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孝親敬老作文400個字以上
百善孝為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現代都市裡的兒女們,都因為需要工作而把老人丟在家裡不管。甚至有一些老人被兒女虐待、殘害……這些不孝順、反而是虐待老人的兒女們沒有想過,你的父母不僅生了你,還辛辛苦苦地把你養大,他們用無盡的愛,指引你,幫助你……到現在,他們老了,你連基本的關心都做不到嗎?
我聽過一個故事:有一個老人,患了病,手已經拿不穩東西了。有一天吃飯的時候,老人又因為拿不穩飯碗而把飯菜灑了一地,碗也摔碎了,老人的女兒就指著老人破口大罵:你怎麼又把飯菜給灑了,還把飯碗摔碎了,盡給我添亂!你不知道我有多忙呀?你是不是成心要把我累死?於是,她就不許老人在餐桌上吃飯了,而是把老人趕到牆角蹲著吃。老人每頓飯都吃不飽,還要遭別人罵,傷心極了,常常在牆角流淚。我聽完這個故事後,也很傷心,這個女兒怎麼可以這樣子對他年邁的父親?
我們不應該這樣對老人,而應該是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我們可以常去敬老院探望老人,幫他們打掃衛生、遞茶端水、陪他們聊天,也可以多陪他們出去公園走走,感受空氣的清新、陽光的明媚與花草的香味……雖然是小事,但是老人們一定會感到幸福。
古代也有許多孝敬老人的故事,比如《黃香溫席》:漢朝的時候,有一個叫黃香的人,是江夏人。年紀剛剛九歲,就已經懂得孝順長輩的道理。每當炎炎夏日到來的時候,就給父母的帳子扇扇子,讓枕頭和席子更清涼爽快,使蚊蟲避開;到了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身體讓父母的被子變得溫暖。還有《卧冰求鯉》:王祥的繼母因為王祥不孝而生氣,導致患了病,父親就叫來郎中,給繼母治病,郎中說繼母患的這種病要喝鯉魚湯才能治好,王祥就去已經結冰的河上,脫掉上衣,躺在厚厚的冰塊上,用自己的體溫融化掉一部分冰,再砸開剩下的冰,只見冰下有許多鯉魚,他不顧天氣的寒冷,伸手進冰水裡抓了兩條鯉魚來,回家給繼母煲鯉魚湯喝。這些故事真讓我感動,為什麼現代人就做不到呢?
孝順不是金錢,不是錦衣玉食,而是愛。如果有愛,即便只是一聲問候、一個電話、一封信或是一件小小的禮物,老人們都會感到很幸福;如果有愛,工作很忙,不能看老人就不會成為自己的借口;如果有愛,父母的嘮叨就會變成美妙的音樂……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一定要學會孝順。
你好,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㈡ 關於孝親敬老的作文
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絕該繼承和發揚.孝親敬老美德更是精髓, 更應該繼續發揚光大,這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是良心的要求。
「孝」是中國文化中最悠久、最基本、最重要、影響最深遠的傳統倫理觀念。在《孝經》中,「孝」被開宗明義地肯定為「德之本」和「教之所由生者」,並被儒家視為「仁之內核」。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兩人,更相為命。
幾千年來,「磕頭」、「跪拜」「昏定晨省」「披麻戴孝」「守靈」等儀式一直承載著中華民族「孝」文化的內容。而當代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更是嚴格保留了很多的傳統孝道儀式和規范。例如在韓國,每年春節家家戶戶都要在正月初一之前趕回供奉祖先的長兄或長子、長孫家,參加祭祖的茶禮儀式並相互拜年。拜年時,長者盤膝而坐,晚輩在長者面前下跪叩頭,長者對成年晚輩低頭彎腰答禮。
「一定的內容必須通過一定的形式才能表現出來。」夏學鑾並不否定當代青少年在春節時給父母磕頭的意義。他說,有選擇地恢復一些體現家庭長幼尊卑倫理關系的傳統社會儀式還是必要的,弘揚孝道需要藉助具體的形式。
其實孝道的核心是要突出「感恩」思想,理解磕頭後面的價值取向才是真正重要的。表達愛心的形式是多元的,每一個老人內心感到溫暖的形式也是不一樣的, 孝悌並稱不可偏廢;二是無違父母;三是為父母守孝;四是在家盡孝,在國必忠。
把孝親當作責任、義務,與從孝親獲得幸福,兩者是可以統一起來的。並且前者正是後者的源頭活水。對於具備起碼道德水準的人來說,想到父母把自己拉扯成人所吃的千辛萬苦,所擔的虛驚實怕,所投的真疼至愛,倘不能盡孝心,必深感負疚而痛苦;如能盡孝心,使父母衣食豐足,身體康健,精神愉快,一句話,生活幸福,自己難道不會因此感到欣慰和幸福嗎?
《二十四孝圖說》講,孔子的弟子子路,因家貧經常吃糠咽菜,「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老人去世以後,他「南遊於楚」,「積粟萬鍾」,「列鼎而食」,但卻慨然嘆道:現在即使再想回到吃糠咽菜、「為親負米」的歲月,也辦不到了。子路之作此慨嘆不是因為他有吃糠咽菜的特殊癖好,而是因為他在失去了孝親的可能性之後,對於孝親這樣一種天倫之樂,產生了強烈的懷念。國無憂,民無憂,滿月青山景色幽。春風盪九洲。 衣不愁,食不愁,最是神州尊白頭。高風萬古流。在許多忠孝難以兩顧的人的心中,不能孝親或不能經常孝親,是一大遺憾。所以一有孝親的機會,他們便總是盡量彌補———在彌補責任欠缺的同時,也彌補幸福的失落。正是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
有一種人生觀是以使別人獲得幸福為幸福的。既然一個人可以從使別人獲得幸福中獲得自己的幸福,那麼,他能因自己孝親使親人獲得幸福而也感到幸福,有什麼說不通呢?承認孝親是福,說到底,也就是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
在當前形勢下,「孝道」包含著對父母和長輩的順從、尊敬和理解。順從是「孝道」的第一境界,聽話、不惹父母生氣就可以說是孝順了;尊敬體現在對父母和長輩的日常態度和行為上,比如吃飯讓長輩先動筷子,出門要和父母打招呼,告訴去向和回家時間等等;理解更多的是指對「可憐天下父母心」的理解,即使父母說錯了,自己受了點小冤枉,也不要當場頂嘴,要暫時接受,等事後再行解釋。挾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為也;為老人折枝,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孝親敬老應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題中之義,是社會進步的表現。讓我們共同行動起來,在全社會大興孝親敬老之風。
㈢ 關於敬老作文的開頭與結尾
篇一:尊敬老人,愛護老人,從我做起
他們,滿頭銀發,滿臉皺紋,卻總是露出慈祥的笑容,手拄著拐杖,卻還有著硬朗的身軀。他們是 老人。現在都提倡要尊敬老人,愛護老人,可為什麼街上還到處可見老人乞丐?有一次,我偶然看見了一位老人乞丐寫在地上的粉筆字的內容
他寫著:由於體弱多病,兒女看他已經老了,不中用了,就將他趕出家門。我看了,不禁為那些兒女的行為感到羞愧!贍養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人有病應該到醫院醫治,這不僅是老人對子女有養育之恩。他們年輕時勞累辛苦為了下一代,但作為兒女不但不回報,還做出如此天理難容之事,這對老人是多大的傷害!應該受到社會的譴責。我身為少先隊員,就有義務去尊敬老人,愛護老人,也有責任批評那些不為父母著想的兒女!我提倡: 尊敬老人,愛護老人,從我做起!
現在,只要看到有困難的老人,我都會上前幫忙。一天,我坐在公共汽車上,上車的人越來越多,這時,擠上來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奶奶,我見了,急忙起身准備讓座,沒想到,在一旁等候多時的一個小學生一屁股坐在位子上不動了,我拉了拉他的袖子,輕輕地對他說: 小同學,你能讓座給那位老奶奶嗎? 說著指了指不遠的老奶奶,小學生翻了翻白眼說: 幹嘛要讓給她呢? 哼!還挺倔的。我只能搬出了大道理: 小同學,你想想,老奶奶老了,腳站不穩,萬一摔倒了怎麼辦?你身體壯,應該讓給那位老奶奶,再說,現在提倡尊敬老人,愛護老人,你說呢? 小學生聽了,臉刷地一下紅了,趕忙起身與我異口同聲地說: 老奶奶請坐! 老奶奶慢慢地走過來,撫摸著我倆的頭,說: 真是個好孩子! 小學生瞥了我一眼,臉更紅了
還有一次,鄰居王奶奶帶著她的兩個小孫子從百貨商店回來,手裡提了大包小包的,又抱著一個小孫子,牽著另一個小孫子,王奶奶額上直冒汗,我連忙跑下來幫忙提東西,上樓後,又陪兩個小東西玩,王奶奶一看,笑得合不攏嘴: 真是遠親不如近鄰!
我想:在我們少先隊員的帶領下,一定會有更多的人主動幫助老人,懂得尊敬老人,愛護老人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的!
篇二:尊敬老人,人人有責
2008年是我們中國的驕傲,因為世界第二十九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將在我們中國的首都北京舉行,我們要用文明去迎接奧運會。其實文明就在我們身邊,離我們很近、很近,作為一名小學生,首先要從尊敬老人做起,尊敬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尊敬老人的方式很多,也很簡單,只要我們用心去做,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就一定能夠做好。比如奶奶做家務累了,幫她捶捶後背,讓她感到一份輕松;爺爺從外面回來,幫他倒杯涼開水,讓他體會到一份清涼;上學的路上,攙扶老爺爺、老奶奶過馬路,讓他們感受到一份安全;公共汽車上,主動給老爺爺、老奶奶讓座,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真誠的關愛等等。
如果你做到這些,你也會感到無比快樂。今天我們家來了一位袁奶奶,她是爸爸的阿姨,我一到家就向她問好,給她倒水,跟她聊天,帶她參觀我們居住的小區,介紹我們美麗的宿遷,而且我還幫她整理了要住的房間呢!她誇我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並要求我好好學習,將來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幫助老人其實人人都能做到,可是有些人為什麼不去行動呢?也許他們覺得那些老人跟自己並沒有什麼關系,可是他們錯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古人尚知如此。如果人人都能做到將心比心,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老人,那麼整個社會就會變得更加安寧,中華民族愛老、敬老的美德就會傳承下去,社會就會變得更加和諧。
篇三:尊敬老人的感覺真好-董靜文
尊敬老人的感覺真好
董靜文
尊敬老人的感覺好極了!
有一次,我和媽媽坐公交車去東營,我們好不容易擠上車,可沒有座位了。我只好坐在了收款機上,這時一位老奶奶上了車,可是沒有一個人讓座,我決定讓出那個雖然不起眼的地方。我剛想站起來,可我又猶豫了。我想了一會兒,猛的站起身來,說: 老奶奶,雖然我這個地方不多麼舒服,可是您也可以坐下來休息一會兒。 老奶奶欣慰地坐了上去,全車的人都鼓起了掌,我笑了笑。下車後,媽媽問我: 你為什麼讓座? 我從容地說: 我要給別人做一個榜樣,雖然我是小孩,可是我也可以告訴人們,我們要敬老愛幼。 媽媽自豪地笑了笑。我望著媽媽,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啊!幫助老人的感覺,就像是人們的開心果。幫助別人,快樂大家!
篇四:尊敬老人,善待自己
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中國古代就有 卧冰求鯉 、 親嘗湯葯 等24孝的故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成為做人的一個准則。
因為老年人,是對我們這個社會作出過貢獻的人,在他們有能力的時候,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我們的國家,共和國的大廈是用他們辛勤的勞動甚至生命建造起來的。今天,他們年紀大了,沒有勞動能力了,全社會就應該關心他們,有能力的人就應該照顧他們,讓他們幸福地度過晚年。我們要學會關心身邊的老人。尊敬老人;我們能做的事很多:早晨起床、放學歸來,都主動向長輩問好;尊敬長輩,聽他們的話;有好吃的,先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幫爺爺、奶奶做事。乘坐公共汽車時,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等等。
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敬愛的毛澤東主席是尊老敬老的楷模。1959年,毛主席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鄉--湖南韶山。在短暫逗留的日子裡,他特地請家鄉的老人吃飯。在他向一位70多歲的老人敬酒時,那位老人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說:"敬老尊賢,應該應該。"這件事一時傳為佳話。 全心全意地照顧鰥寡孤獨的老人,用毛主席說: 一個人做一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 這句話來衡量和要求自己多為老人做好事做善事 。
我國已開始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切實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讓他們度過幸福、美滿、安詳、健康的晚年,共享人類社會發展的成果,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尊重老年
㈣ 好的孝親敬老作文的開頭和結尾
小時候,父母總是摟著我睡覺,總不忘半夜偷偷起來幫我們蓋被子,每天從在忙到晚版,洗衣服,做飯,燒權水……我們長大了,關心父母的時間也少了,不過他們的愛我永遠記在心裡。等父母老了,我也會照顧父母,就像,小時候她們照顧我一樣……
孝親敬老應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題中之義,是社會進步的表現。讓我們共同行動起來,在全社會大興孝親敬老之風。
㈤ 尊老敬老的作文開頭.內容和結尾。
烏鴉的外表雖然醜陋,但在養老、敬老方面堪稱動物中的楷模。當烏鴉年老不能覓食的時候,它的子女就四處去尋找可口的食物,銜回來嘴對嘴地喂給老烏鴉,並且從不感到厭煩,一直到老烏鴉臨終為止。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烏鴉反哺」。
俗話說的好: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長輩,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父母長輩,養育了後代晚輩,後代晚輩贍養和孝敬父母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既為人子,焉能喪心病狂虐待老人呢?
我父親就是一個孝敬長輩的典型人物。奶奶在世前,由於身體不好,行動不便,子女又各在遠方,於是照顧奶奶的重擔就落在了八十高齡的爺爺身上。父親擔心爺爺一個人照顧不過來,常常三番五次的往老家跑,還帶了許多營養品給爺爺奶奶補補身子。每次回老家,父親叫我給奶奶喂飯,自己幫奶奶按摩、洗澡洗頭,累得滿頭大汗。半年前,奶奶突然過世。當父親接到大伯的電話時,焦急萬分,風風火火的收拾好行李,帶著我和母親回了老家。一見到奶奶的屍體,父親便號啕大哭,傷心欲絕,想盡辦法要把奶奶的葬禮辦得更好一些。因此,我十分佩服父親,佩服他會如此孝敬長輩。
然而,近些年來,我們從報紙上、電視上不斷看到關於父母因兒女虐待而不得不訴諸法律的新聞報道。看了這些場面,實在叫人心寒!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這樣說過:「天底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過於孝敬父母。」而中國曾有一句古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意思是說:樹想安靜,可是,風總是不停地刮,它沒法安靜下來;兒女想孝敬父母,可是,父母快死了,等不了了。父母在時不孝敬,等他們去世了,又後悔莫及,那還有什麼用呢?
羔羊能夠跪乳,烏鴉尚且反哺,何況人乎?!
六四吳安博
㈥ 孝親敬老作文
2000年2月3日,
X
X小學X
X班的同學們在下午有一個特殊的活動,要去給敬老院的孤寡老人拜年。到敬老院後,先把禮物分給老人們,再向他們祝賀。接著又在飯堂大廳里舉行了迎春聯歡會,還打掃了敬老院。
尊老敬老
敬老愛老離我們真的很遠嗎?難道敬老愛老就像報導中那樣送老人們禮物,幫助他們打掃衛生嗎?其實不然,它離我們很近:你給老人的一個微笑,你給老人讓一下座,你有禮貌地招呼一下老人,這都是對老人的一種尊敬。
可是,我時常看到這樣的情景:在公交車上,有一位老奶奶蹣跚著擠上了汽車,周圍的人們有的占著位子卻視而不顧,端坐著那被他(她)占為己有的位子;有的在老奶奶想坐裡面的位子時,他(她)的臉上會出現一種討厭的表情,一路上,也會和老奶奶保持距離,緊緊地拽著自己的包;有的見到...2000年2月3日,
X
X小學X
X班的同學們在下午有一個特殊的活動,要去給敬老院的孤寡老人拜年。到敬老院後,先把禮物分給老人們,再向他們祝賀。接著又在飯堂大廳里舉行了迎春聯歡會,還打掃了敬老院。
尊老敬老
敬老愛老離我們真的很遠嗎?難道敬老愛老就像報導中那樣送老人們禮物,幫助他們打掃衛生嗎?其實不然,它離我們很近:你給老人的一個微笑,你給老人讓一下座,你有禮貌地招呼一下老人,這都是對老人的一種尊敬。
可是,我時常看到這樣的情景:在公交車上,有一位老奶奶蹣跚著擠上了汽車,周圍的人們有的占著位子卻視而不顧,端坐著那被他(她)占為己有的位子;有的在老奶奶想坐裡面的位子時,他(她)的臉上會出現一種討厭的表情,一路上,也會和老奶奶保持距離,緊緊地拽著自己的包;有的見到老奶奶就會很遠地走開,也不看老奶奶一眼;有的在當她示意自己走開時,就會大叫:「煩死了!」。這時,全車廂的人的目光都向老奶奶投來,讓她無地自容,恨不得有個洞讓她鑽進去。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老年人也有自尊心啊,每個人都有老的一天,到那時別人也對你這樣,你又會怎樣想呢?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夠為老人讓一下座,每個人都能多為老人著想,那麼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更美好。
看了我的這些話,希望大家能受到一些啟發,但我最想對大家說的話就是:
敬老愛老離我們很近!
㈦ 孝親敬老作文一篇
尊敬老抄人,善待自己
敬老愛襲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中國古代就有「卧冰求鯉」、「親嘗湯葯」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做人的一個准則。
因為老年人,是對我們這個社會作出過貢獻的人,在他們有能力的時候,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我們的國家,共和國的大廈是用他們辛勤的勞動甚至生命建造起來的。今天,他們年紀大了,沒有勞動能力了,全社會就應該關心他們,有能力的人就應該照顧他們,讓他們幸福地度過晚年。我們要學會關心身邊的老人。尊敬老人;我們能做的事很多:早晨起床、放學歸來,都主動向長輩問好;尊敬長輩,聽他們的話;有好吃的,先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幫爺爺、奶奶做事。乘坐公共汽車時,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等等。
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敬愛的毛澤東主席是尊老敬老的楷模。1959年,毛主席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鄉--湖南韶山。在短暫逗留的日子裡,他特地請家鄉的老人吃飯。在他向一位70多歲的老人敬酒時,那位老人說:
㈧ 孝親敬老 作文
孝敬父母長輩,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父母長輩,養育了後代晚輩,自然應受到後代晚輩的孝順尊敬。試設想,一個對父母長輩出言不遜、舉止不雅的人,能成為愛國成才、奉獻力量的人物嗎?古今往來的名人賢士,多是忠孝雙全,值得稱道的傑出人物。請聽下面兩則故事。
一則是「方觀承千里探親」的故事。
清朝乾隆年間,安徽桐城的方觀承,是一位出了名的孝子,他千里探親的故事,至今被人們傳為美談。
方觀承的祖父、父親都曾做過朝廷命官。清朝的文字獄使其祖父、父親因一朋友寫了一書而被株連,流放到黑龍江充軍服役,其家產也被沒收充公。年幼的方觀承兄弟無依無靠,只得到寺廟中暫棲其身。
在寺廟中,方觀承兄弟含淚度日,備嘗艱辛,但方觀承最想念的還是祖父和父親。他鼓足勇氣,向長老提出請求,允許他倆前往邊疆探望長輩。長老念及二人年幼,盡管有些孝心,恐怕不能成行,便極力勸阻。方觀承則懇求說:「祖父、父親遙在天涯,對家中親人望眼欲穿,我們若能前往,定會增添些許慰藉。為給二老一點安慰,我們即使受點折磨,遭受點艱難,也在所不辭。請長老思准,讓我們啟程。」
方家兄弟的義舉,感動了長老,長老送其路費,含淚目送他們踏上探親路程。
一路上,他們風餐露宿,跋山涉水,忍飢挨餓,攙扶相行,衣破成條,腳生老繭。幾個月後,他們終於見到了二老。四人抱頭痛哭之後,祖父、父親心中為自己有這樣的孝順後代頓生快慰,一家四口人陶醉在融融的天倫之樂之中。
另一則是「馮玉祥買肉孝父」的故事。
馮玉祥將軍不僅是個著名的愛國將領,還是個遠近聞名的孝子。
舊社會當兵是個苦差事,當兵的經常發不上軍餉,逢五排十還要打靶。每到打靶的日子,父親念其年幼身弱,總想方設法給兒子湊幾個小錢,讓他買個燒餅充飢。可懂事的小玉祥看到家裡日子艱難,父親又傷了腿,正需補補身子。但如果不要這錢,父親會生氣。於是他就把父親給的錢一個不花,攢了起來,過些天再把自己平時省下的一點餉錢湊在一起,到肉店買了二斤豬肉,請假回家給父親燒了鍋燜豬肉。父親見後頓時生疑,便質問這肉的來歷。馮玉祥深知父親的嚴厲,只好如實道來。聽後老父親一把拉過懂事的孩子,一句話也說不出,眼淚撲籟籟地掉了下來。
像這樣孝敬父母的典型事例不勝枚舉,當今許多有高尚情操的青少年,也是孝敬父母、孝敬長輩的好楷模。這種把孝心獻給長輩,把愛心送給別人的好人好事,匯成了一首首人間完美溫馨的愛的樂章,奏出了時代的強音。
謝謝,給點分.. 孝敬父母長輩,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父母長輩,養育了後代晚輩,自然應受到後代晚輩的孝順尊敬。試設想,一個對父母長輩出言不遜、舉止不雅的人,能成為愛國成才、奉獻力量的人物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父母,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哺育我們成長,他們為兒女付出了許多心血,作為兒女,我們應時時處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我們這些獨生子女,仗著自己從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有些人便以「小皇帝」「小公主」自居,在家中樣樣依賴父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父母對自己照顧得稍不如意,便會亂發脾氣,父母的話不聽,還粗聲粗氣地頂撞父母,更談不上體貼父母,幫父母做事了。你說,這是尊重、孝敬父母的表現嗎?
在人類的天性中,最愉悅的是給予,而不是接受,愛的理由就是無限徹底的奉獻,當我們在品嘗愛的甜美時絕不會有絲毫的邪念和市儈,如果那樣就不是愛,而是交易,是對愛的最大的褻瀆。
朋友,請學會孝親敬百善孝為先」 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有多少感天動地的孝事至今仍銘記在人民心中。
古代有王祥卧冰取鯉;董永賣身葬父;孟宗哭竹生筍……
現代也有感人的故事,一位小姑娘騎著一輛破舊不堪的三輪車在撿完飲料瓶後向一個無人的胡同騎去,一個青年攔住了她的去路,用刀對著她,歹徒用力掰開她的手,而她卻緊緊的攥著手裡的錢死活不鬆手,還拚命呼叫,呼救聲驚動了小巷子里的居民,人們聞聲趕來,合力逮住了歹徒。眾人帶著歹徒攙著小姑娘來到了派出所,一位民警接待了他們。審訊時,歹徒對搶劫一事供認不諱。而那位小姑娘站在那兒直打哆嗦,臉上冷汗直冒。民警便安慰她:「你不必害怕。」小姑娘回答說:「我好疼,我的手指被他掰斷了。」說著抬起右手,人們這才發現,她右手的食指軟綿綿的耷拉著。而手裡錢的數字讓人們都驚呆了,手裡總共只有8塊5毛錢,全是一毛和兩毛的零鈔。
為了8塊5毛錢,一個斷了手指,一個淪為罪犯,真是太不值得了。
民警迷惘了:是什麼力量在支撐著這位小姑娘,使她能在折斷手指的劇痛中仍不放棄這區區的8塊 5毛錢呢?他決定探個究竟。所以,將小姑娘送進醫院治療以後,他就尾隨在小姑娘的身後,以期望找到問題的答案。出了醫院她買了幾種水果,最後她來到了墓地,在一塊新墓地前跪了下來說:「媽媽,我已經還完了為您治病所欠下的錢。還掙了8元5角。媽媽我可以為您買水果,都是好的,您嘗嘗吧!這是您生前的小願望,您雖不說但我知道。謝謝您…...」
這讓我想起在報紙上看到的《孝子患絕症隱瞞七年 六旬老母捐肝救子》的故事,更是讓我更加深刻體味了母愛的偉大。兒子患病為讓母親安度晚年,撒了七年的愛心謊言;母親得知真相後,決定捐肝救子。母親只有一個心願:「我只希望兒子好好活著。只要兒子能好,卸我身上哪塊器官都行!」面對這樣偉大的無私的母愛,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我想,世上最偉大的愛是也不過如此。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的愛,是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正因為這樣才顯得我對父母的愛是那麼渺小。她不圖回報,只知奉獻;她為孩子的進步、成功、幸福、健康而興高采烈;她為孩子的失意、挫折、疾病而焦慮不安!只要孩子能好,她即使再苦再累也心甘;只要孩子能好,她即使犧牲自己的生命也情願。「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我們一生也永遠報答不完的。
每個人成長的一生,都離不開父母的精心澆灌;每個人成功的背後,都凝聚著父母的愛心一片。向父母盡一份孝心,是我們每一個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有的人認為 「只要讓父母吃飽、穿暖、居安、行便」就是盡孝了,其實,也不盡然。老年人更需要感情上的溫暖。孝心不是一桌山珍海味的盛宴,也不是一身花團錦簇的衣冠。是一個平常的電話:報聲平安;是一次心境的交流:無所不談;是一次舉步之勞:常回家看看。無論是什麼只要是發自內心的,在「孝」的天枰上它們都相等。都讓父母感到無比溫暖。
用心關愛父母,不要說還來得及,也許今天的錯過,就成為了明天的終身遺憾。
讓身為21世紀主人公的我們,把中華民族上千年的美德一代代傳下去,也許在抬頭的一瞬間你就會發現,時間的老人已在父母身上留下了痕跡,是永不磨滅的痕跡,但你還會發現父母笑了,開心的笑了,不是因為他們有了山珍海味…….而是因為又兒女陪在身邊,讓父母感到了欣慰。讓孝道更好的發揚下去!
老,這樣你會永遠沐浴在愛的光輝之下,收獲一份溫暖與幸福…… 史記》中說:「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父母是我們的生命之源,是人生的啟蒙老師,是天下最疼愛自己的人。倘若沒有父母的撫養,自己能從一棵幼苗成長為參天大樹嗎?世間最可報答的人是誰?依我看就是父母親。自己本事再大,官職再高,也不能忘本,不能過河拆橋。正如一首詩中寫到:「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兒育女循環理,世代相傳自古今。為人子女要孝順,不孝之人罪逆天。家貧才能出孝子,鳥獸尚知哺乳恩。養育之恩不圖報,望子成龍白費心。」一個連自己父母都不尊重的人,能承望他愛別人呢?
小時侯,常聽祖父講過這么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說:有一個耄耋老人,他眼花耳聾,膝蓋不停地哆嗦著,他兒子和兒媳婦把他趕下飯桌,讓他用木板吃飯,老人的孫子看見了,也想用木板給他父母做碗,讓父母老了以後用。父母知道後,明白自己錯了,把老人接上了飯桌和他們一起吃飯。第二個故事說:一個男人很討厭他的父親,讓他的父親帶著一條毛毯出去「闖闖」。這時他不會說話的兒子居然說:「父親,你不必給爺爺一條毛毯,給他半條就行了。剩下的半條請你好好收藏起來,等我長大後可以把它給你們,讓你們到外面『闖闖』」。孩子的父母幡然悔悟,急忙留住了老父親。這兩則故事說明,你怎樣對待自己的父母,孩子就怎麼對待你。可見,孝敬父母不但是自己的良心使然,也是為兒女做典範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自己的老人也要尊敬別人的老人,對待公公、婆婆,也應和自己的父母親一樣,公公、婆婆老了,不能自理了,理應我們贍養。人都有老的一天,將心比心,當自己老了,無人關照,自己是什麼滋味?有一種人,生前不孝敬老人,一旦老人一口氣咽了,就大辦喪事,哭得昏天黑地,死去活來。這也是不應該的,生前對老人孝順一點,讓老人活得健康愉快,死後,喪事簡單一點,也沒人說你不孝順。即如古人所說:「生前能孝方為孝,死後盡孝枉徒然;孝順傳家孝是寶,孝性溫和孝味甘;羊羔跪乳尚知孝,烏鴉反哺孝親顏;為人若是不知孝,不如禽類實可憐.
其實,尊敬自己的父母親並不難,老人們大都要求都很低,沒有生活來源的老人,你可每月寄些生活費;在鄉下住的老人,你可以接到城裡享幾天清福;分隔兩地者,你可以常回家看看,每周打一次電話問候;回家去,親手為老人做一頓飯,洗一次鍋,燉一杯茶,敬一杯酒,同時,教育自己的子女經常問候老人;經常為老人買些衣服食品,滿足他們的生活需要;家裡遇到什麼事情,也讓父母親參與民主討論;吃飯時,讓老人先吃;老人有病,要及時治療,要捨得為老人花錢;作為妻子,要多關心老人的飲食起居,作為丈夫,也要關心岳父、岳母的生活和健康。一顆感恩的心
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養它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盪,繪畫著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題記
從嬰兒的「哇哇」墜地到哺育他長大成人,父母們花去了多少的心血與汗水,編織了多少個日日夜夜;從上小學到初中,乃至大學,又有多少老師為他嘔心瀝血,默默奉獻著光和熱,燃燒著自己,點亮著他人。
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父母,親友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否你在父母勞累後遞上一杯暖茶,在他們生日時遞上一張卡片,在他們失落時奉上一番問候與安慰,他們往往為我們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們又何曾記得他們的生日,體會他們的勞累,又是否察覺到那縷縷銀絲,那一絲絲皺紋。感恩需要你用心去體會,去報答。
感恩是敬重的。居里夫人作為有名的科學家,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但她在會上看見自己的小學老師,用一束鮮花表達她的感激之情;偉人毛澤東也同樣在佳節送上對老師的一份深深感激。自古以來的偉人無不有著一顆感恩的心,感激不需要驚天動地,只需要你的一句問候,一聲呼喚,一絲感慨。
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作為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條隔離帶,讓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忘記了那一聲聲快樂,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為如此才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麼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學會感恩,因為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㈨ 孝親敬老作文600字
尊敬老人,善待自己
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版的寶貴精神權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中國古代就有「卧冰求鯉」、「親嘗湯葯」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做人的一個准則。
因為老年人,是對我們這個社會作出過貢獻的人,在他們有能力的時候,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我們的國家,共和國的大廈是用他們辛勤的勞動甚至生命建造起來的。今天,他們年紀大了,沒有勞動能力了,全社會就應該關心他們,有能力的人就應該照顧他們,讓他們幸福地度過晚年。我們要學會關心身邊的老人。尊敬老人;我們能做的事很多:早晨起床、放學歸來,都主動向長輩問好;尊敬長輩,聽他們的話;有好吃的,先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幫爺爺、奶奶做事。乘坐公共汽車時,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等等。
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敬愛的毛澤東主席是尊老敬老的楷模。1959年,毛主席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鄉--湖南韶山。在短暫逗留的日子裡,他特地請家鄉的老人吃飯。在他向一位70多歲的老人敬酒時,那位老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