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寫人作文的新穎題材
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
(一)記敘文:是以記敘、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
1、記敘文的分類
(1)從內容及表達方式分:
①簡單記敘文。
②復雜記敘文。
(二)說明文: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用來介紹或解釋事物的狀態、性質、構造、功能、製作方法、發展過程和事理的成因、功過的一種文體。
1、說明文的分類
從說明對象(內容)分:
①實體事物說明文。
②事理說明文。
③科學小品文。
從語言表達方式分:
作文六要素
寫清時間記在心;
要寫地點莫忘記;
寫活人物是關鍵;
事情經過寫具體;
開頭原因要寫清;
結果一定不能丟;
好詞好句多積累,寫作文時好運用;
記牢作文六要素。
作文分類
(1) 背景法
(2) 人物法 (3) 主題句法:的主題。
(4) 問題法:用提問的方式來引出文章的內容,以引起讀者的注意力。
(5) 驚語法:用令人感到驚奇的句子開頭,激起讀者的興趣。
(6) 故事法:以講故事的形式作為文章的開頭,在此基礎上展開文章。多用於記敘文,也可用於議論文。
(7) 數據法:引用已經被證實的數字來引起話題。
(8) 引語法:引用名人名言或常見習語、諺語等作為文章的開頭。
(9) 定義法:常見於對標題下定義,然後通過舉例、邏輯推理等方法加以詳細說明。
(10)誇張法:以一個絕對不可能發生的為前提,吸引讀者
(11)側面轉折描寫:從另一個方面來烘托文章主題,引出下文。
(12)設置懸念:激起讀者的興趣,文章格調升華。
2. 正文的寫法
(1) 歸納法:
從特殊到一般。具體、個別的事例出發,總結出一般的規律。
3.結尾的寫法
(1) 簡要評價或作結論:文章的最後幾句概括全文內容,並進一步肯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作者的觀點。
(2) 首尾照應句: 回到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題句上,達到再次肯定或強調的效果。
(3) 用反問句結尾:雖然形式是疑問句,但意義是肯定的,具有很明顯的強調作用,能引起讀者的思考。
(4) 提出展望或希望:對未來提出展望或希望,號召讀者為此而行動。
1、詞彙量有限,不能細致地進行表達:"我的媽媽是個好媽媽,她不但對我很好,她對每個人也都很好。她真是一個好媽媽。"簡單重復的詞語明顯地限制了語言的表現力。
2、畏懼寫作文。有些學生在讀書和默寫甚至造句方面都表現不錯,但由於害怕寫作文,幾乎放棄堅持了幾年的中文學習。
一、確定文章主題有哪些原則?
文章要符合社會現實的需要,體現時代精神。時代精神是指一定歷史時期中,推動時代前進、體現時代特徵與發展方向的精神。主題應把握時代脈搏,回答時代提出的迫切的問題,反映先進的思想。
要反映客觀事物的真相和本質。主題要如實地再現客觀事物的本來面貌,不停留於表象,應深刻地提示事物內部的規律性。
要考慮作者的主觀條件。這主要是指作者必須熟悉與了解寫作對象,作者要有起初的感受和強烈的寫作熱情。
二、如何正確地提煉主題?
提煉主題,就是運用各種思維方式,深入發掘文章材料的固有意義,以形成某種獨特的思想或事理。提煉主題要做到:1、立足全部材料,從佔有的全部材料中提煉出正確的思想觀點。2、開掘事物本質,摒棄表象,開掘事物的內在含義,反映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性。作者應站在時代的高度,洞察事物本質,加深開掘深度;作者還要考慮記敘、議論、說明、抒情等各種不同文章的表達功能,從不同側面去開掘事物本質。3、選取新穎獨特的角度,探求事物的新意。新的角度是指新的觀察角度(從不同的側面開掘主題)和新的認識角度(表達出作者獨到的見解)。
三、簡述材料與主題的關系。
材料是提煉和形成主題的基礎。主題在分析研究材料的過程中進行提煉並得到確定,材料是第一性的,主題是第二性的。2、材料是表現深主題的手段,主題由一定的材料來表現或證明。3、材料的取捨和組織受主題的制約。在主題未形成時,材料對主題提煉起決定性作用;主題一經確定,又成為取捨或安排材料的最主要的依據,材料的取捨、詳略、變換都應服從表達主題的需要,防止材料與主題相脫節。
四、選材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要符合表現主題的需要。選材為表現主題服務,不可與主題相游離、相悖謬。2、要真實、確鑿。材料的真實,一是指嚴格意義上的真實性,一是指本質上反映事物的真實。材料的確鑿指材料既准確無誤,又用得恰當貼切。3、要典型。典型材料是個性與共性統一、具體性與普遍性統一的材料。它是具體的、個別的、又能體現同類事物的本質特徵與普遍意義。4、要新穎、生動。材料力求具體形象,富有親切感與懸念性,是鮮為人知的新發現,並適應文體的特點(記敘文材料具體形象、感染力較強;議論文材料概括性強,具有邏輯說服力;說明文材料要揭示對象的特徵。
五、結構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完整性。文章各局部應組成完美統一的整體;各局部要相對齊備,不可無故殘缺;各個部分在文章中所佔的地位要適當。2、連貫性。指文章各部分在內容脈絡上互相貫通,在語言形式上有緊密銜接與合理過渡,文脈不可紊亂與斷隔。3、嚴密性。文章各部分之間有嚴密的邏輯聯系,不可互相矛盾或互不相關。全文具有內在凝聚力。4、靈活性。文章結構富於變化,生動活潑,不死板、呆滯。
六、試述結構的基本原則。
反映事物的內在聯系與規律。記敘性文章結構與事物發展的階段性、秩序性密切相關,形成符合客觀過程原來秩序的時空概念;議論性文章體現了認識事物由現象到本質、由部分到全體、由分析到綜合的過程,其結構常是提出問題、得出結論。2、符合作者的思路。思路是作者思維運行的路線。作者的思維過程要遵守人們思維的共同規律,又凝結著作者對事物的獨特理解與感受。3、服從表達主題的需要。4、適應文體特點。結構受文體制約,記敘性文章以時空為序寫人記事,議論性文章偏重於橫向分類或縱向深入。
七、綜述結構的基本內容。
結構的內容包括層次和段落、過渡和照應、開頭和結尾三大方面。層次是從總體上安排文章思想內容的次序,展開文章結構和步驟,是表示意義的結構單位;段落是作者在文章中設置的、以段首空格形式自成起迄、相對獨立的結構單位。段落要保持段意單一性、內容要完整、長短要適度。過渡是指段落之間、層次之間的銜接形式或手段。常用的過渡方式有:用關聯詞語,用過渡名,用過渡段。需要過渡的情況常見的有兩種:一是在內容轉換時,一是在表達方式改變時。照應是前有所呼、後有所應的結構手段。常見的照應情況有三種:開頭與結尾照應(又可分為點題照應與解題照應兩種),引文中互相照應(又可分為遠照應和近照應兩種)。照應是使結構嚴謹而又活潑的重要手段,可使章法靈活緻密,文脈貫通,強化關鍵內容。
文章好的開頭的作用:有利於表現主題、拓展思路;有利於吸引和引導讀者。議論文常見的開頭方式有開門見山,交代寫作背景或動機,曲折入題等幾種。文章好的結尾的作用:綰結全文;令人回味。議論文結尾方式主要有:歸結或重申論點;提出希望或發出號召;形象化結尾。
八、文章結構有哪些類型?
記敘型,以事物存在和發展的時空序列安排結構,可分為時空正常式與時空異常式兩種。論證型,以概念的內在因果聯系作為結構的主要依據。可分為總分式、平列式、遞進式等幾種。說明型,以事物本身固有的條理進行布局。綜合型,常以一種結構型為主,兼具其他類型。
九、第一人稱敘述與第三人稱敘述之比較。
第一人稱以當事的口吻來敘述,它便於作者充分表達思想感情,讀來使人感到親切、真實。它的局限是只能敘述「我」的所見所聞,不是「我」所親歷的事難以敘述,反映生活的廣度受到限制。第三人稱以局外人身份用第三者口吻來敘述,它不受敘述范圍的限制,能較廣闊地反映生活,它的局限是缺乏第一人稱的親切感。
十、常見的敘述方式有哪幾種?
順敘:按人物的經歷或事件發生、發展的先後順序進行的敘述。2、倒敘:把事件的結局或事件中的突出片斷提在前面,然後再按時間順度敘述事件的發展過程的敘述。3、插敘:在敘事過程中插進另一有關事件的敘述,然後再接上原來的主線寫下去的敘述。4、補敘:對前面事件作某些補充而不發展原來情節的敘述。5、平敘:對同時發生的兩件以上的事進行分列、平列的敘述。
十一、簡述敘述的基本要求。
交代明白:把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六個要素交代清楚。2、線索清楚:線索是作者組織材料思路的反映,是敘述人物、事件發展過程中的貫穿思想和脈絡。敘述線索可按時間發展、空間轉換、問題劃分、思想感情變化或按某一具體物件等多種樣式進行安排。3、詳略得當:敘述材料的主次詳略,以表達主題的需要作合理剪裁。4、波瀾起伏:指敘述曲折富有變化,引人入勝。
十二、描寫有哪些要求?
1.目的明確:從表達主題、刻劃人物、渲染氣氛出發而描寫。2、特點突出:以「畫眼睛」的藝術,抓住描寫對象的本質特徵加以刻劃。3、形神兼備:形似與神似的和諧統一,既逼真地表現對象的外部狀貌情態,又揭示描寫對象內在的底蘊和神采。
對於以上的一些寫作方法的指導,考生們需要自己根據試卷的材料和要求用心領悟,靈活處理。
【怎樣練好作文基本功】
同學們要想寫好作文,從小就要扎扎實實地練好作文基本功。
怎樣練好作文基本功呢?
前人為我們總結了幾條行之有效的經驗,即:多觀察,多讀書,多練筆,多思考,多修改。
多觀察:就是說要注意觀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魯迅先生在答復《北斗》雜志社討論怎樣寫文章的一封信中第一條就是「留心各樣的事情,多看看,不要看到一點就寫。」對於周圍的人物,動物,植物,景物……都要留心觀察。
多讀書:古人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少年時熟讀背誦一些好文章,可以經久不忘,也可以學到一些作文的方法。魯迅先生說:「凡是已有定評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說明著『應該怎樣寫』。」魯迅先生還主張「廣博」,除了閱讀文學書以外,還要適當閱讀一些歷史、地理和科學技術知識方面的書籍,以增長知識,擴大視野。讀書,還要養成認真的習慣,不要走馬觀花,不求甚解,應該努力做到讀一本書有一本書的收獲。
多練筆: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現在,有不少同學開始寫觀察日記,做讀書筆記,這很好,應該堅持下去。已故作家老舍先生告誡我們:「要打好基礎,第一步就要學會『記』,每天記一件事。」「最好的竅門就是『每天必寫』、『天天拿筆』,哪怕是寫幾十個字也好。」因為「習慣養成之後,雖不記,也能抓住要點了,這樣日積月累,你肚子里的東西就多了起來。」不練,不寫,手就生;多練,多寫,熟就能生巧。
多思考:老舍先生說:「讀一篇文章,讀完要仔細想想。會寫文章的人,他用一個字就能頂幾個字,他會找一個頂合適的字來用。讀文章的時候,只念一念,不仔細想一想,是體會不到它的好處的。」讀文章要想,寫文章也要想,拿起筆就寫,結果不是下筆千言,離題萬里,就是寫了幾句就寫不下去,只好「擠牙膏」,想一句,寫一句,東拉西扯,這樣的文章怎能寫好呢?多思才能出智慧,多思考才能把文章寫深刻,多聯想才能把文章寫生動。
多修改:修改是寫作的重要一環。如果把寫文章比作生產一種產品,那麼,修改就是生產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有人說,好文章是改出來的,這話有道理。一篇文章,什麼地方需要改,什麼地方不需要改,要從實際出發,認真地把已經寫出來的文章從立意、選材、篇章結構、語言文字、標點符號等多方面進行增、刪、改,使文章更完美、更周密、更准確地反映客觀實際。同學們初學寫作文,更應該養成認真修改的習慣。
以上說的「五多」,不是什麼寫作的「秘訣」和「竅門」,卻是練好作文基本功必須知道的常識。
那麼,什麼是作文的基本功呢?
[一] 練好作文基本功之--學會審題
一、審清對象。
當老師出題以後,先不要急於下筆,應該先仔細地看看題目,確切理解題目的要求。是寫人,還是記事;是寫景,還是狀物;是日記,還是書信;是實用文,還是想像文……這些弄清楚了,作文就有了基本的方向。有的題目很明顯,寫人記事,一看就知道。如《我的媽媽》、《我尊敬的老師》,一看就知道是寫人的。又如《一件難忘的事》、《發生在暑假中的一件事》,一看就知道是寫事的。再如《美麗的小河》,一看就知道是寫景的。《可愛的小狗》,一看就知道是狀物的。《一封倡議書》,屬於應用文,《我在2211年》,屬於想像文。但是,有些題目,如《冬天的早晨》,既可以寫景,也可以記事;《上學路上》,既可以寫上學路上發生的事,就是以記事為主,也可以寫通過發生的事表現人物的思想品質,那就是以寫人為主了。
二、審明範圍。
審題時,我們還要明確題目對作者所選材料在時間、空間、數量、對象及內容上有哪些限制。如果搞不清楚這些范圍,忽視了題目對某方面的限制,作文時就很容易走題。比如,《暑假生活片斷》,限制了選材的范圍——暑假生活;《我的好朋友》,點明了記敘的對象——好朋友;《快樂的星期天》,規定了選材的時間——星期天;《游香山》,規定了選材的地點——香山;《記小學生活中的一件事》,限制了數量——一件事,不能寫兩件或三件事。
對於復雜的作文題目,要學會從語法結構上進行分析。比如《我所經歷過的一段有意義的生活》,這個題目比較復雜,它包括四個方面的要求:
①文章內容應以「我」為主;
②要求寫「所經歷過的」一段生活,不能單純寫感想;
③要求寫「一段生活」,不能只寫一天或一件事;
④要求寫的這段生活應當是有意義的,而不是一般的、平淡的。
審明作文范圍,還包括用哪一種文體來寫比較合適。比如,《要做一個講文明禮貌的好學生》,這個題目要求寫成論說文,講清楚為什麼要講文明禮貌;《我所見到的新風尚》,要求寫一篇記敘文,具體描寫在社會上或者在學校里自己親眼看見的新風尚;《怎樣養兔》,要求寫一篇說明文,告訴養兔的一般常識;《啟事和便條》,要求寫一篇應用文,介紹啟事和便條的重要性和寫法。
三、審准重點。
看了作文題,要想一想題目的重點應該寫什麼。比如《雷鋒的事跡教育了我》,這個題目的重點要求在「教育」二字上,既要寫「雷鋒的事跡」,又要寫「我」從中受到哪些「教育」。如果只寫雷鋒的事跡,而沒有寫對「我」的教育,那就成了雷鋒的故事;如果寫了對「我」的教育,只是表表決心,也是輕重倒置,重點不突出。
[二] 練好作文基本功之--學會給文章起個好標題
一、要切合文章的思想內容,不要「題不對文」。
比如你想記一場精彩的足球賽,而文章的題目卻叫《小球迷×××》,以記事為主變成以寫人為主,這就叫「題不對文」,轉移了「中心」。
二、要具體,有內容,不要空泛,華而不實。
比如同樣是表達同學們發奮讀書這一主題的文章,《我愛讀書》、《書伴我成長》就比《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要愛書》好一些,前者具體,後者空洞。
三、要醒目,有新意,能引人入勝,不要老一套,一般化,照抄照搬。
比如同樣是寫熱愛家鄉的作文,《童話世界——七星岩》就比《我愛七星岩》形象;《在先烈浴血戰斗過的土地上》就比《我愛家鄉的土地》有特點;《獵熊》就比《深山打獵》醒目。
四、要精練,不要累贅。
魯迅先生給文章起題目就非常講究,如《葯》、《祝福》、《一件小事》、《風波》等,短而精,簡潔而意味深長。有些同學擔心文章標題字數太少說不明白,就硬把題目拉長,如《藏在我心靈深處的一件難忘的事》,拖泥帶水,啰里啰嗦,可以改為《一件難忘的事》或《難忘一事》。
[三] 練好作文基本功之學會看圖作文
看圖作文,是起步作文。小學一年級的看圖說話,二年級的看圖寫話,是看圖作文的基礎。看圖作文,一直貫穿於小學階段作文訓練的始終,是培養觀察能力、想像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同時,看圖作文也是全國各地小學生歷年畢業升學考試的一種常見形式。所以,學會看圖作文十分重要。
看圖作文是命題作文的基礎。寫好看圖作文,同命題作文一樣,首先要學會審題,搞清楚題目的性質。是記事的,還是寫人的。是寫景的,還是狀物的。因為只有弄清文題的性質,才能確定採用什麼樣的表達方法。例如,《同桌》,主要寫人;《師生情》,主要記事……看清了文題,把握住題意,就不會跑題了。
看圖作文是對提供的一幅或一組圖的內容進行描述的習作訓練。一幅或一組好的圖畫,是經過作者對生活的反復觀察、分析,然後選取最能反映主題的畫面,經過構思創作出來的。因而,進行看圖作文的練習,必須認真觀察,觀察得細致,才能寫得具體,抓住了重點,才能把圖中的中心思想表達得准確。
看圖作文的要求包括看圖和作文兩個方面。看圖,就是觀察。觀察要有個順序,要准確、細致、抓住重點,還要合理想像,以便准確地理解圖的主要內容和中心。作文就是表達,它要求將觀察所得,圍繞圖的中心,有條理、有重點、具體地寫出來。
看圖作文就圖的內容看,有看單圖作文和看連圖作文兩種。下面,我們結合例文,具體分析一下這兩種看圖作文形式的寫法。
看單圖作文,這是看圖作文的一種主要形式。它要求:圍繞圖的中心表達,准確而有層次地寫清楚圖的內容。單圖一般多採用從整體到部分再回到整體的順序進行觀察。比如看景物圖,要分清畫面景物的主次遠近,確定重點,注意描寫層次。《公園的一角》就是運用由遠及近的寫法,再現了公園一角美麗的風光。
[四] 練好作文基本功之學會把人物寫生動
寫人,要抓住人物的特點才能把人物寫得形象生動。
要寫好人物,首先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各式各樣的人,對人物的言談舉止、外貌心理、生活習慣、興趣愛好等,都要細心觀察,熟悉他們,了解他們。比如你所在的那個班級吧,四五十個同學,各人的面貌不一樣,脾氣、性格和愛好也不同,有的憨厚老實,有的機靈淘氣,有的說話像機關槍打連發,有的說話一板一眼,慢條斯理。兩個要好的同學走在馬路上,突然開來一輛灑水車,一個急著趕快躲避,免得灑上一身水;一個不但不躲避,還笑嘻嘻地跟著灑水車跑,讓車上噴出來的水沖刷自己的腳丫子……你仔細觀察了,那麼,寫出來的人物也就生動形象、真實可信。
[五] 練好作文基本功之學會狀物
狀物,就是把動物、植物、靜物(主要指日用品、工藝品、玩具、特產和建築物)如實地、細致地、准確地描繪出來,使人感到逼真,栩栩如生,如見其物。
動物是兒童的天使。喜愛小動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大人們每當回憶兒童時代的生活,總是忘不了小動物如何萌發他們的童心和愛心,忘不了那充滿童稚和情趣的與小動物相處的美好時光。所以,描寫小動物是小學生不可缺少的作文題目。
大自然是美的,那鬱郁蔥蔥、四季常青的樹木,那千姿百態、萬紫千紅的花卉,以其色彩、情態、形狀、功能,裝點著大自然,也裝點著人民的生活,為我們創造了一個美麗宜人、多姿多彩的環境,為人類提供了各種不可缺少的資源。我們的生存、生活離不開植物,更何況愛花愛草的孩子們,因而,植物也成了小學生作文的豐富題材。
至於其他實物,如學慣用品、生活用品和建築物,更是我們每天都要接觸到,誰也離不開它。學會說明實物也是十分重要的。
[六] 練好作文基本功之學會積累和運用詞彙
做衣服要用布料,蓋房子要用木料,說話、寫文章也要有材料,這就是詞彙。有的同學掌握的詞彙很少,一提起筆來就覺得沒詞兒,腹中空空,肚子里什麼貨都沒有,有的即使勉強寫出來了,也是空洞洞、乾巴巴的幾條筋,顛來倒去總是那麼幾個。
作文要寫得真實,觀察必須准確;
作文要寫得具體,觀察必須細致;
作文要寫得深刻,觀察必須透徹。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千變萬化,即使是同一棵樹上的兩片樹葉,只要仔細觀察,善於抓住特點,也能找出它的細微的變化。
觀察生活要善於抓住特點。
觀察生活還要善於思考,把觀察到的感性的東西,上升到理性的東西,由表及裡地認識,由此及彼地聯想,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有深度。
[九] 練好作文基本功之學會寫景抒情
一篇抒情寫景的文章,要想打動讀者的感情。
情真文才美,只有情真,才能給讀者美的享受。
⑵ 《跟著感覺走》的作文素材
有點小堅強,但也常常躲在被窩里偷偷哭泣;
有點小溫柔,卻沒有人發現,郁悶:);
有點小執著,雖然沒能得到什麼好結果;
有點小難過,和汪已經分開了半年之久,孤單;
有點小倔強,自己認定的沒有誰可以改變;
有點小開心,聽到他說想念時的溫柔和害羞。
有人說,我這個星座的女孩比較奇怪,走的是極端路線。可能昨天還是那個嗜睡的懶傢伙,今天就成了凌晨三四點還清醒的夜貓子;也許上一秒還是搞怪愛鬧的加菲貓,這一刻就成了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最冷漠最薄情的是我們,最感性最痴情的還是我們。總而言之,我們是跟著感覺走的一群人,有點兒不可思議?對了,要得就是這效果。出其不意也是我們的專長。
我很相信感覺,具體點兒說就是第六感。我的第六感很准,這是經過無數事實驗證過的,雖然代價有些慘痛,因為這些預感背後的事大多不是什麼讓人開心的事兒。對我來說,形形色色的人在我面前都是透明的,我只需要一眼,深深的一眼,就可以穿過他的靈魂,看到我想知曉的一切。所以,我活的很累。我用肉眼看到別人的外在,用感覺感受到他們無意或有意隱藏的內心,得到欣喜或無奈的答案,一人承受。第六感最準的時候是當我處於局外人這個身份的時候,因為與自己無關,所以看的更清楚更透徹也更明白。
蘇芮有一首歌《愛就這么來》唱到:跟著感覺慢慢醉,I fell it's ok.我很喜歡這句歌詞。跟著感覺走,I fell it's ok.感覺是什麼?這很難回答。感覺有點兒像「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的淡淡哀傷,很飄忽,很迷茫,你無法觸摸;有點兒像易安詞中「載不動」的「許多愁」,無形且模糊;又有點兒像月下的李煜低吟著「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時的恍惚和不知所措。你明白了嗎?感覺就如同愁緒一樣,沒有東西可以盛裝,沒有辦法來去形容,只有靠「感覺」,用「感覺」去感受「感覺」,你可以嗎?這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深奧,你「感覺」到了么?
跟著感覺走,並不是對自己的不了解,相反,只有一個真正了解自己的人才敢將選擇交付與感覺。跟著感覺走,並不是對未來的不清楚,而是,忠實於自己的內心去做出不後悔的決定。
跟著感覺走的日呢是隨和的人,是真誠的人,是簡單的人,是值得交的朋友。
跟著感覺走,一輩子不孤單。
⑶ 記敘文寫作中怎樣獲得素材
著名散文作家秦牧說:「一個作家應該有三個倉庫:一個裝生活中得來的材料;一個裝間接材料的倉庫,即裝書籍和資料得來的材料;另一個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語言的倉庫。有了這三種,寫作起來就比較容易。」 面對寫作,初中生往往缺乏寫作素材,從而苦惱不堪。確實,有很多學生是家庭和學校兩點一線,生活空間狹窄,與社會生活的接觸面也促狹,這就造成了學生感受力退化,想像力貧乏,情感共鳴缺失。
為了讓學生積累素材,有的教師就布置學生每天仔細觀察生活,堅持每天寫一篇日記;有的布置摘抄優詞佳句、美文好段;有的在課堂上大談特談搜集作文素材的方法。但是有明顯的效果嗎?寫日記成了記流水賬,完成老師的任務;美文佳句只是記在了本子上,沒有內化成自己的;談技藝方法更是空洞乏力。相對來說,作文在搜集寫作素材上出現了「短板」。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在「課程理念」中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應當給學生時間和權利,讓學生充分進行素材的積累、思考,給學生充分豐富作文材料的機會。條件具備了,學生動起來,自然就會興奮,參與的積極性就會高起來,參與度也會大大提高。只有積極、主動、興奮地參與學習過程,個體才能得到發展。
那麼如何讓學生積極、主動、興奮地去搜集寫作素材呢?
本人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嘗試每學期有計劃地作文,每次作文提前幾天布置題目,讓學生根據作文的要求,通過各種渠道盡可能多的搜集相關寫作材料,從而豐富寫作素材。搜集素材的方法主要圍繞三個方面進行:1、實踐考察。2、查閱資料。3、回顧過去的生活經歷。通過N次的實踐下來,學生搜集寫作素材的熱情高漲,積極性、主動性較以前有了明顯的提高,而且寫作的興趣濃厚了,作文質量自然就提升了。具體的實施步驟如下:
一、有計劃的布置作文題
奧蘇貝爾教育心理學中有一種重要的觀念:意義學習。他認為有效的學習必須是有意義的,意義學習是接受學習和探究學習結合的關鍵所在。依據奧蘇貝爾的意義學習理論,反思我國的語文教學會發現,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大量的機械學習、無意義學習充斥著語文教學,尤其是作文教學,無章無序的情況經常有。
《課程標准》強調探究學習,其意在於改變語文教學以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和書本為中心的局面,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我比較關注學生的自主性、選擇性學習的問題。於是就現在的學生寫作時感到最棘手的——素材貧乏這種狀況,每學期期初制定寫作計劃,並根據不同年級布置相應的作文題,包括大小作文。每次作文提前一周將題目布置下去,要求學生能夠廣泛搜集相關素材,並做好記錄。
例如,本學期任教初三年級,根據畢業班學生的特點和中考任務,給學生列出了一些作文題:雪;動人的微笑;獎勵自己;承擔;一篇讀後感;不該丟失的 ;有句話兒在心頭;每天都是一首詩;讓心開花等等。有寫景的,有議論的,有敘事的,有比喻的;有命題,有半命題;有短題,有長題。對於學生來說,根據這些題目搜集到了素材,讓他們寫作的難度減小了很多,有材料寫、有材料選,容易寫出真情實感,更容易獲得寫作成功的喜悅,並激發他們繼續做下去的信心和興趣。
因此有計劃的布置作文題,給學生搭建平台,讓學生從多方面積累材料,從而培養學生有意識地豐富寫作素材,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二、採用不同方法搜集素材
有學者說: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學生的生活面狹窄,接觸社會生活的深度和廣度還遠遠不夠,但這並不能說學生就脫離了社會生活。從校園到家園,其間仍有廣闊的生活地帶供給學生們尋找作文素材。在某種意義上說,學生作文的過程就是對社會生活再加工的過程,也是學生認識生活,感悟生活,情感升華的必經路徑。美國教育家彼得克萊恩說:「學習的三大要素是接觸、綜合分析、實際參與。」學生要實現主動發展,參與是基本的保證條件。因此作出好文章的真諦:只有用心觀察,用心思考,積極參與,在生活實踐當中去捕捉寫作素材,才能寫出「真、實、趣」的好文章。
那麼,怎樣才能調動學生參與搜集素材呢?我以為其中的策略和方法,主要可以圍繞三個方面進行,那就是實踐考察、查閱資料、回顧過去的生活經歷。布置下作文題之後,引發學生心理上的認知沖突,使學生處於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狀態。同時,教師要放權、留時間給學生,給他們想、做、查的機會,讓他們圍繞作文的話題,廣泛地搜集寫作的素材。
1、實踐考察。
托爾斯泰曾說過:「仗著內心的視力去觀察他所描寫的對象,這樣來創造作品——這是作家的規律。」 生活中每天都會發生一些新鮮的、難忘的、有意義的事,有些事學生自己就身處其間。這種親身實踐、考察的機會,能更多的掌握第一手材料,更易觸發學生的內心世界。而在實踐考察之前布置相關的作文題,能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精力更加集中,能搜集到更多的信息,加以儲備,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也許一次親身經歷發掘的材料是幾年閱讀也搜集不到的。因此教師要盡可能多的為學生創造這種實踐考察的機會。
例如,我們學校平時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中國感恩教育第一人彭成老師的「不要讓愛你的人失望」的感恩教育活動;曹文軒報告會;「環保小衛士」我們攜手共創綠色地球活動;諸榮會老師的《原來如此———葉名琛傳》首發式;江蘇師范大學黨委書記、美學教授徐放鳴報告會:弘揚亮劍精神,實現人生理想等等。每次活動,我都事先通知學生,給學生布置作文要求,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認真傾聽、與名人交流互動、做好記錄,並及時在課堂上進行小組匯報交流,由此學生掘出了大量的素材。聽完徐放鳴教授的報告會後,有同學寫下作文「永不過時的『真』」,從李雲龍身上體會到一切經的住時間考驗的東西都是真的,他為人民所支持所理解;有同學寫下「真正的英雄」一文,深切感受到英雄的氣息從心底散發,英雄的氣魄從靈魂滲透。還有同學寫下「亮劍斷想」一文,聯繫到我們生活的精彩在奮斗中體驗,人生的樂趣便是挑戰困難、超越自我。我讀到學生的每篇作文,都覺得心曠神怡,那是學生真實情感的流露,是學生思想得到啟迪的結果。作為教師,批閱這些作文,敢說真是一種享受。其實這就是由作文題入手,引導學生實踐考察,搜集豐富的寫作素材這一做法的良好的表現。
除了校園生活,還有家庭生活、社區生活等等可以實踐考察,引導學生對周圍熟悉的人和事,有目的、有計劃、持續地進行觀察,讓自己的頭腦隨著視覺和聽覺而積極開展活動。還可盡量利用節假日和社會實踐的機會,外出旅遊、回鄉探親或進行社會調查,以擴大寫作素材的來源。然後由點到面,由校內到社會,透過現象看本質,品味人生艱辛,領悟生活哲理。引導學生用全面、辨證的眼光多方位、多角度地觀察生活,認識社會,自然就能搜集到豐富的寫作素材,這樣就不怕作文無話可說,不怕作文寫不成功。
2、查閱資料。
21世紀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互聯網、報刊雜志、電影電視等媒體上有大量的生活素材可供學生選擇。這些媒體堪為中學生關心國家大事,把握時代脈搏,搜集積累材料提供了新的途徑。語文教師可利用這個平台,引導學生圍繞作文的話題搜集相關的素材,並鼓勵學生盡量多的查找,及時摘抄或用自己的話概述,然後分門別類,抄錄下來。例如我布置了作文題「承擔」,要求學生課後查閱資料搜集素材,寫一篇議論文。學生一聽說可以查閱資料,個個勁頭十足,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幾天之後學生搜集到的材料真是無限豐富:有2011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的平凡女孩孟佩傑勇於承擔,恪守孝道的事跡;最美媽媽吳菊萍敢於擔當,接住生命,托住幼吾幼及人之幼的傳統美德。有浙江人陳金水認為「祖國的氣象事業高於一切」,為青藏高原的氣象事業,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有居里夫婦提煉鐳,獻身科學事業等等。這樣的查閱,學生不但看得多,素材積累多,容易寫出好作文,而且有利於提高思想覺悟,增強責任感,分辨真善美、假惡丑的能力。
當然閱讀課外書籍也是豐富學生寫作素材、提高語言表達水平的重要途徑。針對學生可能有一些原因不能自覺閱讀課外書的情況,我就有計劃的布置學生寫讀後感。一段時間內要求學生讀同一本書或同一篇文章,每天堅持半小時的閱讀,讀後同學之間相互交流,並且寫出讀書筆記或讀後感。教會學生從佳作名篇中汲取營養,積累豐富的素材,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廣泛閱讀,能增加自己的閱讀量,拓展自己的視野。
3、回顧過去的生活經歷
從生活中尋找寫作素材。學生的生活,表面看是很平淡的,但是通過回顧過去的經歷,可以從平淡的地方,尋找不平淡的意境,來搜集寫作素材。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流個不停息。」 現實生活中,每天都有撥動我們心弦的事情發生。喜怒哀樂永遠是生活的交響曲。社會生活賦予了每個人生存和展示的舞台,中學生也不是生活的旁觀者和局外人,也主動地參與生活,感悟生活,創造生活。在我們家裡,在我們校園里,在社會上,只要我們帶著一顆虔誠的心去回憶,我們總會發現這個社會生活美好的情愫。
當然,現實中學生不僅會感受親情、友情的溫暖,也會有失敗、失望、孤獨的體驗。只有從大腦中搜索這些記憶,提煉出豐富的素材,把這些真情實感融進作文之中,加入對生活冷靜的思索,才能寫出漂亮的文章,才能更增強生活的閱歷。
「有句話兒在心頭」這個作文題布置下去,要求學生回憶過去生活中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話語,並將所回憶的素材記錄下來。選取最熟悉、最精彩的材料寫作,結果出現了不少優秀的作文。例如,甲同學:把「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這一句再尋常不過的話作為自己心頭最重的話,用自己旅遊時親眼目睹的破壞環境的行為,呼籲每個人心中都要裝進這句話,並以實際行動保護環境,警示全人類關注我們生存的家園,拯救地球。乙同學:母親的一句「孩子,堅強些!」讓人終生難忘的話語,給自己在遭遇不幸、競技場面、學習迷茫時,猶如一盞明燈照亮自己前進的方向,培養了自己一種堅強、樂觀的生活態度。丙同學:寫出學生對老師的一句真誠的請求:「笑一笑吧,老師。」這成了每個學生心中的話。因為有一段時間,同學發現老師家中出了事,加上教務的繁瑣,老師心情不好,同學們發自內心的希望老師能堅強的度過難關,濃濃的師生情溢於言表。可見生活是豐富的,情感是多元的。
因此通過布置作文題,引導學生回顧相關的生活情境,勾起他們對生活的再認識、再思考,情感上產生強烈的共鳴,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寫作材料,學生的習作也因此充滿了情趣。並且也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了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大大地提高學生對寫作的興趣。
不過,搜集寫作素材的三種方法,每一次並非單一使用。提前布置作文題後,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兩種或三種方法,以最能快速的或更多的搜集到材料的途徑,不同范圍、不同角度地去搜集。還可以根據作文題的特點,全班分成三組,每一組分別採用一種方法搜集寫作素材,做好記錄。
另外,在學生個體搜集寫作素材的基礎上,小組討論交流、甚至優秀的寫作素材在全班交流,這也是豐富學生寫作素材的一種便捷方式。
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一個人的生活空間是有限的,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的。將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每個學生根據作文題搜集來的素材在小組內進行交流,相互傾聽、相互討論、相互彌補。典型的、優秀的素材在全班交流。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過程,是一個取精華去糟粕的過程,是一個更豐富寫作素材的過程。
每一次,提前布置作文題後,學生搜集的素材,少則三五個,多則十幾個。經歷了這一過程,學生對自己搜集的寫作素材能更好的完善,然後選取最鮮活、最有意義的素材進行寫作。學生寫起作文來,就會如魚得水,游刃有餘,不再出現「面壁十年圖破壁」式的「苦寫」,而換之以「為有源頭活水來」式的「樂寫」了。
總之,好的作文要有好的題材,內容豐富的作文,離不開材料的積累。從作文題入手,通過實踐考察、查閱資料、回顧過去的生活經歷等方法,開放作文課堂,引導學生調動起自己的眼、腦、手,觀察、實踐、回憶、思考生活,多閱讀課外書籍,積極、主動、興奮地搜集豐富的寫作素材,產生強烈的寫作沖動,才能寫出好文章。而且從作文題入手,更有針對性,摒棄了學生選材時的空泛、盲目性。從根本上解決許多學生寫作文選材料時要麼頭腦一片空白,要麼是些「陳穀子爛芝麻」的問題。因此這種做法既能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加深對周圍生活的感知與體驗,又能發展學生的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從而感受生活的情趣,獲取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逐步培養學生多視角、有創造的情感體驗。
⑷ 材料作文:薛譚學謳 請幫我看看立意對不對
觀點可以是該回家也可以是不該回家,但原因卻要仔細從材料中去揣摩回。
寫「不該答回家」,要從學生既然知道了自己學藝不精就要調整自己自認為學有所成,不夠謙虛的心態,埋頭苦學不斷精進的角度寫。你這個立意脫離了材料內涵,是從一般道理來談,忽視了作文題目的限制。
⑸ 搜集難忘的一個人寫作素材
著名散文作家秦牧說:「一個作家應該有三個倉庫:一個裝生活中得來的材料;一個裝間接材料的倉庫,即裝書籍和資料得來的材料;另一個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語言的倉庫。有了這三種,寫作起來就比較容易。」 面對寫作,初中生往往缺乏寫作素材,從而苦惱不堪。確實,有很多學生是家庭和學校兩點一線,生活空間狹窄,與社會生活的接觸面也促狹,這就造成了學生感受力退化,想像力貧乏,情感共鳴缺失。
為了讓學生積累素材,有的教師就布置學生每天仔細觀察生活,堅持每天寫一篇日記;有的布置摘抄優詞佳句、美文好段;有的在課堂上大談特談搜集作文素材的方法。但是有明顯的效果嗎?寫日記成了記流水賬,完成老師的任務;美文佳句只是記在了本子上,沒有內化成自己的;談技藝方法更是空洞乏力。相對來說,作文在搜集寫作素材上出現了「短板」。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在「課程理念」中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應當給學生時間和權利,讓學生充分進行素材的積累、思考,給學生充分豐富作文材料的機會。條件具備了,學生動起來,自然就會興奮,參與的積極性就會高起來,參與度也會大大提高。只有積極、主動、興奮地參與學習過程,個體才能得到發展。
那麼如何讓學生積極、主動、興奮地去搜集寫作素材呢?
本人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嘗試每學期有計劃地作文,每次作文提前幾天布置題目,讓學生根據作文的要求,通過各種渠道盡可能多的搜集相關寫作材料,從而豐富寫作素材。搜集素材的方法主要圍繞三個方面進行:1、實踐考察。2、查閱資料。3、回顧過去的生活經歷。通過N次的實踐下來,學生搜集寫作素材的熱情高漲,積極性、主動性較以前有了明顯的提高,而且寫作的興趣濃厚了,作文質量自然就提升了。具體的實施步驟如下:
一、有計劃的布置作文題
奧蘇貝爾教育心理學中有一種重要的觀念:意義學習。他認為有效的學習必須是有意義的,意義學習是接受學習和探究學習結合的關鍵所在。依據奧蘇貝爾的意義學習理論,反思我國的語文教學會發現,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大量的機械學習、無意義學習充斥著語文教學,尤其是作文教學,無章無序的情況經常有。
《課程標准》強調探究學習,其意在於改變語文教學以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和書本為中心的局面,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我比較關注學生的自主性、選擇性學習的問題。於是就現在的學生寫作時感到最棘手的——素材貧乏這種狀況,每學期期初制定寫作計劃,並根據不同年級布置相應的作文題,包括大小作文。每次作文提前一周將題目布置下去,要求學生能夠廣泛搜集相關素材,並做好記錄。
例如,本學期任教初三年級,根據畢業班學生的特點和中考任務,給學生列出了一些作文題:雪;動人的微笑;獎勵自己;承擔;一篇讀後感;不該丟失的 ;有句話兒在心頭;每天都是一首詩;讓心開花等等。有寫景的,有議論的,有敘事的,有比喻的;有命題,有半命題;有短題,有長題。對於學生來說,根據這些題目搜集到了素材,讓他們寫作的難度減小了很多,有材料寫、有材料選,容易寫出真情實感,更容易獲得寫作成功的喜悅,並激發他們繼續做下去的信心和興趣。
因此有計劃的布置作文題,給學生搭建平台,讓學生從多方面積累材料,從而培養學生有意識地豐富寫作素材,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二、採用不同方法搜集素材
有學者說: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學生的生活面狹窄,接觸社會生活的深度和廣度還遠遠不夠,但這並不能說學生就脫離了社會生活。從校園到家園,其間仍有廣闊的生活地帶供給學生們尋找作文素材。在某種意義上說,學生作文的過程就是對社會生活再加工的過程,也是學生認識生活,感悟生活,情感升華的必經路徑。美國教育家彼得克萊恩說:「學習的三大要素是接觸、綜合分析、實際參與。」學生要實現主動發展,參與是基本的保證條件。因此作出好文章的真諦:只有用心觀察,用心思考,積極參與,在生活實踐當中去捕捉寫作素材,才能寫出「真、實、趣」的好文章。
那麼,怎樣才能調動學生參與搜集素材呢?我以為其中的策略和方法,主要可以圍繞三個方面進行,那就是實踐考察、查閱資料、回顧過去的生活經歷。布置下作文題之後,引發學生心理上的認知沖突,使學生處於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狀態。同時,教師要放權、留時間給學生,給他們想、做、查的機會,讓他們圍繞作文的話題,廣泛地搜集寫作的素材。
1、實踐考察。
托爾斯泰曾說過:「仗著內心的視力去觀察他所描寫的對象,這樣來創造作品——這是作家的規律。」 生活中每天都會發生一些新鮮的、難忘的、有意義的事,有些事學生自己就身處其間。這種親身實踐、考察的機會,能更多的掌握第一手材料,更易觸發學生的內心世界。而在實踐考察之前布置相關的作文題,能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精力更加集中,能搜集到更多的信息,加以儲備,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也許一次親身經歷發掘的材料是幾年閱讀也搜集不到的。因此教師要盡可能多的為學生創造這種實踐考察的機會。
例如,我們學校平時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中國感恩教育第一人彭成老師的「不要讓愛你的人失望」的感恩教育活動;曹文軒報告會;「環保小衛士」我們攜手共創綠色地球活動;諸榮會老師的《原來如此———葉名琛傳》首發式;江蘇師范大學黨委書記、美學教授徐放鳴報告會:弘揚亮劍精神,實現人生理想等等。每次活動,我都事先通知學生,給學生布置作文要求,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認真傾聽、與名人交流互動、做好記錄,並及時在課堂上進行小組匯報交流,由此學生掘出了大量的素材。聽完徐放鳴教授的報告會後,有同學寫下作文「永不過時的『真』」,從李雲龍身上體會到一切經的住時間考驗的東西都是真的,他為人民所支持所理解;有同學寫下「真正的英雄」一文,深切感受到英雄的氣息從心底散發,英雄的氣魄從靈魂滲透。還有同學寫下「亮劍斷想」一文,聯繫到我們生活的精彩在奮斗中體驗,人生的樂趣便是挑戰困難、超越自我。我讀到學生的每篇作文,都覺得心曠神怡,那是學生真實情感的流露,是學生思想得到啟迪的結果。作為教師,批閱這些作文,敢說真是一種享受。其實這就是由作文題入手,引導學生實踐考察,搜集豐富的寫作素材這一做法的良好的表現。
除了校園生活,還有家庭生活、社區生活等等可以實踐考察,引導學生對周圍熟悉的人和事,有目的、有計劃、持續地進行觀察,讓自己的頭腦隨著視覺和聽覺而積極開展活動。還可盡量利用節假日和社會實踐的機會,外出旅遊、回鄉探親或進行社會調查,以擴大寫作素材的來源。然後由點到面,由校內到社會,透過現象看本質,品味人生艱辛,領悟生活哲理。引導學生用全面、辨證的眼光多方位、多角度地觀察生活,認識社會,自然就能搜集到豐富的寫作素材,這樣就不怕作文無話可說,不怕作文寫不成功。
2、查閱資料。
21世紀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互聯網、報刊雜志、電影電視等媒體上有大量的生活素材可供學生選擇。這些媒體堪為中學生關心國家大事,把握時代脈搏,搜集積累材料提供了新的途徑。語文教師可利用這個平台,引導學生圍繞作文的話題搜集相關的素材,並鼓勵學生盡量多的查找,及時摘抄或用自己的話概述,然後分門別類,抄錄下來。例如我布置了作文題「承擔」,要求學生課後查閱資料搜集素材,寫一篇議論文。學生一聽說可以查閱資料,個個勁頭十足,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幾天之後學生搜集到的材料真是無限豐富:有2011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的平凡女孩孟佩傑勇於承擔,恪守孝道的事跡;最美媽媽吳菊萍敢於擔當,接住生命,托住幼吾幼及人之幼的傳統美德。有浙江人陳金水認為「祖國的氣象事業高於一切」,為青藏高原的氣象事業,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有居里夫婦提煉鐳,獻身科學事業等等。這樣的查閱,學生不但看得多,素材積累多,容易寫出好作文,而且有利於提高思想覺悟,增強責任感,分辨真善美、假惡丑的能力。
當然閱讀課外書籍也是豐富學生寫作素材、提高語言表達水平的重要途徑。針對學生可能有一些原因不能自覺閱讀課外書的情況,我就有計劃的布置學生寫讀後感。一段時間內要求學生讀同一本書或同一篇文章,每天堅持半小時的閱讀,讀後同學之間相互交流,並且寫出讀書筆記或讀後感。教會學生從佳作名篇中汲取營養,積累豐富的素材,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廣泛閱讀,能增加自己的閱讀量,拓展自己的視野。
3、回顧過去的生活經歷
從生活中尋找寫作素材。學生的生活,表面看是很平淡的,但是通過回顧過去的經歷,可以從平淡的地方,尋找不平淡的意境,來搜集寫作素材。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流個不停息。」 現實生活中,每天都有撥動我們心弦的事情發生。喜怒哀樂永遠是生活的交響曲。社會生活賦予了每個人生存和展示的舞台,中學生也不是生活的旁觀者和局外人,也主動地參與生活,感悟生活,創造生活。在我們家裡,在我們校園里,在社會上,只要我們帶著一顆虔誠的心去回憶,我們總會發現這個社會生活美好的情愫。
當然,現實中學生不僅會感受親情、友情的溫暖,也會有失敗、失望、孤獨的體驗。只有從大腦中搜索這些記憶,提煉出豐富的素材,把這些真情實感融進作文之中,加入對生活冷靜的思索,才能寫出漂亮的文章,才能更增強生活的閱歷。
「有句話兒在心頭」這個作文題布置下去,要求學生回憶過去生活中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話語,並將所回憶的素材記錄下來。選取最熟悉、最精彩的材料寫作,結果出現了不少優秀的作文。例如,甲同學:把「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這一句再尋常不過的話作為自己心頭最重的話,用自己旅遊時親眼目睹的破壞環境的行為,呼籲每個人心中都要裝進這句話,並以實際行動保護環境,警示全人類關注我們生存的家園,拯救地球。乙同學:母親的一句「孩子,堅強些!」讓人終生難忘的話語,給自己在遭遇不幸、競技場面、學習迷茫時,猶如一盞明燈照亮自己前進的方向,培養了自己一種堅強、樂觀的生活態度。丙同學:寫出學生對老師的一句真誠的請求:「笑一笑吧,老師。」這成了每個學生心中的話。因為有一段時間,同學發現老師家中出了事,加上教務的繁瑣,老師心情不好,同學們發自內心的希望老師能堅強的度過難關,濃濃的師生情溢於言表。可見生活是豐富的,情感是多元的。
因此通過布置作文題,引導學生回顧相關的生活情境,勾起他們對生活的再認識、再思考,情感上產生強烈的共鳴,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寫作材料,學生的習作也因此充滿了情趣。並且也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了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大大地提高學生對寫作的興趣。
不過,搜集寫作素材的三種方法,每一次並非單一使用。提前布置作文題後,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兩種或三種方法,以最能快速的或更多的搜集到材料的途徑,不同范圍、不同角度地去搜集。還可以根據作文題的特點,全班分成三組,每一組分別採用一種方法搜集寫作素材,做好記錄。
另外,在學生個體搜集寫作素材的基礎上,小組討論交流、甚至優秀的寫作素材在全班交流,這也是豐富學生寫作素材的一種便捷方式。
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一個人的生活空間是有限的,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的。將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每個學生根據作文題搜集來的素材在小組內進行交流,相互傾聽、相互討論、相互彌補。典型的、優秀的素材在全班交流。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過程,是一個取精華去糟粕的過程,是一個更豐富寫作素材的過程。
每一次,提前布置作文題後,學生搜集的素材,少則三五個,多則十幾個。經歷了這一過程,學生對自己搜集的寫作素材能更好的完善,然後選取最鮮活、最有意義的素材進行寫作。學生寫起作文來,就會如魚得水,游刃有餘,不再出現「面壁十年圖破壁」式的「苦寫」,而換之以「為有源頭活水來」式的「樂寫」了。
總之,好的作文要有好的題材,內容豐富的作文,離不開材料的積累。從作文題入手,通過實踐考察、查閱資料、回顧過去的生活經歷等方法,開放作文課堂,引導學生調動起自己的眼、腦、手,觀察、實踐、回憶、思考生活,多閱讀課外書籍,積極、主動、興奮地搜集豐富的寫作素材,產生強烈的寫作沖動,才能寫出好文章。而且從作文題入手,更有針對性,摒棄了學生選材時的空泛、盲目性。從根本上解決許多學生寫作文選材料時要麼頭腦一片空白,要麼是些「陳穀子爛芝麻」的問題。因此這種做法既能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加深對周圍生活的感知與體驗,又能發展學生的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從而感受生活的情趣,獲取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逐步培養學生多視角、有創造的情感體驗。
⑹ 我要寫關於林徽因的議論文素材,300字左右
是陳披嗯痛苦的侮辱和閱讀「
陳平西漢的名字來自一個貧窮的家庭,和他的弟弟相依為命,為秉承他的父親,光榮的門庭,非生產,閉門讀書,但姐姐不會被容忍,以消除矛盾的妹妹,中,法,在面對一再羞辱,隱忍的頭發,愈演愈烈的妹妹有足夠遠從家裡到家庭,對於流浪的弟弟恢復後,他讓去,的阻力兄弟休聖保羅當地為美談。最後,老前進,來到這里,免費收徒教之後,輔佐劉邦,成就了很多優勢。
「陸羽放棄了佛教從文」
唐代,著名學者路與,從小是個孤兒,提出禪師Chishaku。陸羽,雖然在寺廟,但不希望整天歌頌佛,但喜歡讀詩書,陰。陸於堅持下來的學校,是禪師的反對。禪師陸羽在為了給出來的問題,而且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他叫他的學習茶。在這個過程中學習茶,陸羽遇到了一個慈祥的老太太,不僅學到了技能的復雜的茶,但也學到了很多閱讀和做人的道理。潞於最後禪師在面前的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結束時,傑克遜終於答應了他閱讀需求。後來,路吁顓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發揚茶文化的祖國!
少年包拯學斷案「
包青天包拯,因為童年,聰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他們的父親,而裁判官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到了很多的知識,辦案,尤其是在燃燒的寺廟殺和尚的情況下,包拯到現場的線索,剝繭抽絲,調查和犯罪嫌疑人冒充閻王後,主審清真相,協助裁判官將兇手繩之以法,為民除害。他努力學習違法犯罪的數學知識,長大後斷案如神,人造成的,並奠定了堅實的知識基礎。
「萬司佟閉門努力學習。」
清初,著名學者,歷史學家萬司恫的參與編制重要的歷史書「二十四史萬司酮在前面的客人,這是批評的客人時,一個頑皮的孩子。萬司恫樂趣,丟了面子。萬司統生氣,推翻了桌子的客人在他的父親的書店。萬司統憤怒,厭惡閱讀Bimensiguo已經從「茶經」的啟發,開始仔細閱讀。一年後,萬司侗閱讀了大量的書籍,這家書店的父親原諒了他的兒子,萬司垌理解他父親的照顧和思想。廣域網四通好學的研究努力後,長期的,終於成為一個熟練的知名學者的歷史中的許多書籍和參加工作的「二十四史」,「明史」維護。
「唐伯虎點潛心學畫」
唐伯虎是明代著名畫家和作家,小畫顯示了超人的天賦。調情的學徒,感謝偉大的畫家沉舟教派,學習約自然更勤奮,迅速掌握繪畫技能,深受沉舟的好評。沒想到,沉舟稱贊這已經總是被溫和的調情逐漸自滿,沉周看在眼裡,記,一個晚餐的沉周讓唐伯虎走在打開的窗口,窗口實際的唐伯虎發現自己的手老師沉周的畫,很慚愧唐伯虎潛心學畫。
「林則徐對聯渴望」
這個故事是清代著名民族英雄林。林則徐小時候有天賦的兩次機會,做了兩副對聯,兩副對聯表達了林則徐的遠大志向。林則徐不僅敢於立志,努力學習,長大後的成就一項偉大的事業,後人的敬仰。
「文天祥少年正氣」
江南著名的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青年生活在貧困中,在好心人的幫助下,一個學習的機會。時間就是金錢,文天祥的學生被誤認為是一個小偷,他認為,不能讓任何人踐踏自己的尊嚴,終於證明了自己的清白,並通過它,集文天祥金榜題名的野心。
「葉天士教練錢學」
葉天士依靠一個熟練的,看不起同行薛雪。一旦葉天士的母親病了,他很無奈,多虧薛雪放手治好他母親的病。從那時起,葉天士背後的真相去和別人去了解。他看世界的醫生,虛心求教,終於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醫生。
「李清照少女填詞」。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才思敏捷的生活留下了許多開創性的工作。她坦率的個性,自由,不羈的風格,從小就顯示出過人的文學天賦。這是故事,她感動之際,即興創作歌曲的故事。
楊露藝術禪陳家溝「
楊露禪是村裡的惡霸欺負,他不能不甘心受辱。同一個老師,一個人離開了家,到陳家溝學習。拳師陳長興從來沒有通過拳擊局外人,楊露禪也不例外。不過,楊祿禪的執著終於感動了陳長興,終於學會了拳擊,懲治惡霸,也造就了楊式太極拳。
「小男孩的缸習字」
這個年輕的男孩,字子敬,東晉書法家本書 - 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他是東晉著名書法家。 30歲的小男孩,他的母親教他朗誦詩歌朗誦詩歌,50歲,能出口成章流利唄幾句詩。和他的弟弟王寧,態度日趨謹慎,聰明,而且還特別喜歡習字。這個年輕的男孩的家庭有一個大水箱,影片的故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與大罐!
「皇帝牛閱讀
皇帝放牛娃出身,童年甚至私立學校都沒有讀過,但他是聰明的,聰明,好奇,並最終成為明代開國皇帝建立。
柳公權圈成名的囂張氣焰「
在書法柳公權的童年顯示出過人的天賦,他寫的字眾所周知的。因此,他有些得意。然而,有一天,他遇到了一隻手的老人,竟然發現,老人用自己的腳比他的手寫文字寫出更好的。從那時起,他就退出了傲慢「的初衷,最後一代書法大家努力學習寫漢字。
「匡衡鑿壁偷光」
西方韓王朝,一個特殊的學習叫匡衡,匡衡當一個貧窮的家庭,讀,他挖的鄰居人沒有不知道的房子牆壁被偷光的燭光閱讀,終於感動了鄰居文本沒有不知道大家的幫助的小匡衡學習的東西。通過大司馬漢武帝的時候,歷史的車騎高推薦,匡衡是密封醫生,博士
「屈原洞穴研究」
這是屈原的故事,一個孩子,盡管他們的長輩的反對,無論風和雨,冷,藏在一個山洞裡偷讀「詩經」。經過整整三年,他是熟悉的「詩經」詩經「305從這些民歌,豐富的營養物質吸收,最終成為一位偉大的詩人。
王仕鵬刻苦鑽研書法「
王仕鵬從小聰穎過人,文思敏捷,但書法是不能令人滿意的。所以,他面對的,要培養書法。最後指向暴飲叔叔,他終於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書法,是大書法家和作家。
王羲之吃墨「
被後人稱為「書聖王羲之,沉悶的小的孩子每天與自己心愛的小鵝悠閑地散步。王羲之每天苦練書法,他是老師,太太叫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惱,在小鵝的啟發,王汐止金光燦燦「的字寫在這項研究中,,但誤麵包棒墨水吃口,留下的故事王羲之吃墨。
「范仲淹斷祭土地劃為粥」
范仲淹小的可憐的家庭,讀書,省吃儉用。最後,他的好學感動了寺廟長老,長老送他到南校舍學習。范仲淹依然堅持簡朴的生活習慣,不接受禮物的富家子弟,來磨礪自己的意志。經過艱苦的努力和紀律,他終於成為一個偉大的作家。
「車胤囊螢閱讀」
汽車賢,字武子,金南平湖北省公眾安全(現今市區),小家一貧如洗,但閱讀是非常困難,汽車的陰囊螢已讀的故事,歷史被轉移到他的兄弟的妻子和激勵未來代一代一代讀書人。膠囊螢火蟲讀到結尾是怎麼回事呢?在此,我們要告訴你一個有趣的故事,你一定會明白的。
「司馬光警枕勵志」
司馬光一個有趣的的貪睡孩子,他沒有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總統的灌輸,他決心要改掉貪睡的壞習慣早起的,之前他喝了滿肚子上床的水,結果早上沒有覺醒,尿床,所以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做了一個警察枕頭上午,一站起來,頭自然喚醒他每天在床頭下滑,早早起床閱讀,毅力,終於成為一個有知識,偉大的作家寫「資治通鑒」。
「張三豐創太極拳」
張三豐,又名全軍師號三豐號元元子,因不修邊幅,又名張馬虎,遼東易州(今遼寧彰武西南),明代英??宗被稱為「通過微顯示器真實的。」他的傳奇已經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在社會上,甚至可以看到他成為不朽的。我們都知道,太極拳,對不對?最大的太極拳的特點是柔中帶剛!你知道張三豐太極到底是怎麼創造?電影說,它的故事。
「諸葛亮雞」
諸葛亮,字事後諸葛亮,東漢三國時期徐州琅琊郡陽新縣,是我國歷史上一個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如果你看過「三國演義」,肯定不會忘記諸葛亮。到目前為止,諸葛亮的智慧一直後裔,嘴唇,很多人甚至把他當作智慧的化身。但是,你知道嗎,諸葛亮的童年時代,為了上學,發生的一些故事,有趣的!
「玄奘苦法門」
神秘大獎是唐代的和尚,以求取佛經原,玄奘離開長安八月貞觀三年,萬里跋涉朝??聖,並最終抵達印度,,歷時17年,與佛教的佛教和人類進步,對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
「岳飛藝術」
民族英雄樂飛聖動盪的時代,一個貧窮的家庭,從小,鄰居資金,陝西老師籀統武術學徒期間見證了一個破碎的人流離失所,萌發了藝術報國的野心,克服自滿情緒。裝飾在指導老師Zhoutong,夏季和冬季,夏季和冬季,苦練終於練成他的妻子的家庭搶劫,並主導汪桂,湯顯著的合作夥伴加入到抗金的愛國洪流中拯救國家。
「黎規甄學習畫虎」
,五代繪畫著名的虎黎規臻從小喜歡畫畫,尤其喜歡畫虎,但還真沒見過虎,虎畫病貓,他決心進入深山老林,探訪真的老虎,經歷了數不清的萬苦,獵戶座叔叔的幫助下,終於見到了真正的老虎復制通過大量的素描畫虎的技術突飛猛進,筆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幾可亂真。自那時以來,大部份的時間他前往有山有河,看到了更多的飛禽走獸,終於成為一代繪畫大師。
「沈括桃花山」。
「人力四月芳菲盡,寺桃花始盛開」當你讀到這首詩,沈括的眉頭凝成了一個結,「為什麼我們這里花都擊敗山桃花盛開開始嗎?」為了解開這個謎團,沈括約幾個小夥伴山上一些實地考察,在四月的山上,咋暖還冷,涼風襲來,凍得直哆嗦,沈括矛開明的溫度比原山,山下低得多,因此比前山腳下盛開來晚了。通過這種探索精神和實證的方法來種植,沈括寫道,「夢溪筆談。
徐瞄準世界「
有一天,河發生了奇怪的事情,有很多人在打撈下降到獅子,但怎麼也找不到。在這個時候,一個叫許的孩子,剛上來河,將能找到的獅子。果然的獅子發現每個人都稱贊這個聰明的孩子。他長大後成為偉大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
「華佗拜師學藝」
華佗,字元,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的豐富(今安徽博縣),中國古代著名的醫生。華佗發明「麻沸散,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全身麻醉,比西方早在1600年的麻醉劑,華佗是世界醫學的巨大貢獻。不要以為華佗出生的天才,華佗是年輕的醫學生,經歷有很多的辛勤工作。
宓浪子回頭「
宓,魏,晉年,是西晉著名的學者和醫生。 MI玩劣異常時,在村子裡的人稱為小霸王,一次,他的同學門墊家大棗樹皮鏟掉,使得棗樹枯萎,村裡的人見他不理會他,阿姨教育,米終於浪子回頭兒子成為一個有用的
⑺ 作文,勇於擔當,以李易峰為作文素材
我的思緒又飄到了我們班開學前的大掃除上來了。我們班的同學基本上來了,同學們也幹得熱火朝天。但把鏡頭轉向走廊,我們又會發現個別同學正在嬉戲玩耍,好像自己是局外人,不用為班級著想一樣。在驕陽似火的天氣里,與其頂著酷暑辛辛苦苦趕來參加勞動,還不如直接在家中的空調房中,吃著冰棍看電視呢!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大家都不管班集體,能換來整潔、舒適的環境嗎?
再把視線移到自己家中,現在的獨生子女多了,個個都被父母視為家裡的掌上明珠,於是,便忘了自己是家中的一份子,洗碗、掃地、擦窗……這些本該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是,只要聽到父母要求做家務勞動時,就會噘著一張小嘴,找了個借口,淚汪汪地推辭掉了。我們辛勤學習,家長辛苦工作,不都是為了這個家嗎?既然我們都是家
⑻ "道是無情卻有情"作文素材
上網多年,也結識許多朋友,來來去去,總有過客匆匆的感覺,無論自己成為別人的過客,還是別人成為自己的過客,雖然還談不上黯然銷魂,其感覺總是令人不爽的,究其原因,也許是「道是無情卻在情」吧。
所有的過客都有一個快樂的相逢,也有一個相知或許還算相悅的過程,同樣還有一個不能相守的結局。結束的原因常常是說不清道不明的。這讓我想起了托爾斯泰說過的一句話: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朋友曾感言:生活中有太多的善變和太多的不可預知,一個不經意的失誤,一個無傷大雅的玩笑,都會讓朋友分手形同陌路。這似乎說明了人的感情是很脆弱的,但有一點不容否論的就是曾經有過感情,現在雖說是沒有了,但我們還留有回憶,並且是經歷了時間滌汰過了的美好回憶。我很喜歡一首英文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昨日再現》,無論是唱還是聽這首歌我總是心潮澎湃並感慨涕然,雖然昨日永遠不會再來,但我還是真心地希望昨日重現。有一次我跟朋友談及因誤會而分手朋友,如果重逢會不會盡釋前嫌?沒想到朋友竟說:本來就沒有什麼前嫌,更何況還有「相逢一笑泯恩仇」之說。聽這些話讓我感到無比的欣慰。
有個朋友是個極為熱心的人,總是盡力幫助別人,其曾自雲:即使是一顆流星,也要劃出那閃亮的一痕。這又讓我不禁想起了過去寫的一道詩:在情感的天空上,既有熾熱的太陽,又有朦朧的月亮,還有那滿天星光。偶有流星一閃,或是星雨沱滂,雖然短暫,卻像是劃過了心房,更有際遇的慧星煞是明亮,在夜的天空欲與明月爭光。其實無論是太陽或月亮還是星星,只要是在照亮自己的同時,還能順便照亮別人,我們就應該很滿足了,並不奢求像流星一樣,燃燒了自己,只為照亮別人,這樣雖然令人為之感動,但畢竟是太匆匆,也太剌眼,局外人也許會投來羨慕的月光,而局中人並未能從中真正得到任何收益,所以我認為沒必要,也不值得。當然我這里所說的並不是朋友說那句話時的本意。
古語道:聖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鍾,正在我輩。所以我們常常為情所困,絕情自然是不可取的,薄情似乎也不太好,濃情又會讓人難於接受,也許生活的真諦還是:平平淡淡才是真,道是無情卻有情。
⑼ 急求 關於屈原 李白 杜甫 蘇軾 曹操等歷史名人的文化散文 最好是高考滿分作文 要文采飛揚的
風雨任平生
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達;他的豁達造就了他的風雨無阻,「風雨任平生」的一生。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蘇軾一生風雨,一生坎坷,然而,無論他走到哪裡,他的名字就響徹在那裡的天空中,響徹在那裡的人們的心坎上。他的「一蓑風雨任平生」道盡了千古的真理,讓人懂得用開朗、寬容、闊達的心去面對身邊的人,身邊的事和物;讓人知道用感激、豁達的心境去挑戰我們的人生。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了多少英雄豪傑。我們的蘇軾站在曾經是三國人物競風流的赤壁面前,像一個關西大漢,手持鐵板,大聲高呼「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這是他歷經風雨後的坦然,這是他真情的告白。他知道在有生之年用美酒來面對如畫江山,如夢人生。
古人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美麗的西湖承載了多少中國文人的夢,蘇軾雖被貶至此,然而他沒有悲愴,沒有哭天地,沒有憤憤不平,風雨任平生。他懂得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簡單的道理。於是,一道蘇堤便橫卧西湖。他要讓西湖儲藏的心靈,淹沒掉他所有的痛苦,所有的憂傷。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常做嶺南人。」這是他被貶至天涯海角的海南所作的詩。他用荔枝的甜美洗去了官場的污垢。他寧願一輩子做一個普通的嶺南人,每天嘗盡甜美的荔枝。你看,這是一個何等豁達的心境,官場的風雨,生活的風雨均無法阻擋他心靈的前行。他要讓他的一生過得甜美、豁達。
《明月幾時有》一詞道盡了詩人在外想念家人的心境。「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然而他也沒有因此悲傷嘆息,對生活失去勇氣,失去信心。他讓天上的明月傳達自己對遠在千里之外的故人、家人的思念。一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不僅讓他的風雨的一生得以升華,而且撫慰了多少中國人思鄉思人的心靈。這個時候,他把豁達的心交給了飽懷思念之情的人們。他要告訴他們--生活的風雨摧不倒我們,我們同在。風雨的一生;豁達的一生;美麗的一生;多情的一生。蘇軾,永垂不朽。
名師點評
這是一篇才華橫溢的考場佳作。作者思路清晰,文采飛揚,以敏捷有致的文筆,給我們講述了豪放派大詩人蘇東坡的當官為政。在遭貶時,他心胸豁達,仍然兢兢業業為民辦實事;在受排擠時,他依然坦然大度,寫下許多優秀詩篇……善用修辭是本文一大特色,開篇就用一串「造就了」的「頂真」句,氣勢不同凡響。文中「對比」「對偶」「排比」「比喻」「擬人」等等,比比皆是。使文章富於形象,增強了氣勢和感染力
吊屈原賦
尚記兩千年前,賈公過長沙,自慨命運之不濟,悒鬱思索,而做斯賦。竟有同命相似之感嘆,其悲嘆人才之不為用,而忠言不被納之意,蓋與君之所行謬矣。命吾於考場之上,端午佳節,重做斯賦,以吊先生之靈嗚呼,君雖為楚王之同姓,其血緣之親.可謂近矣,君累世為官,與楚王之忠心,可謂昭然也,然竟為世人所不易,被君王黜免,終於鬱郁而沉於汩羅矣。雖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有日月齊輝之才,一旦被疏,不復被用,雖心系楚國,胸懷天下,豈不枉然。(易當為客字之誤)。
余嘆其感情之無用焉,君臨天下,當以理為重,奈何信奸讒之語,而疏遠信臣忠義之士也,懷王不用汝擊,終招患禍,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吾惟惜其不以事理相推,而竟以感情之草草行事也。故天下之成就大事者,莫不恪守理,而自製於情也,人情莫不好悅己者,而惡直言者也,故庄宗雖有天下而終自謬(戳)於伶人之手,其沉溺於私情使然也。夫奸讒當道,以美色誘之,絲竹樂之,財 物亂之,使其遠正直而近讒邪,雖已似日之昏昏,而不自知,至於禍已至矣,乃有悔色,豈不晚哉?
人情有遠近.而緣有親疏,而公理無遠近,正道無偏邪,君於九天之上,可憶及昔日否,子蘭之流,力勸懷王之秦求和,終使懷王之魂留他鄉,子蘭豈不為楚王之親近哉,有骨肉之親,卻不能遠謀,有遠謀之臣,未有骨肉之親,情理相較,於情於理,競何如哉,懷王屈理從情,終至斯地,雖有天地為其悲惜,然流(留)笑柄子青史矣。
君沉汩羅,去今兩干余載矣,夫兩千餘載之中,屈理而從情者,不可盡數,今日光華閃耀大地,然此事仍無有斷絕之時,余作此文,畢汝可知,展汝之盛德,示汝之才華,以警戒世人,使其屈情從理,如此,則官不貪,如此,則民不奸,如此則百姓直田享用不盡矣。
懷王於冥冥之中,定當後悔不迭,特以為情乃理之末,而理為情之始也,理從情而家不立,則國不治,則天下難平,情從理,則行路之人,可為骨肉之親,邂逅之人,可助成大事,豈不如此哉?
(註:之中標點一仍其舊,括弧內文宇為錄者所加)
《吊屈原賦》點評:立意切題,分析政治與感情的關系精闢;全篇用文言文寫就,且文筆流暢,標點准確,顯示出雄厚的古漢語基礎知識;熟悉中國歷史,把古代人物與現代人物結合起來對比,提升了主題;將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自然結合進文章,生動感人,乃歷年來很好的文章。
肩膀
2006年高考遼寧考生
常常會想,要怎樣一副鐵肩才扛得起一個朝代由盛轉衰的劇變產生的心理落差?才扛得起夾縫中的芸芸眾生的聲聲嘆息?才扛得起中國詩歌在社會劇變中的大課題?
所以,不敢想像杜甫是怎樣用他並不健壯的軀體承載著一切。駕一葉平平仄仄搭起的小舟,穿梭於暗流涌動的江水中,我能想像杜甫逆流而上的艱難。他走在唐朝的下坡路上,註定要弓著腰,低著頭,一點一滴地細數著黎民百姓的苦難,然後蘸著濃於墨的悲哀,含淚寫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他的使命決定了他不可能過得輕松。「窮則獨善其身」,多少人用這句話安慰自己,搖搖頭,屈服於黑暗的社會現實,從此只為個人和家庭的前景奔走。可是,杜甫的心是與千千萬萬勞苦大眾連在一起的,所以不管多艱難,他都要用自己的肩膀撐出一片天地,容納他們的嘆息。於是有了破舊茅屋中的那聲吶喊: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也有了那句又恨又悲的詩: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而咸陽橋上「直上干雲霄」的哭聲也從此被後人深深銘記。他是真正的人民「代言人」,以自己的肩膀扛起一段屬於百姓的「詩史」。
翻開杜甫的人生,不由得讓人想起這句話:「文章憎命達」。他仕進無門,困頓十年,方得小職,安史之亂中又流亡顛沛,為人所俘,直至最後,貧病交加而死。當他幼年在自己的棗樹上爬上爬下,把笑聲灑滿整個庭院的時候,一定沒有想到命運之神已給他安排下這樣一條坎坷異常的人生之路。幼時身體贏弱的他也一定沒有想到自己將用這一副肩膀扛起自己人生的不幸和整個時代的悲哀。
而杜甫竟然扛住了。盡管生活已是「朝叩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可他從沒把自己的目光拘囿於個人的得失與悲喜,就在他即將撒手人寰,在他為自己舉行告別儀式的時候,還在關心著「戰血流依舊,軍聲動至今」。他總是放眼大眾,深入到人們的心中,體察最底層人民的苦難。然後聚焦,醞釀,提煉,揮灑。杜甫是大儒,可他分明又是高於傳統的儒家。儒家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杜甫卻不管窮達,都要兼善天下。儒家提倡「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杜甫卻是不管在不在位,都要謀其政。那些為時代而泣,為百姓而歌的敘事詩中少見直接的抒憤與哀喊,他總是從局外人客觀平靜的視角冷眼旁觀,從一種不動聲色的敘述中進發出更為沉重和濃郁的憤懣。這樣的詩不知使後代的多少人怒火胸中燒,淚水眼中噙。西川的一句詩也許是杜甫最好的寫照:在一個晦暗的時代,你是唯一的靈魂。
都說「男人鐵肩擔道義」,那麼杜甫就是古往今來真正的大男人。一副肩膀,看似柔弱,卻撐起了中國歷史上一座文學與道義的高峰,讓人遠遠觀望,贊嘆不止。
所用話題
肩膀
名師點撥
典型人物再現法、一句詩句引用再評點法、多個詩句加評點法,文章使用這三種素材技法,將杜甫瘦弱的肩膀,扛起民族大任演繹得生動活潑,而又不失深刻。
我想握住你的手
在夢中,不知多少次,那雙手,蒼老的,皮膚已經打皺了,似乎在訴說主人一生的飽經風霜。但那雙手依然有力,青綠色的血管依稀可見,讓人感受到生命的張力。無數次,我多麼想握住這雙手,可那都是在夢中。
又是一個細雨朦朦的深秋,腳下色濕的梧桐發出了響聲,低低的聲音。細雨有點模糊我的視線,可隱約中我看到了那幾個蒼勁挺拔的大字「杜甫草堂。」我一陣狂喜,加緊了步伐。夢中的手在我腦海中清晰地浮現,那雙手的主人就像一塊磁鐵,深深地、強烈地吸引著我。
我多想握住你的手啊!讓我感受一下這神奇的手。這手寫下了多少千古鴻文!多少名詩在這手下誕生!筆底波瀾,民間疾苦;世上瘡痍,詩中聖哲。這不正是你的寫照嗎?那句話我已爛熟於胸。「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具倶歡顏。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無數人感動、折服。這是一個怎樣寬廣的胸懷啊?這是一顆怎樣仁厚的赤子之心啊?就讓我握住你的手吧,讓我摸摸那青綠色的血管。
是的,我是如此渴望握住你的手,讓我撫平那皺紋,讓我給那雙冰涼的手帶去一絲絲的溫度。人們都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是這樣的嗎?你就是個反例。一生坎坷,仕途多舛,窮困潦倒,可你的心中一直裝著老百姓啊。在你受凍的時候,你想著用鐵枕蓋天下蒼生;在你受餓的時候,你想著用米飯喂黎民百姓。當你的兒子因飢寒交迫而死時,我看到你的那雙受在顫抖著,當目睹民間疾苦時,我看到你的內心在震顫。讓我握住你的手吧。那雙受凍的手是否寒冷依舊?那雙操勞的手是否皺紋密布?
你知道嗎?我生活的年代在21世紀,時一個高度發展的社會。我快十八了,早已過了及笄之年,可是我有些迷茫。在如今多元文化的時代,在走向成人的道路上,我有些彷徨。我知道你的那雙手能帶給我力量,給我指明一條道路。因而,我更迫切地想要親近你、撫摸它。
懷揣著激動、興奮、緊張,我跨過門檻,我看見了,那雙大手,那炯炯有神的雙眼。可是頃刻,一切如泡沫般,幻化消失,只留下匾上的大字「文章留後人,草堂著千秋。」
當我再次睜開眼,窗上已結成了密密的一張網,我的臉頰已布滿淚水
少陵問天(川劇•胡琴)
2006四川考生
浣花溪畔,暴雨初歇,茅屋又被秋風所破。
(杜甫:正生 鄰翁:老丑)
(在鼓樂聲中,杜甫手拄竹杖,緩步而上)
杜甫:(念白)風雨飄搖夜,山河淪落秋;屋破何所惜,惟願河海清。想我杜甫,幼習詩書,有匡扶社稷之心.救濟天下之志。怎奈長安難容,而今白首皓發,窮居尊廬。穹蒼啊,你何其不公也!
【二黃導板】(唱)有杜甫氣不忿遙問蒼天。
【奪子】(唱)問一聲皇天爺何等不平。(轉唱)【二黃一字】嘆杜甫自幼立下夙願,為社稷,保疆土,國泰民安。因此上在寒窗苦把書念,習孔孟.學孫吳,勤學苦練。等待到大比年上開科選,有杜甫上京城赴考求官。原指望三篇文得見龍顏,又怎奈並未成半點官銜。安史亂,長安亂,唐室已亂,有杜甫是漂泊流離沛顛。(轉唱)【大過板】(轉)【二黃二流】你看那朱門戶酒氣熏天;你看那深溝壑屍骨填滿;你看那羅綺筵花紅綠暗;你看那呼兒賣女好不凄然。(轉唱)【二黃三板】老天爺呀,你何曾睜開了半隻天眼,看人間。
(鄰翁在鼓樂聲中上場)
鄰翁:(唱)【二黃三板】正在後院起闌珊,耳聽有人在喊皇天。來在庭前仔細看,卻原是杜先生。(念白)我還以為是哪一個,卻原是杜先生,想必剛才那陣旋頭風,把屋上茅草又刮飛了。你莫喊,我幫你蓋起來也就是了。
杜甫:(念白)深謝了!(唱)【西皮導板】老鄰翁焉知曉我的志高遠。(轉唱)【西皮一字】修一屋焉保得社稷江山,滿懷激憤問蒼天。(轉唱)【西皮二流】問蒼天,你何日賜我三劍,斬盡胡虜社稷寬。問蒼天,你何日借我廣廈千萬間,大庇那天下的寒士俱歡顏。任憑那飛沙走石,狂風暴雨漫天翻,我風雨不動自然就安如山。問蒼天,你可曾睜開眼,看一看那呼天搶地,白頭征夫,深閨重怨,青鬢思婦,助他們早遂心願。(轉唱)【西皮三板】也不枉,百姓頂戴,口誦青天。
鄰翁:(白)杜先生,房子都修好。
杜甫:(白)深謝了。(轉唱)【西皮三板】任它狂風將我茅屋翻千轉,我心系黎民志氣堅。
(結束)
所用話題
問
名師點撥
熟悉的名人,通過特殊的文學樣式表現出來,即能獲得創新分數,又能顯示作者的文學底蘊。杜甫曾經生活在成都草堂,運用川劇的樣式表達少陵也老的思想,不能不說小作者的聰明,無疑能夠獲得一種親近感。作文依託於杜甫那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為劇情展開背景,選點精妙。將劇本主題延著詩歌的原有主題而行,通過安史之亂給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為映襯,使得杜甫深廣的人道情懷在劇本中再次得到弘揚。
曹丕吾兒:
嗚呼,為父大去之日不遠矣!於此海內戰亂紛仍、國家鼎足三分之時,吾委實不忍撒手而去。想當年吾雄心勃勃,欲拯萬民於水火,一統華夏,建宏圖大業。如此夙願,今日將 成泡影。天乎?人乎?而今已乎!父死不瞑目也!
人言:「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今父有緊要之言欲告於汝,望汝切記!
甲子年,黃巾作亂。吾挺身而出,集思廣益,與眾多仁人義士並肩攜手,齊心協力,斬賊首級萬余,終大破之,故得以入朝為官。後吾敗袁術,誅呂布,身居宰相之高位,挾天子以令諸侯,欲定天下。
袁紹恐吾勢大,率兵四十餘萬來攻,決於官渡。其時吾兵微將寡,糧草不濟,世人莫不以吾必敗。然吾了無懼意,欣納謀士雅言,從長計議,與紹巧妙周旋。時許攸「屈身袁紹,言不聽,計不從」。方其來投,吾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攸出奇計,獻良策,吾軍智劫烏巢,火燒糧草,遏絕退路,令紹首尾無暇相顧,終獲全勝。自古及今,以寡敵眾、以弱克強者寥寥,然吾創此奇跡,豈不快哉!
後,吾取冀州,奪荊襄,滅劉表,擁軍百萬,上將數千,兵精糧足,橫掃中原。意氣洋洋,躊躇滿志,旌麾南指,與孫劉聯軍決於赤壁。
此時北方初定,諸侯或死或降,天下與吾爭雄者,唯孫權、劉備而已。然其兵卒之和亦不過五萬,吾自以孫劉必敗,一統江山指日可待,遂妄自尊大,盲目自信。又輕信庸碌輩蔣干之語,誤中龐統連環奸計,拒納其他謀士之諫,被周瑜小兒、諸葛村夫火燒戰船,八十餘萬大軍頃刻煙焰張天,豈不痛哉!吾丟盔棄甲,狼狽逃竄,幾至走投無路。後敗走華容,險些喪命,徒留笑柄。
此奇恥大辱,吾沒齒不忘!回朝後反復自念,始知剛愎自用,輕信偏聽,拒諫飾非,禍莫大焉!
曹丕吾兒,為父縱橫天下三十餘年,群雄漸滅,止有孫權、劉備,未曾剿除,余皆不足為慮。而今不起,引以為憾。未竟事業,望汝繼承。汝當記取父之教訓,遇事不可妄自尊大,自以為是,亦不可忠奸不分,是非莫辨,偏聽輕信,切勿重蹈父之覆轍。臨終遺言,兒其切記。勉之!勉之!
父字
建安二十四年冬
30分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