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想了解有關奧黛麗赫本的事跡
1929.五月四號,原名艾達.凱瑟琳.凡.荷音斯塔.赫本勒斯頓(Edda Kathleenvan Heemstra Hepburn-Ruston)的奧黛麗赫本出生於比利時的布魯塞爾(Brussels)。
她的母親艾拉.凡.荷音斯塔(Ellavan Heemstra)是荷蘭人,父親約瑟夫.赫本.勒斯頓(Joseph Hepburn-Ruston)則是英國人。
她有二個同母異父的哥哥:大哥亞歷山大(Alexander)和二哥伊恩(Ian),分別大她八歲和四歲。因為父親的工作性質的關系,赫本幼年時經常在英國和荷蘭二地旅行。
1934.
為了改變赫本過度內向的個性,五歲的時候,經由母親的安排,赫本被送到英國一所可供住宿的學校念書。到了假日,赫本便住在一個礦工的家庭里,以便學好英文和英國的生活習慣等。
1935.
赫本的父親忽然不告而別,拋下他們一家人而自己前往英國了。這件事在赫本幼小的心靈上創下了很大的傷害。
在這同時,赫本也開始上芭蕾的課程,並隨團到布魯塞爾演出。這些經驗也是後來赫本一度曾經十分希望成為一名專業的芭蕾舞者的原因。
1938.
赫本的父母親正式離婚了。雖然約瑟夫(赫本的父親)在赫本的希望和要求下取得了探視權,約瑟夫實際上並沒有來看她。
1939.
二次大戰繼續。赫本的母親認為赫本回到荷蘭會比留在英國安全。於是讓赫本搬回荷蘭和他們在一起。於是此時已經習慣說英語的赫本又得拚命學荷語。
1940.
五月,德軍進駐荷蘭的Arnhem(赫本和家人住的地方)。凡.荷音斯塔(Van Heemstra)家的財產被洗劫一空。
1941.
赫本進入Arnhem School of Music,開始真正地正式接受芭蕾舞課程的訓練,一直到1944中。她在這段時間成為老師心目中的得意門生。
然而食物短缺卻越來越嚴重了,常常只得煮些野草充飢,赫本和家人經常在飢寒中度過。
1942.
這是悲慘的一年。赫本的五個舅舅因為支持荷蘭的反抗軍而遭納粹黨處決。赫本也親眼目睹城鎮上的青年被納粹軍槍殺的慘狀。赫本的大哥亞歷山大也為了不被德軍抓去而走避。才十三歲的赫本與母親只有投靠她的祖父巴朗.凡.荷音斯塔(Baronvan Heemstra)。
1943.
雖然國家陷入戰火中,赫本對音樂和舞蹈的熱愛卻有增無減。這段時間,赫本除了經常在隱密的房間里表演外,她也和當時的許多小朋友一樣,為反抗軍傳遞一些秘函。
1944
赫本的舞藝更精進了。她甚至開始一些私人芭蕾舞教授,以貼補家用。
然而就在同年,她也因為身體虛弱而停止舞蹈的學習。
1945.
此時,十五歲的赫本已有一百六十八公分左右,體重卻只有四十公斤。除了因長期飢餓所造成的營養不良外,她還患有氣喘、黃膽及其它的疾病。這樣的童年經歷影響到赫本後來的新陳代謝,使她終生形體消瘦。
這一年,赫本和母親搬到阿姆斯特丹,並且開始和荷蘭知名的舞蹈家桑妮雅蓋斯凱爾(Sonia Gaskell)習舞。雖然後來赫本已經無法支付學費,桑妮雅仍讓她繼續學舞。
1946.
赫本成為桑妮雅的得意門生,後來並曾在阿姆斯特丹的Hortus Theatre有過一場表演。一個評論家寫到赫本的演出時說:「雖說沒有最好的技巧,她的潛力無限。」
這一年,經由朋友的引薦,赫本開始為一些攝影師擔任模特兒的工作。
1948.
赫本和母親來到倫敦並作了短暫的停留。在這里她通過著名的Marie Lambert芭蕾舞學校的甄試並獲得獎學金。然而因為籌不足學費,只好暫緩入學的時間。
回到荷蘭後,奧黛麗赫本通過試鏡,在一部半紀錄片性質的荷蘭片Nederlandsin Zeven Lessen里扮演一個KLM航空公司的一名空職人員的小角色。這部電影被視為赫本的電影生涯的第一個作品。
之後,赫本和母親再度回到倫敦,以便回到芭蕾舞學校。
為了幫助赫本,母親艾拉曾做了許多卑微的工作。學校的Lambert女士也讓赫本乾脆住進她家。總算暫時不必擔心吃住問題的赫本在這段長達六個月的時間內,除了全心全意跳舞外也開始在周末時兼任模特兒的工作。
雖然十分希望能夠成為一名出色的專業舞蹈家,十九歲的奧黛麗卻也逐漸地明白自己現在的年紀和過高的身高已經使她很難成為一名頂尖的舞者了。
這一年,赫本和另外三十九個人擊敗其它一千名甄試者,同時成為音樂劇High Button Shoes所需要的四十名合音演唱員。
1949-1950.
由於在HighButton Shoes里的表現受到注意,赫本受邀繼續參加另一個音樂劇Sauce Tartare里演出。這部舞台劇在倫敦的Cambridge Theatre四百三十七場的演出都相當成功,赫本也一面上發聲和編舞的課程,以精進自己的演出。
音樂劇SauceTartare的延續作品Sauce Piquante在1950年的四月推出。雖然賣座不如Sauce Tartare,赫本的表現仍受到報章雜志的注意。一連串成功的演出使得赫本開始有機會在一些電影,如「野燕麥」(One Wild Oat)、「天堂笑語」(Laughterin Paradise)、「少婦故事」(YoungWives'Tale)和「械劫裝甲車」(The Lavender HillMob)里出現,雖然扮演的角色都並不重要。完成電影「械劫裝甲車」之後不久,赫本結識了二十八歲,經營卡車建造事業的英國富商之子詹姆士漢森(James Hanson),兩人不久開始相戀。
1951.
赫本終於在電影「雙姝艷」(The Secret People)里首次扮演次要的角色。在這部影片里,赫本得以展現她在舞蹈方面的才華。
「雙姝艷」拍攝期間,赫本繼續接下在電影「蒙地卡羅寶寶」(Monte Carlo Baby)里的一個次要角色。
在「蒙地卡羅寶寶」的法國拍攝地點,法國小說家Colette看到了奧黛麗赫本,馬上認定赫本將是她的百老匯舞台劇Gigi里的主角的最佳人選。Colette於是鼓動赫本前往美國紐約參加Gigi的演出。
隨後不久,赫本又順利通過導演威廉韋勒(William Wyler)在倫敦舉行的試鏡,膺選為即將拍攝的美國派拉蒙電影「羅馬假日」一片的女主角。二個合約在身的赫本,首次沒有母親的陪同,獨自的前往紐約。
這一年的十月,舞台劇Gigi的綵排開始。赫本的表現卻不盡理想,被安排更多的聲樂訓練。Gigi正式開演後,赫本的努力果然沒有白費,雖然這部舞台劇本身所得到的評價不高,赫本的表現卻得到眾多的肯定。
Gigi首演當天,前來探訪的男友詹姆士漢森(James Hanson)正式向赫本求婚,二人當場宣布訂婚。
1952.
五月三十一日,因為派拉蒙公司希望盡快開始電影「羅馬假日」的拍攝工作,舞台劇Gigi提前結束了在紐約的表演。當晚,赫本直飛羅馬展開工作。原本打算在電影開拍前結婚的赫本和漢森也因此而暫緩了他們的婚期。
「羅馬假日」的拍攝終於在九月完成,回到美國的赫本又隨即開始了長達八個月的GiGi全美巡迴演出。期間赫本宣布取消她和漢森的婚約。赫本表示:「我想,我太愛我的工作了。」取消婚約後的赫本與漢森仍然維持朋友的關系。
1953.
八月,「羅馬假日」正式在美國上映。除了影片本身所受到的好評外,赫本也因本片從一個影壇新人一夜間大放異彩。她清秀典雅的臉孔瞬間同時出現在各大報章雜志上,著名的「赫本頭」也開始成為坊間少女們的流行發型。
就在葛雷哥萊畢克(Gregory Peck)為他自己和赫本主演的電影「羅馬假日」的首映所舉辦的宴會上,赫本認識了她未來的先生-梅爾法利爾(MelFerrer)。
雖然身兼演員/導演/作家三職的梅爾法利爾整整大了赫本十二歲,也離過二次婚,他的才華顯然深深地吸引著赫本。他們倆彼此都為對方留下了極好的印象。
因為「羅馬假日」的成功,派拉蒙公司馬上和赫本再次簽約,並為她量身訂作了下一部電影「龍鳳配」(Sabrina)。並於同年的九月在紐約長島開始了「龍鳳配」的拍攝。
赫本也因這部片子而和當時在服裝界正嶄露頭角的年輕法國設計師Hubertde Givenchy結識,開始了二人日後長達四十年的合作關系。
同時,梅爾法利爾也送給赫本舞台劇Ondine的劇本,看過後十分滿意的赫本便同意與梅爾聯袂演出。
這年的年底,赫本的母親飛到紐約與赫本團聚。
1954.
二月十八日,舞台劇Ondine首演,佳評如潮。這時赫本也獲知她在「羅馬假日」里的演出已得到奧斯卡金像獎的提名。
三月二十五日,赫本以「羅馬假日」里的安娜公主(Princess Anne)一角而贏得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三天後,她以舞台劇Ondine里的演出再奪下一座東尼獎(Tony Award)。
隨著Ondine的繼續演出,赫本開始因為抽煙過度而身體不適。在醫生的建議下,她在七月三日結束了演出,並赴瑞士調養身體。
不久,梅爾特地飛到瑞士向赫本正式求婚,赫本欣然同意了。九月二十四日,赫本與梅爾結婚了。瑞士也從此成為赫本的家。
這一年的年底,赫本很開心地發現自己懷孕了。
1955.
赫本再度以「龍鳳配」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女演員的提名。可惜敗給同時以「鄉下姑娘」(The County Girl)入圍的葛莉斯凱麗(GraceKelly)。
同年三月,赫本不幸流產。渴望有孩子的赫本十分失望和悲傷。
這一年,盡管有許多的工作機會,堅持絕不讓事業影響家庭的赫本推掉了所有必須離開她夫婿的演出邀請,而接下了由她和夫婿梅爾同時演出的派拉蒙電影「戰爭與和平」。
這部電影結果不但在評價上令人失望,在票房方面的表現也不甚理想。
面對一波又一波涌進來的劇本,赫本仍繼續推辭,只接下了與佛列德艾斯塔(Fred Astaire)合演的「甜姐兒」(Funny Face)。
1956.
「甜姐兒」在好萊塢拍攝三個月後繼續轉到巴黎完成外景部份。她的母親艾拉和夫婿梅爾也經常陪伴在側。
同年,「甜姐兒」完成後的一個月,赫本馬上開始了由她和長她足足二十八歲的男星蓋瑞古伯(Gary Cooper)聯手演出的「黃昏之戀」的(Loveinthe Afternoon)。
此片在巴黎出外景的時期,赫本則經常利用周末飛往法國南方探視正在法國執導The Vintage的梅爾。
1957.
一月,赫本和夫婿合作NBC電視台的電視影片「魂斷梅耶林」(Mayerling)。僅管這部影片當時曾獲得極高的收視率,NBC電視卻因為它的評價不佳而決定以後不再考慮任何由赫本和梅爾合作的拍片計畫,梅爾本人也開始退居幕後,專心於導演和製片的工作了。
為能夠陪伴當時在西班牙和墨西哥拍攝The SunAlso Rises.的梅爾,赫本之後又推掉了許多演出機會,其中還包括著名的「安妮的日記」(Diaryof Ann Frank)。童年時期活在戰火下的恐懼的陰影顯然讓赫本無法再去回憶這些痛苦的經驗。
不過,在夫婿梅爾的鼓勵下,赫本倒是接演了「修女傳」(TheNun's Story)以及之後由梅爾執導的「綠廈」(Green Mansions)。
1958.
「修女傳」先在羅馬的Cinecitta Studios開拍,之後移師剛果(Congo)展開外景部分的拍攝工作。這段漫長而艱辛的拍攝過程,讓嚴重脫水的赫本一度出現腎結石的現象。
「修女傳」末期的收尾工作便在赫本欠佳的健康情況下,斷斷續續地在在回到羅馬後完成了。這部在1959的7月18日上映的電影結果為華納電影創下新的賣座紀錄,並榮獲八項奧斯卡金像獎的提名(包括赫本本身的最佳女演員提名)。
接著赫本又開始了由梅爾執導的「綠廈」(Green Mansions)的拍攝工作。在同年十一月完成的「綠廈」結果比「修女傳」先推出,但卻慘遭既不叫座又不叫好的命運。這次,矛頭又再度指向一向不被媒體喜愛的梅爾。
這時,赫本又再度懷孕。
1959.
雖然希望能夠休息,但為了履行之前簽下的片約,赫本仍然開始了她的一部電影-恩怨情天(The Unforgiven)的拍攝工作。期間赫本一度不慎從馬上跌下,受到嚴重的摔傷並因此住院。經過將近一個月的調養,赫本終於能夠繼續地將影片完成。
拍攝工作結束後,尚在懷孕當中的赫本回到Burgenstock休息待產,只是不幸地又再度流產,情緒也陷入嚴重的低潮。
同年,一心一意盼望能和梅爾共組家庭的赫本再度懷孕。這次,她推掉了所有的片邀,包括著名的「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及一部希區柯克(Alfred Hitchcock)的電影,只同意接下生產後才開拍的「第凡內早餐」。
1960.
一月十七日,赫本在瑞士的Lucerne生下了他和梅爾的第一個(也是唯一的)孩子,取名尚恩赫本法利爾Sean Hepburn Ferrer。
同年九月,赫本重回工作崗位,開始在紐約拍攝電影「第凡內早餐」。為了能夠親自看顧寶寶,赫本經常將小尚恩帶到片場。
1961.
十一月,「第凡內早餐」在美國上映,票房十分理想。
雖然這部電影的原著小說的作者原本意屬由性感女星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擔綱,然而赫本的表現不但得到許多影評的激賞,她本人也因「第」片而第四度贏得奧斯卡金像獎的提名(雖然最後並未得獎)。
1965.
第十八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英國女演員
1990.
第四十七屆金球獎西席·地密爾獎
1993.
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1988-1992.
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
⑵ 奧黛麗赫本 經典事例
■在赫本成名前,她曾受訓成為一名牙醫助理。
■赫本曾對《人物》雜志透露,她非常羞愧自己的鞋碼是10號。
■在傳記《奧黛麗·赫本的私密肖像》中提到,赫本曾發誓體重永不超過103磅。而事實上,除懷孕期間外,她確實成功地遵守了誓言。
■1990年有一種鬱金香的品種以奧黛麗·赫本的名字命名。
■1992年,赫本被診斷出患乳腺癌癌細胞擴散到盲腸、回腸和結腸。後來通過第一次外科手術切除了1英尺長的感染部位,並開始做化療;但在第二次外科手術時,醫生判定由於癌細胞擴展面積過大,因此無法治癒。
■2006年,赫本在《蒂梵尼的早餐》中所穿過的紀梵希設計的著名黑色長裙「小黑裙」,由倫敦克里斯蒂拍賣行做公開慈善拍賣,估價5萬~7萬英鎊。但在拍賣日12月5日,一位通過電話競拍的神秘買主最終以46.72萬英鎊(約合92萬美元)買走了這件長裙,創造了電影演出服裝新的拍賣紀錄。根據拍賣行方面透露的唯一信息——「買家是歐洲人」,英國媒體猜測買家不是貝克漢姆的妻子「辣妹」維多利亞,就是曼聯球星魯尼的未婚妻科琳·麥洛克林。原因是維多利亞和科琳都是赫本的粉絲,身材纖細的赫本的裙子只有維多利亞和科琳這樣苗條的女性才能穿得下。維多利亞之前已經擁有了一條赫本曾經佩戴過的鑽石項鏈,而科琳在自己的豪宅也專設了一間「美容房」,房間裝潢頗具好萊塢舊日影星風格。
■赫本分別在1955年、1960年、1966年和1975年四次擔任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頒獎嘉賓,是女演員中次數最多的一位。
■美國電影協會評選的百大愛情經典影片中,有5部是赫本主演(次數與亨弗萊·鮑嘉相同)的,分別是:《羅馬假日》(第4)、《窈窕淑女》(第12)、《龍鳳配》(第54)、《儷人行》(第57)以及《蒂凡尼的早餐》(第61)。
■到2007年為止,奧黛麗·赫本和凱瑟琳·赫本是奧斯卡影後中僅有的一對姓氏相同的人。
■赫本是美國四大藝術獎項大滿貫「四冠王」的第5位得主,也是奧斯卡獎、托尼獎和艾美獎表演「三冠王」的第13位得主。
■1953年的奧斯卡影後小金人由瓊·赫爾肖特頒發給赫本;40年後,赫本獲得了1993年的奧斯卡瓊·赫爾肖特人道主義獎,而此時他們都已離世。
■赫本在《甜姐兒》中的角色原型是現實人物蘇茜·帕克(Suzy Parker),後者在該片中「粉紅豹」(Think Pink)一幕里客串了一位時髦舞者。
■赫本曾被邀與馬龍·白蘭度一起出演影片《櫻花戀》(Sayonara),以飾演片中的日本新娘一角。赫本後來解釋說,她不太可能飾演一名亞洲人,因為沒人會相信,只會引來嘲笑。「雖然劇本很有趣,但我知道我演不了。如果你們試圖說服我,那非常遺憾,我將會很生氣。」
■赫本曾為了拍攝《甜姐兒》而回絕了電影《金粉世界》(赫本曾在舞台劇《金粉世界》中出演主角),但有趣的是,最初她的經紀人也回絕了《甜姐兒》,但赫本在讀過劇本之後重新做了決定,另外她母親在片里客串了一位人行道上的咖啡館客人,而在「安娜·卡列尼納號」火車一幕中的小狗就是她的寵物「出名」。
■赫本回絕了電影《安妮的日記》里的角色,因為在二戰時,年幼的她在荷蘭目睹了納粹士兵公開在街上處決犯人以及把猶太人成群趕上火車送往集中營的場景,參演這部影片會給她帶來很多痛苦回憶。
■假如赫本當時知道《窈窕淑女》的製片人傑克·L·華納(Jack L. Warner)將會拿掉她在片中的所有原唱歌曲時,她將不會接拍伊萊扎·杜麗特這一角色。
■沒有得到《轉折點》(The Turning Point)中安妮·班克羅夫特(Anne Bancroft)所飾的角色是赫本最大的銀幕遺憾。「就是那部電影」,赫本後來坦承,「一部從我指間溜走的電影。」
⑶ 我最欣賞的人奧黛麗赫本作文
1929年5月4日,上帝親吻了一個小女孩的臉頰,奧黛麗·赫本誕生了。
或許將全世界的溢美之詞疊加在奧黛麗·赫本身上也不為過,然而,赫本的美麗,絕不僅限於她在熒幕上塑造的美好形象,還包含在她那顆慈善的心裡。
從1988年到1993年,赫本將自己生命中的最後五年全都獻給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一次,在索馬里的難民營,赫本走進一間簡陋的屋子,許多飢餓的孩子在那裡等待食物。長長的隊伍中間,有一位小女孩,飢餓使她看起來很虛弱。當她的目光觸及赫本的時候,立刻呆住了。隨後,小女孩扔下手中的盤子,跑向赫本,並且緊緊地抱住了她。那一刻,她們之間的感情似乎遠遠超出了對生存的渴求。同行的兩名攝影師都無法舉起相機拍下這個鏡頭,因為他們覺得,這個時刻只應屬於赫本和小女孩。
在生前的最後一個聖誕節,赫本將她的朋友薩姆·萊文森寫給孫女的一首詩讀給她的兒子西恩和盧卡:
美麗的雙唇,在於親切友善的語言。
可愛的雙眼,要善於看到別人的優點。
苗條的身材,要肯將食物與飢餓的人分享。
美麗的秀發,因為每天有孩子的手指穿過它。
優雅的姿態,來源於知識同行。
……
在赫本溫暖而安靜的葬禮上,她的兒子西恩又把這首詩送還給了自己的母親,它正是赫本一生美麗本色的寫照:親切、優雅、友善、助人。
素材運用
愛心,經過歲月的洗練,讓我們看到它的底色,那就是簡單、真誠。愛人者,人恆愛之。因為對他人的愛,赫本也感受到了世人對自己的愛,她這一生,受人尊崇,永享愛戴。
話題拓展 善、偶像、愛心
⑷ 跪求奧黛麗赫本的英語作文
Audrey Hepburn (4 May 1929 – 20 January 1993) was a English-Dutch actress and humanitarian.
Born in Ixelles, Brussels, Belgium, as Audrey Kathleen Ruston, Hepburn spent her childhood chiefly in the Netherlands, including German-occupied Arnhem, Netherlands, 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She studied ballet in Arnhem and then moved to London in 1948, where she continued to train in ballet and worked as a photographer's model. She appeared in several European films before starring in the 1951 Broadway play Gigi. Hepburn played the lead female role in Roman Holiday (1953), winning an Academy Award, a Golden Globe and a BAFTA for her performance. She also won a Tony Award for her performance in Ondine (1954). She was also a member of the International Best Dressed List since 1961.
Hepburn became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film actresses in the world and performed with notable leading men such as Gregory Peck, Rex Harrison, Humphrey Bogart, Gary Cooper, Cary Grant, Henry Fonda, William Holden, Burt Lancaster, Fred Astaire, James Garner, Peter O'Toole and Albert Finney. She won BAFTA Awards for her performances in The Nun's Story (1959) and Charade (1963) and received Academy Award nominations for Sabrina (1954), The Nun's Story (1959), Breakfast at Tiffany's (1961) and Wait Until Dark (1967).
She starred as Eliza Doolittle in the film version of My Fair Lady (1964), becoming only the third actor to receive $1,000,000 for a film role. From 1968 to 1975 she took a break from film-making to spend more time with her two sons. In 1976, she starred with Sean Connery in Robin and Marian. In 1989, she made her last film appearance in Steven Spielberg's Always.
Her war-time experiences inspired her passion for humanitarian work and, although she had worked for UNICEF since the 1950s, ring her later life she dedicated much of her time and energy to the organization. From 1988 until 1992, she worked in some of the most profoundly disadvantaged communities of Africa, South America and Asia. In 1992, Hepburn was awarded the 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 in recognition of her work as a UNICEF Goodwill Ambassador. In 1999, she was ranked as the third greatest female star of all time by the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⑸ 我的偶像 奧黛麗赫本作文
奧黛麗赫本是好萊塢永遠最受歡迎的電影明星之一。她不僅在美國,而且在世界的其他地方都很有名氣。1993年奧黛麗赫本去世時,全世界都為失去這樣一位絕世美人、優秀的演員、偉大的人道主義者而哀悼。赫本1992年5月4日出生於比利時。很小的時候她就學習芭蕾。她喜愛跳舞。她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成功的芭蕾舞演員並且她努力來做到這樣。在她進入電影事業前,她把她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芭蕾舞訓練中去。在成為好萊塢巨星以前,她已經是一位模特了。
1951年,在拍攝《蒙特卡特羅寶貝》的時候,赫本遇到了著名的法國作家科萊特。赫本的美貌和魅力深深地吸引了這位作家的注意力。科萊特寫了一部名為《琪琪》的小說。這部小說後來被改編成了劇本。科萊特堅持認為赫本是出演這部戲的最佳人選。這一事件標志著赫本成功事業的開端。之後不久,赫本就被選去演好萊塢電影《羅馬假日》中的主角——一位年輕的公主。這部電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赫本立刻就出名了。因為這部電影,她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後來,她又參演了話劇《翁蒂娜》並且獲得了托尼獎。在她一生中,赫本獲得了四次以上的奧斯卡提名。赫本參加演出的一些著名的電影包括《甜姐兒》、《蒂凡尼的早餐》、《窈窕淑女》。1989年,赫本拍攝了她的最後一部電影——《直到永遠》,並且她飾演了一個天使,許多的人認為她演的就是她自己,因為在他們眼中,赫本本身就是一個天使。在她的整個演藝生涯里,赫本只演過一部電視劇《奧黛麗赫本之秘密花園》。她想通過向人們展示大自然的美好來提醒我們要保護環境。赫本的成就不完全只在電影業。人們記得她不僅在於她是一位出色的演員,而且在於她是一位把自己許多的時間都投入到慈善事業的偉大的人道主義者。她將她生命的最後幾年都花在了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密切工作中,以幫助世界其他地區的貧窮的孩子。由於她在這方面的努力,她被授予了許多榮譽。1992年,美利堅合眾國總統因她對慈善事業做出的貢獻,而授予她總統自由勛章。1991年,赫本發現自己患了癌症。1993年1月10日,她最後一次在自己的花園里散步。十天後,63歲的赫本在睡夢中安詳去世了。
⑹ 找《讀者》里一篇關於奧黛麗赫本的文章
一個會走路的夢
作者:慕容雙涵 來源:《讀者》
1929年5月4日,上帝親吻了一個小女孩的臉頰,於是奧黛麗·赫本誕生了。而在1993年1月20日赫本離開世界時,為赫本抬靈柩的是她的兩個前夫、晚年的同居男友和一輩子的藍顏知己紀梵希。只因為這個女人是奧黛麗·赫本,所以她的舊愛都不計前嫌,集合在一起,陪天使走完在人間的最後一程。
或許將全世界的溢美之詞疊加在奧黛麗·赫本身上也不為過,正如最初面試她的一名導演對助手說的那樣:「你看見過一個會走路的夢嗎?我今天終於看見了。」然而,赫本的美麗,決不僅限於她在熒幕上塑造的美好形象,還包含在她那顆慈善的心裡。
從1988年到1993年,赫本將自己生命中的最後五年獻給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她的日程表越來越緊湊,經常是一個飛行接著另一個飛行。盡管很疲憊,赫本仍然很樂於干自己的工作。
有人曾經問她,很多的不幸只依靠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是不可能解決的,為什麼還這么不遺餘力地做這些事情?赫本的答案永遠只有一個:「這好比你坐在自家的客廳里,突然聽見街上傳來一聲恐怖的尖叫,隨後是汽車猛烈的撞擊聲,你的心臟彷彿受到了強烈的沖擊,你從椅子上跳起來,跑到街上,發現一個孩子被車撞了,倒在血泊中。這時候你不會停下來去考慮到底是誰錯了,是司機的車開得太快,還
是孩子突然沖上馬路追逐他的皮球?這時候你應該做的就是抱起孩子,趕緊送他去醫院。」而奧黛麗·赫本在接受有關采訪或發表演說時的
開場白也通常是這樣一句:「還有什麼比孩子更重要呢?」
兩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攝影師曾經描述過這樣一件事情。一次,在索馬里的難民營,赫本走進了一間簡陋的屋子,許多飢餓的孩子在那裡等待食物。在長長的隊伍中間,有一位小女孩,飢餓使她看起來很虛弱。當她的目光觸及赫本的時候,似乎立刻呆住了。然後,小女孩扔下手中的盤子,跑向赫本,並且緊緊地抱住了她。那一刻,她們之間的感情似乎遠遠超出了對於生存的渴求。女孩或許從赫本的懷抱中得到了比食物更有用的東西——那些存在於人間的溫暖和希望。當時,兩名攝影師都無法舉起相機拍下這個鏡頭,因為他們覺得,這個時刻只屬於赫本和小女孩。
在生前的最後一個聖誕節,赫本將她的朋友薩姆·萊文森寫給孫女的一首詩讀給她的兒子西恩和盧卡:
美麗的雙唇,在於親切友善的語言。
可愛的雙眼,要善於看到別人的優點。
苗條的身材,要肯將食物與飢餓的人分享。
美麗的秀發,因為每天有孩子的手指穿過它。
優雅的姿態,來源於知識同行……
人之所以為人,必須充滿精力、自我反省、自我更新、自我成長;而並非向他人抱怨。
請記得,如果你需要幫助,請從現在起善用你的雙手。隨著歲月增長,你會發現,你有兩只手,一隻幫助自己,一隻幫助他人。
在赫本溫暖而安靜的葬禮上,她的兒子西恩又把這首詩送還給了自己的母親,彷彿正是赫本一生美麗本質的寫照:親切、優雅、友善、助人。
⑺ 提供一篇寫奧黛麗赫本的文章
一個會走路的夢
作者:慕容雙涵
來源:《讀者》
1929年5月4日,上帝親吻了一個小女孩的臉頰,於是奧黛麗·赫本誕生了。而在1993年1月20日赫本離開世界時,為赫本抬靈柩的是她的兩個前夫、晚年的同居男友和一輩子的藍顏知己紀梵希。只因為這個女人是奧黛麗·赫本,所以她的舊愛都不計前嫌,集合在一起,陪天使走完在人間的最後一程。
或許將全世界的溢美之詞疊加在奧黛麗·赫本身上也不為過,正如最初面試她的一名導演對助手說的那樣:「你看見過一個會走路的夢嗎?我今天終於看見了。」然而,赫本的美麗,決不僅限於她在熒幕上塑造的美好形象,還包含在她那顆慈善的心裡。
從1988年到1993年,赫本將自己生命中的最後五年獻給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她的日程表越來越緊湊,經常是一個飛行接著另一個飛行。盡管很疲憊,赫本仍然很樂於干自己的工作。
有人曾經問她,很多的不幸只依靠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是不可能解決的,為什麼還這么不遺餘力地做這些事情?赫本的答案永遠只有一個:「這好比你坐在自家的客廳里,突然聽見街上傳來一聲恐怖的尖叫,隨後是汽車猛烈的撞擊聲,你的心臟彷彿受到了強烈的沖擊,你從椅子上跳起來,跑到街上,發現一個孩子被車撞了,倒在血泊中。這時候你不會停下來去考慮到底是誰錯了,是司機的車開得太快,還
是孩子突然沖上馬路追逐他的皮球?這時候你應該做的就是抱起孩子,趕緊送他去醫院。」而奧黛麗·赫本在接受有關采訪或發表演說時的
開場白也通常是這樣一句:「還有什麼比孩子更重要呢?」
兩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攝影師曾經描述過這樣一件事情。一次,在索馬里的難民營,赫本走進了一間簡陋的屋子,許多飢餓的孩子在那裡等待食物。在長長的隊伍中間,有一位小女孩,飢餓使她看起來很虛弱。當她的目光觸及赫本的時候,似乎立刻呆住了。然後,小女孩扔下手中的盤子,跑向赫本,並且緊緊地抱住了她。那一刻,她們之間的感情似乎遠遠超出了對於生存的渴求。女孩或許從赫本的懷抱中得到了比食物更有用的東西——那些存在於人間的溫暖和希望。當時,兩名攝影師都無法舉起相機拍下這個鏡頭,因為他們覺得,這個時刻只屬於赫本和小女孩。
在生前的最後一個聖誕節,赫本將她的朋友薩姆·萊文森寫給孫女的一首詩讀給她的兒子西恩和盧卡:
美麗的雙唇,在於親切友善的語言。
可愛的雙眼,要善於看到別人的優點。
苗條的身材,要肯將食物與飢餓的人分享。
美麗的秀發,因為每天有孩子的手指穿過它。
優雅的姿態,來源於知識同行……
人之所以為人,必須充滿精力、自我反省、自我更新、自我成長;而並非向他人抱怨。
請記得,如果你需要幫助,請從現在起善用你的雙手。隨著歲月增長,你會發現,你有兩只手,一隻幫助自己,一隻幫助他人。
在赫本溫暖而安靜的葬禮上,她的兒子西恩又把這首詩送還給了自己的母親,彷彿正是赫本一生美麗本質的寫照:親切、優雅、友善、助人。
⑻ 奧黛麗赫本堅持的事例
奧黛麗赫本堅持的來事例如自下:
在拍攝《修女傳》時,她不幸患了腎結石,依然強迫自己起床堅持工作;她會為了一個騎馬鏡頭而摔斷椎骨,甚至導致流產。
在《修女傳》中,奧黛麗飾演盧卡修女。同年,出演電影《綠廈》,在劇中飾演了叢林精靈莉瑪,這部電影是其丈夫親自操刀擔任導演為奧黛麗量身打造的第一部電影。
而在晚年時,奧黛麗·赫本投身慈善事業,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代表人物,堅持為第三世界婦女與孩童爭取權益。1992年被授予美國「總統自由勛章」,1993年獲奧斯卡人道主義獎 。1993年1月20日,奧黛麗·赫本因患癌,病逝於瑞士,享年63歲。
(8)奧黛麗赫本作文素材擴展閱讀
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英國電影、舞台劇女演員。赫本一生中共獲得五次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1999年,她被美國電影學會評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3名。
2002年5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其紐約總部為一尊7英尺高的青銅雕像揭幕,雕像名字為奧黛麗精神(The Spirit of Audrey),以表彰赫本為聯合國所做的貢獻。
⑼ 奧黛麗赫本的感人事例謝謝
赫本晚年投身於復慈善事業,是聯制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代表,1992年被授予「總統自由勛章」。作為親善大使,她不時舉辦一些音樂會和募捐慰問活動,造訪一些貧窮地區的兒童,足跡遍及亞非拉許多國家。1992年底,她以重病之軀赴索馬里看望因飢餓而面臨死亡的兒童,她的愛心與人格猶如她的影片一樣燦爛人間。
採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