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素材題目 > 魯迅的作文素材

魯迅的作文素材

發布時間:2020-12-14 23:24:08

『壹』 魯迅棄醫從文素材80字

魯迅在上課時,教室里放映的片子里一個被說成是俄國偵探的中國人,即將被砍頭示回眾,而許答多圍觀的中國人都無動於衷,臉上是麻木的神情。這時身邊一名日本學生說:「看這些中國人麻木的樣子,就知道中國一定會滅亡!」魯迅聽到這話忽地站起來向那日本人投去嚴厲的目光。

魯迅想到如果中國人的思想不覺悟,即使治好了他們的病,也只是做毫無意義的示眾材料和看客。現在中國最需要的是改變人們的精神面貌。他終於下定決心,棄醫從文,用筆寫文喚醒中國老百姓。

(1)魯迅的作文素材擴展閱讀

日本留學期間,魯迅先生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但是,魯迅的思想不但為當時大多數中國人所無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學生中也很難得到廣泛響應。他翻譯的外國小說只能賣出幾十冊,他籌辦的文學雜志也因缺乏資金而未能出版。

家計的艱難使魯迅不得不回國謀職,1909年,他從日本歸國,先後在杭州浙江兩級師范學堂(今杭州高級中學)和紹興府中學堂任教員。這是魯迅思想極其苦悶的時期。

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時的振奮,但接著是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等歷史丑劇的不斷上演,辛亥革命並沒有改變中國沉滯落後的現實,社會的混亂、民族的災難、個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魯迅感到苦悶、壓抑。

『貳』 有關魯迅的材料作文素材

他,總是穿著一件樸素的小白褂,平平直直的頭發直立在他的頭上,嘴上「一」字形的濃濃的鬍子,看起來很顯眼。他的身軀是瘦小的,當他對你伸出手來時,你看到的,就是一個非常瘦的,瘦得連血管都清晰可見的,長滿老繭的手。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句話說出了我的心聲。的確,魯迅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用大半輩子的精力,寫了很多文章,幫助過很多人,只為了別人,而從來不關心自己。
詩人臧克家的《有的人》里,運用了對比的手法,熱情地歌頌了熱愛人民、造福人民的大文豪——魯迅;無情地鞭撻了剝削人民、危害人民的反動統治者。詩中的「俯下身子」把魯迅的精神表達得非常充分,刻畫了魯迅崇高而感人的形象。
在我學過的課文里,魯迅先生曾經救助過一位受傷的車夫。他可是一名出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竟能俯下身子,而且半跪著,用他那瘦小的手,為一個社會地位非常低的車夫來治傷,而且當時可是狂風怒號,在寒冷的陰暗的天空下,使得魯迅充滿老繭的手上,又多了一層霜。
魯迅先生一生寫了好多書,文章。他工作起來一點也不厭倦,整天寫作寫到晚上,從晚上又寫到天亮。魯迅認為,時間等價於生命,不珍惜時間就是不珍惜生命,只有利用好生命,不浪費一點時間,人生才不算白費。他願意把自己的一切貢獻給革命事業。他把筆當做武器,把欺壓人民、作威作福的反動派作為敵人,不浪費生命,和敵人做了一次又一次的斗爭。

『叄』 魯迅可以用於那些作文素材

嘲笑別人,其實也是對自己的一種諷刺。而喜歡嘲笑別人的人,往往也都會一事無成。
在我身邊有著形形色色的人,但總有一些人會獨來獨往,他們是真的喜歡孤獨嗎?不見得。所以引起了我的好奇,在課余時間觀察了一下。
「呦,xx今天穿的裙子真丑啊。」,「你看看他可真笨,這么簡單的題都不會做。」之後會哈哈大笑。但這是不是源於自己內心的空虛?以為自己可以在嘲笑別人
的時候收貨快樂,到頭來只是讓自己在友誼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那我們為什麼不能對嘲笑的心理說不呢?不要讓嘲笑他人的種子在我們的心理萌芽,其實這也是人生
旅途中的一種挑戰。
對嘲笑說不的同時,我會思考,我們為什麼會嘲笑別人,明明知道嘲笑是不對的可我們為什麼會繼續?其實這就是嘲笑別人的心理在作祟。因為嘲笑別人會使自己產
生一種優越感,即使你也不會這道題,即使你也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是嘲笑別人就會把你從自卑的泥潭中拔出,但卻將你推向了自負的潮水中。
讓我們對嘲笑說不,讓我們對自己狠一點。直視自己的不足,正視生活中的困難。對別人的優點要發自內心的贊美,對別人的不足我們要思考是否自己也會犯。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當別人犯錯時,不要嘲笑,要鼓勵,要寬容,更要給予支持和力量。當自己犯錯時,不要逃避,要正視,要解決,要虛心接納。
對嘲笑說不吧!那樣你就會感到生活充滿陽光和希望,你就會感到自己的可愛。

『肆』 《魯迅——深刻與偉大的另一面是平和》整理作文素材

①偉大與平凡(論據:魯迅——深刻與偉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②惜時(論據1:本文描述專魯迅屬白天會客耽誤了的時間要在夜裡補回來的事例;還有本文描述先生病重也不忘工作的事例。論據2:魯迅名言——「哪有什麼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了寫作上。」「時間,就象海綿里的水,只要願意擠,總還是有的。」)
③說話應注意場合和分寸(論據:魯迅先生不在容易引起別人尷尬的場合指出別人穿衣的不當。)
④中學生應該培養節儉的美好品質(或「人在任何時候都應保持節儉的優良品質」)(論據:本文中所描寫的魯迅,已在上海乃至全國成名,稿費收入也不薄,但本文中所見的魯迅先生卻十分節儉——12節中「魯迅先生不戴手套,不圍圍巾,冬天穿著黑石藍的棉布袍子…」的簡朴穿著;13節中「這菜簡單到極點」;16節中「魯迅先生隨時吸的是綠聽子的便宜煙」。)

『伍』 以魯迅惜時勤奮為作文素材

劃分天才和勤奮之別的界限迄今未能確定——以後也沒法確定。
——題記
天才離不開勤奮,正如愛迪生所說:「成功等於百分之一的天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奮。」使得天才最終成功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勤奮。
大家一定還記得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那曲長達八分鍾的鋼琴曲《星光》。演奏它的人名叫郎朗。多年以來,郎朗一直被譽為「中國琴童」,他那精湛而富有激情的表演,讓全世界都為之傾倒。但又有誰知道,沒有勤奮,就沒有郎朗的成就。
郎朗三歲時開始學習樂理、指法等基本功,上學後,每天早晨6點准時練琴一小時,中午再練一小時,放學後還要練一小時,這樣的勤奮練習持續了很多年,最終使郎朗化繭成蝶,創造了自己的神話。
郎朗的天賦並不出眾,那麼他是憑借什麼獲得了成功?當然是勤奮。因為成功的關鍵不在於天分,它是和你勤奮的程度成正比的。
王安石筆下有個神童方仲永,他五歲就會作詩,且文采不比村中的文人差,受到周圍居民的追捧。如果當時方仲永繼續勤奮學習,他應該會有美滿幸福的一生,但是由於他的父親貪財,每天不讓他學習,帶著方仲永走東家,串西家,收取錢財,所以他沒能勤奮學習新知識,最後,方仲永和別人的差距越來越小,淪為了一個普通人。
我想,方仲永雖然擁有天分,卻沒有成功的根本原因,就是在於他缺少了勤奮。他的命運,再一次印證了勤奮對於成功的重要性。
漢朝著名的儒家大師孫敬,頭懸梁;戰國有名的政治家蘇秦,錐刺骨;西漢時知識淵博的經學家匡衡,鑿壁偷光;晉代時勤奮好學的車胤,囊螢映雪……這些古人的例子不也說明勤奮是成功所必不可少的嗎?在成功之路上,若沒有勤奮,就像一輛失去方向盤的汽車;沒有勤奮,就像一隻翅膀受傷的小鳥;沒有勤奮,人生就失去了成功的資格。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勤奮是成功的階梯,成功是勤奮的果實。只要我們勤奮學習,勤奮探索,勤奮實踐,做什麼事情都一定會成功。

『陸』 關於魯迅文章退出教材書的材料作文

創作《朝花夕拾》時魯迅已是文壇舉足輕重的作家.1926年「三一八」慘案後,魯迅寫了內《紀念劉和珍君》等文容,憤怒聲討反動政府的無恥行徑,遭到反動政府的迫害,不得不過起顛沛流離的生活.他曾先後避居山本醫院、德國醫院等處.盡管生活艱苦,還寫了不少的散文詩和《二十四孝圖》《五猖會》《無常》等三篇散文,它們後來與魯迅在慘案發生之前寫作的《狗•貓•鼠》《阿長與〈山海經〉》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魯迅接受了廈門大學的聘請,南下教書,但他在廈門大學只帶了四個多月,因為他發現廈門大學的空氣和北京一樣,也是污濁的. 魯迅在這里見識了種種知識分子的丑惡嘴臉,毫不留情地進行抨擊.魯迅雖然不喜歡廈門大學,但他對自己擔任的課程卻傾注了全力,他上的課很受學生的歡迎.在繁忙的教學之餘,魯迅寫了很多作品,這其中就包括《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鎖記》《藤野先生》和《范愛農》五篇散文.這五篇散文與在北京創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構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柒』 魯迅的藤野先生的作文素材

尊敬的藤野先生:
您好!
自從當年因棄醫從文而離開仙台的那一刻起,我對您的思念如同蠶絲般牽連不斷,無時無刻不在想念著您!
在成長的道路上,我無時無刻不想起您對我的培養和教導。您沒有狹隘的民族偏見,您治學嚴謹、教學認真,您能以公正之心來對待我這位弱國的學生,您給予了我極大的關心,鼓勵和真誠的幫助。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您能做到這樣是多少的難能可貴啊!正因如此,您給我留下的是無盡的不安和感激。您知道嗎?您在我心中,是多麼的偉大!是您讓我明白了一句話:治人者的罪惡不是治於人者的過錯。
我當初學醫本就懷著救國救民的願望,但棄醫而離開仙台,是因為看了那個電影新聞,發現了中國國民的愚昧和麻木,於是我決定棄醫從文,要用文筆來改變中國國民的精神,喚起他們的危機感和治國熱情。我想這比治好人們的疾病顯得重要得多,所以,當初我作了這一抉擇。那天與您告別,我欺騙了您,無非是想不讓您悲傷和遺憾。現在還希望能得到您的體諒和理解。
我離開仙台之後,就多年沒有照過相,又怕您問起,感到失望,所以至今都沒有向您寫過信。您給我改正的講義,我也收藏著,但在遷居的過程中,中途損壞了一口書箱,失去半箱書,那講義也隨之不見了。這使我非常的失望。但至少,我還留有您的照片。每當夜間疲倦,總是您的照片使我從疲憊之中解脫,使我又良心發現,而且增長了勇氣。
您對我的熱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誨,使我對您的尊敬和欽佩是他人所無以比擬的。您的精神和美德將永遠激勵我不斷向前奮進!
順致
教安!
您的學生周樹人
某年某月某日

『捌』 關於魯迅的作文材料

魯迅生平簡介

魯迅,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樹人,號豫才。浙江紹興人。七歲開始讀書,十二歲從壽鏡吾老先生就讀於三味書屋。十三歲那年家裡發生一場很大的變故,經濟狀況漸入困頓,接著父親一病不起,使他飽嘗了冷眼和侮蔑的滋味,「看見世人的真面目」。

1898年離開故鄉考進南京江南水師學堂;後又轉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路學堂。1902年初畢業後被選派赴日留學,先是學醫,後為改變國民精神,棄醫從文。1909年8月回國。

辛亥革命後應蔡元培之邀去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供職,後又隨部遷住到北平。1918年在《新青年》上發表新文學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正式開始了輝煌的創作生涯,至1926年,又相繼出版短篇小說集《吶喊》和《彷徨》等。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使其思想產生了飛躍,由此進化論思想為主導,轉向以馬克思主義的階級論思想為主導。1930年3月「左聯」成立時,被推薦為常委,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左翼文化運動的主將。

後十年的雜文,更加深刻、犀利,有如匕首、投槍,充滿了唯物辨證的精神。這些作品收在《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准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等專集中。1936年10月19日病逝於上海。

毛澤東認為:魯迅是 「文化新軍的最偉大和最英勇的旗手」, 是「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玖』 魯迅的生平,代表作,逸聞軼事,相關寫作素材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樟壽,後改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代表作: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

人稱「文思革」。.光緒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於浙江省紹興府會稽縣(今紹興市)東昌坊口,祖籍河南省汝南縣。青年時代受達爾文進化論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898年更名為周樹人,字豫才。1902年公費至日本留學,原在仙台醫學院學醫,理想以自己的雙手去治病救人,後因戰亂紛起改行為作家,從事文藝工作,希望用以改變國民精神(見《吶喊》自序)。1905—1907年,參加革命黨人的活動,發表了《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論文。期間曾回國奉母命結婚,夫人朱安。1909年,與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譯《域外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同年回國,先後在廣州、紹興任教。1918年以「魯迅」為筆名,發表中國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1927年與許廣平女士成婚,生有一男名周海嬰。有3個侄女。1936年10月19日因病逝世於上海。著作收入《魯迅全集》,作品及《魯迅書信集》,並重印魯迅編校的古籍多種。後於1981年出版《魯迅全集》(共十六卷)。2005年出版《魯迅全集》(共十八卷)。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說、雜文為主,小說中《祝福》、《阿Q正傳》、《狂人日記》等較為知名。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小說《祝福》、《阿Q正傳》、《葯》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北京、上海、紹興、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同時他的作品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
魯迅以筆代戈,戰斗一生,被譽為「民族魂「。毛澤東評價他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華文化革命的主將。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魯迅的生平
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和翻譯家和新文學運動的奠基人。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出身於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思想影響。

1902年去日本留學,原學醫,後從事文藝等工作,企圖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09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辛亥革命後,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員、僉事等職,兼在北京大學、女子師范大學等校授課。

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為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對人吃人的制度進行猛烈,地揭露和抨擊,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五四運動前後,參加《新青年》雜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運動的最前列,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偉大 旗手。

1918-1926年間,陸續創作出版了《吶喊》、《墳》、《熱風》、《彷徨》、《野草》、《朝花夕拾》、《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專集,表現出愛國主義和徹底的民主主義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發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傑出的作品之一。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為反動當局所通輯,南下到廈門大學任教。1927年1月到當時革命中心廣州,在中山大學任教。"四一二"事變以後,憤而辭去中山大學的一切職務。其間,目睹青年中也有不革命和反革命者,受到深刻影響,徹底放棄了進化論幻想。1927年10月到達上海。

1930年起,魯迅先後參加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等進步組織,不顧國民黨政府的種種迫害,積極參加革命文藝運動運動。1936年初"左聯"解散後,積極參加文學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從1927-1936,創作了《故事新編》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雜文,這些作品收錄在《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准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等專集中。魯迅的一生,對中國的文化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領導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進步的文學團體;主編了《國民新報副刊》、《莽原》、《奔流》、《萌芽》、《譯文》等文藝期刊;熱忱關懷、積極培養青年作者;大力翻譯外國進步的文學作品和介紹國內外著名的繪畫、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古典文學,批判地繼承了祖國古代文化遺產,編著《中國小說史略》、《漢 文學史綱要》、《唐宋傳奇集》、《小說舊聞鈔》等等。

1936年10月19日病逝於上海。

老照片之--魯迅在中山大學

1926年秋,原任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的郭沫若隨軍北伐,中共廣東區委員書記陳延年提議中山大學中共組織,要求校方邀請正在廈門大學的魯迅到中山大學任教。魯迅接到邀請電後,復電同意赴粵。中山大學、中共廣東區委學委副書記畢磊和中山大學黨支部書記徐文雅受命公開出面與魯迅聯系。

魯迅是1926年8月離開北京到廈門大學,沒多久,他感到廈門和仍受軍閥統治的北京一樣「不幹凈」,是一個沒有希望的地方,因此,欣然接受了中山大學的邀請。他給許廣平的信說到「造一條戰線,更向舊社會進攻。」魯迅和許廣平相識於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從通信到交流思想中萌發友誼,在1925年正式確立了愛情關系。許廣平本是廣州人,在北京女師大畢業後回廣州任教,後被迫辭職,進了被稱為「左派學校」的中山大學任助教。魯迅接到許廣平的信,告以右派勢力在廣州也很囂張,進步勢力遭到排擠。魯迅在船上的回信是:「小小的顛簸自然是有的,不過這在海上就算不得顛簸;海上的風濤要比這險惡得多。」

1927年1月18日魯迅到達廣州後,就任中大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消息傳開後,來訪者絡繹不絕,他開始與各方面人物接觸。畢磊以中大學生代表身份上門拜訪將中共刊物《向導》、《人民周刊》和共青團刊物《少年先鋒》送給他,魯迅熱情地接待了進步學生。魯迅拒絕了學校當局的歡迎會,卻在1月25日下午在畢磊的陪同下,出席了中大學生會為他舉行的歡迎會,受到熱烈的歡迎。中大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朱家驊也以學校當局身份上台致歡迎詞,說了幾句奉承的話。魯迅在演講中說:「剛才朱先生說我革命家、是戰士,我認為是其實不是的。朱先生那一套我不承認。」「如果我是革命家、是戰士,就不應該到廣東來了,應在北京或廈門與惡勢九斗爭,我為什麼要來這里呢?因為這里是『革命的策源地』,聽說廣東是可怕的地方,並且赤化了!」魯迅說他在廣東只見到街上不少標語,並沒有看見什麼可怕的東西,又語氣雙關地說:「按照我的眼睛看來,廣東比起舊社會,沒有什麼特別的情形。我覺得像紅布標語中寫的白字那樣,『紅中夾白』,我感到對革命有點不放心!」

魯迅在廣州度過了農歷新年,領略了南國風光,觀賞了除夕花市,對國民黨達官貴人的宴請請帖,一律寫下「概不赴宴」退回。對報上借他來穗之題發表的各種文章,一概保持沉默,別有用心的記者邀他對廣州的缺點加以「激烈的攻擊」,魯迅冷淡地答以「還未熟悉本地的情形,而且已經革命,覺得無甚可以攻擊之處」,由此又招來「老朽」之類的謾罵。魯迅並未還手,他將全部精力貫注到准備開課的教學事務上,表示要對中山大學「盡一點力」,把「中大的文科辦得像樣」,出考試題,編排工作時間表,發通知書、計分、放榜,樣樣自己動手,忙個不停。還曾應香港進步青年邀請,赴港發表了《無聲的中國》和《老調子已經唱完》的兩場演講,許廣平擔任了他的廣州話翻譯。對於廣州的政治形勢,他已看出「深綠和深紅」的復雜性,他在冷眼觀察,用許廣平的話來說,「他是要找尋敵人的,他是要看見壓迫的降臨的,他是要撫摩創口的血痕的。等著終竟到來的機會」。在此期間,他在中大社會科學研究會發表演講,說出了擔憂:「廣州的人民並無沒力量,所以這里可以做革命的策源地,也可以做反革命的策源地……」

3月1日,中山大學舉行開學典禮。魯迅應邀即席發表了《讀書與革命》的講話,他說:「對於軍閥,已有黃埔軍官學校的同學去攻擊他,打倒他了。但對於一切舊制度、宗法社會的舊習慣、封建社會的舊思想,還沒有人向他們開火!」「中山大學的青年學生,應該以讀書得來的東西為武器,向他們進攻--這是中大青年的責任。」3月間,他與陳延年還有一次秘密會唔。

4月8日,他應邀到了黃埔軍校,發表了《革命時代的文學》的演講,說:「中國現在的社會情狀,只有實地的革命戰爭,一首詩嚇不走孫傳芳,一炮就把孫傳芳轟走了」,他「彷彿覺得大炮的聲音或比文學的聲音要好聽得多似的」。 魯迅對廣州的飲食、文化市場常有接觸,頗有好感。他給友人的信中提到廣州的「食物雖較貴而質料殊佳」。據《魯迅日記》和《魯迅書信集》列出他在廣州的9個月光顧過的茶室酒樓就有 20多家。 為了給愛讀新書的進步青年提供條件,他和孫伏園在廣州芳草街租了幾間空房,開了一間北新書屋。從3月25日到8月15日,這里自成了魯迅和愛好文學的青年見面、談論文學的一個去處。魯迅辭去中山大學職務不久,書店也停業了,剩書廉價讓給共和書局。移交時,魯迅動手包裝、搬運,自掏腰包付清停業結欠的80元。然後,還興致勃勃地請那幾位幫忙的青年去「妙奇香」茶樓吃飯。這位導師兼「老闆」親自提壺酌酒,談笑風生,場面熱鬧,旁人還以為是祝捷宴。

北伐節節取勝,4月10日,魯迅在白雲樓寓所聽到廣州民眾上街遊行,慶祝北伐軍攻克上海南京的歡呼聲,寫下了《慶祝寧滬克復的那一邊》一文,他敏銳地提到「慶祝,謳歌,陶醉著革命的人們多,好自然是好的,但有時也會使革命精神轉成浮滑」。他直言告誡,要防止「革命精神從浮滑,稀薄,以至於消亡,再下去是復舊」。魯迅的預言,為兩天後的上海「四·一二政變和5天後廣州「四·一五」政變所證實。事變中,中山大學遭到大搜捕。下午,魯迅冒著狂風暴雨,趕回中大出席各系主任參加的緊急會議。在會中他提議,要求當局不要再來繼續搜查,還要設法營救被捕學生。朱家驊壓制說:「這里是『黨校』,凡在這里做事的人,都應服從黨國的決定,不能再有異議。」魯迅單刀直入:「試問朱先生,被抓去的學生都犯了什麼罪?」朱家驊支吾說:「不清楚」。魯迅語鋒犀利地責問,「既然不清楚,為什麼要在座的諸位都要服從他們的決定呢?」會議作不出決定,魯迅憤怒退席。他奔走營救學生,捐款慰問被捕學生。然而,中山大學圖書館前貼出開除數百名學生學籍和教職員公職的布告。魯迅以辭去中山大學一切職務表示抗議。學校當局還想利用他的聲望裝飾門面,都被魯迅拒絕。中大當局拉不來魯迅,翻臉將接近過魯迅的人都說成「魯迅派」或「語絲派」,用盡手段孤立魯迅。魯迅看穿了反動派羅織罪名的伎倆,堅持繼續留在廣州從事創作和翻譯,他說:「倘我一出中山大學即離廣州,我想是要被排進去的。」來訪的青年朋友懇切地勸他到別的地方去,魯迅說:「他們不是造謠說我已逃走了,逃到漢口去了嗎?現在到處都是烏鴉一般黑,我就不走,也不能走。倘一走,豈不正好給他們造謠?」他在白雲樓內的燈光下編完《唐宋傳奇集》,在題記中悼念被殺害的革命青年。

7月16日,魯迅在許廣平陪同下,到知用中學作《讀書雜談》講演,他告誡中學生,必須「用自己的眼睛去讀世間這一部活書」,「必須和社會接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7月23日,在廣州市教育局主辦的夏期學術演講會上,他作了《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葯及酒之關系》的演講。他說到司馬懿加罪對手的手法,掉轉話鋒,說譬如反對革命的軍閥,在革命勢力大起來時,掛起青天白日旗,還要做總理紀念周,真的「三民主義」信徒不去就要被說成反對「三民主義」模樣,巧妙地抨擊了反革命兩面派。 9月27日,魯迅和許廣平登上「山東」號輪船,離開廣州去上海。

在廣州,魯迅度過8個月零9天,他在復雜的環境中筆耕不輟,編輯了舊作《野草》、《朝花夕拾》,續譯《小約翰》,創作了《故事新編》中的《鑄劍》,編錄《唐宋傳奇集》等,寫了計劃中的《中國文學史》自古文字起源至漢司馬遷的10篇。更寫了一批雜文,輯成《而已集》,記錄著他在廣州期間的足跡和思想轉變的過程,《而已集》的題辭,可以看作是他對自己在廣州的這段經歷史意義的小結: 這半年我又看見了許多血和許多淚, 然而我只有雜感而已。 淚揩了,血消了; 屠伯們逍遙復逍遙, 用鋼刀的,用軟刀的; 然而我只有「雜感」而已。 連「雜感」也被「放進了應該去的地方」時, 我於是只有「而已」而已!

魯迅軼聞趣事
演講軼事
名流免不了常被邀請作演講,魯迅也不例外。他演講時旁徵博引,妙趣橫生,常常被掌聲和笑聲包圍。有一次他從上海回到北平,北師大請他去講演,題目是《文學與武力》。有的同學已在報上看到不少攻擊他的文章,很為他不平。他在講演中說:「有人說我這次到北平,是來搶飯碗的,是『卷土重來』;但是請放心,我馬上要『卷土重去』了。」一席話頓時引得會場上充滿了笑聲

愛書情結
魯迅先生從少年時代起,就和書結下了不解之緣,他一生節衣縮食,購置了多冊書本。他平時很愛護圖書,看書前總是先洗手,書臟了就小心翼翼地弄乾凈。他自己還准備了一套工具,訂書、補書樣樣都會。一本破舊的書,經他整理後,往往面目一新。他平時不輕易把自己用過的書借給人,若有別人借書,他寧可另買一本新書借給人家。
標點的稿費
大家知道:標點符號雖然其貌不揚,但在文章中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呢。可當年的出版界對標點符號不重視,在支付稿費時,往往把它從字數中扣除,不給稿費。一次,魯迅應約為某出版社撰寫書稿,由於事先探知該出版社不支付標點符號的稿費,因此他的書稿通篇沒有一個標點符號。.
編輯看了書稿後,以「難以斷句」為由,回信要求魯迅加上標點符號。魯迅回復:「既要作者加標點符號分出段落、章節,可見標點還是必不可少的。既然如此,標點也得算字數。」那家出版社沒辦法,只好採納魯迅的意見,標點符號也折算字數支付稿費了。呵呵!
辣椒驅寒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煙罐驅貓
魯迅晚年來到上海專事寫作,50多歲仍然童心未泯。一次,夜靜更深魯迅在寫作,外面的貓不停地叫,屢屢打斷他寫作的思路,魯迅隨即拿起手邊的五十支裝鐵皮的香煙罐,對著可惡的貓一一發射。
戲弄特務
有一次,魯迅在上海的街頭蹓躂,身後總跟著一小特務盯梢。當然這對魯迅來說是常有的事。魯迅故意將他當成乞丐,坦然地轉過身去遞過一塊銀元:「買飯吃吧。」
理發趣事
在廈門大學教書時,魯迅先生曾到一家理發店理發。理發師不認識魯迅,見他衣著簡朴,心想他肯定沒幾個錢,理發時一點也不認真。對此,魯迅先生不僅不生氣,反在理完後極隨意地掏出一大把錢給他——遠遠超出了應付的錢。理發師大喜,臉上立刻堆滿了笑。 過了一段日子,魯迅又去理發,理發師見狀大喜,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領,滿臉寫著謙恭,「慢工細活」地做。不料理畢,魯迅並沒有再顯豪爽,而是掏出錢來一個一個地數給理發師,一個子也沒多給。理發師大惑:「先生,您上回那樣給,今天怎麼這樣給?」魯迅笑笑:「您上回馬馬虎虎地理,我就馬馬虎虎地給點;這回認認真真地理,我就認認真真地給。」理發師聽了大窘。

閱讀全文

與魯迅的作文素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