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素材題目 > 廣東高考2015作文題目

廣東高考2015作文題目

發布時間:2021-02-17 17:49:15

❶ 高考作文——2015廣東考卷滿分作文

滿分作文:帶你去看花海
昨日之時,你教我草長鶯飛,細雨朦朧。
今日之時,我教你細數花名,測天看雲。
仍記得小時候,父母外出,外婆你總是在鄉下帶著我忙農活。正當夏時,天氣炎熱,忽然一場大雨,你放下農活,笑眯眯地翻過我趴在床板上的身子,說:「囡囡,熱了吧?走,外婆帶你涼快去。」一個激靈,魚躍而起。外婆打著把破舊的傘,肩上騎著小小的我便出了門。外婆所說的「納涼好去處」竟是村裡的一片蓮藕地。地是小方的淺池塘,有一間破木屋,我們進去時已濕了身,外婆順手摘了片荷葉搭在我的頭上,淺淺的荷香,彷彿我就正是荷花欲開時剛醒來的花仙子,我離荷塘多麼多麼近啊!大雨沖刷了盛夏的暑氣,連人身上的毛孔都是清涼的,溢著花香的。
荷花淡淡開,在風雨中舒展姿態,綠色的裙擺隨風揚起。我偎依在你懷里,糯糯的聲音問道:「外婆,為什麼下雨了就會涼快?為什麼荷花夏天開?為什麼… …」「哎呦,可問怕外婆了!外婆哪裡知道些什麼,外婆只管曉得看看天,就知道明天下不下雨。」「那後天呢,大後天呢?」我追著問,你捏了捏我的小臉,說:「那要等囡囡長大後才能教外婆了。」我心中略有惆悵,這片荷塘已離我有些遠了。
是啊,長大了,我會了。我會牽著你去散步,瞧見路邊開得正爛漫的小野花,我可以指著它,告訴你:「外婆,那是覆施子,有清熱解毒之用… …那是金錢草,因為它的葉子圓圓的像銅錢……」你笑而不語,臉上盡是自豪。你突然看看天,我知道你想看清天上的雲是怎樣的狀況。但你眯著眼,總是看不清,覺得天更遠更遠了,自嘲的說道:「哎!老了,眼睛不中用了。」我拍拍你的手背,翻了翻手機里近幾天的天氣預報,說:「外婆,明天又是晴天呢,這個星期都不會下雨,我們去看荷花吧,我可以告訴你荷花有哪些葯用價值哦。」我揚了揚手機,天空就在這里,自然也在這里,不遠。我們可以離那片荷塘更近。
很感謝你,帶我去看荷賞雨,讓我親近自然,獲得感性認識;現在,我帶你去看荷花成片,給你數數荷花的葯效,讓我們理性認識自然,不必遺憾。
我們,去看花海成片,細數花名。

❷ 2015廣東考生高考滿分作文有多少篇

朋友就像是夜空里的星星和月亮,彼此光照,彼此星輝,彼此鼓勵、彼此相回望.朋友也就是鑲嵌在默默的答關愛中,不一定要日日相見,永存的是心心相通;朋友不必虛意逢迎,點點頭也許就會意了;有時候遙相暉映,不亦樂乎?
花落才有花開,有散才有聚.若沒了那一份無奈,又怎懂得珍惜.我們總是不遺餘力地追求那一個天長地久,我們總是千方百計去留住那一個結果,卻不知天有老時地有荒,這世界哪有不變的情?卻不知如果曾經擁有過美,便不需去強求什麼結果.這世界許多東西沒有永恆,這世界許多事情沒有結果,而美麗依舊美麗,輝煌照樣輝煌,又何必斤斤計較時間的長短,又何必兜兜轉轉尋求因與果.

❸ 2015廣東高考作文題,求範文!

夏日的涼風,從身邊慢慢劃過,讓我感受到酷熱中的一絲絲的涼爽。清涼的雨溫柔地降落下來,滴打在我的耳朵上,讓我聽到夏的歌唱。我慢慢從夢中醒來,拿出我的夏日百寶箱。
——題記
走進六月的校園里,夏季正在悄悄地綻放。我耳邊傳來美妙的歌聲:夏季是屬於你的季節,你綻放了嗎?此時此刻,我的心情好像一隻草莓味的冰激凌,酸酸的,甜甜的。
迷人的夏裙
我有許多漂亮的裙子,一到夏天我就會拿出來穿,美美的。
裙子,本是夏天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但是,現在卻不行了。學校里,像我們這個年齡的人,已經很少有人會穿裙子了。我為之感到可惜,她們已經放棄了這份只屬於女孩子的簡單和快樂,就像放棄了一條抵達美好世界的秘密通道。我認為裙子其實應該是青春靚麗的一種象徵。15的年齡,有什麼不可以拿出來在陽光下展示的呢?微風輕輕吹過裙邊,我們青春飛揚,我們陽光燦爛,我們有甜蜜的笑容,感覺世界好像消失了,只有自己在輕盈翩飛。
夏日的遐想
我的抽屜里有大疊大疊的雜志,當做題做到腦袋發脹的時候,我就把它們捧出來,嘩啦啦地翻。
「新加坡」,一本書上的主題,我想去那裡。那個靠近赤道,一年四個夏天的國度。每天平均氣溫攝氏27度到28度。午後兩點鍾左右會下一陣雨,像是場約定的傾訴。該怎麼形容它的熱,一種曖昧的天氣。赤道的陽光如同情人熾烈的親吻,讓人從頭到腳燃起一蓬蓬小火焰。因此大多島上孩子的皮膚都是健康的小麥色,泛著自然的光澤。
你看到了嗎?這被風吹過的夏天,溫暖柔情的海浪,花開四季的島嶼,讓人陶醉。真的!長期居住在內陸的孩子,對於海總有著一種特別的鍾愛。
酸澀的夏味
怎麼去擁有一道彩虹?怎麼去擁抱一夏的風?
你還記得自己在第幾個夏天,遇上那一個歌手。你還記得在聽第幾張專輯的時候,你深深地愛上了他。你還記得又是在哪一場下著雨的演唱會,他面容冷漠地要你忘掉他。於是從此你不願再把那個見證你失敗愛情的歌手當作心愛。你記得嗎?
你在他的身上看到自己的成長,遇見了自己的未來。
總有孤單,總有悲傷;總有疼痛,總有殘缺;總有珍惜,總有祝福。生活就是以這樣無限豐富無限博大的可能性向前推進。
我所能想見的完美夏日,在歲月的流淌中開始有了一個模糊的形狀。就好像遇上某一個安靜的路人甲,即使只是打了個照面,也能夠感受到他的鼻息、他的溫度。一定能夠!
因為我知道。夏天是我的季節中最美好最美好的。

❹ 廣東高考的作文題目

萬物在傳遞中綿延不已,人類在傳遞中生生不息。技藝、經驗可以傳遞,思想、感情可以傳遞……

請以「傳遞」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標題自擬,文體自選(詩歌除外),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

❺ 2015廣東高考語文作文怎麼寫

信息時代對自然的審美與思辨
點評人:華南師大文學院院長、語文課評卷組組長陳少華
材料著意在信息時代,從不同途徑感知自然,來切入人與自然的關系這個具體主題。每個考生可根據自己對自然的認識、感悟、理性展開對自然的審美與思辨,在立意與語言表達上,有自己的特點就好。
材料通過傳統的看雲識天氣與現代氣象預測相比較,展示出在對生活有使用價值的自然規律的把握中人們離自然的「近」與「遠」;通過在森林中接觸自然與通過網路了解自然這兩種途徑,展示出人們在對自然的感性體驗和理性認識中離自然的「近」與「遠」。
材料末段認為:「從不同的途徑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遠』。」材料只陳述事實,不做評判,意在引發考生的思考。考生可以通過不同途徑下對自然或「遠」或「近」的感知和體驗,呈現人與自然的關系,並思考背後的原因與存在的深層次問題。(羊城晚報記者 王倩 尹安學)
人與自然是個大主題,內涵開闊層面豐富
點評人:華南師大文學院副院長、語文科評卷組副組長李金濤
今年的作文題是新材料作文,沒有給出具體觀點,就為引發考生的思考,考生可以從材料中歸納提煉自己的觀點,這也符合考試大綱的要求。
今年的作文題立足信息時代,考生可以從不同高度切入人與自然的主題,展開對自然的審美和思考,討論人與自然的遠與近。
人與自然是個大主題,內涵開闊層面豐富,無論考生的能力如何,均有較大的發揮空間,偏題跑題的可能性較小,也不會無話可說。考生要比的就是如何展示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寫作能力,以及寫作的深度性、論述的完整性和思考的周密性。今年的題目比往年的作文題好把握,估計平均分至少不會低於往年。(羊城晚報記者 王倩)
這個題要回答得好,需要強調思辨性
點評人:北京大學原中文系主任溫儒敏
題目出得很不錯,講信息社會給人類帶來的便利,但是也帶來一些新的問題,比如人與大自然的疏離等,以前也有一些省市出過類似的題,講科技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正負方面的影響。考生可以具體從社會、得失的角度去談,考慮到信息社會人如何多接近大自然,當然這個角度可能平一些。
其實這個作文題要想做得好,還是需要一定的思辨能力,因為人類面對科技、面對大自然有一些屬於哲理性的東西,比如人與科技的關系,人與大自然的關系,屬於哲學思考,如果考生能夠稍微再上升一點思考這個問題,發揮的空間就更大了。
這個作文題難度適中,可以拉開一些區分度,也比較聯系生活,學生有話可說,可以發揮,考出他們的水平。
這個作文題適合的文體是議論文,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加以分析。總之,這個題要想回答得好,還是要強調思辨性,不能只批判科技,也不能只崇尚自然,要有思辨性,因為人類面對的是兩個問題,一個是科技,一個是自然。

❻ 廣東2015高考作文題目自擬標題:(親近自然,用心生活)有沒有寫反題

可以,有沒有寫對於自然的感知再到生活的感知?感知自然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生活,題目的立意不錯,文章的內容有沒有離題就看你自己了

❼ 歷屆廣東高考作文題目

2016 看圖寫作,自行復立意 查看題目制
2015
感知自然
查看題目

2014
膠片與數碼時代
查看題目

2013
捐助
查看題目

2012
生活在時代里
查看題目

2011
回到原點
查看題目

2010
與你為鄰
查看題目

2009 談談你對常識的認識 查看題目
2008
不要輕易說不
查看題目

2007
傳遞
查看題目

2006
雕刻心中的天使
查看題目

2005
紀念
查看題目

2004 語言與溝通 查看題目

❽ 2015年廣東省高考作文題目

關注一下上半年廣東的熱點新聞吧,可以根據新聞里的關鍵詞猜想題目

❾ 2015年廣東高考作文題怎麼寫如何立意分析

寫這篇文章,要注意不可離開以下論述核心:1.人親自去自然體驗2.人通過現代專化手段感知自然。
也就是說屬,你要圍繞這兩點展開來寫
我的論點:這二者缺一不可。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深入感知自然,我們離自然是「近」的。
我的論據:人的親自體驗:人感受冬暖夏涼,隨四季變化而更換衣著,改變勞動方式。科學家親自去南極觀察冰川融化情況,臭氧空洞,拍攝有關影像
人通過現代化手段感知自然:利用計算機繪制氣溫變化曲線,模擬氣候變變,深入探究自然界的原理。
建議標題:感知自然

❿ 2015年廣東成人高考滿分作文

2015年廣東省高考滿分作文
從不同的途徑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遠」。
要求:①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文體不限。 ②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 ③不少於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摘要]點評:作者主張取兩者之「利」,遠近相結合地感受自然。 遠近結合,感受自然 看春光雲影,能測陰晴雨雪,然限於目力所及;通過電視,可知全球天氣,卻無觀雲之趣。觀草木於林間,未必能道出花鳥之名;輕點滑鼠,可通知生物之屬,卻丟失花果之清香、叢林之氣息。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太遠。 何不將遠近之利相結合而感知自然呢? 在科技無比發達的今天,人們可通過無比便捷的信息技術來認識世界,感知自然,這固然是好,然而卻少了對行雲流水、鳥語花香的切身感受。而在古代,人們只有對自然的感知交流,而不能完全理解自然,認識自然。二者有其利,亦有其弊,那麼,就讓我們合二者之利,淋漓盡致地感知自然。 回溯古代,杜甫能體驗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氣概;李白能感受到「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的蜀山之險要;蘇軾有對長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贊嘆,有「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的淋雨漫步之悠閑,古人對自然有著無比豐富的體驗與感受,畢竟他們與天地伴,與日月行。然而,卻缺乏對自然的深刻認識,不能把握天地之屬性,世界之本原,樹木之綱屬,因而不能利用自然規律,以造福於人類,以改造自然。跟古人相比,我們是有優勢的,我們可以利用完備的信息系統,獲知大自然的一切信息,能把握自然的本質及規律,既可親身自然,又能了解有關於自然的一切,遠近結合地感受自然之魅力。 再看現代,不少人僅僅滿足於「數字自然」,缺少對大自然「身臨其境」的感受,難道「網路網上動物園」能體現鷹翔狼嘯的氣勢么?難道一張張圖片能盡顯花木之美?更難道那一段段生硬的文字能描述出長江之氣勢如虹?珠峰之直入雲霄?現代人也許能說出很多關於自然的一切,然而當被問及草木之氣味,花鳥之姿態時,卻啞口無言。那麼,讓我們放下手機,離開電腦,走進大自然,去親自體驗「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的恬適,去感受「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淡然…… 大自然離我們很近,也很遠,但我們可以利用既有方法和手段,拉近與大自然的距離。人們創造科技,可以利用其了解、改造自然,但也不要忘了初始的方式,最原真的體驗,將二者相結合,我們便能真正感知自然,享受自然之美。 點評: 這是一篇議論文。作者根據考題材料的內容,認為直接體驗自然與運用現代科技間接感受自然兩者各有「利弊」,前者離自然「近」,但缺乏對自然的深刻認識;後者離自然「遠」,不能「身臨其境」的感受,但可以認識自然的規律。因此作者主張取兩者之「利」,遠近相結合地感受自然。圍繞這一觀點,文章對現代科技背景下人們感受自然和古人感受自然的方式進行了比較,列舉了杜甫、李白、蘇軾等古代詩人寫景的詩說明古人對自然有更豐富的體驗和感
初高中海量作文大全
小升初 中考滿分 高考滿分 高考零分
受,離自然更近,但不能把握自然規律和本質;而今人藉助技術手段認識自然的利弊則與古人相反,所以今人要取古人之長補自己的短,全面感受自然。文章立意切合材料內容,中心觀點明確,思路較清楚。但文章在論證自己的論點時,把兩種感受自然的方式等同於古人與今人對自然的感受方式,且完全否定古人對自然規律的認識等,太絕對化了。文章個別句子有語病。(點評:蓬草) [摘要]點評:瑕不掩瑜,本文仍然不失為一篇優秀的考場急就章。 感知自然需躬行 看著書本中神秘美麗的熱帶叢林,抬頭卻只見鋼鐵森林的冷漠荒涼;嚮往電視里一望無際的蔚藍海洋,卻不曾感覺過海風的涼爽。你是否也曾這樣,感覺自然很近,但又似從未如此遙遠?手機、電視、滑鼠拉近了我們與自然的距離,但從那冷凍的屏幕中,我們終究無法勾勒出自然的模樣。 古人雲: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然而人們只看到了前半句,卻視後半句為無物。的確,各種拍攝工具的推陳出新,令普羅大眾都能從熒屏中感知自然的美好。然而人們卻不知,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自然需躬行! 如不是蘇軾親臨了壯闊的赤壁,又怎能心生「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感慨?如不是李白親臨廬山,又怎能寫出「疑似銀河落九天」這般的千古絕句?如不是毛主席親臨自然,又怎能抒發「指點江山,激昂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的豪情壯志?可見,要想真正體會自然、感知自然,光是從影視、文字間領會是不夠的,唯有親臨自然,才能於草長鶯飛、枝葉枯榮之間,才能於雲卷雲舒、花敗花開尋得自然的真諦。 然而,正如黑格爾所言:存在即合理。電視、手機的存在也有其積極意義。通過天氣預報,人們可避開自然災害;通過影視節目,人們也可聆聽鳥語、細看花開。然而依筆者之見,這些感知自然的途徑並不是在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而是映射出了人類控制甚至統治自然的野心。為了拍攝野生動物,人們干擾了正常的生態秩序;為了人類的利益,人們預測甚至妄想改變天氣,這確是體現了人類科技進步之快,但同時也違背了自古時起便存在的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原則。當自然被裝入了「盒子」,自然的「身軀」離我們很近,但自然的「心」卻離我們更遠。 當下,人們想「看到」自然的需求已被科學技術滿足,然而我們感知自然的期盼卻是科技所無法滿足的。那麼,何不將「行萬里路」當成我們的新准則,去體會黃山之奇、泰山之偉、長江之壯、大海之闊?要想感知自然,諸君自請上路。 本文是一篇比較規范的議論文。作者從直接感知自然的角度入筆,開篇靈活運用命題材料,在對比之中提出「覺知自然要躬行」的觀點,審題准確,立意鮮明且易「令普羅大眾」接受。接著反向假設,運用排比反問句式,羅列蘇軾、李白、毛主席等事例,論據相對充實,論證較為有力。然後很有分寸地指出,光靠「影視、文字」感知自然是不夠的,「唯有親臨自然,才能尋得自然的真諦」,歸因分析合理到位。 更為可貴的是,文章在辨證地肯定「電視、手機」對感知自然「有積極意義」的同時,努力探究感知自然的意義所在,揭示出人類妄想「控制自然的野心」及其導致了「自然的心」離我們越來越遠的後果,針砭時弊,引人思考。 另外本文標題和觀點皆化用古詩,簡潔典雅又略有變化。標題用「感知」,緊扣命題材料;論點用「覺知」,有些哲學意味,頗見匠心。結尾處,「要感知自然,諸君自請上路」,呼告親切,囑托殷殷。 盡管行文中有個別不當的用詞和錯別字,三個史料也有排列順序欠妥的嫌疑,但瑕不掩瑜,本文仍然不失為一篇優秀的考場急就章。(點評:漢文)

[摘要]點評:文章顯示出了考生把握問題的一定思想深度等。 博宏通科學之道,微感自然之美 古諺有雲:「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這是世代積累傳承的觀天經驗,但看雲卷雲舒,從微末中推測天氣變化,是種享受與樂趣。而回頭開啟電視,世界范圍內的天氣預報映入眼簾。兩種感知自然的途徑不同,卻無外乎為觀得天氣,殊途同歸。自然並無需劃分出「近」與「遠」。 對於自然,人理應藉助科學發明和經驗去了解、通達宏觀層面,同時用細膩的心仔細體會和感受身邊的微觀自然之美,方可達成「宏通科學之道,微感自然之美」的境界,實現人、科學與自然最終的「和諧」。 科學與自然從不曾分離。從古代各種水利工具的發明應用到如今發達的天氣監測預報系統發展,人類生產力的提高和科學進步一直相輔相成。人之於自然,甚為渺小,人類沒有能力一一親自探尋自然的所有奧秘,因此自然似乎離人很遠。而科學應用,正是解決人想在宏觀上更好了解自然的需求的有力工具。通過電視,人類可以「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事」地獲取天氣信息、地理資訊,增長了自然知識、彌補了人自身能力和視野的局限。同時,科學知識對人形成科學思想也大有裨益。達爾文曾說,他對自然的興趣正是從前人的科學著作中萌生的,其中的科學理論,如生物的綱目屬種,都對他形成嚴謹的科學思維產生巨大作用。可見,利用科學感知自然,既便捷全面又有利於培養自然科學思維,正是「仰觀宇宙之大」的好方法。 而「俯察品類之盛」則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人生於自然,也歸於自然。漢字「性」中由一人和一生構成,可見人性之真必然離不開生態自然。中國古代有「生」的哲學,生生不息、物我一體是古代哲人們不竭的追求。孟浩然、王維醉心於自然山水,感受天光雲影之變,細觀雲過水動之美,創作出「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這樣反映人與自然渾然一體的傳世佳句。人的生命,融於自然生態,同呼吸、共命運。因而多留心身邊微觀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樹,方可融入自然,「微感自然之美」。 中國儒家學說中重要的「和諧」思想,要求各方面達成統一與協調。在當下,人既不能肆意丟棄傳統感受自然的方式,也無法抵抗科技發展的潮流。因此,務必達成人、科學和自然的和諧統一。就像時興的觀星活動,利用高科技望遠鏡觀測遙遠星體的人們,也同時在夜晚的山上感受涼風與蟬鳴,「信可樂也」! 宏通科學之道,微感自然之美。人既與自然親近、融入自然,又可以更高的視角認識自然。心有宏觀看待自然的「猛虎」,亦可微觀細嗅身邊的「薔薇」。 點評: 文章緊扣材料,提出現代人類當用科學認知與親身體驗二種方式感知自然,具有辯證思維,故立意較高。 文章採用總--分--總的方式結構全篇,清晰又合理。文章在有限篇幅內運用了自然、文學、文化等多學科的知識,內容充實。在表達上,文章徵引名諺、古典詩文,有效地增強了該文的表達效果。 此文章顯示出了考生把握問題的一定思想深度、較為廣闊的知識視野,以及較好的文字表達功底。當然,文章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個別地方用詞不夠准確;文化知識把握亦似是而非。但對於一篇高中生的應考作文,自不可苛求。(點評:志揚) [摘要]點評:文章思路嚴密,是議論文,卻有散文的意趣。 張開雙臂,擁抱自然

「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現代社會,人們打開電視,便可知明日天氣;輕點滑鼠,便一覽生物種類。但朋友,可不可以暫時放下手中的手機,張開雙臂,擁抱自然呢? 「每一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約翰唐尼在《沉思》中寫道。人類從遠古的人猿走來,依自然而生,傍自然而活。可以說,我們,便是大自然哺育的兒女,大自然精妙的藝術品。而工業革命以來,科技在人類與自然間築起了一道牆,人與自然似乎很「遠」,但其實不過一步之遙。 古人很早就開始擁抱自然,為現代人作出表率。王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悠閑令人贊嘆;蘇子「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豁達令人欣賞。即使是在現代,也有千萬「驢友」身體力行,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村上春樹通過日復一日的長跑從大自然中汲取寫作的靈感。穿上跑鞋,不必帶有過多煩慮,便可以跑步去擁抱自然;戴上耳機,不必在意世俗紛爭,自己便是自己世界裡的神。只要我們有親近自然的心,那麼張開雙臂,擁抱自然,對於我們真的不是一件難事。 擁抱自然,為的是收獲一份恬淡,感受一份幸福。看天光雲影,測陰晴雨雪,也不必在乎難逾目力所及,因為目力所及之處,即為風光最美之地。登高遠眺,一覽縱山小的豪情,即為一種「小確幸」。這種小小的確定的幸福,又哪能是獨坐家中所能感到的呢? 顧城有詩:「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草/我們靜靜地站著/不說話/便十分美好。」其實我們擁抱自然,又何必知道花鳥之名呢?細聽鳥鳴婉轉,靜聞花朵香氣,這一切,不就已經很美好了嗎?草長鶯飛,雲卷雲舒,大自然自有其美妙之處;枝葉枯榮,四季更替,大自然自有其生長規律。只要有發現美的眼睛,生活何處不美?自然何時不美? 誠然,自然雖美,但我們也要珍惜愛護,切勿讓伸手可及的美變得可望不可及。柴靜的《穹頂之下》喚發了人們的環保意識。去年的「APEC藍」也讓我們看到政府治理環境的決心。我相信,我們擁抱的,一定是一個純凈無瑕的自然。 「天人合一」一直是儒家提倡的境界。朋友,請暫時關掉電視,請慢下點擊滑鼠的速度。張開雙臂,擁抱自然吧。 點評: 這是一篇議論文。 這篇議論文的論點是「張開雙臂,擁抱自然」。「張開雙臂,擁抱」是感知自然的方式;「張開雙臂,擁抱」也體現了對自然的熱切嚮往之意——對自然「張開雙臂,擁抱」,自然也就不遙遠而離得近了。省高考作文題材料的核心詞語是「感知自然」,這篇文章緊扣住「感知自然」進行闡述,寫了「感知自然」的方式,寫了「感知自然」的效果。文章內容切合題意。 文章思路嚴密。文章在第一段引述材料提出論點後,讀者自然要問:現代人為什麼要「張開雙臂,擁抱自然」?第二段、第三段便依次作了回答:人類是大自然的兒女;古人為我們做了表率。緊接著,第四段寫到:「擁抱自然,為的是收獲一份恬淡,感受一份幸福。」「收獲一份恬淡,感受一份幸福」既是感知自然的目的,也是感知自然的效果。第五段還是從感知自然的效果這個角度來論說感知自然的好處——悅目舒心。接下來第六段提出:自然雖美,我們也要珍惜愛護,唯有這樣,我們擁抱的才是一個純凈無暇的自然。文章最後回應開頭,又冉然升華:張開雙臂,擁抱自然,就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儒家境界。 更值得一說的是語言。這是一篇議論文,卻有散文的意趣。文章以散句為主,間以大量的駢偶句,既流利暢達,又簡潔典雅。駢偶句俯拾皆是,如「打開電視,便可知明日天氣;輕點滑鼠,便一覽生物種類」,如「依自然而生,傍自然而活」,如「細聽鳥鳴婉轉,靜聞花朵香氣」,連標題「張開雙臂,擁抱自然」也都是駢偶句。駢偶句如此之多,固然可能是受作文題材料的影響——材料前兩段用的就是駢偶句式——而著意模仿,但我更願意相信,這是作者閱讀傾向和文字能力的反映——若作者不愛讀駢偶文,不愛寫駢偶句,便難以在考場上這么短的時間內寫出如此大量的駢偶句。駢偶句可敘事,可抒情,亦可議論。作者奉《過秦論》
《原毀》為圭臬耶?傳統文化的傳承有賴此等考生。 在這篇900字左右的文章里還有大量的引用,以引用開篇,以引用啟最後一段,引用共有8處之多。這些引用的出處涵蓋古今中外,不能不令人嘆服。作為考生,人人都積累素材,大家都希望能在行文中有所引用而為文章增色,可是,有幾人能用得這么多,而且用得還算恰到好處?一篇考場作文,有大量的駢偶句,有不少的引用。何為才華?此為才華。 文章當然也有不足,如對顧城《門前》有關詩句的引用便不夠准確,可相對於那些可圈可點之處,這些不足也就無需提了吧。最後我要說的是,能做到書寫工整如此文者,亦實屬不多。(點評:業源) [摘要]點評:記敘散文,選材立意都符合題意,而且中心突出。 走進香山之中 北京的香山就是一個小小的自然圈,秋天的它是那麼的美,如同一處火的海洋。走近其中,就如走近自然。 走上香山的林間小道,踩著落葉吱吱作響,微風吹動,一片片綠的、黃的、紅的樹葉輕飄飄地散落,帶著自然的清新味道蔓延在人們的嗅覺之中。香山的土地是那麼的柔軟,踩上去如同踩在一塊海綿上,時不時浸出一點水來,使鞋子沾滿土的氣息。落葉鋪在地上,形成一道紅火的小徑,待秋天一過,它們化為養料,化作春泥,使香山的樹長得更加茂盛,也讓這里的風景更加美麗。 茂盛的樹上有鳥類鳴叫,婉轉的歌聲猶如天籟之音,引得我們幻想這些鳥類的模樣,它們的樣子肯定是極可愛的吧!一隻不知名的鳥兒從一處枝頭撲棱撲棱地飛向空中,帶著自己的希望向天邊飛去時,也讓我知道了這個自然的神奇,鳥兒帶我更加走近香山的自然。 秋天的香山,美的是這里的樹,紅中夾帶著黃與綠,錯落有致,樹的根須向地下垂直蔓延,突出它們的年齡以及經歷過的滄桑。這里的樹我大多叫不上名字,但又何必去了解它們的名字呢?我們是來親近自然,而不是辨別自然的,自然這么美,為什麼不多去體驗呢?你看這火紅的樹葉飄散是否會讓你想起「霜葉紅於二月花」?這里美麗的景象是否會讓你「停車坐愛楓林晚」呢?自然啊,你為何這么美?讓我站在香山裡為你駐足! 天氣不似預期,天空中風起雲涌,樹葉沙沙作響,散落的葉片層層高。雨,毫無預兆地下了起來,香山中的花果清香、叢林氣息霎時間融入雨水中。人們似乎在雨水中更能走近自然,感受它的愛。當你也隨我撐起雨傘走上半山腰,再俯視山下的樹林,雨模糊了它們,卻給它們帶來一場美麗的交響樂,也給它們繪制出一幅美麗的油畫,這等美景是在電視與電腦中體驗不來的,因為這里還有自然的氣息與自然的聲音。 雨漸小,自然的氣息依舊彌漫在空中。可惜時間給予我領略自然的太少了,匆匆忙忙踩著混和樹葉與雨水的土地,帶著這里的自然味道跟隨旅行團離去。自然的清香留在我心,只有身臨其境才能真正地走近自然。 點評: 「香山那麼美,我想去看看」。這篇作文是記敘散文,選材立意都符合題意,而且中心突出。文章表達符合文體要求,語言有文采。 符合題意表現在,作者自始至終緊扣材料,比如作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具體生動地描寫了香山的紅葉、鳥語、樹木;作文的第五自然段,細致地寫了香山的秋雨,同時又寫出了香山叢林的氣息。 中心突出表現在,這篇文章從頭至尾都在寫用視覺、用聽覺、用嗅覺、用觸覺、用心靈去感知香山這個小小的生態圖。 這篇文章文情並茂,記敘散文特徵突出。「霜葉紅於二月花」、「停車坐愛楓林晚」等詩句

閱讀全文

與廣東高考2015作文題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