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5年的語文作文熱點素材有哪些
作文有一個好開頭,也需要積累好的作文素材,
1、親情是朱自清文中父親的背影,親情是孟郊慈母手中的針線,親情是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感嘆,親情是蘇軾「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祝願。
2、樂觀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鷺,樂觀就是那沉舟側畔的萬點白帆,樂觀就是那鸚鵡洲頭隨風拂動的萋萋芳草,樂觀就是化作春泥更護花的點點落紅。
3、命運是項羽英雄末路自刎烏江時的那一聲仰天長嘯,命運是屈原留在汨羅江畔的那一串串沉痛的叩問,命運是貝多芬在雙耳失聰時指尖下所擊出的那一曲曲悲壯的交響,命運是奧斯特洛夫斯基雙目失明後寫下的那一頁頁輝煌的華章。
4、骨氣就是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忠貞不渝。骨氣就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傲岸不羈。骨氣就是於謙「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的剛強不屈。骨氣就是葉挺「人的身軀怎能從狗的洞子爬出」的凜然不懼。
5、友情,是人生一筆受益匪淺的儲蓄。這儲蓄,是患難中的傾囊相助,是錯誤道路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時的一把真誠的攙扶,是痛苦時抹去淚水的一縷春風。
6、寬容的朋友一定情同手足,寬容的家庭一定幸福美滿,寬容的民族一定強盛不衰,寬容的世界一定和平美麗。
7、每個人對人生的價值都有困惑。中國有句古語「君子不受嗟來之食」,卻也有「大丈夫能屈能伸」;有李白受不得半點委屈而曰:「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也有勾踐忍辱負重、卧薪嘗膽;有項羽剛直不阿自刎於烏江;也有劉邦忍氣吞聲最後成就霸業;有宰相肚裡撐船的鄧小平;也有被人逼著走完二萬五千里長征路的毛澤東。
8、花朵把春天的門推開,綠蔭把夏天的門推開,碩果把秋天的門推開,飛雪把冬天的門推開,真誠把友誼的門推開。
9、生命有時是「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的無奈,但更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執著;生命有時是「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的困窘,但更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豪邁與樂觀!
10、美是游盪在寒冬中的幾點殘雪,美是漫步在藍天上的幾縷浮雲,美是跳躍在湖面上的一抹夕陽,美是回盪在密林中的幾聲鳥鳴。美是飄浮在藍天中的白雲,美是纏繞在青山腳下的綠水,美是春天小雨打濕了的淺綠,美是秋天田野上的一片金黃。
11、馬克·吐溫說過,「一隻腳踩編了紫羅蘭,它卻把香味留在了你的腳上。這就是寬容。」
12、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釀成的瓊漿——歷久彌香;青春是用不凋的希望和不滅的嚮往編織的彩虹——絢麗輝煌;青春是用永恆的執著和頑強的韌勁築起的一道銅牆鐵壁——固若金湯。
13、信念是巍巍大廈的棟梁,沒有它,就只是一堆散亂的磚瓦;信念是滔滔大江的河床,沒有它,就只有一片泛濫的波浪;信念是熊熊烈火的引星,沒有它,就只有一把冰冷的柴把;
信念是遠洋巨輪的主機,沒有它,就只剩下癱瘓的巨架。
14、毅力,是千里大堤一沙一石的凝聚,一點點地累積,才有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壯麗;毅力,是春蠶吐絲一縷一縷的環繞,一絲絲地堅持,才有破繭而出重見光明的輝煌;毅力,是遠航的船的帆,有了帆,船才可以到達成功的彼岸。
如果說生命是一座庄嚴的城堡,
15、如果說生命是一株蒼茂的大樹,如果說生命是一隻飛翔的海鳥。那麼,信念就是那穹頂的樑柱,就是那深扎的樹根,就是那扇動的翅膀。沒有信念,生命的動力便盪然無存;沒有信念,生命的美麗便杳然西去。
16、青春,是三月爭奇斗艷的花朵,是七月繽紛的太陽雨,是十月灼人的紅葉;是噴霧的旭日,是競發的百舸,是搏擊長空的雄鷹;是彈著歡樂的琴弦,是一路坎坷,一路執著地奔向大海的小溪,是挺直了軀干,舒展了滿懷的蔥蘢,熱烈地擁抱藍天的白楊
17、冰心說道:「愛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香花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是悲涼。」
18、悲觀的人,先被自己打敗,然後才被生活打敗;樂觀的人,先戰勝自己,然後才戰勝生活。悲觀的人,所受的痛苦有限,前途也有限;樂觀的人,所受的磨難無量,前途也無量。在悲觀的人眼裡,原來可能的事也能變成不可能;在樂觀的人眼裡,原來不可能的事也能變成可能。悲觀只能產生平庸,樂觀才能造就卓絕。從卓絕的人那裡,我們不難發現樂觀的精神;從平庸的人那裡,我們很容易找到陰郁的影子。
19、沒有藍天的深邃,可以有白雲的飄逸;沒有大海的壯闊,可以有小溪的優雅;沒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綠。生活中沒有旁觀者的席位,我們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聲音。
20、「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它現時的明艷;而當初的芽,卻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滿了犧牲的血雨。」(冰心語)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成功,那麼我們就應該在剛剛起步的時候,用我們無悔的付出,去澆灌隔那剛剛萌芽的種子。
21、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需要對別人察顏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了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
22、人生錯過的總比沒錯過的多,每個人都有無數次的錯過。所以我們不必為自己的錯過而歉疚而悲哀,應該為自己的擁有而喜悅。錯過漂亮,你擁有健康:錯過健康,你擁有智慧;錯過智慧,你擁有善良;錯過善良,你擁有財富;錯過財富,你擁有安逸;錯過安逸,你擁有自由;錯過自由,你擁有人格……
23、一位詩人說過:過錯是短暫的遺憾;錯過,是永遠的遺憾。這也許正是一種美麗,正如維納斯的斷臂,讓人回味無窮,而回憶里總有一種甜甜的酸酸味道。錯過了藍天的深邃,才可以有白雲的飄逸;錯過了大海的壯闊,才可以有小溪的悠然;錯過了原野的芬芳,才可以有小草的碧綠。
24、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只失去了一小部分;如果你失去了健康,你只失去了一小半;如果你失去了誠信,那你就幾乎一貧如洗了。
25、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輝,我擁一縷最暖的;灼灼紅葉,我拾一片最熱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燦的;漫漫人生,我要采擷世間最重的———毅力。
26、當我們一無所有的時候,我們也能夠說:我很幸福。因為我們還有健康的身體。當我們不再享有健康的時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著說:我很幸福。因為我還有一顆健康的心。甚至當我們連心也不再存在的時候,那些人類最優秀的分子仍舊可以對宇宙大聲說:我很幸福。因為我曾經生活過。
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裡經常看看太陽,心就不知不覺暖洋洋亮光光。
27、青春是早晨的太陽,她容光煥發,燦爛耀眼,所有的陰郁和灰暗都遭到她的驅逐。
青春是江河裡奔涌的激浪,天地間回盪著她澎湃的激情,誰也無法阻擋她尋求大海的腳步。
青春是一隻高飛在天的鳥,她美麗的翅膀像彩色的旗幟,召喚著理想,憧憬著未來。
青春是一棵枝葉葳蕤的樹,她用綠色光芒感染著所有生靈,使春天的景象常留在人間。
青春是一支余韻不絕的歌,她把浪漫的情懷和嚴峻的現實交織在一起,撥動每一個人的心弦。
青春是蓬蓬勃勃的生機,是不會泯滅的希望,是一往無前的勇敢,是生命中最輝煌的色彩…
28、信任是一種有生命的感覺,信任也是一種高尚的情感,信任更是一種連接人與人之間的紐帶。你有義務去信任另一個人,除非你能證實那個人不值得你信任;你也有權受到另一個人的信任,除非你已被證實不值得那個人信任。
29、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釀成的瓊漿——歷久彌香;青春是用不凋的希望和不滅的嚮往編織的彩虹——絢麗輝煌;青春是用永恆的執著和頑強的韌勁築起的一道銅牆鐵壁——固若金湯。
30、信念是巍巍大廈的棟梁,沒有它,就只是一堆散亂的磚瓦;信念是滔滔大江的河床,沒有它,就只有一片泛濫的波浪;信念是熊熊烈火的引星,沒有它,就只有一把冰冷的柴把;信念是遠洋巨輪的主機,沒有它,就只剩下癱瘓的巨架。
31、站在歷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歷史溝渠:楚大夫沉吟澤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揚鞭東指,壯心不已;陶淵明悠然南山,飲酒採菊……他們選擇了永恆,縱然諂媚誣蔑視聽,也不隨其流揚其波,這是執著的選擇;縱然馬革裹屍,魂歸狼煙,只是豪壯的選擇;縱然一身清苦,終日難飽,也願怡然自樂,躬耕隴畝,這是高雅的選擇。在一番選擇中,帝王將相成其蓋世偉業,賢士遷客成其千古文章。
32、只有啟程,才會到達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會獲得輝煌的成功,只有播種,才會有收獲。只有追求,才會品味堂堂正正的人。
33、如果說友誼是一顆常青樹,那麼,澆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清泉;如果說友誼是一朵開不敗的鮮花,那麼,照耀它的必定是從心中升起的太陽。
34、多少笑聲都是友誼喚起的,多少眼淚都是友誼揩乾的。友誼的港灣溫情脈脈,友誼的清風灌滿征帆。友誼不是感情的投資,它不需要股息和分紅。(友誼可以換其他詞語)
35、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輝,我擁一縷最暖的;灼灼紅葉,我拾一片最熱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燦的;漫漫人生,我要采擷世間最重的———毅力。
36、如果說生命是一座庄嚴的城堡,如果說生命是一株蒼茂的大樹,如果說生命是一隻飛翔的海鳥。那麼,信念就是那穹頂的樑柱,就是那深扎的樹根,就是那扇動的翅膀。沒有信念,生命的動力便盪然無存;沒有信念,生命的美麗便杳然西去。(劃線處可以換其他詞語)
37、毅力,是千里大堤一沙一石的凝聚,一點點地累積,才有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壯麗;毅力,是春蠶吐絲一縷一縷的環繞,一絲絲地堅持,才有破繭而出重見光明的輝煌;毅力,是遠航的船的帆,有了帆,船才可以到達成功的彼岸。
38、愛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使貧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愛心是一泓出現在沙漠里的泉水,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愛心是一首飄盪在夜空的歌謠,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
39、心的本色該是如此。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瀾,不論順逆,不論成敗的超然,是揚鞭策馬,登高臨遠的驛站;敗,仍滴水穿石,匯流入海,有窮且益堅,不墜青雲的傲岸,有「將相本無主,男兒當自強」的倔強。榮,江山依舊,風采猶然,恰滄海巫山,熟視歲月如流,浮華萬千,不屑過眼煙雲;辱,胯下韓信,雪底蒼松,宛若羽化之仙,知退一步,海闊天空,不肯因噎廢食。
40、快樂=物質/慾望。這是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提出的快樂方程式。從經濟學的觀點看,物質消費越大,慾望越小,快樂就越大,正應了中國人的一句古話「知足常樂」。反之,如果一個人的物質消費有限,而慾望無窮大,將會怎樣呢?路瓦栽夫人有那麼多「夢想」,又有那麼多「陶醉」,她怎麼能不痛苦、傷心呢?
41、俄國作家契訶夫說:「有大狗,有小狗,小狗不該因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亂。所有的狗都應該叫,就讓他各自用上帝給他的聲音。
42、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需要對別人察顏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了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
43、愛,有的時候不需要山盟海誓的承諾,但她一定需要細致入微的關懷與問候;愛,有的時候不需要梁祝化蝶的悲壯,但她一定需要心有靈犀的默契與投合;愛,有的時候不需要雄飛雌從的追隨,但她一定需要相濡以沫的支持與理解。
44、微笑著,去唱生活的歌謠,不要埋怨生活給予了太多的磨難,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滾,就會失去雄渾;沙漠如果失去了飛沙的狂舞,就會失去壯觀。人生如果僅去求得兩點一線的一帆風順,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45、即使青春是一枝嬌艷的花,但我明白,一枝獨放永遠不是春天,春天該是萬紫千紅的世界。
46、即使青春是一株大地偉岸的樹,但我明白,一株獨秀永遠不是挺拔,成行成排的林木,才是遮風擋沙的綠色長城。即使青春是一葉大海孤高的帆,但我明白,一葉孤帆很難遠航,千帆競發才是大海的壯觀。
47、生命不是一篇」文摘「,不接受平淡,只收藏精彩。她是一個完整的過程,是一個」連載「,無論成功還是失敗,她都不會在你背後留有空白;生命也不是一次綵排,走得不好還可以從頭再來,她絕不給你第二次機會,走過去就無法回頭。
48、不是像企鵝那樣靜靜的站在海邊,翹首企盼機會的來臨,而是如蒼鷹一般不停的翻飛盤旋,執著的尋求。
不是面對峰迴路轉、雜草叢生的前途枉自嗟嘆,而是披荊斬棘,舉步探索。
不是拘泥於命運的禁錮,聽憑命運的擺布,而是奮力敲擊其神秘的門扉,使之洞開一個新的天地。微笑著,去唱生活的歌謠。
49、能夠破碎的人,必定真正活過。林黛玉的破碎,在於她有刻骨銘心的愛情;三毛的破碎,源於她歷經滄桑後一剎那的明徹與超脫;梵谷的破碎,是太陽用黃金的刀子讓他在光明中不斷劇痛,貝多芬的破碎,則是靈性至極的黑白鍵撞擊生命的悲壯樂章。如果說那些平凡者的破碎泄漏的是人性最純最美的光點,那麼這些優秀的靈魂的破碎則如銀色的梨花開滿了我們頭頂的天空。
50、春蠶死去了,但留下了華貴絲綢;蝴蝶死去了,但留下了漂亮的衣裳;畫眉飛去了,但留下了美妙的歌聲;花朵凋謝了,但留下了縷縷幽香;蠟燭燃盡了,但留下一片光明;雷雨過去了,但留下了七彩霓虹。
❷ 關於友誼和牽掛的作文素材
牽掛,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深深惦記,是聯結親情、聯結友情、聯結愛情的紐帶。回牽掛是一份親情答,一縷相思,一種幸福。 牽掛是一種生命形態,是所有人都要尋找,都會珍愛的精神場所和心理磁場。鑒別感情深淺的最好方法是牽掛的長短。「孔雀東南飛」的美麗傳說,「孟姜女哭長城」的千古絕唱,「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悲歡離合,「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的妙句佳章,都描述著因牽掛終致面容漸消瘦,直至付出生命的故事,留給我們一份至真至誠的悲涼的美麗。、 牽掛,是一杯濃郁的感情瓊漿,是一句依依惜別的般般祝福。父母對子女的牽掛,就像一片雲,隨著天空中的飛鳥四處飄盪,穿越千山萬水,縈繞在子女心頭。兄弟姐妹之間的牽掛,有如山間小溪,清澈透明,只要表山不老,它就會淙淙流淌不息,喝一路歡歌,澈一路浪花。夫妻之間的牽掛卻似一首婉約的詞,纏綿幽遠,相思常使淚沾巾。還有朋友之間那份不含有血緣關系、不摻雜私心雜念的牽掛,常能給人以無窮的力量和勇氣。
❸ 高中語文作文萬能素材
嗯,我就是一個高中生,語文成績在125--129之間吧,就是作文不太好,每次只得43--45分。
老師說我的事例很好,就是欠缺深度,與理性縱深的思考,所以分不高。
我也不太愛寫李白蘇軾之類被用的過於浮泛的事例,我三模考試時,寫的是這幾個例子。
是自己總結的,所以不太好查,不過若是中意,我可以再補充一些。
1.淳於髡貌寢志學成辯才 (自信,自強,志學,不可以貌取人,得失)
2,越勾踐三千甲敗吳 (這個比較通俗,雄心壯志,自強,不畏難,吃苦,抱負遠大,以少勝多,不可輕敵(反面來寫) 得失)
3,齊宣不疑七人薦 (信任,自信,果敢)
4,端木賜(子貢)縱橫七家,存魯,滅吳,強晉,霸越,亂齊,十年天下局生變。 (辯才,利益,自信,能力,手段,危機,聯合)
5,汪曾祺一世悠然不染塵 (寧靜淡泊,不喜塵俗,如同林逋)
6,胡適之賢母教習 (女子賢惠才能,環境影響···)
7,羅斯福決然新政,鄧小平天策改革
8,董仲舒三年不窺園 (好學,專注,毅力,抱負)
9,阮嗣宗(阮籍)竹林七賢話流觴。 (同 陶淵明)
還有一些只有古書上才有記載,網上找不到的,這些要是符合心意,就拿去用吧,不滿意我可以再更改的!!
❹ 跪求 !! 高考語文作文散文化素材 就是融合詩句的那種
1、親情是朱自清文中父親的背影,親情是孟郊慈母手中的針線,親情是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感嘆,親情是蘇軾「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祝願。
2、樂觀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鷺,樂觀就是那沉舟側畔的萬點白帆,樂觀就是那鸚鵡洲頭隨風拂動的萋萋芳草,樂觀就是那化作春泥更護花的點點落紅。
3、命運是項羽英雄末路自刎烏江時的那一聲聲仰天長嘯,命運是屈原留在汨羅江畔的那一串串沉痛的叩問,命運是貝多芬在雙耳失聰時指尖下所擊出的那一曲曲悲壯的交響,命運是奧斯特洛夫斯基雙目失明後寫下的那一頁頁輝煌的華章。
4、骨氣就是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忠貞不渝。骨氣就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傲岸不羈。骨氣就是於謙「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的剛強不屈。骨氣就是葉挺「人的身軀怎能從狗的洞子爬出」的凜然不懼。
5、友情,是人生一筆受益匪淺的儲蓄。這儲蓄,是患難中的傾囊相助,是錯誤道路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時的一把真誠的攙扶,是痛苦時抹去淚水的一縷春風。
6、寬容的朋友一定情同手足,寬容的家庭一定幸福美滿,寬容的民族一定強盛不衰,寬容的世界一定和平美麗。
7、每個人對人生的價值都有困惑。中國有句古語「君子不受嗟來之食」,卻也有「大丈夫能屈能伸」;有李白受不得半點委屈而曰:「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也有勾踐忍辱負重、卧薪嘗膽;有項羽剛直不阿自刎於烏江;也有劉邦忍氣吞聲最後成就霸業;有宰相肚裡撐船的鄧小平;也有被人逼著走完二萬五千里長征路的毛澤東。
8、花朵把春天的門推開,綠蔭把夏天的門推開,碩果把秋天的門推開,飛雪把冬天的門推開,真誠把友誼的門推開。
9、生命有時是「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的無奈,但更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執著;生命有時是「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的困窘,但更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豪邁與樂觀!
10、美是游盪在寒冬中的幾點殘雪,美是漫步在藍天上的幾縷浮雲,美是跳躍在湖面上的一抹夕陽,美是回盪在密林中的幾聲鳥鳴。美是飄浮在藍天中的白雲,美是纏繞在青山腳下的綠水,美是春天小雨打濕了的淺綠,美是秋天田野上的一片金黃。
11、馬克•吐溫說過,「一隻腳踩編了紫羅蘭,它卻把香味留在了你的腳上。這就是寬容。」
12、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釀成的瓊漿——歷久彌香;青春是用不凋的希望和不滅的嚮往編織的彩虹——絢麗輝煌;青春是用永恆的執著和頑強的韌勁築起的一道銅牆鐵壁——固若金湯。
13、信念是巍巍大廈的棟梁,沒有它,就只是一堆散亂的磚瓦;信念是滔滔大江的河床,沒有它,就只有一片泛濫的波浪;信念是熊熊烈火的引星,沒有它,就只有一把冰冷的柴把;信念是遠洋巨輪的主機,沒有它,就只剩下癱瘓的巨架。
14、毅力,是千里大堤一沙一石的凝聚,一點點地累積,才有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壯麗;毅力,是春蠶吐絲一縷一縷的環繞,一絲絲地堅持,才有破繭而出重見光明的輝煌;毅力,是遠航的船的帆,有了帆,船才可以到達成功的彼岸。
15 、如果說生命是一座庄嚴的城堡,如果說生命是一株蒼茂的大樹,如果說生命是一隻飛翔的海鳥。那麼,信念就是那穹頂的樑柱,就是那深扎的樹根,就是那扇動的翅膀。沒有信念,生命的動力便盪然無存;沒有信念,生命的美麗便杳然西去。
16、青春,是三月爭奇斗艷的花朵,是七月繽紛的太陽雨,是十月灼人的紅葉;是噴霧的旭日,是競發的百舸,是搏擊長空的雄鷹;是彈著歡樂的琴弦,是一路坎坷,一路執著地奔向大海的小溪,是挺直了軀干,舒展了滿懷的蔥蘢,熱烈地擁抱藍天的白楊
17、冰心說道:「愛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香花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是悲涼。」
18、悲觀的人,先被自己打敗,然後才被生活打敗;樂觀的人,先戰勝自己,然後才戰勝生活。悲觀的人,所受的痛苦有限,前途也有限;樂觀的人,所受的磨難無量,前途也無量。在悲觀的人眼裡,原來可能的事也能變成不可能;在樂觀的人眼裡,原來不可能的事也能變成可能。悲觀只能產生平庸,樂觀才能造就卓絕。從卓絕的人那裡,我們不難發現樂觀的精神;從平庸的人那裡,我們很容易找到陰郁的影子。
19、沒有藍天的深邃,可以有白雲的飄逸;沒有大海的壯闊,可以有小溪的優雅;沒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綠。生活中沒有旁觀者的席位,我們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聲音。
20、「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它現時的明艷;而當初的芽,卻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滿了犧牲的血雨。」(冰心語)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成功,那麼我們就應該在剛剛起步的時候,用我們無悔的付出,去澆灌隔那剛剛萌芽的種子。
21、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需要對別人察顏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了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
22、人生錯過的總比沒錯過的多,每個人都有無數次的錯過。所以我們不必為自己的錯過而歉疚而悲哀,應該為自己的擁有而喜悅。錯過漂亮,你擁有健康:錯過健康,你擁有智慧;錯過智慧,你擁有善良;錯過善良,你擁有財富;錯過財富,你擁有安逸;錯過安逸,你擁有自由;錯過自由,你擁有人格……
23、一位詩人說過:過錯是短暫的遺憾;錯過,是永遠的遺憾。這也許正是一種美麗,正如維納斯的斷臂,讓人回味無窮,而回憶里總有一種甜甜的酸酸味道。錯過了藍天的深邃,才可以有白雲的飄逸;錯過了大海的壯闊,才可以有小溪的悠然;錯過了原野的芬芳,才可以有小草的碧綠。
24、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只失去了一小部分 ;如果你失去了健康,你只失去了一小半;如果你失去了誠信,那你就幾乎一貧如洗了。
25、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輝,我擁一縷最暖的;灼灼紅葉,我拾一片最熱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燦的;漫漫人生,我要采擷世間最重的———毅力。
26、當我們一無所有的時候,我們也能夠說:我很幸福。因為我們還有健康的身體。當我們不再享有健康的時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著說:我很幸福。因為我還有一顆健康的心。甚至當我們連心也不再存在的時候,那些人類最優秀的分子仍舊可以對宇宙大聲說:我很幸福。因為我曾經生活過。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裡經常看看太陽,心就不知不覺暖洋洋亮光光。
27、青春是早晨的太陽,她容光煥發,燦爛耀眼,所有的陰郁和灰暗都遭到她的驅逐。
青春是江河裡奔涌的激浪,天地間回盪著她澎湃的激情,誰也無法阻擋她尋求大海的腳步。
青春是一隻高飛在天的鳥,她美麗的翅膀像彩色的旗幟,召喚著理想,憧憬著未來。
青春是一棵枝葉葳蕤的樹,她用綠色光芒感染著所有生靈,使春天的景象常留在人間。
青春是一支余韻不絕的歌,她把浪漫的情懷和嚴峻的現實交織在一起,撥動每一個人的心弦。
青春是蓬蓬勃勃的生機,是不會泯滅的希望,是一往無前的勇敢,是生命中最輝煌的色彩…
28、信任是一種有生命的感覺,信任也是一種高尚的情感,信任更是一種連接人與人之間的紐帶。你有義務去信任另一個人,除非你能證實那個人不值得你信任;你也有權受到另一個人的信任,除非你已被證實不值得那個人信任。
29、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釀成的瓊漿——歷久彌香;青春是用不凋的希望和不滅的嚮往編織的彩虹——絢麗輝煌;青春是用永恆的執著和頑強的韌勁築起的一道銅牆鐵壁——固若金湯。
30、信念是巍巍大廈的棟梁,沒有它,就只是一堆散亂的磚瓦;信念是滔滔大江的河床,沒有它,就只有一片泛濫的波浪;信念是熊熊烈火的引星,沒有它,就只有一把冰冷的柴把;信念是遠洋巨輪的主機,沒有它,就只剩下癱瘓的巨架。
31、站在歷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歷史溝渠:楚大夫沉吟澤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揚鞭東指,壯心不已;陶淵明悠然南山,飲酒採菊……他們選擇了永恆,縱然諂媚誣蔑視聽,也不隨其流揚其波,這是執著的選擇;縱然馬革裹屍,魂歸狼煙,只是豪壯的選擇;縱然一身清苦,終日難飽,也願怡然自樂,躬耕隴畝,這是高雅的選擇。在一番選擇中,帝王將相成其蓋世偉業,賢士遷客成其千古文章。
32、只有啟程,才會到達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會獲得輝煌的成功,只有播種,才會有收獲。只有追求,才會品味堂堂正正的人。
33、如果說友誼是一顆常青樹,那麼,澆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清泉;如果說友誼是一朵開不敗的鮮花,那麼,照耀它的必定是從心中升起的太陽。
34、多少笑聲都是友誼喚起的,多少眼淚都是友誼揩乾的。友誼的港灣溫情脈脈,友誼的清風灌滿征帆。友誼不是感情的投資,它不需要股息和分紅。(友誼可以換其他詞語)
35、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輝,我擁一縷最暖的;灼灼紅葉,我拾一片最熱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燦的;漫漫人生,我要采擷世間最重的———毅力。
36、如果說生命是一座庄嚴的城堡,如果說生命是一株蒼茂的大樹,如果說生命是一隻飛翔的海鳥。那麼,信念就是那穹頂的樑柱,就是那深扎的樹根,就是那扇動的翅膀。沒有信念,生命的動力便盪然無存;沒有信念,生命的美麗便杳然西去。(劃線處可以換其他詞語)
37、毅力,是千里大堤一沙一石的凝聚,一點點地累積,才有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壯麗;毅力,是春蠶吐絲一縷一縷的環繞,一絲絲地堅持,才有破繭而出重見光明的輝煌;毅力,是遠航的船的帆,有了帆,船才可以到達成功的彼岸。
38、愛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使貧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愛心是一泓出現在沙漠里的泉水,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愛心是一首飄盪在夜空的歌謠,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
39、心的本色該是如此。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瀾,不論順逆,不論成敗的超然,是揚鞭策馬,登高臨遠的驛站;敗,仍滴水穿石,匯流入海,有窮且益堅,不墜青雲的傲岸,有「將相本無主,男兒當自強」的倔強。榮,江山依舊,風采猶然,恰滄海巫山,熟視歲月如流,浮華萬千,不屑過眼煙雲;辱,胯下韓信,雪底蒼松,宛若羽化之仙,知退一步,海闊天空,不肯因噎廢食。
40、快樂=物質/慾望。這是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提出的快樂方程式。從經濟學的觀點看,物質消費越大,慾望越小,快樂就越大,正應了中國人的一句古話「知足常樂」。反之,如果一個人的物質消費有限,而慾望無窮大,將會怎樣呢?路瓦栽夫人有那麼多「夢想」,又有那麼多「陶醉」,她怎麼能不痛苦、傷心呢?
41、俄國作家契訶夫說:「有大狗,有小狗,小狗不該因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亂。所有的狗都應該叫,就讓他各自用上帝給他的聲音。
42、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需要對別人察顏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了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
43、愛,有的時候不需要山盟海誓的承諾,但她一定需要細致入微的關懷與問候;愛,有的時候不需要梁祝化蝶的悲壯,但她一定需要心有靈犀的默契與投合;愛,有的時候不需要雄飛雌從的追隨,但她一定需要相濡以沫的支持與理解。
44、微笑著,去唱生活的歌謠,不要埋怨生活給予了太多的磨難,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滾,就會失去雄渾;沙漠如果失去了飛沙的狂舞,就會失去壯觀。人生如果僅去求得兩點一線的一帆風順,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45、即使青春是一枝嬌艷的花,但我明白,一枝獨放永遠不是春天,春天該是萬紫千紅的世界。
46、即使青春是一株大地偉岸的樹,但我明白,一株獨秀永遠不是挺拔,成行成排的林木,才是遮風擋沙的綠色長城。即使青春是一葉大海孤高的帆,但我明白,一葉孤帆很難遠航,千帆競發才是大海的壯觀。
47、生命不是一篇\'文摘\',不接受平淡,只收藏精彩。她是一個完整的過程,是一個\'連載\',無論成功還是失敗,她都不會在你背後留有空白;生命也不是一次綵排,走得不好還可以從頭再來,她絕不給你第二次機會,走過去就無法回頭。
48、不是像企鵝那樣靜靜的站在海邊,翹首企盼機會的來臨,而是如蒼鷹一般不停的翻飛盤旋,執著的尋求。不是面對峰迴路轉、雜草叢生的前途枉自嗟嘆,而是披荊斬棘,舉步探索。不是拘泥於命運的禁錮,聽憑命運的擺布,而是奮力敲擊其神秘的門扉,使之洞開一個新的天地。微笑著,去唱生活的歌謠。
49、能夠破碎的人,必定真正活過。林黛玉的破碎,在於她有刻骨銘心的愛情;三毛的破碎,源於她歷經滄桑後一剎那的明徹與超脫;梵谷的破碎,是太陽用黃金的刀子讓他在光明中不斷劇痛,貝多芬的破碎,則是靈性至極的黑白鍵撞擊生命的悲壯樂章。如果說那些平凡者的破碎泄漏的是人性最純最美的光點,那麼這些優秀的靈魂的破碎則如銀色的梨花開滿了我們頭頂的天空。
50、春蠶死去了,但留下了華貴絲綢;蝴蝶死去了,但留下了漂亮的衣裳;畫眉飛去了,但留下了美妙的歌聲;花朵凋謝了,但留下了縷縷幽香;蠟燭燃盡了,但留下一片光明;雷雨過去了,但留下了七彩霓虹。
❺ 高考作文紐帶怎麼寫的最新相關信息
關於寫事作文怎麼寫
(一)怎樣寫事
一是把「經過」部分分成幾個階段,然後按照先後順序一層一層地寫得清楚。寫的時候多文幾個「後來怎樣」,文章就具體了。
二是注意材料的詳略,有所側重。對一些重要的過程、場面要細致描繪,使讀者有如身臨其境。
三是對事件中的人物,特別是主要人物,當時是「怎麼說的」、「怎麼做的」,又是「怎麼想的」,一定要寫具體。
(二)怎樣寫活動活動都是有目的、有形式、有過程的。搞什麼活動?為什麼搞活動?則眼搞活動?活動的結果怎樣?都要寫清楚。寫活動也要求寫清楚「六要素」,要把活動的時間、地點、人物和活動開始、經過、結果寫出來。在整個活動當中,不是寫一個人,二是寫一群人;不是用一兩件事來寫人物,而是通過寫一個活動場面,來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寫活動的記敘文,最大的特點就是必須有活動的基本內容、主要過程和重要場面。把印象最深刻的內容作為重點,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親身經歷的主要部分記敘下來,採用點面結合的方法,既要寫好群體活動,又要把個體代表寫進去;既要寫整個場面,又要突出典型人物。
寫活動的文章一般包括兩大部分:一是活動的經過,二是自己的感受。如果寫「參觀」活動,就要用「觀一處,感一處」的方法。寫整個活動的過程,要用順敘法,即按活動的先後順序,把活動時間、地點、人物及活動的經過和結果依次寫出來。
首先最重要的是不要怕寫不好,一定要多練,然後拿給老師評價,再修改再評價,直到滿意為止.我相信老師不會煩的.這還有幾點.\x0d一、作文,就是用筆說話\x0d2.要說真話,寫真話\x0d二、學會留心周圍事物\x0d「內容」(寫什麼)決定「形式」(怎麼寫),作文材料是排在第一位的,是壓倒一切的.作文時,無話可說,沒的可寫,這是最讓人犯愁的事.俗話說得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那麼,怎樣才能使作文有話可說、有話可寫呢?出路有若干條,其中學會觀察,養成留心周圍事物、留心生活的習慣,是最為重要的途徑.法國大作家巴爾扎克曾說:「生活,無非是一堆細小情況,而最偉大的熱情就受這些情況管制.」\x0d事實果真如此嗎?生活本身就是一個百花筒,今日的生活更是豐富多彩,充滿七彩陽光.只要我們注意觀察、感受一番,就會發現周圍有許許多多的事物可以入文;只要我們熱愛生活,留心周圍的生活,認真地想一想,就會發現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看似很不起眼兒的小事,但確確實實是很好的作文素材.\x0d簡而言之,生活中有寫不盡的內容.可以說,生活處處皆文章.就怕蒙住自己的眼睛,塞緊自己的耳孔,視而不見,聽而不聞.\x0d學會留心周圍事物,不是一件太容易做到的事,需要邁好「三步」:第一步,學會跟蹤觀察;第二步,學會定向觀察;第三步,學會隨機觀察.\x0d4.學會跟蹤觀察\x0d5.學會隨機觀察\x0d隨機觀察,就是在自己的生活領域內,面對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隨時隨地留心觀察,及時捕捉生活中各個方面各個角落的人物、事物、景物,及偶然看到的、聽到的並由此想到的事件.\x0d這就要求我們,不管什麼時候(在家或是在外),也不論走到哪兒、干什麼(上學,遛商場,走市場,串親戚,看電影,外出旅遊,參觀等),時刻注意著耳(聽)、著眼(看)、著手(觸)、著心(想).總之,自己生活的領域有多大,就把隨機觀察的范圍擴展到多大;處處留心,做生活的有心人;要把隨機觀察納入生活,使它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徹底丟掉為了眼下作文才去觀察的急功近利的作法.\x0d留心處處皆學問,留心處處皆文章.著名作家葉聖陶先生對此曾強調指出:「在實際生活里養成精密觀察和仔細認識的習慣,是一種准備工夫,不寫文章,這樣的習慣也得養成.如果養成了,對於寫文章大有用處.」\x0d三、注意積累作文素材\x0d要解決作文「沒的寫」的難題,學會觀察,養成留心周圍生活的習慣,這是前提.在此基礎上,還在學會積累素材.積累素材,就是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有意義、有意思的內容,及時筆錄手記,儲存起來.\x0d積累素材,可以加強記憶,同遺忘做斗爭.如果不及時將素材記錄下來,時間一長,也就模糊、淡忘了.獲取、積累的材料越多,作文時,對材料進行優選、篩選的餘地才越大.腦海空曠如野,作文時自然也就不會有好的材料可選.另外,加強積累,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認識.認識能力提高了,作文水平自然也就容易上去了.\x0d積累素材最好的方法就是專門准備一個小本子,以記錄素材,儲存作文信息.這個本子就是個材料庫,等到需要寫作文的時候,翻一翻,找一找,提出信息.這樣,就再也不用愁作文時沒的可寫了.積累作文素材的途徑很多,主要有:在觀察周圍生活中積累,在自身的生活中積累,在與他人的交往中積累,在課內外閱讀中積累,在自己寫過的作文中積累.\x0d6.從觀察中積累素材\x0d7.從生活中積累素材\x0d8.從閱讀中積累素材\x0d積累的具體方法有:\x0d(1)寫讀書筆記.如:①摘抄文章中的格言警句、美詞佳句、內容要點,或把文章中精彩的片段,好的開頭、結尾,原文照錄(摘抄型讀書筆記).②歸納出文章的主要內容或各段(各部分)的小標題(歸納型、提綱型讀書筆記).③把自己對文章中人物、事件的看法,或對文章寫作形式的看法寫出來(評價型讀書筆記).④把自己閱讀後的心得、體會寫出來(感受型讀書筆記).⑤改寫文章,或對文章中某一部分進行擴寫、補寫,或續寫文章的結局(想像型讀書筆記).需要強調的是:寫讀書筆記,最好要分類建冊,以便日後查用.\x0d(2)作剪報.從自己所訂閱的報刊上,將自己所需要的內容剪下來,貼在剪報本上.剪報本最好也要分門別類,有目錄,以便查找,使用.\x0d(3)作讀書卡片.每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便作一個讀書卡片,並在卡片上寫清書名(或文章題目)、作者、出版社(或登載的報刊)名稱、書籍(或文章)主要內容.\x0d絕對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認真寫,時間長了你會發現自己越寫越好,也慢慢喜歡上寫作了.
❻ 求一到兩個作文素材 作文題目是 在磨練中成長
在磨練中成長
生養我們的是父母;令我們健康成長的也是父母;我們開心時,同樣為我們開心的是父母;我們傷心,同樣為我們傷心的還是父母......
當然,我也深愛著我的父母。就在我深受磨練時,更感受到了父母對於我的深愛。
就在我小學六年級時,一次體育課上,不小心從體育器械上摔下來。當時我腦海里一片翻天覆地,只覺得右手的麻痹。睜眼一看,恐懼彌漫了我的心,我右手簡直是一個「S」型 !
我更加不安,以後右手還能好嗎?還會好嗎?從腦海里冒出一個個問號,令我難以解答,我只能一遍遍地告訴自己:一定能好、一定會好。
老師急忙帶我去了醫院,打電話給我的父母。在電話里,我著實感受到了他們的擔心與不安。他們不一會就趕到了醫院,問我這里疼嗎?那裡癢嗎?我真的很開心,因為他們的關心,使我忘記了疼痛,因為他們的愛,使我變得更加堅強。
醫生說我骨折,需要復位。雖然骨頭是接好了,但是需要三個月的時間才能康復。我和父母都很著急,因為我馬上要面臨小學升初中的重要考試!為此,父母特地把我的書本帶到了醫院,每天陪我一起復習;因為我的右手不能寫字,所以他們教我用左手慢慢寫字。每天的學習都是很累的,也沒有老師給我補課,自學的壓力也很大,因為不知道自已理解的對不對,也不知道考試的重點所在,只能是一遍遍地看著教課書。但父母卻總是鼓勵我說:「你能行,加油!」或許是父母的鼓勵,或許是我不想讓父母失望,我終於挺了過來,努力地復習終於迎來了優秀的成績。
我的努力沒有白費!我十分的欣慰,也更是感受到了父母對於我的愛,對於我的信任與鼓勵。
如果說父親是太陽,母親就是月亮,我就是星星;如果說父親是葉子,母親就是花朵,我就是果實。我和父母之間永遠都有著密不可分的紐帶,都對互相有著異常深沉的愛。
在磨練中我感受到父母對我更深的愛,我希望能更努力學習,考出好成績。讓父母以我為傲,為父母撐起一片藍天!
在磨練中成長
雛鷹經歷生死的磨練得以展翅翱翔,花蕾經歷風雨的磨練得以競相開放,柳條經歷寒冬的磨練得以抽出新芽,人生也因經歷磨練而更加精彩!
假如你選擇了天空,就不要渴望風和日麗;假如你選擇了大海,就不要渴望風平浪靜;假如你選擇了道路,就不要渴望一路平坦。
翻開歷史的卷軸,徜徉於字里行間,你會看到無數偉人行走的痕跡。磨練正是這些偉人的根基,因為有了磨練,他們變得更加堅強;因為有了磨練,他變得更加充實;因為有了磨練,他們才能成燦爛銀河中的璀璨明星。
磨練是激發潛能的「催化劑」。因為磨練,司馬遷忍受宮刑的痛楚,奮筆寫下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因為磨練,孔子踏遍祖國的山山水水,布懼烈日煎熬,寒冬侵襲,流傳下「韋編三絕」的佳話,因為磨練,那位「採菊東籬下」的「五柳先生」不願同流合污,而獨具「不為五斗米折腰」的襟懷。
磨煉是勇於前行的推動。1000次的失敗,有人問愛迪生:「你該放棄了吧?」可是他說:「1000次失敗起碼告訴我有1000中東西不能用來做燈絲。」就這樣,在一次次的實驗中失敗,但又在一次次的失敗中前進,燈泡終於在坎坷的道路中誕生了。試想,如果當時愛迪生沒有經受失敗的考研而退縮,人類又將多久才能看到那一片曙光呢?
磨練是催人奮進的營養品。著名作曲家貝多芬喪失了聽力,這對他來說是人生中莫大的挫折。原本五彩的世界瞬間悄然無聲,那跳動的音符似乎在瞬間變得沉默。然而,他以百折不撓的精神去戰勝了失聰給他帶來的重重阻礙,從痛苦地堅岩中發掘出無限的靈感,引導出快樂的甘泉,就是這樣,身殘而志堅,不懈的磨練讓他走出了內心的陰霾,成為一位舉世聞名的樂壇驕子。
如果人生比作高山,那麼磨練是彎曲的河道;如果把人生比作大海,那麼磨練便是催生浪花的礁石;如果把人生比作高山,那麼磨練便是湧向頂峰的步步石階。沒有嚴寒的磨礪,哪來梅花撲鼻香。選擇磨練,你變選擇了成功;逃避他,你便選擇了懦弱;背棄了他,你便選擇了失敗!
❼ 說紐帶高考作文範文《說紐帶》滿分作文怎麼寫說紐帶
紐帶指的是起聯系作用的人或事物。人心需要紐帶凝聚,力量需要紐帶匯集。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文化的發展、歷史的傳承、社會的安寧、校園的和諧都需要紐帶。
我們人類不斷在創新,在進步,紐帶就像一張巨大的關系網,將人和人,國與國,連接成一個地球村。我們依賴的便是這樣的紐帶關系,有時血濃於水,有時唇齒相依,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作為渺小的個人,生活在社會中,也難免會和這個社會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系。是社會將人和人之間聯結起來,構成一個巨大的關系網。你情願也罷,不情願也罷,都會在不知不覺中融入到這個社會,讓自己的一言一行受到約束。
我們可以獨自上學,獨自回家,獨自吃飯,看起來,是獨立的,和這個社會沒有多大的關系,誰離了誰都可以。其實,不是這樣的。讀書的時候,我們手裡拿的書,是工人們辛辛苦苦印刷出來的;回家走的路,是工人們辛辛苦苦鋪出來的;吃的飯,也是經過很多道工序,才變成香噴噴的米飯,沒有誰可以孤立地活下去。就連《瓦爾登湖》里的梭羅,也是時不時和外界發生聯系,並不是真的與世隔絕的。
記得有次,我對朋友說:感覺自己沒家沒愛,孤魂野鬼一樣。也收獲一些友誼,但虛無縹緲,可有可無,能落到實處的沒有。有時,覺得就是一個孤兒。噩夢中醒來,發現,可以傾訴的,只有慘白的牆壁。父母不能,朋友不能,別的人更不能。很多時候,都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和這個世界有什麼關系。
但是,仔細想想,並沒有這么孤獨啊。每天平平淡淡,可能覺得孤苦無依,形單影只。但真有什麼事情的話,也會收到滿滿的感動。平時,也會和家人、朋友保持一定頻率的聯系。雖然沒有見面,但是,牽掛著彼此。好像有一種無形的紐帶,將我們緊緊串聯在一起。正是它的存在,讓感情這種虛幻的東西變得觸手可及,讓我們時時刻刻感到被愛包圍,也樂意付出自己的愛。
我們要共同承擔起義務和責任,維護好紐帶關系,讓人和人之間不再那麼疏遠,讓這個世界充滿愛的痕跡。讓我們緊握這條愛的紐帶,珍惜世間所有的溫暖,收獲一個又一個美好吧
❽ 跪求關於中西文化或其他文化融合的作文與素材!
近代文化形成發展的兩大主題「沖突」與「融合」
2005-4-26 閱讀6154次 本站網友 常丕軍 發表 常丕軍專欄 【字體:大 中 小】 上一篇<<>>下一篇
近代社會是從古代社會發展而來,歷史的分期存在於歷史的延續中,近代社會的變遷只有同古代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結構及與此聯系的生活、風俗相對比,才能得到認知和說明,近代文化的狀貌也只有同傳統文化相對比才能得到真切的認知。為了勾勒出近代文化嬗變的脈絡,我們先對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做一個簡述。
一
中國古代幾千年,人們在宗法血緣關系與小農經濟相結合的社會生活中,創造了發達的農業文明,同時也造就了一種成熟的倫理——政治型文化模式,從先秦儒、道、 墨、法等諸子百家到漢代獨尊儒術再到宋明理學,使這一倫理——政治型文化體系越來越成熟,這種文化模式塑造了中國人的文化觀念,其價值趨向就是注重倫理道德,追求社會的安定和人際的和諧,注重心理感情的安逸,注重內在超越的精神價值。這種傳統文化觀念伴隨著小農經濟和大一統的政治等級制度,維系著傳統社會生活得以平穩緩慢地運行。
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文化。儒家思想文化歸結起來有三個主要內容。第一,天道的觀念,儒家信天,言天,天即是指自然界的天,又是指主宰人世之天。這個天不象基督教的上帝,有一個具體的形象,但它在冥冥之中安排人世間的一切,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為冬、金為秋、土為
季夏、火為夏、木為春、春主生,夏主長、季夏主養、秋主收、冬主藏。天的意志為天命,儒家講,人道和天道是相通的,為人道可以參天,王者不可以不知天,王者要觀天道而行事。顯然這種人格化的天帶有相當大的神秘性。在這一觀念下,儒家藉助於天的權威又豎起皇帝的權威,皇帝的另一個名字叫天子,即上天的兒子,為天子受命與天。因此,聖旨詔書的開頭語,常是「奉天承運」。這樣,皇權在觀念上同天道連在一起,皇帝就是上天在人間的代表,在世代承襲的過程中積淀而成為傳統。在中國封建社會里,天道的觀念根深蒂固像山一樣壓在中國人的心頭,如此的沉重而無法解脫。第二,大一統的思想。儒家認為,「春秋」中國的大一統是「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大一統是天經地意不可違背的事情。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儒家大一統的理論,反對和制止了許多可能出現的動亂和分裂,曾經起到過巨大的凝聚作用。但我們也要看到,大一統的理論總是在維護中央集權的專制統治,排斥了許多不應該排斥的事物,並由此在某些方面也阻礙了社會的發展。第三,綱常倫理,這是儒家政治文化思想的核心,自西漢以來成為維系封建制度的精神力量。在政治生活中它關注的不是每個個體的人,而是人與人之間的義務關系。它強調人應當遵守他在社會關系中所承擔的角色和規范。而中國封建社會從來就承認人與人的不平等,正是在承認不平等的前提下儒家提出了調整人際關系的「三綱五常」的思想,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即為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五種倫常關系,叫做君臣有義、父子有親、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種典型的封建社會的人倫關系是建立在宗法血緣關系與小農經濟相結合家族取向很深的社會之上的。封建社會的國家實際上就是家族的擴大。於是儒家將家族的人倫關系政治化,提出忠孝合一,家國合一,道德教化的政治思想。在儒家看來,既然國家是建立在三綱五常的人倫關系之上的,那麼治理國家就不能依靠武力,而要靠統治者的道德教化,靠統治者自身的道德修養,所謂誠心、正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儒家的政治理想是建立在對個人人格的要求之上的,對政治事物的關心和參與也就只限於聖君賢相,或士大夫階層。而一般的民眾只能期盼「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的理想境界出現。縱觀中國封建社會幾千年,儒家的道德政治在現實生活中很少實現,聖君不多,昏君暴君卻比比皆是。所以說儒家的道德政治帶有很大的空想成分。
二
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近代文化是完全不同質的兩種文化,這種不同不僅僅由於兩種文化的模式和形態不同,更由於兩者還是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上的文化。即中國傳統文化是封建文化、農業文化,西方近代文化是 資本主義文化、工業文化。西方近代文化同中國傳統文化相比是一種高勢能文化,它傳入中國後必將對封建的意識形態、思想文化以巨大的沖擊,最終的結果是動搖封建社會、封建制度的根基。因此,當西方文化傳播進中國後,必然要引起封建勢力的頑強抵抗與中國的傳統文化發生激烈的沖突。因為,從封建的倫理綱常以及相應的價值觀念出發,是很難接受西方自由、平等、博愛的價值觀的。正如近代思想家嚴復在分析中西文化之異時所指出的那樣:「中國最重三綱,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國親親,而西人尚賢;中國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國尊主,而西人隆民;中國貴一道而同風,而西人喜黨居而洲處;中國多忌諱,而西人重譏評。其於財用也,中國重節流,而西人重開源;中國追淳樸,而西人求歡虞。其接物也,中國美謙屈,而西人務發舒;中國尚節文,而西人樂簡易。其於為學也,中國誇多識,而西人尊新知。其於禍災也,中國為天數,而西人持人力。」由此可見,中西思想文化的差異是全方位的。因此,自明末西學東漸以來,中西文化的沖突一天也不曾停止過。而是隨著西方資本主義文化的深入變得更加激烈 。譬如人所熟知的1867年的「同文館之爭」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修鐵路之爭,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的派遣留學生之爭,以及再後來的剪辮易服之爭等等,都驚動了朝野上下,紅牆內外。近代史上的戊戌變法和五四新文化運動更是中西文化、新舊文化大規模的、深刻的、全方位沖突的總爆發。
三
與中西文化沖突相對應的是中西文化的融合。這種融合也貫穿近代社會始終。如果文化沖突是不同質的文化相遇後所發生的排斥現象的話,那麼文化的融合則是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補充和相互整合。發生在中國近代的文化融合主要表現為,中國文化主體在保持其基本民族形式和某些民族精神的前提下,對西方文化的吸收和整合。例如,康有為在戊戌變法時提出的「泯中西之界限,化新舊之門戶」的思想,嚴復主張「必將闊視遠想,統新故而視其通。苞中外而計其全,而後得之」;孫中山則強調說「發揚吾國之文化,且吸收世界文化而光大之,以其與諸民族並驅與世界」。這些都是近代思想者對文化融合重要性的基本看法。
近代中國人對西方文化經歷了一個由抵觸到認識到學習再到主動吸收這樣一個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的過程。19世紀二三十年代林則徐、魏源等人提出,開眼看世界,師夷之長以制夷的思想,主張學習西方的船堅炮利,接著馮 桂芬在《校賓廬抗議》中提出「采西學」、制洋器「。「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的主張。到洋務運動中,則發展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就是說在對三綱五常、封建君主制度以及正統儒學決不觸動的前提下, 吸收西方文化中可以利用的部分。用中學來包融西學。由此可見,在洋務運動以前傳統文化對西方文化的接納完全是一種被動的行為,是不得以而為之。文化的融合是低層次的,內容是有限的。但是,隨著「洋務運動」的深入,隨著對西學的介紹和西書的翻譯的日漸增多,從洋務派中蛻化出一批早期維新思想家,他們把「洋務」從原來狹小的范圍,擴大到政治和文化領域。並對西方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制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主張效仿。在此基礎上,19世紀末葉,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新的啟蒙思想家們終於振臂崛起,掀起了戊戌變法運動,他們把西方進化論、民權論及各種政治社會學說作為變法的理論根據廣泛地介紹傳播。積極地開拓資產階級的新文化,主張在政治制度、文化教育、文化設施、科學技術等諸多方面進行改良和改革。戊戌變法對中國傳統文化走向近代化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它標志著中國對西方文化的接納由被動完全轉為主動,標志著對西方事物的整合,已從器物層面深入到制度層面了。在以後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更是一個有力的證明。辛亥革命後的五四新文化運動是中國近代真正意義上的文化革命,在這場革命中,中西文化的融合又深入到了人們的心理層面。
總之,西方文化的沖擊與挑戰,中國文化的應戰與選擇,一直伴隨著近代文化形成的始終。其中,「沖突」與「融合」,是近代文化演進中的兩大主題。沖突與融合的種種表現,不僅是中國文化發展史上所獨有的文化現象,也是世界文化史上即具有一般規律、又極富典型意義的文化特例。
中西方文化的差異與融合
By 御風 發表於 2007-1-18 15:26:03
中西方文化在其各自長期發展的歷史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帶有本民族的精神烙印。把傳統民族文化中最優秀的東西與西方文化的積極成果進行融合,創造出具有民族特色和時代精神的新文化,對於調節改造中國文化,建設面向未來、符合全人類發展前進方向的中國新文化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我們有必要對中西方傳統文化進行比較研究和探討,對其差異優劣有一比較客觀平實的評價,更好地吸收西方文化的優秀合理部分, 促進中西方文化積極因素的有機結合。探索中西文化的建設性融合方式,其前提在於了解這兩種文化的具體特點,並通過比較把握其精義,中國人與西方人在宗教、倫理、政治、經濟、歷史等諸多方面存在巨大的觀念差異,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思維方式的不同
中西文化最大的區別在於思維方式的不同。這種差異自西方黑格爾哲學體系形成以後愈趨明顯,而不同的思維方式導致了不同的行為方式。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是立體型,向前看時往往還要顧後,看到勝利時還會回頭看看失敗,試圖從失敗中尋找出一些教訓來,所謂「失敗是成功之母」就是此種思維方式的表現。再觀西方人卻是一向勇往直前,不但不顧後面,連前面有多少障礙都很少顧及,所以說西方人的思維方式是線型的,表層的。而此種思維方式的不同絕非地域差異和人種不同,是在於中國人和西方人的靈魂深處有其不同的宗教信仰,或者說是因為各自的宗教信仰不同,進而導致文化不同,從而決定思維方式不同。中國傳統上比較重直覺的感悟,相對輕理性思維,而西方重理性思維,相對輕直覺感悟———歸納而言,中國文化傳統大致是一種倫理型的,西方文化主要是科學性的或者是理智性的。
(二) 對待自然的態度不同
天人合一與征服自然是中西方文化的基本差異之一。中國文化相對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中國文化主要是從人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自然產物、人是自然界一部分的立場來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認為人與自然打成一片,融為一體,不可分離,即「天人合一」。中國文化中包含不少對自然的客觀認識,但主要方面不是提倡認識自然的本質和客觀規律,而是體驗人與自然界萬物的息息相通,和諧交融。從「天人合一」思維模式中發展出中國式的「自然意識」,這里的自然既是指自然界的自然,更是因其自然、順乎自然的思維習慣,同時也是富有詩意的人生態度。
西方文化則強調對自然的征服與改造,以求得人類自身的生存與發展。西方文化也認為人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看到人與自然的同一性,但西方文化認為自人類出現以後,就與自然分為兩極,因此主要從人與自然對立的立場來關照人與自然的關系,把人看成是主體,把自然世界看成是客體,提倡認識自然世界的本來面貌、客觀本質與發展規律,並改造、征服自然,從而發展出科學理性精神。
(三) 家庭觀念的不同
家族是婚姻和血緣關系結成的社會單位。家族本位與個人本位是中西文化特徵的重要差異之一,表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價值取向。家是中國人心中生活的宇宙,具有超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國人的姓氏,先是宗姓,其次是輩分,再次是自己的名字。這里突出的是氏族整體而非個人。中國的文化傳統中離家便是「遊子」,便少了生活的根基和心理平衡。孔子說:「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時至今日,客居他鄉之人,思鄉情節依然異常濃厚,還寄望落葉歸根。從家族本位出發,中國文化強調群體和社會意識,個人利益應該服從社會整體利益,只有整個社會得到發展,個人才能得到最大利益。在集體中一人取得成就被視為集體成就,集體感到光榮。
中國人的家庭觀念強,血緣關系,親情倫理,在腦中根深蒂固,父母、子女始終一家人。哪怕成家立業,另設門戶,和父母仍不分彼此,把贍養父母,侍奉父母,看作自己應盡的責任。
而西方文化中奉行個人本位,以自我為中心,重個人,重競爭,注重人的人格和尊嚴。其個人本位思想滲透到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相對中國而言,西方的家庭組織相對較小,家庭結構鬆散得多,家的意識相對淡泊,個體意識極強。西方人的姓氏,先是自己的名字,再是父名,然後才是族姓,突出自己。西方人認為,個人是人類社會的基點,每個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質量都取決於自己的能力,有個人才有社會整體,個人高於社會整體。因此不習慣關心幫助他人,甚至認為主動幫助別人是干涉別人的私事,接受別人的幫助是證明自己的無能,父母以子女脫離家庭獨立生活為榮,而無子女成人離家的失落感;子女幫父母幹活,領取報酬是天經地義的事。無論長幼,人人平等,各有自己的生活空間。西方人的父母對子女以平等和尊重的態度對待,而不是要求絕對服從。西方人子女一到成年,就會離巢而飛,父母不再撫養他們;而子女一旦獨立,對父母家的事,也不再理會,更休想贍養父母或幾代同堂了。
(三)生活方式的不同
中國人認為,人生的真諦在於享受淳樸悠閑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歡樂和社會各種關系的和睦,陶醉於這樣一種人生理想之中,十分地實在,這使得中國人對世俗生活呈現出溫和、內傾的特點。西方人同樣追求享樂,但他們的功利意識非常濃厚,人們努力追逐物質財富,改造和征服自然,從而刺激了西方人工作、獲取和創造的積極性。簡單而言,我們可以將其概括為一靜一動。
二、差異的形成
人類創造了文化,同時又是文化孕育和滋養的產兒,各民族因其各自不同的自然環境和不同的歷史發展過程形成了不同的文化類型,彼此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別,這些差別形成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 生態環境:
生態環境是人類社會及民族存在和發展永恆的、必不可少的物質前提。某個民族在一定區域內居住、勞動和生活,同時也就創造了相應的文化,與這個民族以及相應文化相聯系的有關自然地理條件就是我們所說的生態環境。一般說來,文化的差異最初都是來自於對自然世界認識的差異,自然地理條件決定了各民族各地區文化發展的最初方向。三面高原一面海的相對閉塞的地域特點,使得古代中國文化基本上與外隔絕,但這同時也為農業文明的發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並以此為基礎形成了以小農經濟為特徵的經濟形態。同時,大河大陸性環境及其所造成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使得中國人贊成盡物之性、順物之情,把人們牢牢地束縛在土地上,而農業社會的穩定,家人親友的長期聚居,使得中國人自古將惜別看得非常重,這讓中華民族在思想情感上表現為喜一不喜多、喜同不喜異、喜靜不喜動、喜穩不喜變。而西方文化的活水源頭是古希臘文化,古希臘文明發源於地中海,其所處的海洋環境培養了西方民族原始的冒險外傾的民族性格。在他們看來,人類的力量與海洋比較起來顯得很渺小和脆弱,但是人類依靠自身所具有的勇敢、剛毅、偉大斗爭精神征服了大海,因而人類的氣魄比海洋更偉大,這一切也都塑造了西方民族開放、勇敢的性格。因此,從整個古代社會和文化現象看,西方都是以個人為起點,向外開拓,不斷地自我追求、自我拓展,同時也自我革新。而中國因封閉式、自我滿足式的農業社會,表現出強烈的對鄉土的眷念,對安謐生活的嚮往。
2. 社會環境:
社會環境主要指由制度、政策、法規等構成的社會意識形態的總和。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的發展中,戰亂不止,動盪不息,但超穩定的農業生產方式、社會組織形式、宗法倫理觀念始終維系著中華民族的傳統和生存。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以血緣紐帶為基礎的宗法制度使得老百姓產生了喜靜厭動以及重鄉土、重血緣的社會心理,而以孝為核心的倫理觀念又限制了中國人的外出探求行為,孔子就曾指出「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而西方民族由於山地面積大而平原面積有限,他們只能通過海上貿易換回自己所需的糧食等日用必需品,海上商貿成為了西方人重要的經濟活動,這促進了西方人進取冒險民族性格的形成。而古希臘的民主政治制度使得民主觀念、法治意識成為了社會全體成員所達成的共識,他們認為人人能力相等,地位平等,行為自由,人與人之間更多地體現了一種獨立的性格。在這樣的政治背景下,國民的精神被極大地調動起來,形成了開放、積極、進取的民族精神。
三、中西方文化的發展趨勢
隨著世界上各個國家聯系的日益密切,文化交流的頻繁,中西方文化日益的融合起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中國傳統文化以人倫、人道為中心,重視人的群體價值的價值觀,注重道德修養,強調人與人的關系的互補、忠誠、獻身、責任和義務的崇高品德,並提倡相互尊重、相互諒解,強調個人與組織統一的倫理觀、"天人合一"的自然觀,無疑是對現代西方社會拜金主義、個人主義價值觀的彌補。處在當今世界文化趨向融合的時代,現代西方人正在努力學習我們的文化,把中國文化的優秀部分納入他們的文化之中,豐富本來就已經很厚實的西方文明。
在對社會的責任方面,當今世界開始進入全球化,物質財富涌流,科技知識爆炸。但天下並不太平,自然環境遭到極大破壞,人類生存面臨極大威脅,安樂者死,憂患者生。我們仍需發揚憂患意識,承擔歷史使命,關注人類命運,促進人類大同之實現。西方文化中關於拯救和博愛的道德意識在文化深層次中維系著西方社會的生活秩序和人際關系,加強著人們相互之間的認同感和共存感。同時,它在一定程度上為社會群體存在及發展所必須的個人責任感和義務提供了道德保障。但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也使人們惟利是圖,人情冷漠,互不關心,甚至相互欺騙傾軋,社會矛盾尖銳,貧富不均嚴重。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中,拯救和博愛精神在協調、溝通、融洽人際感情方面,就愈顯出其巨大存在價值,對群體的行為規范和社會公德之形成,乃至於合理的國際秩序之建立,也將發揮積極有效作用。中國人也正在經歷現代化、商業化漫漫洪流的沖擊考驗。揚棄現代化、商業化所帶來的弊病、缺陷,重建道德理想,提升人生價值,使憂患意識、仁道精神與拯救意識、博愛精神互相提攜,互相促進,形成有利於人類社會全面健康發展的未來新文化。
一個國家要在世界市場上取得競爭的勝利,必須形成核心競爭力。從市場經濟角度來看,中國文化倡導和諧、謙讓、關心他人、關心集體,也是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應該中華民族的美德和市場經濟的競爭意識緊密結合起來,以便更好地協調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矛盾。形成穩定社會、共同發展、共同富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