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喬布斯在作文中的應用
1、大膽改革、勇於創新:iTunes、iPod、iPad、Macintosh
2、超強的領導才能:「現實扭曲力場」個人魅力
3、完美主義回者答:流水線組裝時就算進一粒灰塵都要重裝
4、極簡主義者:生活簡單質朴,同時信仰佛教,不認為上帝永遠是對的
5、素食主義者:對飲食要求非常高,有極強的自製力
6、頑強:與癌症病魔做斗爭長達十年;被排擠出公司後也要再回來
7、對生命的領悟:把每一天當做人生最後一天來過、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飢,求知若渴)
8、極富創新力:「不要問人們需要什麼,他們永遠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除非你把產品放在他們眼前。」
Ⅱ 以極簡為題寫一篇800字作文
極簡主義(Minimalism),並不是現今所稱的簡約主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60年代專所興起的一個藝術派屬系,又可稱為「Minimal Art」,作為對抽象表現主義的反動而走向極至,以最原初的物自身或形式展示於觀者面前為表現方式,意圖消彌作者借著作品對觀者意識的壓迫性,極少化作品作為文本或符號形式出現時的暴力感,開放作品自身在藝術概念上的意像空間,讓觀者自主參與對作品的建構,
Ⅲ 關於極簡的作文800字數
視覺[編輯]
主條目:簡約藝術
視覺方面,極簡主義主張藝術作品不是作者自我表現內的方式,採用容簡單平凡的四邊形或立方消隱具體形像傳達意識的可能性,使用重復或均等分布的手法,物料方面則盡量減少加工,採用原物表裡原來質感為賣點。
音樂[編輯]
主條目:簡約音樂
音樂的極簡手法大多表現為重復的音節及最少的變化,以持續的低音、節奏或長音的方式暫停音樂演進(stasis)。除了正統音樂之外,也有不少搖滾樂、電子音樂、電影配樂、以至電子游戲背景音樂受到簡約風格的影響。
文學[編輯]
主條目:簡約文學
文學上的極簡主義表現為文字的節約性,以平鋪直敘的方式,減少華麗的詞藻,讓讀者主動參與內容成為文本角色,避免作者的主導對讀者解讀時出現的壓抑,此類文學主要以鬆散的文體,如生活絮語、散文編章甚至箴言或短句形式表現。
Ⅳ 關於極簡的作文高中
極簡主義(Minimalism),並不是現今所稱的簡約主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60年代所興起的一個藝術派內系,又可稱為「容Minimal Art」,作為對抽象表現主義的反動而走向極至,以最原初的物自身或形式展示於觀者面前為表現方式,意圖消彌作者借著作品對觀者意識的壓迫性,極少化作品作為文本或符號形式出現時的暴力感,開放作品自身在藝術概念上的意像空間,讓觀者自主參與對作品的建構,
Ⅳ 雷蒙德卡佛的極簡主義小說具有什麼特點
雷蒙德·卡佛是二復十世紀八制十年代美國重要的短篇小說作家,其獨樹一幟的小說風格被評論家們成為「極簡主義」風格。這種風格以形式上的極其簡練為最主要特色。而卡佛小說在內容上的特點往往被忽視,其以底層勞動人民生活為素材的特點亦是他的重要風格。而這種內容上的特點也同樣促成了形式上「極簡」特色的形成。從其前期和後期作品的比較中可以看出「極簡主義」在他作品中所經歷的一個發展變化。
短篇小說集《請你安靜些,好嗎?》(1976);《憤怒的季節》(1977);《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1981);《大教堂》(1983);《何方來電》(1988);《大象》(1988)。
Ⅵ 極簡主義生活方式是什麼
極簡主義生活方式,是抄對自身的再認識,對自由的再定義。
深入分析自己,首先了解什麼對自己最重要,然後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專注地追求,從而獲得最大幸福。
放棄不能帶來效用的物品,控制徒增煩惱的精神活動,簡單生活,從而獲得最大的精神自由。
Ⅶ 如何理解當代音樂的極簡主義
作曲家一般不會被風格束縛的,專業作曲家佔有選擇風格!所以專業作曲家的作品風格總是多樣的。斯特拉文斯基原始主義、新民族主義、新古典主義、序列都有;斯托克豪森序列、電子、偶然都做;蒂皮特後浪漫、多調性、泛調性、拼貼、新古典風格都存在。。。
阿沃·帕特阿沃·帕特(1935年9月11日-),是20世紀的愛沙尼亞作曲家。他的作品以合唱聖樂最為人所知。「神聖簡約主義」的主要作曲家之一。
出生地:愛沙尼亞
出生日期:1935年9月11日
看看人物生平(來自網路)
生於1935年的阿沃·帕特是愛沙尼亞首位獲得國際聲譽的作曲家。
愛沙尼亞——這個波羅的海小國在歷經八個世紀的被佔領歷史後,終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獲得獨立,帕特就生於這個短暫的獨立期間,國家旋即被蘇聯吞並,之後是近四年的德國佔領期,以及長達四十五年的蘇維埃加盟國時期——帕特在這個時期內成長與成熟。帕特按照義務徵兵制,曾入伍任一名軍鼓手。退伍之後(1957年)在愛沙尼亞電台和電視部干錄音工程師,長達十年,這個職位為他早期作麴生涯提供了經濟基礎。和許多社會主義作曲家一樣,他也投身大眾音樂領域——電影和戲劇配樂。加盟共和國時期,藝術的獨立性被置於黨的文藝政策指導之下。幸虧年輕一代作曲家有前輩艾勒(Heino Eller,1887-1970)指導,帕特1958年入塔林音樂學院師從艾勒。後來帕特滿懷感激地談到恩師:「他給我指出一條道路,但那是一條極為寬廣的道路,從不強迫我們按他的路子創作,一位極具人性、充滿活力的導師。」 帕特學業及畢業後(1963年)寫的第一批作品都是調性音樂,大多為鋼琴作品,帶有顯而易見的新古典主義風格,師法肖斯塔科維奇與普羅柯菲耶夫。為兒童合唱團和大型樂隊而作的康塔塔《我們的花園》曾獲蘇聯青年作曲家比賽的頭獎。六十年代,作曲家依據一些地下流傳的十二音技法樂譜和教本,演習序列技法,第一個成果是完成於1960年的《死亡名冊》(Nekrolog),該作也是愛沙尼亞音樂史上首部十二音作品。此後,帕特越來越傾向於先鋒技法,被官方視為危險人物,西方腐朽文化的盲從者。《第二交響曲》(1966年)使用大量非樂音和拼貼,震驚蘇聯樂壇。1968年創作的《信經》更由於是宗教體裁而遭禁。同時期,帕特對巴洛克音樂興趣濃厚,以巴赫的音名主題創作巴洛克風格的仿作,和刺耳的現代音樂形成對比(《第二交響曲》)。《信經》中採用了巴赫平均律第一首《C大調前奏曲》,這是帕特最鍾愛的素材。六十年代晚期,帕特陷入創作危機,覺得無法在先鋒技法中尋找到自己的聲音,或許更重要的是,無法體驗到信仰的共鳴。數年內,他幾乎中止了創作,轉而潛心研究格里高利聖詠和中世紀作曲家,如若斯坎、馬肖和奧克岡。這個創作枯竭期內的《第三交響曲》是一個過渡性的作品。1976年他寫出《致阿麗娜》(Für Alina)標志著作曲家創作新時期的開始,音樂風格煥然一新。下面這個《致阿麗娜》的譜例片斷顯示其主幹音為b小調主三和弦:帕特從中古元素以及三和弦中汲取到更新力量,他自己稱之為「Tintinnabuli」(鍾鳴作曲法),即回到最簡單基本的三音和弦,調性和聲的基石,但抽去了調性體系的功能,使之失去方向感,類似中古音樂那樣的平行級進。作曲家這樣描繪「Tintinnabuli」:「我使用盡可能少的元素,只有一到兩個聲部,將音樂建構在最原始質朴的素材上——三和弦,一種特殊的調性音樂。」在下面這個譜例中可以看出,是「鍾鳴作曲法」的幾種基本變化模式,主幹旋律音構成a小調三和弦:《致阿麗娜》是第一部採用該作曲法的作品,作曲家說:「這是採用新調色板的第一首作品,我在其中發現了一個三和弦系列,應用了一個不起眼而簡單的指導原則。」正如上面兩個譜例所示,這個「不起眼而簡單」的原則就是和弦不論如何變化倒置,都牢牢「固著」在三和弦上。此後鍾鳴作曲家成為作曲家每部作品的起點,往往有一個特定的三音和弦位於作品中心,就像一個信念或是鍾聲,回盪在整個作品中。帕特不但視該作曲法為自己的音樂表達,而且是一種解脫之道,一種拯救性的力量:「我在求索彷徨中進入這個領域,為的是探求我的生命、音樂和創作的答案。在我生命低谷的黑暗中,我似乎感覺一切都是外在而毫無意義,紛繁復雜的面貌令我困惑,我一定要尋求到一個統一,那個最重要的東西,我如何尋到?那個完美之物的軌跡變幻多樣,令無關緊要的瑣碎隨之散去。三和弦的三音就像鍾鳴,它很接近我心中的那個完美之物了」。音樂的技法和生命的體驗、一元信仰統合在一起。從這點而言,作曲家之後的所有作品皆帶有宗教觀念。事實表明,鍾鳴作曲法雖然樸素,但拓展空間很大,帕特以此寫出了個性迥異的豐富作品。作於1976-77年的一系列作品迅速確立了他的獨特聲音,如《紀念布里頓之歌》(Cantus in memoriam Benjamin Britten)、《兄弟》(Fratres)和《空白》(Tabula Rasa)。有論者把帕特歸於簡約派,甚至稱其為「宗教簡約派」(holy minimalism),但作曲家自己並不認同這點。他不像簡約派那樣採用大量重復段落,營造靜止、循環的感覺,其結構往往是變奏體,緩慢漸進,氣息悠長。進入八十年代,由於官方對其封殺得越來越緊,帕特幾乎找不到願意接納他作品的演出機構和音樂家,作曲家說:「幾乎是一夜之間,我失去了所有東方陣營的演奏家。」這其實是官方唯恐帕特的宗教音樂「流毒」太深,於是乾脆逼迫帕特出走西方。1980年,帕特只能攜全家移居西方。在美國,帕特被看作一個聖徒式的人物,崇拜者眾。這是帕特不願接受的,他說:「我只是一個作曲家。」作於1982年的《約翰受難曲》堪稱「鍾鳴作曲法」的集大成之作。該作的核心是三個疊置的五度(D–A–E–B),「鍾鳴作曲法」也開始運用於更多層面,一個基本的時值模式是:短促、中庸、漫長。速度也分為三種明顯不同的等級。八十年代後的作品大部分是合唱,但「鍾鳴作曲法」並沒有實質改變,作曲家將其和語調、半音進一步結合,晚近作品具有將歌詞和音樂分離的傾向。
個人作品
《死亡名冊》(Nekrolog) 1960年《第二交響曲》(1966年)《信經》《第三交響曲》《致阿麗娜》(Für Alina)1976年《兄弟》(Fratres)《空白》(Tabula Rasa)《約翰受難曲》(1982年)
簡約主義是現代音樂的最後堡壘,還講究音樂的邏輯性與有序性,由於音樂主要是簡單材料的重復,容易使聽眾進入冥想的狀態,也叫冥想音樂。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國的賴克、格拉斯等人。
Ⅷ 以極簡主義為話題作文
視覺[編輯]
主條目:簡約藝術
視覺方面,極簡主義主張藝術作品不是作者自我表專現的方式,採用簡單平凡的四邊屬形或立方消隱具體形像傳達意識的可能性,使用重復或均等分布的手法,物料方面則盡量減少加工,採用原物表裡原來質感為賣點。
音樂[編輯]
主條目:簡約音樂
音樂的極簡手法大多表現為重復的音節及最少的變化,以持續的低音、節奏或長音的方式暫停音樂演進(stasis)。除了正統音樂之外,也有不少搖滾樂、電子音樂、電影配樂、以至電子游戲背景音樂受到簡約風格的影響。
文學[編輯]
主條目:簡約文學
文學上的極簡主義表現為文字的節約性,以平鋪直敘的方式,減少華麗的詞藻,讓讀者主動參與內容成為文本角色,避免作者的主導對讀者解讀時出現的壓抑,此類文學主要以鬆散的文體,如生活絮語、散文編章甚至箴言或短句形式表現。
Ⅸ 正確對待雙十一和極簡主義議論文
在互聯網技術在不斷創造新的經濟模式時,傳統電視平台也正在尋找新回的合作機會,挖掘答龐大的觀眾群體背後所蘊藏的商業潛能。在大量的娛樂節目中,與嘉賓同款的服飾和裝備等,均可通過二維碼等方式實現即時購買。誠然,這是一個能夠打通不同平台的行之有效的辦法,也能夠為節目贏得更多的商業回報。
但是具有如此功利性和目的感的環節設定,不但將破壞心上節目的體驗感,還將影響公共電視台的社會效益的功能。《這就是生活》所力推的極簡主義正是對於這些弊端的一種平衡。作為一個致力於講述中國夢想、宣揚正能量的優秀平台,浙江衛視對於其節目有著嚴格的價值觀要求。極簡主義以其回歸生活本質的訴求成為了對於都市白領人群最具吸引力的生活方式。道明也正是因為其身上所具有的果敢、堅韌和男性氣質成為了節目中最成功的極簡主義代言人,贏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
這種極簡主義並不是要求嘉賓放棄正常的生活需求,而是盡量在相對少的資源中追求最大的效益。當眾人用簡陋的條件為劉語熙製作蛋糕、舉行慶生party時,暖暖的情誼和極簡主義的快樂不僅讓章魚女流下眼淚,也感染著電視機前的每一個人。
Ⅹ 佛系生活任務驅動型作文
佛系生活任務驅動型作文
雲淡風輕、渾不著意好不好?太好了,但必須守住一條:總得有走心的地方。
「油膩大叔」還沒走遠,「佛系青年」又刷屏了。您別誤會,跟宗教沒有任何關系,就是借這個符號,講一種怎麼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約車,司機到門口也行,自己走兩步也行;「雙11」,搶著也行搶不到也行;餓了,有啥吃啥,湊合就行;幹活,說我好也行,說不好也行……
無可無不可的「佛系」一夜風行,其實是擊中了現代社會的一個痛點:累。生活節奏快、事業追求高、精神壓力大成為常態,一看這文章,心裡激靈一下。哪怕扭過頭,扒拉兩口飯又改文案去了,活不成這樣,但也想給它點個贊,轉發一下。
朋友圈中,有一個干媒體的哥們的轉發打動了我:工作之外,真想這么干!——請注意,他也嚮往,但加了一個前提。
這讓我想起了喬布斯。同款牛仔褲、T恤衫,可能得有十幾條不止。臟了隨手一換就得,不在這方面花心思。可是,在工作上,一個細節不滿意,能把自己和下屬都折騰個半死。金庸筆下的張三豐也這樣,一件青道袍污穢不堪,人稱邋遢道人,但是大節大義不含糊。
雲淡風輕、渾不著意好不好?太好了,但必須守住一條:總得有走心的地方。處處不堅持,事事隨大流,那隻能是淹沒於人潮、迷失掉自我。
有所堅持之後的「佛系生活」,本質是斷舍離,是極簡主義,是聚焦。是心系做實驗把懷表擱鍋里煮,是撞上大樹還道歉,不拘小節,不理細務,是所求者大,是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到一點上,好求一針捅破天。
自然界中,也有「佛系動物」。比如老鷹和老虎,鷹立如睡,虎行似病,瞧著可隨意了,可是一旦鎖定目標,咔嚓一下,閃電一擊,也不睡了,也不病了,往往一下斃命。本質上也是抓大放小。如果真是啥也不用心,那是肯定通不過自然選擇的大剪刀的。脖子上掛餅不知道轉,只能餓死嘛。
除了堅持與隨意的辯證法,還有一層分寸感的道理。古人也好閑好從容,但講究「偷閑」,不從容,人生太急;太從容,生命浪費,其要在度。終日碌碌不是美好生活,但光輕輕鬆鬆、敲鑼打鼓,美好生活肯定也實現不了。
有人戲言,「佛系」也行,願做一個「斗戰勝佛系」青年。西行路上,那悟空會玩耍、敢擔當、勇打拚,做下偌大事業,此真有志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