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街子古鎮的旅遊作文嗎,500字以上的
遊街子古鎮
遠離了城市的喧囂,我與母父乘車來到了位於崇州市的街子古鎮.青的磚、紅的瓦,把我帶到了那早已流逝的歲月里,讓我興奮,讓我驚嘆讓我流連……
來到了街子古鎮,四棵筆直的大銀杏便吸引了我的眼球:那四根銀杏樹有十米多高,它們整齊地排成一列,樹枝交錯,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
進入街子古鎮,腳踏著用一塊青石板鋪成的路,再抬頭望望那歷史悠久的吊腳樓,使我感受到古代勞動人民精湛的技藝.那吊腳樓全體呈紅色,房子的車角用四根大圓木支撐,房頂是用瓦片蓋成的.房檐上有許多精緻的圖案,我看得出神,這時樓下的一位兩鬢斑白的老人告訴我:這些圖案都有一些美好的含意,比如精緻的小魚代表著「年年有餘」,盛開的牡丹代表著「花開富貴」.正午的陽光透過高處的樹木斜照下來,留下斑駁的光影.老人靠著那粗壯的木頭,細細竹條在她手中翻騰著,織成了一張交錯的網,是一幅原始,古樸的圖畫,讓人的心靈在此靜謐.
街子古鎮有三絕:葉兒粑,凍糕,豆腐蓮子.葉兒粑皮糯餡香;凍糕中揉入肉茸,有肉的油膩又不失大米的清香;豆腐蓮子,本是豆腐皮,卻因人們的巧手,讓變成像面一樣一根一根的.
古鎮的店鋪很有特色,裡面賣的都是一些民間工藝品,其中有做工巧妙的小竹蔞,有堅固美觀的小凳子……其中有一樣我最感興趣,那就是——「雞公車」.「雞公車」在我們這個年代已經十分罕見,但在古裝戲中卻常有他的身影.老闆告訴我們這雞公車雖然構造簡單,但卻能載人.我可不信硬拉著弟弟坐上「雞公車」.我迫不急待地推著弟弟走起來.嘿!這「雞公車」還真能載人.古代人發明的團黨東西可真不能小瞧.
游完街子古鎮,我被它歷史悠久的文化所感染.隨著時光的流逝,許多事物在我們眼前老去,可街子古鎮卻永遠博大,豐富,神秘……
『貳』 端午節聯想作文
端午節,這個節日對於你來說意味著什麼?除了吃一口香甜的粽子外,她還讓你想起了什麼?在各種洋節日趨火爆的現代社會,端午節是否也像部分傳統節日一樣,逐漸變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符號?
一.端午節起源:
端午亦稱端五,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
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
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系起來。俗說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粽子樣。
二.粽子的南北風味:
於各地的飲食習慣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風味,其中比較著名的粽子有:
北京粽子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北京粽子個頭較大,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目前,市場上供應的大多數是糯米粽。在農村中,仍然習慣吃大黃米粽。黏韌而清香,別具風味,北京粽子多以紅棗、豆沙做餡,少數也採用果脯為餡。
廣東粽子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廣東粽子與北京粽子相反,個頭較小,外形別致,正面方形,後面隆起一隻尖角,狀如錐子。品種較多,除鮮肉粽、豆沙粽外,還有用鹹蛋黃做成的蛋黃粽,以及雞肉丁、鴨肉丁、叉燒肉、冬菇、綠豆等調配為餡的什錦粽,風味更佳。
三.粽子的一些包法:
又是一年端午節,家家戶戶少不了吃粽子。盛夏聞艾葉香,包上粽子過端午。雖然現在超市裡有速凍的粽子,但吃起來總覺得缺少點什麼,還是自己動手包粽子,想吃什麼口味全憑自己作主,也許一代名粽就會在你的手上誕生。
1.原料的預加工1.糯米、綠豆、花生米的泡製:
將純糯米淘洗後,用60℃的水浸泡5小時,或用冷水浸泡12小時。
綠豆淘洗後,加滾水浸泡3.5小時,或用冷水浸泡12小時後去皮,效果最佳。
花生米加滾水浸泡3小時,或冷水浸泡5小時後去皮。
2.蔥姜油的製作方法:把蔥末、薑末、精鹽少許放在25克豬油中炒成金黃色,出香味後,撿去蔥薑末,即成蔥姜油。
3.糯米綠豆瓣:將泡好的糯米、綠豆瓣,以3∶1的比例混合拌勻後,加點鹼(3公斤糯米,10克鹼),再拌入蔥姜油,即成糯米綠豆瓣。
4.陳皮鹹肉的製法:
用料:五花豬肉250克糖少許鹽1湯匙蔥白適量姜絲20根陳皮2塊切絲料酒少許。
製法:把肉洗凈,切成手指粗細的條、把糖、鹽、料酒調好,搓在肉條上,然後放入蔥絲、姜絲、陳皮絲拌勻。腌漬10小時後,撿去蔥絲、姜絲。
5.腐乳鹹肉製法:
用料:五花豬肉250克糖1湯匙蔥結、姜絲適量料酒少許。
製法:把肉切成手指粗細的條,把糖、料酒、蔥結、姜絲調好,搓在肉條上,腌漬10小時,撿去蔥、姜,放腐乳碾碎,拌入腌漬肉條的味料,再腌漬1小時即可。
6.陳皮牛肉製法:
用料:牛腱子肉500克糖2湯匙醬油100克蔥1根花椒粉1小匙料酒少許小茴香30粒(以紗布包好)陳皮兩片小蘇打少許
製法:將洗凈的牛肉,切成手指粗細的條,用小蘇打搓勻,放入適量滾開水中,再依次放白糖、蔥、料酒、花椒粉、小茴香、煮一會兒即放醬油,煮至八分熟即好。
7.臘肉的製法:
用料:五花豬肉500克甜面醬250克料酒少許蔥1根姜15克另有塑料繩毛頭紙(窗戶紙)。
製法:將肉洗凈,切33厘米左右長、3.3厘米寬、3.3厘米厚的條。將料酒、蔥花、薑末放甜面醬中拌勻。把肉條放甜面醬中浸2小時。用窗戶紙分別把每一條肉包嚴,用繩紮好,掛在陰涼處風干,約10天左右即好。
8.臘腸的製法:
用料:豬的肥瘦肉1公斤料酒半腸匙白砂糖3湯匙精鹽1湯匙蔥2根姜25克腸衣3條喜歡陳皮味的,可放些陳皮絲腌漬,或放味精也可。
製法:將豬肉切1厘米見方的丁,用上述調味料腌漬10小時。用50℃的水將腸衣泡5~6小時即軟,再用水灌進腸內輸通備用。將肉丁(撿去陳皮絲、蔥姜)用漏斗灌入腸衣,邊灌邊分節,掛在陰涼處陰干,約1星期左右便可。
9.叉燒肉的製法:
用料:肥瘦兼有的豬肉500克五香粉1湯匙料酒半湯匙白糖50克蔥絲和鮮姜絲少許,高級醬油100克油適量。
製作:把豬肉切成3.3厘米寬、6.7厘米長、2.7厘米厚的長條,用上述調味料腌制24小時,將肉條用文火油煎至八分熟,切丁待用。
10.豆沙的製法:
將煮爛的豆子,放在小竹篩中,篩底下放一小盆水。用手在篩底上揉搓豆子,豆沙篩入水盆中,將豆沙水倒入豆包布口袋中,擠落水分,即成豆沙。
11.各類粽子的具體包法:
火腿肉粽用料:配製好的糯米綠豆瓣750克火腿丁50克冬菇或香菇25克豬肉末50克精製澱粉10克麻油5克豬油25克蔥末、薑末、精鹽適量白糖1湯匙竹葉、馬蓮。
製法:用豬油將蔥末、薑末炒黃,除去蔥薑末後,依次放放火腿肉丁、豬肉末、冬菇丁白糖、鹽炒30秒鍾,勾芡,淋上麻油,即成餡料待用。
取2片泡好的粽葉,折成斗狀,填進糯米綠豆瓣,把餡料夾在糯米中間,上面蓋好糯米,包成五角方底錐形,扎緊後上蒸鍋,碼緊,放冷水,沒過粽子為便。煮1小時後,改文火煮30分鍾即好。若用壓力鍋,煮25分鍾,離火再燜5分鍾即好。
如沒有竹葉,葦葉也行。每邊三片葦葉,折成斗形。
陳皮鹹肉粽用料:泡製好的糯米綠豆瓣750克花生瓣50克陳皮鹹肉條250克竹葉、馬蓮。
製法:包法與煮制時間同火腿肉粽,只是餡心改用陳皮鹹肉條。
腐乳鹹肉粽用料及製法、煮制時間同火腿肉粽,只是餡心換成陳皮牛肉。
咸鴨蛋粽用料:配製過的糯米綠豆瓣750克花生瓣25克熟咸鴨蛋黃5個竹葉、馬蓮。
製法:包法與火腿粽相同。包成,上蒸鍋煮1小時後,移文火煮10分鍾即好。
臘肉粽子用料:配製過的糯米綠豆瓣750克花生瓣25克臘肉丁250克白砂糖2湯匙竹葉、馬蓮。
製法:包法與煮制時間與火腿粽子相同,只是餡心改為臘肉即可。
臘腸粽子用料、包制、煮制時間均與火腿粽子相同,只是將餡心換成臘腸丁即可。
叉燒肉粽用料:配製過的糯米綠豆瓣750克叉燒肉丁250克冬菇或香菇丁25克豬油25克白糖1湯匙精製澱粉10克麻油5克馬啼丁50克蔥結、薑片適量。
製法:用豬油把蔥結、薑片炒香,除去蔥姜,依次放入叉燒肉丁、冬菇丁、馬蹄丁、白糖、適量腌叉燒肉的醬油,炒30秒鍾,勾芡,淋上訂油、即成粽餡。將兩片竹葉折成斗狀,填進糯米綠豆瓣,把餡夾在糯米綠豆瓣中,包成五角方底錐形,扎緊後上鍋碼緊,放冷水與粽齊,煮1小時後,再用文火煮30分鍾即可。若用高壓鍋,煮25分鍾,離火再燜5分鍾即好。
小蚝粽子用料:配製過的糯米綠豆瓣750克花生瓣25克鮮嫩肥美的小蚝(淡菜)75克豬肉末100克嫩筍絲25克精製澱粉1湯匙蔥花、薑末、白鬍椒粉少許豬油(或素油)、精鹽、白砂糖適量。
製法:用豬油煸炒豬肉末,出香味時放入小蚝、蔥花、薑末、白糖、精鹽、炒1分鍾,放白鬍椒粉,炒勻後,勾芡,即成粽餡。
包法與煮制時間與叉燒肉粽相同。干小蚝須用冷水發3小時左右。
以上的9種咸粽,吃時可蘸紅醬油。
澄沙粽子用料:泡製過的糯米1公斤綠豆沙或烏豆沙500克白砂糖250克豬油250克精鹽、糖桂花適量。
製法:將豆沙用豬油炒勻炒透,加糖(綠豆沙加白砂糖,烏豆沙加土製紅糖,亦叫板糖),出鍋後放點糖桂花。將兩片葦葉折成斗形,填進糯米,豆沙餡,上面再蓋糯米,包成五角方底錐形,扎緊後,裝鍋,碼緊,放冷水,沒過粽子為宜。煮50分鍾,離火燜4分鍾即熟。
果仁桂花粽用料:糯米750克黑白芝麻仁各50克(破開2/3)生豬油100克白砂糖250克鹽少許糖桂花50克精製澱粉1湯匙竹葉、馬蓮。
製法:把白糖、鹽、黑白芝麻仁混合均勻,拌入生豬油中(撿出豬油中的絲狀物),邊拌邊倒濕澱粉,最後放入糖桂花,拌勻後即成餡。
包制與煮制時間同澄沙粽子。
百果粽子用料:糯米750克青梅、菠蘿肉、冬瓜條各25克西瓜子仁、核桃仁、葡萄乾、紅絲各15克白砂糖300克。
製法:先將青梅、菠蘿肉、冬瓜條各用白糖水煮,瀝干水分,然後用白糖腌漬24小時,同以上各料包入糯米中。包法與煮制時間同果仁桂花粽。
四.與粽子有關的文章:
1.粽子食趣 笑說廚娘藕復松
又快到端午節了,端午節吃粽子是一個很古老的傳統了,這里有一段有趣的傳說。
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把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竹筒裝米,投入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為什麼後來又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粽子呢?《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逐漸發展為我國端午節食品。
清代乾隆皇帝,端午節在宮中吃了九子粽後,龍顏大喜,贊不絕口,欣然賦詩一首:「四時花竟巧,九子粽爭新。」
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種,即為九隻粽連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狀各異,非常好看。並且九種顏色的絲線紮成,形成五彩繽紛。九子粽大多是作為饋贈親友的禮物,如母親送給出嫁的女兒、婆婆送給新婚的禮物等,因為「粽子」諧音「中子」,民間有吃了「粽子」能得兒子的風俗。清代詩人吳曼雲,寫有一首贊美九子粽的詩篇:
「裹就連筒米宿春,九子彩縷扎重重,
青菰褪盡雲膚白,笑說廚娘藕復松。」
粽子不僅形狀很多,品種各異,由於我國各地風味不同,主要有甜、咸兩種。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蠶豆粽、棗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豬油粽、棗泥豬油粽等。鹹味有:豬肉粽、火腿粽、香腸粽、蝦仁粽、肉丁粽等,但以豬肉粽較多。也有南國風味的什錦粽、豆蓉粽、冬菇等;還有一頭甜一頭咸、一粽兩味的「雙拼粽」。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各異,使得粽子家族異彩紛呈。
由於飲食文化的傳播,早在古代時,我國製作粽子的技術就傳到國外,因而世界上許多國家也都有吃粽子的習俗。
秘魯人是在聖誕節的吃粽子,全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歡慶聖誕節,一邊吃粽子,甚至一些已經出嫁的女兒,在這天,也要趕回娘家,再來嘗嘗母親製作粽子的風味。
緬甸人也愛吃粽子,他們在端午節時,用糯米作主料,將熟香蕉和椰蓉作餡,這種粽子香氣誘人,軟酥酥,甜滋滋,別具風味。
日本的端午節是陽歷的五月五日,他們的粽子主料是米粉,其粽子形狀酷似鍾形。
馬來西亞人包的粽子形狀,很像我國廣東的粽子,其特點是個頭大、除鮮肉粽、火腿粽外,還有一種豆沙粽、椰蓉粽,食之非常可口。
菲律賓的粽子是長條形,風味與我國浙東的粽子相同,粽子還是菲律賓過聖誕節時必不可少的食品。(文/傅治宇)
2.喝茶吃粽子 端午過得有滋味
粽子不是人人都愛吃,但端午吃粽子是一種感覺,是一種氣氛。今天告訴你就著粽子喝茶,配對了茶,粽子味道會更好呢。
超甜的粽子,如棗泥、豆沙等,相配的茶有薄荷茶、綠茶。超甜的粽子需要助消化的茶品,清淡的綠茶和薄荷能增進葡萄糖的代謝,不讓過多的糖分停留在體內。這兩種茶屬寒性,適合燥熱的甜膩粽。超油的粽子,如鮮肉、火腿、香腸等,相配的茶有普洱茶、菊花茶、山楂茶。油膩的粽子適合重口味的茶水,去除口感上的油膩,普洱茶是上乘的選擇,因為它屬性甘冷,去脂效果好,菊花茶能降火氣。山楂茶則能促進胃酸分泌,幫助腸胃消化。咸甜的粽子如椒鹽,蛋黃等可配烏龍茶,和超甜、超油的粽子比起來,咸甜的口味比較清爽,喝烏龍茶是不錯的考慮。因為烏龍茶是半發酵茶,不如綠茶來得生澀,有溫潤的美感,能襯出咸甜口味的思古幽情。清淡的粽子:如赤豆、白粽子等可搭配稍有味道的茶品。在一壺玫瑰花茶里加一顆酸梅,就能襯出玫瑰的香氣,還能帶出淡淡的甜味,此時再咀嚼清淡不膩的粽子感覺特別好。玫瑰花茶還能調理血液循環,對女性尤佳,抹茶的兒茶素則具有抗癌抗老的效果,以上兩者都適合重視健康的養生族。以上綠茶、紅茶、花茶系列,在南京華聯商廈一樓食品櫃均有銷售,端午節期間,購各種茶葉均有一定幅度的折扣。(文/曉燕)
3.吃粽子與賽龍舟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我國各地都有吃粽子和賽龍舟的習俗。
人們都知道,這種世代相傳的古俗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可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紀念屈原呢?原來在屈原故鄉流傳著這么一個有趣的故事。
屈原投汨羅江之後,有天夜裡,屈原故鄉的人忽然都夢見屈原回來了。他峨冠博帶,一如生前,只見面容略帶幾分憂戚與憔悴。鄉親們高興極了,紛紛擁上前去,向他行禮致敬。屈原一邊還禮,一邊微笑著說:"謝謝你們的一片盛情,楚國人民這樣愛憎分明,不忘記我,我是死而無憾了。"話別談舊間,眾人發現屈原的身體已大不如過去,就關切地問道:"屈大夫,我們給你送去的米飯,你吃到了沒有?"謝謝",屈原先是感激,接著又嘆氣說:"遺憾哪。你們送給我的米飯,都給魚蝦龜蚌這般水族吃了。"鄉親們聽後都很焦急:"要怎樣才能不讓魚蝦們吃掉呢?"屈原想了想說:"如果用箬葉包飯,做成有尖角的角黍,水族見了,以為是菱角,就不敢去吃了。"
第二年端午節,鄉親們便用箬葉包成許多角黍,投入江中。可是端午節過後,屈原又托夢說:"你們送來的角黍,我吃了不少,可是還有不少給水族搶去了。"大家又問他:"那還有什麼好法子呢?"屈原說:"有辦法,你們在投放角黍的舟上,加上龍的標記就行了。因為水族都歸龍王管,到時候,鼓角齊鳴,槳橈翻動,它們以為是龍王送來的,就再也不敢去搶了。"角黍,就是現在的粽子。
從此端午節包粽子、劃龍舟的習俗,就由屈原的故鄉傳向全國,由古代傳到今天
椒鹽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宋《東京夢華錄》記載「今世人五月五日作粽,汩羅之遺風也」。據梁朝吳鈞《續齊諧記》記載:「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汩羅而死,楚哀之,每於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到了唐宋時代,粽子已成為大眾化的節日食品了,唐明皇的詩曾寫道:「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唐人姚合的詩中也記載有當時的民俗民風:「渚鬧渙歌響,風和角粽香」。說明在古代,宮廷和民間在端午之時都食用粽子。
時至今日,端午食粽的風俗遍及我國南北東西,甚至還流傳到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泰國等。人們借古色古午的粽子發思古之幽情。粽子,實際上已溶入了中國文化的情趣。
我國各地的粽子異彩紛呈,歷史上就形成了許多風味獨特的品種,且各有名氣,如象北京的小棗粽子、山東的黃米粽子、山東的黃米粽子、上海的豬油夾沙粽子、嘉興的鮮肉粽、湖州豬油豆沙粽、陝西的蜂蜜涼粽子、廣東的鹼水粽、燒鴨粽、椰茸粽、四川的椒鹽粽子都是很有名氣的,歷來為美食家所稱道。
四川粽子的製作技術,在宋代已有相當水平。那時曾宦遊四川的詩人陸游,在其詩文中不止一次提到了川味粽子。不僅有「白白粢筒美」的贊譽,在其《劍南詩稿》中也有「端午數日間,更約為解粽」之句。據清末的《成都通覽.成都之小兒咒語》里就有:「肚皮痛,打鼓送,撿顆米,包個粽,吃了二回再痛」的記載,可見成都人很早就喜歡吃粽子。
成都的粽子品種較多,但尤以「椒鹽粽子」風味突出。成都市新津縣張月英,其空世代製作粽子、葉兒粑等小吃。她製作的椒鹽粽子工藝考察、滋潤爽口、軟糯清香、口感舒適、味道質朴而鮮美,為一方名食。1987年4月在成都市個體小食、名工藝、名產品評展會上,獲「名小吃」獎;1990年6月在成都市第二屆個體名小吃評展會上,獲「傳統獎」;同年9月,應邀到北京參加迎亞運美食節獻藝,受到中外顧客歡迎;1990年12月,張月英製作的椒鹽粽子、洗沙葉兒粑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命名為「成都名小吃」。
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世界各地的華人,無論是本地、中國、台灣、香港,還是海外的唐人街,都會按傳統,在農歷五月初五前准備各式粽子應節。
但你知道嗎,粽子的由來已久,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一書中,已有「粽子」的記載,是一種用蘆葉裹米的食品。
不過,在古代,粽子可是稱為角黍。
明清以後,粽子多用糯米包裹,這時就不叫角黍,而稱粽子了。
因地區不同, 由材料以至粽葉, 都有著很大的差別,連「裹」 的形狀,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早期人們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漢晉時的粽子,多做成角形, 作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一般還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
而粽子的口味,也依地方的不同,而有差異,唐代時,長安街有許多粽子鋪,有多種果仁餡。
棕子的名稱也經過很多變化,西晉周處《風土記》說,端午節用菰葉裹黍米栗棗,叫做筒粽,也叫角黍。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清楚說明用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櫚葉形狀食物,所以稱「角黍」或「粽」。
『叄』 以這一天,我很快樂為題的作文600字
《這一天,我很快樂》
————文章來源:開心作文網
啊,心情好好啊;天氣也十分晴朗,世界如此之美妙啊。
伏在窗前,回想起初六的事情:
那天,媽媽建議讓一家人(包括舅舅一家,四姨一家,我們一家,三姨以及外婆)一起包葉兒粑,比一比,看誰包的好看,每人限包兩個。
開工了,首先揉麵粉,怎麼只有我一人啊?人呢?(我是說除我以外的人)NO!這個麵粉怎麼這么粘手啊?我不禁在心裡「感嘆」起來,過了n分鍾……啊哈哈!麵粉被我成功的揉好了,只不過怎麼看怎麼別扭,沒關系的啦,接下來就是包餡了……寂靜中……總覺得有些不對頭啊,什麼呢?是什麼呢?不管了,哈!好完美的葉兒粑啊。哦,原來忘記洗芭蕉葉了,我就說剛才人跑哪兒去了,這些人啊,也不叫我一聲。氣呀!我只好把「小可愛」放在墊子上,便急急地去洗葉子,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果然啊,這葉子我一洗它就碎了,於是乎,我又慢慢洗,洗好了,我把「小可愛」……恩?怎麼這么難看?(在剛洗葉子的時候,它軟化了)不管!我把它放進葉子里,開始蒸了,激動呢!可是,出爐時,my good!我想哭啊,怎麼會成這樣,我的「小可愛」已經慘不忍睹啊。
「嘻嘻!」這是我笑的。為什麼么呢?因為我弟的比我的更離譜。他的「無敵金剛」(他自編的。我暈!又不是打仗)簡直就不能吃!因為光看著就想吐呀!
後來,我又做了一個。用我的創造能力,打破常規,哦,耶!我被評為最好看獎!(其實,我就只是把葉子剪成花瓣狀而已)可哀的是,我要為所有人都做一個這種粑,作為評上這個獎的表現!我累不累啊我!郁悶!
不過,這天真的很快樂哦!
『肆』 作文我愛家鄉的葉兒粑350字
我愛家鄉
記得小時候,媽媽領我到河邊去玩。我指著嘩嘩的流水好內奇地問:容「媽媽,這么多水往哪裡流哇?」媽媽笑著說:「向東流入大海。」從此,我心裡一直想著這條小河,一有空,就來到小河邊。
我就像岸邊的小樹一樣,伴隨著小河流水慢慢成長。
夏天到了,兩岸的景色更美了。河堤上綠樹成蔭,河灘上瓜果滿園。放了學,我們在這里追逐嬉戲。玩累了,就跑到瓜果園里吃瓜,白皮的脆瓜,花皮的甜瓜,可好吃啦!有時我們就在岸邊的樹蔭下幫媽媽洗衣服,直到黃昏送走一天的酷熱。
秋天到了,河裡的魚蝦肥了,岸邊的桔子熟了。假日里,我總愛和爺爺去看看果園。高興了,又跑到河裡捉魚摸蝦。河水映照著笑臉。秋風伴奏著豐收的樂曲。
冬天的小河也不寂寞,迎著漫天飛舞的雪花,我們又成群結隊地到河上滑冰,可熱鬧了。
我愛家鄉的小河,我愛源源不斷的流水,我愛兩岸美麗的景色,更愛涓涓細流滋潤了兩岸的田地,給人們帶來豐收的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