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以懷疑為話題的作文
人們說有成就的人有"學問",既然是"學問",那麼就要既"學"且"問"。"問"從何來?從疑而來。只有多疑、善疑、質疑、探疑,才能獲得淵博的學識,用之於我們的事業。所以我們說:學貴質疑。明朝學者陳獻章說:"學貴置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人們常常把知識比作海洋,海洋是無邊際的,知識也是無止境的。一個人,無論他有多大的學問,總會有無知的地方,而多疑、善疑、質疑、探疑則是獲取新知識的途徑。正是基於這一點,法國偉大作家巴爾扎克說:"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就毫無疑義地是問號,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於逢事都問個為什麼。"的確如此,如果達爾文沒有對"特創論"的懷疑,就不會有"自然選擇學說"的確立;如果哥白尼沒有對"地心說"的懷疑,也不會有"日心說"的創立。所以說,只有"疑"才能使得我們的智慧之樹開出艷麗的花,結出豐碩的果。
但是,我們必須明白,"疑"是建立在豐富的知識和認真思考的基礎之上的,絕不是無端的猜疑或隨便的懷疑。達爾文對"特創論"的懷疑,並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他隨"貝格爾"號帆船環球旅行五年,觀察和採集了大量的動植物標本,考察和研究了無數的地質資料,經過綜合探討之後,才向根深蒂固的"特創論"發出了強有力的挑戰。這是一場真理對謬誤的挑戰,其結果自然是真理勝利。可見,任何有效的懷疑,都依賴於對事實的仔細分析和對理論的深入研究。
可是我們有許多青年,他們不善於發現。他們相信,凡是書上寫的便是正確的,凡是前人說的便是真理。他們迷信書本,崇拜前人,不敢越雷池一步。這樣的人,自然不會有什麼發現,更不可能有什麼創見。他們對於社會的進步沒什麼貢獻,還可能成為社會前進的絆腳石,阻礙人類文明的發展。這樣的人多了,我們的社會就不會進步,人類的文明就會停滯不前。所以我們必須提倡懷疑精神。半個多世紀以前,魯迅先生就曾通過《狂人日記》倡導這一種精神。如今,歷史的年輪已轉過一周又一周,我們也早該拿起反向思維這把鋼槍,作為我們向科學進軍的武器了。
地質學家李四光曾對他的學生說:"不懷疑就不能見真理。"這句話對我們也同樣適用。我們要增長知識,尋求真理,就必須多疑、善疑,而且要質疑、探疑。這才是我們打開知識大門的金鑰匙。年輕的朋友們,勇敢地拿起這把鑰匙,去打開科學的大門吧!
『貳』 以懷疑為話題的議論文,800字左右
別以懷疑的目光看我
隨著我們的成長,我們也逐漸學會了如何了解內心的想法。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它不僅溝通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讓我們看到了人內心的想法。
隨著年齡的增長,父母對我們的「關注」也越來越明顯,同時也對我們產生了一種懷疑。他們擔心我們是否有早戀現象,朋友是否優秀,同學之間是否正常交往......因而父母的懷疑導致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不和。我也一樣,甚至現在都不怎麼理睬他們。這主要是因為——
去年我小學畢業,步入了初中的大門。也許是因為學校里有時會發生打架事件,有許多不良少年,他們害怕我會被欺負,更擔心的是我也會變得和他們一樣,每天都問我學校生活和朋友關系。過了一段時間,我因嫌他們煩,就不再回答他們的問題了,因為我每天差不多都是回答的同一個問題,答案也是一樣。他們見我不回答,以為我有了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每天都用懷疑的目光看我,我感到十分的不自在。就連最近上學,我總感覺後面有人跟著我,可當我轉過頭一看,只有來往的車輛,並沒有什麼人啊,我感到很奇怪。於是,我想到了一個辦法。在上學的路上,我故意加快腳步,走進了一個巷子里,找了個地方躲了起來,把頭微微露出,想看看到底是誰跟著我。沒想到,竟然是——媽媽!!!!我傷心極了,走出來,說:「媽媽,你跟蹤我?!」媽媽顯然也被我的出現嚇了一跳,聽到我說的話後,馬上回過神來,說:「我絕對沒有跟蹤你,只是想來送你上學......」媽媽的話還沒有說完,我頭也不回地跑向學校。嘴裡突然有一股咸鹹的味道。原來淚水是鹹的......
回到家,媽媽滿臉堆笑地對我說:「女兒,我這也是為你好啊,我不也是為了不讓你走歧途嗎?為了你......」我還沒有等她說完就對她吼了一聲:「你想要了解情況,難道不會問我嗎?有必要跟蹤我嗎?」媽媽小聲嘀咕到:「不是怕你不說實話嘛!」我聽後,絕望地把門「砰」地一聲,用力關上了。然後我趴到了床上,哭了......
我想對所有的父母說:「不要用懷疑的目光看待你的孩子!要用相信的態度去對待他們。這樣,你的孩子也會對你產生信任,同時也會和你們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
『叄』 以懷疑為話題的作文提綱
人們說有成就的人有"學問",既然是"學問",那麼就要既"學"且"問"。"問"從何來?從疑而來。只有多疑、善疑、質疑、探疑,才能獲得淵博的學識,用之於我們的事業。所以我們說:學貴質疑。明朝學者陳獻章說:"學貴置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人們常常把知識比作海洋,海洋是無邊際的,知識也是無止境的。一個人,無論他有多大的學問,總會有無知的地方,而多疑、善疑、質疑、探疑則是獲取新知識的途徑。正是基於這一點,法國偉大作家巴爾扎克說:"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就毫無疑義地是問號,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於逢事都問個為什麼。"的確如此,如果達爾文沒有對"特創論"的懷疑,就不會有"自然選擇學說"的確立;如果哥白尼沒有對"地心說"的懷疑,也不會有"日心說"的創立。所以說,只有"疑"才能使得我們的智慧之樹開出艷麗的花,結出豐碩的果。
但是,我們必須明白,"疑"是建立在豐富的知識和認真思考的基礎之上的,絕不是無端的猜疑或隨便的懷疑。達爾文對"特創論"的懷疑,並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他隨"貝格爾"號帆船環球旅行五年,觀察和採集了大量的動植物標本,考察和研究了無數的地質資料,經過綜合探討之後,才向根深蒂固的"特創論"發出了強有力的挑戰。這是一場真理對謬誤的挑戰,其結果自然是真理勝利。可見,任何有效的懷疑,都依賴於對事實的仔細分析和對理論的深入研究。
可是我們有許多青年,他們不善於發現。他們相信,凡是書上寫的便是正確的,凡是前人說的便是真理。他們迷信書本,崇拜前人,不敢越雷池一步。這樣的人,自然不會有什麼發現,更不可能有什麼創見。他們對於社會的進步沒什麼貢獻,還可能成為社會前進的絆腳石,阻礙人類文明的發展。這樣的人多了,我們的社會就不會進步,人類的文明就會停滯不前。所以我們必須提倡懷疑精神。半個多世紀以前,魯迅先生就曾通過《狂人日記》倡導這一種精神。如今,歷史的年輪已轉過一周又一周,我們也早該拿起反向思維這把鋼槍,作為我們向科學進軍的武器了。
地質學家李四光曾對他的學生說:"不懷疑就不能見真理。"這句話對我們也同樣適用。我們要增長知識,尋求真理,就必須多疑、善疑,而且要質疑、探疑。這才是我們打開知識大門的金鑰匙。年輕的朋友們,勇敢地拿起這把鑰匙,去打開科學的大門吧!
評點:寫議論文要善於辯證說明,這樣不僅思路清晰,更重要的還是容易說服人。本文即是一例,談"學貴質疑"先強調"疑"的重要性,然後講"疑"什麼,如何"疑",最後還提一下"不疑"會如何。這樣下來,道理說得明明白白,不會讓人摸不著頭腦。本文的不足是談"如何疑"不夠詳細,沒有指出具體可行的方法。
十一、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常識告訴我們,西瓜總是圓的,如果有一天我們看到一隻方形的西瓜會是何種反應?懷疑西瓜是真的,還是懷疑自己的眼睛?其實不必懷疑,它的確是一隻真的西瓜——據報道,日本農民早在上個世紀就種出了方形西瓜。我們在生活的其它方面也會碰到類似的情形,存在會不斷改變我們對世界的看法。請以「生活中的方西瓜」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 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②立意自定。③文體自選。④題目自擬。⑤不少於800字。⑥不得抄襲。
十二、有一則寓言說,文學家、科學家、企業家和哲學家聚會時有人提議,各自用一句話來描述和贊頌世界。文學家感嘆說:「這世界真是太美了!」科學家認真地說:「這世界最珍貴的是探索。」企業家興奮地說:「這世界充滿著商機!」哲學家沒有說話,深思之後在紙上畫了一個「?」和一個「!」。
請以上面這個寓言或其中某一個人的話作為話題,寫一篇文章。注意:
1、文體不限2、題目自擬3、不少於800字
〔簡析〕材料有兩層意思,一是告訴大家由於觀察事物的角度不同,對世界的認識也不同;二是這些認識、答案都是正確的、符合客觀現實的。兩層意思告訴人們,認識問題要全面一些,不要失之偏頗。
十三、 螃蟹在樹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問道:「青蛙哥哥,到河邊去,怎麼走?」青蛙指著前面說:「你一直往前走,一會兒就會到達河邊。」
螃蟹走了老半天,還是沒走到河邊,後來,螃蟹遇見了青蛙,指責到:「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還是沒有見到河的影子。」青蛙說:「我沒有騙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卻橫著爬,當然到不了河邊。」
要求:
1、細讀寓言故事歸納出一個觀點,或擴寫成螃蟹問路的故事,或抒寫自己的生活感想,或議論社會現象,寫一篇文章,體裁不限。
2、題目自擬,注意聯系現實生活實際提煉主題,全文不少於700字。
[析〕從螃蟹角度看:1、沒有正確方向,就很難達到目標;2、沒有正確的方法,「橫著爬」是很難實現理想的;3、沒有正確的態度,不自究自查原因,一味責怪別人指導錯誤,疳無濟於事。
從青蛙角度看:1、幫助別人要從實際出發;2、提建議要有真誠的態度;3、指導別人要具體,要耐心。
十四、下面這段短文,帶有較強的哲理性,大家都認為值得反復的咀嚼:
有這樣幾道算術題:4+6=10 8+3=11 7+6=12 5+4=9 9+8=17。多數人看後第一反應是,哈哈,錯了,錯了,中間的那題錯了,而不是說,哦,對了四道題,不過中間那題錯了。可見人們是多麼容易看到錯誤而不是正確的。其實很多時候,改變看事情的角度就是改變做事情的態度,比如面對一件事,你是看到陰暗面還是光明面?對一個人,你更多的是看缺點還是看優點?面對危機,你更多的看危險還是看機遇?這都有一個看待的角度問題。倘若總是看前者,勢必給自已或他人帶來消極的影響,但若能看到好的一面,通常會使我們以一種更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
你看後有什麼感受?是不是也覺著其中有很多值得深思的東西?是否打算重新梳理一下以前自己對人、對事、對物的看法?請你認真體味後,從看待事情的不同角度出發,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和情感經歷,以」態度「為話題,寫一篇作文。字數800字左右。
十五、題目:「我熱愛生命,熱愛生活,也熱愛學習。但我想用另一種方式去學習,去體驗生活,使生命更有價值。韓寒們做到了,我嘗試比他們做得更好。以後我會告訴你們一切。
小M」
「小M出走了!」這消息像一次劇烈的爆炸震驚了所有知道這個名字的人——同學、家長、老師、朋友、親戚、鄰居------也震動了一些素不相識的人。某報為此辟一專欄:「小M,我想對你說------」
註:韓寒,90年代末,曾就讀上海某高中,中途退學,著有長篇小說《三重門》,該書大量發行。有幾所高校曾表示願意接納使其繼續深造,他曾表示「沒有必要」,也曾表示「可以考慮」。
請你以上述某一角色的身份,給專欄寫一篇文章。自擬標題,不少於800字。
十六、《2004年杭州市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學質量檢測 語文試題卷》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1月15日傍晚,上海大眾計程車公司司機孫寶清在浦東接到一位要去浦西赴宴的客人。車子剛進隧道,客人突然要求掉頭。孫寶清說:「隧道里不能掉頭,只有到浦西再說了。」客人說:「我出門時換了褲子,沒帶錢。如果到浦西再掉頭,赴宴就來不及了。」孫寶清笑了:「沒關系,我可以免費送你去。」
車到飯店,孫寶清遞過三張大眾乘車證,說:「你身邊沒錢,等會回去,可以按上面的號碼打電話,讓大眾計程車來接你。這三張票子可以抵付30元車費,即使不夠用,大眾司機也會送你回去的。」
兩天後,紐約銀行上海分行聘請他擔任行長的司機。原來那位客人就是紐約上海銀行分行行長。日後,孫寶清對采訪他的記者說:「免費送客不算什麼,我只是按常規做罷了。」
孫寶清遵守常規,謀得了一份好工作。生活中也有人打破常規,求得了發展的機遇。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環境中對常規有不同的理解和踐行。
請以「常規」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可以記敘經歷,編寫故事,發表議論,抒發感受。文體自選,題目自擬,立意自定。
十七、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60分)
世間萬物皆有簡單與復雜之別。作品的主題可以理解得簡單,也可以品味得復雜;人們的情感可以表現得簡單,也可以領會得復雜。事件的原因可以歸結得簡單,也可以分析得復雜……我們的生活就像一堂「簡單與復雜」的哲學課。電影《手機》中,主人公嚴守一說:「人們為什麼會心裡有病?那是因為生活很簡單,你把它搞復雜了,或者生活很復雜,你把它搞簡單了。」你是否同意這個看法?「簡單」與「復雜」這二者之間具有怎樣的關系?請以「簡單與復雜」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
(1)文章的內容必須涉及「簡單與復雜」二者的關系;
(2)題目自擬;
(3)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4)不少於800字。
十八、閱讀下面的材料,然後按要求作文。
一個同學,放學後本想趕快回家去做自己心愛的航模,可朋友們非拉他去看電影,他不好意思推辭;一位國家公務員,心底的良知告訴他受賄有罪,可當厚厚的幾打美元放在了茶幾上,他卻無力拒絕。
對潮流說「不」,是為了追求個性的張揚;對強權說「不」,是為了捍衛平等的權利……
請以「學會說『不』」為話題,自選角度,自擬文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文體自選。
十九、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陶淵明在「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情境中覓得了閑適淡遠;王維在「明月松
間照,清泉石上流」的優美意境中找到了精神歸宿;朱
希望能幫到你~
『肆』 懷疑為話題寫作文
為什麼現在的小孩都懶到這種程度了,全都跑網路上來要作文,中國文化的悲哀啊。
『伍』 話題作文 懷疑
爸爸讓我寫一篇徵文,題目是給一篇文章寫讀後感。文章是這樣的:一個人在沙灘邊散步的時候,發現海浪把許多小魚打上了岸,而這些小魚離開水後,過不了多久就會死去。正在這時,他看到一個孩子把沙灘上的小魚一隻只撿起,扔到大海里,非常不理解孩子。
讀完文章後,不知為什麼,我覺得這篇文章非常熟悉。忽然,我想起初一第二學期的一個星期一的早晨,國旗升起來了,國歌也演奏完了,教導主任在國旗下講話,念了一篇文章,並鄭重向我們宣布:「一切都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而
且還讓我們回去寫自己的感想。那篇文章正是這篇孩子救小魚的文章!好像爸爸以前也跟我提起過這篇文章。爸爸怎麼提到的這篇文章呢?噢,對了,爸爸曾經告訴過我,高考有一道常用備考題,就是給這篇文章寫讀後感!加上這次徵文,我一共三次遇到了這篇文章!
大人們,實在比我們善於材料為中心服務。記得一天上午,我打開電視機,頻道正好是湖北衛視。新聞節目主持人報道新聞,一個孩子被拐賣到外地後,想盡一切辦法終於逃了出來,其父母則開始了多年的尋找。春天伴著柳絮,夏天冒著大雨,秋天蹋著落葉,冬天踩著白雪。終於,工夫不負有心人,父母與孩子得以團聚,罪犯也被繩之以法了。主持人就使勁誇孩子父母的堅持不泄的精神:「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太陽七起七落,一周的時間過去了,下午我在湖南衛視又看到了前面那條新聞,而這次主持人是大誇特誇孩子的機靈:「孩子要學會生存,必須練就自己的聰明才智。有聰明才智的孩子,在面對急進情況的時候才會急中生智!」讓我更沒想到的是,第二天我居然又在電視屏幕上發現了那個孩子的身影,不過河北台卻對孩子父母的堅持不泄的精神與孩子的機靈隻字不提,只是說了說拐賣人口的販子有多麼可惡:「人口販賣,是犯罪分子犯罪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這些犯罪分子利慾熏心,使得不少家庭陷入絕望之中……」
到底要怎麼寫我的徵文呢?如果寫大人不如孩子心地善良,文章表意不夠積極;如果寫大人不理解孩子,選點選得似乎又過於幼稚;如果寫生命的意義在於一切都要從現在做起,文章肯定會一點兒新意也沒有……
唉!我到底要選擇哪個角度呢?我一直懷疑,大人們的材料為中心服務,絕對不只是文章寫作的需要。
『陸』 以懷疑為話題作文
話題作文試題有三個主要特點:第一,題目只提供寫作內容圍繞的核心,而不以標題的形式提供具體明確的主旨。第二,只提供寫作范圍,而且范圍相當寬泛,要求所寫內容與話題相關即可,不要求歸納試題所供材料的中心意思並緊扣這一中心意思做文章。第三,話題作文一般要求自擬文題,而非話題作文不要求自擬文題,也不能另立文題。
在以上三個主要特點中,最主要的是「范圍寬泛」這個特點。由於「范圍寬泛」,給寫作者提供了更廣泛的發揮空間,有利於寫作者表現個性特徵,有利於選拔人才。可以說,以話題作文作為高考作文主要題型之一,是高考作文命題成熟的表現。
要想寫好話題作文,首先要善於「化大為小」。話題作文的寫作范圍十分寬泛,如果僅把話題當做一個僵死的概念,視為「鐵板一塊,不可分割」的整體,籠而統之去做文章,勢必內容空泛、文意散漫。所以,寫好話題作文的第一點要求就是善於在一個寬泛的范圍內,「擇其一點,不及其餘」,也就是只寫「大范圍」中的「某一方面」。給自己提供一個充分發揮、具體表現的好舞台,這樣才能在800字左右的篇幅內寫出立意鮮明集中、內容具體充實的好文章。
注意: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一針見血」。拿2000年高考作文來說,要把「答案是豐富多彩的」這樣一個大范圍「化而小之」,變為一個具體的小范圍,可以寫「生活態度」方面的,可以寫「辨明是非」方面的,也可以寫「意識轉變」「思維方式」「教育改革」「道德修養」「人物評價」「歷史反思」「職業選擇」「個性發展」等等方面的,這樣,「化大為小」,「化空為實」,文章才能「出彩」,才能出現題材多樣、迭彩紛呈的好局面。
再拿下面一個話題作文為例:請以「壓力」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要善於「以問領寫」「什麼可以構成壓力?」「有沒有壓力?」「壓力來自何方?」「壓力帶來什麼?」「怎樣對待壓力?」等等,然後自己回答這些問題,從這些回答中選擇一二來寫文章,達到「化大為小」的目的。可以寫壓力來自過重負擔,也可以寫壓力來自責任感;可以寫壓力的從無到有,也可以寫壓力的從有到無;可以寫壓力來自外界,也可以寫壓力來自自身;可以寫在重壓下喘不過氣來,也可以寫變壓力為動力;可以寫要善於自我減壓,也可以寫「把壓力放在肩上,不要放在心上」等等。要選擇其中一個來寫,不要貪多,否則會造成東拉西扯,空談漫議。
提醒同學們注意:善於「化大為小」,還要善於「以小見大」,從小的方面表現深刻的主題。這就要求作者在選擇「小的方面」的時候,注意所選方面的「現實性、針對性、典型性」。
寫好話題作文的第二個本事是「獨辟蹊徑、表現個性」。《考試說明》「發展等級」要求考生作文「有個性特徵」。要達到這一要求,必須增強「選擇意識」。首先要善於選擇自己熟悉的、想說的(有話可說的),有一定拓展空間的內容去寫。要善於選擇新的切入點,也就是從新的方面認識事物、表現事物。
拿2000年高考話題作文來說,可以從「認識世界的多樣性」「看到事物的兩面性」「講究包容性」「承認差異性」「尊重並發展個性」「增強批判性」「鼓勵創新性」「反對僵死性」「提倡靈活性」等角度做文章,不要簡單地停留在原話題的「豐富多彩」原地轉磨盤,更不要簡單地僅僅用一些事例去佐證原話題的正確性。注意:只要和「答案是豐富多彩的」相關,就都符合話題作文寫作的要求,不要錯把「答案是豐富多彩的」當做一成不變的命題。
當然,「有個性特徵」還表現在文章的構思和表達上,但最主要的是「獨具慧眼」。在觀察事物、認識事物的角度上做到獨辟蹊徑,表現出文章的新穎性和作者的創造性。
『柒』 以"懷疑"為話題寫作文、我該從哪方面入手
最好用自己愛開玩笑作為提綱,同學不信自己
『捌』 以"懷疑"為題寫作文
太後悔了
那是發生在小學的一件事。
那天下了第二節課之後,我對同學吳文麗說:「一會兒我們跳皮筋吧!她正在收作業,沒有仔細地聽我說話,就說了一聲:「行。」
一會兒,她收好了作業,回到座位上,剛剛拿起課外書要讀。我過去問她:「剛才不是說好了一起跳皮筋嗎?」由於她剛才沒有聽清楚我的話,就說:「我說了嗎?我怎麼不記得呢?」我沒好氣地說:「我知道了。其實,你根本就沒把我放在眼裡,根本不把我說的話當一回事兒。」她連忙解釋:「我不是故意的。」我打斷了她的話。這時,同學們都跑來看,吳文麗面紅耳赤,趴在桌子上哭了。
從此以後,我們的關系一直僵著,誰都不理誰。後來,我突然覺得這件事我做錯了。一次,我想向她道歉,但是話到了嗓子又咽下去了。雖然我想與吳文麗和好,但是我要面子,道歉的話實在說不出來。
有一天,她結結巴巴地對我說:「你……你能原諒我嗎?」我咬了咬嘴唇,微微地點了點頭。我想:明明是我做錯了,她為什麼向我道歉呢?
我很後悔。因為我不團結,不尊重別人。我想:「老師天天講,要寬容別人。我為什麼就不能做到?難道只讓別人寬容自己?
雖然我與吳文麗和好了,但是我轉學了,與她見不上面了。我希望還能和她見面,向她真誠地說一聲:「對不起,我錯了……」
『玖』 以 懷疑 為話題議論文
論「疑」
李瑋
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人類社會向前發展著,並且將永不停息。是什麼有如此神奇的偉力來推動歷史的發展呢?是創造,是人類無時無刻不在進行的創造。而所謂的創造,指是又是什麼呢?
創者,破也;造者,立也。創造就是打破舊的,創立新的。所謂不破不立,不疑不進也。可見,「破」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高爾基曾經說過:「不要害怕現實,不要向現實低頭,你們來到這個世界,不是為了要服從老朽的東西,而是要創造新的、有理智的、光輝的東西。」人類對於浩瀚的宇宙來說,無論從時間上還是空間上,都是極其短暫與渺小的,在人類的發展進程中,一切已知的認識都是探索性的;更何況宇宙也在變化和發展,今天的真理很可能是明天的謬誤。所以我們的思想也必須隨之更新與完善。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去懷疑,去創造。人,是需要懷疑精神的。對於事物的已有認識,我們必須通過懷疑來促使自己不懈思考以否定認識中的錯誤方面,我們必須打破已有認識的牢籠讓真理的翅膀自由飛翔。
當然,懷疑是要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我們曾經學過一篇課文,題目叫《懷疑與學問》,內容不太清楚了,只是清晰地記得,學過以後在任何一堂課上,同學們都會有許多令老師啼笑皆非的問題提出來,然後不管老師怎麼回答,總會有同學加上一句「我們要有懷疑的精神」。這種不問青紅皂白,不作科學分析,對一切都持懷疑態度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可見,要做到正確懷疑,合理懷疑,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懷疑」只是一種猜測,而對已有思想理論支撐的並被眾人接受的事實,懷疑者又常常會對自己的「懷疑」產生懷疑,而此時最關鍵的,就是要看懷疑者能否消除對自己的懷疑而去努力創新。這也就應了尼採的那句話:「當我們承擔起巨大的苦難,並同時聽到其發出的哀號時,千萬不要被內心的苦惱和懷疑所擊倒——這才是偉大。」不斷地懷疑,不斷地創造,才能推動歷史不斷地前行。在創新的道路上,要敢於正視阻力並沖破它。
世界要發展,就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種阻力。不要畏懼,不要迴避,要敢於懷疑,敢於自信地去正視阻力,並要為沖破阻力而英勇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