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學會自愛
人生在世,重在自愛。一個基於自身立場的人,首先懂得自愛,自愛是他本人對自己建立一種依附關系,也就是自己被自己吸引,從而使思想轉化為強大精神力量。懂得自愛的人,必能「艱難困苦,玉汝與成」,創造無憾的、全新的、近乎完美的自我;學會自愛的人,不致於沉淪為一棵隨風飄搖的小草,而成長為一株挺拔蔥蘢的大樹;敬重自愛的人,必能為自己劃出一道海岸線,給自己送上一抹燦爛的笑顏。
學會自愛,必須學會識己。有的人對別人總能在認真觀察以後,作出全面而正確的評價,但唯獨對自己缺乏認識,缺乏發現。不能了解自我、認識自我,便無以挖掘自我、開發自我,更無以提升自我,而這是不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呢?正確的認識自我,全面利用自我,集中到一點,就是必須發現自己的才能、自己的潛力、自己的優勢,從而揚長避短,經營自我,讓自己的人生充分增值。美國政治家富蘭克林說過:「寶貝放錯了地方,就是廢物。」田亮曾回答記者說:「有一點我自己是非常明白的,我如果離開了跳水就什麼都不是了,離開跳水我的商業價值也就沒有了。」是啊,跳水是田亮的優勢所系、長處所在,他可以在跳水界奮鬥成一個名頭很響的冠軍,但總難以在娛樂界或者別的什麼界,奮鬥成一個名頭很響的「冠軍」。一個功成名就的人離開了自己的優勢,他便什麼都不是。
學會自愛,必須學會自信。如果說,一個人一旦發現了自己的優勢,利用了自己的長處,便能走向成功的話,那麼,對一個尚未功成名就的人來說,更須創造自己的優勢。一個人的優勢,不是一成不變的,經過努力,是可以逐步積累,逐步創造的。積累優勢、創造優勢,關鍵在於樹立自信。黃美廉從小患有腦性麻痹,病魔讓她的肢體失去了平衡,也奪走了她說話的能力。然而,外在的痛苦並沒有擊敗她內心的奮斗精神,她昂然面對一切的不可能。後來,她獲得了美國加州大學藝術博士學位,用自己的畫筆畫出了生命的色彩。在一次演講中,學生問她是怎麼看自己的。她用粉筆在黑板上寫道:「一、我好可愛!二、我的腿很長很美!三、爸爸媽媽很愛我!四、我會畫畫!五、我會寫稿……」她最後的結論是:「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什麼叫學會自信,什麼叫積累優勢,黃美廉其言其行便是最生動的詮釋。
學會自愛,必須學會沉穩。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必須有知識有干勁。光有干勁,沒有知識,干勁再大也沒用。學習知識,研究學問,必須沉住氣,必須追求「甘坐十年冷板凳」的精神,必須追求「厚積薄發」、「後發制人」的境界。錢理群在《王瑤怎樣當北大教授》中回憶說,「在我研究生畢業留校以後,他找我談了一次話:『你現在留校了,處於一個非常有利的地位,因為你在北大,這樣,你的機會就非常多,但另一方面誘惑也非常多。這個時候,你的頭腦要清醒,要能抵擋住誘惑……你要心裡有數,你主要追求什麼東西,之後牢牢把握住,利用你的有利條件盡量做好,發揮充分,其他事情要抵擋住,不做或少做。』」是啊,每個人都要學會拒絕各種誘惑,要沉沉穩穩地學習知識、研究學問,堅持不懈地努力,日後必能有源源不斷的後勁,而一旦有了真本事,則必能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人民。
學會自愛,必須學會做人。做人即為人處事,它決定了人生、事業、親情、友情的興衰成敗。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從無知到有知,從幼稚到成熟這一過程,即人的後天因素。做人展示給他人的便是一個人的後天因素,諸如品格、學識、閱歷、能力等綜合體現。或許,在世俗看來,所謂「學會做人」就是要學會應酬、能變通、善於花言巧語、投機鑽營,能在場面上混出點出息來,其實這是一種曲解,或者說是一種褻瀆。真正意義上的學會做人,關鍵是要做到問心無愧。《霍英東全傳》記錄了作者與霍英東的一段對話,其中有:「有人問假如人生滿分100分,那你給自己打多少分?他說不止100分,起碼100分!因為幾十年前,自己不單只是自己賺錢,還幫別人賺錢……自己從來沒有負過任何人!但不少與我合作過的人,都有負於我。做人,關鍵是問心無愧,要有本心,不要做傷天害理的事。」因為做人踏實所以幾十年來霍英東總是喜歡一個人獨來獨往,從未帶保鏢出入。霍英東做人品格,自讓後人敬慕。
學會自愛,不是讓我們自我封閉,孤芳自賞,而是要我們懂得堅毅;不是讓我們自我放縱,率性而為,而是要我們懂得律己;不是讓我們自我苛求,勉為其難,而是要我們懂得進退。
C. 求一些聖經,古蘭經,佛學哲理故事作為作文素材
舊約·約納(約拿)
第一章(16)
約納違命遠逃
1:1 那時,上主的話傳給阿米泰的兒子約納說:
1:2 「你起身往尼尼微大城去,向他們宣布:他們的邪惡已達到我前」。
1:3 約納卻起身,想躲開上主的面,逃到塔爾史士去;遂下到約培,找到一隻要開往塔爾史士的船,繳了船費,上了船,同他們往塔爾史士去,好躲開上主的面。
海上忽起風暴
1:4 但是上主卻使海上起了大風,海中風浪大作,那隻船眼看就要被擊破。
1:5 水手們都驚慌起來,每人呼求自己的神,並將船上的貨物拋在海里,為減輕載重。約納卻下到船艙,躺下沉睡了。
1:6 船長走到他跟前,向他說:「怎麼,你還在睡覺?起來!呼求你的神吧!你的神也許會眷念我們,使我們不致喪亡」。
約納自認為禍因
1:7 他們彼此說:「來,我們抽簽,以便知道,我們遇到這場災禍,是因誰的緣故」。他們便抽簽,約納竟抽中了。
1:8 他們向他說:「請告訴我們:我們遇到這場災禍,是因什麼緣故?你是干什麼的?從那裡來?你是什麼地方的人?屬於那一個民族?」
1:9 他回答他們說:「我是個希伯來人,我敬畏的,是那創造海洋和陸地的上天的上主天主。」
1:10 那些人都很害怕,就對他說:「怎麼你做了這事?」人們都知道,他是從天主面前逃跑的,因為他已經告訴了他們。
約納被拋入海風暴平息
1:11 他們又向他說:「我們該怎樣處置你,才能使海為我們而平靜?」因為,海越來越洶涌了。
1:12 他對他們說:「你們舉起我,將我拋在海里,海就會為你們平靜下來,因為我知道,這場大風暴,臨到你們身上,只是因了我的緣故。」
1:13 眾人雖然盡力搖櫓,想回到海岸,卻是不能,因為海上風暴,越來越洶涌。
1:14 所以他們便呼求上主說:「上主!求你不要因這一個人的性命,使我們全部喪亡;不要將無辜者的血,歸在我們身上,因為你是上主,就按你的意願作吧!」
1:15 他們於是舉起約納,將他拋在海里,海遂平靜。
1:16 眾人都極其敬畏上主,遂向上主獻祭,許下誓願。
第二章(11)
大魚吞約納
2:1 上主安排了一條大魚,吞了約納;約納在魚腹里,三天三夜。
2:2 約納從魚腹里,祈求上主,他的天主。
約納的感恩詩
2:3 他說:「我在患難中,呼求上主,他便應允了我,我從陰府的深處呼求,你便俯聽了我的呼聲。
2:4 你將我拋入海心深處,大水包圍了我;你的波濤和巨浪漫過了我。
2:5 我曾說:我雖從你面前被拋棄,但我仍要瞻仰你的聖殿。
2:6 大水圍困我,危及我的性命;深淵包圍我,海草纏住我的頭。
2:7 我下沉直到礁底,大地的門閂永為我關閉。上主,我的天主!你卻從坑裡救出了我的性命。
2:8 當我奄奄一息時,我記起了上主;我的祈禱達於你前,達於你的聖殿中。
2:9 敬奉虛無偶像的人,實在是舍棄了慈愛的根源。
2:10 至於我,我要在頌謝的歌聲中,向你獻祭,償還我許的誓願。救恩屬於上主!」
約納獲救
2:11 當時,上主命令那魚,那魚便將約納吐在陸地上。
第三章(10)
約納從命前往尼尼微
3:1 上主的話再次傳給約納說:
3:2 「你起身往尼尼微大城去,向他們宣告我曉諭你的事。」
3:3 約納便依從上主的話,起身去了尼尼微。尼尼微在天主前是一座大城,須要三天的行程。
3:4 約納開始進城,行了一天的路程,宣布說:「還有四十天,尼尼微就要毀滅了。」
尼尼微的懺悔與獲救
3:5 尼尼微人便信仰了天主,立即宣布禁食,從大到小,都身披苦衣。
3:6 當這消息傳到尼尼微王那裡,他便起來,離開自己的寶座,脫去長服,披上苦衣,坐在灰土中;
3:7 然後命令以君王的諭令和其大臣的名義,在尼尼微宣布說:「人、牲畜、牛羊,都可不可吃什麼;不可牧放,也不可喝水。
3:8 人和牲畜都應身披苦衣,人要懇切呼求天主,更要轉離自己的邪路,放棄手中的暴行。
3:9 誰知道天主也許會轉意憐憫,收回自己的烈怒,使我們不致滅亡。」
3:10 天主看到他們所行的事,看到他們離開自己的邪路,遂憐憫他們,不將已宣布的災禍,降在他們身上。
第四章(11)
約納對天主仁慈表示不滿
4:1 約納因此很不高興,遂發起怒來。
4:2 他懇求天主說:「上主,當我還在故鄉時,我豈不是已想到這事?所以我預先要逃往塔爾史士去,因為我知道你是慈悲的,寬仁的天主;是緩於發怒,富於慈愛,憐憫而不願降災禍的天主。
4:3 上主,現在,求你從我身上收去我的性命,因為,我死了比活著還好!」
4:4 上主說:「你的憤怒合理嗎?」
約納憐惜篦麻
4:5 約納出了城,坐在城東,在那裡為自己搭了一個棚,坐在棚蔭下,要看看那城究竟要發生什麼事。
4:6 上主天主安排了一株篦麻,使它長得高過約納,為他的頭遮蔭,消除他的煩惱。約納很喜愛這株篦麻。
4:7 但第二天曙光升起時,天主安排了一個蟲子咬死了篦麻,篦麻便枯萎了。
4:8 當太陽升起時,天主又安排了灸熱的東風,太陽射在約納頭上,使他無法忍受,遂要求死去,說:「我死了比活著還好!」
4:9 天主向約納說:「你為這株篦麻發怒合理嗎?」他回答說:「我發怒以致於死,是合理的!」
上主訓戒約納
4:10 上主說:「你為這株篦麻,並沒有勞過力,也沒有使它生長,還憐惜它:它不過是一夜生出,一夜死去的植物;
4:11 對尼尼微這座大城,其中有十二萬多不能分辨自己左右手的人,且有許多牲畜,我就不該憐惜他們么?」
D. 聖經,希臘神話
可以在散文中引內容,或是用專有名詞借代,如:「阿喀琉斯之踵」(形容致命弱點):「諾亞方舟」,但不能在議論文中引內容,因為有虛假成分,使論據不充分
[注]僅表個人觀點
E. 有關作文素材的
不耽於枕席
我國古代文學家司馬光,以一個圓木頭做枕頭,用來驚醒自己,起來繼續寫作,還給它取名為「警枕」。俄國著名詩人馬雅可夫斯基,為使自己不睡得太久,常用塊大劈柴作枕頭。發明家愛迪生工作起來常常幾天幾夜不睡覺,實在睏乏了,就把桌上的書籍壘起來當枕頭。
鑿壁偷光與映月讀書
西漢學者匡衡貧而好學。夜晚無燈,為了能借鄰家的燭光讀書,他在牆壁上鑿了個洞。南齊時的江泌家境貧寒,白天做鞋,晚上才能抽空學習。點不起燈,他就拿書登上屋頂,借著月光讀書。
不能輕視背誦
背誦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中國歷來有「博聞強識」的治學之說。梁啟超為學生講解七千餘字的《治安策》,且講且背,並不看書。魯迅先生為了背誦一篇文章,不僅朗讀,而且動手抄寫一遍,以此加深印象。
一生才三天
美國夏威夷島上學生們上課時,總要先背誦一段祈禱詞:一個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經過去永不復返。今天和你在一起,但很快也會過去。明天就要到來,也會消逝。抓緊時間,一生只有三天。
《明日歌》與《今日歌》
明代錢福寫了一則《明日歌》,內容為: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無窮老將至。晨昏滾滾水東流,今古悠悠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明代文嘉又寫了一則《今日歌》,內容為: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
成就是用時間換來的
司馬遷寫《史記》花了18年;左思寫《三都賦》花了10年:李時珍寫《本草綱目》花了30年;哥白尼寫《論天體的運動》花了30年;達爾文寫《物種起源》花了22年:彌爾頓寫《失樂園》花了21年:偉大的馬克思寫《資本論》整整花了40年的功夫。
滴水穿石
一滴從岩石滴下來的水看來是微不足道的,然而長年累月地滴,卻能造成奇跡。桂林的山洞中有不少長如石柱、蔚為奇觀的石鍾乳,就是岩石滴水的含有物歷數萬年的積累而形成的。
會走路的「黑板」
物理學家安培一天傍晚在街上散步,忽然他腦子里考慮到一個題目,就向前面一塊「黑板」走去,隨手從口袋裡掏出粉筆頭,在「黑板」上演算起來。可是,「黑板」一下子挪動了地方,而安培的演算題還沒有做完,他不知不覺地追隨在「黑板」的後面計算。「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覺得追不上了,這時候他看見街上的 人都朝他哈哈大笑,他才發現那塊會走動的「黑板」原來是一輛黑色的馬車車廂的背面。
牛頓忘記吃飯
英國大物理學家牛頓有一次請朋友來家裡吃飯,飯菜做好了,可朋友還沒到,他就進實驗室專心致志地做實驗去了。朋友來後找不著牛頓,因急於上班,就獨個兒把飯菜吃了,並把吃剩的雞骨頭放在盒子里,然後走了。傍晚時,牛頓做完實驗,准備吃飯。但當他看見盒子里的雞骨頭時,顯出恍然大悟的樣子,哈哈大笑地說:「我以為自己還沒吃飯呢,原來早就吃過了。」
文章不厭百回改
古今中外,精於修改自己文章的人是很多的。曹雪芹寫《紅樓夢》「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托爾斯泰寫《戰爭與和平》,曾反復修改七次。馬克思寧肯把自己的手稿燒掉,也不願把未經加工的著作遺留於身後。福樓拜是19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一天,莫泊桑帶著一篇新作去請教福樓拜,看見福樓拜桌上每頁文稿都只 寫一行,其餘九行都是空白,很是不解。福樓拜笑了笑說:「這是我的習慣,一張十行的稿紙,只寫一行,其餘九行是留著修改用的。」
程門立雪
北宋楊時仰慕程頤的學問,到洛陽拜程頤為師。當他到程頤家中求教時,程頤正靜坐睡覺。楊時求學心切,又不敢驚動老師,便肅立門外等候。當時大雪紛飛,寒氣逼人。待程頤一覺醒來,雪已下了一尺深了。後來,人們就用「程門立雪」來比喻學子畢恭畢敬就學師門。
邯鄲學步
燕國有個人聽說趙國人走路姿勢很好看,就來到趙國首都邯鄲學走路。結果,他趙人走路的姿勢沒學會,連原來的走法也忘了,只好爬著回去。這個故事比喻盲目模仿,結果把自己固有的本領、特色也丟了。
王羲之苦練書法
我國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刻苦練習書法。相傳他在紹興蘭亭「臨池學書」,苦練了20年。由於他經常在池裡洗筆刷硯,竟把池裡的水染黑了。有一次,他的兒子王獻之問他寫字的秘訣,他指著家裡的十八口水缸說:「你把這十八口缸里的水寫完,就知道寫字的秘訣了。」王獻之真的把十八口缸水寫完了,果真也成為了大書法家。
梁啟超的讀書法
其一,讀書要分專精和博覽兩類。一面要養成讀書心細的習慣,一面要養成讀書眼快的習慣。心不細則毫無所得,等於白讀,眼不快則時間不夠用,不能博取資料。其二,有些書要熟讀成誦,如有價值的文學作品和有益身心的格言。其三,要做讀書筆記。因為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要重視討論
我國古代學者是十分重視與自己親密的朋友討論學問的。陶源明《移居》詩中就有「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的話,張籍在《祭退之》一詩中也說到他與韓愈在一起時「披窮古今事,事事相酌量」的情景。而晉代的孫盛和殷潔兩人有一次為了討論一問題,竟至於連吃飯也忘了,以致「食冷而復暖者數四」。
牛頓對蘋果落地的思考
有一天,牛頓散步時,一個熟透了的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正好打在他頭上。這件很平常的事引起了牛頓深深的思考。他想:蘋果為什麼一定要向地下掉呢?為什麼不飛向天空和別的地方呢?他推想地心有一種吸引力,又推想這種吸引力對任何物質都存在。他通過研究,提出了計算引力大小的公式,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越王勾踐卧薪嘗膽
春秋時,吳國和越國世代為仇。有次越軍大敗,越王勾踐向吳國求和,並答應了吳王的苛刻要求:越王去吳國侍候吳I。勾
踐來到吳國,小心謹慎地侍候吳王,三年後才被釋放回國。為雪此大恨,他刻苦自勵,鍛煉鬥志,睡的是柴草,飯前睡前都要嘗一嘗苦膽,還制定了一系列的復國計劃。不出十年,越國終於強大起來,一舉滅掉了吳國。
楊震「四知」羞王密
范曄《後漢書》記載:楊震由荊州刺史遷東萊太守,上任時道經昌邑。昌邑縣令是楊震舉薦的荊州茂才王密。為報推舉之恩,王密晚上前往驛館拜見楊震,並奉獻黃金十金。楊震連連擺手拒絕。王密以為他怕人看見,有損名聲,便說:「暮夜無知者。」楊震憤然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把黃金扔給王密,王密羞愧而退。
100萬與1000億
某次讀報,對兩個數字刻骨銘心:一是我國現在每年有100萬失學兒童:一是我國公款吃喝、旅遊消費破1000億,倘若平均分攤在100萬孩子身上,每個孩子得到的將是一個天文數字。可他們卻實在交不出每年幾百元的學雜費。有如此之多的「敗家子」大張著血盆大口,一頓飯就吃去幾十個孩子一年的學費,讓人怎不「憂天」。
地球環境全面惡化
1996年,聯合國環境署發表題為《採取行為:你和你的社區的環境指南》的報告。報告指出,南極臭氧空洞正以每年一個美國陸地面積的速度增大,使地面紫外線輻射增強,皮膚癌發病率上升:空氣質量嚴重下降,全球有1億多人口生活在空氣混濁的城市中:溫室氣體過度釋放造成全球氣候變暖,美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居世界之首;12%的哺乳動物和11%的鳥類瀕臨滅絕,每24小時有150和200種生物物種從地球上消失:12億人口生活在缺水的城市,14億人口的生活環境中缺乏生活污水排放裝置;每年全球地表土壤流失200億噸;化學殺蟲劑使用量超過279萬噸:全球40多種魚類因捕撈過度而瀕臨滅絕:全球森林以每年460萬公頃的速度消失。
1700 目前世界上僅存活有1700頭南極藍鯨。在人類開始大規模捕殺活動之前,它的種群數目是23.97j-只。
544公斤 把你家中的電熱水器水溫從60攝氏度調到48.8攝氏度,每年可以少向大氣中排放544斤二氧化碳。
435 一項最新調查報告指出,全球共有435種兩棲類動物種群數目在急劇下降中。
謙虛
[名人名言]
虛心是從知不足而來的。 (華羅庚)
無論什麼時候也不要以為自己已經知道了一切。不管人家對你們評價多麼高,你們總要有勇氣對自己說:「我是個毫無所知的人。」 (巴甫洛夫)
缺少謙遜就是缺少見識。 (富蘭克林)
智慧是寶石,如果用謙虛鑲邊,就會更加燦爛奪目。 (高爾基)
[警句解讀]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語出《論語·述而》。意為: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告誡人們應當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
滿招損,謙受益。
語出《尚書·大禹謨》。意為:驕傲自滿就會招來損失,謙遜虛心才會得到好處。提醒我們要成就一番事業,必須謙虛謹慎,切莫驕傲自滿。
[事實論據]
白居易虛心請教
相傳我國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每當作好了一首詩,總是先念給牧童或老婦人聽,然後再反復修改,直到他們聽了拍手稱好,才算定稿。像白居易這樣一位著名的詩人,並不因牧童和村婦的無知而輕視他們,因為他懂得真正的文學作品,必須得到人民的承認,所以他虛心求教於人民群眾,這才使他的詩通俗易懂,為後人傳誦。
克雷洛夫是俄國18世紀偉大的寓言作家,他的寓言寫得既多又好。有一次,他的一位朋友誇贊說:「你的書寫得真好,一版銷完又印一版,比誰的都印得多。」克雷洛夫卻這樣回答:「不,不是我的書寫得好,是因為我的書是給孩子們讀的,誰都知道,孩子們是容易弄壞書的,所以版次多一些。」
知識
[名人名言]
沒有任何力量比知識強大,用知識武裝起來的人是不可戰勝的。(高爾基)
生活的全部意義在於無窮地探索尚未知道的東西,在於不斷地增加更多的知識。 (左拉)
具有豐富知識和經驗的人,比只有一種知識和經驗的人更容易產生新的聯想和獨到的見解。 (泰勒)
[警句解讀]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語出《莊子·養生主》。意為:人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沒有止境的。
知不務多,必審其所知。
語出《孔子家語·五儀解》。意為:掌握知識無需求多,但一定要審察自己所學的知識是否正確。
[事實論據]蘇東坡的錯誤 某日,蘇東坡去其師王安石府上拜訪,王安石卻去了朝中。蘇東坡見桌上放有一首王未完成的《詠菊》詩:「昨夜西風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他讀了很不以為然,於是援筆續道:「黃花不似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聽。」後詩人被貶黃州時,一次與友人夜間賞菊,正碰上秋風乍起,只見菊花花瓣紛紛落地,確像滿地鋪金,蘇東坡始知自己的孤陋寡聞。
《紅樓夢》——「網路全書」 古典名著(紅樓夢》中,涉及的知識有政治、經濟、軍事、醫學、心理學、音樂、詩詞、歷史、地理、建築、園林、風俗、烹調等,因而被人們稱為「網路全書」。由此可見曹雪芹的知識面之廣。
妒忌
妒忌對妒忌者之為害,猶如鐵銹之於鐵。——迪安吉利斯
孤獨的花兒,不要嫉妒繁密的刺兒。——泰戈爾
忌妒我的人在不知不覺中頌揚了我。——紀伯倫
[寓言故事]
山羊與驢:有個人飼養著山羊和驢子。主人總是給驢子喂充足的飼料,嫉妒心很重的山羊便對驢子說,你一會兒要推磨,一會兒又要馱沉重的貨物,十分辛苦,不如裝病,摔倒在地上, 便可以得到休息。驢於聽從了山羊的勸告,摔得遍體鱗傷。主人請來醫生,為他治療。醫生說要將山羊的心肺熬湯作葯給驢子喝,才可以治好。於是,主人馬上殺掉山羊去為驢子治病。這故事是說,凡是策劃作惡的人,將自食其果,沒有好下場。——《伊索寓言》
[{聖經)故事]
該隱和亞伯都是亞當和夏娃所生,是一對親兄弟。他們都獻祭物給上帝。上帝看中了亞伯所獻的祭物,而沒有接納該隱所獻的禮物。該隱怪他的兄弟,先是氣得睡不著覺,吃不下飯。後來,他乾脆不跟兄弟亞伯說話。直到有一天,妒火中燒的該隱竟把親弟弟亞伯引誘到田裡殺害了。他自己從此也受到上帝的懲罰,不得不離家出走,過著逃亡的生活。
[科學數據]
心理學家的觀察研究證明,嫉妒心強烈的人易患,心臟病,而且死亡率也高;而嫉妒心較少的人群,心臟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只有前者的1/3—1/2。此外,如頭痛、胃痛、高血壓等病症。易發生於嫉妒心強的人,並且葯物的治療效果也較差。
惜時
[詩詞名句]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自勵,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立志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
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毛澤東)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語出《論語·子罕》。意為:時間就像流水一樣呀,日夜不停地流去:、
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
語出《淮南子·說林力,I》。意為:聖人不以盈尺的璧玉為貴,而珍惜一寸的光陰,這是因為時間難以得到卻容易失去;;
[事實論據]
一日分作「三天」用
俄國著名地質學家奧勃魯契夫把每個工作日分成「三天」:「第一天」從早晨到下午兩點,這段時間用以做最重要的工作;「第二天」從下午兩點到晚上六點,做比較輕松的工作;「第三天」是晚上六點到十二點,主要用以讀書或必要的活動。他說,這樣就等於把生命延長了兩倍。
談話只有五分鍾
革命烈士鄧中夏在北京大學讀書時,極為珍惜時間。當時,有些人經常來找鄧中夏天南海北地胡扯,不得已,他便寫了一張「五分鍾談話」的紙條,貼在書桌上以為提醒,結果不僅自己贏得了寶貴的時間,而月-也教育了喜歡閑聊的人。
智慧故事
1、河邊的蘋果
一位老和尚,他身邊聚攏著一幫虔誠的弟子。這一天,他囑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擔柴回來。弟子們匆匆行至離山不遠的河邊,人人目瞪口呆。只見洪水從山上奔瀉而下,無論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無功而返,弟子們都有些垂頭喪氣,惟獨一個小和尚與師傅坦然相對。師傅問其故,小和尚從懷中掏出一個蘋果,遞給師傅說,過不了河,打不了柴,見河邊有棵蘋果樹,我就順手把樹上惟一的一個蘋果摘來了。後來,這位小和尚成了師傅的衣缽傳人。
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過不了的河。過不了的河掉頭而回,也是一種智慧。但真正的智慧還要在河邊做一件事情:放飛思想的風箏,摘下一個「蘋果」。歷覽古今,抱定這樣一種生活信念的人,最終都實現了人生的突圍和超越。很多人只盯著奔騰的河水發愁,而看不到河邊的蘋果樹。
2、成功
貝爾納是法國著名的作家,一生創作了大量的小說和劇本,在法國影劇史上佔有特別的地位。有一次,法國一家報紙進行了一次有獎智力競賽,其中有這樣一個題目: 如果法國最大的博物館盧浮宮失火了,情況只允許搶救出一幅畫,你會搶哪一幅? 結果在該報收到的成千上萬回答中,貝爾納的答案獲得了該題的最佳答案。他的回答是:「我搶離出口最近的那幅畫。」
成功的最佳目標不是最有價值的那個,而是最有可能實現那個。
3、林肯做為美國總統,他對政敵的態度引起了一位官員的不滿。他批評林肯不應該試圖跟那些人做朋友,而應該消滅他們。「當他們變成我的朋友時,」林肯十分溫和地說,「難道我不是在消滅我的敵人嗎?」
可惜的是,這世界上大多的人只知道從肉體上消滅敵人。
4、那是處地勢險惡的峽谷,澗底奔騰著湍急的水流,幾根光禿禿的鐵索橫亘在懸崖峭壁之間,當作橋。山勢的巍峨,澗水的轟鳴,越發烘托出橋的危險與簡陋,經常有行人失足葬身澗底,屍骨難覓。這天,一行四人來到橋頭,一個盲人,一個聾人,兩個耳聰目明的健全人。鐵索橋是必須攀附了,路已至此決無退路。四個人一個接一個地抓住鐵索,凌空行進。盲人過橋了,聾人過橋了,一個耳聰目明的人過橋了,另一個則跌下鐵索橋,喪了命。難道耳聰目明的人還不如盲人、聾人?盲人說:「我眼睛看不見,不知山高橋橋險,可以心平氣和地攀索。」聾人說:「我的耳朵聽不見,不聞腳下咆哮怒吼,恐懼相對減少很多」過橋的健全人說:「我過我的橋,險峰與我何干?急流與我何干?只要注意落腳穩固就夠了。」
很多的時候,成功就像攀附鐵索橋,失敗的原因,不是因為力量的薄弱,不是因為智商的低下,而是被周圍的聲勢嚇破了膽。不為外物所動,專注你的目標,不論風動、簾動,只要心不動。
5、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孩子生性多疑。有一天父子倆在貯藏室收拾東西,父親讓孩子爬上一個高高的架子,孩子說:
「我上去了,您把梯子抽走,我就下不來了。」
父親說:「放心吧,兒子,相信我。」孩子爬上去,洛克菲勒把梯子抽走了。
兒子說:「您為什麼騙我?」
父親說:「我要讓你記住,一切要靠自己,不要指望任何承諾。自己跳下來吧。…』
不愧是洛克菲勒的兒子,孩子躊躇再三,閉著眼,流著淚往下一躍,帶著一肚子的委屈、憤懣和仇恨。洛克菲勒張開雙臂把孩子穩穩地接在懷里。孩子詫異地睜開眼睛。
父親撫摸著兒子溫軟的頭發,柔聲說:「我要讓你記住,這世上如果連父親都不能相信,還能相信誰呢?
獨立和愛的關系,很微妙,也很真實。
機遇是成功不可缺少的條件。而當機會來臨的時候,我們是否能運用自己聰明的頭腦去把握住呢?
12有一個罪犯,因作姦犯科,而被法官判處了死刑。罪犯聽到判決後,大聲喊冤,他氣憤地怒吼:「我不服氣!這太不公平了!我從小是個被人遺棄的孤兒,在貧民窟里長大,老師、同學都瞧不起我,沒有人願意接納我,才逼得我走上絕路!老天太不公平了,我不服氣!我死不瞑目!」
法官聽了,要罪犯靜下來,並抬起頭來看著他;法官以平靜的口吻說:「我也是個孤兒,我小時候也是在貧民窟中長大的!」
有人在逆境中倒下,有人在逆境中奮起。成為什麼樣的人,關鍵在於自己選擇什麼樣的道路,確立什麼樣的人生目標。
13、從前,有一位畫家想畫出一幅人人見了都喜歡的畫。畫畢,他拿到市場上去展出。畫旁放了一支筆,並附上說明:每一位觀賞者,如果以為此畫有欠佳之筆,均可在畫中著記號。晚上,畫家取回了畫,發現整個畫面都塗滿了記號——沒有一筆一劃不被指責。畫家十分不快,對這次嘗試深感失望。
畫家決定換一種方法去試試。他又摹了一張同樣的畫拿到市場上展出。可這次,他要求觀賞者將其最為欣賞的妙筆標上記號。當畫家再取回畫時, 畫面又被塗遍了記號——一切曾被指責的筆劃,如今卻換上了贊美的標記。
不管做什麼,只要使部分人滿意就夠了。因為有些人看來丑惡的東西,有些人卻認為是美好的。
15、小雞看見一隻鷹在高高的藍天上飛過,十分羨慕,於是他向母雞問道:「媽媽,我們也有一對大翅膀,為什麼不能像鷹那樣高飛呢?」「真是個小傻瓜」,母雞回答說:「飛得高有什麼用處,藍天上沒有穀粒,也不會有蟲子啊!」
每個人都應不斷追求更高的目標,但不能脫離實際,要做適合自己做的事。
16、有一個人經過一棵椰子樹,一隻猴子從上面丟了一個椰子下來,打中他的頭。這人摸了摸腫起來的頭,然後把椰子撿起來,喝椰子汁,吃了果肉,最後還用外殼做了一個碗。
點評:遇到挫折,不要哭泣,不要憤怒,要去解決。
17、從前在美國標准石油公司里,有一位小職員叫阿基勃特。他在遠行住旅館的時候,總是在自己簽名的下方,寫上「每桶4美元的標准石油」字樣。在書信及收據上也不例外。只要簽名,就一定寫上那幾個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4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沒有人叫。公司董事長洛克菲勒知道二:十
事後說:「竟有職員如此努力且關心公司的聲譽,我要見一見他。」於是邀請阿基勃特共進晚餐。後來,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長。
這是一件誰都可以做到的事,可是只有阿基勃特一個人去做了,而且堅定不移,樂此不疲。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才華、能力都在他之上,可是到最後,只有他成了董事長。
從小事做起,是為未來鋪設道路。執著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
18、有一個人帶了一些雞蛋在市場販售,他在一張紙板上寫著:「新鮮雞蛋在此銷售」。
有一個人過來對他說:「老兄,何必加新鮮兩個字,難道你賣的雞蛋不新鮮嗎?」他想一想有道理,就把「新鮮」兩個字塗掉了。
不久,又有一個人對他說:「為什麼要加在此呢?你不在這里賣,還會去哪兒賣?」他也覺得有道理,又把「在此」塗掉了。
一會兒,一個老太太過來對他說:「銷售二字是多餘的,不是賣的,,難道會是送的嗎?」他又把「銷售」擦掉了。
這時來了一個人,對他說:「你真是多此一舉,大家一看就知道是雞蛋,何必寫上『雞蛋』兩個字呢?」結果所有的字全都塗掉了。
有時別人的好意,反而使我們失去應有的目標和方向。
19、松下剛剛陷入事業的困境,這天他無助地走在路上。一對姐弟的談話,引起了他的注意。 姐姐正在燙衣服,弟弟想讀書,卻無法開燈,因為那時插頭只有一個。
「你能不能快一點開燈,讓我怎麼看書呀?」「好了,好了,就快了。」「老是說好了,都過了30分鍾了。」松下突然想:只有一根電線,的確太不方便了,何不想個可以兩用的插頭呢?他認真地研究這個問題,不久,就想出了兩用插頭的構造。試用品問世後,很快就賣光了,訂貨的人越來越多,簡直供不應求,松下的事業也從此走上軌道,利潤大增。
遭遇任何問題,都是激發創意的好機會。
20、30年前,一個年輕人離開故鄉,開始創造自己的前途。他去拜訪本族的族長,請求指點。老族長寫了3個字:不要怕。然後抬起頭來,望著年輕人說:「孩子,人生的秘訣只有6個字,今天先告訴你3個,供你半生受用。』」30年後,這個從前的年輕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傷心事。歸程漫漫,到了家鄉,他又去拜訪那位族長。他到了族長家裡,才知道老人家幾年前已經去世,家人取出一個密封的信封對他說:「這是老先生留給你的,他說有一天你會再來。」還鄉的遊子這才想起來,30年前他在這里聽到人生的一半秘密,拆開信封,裡面赫然又是3個大字:不要悔。
人生在世,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後不要悔,這是經驗的提煉,智慧的濃縮。
21、一個寒冷的冬天,紐約一條繁華的大街上,有一個雙目失明的乞丐。那乞丐的脖子上掛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自幼失明」。
有一天,一個詩人走近他身旁,他便向詩人乞討。詩人說:「我也很窮,不過我給你點別的吧。」說完,他便隨手在乞丐的牌子上寫了一句話。 那一天,乞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施捨。後來,他又碰到那詩人,很奇怪地問:「你給我寫了什麼呢?」那詩人笑笑,念牌子上他所寫的句子道:「春天就要來了,可我不能見到它。」
一樣的意思,不同的表達方式,換來完全不同的結果。學會用不同的方式表達生活,是一種享受。
22、北風與太陽兩方為誰的能量大相互爭論不休。他們決定,誰能使得行人脫下衣服,誰就勝利了。北風一開始就猛烈地刮,路上的行人緊緊裹住自己的衣服,風見此,颳得更猛。行人冷得發抖,便添加更多衣服。風刮疲倦了,便讓位給太陽。太陽最初把溫和的陽光灑向行人,行人脫掉了添加的衣服,太陽接著把強烈陽光射向大地,行人們開始汗流浹背,漸漸地忍受不了,脫光了衣服,跳到了旁邊的河裡去洗澡。
勸說往往比強迫更為有效。
23、亞歷山大大帝在遠征波斯之前,將他所有的財產分給了臣下。其中一個叫皮爾底加斯的大臣非常驚奇。問道:「陛下,那你帶什麼起程呢?」「希望,我只帶這一種財寶。」亞歷山大回答說。聽到這個回答,皮爾底加斯說:「那麼請讓我們也來分享它吧。」於是,他謝絕了分配給他的財產。
希望是創造人生的路標,在任何時候都別放棄它。
24、有一個小孩認真地跑,因為他想要超越自己的影子。可是,不管他向前跳多遠、跑多快,影子總是在他前面。
後來,有個大人告訴他一個最簡單的方法:「你只要面對太陽,影子不就跑到你的背後去了嗎?」
面對光明,陰影永遠在我們身後。
F. 關於信念的作文素材
關於信念的材料 名人事例 古人事例:
信念支持著人生。不可想像,人能夠沒有信念而活著。信念是呼吸的空氣,信念是沙漠中旅人的飲水,信念是我們心中的太陽。信念堅定的人,為了它無怨無悔地工作,盡心盡力地奮斗,甚至甘願灑下最後一滴鮮血。[
世上沒有任何力量能拆散由信念粘合在一起的團體。共同的信念鑄成的銅牆鐵壁,可以抵擋各種打南擊和侵襲;共同的信念結成的長鏈,可以攀上峻山險峰。
當然,信念也有正確和錯誤、偉大和渺小之分。青少年一代應以全人類的發展進步,以祖國的繁榮昌盛為自己的信念,認真刻苦地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促使信念變為現實。
格言名句
人活著,總得有個堅定的信仰,不光是為了自己的衣食住行,還要對社會有所貢獻。(張志新)
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念。因為我們信仰的主義,乃是宇宙的真理。(方誌敏)
信念對支撐一個人是至關重要的。即便是壽命的長短也往往取決於信念。(趙鑫珊)
以利益為主的陣營老是會動搖的,但以信念為主的是分化不了的。(巴爾扎克)
你的信念應當成為你的甲胄,它驅使你勇往直前,不遇難而退。(安格爾)
只有信念使快樂真實。(蒙田)
信念,這強烈的精神搜索之光,照亮了道路,雖然凶險的環境在陰影中潛行,我卻絲毫畏懼地走向「魔林」(海倫·凱勒)
信念是鳥,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際,感覺到了光明,唱出了歌。(泰戈爾)
信念是儲蓄在自己家裡的私人資本。(歌德)
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羅曼·羅蘭)
人,只要有一種信念,有所追求,什麼苦都能忍受,什麼環境也能適應。(丁玲)
我堅守自己的信念,沉默而頑強地走自己認為應該走的路。毀譽無動於衷,榮辱在所不計。(李澤厚)
假如我的信念隨著我的心臟的跳動而動搖,那是可悲的。(席勒)
信念之所以寶貴,只是因為它是現實的,而決不是因為它是我們的。(別林斯基)
戰斗英雄董存瑞,為了炸毀敵人的暗堡,不惜舍棄自己的生命在那飛火流星的瞬間為全中國人民謀取幸福的生活是他心中屹立不倒的信念因此他捨生取義。
四百年前在羅馬鮮花廣場上一團熊熊烈火燃燒著一個不朽的靈魂「為並不能將我征服未來的世界會了解我知道我的價值。」他高聲呼喊著這個人便是偉大的科學家——布魯諾懷著對真理的追求他寧死不屈。
著名文學家海倫•凱勒一個從小生活在黑暗無聲世界中的女人懷著對光明的嚮往努力學習走到了許多正常人都無法登臨的高度然而成功後的她仍四處奔波建立起一家家慈善機構用愛心擁抱世界。
「梨雖無主,但我心有主」
《元史》載,宋元之際世道紛亂。學者許衡外出,天氣炎熱,口渴難忍。路邊正好有棵梨樹,行人都去摘梨止渴,唯有許衡不為所動。有人問:「你為何不摘梨止渴?」許衡道:「不是自己的梨,怎能亂摘?」那人笑其迂腐,道:「世道如此,管它誰的梨呢?它已沒有主人了。」許衡說:「梨雖無主,但我心有主。」
孫中山的崇高信仰
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四十手年如一日,全心全意地為中國的獨立富強耗費了畢生精力,但他自己別無家產,僅有書籍、衣物、一所華僑捐獻給他的小住宅。他革命一生的原動務是什麼?就是「適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崇高信仰。
宋慶齡實現宿願
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同志早在1958年就正式提出了參加中國共產黨的要求,黨考慮到革命事業的需要,將她暫時留在黨外。1981年5月上旬,她在重病中又提出了入黨要求。當看望她的彭真同志說到「黨一直把你當做一位黨的領導同志看待」時,她熱淚奪眶而出。後來鄧穎超同志去看望望她,叫她「宋副委員長」時,她深切地說:「別叫我『副委員長』,叫我『宋慶齡同志』!」5月15日,中央政治局開會一致同意接收她入黨,她實現了宿願。
朱德入黨
出身貧苦的朱德,青年時代,目睹民不聊生、列強凌辱的現實,立志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他寄希望於辛亥革命、護國戰爭,但這以後的中國又陷入了無休止的軍閥混戰,他失望了。1922年,他拋棄了少將旅長的高官和月薪1000銀元的厚祿,拒絕了四川軍閥委派的師長官銜,去上海尋找共產黨。但是十分遺憾,陳獨秀拒絕接收一位舊軍隊的將軍。同年,他又到了柏林,找到中國共產黨旅歐支部的負責人、比他年輕10歲的周恩來。36歲的朱德,恭恭敬敬地站在這個年輕人面前,迫不及待地闡述了自己的夙願。不久,旅歐支部接收了他。從此,朱德開始了嶄新的政治生命。
「
我信仰共產主義」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這是夏明翰用熱血譜寫的無產階級戰歌。1928年,夏明翰不幸被捕。在獄中,他受盡酷刑,仍旗幟鮮明地進行斗爭。敵人審問他:「有沒有宗教信仰?」他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們共產黨人不信神,不信鬼,不象你們的蔣總司令,又當基督教徒,又當殺人劊子手!」敵人企圖使他回答沒有宗教信仰,以便宣布他放棄了自己的信仰。他識破敵人的險惡用心,理直氣壯地回答:「我信信仰共產主義!」當他赴刑場時,執行官問他還有什麼話要講沒有,他大聲地說:「有,給我紙和筆!」於是飽蘸濃墨,在紙上飛快地寫下了上面這首正氣凜然的就義詩。然後,將筆往地一丟。夏明翰高大的英姿,使第一個行刑者兩手顫抖,許久扳不槍機,反動派不得不另換人……
不圖富貴要真理
方誌敏烈士被捕後,敵人用高官厚引誘他,用嚴刑拷打折磨他,但他毫不動搖。他說:「為著階級和民族的解放,為了黨的事業的成功,我毫不希罕那華麗的大廈,卻寧願居住在卑陋潮濕的茅棚;不希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卻願嚼刺口的苞粟和菜根;不希罕舒適柔軟的鋼絲床,寧願住在豬窩狗巢似的住所!不希罕閑逸,寧願一天做十六點鍾的勞苦!不希罕富裕,寧願困窮!不怕飢餓,不怕寒冷,不怕危險,不怕困難。屈辱、痛苦,一切難以忍受的生活,我都能忍受!這些都不能絲毫動搖我的決心,相反的,能更加磨練我的意志!」
生死為真理
王若飛同志在獄中每天堅持練操,一個上了年紀的難友不解地問:「你打官司時,罵國民黨,罵蔣介石,天不怕,地不怕,豁出一條命,真夠條好漢;可是坐在牢里,還天天練操,又好像很愛護自己的身體,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若飛笑答:「我不怕死,是因為敵人要損害我們的真理,我們必須拚命保護我們的真理;我愛護身體,是因為有了強壯的身體,都能更有力地護衛我們的真理,我生為真理而生,死為真理而死,除真理,沒有我自己的東西。」
刑場上的婚禮
1928年3月,在廣州紅花岡畔的刑場上,廣州起義行動委員會負責人之一周文雍和中共兩廣區委婦女委員陳鐵軍面對敵人的槍口,從容地舉行結婚典禮。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他們接受黨的指示假扮夫妻進行革命斗爭,為了革命事業,他們顧不上去談個人的愛情。被捕後,他們受盡酷刑,從不屈服。周文雍在監獄的牆壁上寫下一首不朽的詩篇:「頭可斷,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滅,壯士頭顱為黨落,好漢身軀為群裂!」
臨刑前,他們豪邁地宣告:「讓反動派的槍聲,來作為我們結婚的禮炮吧!」
楊靖宇的胃
革命先烈楊靖宇同志曾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兼政委。1940年2月,他率領部隊與日冠作戰,在被包圍數月、糧盡彈絕的情況下,憑借著無產階級的浩然正氣、堅定信仰,為著「完成弱小民族的解放運動」,英勇奮斗,壯烈犧牲。日寇為了了解他何能夠這樣頑強,曾殘酷地解剖了他的遺體,發現他的腸、胃裡只有樹皮、草根、棉絮。
遭遇不幸,信念不變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陳毅等同志在一次戰斗中突圍出來,急需一個熟悉情況的向導。這時來了一個手拄樹枝、蓬頭亂發的赤腳人。見到陳毅,他邊哭邊叫著:「首長!首長!」陳毅同志定神一看,原來他是被王明錯誤路線罷官撤職的一個老部下。這位同志沒有因為遭受殘酷斗爭而對革命失去信心、採取旁觀的態度,他把自己的不幸遭遇置之度外,決心尋找自己的部隊。北上撤退時,他聽說陳毅同志留下了,便一路討飯來找他。陳毅同志對他說:「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同,你也不用怪了。」他回答:「我還怪什麼,革命已經受了這么大的挫折,個人還有什麼可怪的。」這位同志當向導,經過無數周折,帶著陳毅等同志轉移了出去。後來,他又當了縣委書記,在艱苦的環境里堅持游擊戰爭,不幸被叛徒出賣,嚴刑之下,他威武不屈,被敵人用鐵絲穿透鼻孔,拉著遊街,最後含笑步上刑場。
「堅持真理,永不放棄」
張志新同志是中共遼寧省委宣傳部文藝處的幹部,在「文化大革命」中,她逐漸認識到有人顛倒是非、混淆黑白。張志新就憤而嚴肅地對有的同志說:「現在毛主席身邊那幾個人可靠嗎?對江青、葉群這些人……」「對林彪可信賴嗎?」「江青不是什麼『文藝旗手』,而是破壞祖國文化藝術的罪魁禍首!」
一起駭人聽聞的奇冤大案,由此而起。但是無論是在看守所里或在監獄中,張志新從未低頭,從不認罪,她懷著極大的義憤,一次又一次地向邪惡開戰。她知道這樣做會遭到更大的災難,說:「如果痛苦換來的是認識真理,堅持真理,我應該自覺地欣然承受,那時,也只有那時,痛苦都能轉化為幸福!」「你們(指四人幫)不認錯,將會受到歷史的懲罰。」「堅持真理,永不放棄」。
真金不怕火
1953年10月27日,瑞士日內瓦刑場上火光沖天。著名的西班牙生理學家塞爾維特被教會用火活活燒死,年僅42歲。塞爾維特所著的、剛印出的《基督教的復興》一書,也被扔進火堆、燒成灰燼。塞爾維特為什麼會被活活燒死呢?因為他大膽地指出了蓋侖著作中的錯誤。蓋侖認為,血液是肝臟製造出來的,它通過血管流向全身,被身體各部分吸收,再也不會返回。塞爾維特用事實揭露了蓋侖的謬誤,首創了血液肺循還理論,並把這一理論寫進了一本宗教著作《基督教的復興》中。然而蓋侖是古希臘醫學「權威」,他的醫學理論統治醫學界達1000年之久。塞爾維特被教會指責為「冒犯神明」。塞爾維特為真理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的學說像黃金一樣是烈火所燒不毀的,他的斗爭精神在烈火中永生。
追求真理,不避艱險
孫治方同志是我國著名的經濟學家,也是一個追求真理的光輝典範。
1956年,他發表了題為「把計劃和統計放在價值規律基礎上」的著名論文,被指責為「宣傳修正主義觀點」。他沒有退縮,而是更刻苦地鑽研、調查,著手《社會主義經濟》這一世著的寫作。1964年的「四清」運動中,他被撤去職務,遣送下鄉勞動。「文化大革命」一開始,他又成為「重點斗爭對象」。他對此早有準備,他說:「名譽毀掉,人毀掉,但觀點絕不改變,我要堅持到底。」1968年4月5日,康生親自下令,把孫治方投入監獄,在7年的囚禁生活中里,他以特殊的方式構思著《社會主義經濟論》的提綱。他說:「我要為真理活下去,要在死之前把自己的見解留下來,讓人民去作公正的判決。」
千秋勝負在於理
16世紀,波蘭科學家哥白尼沖破地球中心論的觀念,提出了太陽中心說,使人類在認識宇宙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由於他的新學識沉重打擊了宗教神學,因此受到教會勢力的反對,宣布他的學說是「邪說」,他的書是「禁書」,他本人為「瘋子」。在如此重壓下,哥白尼還是堅持真理、畢生不悔。他的《天體運行》一書,以他給教皇的一封信開頭,他在信中說:「假使有一知半解的人,並無數學知識,而根據《聖經》這一段或那一段妄肆批評或者駁斥我的著作,我不但不預備答復他們,而且還要輕視這樣無知的見解。」表達了哥白尼堅持真理、向宗教挑戰的決心。
在烈火中永生
喬爾丹諾·布魯諾(1548-1600),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的思想家。他進一步發展了哥白尼的太陽中心學說。他說:「太陽周圍,有六顆行星圍繞它運轉……太陽並非是宇宙的中心……宇宙中心有無數和繞著自己的太陽運轉的地球……」這些思想與天主教義截然相反,所以死亡常常籠罩著他。布魯諾只得到處流亡。21世紀後,布魯諾終於被黑暗的宗教裁判所送上刑場遭受火刑。在廣場中央,希魯諾被縛在高高的十字架上。他的臉色是蒼白的,眼睛凝望著遙遠的天空。烈火熊熊燃燒起來了,誓死不屈的「殉道者」吐出了最後的誓言:「火並不能把我征服,未來的世紀會了解我,知道我的價值的。」
讓青蛙做證人
伊凡·謝切諾夫是俄國生理學家。1862年,他通過對青蛙的解剖實驗,發表了《蛙對脊髓神經的抑制》等文章,同時又出版了《腦的反射》一書,為神經生理學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可是,沙俄政府竟然把宣傳科學真理看作是一種罪過,把謝切諾夫逮捕了起來,對他進行審訊。在法庭上,法官對謝切諾夫說:「你可以給自己找個辯護證人。」謝切諾夫平靜地說回答:「讓青蛙做我的證人吧!」在敵人的淫威面前,這位科學家神色自若,因為他知道,真理在自己一邊。
「我不需要錢」
諾爾曼·白求恩是加拿大共產黨員,著名的胸外科醫生。為了支援我國的抗日戰爭,他率領一支由加拿大和美國人組成的醫療隊來到我國。在戰火紛飛的戰場上,搶救、醫治了很多八路軍傷病員。
他在晉察冀創建「模範醫院」時,1938年8月11日,毛澤東電告晉察冀軍區發給他每月100元津貼費。第二天,他立即給毛主席回電:「謝絕每月百元津貼,我不需要錢,因為衣食一切均可供給。」他還對聶榮臻司令員說:「我知道毛主席、朱總司令的津貼都很少,八路軍官兵每天只有幾分錢菜金,我願過中國革命軍隊普通一兵的生活。我是來支援中國的民族解放戰爭的,我要錢做什麼?我要吃好穿好,就在加拿大不來了。」
最後一片葉子
美國作家歐·亨利在小說《最後一片葉子》中寫了這樣一個故事:年輕的女畫家瓊西因患肺炎,危在旦夕,用醫生的話說:「他的病只有十分之一的恢復希望,這一分希望就是他想活下去的念頭。」已是深秋的時分了,瓊西開始數窗外一棵老極了的長青藤上的葉片。她確信,當最後一片葉子脫落的時候,自己就該去了。可是,藤條上剩下的最後一片葉子卻任憑風吹雨打,總也肯脫落。瓊西因此受到了鼓舞,病勢一天天好起來,最後,她終於感到「想死是有罪過的」,在醫生的治療下,身體奇跡般地痊癒了。
失去生活信心的君子
北京城區一家副食店的售貨員君子,剛剛年過20,多才多藝,心地善良,嫉惡如仇,她曾把文明高潔作為追求的目標。但生活並不是萬事如意的,社會上的不正之風使她參軍的美好理想破滅了。一次帳目上的誤會,她心靈受到極大的創傷,價格遭到侮辱,她悲觀失望,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於是輕率地熄滅了生命之火。
失去理想則墮落
廈門大學生物系有個學生,他從小學到中學,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15歲考入大學,到大學以後,生活之路如何走?他覺得為祖國、為人民、為共產主義而學習太渺茫了,他說:「共產主義實現還早呢,像可望不可及的海市蜃樓,現在還是實際一點好,至於為祖國、為人民,目標太大了,還是為自己實惠。」於是他拚命追求個人私慾的滿足:向敵特機關要錢,生活腐化,盜竊行騙……最終墮落為罪犯而被開除學籍、勞動教養。
G. 高中作文材料
2009年最新高考作文素材
(一)社會時事類
1.淚水的濕度
2008年7月20日,在重災區青川縣木魚鎮參與救災的濟南軍區某「猛虎師」官兵撤離歸建。木魚鎮鄉親們含淚送別,空氣中彌漫著鞭炮的味道和感動中淚水的濕度,長長的送別隊伍,群眾們站滿了道路兩邊,短短的一公里,撤離的官兵們手舉「為人民服務」的橫幅,表達了戰士們一切為了人民的心聲,車隊走走停停,整整用了三個小時。鄉親們捨不得戰士們走,送別的群眾中有的是戰士們用雙手在廢墟中挖出來的災民,有的受傷群眾是經過部隊醫療隊治療痊癒的。這支部隊在抗震一線搶救傷員、轉移群眾、清理廢墟,搭建簡易房,在受災群眾眼中,他們已經成為這塊土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是第一支重災區抗震救災撤離的部隊。
【分析品悟】「為人民服務」,再一次讓人民淚流滿面。因為它不是口號,而是行動,是付出,是表裡如一的真實,是人民子弟愛人民的寫照。
【適用話題】心聲 行動 付出 感動
2.「引咎辭職」何以芳蹤難覓
最近在陝西的所謂虎照「真相大白」中,林業廳的兩個副廳長、一個廳信息中心主任被免職;在貴州甕安群體性事件中,先是縣公安局政委、局長,接著是縣委書記、縣長,相繼被免職。遺憾的是,沒有主動,只有被動,「引咎辭職」仍然難覓芳蹤。
號稱虎照如果有假就將引咎辭職的副廳長朱巨龍,即使在免職之時,他也沒有絲毫愧疚之意,聲稱還要繼續「開心生活,開心享受」。要求這樣毫無羞恥意識的官員引咎辭職,無異於元稹所說的「放鶴在深水,買魚在高枝」。
【分析品悟】 沒有哪個領導幹部引咎辭職,也就等於是沒有哪個領導幹部對事件的發生認為自己有責任或想承擔責任,甚至沒有人為此感到愧疚。這該是引咎辭職難露芳蹤的根本原因。在一些人削尖了腦袋想要當官的社會背景下,「引咎辭職」的規定頗類空中樓閣。什麼時候,在我們的國土上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引咎辭職,或者可以表明,我們的幹部真正有了公僕的意識了。
【適用話題】 公僕意識 自省 責任 主動與被動 羞恥之心(素質)
3.干凈的乞丐
汶川地震中,慈善總會正在安排接受社會募捐。
現場捐款的人很多,一個乞丐端著紅色的塑料大碗怯弱地立在一邊,格外引人注目。乞丐的碗里放有一些大大小小的零鈔和硬幣。
乞丐把碗伸到工作人員的面前,小心翼翼地說:「零錢能捐嗎?」「能啊,不論錢多少,關鍵是一顆心!」工作人員象徵性地敷衍著他。
「哦,可是我……這錢臟兮兮的。」乞丐望了工作人員一眼,端起碗離開了。
只見他走到一個公用的水龍頭前,沖洗過手上的污垢後,從破衣兜里盒出一個手絹來。乞丐把碗里的硬幣全部倒在手絹上反復擦拭,隨後把乾乾凈凈的硬幣和疊得整整齊齊的紙幣全部投進了募捐箱。
現場一下子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分析品悟】 貧賤,並不代表矮小;富貴,並不等於高大。貴賤之分,真正在於是否有干凈的心靈。
【適用話題】 慈善 愛心 純潔的心靈 貧賤與高貴
(二)文化教育類
1.孔子是人不是神
「孔子」越來越熱鬧,終於由官方出面搞起了祭孔大典。《中國文化報》7月7日刊登趙士林的文章認為,我們應該敬重的,是本來面貌的孔子。我們應紀念作為偉大的文化人、教育家、知識分子的孔子,不應尊奉作為專制王朝的精神符號和意識形態偶像的孔子;我們應梳理、批判、繼承儒學這份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不應頂禮膜拜作為精神枷鎖的儒教。因此,我們可以贊成建孔子學院,可以贊成設孔子獎,但堅決反對祭孔。
其實,先秦那位不得勢的孔夫子可不是那麼板著面孔一本正經,望之儼然。相反,他老人家倒是很隨和、很自然、很有趣、很親情的一個人,所謂「吾與點也」。我想老人家若是趕上「超級女聲」如火如荼的時候,沒准兒也會給李宇春發個簡訊什麼的。
【分析品悟】 不言而喻,現代社會所追思、學習、敬重的孔夫子,不能再是精神禁錮的孔夫子,不能再是專制偶像的孔夫子,更不能再是三跪九叩的孔夫子,而是可以切磋琢磨的老師、學者、朋友,可以像和李宇春那樣「互動」的孔夫子。我想,本來面貌的孔夫子是很願意這樣做,而不願被抬到祭壇上去的。孔子是人,不是神;儒家是學派,不是宗教;《論語》是文獻,不是聖經。
【適用話題】 文化遺產 盲目崇拜(盲動)傳承的誤區 師道
2.「門道」和「味道」
7月14日《文匯報》刊載易中天的文章:我曾有幸觀看梅蘭芳先生的表演,親睹大師風采。那是在1957年,梅先生率團來武漢演出,地點在武昌閱馬場湖北劇場。當時我家住在大東門。從大東門到閱馬場,大約一站之地。但我們排隊買票用去的時間,足以在這兩地之間走十幾個來回。戲迷們有序地排著隊,一字長蛇從售票窗口綿延而至尚未通車的長江大橋引橋上,堪稱盛況空前。
那天晚上梅先生演的是《貴妃醉酒》。爸爸、媽媽、舅舅的票,在前排。給我買的是站票,其實不站,坐在爸爸懷里,所以看得真切。看得懂嗎?不懂,但入迷,喜歡看。梅先生的演出實在太好看了。動作、神態,都忘不掉。唱腔,也記得一句「那冰輪」。我的熱愛京劇,大約與這次經歷有關。
【分析品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實際上,藝術教育之要,不在「門道」,而在「味道」。藝術欣賞之要,也不在「懂得」,而在「喜歡」。研究講「門道」,欣賞講「味道」。欣賞藝術,喜歡就行,干嗎非得要「懂」?動不動就拿「懂行」說事,只能把許多原本可能成為愛好者的人關在門外,並不利於藝術的發展和傳播。當然,做傳播的人,既懂「門道」,又懂「味道」,就更好。
【適用話題】 藝術教育 「門道」與「味道」 興趣與學問
3.「醜陋」的圖書館
英國伯明翰有一座中央圖書館,這是一幢十分奇怪的建築物,遠遠望去,像一座上下顛倒的金字形神塔,感官比例失調。讓人覺得十分突兀。伯明翰中央圖書館建於1974年,從它誕生的那一刻起,它就一直被人們詬病,伯明翰的一些議員甚至把它上升到城市形象的高度,要求政府必須盡快將它炸毀。
就在無盡的非議當中,中央圖書館的大門口張貼了一封信,這封信很快被圖書館工作人員清除,但也被人抄錄下來,放到了互聯網上。
這封信這樣寫著:「我是一個醜陋的孩子,從來沒得到過別人的表揚,我很努力,但是仍然沒有人肯定我。但是,誰又能剝奪個人的生存權,我雖然醜陋,但我有活著的權利……我的名字叫中央圖書館。」
許多網友在這個帖子後面跟帖,有網友爆料,中央圖書館是整個歐洲最大、最繁忙的圖書館,平均每天接待讀者5000人次,每年借出圖書70萬冊。而那些所謂漂亮的圖書館,沒有一座可以與之相提並論。還有網友說,中央圖書館採光極好,但陽光又不會照射到書籍上。此外,圖書館冬暖夏涼,在炎熱的夏天,不開空調,室溫仍然保持在攝氏30度以下。這也是設計得「醜陋」的重要原因。如果改變那種設計,造得好看一點,那就成了—個賓館,或是議政廳,這根本不適合圖書館。
伯明翰市政府的官員在這個「丑孩子」的驕人成績面前,也不敢再談炸毀之類的話。前不久,伯明翰一位政府官員表態,中央圖書館代表了一個時代,應該讓他好好活下去。中央圖書館這個「丑孩子」終於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分析品悟】
中央圖書館代表了一個時代,應該讓它好好活下去。也許,這和人生差不多,醜陋,總是天生要受苦難的,但總有一天,每個人都會讀懂它,知道它的珍貴所在。
【適用話題】 人生 珍貴 網路 外表與品質人不可貌相 民意的力量
4.倆熊貓
2002年,美國鹽湖城冬奧會期間,當地的邦尼維爾小學邀請中國花樣滑冰運動員到學校聯歡,3對中國花樣滑頂尖高手悉數到場。聯歡會在校禮堂舉行,例行致詞、演節目、合影之後,中國駐美使館的文化參贊上台宣布他帶來了兩個大熊貓玩具。
「我把熊貓只送給兩位同學,」參贊說,「一個送給一位學習成績最好的男同學,另一個送給一位學習成績最好的女同學!」令我驚訝的是,翻譯把這句話譯成英文之後,孩子們臉上是似乎沒有聽懂的茫然的表情。
孩子們不喜歡大熊貓嗎?謎底當晚揭曉。邦尼維爾小學有5個中國孩子,其中一個孩子的母親晚上打來電話說,那兩個熊貓給學校出了個小小的難題。「你知道,美國的小學教育是不強調名次的,根本沒有『誰的學習成績最好』這個概念。我女兒就是只知道自己的分數,從來都不知道別人的分數。」這位母親說。
「倆熊貓怎麼處理?」「學校一開始也不知道該給誰。使館送的熊貓脖子上各有一條綵帶,寫著給最好的boy和最好的girl。學校想了個辦法,在boy和girl後面都加上s,改成了給男孩子們和女孩子們。這樣,學校將永久保存這兩個熊貓。」
[分析品悟]中西方教育觀念的差異,由來已久。而中國駐美使館的文化參贊的按名次最好來獎勵的事情,確實說明我們的應試教育在許許多多人的心中已根深蒂固了,因為他畢竟是「住美」的高級官員啊,何況我們這些「身在廬山」的布衣呢?總之,「倆熊貓」最終被那所學校保存是幸事也是不幸!
5.不吃虧
廣場的長椅上坐著兩位年輕的母親,正幸福地在談論著各自的孩子,一個說:「我那寶貝特聰明,在哪兒都不吃虧,我一旦買回他不喜歡吃的零食,他總要帶到幼兒園去,與其他的小朋友交換些他喜歡吃的零食,吃不完就藏在書包里,回家後還向我們炫耀。」
另一個說:「我家那寶寶也是,以前在幼兒園常被小朋友欺負,每天都哭著回家,但他吃過虧之後,每天都在他爸爸身上操練,現在在幼兒園,可只有他欺負別人的份兒。」
有一個老太太在她們旁邊的垃圾桶里「掏寶」。聽到她倆的談話後插話說:「我那倆兒子小時候跟你們的小孩兒很相像。」兩位媽媽一臉的唐突,但聽到老太太在講兒子的話題,便饒有興致地問:「那現在你的兒子怎麼樣了,為何你落到要靠撿垃圾為生?」
老太太嘆道:「就是因為他們倆太聰明,小兒子不願吃虧,打死了人後坐牢去了。大兒子不願吃虧,他家裡有錢,可就是一個子兒也不給我。」
[分析品悟]前兩者是現在,是原因,後者是未來,是結果。故事看似巧合,卻又是那麼真實合理,因為這是一種必然。「吃虧是福」,是有點不合時宜,但討小便宜吃大虧,確是社會中的常見現象。「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在崇尚競爭的當今社會和現代教育中,也絕不過時,甚至非常重要。
[適用主題] 現在和未來 原因和結果 辯證看「吃虧」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競爭教育 家庭教育
6.「陪玩家教」遇冷折射教育困境
據《新民晚報》8月13日報道,暑假裡,父母別出心裁地為自己上小學或初中低年級的孩子請個大學生到家裡來「陪玩」,這樣的新鮮事在申城已經悄然出現。有意思的是,這個家教新模式甫一面市就不太被看好。某家教公司接待人員說,這類「訂單」目前不僅比較少,而且失敗率還極高,很少有大學生能堅持做滿一個月的。分析下來主要原因在於,現在的「80後」大學生,做題目應付考試或許是他們的強項,而一旦要他們像模像樣地玩,且要能玩出高雅、玩出水平、玩出智慧,甚至玩出體力,還真有點勉為其難。特別是一些「書獃子」,自己從童年、少年一路走過來,除了擅長與教科書、教輔書打交道,他們壓根就不會玩。
[分析品悟]小孩子沒人玩,大學生不會玩,這絕不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在我們的社會在大踏步前進的今天,在教育越來越受寵的現在,我們生存能力和生活的樂趣,卻與日俱減了。其實,很多時候,玩也是創造發現、獲取知識、學會生存的有趣並有效途徑。
[適用主題] 學與玩 教育 知識與能力 應試教育的弊端 生活的樂趣
(三)體育類
1.天才射手緣何重蹈覆轍
雅典奧運會最後時刻戲劇性丟金的美國名將埃蒙斯再次在最後一槍出現嚴重失誤,在北京奧運會上又一次將幾乎到手的金牌拱手讓給了中國選手邱健。
應該承認,年少成名的埃蒙斯是當今男子步槍射擊屆少見的天才射手,今年才27歲的他已經在大大小小的國際賽事中收獲了眾多的世界冠軍頭銜。然而,當躊躇滿志的埃蒙斯在雅典奧運會上最後一槍脫靶,將金牌拱手相讓給中國選手賈占波後,他所表現出的只有慌亂,甚至自己將槍栓打開,檢查最後一發子彈究竟射向何處……
四年一個輪回,當埃蒙斯再次站在北京奧運會男子50米步槍三姿賽的決賽賽場上時,自第一槍起就一直牢牢確立著領先優勢的他似乎已經讓我們看到了他的成長,埃蒙斯再一次帶著巨大的領先優勢來到了最後一槍。然而,他卻不可思議地再次上演了悲情一幕,盡管這一次埃蒙斯沒有再次將子彈打到別人的靶子上,但僅僅4.4環的成績幾乎已經等同於脫靶,幾乎已經到手的金牌再次不翼而飛,連坐在看台上為丈夫加油助威的首金得主、捷克美女卡特琳娜都驚訝地瞪大的雙眼……
[分析品悟]連續兩屆奧運會,在同一個項目上出現幾乎一樣的重大失誤,看似偶然實屬必然。正是因為太想得到了,埃蒙斯的心理才會出現如此巨大的波動。眾所周知,能夠來參加奧運會的選手都是世界上最出色的選手,因此在決賽中選手們所要較量的,遠不僅僅是技術戰術,心理因素應該毫無疑問提升至了第一位,誰的心態更為放鬆,誰能將期望值降到最低點,誰就有很大希望成為最後的王者。競技體育如此,人生也如此。
[適用主題] 較量 心理因素 平常心 失誤 偶然與必然 期望值
2.美媒體給菲爾普斯潑冷水
楊晴川在8月17日《新華每日電訊》撰文說,菲爾普斯無疑是奧運史上的一個傳奇。在本屆奧運會上,這位「泳壇一哥」實現了8金夢想。不過,對於這位游泳天才,美國媒體並非鋪天蓋地一邊倒的褒揚。在一片叫好聲中,也有一些「潑冷水」的另類聲音。
麥克拉奇報業集團撰文認為,盡管菲爾普斯是奧運史上榮獲金牌最多的運動員,並將游泳運動提升到了一個更新的高度,但不意味他已經成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奧運選手。
文章認為,菲爾普斯能夠成為「奧運多金王」,除了自身努力之外,還有一些客觀因素。首先是游泳項目的賽制特點,易於產生「多金王」。田徑名將邁克爾·約翰遜就曾指出,如果短跑也能「側著跑」和「倒著跑」,一樣也能產生「多金王」。這雖是戲言,卻不無道理。其次,現代社會,商業與體育的聯系日益緊密,給運動員奪金增添了巨大動力。如果一百年前的奧運選手面前也擺著數百萬美元的商業廣告合同,他們可能做得更好。此外,科技進步極大促進運動水平的提高。如今游泳破個世界紀錄,似乎不像過去那麼難。
《芝加哥論壇報》則從另一方面對菲爾普斯提出了批評:在奧運冠軍領獎台上,這位天才從未跟著國歌聲一起哼唱。而且,有一次在奏美國國歌時,他和隊友羅切特甚至在說笑。「哥們兒,別忘了你代表的是美國!」該報尖銳地指出。
[分析品悟]在體育史上,少年成名卻終被「捧殺」的例子並不少見。美國媒體的「潑冷水」,值得深思。在對奧運冠軍們給予充分肯定的同時,也需要這類善意的提醒。
[適用主題] 一邊倒 「捧殺」 「潑冷水」 表揚與批評 肯定與否定 提醒
3.劉子歌的得與失
關於在北京奧運會女子200米蝶泳決賽中打破世界紀錄的上海選手劉子歌的報道,有個細節值得注意:這位19歲的少女沒有手機、沒有電腦,一年四季基本上都穿運動服。19歲是一個愛漂亮、追求時尚的年齡。但這一切,距離劉子歌都是那麼的遙遠。
在劉子歌的心裡,幾乎就只有一樣東西,那就是游泳。無論是當年在上海游泳隊,還是如今在中國游泳隊,劉子歌都是練得最苦的一個人。她每天的訓練量達到15公里左右,一年365天,幾乎天天如此。劉子歌愛讀書,她讀《道德經》,對老子的「無為而治」有自己獨到之見:「無為而治和我平時對待事物的態度很像。我今天得這塊金牌,應該也是功到自然成的吧!」這也是劉子歌比無數同齡青年的過人之處。
[分析品悟]得與失,是辯證的。但許多時候,「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這就需要我們分清楚「魚」和「熊掌」誰更重要,把握好「舍」與「得」,然後瞄準目標,集中精力,持之以恆,勇敢追求。
[適用主題]
得與失 舍與得 生活的辯證法 理想與奮斗 梅花香自苦寒來
4.站起來比倒下只需多一次
1988年,美國速滑運動員簡森首次參加冬奧會,他在報名參加的500米、1000米速滑比賽上都具有奪冠的實力。比賽前幾天,簡森突然得到了一個不幸的消息,他的妹妹因為身患白血病去世了。他強忍悲痛參加了500米的速滑比賽,但剛一出發,就重重地摔倒在地,無奈只能退出比賽。帶著遺憾他向1000米速滑冠軍發起沖擊,兩圈過後,他把對手遠遠甩在後面,此時計時器顯示,他是所有參加這項賽事運動員中速度最快的選手。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他再次摔倒在賽場上。
4年後的冬奧會,簡森再次在賽場上滑倒,與獎牌擦肩而過。
1994年,簡森第四次站在冬奧會速滑比賽的賽場上,在比賽中,簡森遙遙領先於其他選手,但也出現了兩次可怕的手扶地的險情,許多觀眾都嚇得閉上了眼睛,擔心噩夢再次降臨到簡森的頭上。但他並沒有滑倒,最終以打破世界紀錄的成績獲得自己第一枚也是唯一一枚奧運會金牌。
[分析品悟]簡森四次在賽場上滑倒,這樣的人生際遇足以把一個運動員徹底打倒。但簡森並沒有屈服於命運的安排,他用堅定的信念作為支撐,一次次站在了奧運會的賽場上。他的站立只比倒下多一次,但也正是這多出來的一次,使他最終戰勝了厄運,實現了心中的奧運夢想。人生如賽場。
H. 求議論文作文素材
●魏晉時「竹林七賢」之一嵇康因不與貴族合作死於屠刀之下,耿直不屈的脖頸中噴涌的鮮血化作了一條華貴美麗的「豹尾」,鞭打在一個腐朽王朝的脊背上,在那黯淡的夜空中留下了震天動地的絕響。(江蘇考生《暗夜的絕響》)
●「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近體詩的先驅者——以其傑出的貢獻掀開了中國古代詩歌嶄新的一頁,引發了盛大輝煌的盛唐氣象。(江蘇考生《人生三部曲》)
●斯賓諾莎在沒有親情、沒有友情、沒有愛情,被孤獨、寂寞籠罩的情況下,潛心研究哲學,探索真理,創作了神學著作《宗教論》。他讓後人感嘆道:「最孤獨最寂寞的是過程,最厚重最豐富的也是過程。」(江蘇考生《人生三部曲》)
●在長江的上游,有劉備白帝城託孤的眼淚,也有李白揚帆盪槳的身影。或許,劉備與李白完全是兩類人,一位是爭逐天下的君王,一位則是周遊天下的詩人。帝王將相自成其蓋世偉業,賢士詩人自成其千古文章,然而,長江以它的廣博容納了這一切。在清晨迎接李白嘹亮的吟唱,在傍晚又迎接劉備疲憊的馬蹄。(浙江考生《山水文人看華夏》)
●貝多芬甩開了塵世的喧囂,在音樂的國度里盡情跳躍;居里夫婦拋開了名利的紛擾,在科學的世界中邁出了更深遠的步伐;陶淵明忘卻了世俗的黑暗,在自由的南山中悠然採菊……他們在人生路上輕松徜徉,嗅著人間的芬芳。(湖南考生《輕鬆起跑》)
●「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持竿垂釣的莊子,有人勸他涉世為官,他漠然視之;他孤傲的心靈走不到渾濁的仕途。他出乎其外,超乎塵世,視楚國相位而不顧,不願做供奉於高高廟堂之上的烏龜;他又入乎其內,獨善其身,甘做一棵在清風中孤獨地看守月亮的大樹,把持著那潔白的美德,「享受」著逍遙的人生。(湖北考生《出乎其外,入乎其內》)
●越王勾踐承受了亡國之痛,扛住了數十載非人的屈辱。他堅守復國信念,是因為他在圈外遙望到了生命之光,他看到了勝利復仇的希望,最終他創造了不可思議的歷史奇跡。(湖北考生《近觀與遙望》)
●大藝術家羅丹在工作時差點把他的客人茨威格鎖在工作室里。正是這種「入」,才有了王羲之寫完的18缸墨水;正是這種「入」,才有玄奘取經跋涉幾萬里的路程;正是這種「入」,才有陳景潤演算的幾十麻袋的稿紙。(湖北考生《人生的「出」與「入」》)
●英國數學家多番維爾傾注了三十多年的精力,把圓周率推算到小數點後八百多位。可是後人發現,他在第三百多位時就出現了錯誤,也就是說,他後面二十多年的努力都是白費的。科學是容不得半點馬虎的,多番維爾如果能在工作過程中經常客觀地審查自己的步驟和數據,就可能不會留下這個遺憾了。(湖北考生《人生的「出」與「入」》)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甫是太「入」了,憂國憂民、感時傷世,少陵的嘆息綿長悠邈、一刻不散。「花近高樓」,他的心悲傷了;登高遠望,他的憂思又在心頭迴旋。(湖北考生《釣罷歸來不系船》)
●霍金能夠創造出令人炫目的成就,那是他夜以繼日研究的結晶;牛頓能夠發現震驚世界的萬有引力定律,那是對他苦思冥想、嘔心瀝血的回報;馬克思能夠發現剩餘價值規律,那是與他廢寢忘食、勤勤懇懇的研究分不開的。(河南考生《小議「出人意料與情理之中」》)
●28歲的歐拉僅用兩天時間就將幾位數學家幾個月得出的結論進行了完善的論證。斯坦梅茨僅用三天時間就使數名工程師幾個月也不能維修好的機器重新啟動。(河南考生《偶然?必然!》)
●女詞人李清照有「尋尋覓覓」的哀婉凄切,有「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兒女情長,但也有「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豪邁詩句。(河北考生《意外花開在情理枝頭》)
●春秋時期齊國宰相管仲,原是公子小白的仇人,然而卻幸運地為老友鮑叔牙所舉,幫助桓公成就了霸業。叔牙幫管仲贏,也為自己贏得了後人的欽敬。(山東考生《成人者天成之,與人者天與之》)
●航海家鄭和,率領船隊浩浩盪盪地出發,他帶著天朝上諭,所到之處,送陶瓷,送絲綢,送茶葉。他送去的是一個古老的東方國度的文化,同時也收獲了異域文化,更有禮贊和膜拜。(山東考生《雙贏,一種人倫的智慧之美》)
●林肯當上總統後,他的朋友推薦一人為內閣成員。看過此人後,林肯毫不客氣地拒絕了。朋友詢問個中原因,林肯說:「他的臉不適合。」朋友啞然失笑,說:「他不能為自己的長相負責啊。」林肯嚴肅地說:「一個人若過了三十還不能為他的臉負責,那他就成不了大器。」(江西考生《臉中窺世界》)
●蘇武忠貞愛國,拒絕折節叛國,甘願與羊為伍。地窖冰冷,他咽白雪嚙氈毛;北海荒遠,他「掘野鼠藏草實而食之」。他用赤膽忠心奏響了千古絕唱——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猶能忘。(四川考生《永遠的蘇武》)
●西漢前朝帝王休養生息,以安其民,成就「文景之治」;唐太宗體恤民情,輕徭薄賦,使社會安定,成就「貞觀之治」;唐玄宗初年繼往開來,安置百姓,重用賢臣,安穩統治天下,成就「開元盛世」;康乾勵精圖治,平定叛亂,維護統一,社會安定和諧而成就「康乾勝景」。(北京考生《說「安」》)
●成吉思汗,那個彎弓射鵰的猛士,那個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在他身後,有多少無辜的靈魂。希特勒,歷史上最厲害的演說家,幾小時把整個歐洲吹噓得沸騰起來。彈指一揮,血肉橫飛。身後,是數萬人堆起的屍骨;腳下,流淌著殷紅的血流;身前,是繼續行走的大軍。(陝西考生《銘記血腥中的古訓:和平》)
●到底什麼是人的魂?說白了,就是人的某種精神。「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是屈老夫子的魂;「待重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這是岳元帥的魂;「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是李白的魂;「我廬獨破受凍死亦足」這是杜甫的魂。(四川考生《問靈魂》)
●記得海德格爾曾說過,生命充滿了勞績,但還詩意地棲居於這塊土地上。要感謝海德格,這位精神的探索者,為我的心裡留下了一隅空白。讓我在心煩意亂之際,能夠冷靜地思考,吟上一句「人生天地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讓我在忙碌中,能夠偷得浮生半日閑,欣賞一段「他年傍得蟾宮客,不在梅邊在柳邊」的還魂愛情。如五柳先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如東坡先生,「頌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如守著瓦爾登湖的梭羅,如遙望乞力馬扎羅之雪的海明威。他們都是詩人,在屬於自己的空白天地中,詩意地棲居。(福建考生《月圓是畫,月缺是詩》)
●讀司馬遷,讀到的是剛直與堅韌。面對殘酷的刑罰,面對眾人的嘲笑,他沒有屈服,他依舊屹立在歷史的巔峰上。「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剛正不阿,留作正氣滿乾坤;幽怨憂憤,著成信史照塵寰。正是太史公的凜然正氣,才能使得他站在人生的高峰上呼嘯:「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讀李清照,讀到的是凄婉與哀傷。「花自飄零水自流」是怎樣的一絲惆悵。「梧桐更兼細雨」是怎樣的一縷憂傷。「生當人傑,死亦為鬼雄」是怎樣的一種悲壯。「只恐雙溪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又是怎樣的一簾斷腸。(安徽考生《讀•感悟》)
●人有意氣,才能有豁達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蘇子有意氣,雖遭官場與文場一齊潑來的污水,但他仍意氣風發,「侶魚蝦而友麋鹿」,心胸豁達可見一斑。「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遭人誹謗的李白,被玄宗賜金放還,雖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齊輝之才,終化為泡影,但他仍意氣風發,「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酒入愁腸三分釀成月亮 七分化為劍氣,秀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若無意氣,他怎會有如此豁達的胸襟?(湖南考生《談意氣》)
●阮籍目睹世間的渾噩不堪和好友的身首異處,借醉酒逃避現實。他的一生一直在逃避、逃避、逃避,卻終因一篇《為鄭沖對晉王箋》被人唾棄。嵇康則完全生活在現實之中,不肯向生活做出任何妥協,最終一曲《廣陵散》成為絕響。其實人生由阮籍的醉酒向前一步便是嵇康的《廣陵散》,人生由嵇康的《廣陵散》向後退一步便是阮籍的醉酒,殊途同歸的境遇竟是如此迥異。若是兩人各向中間邁出一步,將幻想與現實稍加中和,也許就不會落得生者隱入迷幻,死者融入蒼穹,只留給後人無盡的悵惘。(山東考生《夢想在現實中起舞》) ★★現實人物類★★
●普通教師殷雪梅在一輛瘋狂駛來的汽車沖向自己學生的時候,挺身而出,張開雙臂用軀體護衛學生。這一英雄壯舉讓人真切地感受到什麼叫做輝煌燦爛的人生、什麼叫做響亮有力的「結尾」。(江蘇考生《人生三部曲》)
●公安戰線的楷模任長霞,一生盡職盡責,任勞任怨。「出乎其外」,她公正廉明,扶困濟貧,顧及人民大眾利益;「入乎其內」,她除惡掃黑,鐵面無私,用一腔熱血保一方的安寧。「入乎」他人,全心呵護有難的人,讓奉獻之花開在每一個人的心坎上;「出乎」自己,時時以共產黨人的標准嚴以律己,從不給家人謀半點私利。(湖北考生《出乎其外,入乎其內》)
●矮個子給鄧亞萍的成功帶來了阻力,可是她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獨占乒壇,讓各國運動員發出「和鄧亞萍生活在同一時代,簡直就是一種悲哀」的感嘆。(河南考生《巔峰上的蝸牛》)
●21歲的劉翔在奧運會110米跨欄中創造了「亞洲飛人」的奇跡。這奇跡的背後,有劉翔的定位準確、敢於拼搏,也有中國國力的日益增強。在過去的一年裡,國家花在劉翔身上的訓練費用就達300多萬元。(河北考生《「亞洲飛人」的奇跡》)
●田世國,一個事業正如日中天的中年男子,捐獻出自己的重要器官——腎,來搶救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的80多歲的老母親。他的舉動感動了整個中國。(安徽考生《什麼?——是該這樣!》)
1.海明威和他的「硬漢形象」
美國作家海明威是一個極具進取精神的硬漢子。他曾嘗試吃過蚯蚓、蜥蜴,在墨西哥鬥牛場亮過相,闖盪過非洲的原始森林,兩次世界大戰都上了戰場。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19歲的他見一義大利士兵負傷,便冒著奧軍的炮火上去搶救,結果自己也被炸傷了腿,但他仍背著傷員頑強前進。突然間,炮擊停止,探照燈大亮,海明威終於回到陣地。原來是他的英勇行為感動了奧軍將領,下令放他過去。
作為作家的海明威,曾雄心勃勃地表示要超過莎士比亞,「幹掉」屠格涅夫,把莫泊桑、斯湯達打在地上說胡話。決心下定,就得奮力拚搏。1949年,他的朋友福克納獲諾貝爾文學獎,海明威不服氣,匆匆寫了一部小說要超過人家,反遭失敗。倔強的海明威爬起來再干,終於寫出了小說《老人與海》,獲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
他在《老人與海》這部小說中寫下了一句響當當的名言:「人是不能被打敗的,你可以把他消滅,但不能打敗他!」
分析:是的,人是不能被打敗的,只要我們心中有目標,有信念。即使過程艱幸,最終也能有所收獲。
話題:「成功的曲折」「永不言敗」
2.屈原以死報國
屈原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楚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於楚懷王時期。這個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大一統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嫻於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為左徒、三閭大夫。屈原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由於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後來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他被流放江南,輾轉流離於沅、湘二水之間。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汨羅江,以身殉國。
分析: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崇高的品德和情操在屈原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話題:「命運」「責任」「精神衛士」
3.岳飛「精忠報國」
岳飛應募參軍,因戰功累累不斷升職,宋高宗親手寫了「精忠岳飛」四個字,製成旗後賜給他。又召他到寢閣,對他說:「中興的大事,全部委託給你了。」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劉錡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飛火速增援,並在賜給岳飛的親筆信中說:「設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遙度。」岳飛於是調兵遣將,分路出戰,自己率領輕裝騎兵駐扎在郾城,兵鋒銳氣十足。
但是,後來高宗和秦檜決定與金議和,向金稱臣納貢。就在岳飛積極准備渡過黃河收復失地的時候,高宗和秦檜卻連發12道金字牌班師詔,命令岳飛退兵。後岳飛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毒死於臨安風波亭,時年僅39歲。
分析:「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岳飛的忠勇故事千百年來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每當外侮當前,人們總是以岳飛為榜樣,堅決抵抗。
話題:「國難見忠心」「國家與個人」「忠君與愛國」
4.辛棄疾憂國憂民
辛棄疾曾寫《美芹十論》獻給宋孝宗。論文前三篇詳細分析了北方人民對女真統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統治集團內部的尖銳矛盾。後七篇就南宋方面應如何充實國力,積極准備,及時完成統一中國的事業等問題,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規劃。但是當時宋金議和剛確定,朝廷沒有採納他的建議。
分析:「位卑未敢忘憂國」,為國分憂,是每一個華夏兒女義不容辭的義務。
話題:「責任」「愛國」
5.宋慶齡的執著
宋慶齡自1913年開始追隨孫中山,致力於中國革命事業,謀求中華民族獨立解放。在近70年的漫長歲月里,經過護法運動(1917年)、國民大革命(1924—1927年)、國共對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戰爭(1937—1945年)、解放戰爭(1945—1949年),她始終忠貞不渝地堅持孫中山的革命主張,堅定地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生活的美滿幸福而殫精竭慮,英勇奮斗,在中國現代歷史上,譜寫了光輝的篇章。宋慶齡因此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女性之一。
分析:沒有一顆熱忱的愛國之心,宋慶齡能七十年如一日為祖國的解放和富強而殫精竭慮嗎?
話題:「忠貞」「持之以恆」
6.張伯苓的理想
南開中學的創辦者張伯苓16歲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洋水師學堂,學習駕駛。畢業後,他參加了「甲午海戰」,但軍艦一出海就被擊沉,這對他觸動很大。1899年英國強租我國威海衛軍港,張伯苓親眼看見,第一天在港口升起的清朝國旗第二天就降下來了。強烈的愛國心促使他毅然退出海軍,回到天津籌辦學校。他四處奔走,籌集資金,終於在1907年辦起了南開學校。張伯苓一生全力辦教學為國家培養了大批的人才。
分析:只有祖國的富強,個人才有尊嚴。為此,張伯苓不余遺力地創辦學校,希望能以教育培養振興中華的人才,其愛國熱情讓人感動。
話題:「教育與愛國」「人生的目標」
7.於右任的臨終詩
國民黨元老於右任臨終前有詩《望大陸》雲:「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詩作於1964年公開發表,立刻打動了無數中國人的心。
分析:祖國的統一和強盛是華夏兒女永恆的願望。於右任的臨終詩之所以能打動無數人的心,還在於他表達了這樣的願望,引發了人們的共鳴。
話題:「故鄉情」「月是故鄉明」「殷殷愛國情」
8.李宗仁的民族情
1955年,李宗仁在美國公開提出反對「台灣託管」和「台灣獨立」,主張國共再度和談,由中國人自己解決中國的事情。1965年7月,在周恩來總理親自安排下,李宗仁沖破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干擾,擺脫國民黨特務機關的暗殺,毅然返回祖國,他聲明:「期望追隨我全國人民之後,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並欲對一切有關愛國反帝事業有所貢獻。」他還希望留在台灣的國民黨人,凜於民族大義,毅然回到祖國懷抱,為完成國家最後統一做出貢獻。
分析:為了祖國的和平統一,李宗仁先生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和民族大義,將永遠激勵著為統一大業而奮斗的人們。
話題:「心中的豐碑」「祖國的呼喚」
9.肖邦的遺願
1830年11月,費列德利克·肖邦(波蘭作曲家、鋼琴家)決定到外國深造,為祖國爭光。出發前,朋友們為他舉行了一個送別晚會。肖邦滿懷感激之情,接受了朋友們贈送的裝滿祖國泥土的銀杯,表示永遠不會忘記可愛的祖國。
肖邦輾轉於維也納、倫敦、巴黎等地,通過他的藝術活動,增進西歐人民對當時正在受難的波蘭人民的同情和了解。可是,在輾轉流離的生活中,他得了重病。
1849年秋天,肖邦臨終時告訴從華沙趕來的姐姐,波蘭反動政府是不會允許把他的遺體運回華沙的,他要求至少把他的心臟帶回去。
肖邦的心臟,按照他的遺願被送到華沙,埋葬在曾哺育他成長的祖國大地中。
分析:葉落歸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對祖國的眷念,是每一個愛國者的共同期望。
話題:「遺願」「愛國——永恆的話題」
10.華羅庚立志回國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早年在美國很受學術界器重。有人想和他簽訂合同,把他留在美國,給予優厚的待遇,但當他得知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後,立即決定回國。途經香港時,他發表了一封給留美學生的公開信,滿懷熱情地呼籲他們:「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
分析:「富貴不能淫」,物質再豐厚也不能阻擋愛國者回歸祖國的腳步。
話題:「祖國的利益高於一切」「人生價值」
11.80美元環游世界
有一位叫羅伯特·克里斯托夫的美國人,想用80美元來周遊世界,他堅信只要有信心,有誠意,任何目的都能達到。
年僅26歲的羅伯特完成了准備後,他就在口袋裡裝好80美元,興致勃勃地開始了自己的旅行。最終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羅伯特為什麼能成功?全在於他有積極的心態——堅信自己一定能夠成功。人一旦定下目標,就得堅定不移地走下去,那樣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分析:世界上有多少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羅伯特的經歷印證了一句俗語:「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只要下定決心,堅持到底,就沒有完不成的事情。
話題:「成功的魔杖」「夢想與堅持」「信念」
12.我竭盡全力
一天,戴爾·泰勒牧師向教會學校的一個班宣布:誰要是能背出《馬太福音》中的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內容,他就邀請他們去西雅圖的「太空針」高塔餐廳參加免費聚餐會。那是許多孩子做夢都想去的地方。但是,《聖經·馬太福音》第五章到第七章有幾萬字,而且不押韻,要背誦有相當大的難度。
但是有一天,一位11歲的學生竟然從頭到尾,一字不漏地把原文背誦了下來,沒出一點差錯。泰勒牧師驚訝地張大了嘴巴,要知道最虔誠的信徒能背誦的也很少有,更何況是一個孩子。牧師在驚嘆他有驚人記憶力的同時,不禁好奇地問:「你是如何背下這么長的文字的呢?」這個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竭盡全力。」
16年後,這個孩子成了一家知名軟體公司的老闆,他名叫比爾·蓋茨。
分析:人們在做事之前,往往總是強調困難的因素,而不願動手,其實,這只不過是為自己的惰性找一個借口。大多數時候,不成功僅僅是因為努力得還不夠罷了。
話題:「立志與成功」「人生的奮斗」
13.左思立志 堅韌不拔
西晉文學家左思少年時讀了張衡的《兩京賦》,受到了很大的啟發,決心將來撰寫《三都賦》。陸機聽了不禁撫掌而笑,說像左思這樣的粗俗之人,居然想作《三都賦》這樣的鴻篇巨著,簡直是笑話;即使費力寫成,也必定毫無價值,只配用來蓋酒壇子而已。面對這樣的羞辱,左思矢志不渝。他聽說著作郎張載曾游歷岷、邛(今四川),就多次登門求教,以便熟悉當地的山川、物產、風俗。他廣泛查訪了解,大量搜集資料,然後專心致志,奮力寫作。在他的房間里、籬笆旁、廁所里到處放著紙、筆,只要想起好的詞句他就隨手記錄下來,並反復修改。左思整整花費了十年的心血,終於完成了《三都賦》。陸機在驚異之餘,佩服得五體投地,只得甘拜下風。
分析:認准行動目標,不為外人所動,堅持就是勝利,挺住就是一切。
話題:「磨礪與成功」「如何對待別人的嘲笑」
14.普羅米修斯
希臘神話中的普羅米修斯是為人類造福而獻身的神。他出於對人類的同情,為使人類免遭毀滅,把天火偷來送給人類,並把科學、藝術和醫葯等知識傳授給人類,使人類從此能夠戰勝危難,並變得文明起來。他因此而惹怒了眾神之王宙斯。宙斯用鐵鐐把他銬鎖起來,釘在高加索山的懸崖上,讓神鷹每天啄食他的肝臟。普羅米修斯堅強不屈,對奉命來逼降的神使赫耳墨斯說:「我決不會用自己的痛苦,去換取你奴隸般的命運;我寧肯被縛在崖石上,也不願作宙斯的忠順奴僕。」馬克思推崇普羅米修斯為了人類而獻身的精神,稱他為「 哲學的日歷中最高尚的聖者和殉道者」。
分析:對一個信念堅定的人來說,任何加諸肉體的痛苦都無法戰勝靈魂對自由的追求。
話題:「對自由的追求」「對信念的堅持」「理想與犧牲」
15.「這是我的權力」
老革命家陳少敏一生正直。「文革」期間,在中共八屆十二中全會上,表決永遠開除劉少奇黨籍的決議草案時,陳少敏堅決不舉手。會後,康生惡狠狠地質問她為什麼不舉手,她義正辭嚴地回答:「這是我的權利!」後來她被下放到河南羅山縣,受盡折磨。她堅定地說:「不要犯軟骨病,要堅持真理,實事求是,對群眾、對國家、對黨負責到底。」
分析:堅持了自己的信念,就是堅持了做人的尊嚴,堅持的真理,也就是維護了個人和民族的尊嚴。
話題:「信念與尊嚴」「永不屈服」「骨氣」
16.梨雖無主,我心有主
《元史》載,宋元之際,世道紛亂。學者許衡外出,天氣炎熱,口渴難忍。路邊正好有棵梨樹,行人都去摘梨止渴。惟許衡不為所動。有人問:「你為何不摘梨呢?」
許衡道:「不是自己的梨,豈能亂摘?」那人笑他迂腐:「世道如此紛亂,管他誰的梨?它已沒有主人了。」許衡說:「梨雖無主,但我心有主。」
分析:心靈需要自我維護。純潔的心靈是智者所追求的,心靈有了污點,人生也就不再完美了。
話題:「心靈的維護」「追求完美人生」
17.孫中山的崇高信仰
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40年如一日,為中國的獨立富強而耗盡了畢生的精力。他自己別無家產,僅有書籍、衣服、一所華僑捐獻給他的小住宅。他革命一生的原動力是什麼?就是「適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崇高信仰。
分析:孫中山執著無悔於革命,在於他有崇高的信仰,即「人群之需要」。信仰如山,仰之彌高。
話題:「成功與信仰」「成功的動力」「可貴的信仰」
18.相信自己是第一
理查·派迪是運動史上贏得獎金最多的賽車選手。當他第一次賽完車回來,向母親報告結果時,那情景對他後來的成功有很大的影響。
「媽!」他沖進家門,「有35輛車參加比賽,我跑了第二。」
「你輸了!」他母親回答道。
「但是,媽!」他抗議道,「您不認為我第一次就跑了個第二是很好的事情嗎?」
「理查!」母親嚴厲道,「你用不著跑在別人後面!」
接下來的20年中,理查·派迪一直稱霸賽車界。他的許多項紀錄到今天還保持著,沒有被打破。
分析:能正確地激勵自己、對自己充滿自信的人,往往就能獲得成功的青睞。
話題:「激勵的價值」「成功與自信」
19.中國人為什麼不能幹
被外國人稱為「能抵五個師」的錢學森博士,1950年沖破美國的種種阻撓,回到祖國,決心在「一窮二白」的土地上,創造中國的火箭、導彈事業。有人問他為什麼歸心似箭,他說:「因為我是一個中國人,我的事業在中國,我的歸宿在中國。」有人問他,中國既無人才又無設備,搞火箭導彈能行嗎?他的回答是:「外國人能乾的,中國人為什麼不能幹!」錢學森的誓言最終實現了,中國衛星上天了,洲際導彈可以同外國「比武」了,載人航天事業也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分析:一個人如果沒有一顆愛國心,是不可能成就偉大事業的。
話題:「成功的因素」「愛國心」
20。不為五斗米折腰
東晉詩人陶淵明任彭澤縣令時,有一次,郡里的督郵到彭澤檢查公務。郡里派人送信給陶淵明,要求他做好迎接准備,也就是備好禮品,備好美食佳餚,穿戴整齊,恭恭敬敬地來迎接。
陶淵明氣得將信撕得粉碎。他大聲說:「我決不為小小縣令五斗米的薪俸,就低聲下氣地向那些傢伙獻殷勤!」說完,脫下官服,摘下官帽,交出官印,就辭官回家了。
分析:沒有高尚的品德和氣節就無法做出這樣的舉動。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世代相傳,這正是人們對高尚品德和氣節的追求與嚮往。
話題:「品德與氣節」「人生的追求」
I. 作文素材100
[作文素材]作文素材100作者:岳老師1、姓趣某"個私"小老闆,姓韋,作文素材100。其人腦子不乏小聰明,每當介紹自家的姓,因"人"制宜。在黨政幹部面前,說"韋國清"的"韋";在港台商人面前,說"韋陀菩薩"的"韋";在紅男綠女面前,說"韋小寶"的"韋";在狐朋狗友面前,說"偉哥"的"偉"去掉單人旁。2、懲罰微笑日前,讀到這樣一個故事:內地一位頗有名氣的企業家到香港辦事,他住的地方離停車場要經過一段"S"形草地。一天,因出門晚了,他便走直線從草地越欄桿上車。一位年輕的香港警察發現後,即走了過來,很有禮貌地撕了張處罰280元港幣的罰單。壓根就沒有想到這會是"事兒"的他,見狀愣住了,罰款對他來說是小事,只是覺得有點太丟面子,心理接受不了。可這是在香港,沒有辦法,他只好向警察"認錯、賠不是、作解釋"且保證"下不為例"後,便收起罰單開車走了。誰知,一周後卻收到了法院的傳票。早已把此事置於腦後且認為問題已經解決的他,感到莫名其妙。詢問律師方知,"按香港法律,一個星期不到指定地點交罰款,法院傳喚你;再不理睬,就要拘捕你。"聽此,他像在內地一樣,遂請求律師幫忙"疏通一下"。可律師告訴他:"我不會去疏通,最好的辦法,就是老老實實認錯受罰。"他沒轍,開庭那天面帶微笑老實認錯。豈料,一看罰單多了一倍,感到不解。法官解釋說:"違反了法規,自己也承認,可見法官就笑,這本身就是藐視法庭,所以加重處罰"。聽後,他無言以對,備受震動。3、"秋風"豈可再打話從"打秋風"說起,溯起源來,都說它是粵語,但出處不詳;至少明清時,它就在小說、戲曲中頻現,贛人湯顯祖、晉人羅貫中、皖人吳敬梓都曾涉筆成趣地用過它。可見,此俗倒是南北皆宜。若據明人陸嘯雲《世事通考》所釋,這"打秋風",實為"打秋豐",意謂"因人豐富而抽索之",故而也叫"打抽豐"。古往今來的"打秋風",名目不一,方式繁多,遇到張二江之流,可以弄本《打秋風學》出來;若要究其動機心態,卻實出一轍:不外是看人富了眼紅,咬上一口解饞而已。嫉富如仇的時代,畢竟已經過去,先富的地方有了,先富的人也有了;但貧富差距尚大,讓人心裡不平的事反倒更多。前些時候,美國的《福布斯》雜志弄了個中國富翁排行榜,家財超過七億元的豪富已經逾百。這些上榜富翁,無疑要面對無數雙通紅的眼睛,自然要怪《福布斯》多事;古聖人就知道"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可老外又怎麼會懂?在一個"打秋風"情結固化成基因的地方,講究的是知榮守辱,忌諱的是逞能顯富,明明可以挺起身子做人,卻得四肢落地裝裝龜孫子。漢代的蕭何,捐了全部家財作軍資,贏得無數佳譽;但他知道見好就收,不僅不再捐,還強買民田,自污以彌禍。原來,好也得有度,再往前一步,就什麼都不是。牛群似乎不懂事,捐出所有身外之物,惹來蠅嗡不已的物議。全不如人家比爾·蓋茨,給每個兒子僅留區區100萬美金,做了全球最大的慈善家,卻什麼事都沒有。難怪章子怡將自籌的10萬元送給40多名貧困學生,卻噓聲四起,說這點錢對她來說微不足道;更難怪足球運動員申思在婚禮上,認領了2名困難兒童,要提供他們讀完大學的學費,卻被人指責,說他結婚花費100萬元,真有善心,何不多捐?捐多了不行,捐少了更不行,敢情,有錢只能好好掖著。這不豈正是"打"不到"秋風"的紅眼邏輯在作怪?年前,看到一則來自溫州的消息,說專家在調查、剖析溫州財富現象時發現,家財已逾8億元的溫州老闆南存輝,在溫州人的眼裡,和雷鋒、張藝謀一樣,屬於被崇拜的偶像。可以羨富學富,如此才能追富致富;切不可妒富仇富,更不可礙富毀富,別忘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就是共同富裕。從這個角度看,溫州人的心態,才是國人應有的健康心態。十六大提出要"規范分配秩序"和"完善保護私人財產的法律制度",但真要讓慣"打秋風"者從此心不再酸、眼不再紅、嘴不再貧、手不再癢,除了合理的政策和完善的法治,還得有良好的輿論,這得拜託媒體了,作文素材《作文素材100》。4、上帝的大姆指與孩子的泥巴有一則關於上帝的軼聞,說一個不懂事的小天使,纏著上帝要玩具,實在纏不過了,上帝伸出大拇指說:"給。"小天使真的攥住上帝的大拇指,有滋有味地吮起來。孩子能從大拇指中吮出什麼?好玩而已。但看《聖經》,上帝創造萬物,卻沒有創造玩具;看《論語》,孔子講五經六藝,也沒有講到玩。當然,聖人不講,不等於凡人不玩。單說玩泥巴,就玩出許多糾葛來。女媧不是凡人,摶土造了人,似乎神聖得很,其實,摶土就是玩泥巴。女媧因此倒應算作玩具之祖。可到信史時代,同樣玩泥巴,玩出來的叫"俑",竟被孔夫子咒成要斷子絕孫。雖然從此以後,陪葬用的"俑",好象少見了,但泥巴卻代有玩人,顯示著人類喜玩的天性難以抑制。有人考證了宋代稱作"摩侯羅"或"磨喝樂"的小佛像與《老學庵筆記》中所說的"泥孩兒"、"磁新婦子",都和後來農村常見的"爛泥菩薩"一樣,不過是形體各異的泥巴玩具而已,並不如德國某博士所說,東亞的人形玩具始於荷蘭的輸入(周作人《木片集·泥孩兒》)。但中國文物雖多,屬於孩子的玩具,確實少見,甚至連文字記載也不易找,這倒真是個足可玩味的歷史現象。周作人曾就中外玩具觀作過一個有趣的比較。在中國人看來,"作泥車瓦狗諸戲弄之具,以巧詐小兒,皆無益也(漢·王符《潛夫論》)。"玩具,當然是假的;讓孩子玩假的東西,就是欺騙孩子;非徒無益,而有害之:這真是太抬舉玩具了。不說西方,即在印度人看來,孩子可以為玩具爭得"嗔恚啼哭",但做父母的都知道:"此事易離耳,小大自休"(《大智度論》)。長大以後,自然不會再貪戀玩具的。這點道理,我們中國人似乎多少年都沒弄明白。玩具成為孩子的禁物,在中國,不知經歷了多少年代。但孩子時沒有過的玩癮,中國人卻往往要長大以後以病態方式來補償。古代不讓孩子玩的泥俑,到了後來的大人手裡,就叫文物,文物也叫古玩,天子的神器也常成了玩物;人生可以玩,叫玩世;性命可以玩,叫玩命。等而下之,自然無所不可玩。魯迅所謂"做戲的虛無黨",就是在這片不讓孩子玩的土地上滋生的。中國人信神,用泥巴塑成神像,卻拿酒肉行賄,以人心度神腹,期望神也"給了好處亂辦事";許願才畢,就把賄品拿回家自用,---純粹玩了神一把;在皇帝跟前,三叩九拜,"皇帝萬歲萬萬歲",可心裡總琢磨著怎麼一刀抹了他,金鑾寶殿自己坐。這么皇帝、鬼神一路的玩下來,弄點形式主義,玩玩權術,那不叫絕才怪。時至今日,城鎮建設,可以只砌臨街一面牆;"三面光"水渠,可以只抹朝路一邊坎;更有甚者,為了抹出"退耕還林"的大標語,耗費巨資不說,還砍掉大片天然林木,樹沒了,山禿了,只剩下幾字顯赫的大字了(1月2日《中國青年報》),這不純粹拿國計民生當泥巴玩嗎?不該把好玩的事弄得沉重,更不能在當真的事上過把玩的癮。否則,大家連該玩不該玩也弄不清楚,豈不是我們民族莫大的尷尬!5、神床與佛掌希臘神話中有個叫普洛克魯思德斯的強盜,他有長短不同的兩張床,逮了人,長的放在短床上,被他鋸短;矮的放在長床上,被他拉長,煞是可怕。兩張床尺度不同,逮著的人不同,適用的床也不同,這就是他的可怕之處。對不同的人與事,套用不同的尺度,並不少見。王同億的名字,是和粗劣辭典連在一起的。把辭典編得那麼神速、那麼粗濫、那麼低劣,確實創下了中國出版之最。但把王同億拉上普洛克魯思德斯的神床,那就是辭書出版界的不是。當初,萬炮齊轟王同億,用商務印書館漢語工具書編輯室一位副主任的話說,"像\'包二奶\'、\'吃軟飯\'、\'陪酒\'這樣無聊,像\'吃糞\'、\'打屁\'這樣粗俗,像\'出局\'、\'牌局\'這樣陳舊的詞語,在這部王氏詞典中比比皆是,不勝枚舉,這些詞語是語言事實,問題在於詞典怎樣取捨,以什麼態度收詞、釋義。拿無聊當有趣,照單全收,不能不讓人懷疑編纂者的動機和品位"(2001年11月2日《法制日報》)。時隔一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新華新詞語詞典》,因收入了"泡妞"、"三陪"、"包二奶"等詞彙,再度引起爭議。但這回主流意見是接納而不是拒絕。用商務印書館漢語編輯室另一位副主任的話說,這"只是希望正確引導讀者,為社會現實建立一個客觀、理性的認識","決不能因噎廢食"(2002年12月7日《中國青年報》)。聽來都有道理,只不知如何能圓前那年"動機與品位"之說?同樣的"泡妞"、"陪酒"(或"三陪")、"包二奶",王同億收入辭典,這也不是,那也不是;商務印書館收入自己的辭典,就什麼不是也沒有。想說它長了,就往短床上放;想說它短了,就往長床上放,---這希臘古神話倒有的是中國現代版。其實,與希臘神床比,《西遊記》里的彌勒佛更神,伸出手掌,孫悟空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愣打不出彌勒佛的掌心。他那什麼掌?說大無限大,說小無限小,誰奈其何?古代說"法",常以"繩"喻,所謂"繩之以法",取其知曲直、明修短;但這"繩"到了"朕"的手裡,便如神床佛掌,演繹過多少州官放火與百姓點燈的舊事。久而久之,文字可以成獄,罹難自認命苦;死罪可以開赦,逃生但因走運。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沒有尺度的神床佛掌,倒成了最通用的尺度。出現"酒杯一端,政策放寬;煙酒一送,法規松動"之類的怪事,關鍵是政策法規有沒有讓人松動的餘地。要加快適應進WTO後的新經濟秩序、建立一個健全的法治化社會,枰要定星,尺要定度,一切神床佛掌,自當遠棄。〔作文素材100〕【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