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素材題目 > 葉芝作文素材

葉芝作文素材

發布時間:2021-01-24 07:59:11

高中作文800字 材料作文 人要有寬厚和強韌的精神

強則無懼,韌則無悔

因為強韌,黑暗的深海有了寄生魚生命的氣息;因為強韌,廣袤的沙漠有了駱駝刺倔強的身影;因為強韌,寒冷的南極有了帝企鵝高亢的鳴叫。強則無懼,韌則無悔,擁有強韌之心,命運便在自己手中。
「稜角先生」張奚若猛烈批判了蔣介石的獨裁專治,是剛強給了他當著蔣的面拂袖而去的勇氣,西方現代音樂教父昆西•瓊斯創造了黑人在音樂史上不朽的傳奇,是堅毅給了他以膚色為傲的勇氣,博爾特在短跑賽場上一展雄風,是不屈給了他稱霸短跑界的勇氣,沒有剛強,張奚若也許已與蔣介石集團同流合污,沒有堅毅,瓊斯也許還在為膚色自卑,沒有不屈,博爾特也許打破不了美國在百米賽跑上的蟬聯冠軍神話。
「強」是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對夢想的執著。縱使前路荊棘遍地,縱使四周黯然無光,擁有「強」的精神,便能無畏於風雨,無畏於黑暗,因為陽光自在內心,夢想相伴隨行。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曾說,生命中最亮的光芒不在於永不墜落,而在於墜落後能再度升起。「韌」或許說的就是這種境界吧。李連傑在拍完《少林寺》後,左腿嚴重骨折,但對未來的渴望讓他重返電影災幕;司徒雷登創了燕京大學後,經費一度短缺,但對教育的執著讓燕大最終得以「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務」。 「韌」象徵的是一種生命的韌度,就像彈簧一樣,也許頭上百斤重,但心中的信念只有一個:我必然會再度彈起。正是有了生命的韌度,李連傑才得以成為世界巨星,正是有了生命的韌度,司徒雷登才因治學有方而成了中國人民永遠的朋友。
韌則無悔,有了「韌」的態度,便會風雨兼程,便會奮力拚搏。任憑櫛風沐雨,能為夢想而戰便無悔於心,任憑世事變遷,能在跌倒後爬起便無悔於己。
汶川大地震中,全國人民強韌的精神讓世界感動,三鹿奶粉事件後,國務院強硬的措施讓百姓深感安慰,奧運會成功後,張藝媒團隊堅韌的品格讓黑夜為之閃耀。強韌之心,就能在困境中勇往直前,強韌之心,就能讓社會更加和諧多彩。
魯迅先生常常以象自喻,因為他欣賞的那種強韌的精神,強則無懼,韌則無悔。做一隻強韌的小白象吧,一步一步踏在厚實的土地上,慢慢地,向著前方堅定前行。

學習一隻象

先輩仁人贊象者甚多,當年多爾袞就曾以象之忠於主人諷刺過叛明降清的臣子,而文學大家魯迅先生更是以象自喻,欣賞其寬厚堅韌。思往者,追來者,吾願學象以善己身。
學習一隻象,學習寬厚,學習昂然以面對挑戰。魯迅先生說:「皮要厚,流點血刺激一下也不要緊。」信然。紀伯倫有言:偉大的人都有兩顆心,一顆在滴血,一顆在寬容。這說的就是面對挫折仍寬厚心安的道理,可見寬厚之美德是東西哲人所共同推崇的大智慧。史鐵生年輕時即遭不幸而無法行走,卻依然堅強地寫作,啟人智慧,發人深思。他用病痛的身體說出了生活的明朗與歡樂,用積極睿智的語言照亮了健全者日益幽暗的內心。「這世上眼淚太多,你不會懂得」,葉芝的話在不斷回響。用眼淚只能祭奠曾經的哀傷,唯有學習象的寬厚包容才能使人獲得戰勝挫折的勇氣。
學習一隻象,學習強韌,學習堅強以樂觀前行。象是永遠強韌地慢慢行走的,人也莫不應如此。你不習慣黑夜,但黑夜每天適時而來,你慢慢行走,白晝也就到了;你害怕冬天的寒冷,但冬天仍會延續,你慢慢行走,春天還會遠嗎?帶著強韌生活,暫時的不快算不了什麼,世界氤氳迷茫,可終會有曙光。戰勝了韓國傳奇棋手李昌鎬,獲得中國首個「三冠王」稱號的古力賽後發表感言,說他永遠記得父親曾鼓勵過他的一句話:無論身上的包袱有多重,搖搖晃晃也要站起來,繼續趕路!人生就是這樣。「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學習象一樣強韌地慢慢行走,終有一天會到達夢想的終點。
「你不要離開,真的勇士是永不言棄的!」這是《功夫熊貓》里一句深深打動過我的台詞。高三的生活只剩下計時牌上跳動的兩位數,此時此刻,讓我們學習一隻象,昂然面對挑戰,堅強前行,今年的六月,定會收獲屬於我們的輝煌。
學習一隻象,在時光流淌的長河裡,帶著寬厚與強韌一路放歌前行,乘著不系之舟的我們,終會迎來最後的月朗風清,花好月圓。
學習一隻象,前行!

❷ 馬上就要中考了,請大家提供一些語文和英語的吸引人的作文素材~

記敘文寫作
一、 多角度寫實,避免空洞
1、 調動多種感官,運用藝術通感。
(1)、運用多種感官:
《雨讓我陶醉》文中
「雨落在地上,「開」出朵朵美麗的花,美極了。落在葉子上的雨形成小水珠,那些小水珠啊,活潑地舞動身體,在葉片上旋轉滑步。葉片經過雨的洗滌顯得更加翠綠,彷彿那「綠」要順著葉芝滴下來。(視覺)
噓,閉上眼睛聽那雨聲!那是天使在歌唱,那歌聲悠揚婉轉,乃至心也跟著跳躍,跟著舞動。盡情地接受雨的祝福吧!(聽覺)
咦,一股清幽的泥土香味隨著呼吸進入身體,融化在心裡,舒服極了,身體彷彿在清香里拂動,正飄向天空,遨遊星河。」(嗅覺)(感覺)
(2)、 運用藝術通感
《荷塘月色》文中
「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借用聽覺之感寫嗅覺。
2、 正面側面相結合
例:《醉人的「紅辣椒」》中「那是1988年春意正濃的一個上午,寫稿寫累了,我打開電視機想輕松一下。嘿,好棒,著名作曲家徐沛東正在講歌曲創作呢!他的那句頗有魅力的『『牛鈴搖春光」,曾幾度把我搖回到童年故鄉的春光里去;牛鈴在綠色的野上丁當作響,讓人流連忘返。這回可得好好聽聽他的經驗之談了。但是——忽然,我的眼前閃出一片紅光來——是一群紅辣椒打扮的姑娘,一陣風似的在電視屏幕上向我撲過來。這一撲,可把徐沛東的音容笑貌全給撲沒了。(用作曲家徐沛東的音樂魅力來鋪墊側面襯托紅辣椒姑娘優美迷人的舞姿)
她們的頭巾是紅的,衣衫是紅的,水褲是紅的,連鞋襪也是紅的。這使我早在童年時代就被一個個剛下轎的新媳婦們的紅衣服染紅的心,又歡動起來。(正面寫姑娘們眩目的美)
3、 環境烘托,景物渲染
例:《守歲》中 「 「啪——」一聲輕輕的炸響驚醒了我,我強睜開眼。堂屋中央,一個風乾的大樹樁下,正燃著紅彤彤的半邊火球,沒有火苗,沒有煙霧。
『噗——』火旁的瓦壺呼啦呼啦地響了,像千軍萬馬在奔突;冒出的開水,濺在火灰上,騰起的滾滾熱氣和著白色的煙霧和灰燼,翻滾著湧向屋頂。「
「幾聲巨大的震天雷後,「劈里啪啦劈里啪啦」,鞭炮聲接連不斷,滿世界都沸騰了。空氣中氤氳著火葯濃郁的芳香,我們跑著跳著去撿那些未炸的鞭炮,去挨家挨戶地拜年。環境描寫突出新年的喜慶歡快。
4、 虛實結合
關於他的傳說可多著哩!
說他見山則喜,離山則憂,出了山就像丟了魂兒。可一進山呢,能對山石說話,跟草木談心,對著山花唱曲曲兒。
說他能懂禽言獸語,鳥兒跟他解悶,山羊跟他談心,小兔子也肯依他睡一大覺,連熊瞎子見了他還要作個揖呢!
說是有一年起了山火,他奮力去撲,自己也成了火人兒,還在拚命撲火,正好一場山雨傾盆似的澆了下來,澆滅了山火,也把他淋成了個水人兒。他一摸下巴,鬍子沒了,笑道:「嘿,又年輕了十歲!」

5、時空變化寫
例:宗璞的《二月蘭》中寫童年在清華屋旁小溪邊的二月蘭,斯諾墓所在的小山後面的二月蘭,我家附近的二月蘭。(空間轉換)
「因為病,因為懶,常幾日不出房門。整個春天花開花謝,來去匆匆,有的便不得見。卻總見二月蘭不動聲色地開在那裡,似乎隨時在等候,問一句:「你好些嗎?」
又是一次小病後,在園中行走。忽覺綠色滿眼,已為遮蔽炎熱作準備。走到二月蘭的領地時,不見花朵,只剩下綠色直連到松牆。好像原有一大張絢爛的彩畫,現在掀過去了,捲起來了,放在什麼地方,以待來年。(時間變化)
5、 天氣變化
如寫柳樹,寫陰雨天時的柳,再寫麗日時的柳,就會更全面地展示柳的風姿
6、 點面結合
一場爭論
三(2)班的教室可真熱鬧,老遠就聽見嘰嘰喳喳的吵嚷聲。我是個愛看熱鬧的人,一聽到那兒有聲,便徑直跑了進去。
今天三(2)班成了「女兒國」了,全班的女生都在。有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有的乾脆坐在桌子上,占據著有利的地勢,真有點泰山壓頂的氣勢。她們在議論什麼呢?原來期中考試成績公布了,班上的前10名都是男生,「女才子」劉婷婷才排了個第11名,這下可炸營了。男生們得意洋洋,女生們垂頭喪氣。
面容清瘦的李梅嘟嘟囔囔地說:「上小學的時候,我們班的女生都比男生強,可一到中學就不行了。腦子越來越笨,成績越來越差;男生步步提高,我們節節後退,可惜,我不是個男的。唉!」說著,她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口齒清楚、聲音清脆的班長張煒不同意她的看法,說:「我們之所以不如男生,並不是自己的腦子笨,而是不努力,一天到晚就想著穿著打扮,眼睛專愛看別人的新衣服,真沒出息!」
愛打扮的麗麗不願意聽了:「有錢不買新衣服,難道穿得破破爛爛好?哼!」說完,她聳了聳鼻子,還扭了一下屁股,逗得大夥兒哈哈大笑。
7、 運用想像聯想
在坪壩上競賽的場面最壯闊,「沙場秋點兵」或者能有那種氣派。不,陣容相似,熱鬧不夠。那是盛大的節日賽會的場面。只要想想,天地是廠房,深谷是車間,幕天席地,群山環拱,世界上哪個地方哪個紡織廠有那樣的規模呢?你看,整齊的紡車行列,精神飽滿的競賽者隊伍。一聲號令,百車齊鳴, 別的不說,只那嗡嗡的響聲就有飛機場上機群起飛的氣勢。哪裡是競賽,是萬馬奔騰,在共同完成一項戰斗任務。《記一輛紡車》
8、 運用寫人的四種典型描寫方法
我想他大概不會聽我說話吧,要不然,他怎麼會如此機械,自始至終連看也不看我一眼!於是,我感到有一種莫名的悲哀。(心理)
他靜靜地看著我,吃驚、疑惑、不安寫滿了他的眸子。他的唇張了幾下,卻不見有一個字從唇邊滑落。他的喉結抖了幾抖,終於擠出一句話:「你怎麼不說話了?怎麼不說說學校的情況?怎麼不說那個姚明和蘇有朋了?」(神態動作語言) 選自《懂你》
9、 動靜結合
街上的柳樹像病了似的,一動也懶得動,在枝上打著卷。(靜)。銅鐵鋪里發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單調的叮叮當當。(動)
10、 化大為小
如《開端》一題,很大,要會化小,具體到某一方面的開端,如勇敢,自信、堅強、體貼父母等,就引起你變化的某件事寫起,就不會泛泛來寫,以致空洞。
二、 怎樣使語言生動形象

一篇好的文章,不僅意境深遠,而且語言精妙、富有文采,令人百讀不厭。而有的文章,雖然有好的立意和構思,但因為語言無味,不能給人以形象的直感,也難以成為別人愛看的佳作。因此,提高我們的語言表達力,對於提高文章的可讀性至關重要。怎樣才能使語言形象生動呢?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用形象描寫代替抽象交代
請比較下面兩個句子。
(1)繁忙的工作過後,女孩也開始有些想家了。
(2)繁忙的工作過後,女孩喜歡一個人爬上頂樓,面對家的方向,去讀雁陣、夕陽。(顏文靜《尋人啟事》)
兩句話雖然都是表達「女孩兒想家了」 句(1)只是交代, 「想家」是抽象的、模糊的,
而句(2)是通過女孩「一個人爬上頂樓,面對家 的方向,去讀雁陣、夕陽」的具體形象來表現 「想家」,這樣的「想家」就具體可感。尤其 是「雁陣、夕陽」的意象,蘊蓄了思念縈懷、 感傷別離的孤獨感、凄涼感,很容易使人想起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斷送一生憔悴,只消幾個黃昏」等等詩句,所以紿人的印 象特別深刻。•平時我們的口語中也有很多類似 的例子,比如說一個人「貪婪」,我們用「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來表達,說一個人沒有 血性,用「三錐子扎不出血來」等等,都是用 形象代替抽象的例子。 用形象代替抽象,恰當地選用修辭方法是一 個重要方面。請看下面幾例:
(3) 這個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的,彷彿一隻蒼鷹展著翼翅浮在天宇中一 般。(朱自清《綠》)
(4)梅雨河閃閃的綠色招引著我們。(同上)
(5)一匹英國馬在馬爾斯廣場跑一圈只消四分鍾,昨天它圍著喬治小姐跑上一圈,整整用了五分鍾。(法•莫魯阿《三仲馬》)
例(3)通過形象的比喻,使亭子的形狀和氣勢如在眼前。例④用「招引」不用「吸引」,把梅雨潭閃閃的綠色人格化,使抽象事物有了生命。例(5)通過誇張使喬治小姐的形體形象牢牢地印在讀者的腦海里。修辭的巧妙運用,能突出事物的主體特徵,化抽象為具體,化模糊為清晰,狀難寫之物如在眼前,對增強語言的形象生動性很有幫助。
2、用詞精當,力求傳神
用詞精當,以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首先是用詞准確。法國小說家福樓拜說: 「我們不論描寫什麼事物,要表現它,唯有一個名詞;要賦予它運動,唯有一個動詞;要得到它的性質,唯有一個形容詞。」寫作中,我們只有找到這「唯有」的「一個」詞,才算精當,才能傳神。魯迅的短篇小說《葯》中,當華老栓夫婦准備買人血饅頭時,作者寫道: 「華大媽在枕頭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錢,交給老栓……」。 「掏」字用得好,它寫出了華大媽對這一包洋錢的珍惜。這辛勤的血汗錢來之不易,一定放得比較嚴實,那是非「掏」不可的。如果把「掏」換成 「拿」或「摸」,那意味就相去甚遠了。
再看下面的句子: 「火更大了,煙彌漫在整個房間里,通紅的火舌要舔著樓板了。」 其中「火舌」就比「火苗」或「火焰」更准確更形象。一個「舔」字,則更生動地寫出了火焰將要燃著樓板的情景,給人以形象具體的感受。
除了准確之外,要使語言形象生動,還要注意化靜為動,化無形為有形,讓語言活起來。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支紅杏出牆來。」並沒有特殊行動的詞語,但我們感到它很生動,就是因為作者把無形的、無生命的東西當作有形的、有生命的東西來寫,給人以形象、生動的效果
避免用詞的重復、單調,也是取得生動效果的一個方法,請看一段描寫節日禮花的文章:
「剎那間,廣場上空百花齊放,有的如鴻雁飛舞,有的像鋼花四濺,有的似麥穗盪漾。這光彩奪目的景象,宛如一千隻孔雀開屏。」「如」 「像」 「似」 「宛如」,這幾個動詞在表意上沒有什麼區別,但作者在這里變幻使用就使得文章用詞富於變化,避免單調,從而增強了文章的生動性。
3、繪形繪聲繪色的方法
這種寫法是要把自然中的聲響,物體的形狀與色彩具體寫出來,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受。陀思妥耶夫斯基舉過這樣一個例子,他說: 「有個小銀圓落在地上」,這個句子不夠好,應該寫成「有個小銀圓,從桌上滾了下來,在地上丁丁鐺鐺的跳著。」(轉引秦牧《語林采英》)這就繪形繪聲了;劉白羽的《長江三峽》中寫瞿塘峽,就主要運用了這種手法: 「……瞿塘峽中依然激流澎湃,濤如雷鳴,江面形成無數漩渦。船從漩渦中沖過,只聽得一片嘩啦啦的水聲。」 「……烏沉沉的雲霧突然隱去,峽頂上一道藍天,浮著幾小片金色浮雲,一注陽光像閃電樣落在左邊峭壁上。」作者通過繪聲繪色的手法,極力描寫三峽山勢的峭拔、水勢的兇猛,使人如臨其境,驚心動魄,給人以形象真實的感覺。
4、運用隱語
這里所說的隱語有點類似於『修辭中的諱飾或婉曲,也有點類似於謎底比較明白的謎語。比如我們不說「時值九月」,而說「菊花吐蕊的時候」;不說「太陽快落山了」,而說「太陽在吻西邊的山頭了」;不說「大樹已經枯萎」,而說「大樹已失去了青春」;不說「生命的老年」,而說「生命的夕陽」等等。這些話意不淺露,語不窮盡,透露著語言的智慧。下面是當代詩人鄭成義的一段自我介紹,由於運用了隱語,頗具情趣:「倘若倒回四十歲,我年方十八。落在浙江山地,移在上海廠中。只因根底太淺,老不成材,平均四年才萌一葉——最新的兩片是寧夏出版的《萬弦琴》和上海出版的《湖島》。」作者沒有直白地介紹自己的年齡、籍貫、履歷及創作情況,而。是謎語似的訴諸讀者,避免了老生常談,給人生動活潑、耳目一新的感覺。
5、把句子寫得俏皮些
文章過於嚴肅,免不了給人以沉重感和壓抑感;而來點幽默,講點俏皮的話,不僅讀起來感到活潑有趣,而且使文章形象生動,富有文采。請看王鋒的散文《家添小壯丁》中開頭的片段:
「2001年歲末,一個晴朗的日子,隨著一聲不算洪亮的啼哭,家裡人平均升了一輩,很榮幸,我也榮升為舅舅了。……小傢伙可不管這些,嘴巴撇成瓢狀,扯開喉嚨只管哭他的。我想男子漢大丈夫有淚不輕彈,看他都嚎上了,定有什麼傷心事!姐姐哄著抱起來,小傢伙像知道事似的張開小嘴,四處尋找「食堂」;喉嚨還急急地發出「哼哼」的聲音,原來餓了,看他那副吃相,沒准兒前世生活在20世紀60年代吧!」
作者誇張性的用詞、超前性的溝通,使文章具有了特有的氛圍和情調。讀著這樣的文字,你一定會忍俊不禁。再如三毛(似曾相識燕歸來》中,不說「無風」,卻俏皮地說「風,不知躲到哪裡睡覺去了」;不說「屋裡盡是塵土垃圾」,卻幽默地寫道: 「還有塵和垃圾,都比光有本事,光都不能到,它卻每時都能光臨寒舍。」環境如此惡劣,卻寫得如此輕松,展示了作者獨特的個性魅力和創新能力,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古人說:「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又說: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章的器
具是語言文字,因為它是描繪景物、塑造形象的唯一材料。因此,我們必須重視語言文字的
學習和鍛煉,學會使用語言文字的技巧。力求使語言形象生動,從而使我們的文章意味無
窮,大放異彩。
三、靈活的整體表現手法,給文章添彩
1、 先抑後揚
例文:
臭 菊
內蒙古 柔立新
小時候,我跟爸爸跑遍了大半個中國。在這花的國土上,我見過雍容華貴的牡丹,清高多姿的荷花,更見過神秘的曇花,如血的杜鵑,但這些花幾乎都沒給我留下什麼印象,日子久了便漸漸淡忘了;倒是去年暑假,我在二姨家度假,那北國土地上到處可見的、普通的臭菊,使我終生難忘它。
那是去年八月,我應二姨邀請。到烏爾旗汗鎮去度假。
走進二姨家院子,滿眼都是花:寬敞的大院兩旁整齊地種著各種花,只有中間留著一條狹窄的通道:我向來喜歡花,不禁蹲下身來看:金絲荷葉在清風中顫動著纖枝媚骨,虞美人花也嬌滴滴地看著太陽……可我很快地發現這些花只種了有數的幾棵,其餘大都是臭菊:更大的葉子,舉著小小的深紅
色的花朵,同別的花相比,不消說遜色多了。二姨見我看花,對我說: 「這都是你二姨父種的:」噢!是那個「憨老頭」,我想怪不得,凈種些破花;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二姨父的樣子。
我只見過二姨父幾面,那都是過年時他到姥姥家拜年時見到的。他是烏爾旗汗林業局財務科科長。在我印象中,他永遠穿一件灰色中山裝,裹著他矮小的身子,臉上過早地堆滿了皺紋,看上去比我爸爸還老許多。他姓韓,可我的那些姨父們總喊他「老憨」,言外之意人人明白。我也覺得他確實有些「憨」。比如有一次過年,幾位姨父一起喝酒,四姨父對他說:「聽說你們那林業局有許多樺樹皮,下回來帶點兒吧?」這點小事,對他來說只消一句話就辦得成的,他卻吭哧半天才說:「等再發了票我一定給你買,現在不行,
是公家的。」——聽聽,有多憨!弄得姨父們都瞧不起他。我呢,從此,背地裡叫他「憨老頭」了。
稱他「憨老頭」,確實不冤枉他。就說他家吧,他在那也算個不小的官兒,林場里有許多木頭,可他家裡連件像樣的傢具都沒有。不過,他對我倒蠻好,我也覺得他為人誠心、朴實,很敬重他。
二姨父很喜歡臭菊,沒事就澆水,沒完沒了地擺弄。我很不理解他為什麼喜歡這普普通通的臭菊。瞧,深紅的顏色,小小的花,那樣的幾片花瓣,一點兒也不起眼。別的花經常招蜂引蝶,卻從未見過一隻蛾子在臭菊上落過。我聞了聞,呀!什麼味,不香不說,還難聞著呢,怪不得叫「臭菊」!我問二姨父為什麼喜歡這花,他笑著說: 「自己想想看。」哼!這「憨老頭」!
不久,不知為什麼,院里的花生了許多小白蟲子,它們附在花的葉子上,吸著液汁,密密麻麻的,讓人討厭。盡管我經常用水澆它們,白蟲子卻總是有增無減。漸漸地,嬌艷的虞美人花枯萎了,金絲荷葉再也無力生出一個個小小的花苞。但是,我驚奇地發現,滿園臭菊竟沒有一棵染上蟲子的,它們越開越艷,花也越開越多了。我問二姨父為什麼,他仍笑笑說:「自己想想看。」哼!這「憨老頭」,一定是自己也不知道。
一天,二姨父下班回來,臉色沉沉的,進院就一動不動地蹲在花旁,兩眼死死盯著怒放的臭菊,後來又來了幾位客人,大家都勸他想開點。從他們的談話中,我明白了,前幾天二姨父的幾位領導以開會為由,用公款遊山玩水,卻要他給報銷。他認為不合法,沒報。沒想到今天領導就宣布因工作需要,調二姨父到「計生辦」,我雖笑二姨父太憨,但又覺得他做得對,所以客人一走,我就去安慰他。
我正不知說什麼好,二姨父開口了:「立新,喜歡這花嗎?」我未置可否,他又說:「以前你問我這花為什麼不長蟲子,現在我告訴你,就因為它有與眾不同的香味。別的花香招來的有蝴蝶、蜜蜂,更易招來蟲子。可它,憑自己獨特的香味,使蟲子敬而遠之。」我心裡一動,一下子明白了許多。是的,臭菊靠自己與眾不同的香味保持自己的清高,同時也因為它敢於保留這獨特的香味而受人歧視,甚至被人稱為「臭菊」,這是何等不公平!我忽然覺得二姨父不正像這臭菊嗎?今天,像二姨父這樣的人又何止少數?他們雖然可能被
人瞧不起,甚至受打擊,但我相信歷史總有一天會做出公正的判決的。
第二天早起,下了很重的霜,遭蟲劫後,倖存的花都無精打采地耷拉著腦袋,只有臭菊,同往常一樣傲然挺立,花紅得更耀眼了。這花是不畏嚴寒的!
二姨父出來了,神情同往常一樣,見我盯著他,憨憨地一笑:「到哪都是一樣工作:」他走了,向著初升的太陽,他的背影在我眼裡第一次這么高大:
太陽升起來了,霜總要退的:
我望著臭菊花,它們仍舊那樣不嬌不媚,不卑不亢。霜在它面前失去了威力。多麼頑強的菊花呵!
暑假後,我特意向二姨要了許多花籽。但願臭菊能開遍人間。
我愛臭菊,我更愛具有臭菊性格的人。
2、 對比反襯
萌 芽
在院子里乘涼,老是看見鄰家一個小男孩吃葡萄時把葡萄核埋在一個裝滿土的花盆裡。起先,我並不在意,看久了,便問:「你怎麼老把葡萄核埋在花盆裡?」
「我想種出葡萄來。」他頭都不抬。
「可種葡萄是用葡萄藤插栽呀,你這樣種不出來的。」
「知道。」
「那你干嗎還這樣?」我好奇了。
「種葡萄非要用葡萄藤嗎?我想創造奇跡。」孩子抬起頭,眼裡貯滿了希望。
過後,總看見男孩精心地為他種下的葡萄澆水,然後就蹲在花盆前發呆,眼中凈是希望,以至於院子里其他小孩叫他去玩,他也不理。顯然,他沉浸在他的希望里。
男孩的家長幾天後才發現男孩的古怪。這天,家裡正好醬油用完了,男孩正蹲在門外,他父親叫他買醬油,連叫了幾聲,沒人應,出去一看,發現男孩獃獃地蹲在花盆前,父親便說:「你蹲在這里干什麼?叫你幾聲都聽不見,你心到哪去了?買醬油去!」說著,便遞錢給了孩子。
過了很久,男孩還沒把醬油買回來,孩子的父親慌了,忙走出去。一出門,就見孩子還蹲在門口的花盆前,手裡捏著他給的錢。
孩子的父親生氣了,過去一把扯著孩子的手,呵斥道:「你怎麼搞的?叫你去買醬油,你還死在這里?」
孩子的心思還在花盆裡,葡萄核埋進去很久了,還沒發芽,孩子有些失望了,他說:「我在想,這葡萄怎麼不發芽?」
孩子的父親聽了,更氣了,大聲說: 「以前就跟你說過,你這樣做沒用,你真是執迷不悟。」說著打了孩子一個耳光,並舉起花盆,把它摔碎了。
孩子看著滿地的泥土與碎片,哭了。
男孩畢竟還小,他在沉默了幾天後,又恢復了以往的活潑,又開始和院里的小孩一起玩
一星期後,也在乘涼的時候,我看見院里的一個女孩吃葡萄時也把葡萄核埋在花盆裡。我想過去告訴她葡萄核長不出葡萄,但還沒等我過去,男孩也看見了,男孩走了過去,跟女孩說:「你怎麼老把葡萄核埋在花盆裡?」
「我想種出葡萄來。」
「種葡萄要用葡萄藤插栽,你這樣種不出的。」
「知道。」
「那你干嗎還這樣?」
「種葡萄非要用葡萄藤嗎?我想創造奇跡。」女孩抬起頭,眼裡貯滿了希望。
「真的.你這樣做沒用.我以前也這樣做過,沒用的。」
「種下去要每天澆水,你知道嗎?」
男孩點點頭,張開嘴,還想說什麼,但什麼也沒說就跑回屋子。
幾天後,女孩的花盆裡居然長出嫩嫩的葡萄藤來,女孩開心極了。我看見她把院子里的小孩都叫去看,也叫了男孩,但男孩沒去,男孩在一群孩子圍著花盆時,一個人躲在一邊流淚了。
我看見男孩流淚,走過去,我說:「你怎麼在這里流淚?」
男孩說「葡萄藤是女孩的父親插下去的,我看見了。」
男孩又說「她父親真好。」說著,男孩嗚嗚地哭了。
3、 標題設喻,一線串文
例文: 母愛是一根穿針線
尤天晨
母親為兒子整理衣服時,發現兒子襯衣袖子上的紐扣松動了。
她決定給兒子釘一下。
兒子很年輕,卻已是一名聲譽日隆的作家。天賦和勤奮成就了他的今天。母親因此而驕傲——她是作家的母親!
屋子裡很靜,只有兒子敲擊鍵盤的嘀嘀嗒嗒聲,為他行雲流水的文字伴奏。母親能從兒子的神態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湧。她在抽屜里找針線時,不敢弄出一點聲響,惟恐打擾了兒子。還好,母親發現了一個線管,針就插在線管上。她把它們取出來,輕輕推好抽屜。
可她遇到了麻煩,當年的綉花女連針也穿不上了。一個月前她還穿針引線縫被子,現在明明看見針孔在那兒,就是穿不進。
她不相信視力下降得這么厲害。再次把線頭伸進嘴裡濡濕,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細,再次抬起手臂,讓眼睛與針的距離最近,再試一次。
-----還是失敗。
再試……
線仍未穿進針眼裡。
兒子在對文章進行後期排版,他從顯示屏上看見反射過來的母親,怔住了。他忽然覺得自己就是那根縫衣針,雖然與母親朝夕相處,可他的心卻被沒完沒了的文章堵死了。母親的絲線在他這里已找不到進出的「孔」,可她還是不甘放棄。
兒子的眼睛熱了。他這才想起許久不曾和母親交流過感情,也沒關心過她的衣食起居了。
媽,我來幫你。兒子離開電腦,只一剎那,絲線穿針而過。母親笑紋如花,用心為兒子釘起紐扣來,像在縫合一個美麗的夢。
兒子知道今後該怎麼做了。因為,母親很容易滿足,比如,只是幫她穿一根針,實現她為你釘一顆紐扣的願望,使她付出的愛暢通無阻。如此簡單

❸ 求5篇近幾年的高考優秀作文

<一>
上海08年高考唯一的一篇滿分作文

他們

在城市盡頭,沒有繁華的街市,閃亮的霓虹;在城市的盡頭,只有破舊的棚戶區,有飽經生活風霜的生命;在城市的盡頭,有他們這樣一群人。

讓我怎樣稱呼他們?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農民子弟?亦或是農民工二代?不,我不想用這些冰冷的名字稱呼他們,我多想叫著他們帶著泥土氣的乳名,拉著他們的小手,走近他們的生活……

他們從小生長在故鄉的青山綠水中,純潔的靈魂在田野里抽穗拔節。在山野的風中,他們奔跑著,憧憬著。風從田野中吹過,吹進了城市,為了生計,為了未來,他們跟從父母來到了城市,在城市的盡頭紮下了根。於是習慣了青山綠水的雙眸第一次觸碰到了高樓大廈、車水馬龍。他們不知道怎樣穿過六車道的馬路,小小的手指怎麼也數不清寫字樓的層數。繁華的現代文明不曾給他們帶來任何快樂,這一次,卻在心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跡。

他們背起書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可是卻在「城市人」異樣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戶口與暫住證的區別。他們都是父母心頭的寶啊!卻過早地承擔了不屬於這個年齡的負擔。

放學回家,他們做好簡單的晚飯,父母還在工地或菜場上勞作;午夜醒來,淚眼中城裡的星空沒有家鄉的明亮;悄悄許願,希望明天他們的打工子弟小學不會因交不出電費而被查封……

然而,在他們日益長高的身體上,我看到了他們的成長。記得一位記者問一個打工子弟學校的孩子,學成後是否會回到家鄉時,小姑娘毫不猶豫地說:當然,一定回去!那一刻,我差點落下淚來,為他們的成長。

記得那年春晚他們稚氣的宣言:「我們的學校很小,但我們的成績不差」「我們不和城裡的孩子比爸爸」「北京的2008,也是我們的2008!」他們逐漸成熟,告別昨天的羞怯,開始迎接新的一天。

雖然,他們還在為不多的學費而苦惱;雖然,學校還是交不上水電費;雖然,還有好多體制還不夠完善……雖然有好多個「雖然」,但是,只有一個「但是」就足夠了,已經有好多視線轉向他們,他們正在茁壯地成長。

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盡頭,照亮了他們的生活。

他們,終將會成為我們。

閱卷老師點評:

滿分作文有五大優點,首先,作文將民工子女的生存狀態很真實地描繪出來,從農村到城市經歷的不自然、不適應,再到他們心態的逐漸成熟,讓人感受到一個真實存在的群體;其次,作文的文字很流暢,可以看出考生具有一定的閱讀積累,但是並無炫耀,恰如其分地表現了自己的情感和視野,文字和主題很匹配;第三,總體上看作文表達了作者對同齡人的同情、關注和企盼,言為心聲,也正是作文題目要求的體現;第四,這篇文章的描寫非常細膩,「小小的手指怎麼也數不清寫字樓的層數」;最後,文章關鍵還寫出農民工子女的變化,「他們,終將會成為我們」,考生沒有一味抱怨,寫出了變化和希望。
<二>
2008年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感受鄉村》

初以為,鄉村便是童話的樂園。它褪去了城市的浮華,洗盡了塵世的繁雜。它也許是梵高畫布上的阿爾,有明鏡般純粹的藍天,有油彩般絢爛的花海,那金黃的向日葵在陽光的哺育下長出希望的種子;它也許是陶潛詩中的田園,在霧氣迷濛中演繹著仙侶的故事,斜斜的日光輕灑,便是悠然游然。

那隻是詩中畫中的鄉村,當我們真實的走進鄉村,用心去感知鄉村,便會發現,我們的鄉村在經歷著苦痛。那裡也有陽光,那陽光不是溫暖而是毒辣地炙烤著這片土地。遠望去,土地上那個佝僂的背影,在朝夕間,在春秋中,在這片土地上耗盡心力。他在這片土地上成長,他的汗水滋養了這片土地;他在這片土地上學會堅強,他的腳步堅實了這片土地;他生於黃土又歸於黃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風暴來了,他的心如那田間搖曳的莊稼般顫動,他的淚水在他滿是溝壑的臉頰上縱橫,如那淹沒田間的水,層層漫過他的心田,浸沒他的呼息。乾旱來了,莊稼如他枯瘦的身體一般搖墜,他看不到希望,看不到豐收,他混沌的眼乾涸空洞。

他們也有快樂的時候,只是這種幸福彷彿如此卑微。他們最大的幸福就是豐收,飽滿的穀粒彷彿是一粒粒珠寶,他們的眼角笑成了月牙。他們最渴望的生活便是風調雨順,他們只想也只要這樣平凡的生活。

這樣的鄉村會不會讓我們感到失望,當我們面對這樣的圖景?而其實,鄉村正因這份殘酷的美麗而更見真實。感受鄉村,別總是做一個悠閑的觀光者,在體味它的寧靜與純凈的同時,給它的苦痛多一點目光,給它的辛苦多一點理解與悲憫。

感受鄉村,感受農耕文明跳動的脈搏,感受中國最渾厚的吶喊,感受那片土地的厚重,感受那片土地浸潤的血汗;感受中國農民最純朴的執著與堅忍,感受中國農民所經歷的苦痛與無奈。

當我們用鄙夷的目光看著他們,我們是否想過是他們用血汗帶給了我們生的希望。

看中國的農民用最卑微的姿勢在中國的歷史上站成了永恆,也且讓我們用心去感受鄉村!

<三>
2008年江西滿分高考作文:給人類的一封信

先生們/女士們:

晚上好,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小滑鼠標――來自穴居田鼠家族中的一員,奉族長之命,向那些長期奮戰在捕蛇一線、暗殺貓頭鷹、追打黃鼠狼、虐貓一族的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是你們不懈的努力,拓展了我們的生存空間,使我們的安全得到保障,讓我們從忍飢挨餓、提心吊膽的生活中解脫出來,過上了衣食無憂的小康生活,如今我們的家族日益壯大,廣大農村已經被我們佔領,到處活躍著我們兄弟姐妹們的身影。為了田鼠家族秋萬代繁榮昌盛,我們需要開拓更廣闊的天地,在這里我很高興地告訴大家,我們准備從「農村包圍城市」,走進現代化的大都市中,享受文明生活,創造一個和諧美滿的老鼠社會。各位也看見了,我們正逐漸從黑暗走向光明的新生活,地球是屬於我們的,你們人類靠邊站去吧!

不要持懷疑態度,事實就擺在眼前。其一,我們鼠類的繁殖能力是很驚人的,而且沒有計劃生育,遲早有一天數量上要超過你們人類。其二,我們每一隻老鼠都是具有超級殺傷力的細菌武器,我們隨身攜帶幾百種病原體,聽說過鼠疫嗎?那就是我們的類作。其三,我們鼠類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高智商,人類老一套的捕鼠器和假耗子葯根本嚇不到我們。其四,我們鼠類是一個齊心協力、團結一致的群體,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是鋼,可以無堅不摧。

作為一名夜生活豐富的田鼠,我不得不對社會的發展感慷不已,以前我以為只有我們鼠類和我們的老對頭們喜歡過這種暗無天日的生活,現在你們人類也過上了這種生活,其內容比我們要豐富多了。

千百年來,我們和人類進行鬥智斗勇,經過長期的觀察和考證,我們已經對人類種種惡習了如指掌,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已經被你們人類折磨的遍體鱗傷,我們鼠類義憤填膺,人鼠大戰既將上演。我們誓要將人類趕出地球。

作為一個有血有肉的動物,我和你們一樣也有七情六慾,我們也有自己的梁祝傳說,我正在和一隻寵物波斯貓拍拖,有一天我在垃圾桶里聽到有人在唱「我愛你,就像老鼠愛大米…………」感覺你們太偉大了,我們家族的千年秘密你們都知道!讓我聽的如痴如醉,以至於忘記了和波斯貓的約會,她大發脾氣要甩了我,還好我及時想起族長說過「沒有不吃腥的貓」,只好把好不容易弄到手的一隻珍貴魚頭送給她,她才破涕為笑。

今晚的星星真亮啊!糟了,約會的時間到了。穴居太小就不邀請各位來我家作客了,各位如有邀我之意,不妨准備好美味佳餚我必如期依約前往。就寫到這兒吧,去晚了波斯貓一生氣沒准又甩了我,像我這樣沒有名車別墅的無名小輩找個女朋友真的很不容易啊!有空再聊。拜拜!

另,回信放到垃圾桶即可。

和人類親密接觸的小滑鼠標

鼠年鼠月鼠日

<四>
福建高考滿分作文一:「品江南」

味道是每個人獨有的記號。迷戀於果汁的香甜,那是對青春味道的追尋;沉溺於咖啡的苦澀,那是對逆境的憬悟;執著於泉水的恬淡,那是對江南的難以釋懷。而我,正是陷入在江南的霏霏煙雨中難以自拔的人。

呷上一口淡淡的礦泉水,江南的味道便在舌尖盪漾。

❹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雖然枝條很多,根卻只有一條/穿過我青春的所有說謊的日


相信自己,堅持真理
當陶淵明高唱「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時,他承擔著辛苦勞作,清貧苦寒的生活重擔;當文天祥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時,他承受著高官厚祿的內心誘惑;當林則徐吶喊「開眼看世界」,他又何演示在忍受不得志的苦悶和流放的痛楚?
陶淵明所處的社會本是貪官遍野,文天祥所處的時代保命投敵的事例屢見不鮮,而林則徐身邊的同僚又有哪一個不是歌頌大清?然而他們去都「背道而馳」。就像那寫下「長度相同」的第六個學生,前面的五個學生或是聽取了教授的提示,或是對自己產生了懷疑,或是盲從他人,他們無一例外地得出了錯誤的結論。
相信自己,這是避免盲從的良葯;堅持真理,這是開啟成功的鑰匙。
自漢代至唐宋,社會上的文人雅士們無不在追求華麗的辭藻,專事鋪陳,文章華美之風盛行。然而韓愈、柳宗元卻並未亦步亦趨,他們猛烈抨擊內容空洞的駢文,發起了轟轟烈烈的古文運動。他們相信自己的判斷,所以直斥文學的弊端,他們堅信文學需要改革才能重生,所以即使遭受攻訐,卻也大膽創新。他們最終成功,而中國文學也重煥生機。
文學因他而成為文學。
科學的殿堂中也從來不乏執著而堅定的人,當社會上教會勢力強大,教徒人數眾多,宗教裁判所火刑威脅的時候,伽利略站到了被斥為「異端「的日心說一方。即使被囚禁,即使被迫害,他也從未改變過自己的想法,只因他用看遠鏡看到了真實的宇宙。他相信自己的探索,所以直面社會的黑暗,他堅信日心說的真理,所以在宗教法庭上,他仍堅定地為自己的學說辯護。
科學因他而成為科學。
相信自己並不是輕易做到的,人們總是在生活中受到太多的誘惑與歷練。當社會上的大部分人都在做同一件事,聽信同一種言論,很難有人不對逆反的自己產生懷疑。同樣,堅信真理也不是輕易實現的,尤其是當你所信仰的真理被多數人甚至全社會視為悖論的時候。相信自己還是跟隨他人?堅持真理還是求得生存?我想此時,我們需要一種勇氣,需要一種力量,需要一份執著。
「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這雖然只是就某種情況而言,然而少數人之所以有掌握真理的機會是因為他們的身上有一種阻止他們邁向他人的腳步的信念與力量。
我們不一定要做少數人,但要做相信自己,堅持真理的人。也許,我們應當問問自己是否有在黑板上堅定寫下「長度相同「這四個字的勇氣……

❺ 華人少年作文鄉村,讓我迷戀

上海08年高考唯一的一篇滿分作文 他們 在城市盡頭,沒有繁華的街市,閃亮的霓虹;在城市的盡頭,只有破舊的棚戶區,有飽經生活風霜的生命;在城市的盡頭,有他們這樣一群人。 讓我怎樣稱呼他們?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農民子弟?亦或是農民工二代?不,我不想用這些冰冷的名字稱呼他們,我多想叫著他們帶著泥土氣的乳名,拉著他們的小手,走近他們的生活…… 他們從小生長在故鄉的青山綠水中,純潔的靈魂在田野里抽穗拔節。在山野的風中,他們奔跑著,憧憬著。風從田野中吹過,吹進了城市,為了生計,為了未來,他們跟從父母來到了城市,在城市的盡頭紮下了根。於是習慣了青山綠水的雙眸第一次觸碰到了高樓大廈、車水馬龍。他們不知道怎樣穿過六車道的馬路,小小的手指怎麼也數不清寫字樓的層數。繁華的現代文明不曾給他們帶來任何快樂,這一次,卻在心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跡。 他們背起書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可是卻在「城市人」異樣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戶口與暫住證的區別。他們都是父母心頭的寶啊!卻過早地承擔了不屬於這個年齡的負擔。 放學回家,他們做好簡單的晚飯,父母還在工地或菜場上勞作;午夜醒來,淚眼中城裡的星空沒有家鄉的明亮;悄悄許願,希望明天他們的打工子弟小學不會因交不出電費而被查封…… 然而,在他們日益長高的身體上,我看到了他們的成長。記得一位記者問一個打工子弟學校的孩子,學成後是否會回到家鄉時,小姑娘毫不猶豫地說:當然,一定回去!那一刻,我差點落下淚來,為他們的成長。 記得那年春晚他們稚氣的宣言:「我們的學校很小,但我們的成績不差」「我們不和城裡的孩子比爸爸」「北京的2008,也是我們的2008!」他們逐漸成熟,告別昨天的羞怯,開始迎接新的一天。 雖然,他們還在為不多的學費而苦惱;雖然,學校還是交不上水電費;雖然,還有好多體制還不夠完善……雖然有好多個「雖然」,但是,只有一個「但是」就足夠了,已經有好多視線轉向他們,他們正在茁壯地成長。 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盡頭,照亮了他們的生活。 他們,終將會成為我們。 閱卷老師點評: 滿分作文有五大優點,首先,作文將民工子女的生存狀態很真實地描繪出來,從農村到城市經歷的不自然、不適應,再到他們心態的逐漸成熟,讓人感受到一個真實存在的群體;其次,作文的文字很流暢,可以看出考生具有一定的閱讀積累,但是並無炫耀,恰如其分地表現了自己的情感和視野,文字和主題很匹配;第三,總體上看作文表達了作者對同齡人的同情、關注和企盼,言為心聲,也正是作文題目要求的體現;第四,這篇文章的描寫非常細膩,「小小的手指怎麼也數不清寫字樓的層數」;最後,文章關鍵還寫出農民工子女的變化,「他們,終將會成為我們」,考生沒有一味抱怨,寫出了變化和希望。 2008年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感受鄉村》 初以為,鄉村便是童話的樂園。它褪去了城市的浮華,洗盡了塵世的繁雜。它也許是梵高畫布上的阿爾,有明鏡般純粹的藍天,有油彩般絢爛的花海,那金黃的向日葵在陽光的哺育下長出希望的種子;它也許是陶潛詩中的田園,在霧氣迷濛中演繹著仙侶的故事,斜斜的日光輕灑,便是悠然游然。 那隻是詩中畫中的鄉村,當我們真實的走進鄉村,用心去感知鄉村,便會發現,我們的鄉村在經歷著苦痛。那裡也有陽光,那陽光不是溫暖而是毒辣地炙烤著這片土地。遠望去,土地上那個佝僂的背影,在朝夕間,在春秋中,在這片土地上耗盡心力。他在這片土地上成長,他的汗水滋養了這片土地;他在這片土地上學會堅強,他的腳步堅實了這片土地;他生於黃土又歸於黃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風暴來了,他的心如那田間搖曳的莊稼般顫動,他的淚水在他滿是溝壑的臉頰上縱橫,如那淹沒田間的水,層層漫過他的心田,浸沒他的呼息。乾旱來了,莊稼如他枯瘦的身體一般搖墜,他看不到希望,看不到豐收,他混沌的眼乾涸空洞。 他們也有快樂的時候,只是這種幸福彷彿如此卑微。他們最大的幸福就是豐收,飽滿的穀粒彷彿是一粒粒珠寶,他們的眼角笑成了月牙。他們最渴望的生活便是風調雨順,他們只想也只要這樣平凡的生活。 這樣的鄉村會不會讓我們感到失望,當我們面對這樣的圖景?而其實,鄉村正因這份殘酷的美麗而更見真實。感受鄉村,別總是做一個悠閑的觀光者,在體味它的寧靜與純凈的同時,給它的苦痛多一點目光,給它的辛苦多一點理解與悲憫。 感受鄉村,感受農耕文明跳動的脈搏,感受中國最渾厚的吶喊,感受那片土地的厚重,感受那片土地浸潤的血汗;感受中國農民最純朴的執著與堅忍,感受中國農民所經歷的苦痛與無奈。 當我們用鄙夷的目光看著他們,我們是否想過是他們用血汗帶給了我們生的希望。 看中國的農民用最卑微的姿勢在中國的歷史上站成了永恆,也且讓我們用心去感受鄉村!2008年江西滿分高考作文:給人類的一封信 先生們/女士們: 晚上好,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小滑鼠標――來自穴居田鼠家族中的一員,奉族長之命,向那些長期奮戰在捕蛇一線、暗殺貓頭鷹、追打黃鼠狼、虐貓一族的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是你們不懈的努力,拓展了我們的生存空間,使我們的安全得到保障,讓我們從忍飢挨餓、提心吊膽的生活中解脫出來,過上了衣食無憂的小康生活,如今我們的家族日益壯大,廣大農村已經被我們佔領,到處活躍著我們兄弟姐妹們的身影。為了田鼠家族秋萬代繁榮昌盛,我們需要開拓更廣闊的天地,在這里我很高興地告訴大家,我們准備從「農村包圍城市」,走進現代化的大都市中,享受文明生活,創造一個和諧美滿的老鼠社會。各位也看見了,我們正逐漸從黑暗走向光明的新生活,地球是屬於我們的,你們人類靠邊站去吧! 不要持懷疑態度,事實就擺在眼前。其一,我們鼠類的繁殖能力是很驚人的,而且沒有計劃生育,遲早有一天數量上要超過你們人類。其二,我們每一隻老鼠都是具有超級殺傷力的細菌武器,我們隨身攜帶幾百種病原體,聽說過鼠疫嗎?那就是我們的類作。其三,我們鼠類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高智商,人類老一套的捕鼠器和假耗子葯根本嚇不到我們。其四,我們鼠類是一個齊心協力、團結一致的群體,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是鋼,可以無堅不摧。 作為一名夜生活豐富的田鼠,我不得不對社會的發展感慷不已,以前我以為只有我們鼠類和我們的老對頭們喜歡過這種暗無天日的生活,現在你們人類也過上了這種生活,其內容比我們要豐富多了。 千百年來,我們和人類進行鬥智斗勇,經過長期的觀察和考證,我們已經對人類種種惡習了如指掌,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已經被你們人類折磨的遍體鱗傷,我們鼠類義憤填膺,人鼠大戰既將上演。我們誓要將人類趕出地球。 作為一個有血有肉的動物,我和你們一樣也有七情六慾,我們也有自己的梁祝傳說,我正在和一隻寵物波斯貓拍拖,有一天我在垃圾桶里聽到有人在唱「我愛你,就像老鼠愛大米…………」感覺你們太偉大了,我們家族的千年秘密你們都知道!讓我聽的如痴如醉,以至於忘記了和波斯貓的約會,她大發脾氣要甩了我,還好我及時想起族長說過「沒有不吃腥的貓」,只好把好不容易弄到手的一隻珍貴魚頭送給她,她才破涕為笑。 今晚的星星真亮啊!糟了,約會的時間到了。穴居太小就不邀請各位來我家作客了,各位如有邀我之意,不妨准備好美味佳餚我必如期依約前往。就寫到這兒吧,去晚了波斯貓一生氣沒准又甩了我,像我這樣沒有名車別墅的無名小輩找個女朋友真的很不容易啊!有空再聊。拜拜! 另,回信放到垃圾桶即可。 和人類親密接觸的小滑鼠標 鼠年鼠月鼠日福建高考滿分作文一:「品江南」 味道是每個人獨有的記號。迷戀於果汁的香甜,那是對青春味道的追尋;沉溺於咖啡的苦澀,那是對逆境的憬悟;執著於泉水的恬淡,那是對江南的難以釋懷。而我,正是陷入在江南的霏霏煙雨中難以自拔的人。 呷上一口淡淡的礦泉水,江南的味道便在舌尖盪漾。煙雨將過客的思念在此刻喚醒,氤氳的水氣彌漫著江南宛君女子一般的雅氣,溫柔曼妙。皎潔的月光傾瀉而下,阿炳的《二泉映月》劃破了靜謐的水面,二胡的三個把位上回環著江南深夜幽靜的氣息。靈性恰似掌間的紋路在湖面湊起此起彼伏的樂章,此刻都市的喧囂,商人的叫賣都無法和這兒扯上邊。水鄉的恬靜在月光的渲染下得以升華。這就是江南的味道,淡淡的,沁人心脾的安定的力量。 唇齒依戀著這毫不張揚的奇妙感受,大口而爽快地再喝上口礦泉水,那種淋漓暢快的感覺亦不破壞江南甜美的味道。言及江南,三生石畔泥土的芳香固然清新,但江南人們的熱情更為難忘。那是同泉水般質朴的甘甜,滌盡世俗的塵埃,純凈得不受絲縷沾染。泛舟水鄉,撐起竹篙的婦女嫻熟地擺渡過斜風夕陽,此起彼伏的歌聲中,耳根也領略了江南的魅力。熱情的水鄉人捧上杯杯純凈的泉水,張羅著桌桌可口的飯菜。久違了這種毫無防備的對話,放鬆身子,江南的質朴真摯將城市的面具擊垮,露出張張真誠的笑臉。這就是江南的味道,甘淳的,舒展了緊張的神經。 憑著對泉水的依戀,將杯中的水一飲而盡,那般灑脫與大氣更是江南豪情的歷史味道。金鼓齊鳴,戰號吹響,「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也曾氣宇軒昂,也曾金戈鐵馬,江南的歷史長卷上,那無畏的氣息依然隱隱繾綣。斜陽草樹,尋常蒼陌,揮之不去亦有江南毫不言敗的錚錚鐵骨。這就是江南的味道,如泉水般直截,爽快。 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清清泉水淡淡水鄉,品江南的同時,人情的光輝也在心靈的藍圖上勾勒出一片蔚藍。 憑借著對水鄉氣息的執著,那城市的污濁塵埃似乎無法侵入被江南煙雨滌盡的內心。 在靈魂的廟宇中,我虔誠地祈禱,只為做一個在亂世的污泥之中保有江南味道的人。 點評 沒有詩,不成江南;沒有詩意的語言,不足以表達詩意的江南;而沒有詩性的評點,則不足與言《品江南》的韻味。 詩的心靈畫意淋漓。一把胡琴,一泓月光,一縷會意的微笑,可以編織出江南美麗的經緯,絲綢一樣的溫婉質地。撐篙的身影,斜風夕陽,松語長歌,亦可以描畫一幅雋永寫意的山水圖軸,人生的況味於此作悠然的南山之見。而長鳴的金鼓,烽火的長路,也被詩意輕輕地擁入心懷,熨燙成一壺江南雪夜裡勸慰心靈的美酒。 江南,從畫意里走出的江南,水比酒還醇,意比畫更深。開落的蓮花和季節一樣的美麗,掉落在人生溪流里,點畫出生命江南一樣的詩意閑適與追求。 文采勝花,才情似水,才或可與江南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寫作的人如何能不時時翻檢自己的心懷,去與美麗的人生簽訂一份永生靈性的同行之約?福建高考滿分作文「人生三境」 三個人走進商店,各自買了果汁,咖啡以及礦泉水,原因是他們各自喜歡甜味,又苦又甜的滋味,以及淡淡的感覺。 讓我們來設想一下,假若三位顧客年歲相異,恰為少年,中年人和老者。那麼該是少年喜歡那甘甜,中年人品嘗甜苦之味,老者享受淡淡之醇吧。將這三味推之於人生,不亦妙乎? 我們在世上走著,都要經歷少年、中年及老年三個階段,從少年到中年的蛻變,從中年至老年的風化,不啻是身體的成長衰老,更是心智的成長,心境的漸變。 少年時,熱愛那甜甜的滋味。少年總愛用美好的幻夢來裴點世界。這時候的我們,還單純、還稚嫩,在激情中燃燒自己。我們「少年不識愁滋味」,我們可以自得地「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我們徜徉在對未來的希望之中,年輕氣盛,盡管「糞土當年萬戶侯」!少年是一個熱愛美好的境界,是以,許多在少年時已嶄露頭角。「數學王子」高斯年輕時已譽滿世界;年輕的丁俊暉向世界冠軍叫板;仍帶著稚嫩的郎朗正優雅地為人們送來悅耳琴音……少年時,不言愁,雄赳赳地向人生進軍。中年時,已識了嘗了那愁苦滋味,是以喜歡又苦又甜的感覺。人生至此,宛若一杯香茗,我們在苦味中挖掘甘醇。這又是另一境界。中年之時,事業與人生大都處於鼎盛之時,許多人生的無奈亦已盡收心底,氤氳出了更為成熟穩重的眼光看世界。「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中年就是一種繼往開來的承接時期。攜幼負老,中年又是個責任的時期。惟咖啡,苦甜參半,才彰顯中年之況味與魅力。 到了老年,大約人生之百味已遍嘗。互相幫助之甘甜,夢想之芬芳,責任給人的愁與樂,落井下石之苦極,過河拆橋之辛辣……最後糅雜成了什麼?卻是一瓶礦泉水。正如白色,其實是由七色匯聚而成。人生最高之境界,便在於飽經風霜之後,心底經過大風大浪歸於平靜。世界的風浪,擊不起心底一絲漣漪。這便是真正的成熟,用一雙真正寵辱不驚的眼看世界潮起潮落,花開花謝。也只有這般閑適心境,才品味出清水中淡淡卻濃郁的感覺。 人生必然是這樣,漸行漸遠。有言曰,少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中年看山不是山,看水亦非水;老年看山還是山,看水仍是水。此言得之。人生就是從單純到復雜,又歸於平靜簡單的周而復始。而我們要做的,是享受每一種滋味,感受每一種境界,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提純生活之意義。 點評 將試題材料中的三個人依次設定為少年、中年、老者,並進而敘述人生三個階段所體驗的不同「滋味」。這是作者整體把握材料進行構思立意的視角。 新材料作文,雖然不強求文章開頭引述材料,但本文開篇貼緊原材料,第一段從因果關系概敘材料,第二段亮出自己的立意 (「設想」)。這樣,文路清晰,容易為讀者所接受。 內容上,難得該考生正值青少年,卻對中年、老者的「滋味」也有一番心得;自然,這是作者從觀察和閱讀中得來。福建高考滿分作文「我於咖啡中看見」 讓我們記住共同走過的歲月,記住愛,記住時光。——— 題記 獨自坐在空盪盪的天際下,於滾燙的開水中我聞得一陣卡布其諾的香氣。我愛極了咖啡,這又苦又甜滋味的品嘗,恍若一段長遠的人生旅途。 故人對我說,要有最樸素的生活,與最遙遠的夢想,話語在我輕輕攪拌中傳入耳中。 自出生以來,猶如這一壺白開水,單純無味,漸漸地,沖泡於這咖啡色的粉末中變得有滋有味,在慢慢地品嘗中,我們學習生活。而一路走到今天,我們都不容易。葉芝說,這世上眼淚太多,你不會懂得。這個倔強愛著的一個女權主義者,無疾而終的人,像極了我們對未來固執的單戀,在裊裊香氣中,我們反思昨天,期待明天。 務實的生活,在於一個有價值的人生,要有像咖啡般細細碾碎的每一個顆粒般的經歷,在涅中灼燒溶解,偶爾細細品嘗,然後冷暖自知。 我知道這個世界上時時刻刻都有比我們意想中偉大得多或者悲哀得多的事情發生,關於愛或者恨。自汶川大地震以來,我的心一直沉浸在低谷,生與,不過是一瞬間的事,這樣的苦痛,有如凹凸有致的碑銘鐫刻在生命線上。讓你抿著嘴,皺起眉頭,這樣苦味的咖啡,惟有自知。 史鐵生說,孩子,這是你的罪孽,亦是你的福祉。 哭泣與劫後餘生的慶幸,交雜著,融於這咖啡中。你看,生命對我們總是吝嗇的,總是讓我們失望,生命卻又是慷慨的,總在我們失望後給予我們拯救。 我想,因了這生命的慷慨,我們必須尊嚴地活下去,就如同生命本身,尊重我們的存在。 我凝視這白瓷杯中的咖啡,又想起這位終生在愛與之間作繭自縛的天才——— 維吉妮亞伍爾芙。她的靈魂有著深刻的思想與錯亂。我恍若看見在春光明媚的蘇格蘭鄉下,矢車菊香氣的陽光鋪滿整個房屋,鵝毛筆與厚質紙張的摩擦,桌旁的咖啡輕裊地散發熱氣,她正寫著《奧蘭多》。 我的嘴角輕輕揚起,這個天才一生傳奇,終在疾病中去,她說,生命的內核一片空盪盪,像一間房屋。 抑或,在她品完咖啡的苦與甜之後,剩下的也不過是一隻空杯子,這一生,後也帶不走任何東西。 在這片狹小的天地,我經歷的,不過是尋常的人生,看見的,不過是平凡的世界。其實生活沒有那麼多的故事上演,只是有愛,就是我們生活的全部意義所在。這咖啡的苦與甜是綜合的品味,咽一口,自己體會。 生命中的一瞬間的愛,竟賺取了我們活一生,對龐大的悲哀甘之如飴。是苦是甜,能品嘗這一世,終無悔! 天空中不知什麼時候飛起了風箏,寂寞的鳥兒圍著它盤旋,我伸出手遮擋夕陽刺入眼睛的光線,仿若明暗相間的幻象,想起這一路跌跌撞撞,忍不住眼淚灼熱地流淌下來。仰頭喝下最後一口咖啡,生活的余香留於齒間。 伍爾芙微笑著說,讓我們記住共同走過的歲月,記住愛,記住時光。 點評 厚重與崇高,相信是很多讀者在讀完此文之後的感受。《我於咖啡中看見》作者將「咖啡」作為一個角度的同時也把它作為一個背景,作者以思想家的形象在咖啡的縷縷細煙中細品咖啡,放飛思緒,品讀人生,感悟歲月。文章的「我」彰顯突出,作者以自己獨特的視角解讀復雜而豐富的伍爾芙、史鐵生,在解讀中既扣咖啡又不是對咖啡的簡單肢解,處處忠實於自己的獨特感受,正因如此文章中不乏閃爍思想光芒的句段,如「……一個有價值的人生,要有像咖啡般細細碾碎的每一個顆粒般的經歷,在涅 中灼燒溶解,偶爾細細品嘗,然後冷暖自知。」福建高考滿分作文「繽紛成就和諧」 三人進商店尋解渴之物,喜甜者偏愛果汁,喜淡者選擇礦泉水,喜歡又苦又甜者買下咖啡,三種味道不同,但卻因不同而和諧——— 和而不同方為和諧,若這世上只一種飲料,則不免單調而索然無味。 繽紛成就和諧,試看暮春三月,鵝柳淡煙的嫩黃,映階碧草的翠綠,出牆紅杏的艷紅,卷雲時舒的碧空,它們的顏色各不相同,但這又有何妨?「萬紫千紅總是春」,本來萬物都欣然生長的春日就不是由一種色彩來主宰的。不同的是表象,和諧的是本質,繽紛成就的是多彩的豐富,是真正意義的和諧。 輕叩紅樓之門,尋那樁百年來曼遠悠長的夢,你說 《紅樓夢》里眾相紛芸,鍾靈秀麗的女兒如此之多,誰是讀者的最愛?從來是眾口難調,然而亦從來是雅俗共賞,輕撫著略微捲起的書頁,我們彷彿聽到,那「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的張揚,那「花落人亡兩不知」的憂傷,那「這個妹妹,好像哪裡見過」的驚喜,那「愛哥哥,愛哥哥」的叫喚,匯成了一曲和諧的樂章,不絕於耳,味之不盡…… 和諧不是一把尺子,硬生生地丈量萬物,用同一個標准命令世間萬物達成量的一致;和諧是一位總攬全局的決策者,抑或說是指揮家,讓萬事萬物各就其位,讓它們演澤真實的自己,成就真正的和諧。 千年之前,春秋戰國的戰亂年代裡卻上演了空前而驚世的文化盛宴,諸子百家的爭鳴之聲穿透史冊、書卷,穿越時空仍然在耳畔擲地有聲;千年之後,蔡元培先生的 「不以自己思想來束縛他人,亦不以他人之思想來束縛自己」這一名言震醒了求索中的多少中國人,而 「學術自由,兼容並包」的思想又延續至今,令人感佩。 所以,請尊重不同的看法,不同的選擇,請用心去領會並呵護真正的和諧,各個民族的不同風俗習慣,請給予保護;各個地區的不同生活習性,請給予寬容;尊重商店裡買不同飲料的人;尊重音像店裡買古典音樂或是流行搖滾音樂的顧客……正是每個人的不同特性構成這變幻的多彩的大千世界,沒有不同就沒有真正的和諧。 ———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 繽紛的色彩, ——— 為何? ——— 繽紛成就和諧! 點評 就這道作文試題,不少考生只滿足於演繹試題材料中的某種 「滋味」,未能對材料進行深一步的開掘、拓展,立意顯得一般化,缺乏深刻,缺少思辨。本文的不同凡響之處,就在於體「味」且辨「味」,在不同之中看到相同之處,「和而不同方為和諧」的觀點擲地有聲。 在作文中勇於表達自己的思想,見他人之所未見,言他人之所未言,積極思考,善於思辨,是該文脫穎而出的秘訣。福建高考滿分作文「渠清如許」 生活,本如一渠流水,清清的,淡淡的。不要壯闊起伏的波瀾,那樣會使人疲於奔命;不要五彩斑斕的顏色,那樣只是給人以海市蜃樓般的虛幻。 人生的軌跡並非總如預設一般,朝心儀的方向馳往,你需要一顆清靜如渠的心來從容淡定地面對未知的境況。 文革期間,畫家黃永玉與作家表叔沈從文於下放途中擦肩而過。沈從文淡淡地告訴黃永玉:「要從容。」十年動亂過去,黃永玉說那三個字總會在其心頭不經意地浮現。 的確,這是多麼淡定豁達的一種生活態度啊!如水一般清澈,卻如水一般堅定,永不止息。那是向他人展示了一種 「一片冰心在玉壺」的淡定! 古語有雲:君子之交淡如水。可見在處理人際關系中,水也是一種衡量標准,而且是很高的標准。 君子之交,不因名利,不因富貴。莊子曰:「不為冠冕而肆志,不為窮約而趨俗。」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周而不比。」如水之交,不需要銅臭來污染它,更不要因彼此苟同而攪混它。與人交往,先哲已給我們樹立榜樣,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詩人李杜以詩會友互表敬意,等等。與人的交往,也與水一般清澈,一般和諧,一般溫潤。和諧以共生共榮。 清水一直以來都是整個民族精神的代表符號。面對江山社稷,面對黎民蒼生,老子說:「上善若水」;杜甫說:「潤物細無聲」。 5月地震,四川震區牽動全國人民的心。人們默默地為災區人民祈福,默默地貢獻自己綿薄之力。我們記不清每一位救援者的名字,我們記不清每一位捐款者的名字,我們記不清每一位醫務工作者的名字……但我們知道,他們有愛,對生命的敬重,對國家的赤誠!大愛無痕,大愛如水,滋潤卻無聲。 渠清如許,這是一個人的處世態度,是與人交往的准則,更是為國家民族奉獻的最高境界! 沒有波瀾,沒有色彩,只有如水的靜默,那,卻是一種對生活的最高敬意! 點評 收放自如、瀟灑行文、緊扣中心是本文最大的特點。開篇以 「生活,本如一渠流水,清清的,淡淡的」引入,然後從沈從文的「要從容」到對 「君子之交淡如水」、「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另類解讀,最後歸結到「清水」已經成為民族精神的符號。文章以水的清淡貫穿全文,同時又賦予了水豐富的文化內涵。材料新穎,黃永玉和沈從文的故事似不經意實很用心,四川地震這個材料也被作者巧妙地納入到「水」的范疇,表現出作者對材料較高的駕馭能力。

❻ 高考作文素材和範文

話題2 曲折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宋人楊萬里寫過這樣一首詩:「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出一山攔。」意思是說,不要說下山了就沒有困難了,那不過是行人在空歡喜,正在萬山圈子裡呢,剛剛走完一山,迎面不是又有一山相攔嗎?

請以「曲折」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

1. 文體不限,可以記敘經歷、編述故事、抒發感情、發表議論、展開想像等。

2. 題目自擬

3. 不少於800字。

思路領航

1) 事物發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在曲折中發展、前進的。我們可以站在哲學的高度審視社會和歷史以及人生的變化,以論證我們的觀點。

2) 我們的成長是曲折的。小時候固然有童年的歡樂,但也有疾病的侵襲;入學後有成績優異時的高興,也有成績落後時的苦惱;還有與同學的矛盾、與家長的隔閡等等,每一步都伴隨著曲折。

3) 成功之路是曲折的。愛迪生發明電燈試驗了上萬種材料,歌德寫《浮士德》用了六十年,宋祖英是從山溝中走出來的等等,每種成功都充滿了艱辛與曲折。

4) 創業之路是曲折的,如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在第一個五年計劃勝利完成之後,國內的政治形勢便發生了變化:反右、大躍進、自然災害、文革等,使經濟建設幾乎陷於停頓。經過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整頓調整後,才走上正途並煥發出無限生機與活力。

5) 面對曲折,我們要有挑戰的勇氣,要有必勝的信心等良好的心理素質,這樣,我們才能不畏曲折,迎曲折而上。

遲到

關鍵構思

1) 把夢中怕遲到的緊張與現實中不介意遲到的悠閑對比著來寫。

2) 以戲劇性的結局表明生活中一種令人哭笑不得的「曲折」。

睜開眼一看,我觸電般地從床上跳起,顧不上嚴冬的寒冷,套衣服,拎書包,破門而出。一看錶,7點整!還有30分鍾,有希望!

一屁股坐上自行車,踩了半天,自行車不動,啊,忘了開鎖!又是一陣手忙腳亂。我的雙腿似乎特別來勁,踩著車,一點不覺累。自行車以極限速度向前沖著。到了十字路口,紅燈。管不了這么多了,量車子也不敢碰我。正在這時,迎面來了一輛公共汽車。危險!把車頭往右一打,我和自行車撞上了路邊的電線桿,一垃圾箱被撞翻。行人紛紛指責……管不了那麼多,我扶起自行車繼續踩,又踩不動。上帝啊!今天必遲到無疑了!真倒霉!一根「調皮」的樹枝卡在後輪中,我抓起樹枝狠命往後一抽,樹枝出來了,但我的胳膊肘結結實實地撞在身後硬邦邦的電線桿上。顧不上那催人淚下的疼痛,我看了看錶,7點27分,有希望!

用盡最後一點力氣推開教室門,教室里鴉雀無聲,同學們用同情的目光盯著我,班主任像一尊雕像,一排難兄難弟氣喘吁吁地站在一邊。唉,又遲到了,我摸了摸隱隱作痛的胳膊肘,緊緊閉著雙眼。

當我睜開眼,嘿!我發現自己躺在暖和的被窩里,胳膊肘一點兒也不痛,原來是一場夢!我長吁了一口氣,伸了個大懶腰,我看了看鍾,天哪!7點過了!這下要遲到了。反正總要遲到,不如慢條斯理一點,樂得個自在消遙。於是我像星期天早上那樣,先慢慢漱口,再悠悠洗臉,然後拿著麵包走出家門,哼著小曲下樓。

馬路上,紅燈。有幾個慌張的同學闖了過去,我心裡直罵:關鍵時候就能看出一個人的素養,看我多好,斯斯文文地等到著綠燈。

到了學校,看見一群手端熱乾麵的同學沖上教學樓,我直搖頭,何必呢?反正已經遲到了!推開教室門,值日生沖著我喊:「你遲到了!」

「我早知道,遲到了就遲到了唄!」

「不過挺可惜,只遲到1分鍾。」

「會么?!」 我驚詫萬分,立刻拉過幾條胳膊看錶,分明竟是7點31分。

我7點起床,那樣慢騰騰地到校,只遲到1分鍾?哦,我猛然想起家裡的鍾撥快了一刻,唉!

曲線美的提示

關鍵構思

1. 由曲線的形態聯想到自然、歷史、人生中的「曲線」。

2. 以曲線與直線的比較喻指兩種不同的人生。

我曾一度很嚮往直線,老做著「平步青雲」之類的美夢。可現實,卻常常把我夢中的「直線」分割殆盡,使我舉步維艱。

後來,我終於明白:曲線 ,無處不在,比直線更富於魅力。你瞧它:有彎曲,有轉折,有流動的韻味,能引導你的眼睛作變化無窮的追逐,能引起你多元的思索……

曲線是美的,而美的東西,恰又往往由曲線構成。

曲線的美,在於自然。

雄偉的山巒,是曲線;滔滔的大江,是曲線;皎潔澄清的明月,是曲線;波濤洶涌的大海,不也是曲線么……
人類的歷史跌宕起伏,有峰巔,也有深谷,可謂一條曲線。

一條無形而又無限延展的曲線。帝王將相,從這里經過,凡夫俗子,亦在這里繁衍。「讀史使人明智」。人類歷史這一曲線,給人啟迪,讓人清醒。它,猶如一面明鏡,可映照出每個人、每個時代的美醜和興衰。歷史的起伏,是自然的,因為從人類茹毛飲血的年代起,歷史的道路,就不是涅瓦街上的人行道,而是在荒野中前進,有時穿過塵埃,有時腳踩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又行經叢林。歷史這條曲線,顯示了宏偉的美。

人生道路,也是一條曲線,坑坑窪窪,曲曲折折。它上面,既留有得意者的歡欣,也淌過失敗者的淚水,既有順利者的喜悅,又有受挫者的苦惱。在人生道路上,一帆風順的幸運兒,也許有,但卻少得可憐。而且,正由於人生像條曲線,生命才變得充實而有意義。當一個人,走完了自己的坎坷旅程而驀然回首時,他定會為自己留下的曲折而執著的印跡而欣慰,對大千世界報以滿意的一瞥……人生的曲線,鼓人信心,給人希望,激人奮進,展示了人類奮斗的力量和力量的美。

青年作家陳建功說:「只要星星還在天空閃爍,我們就不必害怕生活的坎坷。」的確,既然人生是一條曲線,我們畏頭縮頸又有何用?倒不如昂起頭來,大踏步前進為好。

可是,生活中,總有那麼一些人,愛把人生設想得陽光燦爛,風平浪靜。可以想見,這些人的前途,是決不會春光明媚的。他沒有奮斗的准備,又哪來勝利的甘甜?相反,那些能正確看待人生,成功面前不驕傲,挫折面前不氣餒,能經受得住生活中種種遭遇和艱難的人,倒往往會贏得成功。

孔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司馬遷受宮刑而作《史記》,曲嘯蒙冤方著《犯罪心理學》……古今無數傑出之人,為我們作出了榜樣,我們又怎能對人生抱有僥幸,存有幻想?

人生之途是曲折的,人類歷史是曲折的,可這決不說明人生前途的黯淡、歷史潮流的倒退。人生之途雖然曲折,但前景卻風光無限;人類歷史雖然曲折,但時代卻在飛躍。無論人生,無論歷史,都是在曲折中前進,挫折、低谷,只是前進中之「小插曲」而已。因而,事業上的巨人們,在受挫時是決不會消沉的,因為他們透過暫時的風雨,能窺探到未來的陽光。

記得,惲代英有句名言:「創業是艱難的,敢於創業的人,便不應計較艱難。」而我們,立身創業的時代,處於創業的年齡,對理想,有美好的追求,對未來,有瑰麗的憧憬。因此,對將來可能遇到的挫折和失敗,應有充分的思想准備才是。君不聞「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么?更何況,我們,還有著較大的弱點:雖內心火熱,卻比較脆弱;雖理想美好,卻缺乏恆心;雖條件優越,卻又缺少閱歷。所以我想,若我們欲「扼住命運的咽喉」,則恆心應為我們的良友,經歷應為我們的參謀,當心應為我們的兄弟,希望應為我們的哨兵。畢竟,成功之路不是筆直的陽關道,而是充滿荊棘和艱辛的崎嶇山徑呵!

「美是生活」。而生活中,有的卻不是想像中的直線,而是一條條飲含汗水和曲折的實實在在的曲線。因此,我要說:美,正是生活中的曲線。

人生,絕不輕言放棄

關鍵構思

1.開頭借描寫黑夜以烘託人物的低落心情。

2.由從「淚」到「笑」寫母親再就業的艱難曲折。

是夜,抬頭不見彎月,連星星都沒有。母親拖著疲憊的身子,目光呆滯地踏進家門,好不容易才吐出五個字:「單位倒閉了。」從這一刻起,母親同眾多失業者一樣,再也聞不到「大鍋飯」的噴香了。我一言不發地注視著母親,想要安慰她,卻不知從何說起。此刻,她所想的也必如我所想的:「這個本就少一根支柱的家該如何支撐下去?好久、好久,都沒有聲音,我們相對默然,欲哭無淚。

「媽媽,怎麼辦啊?「我終於沉不住氣了,怯怯地問道。

一滴淚自母親的眼中滑落,她用力地咬著唇,然後硬是擠出幾個字:「怎麼辦?自己找工作去。」

「失業」、「下崗」,報紙電視上的醒目標題一下子涌到我眼前,我把聲音壓得更低了:「可是,現在工作那麼難找……」

「難是難,可不找行嗎?靠下崗工資,靠社會救濟嗎?」

我無言以對。

第二天一早,母親便揣著一張剛拿到的會計證來到職業介紹所,令她大為欣喜的是,她被一家小的合資公司錄用了。可是,僅僅幾天,她便被解僱了,原因是她僅有文憑而沒有實際工作經驗。屋子裡重又陷入死一樣的寂靜。夜已深,我不敢出聲,偷偷注視著母親,好一臉的憔悴,眼角不停地湧出淚水。

「媽媽,幹不了財務就算了吧。」我柔聲勸慰道,「不如找別的……。」

「我是不會放棄的。」沒等我把話講完,她就打斷道,「我就不信沒這份兒能力。沒有經驗怕什麼?多做做就一定能行!

我痴痴地望著她流滿淚水的臉,為她的堅定所折服。

曲曲折折,也不知到過多少家公司,母親步步為營,艱辛地邊學邊做。老財務的故意刁難、經理的挑剔、工作的繁重,她都默默承受著。

一天下班後,母親興沖沖地對我說:「公司要給我加薪水了。」我一愣,繼而露出會心的微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媽媽,你真行!」

「其實,我也想過放棄。可是一想到將來的日子,如果放棄就什麼希望都沒有了。」母親露出一絲微笑,接著說道,「如果放棄了,又怎麼會有今天這樣的日子呢?

她的笑容地那樣燦爛,我深深地被她吸引了……

人生本是一次艱難的航行,潮起潮落,絕不會一帆風順,惟有那些勇往直前、不輕言放棄的人方能駛抵勝利的彼岸。我想,我當與母親共同駕馭人生之舟,駛向前方

❼ 葉芝是誰是詩人嗎

是~是詩人。。還是"當代最偉大的詩人"。威廉·勃特勒·葉芝(WilliamButlerYeats,1865—1939),愛爾蘭詩版人、劇作權家,1923年諾貝爾文學獎金獲得者,其獲得諾貝爾獎的理由是:「由於他那始終充滿著靈感的詩歌——通過精美的藝術形式展現了整個民族的精神。」作為本世紀初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的領導人之一、後期象徵主義詩歌在英國的主要代表,葉芝對現代英國詩歌的發展有過重大影響。艾略特則稱他為「我們時代最偉大的詩人」。葉芝的詩,尤其後期注意從人民生活當中吸取素材,錘煉語言,吸收文學派詩歌的長處,增添了作品的哲理性,使他的象徵主義得到進一步發展。其作品具有現實主義、象徵主義和哲理性三種因素,達到了較高的藝術成就,是其創作成熟的標志。威廉·巴特勒·葉芝 William Butler Yeats (1865~1939),亦譯「葉慈」、「耶茨」,愛爾蘭詩人、劇作家,著名的神秘主義者,是「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的領袖,也是艾比劇院(Abbey Theatre)的創建者之一,被詩人艾略特譽為"當代最偉大的詩人"。葉芝對戲劇也有濃厚的興趣,先後寫過26部劇本。

❽ 一些關於名人素材的收集

泰戈爾
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是一位印度詩人、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1913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

泰戈爾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受到良好教育的富裕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地方的印度教宗教領袖。在外國泰戈爾一般被看作是一位詩人,而很少被看做一位哲學家,但在印度這兩者往往是相同的。在他的詩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學的見解。對泰戈爾來說,他的詩是他奉獻給神的禮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詩在印度享有史詩的地位。他本人被許多印度教徒看作是一個聖人。

除詩外泰戈爾還寫了小說、小品文、游記、話劇和2000多首歌曲。他的詩歌主要是用孟加拉語寫成,在孟加拉語地區,他的詩歌非常普及。

他的散文的內容主要是社會、政治和教育,他的詩歌,除了其中的宗教內容外,最主要的是描寫自然和生命。在泰戈爾的詩歌中,生命本身和它的多樣性就是歡樂的原因。同時,他所表達的愛(包括愛國)也是他的詩歌的內容之一。

印度和孟加拉國的國歌使用的是泰戈爾的詩。維爾弗德·歐文和威廉·勃特勒·葉芝被他的詩深受感動,在葉芝的鼓勵下,泰戈爾親自將他的《吉檀枷利》(意即「飢餓的石頭」)譯成英語,1913年他為此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泰戈爾在印度獨立運動的初期支持這個運動,但後來他與這個運動疏遠了。為了抗議1919年札連瓦拉園慘案,他拒絕了英國國王授予的騎士頭銜,他是第一個拒絕英王授予的榮譽的人。

他反對英國在印度建立起來的教育制度,反對這種「人為」的、完全服從的、死背書、不與大自然接觸的學校。為此他在他的故鄉建立了一個按他的設想設計的學校,這是維斯瓦-巴拉蒂大學的前身。

在他的詩歌中,泰戈爾也表達出了他對戰爭的絕望和悲痛,但他的和平希望沒有任何政治因素,他希望所有的人可以生活在一個完美的和平的世界中。

泰戈爾做過多次旅行,這使他了解到許多不同的文化以及它們之間的區別。他對東方和西方文化的描寫至今為止是這類描述中最細膩的之一。
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1941)印度著名詩人、作家、藝術家和社會活動家。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生於加爾各答市的一個富有哲學和文學藝術修養家庭,13歲即能創作長詩和頌歌體詩集。1878年赴英國留學,1880年回國專門從事文學活動。1884至1911年擔任梵社秘書,20年代創辦國際大學。1941年寫作控訴英國殖民統治和相信祖國必將獲得獨立解放的著名遺言《文明的危機》。泰戈爾是具有巨大世界影響的作家。他共寫了50多部詩集,被稱為"詩聖"。寫了12部中長篇小說,100多篇短篇小說,20多部劇本及大量文學、哲學、政治論著,並創作了1500多幅畫,諸寫了難以統計的眾多歌曲。文、史、哲、藝、 政、經范疇幾乎無所不包,無所不精。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國主義和封建種姓制度壓迫下要求改變自己命運的強烈願望,描寫了他們不屈不撓的反抗斗爭,充滿了鮮明的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精神,同時又富有民族風格和民族特色, 具有很高藝術價值,深受人民群眾喜愛。其重要詩作有詩集《故事詩集》(1900)、《吉檀迦利》(1910)、《新月集》 (1913)、《飛鳥集》(1916)、《邊緣集》(1938)、《生辰集》(1941);重要小說有短篇《還債》(1891)、 《棄絕》(1893)、《素芭》(1893)、《人是活著,還是死了?》(1892)、《摩訶摩耶》(1892)、《太陽與烏雲》 (1894),中篇《四個人》(1916),長篇《沉船》(1906)、《戈拉》(1910)、《家庭與世界》(1916)、《兩姐 妹》(1932);重要劇作有《頑固堡壘》(1911)、《摩克多塔拉》(1925)、《人紅夾竹桃》(1926);重要散文有 《死亡的貿易》(1881)、《中國的談話》(1924)、《俄羅斯書簡》(1931)等。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介紹到中國,現已出版了10卷本的中文《泰戈爾作品》。

1861年5月7日,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富有的貴族家庭。他的父親戴賓德納特·泰戈爾是聞名的哲學家和社會活動家。哥哥、姐姐也都是社會名流。泰戈爾在這樣一個文壇世家環境的薰陶下,8歲開始寫詩,12歲開始寫劇本,15歲發表了第一首長詩《野花》,17歲發表了敘事詩《詩人的故事》。才華橫溢的泰戈爾從小就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1886年,他發表《新月集》,成為印度大中小學必選的文學教材。這期間,他還撰寫了許多抨擊美國殖民統治政論文章。

1901年,泰戈爾在聖地尼克坦創辦了一所從事兒童教育實驗的學校。這所學校在1912年發展成為亞洲文化交流的國際大學。

1905年,泰戈爾投身於民族獨立運動,創作了《洪水》等愛國歌曲。《人民的意志》被定為今日印度的國歌。1910年,泰戈爾發表長篇小說《戈拉》。1916年,發表長篇小說《家庭和世界》,熱情歌頌爭取民族獨立的愛國主義精神。1912年,泰戈爾以抒情詩集《吉檀迦利》獲諾貝爾文學獎金。1913年發表為人們所熟知的《飛鳥集》和《園丁集》。

1924年曾來過中國,泰戈爾回國後,撰寫了許多文章,表達了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

泰戈爾的一生是在印度處於英國殖民統治的年代中度過的。祖國的淪亡、民族的屈辱、殖民地人民的悲慘生活,都深深地烙印在泰戈爾的心靈深處,愛國主義的思想一開始就在他的作品中強烈地表現出來。他雖然出身於富貴家庭、生活在矛盾錯綜復雜的社會里,但他的愛憎是分明的,創作思想是明確的,始終跟上了時代的步伐。他曾在民族獨立運動高潮時,寫信給英國總督表示抗議殖民統治,並高唱自己寫的愛國詩歌領導示威遊行。他還曾堅決拋棄英國政府所授予的爵位和特權。印度人民尊崇他、熱愛他,稱他為詩聖、印度的良心和印度的靈魂。

泰戈爾不是個狹隘的愛國主義者。他對於處在帝國主義侵略和壓迫下的各國人民一貫寄予深切的同情,並給予有力的支持。20世紀20年代,泰戈爾曾多次出國訪問,並與世界各國文化名人一起組織反戰的和平團體。30年代,當德、意、日法西斯發動侵略戰爭的時候,泰戈爾拍案而起,向全世界大聲疾呼:「在我離去之前,我向每一個家庭呼籲——准備戰斗吧,反抗那披著人皮的野獸。」就這樣,直到1941年8月7日泰戈爾在加爾各答逝世,他一直戰斗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這位舉世聞名、多才多藝的作家,在漫長的六十多年創作生涯里,共寫了五十多部詩集,12部中長篇小說,一百餘篇短篇小說,二百多個劇本和許多有關文學、哲學、政治的論文以及回憶錄、游記、書簡等。其中1921年問世的著名詩集《吉檀迦利》,使泰戈爾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故事詩》和《兩畝地》是印度人民喜聞樂見、廣為傳誦的不朽詩篇。膾炙人口的《喀布爾人》、《素芭》和《摩訶摩耶》均為世界短篇小說的傑作。《贖罪》、《頑固堡壘》、《紅夾竹桃》等都是針對當時印度社會現實予以無情揭露和鞭笞的著名戲劇劇本。

泰戈爾不僅是一位造詣很深的作家、詩人,還是一位頗有成就的作曲家和畫家。他一生共創作了二千餘首激動人心、優美動聽的歌曲。其中,他在印度民族解放運動高漲時期創作的不少熱情洋溢的愛國歌曲,成了鼓舞印度人民同殖民主義統治進行斗爭的有力武器。《人民的意志》這首歌,於1950年被定為印度國歌。泰戈爾70高齡時學習作畫,繪制的1500幀畫,曾作為藝術珍品在世界許多有名的地方展出。

1941年,泰戈爾與世長逝,享年81歲。

泰戈爾(1861~1941)
Tagore,Rabindranath
印度詩人,作家,藝術家,社會活動家。是向西方介紹印度文化和把西方文化介紹到印度的很有影響的人物。
生平 1861年5月7日生於西孟加拉邦加爾各答市,1941年8月7日卒於同地。家庭屬於商人兼地主,婆羅門種姓。祖父德瓦爾格納特·泰戈爾和父親戴本德拉納特·泰戈爾都是社會活動家,支持社會改革。泰戈爾進過東方學院、師范學校和孟加拉學院,但沒有完成正規學習。他的知識得自父兄和家庭教師的耳提面命以及自己的努力者為多。他從13歲開始詩歌創作 ,14歲發表愛國詩篇《獻給印度教徒廟會》。1878年,他遵父兄意願赴英國留學,最初學習法律,後轉入倫敦大學學習英國文學,研究西方音樂。1880年回國,專事文學創作。1884年,離開城市到鄉村去管理祖傳田產。1901年,在孟加拉博爾普爾附近的聖地尼克坦創辦學校,這所學校於1921年發展成為交流亞洲文化的國際大學。1905年後民族解放運動進入高潮,孟加拉和全印度人民都反對孟加拉分割的決定,形成轟轟烈烈反帝愛國運動。泰戈爾去加爾各答投身運動,義憤填膺,寫出大量愛國詩篇。但不久同運動其他領袖發生意見分歧,他不贊成群眾焚燒英國貨物、辱罵英國人的「直接行動」,而主張多做「建設性」工作,如到農村去發展工業、消滅貧困愚昧等。他於1907年退出運動回聖地尼克坦,過隱居生活,埋頭創作。1913年,他因英文版《吉檀迦利》(Gitanjaei,即《牲之頌》,1911年出版)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從此聞名世界文壇。加爾各答大學授予他博士學位。英國政府封他為爵士。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先後10餘次遠涉重洋,訪問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傳播和平友誼,從事文化交流。1919年,發生阿姆利則慘案,英國軍隊開槍打死1000多印度平民,泰戈爾聲明放棄爵士稱號,以示抗議。1930年,他訪問蘇聯,寫有《俄國書簡》。他譴責義大利法西斯侵略阿比西尼亞(衣索比亞)。支持西班牙共和國政府反對法西斯頭子佛朗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寫文章斥責希特勒的不義行徑。他始終關心世界政治和人民命運,支持人類的正義事業。

【創作】
在長達近70年的創作活動中,泰戈爾共寫了50多部詩集,12部中長篇小說,100餘篇短篇小說,20多部劇本,大量關於文學、哲學、政治方面的論著,還創作了1500餘幅畫和2000餘首歌曲,其中1首為印度國歌。
13歲以後 ,泰戈爾發表了長詩《野花》、《詩人的故事》等,1881~1885年,出版抒情詩集《暮歌》、《晨歌》、《畫與歌》,還有戲劇和長篇小說。戲劇和小說多取材於史詩和往世書,詩歌富於浪漫主義色彩。1886年,詩集《剛與柔》出版,標志著他在創作道路上進入面向人生與現實生活的時期。詩集《心中的嚮往》是他第一部成熟的作品,他的獨特風格開始形成。這一時期還寫了劇本《國王與王後》和《犧牲》,反對恢復婆羅門祭司的特權和落後習俗。19世紀90年代是泰戈爾創作的旺盛時期。從1891年起,在他主編的《薩塔納》雜志上,發表《摩訶摩耶》等60多篇短篇小說,主要是反對封建壓迫,揭露現實生活中不合理現象。他發表了《金帆船》、《繽紛集》、《收獲集》、《夢幻集》、《剎那集》5 部抒情詩集,1部哲理短詩《微思集》和1部《故事詩集》。收入《繽紛集》的敘事詩《兩畝地》是作者民主主義思想的最高表現。從《剎那集》起,他開始用孟加拉口語寫詩。他的第二部英譯詩集《園丁集》里的詩大多選自這一時期作品。
20世紀初泰戈爾遭遇到個人生活的不幸,喪偶、喪女、喪父的悲痛與傷感在詩集《回憶》、《兒童》和《渡船》中有真實記錄。他另有兩部長篇小說《小沙子》和《沉船》。1910年,長篇小說《戈拉》發表,它反映了印度社會生活中的復雜現象,塑造了爭取民族自由解放的戰士形象;歌頌了新印度教徒愛國主義熱情和對祖國必獲自由的信心,同時也批判他們維護舊傳統的思想;對梵社某些人的教條主義、崇洋媚外也予以鞭撻 。這期間還寫了象徵劇《國王》和《郵局》及諷刺劇《頑固堡壘》。1910年,孟加拉文詩集《吉檀迦利》出版 ,後泰戈爾旅居倫敦時把《吉檀迦利》、《渡船》和《奉獻集》里的部分詩作譯成英文,1913年《吉檀迦利》英譯本出版,泰戈爾成為亞洲第一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他進入另一創作高潮,發表詩歌《歌之花環》、《頌歌》、《白鶴》、《逃避》,中長篇小說《四個人》與《家庭與世界》。20世紀20 年代泰戈爾仍堅持寫作,發表劇本《摩克多塔拉》、《紅夾竹桃》,長篇小說《糾紛》、《最後的詩篇》及一些詩作。30年代他又陸續出版長篇小說《兩姐妹》、《花圃》、《四章》;戲劇《時代的車輪》、《紙牌王國》 ;詩集《再一次》、《邊緣集》和政治抒情詩《禮佛》等。1941年4月 ,他寫下最後遺言、有名的《文明的危機》,對英國殖民統治進行控訴,表達了對民族獨立的堅定信念。
《泰戈爾作品集》中譯本
思想發展與藝術成就 泰戈爾生逢急劇變革的時代,受到印度傳統哲學思想和西方哲學思想的影響。但他世界觀最基本最核心部分還是印度傳統的泛神論思想 ,即「梵我合一」。在《繽紛集》中,他第一次提出「生命之神」觀念。他對神的虔誠是和對生活、國家與人民的愛融合在一起的。但這使他的詩歌也蒙上了濃厚的神秘主義色彩。另外,他提倡東方的精神文明,但又不抹煞西方的物質文明。這些都使他的思想中充滿了矛盾而表現在創作上。綜觀泰戈爾一生思想和創作發展 ,可大體分3個階段:①幼年直至1910年前後,他積極參加反英政治活動,歌頌民族英雄,宣揚愛國主義,提倡印度民族大團結。②隱居生活直至1919年再次積極參加民族運動,愛國主義激情稍有消退,政治內容強的詩歌被帶有神秘意味的詩歌所取代,也受了西方象徵主義、唯美主義詩歌的影響,宣揚的是愛與和諧。③從1919年阿姆利則慘案開始直至逝世,他又開始關心政治,積極投入民族解放斗爭,作品的內容又充滿了政治激情,視野也開闊了,對世界和人類都十分關心 。可以說 ,泰戈爾一生的創作既有「菩薩慈眉」,也有「金剛怒目」。他的詩歌受印度古典文學、西方詩歌和孟加拉民間抒情詩歌的影響,多為不押韻、不雕琢的自由詩和散文詩;他的小說受西方小說的影響,又有創新,特別是把詩情畫意融入其中,形成獨特風格。
泰戈爾與中國 泰戈爾一貫強調印中兩國人民團結友好合作的必要性。1881年,他寫了《死亡的貿易》一文,譴責英國向中國傾銷鴉片、毒害中國人民的罪行。1916年,他在日本發表談話,抨擊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的行動。1924年,他訪問中國,回國發表了《在中國的談話》。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以後,他屢次發表公開信、談話和詩篇,斥責日本帝國主義,同情和支持中國人民的正義斗爭。中國作家郭沫若、鄭振鐸、冰心、徐志摩等人早期的創作,大多受過他的影響。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介紹到中國。幾十年來出版的他的作品的中譯本和評介著作為數很多。1961年為紀念他的百歲誕辰,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10卷本《泰戈爾作品集》。

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印度孟加拉語詩人、作家、藝術家、社會活動家。生於加爾各答市一個具有深厚文化教養的家庭,父親是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和社會活動家,六個哥哥也均獻身於社會改革和文藝復興運動。泰戈爾自幼厭惡正規學校的教育,靠家庭教育和刻苦自學度過少年時代,1878年去英國學法律,後轉入倫敦大學攻讀英國文學,研究西方音樂。
泰戈爾童年時代即嶄露詩才,他的愛國詩篇《給印度教徒廟會》(1875)發表時,年僅14歲。1880年,19歲的泰戈爾便成為職業作家。1881至1885年,他出版了抒情詩集《暮歌》(1882)、《晨歌》(1883),還有戲劇和小說等作品。這些早期傷品的特點是夢幻多於現實,富於浪漫主義色彩。
90年代是泰戈爾創作的旺盛期,詩集《心中的嚮往》(1890)是他的第一部成熟作品,著名詩篇《兩畝地》(1894)的發表,標志著泰戈爾從宗教神秘主義走向深刻的人道主義。這一時期的詩作還有《金帆船》(1894)、《繽紛集》(1896)第5部抒情詩集和一部《故事詩集》(1900)。此外,他還創作了60多篇短篇小說,其中的《素芭》(1893)、《摩訶摩耶》(1892)、《最活著,還是死了?》(1892)等被列入世界優秀短篇小說傑作之林。
1901年,泰戈爾為改造社會創辦了一所學校,從事兒童教育實驗。1912年,這所學校成為亞洲文化交流的國際大學。由於英國在孟加拉推行分裂政策,1905年印度掀起民族解放運動的第一個高潮,泰戈爾積極投身於運動並創作了許多愛國詩篇。這一時期是他創作的最輝煌時期。他出版了8部孟加拉文詩集和8部英文詩集,其中《吉檀迦利》為詩人贏得世界性聲譽。這一時期重要的詩集還有《園丁集》(1913)、《新月集》(1915)、《飛鳥集》(1916)等。1910年,泰戈爾又發表了史詩性長篇小說《戈拉》和象徵劇《國王》等。
1919年,印度掀起第二次民族解放運動高潮,為尋求民族解放道路,他走遍五大洲,發表了許多著名演講。這時期突出成就是政治抒情詩,分別收在《非洲集》(1937)、《邊沿集》(1938)、《生辰集》(1941)等作品中。
泰戈爾一生共創作了50多部詩集,12部中、長篇小說,100餘篇短篇小說,20餘種戲劇,還有大量有關文學、哲學、政治的論著和游記、書簡等。此外,他還是位造詣頗深的音樂家和畫家,曾創作2000餘首歌曲和1500餘幀畫,其中歌曲《人民的意志》已被定為印度國歌。
在60餘年的藝術生涯中,他繼承了古典和民間文學的優秀傳統,吸收了歐洲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文學的豐富營養,在創作上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取得了輝煌成就,成為一代文化巨人。1913年,「由於他那至為敏銳、清新與優美的詩;這詩出之以高超的技巧,並由他自己用英文表達出來,使他那充滿詩意的思想業已為西方文學的一部分」,獲諾貝爾文學獎。英國政府封他為爵士。
1941年4月,這位曠世奇才,印度近代文學的奠基人寫下最後的遺言《文明的危機》。同年8月7日,泰戈爾於加爾各答祖宅去世。
【代表作】
詩集:詩集《暮歌》、《晨歌》、《心中的嚮往》、《兩畝地》、《金帆船》、《繽紛集》、《故事詩集》、《素芭》、《摩訶摩耶》、《最活著,還是死了?》等等

20世紀初期的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政治上遭受壓迫,經濟上受到剝削,使這個古老國家的人民陷入貧窮、愚昧之中。為了喚醒這個沉睡的巨人,兩位偉人應運而生了。一位是民族解放運動的領袖「聖雄」甘地,另外一位就是印度近代史上最偉大的文化巨匠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1941)。 泰戈爾多才多藝,才華超人。既是作品浩繁的文學藝術大師、學識淵博的哲人、成就卓著的社會活動家,也是銳意革新的教育家。他一生所有的貢獻,不但在印度歷史上具有著劃時代的意義,而在國際上也產生了巨大影響。 泰戈爾在印度文化的各個方面都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而他最突出的天才的表現,恐怕就是他驚人的創作量了。他12歲開始寫詩,在60餘年的筆耕生涯中,創作了大量作品,其中有詩歌上千首,歌詞1200餘首,並為其中大多數歌詞譜了曲; 中長篇小說12部,短篇小說200多篇,戲劇38部,還有許多有關哲學、文學、政治的論文及回憶錄、書簡、游記等;此外還創作了2700餘幅畫。他給印度和世界留下了一筆異常豐富的文化遺產。 1913年,「由於他那至為敏銳、清新與優美的詩篇;這些詩不但具有高超的技巧,並且由他自己用英文表達出來,便使他那充滿詩意的思想成為西方文學的一部分」,泰戈爾被瑞典文學院授予該處度諾貝爾文學獎這一最高榮譽,成為第一個獲得這項殊榮的亞洲作家。漫長的55年後,日本的川端康成長又一次奪取這一桂冠。泰戈爾因此而蜚聲世界。 他的詩歌體裁和題材豐富多彩,清新雋永;小說格調新穎、感染力強;戲劇種類繁多,富於哲理意味;歌曲或哀婉纏綿、或威武雄壯,不拘一格。在人們的印象中,泰戈爾是以偉大的「歌手與哲人」的雙重身份出現的。 讓我們把目光轉向西孟加拉的加爾各答,1861年5月7日,羅賓德拉納特誕生在那裡。 泰戈爾世家和拉比的童年 泰戈爾家庭原姓塔克爾(孟加拉人的尊稱,意為「聖」),泰戈爾是它的英文變稱。羅賓德拉納特的祖父德瓦卡納特「王子」。同時他也是一位思想家和文化名流,當時許多進步人士的改革運動都得到他有力的支持。 這位「王子」的繼承人德本德拉納特不同於父親的熱衷社交,他性格內省慎思,潛心於哲學和宗教著作的研究。他兼具三種不同的氣質:對宗教的篤信,對藝術的敏感,對實際工作的精明善斷。對名氣更大的兒子,他的影響無疑是深遠的。 他的溫文爾雅、尊貴大方, 博得了「瑪哈希」(意為「大聖人」)的美稱。 德本德拉納特有個龐大的家庭。他擁有15個子女。女兒婚後,女婿也長住於他家的。此外,還有一些親戚和眾多仆從。子女勻是在充分的自由和嚴格的家教、對宗教的虔敬與對美妙生活的享受緊密結合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這個家庭繼承了父親所熱愛的印度文化傳統,又深受西方文化影響,常舉行哲學和宗教討論會、詩歌朗誦會,經常演戲, 還有不時安排的音樂會。 著名詩人、演員、音樂家和學者常常成為座上客。「瑪哈希」讓子女們自由發展各自的特長,充分發表各自的見解而不加限制,態度極開明。羅賓德拉特就降生在這樣一個環境中,在他的性格形成時期,從這個環境中飽吸了智慧和美的養份,「印度文藝復興的急流潮湧從他的四周澎湃而過」。 由於是父母最小的兒子,被大家昵稱為「拉比」的羅賓德拉納特成為每個家庭成員鍾愛的對象。但他並不受互溺愛,恰恰相反,這個家庭的生活方式十分簡朴。鞋子和襪子要在兒女們長到10歲時才按宗教法規批准穿用。拉比在中爾答進過4所學校, 但他都不喜歡。他厭惡那種無視個性的教育制度,厭惡遠離自然的、牢籠般的教室,對教師的敵意態度和野蠻體罰更不能容忍。他喜歡的是校外的花園、池塘、春天和白雲。後來他還進過東方學院、師范學院和在孟加拉學院讀書,但都沒有完成學業。他後來致力於教育革新,與此不無關系。 相形之下,他的家庭給他的熏陶是極明顯的。拉比豐富的歷史、文學和科學知識都源自於父兄。泰戈爾家族對印度民族解放運動和復興孟加冬天文藝具有很大貢獻。長史德威金德拉納特才華出眾,是詩人和哲學家,曾向印度介紹西方哲學。另一位史長薩迪延德拉納特是進入英屬印度行政機構的第一個印度人,懂多種語言,翻譯出版了許多梵文和孟加拉文古典著作。姐姐斯瓦納庫瑪麗是第一位用孟加拉文寫小說的女作家。五哥喬蒂林德拉納特成為一位音樂家、戲劇家、詩人和新聞記者。他長拉比13歲,對拉比的才幹十分賞識並予以鼓勵,還通過創辦文學雜志《婆羅蒂月刊》直接引導拉比走上文壇。 另外,喬蒂林德拉納特的妻子卡丹巴麗•黛薇,是一位豐姿綽約、優雅寬厚的女性。她在拉比身上傾注了深深的愛,給他布置出一個精美優雅的環境。她幾乎成了拉比理想中的人物,兩人之間有一種羅曼蒂克的眷戀。拉比就在這樣的家庭氛圍里度過一生中最愉快安適的日子。

印度著名詩人、作家、藝術家和社會活動家,生於加爾各答市的一個富有哲學和文學藝術修養家庭,13歲即能創作長詩和頌歌體詩集。曾赴英國學習文學和音樂,十餘次周遊列國,與羅曼•羅蘭、愛因斯坦等大批世界名人多有交往,畢生致力於東西文明的交流和協調。泰戈爾以詩人著稱,創作了《吉檀迦利》等50多部詩集,被稱為「詩聖」。他又是著名的小說家、劇作家、作曲家和畫家,先後完成12部中長篇小說,100多篇短篇小說,20多部劇本,1500多幅畫和2000多首歌曲。天才的泰戈爾還是一位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1913年,泰戈爾以詩歌集《吉檀迦利》榮獲諾貝爾文學獎。1915年,陳獨秀在《青年雜志》(《新青年》)第2期上發表他譯的《贊歌》4首。作品中「信愛、童心、母愛」 的思想,博大仁慈的胸懷,獨具魅力的人格,贏得了無數中國讀者的敬仰。
泰戈爾是具有巨大世界影響的作家。1924年,泰戈爾應孫中山先生之邀訪華,「泰戈爾熱」進入高潮。他在徐志摩家鄉時,「觀者如堵,各校學生數百名齊奏歌樂,群向行禮,頗極一時之盛。」他會見了梁啟超、沈鈞儒、梅蘭芳、梁漱溟、齊白石、溥儀等各界名流。1956年,周恩來總理回憶時說:「泰戈爾是對世界文學作出卓越貢獻的天才詩人……」他熏陶了一批中國最有才華的詩人和作家,其中郭沫若、冰心受到的影響最深。郭沫若是中國新詩第一人,稱自己文學生涯的「第一階段是泰戈爾式的」。冰心是中國新文學女性作家第一人,她早期的創作受到了泰戈爾的明顯影響,特別是詩集《繁星》和《春水》。她說:「我自己寫《繁星》和《春水》的時候,並不是在寫詩,只是受了泰戈爾的《飛鳥集》的影響,把許多『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個集子里而已。」郭沫若、冰心等人又以他們的作品,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讀者。
泰戈爾是中國讀者心目中最具地位的外國作家之一,能與其匹敵的大概只有莎士比亞一人。現已出版了10卷本的中文《泰戈爾作品集》。

泰戈爾是印度近代和現代最偉大的作家,詩人,小說家,戲劇家,美術家,音樂家.1913年以英文散文詩集《吉檀迦利》獲諾貝爾文學獎。我常常想,泰戈爾就像那天際的明星。「在那裡,心是無畏的,頭也抬的高昂;在那裡,智識是自由的;……在那裡,話是從真理的深處說出;……在那裡,心靈是受你的指引,走向那不斷放寬的思想與行為」(吉檀迦利)這就是泰戈爾,像那啟明星帶引我們走向黎明。

❾ 關於葉芝的作文,,謝!(1000字)

1、《湖心島茵尼斯弗利島》

我就要起身走了,
到茵尼斯弗利島,
造座小茅屋在那裡,
枝條編牆糊上泥;
我要養上一箱蜜蜂,
種上九行豆角,
獨住在蜂聲嗡嗡的林間草地。
那兒安寧會降臨我,
安寧慢慢兒滴下來,
從晨的面紗滴落到蛐蛐歇唱的地方;
那兒半夜閃著微光,
中午染著紫紅光彩,
而黃昏織滿了紅雀的翅膀。
我就要起身走了,
因為從早到晚從夜到朝
我聽得湖水在不斷地輕輕拍岸;
不論我站在馬路上還是在灰色人行道,
總聽得它在我心靈深處呼喚。

2、《當你老了》

當你老了,白發蒼蒼,睡意朦朧,
在爐前打盹,請取下這本詩篇,
慢慢吟誦,夢見你當年的雙眼
那柔美的光芒與青幽的暈影;
多少人真情假意,愛過你的美麗,
愛過你歡樂而迷人的青春,
唯獨一人愛你朝聖者的心,
愛你日益凋謝的臉上的哀戚;
當你佝僂著,在灼熱的爐柵邊,
你將輕輕訴說,帶著一絲傷感:
逝去的愛,如今已步上高山,
在密密星群里埋藏它的赧顏。

3、《柯爾庄園的天鵝》

樹木披上了美麗的秋裝,
林中的小徑一片乾燥,
在十月的暮色中,流水
把靜謐的天空映照,
一塊塊石頭中漾著水波,
游著五十九隻天鵝。
自從我第一次數了它們,
十九度秋天已經消逝,
我還來不及細數一遍,就看到
它們一下子全部飛起。
大聲拍打著它們的翅膀,
形成大而破辭的圓圈翱翔。
我凝視這些光彩奪目的天鵝,
此刻心中湧起一陣悲痛。
一切都變了,自從第一次在河邊,
也正是暮色朦朧,
我聽到天鵝在我頭上鼓翼,
於是腳步就更為輕捷。
還沒有疲倦,一對對情侶,
在冷冷的友好的河水中
前行或展翅飛入半空,
它們的心依然年輕,
不管它們上哪兒漂泊,它們
總是有著激情,還要贏得愛情。
現在它們在靜謐的水面上浮游,
神秘莫測,美麗動人,
可有一天我醒來,它們已飛去。
哦它們會築居於哪片蘆葦叢、
哪一個池邊、哪一塊湖濱,
使人們悅目賞心?

4、《基督重臨》

在向外擴張的旋體上旋轉呀旋轉,
獵鷹再也聽不見主人的呼喚。
一切都四散了,再也保不住中心,
世界上到處彌漫著一片混亂,
血色迷糊的潮流奔騰洶涌,
到處把純真的禮儀淹沒其中;
優秀的人們信心盡失,
壞蛋們則充滿了熾烈的狂熱。
無疑神的啟示就要顯靈,
無疑基督就將重臨。
基督重臨!這幾個字還未出口,
刺眼的是從大記憶來的巨獸:
荒漠中,人首獅身的形體,
如太陽般漠然而無情地相覷,
慢慢挪動腿,它的四周一圈圈,
沙漠上憤怒的鳥群陰影飛旋。
黑暗又下降了,如今我明白
二十個世紀的沉沉昏睡,
在轉動的搖籃里做起了惱人的惡夢,
何種狂獸,終於等到了時辰,
懶洋洋地倒向聖地來投生?

5、《麗達與天鵝》

突然襲擊:在踉蹌的少女身上,
一雙巨翅還在亂撲,一雙黑蹼
撫弄她的大腿,鵝喙銜著她的頸項,
他的胸脯緊壓她無計脫身的胸脯。
手指啊,被驚呆了,哪還有能力
從松開的腿間推開那白羽的榮耀?
身體呀,翻倒在雪白的燈心草里,
感到的唯有其中那奇異的心跳!
腰股內一陣顫栗。竟從中生出
斷垣殘壁、城樓上的濃煙烈焰
和阿伽門農之死。
當她被佔有之時
當地如此被天空的野蠻熱血制服
直到那冷漠的喙把她放開之前,
她是否獲取了他的威力,他的知識?

6、《在本布爾山下》

(一)

憑著圍繞馬理奧提克的輕波的
那些聖人所說的一切,起誓說,
阿特勒斯的女巫確確實實知道,
講了出來,還讓一隻只雞叫。
憑著那些騎士、女人——體形和膚色
都證明了他們真是超人,起誓說,
臉色蒼白、面容瘦長的伴侶,
永遠、永遠充滿了生機的空氣,
贏得了他們激情的完整;
此刻,他們疾駛在冬日的黎明,
本布爾本山是他們身後的景緻。
這些,是他們想說的要旨。

(二)

許多次,一個人死,一個人生
在他們那兩個來世之中,
民族的來世,靈魂的來世,
古老的愛爾蘭熟悉這一切。
無論人是死在他的床上,
或送他命的是一聲槍響,
與親愛的人們的暫時分離
是人都恐懼的最糟的事。
雖然挖墳者的勞作悠長,
他們的鐵鍬鋒利,肌肉強壯,
他們只是把他們埋葬的人
重新推進了人類的思想中。

(三)

你聽到過米切爾的禱告聲聲:
「主呵,結我們的時代帶來戰爭!」
你知道,當一切話兒都已說完,
而一個人正在瘋狂地鏖戰,
從早巳瞎的眼睛裡落下了什麼,
他完整了他不完整的思索。
於是有一會兒站得消停,
高聲大笑,心裡一片寧靜。
甚至最聰明的人在使命實現、
工作認識、夥伴選擇之前,
也全因為某種暴力行為,
心裡總是感到那麼惴惴。

(四)

詩人和雕塑家,干你們的工作,
別讓那種時髦的畫家一味去躲
他的偉大的祖先曾做過的事,
把人的靈魂給上帝帶去,
使他把搖籃正確地填好。
衡量開始了我們的力量,
——個典型的埃及人把形狀思想,
溫和的費迪阿斯做出的形狀。
在西斯汀教堂的屋頂中,
米開朗琪羅留下了證明;
那裡,只是一個半醒的亞當
就能夠使走遍地球的女人惶惶,
最後她的內心一片激情洋溢,
證明有一個預先確定的目的,
在那秘密工作的思想之前,
人類的完美實際上平凡。
十五世紀的義大利的大師,
設計上帝和聖人的背景時,
總畫著花園,那裡靈魂安寧,
人們看到的一切東西,
花朵、芳革。還有無雲的天空,
多像睡覺的人醒了又在夢中,
看到的那些彷彿如此的形狀
這種形狀消失了,只剩下床
和床架,依然在聲言
天國的門打開了。
哦旋轉
一場更大的夢已經消逝,
卡爾弗特和威爾遜、布萊克和克勞德,
為信上帝的人准備了一種休息,
是帕爾默的話吧,但在那之後,
我們的思想就充滿了混亂、憂愁。

(五)

愛爾蘭詩人,學好你們的專業,
歌唱那美好地做成的一切,
輕視那種正從頭到腳
都已失去了模樣的奧妙,
他們缺乏記憶的頭和心——
低卑的床上的低卑的產品。
歌唱農民們,然後是
策馬疾駛的鄉間紳士,
修士們的神聖,仿效
飲完苦啤酒的人狂笑;
歌唱那些歡樂的爵士和夫人,
那是在英勇的七個世紀中
形成的最根本的本質;
讓你的頭腦想著其它的日子,
這樣。我們在將來依然能
成為不可征服的愛爾蘭人。

(六)

在光禿禿的本布爾本山頭下面,
葉芝躺於特拉姆克力夫墓地中間。
一個祖先曾是那裡的教區長,
許多年之俞,一座教堂就在近旁,
在路旁,是一個古老的十字架,
沒有大理石碑,也沒有套話;
在附近采來的石灰石上,
是按他的指示刻下的字樣:
對生活,對死亡
投上冷冷的一眼
騎士呵,向前!

7、《一九一六年復活節》

我在日暮時遇見過他們,
他們帶著活潑的神采
從十八世紀的灰色房子中
離開櫃台或寫字台走出來。
我走過他們時曾點點頭
或作著無意義的寒暄,
或曾在他們中間呆一下,
又過禮貌而無意義的交談,
我談話未完就已想到
一個諷刺故事或笑話,
為了坐在俱樂部的火爐邊,
說給一個夥伴開心一下,
因為我相信,我們不過是
在扮演丑角的場所討營生:
但一切變了,徹底變了:
一種可怕的美已經誕生。
那個女人的白天花在
天真無知的善意中,
她的夜晚卻花在爭論上,
直爭得她聲嘶臉紅。
她年輕、修理,哪有聲音
比她的聲音更美好,
當她追逐著兔子行獵?
這個男人辦了一所學校,
還會駕馭我們的飛馬;
這另一個,他的助手和朋友,
也加入了他的行列;
他的思想大膽而優秀,
又有敏感的天性,也許
他會終於獲得聲望。
這另一個人是粗陋的
好虛榮的酒鬼,我曾想。
他曾對接近我心靈的人
有過一些最無聊的行動,
但再這支歌里我要提他:
他也從荒誕的喜劇中
辭去了他扮演的角色;
他也和其他人相同,
變了,徹底的變了:
一種可怕的美已經誕生。
許多心只有一個宗旨
經過夏天,經過冬天,
好像中了魔變為岩石,
要把生命的流泉攪亂。
從大路上走來的馬,
騎馬的人,和從雲端
飛向翻騰的雲端的鳥,
一分鍾又一分鍾地改變;
飄落在溪水上流雲的影
一分鍾又一分鍾地變化;
一隻馬蹄在水邊滑跌,
一匹馬在水裡拍打;
長腿的母松雞俯沖下去,
對著公松雞咯咯地叫喚;
它們一分鍾又一分鍾地活著:
石頭是在這一切的中間。
一種過於長久的犧牲
能把心變為一塊岩石。
呵,什麼時候才算個夠?
那是天的事,我們的事
是喃喃念著一串名字,
好像母親念叨她的孩子
當睡眠終於籠罩著
野跑了一天的四肢。
那還是不是夜的降臨?
不,不,不是夜而是死;
這死亡是否不必要呢?
因為英國可能恪守信義,
不管已說了和做了什麼。
我們知道了他們的夢;
知道他們夢想過和已死去
就夠了;何必管過多的愛
在死以前使他們迷亂?
我用詩把它們寫出來——
麥克多納和康諾利,
皮爾斯和麥克布萊,
現在和將來,無論在哪裡
只要有綠色在表層,
是變了,徹底地變了:
一種可怕的美已經誕生。

8、《思想的氣球》

雙手,依照給你的吩咐去做;
牽引著思想的氣球
膨脹並且飄曳在風中
抵達它狹隘的棚屋。

9、《聖徒和駝子》

起立,舉起你的手然後開始
祈福
為一個品嘗著慘烈痛楚的男人
在回味他已喪失的名聲的過程中。
一位羅馬的凱撒也已屈服
在這駝峰之下。

10、《聖徒》

上帝試探著每一個人
根據種種不同的方式。
我不應該停止贊美,因為
我正在用皮鞭痛笞自己
也許就在那個夜間與清晨,我就可以驅趕走
在我肉體中隱藏著的希臘人亞歷山大,
還有奧古斯都?凱撒,在他們之後
接下來就是了不起的無賴漢亞爾西巴德。

11、《駝子》

對於所有在你肉體中起立
並且祈福著的人們,
我要呈獻上自己的這份感激,
給予他們的敬意恰好根據他們的等級,
但絕大多數的都要留給亞爾西巴德。

12、《旋轉》

旋轉!旋轉!古老的石臉,向前望去;
想得太多的事呵,就再也不能去想;
因為美死於美,價值死於價值,
古老的特徵已在人的手中消亡。
非理性的血流成河,染污了田地;
恩培多克勒把一切亂扔在地上;
赫克托死了,一道光在特洛伊映照;
我們旁觀的,只是在悲劇性的歡樂中大笑。
如果麻木的夢魘騎上了頭頂,
鮮血和污泥沾滿了敏感的身體——
又怎麼樣?不要嘆息,不要哀慟,
一個更偉大、更動人的時代已經消失;
為了塗過的形體和一箱箱化妝品,
我在古墓里嘆息,但再也不嘆了;
又怎麼樣?從岩洞中傳出一個聲音,
它知道的一切只是一個詞「歡欣!」
行為和工作漸漸粗了,靈魂也粗了,
又怎麼樣?古老的石臉親切地看待一切;
愛馬匹和女人的人,都將被從
大理石的破碎墳墓里
或暗黑地在雞貂和貓頭鷹中
或在任何富有、漆黑的虛無中掘起,
工人、貴族和聖人,所有這些東西
又在那不時髦的旋轉讓旋轉不已。

❿ 求 英國詩人yeat's(葉慈)的介紹以及作品......

威廉·巴特勒·葉芝

威廉·巴特勒·葉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年6月13日——1939年1月28日),亦譯「葉慈」、「耶茨」,愛爾蘭詩人、劇作家,著名的神秘主義者。葉芝是「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的領袖,也是艾比劇院(Abbey Theatre)的創建者之一。

葉芝早年的創作仍然具有浪漫主義的華麗風格,善於營造夢幻般的氛圍,例如他在1893年出版的散文集《凱爾特曙光》便屬於這種風格。然而進入不惑之年後,在現代主義詩人伊茲拉·龐德等人的影響下,尤其是在其本人參與愛爾蘭民族主義政治運動的切身經驗的影響下,葉芝的創作風格發生了比較激烈的變化,更加趨近現代主義了。

葉芝不僅僅是艾比劇院的決策者之一,也曾擔任愛爾蘭國會參議員一職。他十分重視自己的這些社會職務,是愛爾蘭參議院中有名的工作勤奮者。葉芝曾於192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的理由是「以其高度藝術化且洋溢著靈感的詩作表達了整個民族的靈魂」。1934年,他和拉迪亞德·吉卜林共同獲得古騰堡詩歌獎。

*早年的生活和作品

葉芝出生於距離愛爾蘭首都都柏林不遠的山迪蒙(Sandymount)。他的父親約翰·巴特勒·葉芝是亞麻商人傑維斯·葉芝的後裔。這位商人卒於1712年,他的孫子本傑明娶了基爾岱爾郡的望族之女瑪麗·巴特勒。約翰·葉芝結婚的時候正在學習法律,但是很快他便輟學,轉而學習畫肖像畫。他的母親(即威廉·巴特勒·葉芝的祖母)蘇珊·瑪麗·波雷克斯芬來自斯萊果郡(County Sligo)上一個盎格魯-愛爾蘭裔家族。詩人出生後不久,便遷至位於斯萊果的大家族中,他本人也一直認為是斯萊果郡孕育了自己真正的童年歲月。巴特勒-葉芝家族是一個非常具有藝術氣息的家族。詩人的哥哥傑克後來成為一位著名的畫家,而他的兩個姐妹伊麗莎白和蘇珊則均參加過著名的「工藝美術運動」。

為了詩人父親的繪畫事業,葉芝的家庭後遷至倫敦。起初,葉芝和他的兄弟姐妹接受的是家庭教育。詩人的母親由於非常思念故地斯萊果,經常給孩子們講家鄉的故事和民間傳說。1877年,威廉·葉芝進入葛多芬小學(Godolphin),並在那裡學習了四年。不過威廉似乎並不喜歡在葛多芬的這段經歷,而且成績也並不突出。由於經濟上的困難,詩人全家於1880年底遷回了都柏林。起初住在市中心,其後搬到位於郊外的皓斯(Howth)。

在皓斯的時光是詩人重要的發展階段。皓斯周圍是丘陵和樹林,相傳有精靈出沒。葉芝家雇了一個女僕,是一個漁人的妻子,她熟知各類鄉野傳奇,娓娓道來的神秘冒險全都收錄在後來出版的《凱爾特黃昏》里。

1881年10月,詩人在都柏林的伊雷斯摩斯·史密斯中學(Erasmus Smith)繼續他的學業。他父親的畫室就在這所學校附近,於是詩人經常在那裡消磨時光,並結識了很多都柏林城的藝術家和作家。在這段時間里,葉芝大量閱讀莎士比亞等英國作家的作品,並和那些比他年長許多的文學家、藝術家們討論。他於1883年12月從這所中學畢業,其後他便開始了詩歌的創作。1885年,葉芝在《都柏林大學評論》上發表了他的第一部詩作,以及一篇題為《賽繆爾·費格森爵士的詩》的散文。從1884年到1886年,他就讀於位於基爾岱爾大街的大都會藝術學校(Metropolitan School of Art),也就是如今愛爾蘭國家美術與設計學院的前身。

*年輕的詩人

在開始進行詩歌創作之前,葉芝便已經嘗試將詩歌和宗教觀念、情感結合起來。後來,他在描述自己童年生活的時候曾說過「……我認為……如果是一種強大且悲天憫人的精神構成了這個世界的宿命,那麼我們便可以通過那些融合了人的心靈對這個世界的慾望的詞句來更好的理解這種宿命。」

葉芝早年的詩作通常從愛爾蘭神話和民間傳說中取材,其語言風格則受到拉斐爾前派散文的影響。這一時期,雪萊的詩對葉芝產生了很大影響。在後來的一篇關於雪萊的文章中葉芝寫道:「我重讀了《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在世界上的所有偉大著作之中,它在我心裡的地位比我預想得還要高得多。」

葉芝早期還受到彼時愛爾蘭著名的芬尼亞組織(Fenian)領袖約翰·奧里亞雷的影響。詩人晚年曾說,奧里亞雷是他所見最「風流倜儻的老人」,「從奧里亞雷的談話以及他借我或送我的愛爾蘭書籍中,成就了我一生的志業。」在奧里亞雷的介紹下,葉芝認識了道格拉斯·海德和約翰·泰勒。前者於1893年成立蓋爾語聯盟(Gaelic League),致力於保存並增加愛爾蘭語言的使用。

葉芝的第一首重要詩作是《雕塑的島嶼》,是一首模仿埃德蒙·斯賓塞詩作的夢幻般的作品。這首詩發表在《都柏林大學評論》上,其後沒有再版。葉芝第一部公開出版的作品是一本小冊子《摩沙達:戲劇化的詩》。這篇文章也同樣在《都柏林大學評論》上發表過,而且只是由他的父親出資印刷了100冊。此後,他完成了敘事長詩《烏辛之浪跡》(The Wanderings of Oisin),並在1889年出版了詩集《烏辛之浪跡及其他詩作》。這是即使在葉芝風格成熟之後也仍未否定過的第一部作品,取材於愛爾蘭古代勇士的傳說和神話故事。為完成這首詩,詩人花費了整整兩年的時間,其風格清晰的體現出費格森和拉斐爾前派對詩人的影響。這首詩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葉芝以後詩作的主題風格:追求冥思的生活抑或追求行動的生活。這本詩集的前八首抒情詩和歌謠的主題,是源自葉芝少年時代對印度人及阿爾卡迪亞世外桃源的想像——神祗與女神、王子與公主、殿堂、孔雀與神秘的蓮花等等。詩歌中流露出明顯的浪漫主義和拉斐爾前派的痕跡。在《烏辛之浪跡》之後,葉芝再未創作過長詩。他的其他早期作品多半是以愛情或神秘事物為主題的抒情詩。隨著葉芝的作品讀者群的不斷擴大,他結識了當時愛爾蘭和英國的很多著名文學家,包括蕭伯納和王爾德。

葉芝的家庭於1887年重新搬回倫敦。1890年,葉芝和歐那斯特·萊斯(Ernest Rhys)共同創建了「詩人會社」(Rhymer』s Club)。這是一個由一群志同道合的詩人們組成的文學團體,成員們定期集會並於1892年和1894年分別出版過自己的詩選。葉芝的早期作品還包括詩集《詩集》、《神秘的玫瑰》和《葦間風》。事實上,「詩人會社」的文學成就並不高,葉芝幾乎是唯一取得了顯著成就的詩人。

*昴德·岡昂、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和艾比劇院

1889年,葉芝結識了昴德·岡昂小姐。她是一位熱衷於愛爾蘭民族主義運動的女性。岡昂小姐非常仰慕葉芝早年詩作《雕塑的島嶼》,並且主動和葉芝結識。葉芝深深的迷戀上了這位小姐,而這個女人也極大的影響了葉芝以後的創作和生活。經過兩年的密切交往後,葉芝向岡昂小姐求婚,卻遭到拒絕。其後,他又共計向她求婚三次,分別是再1889年、1900年和1901年,均遭到了拒絕。盡管如此,葉芝對岡昂小姐仍然魂牽夢縈,並以她為原型創作了劇本《凱絲琳女伯爵》。在劇中,凱絲琳將靈魂賣給了魔鬼,好讓她的同胞免於飢荒,最後上了天堂。此劇直到1899年才得以上演,引發了宗教及政治上的諸多爭議。終於,在1903年,岡小姐嫁給了愛爾蘭民族運動政治家約翰·麥克布萊德。在這一年,葉芝動身去美國進行了一場漫長的巡迴演講。這段時期他和奧莉薇亞·莎士比亞有過短暫的戀情。他們在1896年結識,卻在一年之後分手。

也正是在1896年,葉芝結識了奧古斯塔·格雷戈里夫人,介紹人是他們共同的朋友愛德華·馬丁。格雷戈里夫人鼓勵葉芝投身民族主義運動,並進行戲劇的創作。盡管葉芝受到法國象徵主義的影響,但顯然他的創作具有清晰而獨特的愛爾蘭風格。這種風格在葉芝與愛爾蘭年輕一代的作家的交往中得到強化。葉芝和格雷戈里夫人、馬丁以及一些其他愛爾蘭作家共同發起了著名的「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或稱「凱爾特文藝復興運動」)。

除了作家們的文學創作外,學院派的翻譯家們對古代傳奇故事、蓋爾語詩歌以及近代的蓋爾語民歌的翻譯和發掘工作也對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代表人物是後來成為愛爾蘭總統的道格拉斯·海德,他編纂的《康諾特省的情歌》倍受推崇。

這場運動最不朽的成就之一便是艾比劇院的成立。1889年,葉芝、格雷戈里夫人、馬丁和喬治·摩爾創立的「愛爾蘭文學劇場」(Irish Literary Theatre)。這個團體僅僅存在了兩年,而且並不成功。在兩位擁有豐富戲劇創作經驗的愛爾蘭兄弟威廉·費依和弗蘭克·費依以及葉芝不計報酬的秘書安妮·伊麗莎白·弗萊德里卡·霍爾尼曼(一位曾經於1894年參與過蕭伯納《武器與人》在倫敦首演的富有的英國女人)的鼎力協助下,這個團體成功打造了一個嶄新的愛爾蘭國家戲劇界。在著名劇作家約翰·米林頓·辛參與進來以後,這個團體甚至在都柏林靠戲劇演出賺到了不少錢,並於1904年12月27日修建了艾比劇院。在劇院的開幕之夜,葉芝的兩部劇作隆重上映。從此以後一直到去世,葉芝的創作生涯始終和艾比劇院相關。他不僅僅是劇院的董事會成員之一,同時也是一位高產的劇作家。

在1902年,葉芝資助建立了丹·埃默出版社,用以出版文藝復興運動相關的作家作品。這個出版社在1904年更名為庫拉出版社。出版社存在至1946年,一直由葉芝的兩個姐妹經營,總共出版了70本著作,其中的48本是葉芝自己寫的。1917年的夏天葉芝和當年的岡小姐重逢,並且向她的養女求婚,但是遭到了拒絕。九月份,他改向一位英國女人喬治·海德里斯求婚,她答應了。兩人在當年的10月20日結婚。不久,葉芝買下了位於庫爾公園附近的巴列利塔,並很快將其更名為「圖爾巴列利塔」。葉芝餘生中的大部分夏季都是在這里度過的。1919年2月24日,葉芝的長女安·葉芝在都柏林出生。安繼承了母親的智慧、寧靜與友善,以及父親不凡的藝術天賦,後來成為一位畫家。

*神秘主義的影響

葉芝一生都對神秘主義和唯靈論有濃厚的興趣。1885年,葉芝和一些朋友創立了「都柏林秘術兄弟會」(Dublin Hermetic Order)。這個組織在6月16日召開了第一次集會,葉芝是領袖。同年,都柏林的神智學會館在通靈法師婆羅門·摩西尼·莎特里的組織下正式開放,葉芝於次年參加了他的第一次降神會。後來,葉芝沉溺於神秘主義和通靈術之中不能自拔。1900年,他甚至成為「金黎明秘術兄弟會」的領袖。他於1890年參加了這個組織。在結婚以後,葉芝夫婦曾經嘗試過風靡一時的無意識寫作。

葉芝的神秘主義傾向在他的名詩《麗達與天鵝》中體現得尤為明顯。這首短詩從希臘神話中取材,講述得是宙斯幻化成天鵝與美女麗達結合並生下兩個女兒的故事(一是著名的海倫,引發了特洛伊戰爭;一是克呂泰涅斯特拉,希臘軍隊統率阿迦門農的妻子)。這一母題在西方文學藝術作品中曾反復出現。關於葉芝創作這首名作的初衷,西方評論界曾有過各種不同的詮釋和解讀,有的認為是「歷史變化的根源在於性愛和戰爭」,有的則認為是「歷史是人類的創造力和破壞力共同作用的結果」。西方主流的文學史將《麗達與天鵝》作為象徵主義詩歌里程碑式的作品。

在葉芝的神秘主義思想形成過程里,凱瑟琳·泰楠的影響不可謂不大。泰楠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女詩人,葉芝早年和她過從甚密。正是在泰楠的影響下,葉芝頻繁的參加各類神秘主義組織的活動。泰楠一生都很仰慕葉芝的才華,而葉芝卻在後來逐漸疏遠了她。

葉芝的神秘主義傾向受印度宗教的影響很顯著,他晚年甚至親自將印度教《奧義書》譯成英文。通靈學說和超自然的冥思則成為葉芝晚期詩歌創作的靈感來源。一些批評家曾抨擊葉芝詩作中的神秘主義傾向,認為其缺乏嚴謹和可信度。W·H·奧登就曾尖銳的批評晚年的葉芝為「一個被關於巫術和印度的胡言亂語侵佔了大腦的可嘆的成年人的展覽品」。然而正是在這一時期,葉芝寫出了他一生中很多最不朽的作品。若想理解葉芝晚年詩作的奧妙,就必須要了解他於1925年出版的《靈視》一書的神秘主義思維體系。今天,人們通過閱讀這本書來理解葉芝後期的詩作,卻不把它當作一本宗教或哲學的著作。

*向現代主義的轉變

1913年,葉芝在倫敦結識了年輕的美國詩人伊茲拉·龐德。事實上,龐德來倫敦有一部分便是為了結識這位比他年紀稍長的詩人。龐德認為葉芝是「唯一一位值得認真研究的詩人」。從1913年到1916年,每年冬天葉芝和龐德都在亞士頓森林(Ashdown Forest)的一個鄉間別墅中度過。這段時間里龐德擔任葉芝名義上的助手。然而當龐德未經葉芝的允許擅自修改了他的一些詩作,並將其公開發表在《詩》雜志上後,兩位詩人的關系便開始惡化了。龐德對葉芝詩作的修改主要體現出他對維多利亞式的詩歌韻律的憎惡。然而很快兩位詩人都開始懷念雙方共事、互相學習的日子。尤其是龐德從歐內斯特·費諾羅薩的寡婦處學到的關於日本能樂的知識為葉芝即將創作的貴族風格的劇作提供了靈感。葉芝創作的第一部模仿了日本能樂的劇作是《鷹之井畔》。他於1916年1月將這部作品的第一稿獻給龐德。

葉芝通常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用英文寫作的詩人之一。然而,不同於大多數現代主義詩人在自由體詩領域不斷做出嘗試,葉芝是傳統詩歌形式的大師。現代主義對葉芝詩作風格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隨著時間的推移,詩人逐漸放棄早期作品中傳統詩歌樣式的寫作,語言風格也越來越冷峻,直接切入主題。這種風格上的轉變主要體現在他的中期創作中,包括作品集《七片樹林》、《責任》和《綠盔》

1923年葉芝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由瑞典國王親自頒獎。他在兩年之後發表了一首短詩《瑞典之豐饒》,以表達感激之情。1925年,葉芝出版了一本嘔心瀝血的散文作品《靈視》,其中他推舉柏拉圖、布列塔諾以及幾位現代哲學家的觀點來證實自己的占星學、神秘主義及歷史理論。

*政治生涯

葉芝通過龐德結識了很多年輕的現代主義者,這使得他中期的詩作已經遠離了早期的《凱爾特曙光》時的風格。他對政治的關注也已經不再局限於文藝復興運動早期他所醉心的文化政治領域。在葉芝早期的作品中,他靈魂深處的貴族立場體現無余。他將愛爾蘭平民的生活理想化,並且有意忽視這個階層貧窮孱弱的現實。然而一場由城市中的下層天主教徒發起的革命運動迫使葉芝不得不改變自己的創作姿態。

葉芝新的政治傾向在《1913年9月》這首詩中得到了體現。這首詩抨擊由詹姆斯·拉爾金領導的著名的1913年都柏林大罷工。在《1916年復活節》中,詩人反復吟誦:「一切都已改變/徹底改變/一種恐怖的美卻已誕生」。葉芝終於意識到復活節起義的領袖們的價值就在於他們卑微的出身和貧困的生活。

整個1920年代和1930年代初期,葉芝無可避免的受到他的國家以及整個世界動盪局勢的影響。1922年,葉芝進入愛爾蘭參議院。在他的參議員生涯中,葉芝最主要的成就之一就是曾擔任貨幣委員會的主席。正是這一機構設計了愛爾蘭獨立之後的第一批貨幣。在1925年,他熱心的倡導離婚的合法化。1927年,葉芝在他的詩作《在學童中間》里如此描述作為一名公眾人物的自己:「一位花甲之年的微笑的名人」。1928年,由於健康問題,葉芝從參議院退休。

葉芝的貴族階級立場以及他和龐德之間的密切關系使得這位詩人和墨索里尼相當接近。他曾在許多場合表達過對這位法西斯獨裁者的仰慕。他甚至寫過一些歌頌法西斯主義的贊歌,盡管這些作品從未發表過。然而當巴布羅·聶魯達於1937年邀請他到馬德里時,葉芝在回信中表明他支持西班牙革命,反對法西斯主義。葉芝的政治傾向非常曖昧。他不支持民主派,在晚年卻也有意疏遠納粹和法西斯主義。然而縱觀葉芝的一生,他從未真正接受或贊同過民主政治。同時,他深受所謂「優生運動」的影響。

*晚年的生活和創作

進入晚年後,葉芝逐漸不再如中年時一樣直接觸及和政治相關的題材,而是開始以一種更加個人化的風格寫作。他開始為自己的家人兒女寫詩,有的時候則描繪自己關於時間流逝、逐漸衰老的經歷和心緒。收錄在他最後一部詩集中的作品《馬戲團動物的大逃亡》生動的表現了他晚期作品的靈感來源:「既然我的階梯已經消失/ 我必須平躺在那些階梯攀升的起點」。 1929年之後,葉芝搬離了圖爾巴列利塔。盡管詩人一生中的很多回憶都在愛爾蘭國土之外,他還是於1932年在都柏林的近郊租了一間房子。晚年的葉芝非常高產,出版了許多詩集、戲劇和散文,許多著名的詩作都是在晚年寫成的,包括一生的顛峰之作《駛向拜占庭》。這首代表性的詩作體現了葉芝對古老而神秘的東方文明的嚮往。1938年,葉芝最後一次來到艾比劇院,觀賞他的劇作《煉獄》的首映式。同年,他出版了《威廉·巴特勒·葉芝的自傳》。

晚年的葉芝百病纏身,在妻子的陪伴下到法國休養。然而最終還是於1939年1月28日在法國曼頓(Menton)的「快樂假日旅館」逝世。他的最後一首詩作是以亞瑟王傳說為主題的《黑塔》。逝世之後,葉芝起初被埋葬在羅克布羅恩(Roquebrune)。1948年9月,人們依照詩人的遺願,將他的遺體移至他的故鄉斯萊果郡。他的墳墓後來成了斯萊果郡的一處引人注目的景點。他的墓誌銘是詩人晚年作品《班磅礴山麓下》的最後一句:「投出冷眼/ 看生,看死/ 騎士,策馬向前!」葉芝生前曾說斯萊果是一生當中對他影響最深遠的地方,所以他的雕塑和紀念館也將地址選在這里。

*葉芝的主要作品

1886年 — 《摩沙達 》

1888年 — 《愛爾蘭鄉村的神話和民間故事集》

1889年 — 《烏辛之浪跡及其他詩作》

1891年 — 《經典愛爾蘭故事》

1892年 — 《凱絲琳女伯爵及其他傳說和抒情詩》

1893年 —《凱爾特曙光》

1894年 —《心靈的慾望之田》

1895年 — 《詩集》

1897年 — 《神秘的玫瑰》

1899年 — 《葦間風 》

1903年 —《善惡之觀念》

1903年 — 《七重林中》

1907年 — 《發現 》

1910年 — 《綠盔及其他詩作 》

1913年 — 《挫折的詩歌》

1914年 — 《責任 》

1916年 — 《青春歲月的幻想曲》

1917年 — 《庫利的野天鵝 》

1918年 — 《寧靜的月色中 》

1921年 — 《邁可·羅拔茲與舞者》

1921年 — 《四年》

1924年 — 《貓和月光》

1925年 — 《靈視》

1926年 — 《疏遠》

1926年 — 《自傳》

1927年 — 《十月的爆發》

1928年 — 《塔樓》

1933年 — 《回梯與其他詩作》

1934年 — 《劇作選集》

1935年 — 《三月的滿月》

1938年 — 《新詩》

1939年 — 《最後的詩及兩部劇作》(死後出版)

1939年 — 《氣鍋中》(死後出版)

與葉芝作文素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
© Arrange www.teachbao.com 2012-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