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天走過那條路作文素材
走過的路,充滿坎坷和崎嶇,我用理想的雙刃披荊斬棘;走過的路充滿黑暗,我用信念的明燈照亮前方;走過的路充滿陽光和芳香,我一路高歌向前走去。
那是一條崎嶇和坎坷的路。那一年,我的學習成績直線下降,那時,我明白我必須要重振精神,重披戰甲,揮刀直下,去斬除一切阻礙,直沖頂峰。我是一隻翱翔在天空的小鳥,雖然不能與雄鷹抗衡,但我依然可以用理想的翅膀,堅強的意志,乘風破浪,直沖雲霄。是的,我應該奮發前進。所以,有了這種信念,這種力量,我對自己有了莫大的信心,我每日挑燈夜戰,苦守於知識的大門,等待著一把金鑰匙落在我的面前,打開知識的大門,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學習成績峰迴路轉,有了很大的提高。
這條路,讓我知道無論什麼困難,只要堅定意志,對自己有信心就可以披荊斬棘。
那是一條充滿黑暗的路。曾經的迷茫、無知、挫敗,把我擊打的不堪一擊。慢慢長大,許多事情對於我都是未知。父母的不理解加上學習的壓力讓我身心疲憊,不堪一擊,也讓我對人生充滿了懷疑,我覺得人生是黑暗的,是可怕的,我對人生充滿了疑問。那時,我像一隻在諾大的天空中找不到屬於我前進的方向的小鳥。我迷茫,我懼怕,我墮落。我感受不到陽光的溫暖,花兒的芳香,蝴蝶的美麗。最後,我用堅定的信念打敗了黑暗,重新獲得光明。那一刻,我不再迷茫,我又重新尋找到了前進的方向,勇敢的翱翔。
這條路,讓我知道了信念是光明的源頭,它註定打敗黑暗。
那是一條充滿陽光和芳香的路。我終於長大,終於懂事,終於可以解開以前充滿疑問的事與物。這是美好的開端,因為我彷彿看到前方的曙光,聞到花兒散出的花香,我不再懼怕,不再迷茫,不再在父母的庇護下前進。我昂起頭,挺直背,大步的向前邁進。此時,我感受到了陽光的沐浴,沖洗著身上的浮躁。我可以懷揣著夢想大步的前進。
這條路,讓我知道了人生的美好,知道了一定要昂首大步向前。
我走過的路不止於此,有過泥濘,有過困難,有過崎嶇,有過……。不過,每一條路我都是腳踏實地的,一步一個腳印走過。
等你走到人生盡頭,不妨回頭看看你走過的路吧。
2. 每天都是一首歌作文的素材 有急用
有一個傻瓜,身手差地要命卻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撐著一腔
孤勇總追問著為什麼跟著群背景最復雜的人涉最深的水,說不清倒
霉還是幸運,總是碰到別人幾輩子都見不著的凶斗,但每次都能活
著出來,看著身邊的人或死或離。
有一個啞巴,神魔般神秘而強大的人,臉上身上永遠沾著血,
總低著頭額發蓋住半隻眼睛,看不到什麼表情。整個人彷彿同他肩
上紋著的黑色麒麟一樣,是個浴血而生的惡魔。沒有名字,不知過
往,記不得年齡,不言不語,不哭不笑,好像連疼也不會。
有一個胖子,整日笑嘻嘻的,誰也看不出來他有什麼煩惱,圓
潤的身材卻穿越於暗無邊際的古墓之中。平時一副貪財好色的模樣
,卻是個極其冷靜有能力的人,為了兄弟萬死不辭。卻沒人知道他
叫什麼。只有一個姓,一句胖爺,響當當。
有一個戲子,像是個雙面人,小時候還清秀漂亮地彷彿是招貼
畫里走出來的小姑娘,誰知竟一路走到進了風雨飄搖的老九門,成
了解當家。戲台上是盛裝的青衣花旦,花腔婉轉,一顰一笑皆是風
華,下了戲台腳下便踏上了血,掌心裡一把蝴蝶刀垂著,在地面上
滴出紅色的花。
有一個瞎子,神經好像搭錯了地方,開心的時候笑,被困住的
時候笑,受了傷也笑,唇角一抹抹痞痞的笑好像跟那幅墨鏡一樣長
在了臉上,墨鏡下面一度讓人懷疑是否存在的眼睛,好像什麼都看
不見了,又好像早就什麼都看透了。
一個老兵,槍林彈雨中活了下來,卻又走入九死一生的境地。
忠誠,他為了保駕護航拼盡一切,一曲紅高粱唱盡心碎。明明是一
個最普通的人,卻堅毅的讓人哽咽;明明是一個最普通的人,你卻
以命相托以換奇跡再現;明明是一個最普通的人……
當銅鈴伴著槍聲響起,是你一生回歸平靜的句有一群瘋子,心
甘情願在一場盜墓夢里痴纏了十年,哪怕夢結束了都不願意醒。1
2本書,說厚不厚說薄也不薄,每一字一句到最後都咀嚼出了苦澀
的味道,那苦滲進了骨血里,久了便成了癮。而2015年的長白
山,不知算是約定還是詛咒。然而又有什麼關系呢,約定誓死遵守
,詛咒也甘之如飴,即使跋涉萬里,天寒地凍,路遙馬亡,也一定
要到那裡,去接一個永遠也接不到的人回家。
大雪無痕,大愛無言,十年長白,靜候靈歸。
十年之約,吾王君臨
3. 關於作文素材的,時間的
經典素材
珍惜時間的魯迅
(名人珍惜時間的故事)
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文學家魯迅,非常珍惜時間。他有一句至理名言:時間就是生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無異於謀財害命。
魯迅確實惜時如命,他把別人喝咖啡、談天的時間都用在工作和學習上。魯迅還以各種形式來鞭策自己珍惜時間,刻苦學習和工作。在北京時,他的卧室兼書房裡掛著一副對聯,集錄我國古代偉大詩人屈原的兩句詩,上聯是「望崦嵫而勿迫」(看見太陽落山了還不心裡焦急),下聯為「恐鵜鷗之先鳴」(怕的是一年又去,報春的杜鵑又早早啼叫)。書房牆上還掛著一張魯迅最崇敬的日本老師藤野先生的照片。魯迅在《朝花夕拾》中寫道:「每當夜間疲倦,正想偷懶時,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說出抑揚頓挫的話來,便使我忽又良心發現,而且增加勇氣了,於是點上一支煙,再繼續寫些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魯迅用這朝夕相處的對聯和照片督促自己抓緊時間。
正是因為有了這種惜時如命的精神,魯迅在他56歲的生命旅途中,廣泛涉及自然、社會科學的許多領域,一生著譯一千多萬字,留給後人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
巴爾扎克勤奮寫作
(名人珍惜時間的故事)
法國作家巴爾扎克十分珍惜時間,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寫作上。他的創作時間表是:「從午夜到中午工作,就是說,在圈椅里坐十二個小時,努力修改和創作。然後從中午到四點校對校樣,五點鍾用餐,五點半才上床休息,而到午夜又起床工作。」他把全部精力用在了工作上,成為名副其實的「工作狂」。巴爾扎克的寫作速度很快,每三天他的墨水瓶要重新裝滿一次,並且得用掉十個筆頭。他創作出像《歐也妮•葛朗台》、《高老頭》等90多部中長篇小說,成為一位多產作家,在世界上享有盛譽。他之所以著作立身,與他珍惜時間、勤奮寫作是分不開的。
蘇秦刺股
(珍惜時間發憤讀書是成才之路)
蘇秦自幼家境貧寒,溫飽難繼,讀書自然是很奢侈的事。為了維持生計和讀書,他不得不時常賣自己的頭發和幫別人打短工,後又背井離鄉到了齊國拜師求學,跟鬼穀子學縱橫之術。
蘇秦自恃學業有成,便迫不及待地告師別友,游歷天下,以謀取功名利祿。一年後不僅一無所獲,自己的盤纏也用完了。回到家裡,妻子見他這個樣子,搖頭嘆息,繼續織布;嫂子見他這副樣子扭頭就走,不願做飯;父母,兄弟,妹妹不但不理他,還暗自譏笑他。此情此景,令蘇秦無地自容,對自己做了深刻的反省:
「妻子不理丈夫,嫂子不認小叔子,父母不認兒子,都是因為我不爭氣,學業未成而急於求成啊!」
他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又重振精神,搬出所有的書籍,發憤再讀書,他想道:「一個讀書人,既然已經決心埋首讀書,卻不能憑這些學問來取得尊貴的地位,那麼,書讀得再多,那又有什麼用呢!」
於是,他每天研讀至深夜,有時候不知不覺伏在書案上就睡著了。次日醒來,都懊悔不已,痛罵自己無用,但又沒有什麼辦法不讓自己睡著。有一天,讀著讀著實在倦困難當,不由自主便撲倒在書案上,但他猛然驚醒——手臂被什麼東西刺了一下。一看是書案上放著一把錐子,他馬上想出了制止打瞌睡的辦法:錐刺股(大腿)!以後每當要打瞌睡時,就用錐子扎自己的大腿一下,讓自己猛然「痛醒」,保持苦讀狀態。他的大腿因此常常是鮮血淋淋,目不忍賭。
家人見狀,心有不忍,便勸他。可是,蘇秦回答說:「不這樣,就會忘記過去的恥辱;惟有如此。才能催我苦讀!」經過「血淋淋」的一年「痛」讀蘇秦很有心得,寫出「揣」、「摩」二篇。這時,他充滿自信地說:「用這套理論和方法,可以說服許多國君了!」
於是蘇秦開始用憑所得的學識和「錐刺股」的精神意志,游說六國,終獲器重,掛六國相印聲名顯赫,開創了自己輝煌的政治生涯。
巴爾扎克的時間表
讀過朱自清散文《匆匆》的人,大都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是啊,歲月的腳步是那麼匆忙,毫不顧惜你的感慨和嗟嘆。正因如此,那些有進取心、有緊迫感的人們,總是把時間抓得死死的,一時一刻也不敢懈怠。讓我們來看一看法國作家巴爾扎克的時間表吧:
晚上 8:00——12:00 就寢
晚上12:00——早晨8:00 寫作(夜半准時起床,一直寫到天亮)
早晨 8:00——下午5:00除早午餐外,校對修改作品清樣
下午
5:00——晚上8:00晚餐之後外出辦理出版事務,或走訪一位貴夫人,或進古玩店過把癮——尋求一件珍貴的擺設或一幅古畫。新的循環開始。
這位每天只睡4小時、身高不足1.6米的文學巨匠,摒棄了巴黎的都市繁華和喧囂,一個人靜夜獨坐,手握鵝毛筆管,蘸著心血和靈感,寫了96部小說,演繹了一部《人間喜劇》。熱愛生活、勤奮惜時的巴爾扎克只活了51歲,他的作品會使他流芳百世。
時間管理
(提高時間的利用價值)
時間是世界上最充分的資源,每個人都擁有24小時的一天,然而時間又是世界上最稀缺的資源,每個人只能擁有24小時的一天。如何用最少的時間與精力完成更多的事,是時間管理所要解決的問題。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早認識時間管理的重要性的。「人生有涯」更是將時間管理與人的生命聯系起來。孔老夫子曾經站在河邊對著湍急的水流喟然長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當他見到他的一位弟子時間管理不善,用白天的時間睡覺的時候,給了那位弟子全方位的否定:「朽木不可雕也。」可見,一個人是否會管理時間在別人眼裡是多麼的重要。西方的管理大師也都對時間管理高度重視。彼德•杜拉克就曾說:「時間是最高貴而有限的資源。」
是什麼拉開了人們之間的距離
(人的差異在於業余時間)
科學大師愛因斯坦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的差異在於業余時間」。
人與人不同,這裡面有環境、有機緣、有能力、也有性格的差異。更關鍵的在於業余時間。業余時間如何度過拉開了人們之間的距離。
2000年8月20日《新華周末》報道,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琪延博士帶領他的課題組對全國城市居民的生活時間進行抽樣調查後發現,我國城市居民平均每日工作時間為5小時1分,個人生活必需時間10小時42分,家務勞動時間2小時21分,閑暇時間6小時6分。四類活動時間分別占總時間的21%、44%、10%、25%。每一天,城市人就是這樣度過。
10年來,人的閑暇時間增加了69分鍾,閑暇時間占人生命的1/3。而我國居民在電視機前每天是3小時38分,打發掉自己一半的閑暇時光。日本、美國人每天看電視的時間分別為1小時37分和2小時14分。
調查結果還顯示,本科以上高學歷者的終生工作時間是低學歷者的4倍,收入是其7倍以上。學歷越高,越重視終生學習,平均日學習時間為61分鍾。
閑暇時間干什麼
(讓閑暇時間充實起來)
所謂閑暇,就是在正常的工作或學習時間之外的時間,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八小時以外」。安排閑暇時間,應該以有益於(至少不影響)學習和工作為前提,活動的內容應當豐富而不是單調、健康並且有益。從事腦力勞動的人,閑暇時間就可以多參加一些體育運動和娛樂活動,以使緊張的腦神經適當放鬆。俄國偉大的文學家托爾斯泰說過:「一個埋頭腦力勞動的人,如果不經常活動四肢,那是一件極其痛苦的事情。」從事體力勞動的人,則可以利用閑暇時間多讀一些書,既可以達到休息的目的,又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識水平。青少年學生則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利用閑暇時間做一些其他時間無法完成的事情,例如,補一補拉下的課程,學一學音樂書畫,鍛煉鍛煉身體,或者到野外走走,領略大自然的優美和奧妙……
應該說,怎樣度過自己的閑暇時間,是和一個人的人生態度和人生追求相聯系的。一個人如果有明確的人生目標,他就會合理地利用閑暇時間,通過健康而有益的閑暇活動不斷地提高和充實自己。相反,一個人如果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他就會對工作和學習採取應付的態度,到了閑暇時間他就會覺得百無聊賴,做什麼都不過是消磨時光。
生命支持
(時間就是生命)
時間就是生命,這句話用在醫學上最為恰當。醫學上講的復甦即生命支持,生命支持就是在比較短的數分鍾內救活人。救人的關鍵是時間,就是說,當心跳和呼吸驟停後,在最短時間內使傷病者得到的復甦,就可能從死亡線上挽救生命。因此,復甦急救中,時間就是生命。
心跳和呼吸驟停,循環呼吸也即終結。腦細胞在循環停止4~6分鍾即可發生嚴重損害,甚至不能恢復。心肺腦復甦開始越早,存活率越高。大量實例證明,4分鍾開始復甦者可能有50%存活;4~6分鍾內開始復甦者可能有10%存活;6分鍾後開始復甦者可能有4%存活;10分鍾以上開始復甦者100%不能存活。
時間就是金錢
(時間的投資價值)
時間具有投資價值,今天的100元存入銀行經過一段時間(比如一年)後,會增值到102.25元,增值部分2.25元就是100元投資在一年內的時間價值。投資收益的多寡與投資過程的時間跨度密切相關。換句話說,時間是決定各種投資回報率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投資藝術品或者股票,歷來忌急功近利。就如同酒的發酵需要時間一樣,投資的價值也同樣需要靠時間的推移來顯現,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而然地增值。美國石油大王哈墨先生在倫敦的一次拍賣會上用220萬英鎊(約450萬美元)買下了藝術大師達·芬奇的一部手稿,該手稿寫於1506—1507年,是當時達•芬奇作畫之餘從事多項科學研究的成果之一,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14年後,哈墨先生去世,其家人將此手稿送至紐約拍賣,結果被微軟公司的比爾•蓋茨以3080萬美元買走。在短短的14年裡,達•芬奇的珍貴手稿價值足足攀升了7倍。
意林故事
「四個『一』聚會」的遐想
今天這個日子很有趣,是11月的第一天,又是一周的第一天。我覺得,這種巧合足以引起我們這些過著閑情逸致生活的人的興趣,產生一些思索。
一個人這一輩子有無數個開始,大至一生,小至一個階段,一年、一月,甚至一天。除了尚不懂世事的童年,都存在一個起點問題。當今天是一個新的開始的時候,是否有意識地給予了足夠的重視,邁好第一步,翻開新的一頁,打好第一炮,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是達到事半功倍的重要一環。「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句話雖說有點誇張,但不容否認,任何事如果實現了開門紅,總會對事的成敗,對人的自信產生難以估量的激勵作用。高占祥先生說過一段很精彩的話,給我印象很深。他說:「當日歷翻開新的一頁的時候,或花枝拔節,或老木衰朽,或孩童長大,或翁發染霜。世間萬物都是在第一個今天中發生著千變萬化,人類的發展也正是在多少個今天的積累中不斷地掀開嶄新的篇章。我們每個人都要珍惜今天,在今天的起跑線上向前邁進。」今天,四個「一」聚集在一起,我們不應該見怪不怪,而是應該把這個奇特的自然現象看成是對人的一種提醒:雙重意義的第一天,你准備如何開始?用高占祥的話說就是:「昨天、今天、明天,相依、相靠又相連。昨天雖然值得留戀,但已成為歷史的書卷;明天雖然充滿希冀,但它總帶有幾分虛無縹緲的夢幻。最現實、最寶貴、最有價值的是今天!只有今天啊,才屬於你自己,只有今天啊,你才有百分之百的支配權。」
3隻鍾的故事
我常常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幼時的夢想越走越遠,風霜的磨礪和肩上的重擔時時讓我不知所措,我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
有一個3隻鍾的故事總在這時候給我啟迪。
一隻新組裝好的小鍾放在了兩只舊鍾當中。兩只舊鍾「嘀嗒」、「嘀嗒」一分一秒地走著。
其中一隻舊鍾對小鍾說:「來吧,你也該工作了。可是我有點擔心,你走完三千二百萬次以後,恐怕便吃不消了。」
「天哪!三千二百萬次。」小鍾吃驚不已,「要我做這么大的事?辦不到,辦不到。」
另一隻舊鍾說:「別聽他胡說八道。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嘀嗒擺一下就行了。」
「天下哪有這樣簡單的事情。」小鍾將信將疑。「如果這樣,我就試試吧。」
小鍾很輕松地每秒鍾「嘀嗒」擺一下,不知不覺中,一年過去了,它擺了三千二百萬次。
每個人都希望夢想成真,成功卻似乎遠在天邊遙不可及,倦怠和不自信讓我們懷疑自己的能力,放棄努力。其實,我們不必想以後的事,一年甚至一月之後的事,只要想著今天我要做些什麼,明天我該做些什麼,然後努力去完成,就像那隻鍾一樣,每秒「嘀嗒」擺一下,成功的喜悅就會慢慢浸潤我們的生命。
不叫一日閑過
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確,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是非常快樂的,然而生活中卻總有一些人,放下自己的正事,還美其名曰「捨命陪君子」;富蘭克林說,「你熱愛生命嗎?那麼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我們要充分利用時間,不叫一日閑過,努力學習工作,我們的社會才會涌現出更多的成功者。
活著的感覺
一位得知自己不久於人世的老先生,在日記簿上記下了這段文字:
「如果我可以從頭活一次,我要嘗試更多的錯誤,我不會再事事追求完美。
「我情願多休息,隨遇而安,處世糊塗一點,不對將要發生的事處心積慮計算著。其實人世間有什麼事情需要斤斤計較呢?
「可以的話,我會去多旅行,跋山涉水,更危險的地方也不怕去一去。以前我不敢吃冰激凌,不敢吃豆,是怕健康有問題,此刻我是多麼的後悔。過去的日子,我實在活得太小心,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容有失。太過清醒明白,太過清醒合理。
「如果一切可以重新開始,我會什麼也不準備就上街,甚至連紙巾也不帶一塊,我會放縱地享受每一分、每一秒。如果可以重來,我會赤足走在戶外,甚至整夜不眠,用這個身體好好地感受世界的美麗與和諧。還有,我會去游樂園多玩幾圈木馬,多看幾次日出,和公園里的小朋友玩耍。
「只要人生可以從頭開始,但我知道,不可能了。」
人生真的不可以再來一次,以有限追求無限,請珍惜活著的感覺!
明天誰來買單
認識詹姆士,是在一次酒會上。身為美國一家跨國公司駐華代表,全權負責公司在中國地區的業務。我希望采訪他,他欣然接受,並預定了時間。那次采訪很順利,就在快結束的時候,我按慣例問他公司未來有什麼規劃?原想他會像以前采訪的一些企業家說幾句「展望宏圖、實現目標」之類的話。沒想到,他很認真地從文件櫃里拿出一份公司未來15年發展規劃書。我不禁懷疑像他們這樣從1995年一直做到2010年,太遙遠了!誰能想到那時會是什麼樣!
詹姆士大概看出了我眼中的疑慮,微笑地說:「企業也像人一樣,是一個鮮活的生命體,有一個累積發展的過程。一個人要學習積累二十幾年,到30來歲才能比較勝任一項工作,同樣的道理,企業也要經過積累才能走向輝煌。」接著詹姆士又問到了我:「你將來有什麼打算呢?」
「我……」我的臉「騰」地一下紅了。詹姆士似乎比我更吃驚,打了個手勢:「怎麼你竟然沒有一個讓自己十年後受益的人生規劃?那你每天怎麼做事?」
我面帶羞愧地說:「什麼要緊就做什麼。一天到晚也沒閑著,忙忙碌碌的。」
詹姆士盯著我看了一會兒,神色嚴肅地說:「林,我把你當成朋友,所以要對你說一句朋友的話。記住,人生有很多要做的事,但歸納起來只有兩類:一類是緊要的,一類是重要的。許多人不成功是因為他們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花在眼前的緊要事情上,而無暇去做重要的事。我認為正確的做法是——用20%的時間去處理眼前的緊要事情,而把80%的時間留給未來,去做那些暫時沒有收益但以後會重要的事情。我就是這樣做的,希望你也這樣。給自己訂一個10年規劃。否則,到時候你可能會付不起賬單的!」
時間
在某大學的「時間管理」課上,教授在桌子上放了一個裝水的罐子。然後又從桌子下面拿出一些正好可以從罐口放進罐子里的「鵝卵石」。當教授把石塊放完後問他的學生:「你們說這罐子是不是滿的?」
「是。」所有的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說。
「真的嗎?」教授笑著問。然後再從桌底下拿出一袋碎石子,將碎石子從罐口倒下去,搖一搖,再加一些,再問學生:「你們說,這罐子現在是不是滿的?」這回他的學生不敢回答得太快。最後班上有位學生怯生生地細聲回答道,「也許沒滿。」
「很好!」教授說完後,又從桌下拿出一袋沙子,慢慢地倒進罐子里。倒完後,於是再問班上的學生,「現在你們再告訴我,這個罐子是滿的呢?還是沒滿?」
「沒有滿。」全班同學這下學乖了,大家很有信心地回答說。
「好極了。」教授再一次稱贊這些「孺子可教」的學生們。稱贊完了後,教授從桌底下拿出一大瓶水,把水倒進看起來已經被鵝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滿了的罐子。當這些事都做完之後,教授正色問他班上的同學,「我們從上面這些事情得到什麼重要的啟迪?」
班上一陣沉默,然後一位自以為聰明的學生回答說:「無論我們的工作多忙,行程排得多滿,如果要逼一下的話,還是可以多做些事的。」
這位學生回答完後,心中很得意地想:「這門課到底講的是時間管理啊!」
教授聽到這樣的回答後,點了點頭,微笑道:「答案不錯,但並不是我要告訴你們的重要信息。」說到這里,這位教授故意頓住,用眼睛向全班同學掃了一遍說:「我想告訴各位最重要的信息是,如果你不先將大的『鵝卵石』放進罐子里去,你也許以後永遠沒機會把它們再放進去了。」
生命與時間
有兩位病人,都是鼻子不舒服。在醫院等待化驗結果期間,甲說,如果是癌,立即去旅行。乙也如此表示。結果出來了。甲得的是鼻癌,乙長的是鼻息肉。
甲列了一張告別人生的計劃表離開了醫院,乙住了下來。甲在這張生命的清單後面這么寫道:我的一生有很多夢想,有的實現了,有的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實現。現在我的時間不多了,為了不遺憾地離開這個世界,我打算用生命的最後幾年去實現還剩下的夢想。
時間過去了兩年。有一天,乙在報上看到甲寫的一篇散文,打電話去問甲的病。甲說:「要不是這場病,我的生命該是多麼的糟糕。是它提醒了我,去實現自己想去實現的夢想。現在我才體味到什麼是真正的生命和人生。你生活得也挺好吧?」乙沒有回答。因為在醫院時說的去旅行的事,早已因患的不是癌症而放到腦後去了。
在這個世界上,其實每個人都患有一種癌症,那就是不可抗拒的死亡。我們之所以沒有像那位患鼻癌的人一樣,列出一張生命的清單,拋開一切多餘的東西,去實現夢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是因為我們認為自己還會活得更久。然而也許正是這一點量上的差別,使我們的生命有了質的不同:有些人把夢想變成了現實,有些人把夢想帶進了墳墓。
爬樓梯
有一對兄弟,他們的家住在80層樓上。有一天他們外出旅行回家,發現大樓停電了!雖然他們背著大包的行李,但看來沒有什麼別的選擇,於是哥哥對弟弟說,我們就爬樓梯上去!於是,他們背著兩大包行李開始爬樓梯。爬到20樓的時候他們開始累了,哥哥說:「包包太重了,不如這樣吧,我們把包包放在這里,等來電後坐電梯來拿。」於是,他們把行李放在了20樓,輕松多了,繼續向上爬。
他們有說有笑地往上爬,但是好景不長,到了40樓,兩人實在累了。想到還只爬了一半,兩人開始互相埋怨,指責對方不注意大樓的停電公告,才會落得如此下場。他們邊吵邊爬,就這樣一路爬到了60樓。到了60樓,他們累得連吵架的力氣也沒有了。弟弟對哥哥說,「我們不要吵了,爬完它吧。」於是他們默默地繼續爬樓,終於80樓到了!興奮地來到家門口時,兄弟倆才發現他們的鑰匙留在了20樓的包里了……
有人說,這個故事其實就是反映了我們的人生:20歲之前,我們活在家人、老師的期望之下,背負著很多的壓力、包袱,自己也不夠成熟、能力不足,因此步履難免不穩。20歲之後,離開了眾人的壓力,卸下了包袱,開始全力以赴地追求自己的夢想,就這樣愉快地過了20年。可是到了40歲,發現青春已逝,不免產生許多的遺憾和追悔,於是開始遺憾這個、惋惜那個、抱怨這個、嫉恨那個……就這樣在抱怨中度過了20年。到了60歲,發現人生已所剩不多,於是告訴自己不要再抱怨了,就珍惜剩下的日子吧!於是默默地走完了自己的余年。到了生命的盡頭,才想起自己好像有什麼事情沒有完成……原來,我們所有的夢想都留在了20歲的青春歲月,還沒有來得及完成……
4. 每天三分鍾作文素材天天讀有用嗎
還記得高中報到那天嗎?你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尋找自己的班級;還記得第一次上課回的情景嗎?你坐在答自己的位置上,想著屬於高中的那些難題;還記得第一次和她的相識嗎?那時候天好像很藍,而她的笑容像陽光一樣燦爛。
而現在的你,都快要跟這些說再見了。
三年了,你和語數英談過無數次虐心的「愛情」;三年了,你和政史地背下無數次綿長的「諾言」;三年了,你和物化生打了無數次勝利的「戰役」。
但不願服輸的自己,仍在努力。
5. 堅持 作文素材
堅 持
一個人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可問題是堅持下去還是放棄。可能很多人都會選擇放棄。可是放棄的人永遠都會呆在別人的嘲笑當中,而堅持下去的人不管有沒有成功,都會受到所有人的尊重。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叫保爾·柯察金的人出身貧寒,經常被人欺負。但是他自強不息,信念堅定。雖然後來病魔纏身。但是他勇斗病殘,百折不撓,奮斗到底,最終獲得了成功。體現出了保爾·柯察金命運的坎坷和堅持不懈的驚人毅力。
生活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在安徽廣德的太極洞內,有一塊狀如卧兔的石頭,石頭正中有一個光滑圓潤的小洞。這個小洞是怎麼形成的呢?原來在這塊石頭的上方,有水滴接連不斷地從岩縫中滴落下來,而且總是滴在一個地方。幾百年過去了,幾千年、幾萬年過去了……水滴鍥而不舍,日滴月琢,終於滴穿了這塊石頭,成為今天太極洞內的一大奇觀。
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從小立志學醫。他翻山越嶺,走遍了大半個中國,訪名醫,嘗葯草,經過二十幾年的不懈努力,終於寫成了葯學巨著《本草綱目》。美國發明家愛迪生,沒有受過正規的教育,幼年就自謀生計,當小販、服務員等。但他迷戀於電學實驗研究,畢生孜孜不倦,竟擁有白熾燈、留聲機、碳粒電話筒、電影放映機等一千多項發明專利權!
6. 作文素材來源於生活,可我的生活基本每天都一樣
來源於生活但並不等於生活,而是從生活中提煉和加工出來的,取其具有典型意義的人事景物,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而成。祝你進步!
7. 作文素材,每天都是一個新的開始
,我愛你。 走進春天 還記得:飯桌上,妹妹問:「雪化了,會變成什麼呢」?我不假思索地說:「水」!妹妹說:「不確切」。我想了想說:「水蒸氣」。妹妹搖了搖腦袋,說:「還是不準確」。我問她:「那你說是什麼呢」?她天真地說:「雪化了,不就是春天了嗎?春天來了,天氣變暖了,雪就化了呀」 ! 其實,也就是這樣,時間老人沿著火紅的盛夏,金色的秋天,雪白的隆冬,又悄悄然地步入了美麗、青春、可愛的春天。提起春天,就讓人們想起一系列美好的詞語,給人們帶來無限的遐想。 走進春天,一切都是美麗的。萬物都脫下了銀裝,穿上了洋溢著朝氣的五彩繽紛的花衣裳。草兒剛露頭兒,嫩嫩的、黃黃的;葉兒港抽芽兒,青青的、綠綠的;花兒也開了,各種各樣早開的花點綴著春天的片片真情。呼吸著新鮮的空氣,迎面吹來和熙的春風,更是愜意,更使人覺得神清氣爽。 走進春天,一切都那麼美好。由明朗的天空,有燦爛的陽光,又清凌凌的小河,還有游來游去的小魚……偶爾還會有細如牛毛,飄飄灑灑的小雨。小雨落到田野,滋潤了萬物;落到了花兒、草兒、葉兒上面,它們顯得更水靈了;落到河面上,跟小魚、小蝦捉迷藏……像「春雨貴如油」、「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些膾炙人口的詩句,不都寫出了春雨的珍貴的可愛嗎? 走進春天,一切都是新的。春天,象徵著開始,凝聚著希望。春天,人們開始播種,為的是以辛勤的勞動換取豐碩的果實;春天,學生們都抓住這黃金般的季節,像小苗一樣吮吸知識的甘露…… 走進春天,一年剛剛開始;走進春天,萬物開始復甦;走進春天,映入眼簾的是一派生機……走進春天,沐浴著春風,聆聽著春的歌唱,欣賞著蜂飛蝶舞,感受著萬物馨香……到處都欣欣向榮、充滿活力,猶如一個朝氣蓬勃的青年。所以,走進春天,就好像站在一個新的起跑線上。 如果說十六歲是人生的花季,那麼青春便是生命中的春天。花季短暫,春天也一樣,所以讓我們把握住有限的「春天」——不要讓青春留下遺憾。走進春天,到處都洋溢著濃郁的青春氣息,我堅信青春之花會開得無比鮮艷。
8. 老舍寫作有個規矩,每天只寫2000字 材料作文
駱駝祥子》從這里走來
「老舍故居」又名「老舍·老舍」「駱駝祥子博物館」,是我國首座以文學名著命名的博物館,由老舍之子、該館名譽館長舒乙提議,以區別北京和重慶兩館。
曲徑通幽處,一棟米黃色的三層德式小樓映入眼簾,紅色的尖頂從院子的圍牆上方冒出,棗紅色的木質樓梯環抱在樓外側通向二樓。這是青島市市南區黃縣路12號一隅,也是老舍先生一家曾寄寓之所(圖④)。
小院正門朝街,牆上黑色的大理石牌赫然寫著「老舍故居」,門右側深褐色牌匾是此地另外的名字——「老舍·老舍」「駱駝祥子博物館」。
2010年,青島市、市南區兩級政府共投入1400萬元,搬遷了12戶群租居民,修復重建老舍故居。
老舍自1934年應國立山東大學校長趙太侔之邀來青島擔任教職,1935年末定居於此至1937年7月,共計600餘天;在此實現了他人生的三大轉折——辭去國立山大教授職務轉為「職業寫家」,憑借《駱駝祥子》從中國走向世界,「七七事變」後開始從作家轉為文藝戰士。
祥子是怎樣煉成的
黃縣路寓所獨門獨院,樓前空地稍顯寬敞,一尊銅像安置在一角,祥子身子向前傾斜拉車,抬腿就要跑起來似的。
彼時,這所院子里經常聚集著衣衫襤褸的車夫,你一言我一語向老舍傾吐自己的遭遇。四下鄰居納悶:「他們都是先生的朋友嗎?」老舍答道:「是朋友,也是老師。」
1936年春,國立山大幾名教授在老舍家做客,偶然間談起北平的洋車夫,有的被當兵的抓了去,回來時牽回三頭駱駝;有的幾買幾賣黃包車,最終生活卻依然窮苦。老舍對苦人「有很深的同情」,自此開始構思《駱駝祥子》,暑假開始即辭去教務,專心創作。他說:「《駱駝祥子》是我作職業寫家的第一炮。這一炮要放響了,我就可以放膽地作下去。」
為了寫好祥子,老舍搜集素材入了迷。那時候,離寓所百步遠就是青島東方市場,經常有黃包車夫在此靠活,不遠處還有車場。老舍經常來此與車夫們聊天,投緣時索性請到自己的小院中拉家常。
老舍寫作有個規矩,每天只寫2000字,字數夠了便擲筆不再繼續,其餘時間都在思索。他說,「由於專心,由於思索的時間長,由筆尖滴下來的是血和淚。」
《駱駝祥子》成文時的稿紙,是他從距離寓所百米之內的荒島書店所購,灰底綠邊的格子紙,他還委託書店訂制了一批專用稿紙,其上印有「舍予稿紙」字樣。近日,荒島書店在老舍故居一側的門房內重新開張。
創作廳陳列了《駱駝祥子》的手寫稿影印件(圖⑦),使用鋼筆和毛筆交替書寫。每一頁的修改、塗畫卻極少,干凈整潔得讓人不可思議。手稿原件歷經十年浩劫,幾生變故,至今下落不明。在青島期間,他還創作了中篇小說《我這一輩子》等諸多文學作品。
愛好武術愛喝茶
從東門入樓,一層是博物館,序廳中擺放著刀槍劍戟(圖⑤),與內廳的書桌筆墨遙相輝映(圖⑥)。老舍愛好武術,每天早起必定練上半小時;居住在青島期間,經常與鴛鴦螳螂拳第三代掌門人毛麗泉切磋武藝。
老舍寫作之處為創作廳,恢復了古樸的木質桌椅原貌。版本廳中可見《駱駝祥子》的各種珍貴中外文版本,包括人間書屋版等。
兩廳之間,牆上的一幅畫引人注意,主題是秋菊。這是老舍夫人胡絜青女士97歲所作,由親屬捐贈。
老舍愛喝茶,每天必要喝上三壺才覺神清氣爽。茶中他最愛「香片」,即茉莉花茶。酒喜喝「苦露」,是青島的即墨老酒,加熱後有一股焦灼苦味……青島廳里讀老舍,又是另一番風味。
游覽路線終點的走廊窗檯上,擺放著遊客留言簿,A4紙大小。據館長介紹,自修復開館六年半以來,留言簿摞起來有兩米高,記錄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留言,遊客數累計達40萬人次。
9. 關於積累的作文素材有什麼,積累這個話題的素材,事跡
眾所周知,在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也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在作文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學生咬筆頭,老師皺眉頭」的現象。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稍微歸納一下自己的教學經驗,就發現最難的莫過於無東西可寫,即「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們都吃過蜂蜜,也知道它是蜜蜂遍采百花才釀成的,我們要想寫好作文就得象蜜蜂一樣,那就是要先博採百花——積累豐富的生活素材,寫作文時才會做到下筆如有神。那麼,學生的作文素材該如何積累呢?我想從以下四個方面做起便可使寫作有水到渠成之效。
一、看
我們常說:「太陽光每天都是新的,意即每天都有新變化」。然而,對大多數學生而言,生活每天都是相同的。而對於那些善於寫作的同學而言則不盡然,他們對生活中每一點細微的變化都會盡收眼底,他們有意識地打量生活,通過自己眼睛的仔細觀察生活來積累知識,這樣積累得多了,只要一見到作文題目,各種生活場景盡奔筆下,文思泉湧,手到擒來。所以,我們每天都要訓練自己的眼睛。例如:關注生活環境——天空是不是每天都在變藍?小河裡的水是不是逐日在增強?關注季節變化——花草樹木四時不同,田間道邊隨季節的變化,穿著也在更新;關注周圍人與事——朋友、同學,他們每天也都會有豐富的內容。因此,積累寫作素材的第一步就是睜大我們的眼睛,關注身邊的凡人小事,做生活的有心人。
前幾年,一篇學生作文中的細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星期上學前,母親都要忙著炒菜,一邊往瓶里裝,一邊叮囑:「這菜上半瓶可以給別人吃,下半瓶可要自己吃啊!」小作者奇怪地問母親,母親解釋道:「油都流到下半瓶了,菜全都被油泡著,多養人啊!」這一細節,寫出了貧困的農村母親對兒子的一片愛心,非常感人。還有這樣一個細節:是寫小作者有一次到廚房看母親煎魚,看到那隻鯽魚在鍋上拚命地拱著身子,好使肚子不貼著鍋底,母親把它翻了幾次都是這樣,母親奇怪了,把鯽魚拿到案板上,剖開肚子想看看裡面究竟有什麼,剖開一看,呆住了:這是條母魚,肚子裡面全是魚卵!母親哭了,沒有吃那條魚,把它埋了。這一細節,表現了動物界中尚有偉大的母愛,令人類感嘆不已。這些動人的細節是編不出來的,是小作者用眼睛發現、用心靈去感悟的,這樣的生活情景在我們身邊時常發生,可是能寫進作文中去的又有幾人呢?由此可見睜開明亮的眼睛,觀察精彩的生活,是寫好作文的基礎。
二、思
觀察生活不僅要用眼睛去看,而且要用心去想。生活紛繁復雜,讓我們迷惑不解的事要多進行思考,讓我們喜悅、憤怒、憂傷的情境也要思考,通過思考才能加深對人物事件的認識,發現其中蘊含的哲理所在。前些時我看到一篇習作:秋天,棗子都還沒有紅的時候,總看到自家院子里的棗樹權梢有一些棗子紅得透亮晶瑩,小作者便嚷著要吃,可姐姐總是說,孩子,別看它多麼紅,它不是熟透的紅,而是這些棗子裡面有蟲子吃心,是壞棗才紅的,可他不信,非讓打下來吃不可,結果,打下後剝了一個又一個,真有小蟲子正在裡面蠕蠕而動。原來這些棗子正如奶奶所說,是被蟲咬心後才變紅的。由此引發了作者深深的思考,看待事物不能停留在表面,不能被表面現象所蒙蔽,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才有致判斷失誤,通過這一件小事,認識了一個道理,讀來令人回味無窮,這就是思考的力量。有了縝密的思考,主題的開掘才有深度,所以觀察生活不僅要用我們的眼睛,還要帶上敏感多思的心。
三、問
今年暑假,我讀到一篇回憶父親的文章:父親是個平和慈愛的人,但有一次,小作者做題錯了一個小數點,父親竟大發雷霆。作者認為父親太小題大做了,為此,父子倆產生了一些隔閡,後來與她媽媽談及此事,才解開謎團,原來父親大學畢業後在研究所工作,在參與一項研究工作時,因他負責計算的數據點錯了一位小數點而導致實驗失敗,國家遭受了巨大損失,,他也因此被發配到地方上班。這時,小作者才理解父親的一片苦心——培養孩子嚴謹的學風,不讓孩子重蹈覆轍。
這個情節給了我們的寫作以啟發,我們平時看到的、平常的或者反常的現象背後,說不定就有著一個感人的故事,對此要多問一個為什麼,發掘出平常現象或者反常現象背後的秘密。比如,現在許多家長對子女要求又嚴又高,弄得子女頗多反感,仔細觀察,我們不難發現,凡是這樣高標准嚴要求的家長多半是因為想在子女身上彌補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的缺憾,讓子女有一個較為完美的人生。如果我們能夠與父母溝通一下,就有可能讀懂父輩人生中那一段刻骨銘心的痛楚——這樣珍貴的素材是很難用眼睛看到的,也是憑空想像不出來的。因此積累寫作素材不能停留在看、思的層面上,還要問,要多與人交流,發掘表面現象背後的故事,以彌補看和想的局限,為我們的作文增添一份厚重的內容。
四、記
常言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看到的,想到的內容都要記下來,這也是作文高手的成功之道。其實留意一下我們自己作文的成功體驗,不少精彩的細節和思考很多來自於自己秘不可宣的日記。記的方法不同,有的用日記、周記的,有的用材料手冊或作文手冊的。我傾向於用日記的方式積累材料,每天一記,可長可短,可嚴謹或隨意,當然留下的都是當天最有意義最精彩的江西,周記因周期礦長,難免要遺忘一些精彩的細節,至於材料手冊與作文手冊,雖然目的明確,但在記錄時有些事件我們可能因暫時沒有發現它的價值而傳誦了,等到有朝一日重新認識這一材料時,當時的情境又成了過眼去煙難以追憶。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我們應該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我清楚地記得一篇習作中的一件小事:小作者與父親進城賣西瓜,中午酷熱難熬,小作者口渴了,叫嚷著在吃瓜,父親左挑右挑找出一個小瓜,剖開後小作者吃了個精光,忘了給叫賣了半天的父親留下一塊,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父親卻在啃他扔掉在地的瓜皮上殘留的紅瓤,小作者哭了,他幼小的心靈從此懂得了父母掙錢的不易與那朴實感人的父愛。這則材料就出於小作者平時所寫的日記里。可見,生活中令我們感動的事跡還是很多的,它需要我們一雙敏銳的眼睛與一雙勤勞的手。
我們常講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其內涵就是要看、思、問、記,要做到這四點就必須「勤」,這恰如蜜蜂採花釀蜜的過程。蜜蜂不辭辛勞遍嘗百花才釀出蜜來,我們寫作文也要博採生活之花,才能釀出作文的甘甜之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