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考作文素材精粹與多向運用》押中高考作文題3
[《高考作文素材精粹與多向運用》押中高考作文題3]六2010全國卷2作文真題:閱讀下邊的材料,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高考作文素材精粹與多向運用》押中高考作文題3。今年世界讀書日這天網上展開了關於淺閱讀的行動。甲:什麼是淺閱讀乙:就是追求簡單輕松,實用有趣的閱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擇4月23日的靈感來自於一個美麗的傳說。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萬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羅尼亞地區大眾節日"聖喬治節"。傳說中勇士喬治屠龍救公主,並獲得了公主回贈的禮物--一本書,象徵著知識與力量。每到這一天,加泰羅尼亞的婦女們就給丈夫或男朋友贈送一本書,男人們則會回贈一枝玫瑰花。實際上,同一天也是莎士比亞出生和去世的紀念日,又是美國作家納博科夫、法國作家莫里斯·德魯昂、冰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拉克斯內斯等多位文學家的生日,所以這一天成為全球性圖書日看來"名正言順"。《高考作文素材精粹與多向運用》:公眾閱讀趨於功利化公眾閱讀人文大師著作的現狀如何?不久前,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開展的一項在線調查顯示(1466人參與),60.2%的人通常購買專業學慣用書,47.7%的人通常購買科普、生活類書籍,經常購買文學名著的人只佔33.8%。長沙晚報教育工作室與長沙市21中聯合進行"關於中學生讀書情況的調查",問卷顯示,50%的學生課余時間埋頭於各種課外輔導書,30%閱讀輕松的青春書籍、上網沖浪和看電視,僅有不足兩成的學生閱讀經典名著。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蔣原倫說,閱讀可以分成三種,即工具性閱讀、為滿足求知慾的閱讀和為滿足情感需求的閱讀。"功利化閱讀就是把書當做一種工具來讀。現在很多人覺得工具書成了一種生活必需品。"蔣教授說。例2如何正確引導閱讀的潮流?[新聞時評]如今飛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多元化的流行元素,讓我們對精彩紛呈的世界應接不暇,人們閱讀的方式也漸漸地在改變著,流行速讀被追捧,經典閱讀被冷落,在青少年學生中,絕大部分除了完成作業之外,選擇閱讀的方式多是網路或者電視,經典名著的閱讀被置一旁。面對這種變化如何調整心態,正確看待閱讀的功用,成為一件十分重要的事。無論到什麼時候,經典閱讀都是不應該被放棄的,它會給我們的生命和思想注入厚重的力量。但閱讀是多元的,如果只強調它單一的作用,難免讓閱讀行為失去了豐富性,甚至有過於強調其實用主義的嫌疑。閱讀潮流需要一定的引導,尤其是現在社會的多元化,我們既不能拋卻經典閱讀,也不可過分追求閱讀的快速實用而搞"快餐文化",在選擇閱讀方向時,要把握正確的尺度,分辨好書壞書,去偽存真,以豐富自己的人生為准繩。於丹在這一點上看得比較開闊,於丹認為"讀書應該做到快樂閱讀"。我們既要讀經典,也不排斥流行。例3功利化閱讀的價值不容忽視[新聞時評]人生一世不過幾十個春秋,要讓自己活得有意義,就必須學有所成,而這學的內容都是為了或想為活得有意義服務的。雖有調查顯示如今年輕人的閱讀趨向功利化,但不得不說這種趨勢是與時俱進的,社會越高速發展,人們可用於閱讀的時間空間越少,於是實用的閱讀成了人們的首要選擇。"功利化"閱讀的價值不容忽視。為了消閑可以隨興而讀,只是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有多少人是真正的"有閑階級"呢?極個別人的消閑成不了時代潮流。更多的人是為了收入更多生活更好而"充電"。可以說"功利化"閱讀是這個時代的大趨勢。所以,"功利化"閱讀不該是貶義,"功利化"閱讀不僅比不閱讀好,而且更有助於人民生活幸福,更有助於社會和諧,作文素材《《高考作文素材精粹與多向運用》押中高考作文題3》。蘇州市副市長朱永新教授曾說,讓閱讀成為中國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其實,為謀生而讀書本就是像天天吃飯一樣的日常生活方式。(詳情請參看41頁)特別提示:本書第一主編執行編輯的《高中》雜志,准確無誤地押中此題: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當前,科技進步和網路普及使人們的閱讀方式和閱讀習慣發生著深刻變化,即時在線瀏覽正在取代傳統青燈黃卷式的經典閱讀,以快餐式、跳躍性、碎片化為特徵的"淺閱讀"正成為閱讀新趨勢。對此,有人認為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有人認為是對傳統文化的褻瀆。請聯系現實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淺閱讀"的看法。自擬題目,自定寫法,不少於800字。【思路導航】首先,要了解"淺閱讀"的概念。"淺閱讀"就是閱讀不需要思考而採取跳躍式的閱讀方法,所謂囫圇吞棗、一目十行、不求甚解,它所追求的是短暫的視覺快感和心理的怡悅。以"快速、快感、快扔"為消費特點的"淺閱讀",符合大眾流行文化與消費文化的基本特質,符合現代社會人們追求休閑與娛樂的需求。但由此導致的非導向閱讀、功利性閱讀等現象,將會對讀者特別是青少年的人格成長、精神發育、知識訓練乃至價值觀、世界觀塑造等產生不良影響。寫作時宜多聯系現實,圍繞自己的觀點來論證。如肯定"淺閱讀",我們可以從淺嘗輒止的"淺閱讀"方式可涉獵更多的信息,不斷淘汰、更新,打破時空的局限,更好地利用現代科技為閱讀服務等角度來去闡釋。而否定"淺閱讀",我們則可以從"淺閱讀"無法深入了解經典的精髓,讓我們和傳統文化逐漸遠離,容易使我們養成浮華的性格,精神世界越來越空虛等角度來闡釋。也可以用辯證的方法來解讀"淺閱讀",還可以針對現實中的"淺閱讀"現象提出自己的應對策略,等等。(詳情請參看2010年《高中》雜志的第6期第8頁的11題)七2010年高考安徽作文題:"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萬家。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由此哲理詩引發的思考和聯想寫一文,詩歌體除外。《高考作文素材精粹與多向運用》:站到適合你的位置上(請參看137頁"故事掘金答案")八2010天津高考作文:我生活的世界《高考作文素材精粹與多向運用》:《我們給孩子一個怎樣的世界》雖然說的孩子,但其實也是我們生活的世界,如果說高中生是成人了,那麼請看例:例1反思成人世界冰心說:"除了宇宙,最可愛的只有孩子。和他說話不必思索,態度不必矜持。"孩子造出炸學校、殺母親的句子,孩子說出做貪官的理想,並不是孩子出了什麼問題,而是我們成人世界出了問題。也許,孩子根本不知道這樣的想法荒唐,這樣的理想很荒謬,但在被世俗扭曲的現實環境的教育引導下,孩子僅僅說出了自己所受到的影響。雖說童言無忌,但這樣的大實話和大白話還是讓人覺得心裡不是滋味:他們的話語至少隱約折射出如今小孩身處的現實環境遭到了世俗的扭曲。在孩子們的世界中,並沒有認為這樣的理想有何不妥。從這個意義而言,最應該自省的是我們成人,我們應當反省到底讓孩子中了怎樣的"毒"。(詳情請見85頁)九2010年高考海南、寧夏真題:請以"參與"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60分)特別提示:本書第一主編執行編輯的《高中》雜志,准確無誤地押中此題: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無論是奧林匹克運動會還是亞洲運動會,參與比取勝更為重要,2008年北京奧運,不少人參與其中,成為一生的難忘,本次廣州亞運,參與的機會再次降臨,面對本次的運動會,再次參與的感覺肯定與眾不同。請以"再次參與"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1)不能抄襲,不許套作。(2)體裁不限。(3)不少於800字。(詳情請參看2010年《高中》雜志第5期第41頁)記錄激動時刻,贏取超級大獎!點擊鏈接,和我一起參加"2010:我的世界盃Blog日誌"活動!〔《高考作文素材精粹與多向運用》押中高考作文題3〕【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2. 高考作文素材---農民
[高考作文素材---農民]高考作文素材---農民作者:江山依舊高考作文素材---農民一、素材鏈接:言語類(一)名人名言1.授人以魚,惠及一天;授人以漁,惠及一生,高考作文素材---農民。--古代格言2.千里之堤,潰於蟻穴。--韓愈3.國泰民安,歲和年豐。--對聯4.雨中聞蟬叫,預告晴天到。早蚯聞蟬叫,晚蚯迎雨場。--農諺5.今冬麥蓋三層被,明年枕著饅頭睡。--農諺6.雨打清明節,干到夏至節。7.小滿前後,種瓜種豆。小滿暖洋洋,鋤麥種雜糧。過了小滿十日種,十日不種一場空。--農諺8.新農村、新景象、新農民、新思維,處處欣欣向榮;柏油路、水泥路、鄉村路、致富路,路路通通發達。--新格言9.惠農政策真是好,皇糧國稅都取消,孩子不再交學費,種糧購機有補貼,有病咱也看得起,農民心裡樂呵呵。--新格言10.道路通,經濟興,農民個個喜盈盈;機動車,幾十輛,晝夜運營車不停,半月休車來結算,鈔票嘩嘩流家中。--新農村格言11.富家根本靠勤儉;強國大計賴籌謀。--新農村對聯12.無情佳境前程遠;不盡春光後福長。--新農村對聯13.五穀豐登家家樂;六畜興旺戶戶歡。--新農村對聯14.田園四季皆春色;桑梓千家入畫樓。--新農村對聯15.勤儉家庭風送暖;和諧社會錦添花。--新農村對聯16.免皇糧農稅,小康處處家家樂;真物阜財豐,大有年年步步高。--新農村對聯(二)凡人俗語:1.新農村建設這個新,新在哪兒,其實大家剛才都說我們生產的有機花生好吃,這個花生好吃就好比是一滴水,它能折射出七彩的光來,當然我們不能以偏概全,我們只是說它是一個折射。--中央電視台《中國經濟大講堂》溫鐵軍2.對於像我們這樣一個十幾億人口的大國來說,我們永遠不能輕言,就完全靠市場來調節農業,新農村建設一個重要的戰略意義,就是要保證農業作為國家經濟的命脈,作為國家經濟安全的戰略產業,要保證這個地位。--中央電視台《中國經濟大講堂》溫鐵軍3.我們覺得社會主義新農村,不僅僅造幾棟別墅,修幾條路。我覺得有一種更深的內涵,一定要有我們江南水鄉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我們發展的目標方向還是農村,覺得在農村一定要有農業,要有農村的特色。--傅企平4.花籃花兒香,聽我來唱一唱,唱一唱。來到了南泥灣,南泥灣好地方,好地方。往年的南泥灣,處處是荒山,沒呀人煙。如今的南泥灣,與往年不一般,不一般。如今的南泥灣,與往年不一般,不一般。再不是舊模樣,是陝北的好江南。--歌詞《南泥灣》事例類﹡數據﹡城鎮化進程從全國看,城鎮化水平2000年為36.22%,2003年提高到40.53%,2005年將達到43.3%;據預測2010年我國城鎮化率可能為49.2%,2020年有可能達到60%。[2]從中部地區看,城鎮化水平2000年為29.73%,2003年提高到35.19%,2005年將達到38.52%;據預測2010年中部地區城鎮化率可能為47.21%,2020年有可能達到58.32%。[3]不論是全國、還是中部地區,到2010年還有一多半的人仍然生產和生活在農村(全國有近7億人口);就是到了2020年仍有四成多的人口留在農村(全國有近6億人口)。而且,一方面,我國從第五次人口普查開始,將進城就業、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動人口(主體是農民工)計入城鎮人口,即統計口徑發生了改變;另一方面,我國城鎮人口的統計存在許多人為的水分(主要是設區的市將所有的區人口均視為城鎮人口)。換句話說,實際的城鎮化水平並沒有統計的那麼高,留在農村的人口比統計數據顯示的還要多一些。對於如此龐大的利益群體,我們的黨和政府沒有理由不採取積極措施來促進農村的發展,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使村民獲得與城市居民等值的生產條件和生活環境。--《中國農村發展網》[點撥]農村發展步伐加快,城鄉差距縮小,從以上數據可見一斑。[適用話題]本素材可應用於"發展"等類話題。﹡歷史﹡古代奉行"以農為本"的政策儒家思想重農抑商,因為農業生產直接製造價值,而商業不能產生價值,只是價值的轉移,古人沒有看到商業利於國家的方面,所以限制。另外重視農業,人民就會為土地所束縛,成為土地的奴隸,利於國家的管理,不過也因此不可耕種的土地,如:沙漠、海洋就無法引起國人的興趣,從而失去開拓進取的心態。[點撥]古代以農為本,重農輕商,對現代人來說,可能難以理解。由本素材我們不難看出"故步自封""觀念閉塞"是如何使社會發展滯後的。[適用話題]素材可應用於"觀念""創新""開放"類話題。﹡事跡﹡傅企平:了不起的村莊傅企平,1948年出生,浙江奉化人,滕頭村黨委書記,曾擔任滕頭村黨委副書記十七年,個人主張建設立體、生態農業,並致力與保護滕頭村的生態環境,帶領村民走上生態致富之路而受到外界關注。全村人口不足800人,2005年的社會總產值卻達到18.2億元人民幣,人均純收入15600元。雖然村子的面積只有2平方公里,卻擁有全球生態500佳的稱號。滕頭村的村民,年紀大的有退休金,一般現在最低的是一個人6000塊一年。讀書們都是免費的,還有一些生病的,大病的出了一些事故,村裡都有補助,所以這里現在講,沒有暴發戶,也沒有困難戶,家家都是小康戶。家家都是小康戶,這句話並不能完全體現滕頭村村民生活的改變。這是一部以滕頭村為原型創作的電影《了不起的村莊》,影片中80%以上的場景都是滕頭的實景,美麗的鄉村風光讓看過影片的觀眾印象深刻。目前滕頭村村民不足800人,村民中有將近500人不再以種地為生,他們都在村裡的工廠工作,每個月像大多數城裡人那樣用銀行卡領工資。如今到滕頭村舉辦一場生態民俗婚禮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來自周邊城市裡的年輕人的選擇,在網路上搜索這個普通的小鄉村,有近10萬條的相關信息。其中有近萬條是關於滕頭村的游記,很多來過滕頭村的遊客把它稱為"世外桃源"。--央視《面對面》2006年11月19日[點撥]新農村的新鮮事每天都在發生,一個貧困的村莊彷彿一夜之間神話一樣的竟然讓世界矚目,原因就在於他們大膽開拓,勇於創新。[適用話題]本素材可適用於"開拓""創新""發展""變化""進取""方法"類的話題。﹡新聞﹡新農村建設呼喚鄉土人才目前,在農村,一批基層農技推廣員、種養能手、能工巧匠、農村經紀人等"土專家"、"田秀才"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嶄露頭角。鄉土人才身居農村,了解農事,在生產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是由於一些地方只重勞務輸出,忽視鄉土人才開發,加上農業效益低下,鄉土人才大多走上了外出打工之路。時下農村鄉土人才奇缺現狀亟待改變,作文素材《高考作文素材---農民》。筆者呼籲,我市相關部門應盡快加強農業和農村人才隊伍建設,把開發鄉土人才資源作為農村經濟服務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制定鄉土人才成長的激勵政策。採取辦培訓班、專家和農技員一幫一、結對子等形式,提高鄉土人才的業務素質。在技術推廣、試驗示範、農民職稱評定等方面給予傾斜,千方百計地留住和引進鄉土人才,培養和造就一大批"永久牌"高素質的農村建設人才。--西安新聞網-西安日報[點撥]新時代要求新人才,農村的發展也不例外。[適用話題]本素材可應用於"人才""競爭""發展"類的話題。﹡社會萬象﹡不倫不類的名詞--農民工農民工,這個不倫不類的名詞,竟然在中國大地上廣泛流行。且讓我從源頭上探索一番(見諸辭源):民,人也。"此為人之通稱。《詩。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時維姜女原。"我們祖先都是從事農耕生活的,其時都叫民。待社會進步,就有了社會的分工。《穀梁傳》成元年說:"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農民、有工民。"於是仕、農、工、商"四民",就是職業之別。農業:栽種畜養之業。從事栽種畜養職業的人,才稱農民。所謂"農工",特指"務農勞作之人。"絕不是今天叫什麼農民工的人。工商聚居而有城市,城市以外的地方則稱鄉。四民散居,而稱鄉村。因此,四民是職業之分,城鄉乃地域之別。兩千多年的《詩經》就有"鄉村"一詞了。南朝宋謝靈運曾有詩雲:"鄉村絕聞見,樵蘇限風霄"。民國時期,梁漱溟、晏陽初等學者主張用鄉村建設以引發工商業,創造一條國家基本建設的新路,稱為"鄉村建設運動",惜抗戰起而停。而農民工就不倫不類了。把家住在鄉村的人統統叫農民,就定為一種身份,今後無論你干什麼這種身份都不會變,已經奇怪,可是原是農民或者他們家庭出身的幹部、教師、軍官卻又不稱農民幹部、農民教師、農民軍官,唯獨把農民甚至鄉下出外打工的人,叫農民工,更是奇怪了。這樣一來,把人都搞糊塗了,把思想都搞亂了。關於這個"三農"一詞,已是長期的觀念誤區,是合作化、人民公社產生的。現在既然廢除了人民公社,可這個失誤的觀念,卻至今還在社會上普遍流行。給改革開放帶來很大麻煩。[點撥]農民工是近年來社會關注的熱點,然而素材中對"農民工"的這個詞語的思考讓人看了不能不說有點凄涼。人都是平等的,只有從內心深處,從思想觀念上根本解決對農民的歧視,才會真正順應和促進社會發展。[適用話題]本素材可應用於"歧視""觀念""平等"等話題。農民工,仍然是一個沉甸甸的話題逾八成農民工,主要靠睡覺、閑聊打發工余時光;近六成農民工對文化生活狀況表示"不滿意"或"很不滿意";超過四成的受訪農民工沒有一本書…歲末年尾,新華社記者帶著調查問卷,冒著寒風,深入車站、工地,對農民工文化生活進行調查,得出的數據令人震驚。72.5%的受訪農民工表示,工資不同程度地遭到拖欠。雖然這些年黨和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農民工的工作和生活條件;雖然席捲全國的"清欠風暴"讓大多數農民工拿到了血汗錢,但采訪、調查的經歷,仍清醒地告訴我們:對正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中國而言,農民工,仍然是一個沉甸甸的話題。[點撥]農民工的文化生活和物質生活的貧乏給社會增添了一些不和諧的音符。[適用話題]本素材可應用於"素質""關注""發展"等話題。二、運用指導1.素材點撥:近幾年來,農村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使社會呈現了欣欣向榮的局面。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暴露了一些值得關注的熱點問題,比如提高人口素質、豐富文化生活、提高物質生活、關注農民工等等。所以,在作文中關注這些熱點,並能靈活變通運用到作文中,會使你的作文因關注國計民生而更加深刻。2.話題適用:可適用於"素質""發展""創新""呼喚""教育""變化"等類話題。3.真題展示:(A)《我們的名字叫》要求:1、先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後作文。2、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006年上海中考作文試題(B)以"素質"為話題寫一篇作文。三、運用示例1.標題示例:《我們的名字叫"農民"》、《我們的名字叫"民工班"》、《大街上漫步的紙團》、《家鄉的變化》、《月亮的臉偷偷地在改變》、《呼喚人才》等。2.優秀語段示例:①我只看見眼前的花紅草綠,要記住,不是我們忘記過去,而是因為當今社會的快節奏不允許我們"矯情"地忘懷。社會飛速的發展,生活質量的提高,全國百姓的富足,中國人正大踏步地奔向小康社會,中國社會正呈現出國富民足的盛況。對於商品店裡的洋玩意,我們可以不屑一顧;面對世界,我們可以揚眉吐氣地喊一聲:"我們的名字叫中國人!"--《我們的名字叫中國人》②農民在那麼廣闊的田地里耕作,不需要任何上崗證;可農民工在多麼狹小的車間里勞動,都需要有"文憑"。城裡人哪,你在討價還價時想撈取到的"公平",在農民身上,你可看到半點零星?!為了讓你們保留一個"小市民意識"的桂冠,咱們農民還要背負一個"小農意識"的罪名。城裡人,你憑什麼就覺得比農民高出一等?!溫總理曾說:"現在,農民還是最苦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連國務院總理都這么關注農民,城裡人哪,你還憑什麼歧視農民,鄙視農村?!--《對不起,我是農民》3.例作賞析:我們的名字叫"民工班"上海一考生我們學校有一個特殊的班級--那就是被老師親切地稱為"民工班"的班級,這樣稱呼並不是對他們的歧視,而是通過四年的相處對他們的認可和喜愛。我就有幸生活在這樣的集體中。我們班由32名同學組成,其中25名同學是民工子女,只有為數不多的同學是上海人。起初,生活在這樣的一個班級覺得丟人,提到"民工"這個詞,心裡總是有一種微妙的感覺,因為每當別的班級同學談到我們這個班,總會發出不經意的笑聲,這笑聲里包含的內容也就不言而喻的。我們班不只有受人嘲笑的份,更有讓我們為之驕傲的事。運動會上,看著XX體育場上,那快速奔跑在前三名的,必定有我們班同學的身影;那領獎台上站著的,也都是那些民工的子女們;擲鉛球比賽中,奮力一投力挽狂瀾的還是那些民工的子女們。生活在這樣的集體中,看著一張張由他們贏得的獎狀,我們能不為之自豪嗎?或許有同學說:民工的孩子嘛,讀書不好,只會拿些跑跑跳跳的獎。我說:非也!說這話的同學一定不了解我們"民工班",我們班的同學不僅四肢發達,而且頭腦也發達。君不見英語競賽,小A力挫群雄拿大獎;君不見數學頭腦比拼,小B奮力拚搏勇奪冠;君不見作文比賽,小C奮筆疾書龍蛇逐鹿中原。四年了,就是這樣,我們全班32位同學,齊心協力,由不為人知到受人譏諷,最後享譽全校,我們共同度過了四年的風風雨雨,其間的各種滋味,只有我們自己最清楚。要分別了,我想分別對我們來說只是一種形式,在"民工班"生活的每一天,都將永遠留在我們的心裡。在此,我想驕傲地說一聲:我們的名字叫"民工班"!再見了,"民工班"的各位同學,相信我們再次相見時,一定又是一個燦爛豐收的金秋十月。【點評】這篇作文以朴實無華的語言,傳達出作者對"民工班"生活的熱愛和流連之情。獨特的選材和構思,使本文在眾多無病呻吟的文章中顯得格外醒目。近年來眾多的民工到上海打工,他們的孩子接受正規的教育問題,得到了上海市政府和市教委的特別關心和精心安排。這些小移民們的學習生活對讀者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題材。作者善於觀察、體悟生活,更重要的是他(她)對"民工班"產生了濃厚的熱愛之情,於是,信手拈來的材料,都真切動人。以情動人是任何一篇好文章應該具備的要素之一。其次,文章段落的銜接自然熨帖,沒有生硬過渡的痕跡,讀來流暢自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清新自然的文風,有一種別樣的美。()〔高考作文素材---農民〕【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3. 作文素材壹圖壹材好還是普通刊號好
素材
加拿大蘭德斯塔德公司於2012年,在全球32個國家,通過網上問卷形式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覺得自己大材小用的人,比例最高的是中國,高達84%。
覺得自己大材小用,這種心態很要不得。
覺得自己大材小用,不管實際上自己真是「大材」,還是實際上只是「小材」、庸才,都是一種有問題的心態。這樣的人,會盲目自大,孤傲不群,委屈不滿,牢騷滿腹,蔑視領導,看不起群眾,工作萎靡不振,進而放棄努力,大事做不來,小事不願做,拿不出優異的表現和成績,最終即便真有聰明才智,也必然蛻化為愚蠢平庸。
如果自己真是個「大材」,就不需要害怕大材小用,就應該更加勤奮,以卓越的表現和成績,讓人佩服、稱贊,從而實現「大材」大用。漢武帝認為司馬遷根本不是人才,但是司馬遷以他的《史記》向歷史證明了自己的偉大。李白認為「天生我材必有用」,盡管唐玄宗不認他這個人才,但是李白以自己的詩篇,證明了自己實在是中華文化的天才。歷史發展雖然確實埋沒了許多人才,但是也讓更多的、數不勝數的英傑、偉人,如耀眼的繁星。體育比賽總有黑馬殺出,演藝界常有新人涌現,都很能說明真正的人才是不可能永遠被埋沒的。
與其覺得自己大材小用,不如認為自己小材大用。
確實存在,只是靠著「朝里有人好做官」或者「有錢能買官來做」,因而被「大用」了的「小材」。這些平庸無能,甚或屍位素餐的「小材」,誤國誤民,當然是為人所不齒。但是,我們應該相信,絕大多數被「大用」的人,確確實實是具有真才實學的「大材」。況且,許多事情,並不是你發發牢騷就能改變的;重要的是你自己做得如何?
值得我們稱贊的是,那些覺得自己小材大用,而實際上很有可能不是「小材」,只是為人低調、謙虛的人。這樣的人,必然能夠踏實肯干,勤奮好學,以勤補拙;這樣的人,必然領導器重,群眾佩服;這樣的人,必將進步地快,即使真是「小材」,也必然能終將成長為「大材」。
4. 關於認識自己的作文素材
關於自我的作文素材
一、認識自己
古希臘的阿波羅神廟門框上寫著這句訓詞:「認識你自己」
歐伯曼:對於宇宙而言,我是無足輕重的;但對於我自己而言,卻是一切。
馬克思:一切真理的精華是人們最終認識自己。
林清玄:一個人面對外面世界時,需要的是窗子;一個人面對自我時,需要的是鏡子。通過窗子才能看見世界的明亮,使用鏡子才能看見自己的污點。其實,窗子或鏡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你的心廣大,書房就大了,你的心明亮,世界就明亮了。
人的主題
1897年高更自殺前作油畫《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何許人?我們往何處去?》。這一主題涵蓋了人的哲學的本質。
蒲柏:認識你自己,勿需上帝審視,只有人能夠認識人類。處於這種居中地位的人,是蒙昧中的聰明,粗野中偉大。
約翰•洛克(英國著名思想教育家):禮儀不良有兩種:第一種是忸怩羞怯;第二種是行為不檢點和輕慢。要避免這兩種情形,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這條規則,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別人。
從「爬爬蟲」做起
神州數碼公司總裁郭為先生曾經在華中科技大學演講,他不像一些企業老總那樣,慷慨激昂地喊出要進軍世界500強之類的口號,相反,他說:「和IBM、HP等國際巨頭比起來,無論聯想也好,神州數碼也好,我們都還是IT裡面的『爬爬蟲』,需要向他們學習和合作,中國企業現在還應該從基礎工作做起。」
士子高論
昔有一僧人,與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談闊論,僧人畏懾,拳足而寢。僧人聽其語有破綻,乃曰:「請問相公澹臺滅明是一個人,兩個人?」士子曰:「是兩個人!」僧曰:「那麼堯舜是一個人,兩個人?」士子曰:「自然是一個人!」僧乃笑曰:「如此說來,且待小僧伸伸腳。」
訓練靈魂
美國著名的LEG公司為商界精英提供三天收費3000美元的「靈魂訓練」課程。第一天,給每一個學員發一份問卷,要他們認真思索、回答五個問題:1.假如你已走到生命的盡頭,整備對兒孫說出你一生中懂得的三件最重要的事情,它們是什麼呢?2.在你的生命中,哪樣事物能讓你感到最大的快樂、滿足與再生?怎樣才能更多地獲得這種事物?3.沒有了工作,沒有了錢,你是什麼人?4.你願意在生活中增加哪項活動,以獲得更多的財富和快樂?5.你最崇拜的人是誰?為什麼?
「毛三爺」
英若誠乳名叫小毛,排行第三,愛稱是「毛三爺」。上學以前,他活潑可愛,但也淘氣得可以,經常作出點兒驚人之舉。他們家是個大家庭,人很多,每天在飯廳里吃飯都是熙熙攘攘的。有一天,中午開飯之前,「毛三爺」就悄悄地藏進飯廳的壁櫥里,准備在吃飯的時候大家好找他,等人們著急以後,他再突然跑出來,大聲地喊:「我在這兒哪!」看著父親、母親和兄弟姐妹都嚇一跳的樣子,一定會很開心。萬萬沒有想到,吃飯的時候誰也沒有注意到他的不在。一直等到吃完飯以後,他才灰溜溜地從壁櫥里走出來。從此,他得到一條教訓:一個人不能把自己看的太重要了。
荒島上的公爵蘭
挪威有一位叫威廉姆斯的探險家,從二十歲開始做環球旅行。多年來,他幾乎走遍了世界上所有著名的荒漠、叢林和深山峽谷。
1982年,在結束南非裂谷帶的探險後,記者曾問他有何感想。他說,我始終有兩大遺憾:一是為世人遺憾,地球上有那麼多瑰麗的景色,世人竟不得一睹;二是為景色遺憾,它們那麼壯觀美麗,而不為世人所知。
1991年,他來到紐西蘭的斯奈爾斯島,這次旅行徹底改變了他的這種心態。
斯奈爾斯是紐西蘭南部的一個小島,僅6.7平方公里,由於遠離紐西蘭本土,終年人跡罕至。威廉姆斯踏上這座小島,發現這里竟生長著成片的公爵蘭。這種蘭花,花姿奇秀、香味馥郁,在歐洲被列為群芳之冠。看到這些蘭花,他想,如此珍稀的花卉如果在歐洲早就被拿去裝點總統套房了,可是在這兒它們卻寂寞地生長著,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都無人知曉。
正當惋惜之情再一次從心底油然升起時,不經意間,他發現在一個小山崖上有一窩野蜂,它們正忙碌著,把蘭花上的花粉和蜜帶回蜂房。威廉姆斯看著眼前的一切,十幾年的迷惑一下子被解開了。他在當天的旅行日記中這樣寫道:這一片公爵蘭,有這一窩野蜂不就夠了嗎?世界上奇絕的景色,有一兩個探險家走近過目睹過,不也就值了嗎?
身處物慾社會,我們究竟靠什麼才能立世?我們應該怎樣來面對有可能遇到的不公?荒島上的公爵蘭會給我們許多有益的啟示。
(劉燕敏 2003年《遼寧青年》第18期)
聽到自己的聲音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用錄音機錄下自己的聲音,再播放出來聽,跟自己平時聽到自己的聲音是不一樣的。
從前我一直感到奇怪,後來才知道:任何人聽到自己的聲音,並不完全是通過耳膜的震動,還同時通過耳後一塊骨骼的震動,傳達到腦部的中樞神經中專司聽覺的部位。也就是說,我們平時聽到自己的聲音,是一種通過空氣和固體傳播混合的聲音。但通過錄音設備聽到的,則是在空氣中傳播的聲音。這才是別人聽到的聲音,也就是自己真正的聲音。原來,我們平時聽到的自己的聲音,和別人聽到的聲音並不是一樣的。
何止是聲音啊!我們平時自以為的形象,和別人感受到也往往是不一致的。你自以為英明神武無所不能,下屬卻已無法忍受你的愚蠢;你自以為辦事公道無私正直,大家卻都在說你用人唯親;你自以為姿色過人風華絕代,事實上只是不算太難看而已;你自以為是一代情聖人見人愛,其實別人已經對你厭煩透頂。
通過錄音設備可以讓你聽到自己的真聲,通過什麼方法,才能讓你看到自己的真形呢?
你怎麼看你自己?
有一位牧師的女兒,她天生就是一位腦性麻痹患者,全身布滿不正常的高張力,且無法言語。但,她卻靠著無比的毅力與信仰的扶持,在美國拿到了藝術博士學位,並到處現身說法,幫助他人。
有一次,她應邀到一個場合演「寫」(不能講話的她必需以筆代口),會後發問時,一個學生當眾小聲地問:「你從小就長成這個樣子,請問你怎麼看你自己?你難道從來沒有怨恨過嗎?」這個無心但尖刻的問題讓在場的人無不捏一把冷汗,深怕會深深刺傷了她的心。
只見她回過頭,用粉筆在黑板上吃力地寫下了「我怎麼看自己?」這幾個大字。她笑著再回頭看了看大家後,又轉過身去繼續寫道:
一、 我好可愛!
二、 我的腿很長很美!
三、 爸爸媽媽這么愛我!
四、 上帝這么愛我!
五、 我會畫畫!我會寫稿!
六、 我有隻可愛的貓!
七、 還有……
教室里一片鴉雀無聲,沒有人敢講話。她又回過頭來靜靜地看著大家,再回過頭去,在黑板上寫下了她的結論:「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眾人安靜了幾秒後,一下子,全場想起了如雷的掌聲與無數感動的淚水……那天,許多人因著她的樂觀與努力而得到激勵。
這個樂觀的腦性麻痹患者是誰?她,就是美國南加洲大學藝術博士,在台灣開過多次書展的黃美廉女士。
「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我喜歡這樣的人生觀,很健康也很愜意。這讓我聯想到,《聖經》曾形容一些聰明人:「似乎貧窮,卻是富足的;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的。」
可不是嗎?幸福,不在於您擁有多少事物,乃在於您用怎樣的態度去看待、享受自己當下所擁有的一切。若是能這樣,即便您看似一無所有,也能比那些大富豪或身體健壯但成天愁眉苦臉的人更快樂、更富有。
親愛的朋友,你是怎麼看你自己的呢?讓我們來看看【上帝的小叮嚀】:
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
二、依靠自己
卡爾•羅傑斯(美國著名教育家):「誰也不能教會誰任何東西。」(就是說,要真正學到知識,掌握本領,把握命運,取得成功,只有靠你自己。)
戴埃博士(美國心理學家):也許你的身體並不漂亮,但它就是你的身體,不喜歡它就意味著你沒有把自己作為一個人來接受。
林肯(回擊中傷他是兩面派的那些人時說):世界上的人都知道我沒有兩面,否則的話,我就不會以這副面孔出現在眾人面前了。
「有這樣的老子,我還能有什麼辦法」
傑克是一個嗜酒如命的人,後來因殺人罪而被判終身監禁.
他有兩個兒子,年齡相差才一歲,其中一個與他老爸一樣有很重的毒癮,靠偷竊和勒索為生,目前他因殺人罪而坐監。另一個兒子卻擔任一家大企業的分公司經理,有美滿家庭,既不喝酒也不吸毒。為何同樣的環境卻有不同的命運呢?當人們問起其中的原因時,兩人的答案竟然是相同的:「有這樣的老子,我還能有什麼辦法?」
使自己成為珍珠
有一個自以為是全才的年輕人,畢業以後屢次碰壁,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他覺得自己懷才不遇,沒有伯樂來賞識他這匹千里馬。痛苦絕望之下,有一天他來到大海邊,打算就此結束自己的生命。在他自殺的時候,有一位老人救了他。老人明白了他的處境後,從腳下的沙攤上撿起一粒沙子,然後就扔在了地上,對年輕人說:「請你把我剛才扔在地下的那粒沙子撿起來。」「這根本不可能!」年輕人說。老人沒有說話,從自己的口袋裡掏出一顆晶瑩剔透的珍珠,隨便扔在地上,然後對年輕人說:「你能不能把這顆珍珠撿起來呢?」「這當然可以!」「如果要別人承認,那你就要想辦法使自己變成一顆珍珠才行。」
讓老人們後悔的事
調查顯示,高達72%的比利時老人後悔年輕時努力不夠以至於事業無成就,有佔67%的後悔選擇的職業有誤,佔63%的後悔對子女教育不夠或方法不當,佔58%的後悔鍛煉身體不足,佔56%的後悔對伴侶不夠忠誠,佔47%的後悔對雙親盡孝心不夠,佔41%的後悔選錯終身伴侶。
性格就是命運
他走過一個路口,指示燈顯示的是紅色禁行。於是,他就止步等待。同他一起等待的還有一位10多歲的男孩。他等待了10多分鍾,路口的指示燈依然是紅色禁行,很顯然是燈壞了,他就走了過去。等他辦完事回到那個路口時,他發現那位男孩還站在那兒。由此,他悟出了一個道理:你長期養成的一種自覺行為,就形成了自己的習慣;你將習慣保持下去,就會形成一種性格;而一個國家國民的共同性格,就是國家的命運。
修建自己的碼頭
有一個人一直想成功卻屢屢失敗,內心非常苦惱。他的父親是個老船員,對兒子說:「要想有船來,就必須修建好自己的碼頭。」兒子聽了之後,靜下心來,好好讀書,後來不但上了大學,而且成了另人羨慕的博士後。人生就是這樣,如果拋棄浮躁,錘煉自己,讓自己發光,就不怕沒有人發現。
生存資本
一天,一位年輕記者采訪松下幸之助。采訪結束後,松下先生問年輕人月薪多少,「很少,才一萬日元。」年輕人不好意思地回答。「很好。其實,你的薪水遠遠不止一萬日元。」看著年輕人一臉疑惑,松下先生接著說:「小夥子,你今天能爭取到采訪我的機會,明天能爭取到采訪其他名人的機會,這就證明你在采訪方面有一定的潛力。如果你能多多積累這方面的才能和經驗,你將會獲得豐厚的回報。」
賽蒙頓醫生的心理療法
賽蒙頓醫生是一位專門治療晚期癌症病人的專科醫生,他有一次給一位61歲的喉癌病人治療,當時這名病人病情嚴重,體重大幅下降,癌細胞的擴散使得他無法進食。賽蒙頓醫生教這名病人運用想像力,想像他體內的白血球大軍如何與頑固的癌細胞對抗,並最後戰勝癌細胞的情景。結果兩個星期之後,醫療小組果然抑制了癌細胞的破壞性,成功地戰勝了癌症。
其實賽蒙頓醫生是因為運用了心理療法來治療這名癌症病人,他對患者說:「你對自己的生命擁有比你想像的更多的主宰權,即使是像癌症這么難纏的惡疾,也能在你的掌握中。」
尋找聖人
1947年,美孚石油公司董事長貝里奇到開普敦巡視工作,在衛生間里,看到一位黑人小夥子正跪在地板上擦上面的水漬,每擦一下,都虔誠地叩一下頭。貝里奇感到奇怪,問他為何如此?黑人答,在感謝一位聖人。因為是他幫著找了這份工作,讓他終於有了飯吃。貝里奇笑了,說:我也曾遇到一位聖人。20年前,我來到南非的大問特胡克山,正巧遇到他,並得到他的指點,使我成為美孚石油公司董事長。貝里奇准了小夥子一個月假,讓他也去尋找那位聖人。
小夥子很失望地回來了,對貝里奇說:「直至山頂,我發現,除了我之外,根本沒有什麼聖人。」貝里奇說:「你說得很對,除你之外,根本沒有什麼聖人。」
20年後,這位黑人小夥子做了美孚公司開普敦分公司的總經理,他的名字叫賈姆訥。2000年,世界經濟論壇大會在上海召開,他在記者招待會上說:您發現自己的那一天,就是您遇到聖人的時候。
打好手裡的牌
艾森豪威爾年輕時,一次晚飯後跟家人一起玩紙牌游戲,連續幾次都抓了很壞的牌,他開始不高興地抱怨。媽媽停了下來,正色對他說道:「如果你要玩,就必須用你手中的牌玩下去,不管那些牌怎麼樣!」很多年過去了,艾森豪威爾一直牢記母親的這句話,從未在對生活存在任何抱怨。相反,他總是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迎接命運的每一次挑戰,盡己所能地做好每一件事,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平民家庭走出,一步一步地成為中校、盟軍統帥、最終成為美國歷史上第34任總統。
自己也是一道風景
在現實生活中,存在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別人的永遠是最好的。比如說,不少女人,對現狀不滿意,總愛拿自己男人的短處與別的男人的長處比。這些人,總覺得風景在別處。於是,對自己擁有的不滿意,喜歡欣賞別人的風景。
喜歡欣賞別人風景的人,最容易瞧不起自己,產生自卑情緒。覺得別人的什麼都是好的,別墅、小車、高檔服飾,坐飛機旅遊,下館子吃飯;人家過得如此瀟灑,真是羨慕煞人也!
為什麼光看別人不看自己?難道自己真是一無是處了嗎?
卞之琳在名詩《斷章》中寫道:「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橋上的和樓上的,互相都把對方看成風景。他們也可能尚未意識到,自己在欣賞別人時,自己也是別人眼中的風景。
細細想來,事情都是辯證的,你在欣賞別人時,別人也在欣賞你。因為,在別人眼裡,你總是有被賞識之處。如果說,風光在別處的話,相對於他人,自己就是他人的別處,自己也是別人眼中的風景。明白了這個道理後,自己就會心平氣和些,心滿意足些。因而,也會覺得生活幸福而美好些。
王魚
布拉特島的水域中,有一種王魚。
王魚有一種本領,能吸引一些較小的動物貼附在自己的身上,然後慢慢地吸收為自己身上的一種鱗片.其實那不是鱗,只是一種附屬物。當王魚有了這種附屬物後,便會比沒有鱗的王魚,最少大出四倍。
可憐的是,當王魚到後半生時,由於身體機能的退化,這種附屬物會慢慢脫離他的身體,使他重新回到原本那個較小的外形。
被剝奪了鱗的王魚,是非常痛苦難堪的。他無法再適應這個世界,游動得也很不自然,最後他去自殘,往岩石上猛撞,然後掙扎數日,死去。凡是看過王魚慘死的人,都會覺得王魚太慘,也都會認為,他們不該選擇附屬物作為自身的鱗片。那本來就不是自己的。
每一個人都是智者
有一個年輕人,生性膽怯。雖然他有很好的音樂天賦,但是他每當站到舞台上時,就會控制不住怯場。因此,他錯過了許多可以發展的機會。為此,他感到很痛苦。
後來,在一位朋友的引薦下,他去拜訪一位成功的長者。他把內心的苦惱傾訴給了那位長者,然後懇求道:「您在我認識的人中,是最有才智的一位,您可以給我指明一條成功的路子嗎?」
長者微笑地聽著,並沒有立即給他答復。而後,長者起身,讓年輕人一起陪他到外面去散步。當他們走到一個建築工地前時,長者指著那些在數十米高空作業的建築工人,問年輕人道:「現在,讓我們去做他們的工作行嗎?」
年輕人搖了搖頭。
長者說:「那他們也是有才智的人呀。」
之後,他們又走到一個汽車大修廠前,長者指著正在忙碌的維修工人,問那個年輕人道:「現在,讓我們去做他們的工作行嗎?」
年輕人又搖了搖頭。
長者說:「那他們也是非常有才智的人啊。」
就這樣,他們一路走,長者問了年輕人一路。年輕人感到很奇怪,便不解地問: 「您為什麼要帶我看這些呢?」
那位長者意味深長地解釋道:「其實,在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是智者啊。只要你相信自己,努力去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那麼你在別人眼裡也會是一個充滿才智的人。」
「每一個人都是智者。」這句話里包含著一個多麼深刻的哲理啊!它所要體現的不是驕傲、自大,也不是在無知下所表現出來的「無畏」。而是要我們對自己時時刻刻充滿自信和求知的慾望,並且相信自己也是一個有才智和潛能的人。
只要你充滿自信和勇氣去做,也會有一個出色的收獲。如果做到了這些,那麼距離成功還會遠嗎?
放大你的優點
一個窮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親的朋友能幫自己找一份謀生的差事。
「數學精通嗎?」父親的朋友問他。青年羞澀地搖頭。「歷史、地理怎麼樣?」青年還是不好意思地搖頭。「那法律呢?」青年窘迫地垂下頭。「會計怎麼樣?」
父親的朋友接連地發問,青年都只能搖頭告訴對方——自己似乎一無所長,連絲毫的優點也找不出來。
「那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寫下來吧,我總得幫你找一份事做呀。」青年羞愧地寫下了自己的住址,急忙轉身要走,卻被父親的朋友一把拉住了:「年輕人,你的名字寫得很漂亮嘛,這就是你的優點啊,你不該只滿足找一份糊口的工作。」把名字寫好也算一個優點?青年在對方眼裡看到了肯定的答案。數年後,青年果然寫出享譽世界的經典作品。他就是家喻戶曉的法國18世紀著名作家大仲馬。
世間許多平凡之輩,都擁有一些諸如「能把名字寫好」這類小小的優點,但由於自卑等原因常常被忽略了,更不要說是一點點地放大它了。每個平淡無奇的生命中,都蘊藏著一座豐富金礦,只要肯挖掘,沿著它也會挖出令自己都驚訝不已的寶藏……
5. 有關成熟的作文素材 不要文章 只要開啟思維的材料..謝謝
成熟不是市儈和庸俗,這種成熟的核心精神不過是妥協和順從,苟且偷生,唯利是從。這是小人的智慧。可這是社會的主流。這種成熟是不值得羨慕的。當然,成熟也不是偏執。
一個人走向成熟是困難的。如泰戈爾所說,除了通過黑夜的道路,無以到達光明。很無奈的一個事實是,成熟總是和人生的挫折聯系在一起的,「傳著授業解惑也」並不能讓你成熟,而需要時間與代價的付出。通往成熟的道路,沒有終點,只有行程。成熟是相對的,而幼稚才是絕對的,成熟不是不犯錯誤,而是能不能真正從錯誤中吸取到教訓。
成熟不是手中的酒杯與指上的香煙,更不是小資情調的「淡淡憂郁」和自我傷感。有意表現的成熟,那是幼稚。沒有境界和深刻,只能表現出淺薄。成熟是無需要表現也無意於表現的。表現成熟,這是年輕和幼稚兩種人的常見通病。
一個嚴重的問題還在於,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甚至歷經滄桑都並不能確保一個人的成熟。成熟需要一個健康的自由的社會環境,需要個人獨立的思考能力與常常的自我反省。從這個意義可以說,中國人在整體上都是不成熟的,有著思想上的殘疾;而20歲的青年無一例外都是幼稚的,即使他性格叛逆,因為他無法知道最基本的本應該知道的事實。長久以來權力的壓迫、威嚇和欺詐造就了民族的集體奴性。
還要必須指出,成熟並不排斥純真。真正的成熟是理性、智慧、純真與道德的統一。成熟不是庸俗與市儈,然而這卻常常成為國人判別成熟的標准,並以此為目標去模仿和追求。所以我們看到的「成熟的」中國人往往是庸俗不堪。妥協、順服、苟且偷生、趨炎附勢、唯利是從……這種庸俗而奴性的成熟是不值得羨慕的,這只是小人的智慧。蠅營狗苟的小人智慧只是獲得了小利,並成不了什麼出息。
成熟不完全取決於年齡。年齡主要是生理成熟標志,不是心理成熟的標志。
成熟不是隨波逐流、人雲亦雲,不是察顏觀色、八面玲瓏,不是見風使舵,老奸巨猾。
成熟是面對誣陷不會喪失自信,面對恭維也不會飄然自傲。對誣陷和恭維,都可以像對灰塵一樣的輕輕拂去。
成熟是面對無理取鬧也能從容,沉著,面對突發事件也能鎮靜,穩重,每臨大事有靜氣。
成熟是同村夫交談也保持謙恭之態,陪王侯散步也毫無陷媚之顏。
成熟是住在茅屋草棚也不會覺得沒臉見人,住在瓊樓玉宇也不會感到身價倍增。
成熟是在背後講過的話,也能公之於大庭廣眾。
成熟是他人的愛憎喜怒左右不了自己的正氣和情緒,與任何人為伍都能卓然獨立。
成熟、是視生命和權力為責任,而不是視生命和權力為實惠,對親人,對同事,對工作和對社會更加牽掛,更加負責,更加珍愛。
成熟是愛,寬容。寧靜和淡泊越來越多,也是恨、狹隘、浮躁和張楊越來越少。
成熟是即使災難降臨也勇於咀嚼苦果,即使成了命運的寵兒也不會忘乎所以。
成熟是榮辱不驚。去留無意,慘遭失敗也敢於從頭再來,功成名就也能從零做起。
人們往往喜歡追求一種境界,那便是成熟。
成熟,是一種深刻的生命進程,是自身的不斷更新和不斷完善,是思想的升華、靈魂的深化,是生命的超然、人格的飄逸。
成熟,絕不是老於世故和故作深沉。
人,可能在歲月的流逝中成熟,而歲月的積累決不等於你已經成熟。
成熟,不是簡單的時光的放逐。
當你意識到你成熟時,可能是一種表象掩蓋和裝潢了你的幼稚,而當你認為你依然幼稚時,或許,無形中你已在真正意義上變得成熟。
生命,本就這樣在矛盾中不斷推進。
有的人,可能永遠不會成熟,這是一種悲衷卻並非偶然,因為,成熟是生命的一種高度,不可能每個人都能輕易達到。
成熟,需要付出代價。
成熟,是歷經無數時事的更迭、滄桑的變故悟出的審慎的機敏和理性的升華。
紅葉經霜而赤,臘梅沐雪而馨,自然界的風霜雨雪鑄煉和凈化了它們的靈魂,而使它們走向生命風景的極致。不然,怎會有「曉來誰染霜林醉」「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千古絕唱!
人,同樣如此。
生活的平靜和安定,並算不上是一種幸運和幸福,相反,人生的一些苦和悲,卻是一種永恆的財富。苦難樹起信念的豐碑,風浪揚起強者的風帆。一切一切的挫折困苦不斷更新靈魂。人,也就是這樣不斷成熟起來。
善待生命,深化生命——這是智者的選擇。
生命如花,而成熟恰是繁花落盡後滿樹的秋實。空有花季的絢爛,而沒有果實久遠的香醇,又怎能算得上是一種生命的完整?
思路
成熟是生命的一種境界
成熟不僅取決於年齡,還決定於人的心理
成熟是痛苦而快樂的成長過程
成熟是人生經驗的沉澱
成熟不是老於世故、故作深沉
成熟的人是謙虛的
成熟是一個覺悟的過程
成熟需要經驗的積累
成熟是學習和認識的結果
成熟的人是平和與寬容的
名言
所謂成熟是指自我最深的覺悟,而非做觀念上的俘虜。——李小龍
成熟的男人不會陪著你瘋狂,也不會陪著你沉默。他只是在你需要時出現,在你厭惡時消失。嫁給成熟的男人等於買了一份保險。——李敖
所謂成長, 就是去接受任何在生命中發生的狀況。 即使是不幸的, 不好的, 也要去面對它, 解決它, 使傷害減至最低。所謂的成長, 所謂的智能, 所謂的成熟, 都不過如此。
——曹又方
成長就是下棋的時候,能贏了老爸;成熟就是你明明能贏老爸,卻讓老爸小贏一下。
——陳光憲
喂,你可曾聽說才思也許能在青春年少時獲得,智慧也許會在腐朽前成熟?——愛默生
對一個尚未成熟的少年來講,壞的夥伴比好的老師起的作用要大得多。——伊索
把蛋煮熟易,使人成熟難。——弗·艾倫
青年的敏感和獨創精神,一經與成熟科學家豐富的知識和經驗相結合,就能相得益彰。
—— 貝弗里奇
尚未成熟才有成長的空間,一旦成熟,接下來只會走向衰退。——雷·卡洛克
經典素材
超越痛苦的天才——霍金
(在痛苦中走向成熟)
霍金大約是當代最有名的物理學家,他是劍橋大學物理系的終身教授,這是牛頓曾經做過的職位。他寫作的《時間簡史》暢銷全世界,然而伴隨霍金獲得這一切成就的卻是難以想像的苦難。
霍金幼時的成績並不算優秀,他的名次從來未能排在全班的前列。霍金從小 就不擅長體育活動,身體協調性較差,這其實是他日後爆發一場災難性疾病的預兆,但他和他的家人當時是絕對意識不到的。
中學後霍金如願以償地考上了牛津大學,並開始展露出自己的天才稟賦。然而,在牛津上到第三年時,霍金經常無故地摔倒。從牛津畢業,考入劍橋大學讀博士後,霍金的病情開始加劇。
在他21歲生日過後不久,霍金即入院檢查,做了兩周檢查後,醫生除了告訴他得的是一種極其特殊的運動神經細胞病之外,什麼也沒說。霍金從醫生的眼神中得知自己患了一種不治之症。但疾病並未將霍金擊倒,反而使他更加成熟。在科學上他日益進取,闡發了他一生中最著名的宇宙大爆炸和黑洞理論,獲得了巨大的成就。
不斷成熟的姚明
(在實踐中不斷成熟)
在姚明的4歲生日時,他得到了第一個籃球。9歲那年,姚明在上海徐匯區少年體校開始接受業余訓練。由於從小受到的家庭熏陶,他對籃球的悟性,逐漸顯露出來。5年後,他進入上海青年隊;17歲入選國家青年隊;18歲穿上了中國隊隊服。
在18歲入選中國國家籃球隊之後,姚明的表現進一步成熟。在2001年的亞洲籃球錦標賽上,姚明每場貢獻13.4分10.1個籃板和2.8次蓋帽,投籃命中率高達72.4%,幫助中國國家隊奪得冠軍。
2000年奧運會期間,姚明平均每場拿下10.5分和球隊最高的6個籃板2.2次蓋帽,他平均每場63.9%的投籃命中率也無人能比。
在美國當地時間2002年6月26日的選秀大會上,休斯敦火箭隊順利挑到了中國的中鋒姚明,他也成為聯盟歷史上第一個在首輪第一位被選中的外國球員。
被選中的中國小巨人也成為聯盟歷史上最高而且是第二重的狀元秀。在姚明加盟休斯敦火箭隊之後,他成為繼王治郅和巴特爾之後第三位登陸NBA的中國球員。
在NBA的第一個賽季中,姚明表現出色,入選了NBA全明星首發陣容,成為第一個獲此殊榮的亞洲球員。在2004年,他連續兩次獲得NBA全明星賽的首發位置。目前,他憑借著出色的表現,正征服著越來越多的世界籃球球迷。這表明姚明已很成熟了,也說明他比賽打得越來越好了。
霍英東的童年
(苦難會促使人成熟)
1923年5月10日,霍英東出生於一個窮困潦倒的水上人家。家境相當困難,全靠父親租船駁運貨物維持生活,他們全家窮得連鞋都穿不上,無論寒冬酷暑,都是赤腳行走。
霍英東7歲那年,父親患病不幸去世。 父親去世以後,霍英東一家生活得更加困難了。生活的重擔全落在他母親身上。悲痛之餘,母親帶著霍英東和兩個女兒上了岸,靠給別人打些零工來支撐這個業已破碎的家。後來,因為生活實在過不下去,他們又遷到灣仔的棚戶區居住。生活的凄苦,世態的炎涼,使霍英東過早地成熟了起來。17歲那年,霍英東輟學,小小年紀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擔。他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一艘輪渡上當加煤工,而後,又找了很多工作來賺錢養家。這些經歷雖然讓他備嘗艱辛,但是也是他逐漸成熟的財富。後來,他利用賺來的錢開了一家小小的雜貨店,開始了更加艱辛的創業過程。
霍英東,而今的億萬富翁。苦難促使他成熟,造就了他的成功。
獨樹一幟的服裝大師——皮爾·卡丹
(事業上的成熟是一種成功)
皮爾·卡丹出生在1920年的水城威尼斯。「二戰」爆發使皮爾·卡丹失去了進高校深造的機會,他來到法國開始為自己的一生打拚。
1949年底,皮爾·卡丹終於決定開創自己的事業。他租借了一間房屋,開了家服裝店。他才思敏捷,年富力強,設計新穎美觀,博採眾長,而且又以其獨特的風格高人一籌。因此,服裝店開業不久便顧客盈門,生意興旺發達。
1953年,皮爾·卡丹創作了一款「泡泡裙」轟動一時,從此他的名聲響徹時裝行業。許多廠商找上門來,簽訂合同,聘請卡丹先生設計流行服裝。20世紀50年代後期,他設計的「柔軟型」、「繩套型」、「輪箍型」、「鐮菇型」、「蘑菇型」等服飾都稱得上是當時流行服裝造型的「鼎足」。1957年,皮爾·卡丹又在男裝領域取得了新的成功。他改革了領帶和男襯衣的設計,獨出心裁地用印花布料製作男襯衣。而在此以前,男襯衣基本上都是用單色面料製作的,結果新潮的襯衣一下子就大受歡迎。
20世紀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皮爾·卡丹始終走在潮流最巔峰,用自己獨特的設計征服著全世界。今天皮爾·卡丹雖年事漸高,但童心未泯,持久而旺盛的創新精神使他的作品依然青春常在,為世界的服裝愛好者們所崇尚。
小市長≠小大人
(不要讓孩子過早地成熟)
第五屆羊城小市長初賽連續兩天在廣州兒童活動中心舉行。許多孩子的表現讓評委們感到擔憂:不少孩子說話作文喜唱高調,打扮舉止成熟摩登,表現得像「小大人」。 他們喜歡扮成熟,缺少自然童真。才藝表演中,小學組一名女生塗著濃重眼影和脂粉,卷發蓬鬆披散,穿著吊帶小背心,模仿名人主持節目,與十來歲孩子的身份極不相符。
一名小學生在作文《〈我是中國人〉讀後感》中寫了這樣一件事:同學們上課不守紀律,「我」想到要團結祖國才能富強,以此勸說同學恢復了紀律。令人感到十分牽強;一名五年級的學生寫出了長達15頁的《汽車尾氣對廣州大氣環境影響的調查報告》,包括主稿、調查問卷、國外考察等,被評委稱為「成年人如果不是專家也寫不出來」;各組徵文中,「改革開放以來」、「五千年歷史長河」之類的套話屢見不鮮……
到底是在選小市長?還是在選小大人?孩子是純真的,我們不應讓孩子過早地成熟。
周恩來對科恩的一席話
(成熟就是勇敢反省走過的路)
1971年春,周恩來會見美國乒乓球隊。隊員科恩是個有名的嬉皮士,他向周總理問到:「總理先生,我想知道您對美國嬉皮士的看法。」周恩來看了看科恩那飄垂的長發,說:「看樣子您也是一個嬉皮士。」 周恩來繼而把眼光轉向大家:「世界上有的年輕人對現狀不滿,正在尋求真理,在思想變化的過程中,在這種變化成型以前,這是可以允許的。我們年輕的時候,也曾經為尋求真理嘗試過各種各樣的途徑。」 周恩來又將眼光轉向科恩:「要是經過自己做了以後,發現這樣做不正確,那就應該改變,你說是嗎?」 科恩聳聳肩,友好而誠懇地笑著點點頭。 周恩來略略停頓,又補充一句:「這是我的意見,只是一個建議而已。」 周恩來這番話,在第二天(1971年4月15日)幾乎被所有的世界大報與通訊社報道。4月16日,科恩的母親從美國加州威斯沃德託人通過香港,將一束深紅色的玫瑰花送給周恩來總理,感謝周恩來對她的兒子講了一番語重心長的話,讓他成熟了許多。
弗洛伊德的愛情
(愛情在磨難中成熟)
那時,弗洛伊德剛剛獲得醫學博士學位,正在實驗室里熱中於鰻魚脊神經節的研究。但是,一次邂逅改變了一切。
瑪莎·貝納斯,弗洛伊德妹妹的朋友。弗洛伊德第一次見到她時,她正坐在弗洛伊德家午後灑滿了橙黃色陽光的客廳里,削著一隻蘋果,柔潤的面龐和優雅的姿態令每天在實驗室里盯著玻璃試片的弗洛伊德從此告別了顯微鏡——「她感受到我不敢追求女人,就泰然地走到我的面前。她使我有了信心,給了我新的希望和活力,而這些正是當時我最需要的。」
弗洛伊德開始了與瑪莎的約會,兩個人的感情在升溫。沒過多長時間,他們就訂婚了。就在這時,瑪莎一家搬到了漢堡。此時,弗洛伊德已經深深地依戀瑪莎,離開了瑪莎,他覺得一切生活都亂了套。他每天都要給瑪莎寫信,後來開始責備她搬家,最後他開始懷疑瑪莎對愛情的純潔與深刻。弗洛伊德的無端懷疑令瑪莎很氣憤,她毫不客氣地斥責了他一頓……弗洛伊德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表示懺悔。在磨難中,愛情逐漸成熟了。
康熙大帝
(成熟就是善用理智與情感)
康熙是我國清朝時期著名的皇帝。他在位時,清朝的政治逐漸穩定,國力逐漸強大。公元1661年,年僅8歲的愛新覺羅·玄燁被推上龍座,成為康熙皇帝。玄燁幼年登基,雖經祖母悉心培養少小持重,但擔負國家的重任還為時過早。尤其,當時以鰲拜為首的輔政大臣,利用玄燁年幼、孝庄太後一介女流之便掌握朝政大權。在朝中,他們結黨營私,玩弄權術,驕橫跋扈,不把小康熙放在眼裡,連孝庄太後也只好隱忍。年輕氣盛的康熙幾次想將鰲拜懲治法辦,但是實力相差懸殊,如果時機不成熟,只能是以卵擊石。因此,康熙把怨氣與怒氣埋在心裡,一直積蓄力量。
終於,1669年,年滿16歲的康熙羽翼豐滿,發動攻勢,一舉剿滅了鰲拜一夥。之後,他又平定「三藩」,收復台灣,擊退沙皇俄國的入侵,開創了一代盛世。
而康熙如果不是用理智戰勝了憤怒,把怨氣壓了八年,恐怕早就被鰲拜害死了,哪裡還有後來的「康乾盛世」。
韓信受胯下之辱
(成熟才能忍一時之氣)
韓信是漢初著名軍事家。他年少時,父母雙亡,家境貧寒,卻刻苦讀書,熟讀兵法,懷安邦定國之抱負。苦於生計無著,於不得已時,在熟人家裡吃口閑飯,有時也到淮水邊上釣魚換錢,屢屢遭到周圍人的歧視和冷遇。一次,一群惡少當眾羞辱韓信。有一個屠夫對韓信說: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刀配劍,其時你膽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話,你敢用你的配劍來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韓信自知形隻影單,硬拼肯定吃虧。於是,當著許多圍觀人的面,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鑽了過去。史書上稱「胯下之辱」。
韓信以項羽帳下執戟衛士的低微身份,幾年內登壇拜將,屢建奇勛,終至成為左右楚漢戰爭的一方諸侯。這位叱吒風雲的軍事人物,其用兵之道,為後世兵家所推崇。
韓信被殺
(政治上不成熟禍及於身)
歷史上有三個十分著名的人物,張良、蕭何、韓信,這三個人都是曠世英才,劉邦之所以得到天下, 這三個人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劉邦曾對部下說過這樣一段話:「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運,吾不如蕭何;統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這三個人都很有能耐,各有千秋,難分仲伯,但在成熟這一點上,就有天壤之別了。張良、蕭何非常成熟,尤其是張良,洞察世事,絕頂聰明,他根本不相信劉邦的鬼話,為了保全自己,他稱病去深山學做神仙,從而可以安度晚年。蕭何歷經種種磨難,總算化險為夷。韓信則不然,在統兵打仗上,他十分嫻熟,但是在政治上,他看上去十分不成熟,先是把劉邦的應景的話當真,接著擺出高傲的姿態,向劉邦要這要那,這樣劉邦就難免生疑,而那心如蛇蠍的呂後更容不得韓信,於是一代名將韓信便稀里糊塗做了鬼。臨死時,韓信仍執迷不悟,他仰天長嘆:「不聽蒯通言,反為女子所詐,豈非天命。」可見,成熟二字對於一個人來說多麼重要,不論你有多大本事,你不成熟就要吃虧,韓信的教訓確實發人深思。
意林故事
彼得·潘綜合症
(成熟是必然的)
1983年美國心理學家丹·基利也撰文描述了這樣一個群體:「這類人渴望永遠扮演孩子的角色而不願成為父母。」這些彼得@潘們很愛玩也很好相處,但免不了也有不少孩子的弱點,如優柔寡斷、缺乏自我保護意識、渴望被人接受又害怕被人拒絕等。因此他們的行為同年齡很不相稱,大多數情況下這無傷大雅,但總有一天,等他們突然明白生活原來並不如想像中那麼稱心如意時,已經太晚了。這些人就是「彼得·潘綜合症」的患者,也就是一些不願長大,拒絕成熟的人們。
1904年,彼得·潘誕生於蘇格蘭作家詹姆斯·巴里筆下,後來成為家喻戶曉的童話人物,他的故事多次被搬上銀幕。彼得·潘生活在夢幻般的「永無鄉」里,永遠也不想長大,但這畢竟只能出現在童話中,不能為現實所接受。「彼得·潘綜合症」患者就是現實中的彼得·潘。成年人面對社會的激烈競爭和殘酷傾軋,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裝嫩」,不願成熟起來。但這種心態如果發展到極端,就被稱為「彼得·潘綜合症」,被定性為一種心理疾病。
幫助患者擺脫「彼得·潘綜合症」的最好辦法是迫使他面對現實,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告訴他:「沒人有義務承擔你所應擔負的責任;你要是不去銀行交費,沒人會幫你交;你睡著了,沒人會把你叫醒……」
快快長大
從前,有一位國王,王後給他生了一個女兒。國王非常喜愛這個女兒。
國王天天看著襁褓里的小女兒,欣賞她小巧的鼻子、紅嘟嘟的嘴巴。他想:女兒長大以後一定會是個舉世無雙的美人兒!可是,女兒長得實在太慢了,什麼時候才能看到她長大的模樣呢?
國王把太醫叫來,命令他說:「快給小公主開些葯吃,讓她立刻就長大。如果辦不到的話,就殺你的頭!」
太醫是個聰明的人,他思考了一會:
「陛下,您盡管放心好了,我知道有一種葯吃了以後可以立刻長大。但是,這種葯生長在人跡罕至的地方,10年才開一次花。請您給我一些時間,我保證帶葯回來見您。不過,在我去找葯期間,您不能見小公主,不然葯就不靈了。」
國王同意了。於是醫生就出發了,不過他沒有去找葯,而是找了個地方隱居了起來。
12年後,醫生回到京城。他稟報國王說:「我終於找到葯了。」國王大喜。醫生很快帶著公主過來了,國王一看,公主真的長大了,高興極了,誇獎道:「太醫的醫術果然是舉世無雙啊!」還賞賜給太醫許多珍寶。
世上哪有能夠使人立刻長大的葯呢,小公主是隨著時光的流逝自然地長大的,而不是服了什麼靈丹妙葯。自然規律是不可違背的客觀存在,如果硬要去改造它,不但不能成功,還有可能受人愚弄。
《浮士德》
《浮士德》是歌德歷經60餘年的嘔心瀝血而完成的巨著。在書中,他借用浮士德的經歷說明了只有每天接受新的挑戰,才能戰勝自由與生活,才能不斷地成熟起來。
在《浮士德》中,惡魔梅菲斯特與浮士德打德,賭訂約:條件為魔鬼今生侍奉浮士德,浮士德死後靈魂歸魔鬼所有。於是惡魔就通過各種手段來滿足浮士德的願望:他先是使浮士德返老還童,變成一個年輕人;又引誘他和一個少女格雷辛戀愛;後來又協助浮士德成為地下寶藏的擁有者;甚至帶浮士德回到古希臘,娶了絕代美女海倫。但是金錢和美女並沒有使浮士德感到真正的幸福和快樂。他想干一番大事業。他要征服海水,征服海洋,在不毛的沼澤中為人們建立新的理想之邦。
浮士德終身探索,最後發現與人民進行創造性的勞動,改造自然,創造自由國土才是美。他真正地成熟了。
謙遜是一種成熟
某一天蘇格拉底和弟子聚在一起聊天,當中有一位學生因家裡相當富有,便趾高氣揚地向所有同學炫耀,他家在雅典附近擁有一望無邊的肥沃土地。當他口若懸河大肆吹噓的時候,蘇格拉底不動聲色地拿出一張世界地圖,然後說:「麻煩你指給我看看,亞細亞在哪裡?」學生指著地圖,洋洋得意地回答:「這一大片全是。」
蘇格拉底又問:「很好!那麼,希臘在哪裡?」學生好不容易在地圖上將希臘找出來,但和亞細亞相比,的確是太小了。「雅典在哪兒?」蘇格拉底接著又問。學生指著地圖上的一個小點說:「雅典,這就更小了,好像是在這兒。」
最後,蘇格拉底看著他說:「現在,請你再指給我看看,你家那塊一望無邊的肥沃土地在哪裡?」學生急得滿頭大汗,當然找不到。他家那塊廣大肥沃的土地在地圖上連個影子也沒有。他尷尬又不好意思地回答:「對不起,我找不到!」
愈是成熟的稻穗,頭垂得愈低。成熟的果實,開花是向上,所結的果實都是向下。
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安全區,但是,你如果想成長起來,成熟起來,你想跨越自己目前的成就,請不要畫地自限,勇於接受挑戰充實自我,你一定會發展得比想像中更好。
成熟不是裝出來的
成熟並不與年齡成正比,但成熟需要經歷滄桑歲月的磨煉。一個成熟的人往往是歷經失敗的人。失敗使人重新反省自己,遭受失敗後人們往往獲得一段使自己蛻變的寶貴時間。此外,很多人發現巨大的打擊往往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勇氣和機會,去嘗試從前從未嘗試的東西。一個成熟的人往往是肩負著某種責任的人。家庭、事業、祖國無不在心中,用盡所有的潛力來負擔起這份責任。
所以成熟的人,大都是智者,且朴實無華,謙遜平和。只有小才華才有華而不實的傲慢相。所以成熟的人,不虛榮,更不會嫉妒;不自大,也不帶偏見。對志同道合者深深敬愛。
所以成熟的人,是清醒的。他洞悉人生,洞悉世事,但又不悲觀,不消沉,他有超凡的承受力和忍耐力。他能享受成功,也能享受痛苦、憂愁和煩惱。成熟並不意味著一帆風順,但它能給人一種容納一切的氣魄。在任何情況下,都會鎮定自若,從容得體。
成熟是什麼
散文家余秋雨說: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逆耳的聲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狂放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潮。可見成熟是至境。
據說孔子臨終前幾年就很少說話了,弟子們問他為什麼,孔子回答說:天何言哉(包容宇宙的天難道說話嗎)?看來他老人家算是成熟到家了。
成熟又是火候。如摘瓜,摘早了生,摘晚了老,不生不老正好,是成熟。
正因為成熟是至境,又十分講究火候,所以一般人雖然嚮往成熟,卻難得成熟。芸芸眾生,一輩子在家長、老師、領導的手中掂來掂去,結論不是幼稚,就是單純,總是不成熟,掂來掂去,眨眼也就老了。其實,人生更多的是個自我完善的過程,完全不必剛一發芽就刻意追求成熟,只要一枝一葉地自然成長,不必太在乎別人如何評說。
杯子
在櫥櫃里翻出了一隻水杯,水杯好長一段時間沒用,蒙上了一層灰,擦掉灰之後看了看,又放回去了。杯子剛買的時候純清透明,盛上水放在桌上。不到一個月,杯子就發生了莫名其妙的變化,原本清清純純的杯身蒙上了擦拭不掉的灰色,它也漸漸失寵,最後被扔到壁櫥里去了。
這一刻看著杯子我想到了人,那個新買的杯子多像一個嬰兒呀,每個嬰兒都那麼純真可愛,白玉無瑕。成年人都羨慕嬰兒,卻不斷朝著背離嬰兒的方向成長,嬰兒長大了,又變成羨慕嬰兒的成年人。
「等你大學畢業就完全成熟了!」「成熟一定好么?」我真的很想得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因為當時我覺得所謂的成熟來得太痛苦,是一種無奈的過程。我相信表兄一樣也是在這種無奈中成熟的,面對我的提問,大人也忽然發現成熟實在算不上一件令人愉快的事。
其實世上一切事物都無法迴避這種無奈,在時間面前我們無權選擇。一塊石子放到河裡,在水流的推動下不斷和其他石子摩擦,千百年後,磨掉所有稜角,光滑圓潤,變成一顆普普通通的鵝卵石,和其他石子的摩擦總算達到最小了。人也如此,只不過人的這一過程在短短的幾十年間就完成了,生活是河流,我們是石子,時間是水,成熟的是鵝卵石。
親愛的朋友,如果你問我:成熟是什麼?那麼我告訴你,成熟是用思考作催化劑,從痛苦的熔爐里提煉出來的精鋼!
有點亂,不要建議
6. 投入地生活才能獲得美好人生 作文素材,有三則就更好
人生的選擇 人生路漫漫,我們選擇宏偉的目標,毅然奮進。在前進中我們披兩肩霜花,灑一路豪歌,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優美的樂章。選擇,我們願選擇美麗的人生。 花兒面對更替變換的四季選擇綠意盎然的春天,青松面對遼闊的大地選擇峻峭懸崖,臘梅面對大地選擇了冰天雪地的北國,大自然是豐富多彩的,與眾不同的精靈們都有著與眾不同的選擇。 智者信仰著真理選擇桀驁不馴,勇者渴望超越選擇了奮斗不息,善者祈禱和平選擇了捨生取義。是什麼樣的人就有什麼樣的選擇,但無論是什麼選擇,我們都要讓它成為我們的驕傲。 選擇一顆熾熱的心,可廣交天下之友;擇一顆平和的心,可以享受「採菊東籬下」的悠閑;擇一顆博愛的心,可挑起萬家憂樂的重任;擇一顆不凡的心,可以作出驚世的創舉。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而折腰,選擇了歸園田居,享受著「飛鳥相與還」的樂趣;孟子面對生與義,主張「捨生取義」,才有了我們今天的正義觀。今天不少的大學畢業生,一走出校門便選擇了落後的西北地區,這是他們的有價值的選擇,是無悔的青春心! 雄鷹搏擊藍天,海燕喝退驚雷,只要放飛自己,無愧於心地選擇,我們就是雄鷹,我們就是海燕。 人生與選擇 「高手也有失手的時候」。一句古樸又別有趣味俗語,為何能流傳千百年,甚至成為廣大群眾喜愛的一句口頭禪?答案其實很簡單,它道出了人性靈魂的本質,人無完人,世上有幾個人是十全十美,就連我國偉大教育家孔子遇美玉也會掩面自嘆。人生的路徑有多條,每條都可以到達充滿光明的彼岸,要看你如何選擇。 上海的某個電視節目的內容大概如下:選手每輪五道題,答題時間有限,能在規定時間內得分較多的即為優勝者。類似這樣的競爭數不勝數,有些選手認為時間重要而忽視了答題效率,而有些選手認為時間重要而忽視的結果,這兩類選手最終還是無法站到領獎台上。雖有滿肚子墨水卻不懂得用最佳方法來詮釋,最後還得怨天杞人憂天,真是可悲至及極。 生命如煙火,是短暫的,也是璨燦的。如何才能在這看似平凡的人生之路上創造出一番不一樣的事業,如何才能在自己的人生問卷上填上最佳的答案,如何才能……總總如何,都只在於你的一個選擇。當你選擇了權利地位,而背棄了親朋如友時,用富蘭克林的話說,你就是為了一個消子而付出了慘重代價的愚蠢的人。當你恣情於享受,而踐踏靈魂,出賣尊嚴時,用我的話說,你就是連一個消子也不如。 人生有太多選擇,無論怎樣謹慎,還是會有出錯的時候,只是「賢者能勿忘耳矣」。就拿「管寧割席」這個故事來說吧,管寧因為看不慣華歆因貪圖享樂而荒廢學業,便與華歆割調節絕交,從此互一相問。夕日形影不離的好友只因管寧一個選擇便形同陌路人,是對是錯,不得而知。管寧因友人一些過錯便與之絕交,卻不翻心教導,獨自一人飛黃鴻達,在後人看來,管寧是個不義之人。原是華歆之過卻換來了管寧聲名的損敗,也只 緣於管寧一個錯誤的決擇。 一個正確的選擇可以把一個平凡的人生過渡到精彩的彼岸,走錯了一步,則全盤皆輸。人生要如彩虹綻放七彩,要如瀑布飛濺美麗浪花,那就請走好你的每一步。 選擇人生選擇人生, 不能太隨便, 因為人生的未來就在這彈指之間;選擇人生, 不能太隨便, 因為選擇可以讓我們的人生改變;因為可以選擇, 我們不懂珍惜;因為可以選擇, 我們輕易拋棄;因為可以選擇, 我們錯過良機;因為可以選擇, 我們貪婪無比;人生在獲得的同時, 總會有失去, 不要老想著過去那失去的夢想, 還要看看手中的實際。讓努力給人生鋪路, 讓拼搏為人生搭橋, 無論成功是否, 不要輕言放棄。選擇人生, 一定要深思熟慮;選擇人生, 一定不要放過時機;人生僅一次, 既有熊掌又有魚, 別以為失掉了蘋果還會有梨。人生的選擇 —— 朋友與幸福 財富 父母 權利 事業 愛情 子女 誠信 朋友 地位 名譽 臉面 知識 健康 幸福 今天這堂作文課,老師讓我們做了一次「人生的選擇」。老師叫我們在14個詞中選擇對你最重要的兩個詞。我望望14個詞,提起筆,第一個劃去了財富。我想:俗話說得好「金錢是萬惡之源」。如果因為眼前的一筆財富而忘記一切,導致走向惡路,那才會失去得更多!接著,我沉思了一會兒,有將地位排除在外.因為人們都說咱們社會主義是人人平等的,不在乎地位的高低.無論你做的官有多大,如果只是一個壓制別人的工具的話,你的地位就是空紙一張!然後我又一一劃去了事業,愛情,名譽,臉面……只省下了父母,朋友,與幸福。從小把我養到大的父母,知心知己的朋友,令人嚮往的幸福,三個都那麼美好,使我捨不得下筆。這時,我想到媽媽對我說過的一句話「我和你爸爸希望你長大之後能自力更生,靠自己的雙手開辟自己的天地。」對呀,我總有一天要離開父母,面對陌生的世面,我還能再去依賴父母嗎?我要學會自己開創道路,迎來快樂,用自己的力量造福於父母。於是我輕輕地劃去了父母。終於我找到了自己人生的選擇——朋友與幸福。選擇朋友是因為有句話說得好「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在我懂事以來,朋友幫助我的事已經數不清了。無論是借東西,還是傷心時的安慰,就算朋友的愛再小再小,也能使我無比開心。相信我長大後,朋友依然使我驕傲!我又選擇幸福,是因為我想幸福,愛我的人也希望我幸福。我想幸福可能是一個終點,一個目標。再苦累的人也能用雙手追求幸福,同樣,原本幸福的人也希望自己更幸福。幸福雖然難求,但它永遠是激勵我一生的詞。我選擇朋友與幸福!人生的選擇 隨著14次春去秋來,我就經歷了自己也無法數清的各種選擇,而幾乎每一次選擇都伴著一次徘徊,等待我的呢,是我無法預知的無窮無盡的選擇、選擇…… 清晨,公共汽車上的人們像未睡醒似的迷迷糊糊,即使是窗外的狂風也不能刺激人們的神經。 我坐在軟軟的車座上,隨著車身的搖動一起一伏,腦子里滿是英語單詞。我努力記憶著,盡量把他們莫名其妙的塞進腦子,直到滿意才停止。 這時耳邊響起了一個雉嫩的聲音:「媽媽,為什麼明天不接我了?」「以後你就天天住在幼兒園里,和小朋友一起玩,一塊睡。我一星期接你回家一次,這樣你就不用天天早起了。」顯然是母親的回答。我抬眼一看,好可愛的一張小臉,此時卻皺著眉頭,眨著眼睛。望著他的媽媽:「那……那我要天天回家嘛?」「那你就天天早起,可你又起不來。」說著,母親又向孩子的口中塞了一塊麵包,一陣沉默孩子終於自言自語地開了口:「我要天天回家……還不要早起。」 我聽了這話,心裡一緊,調開頭,望著窗外冷清的馬路。 「有點像小時候的『買冰棍』不是嗎?」我心裡想著,從幼時起,我就聽到賣冰棍的老太太和藹地問:「要奶油的還是要小豆的?」那時我也會猶豫一下,雖然這種選擇是經常的,但我還是不能很果斷。這就好比魚和熊掌不能都得,天地尚無完體,何況人間諸多事物除了選擇,又能怎麼樣呢? 隨著14次春去秋來,我就經歷了自己也無法數清的各種選擇,而幾乎每一次選擇都伴著一次徘徊,等待我的呢,是我無法預知的無窮無盡的選擇、選擇…… 長大了,自己當然會買東西了,於是自由購買著喜愛的物品。當我看見精美的裝飾品時,當我在兩個物品中不斷徘徊時,我好為難,它們都時那麼美,那麼好。讓我好不猶豫,到底買哪個呢?現在想起來,只覺得它就像這人生中無數選擇之一。多少次徘徊,卻無法知道選擇的結果是什麼。 「只能要一個,對不對?」孩子無奈的問話把我拖回現實。看著他委屈的樣子,我有一種同病相憐的感覺。「那我不要這么早起來了,一個星期接我一次吧。」孩子低頭說完。 汽車「嘎」地停住了,該下車了。打開的英語書上,那些早已熟悉的句子又一次映入眼裡,又是一個選擇疑問句:Do you want tea or coffee 我麻木地合上書,在無意中脫口答道「I want some tea 」。 這些給你參考,希望能幫到你~~
7. 求中考的寫作素材,不要文章,只要素材
20、 靈魂的拷問該不該
伊拉克戰爭爆發,鳳凰中文台女記者閭丘露薇在各國記者大都遵命退出伊拉克之際,關掉與台領導聯系的手機——她要求進入巴格達遭到台領導的堅決拒絕——帶著攝影記者蔡曉江租車奔赴戰火之下的巴格達。
就在這個時候,一項網站調查顯示,絕大多數網民認為,同閭丘露薇的勇敢相比,「中國戰地男記者應該感到恥辱。」有的選擇了「我嘆息、我無言、我失望、我悲哀」。有的認為男記者要為自己的「貪生怕死」而「感到汗顏和羞恥」。個別知情的當事人解釋說,並不是我們要主動撤離伊拉克,我們是奉命必須撤離。但是,責難和謾罵的聲浪湮沒了這一切。過了三天,中央電視台的水均益、冀惠彥、楊小勇重返巴格達,網上的聲音終於平息了。
我以為,不怕犧牲,擅自沖入戰火中的閭丘露薇和蔡曉江應該贏得我們的掌聲和鮮花;而遵從命令撤離,在相對安全(僅僅只是相對)的地方采訪,也不應該受到道義上的任何指責。就像我們歌頌黃繼光用身體堵槍眼,並不意味著沒有這樣做的所有戰士都要接受批判一樣。我們對所有捨身取義的英雄保留至高的尊敬,並不意味著對未曾達標的其他人,都要進行靈魂的拷問。
令人憂慮的是,此前進行的那一窩蜂的圍剿,是大多數人所為,是在所謂正義的旗幟之下的不容置喙的聲討,其出現並不偶然,以後還會發生。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學會平靜、寬容、秩序、秩序、人性地傾聽每一個人的聲音?
21、開水瓶哲學
在一堆剛灌滿開水的開水的開水瓶中區分哪個是保溫的,哪個是不保溫的,只需要用手摸一下它們的外殼,如果是燙手的則是不保溫的,而不燙手的才是真正保溫的。
這就是現象與本質、表象與內涵的關系。表面上看起來誇誇其談,吹得天花亂墜的人,他們可能腦子空空;而另一些沉默寡言,看似木訥而不善言辭的人,他們的心胸也許裝著整個世界,他們才是真正的智者。
很小的時候,就聽大人們說過,判斷一隻開水瓶是否保溫,只需要把開水瓶口*近耳朵,會「嗡嗡」作響的便是會保溫的。 一隻開水瓶不保溫了,要扔掉時拿起來放到耳邊一聽,裡面仍舊「嗡嗡」作響。原來這種判斷方法並不可*,而我們很多人卻一直在用它。
我們從前人那裡繼承了許多所謂的「經驗」,但正確與否,卻很少有人去驗證。很多時候,我們會被一種叫「經驗」的東西蒙蔽了眼睛,束縛了思維,哪怕是一個很明顯的謬誤,也難以推翻。
22、 奔跑
一隻狼吃飽了,安逸地躺在草地上睡覺。另一隻狼氣喘吁吁地從它旁邊經過,這使得它十分驚奇,它問:「你在追趕羚羊嗎?」「沒有!」「有人在追趕你嗎?」「沒有!」「那你為什麼沒命地奔跑呢?」那隻狼說:「聽說獅子要來了。」「獅子要來?」聽了這話,它放下心來:「獅子是我們的朋友,有什麼可怕的呢,你去跑你的吧,我要睡覺了。」
後來,獅子真的來了。由於它的到來,整個草原上的羚羊的奔跑速度變得極快,這只狼不再那麼容易得到食物了,不久變餓死了。「適者存,怠者亡」。兩只狼不同的命運是必然中的必然。
生於安樂,就不可能發生看似平常而又安逸的生活中潛在的挑戰,必然危機四伏;居安思危,永不懈怠,必然贏得競爭,成為時代的弄潮兒。
24、 母與子
有個孩子,對一個問題一直想不通。為什麼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他想考第一,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
回家後,他問:「媽媽,我是不是比別人笨。我覺得我和他一樣聽老師的話,一樣認真地做作業,可是,為什麼我總比他落後?」媽媽不知該怎樣回答。又是一次考試。這一次,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還是第一名。兒子又問了同樣的問題。媽媽真想說,人的智力確實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腦子確實就是比一般人的靈。但她知道,如果說了,孩子也許就此認為自己是個愚笨的人。
兒子小學畢業了,雖然仍沒有趕上他的同桌,但他的成績機一直在提高。母親為此帶他看了一次大海。就是在這次旅行中,這位母親回答了兒子的問題。
後來,兒子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清華。母校請他給同學們以及家長們作一個報告。其中他講了小時侯後的一段經歷:「我和母親坐在沙灘上,她指著前面對我說,你看那些在海邊爭食的鳥兒,當海浪打來的時候,小灰雀總能迅速地飛,它們拍兩三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而海鷗總顯得非常笨拙,它們從沙灘上飛入天空總要很長時間,然而,真正能飛躍大海橫過大洋的還是它們。」
這個報告使得很多母親流下了淚,其中包括他的母親。
26、納什的爭議和啟示
約翰•納什是一位數學天才,21歲,他在麻省理學院完成了他的博士論文。他的研究,使得博弈理論成為解決許多經濟和社會問題的重要方法和工具。30歲之後,納什得了精神分裂症,而且病期長達30年。最後又奇跡般地康復。
納什使諾貝爾經濟獎評選委員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尷尬:一方面,納什在生病的30年間幾乎再也沒有成果,如果把諾貝爾獎授予一個精神病人,將是諾貝爾獎歷史上天大的笑話。
最後結果是,瑞典科學院投票,以微弱多數決定把1994年諾貝爾經濟獎授予納什。但是諾貝爾經濟獎評選委員會內部地震卻越演越烈……學術界對納什也有教大爭議,他們說他孤僻、傲慢、無情,他們說他沉醉於自己的隱秘世界,根本不理解別人操心的世俗事務……
總之,納什是怪人,是備受爭議的科學家。可是,他最終獲得諾貝爾獎,他的故事也被搬上熒幕。人們沒有忘記他,也給他應有的評價。歷史永遠是公平的。
中國的古訓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來要求我們的科學家、企業家和廣大知識分子呢?
28、人性的特點
美國一所大學的社會學教授,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要求學生們在下面的三種情況下,選擇其中的一種進行捐錢援助。一是非洲中部遭遇嚴重旱災,許多人正面臨死亡的威脅。二是大學中一名成績優異的學生,因為無力負擔學費,已處於無法繼續學習的困境。三是購置一部復印機,放在系辦公室里供學生們使用。
結果百分之八十五的學生選擇捐錢買復印機;有百分之十二的學捐錢資助成績優異的學生完成學業;只有百分之三選擇捐錢援助非洲的難民。
這個實驗一方面說明每個學生都程度不同地關心他人的困難,願意給予幫助;另一方面說明大多數學生更關心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事情。
無私奉獻是高尚的。但是,對更關心自己切身利益的選擇,也不是簡單地全盤否定,其中也有積極因素。明白人性的這個特點,並妥善地加以引導,可以成全許多有益的事情。
29、 可怕的「小聰明」
孔烈禮在11月19日《法制日報》撰文說,翻閱報紙,偶然看到這樣一件事。說是一位中國人移民到了美國,因要打官司就對其律師說:我們是不是找個時間約法官出來坐一坐或者給他送點禮。律師一聽,大駭,說千萬不可,如果你向法官送禮,你的官司必敗無疑。因為你給法官送禮不正說明你理虧嗎?幾天後,律師打電話給他的當事人,說:我們的官司打贏了。那人淡淡地說,我早就知道了。律師奇怪地問,怎麼可能呢?我剛從法庭里出來。中國人說,我給法官送了禮。那位律師差點跳了起來,不可能吧!中國人說:的確送了禮,不過,我在郵寄單上寫的是對方的名字。
起初,還有些為這位同胞的逆向思維驕傲,可掩報沉思,心中不免越來越感到害怕:那位法官總有一天會明白真相的,到那時他對我我們中國人會怎麼看呢?
這些人憑自己的小聰明鑽法律的小空子,置規則、誠信於不顧,偷梁換柱,顛倒黑白,這便是我們中華民族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形象?目前,我國正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但願國人少耍些這樣的小聰明!也但願我們國家少些培養這種「聰明人」的土壤。
30、想到就寫
人際 人與人之間的許多是非,常常不是因為過於疏淡造成的,相反,常常倒是因為過於親密造成的。
窩里斗 窩里斗是因為眼睛只看見窩里的人,心裡只惦記窩里的事,以為他所在的窩便是世界的全部。
距離 遠處的風景為了什麼很美麗?是因為遠遠地看過去,那裡只有一片蔥郁的樹木,一塊碧綠的草地,和一條晶亮的小河。然而,倘你走進了那個風景,你的觀感就將立即大變,因為你會發現那裡還有泥沼,還有濕熱,還有蚊子、螞蟥,甚至蛇。
距離產生美,卻也產生錯覺。
31、 敗給自己
人生的好多次失敗,最終並不是敗給了別人,而是敗給了我們自己。
某名牌大學畢業的小王進了一家公司。當領導分配她做最基礎的工作時,原本很有優越感的她立即覺得自己被大材小用了。一次,在計算機收益時,她把一筆投資存款的利息重復計算了兩次,雖然最終沒有給公司造成實際的損失,但整個公司的財務計劃卻被打亂了。事後,她卻很不以為然,覺得只要下次注意就是了。這種態度讓主管很不放心,以後再有什麼重要的活,總找借口把她「晾」在一邊,不再讓她參與了。
上海某著名高校畢業的一位才子的辦公室上推滿了書本、零食、新買的枕頭甚至酒瓶等雜物。因為桌子空間有限,才子把過道也發展成了他的倉庫。
就這樣,沒多久,這位名牌大學畢業的高才生就因為邋遢而與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拜拜了。
32、人生感悟
天上下著小雨時你正在街上走,你把雨傘打開就夠了,犯不著說:「真見鬼,又下雨了。」你這樣說,對於雨滴、雲和風都不起作用,只會搞壞自己的心情。——一個平凡人的感悟
做人就像買股票一樣,任何巔峰都是暫時的,它也許是下一個深淵的起點,因此任何對深淵的得意和眷戀都是極端危險的。——一個成功人士的感悟
33、 朋友的細微之情
有一天,一位患過癌症的朋友向我聊起他治病和康復的事。他說,在他發現患有癌症並經過化療後,50歲的他突然想起當年插隊時的地方看看。他把這個想法告訴給那裡的朋友,他們非常熱情地款待了他,陪他把整個城市轉遍了。可是,末了,就是沒有安排他去當年插隊的那個鄉。朋友們找了一個理由搪塞他,直到回北京的時間到了,他有些失望地離開了那裡。
直到兩三年後,他的病情基本穩定,開始靜心療養時,一天,他和那個城市的朋友打電話說起上次的事,才把謎底揭開。朋友告訴他,正是知道他是為了卻心願來的,就故意沒有安排他回當年插隊的縣城去,「如果安排你去了,不就等於替你了卻夙願了嗎?不行,我們就是想讓你繼續有這個念想兒!」他聽著聽著,流淚了。
我的心裡也是一熱。不難想像,在他到達當年插隊的城市之前,他的朋友們曾熱烈的討論過、計劃過,一定是哪個細心人,提出不能讓他了卻心願的想法。如果他真的去了那個度過青春的村子,定然會觸景傷情,會在心理上有時日不多的暗示,在病痛最嚴重時他也許會放棄希望和努力——朋友之情多見於細微之處!
34、天平的砝碼
有這樣一則幽默:一個麵包師一直從他隔壁的一個農民那兒購買黃油。有一天,他覺得本應是3磅的一包黃油似乎太輕了點。於是他開始定期地稱一稱黃油,發現每回都份量不足。他特別生氣,便開始向執法機關提起訴訟。事情鬧到了法官那裡。
「你沒有天平嗎?」法官問農民。「有哇,法官先生,我有一架天平。」農民回答道。「有很準的砝碼嗎?」「沒有,法官先生。我不需要砝碼。」「沒有砝碼,那你怎麼稱黃油呢?」「這好辦,」農民回答說,「你瞧,就在麵包師從我這兒買黃油的這段時間里,我也一直買他的麵包。我總是要同樣重量的麵包。每次這些麵包就作為稱黃油的砝碼。如果砝碼不準,那就不是我的過錯,而是他的過錯了。」於是法官判定農民無罪,而麵包師不得不承擔訴訟費用。
看完這個故事,我心裡一動,我驚訝於這則幽默所蘊涵的深意。我們怎樣對待周圍的人,周圍的人也會同樣對待我們。你把自己最好的東西給別人,就會從別人那裡獲得最好的。你幫助別人越多,你得到的也會越多,你愈吝嗇,愈會一無所有。
35、人性的特點
美國一所大學的社會學教授,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要求學生們在下面的三種情況下,選擇其中的一種進行捐錢援助。一是非洲中部遭遇嚴重旱災,許多人正面臨死亡的威脅。二是大學中一名成績優異的學生,因為無力負擔學費,已處於無法繼續學習的困境。三是購置一部復印機,放在系辦公室里供學生們使用。
結果百分之八十五的學生選擇捐錢買復印機;有百分之十二的學捐錢資助成績優異的學生完成學業;只有百分之三選擇捐錢援助非洲的難民。
這個實驗一方面說明每個學生都程度不同地關心他人的困難,願意給予幫助;另一方面說明大多數學生更關心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事情。
無私奉獻是高尚的。但是,對更關心自己切身利益的選擇,也不是簡單地全盤否定,其中也有積極因素。明白人性的這個特點,並妥善地加以引導,可以成全許多有益的事情。
36、挖掘智慧的深井
生在猶太人家庭的孩子,在他們剛剛懂事的時候,母親就會將蜂蜜抹在書本上,讓孩子去舔書上的蜜。這樣做,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孩子從小樹立這樣一種觀念:書本是甜的,而且書里有智慧。孩子再長大一點兒,幾乎每個猶太母親都會拿同樣一個問題讓孩子來猜。假如有一天你不幸遭遇火災,你的房子被大火包圍,在你逃命的時候,最最不能忘記攜帶的是什麼?在否定了許多答案之後,母親就會告訴他們:應該攜帶的不是金銀財寶,而是一種無價之寶,它的名字叫智慧。在聰明的猶太人眼裡,生命宛如一棵樹,要想茁壯你的根,繁茂你的枝,銅綠你的葉,你就必須不斷挖掘智慧的深井,用那甘爽清冽的泉水澆灌生命。生命在成長過程中要不斷吸收養料,智慧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種。
37、留些時間思考
美國太平洋公司總經理威廉—傑佛斯搭乘該公司鐵路專車公出。在某一站,車上司機到他的專用車廂來找他,有事詢問。當時傑佛斯正忙於擬一份電報稿,所以隨便答應,沒有正面看那司機。司機傲然地說:「你這態度很不夠意思,不要把自己弄得太忙。留些時間給自己思考。」說完就掉頭走了。
總經理覺得司機的話一針見血,所以聽了不但不以為忤,反而肅然起敬,就濃縮他話中的精義,製成精緻的卡片,壓在玻璃板下,作為座右銘:「人生何必太匆匆,留些時間思考。」
38、南瓜的力量
在美國麻省Amherst學院曾經進行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試驗。試驗人員用很多鐵圈將一個小南瓜整個箍住,以觀察當南瓜逐漸長大時,對這個鐵圈產生的壓力有多大。最初他們估計南瓜最大能夠承受500磅的壓力。
在實驗的第一個月,南瓜承受了500磅的壓力;實驗到第二個月時,這個南瓜承受了1500磅的壓力,當它承受2000磅的壓力時,研究人員必須對鐵圈加固,以免南瓜將鐵圈撐開。最後,整個南瓜承受了超過5000磅的壓力後瓜皮才產生破裂。
他們打開南瓜發現它已經無法再食用,因為它的中間充滿可堅韌牢固的層層纖維,為了吸收充分的養分,以便於突破限制它成長的鐵圈,它所有的根往不同的方向全方位地伸展,延展超過8萬英尺,直到控制了整個花園的土壤和資源。
由南瓜的成長想到人生。我們對於自己能夠變成多麼堅強常常毫無概念!假如南瓜能夠承受如此大的壓力,那麼人類在相同的環境下又能承受多少的壓力?
39、莫扎特「解套」
莫扎特還是海頓的學生時,曾和老師打過一次賭。莫扎特說,他能寫一段曲子,老師准彈不了。
世界上竟會有這種怪事?在音樂殿堂奮鬥了多年早已功成名就的海頓對此豈能輕易相信。莫扎特將曲譜交給了老師。海頓未及細看便滿不在乎地坐在鋼琴前彈奏起來。僅一會兒的功夫,海頓就驚呼起來:「我兩只手分別彈響鋼琴兩端時,怎麼會有一個音符出現在鍵盤的中間位置呢?」接下來海頓以他那精湛的技巧又試彈了幾次,還是不成,最後無奈地說:「真是活見鬼了,看樣子任何人也彈奏不了這樣的曲子。」
顯然,海頓這里講的「任何人」其中也包括莫扎特。
只見莫扎特接過樂譜,微笑著坐在琴凳上,胸有成竹地彈奏起來,當遇到那個特別的音符時,他不慌不忙地向前彎下身子,用鼻子點彈而就。海頓禁不住對自己的高徒贊嘆不已。
實際上,「世界上沒有不能彈奏的曲子。」這是創新學推崇的一條座右銘。變不可能為可能,這也是創造型人才必須具備的一種潛質。
40、蜘蛛的執著
有人觀察過蜘蛛結網:蜘蛛在兩檐間結網,從一個檐頭將蛛絲粘牢,順牆而下,一步步向前爬行,小心翼翼,翹起尾部,不使蛛絲沾在地面上的沙石或別的物體上,通過一片空地,再爬上對面的檐頭,高低差不多時,再把絲收緊。收第一根絲要半個多小時,直到成一條直線。然後以第一條直線為徑,慢慢結成賴以生存的網。
這就是蜘蛛不會飛翔,卻能把網懸於空中的原因。
41、在寧靜中尋找智慧
朋友大竹是一家媒體的高級職員,他每天下了班以後,都會開車到鄉間自己的別墅去。他先到自己的花園當中賞花、澆水、施肥,然後到游泳池裡,在那裡游泳、洗熱水澡,讓自己的身心徹底地放鬆平靜下來。接下來他會坐榻塔米上,靜靜地傾聽風鈴的聲響。
在這整個過程當中,他幾乎不與人交談,一切都在和諧的寧靜中進行。他說,他感覺自己從進入別墅的那一刻起,就暫時與世俗的生活告別了。在這個過程中,自己漸漸進入了沉靜的狀態里,心胸開闊起來,視野里一片明朗。我隨他到他的別墅去的時候,他告訴我他正有一個重大的問題要做決斷。我說,為什麼不找朋友一起商量拿拿主意呢?他說,不,爭論是爭論不出什麼答案來的,只有把一切的雜念都忘卻掉,才會有清晰的思路和辦法。
我們的古人說過「寧靜致遠」。西方的耶穌也對他的信徒說過「你們將家人留下,在荒野里去休息一下。」他們的意思都是說,在寧靜中才可以得到智慧。
43、法國人的「自我檢錯」
一位留學生在法國朋友家做客,吃飯時朋友8歲的孩子用一小塊麵包逗小狗玩,狗玩起來撞翻了他手中的盤子,盤子碎成幾塊。男孩對父母說:「你們看見了,是小狗打碎了盤子,不是我的錯。「他父親叫男孩離開餐桌到自己房間里去,想想自己到底有沒有錯。十幾分鍾後男孩走出房間說:「小狗有錯,我也有錯,我不該在吃飯時逗狗。這是你們多次對我說過的。」
父親笑了:「那麼今天你就該為自己的錯承擔責任:收拾餐桌,並拿出零用錢賠這只盤子,」
男孩同意了。旅法多年,從未見過法國人在公共場合吵架,看來這個民族長期奉行的自我檢錯習慣,真是一種潤滑劑,它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人際交往中的摩擦。它的更大作用在於幫助我們少犯或不犯同樣的錯誤,減少工作中的失誤。
44、 敗給悲觀
很早以前,有一群印地安人被白人追趕,逃到了某個地方,他們的處境十分危險。由於情況危急,酋長便把所有的族人召集起來談話。他說:「有些事我必須告訴大家,我們的處境看起來很不妙,我這里有一個好消息,也有一個壞消息。」族人間立刻起了一陣騷動。酋長說:「首先我要告訴你們壞消息,」所有的人都緊張地站著,神色惶恐地等待酋長的話,他說:「除了水牛的飼料外,我們已經沒有東西可吃了。」大家開始議論紛紛了,到處發出「可怕啊」、「我們可怎麼辦」的聲音。突然一個勇敢的人發問了:「那麼好消息又是什麼呢?」酋長回答:「那就是我們還存著很多的水牛飼料。」我非常喜歡這個故事,就是因了這個智慧而略有些幽默的酋長,因為他在死的困境中依然保持著泰然豁達的心性,他所看到的,只是生的希望。
一個在厄運前不會絕望的人,註定是 一個永遠不被生活打垮的人。事實上,我們人生的好多失敗,最後並不是 敗給了誰,而是敗給了悲觀的自己。
45、尊重
台灣著名作家餘光中在江蘇電視台演播室見到了闊別54年的老同學李鎮東。當主持人問到李鎮東讀過老同學多少首詩時,他的回答讓在場的觀眾多少有些尷尬,他說:「沒讀過!」但是這個回答並沒有妨礙李鎮東與餘光中的情誼,他們在演播室內相擁而泣------忽然悟出,朋友之間最重要的是相互尊重,而尊重其實是一個多項選擇題,對朋友的興趣、愛好、性格、事業,可以全部「情投意合」,也可以在某一點上相知、相通、相諧,有時候甚至可以「背道而馳」。真正的朋友總是非常尊重對方的選擇。一直以為,尊重就是認可、贊同,決不否定、舍棄,現在想想實在是有些誤讀。朋友,其實只要彼此內心尊敬、重視,足矣。我們應該給對方自由發展的空間。強求「你唱我和」「步調一致」,甚至唯唯諾諾、召之即來,其實早已攙雜了別的成分。
46、英國家庭的「紳士教育」
在英國的家庭中,絕對看不到對孩子沒有理由的嬌寵,犯錯誤的孩子會受到糾正甚至懲罰。家長們往往在尊重孩子獨立人格的前提下,對孩子進行嚴格的管束,為的是讓孩子進行嚴格的管束,為的是讓孩子明白,他們的行為不是沒有邊際的,不可以為所欲為。英國的法律明確規定允許家長體罰孩子在一般的家庭中,5歲以下的孩子都不準與大人同桌吃飯,不允許挑吃挑穿,到了該做什麼的時候一律按規矩辦事,故事犯錯誤或欺負幼小孩子,都將受到嚴厲的懲罰。不管是對什麼人,孩子必須懂禮貌,說話客氣,對父母、兄弟、姐妹也不例外。幾乎所有的英國人都認為孩子應該懂得忍耐,因為現實的成人社會里有太多的需要忍耐的事情。英國人認為,作為一個紳士,缺乏忍耐和自我剋制是最令人瞧不起的、最沒有修養的。即使是孩子,如果不能學會忍耐,將來也不會大有作為。所以,即使孩子大哭也絕不會在父母那麼得到安慰和同情。
47、因為我在那個位置上
幾年前,美國一位心理學博士對世界100名各領域的傑出人士做了一項問卷調查,結果讓他十分驚訝——其中61%的人承認,他們所從事的事業,並非他們最喜歡的,至少不是最理想的。一個人竟然能夠在自己不大理想的領域里,取得那樣輝煌的業績,除了聰穎和勤奮,*的還有什麼呢?紐約證券公司的金領麗人蘇珊的回答很有代表性。她至今心存遺憾地說:「至今為止,我仍說不上喜歡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如果能夠讓我重新選擇,我會毫不憂郁地選擇音樂------」心理學博士問她:「你不喜歡你的專業,為何你又做得那麼優秀?」蘇珊的話很耐人尋味——「因為我在那個位置上」,凝聚了她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的敬重,凝聚了她不甘平庸的理念。很多人常常無法改變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位置,但完全可以改變其對所處位置的態度和方式,自然,也會因此找到許多的樂趣,因此擁有一份驕傲的人生。
8. 在線等人生的選擇作文素材
人生的選擇
人生路漫漫,我們選擇宏偉的目標,毅然奮進。在前進中我們披兩肩霜花,灑一路豪歌,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優美的樂章。選擇,我們願選擇美麗的人生。
花兒面對更替變換的四季選擇綠意盎然的春天,青松面對遼闊的大地選擇峻峭懸崖,臘梅面對大地選擇了冰天雪地的北國,大自然是豐富多彩的,與眾不同的精靈們都有著與眾不同的選擇。
智者信仰著真理選擇桀驁不馴,勇者渴望超越選擇了奮斗不息,善者祈禱和平選擇了捨生取義。是什麼樣的人就有什麼樣的選擇,但無論是什麼選擇,我們都要讓它成為我們的驕傲。
選擇一顆熾熱的心,可廣交天下之友;擇一顆平和的心,可以享受「採菊東籬下」的悠閑;擇一顆博愛的心,可挑起萬家憂樂的重任;擇一顆不凡的心,可以作出驚世的創舉。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而折腰,選擇了歸園田居,享受著「飛鳥相與還」的樂趣;孟子面對生與義,主張「捨生取義」,才有了我們今天的正義觀。今天不少的大學畢業生,一走出校門便選擇了落後的西北地區,這是他們的有價值的選擇,是無悔的青春心!
雄鷹搏擊藍天,海燕喝退驚雷,只要放飛自己,無愧於心地選擇,我們就是雄鷹,我們就是海燕。
人生與選擇
「高手也有失手的時候」。一句古樸又別有趣味俗語,為何能流傳千百年,甚至成為廣大群眾喜愛的一句口頭禪?答案其實很簡單,它道出了人性靈魂的本質,人無完人,世上有幾個人是十全十美,就連我國偉大教育家孔子遇美玉也會掩面自嘆。人生的路徑有多條,每條都可以到達充滿光明的彼岸,要看你如何選擇。
上海的某個電視節目的內容大概如下:選手每輪五道題,答題時間有限,能在規定時間內得分較多的即為優勝者。類似這樣的競爭數不勝數,有些選手認為時間重要而忽視了答題效率,而有些選手認為時間重要而忽視的結果,這兩類選手最終還是無法站到領獎台上。雖有滿肚子墨水卻不懂得用最佳方法來詮釋,最後還得怨天杞人憂天,真是可悲至及極。
生命如煙火,是短暫的,也是璨燦的。如何才能在這看似平凡的人生之路上創造出一番不一樣的事業,如何才能在自己的人生問卷上填上最佳的答案,如何才能……總總如何,都只在於你的一個選擇。當你選擇了權利地位,而背棄了親朋如友時,用富蘭克林的話說,你就是為了一個消子而付出了慘重代價的愚蠢的人。當你恣情於享受,而踐踏靈魂,出賣尊嚴時,用我的話說,你就是連一個消子也不如。
人生有太多選擇,無論怎樣謹慎,還是會有出錯的時候,只是「賢者能勿忘耳矣」。就拿「管寧割席」這個故事來說吧,管寧因為看不慣華歆因貪圖享樂而荒廢學業,便與華歆割調節絕交,從此互一相問。夕日形影不離的好友只因管寧一個選擇便形同陌路人,是對是錯,不得而知。管寧因友人一些過錯便與之絕交,卻不翻心教導,獨自一人飛黃鴻達,在後人看來,管寧是個不義之人。原是華歆之過卻換來了管寧聲名的損敗,也只 緣於管寧一個錯誤的決擇。
一個正確的選擇可以把一個平凡的人生過渡到精彩的彼岸,走錯了一步,則全盤皆輸。人生要如彩虹綻放七彩,要如瀑布飛濺美麗浪花,那就請走好你的每一步。
選擇人生
選擇人生,
不能太隨便,
因為人生的未來就在這彈指之間;選擇人生,
不能太隨便,
因為選擇可以讓我們的人生改變;因為可以選擇,
我們不懂珍惜;因為可以選擇,
我們輕易拋棄;因為可以選擇,
我們錯過良機;因為可以選擇,
我們貪婪無比;人生在獲得的同時,
總會有失去,
不要老想著過去那失去的夢想,
還要看看手中的實際。讓努力給人生鋪路,
讓拼搏為人生搭橋,
無論成功是否,
不要輕言放棄。選擇人生,
一定要深思熟慮;選擇人生,
一定不要放過時機;人生僅一次,
既有熊掌又有魚,
別以為失掉了蘋果還會有梨。
人生的選擇
—— 朋友與幸福
財富 父母 權利 事業 愛情 子女 誠信 朋友 地位 名譽 臉面 知識 健康 幸福 今天這堂作文課,老師讓我們做了一次「人生的選擇」。老師叫我們在14個詞中選擇對你最重要的兩個詞。
我望望14個詞,提起筆,第一個劃去了財富。我想:俗話說得好「金錢是萬惡之源」。如果因為眼前的一筆財富而忘記一切,導致走向惡路,那才會失去得更多!
接著,我沉思了一會兒,有將地位排除在外.因為人們都說咱們社會主義是人人平等的,不在乎地位的高低.無論你做的官有多大,如果只是一個壓制別人的工具的話,你的地位就是空紙一張!
然後我又一一劃去了事業,愛情,名譽,臉面……只省下了父母,朋友,與幸福。從小把我養到大的父母,知心知己的朋友,令人嚮往的幸福,三個都那麼美好,使我捨不得下筆。
這時,我想到媽媽對我說過的一句話「我和你爸爸希望你長大之後能自力更生,靠自己的雙手開辟自己的天地。」對呀,我總有一天要離開父母,面對陌生的世面,我還能再去依賴父母嗎?我要學會自己開創道路,迎來快樂,用自己的力量造福於父母。於是我輕輕地劃去了父母。
終於我找到了自己人生的選擇——朋友與幸福。
選擇朋友是因為有句話說得好「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在我懂事以來,朋友幫助我的事已經數不清了。無論是借東西,還是傷心時的安慰,就算朋友的愛再小再小,也能使我無比開心。相信我長大後,朋友依然使我驕傲!
我又選擇幸福,是因為我想幸福,愛我的人也希望我幸福。我想幸福可能是一個終點,一個目標。再苦累的人也能用雙手追求幸福,同樣,原本幸福的人也希望自己更幸福。幸福雖然難求,但它永遠是激勵我一生的詞。
我選擇朋友與幸福!
人生的選擇
隨著14次春去秋來,我就經歷了自己也無法數清的各種選擇,而幾乎每一次選擇都伴著一次徘徊,等待我的呢,是我無法預知的無窮無盡的選擇、選擇……
清晨,公共汽車上的人們像未睡醒似的迷迷糊糊,即使是窗外的狂風也不能刺激人們的神經。
我坐在軟軟的車座上,隨著車身的搖動一起一伏,腦子里滿是英語單詞。我努力記憶著,盡量把他們莫名其妙的塞進腦子,直到滿意才停止。
這時耳邊響起了一個雉嫩的聲音:「媽媽,為什麼明天不接我了?」「以後你就天天住在幼兒園里,和小朋友一起玩,一塊睡。我一星期接你回家一次,這樣你就不用天天早起了。」顯然是母親的回答。我抬眼一看,好可愛的一張小臉,此時卻皺著眉頭,眨著眼睛。望著他的媽媽:「那……那我要天天回家嘛?」「那你就天天早起,可你又起不來。」說著,母親又向孩子的口中塞了一塊麵包,一陣沉默孩子終於自言自語地開了口:「我要天天回家……還不要早起。」
我聽了這話,心裡一緊,調開頭,望著窗外冷清的馬路。
「有點像小時候的『買冰棍』不是嗎?」我心裡想著,從幼時起,我就聽到賣冰棍的老太太和藹地問:「要奶油的還是要小豆的?」那時我也會猶豫一下,雖然這種選擇是經常的,但我還是不能很果斷。這就好比魚和熊掌不能都得,天地尚無完體,何況人間諸多事物除了選擇,又能怎麼樣呢?
隨著14次春去秋來,我就經歷了自己也無法數清的各種選擇,而幾乎每一次選擇都伴著一次徘徊,等待我的呢,是我無法預知的無窮無盡的選擇、選擇……
長大了,自己當然會買東西了,於是自由購買著喜愛的物品。當我看見精美的裝飾品時,當我在兩個物品中不斷徘徊時,我好為難,它們都時那麼美,那麼好。讓我好不猶豫,到底買哪個呢?現在想起來,只覺得它就像這人生中無數選擇之一。多少次徘徊,卻無法知道選擇的結果是什麼。
「只能要一個,對不對?」孩子無奈的問話把我拖回現實。看著他委屈的樣子,我有一種同病相憐的感覺。「那我不要這么早起來了,一個星期接我一次吧。」孩子低頭說完。
汽車「嘎」地停住了,該下車了。打開的英語書上,那些早已熟悉的句子又一次映入眼裡,又是一個選擇疑問句:Do you want tea or coffee ?我麻木地合上書,在無意中脫口答道「I want some tea 」。
這些給你參考,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