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20全國一卷作文以巧藉由頭手法開頭應該怎麼寫呢
從人物的品質入手寫,進行擴展,找到與他們具有相似品質的人物,寫出故事,在延伸出自身要為國家努力奮斗,舉出一些國家的實時大事,比如寫管仲就可以聯繫到新冠肺炎中勇敢無畏奉獻自己的醫護人員們。
❷ 作文的萬能開頭
俗話說「千古文章意為先」,好的立意可以整體提高文章的格調,是專寫好作文的最關鍵一環。屬
所謂「立意」,顧名思義即指確立文章的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雖然立意受題目限制,但好的立意卻有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無論作文命題如何,立意都要求真、真善、求新、求深、求明,以健康的心態看人看事,看生活,謳歌真善美。
因此立意是忌假、大、空、俗。一篇好的作文要避開這幾方面來確立要表達的中心。
除了命題作文外,其他半命題作文或材料作文,都要擬一個醒目的標題,力求精緻、新穎的基礎上點明文章主旨。也就是如果是需要命題的作文,立意構思在先,擬題在後。
❸ 求順序式的作文開頭。。。。。
順敘也稱正敘,敘事的手法之一。順敘就是按照事件發生、發展的時間先後順序來進行敘述的方法,先發生的先說,後發生的後說,很講究「先來後到」的原則。用這種方法進行敘述,好處是事件由頭到尾,次序井然,文氣自然貫通,文章顯得條理清楚。使用順敘法,必須特別注意剪裁,做到詳略得當、主次分明。是敘事性文學作品常用的敘述方式。
順敘記述法,是指按照事情發生發展的先後順序來進行敘述的寫作方法。它是一種最常見、最基本的敘述方法。其特點是能使文章的層次與生活實際相一致。運用得當,可使文章眉目清楚、條理分明、有頭有尾、結構完整。對於作者來說,便於把握線索、組織材料;讀者也易於了解所敘的來龍去脈,符合一般讀者的閱讀習慣。然而,順敘記述法的短處在於平鋪直敘,缺少變化。因此,在具體運用時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要突出重點,注意材料的剪裁取捨,不要記成流水賬。二是要多種表達方法結合使用,不可一敘到底。三是要在敘事中寫人,不能只見事不見人。
如:《感恩老師》的開頭
如果我們是祖國的花朵,那麼老師就是園丁,用汗水澆灌著我們;老師像紅燭,燃盡了自己,照亮了別人。正是如此,老師為我們花費的心血數不清,寫不盡,說不完……
記得每次上課的時候你的眼睛總是注視著我們,每當有同學開小差,不認真聽課的時候,你總是走到那位同學的座位前,輕輕地敲敲他的桌子,說:「要認真聽課哦!」並給一個鼓勵的笑容。每當放學的時候,你總是最後一個走,無論多麼惡劣的天氣,你總是比我們來的早。記得有一次放學時,下著暴雨,有位同學沒有帶雨傘,你就把自己的傘給了那位同學,並對那位同學說:「我家離學校不遠,跑一會兒就到了,你先走吧!」第二天你就感冒了,一直打噴嚏,但你還是堅持來上課。老師,您是不滅的火種,點燃我們心中的理想,點燃我們心中的希望;老師,你是一條小溪,滋潤大地,使大地永不幹竭;老師,你是大海,無私地奉獻著,使我們這些小魚快樂地成長。
❹ 由頭類作文該如何去寫
何謂「由頭」?就是由此說開去的一個「引子」,一個「話瓣兒」。好的「由頭」,均有益於議論文的生發。魯迅先生的代表性雜文,基本上都有一個精彩的「由頭」,如《最藝術的國家》的開頭說:「我們中國的最偉大最永久,而且最普遍的『藝術』是男人扮女人。這藝術的可貴,是在於兩面光,或謂之『中庸』——男人看見『扮女人』,女人看見『男人扮』。表面上是中性,骨子裡當然還是男的。」斯言一出,下面揭露「中庸」的虛偽性就順流而下,勢如破竹了。作文要有好由頭作文要有好由頭,要寫文章的人對此問題重要性,都很清楚,只是怎樣才算好由頭,如何去找好由頭,又讓很多人迷茫不已。牽扯出來的又有若干小問題,對此筆者有一點粗淺思考,現寫出來,作引玉之用。由頭是什麼作文要有好由頭,那麼「由頭」是什麼?「由頭」就是由此說開去的一個「引子」,一個「話頭」。「由頭」是引發議論的一個話題,但非正題,為議論性文體所用。這里的議論性文體,不只是規范性的議論文,也包括議論性散文、雜文等。作文要有好由頭,言說「由頭」,其文體方向已經非常明確地指向了議論性文體。所以,作文要有好由頭,基本是針對議論性文體而言,是議論性文章寫作要有好由頭。怎樣才算好由頭好文章要有「吉祥三寶」——「鳳頭」、「豬肚」、「豹尾」。好的「由頭」即是「鳳頭」,有神來一筆之味。好「由頭」里有生命的機趣、生活的沉想、智慧的火光。它是思想的瞬間寫意,是智者的詩意頓悟。好「由頭」不單用於行文開頭以引正題,亦可用於行文中間與結尾以過渡與回轉。在行文論證中不時回指「由頭」,能使文章起承轉合自然嚴巧,又使內容深沉嚴肅而不失靈動活潑。魯迅《春末閑談》里的「細腰蜂」,《拒絕平庸》里的「風沙渡」「寫微博」都在開頭、中間、結尾紆迴流走。何永康教授如是說——以「由頭」開篇,「由頭」必須精彩:一要令人眼睛一亮,讓人產生閱讀的興趣;二要短小精悍,以最經濟、最漂亮的文字敘述最有用的信息。以「由頭」開篇,要對「由頭」進行分析,找准一個「小」、「深」、「新」的角度,以此立論,布局全文;忌諱就事論事,文章的主體部分應「放得開」——有所發散,有所生發,文末還應「收得攏」。好的議論性文體,都有一個好由頭,比如魯迅先生代表性雜文,基本都有一個精彩「由頭」,如《春末閑談》,開篇交代一個特定時空——「正是北京(一九二五年)春末」。作者以故鄉盛夏細腰蜂捕捉青蟲的「閑趣」為「由頭」鋪展開,閑談細腰蜂毒針的神奇功能,聯想到「聖君,賢臣,聖賢,聖賢之徒」盡力施行的「各種麻痹術」,再聯系現實中「治人者」的「治之之道」,於閑話漫筆之中,對舊時統治者精神控制術手段及其失敗作了辛辣諷刺。這個「細腰蜂」由頭不只飛在開頭,也穿行在文中各處,使得文章搖曳生姿。再如2011年江蘇高考作文《拒絕平庸》有兩篇滿分作文,由頭選得也相當好。一篇以赴考途中不經意看到的小餐館招牌「風沙渡」為由頭,聯系現實人生,闡述拒絕平庸、不做平庸之人的重要性必要性。另一篇滿分作文是以「評述自己在「用微博」方面拒絕平庸之舉」為由頭,用蘇東坡、林紓等人拒絕平庸的典型事例闡明「要拒絕平庸,就要不甘於平凡,不淪於庸常,以發自內心真情和思考來踏出自己的路」的事理。文章起筆不凡,切入巧妙。此二文成功與「風沙渡」「用微博」等「由頭」選得好不無關系。好「由頭」在哪裡好的「由頭」從生活中來。魯迅《春末閑談》里的「細腰蜂」,《拒絕平庸》里的「風沙渡」「寫微博」都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誰都能看到,感受到。我們要學會捕捉這些生活中的精彩由頭。要捕捉到精彩由頭,就必須做生活的有心人。要熱愛生活,熱愛人生。也要樂於觀察,勤於思考。好的「由頭」也可從閱讀中來。做一個有心人,在閱讀中搜集一些有內涵的趣聞軼事,常常能夠提煉出好的「由頭」來。比如蘇格拉底的「打雷之後必會傾盆大雨」、季羨林「為陌生大學生照看行李」的趣聞,就是相當有內涵的,可以做為由頭來論述「肚量」「胸懷」「修養」「容忍」「淡定」「超脫」「平易」等等命題。一旦有了好「由頭」,後面的行文議論,便容易觸類旁通、有所拓展了。提取細枝末節為「由頭」人事物象的場景總體上說是庸碌瑣碎蕪雜的,而所有的精華又都藏於庸碌瑣碎蕪雜中,就如居里夫人所提煉出的一克鐳,那種驚世的光芒原只深藏於小山一樣的瀝青殘渣中。雖庸碌無常卻又不時閃現。我們要做的,便是從庸碌瑣細蕪雜中提煉那有著鐳一樣特質的細枝末節,來呈示真實、親切、自然的生命內蘊。比如嚴冬堅守於枝頭的孤葉,那一份執著,那一份頑強,無須多言,自能無數次觸動有心人無限溫柔的心弦。撿拾啟人深思的物象為「由頭」客觀事物、自然現象中常常隱含著人生哲理。比如雪地上孩子的腳印,比如小霧般穩停半空的蜂蟲,寂寞如空屋的蟬蛻,壓彎草葉轟然墜地的晨露,荒涼小徑邊的斷石殘碑,燦爛照耀坎坷的落日,飄搖歌舞或坦然安卧的落葉??以此作為「由頭」,可以直入物象的本質,讓人頓生的生命震顫。
❺ 分享中心的作文開頭
分享生命
許小麗
孤寂人生,誰來聆聽你心中的清音?望眼未來,誰來領略你眼中的精彩?
山青青,水盈盈,彈一曲「高山流水」,震徹群山,激揚層浪。於是俞伯牙與鍾子期共同欣賞這份相遇相知的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那份默契與和諧是上天鑄造的,所以,知音與你分享的不只是感覺,還有嚮往。鍾子期既死,伯牙亦無心苟活於世。於是摔琴自棄。分享,卻也如此凄涼。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夜清輝遍灑胸臆,量這些大小杯兒怎能盛得起?是離愁,還是思念?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相思豈是一個人的事,在千里之外,有人與你共同分享相思的苦酒。苦後便是甜,分享後便是快樂。寂寞的醞釀,思念的醇香。東坡的思念,系在千里之外的孤墳,而孤墳內的思念,卻充盈在世間。別擔心一人承受,隨時都有人與你分享……
失去後才知道珍惜,擁有時卻毫不在意。於是李煜嘆道:「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故國重遊,無限江山。當李煜獨自憑欄,獨自感傷的時候,需要有人來分享他的悲涼。那會是誰呢?他的國家在風中沉睡,他要向風兒寄託他的哀思,向雨兒傾訴他的悲苦。淅淅瀝瀝的一場春雨,幫他分享了一切痛苦。春雨紛紛,籠走一切哀傷。原來有時分享的不只有快樂,還有苦痛。
執著的追求需要不懈的努力,而阿炳卻在獨自守著那份感覺。那同樣是在追求,對音樂以美的無限嚮往。他希望人們能夠分享他的快樂,那就是對「春江花月夜」的贊賞。二胡用它的顫悠悠的音撥動了人們內心深處的那根弦,輕輕一捻,便生出無限情愫。那對美的欣賞,如果美單單只存在於世,而無人欣賞無人分享,那將會如枯萎的花,一瓣一瓣凋謝,落了一地的哀傷。分享美的一切,便是對生活的信仰。
分享是一種博愛的心境,學會分享,就學會了生活。
分享是一種思想的深度,深思的同時,你分享了朋友的痛苦。
分享是一種生活的信念,明白了分享的同時,明白了存在的意義。
快樂的分享,痛苦的承擔。在你與人分享的時候,就肩負著一份重任。讓他更快樂,讓痛苦全部溜走,讓陽光灑滿你的心靈。
鼓起勇氣,讓我分享你的生命!分享月光
中秋的月光下,每個人都享受著同樣的光芒,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想像。
我們分享月的清凈涼爽。風兒笑了,蟬也靜想。我們在一色的青暉下得到愜意。我們和樹木草禾一起,我們和雞犬貓驢一起,我們和所有的生物一起,分享一樣的清涼。只不過我們又想起了炎夏,和不久會來臨的冬涼。人啊,畢竟不同與其他,人總是這個世界的主宰,人的思想總是那麼悠長……
我們接受月色的素淡。這是一種安寧的選擇,這是一種質朴的狀態,這是老莊們追求的世界。同樣的一個月亮下,人的認識就是這么的不一樣:有人追逐燈紅酒綠,有人謀劃陞官發財,有人安於現狀,有人為國奉獻畢生力量……
我們聆聽月下的笙歌,我們欣賞詠月的詩行。千百年來,人們對月感慨,對月吟唱。人們起舞,人們歡暢。一個民族的文明在月下延長,一個個時代的文化在月下閃光。21世紀的時代之歌,在今夜登場。看霓虹閃爍,彩旗飄揚;聽頌歌曲曲,詩詞流淌;望萬里江山,處處笑語歡盪。
我們沉浸入對月的幻想。從古到今,人們把更多的想像放在月亮上。人們幻化了的思想,那些夢想,都無一例外地送給月兒,盼望它成為明天早上的真實。有想像就可能成為現實。阿波羅登月的那一天就成了人類實現夢想的日子。我們的夢想還在延續,我們期待,在中國探月工程實現的時候,有幸第一個真的飲一杯吳剛捧出的桂花酒,得見嫦娥的面象,並能邀她回家逛逛……
我們感受月下的悲愁憂傷。滿月象徵團圓。滿月下,也就成了那些遊子們懷鄉的由頭,成了愁緒滿腔的憂男怨女們離散悲歡的比對對象。是啊,人生能有多少如意?不如意者常有。團圓固然人人期望,分別也不能完全由人。況且,在我們國家的建設里,在我們的邊防線上,還有多少人在奮斗,不眠。和他們相比,那些個閑愁離恨又算得了什麼呢?!看那些個情山恨海里撲騰的人事,我們根本用不著悲傷。
我們品嘗滿月的幸福甜蜜,我們懷念月影下的情深意長。我的眼前,是一幅幅畫面:婆娑的柳樹影下我們在嬉鬧,一個個影子在跳躍、拉長,那柳枝綰成的鞦韆在飄逸飛盪,驚悚的尖叫聲充滿耳旁;玩累了跑到奶奶的懷抱里聽那遙遠的故事,仔細瞧月影里嫦娥的身影,和桂花樹下吳剛掄起利斧砍樹的聲響……
我們展望對月的寄託期望。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年年有今日,月月有團圓。我們早就該放下那許多愁怨,我們本不該把什麼都算到月亮頭上,我們的夢想,我們期望,都不能太過虛幻,我們只能腳踏實地,才能實現一個個理想。一代代人為之奮斗的事業,從來都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繼續。我們期待,終有一天,五星紅旗在月宮上升起,就連義勇軍進行曲,也從天上傳到我們每個人的耳旁……
讓我們繼續分享月光……
❻ 作文開頭方法有哪些
開篇或交代寫作緣來由,或自揭示全文主題,或直接進入情節。如2010年高考語文江蘇卷的作文文題「綠色生活」也較寬泛,所以找到合適的由頭,精巧切入,往往是成功的關鍵。閱卷中有一篇受專家賞識的標桿文是這樣開頭的:「那是一塊地,一塊青草地。那時的生活是綠色的,因為有這塊地。」考生從一塊充滿綠色的青草地切入,描寫綠色生活的閑適和舒暢,與後文因現代化進程中綠色生活的漸漸消逝而失落、惋惜形成鮮明對比,入題快且機智。
開篇通過議論,直接點明主旨。如2010年高考語文全國卷Ⅰ一篇高分作文《父親的根》就是通過議論入題的:「父親種了大半輩子的田,即使生活好了,他依舊奔忙於田間,因為那是他的根,寧忘一世業績,不忘生存之根本。」暗合漫畫中中「貓有魚吃還捉老鼠」。
這類開頭簡潔明快,直截了當。讀了開頭,就能立刻抓住文章的中心,考場作文更提倡這種入題快的開篇。
❼ 作文開頭
破解話題作文
【考點詮釋】
話題作文是近幾年中考和高考中被廣泛使用的一種作文命題形式,所謂「話題」,就是談話的中心和由頭,由某個設置好了的「話題」所引發出來的作文就是「話題作文」,它的出現,給學生以充分的施展空間,大大地解放了學生的思想和心靈,為許多優秀考場作文的呈現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展示舞台,因此,許多重要的考試,都不約而同地使用這一種命題形式。話題作文又稱之為「三自作文」,即題目自擬、文體自選、立意自定,它能很好地檢測出考生的開放性思維和創新意識,並且能較好地考查考生的材料裁剪、語言表達和結構組織等作文能力。
【經典考例】
1、以「閱讀自然、閱讀社會、閱讀人生」為話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002年廣州中考作文題)
2、請以「智慧•簡單•勇氣」為話題,自擬題目,提示:考生可以從「智慧•簡單•勇氣」中任選一個為話題寫作,也可任選其中兩個話題目,還可以三個話題全寫。
(2003年廣州中考作文題)
3、親友相聚,與家人、親朋會有親密的對話;遨遊書海,與作者、作品會有平等的對話;走近自然,與山川、樹木會有親切的對話……請以"對話"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2004年佛山市中考作文題)
4、聲音無處不在:大自然中的風聲雨聲、蟬鳴鳥語;生活中的歌聲書聲,笑聲哭聲,親人朋友的安慰、鼓勵、批評;來自心靈深處的呼喚……其中,一定有某種聲音讓你難忘。它也許會讓你想起一段往事,也許會讓你產生豐富的想像,也許會讓你領悟到可貴的哲理……請你以「聲音」為話題,自擬題目,自選文體,寫一篇500宇以上的文章。
(2004年廣東省中考作文題)
【優秀例文】
1、2004年廣東省中考優秀作文
大自然的聲音
一考生
去年暑假時,我回到故鄉,至今想起,仍然回味無窮,因為那裡山明水秀,到處可以聽到大自然的聲音。
晨曦初露,村內到處飄飄緲緲,籠罩著一層輕輕的薄霧,猶如羞答答的少女蒙上一層薄薄的面紗,給人一種輕柔朦朧的美感。不久,拂面的清風吹走了薄霧,映入眼簾的是一片大大的荷花池。池中荷花千嬌百媚,有的亭亭玉立,有的鶴立雞群,有的則邊冒出水面的勇氣也沒有。這一景,流淌著淡淡的碧光。我猶如進入了蓬萊仙境,鳥語花香,一天的開始由大自然的美景拉開了序幕。
來到村後面的小山,只見青樹綠蔓,草盛花繁,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蜜蜂從睡夢中醒來,嚶嚶嗡嗡地開始了它一天的工作。蝴蝶也展開漂亮的翅膀,在繁花綠草中翩翩起舞。空地上,一群天真無邪的小孩在追逐吵鬧,追蜜蜂,撲蝴蝶,采鮮花……你爭我搶,玩得不亦樂乎。大自然在唱歌了,它以優美的旋律告訴我們——這是它的聲音,使人快樂的聲音!
再向前走,只聽見蟬鳴鳥叫。抬頭一望,只見畫眉、杜鵑在樹上跳跳走走,快活得猶如神仙。這樣一幅詩情畫意的圖畫,我還沒有欣賞完,一陣流水聲引起了我的注意。哇,大自然真的會妙手點睛!我趕快向小林走去,原來是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溪。溪水清澈見底,鵝卵石粒粒可數,小魚在水裡快活地游來游去,啊!大自然又為我們奏上一曲了。
其實,大自然的聲音處處可聽,只是現在人們都在忙碌,沒有注意到罷了。在緊張的生活中透不過氣來時,我們不妨到山間來走一走吧,大自然的聲音絕對會讓我們放鬆身心,心曠神怡,使我們產生豐富的想像,領悟到可貴的哲理,也讓我們久久回味,忘記一切世俗的煩憂。
敞開胸懷,接受一切屬於大自然的聲音吧,我們就會活得很開心!
佳作探勝:此篇作文是一篇寫景散文,具有濃郁的詩情畫意文韻。作者扣緊「聲音」這一話題,從大自然的角度構思文章,頗有新意,文章通過對農村自然風景繪聲繪色的描繪,尤其是對蜜蜂工作聲、蝴蝶拍翅聲、小孩嬉戲聲、蟬鳴鳥叫聲、流水聲等自然聲響的展現,不僅切合了話題主題,而且展現出了一幅秀麗歡樂的自然風光圖。文章語言細膩淡雅,文筆清新優美,不飾雕琢,營造了一種很美的藝術氛圍。此外,作者寫大自然的聲音,不純粹是客觀景物的描摹,還是對當代社會浮躁心態的一個批判,示意人們「不妨到山間來走一走」,在大自然中「放鬆身心,心曠神怡」,這又使文章主題得到了一個較高的升華,由此可見小作者的文章運思之精。
2、2002年廣州中考優秀作文
閱讀海
廣州一考生
朋友,你見過那浩瀚無際的大海嗎?看著那深藍的海與淺藍的天相接,海浪翻騰的聲音與海鷗飛翔的叫聲互相點綴,那種氣勢,那種壯麗是否令你至今仍難忘懷?
記得在很小的時候,我隨家人來到一個不知名的海灘度假,剛到,我就被眼前的大海吸引住了,不斷跑來跑去為這壯麗的景色歡呼。「好美呀!」突然間,我想起行動不便而留在家的爺爺,心想:讓爺爺也感受一下這美麗的海水,怎麼樣?於是我便把壺里的水都倒掉,一邊小心翼翼地裝水,一邊想像爺爺看到這美麗海水時高興的樣子。誰知,當我滿懷歡喜地拿起水壺,卻發現壺里的水是透明的!我像發現新大陸般跑到媽媽的身邊,不斷地喊著:「媽媽!媽媽!原來海水會變色。」母親望著天真的我,微小,撫摸著我的頭說:「孩子,海水並沒有變色。」「怎麼會?你看一下!」她仍然微笑著:「你聽我說,其實每一滴水都有很淺很淺的顏色,只是肉眼看不到罷了,但是,當這一滴匯聚到千千萬萬滴水中,就能顯示出它美麗的顏色。當它們是獨立存在時,顏色就不明顯;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就像是一滴水,僅僅一滴水,力量是很有限的,只有把我們每一個人都團結起來,就能夠顯示出大海一樣的力量來。」
當年對這話還似懂非懂的我,只是點了點頭,便又跑去玩了。直至去年,觀看中國隊與阿曼隊的世界盃小組賽時,我竟然哭了,我哭,並不只是因為中國隊沖出亞洲,還因為我看到了觀眾台上的球迷,不斷地齊聲唱起國歌,不斷為中國隊打氣,哪種凝聚力量是無法阻擋的,而球場上的中國隊也發揮出11個人的力量,勇破敵陣,爭取勝利。這使我又想起關於大海的那一句話,那一刻起,我才真正懂得什麼叫團結就是力量,什麼叫萬眾一心。
佳作探勝:有的文章以文採取勝,有的文章以情感見長,有的文章以結構顯眼,本文是以哲理出彩的。作文題目是「閱讀自然、閱讀社會、閱讀人生」為話題,關鍵是把握好「閱讀」的深層次含義,它不是停留在一般意義上的瀏覽、默讀,而是具有觀察、思考、領悟等意思,本文作者很好地抓住了這一點,選取「海」這一自然景觀,而在「海」的閱讀中,迴避了常見的雄渾、豪邁、壯闊等著眼點,而從「一滴水與整個大海」的關繫上,引申出一個生活哲理,立意頗為獨特。在行文中,作者按時間順序,徐徐寫出了自己領悟海的過程,文章也由此逐步深入,文章開闔自如,收放有度,觀點鮮明,結構和諧,足見作者構思的精心,對於初中生來說,堪稱一篇考場佳作。
【寫作策略】
話題作文以話題的廣泛性、文體的自主性、內容的開放性、立意的靈活性和表達的自由性受到了廣大考生的普遍歡迎,也是當前命題者較為喜歡採用的一種命題方式。話題作文題目一般由四個部分構成:材料、提示語、話題及要求,寫好話題作文,必須牢牢把握話題作文的「三自」特點,積極利用話題所給予的寫作空間,充分展示自己的寫作才能。具體來說,又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一、審好話題,把握要旨。
話題作文並非要淡化審題,相反考生只有審好題目,才能寫出高質量的考場作文。審好題目的關鍵是要把握好話題的要旨,要善於分析題目,從題目中去獲取有用的信息。做好這一點,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要把話題和材料聯系起來考慮。話題中的材料起引入的作用,或提供一個事實或講述一則故事或展示一幅漫畫等等,對於考生把握和理解話題很有幫助作用,因此審題不能忽視材料的分析。二是要從語言的角度准確理解話題。話題往往是一個詞或一個偏正短語又或者是一個關系短語,要注意把握好話題的中心意思。
二、定好文體,注意規范。
文體的自由選擇,為考生開啟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有利於考生從自己的實際出發,把作文寫得更好。但從考場的實際情況看,出現的一大問題是,許多考生由於沒有注意文體的不同特徵,結果寫得「四不像」,嚴重地影響到作文的得分。因此,考生在動筆前,應先定好文體,注意不同文體的不同規范。在考場作文中,大體上可以把文體分為兩類:記敘文和議論文。其中記敘文可以寫成一般記敘文、記敘散文,也可以寫成小說;議論文可以寫成一般議論文,也可以寫成議論散文。記敘文要注意事件的敘述和描寫,而議論文要注意觀點的提出與論證。
三、用好語言,追求文采。
作文講究語言的選擇、組合、揣摩和應用,好的文章往往首先是語言表達的成功。考場作文為語言表達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因此,考生要用好自己的語言,在文從字順的基礎上,努力追求有文採的表達。要使語言富有文采,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一是語言哲理化,用有哲理的句子或段落增添文采。二是語言詩意化,用充滿詩情畫意的語言來記敘、描寫或議論。三是語言修辭化,通過修辭的手段如比喻、排比、引用、擬人等,使句子亮麗起來。四是語言多樣化,即藉助語言內容的豐富或者語言句式的多樣,使句子更具魅力。
四、想好構思,爭取創新。
近幾年話題作文的實施,造就了許多具有獨特構思的作文。構思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運思過程,同時也是影響作文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考生要培養好自己的作文構思能力。在構思過程中,考生要在正確把握文題的基礎上,努力爭取富有創意的構思,讓自己的文章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訓練題目】
1、有父子二人有一天去郊外遊玩。父親沿著一條筆直的大路邊走邊看,很是高興。可是兒子盡選擇彎曲的小路走,有時還要爬坡、跨水渠,累得滿頭是汗。父親問兒子:「明明有筆直的大路你不走,偏要走彎曲的小路,這是何苦?」兒子說:「走彎曲的小路看到的景色多,看得真切,很有意思。」請以「彎路與直路」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2、以「爭辯」為話題,自選角度,自定文體,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3、有這么一個故事:美國總統杜魯門當選不久後,有位客人來拜訪他的母親。客人笑道:「有哈里(杜魯門)這樣的兒子,你一定感到十分自豪。」杜魯門的母親贊同的說:「是這樣,不過,我還有一個兒子,也同樣使我感到自豪,他正在地里挖土豆。」請以「同樣自豪」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
❽ 唐山舊南湖游記作文開頭和結尾極好的
寫作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這一點早已被一些目光敏銳的一線教師注意到了。他們不約而同地利用這一點,總結出各自的獨特的「公式」。
一、「框架式」作文法:
浙江省嵊州市鄭風雷老師設計的「框架」式作文法,意在讓學生可以像利用理科公式一樣,去利用這些「框架」。例如:
「框架」一:人物+外貌式。
例句:我爸爸40多歲,高高的個子,寬寬的肩膀。
「框架」二:關系+特點式。
例句:我最佩服的人要數我的同桌王斌了。他是一個樂於助人的好學生。
「框架」三:人物+外貌+點題式。
例句:我的朋友張彥,長著一雙不大但頂靈活的眼睛,她是我中學幾年最知心的朋友。
……
有了這么若干個「框架」,對作文感到無從人手的學生,至少知道怎麼開始去寫,敢於提筆了。
二、「套路式」作文法:
這一方法的首創者、河南省洛陽市第三中學的林永山老師指出:「所謂套路,實際上就是一個規律性的方法。它包括立意與立論的方法、布局結構的方法、技巧運用的方法和組織語言的方法。」據林老師講,他從名家名篇中總結、歸納出來的作文套路,已多達七八十種。限於篇幅,下面僅擇要介紹一些:
(一)記人作文「套路」
1.引聯式
睹物思人→聯想回憶→睹物議人→總結全篇。
例如中學教科書選用的《一件珍貴的襯衫》,就是這一「套路」的範文。使用這一套路的關鍵有三:一是在於「睹物」的「物」要找好,如一張照片、一本日記、一封書信等,凡是一件記錄著被回憶者品格與某些特殊經歷的物品,均可作為引起聯想的觸發物。
其次,是所回憶的故事要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某些品質,並且要與引起你產生聯想的觸發物相照應。切莫寫成觸發物是觸發物,主體部分人物的行為與觸發物無干。
第三,是結尾「睹物議人」,它的作用之一是總結全篇點出文旨;作用之二是與開頭照應。因此,從什麼地方聯想開去還應再回到什麼地方去。這個思路實質上是一種倒敘的形式。只不過是因物而引出回想,不是因事而引起的回想。
2.轉情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為:恨的產生→恨的淡化→愛的萌生→愛的發展→愛的深化。或者反過來:愛的產生→愛的淡化→恨的萌生→恨的發展→恨的深化。
例如中學教科書所收的《荔枝蜜》,作者由於被蜂蜇而恨它,後來聽說蜜蜂以為人要傷害它才蜇人,它一蜇,也就耗盡生命而活不了多久了。於是就原諒了它——恨的感情淡化了。後來偶然喝了一杯荔枝蜜,覺得生活都是甜的,於是想去看看蜜蜂這個「小生靈」。由於吃了人家的蜜欠了情,於是關心之情隨之萌生。到了蜂場一看,蜜蜂「對人無所求,給人的卻是極好的東西」。悔恨內疚與敬慕熱愛交織在一起,不禁嘆道:「多可愛的小生靈啊!」接下來以蜂喻人,並夢寐以求自己也變成了一隻小蜜蜂。在當時倡導知識分子勞動化的時代,恰切地表露了作者願做人民中普通一員的心跡。
運用這一式應注意四點:一、開始的貶抑應適度,為下文由恨轉愛留餘地,埋伏筆,不然下文就無法轉了。因此開始的恨一定是誤解,是偏見一類的東西。二、要注意以後的每次感情變化的原因要可信、自然。三、要注意結尾的褒揚升華要有方。楊朔是做了個夢,當別人都在做夢時,你就可以清醒地寫篇日記,沉思著凝望遠方等待。四、要注意加工題材,原有的材料不可能都是由五個階段構成,初學習時,一定要對材料進行補充。缺少的部分,可根據已佔有的材料所形成的思維定勢適當用虛構來補充。這一式,初、高中學生經過兩三次訓練就可以熟練掌握。掌握了這一式,學生作文的思路會有一個飛躍性的進步。
3.議證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為:闡明中心→敘寫事實→總結照應。
運用這一式的第一步是用抒情的筆調,表露對所寫人物的總評價,點明文旨。第二步是從三個不同方面具體敘寫人物事跡,落實文旨。第三步是總結全文的記敘,照應文章開頭,再一次抒情議論、升華中心。能集中代表本式的名篇是《誰是最可愛的人》。
4.尋訪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為:尋訪緣由→尋訪經過→尋訪結果→尋訪感想。
本式是以尋訪為由頭,用尋訪經過去歌頌主人翁。這一式又可細分為定點尋訪和移步尋訪。如《驛路梨花》就是定點尋訪,尋訪的場所就是小茅屋。作者因在小茅屋投宿的方便,產生尋訪小屋主人的念頭,這是尋訪由頭。作者經過尋訪找到了小屋主人——小姑娘。可是進一步尋訪才知這小屋是解放軍建的,小姑娘只是守屋人,這是尋訪結果。留下的懸念是尋訪感想。
移步尋訪的典型篇目是《獵戶》,本來要尋訪A——董昆,由此回憶起B——幼年記憶中的尚二叔,順路先訪百中老人,最後才去見打豹英雄董昆。由此引發出保衛家鄉、保衛豐收果實的感想。
這一式的特點是多線索,在一主線之上,支線橫生。
5.紀傳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為:簡介概況→重點記敘→今日概況或卒年,卒後有關情況→簡要評價。
簡介的概況包括:姓名、生平、籍貫、家境、學業建樹等。重點的記敘是介紹其主要成就,一個成就一段。如果所記之人尚存,就寫其今日概況,如果所寫之人已故,就寫卒年情況與逝後有關情況,如影響等。最後是對其一生做簡要評價。這一式的典範篇目很多:如《柔石小傳》《陳涉世家》《張衡傳》等等。
設計這一式,主要是為了實用,在日常工作中,時常會遇到記寫人物生平的情況,學會了這一式,對將來的實際工作很有意義。
(二)敘事作文套路
1.倒敘式
本式的特定含義不同於平常所說的倒敘,是專指以事開頭的倒敘,如《火刑》《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都是以事開頭的,而《一件珍貴的襯衫》平常人們也稱倒敘,但它是以物開頭的。這一式大家熟知,就不詳細介紹了。只強調兩點,一是從什麼地方開篇的,結尾仍要回到什麼地方;二是開篇之事要能帶動全篇。
2.領悟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為:親歷一事→悟出哲理。
劉白羽親歷長江三峽的航行之後,悟出了「人們只要從洶涌的浪濤中掌握了一條前進的途徑,也就戰勝大自然了」的道理;某小學三年級的林婧同學,寫她跟著爸爸去挖野菜,她自己搶在爸爸前面,專挑大棵的挖,爸爸卻不慌不忙地在後邊挖小的。可是一個鍾頭過去了,她自己挖的大菜才剛蓋住籃子底,爸爸挖的小菜竟有半籃子。於是向爸爸問疑,終於悟出了不停地積攢,能積小成大、積少成多的哲理。並且將它推廣到學知識上,又悟出應扎扎實實不停地積累,不要一味貪大貪多的道理。
3.失得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為:為甲而去→因乙失甲→悵然若失→轉念領悟,所獲甚大。
本式的代表篇是《泰山極頂》和《雨中登泰山》。作者本為觀日出而去(甲),而由於天氣未見日出(乙),可是卻看到社會主義建設的另一幅日出與雨中奇觀,有獨得之樂(收益甚大)。這一式往往可以別開生面地立出新意,開入眼界。
使用這一式要注意兩點:一要注意意外之事的急迫性,非到不立即解決而不行的程度,不然放棄本來要做的甲事,而去做乙事,就不合情理;二要注意乙事辦完再回到去辦甲事上,從甲事未辦成的失中尋得,應感情細膩而真實,自然合理。
4.懸念式(溯因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為:設置懸念→探因解疑→解疑明旨。
這一式的代表篇目是《第二次考試》。陳伊玲初試成績優異,才氣過人,而復試為什麼落差極大,前後判若兩人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這是設置懸念,造成疑問。於是蘇林教授決定去探個究竟。一路所見,都是為突出陳伊玲的精神。這是探因的過程。原因找到了,原來她為救災,不顧自己明天就將考試的處境,寧肯失去個人的機遇,也不願置人民生於不顧。疑問排除了,陳伊玲的品質也突出了。
使用本式的首要問題是開篇的懸念,一是懸念設置要自然,結果要在情理之中;二是懸念要能帶動全篇。
5.集錦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為:
《任弼時同志二三事》《天山景物記》等都是這一式的典範篇目。其主要特點是開頭有個引子,引出話頭,然後從幾個不同角度記寫幾件事,這幾件事都能反映人物的品質,或反映開頭點明的文旨。
這一式無論記事、記人和抒情均可通用。記人可用來寫《我的×××》一類文章,記事可寫《×××市場行》一類文章,抒情可寫景物,如《××景物記》。
6.對比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為:①甲的高大等同於乙的渺小,如《一件小事》;②一個人行為幾個階段的對比:甲是乙→甲不是乙→甲是乙→甲不是乙……如《變色龍》。
除以上常用的六式之外,像雙潮式,運用得當,可收到行文跌宕起伏的效果。它往往用一個高潮(實質上並非全文的高潮)引出故事,用另一高潮(全文真正的高潮)來表現中心,如《黨員登記表》。如果用這一式來寫各種比賽,可收到扣人心弦的效果。
(三)抒情作文套路
1.參游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為:參游起因→
本式的特點,作者是文中的穿線人,由作者的目擊聯想來描寫景物、抒發感情。典型篇目:《難老泉)《雨中登泰山》(兼有兩式特點)等等。
吳伯簫在《難老泉》中,首先交代參游的原因是二十幾年前在這里打過游擊,帶著濃烈的懷想「踏進了山西」。然後移步換景,由山西到太原,由太原到晉祠,由晉祠再到難老泉,十分講究方位范圍。在大的方位順序上又虛實相間,實寫難老泉的現狀,虛寫難老泉的古代傳說,用聯想之法,串聯起古今的情景,表達出人民用智慧和血汗換來綠水常在,江山不老的主題。結尾用「最難忘的還是『難老泉』」一語再點參游收獲。
使用本式,題旨有的在行文中顯出,如《難老泉》,有的在文末點明,如《雨中登泰山》。選用哪種形式,主要據個人行文的習慣而定了。
使用本式應注意三點:一要注意眾多的景物應以作者行蹤為線串聯起來,移步換景,景不離步;二要注意每進一步,地點要交代明確,描寫要虛實相間,這樣才能清晰而深廣;三要注意描寫手法的使用,眾多的景物要詳略得當,詳處著力描寫,略處簡要概述。
2.靜賞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為:進入景點→依次靜賞→賞景聯想→離開景點。
這一式的代表篇目是《荷塘月色》。作者由於心裡不寧靜而想起荷塘,經過小煤屑路進入荷塘,這是進入靜景的欣賞地點。接下來依次先賞月下荷塘,次觀塘上月色,再覽塘周樹影。這是從下到上,從中間到四周地賞景。賞景之後觸發了作者的思鄉之情,又由江南水鄉的采蓮,想起《西洲曲》中的句子,相比今天游荷塘,卻沒有當年采蓮的生氣。這是賞景的聯想,以加深寫景的含義。作者想著走著,一抬頭已經到了家門。這是離開靜景的欣賞點。開頭是進入,結尾是走出,有進有出,首尾呼應。
用這一式應注意三點,一要注意進入景點的緣由要自然,最好能點到主題上;二要注意多角度寫主要的景物,至少要有三個角度;三要注意使用聯想,旨在與開頭所交代的緣由相照應,用抒發情感的方式來深化主題。忽視了這三點,這篇文章就成為一張簡單的多鏡頭照片了。
本式多用於寫靜景,故稱靜賞式。可用來寫山寫水,畫雨繪雲,草原樹林都可如此法去寫。
3.象徵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為:物的概述→物的性格→由物及人。
本式的代表篇目是《白楊禮贊》《茶花賦》等。其主要特徵是用物來象徵人,形在寫物,旨在象徵之人;二是卒意顯志,篇末點旨。用白楊象徵抗日精神,用童子面象徵祖國新貌。
4.情索式
所謂情索,就是以情為線索,來連綴景物。本式的套路模式為:情的緣起→情的積蓄→由情至人→情的歸結。
如朱自清的《春》,先寫人們盼春的熱切心情,在人們盼望之中,春的腳步近了。用一個「盼」字濃烈地寫出人們的情感。次寫四幅春光圖:有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和春雨圖。這四幅圖中都凝結著對春的摯愛之情,將情融進四幅圖中。再由景物到人物,繪了第五幅圖,即人們的迎春圖,完成了由景到人的過渡。最後用三個排比句來總結熱愛春天,珍惜時光,奮發向上的情思。這是感情的升華。
這一式看似處處寫景物,實是處處借景抒情,只是為情感找一個假託物而已。運用這一式的關鍵是要善於將景物特徵分解成若干個方面,從若干個點上來抒情。
這一式還可稱並列式,因為幾幅畫或幾個方面是平列關系。如《井岡翠竹》。
5.懷念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為:睹眼前景→思從前景→抒懷念情。
這一式實質上是借聯想來寫懷念中的景物,表達寄寓在這一景物上的情思。鄭振鐸的《海燕》先寫家鄉的兩幅春燕圖,再寫眼前的海上飛燕圖,從而表達對家鄉的懷念。其思路實際上是由今日觀海燕而想起舊時家鄉的燕,雖然海燕與家燕並非同種,一個「燕」字的相關點,勾起了他的聯想,借聯想去表達思鄉之情。
應用這一式時應抓住它的主要特點,即從一景聯想到相關、相似或相同的另一景。另一景中寄寓著作者的主要情感。這樣,就使文章內容的含量增大,不至於無話可說,寥寥幾語就把話說完。
6.敘史式
這一式難度較大,只作為一般了解,其套路模式為:一語統篇→分敘史實→撫今抒情。
《土地》和《內蒙訪古》等都是本式的典型篇目。
總的說來,抒情套路旨在教給學生在行文思路和結構框架上扎實地學會怎樣將感情寄託於景物中。
三、「入格式」作文法:
湖北省武漢市文華中學王先海老師,是風靡全國的「人格式」作文法的創立者。他認為,雖說文無定法,很難強求一律。但萬變不離其宗,各類文體大都有一定的基本結構——「格式」。作為中學生的作文基本訓練,倘能循「規」蹈「矩」,由人「格」到出「格」,「」中求活,當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下面,便是王老師總結出的一些常用作文「格式」。
甲、記敘文類:
(一)一般記敘文圖示:
解說:所謂睹物思人法,即由一件或兩件有意義的「物」(①②),引出一位或多位與該物有關的「人」(③)。再進而聯想到與該人(個體或群體)相關聯的典型的一件(或幾件)「事」(④⑤⑥),從「事」中體現出(或概括出)該「人」的性格、品質(⑦),最後回應點題,升華中心(⑧)。如《一件珍貴的襯衫》。
所謂議論法,即通過對曾經對你的人生道路或思想轉折有過較大影響或啟發的某件事或某言某行(①)生發議論,引發所記的「人」(②),再進而聯想到最能體現該「人」的性格、品質的幾件「事」(③④⑤),從而概括出該「人」的性格及思想品質(⑥),最後回應、升華(⑦)。如魏巍(我的老師》。
(二)復雜記敘文圖示:
1.聯想法:
解說:所謂「聯想法」,即由「人甲」(①)聯想到「事甲」(②)。再聯想到「人乙」(③),「事乙」(④),再進而聯想到「人丙」(⑤)、「事丙」(⑥),而後或同中比異,或異中求同,突出某個體或概括出其共同特徵(⑦),最後回應、升華(⑧)。形象間往往表現為因果聯系。
所謂「介紹法」,即由甲(①)介紹(或引出)乙(②),由乙介紹(或引出)丙(③),類推,最後仍歸結到甲(①)。形象間並不一定相互熟悉或有直接聯系。如《獵戶》:去訪董昆,聯想:董昆可像家鄉的尚二叔便介紹尚二叔;場長提議去訪「百中老人」,又介紹「百中老人」,而「百中老人」又「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引出一部「獵經」,而後董昆方「千呼萬喚始出來」。
所謂「直觀法」,是將你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見到的幾個不同人物自然地引入文章中來。作者(或「我」)即文章線索。如:「我」(①)准備回家,在路邊某公共汽車停靠點等車,正「過盡千帆皆不是」而焦躁時,「嘀嘀」兩聲喇叭響,原來是同學(或同鄉)甲(②)開著一輛中巴車停在跟前;「我」喜出望外,登車與甲話舊,甲說出「我」與甲都熟悉而與「我」久無聯系的乙(③);中途有丙(④,甲之同學或同鄉)搭車(或攔車與甲說話),由甲再介紹丙;「我」回家後去訪問丙,卻意外地遇上了丁(⑤),丁又誇甲和丙(⑥),穿連成一個故事,表現一個主題(⑦):或生活的浪花,或改革開放的春風給山鄉人民帶來的經濟的、精神面貌的變化;或謳歌某帶領大家共同致富的好領路人。如《巾幗群中領頭雁》。
(三)游記體散文圖示:
解說:所謂「定點換景」或「移步換景」,是從選好觀察點多角度描繪景物而考慮文章結構的兩種基本方法。它們往往交融使用。現分述如次:
定點換景,即觀察者選定一個觀察點後立定觀察(看、問、聽、聞、觸)某一景物,通過視角、視野的改換,從而多角度多層次地層示某景物的全貌。開頭部分(①)交待寫作背景、起因、目的或概述所寫景物的總特點(如美麗、雄奇、險秀等),或點明心境、主題(迷人、難忘、神往等);主體部分先描寫從第一個觀察角度所獲得的景物印象,即表觀察角度的詞語+景物及其特點(②),接著描寫從第二、三個觀察角度所獲得的景物印象(③④),格式同(②)……結尾部分(⑤)照應開篇,抒發感受,深化中心。如{我的空中樓閣)一文,作者在主體部分按時空交融的順序,不斷改換角度,或仰望,或平視,或側看,或斜睨,或遠眺,或近覷,或左顧右盼,或瞻前顧後,在多角度的描寫中充分展示了小屋的美:白天美妙的綠色背景下的小屋形象的清晰美;夜幕深垂的晚上小屋影子的朦朧曼妙美;破曉或人暮時,由於光線變化而導致的色彩變化的浪漫美……無不畢現了小屋的景物特徵。
移步換景,即動點觀察,一般按作者實際游覽的行蹤,或以作者刻意設計的行蹤為線索,有目的地選擇觀賞重點。以所見所聞所感的先後順序,依次展現景物特徵。如《雨中登泰山》《難老泉》《荷塘月色》《內蒙訪古》等皆是。
乙、議論文類:
解說:一般議論文指一般立語型命題議論文。首段(起)釋題意,亮出觀點,即「是什麼」(引論:①),接著正面例證論述(承)「為什麼」(②;詳),再從反面例證論述(轉)不「如此」將會導致什麼後果(③;略),正反(②③)比較、對照,互為印證,以突出正面觀點(本論);然後(合)說明應「怎麼樣」(結論;④),最後引申回應、深化中心(⑤)。
(二)特殊議論文圖示:
解說:讀(觀)後感重在「感」。首段為「讀(觀)」(①)所感知的內容;接著是「議(析)」(②)對你感受最深、啟迪最大的內容。提煉出觀點;然後是「聯」(③),即聯系社會、思想或生活實際,展開聯想,正反例議發感;最後是「結」(⑤),歸結引申。「讀(觀)」是「議(析)」的基礎,「聯」是「議(析)」的引申發揮,「結」則是對前述內容的綜合概括,引申深化。
解說:文學評論是對文學現象及文學作品進行分析、研究、評價的文章。中學生寫作文學評論,主要是針對文學作品的內容或形式方面的特點,或兩者兼而顧之,進行分析評價。其基本評論方法是「敘、析、評-」三者有機結合;首段(①)應交待所讀作品及其作者,概述其內容、特色,即總的評價或總的感受。主體部分(②③④),對原作品展開分析評論,其基本步驟為:首先分析評論原作晶的第一方面的特點(②),即原作品特點(分論點一)+引述原作品有關材料作論據十分析得出小結論;依次(③④)類推,步驟基本同(②)。
需要說明的是,若(②)的分論點在段首提出,以下敘、析,那麼(③)的分論點則可在該段末歸納得出;第(④)的分論點又可在段首亮出。如此,則可避免呆板而使行文搖曳多姿。結尾部分(⑤)歸結全文,進一步強調突出作者對原作品的總評價、總感受。
解說:思想評論是針對在日常生活、工作或學習中反映出來的「思想問題」進行分析、評議,以幫助人們明辨是非、弘揚正氣、糾正錯誤的文章。其基本結構是:文章的開頭(①),引述材料,略加分析,有的放矢地提出評論的中心論點,接著(②)由此及彼,引發聯想,列舉出類似的思想及其表現,揭示其普遍性;然後具體分析,辯證說理(③④);若是正確的思想,就應指出它好在哪裡,以及產生這些思想的動因何在;倘是錯誤的思想,則應挖根源,找危害,揭實質。該部分的文章重點,最好是運用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以增強說服教育的效果。最後回扣材料(⑤),提出解決思想問題的辦法,或發出號召,都來摒棄這種錯誤思想,或都能弘揚這種正確思想,總結全文。
4.供料作文
解說:引申型議論文基本寫法為:首段概引材料(①),可在首段段末也可獨立成段鮮明地亮出觀點(②);承上啟下,由點及面,正反結合,舉例論證(③④);聯系實際,深化中心(⑤);總結回應,畫龍點睛(⑥)。
比較賞析型議論文實則屬文學評論,但與一般文學評論不同的是該類文章在比較(優與劣;同質比異)中賞析,涉及知識面較寬泛,鑒賞層次較高。1996年全國高考作文對兩幅漫畫(《給六指做整形手術》《截錯了》)的比較賞析即是。下面就以此為例簡要說明該類文章的幾種基本結構式:
在文字表述上,可用「首先」「其次」「再次」或用數詞「第一」「第二」「第三」,最後綜述以顯層次;也可用「在內容(主題)上」,「在形式(畫功)上」、「綜上所述」等以明條理。無疑地,比較分析的過程即為比較賞析型作文的論證過程。
最後說明兩點:其一,文中的「(①)(②)……」僅僅為了顯示結構層次,可能有時與段重合,但並不完全等於自然段的標識;其二,上述結構程式便於操作,易於掌握,考試時不易失大分,對未人(或剛人)「門徑」的中學生確有裨益。但畢竟「」了一些,要達到由人「格」到出「格」到「」去「活」來的寫作高境界,尚待在實踐中靈活掌握,反復訓練,不斷創新。
限於篇幅,上面僅介紹了記敘文、議論文兩大類10餘種寫作「格式」,有興趣的同學不妨參閱羅威老師主編的《人格作文指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一書,該書詳細介紹了23種寫作「格式」。
老師的話
不管是「框架」也好,「套路」也罷,還是「格式」,其實基本思路大同小異,無非是有的細一些,有的粗一些。但其宗旨或者說目的,應該都是一致的,那就是都想為初學作文的同學提供一種規范,一個思路。同學們不妨借用這些「公式」入門,然後再力爭用活「公式」,並最終達到拋開「公式」的目的。
❾ 堅守本心的作文由頭
堅守本心
人生百年,轉瞬即逝,世間浮華,不過過眼雲煙,功名利祿也終將消散,然而總有一些倜儻非常之人,永載史冊,只因他們不求權,不求利,但求堅守本心。
堅守本心,則心正行直。「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諸葛亮,一代名相,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何者?因他堅守本心,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知天文,識地利,通奇門,曉陰陽,看陣圖,明兵勢,卻有大海之雅量,大儒之境界,忠君愛國,守正惡邪。羽扇輕搖,搖出的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智慧;寬袖微拂,拂出的是統軍御將威四海的妙計。他為蜀國吐血數升仍理政至深夜,因他堅守本心,因他心中有要為後主留下河清海晏的天下的念頭。孔明堅守本心則明善惡,知是非,坐得正,行的直。
堅守本心,則恬淡悠然。「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陶淵明,依山而居,結廬而舍,採菊種豆,觀鳥賞雲。他不為五斗米折腰,不為世俗所累,不為權貴所擾。堅守本心,隱居南山。只要堅守本心,披星戴月又如何,夕露沾衣又如何,草盛豆稀又如何,東籬採菊、雞鳴狗吠又如何?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庭前花開花落,我自寵辱不驚;天外雲卷雲舒,我仍去留無意。榮華富貴,非其所欲,糞土耳;卑躬屈膝,非其本心,遠去也。於南山之下,聽風又飄飄,看雨又瀟瀟,苦累又何妨,但使願無違。
堅守本心,則瀟灑豪放。「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青蓮,酒入豪腸,三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七分小城劍氣,綉口一吐就半個盛唐。他堅守本心,不堪驅使,不甘禁錮,筆墨縱橫間,已遠游天水之巔。除了他,誰敢「天子呼來不上船」?除了他,誰能「千金散盡還復來」?除了他,誰能」仰天大笑出門去「?他是詩仙,卓爾不群,豪放不羈。他敢大聲吟出」群集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堅守本心,何必在政壇上矯揉造作,你爭我奪?文壇上一枝獨秀,獨領風騷,一樣青史留名,流芳百世。天地蒼茫,獨詩仙在雲端上睥睨天下;宇宙洪荒,獨酒仙在虹霓間俯瞰眾生。
堅守本心,把蕪雜的名利摒棄,把喧囂的都市隔離。品一本經典,啜一口香茗,神遊世界之外,魂飛天地之巔。堅守本心,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