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探索的作文素材
不滿足是探索的動力(愛迪生找燈絲)
為了解決照明問題,愛迪生決心造出一種白熱燈,這種燈既十分耐用,又不會造成危害。
造白熱燈,最重要的是找到一種理想的耐熱材料。他先是用炭試驗,把炭絲安在一個玻璃泡里,通上電,可是炭絲一下就斷了。他悟出這是空氣中的氧在作怪,就把空氣抽出來,再一通電,炭絲果然亮起來了,雖然只有8分鍾,可說明燈泡是可能成功的。後來,他又用白金、鋇、欽、鉬等稀有金屬做試驗,效果還是不理想。他索性把能想到的材料都寫出來,一共1600種,然後讓助手們分別試驗,同時改進真空和導熱的裝置。不久,用炭絲點燃的燈泡能亮到40多個小時了。
助手們都慶賀試驗的成功,可愛迪生並不滿意,他說:「時間太短了,還得找其他材料。要讓燈泡用到千家萬戶,得點上1600小時才行。」兩年之後,愛迪生終於發現了鎢絲燈泡,也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燈泡。
科學探索永無止境(牛頓的探索)
撒克·牛頓(1642-1727年)是7世紀最著名的科學家。「萬有引力定律」是他最重要的科學發現,也是他對人類的最大貢獻。這個理論對研究天體運行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他提出了力學的三大運動定律(慣性定律、力和運動關系定律、作用與反作用定律),使他成為經典力學的最重要的奠基人,對當時與後代的科學發現產生了巨大影響。
牛頓不但在力學方面有突出貢獻,在光學、天文、數學等方面,也有許多發現,是一位全面發展的偉大科學家。然而,他在臨終前,卻謙虛地說,在科學的海洋面前,他只是個在海邊玩耍的孩子,拾到了幾塊美麗的石子和貝殼,而大海,仍然在面前,自己還沒有進去呢!的確,科學是無止境的,需要一代一代的科學家不斷探索。
② 以探究事物或真理,創新的題材寫一篇作文
錯誤與真理比鄰而居,因此人們常常困惑......
----題記
人生故事的帷幕,是以生命之錦絲編結而成,而且織織拆拆永無休止.帷幕的每一根絲縷上,有我們流過的眼淚,有我們留下的微笑......
錯誤與真理比鄰而居.
愚者畏懼錯誤,力求人生之路一帆風順.他們關起門來,向上帝祈禱,恆守著那一片安寧.他們連面對錯誤的勇氣都沒有,自私偏狹的認為,他能將滄海之水全部舀進自己的池塘.而一旦在錯誤中驚醒,便自暴自棄,頹廢不振.
智者知道如何利用每一次的錯誤,去尋求人生的真理.他們愈挫愈勇,從不退縮.他們知道,錯誤只不過是暫時的將真理窒息,但又倉促的在懺悔痛苦中竭力令其復活;錯誤只不過是薄霧縈繞的黎明,令人們暫時的盲目.然後,當清晨的第一縷曙光升起,它會指引堅強的孩子,去收獲真理的碩果.
每個人都難免犯錯誤,而我們應該調整好的心態,不是氣餒,而是如何將「犯錯誤「中的不利,消極因素轉化為有利的,積極的,合情合理的因素,從「錯誤「中去探索真理的所在.
聽過這么一則小故事:一天,一位中國學生,去她的美國老師家裡做客,看見老師那還不滿三歲的孩子拿著一把鑰匙,動作笨拙的插進鎖中,想打開卧室的門,可怎麼也打不開.於是,那學生主動過去想幫他一下,卻被老師阻止了.那美國老師說:讓他自己先犯些錯誤吧,琢磨一會總會把門打開,這樣他就再也不會忘記這門是怎麼達開的.果然,那孩子折騰了很長時間後,終於將門打開了,他欣喜的拍起手來.
其實人們不斷犯的錯誤,正是人們不斷改正錯誤的過程,自我完善的過程.錯誤與真理是辨證統一的,是同一事物的兩個側面.所以,錯誤是成功的母親,真理從錯誤中醞釀而來.沒有錯誤,就無所謂真理.
有天,
你會感激錯誤讓你學到的東西.
比如,
你比別的孩子更勇敢,堅強.
將來,
等你懂得更多的時候,
你會發現,
雖然,
踏上這條旅程有痛苦作陪襯,
但是,
你卻收獲了很多的快樂和真理.
最後,我要向那些明知我不完美卻依舊愛我的人致敬.
③ 關於勇於實踐,不斷探索的作文素材
6歲的百萬富翁
(孩子的創新)
在美國,竟有一個6歲的小女孩成了百萬富翁。她已作為最年輕的百萬富翁和最年輕的商人被載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瑪麗亞出生在薩爾瓦多一個貧窮的印第安人家庭。6歲時,有一天她隨父親到著名玩具商唐納德斯帕克特的家裡擦洗玻璃窗,正好碰見了手裡拿著玩具的斯帕克特。斯帕克特問她:「你喜歡這些玩具嗎?」她回答道:「你手裡的這些玩具我都不喜歡。」然後逐一地數落起這些玩具的缺點來。斯帕克特感到這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小女孩,於是把她帶到屋裡,將各種玩具擺在她的面前,徵求她的意見。
瑪麗亞的意見說得那麼准確、那麼切中要害,斯帕克特十分高興地聘請她做公司的設計顧問,並簽訂了一項長期合同。斯帕克特在談到為什麼聘請6歲的瑪麗亞做公司的顧問時說了這么一番話:「所有的玩具設計師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我們早已成為成年人,失去直接反應的能力,眼光陳舊,缺乏激情。」此後,經小瑪麗亞鑒別過的玩具給公司帶來了豐厚的利潤。
變廢為寶
(創新需要逆向思維)
2002年初,一艘滿載美國世界貿易中心廢舊鋼材的貨輪抵達上海,買家正是上海寶鋼集團。寶鋼以每噸低於120美元的低價購得了5萬噸廢鋼。工作人員稱,世貿大樓的鋼材質量遠高於普通廢鋼。據悉,「寶鋼」除了按計劃將大部分世貿廢鋼回爐煉鋼以外,還准備將一部分保留製作成紀念品。
據了解,在「9·11」事件中倒塌的世界貿易中心雙子大廈產生了大量廢鋼,估計總數高達40萬噸。大廈殘骸中有厚達數尺的鋼鐵骨架,大樓內部還有被燒毀的大量鋼制辦公桌以及檔案櫃等辦公傢具。美國紐約某鋼鐵管理公司已經開始向全球出售這些廢舊鋼材。
上海寶鋼集團是國內惟一參加收購世貿大樓廢鋼的企業,也是全世界最早一批的收購者。「寶鋼」進口廢鋼組的徐先生告訴記者,「世貿大樓用的鋼材是日本生產的精鋼,這是20世紀70年代世界上最好的」。考慮到世貿廢鋼特殊的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寶鋼」的領導層已經考慮除了將廢鋼用於煉鋼以外,還有可能將一部分廢鋼製作成工藝品或紀念品,「比如做成世貿大樓的模型或者小型的紀念品等」。
高檔紅酒的教訓
(創新要謹慎從事)
一個獵物被捕到了,獅子還沒有吃,狐狸如果想吃就得考慮考慮:獅子為什麼不吃,是肚子不餓、不合胃口、獵物太小不屑一吃,還是這個獵物有毒根本就不能吃?如果是獅子嫌獵物太小不屑一吃,才可以上去飽食一頓,否則,後果只能是被毒或反被獅子吃掉。
新疆有一個生產葡萄酒的企業,這家企業的老總也深知自己的實力遠遠不能與張裕、王朝、長城等行業巨頭相抗衡,但他們通過市場調查發現,高價位的紅酒這幾個行業巨頭都沒有涉及,心中一陣竊喜,這不是人無我有的突破點嗎?在一陣緊鑼密鼓的籌備後,重點推出了高價位的紅酒,但進入市場後周轉很快就不靈了,企業陷入困境。
後來,經過調查發現此價位的紅酒完全是洋酒的天下,雖然這些洋酒在國內沒有什麼知名度,但洋酒比國酒好的觀念根深蒂固,高品位、高價位的紅酒完全是洋酒的天下,連國產紅酒的行業巨頭們都不敢貿然介入,而這家企業卻認為這是一個行業機會,一頭就闖了進去,吃下了獅子都不敢吃的有毒獵物。
陳東升的創新觀
(創新並不拒絕模仿)
作為中國最年輕的全國性壽險公司的帶頭人,現任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東升關於創新有著他自己的理解:創新就是率先模仿。
陳東升說:「很多人把違背規律,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標榜為創新,結果是頭破血流,這種案例太多了。所以我覺得還不如老老實實地照葫蘆畫瓢,找最好的葫蘆畫瓢。」
盡懷揣著武漢大學經濟學博士的文憑,盡管嘉德拍賣三年的創業歷程,已經使他從一個學者成功地轉型為了一個商人。但1996年當他站在保險業的大門口,陳東升還只是一個沒有任何實踐經驗的學生。陳東升找到的一條捷徑是,把國外保險巨頭數百年積累的先進做法先照搬過來。
幾年時間里,陳東升先後走訪了21個世界頂級的跨國保險金融集團。大到公司架構、營銷模式、高級管理人才,小到公司的裝修風格、服務設施等等,都被陳東升從國外帶了回來。
率先模仿讓泰康站在了高的起點上,也讓陳東升站在了中國保險業的制點高。
索尼成功的奧秘
(企業創新就要不斷開發新產品)
「索尼:研究使它與眾不同」,這句被公司奉為座右銘的格言,正是索尼成功的最大奧秘所在。從20世紀40年代末公司一開張就提出「做別人所沒有做的事,研製全世界都能接受的新產品」。工作中,研究新情況,發展新技術,開辟新領域,佔領新市場,先人一步,以期勝人一籌。
一天,在日本廣播協會的國內新聞與教育部辦公室里,井深大見到一台美國產的音質優美的磁帶錄音機。這個在日本當時還鮮為人知的東西,使井深大立刻意識到了它巨大的市場潛力。不惜重金,他買下了它的生產專利。多次實驗後終於產出了自己的磁帶錄音機,並幾經創新後大獲成功。
1954年1月,索尼又買下生產晶體管的專利。因為他們意識到電子技術領域更新換代的浪潮即將來臨,於是他們生產出世界上第一台袖珍晶體管收音機。創新讓他們比國內同行整整早了兩年。
索尼公司最樂於起用那些具有不同經歷、喜歡標新立異的實幹家。在這樣的環境中,索尼人特別樂於承擔具有挑戰性的工作,人人積極進取,個個奮勇爭先,整個企業始終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鷹金錢」翻身的故事
(創新是企業生命力的源泉)
廣州鷹金錢企業集團公司是一家有40多年歷史融生產、經營、科研為一體並擁有自營進出口權的大型食品加工企業。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鷹金錢」逐漸失去市場活力:研發資金沒有著落,新產品無力開發,即使開發出來也無力形成生產規模;開拓市場的資金匱乏,眼睜睜看著市場被別人蠶食……2000年春節前夕,連續第7年虧損、財政捉襟見肘的該公司,連員工的過節錢也要發愁。
為了生存,「鷹金錢」在大刀闊斧改革管理方式的同時,狠下工夫開發新產品。他們聞聽中國香港地區某集團有一種「減肥茶」產品風靡海外市場,便積極與其洽談合作。短短一個月,該集團便對港方提交的減肥配方完成了技術攻關,將一種名為「秀身爽」的純天然中葯保健飲料推向了市場。
也是「買一贈一」
(創新不是「荒唐的想法」)
美國宣傳奇才哈利十五六歲時,在一家馬戲團做童工,負責在馬戲場內叫賣小食品。但每次看的人不多,買東西吃的人更少,尤其是飲料,很少有人問津。
有一天,哈利的腦瓜里誕生了一個想法:向每一個買票的人贈送一包花生,藉以吸引觀眾。但老闆不同意這個「荒唐的想法」。哈利用自己微薄的工資作擔保,懇求老闆讓他試一試,並承諾說,如果賠錢就從工資里扣,如果盈利自己只拿一半。於是,以後的馬戲團演出場地外就多了一個義務宣傳員的聲音:「來看馬戲,買一張票送一包好吃的花生!」在哈利不停的叫喊聲中,觀眾比往常多了幾倍。
觀眾們進場後,小哈利就開始叫賣起檸檬冰等飲料。而絕大多數觀眾在吃完花生後覺得口乾時都會買上一杯,一場馬戲下來,營業額比以往增加了十幾倍。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創新需要極大的勇氣)
創新是險峻高山上的無限風光,攀登創新的高峰,首先要有無限的勇氣。魯迅先生曾經贊揚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因為螃蟹那醜陋、凶橫的樣子,別說是吃它,恐怕見了它都要退避三舍。創新也需要這種敢為天下先的精神。
17世紀的時候,西歐的一個青年也成為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當時的航海家把美洲的西紅柿帶到了英國。從未見過這紅的像血一樣的果實的英國人對西紅柿敬而遠之。他們以為西紅柿含有劇毒,就冠之以「狼桃」的惡名。幾十年裡,沒有一個人敢咬上一口。後來,一個勇敢的青年冒險嘗了一個,覺得美味無比。於是,我們今天的餐桌上才有了西紅柿的容身之地。
無論是吃螃蟹還是西紅柿,這都需要極大的勇氣。其實,一切創新的開始都是一次不知道結果的冒險。但是,如果你不去創新的話,你永遠都無法知道結果是什麼。
齊白石晚年變畫法
(創新就要勇於突破自己)
190年,年近花甲的齊白石在藝術上已達爐火純青的境界。但是他沒有滿於現狀,他希望精益求精,追求卓越,顯示新意。
一天,繪畫大師陳師曾登門拜訪,齊先生拿出自己的繪畫作品請大師指正。陳師曾看後,對齊白石的高超技藝大加稱贊;同時,他還指出了一些不足,希望齊白石能在此基礎上另闢蹊徑,形成自己的風格。從此,齊白石閉門謝客,苦苦鑽研琢磨,刻意求新。經過十年的艱苦探索,他終於走出了一條突破自己、超越前人的藝術新路!
此時的齊白石,擺脫了民間藝術中粗糙繁瑣的成分,融合了文人畫簡練雋永的筆墨,並創造性地以篆刻和金石之筆入畫,終於形成了自己形神兼備的特色和剛勁清新的藝術風格,在中國畫壇自創了「紅花墨葉」派,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全新的藝術境界。
打破常規的廣告
(創新要轉換思維方式)
給化妝品做廣告,按「常規思路」就該請玉女作模特;但南京某化妝品廠卻請了一位滿臉皺紋的老太太現場試用,然後大唱該廠產品的贊歌。結果購者如潮。按常理,應該「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可某手錶廠卻偏要說自己的「瓜苦」,鄭重向消費者宣布「我廠手錶走得不準確,二十四小時會慢二十四秒,請君購買時三思」。「上帝」們深感其誠,紛紛掏腰包戴上了「慢24秒」的表。
世上萬事,似乎都有常規,但若打破一下常規呢?不妨開拓一下思路,往往能柳暗花明。
摩根是美國的大富豪,在他年輕時攜妻子闖美國之際,還是一個窮光蛋。為了生計,他開了一家雜貨鋪賣雞蛋。摩根賣雞蛋時發現顧客常常抱怨他賣的雞蛋小。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總結之後,他讓妻子來賣雞蛋,結果顧客不嫌雞蛋小了,原因是摩根的手又粗又大,同是一個雞蛋,放在一個女人的纖手裡和放在一個男人粗壯的手上,在購買者的視覺上,雞蛋就不是同一個雞蛋了。把雞蛋放在纖細女人手上賣,「粗」與「細」一更換,便顧客盈門,財源滾滾了。
當瓦匠還是培訓瓦匠
(思路創新才能生存)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的建築業大發展,磚瓦工的價碼看漲,許多報刊刊登「招聘磚瓦工」的廣告,這對失業者是天賜良機。
一貧如洗的邁克為了生計,由明尼波利來到芝加哥。他看到廣告後,真後悔自己為什麼不先去學磚瓦工,否則就不會為找工作東奔西跑了。
有朋友拉他去濫竽充數,混在磚瓦工中當當下手,雖然報酬差點,但總比失業要強點。
邁克沒有這樣想,他冷靜下來後,一個獨特的主意冒了出來:「既然到處都招收磚瓦工,那磚瓦工從何而來?我為什麼不辦個培訓班,向建築主提供技工呢?」
想到這里,邁克不禁啞然失笑。他自己根本不懂磚瓦技術,怎麼培訓別人呢?不過,邁克畢竟不是墨守成規的人,他通過朋友,打聽到一位技術嫻熟且帶過不少徒弟的瓦工師傅,並說服他同自己一起開辦培訓班。
不久,「邁克瓦工速成培訓中心」掛牌,許多想當磚瓦工而又不夠格的工人蜂擁而至,他們願出高價接受技術培訓。後來,邁克又與建築業聯手,使他的「中心」不僅有培訓的功能,而且還能幫參加培訓者安排就業。不懂磚瓦技術的邁克卻在磚瓦業中大賺其財。
任何人都不可能樣樣都行,從而有可能在多變的人生中遭遇阻力。變通思維,曲徑通幽,不懂磚瓦技術的人能在磚瓦業中大賺其錢,正是受益於創造性思維的能量。
壘高自己
(創新需要毅力與堅持才會成功)
一個皮革商喜歡釣魚,他經常去的地方是紐芬蘭漁場。有一年冬天的一個早晨,皮革商又來到了這個漁場。也許是因為頭天晚上下過大雪,那天天氣很冷,颼颼的風刮在臉上像刀割一樣。皮革商費了很大的力氣才在結冰的海上鑿了個洞,然後開始釣魚。他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釣的魚一放到冰上很快就凍得硬邦邦的了,而且只要冰不融化,魚過個三五天也不變味。難道食物結了冰就可以保鮮?皮革商這樣問自己。他開始了試驗。經過多次探索,他發現不僅魚類在冰凍條件下可以保鮮,其他食物,比如牛肉、蔬菜都可以這樣做。他決定製造出一台能讓食品快速冰凍的機器。摸索的路是艱難的,在研製速凍機的過程中,皮革商吃盡了苦頭。但他從不氣餒。通過反復地試驗、不斷地總結經驗,皮革商終於成功了。他向國家專利局申請了專利,並且以300萬美元的天價把這項技術賣給了美國通用食品公司。他就是世界上第一代冰箱的發明者——美國人巴爾卡。
兩位書法家
(創新是藝術的生命)
清代乾隆年間,有兩個著名的書法家——劉石庵和翁方綱。翁方綱極認真地模仿古人,講究每一筆每一畫都酷似前代的某某,例如這一橫要像蘇東坡的,這一捺要像李太白的。劉石庵則正好相反,不僅苦苦練,還要求每一筆每一畫都不同於古人,講究自然。有一天,這兩位風格不同的書法家碰到了一起。翁方綱有些嘲諷地對劉石庵說:「請問仁兄,你的字有哪一筆是古人的?」劉石庵卻並不生氣,相反還笑眯眯地反問了一句:「也請問仁兄一句,您的字,究竟哪一筆是您自己的?」翁方綱聽了,頓時張口結舌。
重視前人,繼承前人的成果,固然無可厚非,但是,任何一門學問和技藝又總是要向前發展的,墨守成規,不敢越雷池半步,只會使這門學問失去生命力,直至滅亡。
齊白石先生說:「學我者生,似我者。」走不出前人的框架,自然也就不會有自己的天地。
鬼穀子的創新思維
(創新就不要拘泥於常理)
相傳中國古代著名軍事家孫臏的老師鬼穀子在教學中極善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其方法別具一格。有一天,鬼穀子給孫臏和龐涓每人一把斧頭,讓他倆上山砍柴,要求「木柴無煙,百擔有餘」,並限期10天內完成。龐涓未加思索,每天砍柴不止。孫臏則經過認真考慮後,選擇一些榆木放到一個大肚子小門的窯洞里,燒成木炭,然後用一根柏樹枝做成的扁擔,將榆木燒成的木炭擔回鬼谷洞。意為百(柏)擔有餘(榆)。10天後,鬼穀子先在洞中點燃龐涓的木柴,火勢雖旺,但濃煙滾滾。接著鬼穀子又點燃孫臏的木炭,火旺且無煙。這正是鬼穀子所期望的。
果然,孫臏和龐涓學成出師後,孫臏用兵出神入化,不拘於常理。而龐涓就稍遜一籌了。
團團轉的毛毛蟲
法國科學家法伯曾做過一個著名的「毛毛蟲」的試驗。
法伯把若干毛毛蟲放在一個花盆的邊緣上,首尾相接,圍成一圈,並在花盆周圍不到15厘米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蟲最愛吃的松針。毛毛蟲開始一個跟著一個,繞著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一個小時過去了,一天過去了,毛毛蟲們還在不停地走呀,走呀。就這樣,毛毛蟲們走了七天七夜,終於飢餓和疲憊讓它們精疲力竭地去了。
試驗結束後,法伯在筆記中寫下了這樣的一句話:在這么多的毛毛蟲中,其實只要有一隻稍稍與眾不同,立刻便會避開亡的命運。
毛毛蟲的行為是一種「從眾」,美國社會學家所羅門阿希認為:人類的許多不幸,在於有33%的錯誤來自「從眾」。而從眾就是創新的大敵,要創新就得破除從眾的心理。有時候,創新才能生存下來。
金礦就在眼前
一次,一家電台邀請了一位商業奇才作嘉賓主持。人們都非常希望能聽他談談他的成功之道。不料,他只是淡淡一笑,說:「還是出道題考考大家吧。」
「某地發現了金礦,人們一窩蜂地擁去,然而一條大河擋住了必經之路,是你,你會怎麼辦?」人們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有人說繞道走,也有人說游過去。但是,這位商業奇才只是含笑不語,過了很久,他說:「為什麼非得去淘金,為什麼不可以買一條船來做航運生意?」人們愕然。他接著說:「在那樣的情況下,渡客哪怕被宰得只剩下一條短褲,也會心甘情願的,因為前面有金礦啊!」 人們為了淘金而來,卻沒有想到金礦就在自己面前。其實,任何事情是一樣的,只要自己稍微轉換一下思維,創新一下,財富就會滾滾而來。
換個角度切蘋果
子驕傲地告訴父親:他在切開蘋果時發現蘋果里有一個五角星。疑惑不解的父親想,他怎麼從來沒有見過蘋果里的五角星?當兒子把自己切開的蘋果拿給父親看時,父親驚嘆:真沒想到還能把蘋果橫著切。
切蘋果一般總是以果柄為切入點豎著落刀,一分為二。如果把它橫著放在桌上,然後攔腰切斷,就會發現蘋果里會有一個清晰的五角星圖案。這讓人不免感嘆,吃了這么多年蘋果,我們卻從來沒發現過蘋果里竟然有五角星圖案。而僅僅換一種切法,就發現了鮮為人知的秘密。
創新的源泉,實際上就是突破自我,突破常規的思維定式,不僅生活中如此,管理上也應該換個角度。
植物園的告示
美國有個著名的植物園,裡面種滿了各種珍奇名貴的花卉,每天都有大批遊客前來觀賞,但時有花卉不翼而飛。為此,管理人員在植物園門前豎起了一塊告示牌:「凡檢舉偷竊花卉者獎200美元」。從這之後,植物園再未出現過丟失花卉的現象。
有好奇的遊客問植物園管理人員,為何不寫成「凡偷竊花卉者罰款200美元」。管理人員回答說,如果那樣的話,只能靠我們有限的幾個人去看管;而這樣,則可調動所有的遊客來參與我們的管理,而且還會讓動機不純的人產生一種「四處都有目光」的畏懼心理,花卉自然就更不容易丟失了。這種「變罰為獎」,「變管住人人為人人參與管理」的做法確實很妙
應用與創新
創新並不是萬能的
我們提倡創新,呼籲創新精神。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創新不是萬能的,並非一切都適合創新。
被譽為「清涼飲料之王」的可口可樂在全世界最為流行,每天銷售量為3億瓶,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飲料公司。可是20世紀80年代的一次創新,差一點使這一切毀之一旦。
美國可口可樂公司為迎合新一代年輕人的需求,拋開日益逼近的百事可樂,佔得更大的市場份額,決定改變原有配方。新配方的可口可樂上市了,但是可口可樂公司收到了幾萬份可口可樂老顧客的抗議信件、不計其數的抗議電話,他們強烈抗議可口可樂改變原有配方、原有文化,此舉嚴重傷害了他們對可口可樂的信賴,使他們萬分痛心,強烈要求換回原來的配方。在休斯敦、亞特蘭大,消費者甚至舉行了示威遊行……
幾個月後,可口可樂迫於市場和公眾的壓力,不得不撤回全部新可口可樂。可口可樂新配方以失敗落下帷幕。從那以後,可口可樂口味再也不曾有大改變。3個月後,公司又推出了老配方的可樂,並通過大量推廣活動及時挽救了這場危機。到1986年底,新可樂從市場上消失。
而今,彷彿「創新」已經成為一種時尚。一時之間,人人談創新,事事要創新。確實,無論做什麼事,我們都不能拘泥於固有的陳腐的東西。但是,我們也不能就此把那些優秀的傳統拋到九霄雲外去,畢竟創新不是萬能的。
創新要從「踏實」中來
而今,「變化」、「創新」彷彿成了一種時尚,彷彿全世界都在談論這些時髦的概念。中國有句古語說「變則通,通則久」,每個人以至整個社會都需要創新才能不斷向前發展,就像許多偉大的發明,許多成功人士的奮斗史。
但是,創新的根基是什麼?我們不要忘了創新是從日常「踏實」的苦幹實干中來的,沒有苦幹實干,創新不會憑空而來。
創新的根基就是做每個人都會做卻又不屑於做的動作和事情。這些事貫穿於整個日常生活,甚至是你完成了的自己都不記得的一個動作。創新的那一刻確實是質的飛躍,但是,之前不斷的量的積累則需要常人難以想像的努力。有時候,我們只能看到創新帶來的成就與輝煌,卻看不見背後的辛酸與努力,但是這一切是取得創新成果所不可避免的。
眾所周知,電燈是大科學家愛迪生的偉大發明。愛迪生能夠發明電燈,不是他的一時心血來潮,不僅僅靠的是他的智慧,還有他踏實的行動,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一點一滴的前進。最終,燈亮了起來,愛迪生的創新也成功了。還有許許多多的創新都是用踏實的努力換來的。創新,確實是我們社會進步的動力,但是踏踏實實的行動卻是我們取得成功最基本的條件。總之,創新刺激我們前進,這之後則需要我們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朝前走。
④ 求我探索,我發現作文素材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每一次的發現都讓我快樂;每一次的探索都讓我心醉,這就是其中的一次,令我記憶猶新。
在一次家庭聯歡晚會上,爺爺表演的魔術「雷電牆報」吸引了我。材料很簡單:一支鉛筆,一張報紙,材料就這么點兒。只見爺爺用鉛筆在報紙上摩擦了數十下,然後把它貼到牆上。我心想:報紙一定不會吸上去的。可事實偏偏和想法相反,那張報紙像著了魔一樣,緊緊地吸在了牆上。爺爺掀起報紙的一角,沒想到爺爺剛鬆手,那個角又反彈了回去,還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難道這張報紙有靈性,或者有什麼神奇的力量在吸引著它。我百思不得其解。有了,我可以試試啊!我學著爺爺的樣子,逐步地完成了一系列的動作。果然,報紙像上次一樣緊緊地貼在了牆上。我不厭其煩地做了一遍又一遍,可原來的那些思緒卻被攪得越來越糊塗了,沒辦法,我只好走出了房間,正好遇到迎面走來的爺爺,我大聲問爺爺:「爺爺,上次您表演的那個魔術,到底是什麼力量在作怪呢?」沒想到爺爺苦笑著回答說:「這個問題我也沒有搞懂,我還在想呢?」唉,原本可以從爺爺身上找到答案,現在計劃1失敗了。對了,我的腦子里閃過一個詞:書。我立刻跑進書房,找到《十萬個為什麼》並打開,可查了半天也沒有找到結果。計劃2也失敗了。我走出門去散步,一陣涼風吹過,我的腦子似乎清醒了許多。「唉,我怎麼就沒想到「智多星」電腦呢?」我自言自語道。我立刻沖上了樓,打開電腦,找到網路,開始了搜索。不一會兒的功夫,我探索到了,原來是摩擦產生了靜電,靜電使報紙吸在了牆上。
知道了答案,我跑去告訴爺爺。爺爺聽了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向我豎起大拇指。祖孫倆哈哈地笑成一團……
一天晚上,夜風敲起時間的門,我獨自坐在書桌前打哈欠。「啊!」我尖叫道。因為我在書桌前發現一隻黑色的大蜘蛛,正在向我「示威」。大家知道敝人最怕昆蟲,什麼毛毛蟲,蟈蟈,小蜻蜓……我都怕!這會兒猛然間發現一隻蜘蛛還不知它有毒還是沒毒,萬一爬到我身上怎麼辦?這下,我可嚇得七魂丟了三魂半。雖然害怕,但我發現了有關蜘蛛的奧秘。親愛的朋友,你也許會說:「蜘蛛有什麼奧秘,不就是一種普通的小蟲子嗎,有
當我看見這只蜘蛛時,我發現在這只大蜘蛛背上背著一個泡沫兒球似的小東西。我想:這是什麼呢?蜘蛛背上背著泡沫兒球干什麼?這有什麼用呢?一連串的問題在我的腦子里浮現。好奇心激發了我的勇氣。於是。我定了定神,睜大眼睛,壯著膽子,開始了我的探索。一開始,我並沒有看出有什麼異樣。接著我拿起一根棉花棒,去掉上面的棉花球,又拿了一張餐巾紙一折四,放在左手掌上,右手把蜘蛛身上的小球挑在餐巾紙上。我像捧著寶貝似的飛快地跑到客廳,用兩個小木夾,小心翼翼地把小球夾起來,放入小盤中,仔細地觀察著。可是這個球太小了,我怎麼也看不清。這時,我無意中看到電視里正在播放放大鏡的廣告。這可啟發了我:何不用放大鏡來觀察它呢?我便從玻璃框里拿出放大鏡,又把小球放到了明亮的地方,用放大鏡仔細地觀察——哈!原來這個小球里密密麻麻地包著一粒粒黃色的小粒兒,就像一粒粒小米。這些小粒兒是什麼呢?我想到了去請教《兒童網路全書》。「哈!」我終於明白了,這小粒兒是蜘蛛卵。
這次的探索真是太有意思了!我知道了不少關於蜘蛛的奧秘。聽了我的介紹,你對這只蜘蛛感興趣了嗎?
大家一定有過探索的經歷!我們一起來討論討論我的「奇妙之旅吧!
記得在前不久(大約一兩個星期前),我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無意間發現了一條蚯蚓,正在緩慢地挪動著他自個兒的身子,這讓我感到了好奇,心想:我決定好好地研究一下這個小傢伙兒!心裡想著嘴裡就說了出來,媽媽發現了我的想法後,告訴了我:蚯蚓是一個怎麼切也切不斷的動物哦!我不信,第二天便開始了自己的探索!
一大早,我就去小區里捉了兩條蚯蚓放在小盒子里,然後拿回家裡。「開始做實驗嘍!」我興奮地叫了起來。拿來砧板,把小蚯蚓放在砧板上,用刀狠狠地切了一刀,一下子,一種黃色的液體流了出來。我想,都流「血」了。1個小時後:呀!怎麼不流「血」了?我仔細一瞧,傷口居然癒合了,只不過還是可以看出被切割過的痕跡。我想,不會復活了吧!便去找適合的花盆,把它埋了。2個小時後:蚯蚓的兩個腦袋成了四個腦袋,傷口也找不到了。我十分驚訝,想,傷口怎麼沒了,難道蚯蚓真的會再生嗎?媽媽笑著對我說:「看看,我說得沒錯吧!」我半信半疑,做了第二個小實驗,還是像剛才一樣,把它切成了兩段,只是位置有了不同,想不到它竟然流「血」過多,死了!我非常驚奇,都弄不清是怎麼回事了!
後來,經過我的調查研究,得到的結論是:蚯蚓的內部結構是重復再重復的。就要看你怎麼切了,正好切到它的心臟,那就兩段都不能活了。如果正好切到隔開重復的部分,就會變成一對「雙胞胎」!明白了吧!這個道理可是連我媽媽都不知道的哦!
這次的實驗使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受益非淺吶!怎麼樣,這就是我的個人小探索,你的呢?大自然有數不勝數的秘密等著我們去探索呢!
2.
我探索,故我成功
(1)
上帝總是愛和人們開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當你克服重重困難、躊躇滿志地准備擁抱勝利的時候,卻猛然發現自己又回到了起點。此刻倘能坦然面對,必定心懷一個信念——「下一個蘋果正等待著我!」
科學的探索之路充滿曲折與荊棘,探索的過程也就無比艱辛,唯有具備堅強的意志、超人的毅力和博大的胸懷者,方能在一次次的失敗與挫折中不斷完善,最終走向成功。愛迪生發明電燈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一例。他為了尋找做燈絲的最佳材料,曾經做了無數次實驗,他用過普通的金屬絲線,還用過其他許多材料,可結果都歸於失敗。有些人因此而嘲笑愛迪生,認為他做了這么多實驗,一點價值也沒有。而他卻坦然地笑笑說:「這些實驗的價值就在於告訴後人,這些材料都不適合做燈絲,可以使後人避免重復失敗,這離成功不是更近一步了嗎?」的確,生活中任何一次探索,從本質上講,都是成功。
不僅科學的探索如此,其實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還記得1993年一個叫蒙特卡洛的地方嗎?還記得薩馬蘭奇向世人宣布結果的情景嗎?還記得澳洲人喜極而泣,緊緊擁抱的情景嗎?還記得12億中國人當時的極度失望嗎?一個即將到手的蘋果就這樣突然墜落了。自從1993年北京申奧敗給悉尼後,國人便刻骨銘心地記住了上面的每一個細節,我們不得不承受這失敗的打擊。但是,失敗沒能冷卻中國人的申奧熱情,挫折沒能阻止龍的子孫探索的步伐。正視失敗,勇於探索,不屈不撓,正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中國人在知道2000年奧運會主辦權的「蘋果」不屬於自己後,便移動梯子,目標指向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這只「蘋果」。我們卧薪嘗膽,完善自己,扛起「新北京、新奧運」的大旗,終於在2001年圓了申奧夢。回顧昨天,在1993年的「世紀申奧」活動中,悉尼、北京還有那屬於全人類的奧林匹克,其實都是贏家!
失敗後的不斷反省,不斷探索,使我們摒棄了浮躁和對形式的過於專注,走向了成熟。最終我們不僅贏得了2008年奧運會的主辦權,而且還使中華民族的自信心空前高漲,中華民族的凝聚力空前增強。
綜上所述,在追求與奮斗的旅途中我們不可避免地會遭遇挫折、失敗,但挫折有挫折的價值,失敗有失敗的意義,成功最終屬於不懈探索的人。我探索,故我成功!
探索與勇敢
(2)
我們每個人對知識掌握得越多,對未知世界的接觸也越多,對知識的渴求就越強烈。這就好像圓內是我們掌握了的知識,而圓外的部分則是我們的未知部分。我們的知識掌握得越多,圓就越大,與外界的未知部分接觸的圓內部分也就越多。
換句話說,我們每個人掌握的知識是有限的,而知識的本身是無限的。我們只有不斷探索未知世界,我們的知識圓圈才能不斷擴大,才能認識到我們不知道的還有很多,必須繼續探索。
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居里夫人在首次發現放射性現象之後,對這些在當時的科學界還是個未知數的放射性物質不斷地探索研究,反復的試驗,終於發現了釙、鐳兩種天然放射性元素,推動了原子核科學的發展。但是,放射性元素對人體是否有害,如何加以利用等問題也隨之提了出來,這就需要更進一步的探索。
哥白尼首次提出「日心說」之後,人們對「宇宙」這一個概念的認識擴大到了太陽系,隨之又帶來我們對太陽系的探索。於是我們發現了九大行星及其運行軌道,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太陽系外邊又是什麼?」於是人們又發現了銀河系,接下來我們還發現了許多像銀河系一樣的河外星系。那麼在其他星系是否有像我們一樣的智慧生物?我們正在探索。
人類對科學領域的探索從來沒有停止過。每當我們有了重大發現,隨之而來的是新的研究課題,是更高的挑戰。
人類探索真理的歷史告訴我們,滿足是進步的敵人,自大是無知的表現,科學上的探索永遠沒有止境。而且,人類知識越發展,我們就發現自己的未知領域越廣闊。
我們是新世紀的青年學子,才剛剛涉入知識之海的淺灘,前面是無限的深海。如果我們以為大海僅僅是腳下的淺灘,我們就永遠不能領略大海的風光;如果我們只是停留在大海之邊,我們永遠不會認識大海的奧秘。
人類從誕生的那一刻開始就在不斷地探索未知世界,人類的歷史也在不斷地探索之中創造出來。今天,人類對世界已經有了相當的認識,而所有這些只是人類用幾百萬年畫出的一個知識圓圈中的一部分。圓外的未知世界遠遠不止這些。那麼,就讓我們不斷努力學習,去摸索無限的未知世界吧!
本文從已知與未知的關系入手,論述了知識是無限的,對知識的追求應該是沒有止境的道理。文中以人類科學史中的幾個例子作為論據,論述充分,很有說服力。
⑤ 求有關探索與獻身話題作文(素材也行)
五千載滄海桑田,六萬旬崎嶇坎坷;十八遭風起雲揚,一百年無語沉默……——鑄就了中華民族這股偉大、神奇而又不可磨滅的力量!千年飛天夢,一朝終成功。有誰能數得清這其中究竟凝結幾代人的心血?幾世間的拚搏? 幾場生與死、成與敗的驚心動魄的較量?從不知矮了多少的地平線開始,從外邦輕蔑的冷嘲熱諷開始,更從炎黃這充滿想像力的企盼開始,六七十年代你們讓中國成為舉世矚目的星座!真想問一問,那成功發射的第一枚探空火箭和自製運載火箭是否去慰問了你們於奮斗時斗轉星移的星辰?那「東方紅一號」是否真的紅似你們赤子般的誠心?那「返回型人造星」載得回新發現,卻是否載得回那些流逝的生命與青春?二十年前風化的額前,是老一輩航天人光榮的皺痕,任期望的刻刀留下他們畢生的印記,卻一刻也不曾有過悔不當初的誓言!世界日新月異,中國匍匐前進。轉眼到了八九十年代,這是航天人又一個探索的黃金時代,又一個犧牲的二十年:「東方紅二號」繼續讓國人看到他們的心一直如紅旗的光澤;第一艘「神舟」號更是開辟了前所未有的技術與精神共同的峰巔!時間的巨型磁針倏然劃過2000年,一個嶄新的世紀。這個時代的中國罩著層層光環:神五神六載了三個華人升向太空,也帶著華夏兒女的億萬顆心飛到了太空。我們都不曾身處船艙,卻能深切體會到那種勝則英魂,敗則冥魂的義無反顧;卻能顯然聽得見點火的剎那幕後工作者異常猛烈的心跳;更能看得見飛船安全著陸時那麼多人淚流滿面……飛行員是可愛的,科學家是可敬的,為航天事業獻身的人都是人民中將銘記不忘的!與星月交會的人必將與星月齊輝,與天地共舞的人必將與天地共存。熱愛科學的人們,崇尚真知的巨子,獻身人民的英雄啊,地球不會忘記你們,宇宙不會忘記你們,歷史更不會忘記你們!最後以一首小詩結束我的文字,致以我最崇高的敬意:大漠孤雲蔽,惆悵廣寒波,人間自別華夏,千載識干戈。望盡黃塵古道,舞斷浮雲流水,滄海易蹉跎。激時舒廣袖,寄語慰嫦娥。
⑥ 要有探索精神 名人名言 議論文 作文素材
1、知識的歷史猶如一隻偉大的復音曲,在這只曲子里依依次響起各民族的聲音。——歌 德
2、知識和能力是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要注意有扎實的基礎,要注意復習和鞏固,不能急於求成。——谷超豪
3、只有知識才是力量,只有知識能使我們誠實地愛人,尊重人的勞動,由衷地贊賞無間斷的偉大勞動的美好成果;只有知識才能使我們成為具有堅強精神的、誠實的、有理性的人。——高爾基
4、除了知識和學問之外,世上沒有任何力量能在人的精神和心靈中,在人的思想、想像、見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統治和權威。——培根
5、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像力是科學和行本來是有聯系著的,學了必須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當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學到了手。否則讀書雖多,只是成為一座死書庫。——謝覺哉
6、要讀好書,必須先打好基礎,讀好了基礎,才能在這基礎上作個別問題的研究,基礎要求廣,鑽研則要求深,廣和深也是統一的,只有廣了才能深,也只有深了才要求廣。——吳晗
7、獨立思考能力是科學研究和創造發明的一項必備才能。在歷史上任何一個較重要的科學上的創造和發明,都是和創造發明者的獨立地深入地看問題的方法分不開的。 ——華羅庚
⑦ 關於獨立思考勇於探索的材料作文
獨立思考的味道
我從小就是個「科學迷」,總是對一些奇怪的現象反復思考,直至明白了為止。
有一次我漫不經心的朝著樓下扔紙片,望著旋轉著的小紙片,我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為什麼紙片向下落時會轉,而且方向不會改變,想來想去,但一直找不到答案,直到有一次偶然看見一個小孩騎著自行車玩耍,而自行車上的風車在快速轉動。我突然明白了紙片為什麼總朝同一個方向轉動。風車轉是因為車輛行的快,風也快,而紙片形狀不規則,每個點受到的空氣阻力不同,這就相當於一個空氣在「推」著風車旋轉,而紙片受地球引力會快速下落,紙片的形狀也不規則,所以也會轉。想到這里,我不禁有點沾沾自喜了。但我又想到兩個問題:為什麼只片總朝逆時針方向旋轉?而且紙片下落的速度也並不是非常快,那為什麼旋轉的這么快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有一天我總復習時復習語文書無意中翻到了《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這篇課文。其實翻完整本書也就一秒的時間。但我卻看到了「朝逆時針方向」這個幾個字我想到了那篇課文,水的漩渦,紙片的旋轉,莫非都與自地球自轉有關?我眼前一亮,高興地大叫道:「沒錯,沒錯,就是這樣!就是這樣!」
還有一次我見書上說:「光速不能疊加」,我一開始百思不得其解,後來突然想到光速是質量為零的光子的速度,如果它的速度可以疊加的話,那不就出現了負質量的嗎?
我愛獨立思考,也愛獨立思考的味道。
⑧ 以勇於探索為話題的作文素材
蘋果落地,本是世人平常見慣的事情,卻引起了牛頓深深的思索、忘我的推論,最終他發現了震驚中外的「萬有引力」定律。生老病死是司空見慣的人生現象,釋迦牟尼卻偏偏要尋根問底,求個解答。為此,他默默無聞,潛修靜思,終於創立了佛教。一代名醫李時珍為了減輕病人的痛苦,雙腳踏遍崇山峻嶺,訪名醫,嘗百草,不畏嚴寒酷暑,冒著生命危險,走遍神州大地,歷時二十七載,寫成醫學巨著《本草綱目》。司馬遷游淮陽,追蹤韓信足跡;訪齊魯,瞻仰孔廟,觀察儒風習俗;經鼓城,聆聽劉邦的傳說,行萬里路,奮筆疾書15個春秋,「終成史家之絕唱」——《史記》。
還有發明大王愛迪生,成功的秘訣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蒸汽機之父瓦特,成功的啟示是「一次不行了再來一次」;鐳的「母親」居里夫人崇尚蠶的精神「與他們異物而同類,要不懈不怠……」徐俠客踏遍青山大道;蘇軾夜訪石鍾山;《紅樓夢》「字字看來是血」……誅如此類的例子數不勝數。人類從茹毛飲血到學會用火,從草棲穴居到住進高樓,從馬車到汽車、輪船、飛機……這一次次探索,讓我們告別愚昧落後,走進新時代。
在探索中,我們把一顆人造衛星送入太空;在網上聊天,天涯猶在咫尺;去海底觀光,夢寐變成現實;機器人成了我們的奴隸,「天氣陛下」俯首稱巨。在探索中,我們破譯DNA的成分與排列,解讀多種遺傳密碼,攻克困擾人類的頑疾——老年痴呆症;克隆牛、羊的誕生,宣告人類返老還童不再是幻想。在探索中,我們發現約4500萬年人猿的化石,找到了失落在挨及的港口城市,知曉埋葬136年的沉船之迷;塔里木河科考,發現小河墓地遺址,解讀上個世紀80年代的「大耳朵」之迷,一百年之久的「游移湖」之惑……探索永無止境,探索將使人類社會更加文明,更加進步。
當然,鮮花與荊棘同在,失敗與成功為伴,探索的征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巴爾扎克說:「失敗是人生的老師。」拿破崙說:「人生之光榮,不在永不失敗,而在屢仆屢起。」對有志者來說,失敗只是一筆財富。在探索中,孔聖人周遊列國四處碰壁,屈原遭重傷被楚懷王放逐,左丘明雙目失明……作家嚴文井高考六次落榜並不氣餒,華羅庚交不起學費並未失志,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升空後爆炸也未阻止人類對宇宙探索的腳步……探索中的困難和失敗只會使我們的腳步更堅實更沉穩。
探索沒有停止,人類社會也不會停止.記得曾經有位偉人說過:「人的一生應該具備三個頭腦。一個是天生的頭腦,一個是從書本中得到的頭腦,還有一個,就是在社會實踐中不斷進取、不斷探索得到的頭腦。」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探索中人類將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未來。
探索吧,年輕人!新世紀的鍾聲已敲響,讓奮斗的足跡匯成創造的交響曲,讓幸福的汗水描繪成時代的錦綉。戰爭與繁榮召喚新的飛躍,機遇與挑戰激發新的追求。讓我們把耕耘的鏵犁插入共和國遼闊的土壤,建設一個文明吉祥、繁榮富強的新中國吧!
朋友,別忘記——有付出就有回報,有探索就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