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閱讀了下面的材料,你有何啟示自選角度,自擬題目作文,文體不限,不少於600字。
梅花香自苦寒來
當你在寒冷的冬天 ,聞嗅到梅花所散發的陣陣香氣時,你一定會陶醉其中。可是,你可曾想過,它所抵抗的是怎樣凜冽的寒冬?
當你看到一顆美麗的珍珠,被它所發散的奪目光彩而痴迷時,你又可曾想過,這粒沙子所經歷的,是怎樣不為人知的痛苦和孤寂?
而現在,我們正是那朵需經歷寒冬才能綻放美麗的梅花,我們正是那粒需經歷磨礪和艱苦才能變成美麗珍珠的沙礫。
你會選擇做一顆眷戀泥土無所事事,最終被風化成土的沙子嗎?
我想,你的回答一定是個堅決的「不」字。
可是,當成堆的作業和習題向你涌來時,你選擇過逃避嗎?當一個個困難出現在面前時,你選擇過放棄嗎?當老師和家長的勸導在你的耳邊響起時,你選擇過沉默嗎?
所以,不要再抱怨學習的艱苦、制度的缺失、師長的嘮叨,這一切都不是我們的抱怨能夠改變的。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們應該牢記前人的古訓,在知識的海洋里乘艱苦之舟盡情遨遊,在書本的大山裡踏勤奮之路奮勇前進。
當你經歷過痛苦與孤寂的磨練後最終成為一顆散發著炫目光芒的珍珠時,當你經歷過寒冬的凜冽和艱苦後最終成為一朵綻放美麗姿容的梅花時,你一定會明白——梅花香自苦寒來。
⑵ 關於知行合一的作文素材 反面素材也成
葉聖陶提出了這個思想你應該從他的事件上進行了解,比如說3個糖啊,諸如此類的,謝謝你!
⑶ 心存美德,知行合一作文素材
素材一:《撿麥穗的故事》
蘇格拉底教育弟子關於檢拾麥穗的故事:
他把弟子帶到麥地邊說:「你們去找一支眼見到的,最大的麥穗,但是一直向前走,不要後退。」
弟子們走下麥田,到處都是粗大的麥穗,哪一支才是最大的呢?他們埋頭前行,總以為最大的那支還沒有見到,他們都嘗試著摘了幾支,結果都不滿意,就扔掉了。過了好久,大家忽然聽到老師說:你們已經走到頭了!結果,多數弟子都是兩手空空,他們望著麥田,無數大而沉甸甸的麥穗在風中搖曳,似乎帶著嘲諷。
很多人在生活中眼高手低,總是覺得下一次才是最好的,目前得到的,總是充滿懷疑,但是時間和機會都是有限的,也許永遠等不到下一次了。備戰高考也是如此,很多人總是把希望寄託下一次,沒有反思這一次沒有把握住機會的原因,一直到高考都沒有證明自己。高考結束了,當我們回首再看看這個故事的時候,是不是能想到:盡管有時候你撿到的麥穗很小,但是你可以把它變成種子,為它找一片肥沃的土地,在這片土地上精心的耕作,那麼總有一天你就可以擁有一片麥田。
很多學生上的大學或者專業不是自己想要的,覺得自己失去了很多,其實沒有必要擔憂,你應該慶幸,你可以把它當做種子,你還有擁有一把種子,以後也許就是擁有一片麥田了,這些小小的種子,會給你的人生帶來大豐收。這要求我們,不論擁有多少種子,不論擁有什麼樣的土地,都需要你用心的耕作。現在想想,為什麼很多人都是名牌大學畢業的,而卻能成就大業?答案就在這片麥田裡。
素材二:《買瓷碗的故事》
一個人去買瓷碗,他懂得一些鑒別瓷器質量的方法,即用一隻碗輕碰其它的碗,如果說發出的聲音是清脆的,那麼碗的質量就很好。但是他來到一家瓷器店,他用這個辦法檢驗一下,發現每隻碗發出的聲音都是渾濁的,店員拿出價格高昂的工藝碗給他試試,結果他還是不滿意。店員不解的問:「你為什麼拿碗撞它呢?」那人說,這是一種鑒別瓷器質量的方法。
店員一聽,立即取過一隻質量上好的碗給他:「你用這只碗試試」。他換了碗,再去撞其它的碗,聲音變得清脆了。原來他手中拿著的是一隻質地很差的碗,它去碰每一隻碗,都會發出渾濁之音。合作者變了,參照標准變了,一切也都變了。那麼在現實世界中也是如此,如果你的參考標准錯了,那麼你眼中的整個世界也就錯了。
為什麼我們這個世界,「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為什麼「道不同不相為謀」?一些事情在很多人眼裡是不可能實現的,而一些人卻能實現?主要是因為,每個人心裡評判一件事情,或者看待一個問題,都有屬於自己的參考標准,而這參考標准決定了人生的價值取向。也許就是所說的境界不同吧?
經歷了高中三年,在一些300分學生眼裡,500分的學生是高分學生,那麼在500分學生眼裡,600分是高分學生、、、、、、眼界決定境界,當你到達一定高度的時候,你眼裡的整個世界就變了。為什麼人要不斷的努力,向著高出走?當你用心的品味這個世界,理性的分析與看待各種問題的時候,一些事情發生的原因,也是一種必然了。一切都看在眼裡,一切都包容於心裡。
那麼我們從今天開始,做人做事的時候,是不是應該把標準定得高一些?當你享受生活的時候,把幸福的標準定得低一些?這樣一來,你高標準的做事,高標準的做人,並且常常被幸福所包圍,這樣的生活難道不好嗎?
⑷ 關於知行合一的作文素材 反面素材也好
知行合一的典型代來表就是王守仁了,自明代著名大臣,心學的創辦者,和孔孟朱並稱的聖賢,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哲學家
(ps:我記得小學課本里說到過王守仁盯著竹子想看出真理的事,一直嗤之以鼻-_-#)
王守仁從小有當聖賢的志向,即使不被重用也一直刻苦追尋所謂的「理」,即使面對一切困苦也堅定前行,可朱熹的一句「存天理、去人慾」困擾了他多年,「欲」在心中,那「理」在何處?最終歷經沉浮的他幡然醒悟,天理即是人慾,從此以「知行合一」為指導思想的心學誕生
王守仁用一生闡述了他的知行合一:他清剿盜寇、平定叛王、勇斗奸官,給後人留下了許多不朽傳奇。他的高風亮節被世人所傳唱。
純手打,參考了《明朝那些事》
⑸ 心存美德知行合一400字作文素材
我們深感,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實事。推進這項活動,關鍵在於各級領導重視的程度,組織指導的深度,狠抓落實的力度。為使活動轟轟烈烈地開展下去,扎扎實實地加以推進,確保長盛不衰,持續推進,我們著重抓好指導、組織、實施三個環節。
一是制定實施意見。為使經典誦讀活動建立在各級領導和廣大師生廣泛認同的基礎上,在該項活動創意設計之初,我們組織了廣泛深入的調研活動,多次召開由學生、教師、家長等不同對象參加的座談會,進行深入探討,吸納多方意見和建議,確保整個活動既有的放矢、切實可行,又立意新穎、主題突出。在此基礎上,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團市委等有關部門聯合下發了《關於開展「誦讀經典美文,爭做陽光少年」系列活動的通知》,確定以傳承中華文明、提高道德素養、爭做陽光少年、建設和諧文化為主題,以《弟子規》、《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增廣賢文》、《唐詩三百首》等經典名篇為誦讀內容,以全市中小學生為參加對象,以誦讀比賽、古詩書畫比賽、文藝匯演等為活動形式,並召開動員部署會議,使經典誦讀活動的指導思想、活動內容和工作要求,師生皆知,深入民心,為經典誦讀活動的順利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是選編下發教材。在教材的選編過程中,堅持選擇性、思想性、豐富性、時代性、趣味性並重的原則。一方面,讓中小學生人通覽全部經典名篇是不可能的,只能擷英取精。另一方面,部分經典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符合時代要求的內容,對於價值觀與世界觀正在形成中的中小學生來說,不可能去分辨、領會、理解其中所蘊含的精髓。為此,我們選編教材時進行了慎重而又精心地篩選,選編了《論語》、《大學》、《孟子》等10多部典籍的部分內容及古代的名篇佳作,下發了2萬多冊《弟子規》、《三字經》。課文部分多選擇讀起來朗朗上口的名句、名段、名篇,閱讀部分多選擇短小精悍、淺顯易懂、生動形象、故事性強、哲理深刻的民間故事、寓言故事、神話傳說,以及含蓄幽默、耐人尋味的笑話,再配以反映古代建築、風俗、文化的圖案,圖文並茂,處處流露出古色古香的文化氣息,激發學生獲得新知的興趣。各中小學校根據學生的年齡層次和認知程度,積極編寫適合少年兒童記憶背誦、便於理解接受的校本教材。如實驗小學專門抽調語文課骨幹教師組成古詩文校本教材編寫小組,結合教學大綱,編寫出上、下兩冊《傳統美德教育手冊》校本教材,加上注釋和譯文,便於學生背誦和理解。
三是組織巡迴宣講。市文明辦專門抽調精通古典文學、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組成宣講團,深入學校、社區和網上家長學校開展200多場輔導講座,傳授誦讀方法和技巧,受教育群眾達10多萬人(次)。聘請中華文化經典誦讀組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劉冰教授、吉林省經典推廣輔導中心主任弓克,舉辦4場「傳承中華美德,建設和諧文化」國學經典專場報告會,引導社會各界充分認識開展經典誦讀活動的重要意義。舉辦《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圖片巡迴展覽,展覽精選謙虛禮貌、尊老愛幼、求知好學、崇尚禮儀、愛國守法等六個方面的內容,以圖文並茂的方式講述30餘個傳統美德方面的故事。組織中小學生參觀宜興名人館、徐悲鴻故居、周培源故居、潘漢年故居、太平天國王府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各中小學校廣泛開展「誦讀經典進社區、進家庭」、「誦讀經典名篇紅領巾先行」、「小手拉大手,兒童帶家長」等觀摩交流活動和「民族精神代代傳」、「少年雛鷹行動」、「新時期我能行」等主題班會,帶動廣大學生家長積極參與文化經典誦讀活動,進一步豐富和拓展教育內涵。
四是組織集體誦讀。注重區分層次,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要求只需熟讀會背,不求甚解;對小學高年級學生,要求熟練背誦,簡單理解;對中學生要求全面理解,學以致用,知行合一。如何讓學生被經典所吸引,真正做到「樂讀」、「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