗,沾上雞血或豬血插在莊稼池裡傳說這樣做蝗蟲就不會來吃。
貴州省惠水縣流傳著「六月六」傳說,在很久以前,董郎地方,有一個名叫阿爾的長工,因家境貧寒,年過三十還未娶妻。阿水勤勞朴實。又喜好唱歌,在對歌中,他與一位姑娘相互愛慕。這對情人在歌中傳情,歌中相愛,永結終身。所以直到現在,這地區的布依族青年男女,每逢農歷六月六,便身著盛裝到這里對歌。安龍地區還傳說,興義縣有個姓劉的大土豪勾結龍廣的地主屠殺搶掠布依族人民,人民起來反抗,經過英勇斗爭,終於在農歷六月初六擊敗了敵人,為了紀念人民的勝利,便定這天為重大紀念日。
毛杉樹節
居住在黔西南安龍縣的布依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也叫「趕毛杉樹」。在納拿和者棉之間,有一塊十畝見方的小土丘,當地稱它為「毛杉樹」。每年從農歷三月初三以後的第一個「蛇場天」開始,聚集了盤江兩岸的布依族、苗族和其他民族的青年男女趕三天歌會。第一天「蛇場天」,大家起吃五色糯米飯來祝賀節日。第二天是「馬場天」,天一亮人們就趕到毛杉樹進行各種傳統的文娛活動,傍晚男女青年對歌.通過對歌尋找理想的侶伴。第三天是「羊場天」,遠方的客人要上路,客人向主人道別,互相祝願。關於「毛杉樹節」有一傳說故事,南盤江邊有一布依族村寨,寨子里有一叫杉郎的後生,鄰寨有一姑娘叫村妹,兩人在勞動中相識,在勞動中相愛。正當他們要成親之際,山上的魔狼搶走了樹妹。杉郎大戰魔狼,終於救出了樹妹。但是魔狼變成了許許多多的「螞炸」(蝗蟲)來糟踏莊稼。樹妹為保護莊稼,一連唱了二十七天的歌,害蟲隨著歌聲消失了。但村妹累病了,在三月初三「蛇場天」離開人間。第三天杉郎也因悲傷去世了。不久在杉郎和樹妹的墳上長出了杉樹。當地的人們稱這些樹為「毛杉樹」。每逢農歷三月初三布依族人民便舉行歌會紀念他們。
⑶ 關於布依族飲食的作文500字
主食多以大米為主。民間喜歡用一種專門的炊具「甑子」把米蒸成米飯。布依族普遍喜食糯米,並常當成改善生活或調劑口味的主食。冷盤、「青苔凍肉」、「拌豌豆涼粉」等,是布依人喜歡的食品。酸菜和酸湯幾乎每餐必備,尤以婦女最喜食用。還有血豆腐、香腸及用干、鮮筍和各種昆蟲加工製作的風味菜餚。
大部分布依族都善製作鹹菜、腌肉和豆豉,民間特有的腌菜「鹽酸」馳名中外。葷菜中,狗肉、狗灌腸和牛肉湯鍋為上餚。在宰豬時布依族習慣在血盆中先放一些鹽,然後與豬血一起攪動,凝固後把蔥花、佐料,加肉末下水燒湯,與豬血一起煮,稱為「活血」,作為待客的最好菜餚。貴州的布依族若遇婚喪嫁娶,喜用黃牛做菜。
酒在布依族日常生活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每年秋收之後,家家都要釀制大量的米酒儲存起來,以備常年飲用。布依族喜歡以酒待客,不管來客酒量如何,只要客至,都以酒為先,名為「迎客酒」。飲酒時不用杯而用碗,並要行令猜拳、唱歌。
布依族傳統小吃很多,特別是居住在雲南的布依族,善作米線、餌塊、豌豆粉、米涼糕等。
布依族豪爽好客,特點是在每年「二月三」(或三月十三)的楓葉節,很多布依族都用楓香葉等各種植物色素把糯米染成五顏六色,做花糯米飯招待客人和分送給親朋好友。
⑷ 關於布依族作文的結尾怎麼寫
布依族居住在依山傍水的石板房裡。石板房以石條或石塊砌牆,牆可壘至五六米高;以石板內蓋頂,鋪成整齊容的菱形或隨料鋪成鱗紋,石頭民居不僅不透風雨,而且古樸美觀,屋頂舉重若輕,安居而不壓抑。總之,除檀條椽子是木料外,其餘全是石料,甚至家庭日常用的桌、凳、灶、缽、碓、磨、槽、缸、盆等,都是石頭鑿的。一切都朴實淳厚。這種房屋冬暖夏涼,防潮防火,只是採光較差。
布依族的男女多喜歡穿藍、青、黑、白等色布服裝。青壯年男子多包頭巾,穿對襟短衣(或大襟長衫)包頭巾,長褲。老年人大多穿對襟短衣或長衫。婦女的服飾各地不一,有的穿右衽大襟衣,著長褲或褶子裙,戴銀質手鐲、耳環、項圈等首飾。有的喜歡在衣服上綉花,有的喜歡用白毛巾包頭。
⑸ 有關布依族風俗習慣的作文500字,不要太過像直接材擦資料
布依族
風俗習慣
布依族的服飾特色是潔凈淡雅和莊重大方。男子穿對襟專短衣或長衫,包藍屬色或白底藍方格頭巾。婦女大多穿右大襟上衣和長褲,或套鑲花邊短褂,或系花圍腰,也有著大襟大領短襖,並配蠟染百褶長裙的。節日里還佩戴各種銀質首飾。布依族村寨多依山傍水或建於河谷平壩上。富有地區特點的「干欄」樓房,上層住人,下層圈牲畜和存放柴草。
布依族的婚姻實行一夫一妻制,近親不婚,但流行「姑舅表婚」。建國前,布依族地區還盛行「趕表」習俗。未婚男女可以利用節日、趕場或外出勞動的機會,聚集在一起對歌,女的看中男的 就把自己事先精心綉好的綉球,拋給對方,如男的同意,即相約到會場不遠的地方,對唱山歌,傾吐愛情。但在封建制度下,情人們很難結成終身伴侶,建國前締結婚姻須門當戶對,重彩禮。父母包辦的早婚稱「背帶親」。布依族有些地區還盛行「轉房」的婚姻制度。流行「不落夫家」。或稱「座家」的習俗。布依族的葬禮在近代實行棺葬,須請巫師開路,有砍牛辦齋超度死者的,謂之「打嘎」。
⑹ 寫布依族的作文100字
世界上還有多少個民族是居住在依山傍水的石板房裡的呢?
世界上還有多少個民族所穿的衣服是自己的縫制的呢?
世界上還有多少個民族是信仰原始的自然崇拜的呢?
還是從宋代開始講起吧!
在宋代的雲貴高原東南部,有一些土著居民,早在石器時代就在這里勞動生息。慢慢的,這里的土著居民形成了一隻民族,也就是布依族。
布依族居住在依山傍水的石板房裡。石板房以石條或石塊砌牆,牆可壘至五六米高;以石板蓋頂,鋪成整齊的菱形或隨料鋪成鱗紋,石頭民居不僅不透風雨,而且古樸美觀,屋頂舉重若輕,安居而不壓抑。總之,除檀條椽子是木料外,其餘全是石料,甚至家庭日常用的桌、凳、灶、缽、碓、磨、槽、缸、盆等,都是石頭鑿的。一切都朴實淳厚。這種房屋冬暖夏涼,防潮防火,只是採光較差。
布依族的男女多喜歡穿藍、青、黑、白等色布服裝。青壯年男子多包頭巾,穿對襟短衣(或大襟長衫)包頭巾,長褲。老年人大多穿對襟短衣或長衫。婦女的服飾各地不一,有的穿右衽大襟衣,著長褲或褶子裙,戴銀質手鐲、耳環、項圈等首飾。有的喜歡在衣服上綉花,有的喜歡用白毛巾包頭。
布依族信仰原始的自然崇拜。把自然物和自然力視作具有生命、意志和偉大能力的對象而加以崇拜。祭祀時,各戶要奉獻雞蛋和豬肉祭神,祭畢全寨人就地聚餐,以祈望豐收,全寨平安。
⑺ 寫布依族特色的作文550字
在宋代的雲貴高原東南部,有一些土著居民,早在石器時代就在這里勞動生息。專慢慢的,這里屬的土著居民形成了一隻民族,也就是布依族。
布依族居住在依山傍水的石板房裡。石板房以石條或石塊砌牆,牆可壘至五六米高;以石板蓋頂,鋪成整齊的菱形或隨料鋪成鱗紋,石頭民居不僅不透風雨,而且古樸美觀,屋頂舉重若輕,安居而不壓抑。總之,除檀條椽子是木料外,其餘全是石料,甚至家庭日常用的桌、凳、灶、缽、碓、磨、槽、缸、盆等,都是石頭鑿的。一切都朴實淳厚。這種房屋冬暖夏涼,防潮防火,只是採光較差。
布依族的男女多喜歡穿藍、青、黑、白等色布服裝。青壯年男子多包頭巾,穿對襟短衣(或大襟長衫)包頭巾,長褲。老年人大多穿對襟短衣或長衫。婦女的服飾各地不一,有的穿右衽大襟衣,著長褲或褶子裙,戴銀質手鐲、耳環、項圈等首飾。有的喜歡在衣服上綉花,有的喜歡用白毛巾包頭。
布依族信仰原始的自然崇拜。把自然物和自然力視作具有生命、意志和偉大能力的對象而加以崇拜。祭祀時,各戶要奉獻雞蛋和豬肉祭神,祭畢全寨人就地聚
⑻ 關於布依族民族文化方面的作文...........
你說的布依族文化關鍵是哪一方面的呀,我才好回答你呀
⑼ 關於布依族民族文化方面的作文
相信大家對布依族不是很了解吧,今天我就來介紹一下布依族!
布依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現有2545059人,其中貴州省有200多萬人,占布依族人口的95%以上。主要聚居在黔南和黔西南兩個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貴州的都勻、荔波、獨山、平塘、鎮寧等10個縣(市)。其餘散居於雲南、四川、廣西等省(區)。 布依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沒有本民族文字。20世紀50年代創制了布依文,但未能普遍推廣,現在通用漢文的較多。 布依族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的歷史較為悠久。享有「水稻民族」之稱。紅水河流域還是中國最重要的林區之一。
布依族是雲貴高原東南部的土著居民,早在石器時代就在這里勞動生息。布依族與古代的「僚」、「百越」、「百濮」有淵源關系。唐代史稱「西南蠻」,宋元以後稱「蕃」、「仲家蠻」,明、清稱「仲蠻」,新中國成立後,才稱為布依族。
布依族與壯族有同源的關系,也可以說是同一個民族,都是古代百越的一支,只是壯族主要生活在廣西,布依主要生活在貴州。如今布依族人還保留著一些古代越人的風俗習慣,如居住干欄式房屋、敲擊銅鼓等。也有人認為,西漢時的夜郎國,與今布依族有淵源關系。部分布依族人自稱為「布依」、「布越」,部分布依族人自稱為「布依」、「布曼」,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的共同自稱,統一用「布依」作為民族名稱。
布依族人民自宋代起,歷朝都有反抗封建統治階級剝削壓迫的農民起義斗爭,在近代史上,又進行過反對外國教會,反抗日本帝國主義及國民黨反動派的斗爭,是一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民族。
布依人閑時每日兩餐,忙時三餐。以大米、玉米為主食,小麥、高粱、薯芋和豆類為輔。有木罐、鼎罐炊飯,油燜飯、二合飯(大米摻玉米碎,也叫包穀飯)、苞谷粑、米粉、二塊粑、豌豆粉、米豆腐等花色品種。其中,糯米制的湯圓、花米飯和芝麻油團粑最為知名,多用於祭祖或宴客。
他們的肉食主要來自家畜和家禽,還愛捕食松鼠、竹鼠和竹蟲。烹調方法多為燒、煮、爆、炸、腌、凍,一般不吃生食。
布依人酷嗜狗肉,有"肥羊抵不上瘦狗"之說。貴賓來家做客,殺狗款待是一種很高的禮遇。他們挑狗的標準是"頭黃二黑三花班,白狗肉味最平淡"。烤燉狗肉、狗灌腸、花江狗肉都馳譽一方。貴州的布依族若遇婚喪嫁娶,喜用黃牛作菜。
冷盤、"青苔凍肉"、"拌豌豆涼粉"等,是布依人喜歡的食品。酸菜和酸湯幾乎每餐必備,尤以婦女最喜食用。大部分布依族都善製作鹹菜、腌肉和豆豉,民間特有的腌菜"鹽酸"馳名中外。還有血豆腐、香腸及用干、鮮筍和各種昆蟲加工製作的風味菜餚。還善於調制糟辣、面辣和泡菜,以香鮮酸辣為美。
酒在布依族日常生活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每年秋收之後,家家都要釀制大量的米酒儲存起來,以備常年飲用。布依族喜歡以酒待客,不管來客酒量如何,只要客至,都以酒為先,名為"迎客酒"。飲酒時不用杯而用碗,並要行令猜拳、唱歌。
布依族地區有一種茶不僅味道別具一格,名字也十分好聽,這就是姑娘茶。清明(中國傳統祭祀、掃墓節日)前夕,姑娘上山採回茶尖嫩味,熱炒後保持一定的濕度,然後把茶葉一片一片疊成圓錐體,曬干,然後再經過加工,就做成一卷一卷圓錐體的姑娘茶了。姑娘茶不僅形狀優美,而且質量精良,是茶葉中的精品。這種茶葉只贈親朋好友。在談戀愛或訂親時,由姑娘贈送給情人。姑娘茶,姑娘采,姑娘做,這就是姑娘茶名字的來歷。
這就是布依族,一個奇特的民族。
開頭結尾寫的不是很好,你可以稍微改一下,打這個累死我了~
望採納!
⑽ 民族布依族作文350字
布依族是雲復貴高原東南制部的土著居民,早在石器時代就在這里勞動生息。布依族與古代的「僚」、「百越」、「百濮」有淵源關系。唐代史稱「西南蠻」,宋元以後稱「蕃」、「仲家蠻」,明、清稱「仲蠻」,新中國成立後,才根據本民族意願,以本民族共同自稱的音譯來做為漢語族名。
布依族與壯族有同源的關系,也可以說是同一個民族,都是古代百越的一支,只是壯族主要生活在廣西,布依主要生活在貴州。如今布依族人還保留著一些古代越人的風俗習慣,如居住干欄式房屋、敲擊銅鼓等。也有人認為,西漢時的夜郎國,與今布依族有淵源關系。絕大部分布依族人自稱為「布依」、「布越」,部分布依族人自稱為「布繞」、「布曼」,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的共同自稱「Buxqyaix」的音譯,統一用「布依」作為民族名稱。布依族是個勤勞智慧的民族。布依族有本民族語言以及古、新兩類文字。信仰本民族的傳統宗教「摩」,此外還多神崇拜,認為萬物皆有靈。
布依族人民自宋代起,歷朝都有反抗封建統治階級剝削壓迫的農民起義斗爭,在近代史上,又進行過反對外國教會,反抗日本帝國主義及國民黨反動派的斗爭,是一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