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文言文作文素材(帶翻譯)
實時更新|新型肺炎疫情最新動態
、
2020疫情熱點人物作文素材
1.鍾南山院士:一言九鼎,百姓安心。
「有院士的專業,有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這是人民日報微博上對鍾南山的
評價。自古以來,我國知識分子就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
世開太平」的志向和傳統。鍾南山院士胸懷大理想、心中有人民。2003年非典肆虐,67
歲的他說「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這來。」而今,武漢疫情肆虐,84歲的他一邊告訴公眾
「盡量不要去武漢」,- -邊自己卻登上了前往武漢的高鐵。面對未知的艱難,他勇擔大
任,一往無前,既有醫者仁心的專業技術,也有戰士迎難而上的拼搏狠勁。但是在他看
似無堅不推的外衣之下,卻深藏- -顆柔情似水的仁人之心、一腔熱血愛國的赤誠之情。
2.李蘭娟院士:首提封城,深入「紅區」。
封城,在中國的疾控史上,從未有過,連2003年非典時期也沒有。萬一疫情沒什麼大
事,李蘭娟一生的名譽和聲望恐都將毀於一旦。她不是不知道事關重大,但在她心裡,
人民高於一切,生命重於泰山。有網友慨嘆,鍾南山、李蘭娟是可以託付國運的大醫,
與其稱之謂院士,不如譽之為國士,發大醫國士之良知灼見,一能斷論新型冠狀病毒人
傳人;二敢第一個提出建議封城;三是親赴第一線抗擊病毒。 魯迅先生說過,我們從古
以來,就有埋頭苦乾的人,有拚命硬乾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這就是中國的脊樑。倘若先生在世,他必會贊譽這位紹興老鄉為巾幗英雄、新時代的民族脊樑。
3.張定宇院長:生命漸凍,情懷火熱。
張定宇身患漸凍症,完全可以在家治病養病,可他卻隱瞞病情,堅持工作。漸凍症,這可不是一般的傷風感冒,然而身患漸凍症的張定宇卻幹得比一般人更帶勁。這是何苦呢?有人發出感嘆。其實這正是張定宇與他們的不同之處,不同在自我定位,不同在人生價值。在一些人看來,人生短暫,活著就要享受,而在張定宇的價值體系裡,奉獻自我才是人生價值的根本,他隱瞞病情,堅持工作,就是為了更多更好地奉獻自己,奉獻自我是他人生的終結追求,也是他不知疲倦、忘我工作的精神動力。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清代學者趙翼曾說:「國家不幸詩家幸 ,賦到滄桑句便工。」意思是說,國家不幸,社會動盪,這對文人而言是幸事,因為這樣更能創作出優秀甚至偉大的作品。但也有 人認為未必如此,應是「國家繁盛詩人幸」, 如大唐盛世,產生的優秀詩人和偉大作品也燦若星辰。如果《人民日報》要舉辦「文學與時代」的徵文比賽,請你寫- -篇文章參賽。
要求:結合材料內容,發表你的看法,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自擬標題,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文題解析]
這是一道雙材料任務驅動型作文,考生審題時要抓住關鍵詞「國家」「詩家」 「幸」與「不幸」等關鍵詞來分析。要運用理性思維,深入辨析二者的關系,選定主題,完成寫作任務。題目對考生的思維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考生需要能夠放開視野,具體分析優秀的文學作品總是有與時代緊密結合的特點。要善於總結學過的素材,發現優秀文人的共性,剖析他們的成長、創作與時代的關系,把握文人自我精神塑造對於優秀文學作品產生的決定作用,明確時代對文人精神的影響作用不可忽視。能辯證分析,提出創見者為_上乘。行文時要有條理性、深刻性,盡可能展開橫向、縱向對比,透過現象看本質,從而更好地完成寫作任務。
[參考立意]
切題立意:
1.國家不幸詩家幸。
2.國家繁盛詩人幸。
3.生逢盛世,文學之幸。
4.任何時代都能產生偉大的作品。
偏題立意:
1.苦難是一-所的大學。( 題目要求闡釋「文學和時代」的關系,這里將雙概念變成了單概念,了「文學」)
2.文學的盛世。( 審題不準,忽略對文學與時代二者關系的分析)
3.欲為文學大家,必生於亂世。( 觀點太絕對,立不住腳)
4.文人、國家。( 觀點不明)
5.魯迅的文學創作之路。( 魯迅只可以作為「文學與時代」」國家與詩家」 關系的例子存在,若以此作為核心內容,是立意偏跑)
6.潦倒的文人杜甫。(同上)
... ...
[佳作賞析] :
在苦難中開出詩的花朵
你可知,詩詞之美美在何處?美在它生於苦難的土壤,卻在詩人的創作下,長成一朵詩詞之花,香遠益清,芬芳了歷朝歷代,也芬芳了詩詞之花園。正如清代學者趙翼所言:」國家不幸詩家幸 ,賦到滄桑句便工。」諸如此類之事,何可勝道也哉!君可見,南唐後主李煜在經歷了人間的浮沉、國家的興亡後,創作出了」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千古名句。詩將抽象的「愁」具體化、形象化。妙哉!妙哉!
君可見,一代才女李清照在經歷喪夫之痛後,創作出了「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的千古名句,以直白重復的手法寫出了愁之深、愁之苦。這次第,怎- -個愁字了得,更是直接抒發愁之初。再看,"又恐雙溪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 將愁化作有重量的事物,別出心裁。她在生活的苦難中,將詩詞之花紮根下去。待他日回首,春滿園。善哉!善哉!
君可見,愛民詩人杜甫在經歷宦海浮沉後,創作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名句。這是何等的愛民思想。杜甫之苦,何可勝道也哉!
可如果他們沒有經歷人生的苦難, 又會如何?
南唐多了一份安寧,卻少了詩歌的花朵。李煜夜裡不再愁苦,或許會尋歡作樂,那麼他還會是詩人嗎?杜甫若仕途順達,在他當上高官後,還會這般憂國憂民嗎?
毛澤東曾言:「人間正道是滄桑。 」以滄桑為肥,培育詩歌的花朵。不僅有忘憂花,亦有迎春花。正如,羅曼-羅蘭曾言:」真正的英雄主 義是在認清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蘇軾便是如此。在遭遇烏台詩案後,他並沒有一振不起 ,而是更加超脫、更加向上。大雨滂沱時,他一人仰天長嘯,對著老天爺喊道:「竹杖芒鞋輕勝馬 ,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這是他對苦難的態度,可贊!蒼顏白發時,蘇軾仍意氣風發,自信地說道:「三十年前 ,我是風流帥!」這是他對無情歲月的態度,可敬!待他日回首,春滿園。
[點評]
文章旗幟鮮明地提出自己的觀點,並用形象有詩意的語言表達「在苦難中開出詩的花朵」,給 人深刻印象,感染力強。選材經典,從李煜到李清照再到杜甫,充分表明自己的觀點。豐富的內容,給人事實勝於雄辯之感。
2020「公眾人物」李子柒
1.直面磨難,才能贏得漂亮。
在成為網紅前,李子柒是一條飽嘗人間辛酸的」毛毛蟲」。李子柒很小的時候,她的父母便離婚了,父親早逝,繼母待她很不好。爺爺奶奶看她過得太苦,實在不忍心,便把她從繼母手中接過來撫養。所以李子柒從小便和爺爺奶奶相依為命,爺爺去世之後,奶奶就成了李子柒在這世上的至親之人。由於奶奶年事已高,難以供養她繼續上學, 14歲的她便輟學出去打工。如果不是奶奶病重,她也許就是千千萬萬普通打工妹的其中之一。但為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選擇立刻回家,並在弟弟的幫助下, 開始拍攝視頻。就這樣,一個農村女孩在沒有背景、沒有團隊的情況下,自己身兼編導、攝像、出演、剪輯多職,開始做起了自媒體的工作。她從小缺乏父母的關愛,卻也在生活的泥濘中養出了堅韌、要強的性格。李子柒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在成長的路上,難免經歷磨難、挫折,但這些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還沒面對就已經選擇了放棄。放棄太容易,可總有一天你會後悔。現在貪玩落下的功課,未來要花百倍的力氣去彌補;現在荒廢的時間,將來很可能再也無法追回。
2.學無止境,才能改變命運。
也許有人會問,李子柒在農村生活,為什麼卻成了火遍全球的「寶藏女孩」?答案是,她從未停止學習。八年的時間里, 她學習了很多技能,包括視頻,拍攝、剪輯、後期等。她說,每一個鏡頭、每一場拍攝,自己都要一一調整 ,鏡頭只要稍微有一點瑕疵,她都要重拍好多遍甚至好幾天;為了剪好一個視頻,她常常一整天都把自己關在屋子裡。在視頻中,她看起來無所不能: 一個看似柔弱的女子,可以牽著牛耕地,也可以在田野間播種。她4月會釀枇杷酒, 5月又能釀出櫻桃酒, 7月能做出七巧餅, 8月能做出蘇式鮮肉月餅。如果遇到不會做的東西,她是怎麼辦的呢?為了拍「活字印刷」, 她專門花了小半年時間去學;為了拍好視頻《蘭州牛肉麵》, 她先在面館里學了好幾天牛肉麵的各種製作工藝,然後帶著這些方法回家苦練了一個多月,沒事就揉團面練習,每天練習到胳膊酸痛,直到能完整地拉出均勻的面條時,她才開始拍攝這期視頻。她一直在學習,而且是亳不含糊地學,學不會寧可不拍。沒有人能憑天賦活一輩子,只有不斷地學習,方能得到想要的生活。學習是每時每刻都要做的事,無關年齡,無論你現在是否需要它。如果貪戀安逸,過於放縱自己,養成了懶散的習慣,那麼毀掉的只能是自己。
3.講好中國故事需要更多的李子柒。
李子柒用她的視頻,讓很多隻存留在中國人記憶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生動呈現在人們面前。我們需要對傳統文化進行創新性繼承,李子柒做的正是這樣的事。李子柒的視頻,沒有過多高深講解,只是通過中國式衣食住行,體現生活之美好和中國傳統文化之精緻。正因如此,她的作品能跨越地域、超越語言,引發外國觀眾廣泛共鳴。外國網友評論說:「這簡直像是在看國家地理+迪士尼+廚神當道。」「她正在教我們認識我們所不了解的中國。」有外國網友看了她的視頻後表示,很想去中國看看。隨著中國經濟愈加發展,世界各地民眾對中國文化的興趣愈加高漲。以生動的形式呈現優秀的文化,以真實的情感打通各國民眾共通的心靈,是對外傳播文化的方式。向世界有效地呈現中國文化之美,我們需要更多的李子柒!
B. 一個古文材料 關於作文的
有個瞎子經過一條乾涸的小溪,在橋上(突然)失手墜落。(他)兩手攀住橋欄,膽戰心驚地抓得緊緊的,自認為(一旦)失手,一定會墜入深淵。過路的人告訴他說:「別害怕,只管放手,(下面)就是實地了。」瞎子不相信,握緊橋欄大聲呼號。過了很久,力氣(漸漸)消失了,失手墜落在地上,於是(他)嘲笑自己說:「嘻!早知道(下面)就是實地,何必(讓)自己辛苦這么久呢?」
道路本來是平坦的,但陷入空想,抓住某點感受,就自恐命危的人,看到這個瞎子可以省悟了吧!
【說明】這則寓言它告誡人們,不要固執已見,作繭自縛,要善於聽取別人正確意見,勇於探索創新。
對「盲子」來說,橋下可能是深淵,可能是激流,橋有多高,水有多深、多寬、多急,這些他一無所知,而且因為眼盲在他墜下之前也永遠不可能知道。然而,與其說盲子是因為對橋下一無所知而恐懼,不如說他是怕自己掉下去性命不保。盲子到底還是害怕「死」這一事物本身!
C. 可否請您提供一些(約20個)文言文的事例,為高中議論文做素材
1.春秋末期,范蠡助越王勾踐實現霸業後果斷放棄榮華富貴,下海經商,最終成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而他的親密戰友文種,捨不得放棄,最終導致殺身之禍。
2.不耽於枕席
我國古代文學家司馬光,以一個圓木頭做枕頭,用來驚醒自己,起來繼續寫作,還給它取名為「警枕」。俄國著名詩人馬雅可夫斯基,為使自己不睡得太久,常用塊大劈柴作枕頭。發明家愛迪生工作起來常常幾天幾夜不睡覺,實在睏乏了,就把桌上的書籍壘起來當枕頭。
鑿壁偷光與映月讀書
西漢學者匡衡貧而好學。夜晚無燈,為了能借鄰家的燭光讀書,他在牆壁上鑿了個洞。南齊時的江泌家境貧寒,白天做鞋,晚上才能抽空學習。點不起燈,他就拿書登上屋頂,借著月光讀書。
唐•盧仝《感古四首》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古可鏤。
《荀子•勸學》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荀子•勸學》
不要坐著徒自悲傷,就因為魚兒沒有讓你釣上;給你的釣鉤裝上魚餌,繼續努力,不要沮喪
《禮記•中庸》
只要持之以恆,知識豐富了,終能發現其奧秘。
漢•賈誼
數罟不入跨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
《孟子•梁惠王上》
我們只擁有一個地球。
世界環發大會主題詞
水積魚聚,木茂鳥集。
唐•馬總《意林•文子》
如果任憑環境無休止地惡化,人類在地球上看到的最後一滴水,將是自己的眼淚。
(2)事實論據
書法家的「墨池」
歷史上著名書法家,從小苦練書法基本功而產生的「墨池」。有兩處:一處是位於甘肅酒泉的張芝「墨池」。張芝是東漢著名書法家,當時人尊稱為「筆聖」、「草聖」。他長年勤奮練字,刻苦磨練基本功,常在池邊洗筆硯,結果將池水洗黑,色如墨水,故稱「墨池」。
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在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住地也有一個「墨池」。王羲之從小跟從書法家衛失人(鑠)學書法時就懂得苦練基本功的重要,12歲時他就開始鑽研書法論著。成人後,認真臨摹名家手跡,因為日認練字不輟,筆硯就在屬於前池塘里洗,天長日久,一泓清水的池塘就變成一池墨水。由於他重視基礎,基本功孔實,所以後來達到書法的高峰,被人尊為「書聖」。他諸體皆精,尤其擅長正書和行書。所寫的《蘭亭集序》,歷來被評為「天下第一行書」。
石頭磨成漿
齊白石老人有三絕:繪畫、作詩、篆刻。他的篆刻布局奇肆朴質,刀法剛勁雄健,獨樹一幟。可他初學篆刻時,總是失敗,不是走刀字壞,就是石碎器毀,常常不得要領,他向篆刻家鐵安求教。鐵安對他說:「南泉沖有的的石,你挑一擔回去,刻了磨,磨了刻,把一擔石頭磨成石漿,印就能刻好。」
齊白石司出了其中的道理:「這是要求我狠練基本功啊!」於是,真從南泉挑回一擔石頭,日以繼認地刻個不停,刻了磨,磨了再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的篆刻藝術,終於在長期的磨練中不斷提高,最後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與他的畫、詩一樣為世人稱道。
門采爾練畫
德國著名油畫家、版畫家門采爾是靠自學成畫家的。他平時苦練繪畫基本功達到了狂熱的程度。有一天,人們看見他坐在一條臭水溝旁,行人覺得奇怪:休息也不能坐在臭水溝旁啊?走近一看,原來他正在專心致志地在作畫呢!剛才他跨水溝時,不小心弄臟了鞋子,此刻他就是專心畫他那滿是污泥的鞋子。門采爾無論走到那裡,身上都帶著畫筆。見到什麼感興趣,就畫什麼,終日手不離筆。有人對他開玩筆說:「你大概患了繪畫『狂熱症』吧?」門采爾詼諧地答道:「我希望我的這個病是絕症。」
(3)理論論據
學者功夫,寧下而勿高,寧沉而勿浮。
明•胡居仁《居業錄學問》
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清•張伯行《學規類編》
積絲成寸,積寸成尺;寸尺水已,遂成丈匹。
宋•王應麟《小學紺珠》
為學作事,忌求近功。
明•黃宗羲《明儒學案》
學者之患,在於好談高妙,而自己腳根卻不點地。
宋•朱熹《朱子文集•答胡寬夫》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老子》
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
《管子》
行者必近而後遠。
《墨子》
扎扎實實地打好基礎,練好基本功,我認為這是學好數學的「秘訣」。
蘇步青
萬丈高樓平地起。
中國諺語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避孕葯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安,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
唐•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
《荀子•勸學》
當攀登學問的高峰以前,先應該去學習它的ABC。
[俄]巴甫洛夫
知識的基礎一定要憑閱讀建立。
[英]培根
18.機遇
(1)引言
機遇,青睞有準備的人。它不相信眼淚,它與層懦、懈惰無緣。
機遇稍縱即逝,目光敏銳、勇敢果決者常常能獲得它。
機遇對任何人是平等的,能不能抓住它,主動權在每個人手裡。
(2)事實論據
諸葛亮待機而出
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蜀漢著名政治家,軍事家。15歲時隨家人為逃避戰亂,離開山東老家輾轉到湖北襄陽避難。17歲時隱居在襄陽城西的隆中。諸葛亮少有大志,常把自己比作春秋時大政治家管仲和軍事家樂毅。因此,他隱居隆中邊種地,邊修學,靜觀天下,待機而出,人稱「卧龍」。
漢末以來軍閥混戰的形熱已趨明朗。曹操基本上統一中國北方,勢力最大。孫權割據江東統治鞏固勢力次之。劉表、劉璋等軍閥也各有地盤。劉備在參加鎮壓黃巾起義軍中,組成了一個勢力不大的軍事集團,但屢被曹操擊敗,被迫輾轉投靠,沒有自己固定地盤。為發展自己勢力,到處訪尋人材。他「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諸葛亮向劉備精闢地分析了當時的政治形勢,並提出了對策,這就是有名的「隆中對」。
諸葛亮登上政治舞台,成為劉備的主要謀士,掌握著軍政大權。他聯孫抗曹,取得著名的赤壁之戰的勝利,並乘機佔領荊州,進軍四川,取得益州,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為劉備建立和鞏固蜀漢政權,作出了巨大貢獻。
拿破崙捕捉機遇
拿破崙•波拿巴,法國18世紀政治家,軍事家,法蘭西第一帝國和百日王朝皇帝。可他原來只是一個小小的尉級炮兵軍官。
1793年,他被匯報會往前線,參加進攻土倫的戰役。正當革命軍前線指揮官面對土倫堅固的防守犯難的時候,拿破崙立刻抓住這個機會,直接向特派員薩利切蒂提出了新的作戰方案。在特匯報會員苦無良策時,看拿破崙的方案很有新意,就立即任命拿破崙為攻城炮兵副指揮,並提升為少校。拿破崙抓住這個機遇,在前線精心謀劃,勇敢戰斗,充分顯示出他的膽識和才智,最後攻克了土倫。他因此榮立戰功,並被破格提升為少將旅長。終於一舉成名,為他後來叱吒風雲,登上權力頂峰奠定了基礎。
(3)理論論據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舊五代史•晉書•安重榮傳》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易經•系辭下》
過了這個村,沒有這個店。
中國諺語
見機不遂者隕功。
漢•桓宛《鹽鐵論•擊之》
聖人不能為時,時至亦不可失也。
《三國志•吳書•諸葛屬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
有機不可失,無機不亂抓。
中國諺語
小心等待,必要抓住時機。
[英]彌爾頓《復樂園》
生活就好比打仗,它的規律很簡單,不要坐失良機。
[前蘇聯]高爾基《可笑的奇聞》
普天之下,善於利用時機者始能得到。
[英]艾略特《亞當•比德》
選擇時間就等於節省時間;而不合乎時舉動則等於亂打空氣。
[英]培根《論敏捷》
萬物皆有時,時來不可失。
中國諺語
如果你在時機成熟前過急行動,你將必得去擦抹悔恨的眼淚;而如果你放過一次成熟的時機,你將永遠抹不幹懊喪的眼淚。
[英]布萊克《結婚戒指》
取天下與守天下,無機不能。
宋•蘇洵《遠慮》
來而不可失者時也,蹈而不可失者機也。
宋•蘇軾{代候公說項羽辭}
大丈夫相時而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回
水磨不可能用已流逝的水來磨面。
D. 什麼叫文言文作文素材
說起文言文,我最大的感想就是厭惡,因為我對文言文有著很深的矛盾,就像是水火不容,每次考試我的文言文都是全班做的最差的,所以我很討厭文言文。
從初中開始,我就對文言文產生了厭惡的情緒,記得第一次上古文課時,語文老師教我們的是蘇軾的記承天寺夜遊這一課。蘇軾是宋代有名的文學家,他的詩文受到很多人的贊揚,但是跟古文有著代溝的我,卻不是很喜歡這些文章,每次上古文的課,我總是聽到一半就走神了,還有幾次竟然睡著了,然後被老師點名批評,我真的很是尷尬。但是文言文的確很難懂,而且我這個人在無聊,聽不懂的情況下,就很容易產生瞌睡,然後自己也不知道的情況下睡著,所以我很多時候都想大哭一場,以表達自己內心的無奈。
於是我就想到了一個辦法,我買了一本初中語文教材全解,那上面有課本里古文的翻譯和注釋,我雖然讀文言文都不懂,但是我至少對白話文感興趣啊,再說了,我讀了一段時間,發現還挺有意思的,因為古文里介紹的人物傳記讀起來就像是在讀古代版的名人傳記一樣,介紹了很多古代有知識,有成就的人物,所以我就來了興趣,還別說,慢慢的,我就試著去讀文言文,開始很困難,很多字都被我理解錯了,根本不是我理解的那個意思,然後我就回去看一下注釋,在恍然大悟,結果在下次的考試中,我的古文試題拿了全班第一,害得班主任特意問我是不是做了弊,我解釋了很久他才相信我,哎,倒霉的我啊。
逐漸到了高中,我的文言文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本性難移,我還是一看到文言文就會厭煩,我想過按照初中的辦法學習文言文,但是高中的課程是在太多了,我根本沒有多的時間去鑽研,所以我就一直吃我的老底,做文言文試題的時候能夠答對三分之一我就萬幸了。
本來我以為我這輩子跟文言文就這樣了,但是總分十九分加上詩歌鑒賞一共二十五分,我只能拿到七八分,的確很讓我感到痛心,於是我就狠下心來,用了一個月的課余時間牢記文言實詞還有相關的詩人背景等等,終於又提升了五六分的水平,盡管效果不怎麼明顯,還特別的辛苦,但是我還是比較開心的,因為我努力了,我是用自己的勤奮換來的分數。
還有很多時候,我自己一個人無聊,便開始回想自己學過的,看到過的文言文,然後默默地背誦,背不起來了也懶得背誦,直接下一篇,很多次我都背的顛倒,這篇文章的內容背到了下一篇上面,然後實在想不起了,我自己便會為自己的爛記性笑起來,然後就這樣度過無聊的時光。
文言文是中華文化的結晶,它是我們建立中國人文化自信的基礎,這是我在一個演說節目里看到的一句話,所以現在我不怎麼討厭文言文了,相反還有些喜歡,文言文之所以讓人頭疼,這也說明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是嗎,再說了,看到文言文頭疼的肯定不止我一個人吧,我又何必為此感到厭煩呢。
考試的時候,我也不會因為看到文言文就喪失了信心,相反,現在的我看見文言文就好比看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正等待著我去逐步的翻譯,逐步的探索呢,怎麼樣,你是否還會因為文言文難懂而感到厭煩呢。試一試我的方法吧,說不定會幫助到你哦。
E. 誰有關於博大胸襟的古文名句.以及素材.我在寫作文
中國五千年的文明,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徵和民族特徵,又具有時代特徵.在歷史性意義上專,中國文化既包括源遠流屬長的傳統文化,也包括中國文化傳統發生劇烈演變的近代文化與現代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主體部分,也是我們從先輩傳承下來的豐厚的歷史遺產.它不僅記錄了中華民族和中國文化發生、演化的歷史,而且作為世代相傳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准則、風俗習慣,滲透在每個中國人的血脈中,制約著今日之中國人的行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國傳統文化並不簡單地等同於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簡單相加,而是中華民族各種思想文化的總和,包括了各種觀念形態和物質形態的文化
F. 高中語文古詩文背誦運用到作文素材上(人教版)
非要用高中的古詩文么?不能用課外的?我也是高三考生,這里可以版幫你介紹一些我喜權歡的。
1,這個很常見。《史記·高祖本紀》:「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可以運用(善用人才,善假於物,欣賞)等話題。
2,這個一般人沒見過。這是一封明代女作家媽媽——鄭淑雲寫給兒子的信:
「閱兒信,謂一生備有三窮:用世頗殷,乃窮於遇;待人頗恕,乃窮於交;反身頗嚴,乃窮於行。昔司馬子長雲:然虞卿非窮愁,亦不能著書以自見於後世。是窮亦未嘗無益於人,吾兒當以是自勵也!」
翻譯成現代漢語:人的一生時常會遇到三種困頓,孩子你要做好心理准備:一是擁有卓越的才華,卻遇不到好的平台和機遇;二是以一顆誠摯寬厚的心待人,卻沒有交上值得信賴的朋友;三是對自己嚴格要求時刻反省,卻無法按照自己的意願來活著。即使人生的際遇如此,也未嘗沒有好處。孩子你要多讀書以自勵,不要放縱自己。
話題:母愛,理性,愛,感恩等。
不知道樓主喜歡不?
G. 作文素材、古文類
我幫你在網路文來庫找了自幾百篇,免費看的!點下面的鏈接上去選吧!
上360學習網學習吧,我是360學習網的於箱老師!我們的網站上有小學初中高中的所有課程的視頻講解免費看!並且還有試卷可以免費下載!每份試卷的每道題都有視頻講解可以免費看!
做好以下的內容就會進步的!
1 上課用心聽,聽懂多少就多少
2 作業獨立完成, 堅決不抄襲別人的,哪怕做不玩也不要抄襲
3.每天訂正好當天不會的和錯的題目 問老師問同學都可以
4考前復習平時不會的和錯的題目!
如果採納我的答案為正確答案,網路知道就會顯示我們的網址!我們是網路知道開放平台合作夥伴!
http://wenku..com/search?word=%B9%C5%CE%C4%CB%D8%B2%C4&lm=0&od=0
H. 文言文作文素材態度與生活
:「糟透了!我很討厭!」老人家接著說:「那你快走,這里同你的家鄉一樣糟。」後來又來了另一青年問同樣的問題,老人家也同樣反問,年輕人回答說:「我的家鄉很好,我很想念家鄉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說:「這里也是同樣的好。」旁聽者覺得詫異,問老人家為何前後說法不一致呢?老者說:「你要尋找什麼?你就會找到什麼!」是呀,如果你追尋的是美好,你就會發現美好;如果你總是看見黑暗,那麼黑暗就會將你包圍。
米盧在執教中國足球隊時曾說過一句話:「態度決定一切。」是的,我們做任何事情,對待事情的態度是成敗的關鍵。客觀困難的確存在,關鍵在於我們是直面困難,心平氣和地分析問題中的積極因素和不利因素,想辦法解決困難,還是在困難面前垂頭喪氣、選擇不快樂,這便是一個態度問題。
人與人之間有多少區別?只有積極的心態與消極的心態這一細微的區別,但正是這一點點區別決定了二十年後兩個人生活的巨大差異。只要我們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困難,不被困難嚇倒,就一定能夠戰勝困難,擁有「健康和快樂」這最珍貴的財富!
所以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我們首先要端正態度,明白都是自己的事情,沒有任何人可以代替。
態度決定命運。應該說,生活給予每個人成功的機會是同等的,收獲不同,只是人們的態度不同罷了。從某種意義上說,態度就是目標,是追求,是激情,是活力......讓我們擁有一個熱愛生活、積極地面對困難的態度,點燃自己的信念之火,學會感激充滿生機的每一天!
很高興為你解答。一、主動尋覓、用心追求才能得到
追求快樂之道,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要了解快樂不是垂手可得的。它既非一份禮物,也不是一項權利;你得主動尋覓、努力追求,才能得到。當你領悟出自己不能呆坐在那兒等候快樂降臨的時候,你就已經在追求快樂的路途上跨出了一大步了。怎麼樣?感覺不壞吧?先別樂,等你走完其他九步之後,你就必能到達快樂的真正境界。
二、擴大生活領域、嘗試新的事物
當你肯嘗試新的活動,接受新的挑戰的時候,你會因為發現多了一個新的生活層面而驚喜不已。
學習新的技術、開拓新的途徑,都可以使人獲得新的滿足。可惜許多人往往忽略了這一點,平白喪失了使自己發揮潛能、獲取快樂的良機。
許多人以為自己應該等待一個適當的時機,以穩當的方法去開拓前程。這種想法未免過於保守,因為那個適當的時機可能永遠不會到來。任何人的生命都不是精心設計、毫無差錯的電腦程式,所以應該有準備迎接挑戰的勇氣。
三、天下所有的事情並非只有一個答案
追求快樂的途徑很多,不光是只有你死心眼認定的那一個。一般人往往認為自己這一生只能成功地擔任一種工作,扮演一個角色,甚至以為如果不能得到或辦到這一點,自己就永遠不會快樂,這種想法未免太狹窄了。不能達成目標固然痛苦,可是這並不表示你從此就與快樂絕緣了,除非你自己要這樣想。
對事物應採取彈性的態度,不要冥頑不靈,記住任何最好的事都不一定只有一個。當然這並不是要你放棄實際、可行、夢寐以求的目標,而是鼓勵你全力以赴,使夢想實現。
四、敢於追求夢想與希望
蕭伯納有一句名言:「一般人只看到已經發生的事情而說為什麼如此呢?我卻夢想從未有過的事物,並問自己為什麼不能呢?」年輕人尤其應該有夢想、有希望,因為奮斗的過程和達成目標一樣,都能使人產生無比的快樂。你要有勇氣夢想自己能成為一位名醫、明星、傑出的科學家或作家……等,而且要全力以赴,奔向理想。
當然你的夢想要合理和具體可行,不要好高騖遠,空做摘星美夢。比如你天生一副烏鴉嗓子,」就別夢想變成畫眉鳥!還有,你要記住,就算你無法達到這個目標也並非世界末日。布朗寧曾說:「啊!如果凡人所夢想的都垂手可得;那還要有天堂幹嘛?!」
五、只跟自己比,不和別人攀
從我們懂事以後,我們就感受到「成就」的壓力,這種壓力隨著年齡的增長愈來愈強烈。因此年輕人處處想表現優異,以為自己非得十全十美,別人才會接納自己、喜歡自己。一旦發覺自己處處不如人時,就開始傷心、自卑,結果當然毫無快樂可言。
所以你應該用自己當衡量的標准,想想當初起步錯在那裡?如今有無進展?如果你真的已經盡了力,相信一定會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更好。
I. 常見議論文引用的古詩和論據
議論文寫作指導:善用古詩文材料作論據
中學生多讀一些課外書,博聞多識,自然可以提高一定的寫作水平。但限於學生的實際情況,做不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高考作文時,常找不到寫作的切入點,無從下筆;苦於「囊中羞澀」,沒有素材,無話可說。這時,我們不妨思維多變一點,頭腦靈活一點,借用課本材料中平常人們引用得少的但又能確切有力地說明觀點的材料作例證,有時也能夠寫出考場佳作。課本的材料包括課文實例、課內名言名句和有關寫作的知識短文,可以說積累課本材料是醫治作文「硬傷」的良方。下面,就賞試給大家分類整理、介紹、提示一些可用的古詩文論據及運用材料的方法:
一、一個材料幾個角度
古詩文有些材料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可以得出不同的立意。下面我們試以《廉頗藺相如列傳》為例進行分析:
可從不同人物的不同身份、不同際遇進行思考:如藺相如的角度(從他處理與廉頗的關系角度立論)、廉頗的角度(從他與藺相如的關系角度立論)、秦王的角度、趙王的角度、宦者令繆賢的角度(從他推薦藺相如的角度)等。
同一個人也可以從不同的方面立論:
(1)從藺相如處理與廉頗的關系角度立論:從藺相如處理關系的動機來看,提煉觀點:凡事要以大局為重,以國家利益為重;從藺相如處理關系的結果來看,可提煉觀點:多一點寬容。
(2)從廉頗與相如的關系角度立論:從廉頗與相如最終和解的結局可提煉觀點:要勇於認錯、改過;從廉頗起初負氣尋釁可能導致的後果來看:廉頗位居高位,自恃功高,貶損相如。如果他遇到的對手不是相如,或是相如聽了門客的勸告而與之鬧翻,造成龍虎相鬥的局面,難免給敵人以可乘之機。可見,身居高位者一言一行干係重大,稍有不慎就會危及國家利益。對他們因計較個人名利地位等原因而犯下的錯誤,是不能原諒的。因此可得出結論:不能為滿足私慾而犯不能姑息的錯誤。
(3)從繆賢推薦藺相如的角度來立論:
從事件本身來看:在事關趙國國家尊嚴而君臣又束手無措的情況下,如果推薦的人不能擔此重任,那麼繆賢難逃罪責;繆賢關鍵時刻敢於挺身而出,為國分憂。可提煉觀點:舉薦人才要有膽有識。從繆賢舉薦過程來看:繆賢不惜公開「隱私」,不顧及自身利益,不惜貶損自身形象。這個心底無私、襟懷坦白的宦者令確實令人擊節贊嘆。可提煉觀點:祖國的尊嚴高於一切。從舉薦的結果來看:一般說來,高風險應有高回報。可是,繆賢除損失一位足智多謀的門客之外,不曾有廉頗那樣的嫉妒之心。應該說,是繆賢玉成了相如,使之脫穎而出。這種成人之美、不思圖報的品德及部下出己之右而無嫉妒之心的胸襟,令人感奮,油然而生敬意。可提煉觀點:付出不圖回報。
二、幾個材料一個角度
有些古詩文材料雖然不同,但把它們加以重組、整合,會發現它們還是可以用來說明同一觀點的:
(一)鋪敘美好親情和友誼
1.親情友情
(1)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歸園田居》)
(2)家,是安樂窩,是避風港,那裡有天倫之樂,有濃濃親情。陶淵明擺脫官場的束縛,急急往家裡奔去,「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到了家中,他可以「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可以「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歸去來兮辭》)
(3)「烏鳥私情,願乞終養。」李密以鳥喻人,回溯至動物的本性,鳥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誠摯懇切之情溢於言表,豈能不打動人?(《陳情表》)
2.子女教育
(1)焦母越俎代庖,橫加干涉,使得子女變成了父母操縱的機器,導致出現焦仲卿、劉蘭芝「自掛東南枝」「舉身赴清池」的悲劇。為人父母者,警惕啊!(《孔雀東南飛》)
(2)趙太後因不希望兒子長安君為人質,換取齊國救兵,盛怒之下,發出誰再勸說,「老婦必唾其面」的惡毒說話。作為父母不能只考慮子女眼前的安樂,使他們養尊處優無功食祿,而應為子女作長遠打算,這才是對子女真正的愛護。(《觸龍說趙太後》)
3.團結合作
(1)藺相如後來「位在廉頗之右」,不一定斗不過廉頗,但是,他深知「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的道理,於己於國都不利,因而處處忍讓,最後得到「將相和」的可喜結局。(《廉頗藺相如列傳》)
(2)戰國時期的六國雖然強大,但並不團結,甚至彼此隔岸觀火,勾心鬥角,居然被地處西北的秦國各個擊破,這種貌似強大而其實一盤散沙的現象,不值得我們深思嗎?(《六國論》)
(3)韓愈批評「恥學於師」的風氣,提倡「不恥相師」。你虛心求教,必有進步;你幫助別人的同時,也能促使自己提高。(《師說》)
(二)關注社會現實和生活熱點
1.居安思危
(1)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諫太宗十思疏》)
(2)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自己立場不穩,就會很容易被別有用心的壞人拖下水,當年孔子就語重心長地說:「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季氏將伐顓臾》)
(3)從後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後失天下的歷史教訓中,可以看到只有力戒驕奢、防微杜漸、勵精圖治,才能保住社稷。歐陽修就曾感嘆道:「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伶官傳序》)
2.民心向背
(1)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諫太宗十思疏》)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諫太宗十思疏》)
(3)民歸之,由水之就下。(《孟子見梁襄王》)
(4)秦可以滅六國,統一天下,卻二世而亡。賈誼分析道:「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秦的教訓,似老生常談,但對於今天,仍有借鑒作用,如果我們的政府,我們的領導幹部不為人民謀幸福,也一樣會遭到人民反對的。(《過秦論》)
3.情與理
(1)街亭失守,「孔明揮淚斬馬謖」,精彩感人都在「揮淚」二字,「斬」體現法紀;「揮淚」體現人情,不管人情如何深厚,最終還是「斬」。從一千多年前的這個歷史故事,我們不是可以悟到一點什麼嗎?(《失街亭》)
(2)李密是前朝遺臣,拒任當朝的官,是會引起皇帝猜疑的,幸而他的一篇《陳情表》,寫得入理入情,如「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使皇帝也不得不贊嘆他的孝心。(《陳情表》)
4.環境保護
(1)孟子曰:「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二千多年前的孟子已意識到保護環境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寡人之於國也》)
(2)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財富,保護文物,是我們當代人義不容辭的職責。今天,象項羽那樣一把火將阿房宮燒掉的行為應該沒有,但是,漠視、蠶食、占據、破壞文物古跡的現象則經常發生,這些現象,和項羽的所為其實是沒有多大區別的。(《阿房宮賦》)
(三)省察價值取向和道德情操
1.逆境成材
(1)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也。(《報任安書》)
(2)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滕王閣序》)
(3)勾踐忍辱負重、卧薪嘗膽,十年積聚,一朝滅吳,報了家仇國恨。(《勾踐滅吳》)
2.骨氣品格
(1)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游天姥吟留別》)
(2)屈原始終保持高潔的品格,不與濁世同流合污,「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乎」,「自投汨羅以死」。(《屈原列傳》)
3.愛國正直
(1)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白馬篇》)
(2)為國為民鞠躬盡瘁的人,總會受到後世景仰的。就如諸葛亮,杜甫感嘆他「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陸游贊美他「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近體詩八首》)
(3)觸龍以滿腔的熱情和主人翁的態度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為國家排憂解難,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觸龍說趙太後》)
(4)象鄒忌那樣,即使是普通公民,也應當積極向有關部門和上級領導提出意見和合理化建議,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鄒忌諷齊王納諫》)
(5)國家有難,文種挺身而出,於責備君王之中隱見其忠貞,不愧為治亂之賢臣。(《勾踐滅吳》)
4.價值取向
(1)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趣異也。(《報任安書》)
(2)如果「五人」不是「激於義而死」,以他們「草民」「蟻民」之身,又怎會讓張溥寫出《五人墓碑記》而流傳至今,讓我們也記住他們的壯烈行為?(《五人墓碑記》)
(四)歷練人生觀念和思想方法
1.自信自愛
(1)天生我材必有用。(《將進酒》)
(2)不要看輕自己,不必自怨自艾,只要你有一技之長,你就可能在這方面勝過別人。「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3)項羽坦率粗豪,自大輕敵,寡謀輕信,優柔寡斷,有勇少謀,最終讓劉邦跑了。(《鴻門宴》)
(4)要想不盲從,就得有自信。宋代的王安石與朋友游褒禪山,本來可探得奇景,但由於有人打退堂鼓,結果大家退出。退出之後,才發現,「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但已「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2.膽識謀略
(1)藺相如隻身入強秦,完成了一項很難完成的任務,沒有過人的膽識,怎可成功?(《廉頗藺相如列傳》)
(2)燭之武,一位老頭子,孤身勸退強大的秦國軍隊,保存鄭國,何故?靠的是超人的膽量。(《燭之武退秦師》)
3.說話藝術
(1)鄒忌並未單刀直入向齊威王進諫,而是用自己親身經歷的生活小事來講道理,現身說法,明白具體,說理深刻,委婉動聽,使人易於接受。(《鄒忌諷齊王納諫》)
(2)在趙太後盛怒之下,觸龍依然敢於去勸說,而又居然勸說成功,何也?無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將心比心而已。(《觸龍說趙太後》)
(3)燭之武以退為進,柔中有剛,循循善誘,娓娓說理,移花接木,巧用激將,終於勸退秦師。(《燭之武退秦師》)
4.自知之明
(1)面對贊美,鄒忌並未得意忘形。「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可見鄒忌很有自知之明。(《鄒忌諷齊王納諫》)
(2)河伯一開始看到黃河如此壯闊,暗暗高興,「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但見到大海後知錯能改,慨嘆「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秋水》)
5.堅持不懈
(1)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勸學》)
(2)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離騷》)
(3)從王安石游褒禪山的經歷中,我們可以悟出:治學、處事都必須具有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精神。(《游褒禪山記》)
6.善於應變
(1)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屈原列傳》)
(2)面對「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情勢,劉邦在張良的幫助下,善於應對,逃過一劫;而項羽則是個自大而死板的人,結果放虎歸山,氣得范增大罵「豎子不足與謀」。(《鴻門宴》)
7.善納雅言
(1)齊威王是一個開明、有作為的君主,能從諫如流,聞過則喜,勇於改革,使齊國大治。(《鄒忌諷齊王納諫》)
(2)越王勾踐面對臣下的進諫,虛心接納,求賢若渴,「執其手與之謀」;吳王夫差卻剛愎自用,倨傲縱敵,身死國亡。(《勾踐滅吳》)
三、運用古詩文材料的幾種方法
(一)巧妙借用,故事新解
可根據高考作文命題的主旨要求,借用古詩文教材里的人物和故事,進行創新思維,深入挖掘其中合情合理的意義,推陳出新。例如2001年河北考生的《題烏江亭》文中的項羽就借用到《鴻門宴》(高中語文教材第一冊)的一些內容,但項羽不再是一個「有勇無謀」「偏聽偏信」「剛愎自用」的「莽漢」,不再是被范曾罵為「豎子不足與謀!」的「蠢才」。作者撇開名家的爭論,拋棄名家的點評,獨以「誠信」論英雄,獨抒己見,塑造了「一個沒有舍棄誠信的男人」,「一個頂天立地的」悲劇英雄形象,作者熱情地贊頌了項羽的「果敢」、「豪邁」、「無畏」、「直言不諱」。「於是你在烏江,你完成了一個沒有舍棄誠信的男人的形象。」「你不朽,你最終戰勝了劉邦,以你的誠信,刺劉邦於後人的口碑之下!」作者於舊文中創新解——誠信,既尊重原作,又獨辟蹊徑,使人感到既熟悉又新奇。
(二)巧妙化用,故事新編
藉助教材原作,重新創設故事情境,進行故事新編。從名著中尋找「空隙」,擴展為富於想像性的空間,不僅需要有對原作的深入理解,而且需要「大膽假設」、合理虛構的精神。
2004年江蘇高考作文《〈孔雀東南飛〉新傳》根據作文要求「以『水的靈動,山的沉穩』為話題」對《孔雀東南飛》進行了大膽改造,把劉蘭芝比作水,焦仲卿比作山,「妾為水,君為山;水靈動,湛不變;山沉穩,色不堅」。文章對於相關古典文學資源的「活用」,對於虛擬情境的逼真描述,增添了故事的「說服力」與文學性。這樣的「故事新編」,妙在「似是而非」,難在「似非而是」,並且首先應在題意的「前提」下創造。就此而言,本文是成功的。
(三)巧妙採用,移花接木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作文的寫作材料有賴於平時的積累,但是考試時將教材內容進行移花接木,拿來「為我所用」,也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2002年湖南考生的作文《英雄愛國無敵》就選用了屈原、荊軻、文天祥等先哲面臨人生選擇時的壯舉來詮釋「選擇須無愧於天,無愧於心」這一中心論點,論據典型,說服力強。「披發行吟、形容枯槁的三閭大夫一聲悲嘆『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後便投身汨羅。那『鸞鳥鳳皇,日以遠兮』的無奈,『燕雀烏鵲,巢堂壇兮』的憤懣,令他只有選擇以死亡來樹立良知的威嚴與人性的雍容氣度。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變徵悲歌,同樣唱出了另一位絕命英雄荊軻的深沉選擇;『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文天祥更是『永留丹心照古今 』。
四、避免「堆砌材料」之嫌的幾招
在考前備考以及應考構思時,我們的總方針是,盡可能的佔有最多的材料。但是,真的要寫進文章中,還是必須先進行篩選、協調和組合。通常的做法是:
(一)多角度多領域舉例
如果選用的材料屬於同一領域,材料就顯得單一,或給人以堆砌之感,如能從不同角度舉例,例子的代表性、典型性就強得多了。2003年高考作文《眼前同一水,筆下情各異》分別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領域詮釋了同是H2O的「水」,在不同的人的筆下所呈現出的異樣的特色、寄寓的不同情懷。「水——李後主的不盡哀愁」「水——辛棄疾忠憤的希冀」「水——聞一多痛惡的丑惡」「水——朱自清心儀的美神」,而四個分論點,又都能緊緊抓住「感情影響著事物的認知」這一寫作重點進行。
(二)明引暗引相結合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語文從那古人口中娓娓道出;語文被當陽橋頭的張飛一聲吼出;語文從憂國憂民的范仲淹的筆端流出;語文在潯陽江頭的琵琶女琴弦上回盪。語文幫我們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體驗神奇,到景陽岡的青石上感受驚險;它讓我們深味『逝者如斯』的感概,『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憂愁,『對灑當歌,人生幾何』的無奈,『秋陽不散霜飛晚,留得殘荷聽雨聲』的蕭瑟-----」2000年高考作文《冷香飛上語文》立足課本,對課本的內容隨手拈來,或明引,或暗引。其化用、移用課本知識的功夫,顯然得益於對課本的認真學習和博聞強記,以及臨場的機智運用。
(三)例前例後有分析
簡單地羅列堆砌材料,很有可能與論點脫節,從而難以起到「據」的作用,因此,我們一定要留意論據與論點的粘合作用,千萬不能「以例代證」。2004年廣東省高考滿分作文《語言是溝通的鑰匙》就注意到在例前例後作分析,從而有力地說明了「語言是溝通的鑰匙」這一道理:「恰如其分的語言表達,利於友情的溝通。高適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與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都用優美的語言送走了友人,達到了友情的溝通。李白《蜀道難》一文中勸說友人歸來的語言精闢,達到了友情的溝通。從李白的『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友人便從言語中感受到友人的關懷,溝通也便到了心坎。溝通並不像白居易說的『此時無聲勝有聲』,它需要語言為它傳達彼此的關切。友情的溝通,需要語言的鑰匙」。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積累,是使文章內容充實的重要途徑。熟讀,熟記,熟用是積累的有效方法。作為老師,我們應引導學生從一向忽視的語文教材中,挖掘、儲備30-50個事例,並按不同話題的需要,重新組合現有的論據材料,或者將現有的比較典型的論據材料進行多角度的深入分析,使之滿足不同話題的論證需要,從而寫出有聲有色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