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素材題目 > 話題作文自尊如何立意

話題作文自尊如何立意

發布時間:2021-02-17 01:22:46

❶ 話題作文,不知如何立意

從這兩位大師的回答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們的一個共同點,謙虛。及時成為了著名的數學大師或者畫家,他們仍然非常謙虛,並不因為自己的成就而變得高傲,相反能夠很坦然地面對自己所取得的成就,用這樣一種淡薄的心態來面對生活。這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人生境界。而生活中相反的例子比比皆是,很多人在取得了一點點成績時便沾沾自喜,不可一世。。。兩位大師的這種生活態度很值得我們後輩學習和敬仰,不是么。
建議可以從這個角度下筆。

❷ 這則話題作文 該如何立意(高中)

我之前也碰到過這種題材的文章
當時因為看了電影 撞車
就寫了篇關於 文化碰撞的東西

我也忘了具體寫了什麼。。。

❸ 話題作文怎樣立意:化大為小

一、小化角度,限定范圍。在話題或命題作文前後添加詞語是限定范圍,小化角度的最好回方法。一旦增添了詞答語,話題或命題就立即變成主謂短語、偏正短語或動賓短語,受到一定的限定,寫作范圍就縮小了。如,話題是「微笑」,就擬定「微笑與陽光」;話題是「感恩」,就擬定「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恩微笑」;話題是「幸福」,就擬定「唱響幸福」、「幸福不是毛毛雨」。需要說明的是,限定命題作文的構思范圍,一定要在草稿完成,不能隨意改變命題,不然就會弄巧成拙。
有一些半命題作文,選擇詞語既可決定內容題材,也可以決定寫作范圍,選擇另一半時,既要體現出事物的個性,使題材內容更新更亮,出人意外,還要使詞語范圍盡量小一些。如,以「那一次,我嘗到 的滋味」,一般考生大多填的是「勝利」「成功」「失敗」、「挫折」等,也有人填「閱讀」、「人生」等,這些詞語的意思寬泛且又常見,很難寫出新意。也有考生結合自己的人生體驗和情感經歷,選擇「挨打」「碰壁」,選材新穎,角度小巧
。二、舍面取點,寫細寫活。「化大為小」,有時也體現在構思時舍面取點,以點代面。

❹ 高考話題作文如何立意

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通過這三步的提問,找到一類立意不會太難。很多考生不能辯證看待規則有好壞,一味批判;脫離「青少年」的語境而大談突圍等等,都是顯而易見的偏題。

❺ 這篇話題作文要怎麼立意(可以寫哪些方面的)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事物都有兩面,就如水在大風大浪中它能讓船沉沒,但當你處理得當,它又能使船死裡逃生。說明凡事都應看到它的優缺點,都應全面正確的看待各種問題,
以此展開議論。

❻ 怎樣才能做到話題作文立意深刻

高考作文評分標准「抄發展等級」 中有 「深刻」一欄, 要求考生作文能「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提示問題產生的原因,觀點具有啟發作用」。應該說,這個要求對於絕大多數學生來說是比較高的,因為目前學生在作文時出現的審題立意的失誤很多,具體表現在:
1. 有些文章中心不夠明確,全文基本觀點不明朗、不集中。
2.文章基本符合題意要求,有立意,但缺少點睛之筆,使立意缺乏應有的高度。
3.思想境界不高,明顯表現出一些不合適的觀點。
4.脫離現實,或對社會上的一些丑惡現象或不法行為不能用正確的態度和觀點去評論,態度消極,思想悲觀。
5. 立意平淡,人雲亦雲,沒有自己獨到的思考與見解。所有這些都必然會直接影響到作文的成績。

❼ 作文如何立意

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十大方法

一、提煉中心法

這是寫材料作文最為常見且最為穩妥的審題立意方法。寫材料作文時,如果能准確地提煉出材料的中心,並以其作為文章的主旨,一定會使所寫文章既切題又有深度。所以,寫材料作文時應盡量採用這種方法來立意。

【材料】一次,蓋達爾旅行時,有一個小學生認出了他,搶著替他提皮箱。小學生見皮箱十分破舊,便說:「先生是大名鼎鼎的蓋達爾,為什麼用的皮箱卻是隨隨便便的呢?太不協調了。」「不協調嗎?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卻是隨隨便便的,那豈不是更糟?」蓋達爾笑著說。

小學生看著蓋達爾笑了。

【分析】分析這則材料,我們可以提煉出這樣的中心意思:這則材料通過寫大名鼎鼎的蓋達爾和小學生關於皮箱破舊的對話,表達了身外之物可以隨隨便便,但做人卻不能隨隨便便的道理。據此,學生可以提煉出如下兩種觀點:(1)做人不應該隨隨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實學的人,不能徒有虛名。

二、抓關鍵句法

關鍵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關鍵性語句可以作為選擇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關鍵句常常是命題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評議性語句。

【材料】一隻蚌跟它附近的另一隻蚌說:「我身體里有個極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圓圓的,我遭難了。」另一隻蚌懷著驕傲自滿的情緒答道:「我贊美上天,也贊美大海,我身體里毫無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這時,有一隻螃蟹經過,聽到了兩只蚌的談話。它對那隻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說:「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鄰居所承受的痛苦卻是一顆異常美麗的珍珠。」

【分析】通過分析這則材料,學生會發現這則材料中的關鍵句就是螃蟹所說的話——「你的鄰居所承受的痛苦卻是一顆異常美麗的珍珠」。據此,學生可以立意為——成功必須經過艱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悅與創造過程的艱辛密不可分。

【材料】有一個生長在孤兒院的男孩,悲觀地問院長:「像我這樣沒人要的孩子,活著究竟有什麼意思呢?」院長交給他一塊石頭,說:「明天,你拿這塊石頭去賣,但不是真賣,不論別人出多少錢,絕對不能賣。」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場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買那塊石頭,而且價錢越出越高。晚上,院長要他明天拿到黃金市場去叫賣。在黃金市場,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價錢要買那塊石頭。

最後,院長叫男孩到寶石市場去賣這塊石頭,結果,石頭的身價較昨天又漲了十倍,甚至被傳揚成「稀世之寶」。

院長對男孩說:「生命的價值也就像這塊石頭一樣,一塊很不起眼的石頭,由於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價值。」

【分析】很多同學以「珍惜」為話題,寫「珍惜友誼」、寫「珍惜時間」、「珍惜幸福生活」、「珍惜學習機會」等,都未免偏頗。只要我們再全面深入地進行分析,就會明白這則材料的主旨才是話題——「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意義、有價值。」材料對「珍惜」有了更具體的限制。

三、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聯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關系的聯系形式存在的。寫材料作文,審題時如果能由材料中列舉的現象或結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現象或結果的本質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材料】一個六歲的孩子,放學回家後,拿起刀子就要切蘋果。只見他讓蘋果橫躺下,一邊是花蒂,一邊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間。剛要切,爸爸趕忙喊到:「切錯了!切錯!」話音剛落,蘋果早已被切開,兒子拿起一半給爸爸看,喊到:「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顆五角星!」只見蘋果的橫斷面上,由果核的輪廓組成了規則的五角星。

【分析】為什麼會出現五角星圖案?是小孩子不按常規而橫切蘋果。可引申出結論:創造性思維能獲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材料】一個小女孩迷上了小提琴,每晚都在家裡拉個不停。家人不堪這種「鋸床腿」的干擾,每次都向小女孩求饒。小女孩一氣之下跑到一處幽靜的樹林,獨自演奏了一曲。突然,她聽到一個老婦人的贊許聲:「拉得真不錯!」老人繼而說:「我的耳朵聾了,什麼也聽不見,只是感覺你拉得不錯!」於是,小女孩每天清晨都來樹林里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會連聲贊許:「謝謝,拉得真不錯!」終於有一天,小女孩的家人發現,小女孩的琴拉得早已不是「鋸床腿」了,便驚奇地問她有什麼名師指點。這時,小女孩才知道,樹林中的那位老婦人竟是著名的器樂教授,而她的耳朵也從未聾過。

【分析】贊美的力量

四、由物及人法

寫材料作文時,有寓意的材料或敘述「物」的材料,需要學生採用「由物及人」的橫向聯想法進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聯想到人,進而聯想到與材料內容相類似的人生哲理、社會現象等,從而提煉出寫作的觀點。

【材料】據《深圳風采周刊》報道,不久前浙江嘉定徐行鎮發生了一件怪事,一位朱姓村民家中的小貓竟被老鼠活活咬死了。

德國海德堡大學教授穆勒博士在分析研究城市老鼠猖獗的原因時指出:當代城市中的貓,處於一種惡性循環中,一方面是因為貓已普遍家養,有充足的食物而不必以捕鼠為生;另一方面是因為貓無法從老鼠體內獲取一種名為牛磺酸的物質——這種物質能提高貓的夜視能力,於是現在家養的貓幾乎喪失了夜視能力,捕鼠的能力也就越來越差,因此老鼠咬死貓就不奇怪了。

【分析】分析類似的材料時,學生要把握這樣一個原則——一切非人的東西都要聯想到人。上述材料中的主要敘述對象是小貓,立意時學生可以把小貓想像成人,如青少年,把飼養小貓的主人想像成青少年的父母,並由「小貓被老鼠活活咬死」聯想到如今的青少年由於父母溺愛、家庭生活條件優裕等,逐漸喪失了自食其力的能力,從而提煉出這樣的立意——只有放手讓孩子在生活的風雨中經受磨煉,才能培養他們的生存能力。

五、分析關系法

【材料】一位大學生,在校花銷吃緊,寫信向在鄉下種地的父親要錢。信只有三個字——「爸:錢。兒」這封三字信傳開以後,人們議論紛紛。請以這位大學生同學的身份就此給他寫一封信。

【分析】這則材料的中心內容就是三字信。材料中的人物關系是父與子的關系,其正常關系是骨肉關系、親情關系,可是在兒子的三字信中,除了「錢」連接關系外,再也沒有其他,甚或一兩句問候語。說明兒子與父親是一種不正常的關系,究其原因是兒子缺乏禮貌,缺乏孝心,缺乏對在鄉下日夜操勞的父母的安慰。因此,以中學同學的身份給他寫信就要勸導、教育他要懂得孝敬父母。若不從此入手,就會在「花銷緊」要節約上大做文章,而不能切中問題的要害。

六、明確褒貶法

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語句常常蘊含著命題者的褒貶情感,審題時學生必須充分捕捉這些語言信息,細致體會命題者的感情色彩,這樣才能根據命題者的感情傾向確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材料】武漢市的珞珈山,是武漢大學的所在地。山上有聞名遐邇的櫻花園。每年的櫻花時節,遊人如織。總見一些青年朋友穿著和服在櫻花叢中攝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漢留學的韓國青年見此大為不解,她對她的導師說:「他們為什麼要穿著和服去照像呢?我們韓國也有櫻花,但從沒有人穿著和服去同櫻花照像。」她的導師苦笑了一下,無言以對。

【分析】這則材料從導師的「苦笑」「無言以對」來看,表現了導師對那些穿著和服照像的青年人的不滿和鄙視。導師的心聲體現了命題者的意圖,也體現了材料的主旨,即批評那些穿和服照像的中國青年,批評他們崇洋媚外,民族尊嚴淪落,國家觀念淡薄。這則材料所涉及的對象有四個:一是遊人,二是中國青年,三是韓國青年,四是導師。這四個對象表現為材料的四個角度。而最能表現題旨和意圖的是第二和第四角度。在第二和第四個角度中,假如從反面立意,指出「苦笑」是思想封閉的表現,由此而論證中國要走向世界,要增進各國人民的友誼,就必須解放思想。這個文意,雖然新,但不符合材料的題旨和命題者的意圖。所以,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我們應當引導學生正確把握角度與題旨的關系。如果一味求新,「反彈琵琶」,只會曲解原材料的意思。

【材料】一個麵包師長期從他的鄰居——一個農民那兒購買黃油。有一天,他竟然發現黃油的分量不足。以後,他定期稱量,每回都是這樣。於是,麵包師把農民告到了法官那裡。農民在法官面前辯解說:「麵包師向我購買黃油的同時,我也一直從他那裡購買同樣重量的麵包,並且以他的麵包作為稱黃油的砝碼。如果我的砝碼不準,那不是我的過錯,而是他的過錯。」麵包師聽後啞口無言了。

【分析】這則材料中,有一句話暗示了命題者的褒貶情感,它是「麵包師聽後啞口無言了」。「啞口無言」是貶義詞,暗示了命題者對麵包師的行為持否定態度。據此,學生可以立意為——做人要誠信,如果心懷不軌,居心叵測,自己也必將被背叛和欺騙。

七、多向輻射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較散,常常會出現許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沒有一個明確的中心。對於這樣的材料,審題時學生可以採用多向輻射的思維方法圍繞材料展開多角度立意。比如,既可以著眼於甲事物立意,又可以著眼於乙事物立意,還可以著眼於甲乙兩事物的關系立意;既可以聯系事物(對象)的正面立意,還可以聯系其側面和反面立意。

【材料】2002年8月20日,3000多位世界一流的數學家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了第二十四屆國際數學大會開幕式。

在誕生過張衡與祖沖之的華夏古國召開這樣的大會是我們祖國的一大盛事。大會名譽主席——97歲的陳省身教授坐在輪椅上發言時,身邊的國家主席欠身為他調好麥克風。陳省身在發言時含蓄地說:「中國數學領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大會頒發了數學領域與計算機理論運用方面的世界最高成就獎「菲爾茨獎」與「內萬林獎」。三位獲此獎項的都是「老外」,他們都只有36歲,全是1966年出生的。

【分析】這則材料,學生可以採用多向輻射法進行立意。(1)從主席欠身為陳省身教授調整麥克風的細節出發立意——我們國家以及國家領導人非常尊重知識和科學,對科學家更是充滿無限敬意。(2)從獲獎者全是「老外」的角度立意——我國的科學工作者任重道遠,我國還需要再次吹響「向科學進軍的號角」。(3)從三位獲獎者全是36歲的角度立意——我國在科學領域也要「年輕化」。

這樣提煉出多個立意後,學生應該擇優進行寫作。

【材料】有個魯國人,擅長織麻鞋,他的妻子擅長織白絹。他們想到越國去居住,於是有人對他們說:「你們將會貧窮不堪了。」這個魯國人問他是何道理,那人說:「麻鞋是穿在腳上的,而越國人是赤腳走路的,白絹是做帽子的,而越國人是披發的,你們夫妻的特長,在越國是無用武之地的,怎麼能不窮呢?」

【分析】多角度入手:

1、橫向立意:就是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思維順著原材料所告訴讀者的指向去考慮。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不能脫離實際。這種立意的好處是能緊扣材料的基本傾向、主要觀點,因而不會出現偏題、走題的現象。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問題倒過來想想,從相反的角度對原材料提出質疑。

因為越人赤腳、披發,鞋帽就大有市場,就會得出魯人未必會窮的結論。這就要求魯人敢於嘗試、敢於冒險、敢於改革。

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內容的基礎上,對原材料作合理的聯想,進行恰當的推理、引伸。

「虧本生意做不得」,「無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觀點。

4、類比立意:就是通過聯想,把材料的已知內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內容由此及彼地聯系起來考慮,找出其中的相似點。

辦企業、做生意,要根據當地的生產、消費、風土人情等情況,也要根據需要與可能,那麼就要求我們考慮動機與效益,又要揚長避短,才能生財有道。

八、舍次求主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會牽涉許多人和事。因此,審題時學生要明確哪些是材料的主要人物或事件,哪些是材料的次要人物或事件,並舍棄次要人物或事件,從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度審題立意。

【材料】從前,有位年輕的獵手槍法極准,但總捕不到大雁。於是,他去向一位長者求教。長者把他領到一片大雁棲息的蘆葦地,指著站得最高的一隻大雁說:「那隻大雁是放哨的,我們管它叫雁奴。它只要一發現異常情況就會向雁群報警,所以接近雁群很困難。但是,我們有辦法,你現在故意驚動雁奴再潛伏不動。」年輕人照著做了,雁奴發現年輕人後立即向同伴發出警告。正在休息的雁群得訊後紛紛出逃,但沒有發現什麼危險。於是,它們又飛回了原地。長者讓年輕人如法炮製了好幾回。終於,有幾只以為受騙的大雁向雁奴發動了攻擊。如此再三,幾乎所有的大雁都以為雁奴是謊報軍情,紛紛把不滿發泄在了它身上——可憐的雁奴被啄得傷痕累累。「現在,你可以逼近雁群了。」長者提醒道。於是,年輕人大搖大擺地走進蘆葦地。雁奴雖然瞧在眼裡,但它已經懶得再管了。年輕人舉起了槍……

【分析】這則材料中共出現了四個「人物」——年輕人、長者、雁奴和雁群。審題時,學生可以舍棄年輕人和長者這兩個次要人物,從雁奴和雁群的關系入手確定如下立意。

(1)從雁群角度立意:不要輕易誤解忠誠的人,因為被誤解的人因此會放棄忠誠。

(2)從雁奴的角度立意:忠誠被誤解後該怎麼辦呢?是堅持到底,還是放棄忠誠,這是對忠誠的真正考驗。

九、求異同法(異中求同、同中求異)

【材料】

一、維納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個充滿誘惑力的圈套。當斷臂的維納斯出現在人們面前時,吸引了無數趨之若鶩的好事之徒。他們提出了種種接上維納斯斷臂的奇思異想。但迄今為止,仍未有任何一種設計能取得普遍的贊賞。

二、有一次,記者問棒球明星史蒂夫•加里威:「你從來沒有哭過嗎?」史蒂夫回答說:「是的,我從不掉淚。」記者又對他說:「我認為你倒不如像大多數人一樣,有時不妨也掉掉淚,這樣才能證明你是一個真正的人,一個有喜怒哀樂的人,一個感情豐富的男子漢。」

【分析】這兩則材料表面上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但仔細一分析,學生就會發現,它們在本質上有許多相同之處。顯然,材料一中的好事之徒和材料二中的記者都是求同心理在作怪。這就是這兩則材料的共同點,據此學生可以確立這樣的立意:(1)做事要克服求同心理;(2)不可用狹隘的經驗看待世界和生活。

【材料】

(1)①馬克思23歲被譽為當時德國最偉大的哲學家。②恩格斯21就著文批判當時德國哲學家謝林。③列寧17歲就開始革命活動。④毛澤東26歲主編《湘江評論》。⑤徐特立48歲留法,克服困難,學會法語。

(2)①一根木頭擱在山澗之上,下面深不見底,則敢於走過去甚少,但若橫木置於地,則常人皆能步其上而過。②小李第一次演講,他事先也作好了充分准備,但一走上台,看到下面一禮堂黑壓壓的人,便渾身冒汗,腦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話也記不起來了。

【分析】

(1)五個材料都是講偉人們在事業上都有所成就,這是材料的共性,倘若就此立論,觀點就缺乏深度了。進一步分析材料會發現①—④還有一個共同點,即青年時代就出成果,而材料⑤是講徐特立48歲苦學法語有所成,年齡特點與前四位偉人不同。根據這個不同點可以立論:年青時代是出成果的黃金時代,但是,年齡並不是成就事業的唯一條件,關鍵在於有無堅定的志向和堅韌不拔的毅力。

(2)兩則材料,一則是說很少有人能走過擱在山澗上的木頭,一則是說小李演講面對黑壓壓的人一句話也記不起來。兩則材料從形式上看是不相同的,但他們的結果都是一樣——未能如願以償,究其原因都是膽小,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質。由這個共同點,我們可以提煉這樣的觀點:①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成功的重要因素;②要培養良好心理素質。

十、尋互補法

【材料】

①佛羅倫薩詩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②波蘭諺語:「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

【分析】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強調要有堅定的信念;材料②「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是講走路時要有虛心求教的精神,要聽從他人指導。兩者誰是誰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兩者具有很強的互補性,若將兩者結合起來,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因此,可以提煉這樣的觀點: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堅定信念,又要有「常問路」的虛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當然,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方法還有很多。此外,這些方法也不是孤立的,學生在具體的審題立意過程中可以綜合運用幾種方法。

審題立意強化練習:

1、古希臘神話中有這樣一則故事:安泰是眾所公認的英雄,所向無敵,地神蓋婭是他的毋親。安泰在格鬥時,只要身不離地,便可源源不斷地從大地母親身上汲取力量,因而能夠擊敗任何強大的對手。不幸的是,安泰克敵制勝的奧妙,被一個叫赫拉克勒斯的對手發現了,於是安泰被弄到空中扼死了。

【分析】材料寫了三個人物,先要弄清他們的關系,安泰和蓋姬是母子關系,安泰和赫拉克勒斯是敵人,一向無敵的英雄安泰被赫拉克勒斯弄到空中扼死。究其原因,是安泰離開了力量之源—大地母親。

我們可以從三個角度來立意:

從安泰的角度探究他失敗的原因,一向無敵是因為不斷從大地母親身上吸取力量,而被扼死是因為離開了大地被弄到空中,沒有了力量之源,可見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要依靠集體才能有所作為。

從母親的角度看,她給予安泰力量,卻不給予安泰自立的能力,對安泰的悲劇她有責任。所以適當的給予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

從赫拉克勒斯的角度來看,他能打敗安泰的關鍵在於他掌握了對手的致命弱點,所以只有知己知被,才能百戰不殆。、

2、(一)志願軍英雄馬玉祥曾說:「我不是什麼英雄,當年在朝鮮戰場上我是個兵,後來轉業到地方,我也是個『兵』,現在離休了,我還願當個老『兵』,這輩子我掂量自己,只要夠個兵的份量就心滿意足了。」

(二)拿破崙說:「不想當眾帥的兵不是一個好士兵。」

請你聯系時代的特點來談談自己的看法,寫成一篇議論文。

【分析】先找出兩則材料的同和異,談的都是理想和自我價值的問題,但看法迥異。對馬玉祥的話,應抓住關鍵的一句,「這輩子我掂量自己,只要夠個兵的份量就心滿意足了」,理想的確立應從自身實際出發,在普普通通的崗位上照樣能幹出成績來,能實現自身的價值,要正確理解「兵的份量」的具體內涵。而對拿破崙的話我們要作具體分析,不宜籠統地肯定或否定,想當元帥的兵是有目標有理想的,但要明確為誰而當、為什麼要當元帥這些問題,才能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審題時還應注意「聯系時代特點」這句話,也就是要立足於時代的高度,結合當代青年所擔負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來思考這一問題,同時還應聯系自身的實際來確立人生的目標。比如你欣賞老黃牛還是千里馬,我們的時代需要老黃牛的精神,千里馬的速度。因此,可立意為:

人生既要有拿破崙那種雄心壯志,也需要馬玉祥那樣甘於從平凡做起的精神,因為任何雄心壯志的實現,都離不開腳踏實地地苦幹。

3、從前,在美國標准石油公司里,有一位小職員叫阿基勃特。他在出差住旅館時,總在自己簽名的下方寫上「每桶四美元的標准石油」字樣;在書信及收據上也不例外,簽了名,就一定寫上那幾個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四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沒有人叫了。

公司董事長洛克菲勒知道這件事後說:「竟有職員如此努力宣揚公司的聲譽,我要見見他。」最後,洛克菲勒還指定他為自己的繼任者,成為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長。

請就此材料,寫一篇文章。

【分析】寫上「每桶四美元的標准石油」,只是一件舉手之勞的事,誰都可以做得到,可是只有阿基勃特一個人去做了,而且堅定不移,樂此不疲。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人的才華與能力在他之上,可最後只有他接了洛克菲勒的班。可立意為:

有些人常常不屑去做一些不起眼的小事,然而事實上,做好不起眼的小事,體現了敬業精神,這正是築起大廈的基礎。

4、張老師在一次上語文課時,誤將「晏」寫成「宴」,李明同學當即指出了他的錯誤。張老師把「宴」改成「晏」之後說:「唔!漢字就是這個毛病,相同的零部件,擺的位置不同,結果就不一樣。外國文字可不會這樣。」誰料話音剛落,李明同學又舉手了。張老師問李明同學有什麼問題,李明同學說:「英文的god(上帝)和dog(狗)呢?」……

就李明同學的做法寫一篇議論文,題目自擬,不少於600字。

【分析】解答過程如下:

第一步,認真閱讀。

這是答好供料作文題的前提和基礎。此題的內容可以概括為一句話:學生李明連續兩次當場指出老師的錯誤。

第二步,提煉觀點。

從邏輯上講,對李明同學的做法,無非是三種態度:要麼贊同,要麼反對,要麼部分肯定,部分否定。於是,提煉觀點如下:

①李明同學勇於質疑,求真求實的精神值得提倡。

②李明同學不顧場合、對象,讓老師下不了台的做法不可取。

③李明同學勇於質疑的精神可嘉,但具體做法還可商榷。

在實際答題中,有些同學提煉出的觀點竟是「張老師的行為崇洋媚外」,這顯然有些跑題了,寫的不是李明的行為而是張老師的行為了。

第三步,聯想素材。

上述三種觀點均可以寫。如選定第三種觀點,那麼,不妨全面展開聯想,想到什麼就先記下來。例如可能會想到以下各條

①當說不說的好好先生②鄒忌諷齊王納諫

③敢於直諫的魏徵④《火刑》(布魯諾)

⑤伽利略推翻亞里士多德的落體理論⑥面對歹徒,敢說敢斗

⑦人非聖賢,孰能無過⑧真理的相對性與絕對性

⑨外國文字與外國月亮⑩愛迪生晚年自以為是,一無所成……

第四步,列出提綱。

根據選定的觀點和想到的素材,列出寫作提綱。限於時間,此提綱不宜過細。下面是一份擬好的提綱:

①中心論點:

李明勇於質疑的精神值得學習,具體做法還可商榷。

②引論:簡述材料,提出論點。

③本論:A、列舉、簡析生活中不正常的現象。

B、結合典型事例(正反)剖析說理。

C、論「進諫」需要勇氣。

D、結合有關哲學原理分析。

④結論:總結全文,辯證分析。

⑤素材:A、商紂王、魏徵B、布魯諾、伽利略

C、比干、屈原D、鄒忌

從上列提綱看,想到的素材中的⑥⑨兩條顯然應刪除。②③⑦屬同類素材,④⑤⑩應歸為一類……這些素材不一定都用,只要選取一部分就可以了。

第五步,撰寫成文。

5、一位裁縫在吸煙時不小心將一條高檔裙子燒了一個窟窿這,致使其成了廢品。這位裁縫為了挽回損失,憑借其高超的技藝,在裙子四周剪了許多窟窿,並精心飾以金邊,然後,將其取名為「金邊鳳尾裙」。不但賣了好價錢,還一傳十,十傳百,使不少女士上門求購,生意十分紅火。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從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或其含意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分析】材料中的裁縫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藝,使自己擺脫了失誤不利的局面,變廢為寶,走向成功。在理解題意的時候要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詞句來准確把握立意的關鍵。「不小心」「廢品」「為了挽回損失」等詞可以幫助我們明確「金邊鳳尾裙」的發明並不是主觀創新和時尚潮流的產物,而是一種「挽回損失」,靈活地變「廢」為寶的作品。「憑借其高超的技藝」「精心」「取名為『金邊鳳尾裙』」等詞句告訴我們裁縫能夠變廢為寶的主要原因是他主觀上並不放棄,甚至非常用心,加上技藝高超,創意無限。

因此,從立意上看,我們認為以下幾種立意屬於准確地理解材料,應判切合題意,內容項在一檔打分。

(一)人要從不利走向有利,就要依靠自己永不放棄的精神。(二)人要從失誤的陰影中走出來,就需要聰明過人的智慧、靈活變通地思維、高超絕妙的技藝。(三)成功往往有其偶然性,但更有其必然性。

其中(一)(二)兩點可同時採用,也可從任意一個或幾個角度立意。

以下幾種立意屬於較准確地理解材料,應判符合題意,內容項在二檔打分。

(一)做人不能被失誤打倒。(二)要戰勝困難才能成功。(三)挫折不可怕,戰勝挫折才能成功。

這幾類立意只是抓住了材料的表面現象,而沒有深入理解裁縫成功的根本原因,因此在內容只評為二類。

以下立意屬於對材料的理解存在一點偏差,應判基本符合題意,內容項在三檔打分。

(一)創新塑造成功。(二)天生我材必有用。

其它立意則屬於偏離材料,應判離題,內容項在四檔打分。如「潮流往往是偶然的創作」「我們不應盲目追求潮流」等。

❽ 話題作文立意如何走向深刻

高考作文評分標准「發展等級」 中有 「深刻」一欄, 要求考生作文能「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提示問題產生的原因,觀點具有啟發作用」。應該說,這個要求對於絕大多數學生來說是比較高的,因為目前學生在作文時出現的審題立意的失誤很多,具體表現在: 1. 有些文章中心不夠明確,全文基本觀點不明朗、不集中。 2.文章基本符合題意要求,有立意,但缺少點睛之筆,使立意缺乏應有的高度。 3.思想境界不高,明顯表現出一些不合適的觀點。4.脫離現實,或對社會上的一些丑惡現象或不法行為不能用正確的態度和觀點去評論,態度消極,思想悲觀。5. 立意平淡,人雲亦雲,沒有自己獨到的思考與見解。所有這些都必然會直接影響到作文的成績。
近幾年話題作文備受推崇,應該說話題作文給了考生更多立意的空間,能讓考生充分發揮自己在作文立意方面的特長。話題作文都有一定的文字來引出話題,這如引言,在形式上與材料作文也有一定的相似,但這段引言並不是用來限制考生的,它只是話題的一個引子,只提供一定的思維啟發。考生作文立意除了要在所限定的話題范圍之內,還應注意立意本身要深刻,要注意立意的價值取向,要能體現正確的、積極向上的思想和價值取向,要與社會發展的主流思想、與時代精神相一致。
那麼,高考作文立意如何走向深刻?我以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去加強訓練和引導:
一.將話題放到閱讀背景下。
任何一個話題,只要涉及一定的人文歷史背景,我們就可以將它放入閱讀背景下思考,利用他人對這些內容的看法或思想,錘煉自己的觀點。比如,以「幸福」為話題的作文,我們可以讓學生回顧以前讀到的關於「幸福」的文章,歸納別人對於「幸福」的看法,在總結歸納中,形成自己的想法,進而上升到立意。自從人類有了思想,就有了對於「幸福」問題的思考,古今中外對於「幸福」的闡述不知有多少,我們要盡量讓學生把話題置於閱讀的背景下,從別人那裡得到啟示,或發前人所未發,或把前人講的某個內容說得更透徹,或從另一個角度去加以闡發。我在指導學生寫「幸福」這一話題時,翻印了畢淑敏的《提醒幸福》、周國平的《幸福與痛苦》和趙南元《科學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幸福嗎?》等文章,讓學生充分對「幸福」問題深入思考,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別人的思想與學生的思想碰出火花,這樣學生作文立意就不會只停留在表面上,而會形成自己獨特的思想,進而讓立意走向深刻。
二.將話題放到人生背景下。
分析這些年來高考作文的題目,「鳥兒的評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戰勝脆弱」、「心靈的選擇」、「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轉折」、「規則」等等,都直接或間接地考查著考生的主觀世界。面對具體的人、具體的事,是全面客觀地評價,還是攻其一點不及其餘;是樂觀積極地正視,還是悲觀消極地躲避;是患得患失,只顧自己,還是胸懷大局,兼顧大家,反映出一個考生的人生態度,反映他們是否品學兼優。人生是一個大話題,它包括我們的生活態度,生活信念,看問題的方式方法,為人處世的准則等。如果我們在作文將話題置於人生的大背景下去考慮,就能使作文思路得到進一步拓展,寫出更為深刻的文章來。
高考試題繼承了作文關注人生的傳統,將思考的方向引向思維方式、心理、情感因素等層次,這種導向可以讓學生的心智更加健全,思想更加成熟。比如,「細節」這一話題,我們在審題立意時就應該想到,人的一生便是由一個個細節組成的,許多細節讓人感動,讓人終身難忘。然後,學生才會在人生的長河捕捉細節的金魚。有一位學生寫道:「細節是放學回家後母親的一聲問寒問暖,細節是做完作業後父親的一句早點睡覺,細節是講完題後老師詢問你是否懂得的眼神,細節是生病後朋友遞來的一絲不苟的筆記。細節很小,卻讓人持久地感動。」 在將「細節」置於「人生」大背景下後,這位學生寫出了「真正的溫情,只在細節中默默傳遞;真正愛你的人,也只在細節中表達關愛」的美妙句子。這比那些空談關愛和溫情或空談細節的同學不知要高明多少。
三.將話題放到現實社會中。
話題作文雖然立意自定,但在作文中表達出來的思想觀點和感情傾向除了要健康、積極向上,還要有時代氣息。關注社會,聯系現實也是高考作文的一個重要方面。一般來說,要與現階段倡導的「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等社會公德相一致;要與開拓創新、奮發有為、與時俱進的新時代精神相一致;要與環境保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新世紀意識相一致……當學生拿到一個話題時,可以把它放到現實社會中去加以考察,看看話題有些什麼讓人深思的東西。像「誠信」這一話題,應該是當前仍至今後全社會普遍關注的內容。其實高考中出現這一話題並非偶然,中國自古是個重信用的國度。「君子一諾,重於泰山」、「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是古人對誠實守信鄭重的宣誓。正是這種宣誓,使誠實守信的理念伴隨了我們民族發展的幾千年,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主流和中華民族的美德,也成為幾千年來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准則。但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社會開始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型,身份社會也開始向契約社會轉變。在這個轉型期內,社會的信用狀況卻不容樂觀,從國家信用到金融機構的信用,從企業信用到個人信用,常常處於被質疑的境地。「誠信」這個話題正是基於中國加入WTO之際,「打造誠信中國」,讓誠信成為「核心競爭力」這樣的前提之下。如果對窗外的世界不聞不問,又如何能捕捉到時代的脈搏呢?
所以,我們平時一定要讓學生關注社會。讓學生通過傳媒(如《實話實說》、《東方時空》、《焦點訪談》等)更多地了解生活,這不僅開闊了他們的視野,提高了思想認識,而且在對事件現象的辯析和討論中,學習了理解和評判事物的方法,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立思考和表達能力。引導學生去關注和思考發生在他們身邊的諸如環境保護、西部開發、素質教育、農民負擔、腐敗現象、升學就業、青少年犯罪、庸俗文化泛濫、社會風氣惡化、貧富懸殊加劇、精神家園喪失以及貧困、失業、失學、民生、民心乃至國際政治風雲變幻等等精彩紛呈的事件。只有讓這些我們天天看到、聽到和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現實進入學生的視野,進入語文教學課堂,反映在學生作文的筆下,學生的作文才能有源頭之活水。
總之,話題作文要立意深刻,就要引導學生加強閱讀,關注社會,思考人生。當學生把話題放到閱讀、人生、社會的大背景下思考後,學生才能透過現象挖掘出本質性的東西,才能在常人的觀點或說法上再進一個層次,才能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那一點。

❾ 高考作文怎麼立意深刻

無論是話題作文、命題半命題作文、還是新材料作文,我們首先要做到的是觀點的與眾不同,在此基礎上再做到深刻。那麼怎樣才能做到深刻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挖掘材料的核心內涵,張揚個性;對材料中的觀點進一步闡釋;對材料的核心立意進行橫向和縱向聯系;利用逆向思維,從反面切入立意;多角度立意,篩選能深入論述的點展開。

搶分策略一:對核心概念進行拓展

新材料作文的材料,一般都能從中挖掘出核心概念來,為了使我們的立意更深刻,我們就應抓住這核心概念深入拓展。
中心事件或核心概念往往承載了一定的象徵意義。如2013年北京卷:
科學家:假如請愛迪生來21世紀生活一個星期,最讓他感到新奇的會是什麼呢?
文學家:我想,手機會不會讓他感動不可思議呢。
科學家:我同意,手機是信息時代的一個標志物,簡直稱得上是一部掌中電腦,豐富的功能一定會讓這位大發明家感到新奇。
文學家:手機的廣泛應用,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觀念意識,或許這也是愛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很明顯,這則材料的核心概念是「手機」。而「手機」這個概念承載著新媒體、新科技,甚至是新的溝通方式,新的思維方式的功能。
再如2012年廣東卷。
醉心於古文化研究的英國歷史學家湯固比曾經說過,如果可以選擇出生的時代與地點,他願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紀的中國新疆,因為當時那裡處於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臘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國文化等多種文化的交匯地帶。
居里夫人在寫給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說:「你寫信對我說,你願意生在一世紀以前……伊雷娜則對我肯定地說過,她寧可生得晚些,生在未來的世紀里。我以為,人們在每一個時期都可以過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很明顯,其關鍵語句是「每一個時期都可以過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有相當多的同學就立意為「活在當下」,但大多為平庸之作,究其原因,多數文章是在平面上滑行,沒有對活在當下的「當下」進行深入的拓展。下面一篇文章就做得較好。

活在當下
廣東一考生
這是一個薄霧彌漫的夏晨,窗外,田園里,一團霧氣裊裊上升,盤旋,然後化作一陣氣泡,消失在半空之中……忽然覺得,這一刻,活在當下,挺美。
也許是被當下的美景所吸引,手中拿著的書不經意滑落於指間。把《堂·吉訶德》拾起,忽然想到,這書的主角——訶德,領悟哭笑不得的訶德,到底想活在哪一個時代?
我想他是想活在舊時代中騎士時代的,那是一種怎樣有趣的生活?他可以騎著毛驢當駿馬,指著風車當勇士,其中的單純與瘋狂是無可厚非的,也許也是我們這個社會,這個社會的人們心裡所嚮往的。湯因比也曾說,他想活在公元一世紀的中國新疆,正如訶德被騎士小說里的情節吸引一樣,他也被那裡豐富的文化所吸引了。他們都願活在當下,過去的當下……
然而,他,訶德,卻極度嚮往著將來的榮譽與地位,成為皇帝或島主。那麼他該活在將來。活在將來,我從來未曾渴望過,並覺得那是一個極不現實的念頭。但伊雷娜也願,活在未來的世紀里。也許是覺得那是個有趣而且有用的時代吧!他們都願活在當下,將來的當下……
我沉默了……
活在過去,抑或將來,是出於怎樣的念頭?抑或一切都無理由可言?也許是覺得過去和將來都比現在好。這又讓我想起居里夫人說過的一句話:「人們在每一個時期都可以過有缺而且有用的生活。」是的,我想,縱然過去令人回味,將來令人嚮往。但,活在當下,也可以是人生絢爛的一筆。
可不是嗎?訶德也曾活在當下。當他親愛的外甥女喂他喝葯的那一刻,他也曾許諾,不再痴迷於其實小說,他獲得過溫暖。張愛玲說過,於千萬年之中,恰好趕上了。當下,我們趕上了我們所愛的人,所有意義的事,那麼活在當下,當然也是人們應該認識到的。
活在當下,及時回首身邊的人,及時珍惜身邊的事,及時領悟身邊的事,那麼,今天,卻已省卻無數個昨天、明天。
活在當下,也許會有些許無奈,有些許挫折,有些許不快,但看見你窗外夏日的陽光傾瀉一地,當下的美景又怎能忽視?一切看著很美好,只因,活在當下。
這篇優秀習作,除了首尾呼應,條理清晰;文字親切隨和,通過自己的舉動、想法來串聯全文;最重要的是對「當下」這個概念的創造性解讀,將當下理解為「過去的當下」、「將來的當下」和「現在的當下」。將「當下」的概念拓展開來,令人耳目一新。不但擴大了論述的面,在立意上更高人一等。也因此能從全省幾十萬寫「活在當下」的作文中脫穎而出,鶴立雞群。
對核心概念的拓展,我們還可以挖掘其引申義與比喻義。如有同學以「底線」作為自己文章的核心概念,在拓展時,就拋開「底線」的本義,而從其引申義,事物的最低的條件、最低的限度出發論述,取得較好的效果。
底線是最低的限度,不可逾越的界限。世間萬物都有底線,越過了底線就會引發意想不到的後果。60萬年前那次小行星撞擊地球,一定超過了很多物種生存的底線,其後果是大量生物滅絕。二氧化碳能較好地保護大氣層,可是越過了底線就會產生溫室效應。人的心中也有無形的底線,實施制約著人們的行為,就道德倫理而言,底線就是做人的基石,是處世的最起碼准則,也是人們安身立命、維護自尊的法寶。

搶分策略二:對材料中的觀點進一步闡釋

我們很多同學在立意的時候,基本上是抓住材料中的總結性句子展開,然後論述它的正確性,整篇文章都是在平面上滑行,沒有深度。我們要做的是,盡量在材料中觀點的基礎上進一步闡釋。如有考生這樣行文:
人生中的賽跑,是在有限的時間內看你跑了多少路程。由此看來,唯有善於賽跑,才能贏得時間,跑出更多路程,彰顯出魅力的人生!
善於賽跑,要贏在起跑線上!……
善於賽跑,不能輸在彎道上!……
善於賽跑,必須堅持到底,決不放棄!……
這是2012年福建高考一篇優秀作文,從審題立意上看,是沒有什麼難度的,絕大多數同學都能抓住材料的後半句「人生中的賽跑,是在有限的時間內看你跑了多少路程」來行文,但一個省幾十萬考生的立意都雷同,難免會給閱卷老師帶來審美疲勞。這位小作者卻獨辟蹊徑,從材料提煉出「唯有善於賽跑,才能贏得時間,跑出更多路程,彰顯出魅力人生」這一觀點的。觀點沒有脫離材料,又能適當的延伸、拓展,提出的觀點令人耳目一新。
當然對材料中的觀點作進一步的闡釋,要注意在行文的時候不能完全拋開材料中的觀點,而是在文中不時地點出兩者間的聯系。如下面名為《相信自己,警惕同化》的文章:
在天才的作品裡,我們常常會看到被自己舍棄的微光,我們舍棄它,因為它是我們自己的東西,與別人的相比顯得如此與眾不同。但是,正因為它是我們自己的東西才讓它變得如此獨一無二,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這微光,相信自己,警惕被同化。
相信自己,相信微光。
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過自己的想法,有時也會與別人的不一樣,甚至與整個社會的想法不一致,但「與眾不同」並不能成為我們拋棄自己想法的理由,對別人的盲從與對自己的不自信讓我們一次次失去成為「天才」的機會。當你看到別人將你曾經的想法變為現實,而你自己又無所作為時,你是否也會感嘆當時為什麼不相信自己呢?
……由此看來,真理不一定掌握在多數人手中,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相信腦中那閃過的微光,這也許是你成為天才的關鍵。
警惕同化,奮勇創新。
何為「同化」?同化就是盲目地跟從別人的看法,……「同化」可能使整個世界大同,人們都沒有新的想法,毫無創新可言,社會沒有新鮮血液的注入,這將直接導致整個世界的停滯不前。
縱觀我們的社會,同化現象比比皆是,……所以我們要想成為天才,就要另闢蹊徑,警惕被同化,不斷創新,走自己的路。
自己的東西,正因為它是自己的,它不屬於別人只屬於自己,所以才更顯得如此珍貴,那是區別天才與庸人的重要標准:天才堅持它並發揚它,而平庸的人舍棄它,最後又追悔莫及。俗話說,天才就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別人沒有吃過「螃蟹」,並不代表「螃蟹」不能吃,不好吃。
相信自己,相信腦中閃過的微光,警惕被同化,中國一樣可以有喬布斯,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天才。
這篇文章的立意很新穎,從材料中的人們之所以舍棄「微光」是因為它是自己的東西出發,將立意定為「相信自己,警惕同化」,從千篇一律的「抓住心中的微光」的觀點中凸顯出來,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但要注意的是這種從原材料中的某句話引申出來的觀點,在論述的時候一定要緊扣材料展開。這篇文章的觀點,很多同學在行文的時候會只抓住為什麼要相信自己,警惕同化,怎樣才能做到相信自己,警惕同化,如果不相信自己,警惕同化又會怎麼樣,產生怎樣不良的後果等,而完全拋開原材料中的「微光」。這篇文章的小作者顯然技高一籌,既提出與眾不同的觀點,又與材料之間有較為密切的聯系。如第一個分論點直接就是相信自己,相信微光,與材料間建立了密切的聯系。但可惜的是,小作者沒有將這個貫徹到底,其實第二個分論點「警惕同化,奮勇創新」同樣與「微光」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但小作者沒有點出,造成文章後半部分與材料所能得出的觀點有點游離,不能不說這是一大缺憾。其實只要稍微修改,點出「微光」,即可與材料建立極為密切的聯系,不給人偏離材料旨意的感覺。
如倒數第二段,我們可以這樣修改:
自己心靈中閃過的微光,正因為它是自己的,不屬於別人,所以才更顯得如此珍貴,才懂得去認真把握,那是區別天才與庸人的重要標准:天才堅持自己心靈中閃過的微光並發揚它,而平庸的人舍棄微光,最後後悔莫及。俗話說,天才就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同時,他們更是能把握心中閃過的微光的人。別人沒有吃過「螃蟹」,並不代表「螃蟹」不能吃,不好吃。同樣,別人沒有過的微光,不代表這個微光沒有意義和價值,你抓住了這個微光,堅持它,發揚它,奮勇創新,你就是那個吃「螃蟹」的天才。
修改後的文字與「微光」之間有極大的聯系,同時觀點又與眾不同,可以說這樣的文章定能鶴立雞群。

3.注意從橫向、縱向進行聯系

橫向聯系,指空間上處於平列狀態的事物之間的相互影響、制約和作用。在這里我們指的是在立意時從自己聯繫到他人,個人聯繫到社會。
我們先看下面一則材料:
莫言在瑞典文學院發表的演講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中秋節的中午,我們家難得地包了一頓餃子,每人只有一碗。正當我們吃餃子時,一個乞討的老人來到了我們家門口,我端起半碗紅薯干打發他,他卻憤憤不平地說:「我是一個老人,你們吃餃子,卻讓我吃紅薯干。你們的心是怎麼長的?」我氣急敗壞說:「我們一年也吃不了幾次餃子,一人一小碗,連半飽都吃不了!給你紅薯干就不錯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滾!」母親訓斥了我,然後端起她那半碗餃子,倒進了老人碗里。
從橫向聯系的角度出發,我們可以肯定母親行為,歌頌母親悲憫情懷,感慨這種人文精神在當下的缺失;或者談「善心不是表演而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然後引申到當下社會上善心的缺乏,以及對表演性質的慈善行為的批判。這就是從橫向上拓展,使立意更深刻。
縱向聯系是指時間上前後相序並有某種隸屬關系的事物之間的相互影響、制約和作用。這種聯系揭示了事物由低級向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發展歷程,或展示不同等級和層次的事物的某一方面的關系。我們結合具體的文字進行分析。
在莽莽山林里披星戴月、頂風冒雨地巡視的老計,只是一個普通的人,但他的身上有一種高貴,一種無須證明的高貴。他並沒有認為自己的工作卑微低下,恰恰相反,他把巡山當成一種神聖的工作,因為鐵路安全事關千萬乘客的生命安全。他的敬禮不僅僅是職業道德和修養的表現,更是本身崇高社會責任感的顯現!……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再平凡的工作,只要你盡心盡責去做,也會取得不平凡的成就。
人無法決定自己的出身,但人可以用生命來提升自己靈魂的高度。現在社會上出現了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是由大學生本身造成的,這個群體中的大部分人都認為自己受過高等教育,不屑做一些「低下」的工作。其實,任何職業都可以為社會做出貢獻。有「窮人的聖母」之稱的德蘭修女,傾盡畢生的心血來幫助窮人,她做的是是所有人都能做但都不願或不屑去做的事。但她始終如一地像老計那樣在堅持自己的工作。他們最終都獲得了社會的尊重,盡管他們的工作很卑微。不要把自己看的高高在上,但也不要看扁自己。尊重自己的選擇,尊重自己的信念。
人的靈魂的高度是由思想決定的,生命的長度有限,但寬度取決於自己。生命的意義在於問心無愧,用自己的方式去或者,實踐自己的人生,獲得心靈的充實。這樣看來,炒得沸沸揚揚的北大才子賣豬肉也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他不過是比人們更早地認識了生命的本質,像老計那樣回歸了人性的本真,從而坦然地面對別人的不屑或譏笑。
這是北京一考生的文章節選,顯然小作者就是從縱向的角度去立意的。小作者從老計的平凡行為上,看到其靈魂的高度,其社會責任感和職業道德。但小作者並不滿足,而是由此展開對生命的本真、人性本真的思考:人無法決定自己的出身,但可以用生命來提高靈魂的高度;人的靈魂高度由思想決定,生命的長度有限,但寬度取決於自己。正是有了這樣縱向的聯想和拓展,才讓文章顯得有深度。
但要注意的是,很多同學在從材料出發引申出較為深刻的觀點的時候,往往會忽略材料的旨意,去分析和論證另一個觀點了。而本文作者顯然注意到這個問題,在論述過程中不時地點出論據和論證過程中和材料中人物相同或相似之處,使得文章緊扣材料的旨意。

4、利用逆向思維,從反面切入立意

新材料作文的立意可以正面切入,也可以從相對面、甚至反面切入。如2013年浙江卷,材料如下:
中國作家豐子愷:孩子的眼光是直線的,不會轉彎。
英國作家赫胥黎:為什麼人類的年齡在延長,而少男少女的心靈卻在提前硬化?
美國作家菲爾丁(應為英國作家戈爾丁,著者注):世界正在失去偉大的孩提王國,一旦失去這個王國,那就是真正的沉淪。
我們既可以從正面,也就是從孩子的角度切入,圍繞孩子世界的童真、純粹等展開;也可以從孩子的相對面,如大人、社會等角度切入,圍繞凈化社會環境,還孩子一個天真的童年;家長卸下功利的外衣,不要用世俗的價值觀來衡量、評判孩子等。
一般來說逆向思維,反面立意,能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從立意上取勝。2013年新課標卷,絕大多數考生會根據材料的最後一句話出發進行立意,這句話是「要有經驗、技術,更要有勇氣。不去想價值的事,手就不會發抖」。由此得出勇氣決定一切等立意。但多數人都這樣立意,難以出彩。但如果從反向思考,指出這樣的成功事例可能是孤例,決策應對失敗的風險做充分的估計,這樣的立論可能會更深刻一些。我們再來看下面一篇文章。

❿ 話題作文怎麼「立意」

偶認為寫作要善於觀察生活,體驗生活。這時做話題作文才不怕。立意,體現文章主旨意思嗎?要把文章寫的有味道,體現一個深刻的道理和內涵的話,最好寫感同身受那樣,這樣容易和提供 話題產生共鳴,寫出個立意來。

閱讀全文

與話題作文自尊如何立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