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以母語為話題的作文800字
唐詩過後是宋詞,那麼國內的「英語熱」過後呢?我們是否該拾回對母語的尊重和熱愛?
———題記
依稀夢中,遠古先人吟唱著古老的歌謠在田間河邊勤勞地耕種。從《詩經》中一路走來,我聽到無數黃皮膚黑眼睛的中國人吟誦著不朽的詩篇,抑揚頓挫、斷金切玉,每個字都那麼妥帖,那語言彷彿活了過來,如夢謠般輕輕吟唱著中華民族的風骨和氣度。
是的,從來未曾將漢字看成沒有思想沒有感情的死物;從來未曾將漢語看成簡單的交流工具。從來,我都是將它放在高高的神壇上,當作祖先千百年傳承下的民族圖騰般頂禮膜拜。神聖而虔誠。在我眼中,母語如河,流淌著先祖的諄諄教誨和萬般叮嚀。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從《詩經》中,我知道中國人眾口傳承的君子形象是溫潤如玉、堅硬如玉的,那是一種高尚的情操和雍容的氣度。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從李清照的深情歌頌中,我明白中國人欣賞的是怎樣豪爽大氣的英雄。
雄渾壯闊、氣度雍容,簡簡單單的漢語告訴我們的竟是如此寬廣的胸襟,傳達給我們的竟是如此深刻的哲理!教我們如何不深深地熱愛自己的母語?
然而,令人驚詫悲憤的是,眾多言論舉措甚囂塵上:在只有華人物理學家參加的大會上,主辦方要求所有專家學者一律用英語發言;大學生的必修科目是英語,漢語卻被漠視;眾多公共場所,標識牌上使用的竟也是英語!
觸目驚心,漢語,我們的母語,竟被漠視棄置到了如許田地!
Ⅱ 以母語的魅力為話題的作文
自從我們的祖先創造了原始文字,方塊字便成了中華民族的象徵,五千年的滄桑,五千年的運變,從血雨腥風江山幾度易主,到西方侵略,破四舊運動更是使無數古物盪然無存。然而,卻有一種東西亘古不變,那就是我們的文字,它成了中華民族歷史的唯一見證,是什麼讓我們的母語流傳至今?又是什麼維系了我們對母語的情愫?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母語本身的魅力。時至今日,我們的母語成了一種象徵,一種標志,更或是中華民族的一面旗幟。它所記憶的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的興衰,跟是一個民族不朽的精魂。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一書不也是母語記憶的體現么?上至三皇五帝下到武帝劉徹,每件事都記敘分明,是當之無愧的正史之族。然而,我們僅僅看到了司馬遷的功勞,卻沒想到這也是中華文化的魅力所在。它以其特有的方式記錄著歷史,記錄著人。是它向我們講述了司馬遷的悲哀之處,也是它使得司馬遷在慘遭宮刑之後給與其極大的補償,與其說這是命運的公平,還不如說是中華文化的神奇力量,司馬遷忍辱負重除了完成父命之外,跟多想要追求的不是彰顯中華古文化的魅力么?於是乎,偶然間母語記錄了歷史,記錄了人,匆匆間,母語保留了歷史,傳承至今。
「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之就是周恩來那首著名的《雨中嵐山》,是值國共兩黨合作失敗,正在日本留學的周恩來寫下了這首詩,飄洋過海,它傳到了當時的黃埔軍校。不知是這首的慷慨激昂,還是周恩來的高漲熱情,一時間,該詩流傳全校,無數學生報名參軍,中共因此大攬革命英才也終於有機會在高級軍事指揮人才方面與所謂的「黨國」叫板。就這樣,母語化成了詩,用它的方式記錄了歷史,記錄了人,記錄了黨,又再一次保留了歷史,傳承至今。
更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塑造了一代又一代造勢英雄的高尚氣節。恍惚中,母語記錄了精神,記錄了氣節,又保留了高尚,激勵後人。
母語是偉大的,它無窮的魅力與神奇作用使得它流傳至今,它記載了千年的歷史,傳遞了無數的詩篇,保存了無數的高尚,它以它的方式,散發著它的魅力並註定傳承到永久。
Ⅲ 有關母語之美為主題的作文
母語贊歌
陳瓊
在這世上有一種光華,籠罩著華夏民族的精神家園;有一種光芒躍動在民族靈魂的奧林匹克上;有一種烈焰,溫暖了中華兒女的文明情思,那就是我們炎黃子孫世代相傳的精神財富——漢語。
情感抽象,漢語具象;紙張是平面的,而漢語卻是立體的,她是那樣的字正腔圓,是那樣的抑揚頓挫,也是那樣的銀鉤鐵劃,飽含真情。
「朝搴阰之木蘭兮 ,夕攬洲之宿莽」是漢語的浪漫瑰麗,「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是漢語的悱惻纏綿;「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是漢語的盪氣回腸;「十年天地干戈老,血海蒼山痛哭深」是漢語的無邊悲痛。
正因為漢語的多姿多彩千變萬化,她才從歷史的長河中脫穎而出,獨領風騷。盛唐的開疆拓土萬國來朝的壯景早已被歷史的塵埃掩埋;南北朝的笛韻笙歌也已隨風消逝,就連那自古繁華的錢塘和流淌著四朝風流的秦淮不也在歷史的塵埃下黯然失色么?
哦,只有我們的母語——漢語,她在歷史的滾滾洪流中,在歷代的風雲變幻中洗盡了鉛華,一路娉婷而來。她就是那幽居山谷的北方佳人,一顰一笑都有傾盡風華 ,讓所有華夏兒女為她如痴如醉。
華夏兒女對她的痴情厚愛持續了幾千年,就算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 ,商品文化快餐文化橫行霸道的當代,我們的母語仍沒有被歷史淘汰。你聽,街角的淺唱低吟:「狼牙月,伊人憔悴,我舉杯飲盡了風雪……紅塵醉,微醺的歲月,我無悔,刻永世愛你的碑,銅鏡映無邪,扎馬尾,你若撒野今生我把酒奉陪……」
這一曲凄美的《發如雪》真的把現代漢語演繹得無與倫比啊!讓我們所有人在遙想久遠歷史的同時又不忘現世紅塵,不僅如此,它更是把古典詩詞化用其中。李易安有詩雲:朗月清風,濃煙暗雨,天教憔悴瘦芳姿。這不正是《發如雪》中的憔悴伊人嗎?聽這樣的歌,誦這樣的詞,怎能能不使人感慨萬千,驚嘆漢語的魅力無邊呢?
滄海桑田,歲月演變,穿過歷史的隧道,煙雲散盡,漢語越發顯得質朴,聰慧,靈動,伴隨著古代的詩意之美和現代的人文關懷更顯得寬容,包羅萬象。她孕育了整個華夏民族,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母語便能如朗月朝陽般,向世界所有民族投射出圓潤的光芒,溫暖世人,成為人類文明之河中的最純粹最豐滿的一滴水珠。
Ⅳ 急求! 一篇關於「母語」的話題作文!
我這只有以「挑戰」為話題的,大哥就給點分吧,小弟跪求了!
有一句這樣的名言:」一匹馬如果沒有另一匹馬緊緊追趕並要超過它,就永遠不會疾馳飛奔.」馬需要挑戰,人更需要挑戰.
四季更迭,春華秋實。漫漫人生路上,我們艱苦跋涉,縱然荊棘叢生,風雨交加,也要如雛鷹挑戰自我——剛毅走出。成功也好,失敗也罷,至少沒有空手而歸的必然,至少明白人生是在無盡挑戰中沖向終點的。至少可以吸取失敗的教訓。至少能為下一次挑戰增加獲勝的希望。
時光如流,像樹木沐浴陽光,砥礪風雨,我們慢慢成長,逐步成熟。可是,在這短短的一生中,我們又有多少機會去完善自己,又有多少人,一生碌碌無為,逃避現實呢?
挑戰,是我們漫漫人生路上一道別樣的風景,接受挑戰,更是代表了我們搶到了成長的又一顆靈丹妙葯,眾人拾柴火焰高,一次兩次可能沒有大作用,可當你經歷了上百次•上千次之後,不管你是變得技高一籌,還是變得體無完膚,你都會發現自己變得成熟,能夠從容面對生活的種種磨難。在社會上立足,成就自己的事業。
挑戰如一盞雪夜之燈,挑戰綻放於心靈最深處,在期待的目光里,自然地流溢出真誠、自信和剛毅。而挑戰成功的那一刻,漫天雪花會化成滴滴春水,滋潤心田;凋枯樹木會泛起綠色點點,期待春天。
生活需要挑戰.當你攀過了一坐心靈的高峰,也就鑄造了一個生命的輝煌
Ⅳ 以弘揚母語為主題的作文題目
隨著中央電視台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熱播,重溫漢字書寫魅力,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在當前外語熱、出國熱風靡的形勢下,這樣的一檔電視節目讓眾多國人對中國的漢字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漢字已經有3600年的歷史,它記錄著中國的發展歷程,承載著悠久的中文文化,是中國文明的濃縮和象徵。然而一方面隨著當前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人們開始越來越關注外語的學習,逐漸的忽視了母語的學習;另一方面,由於電腦的使用逐漸普及,人們動手寫字的機會越來越少,很多字的寫法都已經不清楚了。這樣的一個趨勢,對於中國文化的傳承發揚來說是相當不利的。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一個趨勢,歸根結底還是社會普遍重視度的缺乏。不論是小學、初中或是高中,學校和學生都普遍把精力放在數學、英語、物理、化學上,很少在語文上花太多時間和功夫。而在大學教育中,語文更是處於被忽視的境地。全國91所高校參與了調查,其中將大學語文列為必修課的僅34.8%,62.5%的高校大學語文課時在32個或更少。中國人民大學將《大學漢語》課改為選修課的事件一度引起社會的熱議。
在這樣的一個發展趨勢下,我們的漢語將走向一條怎樣的路,其未來著實堪憂。漢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濃縮,是我們的根,作為一個中國人如果連自己的根都受不住,那麼何談振興中華,完成民族復興的偉大歷史任務呢?我們應該肩負起弘揚漢語的重任,認真學習漢語,把漢語學習放到重要的位置上,帶動漢語的發展,弘揚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守住自己的根,有了根,才會有枝繁葉茂的未來。
Ⅵ 話題作文擬題目:主題是母語
我在快樂中渡過
Ⅶ 以母語為話題的作文題目
流年匆匆、母愛相隨。
這是我以前用過的一個題目哦、、效果還不錯
Ⅷ 以母語為話題擬作文題目
回歸母語的本源 華燈初上,呷一口清茶,指尖輕輕滑過泛黃的《詩經》,是何等逍遙自在! 雨後初霽,心與天空一樣澄明,細細品味宋詞的字字珠璣,又是何等酣暢淋漓! 無論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繾綣,還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邁,都是母語帶來的美感與享受。 我們應該遠離多元文化的浮躁,回歸母語的本源,靈魂才更加充實自然。 母語是我們最初的語言,如同母親的乳汁般滋潤心田,哺育靈魂。母語對民族是生存發展之根,對國家是源源不斷的動力。在這個喧囂紛雜的時代,我們開始崇尚新潮的外來詞彙,「酷」、「卡哇依」聲聲入耳,最傳統而最豐富的母語卻淡褪了視線,我們開始趨之若鶩地報考托福雅思,報名的隊伍蜿蜒數十米,而母語的等級測試卻鮮有出現。 不禁疑惑,我們的母語怎麼了?我們究竟應如何對待母語? 遠離浮躁,回歸母語,我們將傳承悠久的中華文化。肩負民族振興的大旗,年輕一代怎容得忘記母語? 武漢某重點高校曾有規定,報考研究生者必須背誦《論語》《老子》,因為這雖似艱深難解的古文卻包含了儒道思想的精髓,此舉一出,好評如潮。 真正掌握了母語,回歸母語經典,文化的火種才得以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遠離浮躁,回歸母語,我們的靈魂將更加充實和美麗,先秦的詩經楚辭,魏晉的樂府雙璧,盛唐兩宋的詩詞雅韻,明清的小說散文,都源源不斷地為精神注入營養。「青青子矜,悠悠我心」的求賢者渴;「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的繾綣情思;「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的壯志難酬;「蒼山負,明燭天南」的瑰麗風光都深深地印在我們靈魂深處。 遠離浮躁,回歸母語,我們一樣跟上時代的節奏,高速發展中的中國,正向世界展示煥然一新的面貌。據顯示,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已經加大推廣漢語學習的力度,在法國,漢語已將成為第三多的選修語種。那麼,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是否應更重視母語的學習呢?學習母語,更能促進對外來文化的學習,更能融入全球的趨勢,展望未來,博覽古今。 回歸母語,我們將傳承文化,提升靈魂,緊隨時代! 撥開浮躁的烏雲,母語將展現一片明朗的天空!
Ⅸ 以「母語」為題寫一篇作文
回歸母語的本源 華燈初上,呷一口清茶,指尖輕輕滑過泛黃的《詩經》,是何等逍遙自在! 雨後初霽,心與天空一樣澄明,細細品味宋詞的字字珠璣,又是何等酣暢淋漓! 無論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繾綣,還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邁,都是母語帶來的美感與享受。 我們應該遠離多元文化的浮躁,回歸母語的本源,靈魂才更加充實自然。 母語是我們最初的語言,如同母親的乳汁般滋潤心田,哺育靈魂。母語對民族是生存發展之根,對國家是源源不斷的動力。在這個喧囂紛雜的時代,我們開始崇尚新潮的外來詞彙,「酷」、「卡哇依」聲聲入耳,最傳統而最豐富的母語卻淡褪了視線,我們開始趨之若鶩地報考托福雅思,報名的隊伍蜿蜒數十米,而母語的等級測試卻鮮有出現。 不禁疑惑,我們的母語怎麼了?我們究竟應如何對待母語? 遠離浮躁,回歸母語,我們將傳承悠久的中華文化。肩負民族振興的大旗,年輕一代怎容得忘記母語? 武漢某重點高校曾有規定,報考研究生者必須背誦《論語》《老子》,因為這雖似艱深難解的古文卻包含了儒道思想的精髓,此舉一出,好評如潮。 真正掌握了母語,回歸母語經典,文化的火種才得以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遠離浮躁,回歸母語,我們的靈魂將更加充實和美麗,先秦的詩經楚辭,魏晉的樂府雙璧,盛唐兩宋的詩詞雅韻,明清的小說散文,都源源不斷地為精神注入營養。「青青子矜,悠悠我心」的求賢者渴;「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的繾綣情思;「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的壯志難酬;「蒼山負,明燭天南」的瑰麗風光都深深地印在我們靈魂深處。 遠離浮躁,回歸母語,我們一樣跟上時代的節奏,高速發展中的中國,正向世界展示煥然一新的面貌。據顯示,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已經加大推廣漢語學習的力度,在法國,漢語已將成為第三多的選修語種。那麼,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是否應更重視母語的學習呢?學習母語,更能促進對外來文化的學習,更能融入全球的趨勢,展望未來,博覽古今。 回歸母語,我們將傳承文化,提升靈魂,緊隨時代! 撥開浮躁的烏雲,母語將展現一片明朗的天空!
Ⅹ 以母語為話題的作文
也許,你會講一口流利的英語,讓人們贊嘆不已;也許,你能說一段動人的法語,讓人們如痴如醉.但請不要忘記你的母語--漢語.不要忘了身上流淌著的華夏民族的血液,不要斷了維系你我的一絲血脈.
隨著世界一體化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逐步加快,多樣文明像潮水般向我們侵襲而來.而英語,這一門使用最廣泛的語言,沖擊著我們的耳膜.
你可曾因英語的不及格而失掉獎學金?你可曾因英語的不過級而為畢業證書愁眉苦臉?你可曾因英語的不流利而失掉一次又一次的面試,一份又一份的工作?
在每一次的痛苦遭遇里,你甚至問自己,處處是英語,英語,漢語是幹啥用的?這門母語,還有說的價值嗎?
在多元文化的競爭中,身旁年輕的選手個個健步如飛,而我們的老祖宗似乎有些氣喘吁吁,步履蹣跚了.
看看身邊那些牙牙學語的幼兒,還未學會普通話,卻已開始念念有詞地唱ABCD了.聽聽中學生的耳麥里,還未習慣周傑倫,卻早已換成了大段大段的英文說唱.而廣告,包裝,你看得到中文嗎?那裡不見得會有中文.
明明是中國生產,中國銷售,還非得弄個"made in China",是怕國人看不懂中文嗎?
時代的發展,需要我們把握一門門的外語,但切不可數典忘祖,丟掉了我們的根本.
都說血濃於水.維系著這一方水土,聯著整個中華民族的,是我們的文化,我們的語言啊!縱觀歷史長河,在眾多文明的衰落與消失、誕生與興盛中,在同我們一同到來的文明中,中華文明確是唯一一個沒有斷層的文明,她就這樣深重地延續至今.而這一切,或多或少,與我們統一的文字有著聯系吧!
我們有孔孟哲學,有百家爭鳴,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杜甫,有馳騁天地的"詩仙"李白,有宋詞元曲,有《西遊記》《紅樓夢》.漢文學的博大精深多麼豐富多彩!我們又怎麼能忘,怎麼敢忘?又豈是一個諾貝爾文學獎就承載得起的?
記得你說的第一句話嗎?是母語.記得你難過時,那些安慰語中,最誠摯、最親切的嗎?是母語.
任憑時代如何發展,任憑世界如何變遷,縈繞我們心頭的,仍是那一句句親切的漢語,像是體內流動著的華夏民族的血液,不可改變,也不想改變.
母語,那一絲血脈,已在我生命中綿延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