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知難行難高中作文
知易行難知,是指知道,懂得,求知。知既包括了動態的求知過程,也包括了靜態的已經懂得某個道理的結果。
行,是指行動,實行。所謂知易行難,就是說認識事情的道理較容易,而實行其事較難。
早在幾千年以前,孔子就已經說過:「言知之易,行之難。」《尚書》中也提到:「非知之艱,行之惟艱也。」是的,知易行難。人類前行時所踏出的每一步,都歷盡了千辛萬苦,凝結著血汗與淚水。
第一,知易行難是人類改造自然的必然規律。建築長江三峽大壩的設想和詳細方案早在毛澤東時代就已經被提出,可是為什麼我們還是花上了幾十年的時間才把它建成?誰不知道只要植樹造林就能綠化沙漠,可是我們的土地還是以驚人的速度被沙化。可見,我們的一舉一動都在受著自然環境的制約,所以行比知更難啊。
第二,知易行難是在人類的道德范疇中不斷被證實的道理。馬克思曾經指出:為了100%的利益,資本家就願意冒著被絞首的危險犯罪,而為了200%的利益,
他們甚至會踐踏人間的一切法律。環顧當今社會,黃賭毒泛濫,犯罪猖獗,貪污賄賂事件層出不窮。難道說那些人都不知道這些是違法犯罪,危害社會的事情嗎?
不,他們知道,但是良知的呼喊仍然敵不過利益的誘惑。
第三,知易行難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邏輯。劉備曾經告戒過他的兒子:「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親賢臣,遠小人。」而阿斗卻先親小人黃皓,後以小
事殺大臣。終導致滅國之禍。人人都知道男性與女性要互相關懷,處於平等的地位,可是時至今日,我們的婦女大會仍然在不斷努力著呢。我們都知道堅持的好處,
可是我們往往很難堅持做一件對自己有益處的事情。我們都知道要努力工作,好好賺錢,可是真正要實行起來,也不容易。我們也知道一輩子要轟轟烈烈,不要太平
庸,可是真的要自己付出比別人多幾倍的汗水的時候,往往也退卻了。
第四,知易行難是人類歷史的發展潮流
❷ 關於說易行難的作文開頭
兄弟兩人看見空中飛著一隻大雁,他倆尚未開弓,便為怎樣食用這只雁而爭起來,待他們 爭出個名堂,那隻雁早已飛走。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比說重要。
一個偉人曾說過:「一個行動 勝過一個打鋼領」我們只有做了,付出心血,那就能獲得更多收獲。再者,說,做二者比較,當然是做較難,但只要有心去做,移三填海在難,必會成功,反之,光練不說的話,反掌折枝之易。大家要明白說得出做,得到,這個道理。
在人們生活中流傳著這樣的故事;
有隻寒鳥在一個寒冷的夜晚里說道「哆啰啰,哆羅羅,今天凍死我,明天就壘窩。到了第二天,陽光明媚,風和日麗,它早已把壘窩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凈,到了夜晚,它又說到,哆啰啰,哆羅羅,今天凍死我,明天就壘窩。,日復一日,它就這樣在寒冷的夜裡被凍死了。
我進入電梯里,按下第1489層會議室的按鈕,就在那一剎那間,我發現在我的周圍有許多紅色的光線,我明白了,原來這就是我的隨從機器人羅諾給我提起過的紅旋風超光速激光電梯。
我走進會議室,只見一個大腦袋、小身子的小綠人走到我的面前恭恭敬敬的說:「您就是這次會議的成員李曉鵬先生吧,那兒是您的座位。」我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呵,好高級的茶壺。茶壺的頂端安裝了能量感應器,只要你一覺得口渴,它就能自動的倒出甜美爽口的太空飲料。
會議開完了,我開著超光速隱形飛機回家去。我正開著,突然迎面飛過來一顆隕石,越來越近,越來越近,突然……我一下子驚醒過來,原來這是個夢,幸虧是個夢,要不然……
❸ 作文《知易行難》700
中國很早就有先知而後行、知難行易的古訓,大概的意思就是做事之前都該想清楚如何去做;遇到了困難該如何處理;成功或失敗後將以什麼樣的狀態來面對,准備好這一切後,行起來必定會容易很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與其對應的知易行難卻表達的是完全相反的概念,這就促使我抱著濃厚的興趣來分析「知難行易」的是與非。
在求知的過程中,我們都會認為「知比行更難」。正是因為「知比行更難」,所以在求知的過程中,欲認知一件事物,就該從理論上入手,先認識它、理解它,最後吃透它。這就比我們自己漫無目標的反復嘗試會容易得多,因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這的這些理論都是前人通過無數的艱辛實踐才獲得的。舉個實例吧:在生物課上我們都會學習顯微鏡的作用與使用,一些關於顯微鏡的概念和使用步驟很難記住,但我把它們死背下來、消化了以後,在實驗室使用顯微鏡時遇到的困難肯定就會少得多,這無疑就驗證了知難行易。
雖然俗話說:「光說不練假把勢」,可光是盲目地去做不用腦袋去思考那才真正是「假把勢」。想一想,人類的祖先就是通過一代代不斷的實踐、不斷的創造才有了我們的今天,雖說是因為不斷的實踐與積累經驗才會有進步和新的發明,可光靠行動不靠腦子行嗎?如果古猿不知道鋒利的石頭更容易攻擊敵人、更容易刮開動物表皮,它們會不斷地去創造、不斷地去發現么,那又怎樣會有我們今天的社會?
理念上的東西雖然常被人們說成是空洞的,可那絕對不是一堆垃圾,正好相反,那是精華、那是人們在漫長的實踐中積累起來的智慧。正如我們學習的數學一樣,教科書上所給的雖然只是一些刻板的定理,老師主要是做相關講解和進行針對性的解題技巧訓練。但書中教給我們的這些知識則並不全是老師們個人的發明、發現,而是老師們在吸收、消化了前人的相關知識後才有資格站在了我們的講台上。這正是知難行易在生活中的具體體現。
在求索的過程中故然有太多的不容易,可掌握了精髓、掌握了技術,做起來不也是大刀闊斧、易如反掌么?
❹ 作文「知易行難與知難行易」
很難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