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形容人活該的句子。比如自作孽不可活。
搬起石頭砸到自己的腳。。
⑵ 自作孽不可活的上一句是什麼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自作孽不可活:
孽:罪惡,災禍。指自己招來的罪孽或內災禍是逃脫容不了的
【出處】《尚書·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
《尚書·大甲》說: 「上天降下的災害還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無處可逃。」
⑶ 自作孽不可活的近義詞
自作孽不可活
近義詞:
自作自受,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自討苦吃,多行不義必自斃.
釋義:
自作孽不可活,指自己招來的罪孽或災禍是逃脫不了的。出自《尚書·商書·太甲》。
⑷ 自作孽不可活,下一句是什麼
這句話沒有下一句,只有上一句:「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釋義:假如是命運的懲弄,那麼還可以憑借自身的意志與行動去違抗,假如是自己招來的罪孽或災禍是逃脫不了的。
出處:《尚書·太甲》
作者:先秦諸子
創作年代:周
原文: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
翻譯:太甲說:「假如是上天懲罰的災禍那麼還可以憑借一己之力違抗,假如是自己招來的罪孽就逃脫不了。」這句話就是這個道理啊。
造句:古話說「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她這就是自己把自己葬送了。
孟子曰:「不仁者可與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樂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與言,則何亡國敗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淪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孔子曰:『小子聽之!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
出處:《孟子·公孫丑上》
作者:孟子
創作年代:春秋
釋義:孟子說:「不仁義的人難道可以和他商議嗎?他們對別人的危險心安理得,從別人的災難中牟利,把導致家破國亡的事當作樂趣。不仁的人如果可以和他商議,那怎麼會有國亡家破的事發生呢?
從前有首兒歌唱道:『滄浪的水清呀,可以洗我的帽纓;滄浪的水濁呀,可以洗我的雙腳。』
孔子聽了說:『弟子們聽好了啊!水清就用來洗帽纓,水濁就用來洗雙腳,這都是因為水自己造成的。』
所以,一個人總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為,別人才侮辱他;一個家庭總是先有自取毀壞的因素,別人才毀壞它;一個國家總是先有自取討伐的原因,別人才討伐它。
《尚書·太甲》說:『上天降下的災害還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無處可逃了。』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⑸ 「自作孽不可活」上面一句是什麼
1.
「天作孽來,猶可違;自作孽,不自可活。』
2.
自作孽不可活:
孽:罪惡,災禍。指自己招來的罪孽或災禍是逃脫不了的
3.
【出處】《尚書·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
《尚書·大甲》說:
「上天降下的災害還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無處可逃。」
⑹ 自作孽不可活的上一句是什麼
天做孽尤可恕,自做孽不可活。
出處是:
太甲》曰:「天作孽,猶可
違;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
翻譯:《尚書·大甲》說:
「上天降下的災害還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無處可逃。」
這是原文。
⑺ 自作孽不可活前一句是什麼
尚書·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
⑻ 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這是一句俗語,表示一個人如果自招災禍,是沒有辦法逃避的。
拓展資料:
天作孽內,容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是一個常用的漢語短句,意思是"如果一個人自招災禍,那是沒有辦法逃避的",跟"自取滅亡"、"咎由自取"、"罪有應得"同義。它的原話是"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違,迴避。逭,逃脫。
出處
《尚書·太甲(中)》:"王拜手稽首曰。予小子不明於德。自厎不類。欲敗度。縱敗禮。以速戾於厥躬。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
示例
《孟子·公孫丑上》:孟子曰:"仁則榮,不仁則辱。今惡辱而居不仁,是猶惡濕而居 也。如惡之,莫如貴德而尊 士,賢者在位,能者在職。國家間暇,及是時明其政刑,雖大國必畏之矣。《太 甲》曰:' 天 作 孽 , 猶 可 違 。 自 作 孽 , 不 可 活 。 此之謂也 。"
造句
例:這個土匪殺害了許多老百姓,現在被政府鎮壓了,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