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素材題目 > 許遠作文素材

許遠作文素材

發布時間:2021-02-16 10:27:22

① 具體一點的故事,素材,唐朝人物,宋朝人物,急求,謝謝啦,

我下過一些材料 剛傳到文庫里 過會就好看了
有個快兩千頁的 什麼唐朝宋朝 連炎黃都有 絕對夠你用了
要的話就去看看

再給你補充點我另外找的
《游褒禪山記》:王安石在《游褒禪山記》中告訴我們:「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

司馬光砸缸(有應變能力)、

立志多在少年,但宋朝文學家蘇洵27歲開始發憤,立志就讀,晝夜不息,結果大器晚成,終於成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辛棄疾憂國憂民
辛棄疾曾寫《美芹十論》獻給宋孝宗。論文前三篇詳細分析了北方人民對女真統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統治集團內部的尖銳矛盾。後七篇就南宋方面應如何充實國力,積極准備,及時完成統一中國的事業等問題,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規劃。但是當時宋金議和剛確定,朝廷沒有採納他的建議。

分析:「位卑未敢忘憂國」,為國分憂,是每一個華夏兒女義不容辭的義務。
話題:「責任」「愛國」

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韓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文天祥寧死不屈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敗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嚴辭拒絕了敵人的勸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親自來勸降,許以丞相之職,他毫不動搖,反而斬釘截鐵地說:「唯有以死報國,我一無所求。」
臨刑前,監斬官湊近說:「文丞相,你現在改變主意,不但可免一死,還依然可當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還說什麼鬼話!」
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義了,給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氣歌》。

宋.李清照《上樞密韓公、兵部尚書胡公》
我重視祖國的利益,甚於自己的生命和我所珍愛的兒女。

報國寸心堅似鐵。
宋.陸游《大雪歌》

白居易體恤民情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同情人民,他在皇帝面前做諫官時,就屢次上書,請求革除弊政,寫了大量諷諭詩揭露官僚勢力殘害人民的罪行。他寫詩力求讓人民群眾看懂,相傳他每寫好一首詩,都要讀給不識字的老媽媽聽,聽得懂的,方才拿出去。他在地方做官時,每到一處,都要力爭多做些對人民有益的事。在杭州做刺史時,他修築湖堤(現在的西湖白堤),利用湖水灌溉土地。在蘇州,興修水利,也受到蘇州人民的愛戴。在做忠州刺史時,他搞了許多利民的改革,號召開荒生產;改進稅收辦法,增加豪富的稅款,減輕貧苦農民負擔;盡量節省開支,減輕老百姓的支出。他親自帶頭種樹,綠化荒山。他主持群眾聚會,席地而坐與民同樂。有些官員說什麼:「『貴』、『賤』雜處,不成體統。」白居易對這種議論毫不理睬。後來忠州人為了紀念這位愛民的好官,為他建了「白公祠」。

究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8.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
--程頤,宋朝哲學家

關於修身
君子之修身,內正其心,外正其容。-(宋)歐陽修

百學須先立志。(朱熹)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韓愈)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杜甫)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辛棄疾)
餓~~ 太多了 不給你找了= =

② 有那些人在污泥中仍保持高潔(作文材料)

這個可以參看文天祥的《正氣歌》,裡面提到了歷史上一些非常有氣節、剛直不阿、品行高尚的人,雖然他們的經歷、表現各不相同,但都難能可貴地保持了氣節。
文天祥在詩中是這樣描寫的: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稽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
文氏所說的這十二個歷史上有「節」(節操)者,他們的事跡分別如下:
1、齊太史簡:語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大史書曰:「崔杼弒其君。」崔子殺之。其弟嗣書而死者,二人。其弟又書,乃舍之。南史氏聞大史盡死,執簡以往。聞既書矣,乃還。
魯襄公二十五年,齊大夫崔杼以其妻誘齊庄公於家,伏兵弒之。齊國的太史伯(即文中「大史」,古代大、太同義,互相通假)在史冊中記載「崔杼弒其君」。崔杼聞之乃殺太史伯。當時史官是世職,由同一家族的子弟前後相嗣,故太史伯見殺後,其弟太史仲、太史叔先後繼之,亦直書「崔杼弒其君」如舊,崔杼又分別殺之。至其幼弟太史季,仍書史如舊,慷慨不畏死,崔杼知太史氏可奪性命而不可奪志,不得已只好放棄加害太史季的打算。當時齊國的史官,有太史氏,有南史氏。南史氏聞太史氏諸兄弟先後遇害,於是抱著空白的簡冊前往宮門,准備接替太史季繼續抗爭,在宮門前遇見生還的太史季,知其已直書崔杼弒君之事,乃還。
2、晉董狐筆:語出自《左傳•宣公二年》:乙丑,趙穿攻靈公於桃園。宣子未出山而復。大史書曰:「趙盾弒其君。」以示於朝。宣子曰:「不然。」對曰:「子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討賊,非子而誰?」宣子曰:「烏呼,『我之懷矣,自詒伊戚』,其我之謂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趙宣子,古之良大夫也,為法受惡。惜也,越竟乃免。」
魯宣公二年,晉國執政的正卿趙盾(趙宣子)因屢次勸諫荒淫無道的靈公收斂游嬉、斥退惡小而與靈公交惡,靈公先是使鋤麑行刺,結果鋤麑為趙盾所感動而自退,行刺失敗,其後竟於九月宴請趙盾時暗中伏設甲兵,又使惡獒撲咬趙盾,幸得趙盾的死士提彌明拚死相救才得脫,趙盾遂出奔,逡巡於晉國邊界的首陽山卻並不出境,而是在國界線上逗留不去。屬於趙氏一族支脈的趙穿在桃園設計攻殺了晉靈公,趙盾當時還在首陽山中轉悠,聞訊後即出山返回絳都,使趙穿自周迎公子黑臀回國即位(即晉成公),趙盾自己重新主持朝政。
晉國的太史董狐在史冊上直書「趙盾弒其君」,並示之於朝。趙盾不服,董狐便當廷斥責他:「你身為正卿,出奔卻不越境前往他國,返國後卻不討伐(弒君的)逆賊,這樣做法,弒君的不是你是誰?」趙盾詞窮,只好引《詩》以明志,嘆道:「啊!『我心懷故國啊,卻給自己留下如此的悲戚!』這話說的就是我吧!」(註:此為趙盾合二詩於一處之文,即《邶風•雄雉》:「我之懷矣,自詒伊阻。」和《小雅•小明》:「心之憂矣,自詒伊戚。」)遂鬱郁而終。
孔子評價此事說:「董狐真是古代的良史啊!他記史的原則是秉筆直書,不為尊者隱諱。趙宣子也是古代的好大夫,卻由於史官的堅持原則而蒙受了弒君的惡名。可惜啊!如果他當時出了國境,就可免此罪名了。」
太史氏兄弟各以自己的一腔熱血詮釋了史官「秉筆直書,不為隱惡,不為溢美」的良知和氣節。董狐則是面對權傾朝野的國家重臣,面折厲斥,堅持原則,不畏強權,秉筆直書。他們所展現的是史官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氣節。
3、秦張良椎:語出自《史記•留侯世家》:良嘗學禮淮陽。東見倉海君。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游,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誤中副車。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賊甚急,為張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漢朝開國功臣留侯張良是舊六國中韓國的後人,父祖兩代都曾是韓王的相國。秦滅六國後,張良作為亡國之人,時刻想著報仇復國。他在游學的過程中,結識了一位能操使重一百二十斤大鐵椎的大力士,遂與之謀刺秦始皇。伺始皇出行經過博浪沙時,力士飛椎擊車,可惜誤中副車。始皇怒而緝捕良等,張良遂變更名姓,逃亡到下邳一帶躲藏。
4、漢蘇武節:語出自《漢書•蘇武傳》: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杖漢節牧羊,卧起操持,節旄盡落。
蘇武於漢武帝天漢元年奉使出使匈奴,因副使張勝貪功捲入匈奴內部的政爭,事泄而連累到蘇武一行被匈奴扣押。蘇武欲自盡殉節,幸未得死,匈奴人又置其於大窖中,欲以飢餓相脅迫其投降匈奴,蘇武始終不屈,靠渴飲冰雪、飢食羊氈而未死。匈奴人便將其流放到北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沿岸)令其牧公羊,並揚言待公羊產仔哺乳時就放蘇武歸國。蘇武終日持節面南(漢朝的方向)而立,勤於持操,節上旄尾因日久而稀落。漢昭帝始元六年,經漢朝極力營救乃得歸國。蘇武以壯年出使,凡留匈奴十九年,歸時須發盡白。
張良椎、蘇武節,反映的是心懷故國、堅貞不屈、不畏強暴的氣節。
5、嚴將軍頭:語出自《三國志•蜀書•張飛傳》:至江州,破璋將巴郡太守嚴顏,生獲顏。飛呵顏曰:「大軍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戰?」顏答曰:「卿等無狀,侵奪我州,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有降將軍也。」飛怒,令左右牽去斫頭,顏色不變,曰:「斫頭便斫頭,何為怒邪!」飛壯而釋之,引為賓客。
劉備奪益州時,張飛奉命自江陵入蜀擊劉璋,至江州,遇到劉璋部悍將嚴顏的阻擊,激戰之後生擒嚴顏。張飛怒喝道:「大軍開到,為何不投降而敢抗拒?」嚴顏義正辭嚴地反駁道:「你們這些人無理,要侵奪我們的益州,我們益州只有斷頭的將軍,沒有投降的將軍!」張飛大怒,命將嚴顏推出斬首。嚴顏神色如常,一邊走一邊說:「砍頭便砍頭,你有什麼好發怒的?」張飛被他威武不屈的氣慨所感染,遂解其縛,引為座上賓。
6、稽侍中血:語出自《晉書•稽紹傳》:紹以天子蒙塵,承詔馳詣行在所。值王師敗績於盪陰,百官及侍衛莫不散潰,唯紹儼然端冕,以身捍衛,兵交御輦,飛箭雨集,紹遂被害於帝側,血濺御服,天子深哀嘆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
晉惠帝永興元年七月,惠帝被裹脅北征,出討駐在鄴城的成都王司馬穎,大軍至安陽,有眾十餘萬。司馬穎遣其將石超以拒王師。七月己未,王師敗於盪陰,官卒逃散,敵方的弓矢直接射到惠帝的乘輿跟前。在一片混亂當中,侍衛四潰,只有侍中稽紹(稽康的兒子)端正衣冠,在御前奮力保護皇帝,不幸為流矢所中,亡於帝側,斃命時鮮血直濺到惠帝的御衣上。失去保護者的惠帝,遂淪於石超軍中,被裹脅到鄴城,落入司馬穎的掌控之下。後來宮人要洗去惠帝御衣上的血跡,惠帝雖然是弱智之人,卻也為稽紹臨死前的忠誠所感召,遂阻止宮人道:「這是稽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嚴將軍頭、稽侍中血,是面對強敵時毫無懼色,奮勇抵抗的氣節。
7、張睢陽齒:語出自《舊唐書•張巡傳》:十月,城陷。巡與姚摐、南霽雲、許遠,皆為賊所執。巡神氣慷慨,每與賊戰,大呼誓師,眥裂血流,齒牙皆碎。城將陷,西向再拜,曰:「臣智勇俱竭,不能式遏強寇,保守孤城。臣雖為鬼,誓與賊為厲,以答明恩。」及城陷,尹子奇謂巡曰:「聞君每戰眥裂,嚼齒皆碎,何至此耶?」巡曰:「吾欲氣吞逆賊,但力不遂 耳!」子奇以大刀剔巡口,視其齒,存者不過三數。巡大罵曰:「我為君父義死。爾附逆賊,犬彘也,安能久哉!」子奇義其言,將禮之,左右曰:「此人守義,必不為我用。素得士心,不可久留。」是日,與姚摐、霽雲同被害,唯許遠執送洛陽。
張巡,安史之亂時與許遠孤守睢陽直至殉國,故世稱「張睢陽」。張巡與許遠率領著睢陽軍民,阻擋叛軍南下進入唐王朝賦稅來源核心地區的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長達年余之久,為阻止江南富庶地區捲入安史之亂,給唐王朝和唐朝人民造成更巨大的損失,為唐王朝組織大軍平叛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在堅守睢陽孤城及其周圍地區的一年多時間里,張巡先敗令狐潮,後屢敗尹子奇,最後終因城中糧盡,外出求援而援軍消極遲救才告失守。隨即與城父令姚摐、部將南霽雲同時被害,與張巡一同守城的睢陽令許遠被解到洛陽殺害。
守城期間張巡每與叛軍交戰,無不眥目咬牙,以至目裂血流,齒碎脫落,至城破被俘時,叛將尹子奇以刀挑開張巡的嘴,發現只剩三顆牙齒了。張巡寧死不屈,被俘後仍然對叛軍背叛國家,遺禍百姓的罪惡行徑罵不絕口,直至被殺。
8、顏常山舌:語出自《舊唐書•顏杲卿傳》:杲卿瞋目而報曰:「我世為唐臣,常守忠義,縱受汝奏署,復合從汝反乎!且汝本營州一牧羊羯奴耳,叨竊恩寵,致身及此,天子負汝何事而汝反耶?」祿山怒甚,令縛於中橋南頭從西第二柱,節解之,比至氣絕,大罵不息。
是日杲卿幼子誕、侄詡及袁履謙,皆被先截手足,何千年弟在傍,含血噴其面,因加割臠,路人見之流涕。
又《新唐書•顏杲卿傳》:杲卿至洛陽,祿山怒曰:「吾擢爾太守,何所負而反?」杲卿瞋目罵曰:「汝營州牧羊羯奴耳,竊荷恩寵,天子負汝何事,而乃反乎?我世唐臣,守忠義,恨不斬汝以謝上,從爾反耶?」祿山不勝忿,縛之天津橋柱,節解以肉啖之,罵不絕,賊鉤斷其舌,曰:「復能罵否?」杲卿含胡而絕,年六十五。履謙既斷手足,何千年弟適在傍,咀血噴其面,賊臠之,見者垂泣。杲卿宗子近屬皆被害。杲卿已虜,諸郡復為賊守。
顏杲卿,唐代著名書法家顏真卿之族兄,因曾暫攝常山太守(攝:暫代之職),故後世稱「顏常山」。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初起時,河北諸郡望風而降,只有杲顏與從弟真卿(時任平原太守)舉兵殺賊,以至於曾嘆曰「二十四郡,曾無一人義士邪!」的唐玄宗大喜過望。顏氏兄弟傳檄河北各地,假稱王師先鋒已出土門,不日即到,號召之下,河北諸郡中有十七郡立即反正,合兵二十萬眾,形勢一度大好,仍然附逆的只有區區六郡而已,以至於兵鋒已到陝州的安祿山不得不回師河北肅清後方,關中的軍事壓力頓時減輕。然而由於常山城小兵少,顏杲卿起兵又只有八天,守備一時還來不及完備叛軍就兵臨城下,太原節度使王承業又不發兵救援,雖然竭力堅守了六天,最終還是陷於叛軍之手。
城破後,叛軍以顏杲卿第三子顏季明脅迫杲卿投降,被嚴辭拒絕,季明旋遭殺害,杲卿被解往洛陽。面對安祿山的責備,他義正辭嚴地斥罵逆賊。惱羞成怒的安祿山命人將顏杲卿及其幼子誕、侄兒詡,以及常山太守袁履謙綁縛在天津橋的橋頭柱子上,先斷手足,時已被杲卿擒住押赴長安的安祿山部將何千年的弟弟在旁觀刑,履謙等以血唾其面,何千年之弟便用小刀將諸人一一支解臠割(就是後世的「凌遲」)而死,顏氏一門三十餘口遇難。顏杲卿臨刑時大罵不止,叛軍遂割其舌,問他:「還能罵嗎?」杲卿雖然發不出聲,喉嚨里卻依然含混地罵聲不絕,直至死去。
後來顏真卿得到杲卿父子遇難的消息,派長侄泉明前往善後,只尋得杲卿一足、季明頭骨。顏真卿悲憤難抑,寫下了中國書法史上的名篇《祭侄文稿》,被譽為僅次於王羲之《蘭亭集序》的「天下第二行書」,此文作於公元758年,時年真卿50歲。
德宗興元元年(784年),在杲卿父子遇害將近三十年後,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叛亂,奸相盧杞欲假手李希烈除掉顏真卿,便派他前往勸降,終於被李希烈縊殺。當真卿遇害的消息傳來,三軍無不痛哭失聲。真卿以自己的一腔熱血續寫了顏氏一族的忠義傳奇。
張睢陽齒、顏常山舌,說的是面對叛逆,大義凜然,捨生取義的一身正氣。
9、遼東帽:語出自《三國志•魏書•管寧傳》:寧常著皂帽、布襦袴、布裙,隨時單復,出入閨庭,能自任杖,不須扶持。四時祠祭,輒自力強,改加衣服,著絮巾,故在遼東所有白布單衣,親薦饌饋,跪拜成禮。
管寧是漢魏時的名士,以志行高潔而聞名。居遼東時,常戴著皂帽(黑色的帽子),穿著布襦、布袴、布裙,隨季節改用襌衣或復衣,出入時能倚杖自行,不須他人扶持。因其志行高尚,故後人用「遼東帽」比喻志行高尚者的裝束。管丁曾與華歆同學,一日讀書時,窗外車馬喧囂,華歆趕忙起身去瞧熱鬧,露出艷羨的神情。管寧知道華歆熱衷名利,十分鄙夷他,遂與華歆割席絕交。
10、出師表:語出自《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乃治戎講武,以俟大舉。五年,率諸軍北駐漢中,臨發,上疏曰:……
蜀漢後主建興五年,諸葛亮出祁山北伐,臨行前給後主劉禪上表說明北伐的理由,這就是著名的《出師表》,文中慷慨激昂,說明北伐的正義性和必要性,又勉勵後主不要妄自菲薄,要親賢臣、遠小人,虛心納諫。拳拳赤子之心,盡在文中。
11、渡江楫:語出自《晉書•祖逖傳》:帝乃以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給千人稟,布三千匹,不給鎧仗,使自招募。仍將本流徙部曲百餘家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辭色壯烈,眾皆慨嘆。屯於江陰,起冶鑄兵器,得二千餘人而後進。
祖逖是東晉名將,少有大志,與好友劉琨聞雞鳴而起之舞劍。及長,遇晉室永嘉之亂,中原淪喪,遂立志恢復,向晉元帝進言北伐。元帝給了他一個「豫州刺史」的空銜(因其時豫州已淪為胡土),只撥給一千人的口糧、三千匹布,不撥一兵一卒,命他自行招募人馬進行北伐。出征時,祖逖帶著自己的部曲由京口渡江北上,船行中流時,祖逖以楫(船漿)擊舷而起誓說:「祖逖如果不能廓清中原而再渡此江的話,有如大江!」北渡後他浴血奮戰,以九年之功為晉室恢復了黃河以南的大部分土地。正當他躊躇滿志想要繼續進取的時候,東晉朝廷內部矛盾激化,王敦擅政。祖逖擔心朝廷的內斗會危及北伐大業,憂憤之下一病不起,死在雍丘。他死後豫州百姓如喪考妣,他所恢復的部分領土又重新被後趙石勒政權所佔領。
12、擊賊笏:語出自《唐書•段秀實傳》:明日,泚召秀實議事,源休、姚令言、李忠臣、李子平皆在坐。秀實戎服,與泚並膝,語至僣位,秀實勃然而起,執休腕奪其象笏,奮躍而前,唾泚面大罵曰:「狂賊,吾恨不斬汝萬段,我豈逐汝反耶!」遂擊之。泚舉臂自捍,才中其顙,流血匍匐而走。凶徒愕然,初不敢動;而海賓等不至,秀實乃曰:「我不同汝反,何不殺我!」凶黨群至,遂遇害焉。海賓、明禮、靈岳相次被殺。德宗在奉天聞其事,惜其委用不至,垂涕久之。
段秀實是中唐名將。德宗建中四年,被朝廷征調以進剿李希烈叛軍的涇原兵因不滿京兆尹和朝廷賞賜太少而爆發兵變,推舉朱泚為主帥,舉兵攻入長安,擁入皇宮府庫搶劫財物,朱泚則在宣政殿「即位」,自稱「大秦」皇帝,德宗自咸陽逃到奉天(今陝西乾縣)。朱泚稱帝前,曾強迫段秀實出來做官。一日議事時,當談到朱泚將要僭越稱帝的話題時,段秀實突然抓著另一名大臣源休的手腕,從他手裡奪過笏板,躍到朱泚跟前,邊唾罵他「狂賊,我恨不能把你碎屍萬段,又豈能追逐你反叛呢?」一邊以笏猛擊朱泚之面。朱泚舉臂阻擋,額頭被擊中,頓時鮮血長流,於是匍匐逃躲。起初叛軍被段秀實的膽氣所震懾,好一陣子之後才一擁而上,將段秀實和不願附逆的另外幾名官員殺害。德宗在奉天聽說了段秀實的事跡以後,為之垂泣許久。

③ 初一作文《文天祥的故事》

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正月,因元軍大舉進攻,宋軍的長江防線全線崩潰,朝廷下詔讓各地組織兵馬勤王。文官文天祥捐獻家資充當軍費,招募當地豪傑,組建了一支萬餘人的義軍,開赴臨安。宋朝廷委任文天祥知平江府,命令他發兵援救常州,旋即又命令他馳援獨松關。由於元軍攻勢猛烈,江西義軍雖英勇作戰,但最終也未能擋住元軍兵鋒。

次年正月,元軍兵臨臨安,文武官員都紛紛出逃。謝太後任命文天祥為右丞相兼樞密使,派他出城與伯顏談判,企圖與元軍講和。文天祥到了元軍大營,卻被伯顏扣留。謝太後見大勢已去,只好獻城納土,向元軍投降。

元軍佔領了臨安,但兩淮、江南、閩廣等地還未被元軍完全控制和佔領。於是,伯顏企圖誘降文天祥,利用他的聲望來盡快收拾殘局。文天祥寧死不屈,伯顏只好將他押解北方。行至鎮江,文天祥冒險出逃,經過許多艱難險阻,於景炎元(1276)五月二十六日輾轉到達福州,被宋端宗趙昺任命為右丞相。

文天祥對張世傑專制朝政極為不滿,又與陳宜中意見不合,於是離開南宋行朝,以同都督的身分在南劍州(治今福建南平)開府,指揮抗元。不久,文天祥又先後轉移到汀州(治今福建長汀)、漳州、龍岩、梅州等地,聯絡各地的抗元義軍,堅持斗爭。景炎二年(1277)夏,文天祥率軍由梅州出兵,進攻江西,在雩都(今江西於都)獲得大捷後,又以重兵進攻贛州,以偏師進攻吉州(治今江西吉安),陸續收復了許多州縣。元江西宣慰使李恆在興國縣發動反攻,文天祥兵敗,收容殘部,退往循州(舊治在今廣東龍川西)。

祥興元年(1278)夏,文天祥得知南宋行朝移駐新會崖山,為擺脫艱難處境,便要求率軍前往,與南宋行朝會合。由於張世傑堅決反對,文天祥只好作罷,率軍退往潮陽縣。同年冬,元軍大舉來攻,文天祥在率部向海豐撤退的途中遭到元將張弘范的攻擊,兵敗被俘。

文天祥服毒自殺未遂,被張弘范押往崖山,讓他寫信招降張世傑。文天祥說:「我不能保護父母,難道還能教別人背叛父母嗎?」張弘范不聽,一再強迫文天祥寫信。文天祥於是將自己前些日子所寫的《過零丁洋》一詩抄錄給張弘范。張弘范讀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兩句時,不禁也受到感動,不再強逼文天祥了。

南宋在崖山滅亡後,張弘范向元世祖請示如何處理文天祥,元世祖說:「誰家無忠臣?」命令張弘范對文天祥以禮相待,將文天祥送到大都(今北京),軟禁在會同館,決心勸降文天祥。

元世祖首先派降元的原南宋左丞相留夢炎對文天祥現身說法,進行勸降。文天祥一見留夢炎便怒不可遏,留夢炎只好悻悻而去。元世祖又讓降元的宋恭帝趙顯來勸降。文天祥北跪於地,痛哭流涕,對趙顯說:「聖駕請回!」趙顯無話可說,怏怏而去。元世祖大怒,於是下令將文天祥的雙手捆綁,戴上木枷。關進兵馬司的牢房。文天祥入獄十幾天,獄卒才給他鬆了手縛:又過了半月,才給他褪下木枷。

元朝丞相孛羅親自開堂審問文天祥。文天祥被押到樞密院大堂,昂然而立,只是對孛羅行了一個拱手禮。孛羅喝令左右強制文天祥下跪。文天祥竭力掙扎,坐在地上,始終不肯屈服。孛羅問文天祥:「你現在還有甚麼話可說?」文天祥回答:「天下事有興有衰。國亡受戮,歷代皆有。我為宋盡忠,只願早死!」孛羅大發雷霆,說:「你要死?我偏不讓你死。我要關押你!」文天祥毫不畏懼,說:「我願為正義而死,關押我也不怕!」

從此,文天祥在監獄中度過了三年。在獄中,他曾收到女兒柳娘的來信,得知妻子和兩個女兒都在宮中為奴,過著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深知女兒的來信是元廷的暗示: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團聚。然而,文天祥盡管心如刀割,卻不願因妻子和女兒而喪失氣節。他在寫給自己妹妹的信中說:「收柳女信,痛割腸胃。人誰無妻兒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這里,於義當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環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淚下哽咽哽咽。」

獄中的生活很苦,可是文天祥強忍痛苦,寫出了不少詩篇。《指南後錄》第三卷、《正氣歌》等氣壯山河的不朽名作都是在獄中寫出的。

文天祥被關的那間土牢,又矮又窄,陰暗潮濕。遇到雨天,屋面漏水,滿地是水;一到夏天,地面上發出一陣陣蒸氣,更加悶熱。牢房的隔壁,有獄卒的爐灶,有陳年的谷倉,發出陣陣煙火氣、霉氣,再加上廁所里大糞的氣味,死老鼠的臭味,使人極其難受。文天祥被關在這間牢房裡,惡劣的環境只能折磨他的身體,卻並不能摧毀他的意志。他相信,只要有愛國愛民族的浩然正氣,就能夠戰勝一切惡劣的環境。他在牢房中,寫下了千古傳誦的《正氣歌》。

文天祥進牢的第三年,河北中山府發生了一場農民起義。起義領袖自稱是宋朝皇室的後代,聚集幾千人馬,號召大家打進大都,救出文丞相。這一來可把元王朝嚇壞了,如果不殺文天祥,恐怕鬧出大亂子來。元世祖還沒有丟掉招降的幻想,決定親自勸降文天祥。

一天,文天祥被人從牢房裡押出來,帶到宮里。文天祥見了元世祖,不肯下跪,只作了個揖。元世祖問他還有什麼話說。文天祥說:「我是大宋宰相,竭心盡力扶助朝廷,可惜奸臣賣國,叫我英雄無用武之地。我不能恢復國土,反落得被俘受辱。我死了以後,也不甘心。」說著,咬牙切齒,不斷地捶打自己的胸膛。

元世祖和顏悅色地勸說:「你的忠心,我也完全了解。事到如今,你如果能改變主意,做元朝的臣子,我仍舊讓你當丞相怎麼樣?」文天祥慷慨地說:「我是宋朝的宰相,哪有服侍兩朝的道理。我不死,哪還有臉去見地下的忠臣烈士?」元世祖說:「你不願做丞相,做個樞密使怎麼樣?」文天祥斬釘截鐵地回答說:「我只求一死,別的沒有什麼可說了。」元世祖知道勸降已沒有希望,才叫侍從把文天祥帶出去。

第二天,就下令把文天祥處死。

這一天,北風怒號,陰雲密布。京城柴市的刑場上,戒備森嚴。市民們聽到文天祥將要就義的消息,自發集中到柴市來,一下子就聚集了一萬人,把刑場團團圍住。只見文天祥戴著鐐銬,神色從容,來到刑場。他問旁邊的百姓,哪一面是南方。百姓們指給文天祥看了。他朝著正南方向拜了幾拜,端端正正坐了下來,對監斬官說:「我的事結束了。」死後在他的帶中發現一首詩:「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文天祥死時年僅四十七歲。公元1283年一月,這位四十七歲的民族英雄終於犧牲,在民族危亡時刻,表現了他一身的浩然正氣。他在詩里,舉了歷史上一些堅持正義、不怕犧牲的忠臣義士的例子,認為這都是正氣的表現。意思是:天地之間有一種正氣,分別表現為各種物體。如地下的大河高山,天空的明星辰。在人的身上就表現為浩然之氣,充塞在宇宙之間。……到了危急的關頭,才表現出他的氣節,他們的事跡一件件留在史冊上。

閱讀全文

與許遠作文素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