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二作文以古代詩歌為話題寫一篇500字作文
中國古代詩歌是我們取之不竭言之不盡的寶庫,趣談古詩作文可以選取一個角度,從小處著手來寫。以下網路資料可供參考,其中的每一大段都是從某一個角度來談古詩。
在中國文化傳統中,詩有著極為獨特而崇高的地位:它是廟堂之上人神相通的歡愉,是宴席之上把酒言歡的雅緻,是歧路孤舟天涯遊子的悲愴,也是月下花徑多情少女的憂傷……那些情態各異、匠心獨具的篇什,是一縷不滅的曙光,點亮了漫長歲月里的每一個黑夜,也使得每一個白天更加燦爛和妖嬈,它讓我們古老的文化傳統擁有了一份別樣的深情和韻致。
「世俗之外的棲息處」
情感和意志,是人的本質特徵之一;抒情表意,則是社會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人類抒情表意的方法很多,詩歌是最為重要的方法之一。古人說:「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詩·大序》)中國人早就認識到詩歌是抒發情感、表達意志的重要方式,而且,在上古時代,詩、樂、舞功能相近,三位一體。
在人類文明的童年時期,面對著神秘莫測的洪荒自然,面對著無從把握的個體命運,人類積壓了太多的驚慌、苦悶和悲傷。於是,在篝火之側,鼓樂聲中,或是幽怨、或是激昂的歌聲就會在天地之間唱響,個體情感融匯成了集體意志,集體意志又傳達給了神靈,個體的焦慮就此得到釋放,生活也由此形成了自己的節奏。可以說,人類正是在詩歌光芒的燭照下,一步一步地走出黑暗的叢林。此時,詩歌表達了人和自然的沖突與和解,情感淳樸而深厚,節奏簡單而重復,我們從《詩經》中仍然可以感受到那種原始的震撼力。
文明的發展,使得個體與社會的關系變得重要。在這對關系中,個體仍然是渺小的,理想令人激動,挫折令人沮喪,歧路令人疑惑……這一切情緒,都必須得到宣洩和化解。詩歌的韻律再次出現。楚國大夫屈原有志報國卻慘遭迫害,由衷感嘆道:「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九章·惜誦》)正是詩歌的力量,拯救了悲憤之中無以自拔的屈原,這位宗室政治家也就成了個體抒情詩的先驅和巨擘。此後,無論是憂心如焚的阮籍,還是深情淑世的杜甫;無論是以詩干政的白居易,還是豁達自處的蘇軾;詩歌,都是個體與社會關系的潤滑劑,是世俗之外的棲息處。
在中國文化傳統中,對個體自我最為幽微的探索,不是哲學,而是詩歌。無端而起卻飄渺如煙的愛情,季節變換中莫名的興奮、憂傷甚至是掙扎,山水花樹里搖曳的寂寞、感動和徹悟,還有總也無法左右的命運……這些,到底是緣於人性的脆弱,還是現實世界的虛幻呢?正是陶淵明、李白、李賀們,執著於即時的、神秘的、獨特的精神體驗,在風吹雲動、花開葉落的境界中,揭示了此在生命的有限性,並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這種有限性,開拓了人類的精神世界,賦予短暫的生命以意義。
「中國形式美學的高峰」
中國詩歌,除了開拓生命的境界之外,還以其精緻而多樣的形式給人們帶來無限的美感。
詩和音樂相伴而生,所以,音樂節律就成了詩歌最重要的結構方式。早期詩歌,如《詩經》中的國風,多採用疊句和聯章復沓的形式,循環往復,一氣相貫,再加上用韻綿密,多即景起興,涵詠中能真切體會古老的民間歌謠的情態。至楚辭,因雙音詞增多,詩句主體由四言而變為五言,再益一語氣詞「兮」字,形成以六言為主的詩句形態,而音韻婉約纏綿,風情婆娑,且多變化,讀之令人沉醉。《詩經》之溫柔敦厚,楚辭之沉痛悱惻,皆與各自的語言形態交相輝映,並奠定了中國古代詩歌的基本風格類型。
漢代以後,文人結合《詩經》和楚辭的形態,摒棄了復沓、語助詞等民歌因素,發展出了五言體詩。五言體詩算得上是中國詩歌中最為基礎性的詩體,它充分體現了漢語和漢字的特點和優勢,形式樸素而整齊,給人一種溫潤含蓄的印象。更為重要的是,它所表達的往往是一些不加修飾的、集體性、時代性的情感,因此能夠直指人心。鍾嶸《詩品》雲:「五言居文詞之要,是眾作之有滋味者也,故雲會於流俗。豈不以指事造形,窮情寫物,最為詳切者耶!」說明了五言詩在描繪事理、抒發情感方面,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後人在五言詩的基礎上,又發展出七言。以上皆為古體詩。
與古體詩相對的是近體詩或格律詩,又分為絕句、律詩、長律,各有五言和七言之分。格律,是指從漢語四聲出發的聲律組合的法則,它的目的是使詩讀起來聲韻起伏有致,自然而富於變化,形成美妙的音樂效果。如《宋書·謝靈運傳論》所雲:「欲使宮羽相變,低昂互節,若前有浮聲,則後須切響。一簡之內,音韻盡殊;兩句之中,輕重悉異。妙達此旨,始可言文。」唐人在此基礎上,窮盡變化,形成多種譜式,而規則也趨於謹嚴。在格律詩中,最為出彩的就是對仗。對仗追求的是句式和內容的對稱,尤其追求錯落有致中的均衡。對仗的形態有工對、寬對、流水對、扇面對、借對、當句對、錯綜對、蜂腰對、偷春對等。「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是流水對,「緲緲巫山女,歸來七八年。殷殷湘水曲,留在十三弦」是扇面對,「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是當句對。這些精美雅緻的詩歌形態,以及蘊藏其中的豐富細膩而新穎別致的意境,是智慧和敏感心靈的結晶,是中國形式美學的高峰。
「生活藝術化」的無限情趣
在中國文化傳統中,詩歌還有更多的用處。
詩歌因為有感動人心的效果,因此被視作推行教化、達至政治認同的最佳手段。孔子論詩的功用在於「興、觀、群、怨」,除了「興」是指感發意志的審美功能外,「觀」指評價社會風俗之盛衰,「群」指對社會或集體的認同,「怨」指政治諷刺。儒家以《詩經》的溫柔敦厚之風格,界定了士大夫的政治倫理,要求在勸誡和批評時,懷著關切之心,採取委婉迂迴的方式。於是,以詩諷諫就成了士大夫的重要政治手段。如白居易作新樂府詩,議論社會現象,並希望能夠傳達給皇帝,從而消除政治弊端。輔助政教,成了儒家文人最為普遍的詩歌理想,並因此引起了多次詩歌革命。作詩諷諫,形成了中國古代政治生活中一道獨特而優雅的景觀,也為中國詩歌史增添了一份責任和凝重。
詩歌和政教的結合,模糊了詩人和士大夫的身份。到了唐代,以詩藝高低選拔官員,政治生活也變得浪漫起來。史載朱慶余很得名詩人張籍的贊賞,進士考試後,朱慶余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態,作詩問張籍雲:「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而張籍作詩回答雲:「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齊紈未足人間貴,一曲菱歌抵萬金。」這段載錄,可以看做是這個詩歌盛世的政治形態的一個典型個案:功名或政治,被包裹在優雅的隱喻中,並且被藝術化地執行。
中國的社會生活也一樣離不開詩歌。園林、寺廟、亭台、驛站、石壁……文人墨客的題詩無所不在,構成各種雅緻的人文景觀,而詩歌,賦予這些景觀以精神特質。同樣,四時儀節、祭祖祀神、婚喪嫁娶,也都有詩歌的參與。唐代節令詩非常多,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杜牧的《清明》和《七夕》等,都膾炙人口。家家戶戶春節時貼的門聯,也是詩歌的簡化形式,它是節日禮儀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對節日禮儀的文化性界定。此外,古代的悼亡詩、喪葬詩、賀婚詩、祝壽詩等等,都是發生在各種人生儀式中,或是在模擬儀式的心境中,它復活了詩歌最初的昭告天地的神聖功能,同時,使得儀式本身莊重、典雅,而且富有濃郁的審美意味。
中國詩歌還有另一項獨特的功能——交往。春秋時期,貴族們通過賦詩,可以判斷出吟誦者的性情和命運。後世以詩交友,是相信詩歌含有精微的感悟,人和人之間得以進行超越現實的精神交流。李白《山中與幽人對酌》雲:「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表達了一種任性而自在的態度,兩人交流的自由的性情。而白居易《問劉十九》是一首邀請朋友飲酒的詩:「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其中洋溢著親切平和的氣氛,非常生動。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唱和、雅集、集社、投贈、干謁等多種詩歌活動,這些活動都具有明顯的社會交往意義,構成了文人生活的一個部分。古人以詩交友,使得自己的生活藝術化,也使得詩歌生活化,富有無限的情趣。
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詩性生活,既是每一個文人的理想,也在各個層次上被不斷實踐著,形成了極為豐富的詩歌遺產,至今,仍然能感動我們的心靈,點燃我們的激情。
Ⅱ 以"詩歌伴我成長"為主題,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
詩歌伴我成長
詩,像一束陽光,給我帶來了溫暖;詩,像午後的涼風,讓我感到清爽愜意;詩,更像一位良師益友,給了我很多教益。在詩海中漫遊,我看到了許多閃光的東西,那便是人類的智慧,我伸手捕捉,拾取詩中的諄諄細語。
「鵝,鵝,鵝,曲項向青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藍藍的天,清清的水,紅紅的掌,白白的羽毛,把我帶入一幅美麗的圖畫。「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大自然的輕聲低吟,更讓我對它奧妙產生了好奇。伴著外婆的搖籃曲,帶著對童年的幻想,我在稚嫩無奇的童年中慢慢長大。
上學了。讀孟郊的《遊子吟》,我彷彿看到夕陽西下時,年邁的老母坐在窗前,一針一線縫補衣服,那眼裡充滿愛憐,充滿期待。我從中讀到了親情,也在我幼小的心田播下感恩的種子。龔自珍的「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化。」我知道了奉獻之美。讀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我懂得了友情的珍貴。讀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讓我看到了人在生命之外還有一種更重要的東西要我們去操守。
在詩中,我與古今牽手,與世界對話。我愛詩歌,愛得深沉,愛得心切。
進了初中。我讀杜甫的《望岳》,讓我明白了人要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要志存高遠,胸懷天下。讀陸游的「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告訴我求學的路坎坷曲折,要勇於面對,敢於挑戰,只有這樣方能見彩虹。讀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求索。」我看到了人生的路曲折而漫長,要有堅持不懈,勇於探索的精神。我讀詩,讀的是「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英氣;讀的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悲壯;讀的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愛憎;讀的是「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的憂國情懷。
倘徉於詩海,它的浪花,它的清涼已侵入我的心房,融入我的生命。
Ⅲ 要一篇以「古詩」為話題的作文。600左右字、初中水平。在線等,希望能是自己寫的。謝謝!!!非常感謝!!
那你就自己寫
Ⅳ 請以「我最喜愛的一首詩歌」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500字的文章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
我聽到了一首優美的輕音樂
這首音樂深深地把我打動了
可以說,這首曲子代表了我此時的心情
每當聽到這首曲,總會想到天上的星星
再細細傾聽,不對
這並不宛如天上的星星
而是在星空下
默默許願
淚,也不知什麼時候
靜靜流淌
每當走過游戲店的門前
總能聽到這首曲子
開心的時候,心情會變得更好
難過的時候,心情會變得愉悅
但現在,連這首曲的名字卻全然不知
慶幸的是,知道這首曲有兩個版本
其一是鋼琴和電子聲樂混雜
悠悠的琴聲,淡淡的悲哀
星空下的學院,不曾逝去
其二是樂隊的混聲演奏
愉悅的曲調,迥然不同的演奏方式
一樣的旋律,不一樣的感情
猶如在剔透的流水中仰望半月之空
疲勞也隨即全無
以前,路過游戲門前,
我不敢踏進詢問
現在,我有勇氣詢問
終於得知此曲之名——
Eternity~Memory of Lightwaves
遙遠,光的記憶
音樂給了我面對生活的勇氣
讓原本自卑的我重拾信心
令我不再沉淪於成績好壞的悲哀
然而,等待著我的
只有無限的遐想
人生漫長的道路與無盡的輪回……
Ⅳ 以詩為主題寫一篇作文,並寫出為什麼喜歡,不少於500字
我愛詩歌
華夏民族幾千年的歷史中,唐有詩、宋有詞、元有曲、明有戲
、清有小說。其中,我愛詩與詞。
詩,讓李白、杜甫等成為千古留名的大家。杜牧感嘆時代的墮
落腐朽,寫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柳永因為
思念戀人,寫下了「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在古詩
詞的浸潤下,我悄悄地記住了一些優美的句子。生活中我也會借景
、情背誦上幾句。
春來,我贊美著:「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夏至,我低吟著:「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秋到
,我吟誦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冬臨,我
感嘆著:「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比起詩,我倒更愛詞。因為詩讀來讀去只有「七言」、「五言
」、「絕句」、「律詩」,而詞有「水調歌頭」、「卜運算元」、「
西江月」、「蝶戀花」等諸多詞牌名。變換著節奏,讀起來有種韻
律感。
李煜在「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中懷念以
前的時光;蘇軾在「一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中抒發豪情;「
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這樣美的景色,賀鑄卻傷心
欲絕。
我真的愛詞。在那一首首或長或短、或哀傷或豪壯的詞中,我
總會發現一個又一個不同的世界。在這一個個世界中,我最喜歡李
清照與辛棄疾的世界。李清照柔美,辛棄疾悲壯;李清照哀傷,辛
棄疾奔放。他們兩個人好像截然相反,又好像有某種相像。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間多少行人淚」;「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些句子
讓我更愛詞。
自從知道詩詞,我就喜歡它;喜歡它時,我覺得自己愛它;當
我開始愛它時,我才發現,自己已經迷戀上了它……
Ⅵ 以古代詩歌為話題的500字的作文急急急急急急!!!!!
《我與古詩》
我小時候爸爸媽媽在太原蓋新房子,所以把我送到爺爺奶奶那兒。爺爺奶奶常常教我古詩。我很喜歡念古詩。奶奶只把發音教給我讓我照著書念。於是我總是胡念,念完後又會大笑一會兒。
我念「離離原上草」。這首詩好像讓我到了草原上,因為我覺得草原上的東西很美好。我討厭「一道殘陽鋪水中」這句話,一聽「殘」字,我就想起可憐的殘疾人。但最後一句「露似真珠月似弓」讓我覺得有「真珠」「月」一定很美好。所以我念到這首詩時,從第二句開始念,最後一句讀兩遍,奶奶就說:「怎麼不讀第一句呀?」我說:「第一句不好聽,我不愛念。」我讀到「半畝方塘一鑒開」,想到有半畝地那麼大的糖,我就嘴饞起來。最後一句「為有源頭活水來」我覺得很合理,那麼大的一塊糖吃完肯定口渴要喝水。奶奶和爺爺聽了我的解釋都樂了。奶奶說:「誰能吃那麼多糖!」
一次表弟來我家,我們翻到《泊船瓜洲》,然後一起大叫「京口瓜洲一水間」。我說:「有瓜。」弟弟還補充一句:「還是進口的呢!」讀到《贈汪倫》的第三句「桃花潭水深千尺」時,我們真的聞到桃子的香味。我抬頭往桌子上一看,原來有一盤大桃子。於是我施了一計,把大的讓給了弟弟,我拿了一個最小的,剩下的爺爺奶奶一人拿一個,還剩一個。不一會兒我就吃完了,拿起剩下的一個慢慢吃了起來。弟弟知道中計了:一個大的和兩個小的比,我當然吃得多。表弟不動聲色的吃完了,卻又從水果袋子里拿了一個最大的桃子,洗了洗吃起來。這時奶奶說:「行了,剩下的放起來。」我反倒吃虧了。表弟說道:「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我馬上明白,他說大人不會明白我的心思。我馬上說:「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他的臉馬上紅了,我怕他難過又說:「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表弟送我情。」表弟馬上高興起來。
我讀《出塞》第二句老讀成「萬里長城人未還」。爺爺奶奶怎麼教,我都不聽,我覺得那樣順口。還有「應憐屐齒印蒼苔」,「蒼苔」我總讀成「窗檯」。爺爺說:「你看看誰家窗檯上有腳印。」我說:「沒有。」「那你怎麼說別人家的窗檯上有腳印呢?」我馬上跑出去,一會兒跑回來說:「咱家的窗檯上有腳印了。」爺爺笑著說:「你真搗蛋。」
後來我漸漸地背的詩多了,詩的意思也漸漸懂了。但我讀到「大漠沙如雪」時,總會想起我曾經問過奶奶:「大沙漠里會下雪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和古詩詞
——相逢《水調歌頭》
四川資中銀山鎮中心校八年級三班 陳梨媛
初逢它,是在王菲獨特美麗的嗓音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優美的詩,悠美的音樂,幽美的情懷,我被它深深的吸引住了。雖然我還不知道這是蘇軾的《水調歌頭》,是一首早已流芳百世,為人津津樂道的名詞,但我已一見鍾情愛上了它。隨繼,我問同學,查資料,買CD,興致勃勃地把詞抄下來,再慢慢地學唱,漸漸融入感情地唱,早上醒來時唱,下課時唱,無聊時唱,悲傷時唱……
無意的相逢,給了我學習的幫助。有一次,老師叫我們說幾句關於「月亮」的詩,最好是課外積累的,我想起了它,在同學們敬佩的目光中,我朗聲吟誦「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老師誇獎我愛讀書,知識積累豐富,至今我心裡還美滋滋的。
或許,我們真的很有緣。現在正讀初二的我,在語文書中又與它相見了,這讓我有了更深入了解它的機會。
原來,這是大文豪蘇東坡在中秋之夜歡飲之後無眠之時,因懷念久別的胞弟子由(蘇轍)而作。詞的上闋寫詞人把酒賞月。對著一輪皎月,詞人遐想無限,「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大概是在人間遭遇了什麼挫折或不幸吧,詩人想超脫現實,到那「瓊樓玉宇」的仙宮去,可最終不忍離開人世,他還是熱愛人間的生活。詞的下闋是詞人在無眠時對人生哲理的苦苦探索和對親人的美好祝願。「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直到今天,這句話仍然是對離人的最好祝福。
再次唱起《水調歌頭》,我彷彿看到詩人飄然仙去,而又重返人間,彷彿看到詩人擺脫了抑鬱惆悵重展樂觀的笑顏。
後記:也許是《水調歌頭》的緣故吧,現在的我很喜歡古詩詞,它們能很好地表達我的內心感情。悲傷時我會吟「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快樂時我會吟「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啊!詩詞多麼美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是大孩子甚至成人的話,這一篇可能適合於你
我和古詩
我從小可沒有逼著我背詩的祖父和母親。我對古詩的興趣,是完全後天和自發的。會背的一首古詩就是課本上的《鋤禾》。當時喜歡的是《楓橋夜泊》。大約初一的時候,買了本詩集,每天早晨背一首,當時也沒有太喜歡的,好像是「爆竹聲中一歲除」之類。
很長時間里,我最喜歡的是《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喜歡那種雨中的安靜和空朦,喜歡那顆曉暢和明白的心。再後來,我開始喜歡杜甫的「歧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喜歡那種淡淡的傷感。《巴山夜雨》也喜歡:「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共話巴山夜雨時。」也是那夜雨的安靜、深情和傷感打動了我。」還有,「遠方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凡是帶有凄楚的,憂傷的味道的,我都喜歡。
很多古詩是一見鍾情,沒有道理可講。李商隱的《錦瑟》,我看了無數次解釋,也記不住這首詩的真正含義,可是,就是喜歡,喜歡得不得了……"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是理想,是愛情,是毀滅,是悵惘,那種人內心深處的靜靜的,悲苦的情感,打動了我,我既想把這首詩的意思弄懂,有感到無須弄懂。
有些詩是在別人的引文里發現的,好的古詩人人都願意引用。大概就是都是尋常的景色和心情,又有哲理吧。寫文章的時候,引用兩句古詩真是再合算不過的事了,真可謂得來全不費功夫,而能使文章篷壁生輝。前兩天看《北京晚報》:文革時湖南成立革委會時,《人民日報》的社論題目叫「芙蓉國里盡朝暉」,引用了毛澤東的詩詞,想想引用得真合適,既符合常識,又增添了文采,在當時又沒有任何風險。1997年香港回歸前,記者采訪當時的外長錢其琛,錢外長說了一番話,大意是盡管國際上有各種的輿論,但是,香港回歸的的形式可以用兩句古詩來形容,「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我不禁莞爾,錢外長引用得非常合適,非常得體,非常美。
劉心武的文章里,引用的古詩我都喜歡。寫嚴文井去世後,「曲終人不散,江上數清峰。」在他的《私人照相簿》一書中,每幅照片前引用的古詩都非常合適。「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做波濤。」「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功名富貴若常在,漢水亦應西北流」。豐子愷漫畫旁的詩句我也很喜歡,「艷不求名陌上花」「阿婆三午年少時」。晚上,我常一邊用電飯鍋煮麵條,一邊看當天的晚報,想起他漫畫里的題詩:「孤獨生涯經歷慣,自吹爐火夜烹茶」,不覺得凄慘,反而覺得有了點詩意。「草草杯盤共話語,昏昏燈火話平生。」這是王安石的。我一直非常喜歡,那一定是親人,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散後團聚,一起訴說著別後的悲歡,各自的理想和抱負,有希望,有失落,有溫情,有滄桑……「相逢意氣為君飲,寄馬高樓垂柳邊」,這些古詩,大多是在別人的書里看到後才喜歡的。
後來,看得漸漸多了,大概就進入了一個自由王國。自己就能經常發現一些好的古詩,不一定是名人寫的名篇,也不一定經常別人引用。我將這種自己發現的古詩叫「馴化」,童話《小王子》里提到了馴化。一旦馴化,就永遠不會失去。「你的頭發是金黃的,我看到麥子就感到高興,你四點鍾來,我三點種就感到幸福。很多古詩,一旦一見鍾情,就永遠不會忘記。因此,每次拿起古詩選,總是希望在這里一見鍾情幾首,馴化幾首,但是,詩是上帝給人間的禮物,是可遇不可求的。好的詩總是有限的。即使是古今都認同的名人之作,如果不喜歡,那也只能不喜歡。我的《古代文學史》(二),考了四次才及格,累得幾乎吐血,只因為那裡的詩人詩作我不喜歡的太多了。「有水井處皆有柳詞」,文學史上重要的柳永,我只喜歡他的一句「念去去千里煙波,霧靄沉沉楚天闊。」至於周邦彥,什麼集大成者,我下輩子都不想看他的一首。
一見鍾情的當然有。那是韋應物的一首,「高林滴露夏夜清,南山子規啼一聲,鄰家孀婦抱兒泣,我獨輾轉何為明?。「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宴,只照逃亡屋」。"莫道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石壕村裡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欲寄寒衣君不還,不寄寒衣君又寒,寄與不寄見,妾身萬千難。」這些古詩,沒看過別人評論,只是自己覺得好——詩人的心是多麼的仁善啊。
我最喜歡的一種,大體應該是一種抒發人生感慨的。「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夜合花開香滿庭,夜深微雨醉初醒。遠書珍重何由答,舊事凄涼不可聽。去日兒童皆長大,昔年親友半凋零。
還喜歡一那種,「雲淡風清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閑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過幾多時。」「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那種淡淡的,清新的場景,那種從容恬淡的心情。
學文學史時,談到中國的詩歌,善於抒情,不善於敘事,我只善於於抒情,不善敘事。我總是在秋天時感到傷感,春天時感到惆悵,「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獨立小橋風滿袖」——這樣的詩句總能引發我的共鳴。文學史時上說,中國是個傳統的農業國,四季分明,人的情緒受季節的影響非常大,稱「傷春悲秋」,我真是心有戚戚焉。
到了我現在的人生階段,古代詩人的心情我是完全能體會了。除了四季的輪回,時光的流逝,對寧靜優美的生活的嚮往,又加上古人的懷才不遇,感情生活的極不適意;孤單和寂寞——「乾愁漫解坐自累,與眾異趣誰相親。」現在又加上了漂泊,「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在超市做促銷的那些天,每天中午有一小時吃飯的時間。我帶了本《千家詩》。那些個中午過得都很好。我重溫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小詩。重溫了蘇軾「一年好景君需記,最是橙黃菊綠時」「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指上有琴聲,何不於君指上聽?」我徹底愛上蘇東坡了……
那些天,在如潮的顧客的包圍下,我在秤上稱糖,練習半斤和一斤的感覺,腦子里溫習著中午看的這些小詩,心情還好——「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三十傍晚買東西時,把手機忘到了收款台。初一早上還真找回了,打開後,一下子看到了很多賀年的簡訊,心裡很高興,但是,還是有一種莫名的空虛,多好的朋友,多真的問候,對我來說,都是水中月,鏡中花。這平日里的孤單和寂寞,都要我一人來面對。我的心情和感受,都沒有人來傾聽……
我最好的知音,給我寧靜清新的心境的竟是這些死去千年的古代詩人。這些不知面容的,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的詩人啊,你們在哪裡?長眠在四川,河南,陝西的無名的荒野里,可是,你們的詩在億萬個來過這個世界的中國人心裡。生在你們身後,真是幸福啊。你們的詩,是天籟,是絕唱,是宇宙時空匆匆灑落在人間的流星,美麗又凄婉。都說我們今天看到的古籍不及古人創作的幾十分之一,真是感到惋惜,那沉入時光的河流深處的,該是多少顆美麗而孤獨的心啊。
含蓄,淡雅,婉約,深情,言有盡而意無窮……這永遠是古詩里包含的,一顆永不會變質的中國的心裡包含的,西方民族永遠體會不到的美感。我真慶幸我的母語是漢語,我能從這些古詩里得到莫大的精神享受和慰安……
Ⅶ 以詩句為題的500字作文
生活是一首詩,朦朧、絢麗而又多彩;
生活是一支歌,清脆、委婉而又動聽;
生活是一杯酒,辛酸、芳香又有深度;
生活是一場戲,曲折、生動又有內涵!
平凡的人生不像太陽那樣光輝燦爛,也不像大海那樣波瀾壯闊,更不像宇宙那樣奧妙無窮。可當我凝眸回望時,臉上依然浮現笑容,不禁贊嘆一句:平凡的人生也很完美。
我,芸芸眾生中一個小小的我,擁有如此平凡的人生。太陽不會因為我而從西方升起,地球也不會因為我而停止轉動,時間更不會因為我而戛然而止。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太平凡了,平凡得在人群中穿梭也不會有人注意到我,平凡得連說一句話也顯得「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可也正因為我擁有了平凡,我才擁有了真正的人生。
因為平凡,我才擁有了人生的一方凈土。這讓我不會因為在人群中的渺小而自卑,不會因為別人的不注視而自憐,更不會因為塵世的喧囂而自甘墮落。我可以自由自在地走路,而不必在乎哪種姿勢最瀟灑;我可以隨時隨地地發笑,而不必在乎哪種笑容最迷人;我更可以隨意地裝滿夢想,而不必在乎哪種理想最崇高。因為平凡的我,就該這樣。無人注視的人生依然讓我充滿溫馨與快樂。
平凡的生活中,我依然充滿信心,憧憬未來。書上說:「真正的人生並非屬於帝王將相,反而屬於廣大平民百姓。」是啊,「高處不勝寒」,站得越高,摔得更重。只顧爬上山頂,就需要付出更多,也失去了許多沿途的風景。但站在山底的人,同樣可以仰望山頂或閉目遐想山頂的美景。在人生的成長中,雖然有無數的困難險阻,但我依然可以永不言棄,不斷地奮勇向前,迎向未來的成功。
我可以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而不必在乎再一次的打擊;我可以沉醉在美夢的快樂中,而不必在乎多一次地面對現實;我更可以欣喜於漫步街頭,而不必又一次獨守孤寂。平凡的人生屬於我自己,未來需要我自己去開拓。
讓那燦爛的陽光沐浴我平凡的人生,讓那蒙蒙的細雨滋潤我平凡的人生,讓那嬌嫩的鮮花芬芳我平凡的人生吧。相信在人生的盡頭,我平凡的人生依然如此美麗。
Ⅷ 「詩與人生」為話題的作文,500字以上
幼時的我只是一個在海邊拍浪逐沙的孩子,大海未曾賦予我文學的天分,繆斯未曾用她的手撫摸過我.長大後,我離開故鄉的海.在城裡的一家書店裡,我第一次接觸了那麼多的書.有一次,我從琳琅滿目的書櫃里抽出一本詩集,上面印有泰戈爾的引言:「用你手中的錢幣買下一本詩集吧,它會使你的心快活得像一隻小鳥,自由地飛翔在無限的空靈之中.」僅僅是看了一眼,我便如獲至寶地買下了它.從此泰戈爾領我走向了一個繽紛的世界.我迷上了詩,正如我迷戀那深沉廣闊的大海一樣.
我第一次發現了詩的魅力正如陽光那樣燦爛.詩里走出了樂觀豪放的李白、深沉憂郁的杜甫、清麗婉約的李清照……他們用風格不同的筆向我展示了世間的萬物.漸漸地我又讀懂了汪國真的誠摯、舒婷的細膩、聞一多的深刻;我與雪萊、普希金交朋友,領略了世界詩苑的璀璨.慢慢地,我發覺自己已離不開詩了.詩用它無形的手時時扣動我的心弦,撥出動人的琴聲,令我如痴如醉.於是在課堂上,我從老師口裡知道了顧城那「黑夜給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的嚮往;在課外我吟誦著,進入那「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的意境.我真的感到自己像泰戈爾所說的那樣像一隻快活的小鳥,自由自在地飛翔在無限的空靈之中.
讀了許多詩,我不禁懷著一個夢想,用我的詩輕輕扣動文學殿堂的大門.每當別人嬉戲玩耍時我醉心去探究萬物的美;當萬家燈火熄滅時,我獨自一人在燈下構築詩行,細細的筆尖流出小鳥的歌唱、花朵的綻放、嫩草的生長……用自己的筆譜寫心中的歌,與萬物同歡樂.每當我把詩稿郵寄之後,等待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盡管大多數石沉大海,但一想起江國真的「失意時,就唱一首歌;煩惱時,就寫一首詩.因為生活總是美麗的」這句話時,我的胸就異常地開闊起來.偶爾看到自己的文字變成了鉛印的字,便激動得幾夜睡不好覺.盡管無人喝彩,但我感到文學殿堂的大門正徐徐開啟,繆斯女神向我微笑,我那稚嫩的詩正圓著我的文學夢.
我醉心於讀詩,醉心於寫詩.那一行行詩句是一隻只飛翔的彩蝶,帶我到美麗繽紛的大花園;那一首首詩又像是一隻只螢火蟲,「發出了微弱的光,但攢起來將是亮麗的光」.
永遠與繆斯結緣,我無悔.
Ⅸ 以"語言是一首詩"為題的 作文500字
是明代詩人於謙的《石灰吟》。
這首詩是明代名臣,民族英雄於謙之作。詩的全文是這樣的: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碎骨粉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首句「千錘萬鑿出深山」是形容開採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燒若等閑」使人感到不僅是在寫燒煉石灰石,它還象徵著志士仁人無論面臨著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等閑。第三句「碎骨粉身全不怕」極形象地寫出了石灰石燒成石灰的過程,而「全不怕」又寓有不怕犧牲的精神。而最後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作者直抒情懷,立志要做純潔清白的人。
這首詩是一首借物言志的詩。句句都在寫石灰,而實際上卻句句在寫人。前兩句就石灰的特徵說人,「若等閑」三個字,抒發了作者在困難面前的大無畏精神。末句表現了丹心照汗青的高風亮節。作者用這寥寥數十字,就深刻地反映了忠心報國的高貴品質,為人們樹立了一個榜樣。
當我第一次讀到這首詩時,心中熱血澎湃,被這種豪邁氣概所深深吸引。「千錘萬擊」、「烈火焚燒若等閑」、「碎骨粉身」這些詞彙語句映入我眼簾時,我心中感受到的是無所畏懼的精神和豪邁不已的氣概。
作者於謙身為明代大臣,以身作則,精忠報國,清白做人。他以這首大氣的七言絕句比喻自身,其語言明白,內涵深刻,其人與詩,永垂不朽。這首詩表達的正是:做人要像石灰一樣堅貞不屈,即使「千錘萬擊」、「烈火焚燒」「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