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給一篇以吃飯為話題的作文
吃飯有時很像結婚,名義上最主要的東西,其實往往是附屬品。吃講究的 飯事實上只是吃菜,正如討闊老的小姐,宗旨倒並不在女人。這種主權旁移,包含 著一個轉了彎的、不甚素樸的人生觀。辨味而不是充飢,變成了我們吃飯的目的。 舌頭代替了腸胃,作為最後或最高的裁判。不過,我們仍然把享受掩飾為需要,不 說吃菜,只說吃飯,好比我們研究哲學或藝術,總說為了真和美可以利用一樣。有 用的東西只能給人利用,所以存在;偏是無用的東西會利用人,替它遮蓋和辯護, 也能免於拋棄。柏拉圖《理想國》里把國家分成三等人,相當於靈魂的三個成分; 飢渴吃喝等嗜欲是靈魂里最低賤的成分,等於政治組織里的平民或民眾。最巧妙的 政治家知道怎樣來敷衍民眾,把自己的野心裝點成民眾的意志和福利;請客上館子 去吃菜,還頂著吃飯的名義,這正是舌頭對肚子的借口,彷彿說:「你別抱怨,這 有你的分!你享著名,我替你出力去干,還虧了你什麼?」事實呢,天知道─—更 有餓癟的肚子知道─—若專為充腸填腹起見,樹皮草根跟雞鴨魚肉差不了多少!真 想不到,在區區消化排泄的生理過程里還需要那麼多的政治作用。 古羅馬詩人曾慨嘆說,肚子發展了人的天才,傳授人以技術。這個意思經 拉柏萊發揮得淋漓盡致。《巨人世家》卷三有贊美肚子的一章,尊為人類的真主宰, 各種學問和職業的創始和提倡者,鳥飛,獸走,魚游,蟲爬,以及一切有生之類的 一切活動,也都是為了腸胃。人類所有的創造和活動(包括寫文章在內),不僅表 示頭腦的充實,並且證明腸胃的空虛。飽滿的肚子最沒用,那時候的頭腦,迷迷糊 糊,只配做痴夢;咱們有一條不成文的法律:吃了午飯睡中覺,就是有力的證據。 我們通常把飢餓看得太低了,只說它產生了乞丐、盜賊、娼妓一類的東西,忘記了 它也啟發過思想、技巧,還有「有飯大家吃」的政治和經濟理論。德國古詩人白洛 柯斯(B.H. Brockes)做贊美詩,把上帝比作「一個偉大的廚師父」(der gross Speisemeister),做飯給全人類吃,還不免帶些宗教的稚氣。弄飯給我們吃的 人,決不是我們真正的主人翁。這樣的上帝,不做也罷。只有為他弄了飯來給他吃 的人,才支配著我們的行動。譬如一家之主,並不是賺錢養家的父親,倒是那些乳 臭未乾、安坐著吃飯的孩子;這一點,當然做孩子時不會悟到,而父親們也決不甘 承認的。拉柏萊的話較有道理。試想,肚子一天到晚要我們把茶飯來向它祭獻,它 還不是上帝是什麼?但是它畢竟是個下流不上檯面的東西,一味容納吸收,不懂得 享受和欣賞。人生就因此復雜起來。一方面是有了腸胃而要飯去充實的人,另一方 面是有飯而要胃口來吃的人。第一種人生觀可以說是吃飯的;第二種不妨喚作吃菜 的。第一種人工作、生產、創造,來換飯吃。第二種人利用第一種人活動的結果, 來健脾開胃,幫助吃飯而增進食量。所以吃飯時要有音樂,還不夠,就有「佳人」、 「麗人」之類來勸酒;文雅點就開什麼銷寒會、銷夏會,在席上傳觀書法名畫;甚 至賞花游山,把自然名勝來下飯。吃的菜不用說盡量講究。有這樣優裕的物質環境, 舌頭像身體一般,本來是極隨便的,此時也會有貞操的氣節了;許多從前慣吃的東 西,現在吃了彷彿玷污清白,決不肯再進口,精細到這種田地,似乎應當少吃,實 則反而多吃。假使讓肚子作主,吃飽就完事,還不失分寸。舌頭揀精揀肥,貪嘴不 顧性命,結果是肚子倒楣受累,只好忌嘴,舌頭也像李逵所說「淡出鳥來」。這誠 然是它饞得忘了本的報應!如此看來,吃菜的人生觀似乎欠妥。 不過,可口好吃的菜還是值得贊美的。這個世界給人弄得混亂顛倒,到處 是磨擦沖突,只有兩件最和諧的事物總算是人造的:音樂和烹調。一碗好菜彷彿一 支樂曲,也是一種—貫的仿元,調合滋味,便相反的分子相成相濟,變作可分而不 可離的綜合。最粗淺的例像白煮蟹和醋、烤鴨和甜醬,或如西萊里烤豬肉和蘋果泥、 滲鰵魚和檸檬片,原來是天涯地角、全不相乾的東西,而偏偏有註定的緣分,像佳 人和才子、母豬和癩象,結成了天造地設的配偶、相得益彰的眷屬。到現在,他們 親熱得拆也拆不開。在調味里,也有來伯尼支(Leibniz)的哲學所謂「前定的 調和」,同時也有前定的不可妥協,譬如胡椒和煮蝦蟹、糖醋和炒牛羊肉,正如古 音樂里,商角不相協,征羽不相配。音樂的道理可通於烹飪,孔子早已明白,《論語》記他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可惜他老先生雖然在《鄉黨》一章里頗講究 燒萊,還未得吃道三味,在兩種合諧里、偏向音樂。譬如《中庸》講身心修養,只說「發而中節謂之和」,養成音樂化的人格,真是聽樂而不知肉味人的話。照我們 的意見,完美的人格,「一以貫之」的「吾道」,統治盡善的國家,不僅要和諧得像 音樂,也該把烹任的調和懸為理想。在這一點上,我們不追隨孔子,而願意推祟被 人忘掉的伊尹。伊尹是中國第一個哲學家廚師,在他眼裡,整個人世間好比是做菜 的廚房。《呂氏春秋·本味篇》記伊尹以至味說湯,把最偉大的統治哲學講成惹人 垂涎的食譜。這個觀念滲透了中國古代的政治意識,所以自從《尚書·顧命》起, 做宰相總比為「和羹調鼎」,老子也說「治國如烹小鮮」。孟子曾贊伊尹為「聖之任 者」,柳下惠為「聖之和者」;這里的文字也許有些錯簡。其實呢,允許人赤條條相 對的柳下惠該算是個放「任」主義者;而伊尹倒當得起「和」字─—這個「和」字, 當然還帶些下廚上灶、調和五味的涵意。 吃飯還有許多社交的功用,譬如聯絡感情、談生意經等等,那就是「請吃 飯」了。社交的吃飯種類雖然復雜,性質極為簡單。把飯給有飯吃的人吃,那是請 飯;自己有飯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飯、那是賞面子。交際的微妙不外乎此。反過來說, 把飯給與沒飯吃的人吃,那是施食;自己無飯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飯,賞面子就一變 而為丟臉。這便是慈善救濟,算不上交際了。至於請飯時客人數目的多少、男女性 別的配比,我們改天再談。但是趣味洋溢的《老饕年鑒》(Almanach des Gourmands) 里有一節妙文,不可 不在此處一提。這八小本名貴希罕的奇書在研究吃飯之外,也曾討論到請飯的問題。 大意說:我們吃了人家的飯該有多少天不在背後說主人的壞話,時間的長短按照飯 菜的質量而定;所以做人應當多多請客吃飯,並且吃好飯,以增進朋友的感情,減 少仇敵的毀謗。這一番議論,我誠懇地介紹給一切不願彼此成為冤家的朋友,以及 願意彼此變為朋友的冤家。至於我本人呢,恭候諸君的邀請,努力奉行豬八戒對南 山大王手下小妖說的話:「不要拉扯,待我—家家吃將來。」
㈡ 求一篇以《我運動餓哦健康我快樂》為題的作文,字數六百,急!!!
還是自己寫吧,長大了你就知道有個好文筆有多麼重要了。我小時候特煩寫作迴文,老是逃答避,現在工作了才感到後悔。寫作文千萬別怕寫不好,只要自己寫,再不好也總會有進步的,以後你無論從事什麼工作,寫作功底必不可少!
㈢ 不吃飯會餓瘦的,不讀書呢為話題 寫作文
個寫作的技巧;每一個好詞好句,都使我的詞彙更加豐富;每一個小作者,都以他們獨特的方式給予了我一個啟示……不知不覺,我愈來愈覺得我學會用表達方式來描述一段話了,積累的詞句更豐富,懂得的道理有如長頭發似的一點一點多了……最令我最引以為豪的是參加學校作文比賽竟獲得一等獎。三年級,我感到讀書的樂趣是能提高寫作水平。
「與其用寶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識充實自己。」四年級時,自認為顧陋寡文的我決定要多看些科普書來充實自己。於是,我開始閱讀《中國青少年知識文庫》等科普書籍。在書中,我懂得了許多在課本上不可能學到的知識。我明白了飛魚會飛的原因;知道了竹子是草本植物;得知了戴眼鏡不會越戴越深……日久天長,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牛皮不是吹的,火車不是推的。你若是考我科普問題,只要我曾看過,准能夠回答得又快又准確。就連爸爸媽媽也都說我知道的多了。四年級,我眼中的讀書的樂趣是開闊視野、增長見識。
人總要進步,上了小學五年級的我閱讀了四大名著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名著。讀著《水滸傳》,我被一百零八位好漢的英雄豪邁氣勢所折服;讀著《西遊記》,我敬佩孫悟空、豬八戒他們一路出妖魔,斬妖怪,忠心耿耿護唐僧;《鋼鐵是怎樣煉成》我被的主人翁保爾的人殘志堅而感動;讀著長篇小說《紅岩》,我明白了鮮艷的五星紅旗是無數革命先輩們用鮮血染紅的……讀著讀著,我內心猶如滾滾的波濤再也不能平靜了:同學們,我們有什麼理得過且過?我們有什麼理由自私自利?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勤奮?這時候,我明白了讀書的樂趣在於體會文章的真諦,懂得如何面對自己的人生之路!
如今,我已是七年級的大學生了。我的思想成熟了,完完全全知道勤奮讀書的重要性。作家徐特立先生說的好:「不動筆墨不讀書」。我廢寢忘食地讀著各種書,並把書中好詞好句摘入進筆記本,在筆記本里記上人物分析、精彩片段點評……以此更好地體會讀書。
「年輕時讀書就像迎著朝陽走路。」讀書,使我知書達理;讀書,讓我明辨是非;讀書;讓我知道如何走好往後的漫漫人生路。這就是讀書的樂趣!
㈣ 求一篇高中作文 800字左右 題目為《餓》 什麼文體都可以!!!緊急求救!!!
餓」字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食」,一部分是「我」。意思也就是說:「食」在「我」之前。「食」是指「吃的東西」,因而「餓」就是我想吃東西。
餓,是人的本能反應。在這種本能的驅使下,人們用自己的雙手去尋覓食物,用過石頭,用過銅鐵,終於告別了飢飽不斷的歲月,開始想著法吃。於是有了八大菜系,有了風味小吃,有了燦爛的吃文化。
俗語道:「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心發慌。」的確,餓了就會感到心中發慌,身體的空乏使一切變得可食。天上飛的,地上長的,水裡游的,人們都會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變著戲法吃。吃猴腦、熊掌……開創了血腥、殘忍的吃「文化」,吃掉了憐憫與良知。這一切使饕餮者感到吃是那麼幸福,理所當然認為,有吃的就是享受。是啊!餓了,人就吃,吃的結果是飽,飽了就不再想吃了。飽的久了,食物就無味了,怎麼吃得香,怎麼享受吃得幸福呢。
於是人們追求食的味。美味的食物取代了粗食。在做餐飲的時候人們就追求各種味道。人們漫遊在美味之海,在利的誘惑下,製造吃的人把各種含有化學物質的添加劑悄然地注入食物中,迎合人們對味的追求。味刺壞了人們的胃、脾等,使得各種味美的食物不再安全,只是擔心,卻無食慾。人們又開始想念以前的餓,艷羨先人淳樸的美味,想念得搖頭嘆氣,只恨命苦。
人們發展復古的飲食,竹子屋中竹筒飯,土窖里的燒餅……一切都反璞歸真,是人類吃文化構造的另一個自然,油漆刷的木頭更比自然界中的美幾分,於是人們在這另類自然中尋找餓,尋找味,尋找吃(雖然油漆味還未散去,雖然門口有成堆垃圾)。
寫到這里我心中只有一種感覺——餓啊!
㈤ 以擺脫飢餓為話題英語作文
Should rich countries help poorer ones?
Today, the world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losely linked. Trade has increased and the movement of people between countries is greater than ever before. However, billions of people still live in poverty, and in many places, the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is widening. This essay will look at the arguments for and against helping poor countries.
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helping poor countries. First of all, there are humanitarian reasons. Like indivials who give to charity, many countries feel it is their religious, social, or moral ty to help people in other countries who are suffering from famine, drought, war, or disease. However, many rich countries also donate money for political or diplomatic reasons. They want to maintain a relationship of dependency with the recipient, or simply to influence the government and direction of the country. A further reason why many countries help poorer ones is for economic reasons. The donors may want to control the supply of commodities such as oil, water, or wheat. Alternatively, the richer country may want to ensure markets for their own procts, whether these are planes, computers or shoes.
However, although our humanity makes us want to help eliminate poverty and suffering, we must examine the real needs of poor countries and implement solutions that will benefit both them and us
㈥ 以「需要」為話題的800字作文
改變自己
一棵在深山裡長了好多年的大樹,被修剪了枝葉後移栽到新建的公園里.人們圍著它,議論著.一個說:「沒有這次移栽,它不會被人賞識,要被人賞識就要改變自己的生存環境.」而我卻要說:「要被人賞識就要改變自己!」
每個人都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但世界不會為你而改變,環境也不會主動去適應我們自己.因而,我們只能去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進而取得成功.
也許,我們沒有莊周夢蝶的浪漫,沒有莊子那「泥濘中亦可」的超然;也許,我們無法像彷徨鬥士魯迅一樣以血薦軒轅,深刻揭示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劣根性;也許,我們沒有海倫凱勒那雖然盲聾但卻以心靈探求未知世界的勇敢.但至少,我們可以改變自己,讓自己接受《莊子》的熏陶,讓自己接受《吶喊》《彷徨》的強音,讓自己接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洗禮,藉助書籍,讓心在潛移默化中沸騰,改變自己.
當為官僅七十多天的陶淵明掛印田園歸隱山間時,他改變了自己.官場的黑暗,是他無法改變的,變的只能是自己.於是不為五斗米折腰,與菊為伴,雖然仕途不復,但他高潔的志向卻被歷史所賞識,為後人所銘記.當「御用文人」李白呼喚自己放養於青崖間的白鹿即騎訪名山時,他改變了自己.朝廷希望他吟風弄月歌功頌德,而他卻只想一展鴻鵠之志,無法改變官場的他,只得改變自己的志向.於是寄情於山水,縱覽名山大川,雖然未能圓自己的經天緯地之夢,但卻造就了半個詩歌的盛唐,為後人所傳頌.他們改變自己,同時也改變了時代,雖不被時人欽慕,但卻被後人銘記,在歷史的蒼穹中閃閃發光.
那些不能改變自己的,只能被環境淘汰.高爾斯華綏筆下《品質》中的老鞋匠雖然擁有全城最好的製鞋手藝,但卻不願改變自己,致使無法跟上機器化的時代,堅持手工制好每雙鞋,最終餓死在自己的鞋鋪中.改變自己,方能跟上時代的腳步,方能不被環境淘汰.
改變自己,方可以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釀成歷久彌香的瓊漿,方可以不凋的希望和不滅的夢想編織絢麗輝煌的彩虹,方可以永恆的執著和頑強的韌力築起固若金湯的鐵壁銅牆……
改變自己!
㈦ 以但是為話題的作文800字
悔與悟悔
在度過的十幾個春秋中,有多少個幻想,有多少回痛苦,又有多少次悔恨......太多太多了。其中在我記憶的閘門前經常徘徊的那次,雖令我後悔,但又使我懂得了許多。
那是五年級下學期一個晚上放學回家後的事了。
那天,數學小考我才考了七十多分,心情可不好了。媽媽高興地把我接回家,就急忙做飯去了。通常這時我是要去寫作業的,可才考了七十多分,我以前還沒考過這么低呢!因為這幾道題還被打了手心,所以就沒心情寫作業了,我拿來遙控器便看起了電視。
飯快做好時,媽媽出來看看我,誰知我在看電視,便似乎有些生氣地說:"快畢業考試了,別看電視啦,寫作業去吧.寫完作業再復習復習."我一聽可不高興:"人家學習了一天了,不能休息一會兒呀!天天累人了!」
媽媽也沒說什麼,但臉上的笑容已飛走了。該吃飯了,我倒關上了電視,寫起作業來。媽媽把飯億准備好了,便叫道:昕昕,吃飯啦!快點!吃完飯再希望!"我一聽這,一是還不覺得餓,二是心情也不好,便吵道:"叫什麼!剛開始寫作業就叫吃飯。我不餓!不吃!"脾氣一向很好的媽媽聽了這話,倒給我吵了起來:"不吃拉倒!餓的是你!人不大脾氣還不小!"聽了這話,我更氣了,說:"餓就餓.是我餓不是你餓,你管不著!"然後起身"咣"把門關上了.之後,我聽到"鐺!"一聲,媽媽把凳子狠狠地放在了地上,她很生氣。
事後,我越想越後悔,媽媽那是好心呀!雖說媽媽當時不了解我的心情,但是我實在不應該跟她發脾氣呀!媽媽為了我做了那麼多,而我現在又可以還她什麼呢僅僅有的是珍惜她給我的一切付出。而我做到了沒有為了鬧情緒竟和媽媽吵架.我後悔莫及,但我也要從此關心媽媽。
㈧ 飲食文化以吃為話題的作文800
中國有著幾千年吃的文化,有一句古話:「民以食為天」,吃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吃的變化是可以體現出那個國家,那個民族的變化。解放前,那個時候的中國窮得叮當響,伙食自然好不到哪裡去。於是中國勞動人民充分發揮他們的挖掘能力。集體上山進嶺挖野菜`草根`樹皮……
瞧瞧那時的人們的健康意識多強,只吃綠色植物。而且他們還別出心裁,每天變著花樣吃,比如:野菜炒草根`草根樹皮湯,有時挖到幾條蚯蚓就加菜,實在豐富。但吃下去就不是那麽回事了,又苦又酸,連膽汁也嘔出來。結果由於「偏食」,營養不全面,個個都是面黃肌瘦的。現在我總算明白我們是怎樣打敗日本和國民黨的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解放後,情勢一片大好,伙食改善了不少,吃的變化更多了。可沒過幾年,又碰上大旱災。但咱們中國人不怕,吃不了大米就吃番薯。由於當時我國的番薯儲存量相當大,平均每人每天三根番薯,早午晚各一根。番薯的澱粉量比米飯多幾倍,但又是由於偏食,缺乏維生素,許多人因發水腫而死。那時可謂「屍橫遍野」,此時我深感偏食的可怕,也深感鄧小平和袁隆平對中華民族的大恩。自從鄧小平爺爺改革開放以後,吃的又變化了許多。天天白米飯`紅燒雞伺候著。
這吃的變化足以體現出中國人是越來越富了,人們吃的也越來越好了。21世紀,這個國家差不多成了「胖子樂園」,放眼望去,滿街跑著大胖孩大胖女的,實為壯觀。誰都知道那是由於偏食造成的。天天吃著高糖高脂肪的食物,能不胖嗎,還造成高血壓高血糖等病普及化。要照這樣浪費下去,中國用不了多少年又會變成吃野菜的時代。吃的變化總是隨著社會的變化,人們行為的變化而變化著的。歷史總是重復著的,再富的家也會被二世祖給敗光的。在改善伙食的同時,也不要忘記了吃野菜的日子。
吃,是門不簡單的學問。艱澀深奧,錯綜復雜,要細細分來,充當一門大學課程也不為過。
這吃的第一境界,叫「大嘴吃四方」,天下的東西,能吃的統統都吃,吃遍五湖四海,吃遍山川五嶽,讓天下的美好全部在我肚中,全部在我心中。這一境界,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因為這一境界不僅靠嘴大,更靠心大。因此要達到這一境界,首先要有一顆足夠「大」的心,心懷古今,虛懷若谷,能忍天下不忍之事,能懂天下不懂之惑,這天下便是我心,我心便是天下,達到此等,便可放嘴大吃。
這吃的第二境界,叫「有膽的撐死,沒膽的餓死」。很明確,就是要有膽。見過的沒見過的,聽過的沒聽過的,碰見就吃,遇見就嚼,沒有什麼不敢吃的,學學人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那是何等氣概!有很多美味,都隱藏在醜陋的外表下,因為真正的美味不需要華麗的外表來吸引人們的目光,害怕,懦弱只會錯過更多,所以,有機會就敢發揮自己,讓機遇從嘴邊溜走,那比餓更難受,更無奈。不管烏里吧嘰,不管惡心巴拉,只要能吃,就敢甩嘴大嚼,達到此等,將不會有美味與你錯過,將不會有機遇與你擦肩。
這吃的第三境界,叫「飯後一聲笑」,吃完了飯,不論山珍海味,不論糙米粗糠,放聲一笑,便可精神百倍,吃了虧,笑一笑,受了委屈,再笑一笑;失敗,挫折通通都來了,還要笑一笑,這樣,就沒有什麼可以影響你的食慾的,也不會阻礙你為下次的成功做准備了。不過,這笑可不是傻笑,更不能嗷嚎大笑,而是開朗的笑,就像,就像終於還清債務,長舒一口氣,淺淺一笑。笑後要會思考,不要同一個錯,犯了一次又一次。若能嘴裡含著樹皮草根也會笑,若能丟了工作也會笑,若能面對恐懼、面對失敗也會笑,那麼,從此以後,沒有什麼可以阻攔你成功的腳步了。
吃的境界,是人生的表現,怎麼吃,就有怎樣的人生,慢慢提升吃的境界,就是提升思想的境界,人生的境界,靈魂的境界。吃的最高境界,是一種玄妙的境界,達到那一層,便掌握了命運,便掌握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