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三畢業撕書對此看法,任務驅動型作文
假如我是一棵樹,我就可以凈化被污染的空氣。假如我是一棵樹,我可以牢牢地內抓住每一寸土容壤。假如我是一棵樹,我能為過往的行人遮擋火熱的陽光。我紮根於土壤中,經過風雨的洗禮和陽光的呵護,漸漸地我長成了一顆茁壯的大樹。當我享受著俯視萬物的時候,我總覺得應該為養育我的地球家園做些什麼。於是,我用了全身的力氣去拼了命地保護地球家園和地球上的人類朋友們,我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像我一樣快樂地生活著,而且也都能盡己之力地呵護我們的地球家園。我相信如果人人都行動起來的話,我們明天的生活將更加美好,我們的子孫後代也將受益匪淺。
⑵ 時評作文:針對高考撕書,喊樓和放鞭炮(800字)
我很後悔,高考完我沒這樣玩兒~╮(╯_╰)╭
⑶ 作文素材關於高考撕書可以立意為堅持嗎
作文素材關於高考撕書可以立意為堅持?
我倒是感覺撕書表現的是一種社會現狀版
高考給了人太多壓力,感權覺看不上大學就沒有出路
所以高三學子們廢寢忘食,不刻苦不行,環境給了壓力,周圍的人給了壓力,自己給了壓力
稍有不慎就有崩潰的風險
撕書我感覺更多的是立意解脫
希望能夠幫到你。
⑷ 高三學生撕書,撒書以材料寫作文800字
古人曰:「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是人們成才不可缺少的工專具,作家們則稱屬它為「寫作公司」。
書分為許多種,有科技書、童話故事書、科幻小說……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喜歡閱讀不同的書。如:兒童喜歡閱讀童話故事書;少年喜歡閱讀科幻小說;青年喜歡閱讀科技書……那你們對書了解多少呢?
史前時期,沒有文字,我們的祖先是用結繩來記事的。原始社會末期才逐漸出現文字。到了距今三千年前的商朝,有了最早的書籍實物———甲骨刻成的文獻。除了甲骨文書,還有刻(或鑄)在青銅器上的書———金文,刻在石鼓上的書———石鼓文。我國正式的書是用竹片和木板做的木簡或竹簡,也出現在商代。春秋末年,人們把字寫在綢上面,叫帛書。相傳到了東漢,蔡倫發明了一種既輕巧又便宜的材料———紙。在公元六到八世紀,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才出現了用紙裝訂的書。到了近代,又有用石印的書,現代主要是鉛印的書。目前,世界上有些國家已經實現了圖書資料儲存的電子化。現代的圖書樣子與古代的書已經截然不同了。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同學們,讓我們惜時如金,在書中遨遊,成為書的主人。
⑸ 撕書的觀點寫一篇作文
作家寫他小的時候,把書頁撕下來折成飛機玩,被他爸爸狠揍了一頓,然後他回爸爸小心翼翼地答把那些書頁都粘好了,並且對他說:「書是知識的寶庫,你長大後會知道的。」後來,他讀了很多書,還迷戀上了詩歌,而且通過讀書對雲南這個地方特別嚮往。大學畢業以後,他就去了雲南,寫了很多關於雲南生活的書,其中有寫給孩子們的《森林小老師》、《黎明城的號聲》等
⑹ 撕書減壓看法感想作文800字
軍訓,教我們怎樣做人,怎樣吃苦耐勞,怎樣迎接挑戰,怎樣把握自由與紀律的尺度。軍訓,是我們增長才乾的機遇,也是對我們的挑戰。這要求我們用心融入其中去學習,去煅煉,去磨礪,其目的是:增強國防意識與集體主義觀念,培養團結互助的作風,增強集體凝聚力與戰鬥力;軍訓,還能提高我們的生活自理能力,培養思想上的自立,還能幫助我們養成嚴格自律的良好習慣。這就需要我們在軍訓過程中,我們不但要領略軍人們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以及不怕困難的崇高品質,也要發揚我們「同心協力,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我們要堅持鐵一般的紀律,嚴於律己,服從命令,堅決完成各項訓練任務;大家要用頑強的意志,用敢於吃苦、勇於拼搏,發揚「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的精神,徹底完成軍訓使命。所以,我們進入中學學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軍訓.初聞軍訓,我總以為是一個很好玩的節目,可是我錯了。軍訓晴朗時,天空一絲雲都沒有,只有那個炙熱的太陽殘酷無情的直射下來,自己好像成為了一個蒸籠,一點點地將軀體烤熟。而汗水排洪似的往下淌……軍訓六天後,不僅磨練了我的意志,還讓我鍛煉了我的耐力、素質、忍耐和堅持,敢於迎難而上的勇氣。首先,定好目標;然後,要有一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向目標前進;接著,遇到困難時絕對不可以向挫折低頭,更不可以半途而廢,否則之前做的都會白費心機;最後,只要堅持,就會成功。我深深體會到作為一名軍人有多麼辛苦和不容易。雖然我腰也酸、腿也疼,有時候還亂動,但是我依然咬牙堅持著完成會操。我終於知道,軍人的威武姿態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日日練、夜夜練的。軍訓絕對是對我們體能和良好作風的訓練。我深信,作為新世紀的中學生,應該像軍人那樣,站如松、坐如鍾、走如風。這難忘的軍訓經歷令我終生難忘。如果說人生是一本書,那麼,軍訓的生活便是書中最美麗的彩頁;如果說人生是一台戲,那麼,軍訓的生活便是戲中最精彩的一幕。的確,幾天的軍訓是短暫的,但它給我們留下的美好回憶卻是永恆的。軍訓,就如夢一樣,匆匆地來,又在我沒有細細品味那份感覺的時候悄然而逝,幾天的疲勞在肩頭隱隱告訴我,已經結束了,很累,而且有酸酸的感覺。教官已匆匆地走了,卻留給我們深刻的回憶。軍訓究竟帶給了我什麼?其實我覺得軍訓幾天,我們學到的不僅是站軍姿,走正步,練隊形,而是在磨練我們一種意識;一種吃苦的意識;一種堅持的意識;一種團結的意識;一種遵守紀律的意識!其實這些已經太多太多,足以讓我們一生享用。有位哲人說過:無法回味的感覺才是最美妙的感覺。對於軍訓,有些感受真的不能言傳,只能在意會中回味。那味道就如品一味很濃郁的茶,只有嘗過的人才知曉其中的蘊味,然後才能和有同樣經歷的人相對一笑,讓美妙的感受在彼此之間傳遞。就如有多少個讀者就有多少個哈姆雷特一樣,軍訓,對於每個人,都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而對於我,軍訓,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超越了其本身的單純上的意義,它已經成為一種寶貴的難得的一種經歷,寫進我的記憶中,而成為不可抹殺的一部分,它已經成為一種力量,一種在困難時給我的動力,一種生命的支持力,支撐著人生旅途的各種風雨中動搖的心靈。而軍訓給我最美好的記憶,是同學們和老師、教官之間純潔淳樸充滿人情味的關系。這種關系很令人懷念和留戀,嚮往啊!的內心深處,引領著我在初中的生活中乘風破浪、奮勇前進
⑺ 高三撕書行為素材作文
作為高考的過來人,客觀上來講我對於這種行為表示不贊同!! 第一:首先也是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作屬為一名學生最基本的素養:愛護書籍,珍惜書籍!書是知識的源泉,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本身我們從書中獲取知識,那我們當然也要表示對於書籍的一種尊重,其實這也是對於老師對於知識的一種尊重,「撕書」的行為或多或少表示了對於知識的摒棄!!
第二:這個是一種極其浪費而又污染環境的行為,雖說是學過的書,但是也可以留給弟弟妹妹,下一屆的學生用啊,這樣撕掉,不覺得很可惜,很讓人心痛嗎?而且只不過是高考,又不是以後都不用讀書了,這些書還可以留作你以後大學的時候當家教的補習材料啊!每一本書不都是靠砍伐樹木造紙造出來的嗎?這種行為只會製造更多的「白色污染」罷了!!
第三:從側面反映了學生們心理上的不夠成熟,認識上的不夠深刻,高考不是一個終點而是一個起點,高考時一種競爭但是真正的競爭還是等以後走出社會的拼搏啊!!
第四:這種行為對於那些正在中學甚至是小學的青少年造成不良的引導作用!如果造成他們對於學習的一種否定思想那就不好了!
⑻ 高考前撕書材料作文800
對於各地考生高考後撕書行為的感想
作為高考的過來人,客觀上來講我對於這種行為表版示權不贊同!! 第一: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作為一名學生最基本的素養:愛護書籍,珍惜書籍!書是知識的源泉,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本身我們從書中獲取知識,那我們當然也要表示對於書籍的一種尊重,其實這也是對於老師對於知識的一種尊重,「撕書」的行為或多或少表示了對於知識的摒棄!!
第二:這個是一種極其浪費而又污染環境的行為,雖說是學過的書,但是也可以留給弟弟妹妹,下一屆的學生用啊,這樣撕掉,不覺得很可惜,很讓人心痛嗎?而且只不過是高考,又不是以後都不用讀書了,這些書還可以留作你以後大學的時候當家教的補習材料啊!每一本書不都是靠砍伐樹木造紙造出來的嗎?這種行為只會製造更多的「白色污染」罷了!!
第三:從側面反映了學生們心理上的不夠成熟,認識上的不夠深刻,高考不是一個終點而是一個起點,高考時一種競爭但是真正的競爭還是等以後走出社會的拼搏啊!!
第四:這種行為對於那些正在中學甚至是小學的青少年造成不良的引導作用!如果造成他們對於學習的一種否定思想那就不好了!
⑼ 關於高考撕書的材料作文
對於各地考生高考後撕書行為的感想
作為高考的過來人,客觀上來講我對於這種行為表示不贊同!! 第一: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作為一名學生最基本的素養:愛護書籍,珍惜書籍!書是知識的源泉,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本身我們從書中獲取知識,那我們當然也要表示對於書籍的一種尊重,其實這也是對於老師對於知識的一種尊重,「撕書」的行為或多或少表示了對於知識的摒棄!!
第二:這個是一種極其浪費而又污染環境的行為,雖說是學過的書,但是也可以留給弟弟妹妹,下一屆的學生用啊,這樣撕掉,不覺得很可惜,很讓人心痛嗎?而且只不過是高考,又不是以後都不用讀書了,這些書還可以留作你以後大學的時候當家教的補習材料啊!每一本書不都是靠砍伐樹木造紙造出來的嗎?這種行為只會製造更多的「白色污染」罷了!!
第三:從側面反映了學生們心理上的不夠成熟,認識上的不夠深刻,高考不是一個終點而是一個起點,高考時一種競爭但是真正的競爭還是等以後走出社會的拼搏啊!!
第四:這種行為對於那些正在中學甚至是小學的青少年造成不良的引導作用!如果造成他們對於學習的一種否定思想那就不好了!
但是站在考生的角度考慮,他們是在做出一種最瘋狂的宣洩行為,原因就是學生的壓力很大。。。其一,十二年寒窗苦讀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在這個期間當然還有那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所帶來的壓力,父母逼迫孩子讀書,上培訓班等現象司空見慣!!其二
那就是高考帶來的了;高考在每一名考生以及家長老師,社會人士心目中已經成為一個通往未來成功寶殿的有力通道,大家在這種制度的引導下形成一種潛意識,那就是「考上好的大學,未來就一片光明了!」高考就是一個檻,命運的好與壞就在這個檻上一分為二;因此考生們通常會孤注一擲,高考時他們人生中的一件大事,為了考上好的大學,日夜苦讀,父母更是在這個時候倍加關注,恨不得替孩子多出一把力;往往那些平時不怎麼認真看書的學生在這個時候也會緊張起來,找家教的找家教,挑燈夜讀的挑燈夜讀。。。。。等到高考結束了,考生的心情可想而知應該就像是老毛時期的人民解放吧,哪怕是考不好的同學,在這種以後不用讀書的潛意識底下也會表現的異常興奮和激動!
其實這種現象也反映了中國應試教育所帶來的弊端:現行的高考制度激化了基礎教育階段學生之間的競爭,對青少年學生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與沉重的學習負擔,不利於他們身心健康的成長;就好比如,某考生因為考試成績退步而跳樓的事件時有發生。。。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考生這種行為也是表達了對於應試教育和父母的不滿,正好這種行為反映了這種「教什麼,學什麼。。。」「憑成績來評價學生」的潛規則所帶來的弊端,那就是考生會拿成績了,但是素質並沒有跟著上去,這個與素質教育是互相矛盾的!結果就是,考生變成了考試的機器,而教育者變成了製造機器的人。。。。。
對父母的不滿又從何說起呢?記得我看過一本書,書名記不太清楚了,好像是叫《當代家庭教育》,裡面講到一條:「父母是應試教的幫凶」;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對話:父母:「只要你考優秀,就給你買。。。」父母用物質上的誘惑來鼓勵孩子好好學習,但是部分孩子形成了一種畸形的觀念,彷彿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索取物質上的獎勵,而不是真正出於對學習的興趣;因此在中小學裡面會出現一種攀比的現象,學生彼此之間出現了不良斗爭!這個跟素質教育不是背道而馳嗎?在學習面前,父母和孩子都表現了一種功利性。。。
當代的高考就類似於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古代科舉尚且存在貪污腐敗的現象,考生名落孫山當然與這個還是有一定聯系的;不可否認當今中國各地的高考待遇不一樣,大學良莠不齊,一些本有能力和資格的考生享受的,卻無法同樣獲得機會!所以撕書的行為當然也不能排除這個原因,或多或少也有些對於現行制度的不滿和反對。。。
其實每一個時期都有每一個相適應的制度存在,終歸到底中國還是無法向美國那樣,「科舉制度」還是要實行!至於改進就只能讓我們偉大的教育家們來想法子了,希望廣大學子們都能理智學習,快樂學習!!
⑽ 以高三高考前撕書老師制止卻打老師為題材寫作文
回憶李叔同先生 豐之凱
距今二十九年前,我十七歲的時候,最初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里見到李叔同先生,即後來的弘一法師。那時我是預科生,他是我們的音樂教師。我們上他的音樂課時,有一種特殊的感覺:嚴肅。搖過預備鈴,我們走向音樂教室,推進門去,先吃一驚:李先生早已端坐在講台上。以為先生總要遲到而嘴裡隨便唱著、喊著、或笑著、罵著而推進門去的同學,吃驚更是不小。他們的唱聲、喊聲、笑聲、罵聲以門檻為界限而忽然消滅。接著是低著頭,紅著臉,去端坐在自己的位子里。端坐在自己的位子里偷偷地抑起頭來看看,看見李先生的高高的瘦削的上半身穿著整潔的黑布馬褂,露出在講桌上,寬廣得可以走馬的前額,細長的鳳眼,隆正的鼻樑,形成威嚴的表情。扁平而闊的嘴唇兩端常有深渦,顯示和愛的表情。這副相貌,用「溫而厲」三個字來描寫,大概差不多了。講桌上放著點名簿、講義,以及他的教課筆記簿、粉筆。鋼琴衣解開著,琴蓋開著,譜表擺著,琴頭上又放著一隻時表,閃閃的金光直射到我們的眼中。黑板(是上下兩塊可以推動的)上早已清楚地寫好本課內所應寫的東西(兩塊都寫好,上塊蓋著下塊,用下塊時把上塊推開)。在這樣布置的講台上,李先生端坐著。坐到上課鈴響出(後來我們知道他這脾氣,上音樂課必早到。故上課鈴響時,同學早已到齊),他站起身來,深深地一鞠躬,課就開始了。這樣地上課,空氣嚴肅得很。
有一個人上音樂課時不唱歌而看別的書,有一個人上音樂時吐痰在地板上,以為李先生不看見的,其實他都知道。但他不立刻責備,等到下課後,他用很輕而嚴肅的聲音鄭重地說:「某某等一等出去。」於是這位某某同學只得站著。等到別的同學都出去了,他又用輕而嚴肅的聲音向這某某同學和氣地說:「下次上課時不要看別的書。」或者:「下次痰不要吐在地板上。」說過之後他微微一鞠躬,表示「你出去罷。」出來的人大都臉上發紅。又有一次下音樂課,最後出去的人無心把門一拉,碰得太重,發出很大的聲音。他走了數十步之後,李先生走出門來,滿面和氣地叫他轉來。等他到了,李先生又叫他進教室來。進了教室,李先生用很輕而嚴肅的聲音向他和氣地說:「下次走出教室,輕輕地關門。」就對他一鞠躬,送他出門,自己輕輕地把門關了。最不易忘卻的,是有一次上彈琴課的時候。我們是師范生,每人都要學彈琴,全校有五六十架風琴及兩架鋼琴。風琴每室兩架,給學生練慣用;鋼琴一架放在唱歌教室里,一架放在彈琴教室里。上彈琴課時,十數人為一組,環立在琴旁,看李先生范奏。有一次正在范奏的時候,有一個同學放一個屁,沒有聲音,卻是很臭。鋼琴及李先生十數同學全部沉浸在亞莫尼亞氣體中。同學大都掩鼻或發出討厭的聲音。李先生眉頭一皺,管自彈琴(我想他一定屏息著)。彈到後來,亞莫尼亞氣散光了,他的眉頭方才舒展。教完以後,下課鈴響了。李先生立起來一鞠躬,表示散課。散課以後,同學還未出門,李先生又鄭重地宣告:「大家等一等去,還有一句話。」大家又肅立了。李先生又用很輕而嚴肅的聲音和氣地
說:「以後放屁,到門外去,不要放在室內。」接著又一鞠躬,表示叫我們出去。同學都忍著笑,一出門來,大家快跑,跑到遠處去大笑一頓。
李先生用這樣的態度來教我們音樂,因此我們上音樂課時,覺得比上其他一切課更嚴肅。同時對於音樂教師李叔同先生,比對其他教師更敬仰。那時的學校,首重的是所謂「英、國、算」,即英文、國文和算學。在別的學校里,這三門功課的教師最有權威;而在我們這師范學校里,音樂教師最有權威,因為他是李叔同先生的原故。
李叔同先生為甚麼能有這種權威呢?不僅為了他學問好,不僅為了他音樂好,主要的還是為了他態度認真。李先生一生的最大特點是「認真」。他對於一件事,不做則已,要做就非做得徹底不可。
補充:
什麼是
一定要有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