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素材題目 > 教育缺失的作文素材

教育缺失的作文素材

發布時間:2021-02-14 01:38:21

⑴ 道德缺失作文素材

[道德缺失作文素材]
【小編導語】彭宇案、許雲鶴案這些因道德、誠信、良心而引發的社會受關注事件仍在人們心中留有餘悸的時候,秋風瑟瑟的十月又一起新的道德事件引發了社會各屆全民討論,也讓這個秋天更添了寒意——廣東佛山2歲女童連續兩次被車碾壓,18位路人無一人上前施救,最終那位救女童阿姨是一位處在社會底層的拾荒者——是什麼樣的道德標准,讓18位路人漠然離去?是什麼樣的道德標准,讓撿垃圾的阿姨熱心施救?是什麼樣的道德標准橫在了當今社會?今天作文頻道就事論事,就近幾年頻發的社會道德事件,為同學們搜索了一系列關於道德的作文素材、時事素材,從道德的定義、道德觀、時事案例等方面全面討論道德,道德缺失作文素材。【事件回放】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時30分許,一出慘劇發生在佛山南海黃岐廣佛五金城:女童遭兩車碾壓年僅兩歲的女童小悅悅走在巷子里,被一輛麵包車兩次碾壓,幾分鍾後又被一小型貨櫃車碾過。而讓人難以理解的是,七分鍾內在女童身邊經過的十幾個路人,對此不聞不問。最後,一位撿垃圾的阿姨把小悅悅抱到路邊並找到她的媽媽。現在小悅悅在廣州軍區總醫院重症監護室,接近腦死亡,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彭宇案誘惑的缺德 近期,一批所謂彭宇案及其判決受到輿論的持續關注,並被認定為道德滑坡、社會冷漠的原因。似乎在一切人際碰撞中,老年人都傾向於訛錢,而年輕人都是助人為樂者。這種看法其實很粗鄙,客觀上,它替我們社會的道德冷漠找到了一個牽強的借口。我們所提倡的道德,是一種利他主義的價值觀與實踐,它與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利己傾向構成一對矛盾,正因為如此,踐行道德從來不是一件可以風行天下的事。中國所謂道德滑坡,其實是上世紀80年代就提出的一個概念,那時候,很多人已經嚴重不滿於社會的道德狀況了。現在用彭宇案來解釋道德滑坡,顯然缺乏說服力。不可否認,彭宇案會增加助人為樂者的顧慮,但彭宇案或許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老人倒地後,很多人傾向於圍觀,卻無法解釋人們圍觀倒地老人之前的道德問題。在南京彭宇案中,彭宇描述倒地老太是被人撞倒的,但肇事者揚長而去;在江蘇南通彭宇案中,被壓在三輪車下的石老太,是被其他過路車輛剮蹭翻車的。如果倒地老太們因為向彭宇索賠而消解了社會的道德熱情,那麼,應當對老太們倒地負責的人揚長而去,本身就是因為他們缺德。老年人也是道德失范、社會失序的受害者。當前,我們社會的道德狀況確實堪憂,但人們缺德的根源到底在哪裡,卻必須准確定位。追根溯源,再對症下葯,才能收到療效。即使彭宇都是無辜的,法院判決他們不必為老人們受到的傷害承擔責任,結果也僅僅是排除了人們助人為樂的後顧之憂,但是,還不足以形成對助人為樂的正向激勵。誰來為老人倒地受傷承擔民事責任,這仍然無解。道德是人類社會的基礎,它貫穿於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和時時刻刻,在人類道德的廣闊領域中,扶起倒地老人其實只是其中一朵小小浪花。就是助人為樂這一道德律令,其內涵也相當豐富,外延也堪稱廣闊,扶起倒地老人也只是其中一件小事。如果有老人摔倒,有的需要我們伸手扶起,但從救護常識上講,最恰當的做法應當是給120和公安機關報警,由專業機構來負責處理,作文素材《道德缺失作文素材》。我們之所以袖手旁觀,不是因為倒地老人可能訛詐錢財,而是因為我們患了社會冷漠和道德冷漠症。所謂彭宇案的教訓,其實只是一個借口。最近,武漢有位老人倒地後無人扶起,大家止於圍觀,輿論認為這是彭宇案的惡果。我們可以把彭宇案當成不扶起倒地老人的理由,卻找不到公共汽車上年輕人不給老人讓座的借口。武漢的公共汽車都有2到3排老弱病殘孕專座,共有4到6個座位,很多年輕人上車就坐在了這些專座上,有人給老人讓座,但拒絕讓座的人更多。南京有位名教授最近還撰文說,公共汽車座位就應該先佔先得,老年人應當放棄讓年輕人讓座的念想。這種情形,用彭宇案就解釋不通,只能歸咎於公民意識淡漠和缺德。現在,大家都在感慨社會誠信缺失、權錢交易、食品商人和醫院唯利是圖、學校違規收費,其中很多屬於制度問題,但歸根結底也是一個道德問題,其根源值得認真反思。反思是一個重建社會道德秩序的過程,它需要有宏觀的視角,從人性、制度、觀念與實踐等多角度切入。道德冷漠的人,常常伴有良心上的不安,這時候如果有一個借口,就能給不安的良心帶來莫大安慰。這是彭宇案的誘惑,我們必須擺脫這種誘惑。(楊於澤)新華網評:法律必須介入道德領域許博淵煙台一位73歲老人9月26日暈倒在街上而無人救助,醒來後手舉200元錢求助,有青年上前將其扶起,沒有拿他的錢就走了。媒體報道後有論者如此評論:有專家建議加大對‘訛人’者懲處力度,以法律來懲治訛詐者。道理不差,但救人者尚且拿不出證據,又如何拿出被人訛的證據?法律不是萬能的,強行介入道德領域未必是什麼好事,也管不過來。真正解決‘救人反被訛’,解決類似的老人跌倒之後無奈之下的拿錢‘自救’,關鍵還是從道德上著手。他還寫道:如果人人都能獻出一片真心,人人都能見義勇為,必然會匯聚成一股社會正義的洪流。法律不是萬能的,這點我完全同意,世界上沒人說法律是萬能的,除非傻瓜。但是,法律雖然不是萬能的,但在某些領域,某種程度上是能的。如果因為不是萬能的,就把它放在一邊,連它有限度的能也不去利用,那也是傻瓜。的確,許多情況下當事人拿不出救人的證據,也拿不出被訛的證據。在這種情況下,法律無能為力。因為法律重證據。但是,我們不能排除在能夠拿出證據的情況下,也把法律的武器放在一邊。例如前不久江蘇如皋的訛人事件,就有公交車上的攝像為據。那位訛人的老婦就是在鐵證面前才被迫道歉的。我曾發文呼籲,社會道德必須動用法律武器來捍衛它,搶救它。只此一舉,就可以為道德壯膽,為良心壯膽,同時亦可令那種綁架和強奸道德的缺德之人有所顧忌。事實上,法律已經介入了,只不過是在相反的方向上罷了。2006年南京彭宇一案,鼓樓區法院主審法官就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作如下合理想像:從常理上分析,其(彭宇)與原告相撞的可能性較大,如被告是見義勇為做好事,更符合實際的做法應是抓住撞到原告的人,而不是僅僅好心相扶。如被告是做好事,根據社會情理,在原告家人到達後,其完全可以在言明事實經過並讓原告家人將原告送往醫院,然後自行離開,但被告未做此等選擇,其行為顯然與情理相悖。雖然此案的最終結果是庭外和解,但對中國社會道德的破壞性無法估量。從此之後,老人跌倒後無人相助的報道在全國各地層出不窮。上述論者說關鍵還是從道德上著手,不知道什麼意思。推想起來,也許是教育和呼籲,還有表揚見義勇為者之類吧。煙台老人手舉200元人民幣求助,十目所視,此時上前相助,被訛的風險應該比較小了。如果以此為據,說明如果人人都能獻出一片真心,人人都能見義勇為,必然會匯聚成一股社會正義的洪流,法律不必介入,道德完全有能力自救,那是無法令人信服的。歷史上,我們一直提倡以德治國,要求人們自我修養,自我完善,吾日三省吾身,修齊治平,而不大善於運用法律武器,不大習慣法治。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提出了建設法治社會的目標,也取得了可喜的進步。但應該承認,法律在許多地方還是空白,尤其是在被認為小事而偏偏事關道德的一些方面。比如公共綠地里的銀杏熟了,有人公然拿了長竹竿在打,打得地上滿是葉子卻沒人管。又比如綠地里的馬蓮草,有人公然把它的葉子一大把一大把地掐下,拿回家去也沒人管。因為在這里法律是空白,道德也就成了戕害的對象,彌漫開來的是不道德:公共的東西是可以據為己有的。如果有關方面對此加以立法,而且責成有司以法管理,誰竊取公物,就懲罰誰,竊取者就會有所戒懼,道德就有了依靠,就有可能長大成人。結論是:為了培植和維護中國社會道德,法律必須介入道德領域。

〔道德缺失作文素材〕【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⑵ 有關社會道德缺失的作文素材,要短一點,小故事那種形式的。

【小編導語】彭宇案、許雲鶴案這些因道德、誠信、良心而引發的社會受關注事件仍在人們心中留有餘悸的時候,秋風瑟瑟的十月又一起新的道德事件引發了社會各屆全民討論,也讓這個秋天更添了寒意——廣東佛山2歲女童連續兩次被車碾壓,18位路人無一人上前施救,最終那位救女童阿姨是一位處在社會底層的拾荒者——是什麼樣的道德標准,讓18位路人漠然離去?是什麼樣的道德標准,讓撿垃圾的阿姨熱心施救?是什麼樣的道德標准橫在了當今社會?今天作文頻道就事論事,就近幾年頻發的社會道德事件,為同學們搜索了一系列關於道德的作文素材、時事素材,從道德的定義、道德觀、時事案例等方面全面討論道德,道德缺失作文素材。【事件回放】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時30分許,一出慘劇發生在佛山南海黃岐廣佛五金城:女童遭兩車碾壓年僅兩歲的女童小悅悅走在巷子里,被一輛麵包車兩次碾壓,幾分鍾後又被一小型貨櫃車碾過。而讓人難以理解的是,七分鍾內在女童身邊經過的十幾個路人,對此不聞不問。最後,一位撿垃圾的阿姨把小悅悅抱到路邊並找到她的媽媽。現在小悅悅在廣州軍區總醫院重症監護室,接近腦死亡,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彭宇案誘惑的缺德 近期,一批所謂彭宇案及其判決受到輿論的持續關注,並被認定為道德滑坡、社會冷漠的原因。似乎在一切人際碰撞中,老年人都傾向於訛錢,而年輕人都是助人為樂者。這種看法其實很粗鄙,客觀上,它替我們社會的道德冷漠找到了一個牽強的借口。我們所提倡的道德,是一種利他主義的價值觀與實踐,它與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利己傾向構成一對矛盾,正因為如此,踐行道德從來不是一件可以風行天下的事。中國所謂道德滑坡,其實是上世紀80年代就提出的一個概念,那時候,很多人已經嚴重不滿於社會的道德狀況了。現在用彭宇案來解釋道德滑坡,顯然缺乏說服力。不可否認,彭宇案會增加助人為樂者的顧慮,但彭宇案或許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老人倒地後,很多人傾向於圍觀,卻無法解釋人們圍觀倒地老人之前的道德問題。在南京彭宇案中,彭宇描述倒地老太是被人撞倒的,但肇事者揚長而去;在江蘇南通彭宇案中,被壓在三輪車下的石老太,是被其他過路車輛剮蹭翻車的。如果倒地老太們因為向彭宇索賠而消解了社會的道德熱情,那麼,應當對老太們倒地負責的人揚長而去,本身就是因為他們缺德。老年人也是道德失范、社會失序的受害者。當前,我們社會的道德狀況確實堪憂,但人們缺德的根源到底在哪裡,卻必須准確定位。追根溯源,再對症下葯,才能收到療效。即使彭宇都是無辜的,法院判決他們不必為老人們受到的傷害承擔責任,結果也僅僅是排除了人們助人為樂的後顧之憂,但是,還不足以形成對助人為樂的正向激勵。誰來為老人倒地受傷承擔民事責任,這仍然無解。道德是人類社會的基礎,它貫穿於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和時時刻刻,在人類道德的廣闊領域中,扶起倒地老人其實只是其中一朵小小浪花。就是助人為樂這一道德律令,其內涵也相當豐富,外延也堪稱廣闊,扶起倒地老人也只是其中一件小事。如果有老人摔倒,有的需要我們伸手扶起,但從救護常識上講,最恰當的做法應當是給120和公安機關報警,由專業機構來負責處理,作文素材《道德缺失作文素材》。我們之所以袖手旁觀,不是因為倒地老人可能訛詐錢財,而是因為我們患了社會冷漠和道德冷漠症。所謂彭宇案的教訓,其實只是一個借口。最近,武漢有位老人倒地後無人扶起,大家止於圍觀,輿論認為這是彭宇案的惡果。我們可以把彭宇案當成不扶起倒地老人的理由,卻找不到公共汽車上年輕人不給老人讓座的借口。武漢的公共汽車都有2到3排老弱病殘孕專座,共有4到6個座位,很多年輕人上車就坐在了這些專座上,有人給老人讓座,但拒絕讓座的人更多。南京有位名教授最近還撰文說,公共汽車座位就應該先佔先得,老年人應當放棄讓年輕人讓座的念想。這種情形,用彭宇案就解釋不通,只能歸咎於公民意識淡漠和缺德。現在,大家都在感慨社會誠信缺失、權錢交易、食品商人和醫院唯利是圖、學校違規收費,其中很多屬於制度問題,但歸根結底也是一個道德問題,其根源值得認真反思。反思是一個重建社會道德秩序的過程,它需要有宏觀的視角,從人性、制度、觀念與實踐等多角度切入。道德冷漠的人,常常伴有良心上的不安,這時候如果有一個借口,就能給不安的良心帶來莫大安慰。這是彭宇案的誘惑,我們必須擺脫這種誘惑。(楊於澤)新華網評:法律必須介入道德領域許博淵煙台一位73歲老人9月26日暈倒在街上而無人救助,醒來後手舉200元錢求助,有青年上前將其扶起,沒有拿他的錢就走了。媒體報道後有論者如此評論:有專家建議加大對『訛人』者懲處力度,以法律來懲治訛詐者。道理不差,但救人者尚且拿不出證據,又如何拿出被人訛的證據?法律不是萬能的,強行介入道德領域未必是什麼好事,也管不過來。真正解決『救人反被訛』,解決類似的老人跌倒之後無奈之下的拿錢『自救』,關鍵還是從道德上著手。他還寫道:如果人人都能獻出一片真心,人人都能見義勇為,必然會匯聚成一股社會正義的洪流。法律不是萬能的,這點我完全同意,世界上沒人說法律是萬能的,除非傻瓜。但是,法律雖然不是萬能的,但在某些領域,某種程度上是能的。如果因為不是萬能的,就把它放在一邊,連它有限度的能也不去利用,那也是傻瓜。的確,許多情況下當事人拿不出救人的證據,也拿不出被訛的證據。在這種情況下,法律無能為力。因為法律重證據。但是,我們不能排除在能夠拿出證據的情況下,也把法律的武器放在一邊。例如前不久江蘇如皋的訛人事件,就有公交車上的攝像為據。那位訛人的老婦就是在鐵證面前才被迫道歉的。我曾發文呼籲,社會道德必須動用法律武器來捍衛它,搶救它。只此一舉,就可以為道德壯膽,為良心壯膽,同時亦可令那種綁架和強奸道德的缺德之人有所顧忌。事實上,法律已經介入了,只不過是在相反的方向上罷了。2006年南京彭宇一案,鼓樓區法院主審法官就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作如下合理想像:從常理上分析,其(彭宇)與原告相撞的可能性較大,如被告是見義勇為做好事,更符合實際的做法應是抓住撞到原告的人,而不是僅僅好心相扶。如被告是做好事,根據社會情理,在原告家人到達後,其完全可以在言明事實經過並讓原告家人將原告送往醫院,然後自行離開,但被告未做此等選擇,其行為顯然與情理相悖。雖然此案的最終結果是庭外和解,但對中國社會道德的破壞性無法估量。從此之後,老人跌倒後無人相助的報道在全國各地層出不窮。上述論者說關鍵還是從道德上著手,不知道什麼意思。推想起來,也許是教育和呼籲,還有表揚見義勇為者之類吧。煙台老人手舉200元人民幣求助,十目所視,此時上前相助,被訛的風險應該比較小了。如果以此為據,說明如果人人都能獻出一片真心,人人都能見義勇為,必然會匯聚成一股社會正義的洪流,法律不必介入,道德完全有能力自救,那是無法令人信服的。歷史上,我們一直提倡以德治國,要求人們自我修養,自我完善,吾日三省吾身,修齊治平,而不大善於運用法律武器,不大習慣法治。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提出了建設法治社會的目標,也取得了可喜的進步。但應該承認,法律在許多地方還是空白,尤其是在被認為小事而偏偏事關道德的一些方面。比如公共綠地里的銀杏熟了,有人公然拿了長竹竿在打,打得地上滿是葉子卻沒人管。又比如綠地里的馬蓮草,有人公然把它的葉子一大把一大把地掐下,拿回家去也沒人管。因為在這里法律是空白,道德也就成了戕害的對象,彌漫開來的是不道德:公共的東西是可以據為己有的。如果有關方面對此加以立法,而且責成有司以法管理,誰竊取公物,就懲罰誰,竊取者就會有所戒懼,道德就有了依靠,就有可能長大成人。結論是:為了培植和維護中國社會道德,法律必須介入道德領域。

⑶ 關於道德缺失,社會信任缺失等等的素材及作文

當前,中國的社會信任缺失形勢嚴峻:少數地方政府特別是基層政府在恪守信版義方權面表現不佳,有的「新官不理舊賬」,甚至因欠債不還把企業、餐館拖垮,嚴重影響了政府和官員的自身形象;在商業領域,合同違約、逃廢債務等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合起來超過萬億元;不講誠信造假行為則無法用金錢來衡量。例如,假葯、假酒、毒奶粉事件,直接導致人們健康和生命的損失,大量的學術造假引致的學術聲譽乃至國家形象的損失……人們對信義行為超常的贊譽,折射了對社會信譽回歸的渴望。

⑷ 作文社會教育公正的缺失

數學的來起源和早期發展自: 數學與其他科學分支一樣,是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通過人類的社會實踐和生產活動發展起來的一種智力積累.其主要內容反映了現實世界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和結構.這可以從數學的起源得到印證. 古代非洲的尼羅河、西亞的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中南亞的印度河和恆河以及東亞的黃河和長江,是數學的發源地.這些地區的先民由於從事農業生產的需要,從控制洪水和灌溉,測量田地的面積、計算倉庫的容積、推算適合農業生產的歷法以及相關的財富計算、產品交換等等長期實踐活動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逐漸形成了相應的技術知識和有關的數學知識.

⑸ 教養的缺失 作文素材

我們應該就教育與教養不對等的關系展開議論,進而強調教養的重要意義。側重點應該在「教養」,而不是「教育」。明白了這一點,我們的立意就不會偏離題意。比如這樣一些論點就頗有深意:要教育更要教養,教養是教育之本,擁有教養就擁有希望。
在寫作過程中,有的同學很容易把教養簡單地等同於自理能力,這是對「教養」這個概念的理解錯誤導致審題失誤;有的同學把教養缺失簡單地歸咎於父母,做表面化文章;還有的同學把教養簡單地等同於要愛國、反腐敗等,這都是對「教養」的概念認識不到位造成的審題錯誤。
我們可有如下立意:1.有教養才是真的美。2.教育是啟智,教養在育德。3.有教育的人讓人羨慕,而有教養的受人尊重。4.教育使人智慧,教養讓人高尚。5.教養遠大於教育。6.教育使人成材,教養讓人成人。
素材必備
1.有文化教養的人能在美好的事物中發現美好的含義。這是因為這些美好的事物里蘊藏著希望。——王爾德(英國)
2.性情的修養,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自己增強生活能力。——池田大作(日本)
3.教養中寄寓著極大的嚮往——對美好和光明的嚮往。它甚至還有一個更大的嚮往——使美好和光明戰勝一切的嚮往。——阿諾德(英國)
4.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到人家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孟德斯鳩(法國)
5.我深信,再也沒有比人的外表(與其說是外表本身,不如說是對外表動人不動人的信念)對於人的發展會有這樣驚人的影響。
——列夫·托爾斯泰(俄國)
6.無知的人總以為他所知道的事情很重要,應該見人就講。但是一個有教養的人是不輕易炫耀他肚子里的學問的,他可以講很多東西,但他認為還有許多東西是他講不好的。
——盧梭(法國)
7.有耐心的人,能得到他所期望的。
——富蘭克林(美國)
8.在風度上和在各種事情上一樣,唯一不衰老的東西是心地。心地善良的人單純,朴實。
——巴爾扎克(法國)

⑹ 關於教育現狀的議論文素材

教育類作文素材]

名言警句

1、 教育之根味苦,教育之果味甜。(亞里士多德)

2、 教育之於心靈,猶雕刻之於大理石。(愛迪生)

3、 人之初生,不食則死;人之幼稚,不教則愚。(王夫之)

4、 要有良好的社會,必先有良好的個人;要有良好的個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蔡

元培)

5、對人民來說,第一是麵包,第二是教育。(丹東)

6、多辦一所學校,就可以少建一座監獄。(雨果)

7、教育的目的應當是向人傳送生命的氣息。(泰戈爾)

8、教育是一種最艱巨的事業。優秀的教育家們認為,教育不僅是科學事業,而且是藝

術事業。(加里寧)

9、把完善的教育留給子女,乃是最佳的遺產。(司各特)

10、求知是人類的本性。(亞里士多德)

11、學習這件事不在乎有沒有人教你,最重要的在於你自己有沒有覺悟和恆心。(法布

爾)

12、學習是自己的事,自己要學習,在任何環境都能夠自學,都能夠學到切實有用的

知識。(葉聖陶)

13、事業上最需要的是創造性人才。(鄒韜奮)

14、世界上一切都需要創造,要前進就不能坐著等待,就要去創造。(徐特立)

15、人類的生活就是創造。(高爾基)

16、人生所有的歡樂都是創造的歡樂:愛、天才、行動--全靠創造這一團烈火迸射出來。(羅曼·羅蘭)

17、我最怕/人們睜開眼睛/毫不驚奇/對白晝習以為常/活著/不追求童話的幻想/而出

入詩句/像進修道院遊逛……(羅日·傑斯特文)

18、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於達於真理。(李大釗)

19、我們只願意在真理的聖壇面前低頭,不願在一切物質權威之前拜倒。(郭沫若)

20、真理是一個崇高的字眼,更是一樁崇高的業績。(黑格爾)

名詞解釋

1、教育心理學:是在心理學與教育相結合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門應用科學,是心理學的一個獨立分支。它是研究學校教育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活動及與之相關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它涉及學校教育過程中的一切心理現象和規律。

2、葉克斯-多德森定律:動機過強時效率反而下降,只有保持中等強度的動機水平,學習效率才最高。

3、實驗研究:它是在某種控制情境中探究自變數與因變數之間關系的一種方法。

4、相關研究:研究者並不創造某種情境,只是對自然界發生的一些變數之間的關系進行觀察,從而得出兩個變數理否相關的結論。

兩個變數之間的相關關系可分為三種情況:(1)正相關。當一個變數增大時,另一個變數也增大。

(2)負相關。當一個變數增大時,另一個變數反而減少。

(3)零相關。當一個變數發生變化時,另一個變數保持不變。

5、描述性研究:不涉及探導兩個或多個變數之間的關系,而只是對一些有趣的事件或現象進行描述,這類研究就是描述性研究。

麥茲在1978年進行了一項觀察與訪談相結合的描述性研究。

6、發展:指的是人類個體從誕生到死亡的整個生命過程中所發生的身心變化,即發展包括生理與心理兩方面的發展。

7、生理發展:個體的生理發展,也叫生物因素的發展,指人類個體的生理結構與機能及其本能的變化。個體的生理發展過程是一種內發過程,即個體按照自身預定的程序和節奏而自然成熟、成長的過程。

8、心理發展: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是狹義的個體心理發展,即個體從出生到心理成熟階段所發生的積極的心理變化。

心理發展包含兩種過程:一種是「漸進論「的觀點,即認為從嬰兒到成人的心理發展是一個逐漸積累的連續量變過程。另一種是」階段論「的觀點,即認為個體的心理發展不是一個連續量變的過程,而是經歷一系列有著質的不同的發展階段的非連續過程。

9、先天因素:是指個體出生時受之於父母的遺傳素質。

後天因素:是指個體出生以後所接受的來自環境的各種影響。

10、自然成熟論:心理學家彪勒等人認為,心理發展的內部節奏與生物因素的自然成熟相聯系,個體的心理發展是按生物因素自身預定的程序及節奏自然成熟的,外部環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或減慢心理發展的速度,而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心理發展的內部節律。

11、環境決定論:心理學家華生等認為,個體的心理發展是環境影響或塑造的結果。有什麼樣的環境就有什麼樣的心理和行為。

12、印刻:勞倫茲在對幼小動物的依戀行為進行研究時發現,剛剛會走的幼小動物傾向於追隨它在出生後看到的第一個活動的客體並很快與之建立很難改變的依變關系,這種現象,勞倫茲稱為「印刻」。

13、他律:兒童的道德判斷受他自身以外的客觀的價值標准支配。

自律:兒童的道德判斷受他自己的主觀價值標準的支配。

14、學習:學習是人和動物在生活過程中通過獲得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相對持久的適應性變化。

15、反射學習:掌握一定的刺激和一定的反應的學習。

認知學習:掌握一定的知識、技能和行為舉止的學習。

16、經典條件作用:巴甫洛夫於19世紀末至本世紀初對狗的消化過程進行研究中發現了條件反射現象,由此開始了著名的條件反射實驗研究。

17、獲得:在巴甫洛夫的實驗中,鈴聲(CS)反復與食物(US)相匹配,從而使狗學會對鈴聲建立條件反射的過程,稱為條件作用的獲得。

18、消退:在巴甫洛夫的實驗中,當狗對鈴聲的條件作用建立以後,若使食物(US)不再伴隨鈴聲(CS)出現,那麼狗對鈴聲(CS)做出的唾液分泌反應(CR)就會越來越弱,直到最後消失。這一過程稱為條件作用的消退。

19、自發恢復:在巴甫洛夫的實驗中,已經明顯消退了的條件作用經過一段時間以後,還會以很微弱的形式重新出現,這種現象叫作條件作用的自發恢復。

20、刺激泛化:在巴甫洛夫的實驗中,當狗學會對一個高音產生唾液分泌反應以後,一個稍低一點的音調也會誘發它的唾液分泌反應,這種CR自動擴展到CS以外的其他刺激上的現象,叫做刺激泛化。

21、刺激分化:通過選擇性強化和消退使有機體學會對CS和與CS相類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應的過程,稱為刺激分化。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互補過程。藉助於刺激泛化可以將學習擴展到原初的特定刺激以外,而藉助於刺激分化則可以針對不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恰當反應,從而避免盲目泛化。

22、二級條件作用:由一個已經條件化了的刺激來使另一個中性刺激條件化的過程,稱為二級條件作用。

閱讀全文

與教育缺失的作文素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