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吃東西的作文的題目
吃貨的精彩生活
B. 有關吃的作文『吃』 600字
在兒時依稀的記憶中,螃蟹是每個金秋佳節必不可少的美味佳餚。而其中的大閘蟹更是蟹中精品,它的蟹黃和蟹膏品嘗起來另人回味無窮,為許多人所追求。可我偏偏喜愛那無人問津的腳和蟹螯。
蟹腳纖細而秀長,輕咬一口,雪白的肉便展現在你眼前。品嘗一下,爽滑而不油膩,濃郁鮮香。此乃人間美味也。
蟹螯火紅火紅的,掰開其中的一隻蟹鉗,展露在你眼前便是它那潔白的肉。咬上一口細膩而不失彈性,不亦快哉。 可是現在與過去大不相同了,大閘蟹早在七十年代就被大飯店所選用。他們的燒法讓平常人家的燒法大巫見小巫了,什麼香辣蟹、清蒸蟹……層出不窮。那味兒就更不用說了。每每路過飯店,總因能聞到那熟悉的蟹香味而「望蟹興嘆」。轉身走進身邊的水產貨店准備買蟹時,卻發現這里的蟹不是「缺胳臂」,就是「少腿」。一問才知,店主方便食客用專用工具敲開了大閘蟹的腳。這畢竟是大多數人 的選擇,無可挑剔。
記得五歲那年,父親帶我到飯店去吃飯,點一菜,名曰「香辣蟹」。那是我第一次看到那麼大的大閘蟹,足有碗口大,味道又香又濃,辣絲絲的,美味極了。
現在,人工養殖的蟹越來越多。我想:到那時就不會「想吃蟹卻又無處尋,望蟹興嘆」了吧!
吃西瓜
昨天傍晚我正在寫作業,媽媽提著一個大袋子回到家。剛進門,媽媽就喊了起來:「霞霞,快來看看,我買了什麼好東西?」我聽了媽媽的話,連忙跑下樓去,只見桌子上放著一個綠油油的大西瓜,滾圓滾圓的,看得我口水滴答滴答地流下來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起來,沖到衛生間,把它洗干凈。
我拿起菜刀,往西瓜的中央,一刀切了下去,「叭」的一聲,西瓜從中間往兩邊裂開來了,露出了鮮紅鮮紅的瓜瓤,上面點綴了一顆顆黑色的「小星星」。我把西瓜切成一小塊一小塊,我拿起一小塊西瓜便一口咬了下去。哇,真脆,真甜哪!我感覺到嘴裡有一股香甜可口的汁水直沁心田。
我邊吃邊對正在收衣服的媽媽說:「媽媽,您也吃一塊吧。」「你先吃吧。」我聽了,臉刷地紅了:平時,媽媽總是最後吃水果,吃的水果也不太甜。突然,一個好辦法在腦子里閃過。
我拿著一塊西瓜跑到陽台上,對媽媽說:「媽媽,西瓜不好吃。」媽媽放下手中的衣服,滿臉驚奇地說:「我嘗嘗看。」見媽媽中計了,我心中一陣竊喜,可臉上還是裝出一副不高興的樣子。媽媽拿過我手中的西瓜,咬了一口,還沒等她回過味來,我就興奮地說:「媽媽,西瓜好吃嗎?」看著我的樣子,媽媽心裡全明白了,一把摟住我,笑著說:「你呀……」我趁機又把西瓜塞到媽媽嘴裡。就這樣,媽媽開開心心地把一塊西瓜吃完了。我也把自己的那一塊給吃了。
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那天吃的那塊西瓜特別甜特別香,讓我永遠難忘。
昨天是中秋節,晚飯以後,我和爸爸、媽媽高高興興地坐在陽台上,一邊吃月餅,一邊吃柿子,一邊賞月。
一輪金黃的圓月已經高高地掛在天空中,向地上灑下皎潔的月光,像輕紗似的一般溫柔。天空中雲很淡,風很輕,月光很美,這構成了一幅漂亮的畫。在深藍色的夜空里,月亮顯得更圓、更亮、更美了。這么美的月亮能不讓人心動嗎?這圓月非常調皮,一會兒鑽進雲姐姐的懷里,一會兒和星星談話,一會兒唱歌跳舞……真拿它沒辦法。這時爸爸說:「其實月亮是不會發光的。它就像一面鏡子,把太陽的光反射到地球上,所以這些光是不熱的。」 不久,月亮旁邊出現了一絲陰影。爸爸又說:「這黑影子是月亮上的『海』,不過裡面沒有水。」
啊!這皎潔的明月引起了我的遐想。「啊!我知道,這時嫦娥一定很後悔,真應了那句古詩『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呀!她地偷偷地看著後羿。後羿地在地球上看著給嫦娥的月餅和水果,默默地想念著嫦娥。再說吳剛,正在不停地砍五百多丈高的桂樹,砍了又長……玉兔專心致志地搗葯……」 中秋佳節真快樂呀,不但月亮圓,而且人們也和親人一起圓聚。中秋節的月亮真是不可思議呀!
雖然年早已過完,但過年期間的事卻猶如昨天發生,歷歷在目。最令我難忘的是那次去奶奶家吃年飯。
那天,我和爸爸、媽媽剛到奶奶家門口,就看到門欄邊貼著對聯,中間還有一個大大的「福」字,顯得一派喜氣洋洋。一進屋,哇!客廳里坐滿了人,有大姑、二姑、姑父、舅爺爺……就連已經九十多歲的太姥姥也來了。原來十分寬敞的屋子似乎一下子變狹小了。我趕緊挨個拜年,屋裡到處是祝福聲,笑聲。
開始吃年飯了,桌子上擺滿了熱氣騰騰的菜,香味撲鼻而來。有鯉魚跳龍門、鳳爪、長長久久……饞得我「口水直流三千尺」。我們小孩坐一桌,大人們坐一桌。菜剛上來,我們就開始了「打仗」式的搶菜。幾雙筷子同時伸向一盤菜,筷子頭不停的碰撞,發出「咔啦、咔啦」的聲音。然後夾了菜的筷子都「凱旋而歸」了。搶的最凶的是粉條。盤子還沒有放穩,小孩們就搶起來。我剛夾起一大堆粉條,就被他們擠了下去。粉條拖著長長的尾巴在空中甩來甩去,引來一雙雙筷子和我爭奪勝利的果實。大人們卻和我們大大相反,他們評評這個菜,說說那個菜,還不時的講幾個笑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窗外爆竹聲不時的傳來,煙花在空中綻開一朵朵彩菊。屋內的笑聲壓過了爆竹聲。大家紛紛舉杯祝福,我也湊上去祝太姥姥壽比南山,祝舅爺爺四季來財……大家都誇我會說話,我聽了心裡美滋滋的。
就在著喜慶的氣氛中我們送走了鼠年,迎來了牛年。
C. 關於偷吃的作文能起啥好的題目
我這個人嘛,比較貪吃,不喜歡讓嘴閑著,總想嚼點什麼東西。
媽媽總是制止我吃零食,可她又偏偏在儲藏室里放了許多零食。
每一次當我從儲藏室前面經過時,雖然隔著一扇門,但我還是能感受到裡面的零食在向我招手。
終於有一天,我忍不住了,趁著媽媽在陽台上時,悄悄地走到儲藏室前,輕輕地將門拉開,門發出了「呲啦」的響聲。雖然聲音很輕,可我覺得響極了,簡直震耳欲聾。我連忙向四處張望,「唉,嚇死我了。」我輕聲對自己說。沒人發現,任務順利進行著。我盡量不使拖鞋發出聲音,走進儲藏室。選哪一樣好呢?水果凍最多,不容易被發現,就是它了!我拿了3個,便悄悄地出去了。關上門,我緊張地望瞭望四周,可望了之後,我就後悔了。如果我不張望四周,我就可以迅速離開「犯罪現場」,可能就沒人發現我來過儲藏室,但我在張望的時候媽媽竟忽然出來了!我趕緊把那隻拿著水果凍的收藏到身後。媽媽問:「你怎麼啦?」我連忙回答:「沒……沒什麼。」「那你把身後的那隻手伸出來吧。」「好……好的」我的手在身後瘋狂的尋找著可以放果凍的地方。啊!我的褲子後面有個口袋!我連忙把果凍放進口袋,再伸出手,亮給媽媽看,使媽媽無話可說。
後來呀,我偷偷地躲在一個角落,吃掉了我「偷」來的「臟物」。那味道,真是美妙無比!
D. 與分享有關的作文題目
與朋友分享快樂如果你有5個蘋果,你會怎麼做呢?一位老人問一位前來拜師學藝的後生一個奇怪的題目,後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會自己吃掉一個,另外四個分給朋友,老人來了興趣,「為什麼?」老人似乎對這答案很滿意,「我吃一個蘋果,能品嘗出蘋果的味道,吃5個蘋果照樣還是品嘗出蘋果的味道,不如與別人分享,倒不如讓別人也品嘗蘋果的味道,5份蘋果的味道變成1份蘋果的味道與4份快樂,何樂而不為呢?」就這樣,這位後生被這位藝術精湛的大師留下了。與別人分享快樂,並不是你在減少快樂,而是在增加快樂。上個暑假中,我出去旅遊了一趟,讓我十分開心,真如一句話「快樂似神仙」我真的是「游」山「玩」水了!暑假結束了,我依舊沉浸在那份快樂中,天天笑嘻嘻的,一副「樂天派」的樣子。細心的她發現了,下課湊到我身邊:「開心果,什麼事讓你這么開心呀?」我說:「告訴你,我暑假去了一趟橫店,那兒可是著名的影視基地呢!可好玩了!」她眼裡閃過一絲驚喜,「哦,其實,暑假我也想和媽媽一起去的,可她太忙了,看公交車上的廣告好像很好玩,是不是!你快給我講一講吧!我太好奇了!」讓她坐下後,我就開始像決了堤的黃河,滔滔不決地侃起來:「第二天是最好玩的了!我們進一個叫『水鄉村』的地方玩,那裡可以看到山洪爆發還可以潑水呢!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靜靜地等,不一會兒,天空下起了「人工」的傾盆大雨,山上又開始「發洪水」了,洪水咆哮著沖下山來,把山上的「老爺爺」、「老奶奶」嚇得「飛」也似地跑下山,洪水直接沖到山下的池子里,池子里的水越聚越多,直到我的小腿那裡才止。這時潑水就正式開始了!真的,我膽大下池子與別人潑,不僅把別人潑成「落湯雞」自己也成了「落湯豬」了!呵呵!」聽完她高興地笑起來,「呵呵,真好玩!我還真想看看你成「落湯豬」是啥樣的!」我哈哈大笑起來,「呵呵!怎麼樣聽了我的解說,好玩吧?」她搖搖頭說不過癮。我又說:「我們還去了個地方叫「清明上河圖」,里頭有一個鬼屋,告訴你,人家興致勃勃地進去哭著出來。說著,擺了個鬼臉給她看。她捂著肚子,直叫「哎喲,哎喲!你太搞笑了,聽你講完,我都不用去了。」聽了她的話我更高興了。現在,我懂得培根那句話的意思了!「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是呀!我現在不就得到兩個快樂了嗎?
E. 關於吃的作文
以下介紹了很多美食,lz可以根據自己的熟悉程度和喜歡程度,選擇其中一種或幾種美食來寫這篇作文。
美味的小籠包
常聽人們說小籠包美味可口,我卻從沒嘗過,也不知是啥味道。這天下午,爸爸媽媽帶我來到小籠包子店讓我開開眼界,飽飽口福。那天終於如願以償了.小籠包一個個白生生,皮薄薄的,裡面好象有一包汁水在,小籠包小巧玲瓏,形似寶塔,呈半透明壯,晶瑩透黃,寶塔頂上一陣陣香氣隨風四溢,形狀也和包子差不多,難怪叫小籠包。小籠包以上一般都是一籠裡面有十個,每個都是圓鼓鼓的像一個個小雪球似的,只不過上面有一個凹凸不平的地方,還沒上來我就被這香氣熏得如痴如醉了。真恨不得把整個蒸好的小籠包一口吞掉。 一籠小籠包上來了,我坐在椅子上,剛蒸完的小籠包發出了一絲淡淡的香氣息。一聞到這種香氣息,我就忍不住要去大口大口的吃它了。剛夾起一個 「小胖墩」塞進嘴裡,它就開始反 抗。 我這時肚子正餓得咕咕叫,恨不得將嘴巴變大,把四籠小籠包一口吞下去。於是我就用筷子小心翼翼地夾起小籠包,因為輕咬了一小口,汁水就像千軍萬馬往我嘴裡奔跑。我把它沾一點醋,輕進我的嘴裡,肉餡又松又軟,只要一嚼,它的肉就一下子鬆了下來,鮮美無比 媽媽說:「吃小籠包應該先醮點醋,輕輕咬一個洞,把裡面鮮美的湯汁吸干,再吃皮和肉。小籠包的美味精華就在湯汁里。我按照媽媽的方法吃,湯汁鮮、皮薄肉嫩,真是好吃極了。果然,小籠包一會兒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了。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它的肉非常十足,咬一口鮮鮮的,濃濃的,咸鹹的,讓你吃了還想吃。於是我又纏著媽媽去買一客,當阿姨笑盈盈端來後,我又怎能放過呢?吃了一個又一個,在吃得滿口流香,砸咂嘴,不住稱贊道:「美!真是美味之極。」一眨眼,又被我消滅了,摸了摸鼓鼓的小肚子,添添嘴,余興未了。 怎麼樣,心動了?西東不如行動,去吃吃你們家鄉的小籠包吧!
油炸臭豆腐
這是江南冬天特有的地方小吃。
小的時候,一放學就往街上跑,當然,這是在口袋裡有幾個錢的時候。穿過小巷,翻過小橋,就可聞到油炸臭豆腐的香味。經營油炸臭豆腐的是個瘦瘦的老人,眉毛鬍子全白了,他總是挑一副擔子,擔子其實是木頭做的箱子,前面一個箱子放著臭豆腐、醬油、辣椒醬和一疊小盤子,還有一個罐頭瓶,裡面插著幾雙筷子。後面一個箱子安放著一隻小煤爐和一口鍋。
老人總是站在街的拐角,專心致致地油炸臭豆腐。從沒有聽過他的吆喝聲,但總有許多食客尋著香味而來,在他的小擔子前站成一圈。他的臭豆腐很有特色,乍看上去黑不溜湫,和別的臭豆腐沒有什麼兩樣,但一入鍋再一出鍋,就變得金燦燦、香噴噴,塗上一層醬油或辣椒醬(他的辣椒醬是自製的,紅艷艷的,辣得香,辣得舒服),黃黃紅紅,煞是好看。小心翼翼咬上一口(因為非常燙),外黃內白,外酥內嫩,香辣刺激,此時已不是在吃而是舌頭打著卷往下吞。
老人一次總是只炸幾塊,炸好幾塊賣幾塊,所以等的人都是一個吃,其他的人共同行注目禮。吃油炸臭豆腐的人大多是女人和孩子,真的很奇怪,江南女子都是不吃辣的,但一到這擔子前就都變成「辣妹子」了,辣椒醬塗了厚厚的一層還要塗,女人此時也不管斯文了,直吃得嘴唇通紅,涕淚交加,熱汗直冒。老人只是不住地說:辣得結棍,勿要吃得格許多。說歸說,他也不去阻擋。所以,老人的辣椒醬每天都要消耗一瓶。
那時,我父親每月給我五毛錢,至少有一半的錢是貢獻給臭豆腐了。一塊臭豆腐一分錢,吃完一塊,這一天才能安靜下來。有時候沒有計劃好超支了,那麼,我就剋制住自己不往那裡跑,怕自己的眼睛裡會長出鉤子來。不過,那樣的時候,只要我不小心溜到老人的擔子前,老人總會洞察一切,好象發現了我的口袋裡沒有半分錢,就會笑眯眯地炸一塊最脆最嫩的送給我吃。不好意思白吃,等下個月父親寄錢來的時候,我馬上就去還給他,老人也收下,但必定多炸一塊臭豆腐給我。
離開那個江南小城二十多年了,我再也沒有吃過那樣美味的油炸臭豆腐(雖然我在其他江南城市也吃過油炸臭豆腐,但是味道好象總是差了一點)。它總是出現在我的夢里,和它一起出現的還有那個連名字都不知道的白鬍子白眉毛的瘦老人。
肉骨頭粥
我只吃過一次肉骨頭粥。
那是江南冬日的一個星期日的早晨,一向節儉的舅母突然提出帶我去吃肉骨頭粥。我受寵若驚,一路屁顛屁顛地緊跟在她身後,生怕她又突然改變主意。
沿著青石板路,穿過熙熙攘攘的菜市,拐進一條小巷。遠遠看見一個小鋪子飄出陣陣白霧,還聽到鐵勺敲鍋沿的聲音。舅母領著我走進這間鋪子,鋪子里已經座無虛席。大家都在唏哩嘩啦地喝這叫肉骨頭粥的東西,好象這東西真的很好吃。
老闆娘把我們領進里間的灶旁,滿臉歉意地說:「就在這里吃吧。」老闆娘是一個40來歲的女人,頭發齊耳,一絲不苟地用黑色的發卡別在耳後。我生怕舅母臨陣脫逃,趕緊自做主張說:「可以可以。」結果招來舅母兩個白眼。「好吧,來一碗肉骨頭粥。」老闆娘一手抄起大鐵勺,一手揭開大鍋蓋,頓時一股熱浪席捲著肉粥的香味撲鼻而來。她用大鐵勺在鍋里攪了攪,盛了一大碗粥遞給我。這碗粥是灰白色的,米已經煮得不見原形,粥面上還點綴著幾小塊肉骨頭。我小心翼翼地嘗了嘗,嗯,香香糯糯,黏黏呼呼。真的不需要「吃」,只要喝就行了。我就這樣站在大灶旁,端著大碗,呼啦呼啦地喝著有生以來第一次肉骨頭粥。最後還像小狗一樣把那幾塊肉骨頭啃得乾乾凈凈。那碗粥花了舅母5分錢。
後來,舅母告訴我,煮肉骨頭很麻煩。先要把肉骨頭(連著些肉的骨頭)煮上幾小時,然後再把新米淘好放進去,再煮。不能煮焦,關鍵是要掌握火候,細火慢熬才行。最後放上鹽和味精。所以,一般家庭是不做肉骨頭粥的,費時費力還不經喝。她還警告我,街上的肉骨頭粥不能多吃,因為有的老闆為省錢把客人吃過的骨頭,又重新放進鍋里煮。也不知她說的是真是假。反正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吃過肉骨頭粥,不是因為害怕不衛生,而是口袋裡的錢還不夠分配的呢。
不過,我還是經常到那家肉骨頭粥鋪去,主要是想看看她們怎麼處理吃完的骨頭的。可老闆娘好象明白我的意圖,總是笑眯眯的招呼我:「小姑娘,來吃一碗啊。」然後,我撒腿就逃。
陽春面
陽春面名字挺好聽,很高貴的樣子,其實是江南老百姓最愛吃最便宜因而也最能爽氣掏錢的大眾麵食。《上海的早晨》中資本家徐義德為了逃避公私合營裝窮,叫小伙計送的午飯就是這個陽春面,可見,陽春面是屬於勞苦大眾的專利。至於為什麼取這樣一個陽春白雪的名字,可能是取其反義吧,但我敢肯定,取這個名字的人絕不是下里巴人。
二十多年前,舅舅一家好象特別喜歡吃陽春面,每到星期天,舅舅就必定帶領全家到鎮上的面館去吃陽春面。兩個表弟興高采烈,但我卻很不喜歡。陽春面上除了撒一些蔥花就沒有別的了,光溜溜的,一點味道都沒有,吃了第一口就不想吃第二口。每次我都沒有方法把一碗陽春面吃完,我總是旁敲側擊地提醒舅舅還是吃餛飩好,至少還有點肉味。但舅舅堅決不肯,說餛飩太貴,又不經吃,同樣一角錢,陽春面吃得飽飽的,而餛飩卻只能塞牙縫。舅舅的牙縫好大。不喜歡吃,但每個星期天都得陪舅舅全家去吃,因為這是他們的節日,整整六天他們都在等著這一天。鎮上那家面館都認識舅舅,每次一來不用吩咐,就很快端上陽春面來,然後,舅舅一家就開始埋頭苦幹,並製造出幸福的聲響來。每當此時,我就望著面前的陽春面愁眉苦臉。
陸文夫在《美食家》里專門提到過陽春面,說第一鍋的陽春面最清爽最可口,因此,很多人都趕早去吃頭湯。我想,舅舅們吃得絕對不是這種陽春面。但不管怎麼說,我對陽春面是沒有興趣的了,胃口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倒了。
光餅
光餅是福州的小吃。據說是記念戚繼光而來的,總之和這位民族英雄有一定的關系。
小的時候總喜歡站在高高的桶爐前面,看師傅做光餅。做光餅的師傅到處都有,一個案板,一個爐子就是全部的道具。光餅師傅把袖子卷得高高的,把放了鹼水和鹽水的面團摔得啪啪作響,然後分成一個一個劑子,用手左右一拍,一個小圓餅就出來了,再用一根竹簽往中間戳一個小洞,就勢往桶爐內壁一貼,等著吧,不一會,爐內就飄出香味來。估計差不多了,光餅師傅就用小鐵鏟利索地一鏟,焦黃的光餅就跳出來了。
這光餅硬梆梆、黃通通的,咬得很費勁,沒有一口好牙和頑強的拼搏精神是對付不了它的,但一旦入口就越嚼越香,越香越嚼,最後總是吃了一塊還想帶走第二塊。光餅耐嚼還耐儲藏,放它十天半月沒有問題,堅韌不拔,很有民族氣概,可能這就是它和戚繼光的關系吧。光餅很便宜,一分錢一塊,那時經常光顧光餅爐,買上一兩塊,一路嚼著上學校。
冬天光餅師傅比較幸福,守著爐子暖烘烘的,夏天就苦了,赤膊上陣還是大汗淋漓,汗水滴在爐子上嗤嗤作響。我就不敢買了,因為那光餅里必定也有光餅師傅勤勞的汗水。
前段時間,在福建「老鄉」處提到光餅,他們都說那玩意好吃而且對牙齒有利,經常嚼嚼絕對比「白箭」「綠箭」效果好。但不知現在還有沒有了,都好多年沒有吃過了。但願,這光餅爐子還能在福州的某個街角看到。
芋頭果
芋頭果是福州的早點之一,也稱三角糕。據說是把檳榔芋煮熟後剝皮碾成糊狀,再摻入米粉揉合而成。然後,切成一塊一塊三角形狀,放到油鍋里去炸,直炸得兩面焦黃,出鍋。吃的時候,用一張紙包著芋頭果的下端(因為很油),以一個角為突破口,咬一口,外焦內嫩(內色灰白),還有一股芋頭的清香,嗯,味道好極了。
炸芋頭果的攤子也是到處都有,每天一大早,就可看到街頭巷尾支起的一個個攤子,煙霧繚繞,香氣四溢,買芋頭果的人端著碗或提著小竹籃,等著芋頭果出鍋。往往炸出一鍋就買出一鍋。但也有買不完剩下的,擱一兩個時辰也不要緊,吃起來還是很香的,它不象油條,登陸不久就成了嚼不爛的老油條。所以,賣芋頭果的攤主都很自得,有時候上午九十點鍾了,還不見他們收攤子,慢悠悠地守著還沒有賣掉的幾塊芋頭果。他們知道總有肚子容易餓的人自會尋香而去。
福州的市民通常是一碗鍋邊糊外加一隻芋頭果就解決了早飯問題,既好吃也實在,吃完後,打一個飽咯去上班,這革命干勁足得沒法說。
鍋邊糊
一次在辦公室里和同事們侃吃,我說要論吃,還是福州的鍋邊糊好吃。他們齊聲問:什麼叫鍋邊糊?這幫平日里吃遍天下無敵手的傢伙竟然也有不知道的東西。我得意洋洋地開始向他們介紹福州小吃——鍋邊糊。
鍋邊糊在福州乃至福建許多地方都有,但在外地我卻從來沒有看到過,不出產的原因可能是外地沒有一種叫「蝦油」的調味品,而鍋邊糊沒有加蝦油就不成為鍋邊糊了。
鍋邊糊的製做很復雜,要先把大米淘凈浸泡幾小時,然後磨成糊狀待用。支一口大鍋,煮上一鍋湯,湯里放上蝦米、蟶干、香菇、蔥、蒜、芹菜,最後放進必不可少的蝦油若干勺,這濃湯就做成了。這還沒有完,萬里長征第一步。將湯倒出另裝,下清水若干燒到七成熱時,鍋邊抹勻花生油,然後舀一碗米糊繞鍋澆一圈,蓋上鍋蓋。三分鍾後見鍋邊米漿起卷時,用鍋鏟鏟入清水中,再加入清水,重復上述行為。當最後也就是第四次澆完時,放入一份濃湯料,並視情再加入蝦油等輔助調料。煮熟後盛放在另一口鍋中,用微火保持溫度,待售。
總之這是一個循環反復的過程,沒有耐心是做不成的。所以,一般家庭是不做鍋邊糊的,要吃就到街上去買。福州的大街小巷飯店小攤都有買,而且很便宜。鍋邊糊味道特別,海鮮味濃,每片米糊都打著卷,白白的,象一管管青蔥,非常爽口,再配上黃黃的蝦米、蟶干,黑黑的香菇,綠綠的蔥蒜,色澤鮮明,令人食慾大開。
聽到這里,同事們的喉嚨都動了一下。然後商量,什麼時候能去福建出差,一定要去嘗嘗這鍋邊糊。我補充說,在福建,鍋邊糊都是作為早點和茶餘飯後的點心的,並不把它當正餐,大概它是管吃不管飽的緣故吧。想想本地品種單一而又甜得發膩的小吃,大家都說:福建人民真是幸福。
是啊,福建人民真幸福。
餛飩
我想,大概沒有什麼小吃有餛飩那麼普及和名稱多樣了。餛飩在福建叫扁肉;在四川叫抄手;在雲南廣西一帶叫雲吞;只有在江南才叫餛飩。
內容差不多,形式卻有些差別。福建的餛飩注重鮮,加蝦油是它的一大特色。小時候總是被喜歡吃餛飩的母親支出去買餛飩,買來買去,也就買出經驗來了。知道街頭的那家餛飩味太濃,吃完後就要趕緊灌開水;而街尾的那家餛飩味道尚好,就是只見皮不見肉;最好的是穿過幾條街的那家「野」店,說它野,是因為時開時不開的,好像全憑主人興趣。這家的餛飩量足味最地道,每隻餛飩雪白剔透,中間一點紅紅的肉餡若隱若現,再配上幾粒蔥花,就好象一池秋水中的白蓮。福建的餛飩一般都很節儉,一根小木棍往肉泥上一點再往餛飩皮上一翻,一隻餛飩就完成了,往往一盤肉泥可以對付一天所要出售的餛飩。吃餛飩的一般都是女孩子,她們可以不計較得失,慢悠悠地翹起蘭花指,用小調羹小心翼翼地舀起餛飩往櫻桃小口裡送。所以,較之其他小吃,福建餛飩更顯得女人味一些。
而四川餛飩則個性鮮明,陽剛味十足。首先一大特色是沒有湯,第二大特色是辣得過口不忘。那一年去成都調研,特地拜訪「抄手」,誰知端上來的是幾只乾巴巴的結結實實的餃子狀餛飩,上面還澆了一層紅彤彤的辣椒油。仗著本人吃辣還有一些功底,掙扎著把這碗「抄手」給吞了。結果,除了辣,我已經不記得它還有沒有其它味道。
江南一帶,餛飩是最常見的小吃,這里的餛飩分為大餛飩和小餛飩兩種。大餛飩里餡比較多,有鮮肉的也有青菜的,但它又不同北方的餃子那樣皮厚餡足,江南人總是不肯象北方人那樣乾脆利落地做出餃子風格,他們總要保持餛飩的傳統,哪怕再大一些,小家碧玉的本色不變。江南大餛飩是放大了的小餛飩,樣子象修女的帽子,湯多量也足,一般人吃一碗也就有了七分飽的感覺。
正宗的江南小餛飩是最具江南文化味的,皮擀得講究,貼著碗能看到碗里的花紋,真正是薄如蟬翳。肉要精瘦的,處理得細膩無渣,燒好後的餛飩,皮子晶瑩舒展,「白里透紅,與眾不同」,象一隻只美麗的白蝴蝶 。這時候的注意力就不會在吃上了。不過,這樣的小餛飩現在已經不多了,做的人和吃的人好象都已經缺少了這份精緻的心情。取而代之的是滿街都是的大眾小餛飩,簡單一裹,完事,連皮也不擀了,買現成的。
在北方讀書的時候,思念餛飩(福建的江南的),思念得咬牙切齒。北方同學很不以為然,說,那有什麼好吃的?清湯寡水的,不如咱北方餃子實在。
是的,要想實在,吃北方餃子;要想苗條,吃江南餛飩。
羊肉串
很奇怪,我向來不吃羊肉,但對羊肉串卻來者不拒。
第一次吃羊肉串是在北京。那一天,從北京圖書館查資料出來,拐到白石橋附近,那裡有一片飯店餐館和小吃攤點。先買了仿膳食品窩窩頭,吃得直冒酸水,發了一通諸如慈禧太後的胃口怎麼這么好對付之類的牢騷後,就站到了烤羊肉串的攤子前。並沒有想要吃,的的確確是被那種香里帶膻的味道吸引過來的。
同學也是南方人,不吃羊肉,但他敢想敢乾的精神令我佩服。他先買了三串,然後視死如歸地說:「我先吃吃看。」他小心翼翼地先咬了一口,翻翻眼珠,接著就加快了頻率。我盯著他上下翻飛的大嘴,直問:「哎,別顧吃啊,到底好吃不好吃?」他「嗯嗯」地一氣吃完了三串,才摸摸肚子很滿意地說:「不吃真傻。」趕緊掏錢,一手抓一把,這串咬一口,那串咬一口,真的很好吃,肥而不膩,焦香十足,還有一種特有的,說不出來的怪怪的味道(後來才聽新疆的同學說,那是孜然的味道)。我們就這樣邊走邊吃,吃完了,就地再買,反正羊肉串攤子到處都有。直吃得飽咯里都帶羊膻味,不能再吃了,再吃下去,我們非得變成草原牧民了。
本來以為羊肉串就是這樣好吃了,誰知新疆的同學說:那算什麼羊肉串?真正好吃的是咱們新疆的羊肉串,那可是羊肉串的老家。第一次那麼羨慕新疆人,真正覺得新疆是個好地方。
咱也沒有機會去新疆啊,就把北京的羊肉串當新疆的吧。
回到南方後,也見過羊肉串,但不僅外貌小里小氣,味道也完全變了樣,如果說北京的羊肉串是仿名牌,那麼南方的羊肉串就是假冒偽劣了。也有例外,一次到南京出差,在新街口發現了久違的羊肉串,那味道,那相貌和北京的一樣。我又一次站在南京的大街上不顧斯文地大嚼起來。以後只要去南京,都要想方設法地溜到新街口去過過癮。
但總是心有不甘,有事沒事總鼓動頭兒:「咱們也到烏魯木齊去開個讀者作者聯誼會?」
羊肉泡饃
有了羊肉串墊底,去西安吃羊肉泡饃的時候就好象有了膽量。
看過雄赳赳氣昂昂的兵馬俑,摸過楊貴妃的洗澡池,躲過小商小販的圍追堵截,吃過田裡剛採下來的草莓,當然也爬過大雁塔和古鍾樓,接下來就是品嘗西安小吃的時間。
西安小吃最具代表性的小吃是肉夾饃和羊肉泡饃。不過,肉夾饃我連看都不看,一塊大肥肉塞在一塊大餅里,肥油直冒,盡管肉饃的主人說怎麼怎麼好吃,我就是吃不下去。不是怕胖,而是從小就不吃肥肉。肉夾饃是放棄了,但羊肉泡饃是一定要吃的。
於是就去找。在古樓附近轉來轉去,轉累了就在一個小攤子上坐下來。坐定後才發現對面一個老頭在專心致致幹活:把一塊硬硬的饅頭掰成顆粒狀。他神態專注地不緊不慢地掰呀掰,掉下來的粉末都用小指捺到嘴裡。他在幹嘛?是不是牙口不好?正想著,又見老頭把掰好的產品倒進一個盛滿濃湯的大海碗里,那碗濃湯頓時就變成了一碗漿糊。老頭有滋有味稀里嘩啦地喝完了這碗漿糊,站起身子,抹了抹沾在鬍子上的殘留物,打了個響亮的飽咯,滿臉都是幸福感。突然好象明白了什麼,趕緊找來伙計問:「那是什麼?」「羊肉泡饃啊。」老天,這糊里糊塗的東西就是大名鼎鼎的羊肉泡饃?小的時候就最恨把饅頭放進湯里 ,軟不啦及的,要口感沒口感要味道沒味道,再好吃的饅頭再好喝的湯都給攪渾了。
所以,很遺憾,在西安最大的收獲是買了一堆民間工藝品,而在吃上,卻是一片空白。
看了賈平凹寫的陝西小吃,其中花了大量的筆墨形容羊肉泡饃的精彩,但我還是沒有被他煽乎得流出口水來。這在我看關於吃的書籍的歷史中是少見的。
朝鮮涼面
初到東北,第一次看到正宗的朝鮮人和朝鮮文字還是大驚小怪的,後來看多了,就見怪不怪了。然後就開始琢磨如何深入了解朝鮮民族文化,比如,他們的飲食文化,更具體地說,如何吃遍學校周圍的朝鮮小吃店。
於是,先去朝鮮泡菜攤子前偵察一番,和買泡菜的朝鮮族老大媽套近乎,問:「道拉及是什麼意思?」朝鮮族老大媽真的很象《奇襲》里的老大媽那樣慈祥,她不僅耐心地回答我的幼兒園水平的問題,還推薦我買了朝鮮泡菜的代表作——桔梗。嘗了桔梗後,對朝鮮小吃就有了信心。
那一天,零下18°,屋外早已是灰白兩色世界。從澡堂出來,頭發一會兒就凍成柴火棒。並不覺得冷,只是渴得慌。就到處找有水源的地方,後來發現一面「朝鮮涼面」的幌子正迎風招展,涼面?正好解渴。一頭扎進去,裡面已是高朋滿座,人人都端著一個大海碗往肚子里灌涼面,很舒服的樣子。於是也要了一碗。等端上來後,才覺得好象有點不對勁。鮮紅的面湯上波瀾不興,面條當然是潛伏在湯底的,只是這湯,怎麼看都好象是剛從自來水龍頭里出來,冷不說,還有股漂白粉的味道。懷疑歸懷疑,我真的太渴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喝了再說。結果,渴是解了,但我體內的那點余溫可全給帶走了。一路跑著回到宿舍,又是捂熱水袋又是灌開水,折騰了半天,才把胃裡的那塊冰坨融化掉。
我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東北人和南方人本來就不一樣,他們冰天雪地里可以吃凍梨吃冰棒,那是因為他們有從小就鍛煉出來的堅強的胃。所以他們可以裹著大棉襖吃涼面,而我,只能在穿短袖的時候。
但,我還是沒有勇氣再去品嘗朝鮮涼面了。甚至一想到這四個字,我的胃就開始冒涼氣。
不怪朝鮮涼面,只能怪我自己。
道口燒雞
說來慚愧,自己在外求學幾年,大部分的注意力花在吃上。究其原因,一是學校食堂乏味的飯菜,使自己時常處於飢餓狀態;二是天性所致,「民以食為天」嘛,自己當然也不例外。
於是,剛到長春不久,就打聽到「道口燒雞」挺有特色,忙親臨考察。果真,擺在櫥窗里的燒雞肥嫩嫩、黃燦燦、熱騰騰,撒發著迷人的香氣,又看到買燒雞的人排成了長隊,更證實了此燒雞的名不虛傳。此後三年間,只要錢包里有點余錢,便忙不迭地往燒雞店送,買不起整隻就買半隻;買不起半隻就買雞雜碎(雞肝、雞卵等構成,便宜而味極佳,是窮學生最親睞之物)。那種拎著一小袋燒雞走路的愉快,無法言喻,只覺得生活在那一刻是多麼美好。此時若去攻讀書關,再厚的「磚頭」也能毫不費勁地「啃」下來,這就是「道口燒雞」的威力。有時,人的胃口會比腦袋重要得多,換句話說,就是物質有時也能毫不客氣地戰勝精神。
逢到宿舍里的女同胞過生日,無例外地都要買只「道口燒雞」以饗大家。雞上檯面後,往往還沒等打開塑料袋,大家就已經操起傢伙躍躍欲試了。那香噴噴、熱騰騰的燒雞,嫩而無渣,連骨頭都是酥的,一塊雞肉在舌頭上還來不及停留就溜進肚子里去了。而此時往往有師兄師弟尋著香味不請自到,說句「生日快樂」就一屁股坐下來大嚼起來。那時候,要求師兄師弟辦事或反過來他們求我們辦事,都言不二價:一隻道口燒雞。
在長春的三年,可以說是伴著「道口燒雞」的香味渡過的。(雖不能常吃,但離學校不遠的一家燒雞店每天毫不吝惜地飄來的香味,使我們的讀書生活變得有滋有味起來。)
臨畢業的時候,有人告訴我,有一家大餅店專營夾肉大餅,味道好得沒法提。可惜沒有機會了。要不然,現在又會有一樣好吃的供我回味了。
F. 有關感動的作文題目
1.淚
2.感動,點一瓣心香
3.感之,動之
4.那一刻,心靈的觸動
其實,作文題目不要那麼的花,主要是作文寫得怎麼樣。再好的題目不配好的文章又怎麼樣了呢?
G. 關吃貨的作文題目有搞笑感
我是一個吃貨
聽媽媽說,我自小就愛吃。
剛學會走路時,我見啥吃啥。茶幾版上的水果,拿起權就往嘴巴里送;盒子里裝的瓜子,抓一把就往嘴巴里塞;實在沒吃的,我就把手指放到口裡吸一吸,反正不會讓嘴巴閑著。為這,我沒少挨媽媽的責罵。
上了小學後,好吃的習慣與日俱增。爸爸媽媽給的零花錢,我幾乎全用在了買零食上。口香糖、巧克力、餅干......它們占據了我書包的半壁江山。除了課間拿出來吃零食外,有時上課也偷偷吃。為此,我沒少挨老師的訓斥。
走在大街上,只要路過燒烤店,我的雙腿就像被強力膠粘住了一樣,怎麼也挪不動。
有一次,爸爸媽媽忙門市生意,沒時間看我寫,叫我自己回家寫。我聽了欣喜若狂,放下書包,翻箱倒櫃地找零食,實在沒零食吃,我從冰箱里拿了個雞蛋,打碎了拌好,等鍋里的油熱了,就可以放進去了。不一會兒,香噴噴的雞蛋出鍋了,我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剛吃到一半的時候,媽媽回來了,看見我在吃雞蛋,沒寫作業,起得拿起衣架就往我身上打。痛得我哇哇大哭。唉!真是為嘴傷心啊!
我真是個吃貨,不知啥時能改掉這個壞習慣!
H. 關於美食的作文題目要有創意的,不能太俗···
1、食全食美
2、那些記憶里的小味道
3、花樣美食
4、從菜場到餐桌回的故事
5、色既答是香 ,味就是美
(8)有關吃的作文題目擴展閱讀
關於美食的作文:
「早餐吃雜醬面吧!」「不,今天換個口味。跟我走,帶你去吃好吃的」媽媽賣起了關子。我聽了一下興奮起來,難道還有小吃貨我沒吃過的早餐?搞得那麼神秘。我撓了撓頭跟上媽媽的腳步。
到了一個香酥芝麻餅的鋪子前,媽媽停下了腳步。只見桌面上擺著兩盤餅,每盤十二小塊,上面撒滿了芝麻,色澤焦黃,讓人垂涎欲滴。一個旁邊寫著咸香味,一個旁邊寫著甜味。「老闆:來五塊錢甜味的。」「好咧!」老闆叔叔動作利索地用不銹鋼夾子夾了三塊餅裝好遞給我。
「快吃,趁熱,冷了可就不好吃了。」其實不用她說我也知道,香噴噴的餅在手我怎麼忍得住呢?急不可耐地往嘴裡送,一口咬下去,鮮嫩松軟,外酥里嫩,甜而不膩……好吃極了。我對媽媽的選擇贊不絕口,真是份不錯的早餐,配上牛奶營養又美味。
好東西要分享。我想這么好吃又實惠的餅爸爸肯定也會喜歡吃的,一定要帶給他嘗嘗,便又掉頭買了三塊咸香味的。
I. 有關過年的作文題目(要新穎)
1、《年味》
2、《鞭炮聲聲又一歲》
3、《喜中之年》
4、《年年有餘》
5、《大雪紛落喜專紅年》
6、《年中有愛》屬
7、《碎碎有餘》
8、《懵懵懂懂又一年》
9、《懵懵懂懂又一歲》
10、《新桃換舊符》
11、《過年啦》
12、《春節印象》
J. 關於「吃」的話題作文
年夜飯
山東省五蓮縣第一中學 郭長慶
紅紅的對聯掛起來,火紅的燈籠挑起來,震耳的鞭炮響起來,熱騰騰的餃子煮出來。過年了,又是一載春秋。
我們一家子聚攏在一起,忙的不可開交。母親包餃子,姐姐擀餃子皮兒,我在燒火,而父親則忙活著放鞭炮。不一會兒,元寶似的餃子包出來,沸騰的熱水滾起來,鞭炮聲響起來,大家則聚攏在桌旁,等待著煮熟的餃子,肚子有時也會迫不及待的咕嚕兩聲。餃子下鍋後便很快就煮熟了。母親則將餃子給我們盛上來,我們便狼吞虎咽地吃起來。當時我們的窘相恐怕誰見了都會哈哈大笑。母親吃的很慢,臉上帶著微笑,幸福地看著我們,不時叮囑我和姐姐慢點吃,別咽著了。「哎呀,」這時姐姐吃到了錢幣,我則買力地向她祝福,臉上卻不懷好意的笑著。
這是我小時侯的事情了,想一想心裡卻甜滋滋的。當時我還不懂事,總做出一些調皮搗蛋的事情來,搗蛋可是我當時的一大專利。跟姐姐鬥嘴,跟母親說一些大驚小怪的事情,扯著父親的衣角胡說八道。雖然顯得有點古怪刁鑽,但是處處洋溢著家的溫馨。
時光像河水般悄悄流過,姐姐長大了,我也當舅舅了,父親呢?哎,時光不饒人,世間萬物彷彿註定了要如此,一切的一切都按著既定的規律發展下去。
今年的除夕之夜,只有我和母親,雖然也有對聯,也有餃子,但是失去的是團聚的幸福時光。桌子上,再沒有往日的歡愉。我很沉默,我想盡量多陪陪母親,這幾年苦了她了,畢竟家裡只有她一個人支撐著。年夜飯雖然有些味淡,但依然很香,我十分珍惜這份感覺,希望她能伴我天長地久。
人好不容易來世間走一遭,難得有如此好的機會來領略其中的愛恨情愁,酸甜苦辣。世界的景象很怡人,很幽美;世界的人情很和諧,人很善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一頓年夜飯沒吃完也許就涼了。
年夜飯,一生中能有多少回呢?珍惜吧!在飯里吃出香甜,吃出團圓,吃出人生的真諦。
【點評】本文作者運用對比手法,將「兒時的年夜飯」與「今年的年夜飯」進行對比描寫,讓人感受到人間親情的溫馨和世事滄桑的沉重,真摯的感情流露中讓人湧起對人生的深思。文中多處運用排比句式,渲染氛圍,增強抒情意味;多出運用細節描寫,使人物形象真實可感,生動逼真。總之,作者真情的自然流露,成就了一篇習作美文。
吃的語言
貪污叫鯨吞,掃盪叫蠶食,股票的運作叫炒,新報紙叫剛出鍋的,見了面不
說你好,而問你吃飯了嗎?有一次中午我正端著飯碗邊走邊吃,看見一位已經洋
化了的朋友,一抬頭就說吃飯了嗎,她一楞,馬上又嗷嗷說吃了吃了,其實她吃
個屁。後來有一次我到她公司去匯報方案,下午2點鍾一見面她就對我說吃飯了
嗎,我惡狠狠地回答說,沒吃呢,餓得狠哪!4點鍾開完會,她不讓我們走,非
要留我們吃飯,說是再聊聊,到最後實在沒啥可聊的,尷尬的很,領導堅持要走,
她只好把那桌宴席給退了,後來我知道了以後,懊惱地3天沒有睡好覺,哼!這
樣的領導絕得不到廣大革命群眾的擁護和愛戴。
有一次一位快要退休的領導對我們說,人活那麼大年紀有什麼意思,吃么(ma第二聲)沒味,還非得吃,真是浪費國家進口原料。這時我的耳邊響起了莊子的話:真人食之不甘,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這樣的真人不當也罷,我等眾好吃鬼們萬萬不要錯過大吃特吃的革命青春年華,去當什麼勞什子真人,否則悔之莫及,痛不欲生哪!
言歸正傳,我們要談的話題是吃的語言。由於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處不閃爍著吃的光輝思想,吃的燦爛文化,時時刻刻不暴露著吃的藝術,吃的意志,吃的動機,吃的靈魂,所以吃的語言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吃的語言就是打開研究文化生活的鑰匙,從吃的語言就可以發現事物的內在本質,找到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乃至展現歷史前進的步伐。言重了嗎?不,一點也不,剛好相反,"吃貨!"這個詞是雖然是男人們經常掛在嘴邊責罵女人的話,但反映了舊社會婦女地位的低下,現在還有人說這個詞嗎?本來像黛安娜這種角色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吃貨,結果卻被傳媒炒得個歪七扭八四不像,令人大跌眼鏡。
吃的語言在吃的時候當然表現得最豐富多采,比如在喝酒的時候常說感情
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多吃菜,少喝酒,聽老婆話,跟黨走。勸酒的人
絕對是沒話找話的專家,只要你臉皮稍微薄一點,必定抵擋不住被他隨便找七八
個理由灌你個五六杯十分輕松容易。你如果不說一句話,低著頭只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