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推薦一道有特色的美食作文
寧海有條美食街
去一個地方,最愛打聽的恐怕是風景名勝和美味小吃了。在一個地方住久了,休閑的項目恐怕也離不開這兩樣,而且兩者之間好像越來越相輔相成,享受口福的同時不忘滿足眼福,所謂色香味俱全,當然還有來自氣氛的熱鬧與否。日前去寧波的寧海縣,發現原來作菜市場的北大街已經改弦易轍成了美食一條街。每至晚上18點,70來個攤位便開始張燈搭棚擺桌椅起爐灶,紅紅火火的夜宵直至凌晨4點左右。據說將分散於大街小巷的簡易小吃攤點集中經營,最初是出於整潔、美觀的考慮。細細瀏覽後,覺得美食街的地方特色的確鮮明。一方面表現在攤位的招牌上,多數冠以本地鎮鄉的地名,像竹口、大路、佳河、水車、西店、橋頭胡等,有的還特意強調進入美食街之前的老攤點,以吸引老顧客。另一方面表現在菜餚出樣上,突出生猛海鮮,帶殼的螃蟹、江白蝦、蝦蛄、蛤蜊、蟶子、泥蚶、牡蠣……鮮活可人;魚的種類就更多了,黃魚、帶魚、鯧魚、鰻魚、剝皮魚、香魚、鯗魚,以及養在水裡的彈堍和小小的溪坑魚等等,還有好些名稱連攤主也只會用方言。當然,另闢蹊徑的也不少,像「天津涮羊肉」,攤主自我介紹說在天津呆了10多年,言下之意不言而喻,羊肉每盆10元,一人一個小火鍋,熱氣騰騰的;「重慶鴛鴦火鍋」迎合著不怕辣、怕不辣、辣不怕的食客;「全鴨煲」據說蠻補身體的;5元一份的沙鍋最是平易近人,除了粉絲、香腸、蘑菇、青菜、水餃這些大路配料外,自然不忘得天獨厚的蟹、蝦、蛤,不過模樣上都屬迷你型;面點似乎是清一色的蘭州拉麵和刀削麵,據說位於門首的1號攤位當初競拍時競爭最激烈,19200元的成交價也是最高的,而1號攤位恰恰經營的是拉麵和刀削麵。東西誘人只是一方面,至關重要的還有手藝。每到晚上十點多,前來消夜的顧客就會熙熙攘攘的多了起來,多是三五成群,好些都是熟門熟路的直奔某個攤位,想來攤主的手藝和人緣都不賴。一番招呼一番商量,叮叮當當煎炒烹炸便開始了。攤主介紹,每天22點到凌晨2點左右是生意最熱火的時段,常常是兩三個灶頭左右開弓一齊上,一條美食街一晚上少說也有幾千人的流量,要是在周末、雙休日,多到萬人以上一點不希奇。隨之前來湊熱鬧的還有擦皮鞋的、唱歌的、賣花的……和一走南闖北的食客聊天,他說並不是每個地方都有人總是有時間陪著打發工作之餘的時光,難免孤獨、無聊。覺得去品嘗當地的消夜,不僅能果腹,還能消磨時間,更能讓人很好地去了解那個地方,聽當地的方言,和當地人吃一樣的家常小吃,從中熟悉風土人情,漸漸的甚至會把自己也想像成當地人似的。看他點的菜,紅燒溪坑魚上加了一點紅辣椒,六七個鹽水蝦蛄,一盤炒麵,還燙了一壺蛋酒,的確挺地道。他還覺得,美食街還可以加強點品牌意識、廣告意識,比如可以開列出菜單,對有些不常見的海鮮進行簡要的特性、烹飪方式、口味說明等,這樣,不僅可以方便外地人點菜,還方便記憶,向其他朋友介紹時也可以頭頭是道了。和他邊吃邊說著,竟有些口渴了,忽然對一邊的水果攤可惜起來,如果攤主們能將水果洗凈、削好、切片,串起來或是放在快餐用的碗盒中挨攤去賣,生意想必不會差。事實上,更多的人還是喜歡美食街的熱鬧,吃的其實就是家常菜,但平易近人、親切歡愉的氣氛總能令人心情輕松,人們在大排擋上的談笑也像一改白天的生硬、嚴謹、世俗,顯得更隨和更真摯,很多工作、生活上的煩惱也會在邊吃邊聊間煙消雲散。
選抄吧~~~~
❷ 關於美食的作文
麥熟將至,外出路過南方一個小鎮,有幸在飯店吃到了從小烙印在腦際的美食——碾碾轉兒。吃著這久違了的美食,當年的那種對其情深意切的慾望不禁又重現於心頭。
那是我童年時代,正直國家困難時期,農村百姓過著食不飽腹的生活。人們想盡辦法,把能入口的東西都吃凈了,就連門前的老榆樹也不能倖免於難,人們把樹皮剝光,充當了口中食糧。盡管如此,仍難解飢餓之急。
母親不忍心我們挨餓,早早地許下願:給我們做碾碾轉兒。我們無不從心底里高興。等啊盼啊!終於有一天,母親說地里的麥子可以吃了,讓我們跟著她去地里拔麥子。地里的麥子還不十分熟,而這也正是做碾碾轉兒最好的時機。由母親指點,專門挑選那些能用的麥子。做碾碾轉兒用的麥子特別嚴格,嫩了不行,因為麥子的漿水還沒凝固;老了也不行,因為麥粒熟透了就太幹了。必須選那些既成熟而又沒干透了的、麥粒綠而飽滿且已經有了一定硬度的麥子。母親捨不得多拔,因為那將是我們一家的口糧。等我們帶著兩捆麥子回家後,已累得直不起腰來了。其實活是輕微的,只是人已餓得沒了力氣。為了能吃到這美食,我們不得不堅持著和母親一起做下去。
我們先是把麥穗一個個掐下,然後放入鍋里悶熟,再把悶後的麥穗撮成粒。不等所有的工序結束,我就耐不住飢餓,將一把麥粒放入口中了,經母親再三勸說,才沒再多吃。等麥穗都撮成粒,母親把麥粒端到自家的石磨旁(當時農村差不多家家有石磨)。將石磨的上扇掀起,把一玫銅錢墊在磨臍上,再將石磨放好。將收拾干凈的麥粒倒在磨盤上,在磨眼上插一根秫桔桿兒,我們幾個和母親一道推的推,拉的拉,圍著磨道轉了起來。因為兩扇磨盤中間有銅錢墊著,磨扇間有著一定的空隙,所以推起來比磨面省些力氣,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費盡了全身之力。磨盤上的麥粒不斷下落,磨盤周圍不斷地落下了一個個的小面卷兒,不是太長,如同一根根斷了的火柴棒。
我們個個臉上淌著汗,心情卻是很好的,因為馬上就有飽飯可吃了,而且是上好的美食。我們的汗珠不斷增多,磨盤四周的小面卷兒也橫七豎八地堆了起來,等磨盤上的麥粒全不見了,我們才氣喘噓噓地停了下來。
母親用掃帚輕輕地掃凈磨盤四周的小面卷兒,又掀起石磨的上扇,仔仔細細地將兩扇磨盤打掃干凈,我們這才隨母親來到上房。等急了的我,也顧不得看清母親准備了什麼輔料兒(可能有些大蒜汁什麼的吧,那年頭兒沒有上好的講究的),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那種感覺真的勝過吃法國大餐!
時間過得好快,這難忘的童年轉眼已成往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進步,各種傳統名吃和國外的名家食品也擺上了老百姓的餐桌。人們可以在工作之餘,心情舒暢地品嘗著人間美味,可是對我而言,最最難忘的還是吃著和母親一塊兒做出的碾碾轉兒,這種心情恐怕是當今世人所不曾有過的。
願所有的人們永遠不再有我的那種感覺,願所有的人都能以恬靜的心態去品嘗這人間的美食——碾碾轉兒!
❸ 美食 作文題目
美味的小籠包
常聽人們說小籠包美味可口,我卻從沒嘗過,也不知是啥味道。這天下午,爸爸媽媽帶我來到小籠包子店讓我開開眼界,飽飽口福。那天終於如願以償了.小籠包一個個白生生,皮薄薄的,裡面好象有一包汁水在,小籠包小巧玲瓏,形似寶塔,呈半透明壯,晶瑩透黃,寶塔頂上一陣陣香氣隨風四溢,形狀也和包子差不多,難怪叫小籠包。小籠包以上一般都是一籠裡面有十個,每個都是圓鼓鼓的像一個個小雪球似的,只不過上面有一個凹凸不平的地方,還沒上來我就被這香氣熏得如痴如醉了。真恨不得把整個蒸好的小籠包一口吞掉。 一籠小籠包上來了,我坐在椅子上,剛蒸完的小籠包發出了一絲淡淡的香氣息。一聞到這種香氣息,我就忍不住要去大口大口的吃它了。剛夾起一個 「小胖墩」塞進嘴裡,它就開始反 抗。 我這時肚子正餓得咕咕叫,恨不得將嘴巴變大,把四籠小籠包一口吞下去。於是我就用筷子小心翼翼地夾起小籠包,因為輕咬了一小口,汁水就像千軍萬馬往我嘴裡奔跑。我把它沾一點醋,輕進我的嘴裡,肉餡又松又軟,只要一嚼,它的肉就一下子鬆了下來,鮮美無比 媽媽說:「吃小籠包應該先醮點醋,輕輕咬一個洞,把裡面鮮美的湯汁吸干,再吃皮和肉。小籠包的美味精華就在湯汁里。我按照媽媽的方法吃,湯汁鮮、皮薄肉嫩,真是好吃極了。果然,小籠包一會兒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了。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它的肉非常十足,咬一口鮮鮮的,濃濃的,咸鹹的,讓你吃了還想吃。於是我又纏著媽媽去買一客,當阿姨笑盈盈端來後,我又怎能放過呢?吃了一個又一個,在吃得滿口流香,砸咂嘴,不住稱贊道:「美!真是美味之極。」一眨眼,又被我消滅了,摸了摸鼓鼓的小肚子,添添嘴,余興未了。 怎麼樣,心動了?西東不如行動,去吃吃你們家鄉的小籠包吧!
油炸臭豆腐
這是江南冬天特有的地方小吃。
小的時候,一放學就往街上跑,當然,這是在口袋裡有幾個錢的時候。穿過小巷,翻過小橋,就可聞到油炸臭豆腐的香味。經營油炸臭豆腐的是個瘦瘦的老人,眉毛鬍子全白了,他總是挑一副擔子,擔子其實是木頭做的箱子,前面一個箱子放著臭豆腐、醬油、辣椒醬和一疊小盤子,還有一個罐頭瓶,裡面插著幾雙筷子。後面一個箱子安放著一隻小煤爐和一口鍋。
老人總是站在街的拐角,專心致致地油炸臭豆腐。從沒有聽過他的吆喝聲,但總有許多食客尋著香味而來,在他的小擔子前站成一圈。他的臭豆腐很有特色,乍看上去黑不溜湫,和別的臭豆腐沒有什麼兩樣,但一入鍋再一出鍋,就變得金燦燦、香噴噴,塗上一層醬油或辣椒醬(他的辣椒醬是自製的,紅艷艷的,辣得香,辣得舒服),黃黃紅紅,煞是好看。小心翼翼咬上一口(因為非常燙),外黃內白,外酥內嫩,香辣刺激,此時已不是在吃而是舌頭打著卷往下吞。
老人一次總是只炸幾塊,炸好幾塊賣幾塊,所以等的人都是一個吃,其他的人共同行注目禮。吃油炸臭豆腐的人大多是女人和孩子,真的很奇怪,江南女子都是不吃辣的,但一到這擔子前就都變成「辣妹子」了,辣椒醬塗了厚厚的一層還要塗,女人此時也不管斯文了,直吃得嘴唇通紅,涕淚交加,熱汗直冒。老人只是不住地說:辣得結棍,勿要吃得格許多。說歸說,他也不去阻擋。所以,老人的辣椒醬每天都要消耗一瓶。
那時,我父親每月給我五毛錢,至少有一半的錢是貢獻給臭豆腐了。一塊臭豆腐一分錢,吃完一塊,這一天才能安靜下來。有時候沒有計劃好超支了,那麼,我就剋制住自己不往那裡跑,怕自己的眼睛裡會長出鉤子來。不過,那樣的時候,只要我不小心溜到老人的擔子前,老人總會洞察一切,好象發現了我的口袋裡沒有半分錢,就會笑眯眯地炸一塊最脆最嫩的送給我吃。不好意思白吃,等下個月父親寄錢來的時候,我馬上就去還給他,老人也收下,但必定多炸一塊臭豆腐給我。
離開那個江南小城二十多年了,我再也沒有吃過那樣美味的油炸臭豆腐(雖然我在其他江南城市也吃過油炸臭豆腐,但是味道好象總是差了一點)。它總是出現在我的夢里,和它一起出現的還有那個連名字都不知道的白鬍子白眉毛的瘦老人。
肉骨頭粥
我只吃過一次肉骨頭粥。
那是江南冬日的一個星期日的早晨,一向節儉的舅母突然提出帶我去吃肉骨頭粥。我受寵若驚,一路屁顛屁顛地緊跟在她身後,生怕她又突然改變主意。
沿著青石板路,穿過熙熙攘攘的菜市,拐進一條小巷。遠遠看見一個小鋪子飄出陣陣白霧,還聽到鐵勺敲鍋沿的聲音。舅母領著我走進這間鋪子,鋪子里已經座無虛席。大家都在唏哩嘩啦地喝這叫肉骨頭粥的東西,好象這東西真的很好吃。
老闆娘把我們領進里間的灶旁,滿臉歉意地說:「就在這里吃吧。」老闆娘是一個40來歲的女人,頭發齊耳,一絲不苟地用黑色的發卡別在耳後。我生怕舅母臨陣脫逃,趕緊自做主張說:「可以可以。」結果招來舅母兩個白眼。「好吧,來一碗肉骨頭粥。」老闆娘一手抄起大鐵勺,一手揭開大鍋蓋,頓時一股熱浪席捲著肉粥的香味撲鼻而來。她用大鐵勺在鍋里攪了攪,盛了一大碗粥遞給我。這碗粥是灰白色的,米已經煮得不見原形,粥面上還點綴著幾小塊肉骨頭。我小心翼翼地嘗了嘗,嗯,香香糯糯,黏黏呼呼。真的不需要「吃」,只要喝就行了。我就這樣站在大灶旁,端著大碗,呼啦呼啦地喝著有生以來第一次肉骨頭粥。最後還像小狗一樣把那幾塊肉骨頭啃得乾乾凈凈。那碗粥花了舅母5分錢。
後來,舅母告訴我,煮肉骨頭很麻煩。先要把肉骨頭(連著些肉的骨頭)煮上幾小時,然後再把新米淘好放進去,再煮。不能煮焦,關鍵是要掌握火候,細火慢熬才行。最後放上鹽和味精。所以,一般家庭是不做肉骨頭粥的,費時費力還不經喝。她還警告我,街上的肉骨頭粥不能多吃,因為有的老闆為省錢把客人吃過的骨頭,又重新放進鍋里煮。也不知她說的是真是假。反正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吃過肉骨頭粥,不是因為害怕不衛生,而是口袋裡的錢還不夠分配的呢。
不過,我還是經常到那家肉骨頭粥鋪去,主要是想看看她們怎麼處理吃完的骨頭的。可老闆娘好象明白我的意圖,總是笑眯眯的招呼我:「小姑娘,來吃一碗啊。」然後,我撒腿就逃。
陽春面
陽春面名字挺好聽,很高貴的樣子,其實是江南老百姓最愛吃最便宜因而也最能爽氣掏錢的大眾麵食。《上海的早晨》中資本家徐義德為了逃避公私合營裝窮,叫小伙計送的午飯就是這個陽春面,可見,陽春面是屬於勞苦大眾的專利。至於為什麼取這樣一個陽春白雪的名字,可能是取其反義吧,但我敢肯定,取這個名字的人絕不是下里巴人。
二十多年前,舅舅一家好象特別喜歡吃陽春面,每到星期天,舅舅就必定帶領全家到鎮上的面館去吃陽春面。兩個表弟興高采烈,但我卻很不喜歡。陽春面上除了撒一些蔥花就沒有別的了,光溜溜的,一點味道都沒有,吃了第一口就不想吃第二口。每次我都沒有方法把一碗陽春面吃完,我總是旁敲側擊地提醒舅舅還是吃餛飩好,至少還有點肉味。但舅舅堅決不肯,說餛飩太貴,又不經吃,同樣一角錢,陽春面吃得飽飽的,而餛飩卻只能塞牙縫。舅舅的牙縫好大。不喜歡吃,但每個星期天都得陪舅舅全家去吃,因為這是他們的節日,整整六天他們都在等著這一天。鎮上那家面館都認識舅舅,每次一來不用吩咐,就很快端上陽春面來,然後,舅舅一家就開始埋頭苦幹,並製造出幸福的聲響來。每當此時,我就望著面前的陽春面愁眉苦臉。
陸文夫在《美食家》里專門提到過陽春面,說第一鍋的陽春面最清爽最可口,因此,很多人都趕早去吃頭湯。我想,舅舅們吃得絕對不是這種陽春面。但不管怎麼說,我對陽春面是沒有興趣的了,胃口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倒了。
光餅
光餅是福州的小吃。據說是記念戚繼光而來的,總之和這位民族英雄有一定的關系。
小的時候總喜歡站在高高的桶爐前面,看師傅做光餅。做光餅的師傅到處都有,一個案板,一個爐子就是全部的道具。光餅師傅把袖子卷得高高的,把放了鹼水和鹽水的面團摔得啪啪作響,然後分成一個一個劑子,用手左右一拍,一個小圓餅就出來了,再用一根竹簽往中間戳一個小洞,就勢往桶爐內壁一貼,等著吧,不一會,爐內就飄出香味來。估計差不多了,光餅師傅就用小鐵鏟利索地一鏟,焦黃的光餅就跳出來了。
這光餅硬梆梆、黃通通的,咬得很費勁,沒有一口好牙和頑強的拼搏精神是對付不了它的,但一旦入口就越嚼越香,越香越嚼,最後總是吃了一塊還想帶走第二塊。光餅耐嚼還耐儲藏,放它十天半月沒有問題,堅韌不拔,很有民族氣概,可能這就是它和戚繼光的關系吧。光餅很便宜,一分錢一塊,那時經常光顧光餅爐,買上一兩塊,一路嚼著上學校。
冬天光餅師傅比較幸福,守著爐子暖烘烘的,夏天就苦了,赤膊上陣還是大汗淋漓,汗水滴在爐子上嗤嗤作響。我就不敢買了,因為那光餅里必定也有光餅師傅勤勞的汗水。
前段時間,在福建「老鄉」處提到光餅,他們都說那玩意好吃而且對牙齒有利,經常嚼嚼絕對比「白箭」「綠箭」效果好。但不知現在還有沒有了,都好多年沒有吃過了。但願,這光餅爐子還能在福州的某個街角看到。
芋頭果
芋頭果是福州的早點之一,也稱三角糕。據說是把檳榔芋煮熟後剝皮碾成糊狀,再摻入米粉揉合而成。然後,切成一塊一塊三角形狀,放到油鍋里去炸,直炸得兩面焦黃,出鍋。吃的時候,用一張紙包著芋頭果的下端(因為很油),以一個角為突破口,咬一口,外焦內嫩(內色灰白),還有一股芋頭的清香,嗯,味道好極了。
炸芋頭果的攤子也是到處都有,每天一大早,就可看到街頭巷尾支起的一個個攤子,煙霧繚繞,香氣四溢,買芋頭果的人端著碗或提著小竹籃,等著芋頭果出鍋。往往炸出一鍋就買出一鍋。但也有買不完剩下的,擱一兩個時辰也不要緊,吃起來還是很香的,它不象油條,登陸不久就成了嚼不爛的老油條。所以,賣芋頭果的攤主都很自得,有時候上午九十點鍾了,還不見他們收攤子,慢悠悠地守著還沒有賣掉的幾塊芋頭果。他們知道總有肚子容易餓的人自會尋香而去。
福州的市民通常是一碗鍋邊糊外加一隻芋頭果就解決了早飯問題,既好吃也實在,吃完後,打一個飽咯去上班,這革命干勁足得沒法說。
鍋邊糊
一次在辦公室里和同事們侃吃,我說要論吃,還是福州的鍋邊糊好吃。他們齊聲問:什麼叫鍋邊糊?這幫平日里吃遍天下無敵手的傢伙竟然也有不知道的東西。我得意洋洋地開始向他們介紹福州小吃——鍋邊糊。
鍋邊糊在福州乃至福建許多地方都有,但在外地我卻從來沒有看到過,不出產的原因可能是外地沒有一種叫「蝦油」的調味品,而鍋邊糊沒有加蝦油就不成為鍋邊糊了。
鍋邊糊的製做很復雜,要先把大米淘凈浸泡幾小時,然後磨成糊狀待用。支一口大鍋,煮上一鍋湯,湯里放上蝦米、蟶干、香菇、蔥、蒜、芹菜,最後放進必不可少的蝦油若干勺,這濃湯就做成了。這還沒有完,萬里長征第一步。將湯倒出另裝,下清水若干燒到七成熱時,鍋邊抹勻花生油,然後舀一碗米糊繞鍋澆一圈,蓋上鍋蓋。三分鍾後見鍋邊米漿起卷時,用鍋鏟鏟入清水中,再加入清水,重復上述行為。當最後也就是第四次澆完時,放入一份濃湯料,並視情再加入蝦油等輔助調料。煮熟後盛放在另一口鍋中,用微火保持溫度,待售。
總之這是一個循環反復的過程,沒有耐心是做不成的。所以,一般家庭是不做鍋邊糊的,要吃就到街上去買。福州的大街小巷飯店小攤都有買,而且很便宜。鍋邊糊味道特別,海鮮味濃,每片米糊都打著卷,白白的,象一管管青蔥,非常爽口,再配上黃黃的蝦米、蟶干,黑黑的香菇,綠綠的蔥蒜,色澤鮮明,令人食慾大開。
聽到這里,同事們的喉嚨都動了一下。然後商量,什麼時候能去福建出差,一定要去嘗嘗這鍋邊糊。我補充說,在福建,鍋邊糊都是作為早點和茶餘飯後的點心的,並不把它當正餐,大概它是管吃不管飽的緣故吧。想想本地品種單一而又甜得發膩的小吃,大家都說:福建人民真是幸福。
是啊,福建人民真幸福。
餛飩
我想,大概沒有什麼小吃有餛飩那麼普及和名稱多樣了。餛飩在福建叫扁肉;在四川叫抄手;在雲南廣西一帶叫雲吞;只有在江南才叫餛飩。
內容差不多,形式卻有些差別。福建的餛飩注重鮮,加蝦油是它的一大特色。小時候總是被喜歡吃餛飩的母親支出去買餛飩,買來買去,也就買出經驗來了。知道街頭的那家餛飩味太濃,吃完後就要趕緊灌開水;而街尾的那家餛飩味道尚好,就是只見皮不見肉;最好的是穿過幾條街的那家「野」店,說它野,是因為時開時不開的,好像全憑主人興趣。這家的餛飩量足味最地道,每隻餛飩雪白剔透,中間一點紅紅的肉餡若隱若現,再配上幾粒蔥花,就好象一池秋水中的白蓮。福建的餛飩一般都很節儉,一根小木棍往肉泥上一點再往餛飩皮上一翻,一隻餛飩就完成了,往往一盤肉泥可以對付一天所要出售的餛飩。吃餛飩的一般都是女孩子,她們可以不計較得失,慢悠悠地翹起蘭花指,用小調羹小心翼翼地舀起餛飩往櫻桃小口裡送。所以,較之其他小吃,福建餛飩更顯得女人味一些。
而四川餛飩則個性鮮明,陽剛味十足。首先一大特色是沒有湯,第二大特色是辣得過口不忘。那一年去成都調研,特地拜訪「抄手」,誰知端上來的是幾只乾巴巴的結結實實的餃子狀餛飩,上面還澆了一層紅彤彤的辣椒油。仗著本人吃辣還有一些功底,掙扎著把這碗「抄手」給吞了。結果,除了辣,我已經不記得它還有沒有其它味道。
江南一帶,餛飩是最常見的小吃,這里的餛飩分為大餛飩和小餛飩兩種。大餛飩里餡比較多,有鮮肉的也有青菜的,但它又不同北方的餃子那樣皮厚餡足,江南人總是不肯象北方人那樣乾脆利落地做出餃子風格,他們總要保持餛飩的傳統,哪怕再大一些,小家碧玉的本色不變。江南大餛飩是放大了的小餛飩,樣子象修女的帽子,湯多量也足,一般人吃一碗也就有了七分飽的感覺。
正宗的江南小餛飩是最具江南文化味的,皮擀得講究,貼著碗能看到碗里的花紋,真正是薄如蟬翳。肉要精瘦的,處理得細膩無渣,燒好後的餛飩,皮子晶瑩舒展,「白里透紅,與眾不同」,象一隻只美麗的白蝴蝶 。這時候的注意力就不會在吃上了。不過,這樣的小餛飩現在已經不多了,做的人和吃的人好象都已經缺少了這份精緻的心情。取而代之的是滿街都是的大眾小餛飩,簡單一裹,完事,連皮也不擀了,買現成的。
在北方讀書的時候,思念餛飩(福建的江南的),思念得咬牙切齒。北方同學很不以為然,說,那有什麼好吃的?清湯寡水的,不如咱北方餃子實在。
是的,要想實在,吃北方餃子;要想苗條,吃江南餛飩。
羊肉串
很奇怪,我向來不吃羊肉,但對羊肉串卻來者不拒。
第一次吃羊肉串是在北京。那一天,從北京圖書館查資料出來,拐到白石橋附近,那裡有一片飯店餐館和小吃攤點。先買了仿膳食品窩窩頭,吃得直冒酸水,發了一通諸如慈禧太後的胃口怎麼這么好對付之類的牢騷後,就站到了烤羊肉串的攤子前。並沒有想要吃,的的確確是被那種香里帶膻的味道吸引過來的。
同學也是南方人,不吃羊肉,但他敢想敢乾的精神令我佩服。他先買了三串,然後視死如歸地說:「我先吃吃看。」他小心翼翼地先咬了一口,翻翻眼珠,接著就加快了頻率。我盯著他上下翻飛的大嘴,直問:「哎,別顧吃啊,到底好吃不好吃?」他「嗯嗯」地一氣吃完了三串,才摸摸肚子很滿意地說:「不吃真傻。」趕緊掏錢,一手抓一把,這串咬一口,那串咬一口,真的很好吃,肥而不膩,焦香十足,還有一種特有的,說不出來的怪怪的味道(後來才聽新疆的同學說,那是孜然的味道)。我們就這樣邊走邊吃,吃完了,就地再買,反正羊肉串攤子到處都有。直吃得飽咯里都帶羊膻味,不能再吃了,再吃下去,我們非得變成草原牧民了。
本來以為羊肉串就是這樣好吃了,誰知新疆的同學說:那算什麼羊肉串?真正好吃的是咱們新疆的羊肉串,那可是羊肉串的老家。第一次那麼羨慕新疆人,真正覺得新疆是個好地方。
咱也沒有機會去新疆啊,就把北京的羊肉串當新疆的吧。
回到南方後,也見過羊肉串,但不僅外貌小里小氣,味道也完全變了樣,如果說北京的羊肉串是仿名牌,那麼南方的羊肉串就是假冒偽劣了。也有例外,一次到南京出差,在新街口發現了久違的羊肉串,那味道,那相貌和北京的一樣。我又一次站在南京的大街上不顧斯文地大嚼起來。以後只要去南京,都要想方設法地溜到新街口去過過癮。
但總是心有不甘,有事沒事總鼓動頭兒:「咱們也到烏魯木齊去開個讀者作者聯誼會?」
羊肉泡饃
有了羊肉串墊底,去西安吃羊肉泡饃的時候就好象有了膽量。
看過雄赳赳氣昂昂的兵馬俑,摸過楊貴妃的洗澡池,躲過小商小販的圍追堵截,吃過田裡剛採下來的草莓,當然也爬過大雁塔和古鍾樓,接下來就是品嘗西安小吃的時間。
西安小吃最具代表性的小吃是肉夾饃和羊肉泡饃。不過,肉夾饃我連看都不看,一塊大肥肉塞在一塊大餅里,肥油直冒,盡管肉饃的主人說怎麼怎麼好吃,我就是吃不下去。不是怕胖,而是從小就不吃肥肉。肉夾饃是放棄了,但羊肉泡饃是一定要吃的。
於是就去找。在古樓附近轉來轉去,轉累了就在一個小攤子上坐下來。坐定後才發現對面一個老頭在專心致致幹活:把一塊硬硬的饅頭掰成顆粒狀。他神態專注地不緊不慢地掰呀掰,掉下來的粉末都用小指捺到嘴裡。他在幹嘛?是不是牙口不好?正想著,又見老頭把掰好的產品倒進一個盛滿濃湯的大海碗里,那碗濃湯頓時就變成了一碗漿糊。老頭有滋有味稀里嘩啦地喝完了這碗漿糊,站起身子,抹了抹沾在鬍子上的殘留物,打了個響亮的飽咯,滿臉都是幸福感。突然好象明白了什麼,趕緊找來伙計問:「那是什麼?」「羊肉泡饃啊。」老天,這糊里糊塗的東西就是大名鼎鼎的羊肉泡饃?小的時候就最恨把饅頭放進湯里 ,軟不啦及的,要口感沒口感要味道沒味道,再好吃的饅頭再好喝的湯都給攪渾了。
所以,很遺憾,在西安最大的收獲是買了一堆民間工藝品,而在吃上,卻是一片空白。
看了賈平凹寫的陝西小吃,其中花了大量的筆墨形容羊肉泡饃的精彩,但我還是沒有被他煽乎得流出口水來。這在我看關於吃的書籍的歷史中是少見的。
朝鮮涼面
初到東北,第一次看到正宗的朝鮮人和朝鮮文字還是大驚小怪的,後來看多了,就見怪不怪了。然後就開始琢磨如何深入了解朝鮮民族文化,比如,他們的飲食文化,更具體地說,如何吃遍學校周圍的朝鮮小吃店。
於是,先去朝鮮泡菜攤子前偵察一番,和買泡菜的朝鮮族老大媽套近乎,問:「道拉及是什麼意思?」朝鮮族老大媽真的很象《奇襲》里的老大媽那樣慈祥,她不僅耐心地回答我的幼兒園水平的問題,還推薦我買了朝鮮泡菜的代表作——桔梗。嘗了桔梗後,對朝鮮小吃就有了信心。
那一天,零下18°,屋外早已是灰白兩色世界。從澡堂出來,頭發一會兒就凍成柴火棒。並不覺得冷,只是渴得慌。就到處找有水源的地方,後來發現一面「朝鮮涼面」的幌子正迎風招展,涼面?正好解渴。一頭扎進去,裡面已是高朋滿座,人人都端著一個大海碗往肚子里灌涼面,很舒服的樣子。於是也要了一碗。等端上來後,才覺得好象有點不對勁。鮮紅的面湯上波瀾不興,面條當然是潛伏在湯底的,只是這湯,怎麼看都好象是剛從自來水龍頭里出來,冷不說,還有股漂白粉的味道。懷疑歸懷疑,我真的太渴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喝了再說。結果,渴是解了,但我體內的那點余溫可全給帶走了。一路跑著回到宿舍,又是捂熱水袋又是灌開水,折騰了半天,才把胃裡的那塊冰坨融化掉。
我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東北人和南方人本來就不一樣,他們冰天雪地里可以吃凍梨吃冰棒,那是因為他們有從小就鍛煉出來的堅強的胃。所以他們可以裹著大棉襖吃涼面,而我,只能在穿短袖的時候。
但,我還是沒有勇氣再去品嘗朝鮮涼面了。甚至一想到這四個字,我的胃就開始冒涼氣。
不怪朝鮮涼面,只能怪我自己。
道口燒雞
說來慚愧,自己在外求學幾年,大部分的注意力花在吃上。究其原因,一是學校食堂乏味的飯菜,使自己時常處於飢餓狀態;二是天性所致,「民以食為天」嘛,自己當然也不例外。
於是,剛到長春不久,就打聽到「道口燒雞」挺有特色,忙親臨考察。果真,擺在櫥窗里的燒雞肥嫩嫩、黃燦燦、熱騰騰,撒發著迷人的香氣,又看到買燒雞的人排成了長隊,更證實了此燒雞的名不虛傳。此後三年間,只要錢包里有點余錢,便忙不迭地往燒雞店送,買不起整隻就買半隻;買不起半隻就買雞雜碎(雞肝、雞卵等構成,便宜而味極佳,是窮學生最親睞之物)。那種拎著一小袋燒雞走路的愉快,無法言喻,只覺得生活在那一刻是多麼美好。此時若去攻讀書關,再厚的「磚頭」也能毫不費勁地「啃」下來,這就是「道口燒雞」的威力。有時,人的胃口會比腦袋重要得多,換句話說,就是物質有時也能毫不客氣地戰勝精神。
逢到宿舍里的女同胞過生日,無例外地都要買只「道口燒雞」以饗大家。雞上檯面後,往往還沒等打開塑料袋,大家就已經操起傢伙躍躍欲試了。那香噴噴、熱騰騰的燒雞,嫩而無渣,連骨頭都是酥的,一塊雞肉在舌頭上還來不及停留就溜進肚子里去了。而此時往往有師兄師弟尋著香味不請自到,說句「生日快樂」就一屁股坐下來大嚼起來。那時候,要求師兄師弟辦事或反過來他們求我們辦事,都言不二價:一隻道口燒雞。
在長春的三年,可以說是伴著「道口燒雞」的香味渡過的。(雖不能常吃,但離學校不遠的一家燒雞店每天毫不吝惜地飄來的香味,使我們的讀書生活變得有滋有味起來。)
臨畢業的時候,有人告訴我,有一家大餅店專營夾肉大餅,味道好得沒法提。可惜沒有機會了。要不然,現在又會有一樣好吃的供我回味了。
❹ 關於美食作文的好開頭
1、麥熟將至,外出路過南方一個小鎮,有幸在飯店吃到了從小烙印在腦際的美食——碾碾兒。吃著這久違了的美食,當年的那種對其情深意切的慾望不禁又重現於心頭。
那是我童年時代,正直國家困難時期,農村百姓過著食不飽腹的生活。人們想盡辦法,把能入口的東西都吃凈了,就連門前的老榆樹也不能倖免於難,人們把樹皮剝光,充當了口中食糧。
2、今天是星期五,又有班隊課啦。這次的班隊課,很特別,因為賈老師讓我們每個人准備好自己烹飪的一道菜和一雙筷子。我們每個人都准備了自己精心烹飪的美食,由於是在家准備的,所以擔心美食會涼了,影響美味。沒想到賈老師早有準備,把最後一節班隊課改成早讀課,這樣我們的美食就不會受影響了。
3、步入初一,初次聽聞美食節,這是什麼?我的心中裝滿疑惑與好奇。於是,我懷揣著激動,於10月26日中午12:30去校園來品嘗此頓饕餮盛宴。我步入學校,發覺自已早已姍姍來遲,這次美食節早已開始。
(4)美食作文題目新穎擴展閱讀
開頭技巧直入主題法
「直入主題」,就是開門見山,開篇直入本題,揭示題旨,引出主要人物或展開故事情節的一種開頭技巧。這種方法被廣泛地應用於各類文章的寫作之中。其表達方式多種多樣,或「落筆入題」,交代寫作緣由;或「開宗明義」,揭示全文主旨;或「言歸正傳」,迅速展開故事;或「單刀直入」,挑明對方謬誤。
這種開頭方法的特點是入題簡捷,不枝不蔓,利於讀者把握文章中心、基調及思路,臨場運用概率較高,創作中常被選用。如《背影》、《白楊禮贊》、《散步》《我的老師》等。
❺ 以的美食為主題的作文
有一次在看電視,不經意間見到一道名叫紅嬌桂魚的家常葯膳,它的營養不怎麼樣,但不知為什麼讓我那麼著迷(以前我一直認為一樣食品只要營養好就行了,不必那麼費事地烹調)。雖然我不那麼在意菜的味道,也從來不那麼在意菜的種類,但我卻很喜歡看他人做菜,因為我覺得這也是一種生活的享受,也許這也是我個人的一種嗜好吧!
只見那位廚師平穩地端過那個盛著桂魚的盆子,然後把魚放入鍋中,緊接著他熟練地把各種葯材灑進鍋中,手法看似隨意但實際上卻恰到好處。不一會兒魚就出鍋了,雖然我不在現場,但也可以感覺到這道僅是半成品的菜會是多麼地誘人。
魚出鍋後,就要開始專門炒辣椒了,案板上鮮艷的紅椒在閃著亮光的刀下馬上就被剁碎了,那刀一起一落沒有一點拖泥帶水,可見廚師的刀法甚是熟練。紅椒被剁好後馬上就送入鍋中與蒜、蔥等調味配料一起爆炒,那把鏟子像是有規律地不停翻炒著,鍋中的紅椒像是耐不住高溫而上下跳個不停。
不一會兒,紅椒也炒好了,顏色還是那樣紅艷,那麼誘人,沒有因為高溫而失去原來的色澤,接著那位廚師把紅椒鋪在桂魚上,最後再做一些裝飾,這樣,這道菜就完成了,魚肉鮮嫩,紅椒甜辣,二者相互襯托之下使此菜色香味俱全。
「民以食為天」,飲食是我們生活的基本要求,但也可以是一種藝術,所以在某方面,廚師也是藝術家,怎樣把大自然給予我們的,變成一種美食、一種藝術,這才是廚藝的真諦吧!
希望對你有幫助
❻ 寫美食家作文取什麼標題好
美食家
有一種東西.它承載著人們的希望。這種東西有虛有實。它看不見。摸不著。卻能在心中產生巨大的力量。它叫做夢想。上帝沒有賜予我們翅膀,他賜予了我們會飛的心和夢想的大腦,使我們擁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完成夢想必須付出努力,朝正確的方向前進,實現自己的夢想,讓夢想成為現實,插上翅膀,在世界各地飛翔!
很多人的夢想都很偉大,而我的夢想就是當一個美食家。從小我就很喜歡吃,只要是吃的我都愛吃,可是爸爸每一次爸爸做好把美食擺在我眼前芬芳撲鼻我吃完,爸爸問我好吃嘛?每次我都說好吃,爸爸的臉上露出和藹的笑容。但是爸爸知道我什麼都愛吃,都覺得我不是真正的覺得好吃。
誰叫我這么愛吃,所以我從小就有一個夢想就是當一個人人愛慕的美食家。我曾經做了一個夢,我環遊了世界各地嘗遍了天下美食第二天醒來害我口水直流。從我立下這個夢起,我就立下誓言一定要當上美食家坐在大方桌前,和廚師們一起商量著綠色的美味食品,讓貧苦的人也能嘗到美味食品,綠色佳餚,讓生病的人不再吃葯、打針,讓家人過上好日子,讓他們感到幸福,讓他們以我為光榮。
這個夢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只要我努力,花更多的時間,揮灑更多的汗水,就一定能夠成功。小時候,遇到困難,爸爸媽媽總是對我說:「你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才會有動力,不要放棄,如果放棄,就連失敗的機會都沒有了,世界上沒有天才,成功的人擁有偉大的理想,他們是用辛勤來換取成功,記著,世界上沒有過不去的坎!要用努力換來你想看到的成就!」
盛開的花朵中承載著我們最初的夢想,燦爛的陽光射過,折射出色彩斑斕的顏色,那是我們夢想盛開的花朵,散發著淡淡的香味,這是色彩的香氣,人生因夢想而五彩斑斕。我相信,只要有夢想,內心的花朵就會綻放出無顏六色的花朵。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才可能做到最好,才能去完成這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只要有付出,一定就會有回報!
❼ 以美食每課為標題的作文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節日:春節、植樹節、護士節、中秋節、重陽節……每個節日都寄託著人們美好的感情與願望。
而我卻想設計一個美食節,你們肯定有一大堆的疑問吧!哈哈!被我猜中了!。下面讓我來告訴你。
我先設計美食節是因為能吃許許多多的美食。也能品嘗各種新穎的美食。肯定能夠飽口福拉!
我將美食節定在5月10日。為了這個節日我還編了一個故事呢!
故事是這樣的: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村莊,這個村莊被兩座大山封在中間,只有繞很遠很遠的路才能出去,幾乎都是與外界隔離了,所以他們吃的東西都只僅限於一點點,什麼紅薯呀、什麼野菜呀 之類的。河裡的魚啊、田裡的米啊,他們別說吃了,見都沒見過……
一天,一個神仙到這里來遊山玩水,為了不被人發現於是就變成了一位商人。但是他晚上在一戶人家中歇腳的時候才發現,他們這里吃的東西非常的少。一問了村莊里的人才知道:這里的兩座大山使他們與外界隔離了,根本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與外面世界的食物,神仙一聽就決定要幫幫他們, 他稟明玉帝後,玉帝也很同情他們,就讓大力神去把那兩座大山搬走。啊!大山終於搬走了,但是這位神仙還是覺得缺了點什麼,他仔細一想,好像想到了什麼,朝著遠方飛去,過了一會他帶著非常多的美食回來了。人們非常感激這位神仙,不僅幫他們搬走了大山還給他們帶來了這么多以前沒吃過的東西。於是他們把神仙給他們帶去美食那一天——5月10日定做「美食節」,人們親切的稱這位神仙為「美食仙」……很多年以後這個村莊因美食而聞名就稱這個村莊為「美食村」……
怎樣?不錯吧!
在美食節那天,人們可以把自己創作的美食與大家分享。這樣美食永遠就會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了。
❽ 介紹一種美食的段落提綱 作文要好 還要題目
一、思路
1、第一段開門見山寫出介紹的美食。
2、第二段寫做法。
3、第三段寫品嘗的感受。
4、第四段總結。
二、文章
《可樂雞翅》
可樂雞翅是一道常見的家常美味菜餚。味道鮮美,色澤艷麗,雞翅嫩滑,又保留了可樂的香氣,深受廣大食客喜愛。我也十分喜歡吃。
讓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可樂雞翅的燒法:把雞翅斬成翅尖,翅中和翅根三節,用少許炒菜油加入料酒、薑片、大蒜把它們翻炒一下,倒入百事可樂或可口可樂,把住雞翅大火燒開,小火煮20分鍾,再用大火收汁,即可。此菜放涼後更好吃,不過要是著急,可以熱著吃,熱著吃的味道也不錯。
當你吃第一口時,它帶著甜甜的味道,當到喉嚨是你便能感受到可樂的味道;當你吃第二口時在嘴裡嚼這,你像似進路了人間仙境一般,讓人有一種童年的味道;當你吃第三口,你不用嚼就能感受到可樂般的甜蜜,雞翅般的美味;第四第五口......你似乎陶醉在那可樂雞翅的世界裡。
我能吃到可樂雞翅,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吃可樂雞翅的時候便不想任何事情,狼吞虎咽地把它吞下去,那種感覺真的是回味無窮啊!這就是我為大家介紹的美食,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8)美食作文題目新穎擴展閱讀:
作文格式:
寫作文的格式是先寫題目,然後寫正文,最後結尾。題目要寫在第一行的正中間,正文開頭要頭兩格,正文內容和中心思想要明確,最後加上結尾的標點符號,寫作文要審清題目、確立中心、選擇材料。
寫作文應該安排好材料的組織順序,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全文一共准備分為幾大段,每段寫什麼。確定好重點寫的內容,要依據表達中心的需要,確定出哪些內容是主要的,哪些內容是次要的。
依據文章選用的材料及要表達的中心思想,確定好開頭、結尾的方法。設計好點題的時機及具體的方式、方法。考慮好層次之間、段落之間該如何銜接過渡,哪些內容需要照應,如何照應。
❾ 一個新穎的美食作文題目
饕餮盛宴,七嘴八舌論美食
❿ 關於美食的作文題目要有創意的,不能太俗···
1、食全食美
2、那些記憶里的小味道
3、花樣美食
4、從菜場到餐桌回的故事
5、色既答是香 ,味就是美
(10)美食作文題目新穎擴展閱讀
關於美食的作文:
「早餐吃雜醬面吧!」「不,今天換個口味。跟我走,帶你去吃好吃的」媽媽賣起了關子。我聽了一下興奮起來,難道還有小吃貨我沒吃過的早餐?搞得那麼神秘。我撓了撓頭跟上媽媽的腳步。
到了一個香酥芝麻餅的鋪子前,媽媽停下了腳步。只見桌面上擺著兩盤餅,每盤十二小塊,上面撒滿了芝麻,色澤焦黃,讓人垂涎欲滴。一個旁邊寫著咸香味,一個旁邊寫著甜味。「老闆:來五塊錢甜味的。」「好咧!」老闆叔叔動作利索地用不銹鋼夾子夾了三塊餅裝好遞給我。
「快吃,趁熱,冷了可就不好吃了。」其實不用她說我也知道,香噴噴的餅在手我怎麼忍得住呢?急不可耐地往嘴裡送,一口咬下去,鮮嫩松軟,外酥里嫩,甜而不膩……好吃極了。我對媽媽的選擇贊不絕口,真是份不錯的早餐,配上牛奶營養又美味。
好東西要分享。我想這么好吃又實惠的餅爸爸肯定也會喜歡吃的,一定要帶給他嘗嘗,便又掉頭買了三塊咸香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