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素材題目 > 社會性的作文素材

社會性的作文素材

發布時間:2021-01-17 09:43:11

1. 材料作文。社會變了,人心,人性也隨之變化…圍繞這個話題寫一篇作文,高中作文,800字左右,不要復制

昨天看了今日說法很有感觸:
社會變了,人性也變了
一個在油田工作的工人有過兩段婚姻,而且還收養了一個女兒、一個兒子,本來是個和睦的家庭,但是這位油田工作的大叔怎麼也沒有想到他的死換來的30萬元變成了家庭大戰上演的一根導火索。
這位油田工作的大叔第一段婚姻的愛人不能生育,經過兩夫妻的商量領養回來了一男一女,但是因雙方後面感情不和,女方帶著男孩改嫁了,領養的女孩跟著父親,這位大叔也娶了第二任夫人並在婚後育有一子。在經過了十幾年之後,大叔因公去世,單位給補了30萬。然而他的女兒拿了這30萬並存在了自己的戶頭上而且連下葬的時候人都沒有去,在家人的一致爭執下,事情演變到了法庭,結果是出現了好幾本戶口本,一會冒出了個領養的兒子,一會又冒出了個親生女兒,而他領養的女兒還講她給奶奶的贍養費可以,最多不過1萬元,她還說她那個領養的弟弟也應該要得到一半,而父親生的親弟弟能拿到10萬。最終這場大戰是以女兒7萬多,奶奶和他的親生兒子17萬多,那個領養的兒子6萬元給瓜分了。

這種結局,顯而是國家法律給予的最公正的判決,但是這種結果在道德的道路上又能走多久呢?為了幾萬元錢鬧得雞犬不寧,鬧到法庭,人人都在為了爭到這筆錢去作假,去不斷的打戶口本,死者那邊還沒有安息,這邊卻是在勾心鬥角,難道金錢真的是萬能的嗎?在當今社會可能這種事情是見怪不怪的了,但是人之初、性本善去哪裡了,人心本應都是肉長的,為什麼當面對金錢的時候都變成石頭了呢?
當然了這本不關我的事情,我也有可能是多管閑事了,但是看完的感觸還是要表達一下,如今的社會真的什麼都變了,只要有權你就會擁有一切,只要有錢就可以路路暢通,做到權錢交易,看來男人有錢就變壞,女人變壞就有錢是一定的道理的哦。

2. 求四個作文素材

冬奧會的申雪趙宏博的奪冠,
王蒙的奪冠。
春晚的評價,
很多了,也很與時俱進啊。

3. 關於誠信的作文素材

誠信是嬌艷的抄鮮花,襲美化世界;誠信是燦爛的陽光,溫暖人間;誠信是甘甜的清泉,滋潤心田。
古往今來,有多少誠信之人令我們感動,有多少誠信之事讓我們難忘。
春秋時期有個魯國人叫曾子。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她的小兒子哭鬧著也要跟著去。曾妻便哄兒子說:「你回去等著我回來殺豬讓你吃肉。」她剛從街上回來,就看到曾子真的要殺豬,她急忙阻攔道:「我只不過是跟孩子說著玩哄他的。」曾子教導妻子:「如果大人都不守承諾,小孩子又怎會誠實守信?」曾子面對孩子尚且講求誠信,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啟示。
為了賠償兒子開車肇事造成的損失,營口人張鳳畢不惜賣房、外加背負15萬元的外債。

4. 關於仁義禮孝1000字作文素材

「禮儀」是人們對社會文明道德和社會秩序的一種追求,是由內在道德表現出來的日常行為規范。傳統中國的「禮儀」不僅是一種外在的行為舉止規范,而且還是包括內在修養的一整套道德倫理規范。傳統禮儀文化不僅講究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和諧,人的內在品質與外在表現的和諧,恰當地面對和處理各種關系,還表現為對自然和祖先的敬畏,以及對他人的尊敬和禮貌。當今社會,我們應該學習領會傳統禮儀文化的精神內涵,使其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發揚光大,發揮其應有的積極作用。
一、從儀式崇拜到「德誠於中」
傳統中國最初的禮儀文化根植於古代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古代中國的農業生產要求順天應時,順應自然規律,故而出現了「天人合一」思想。人們賦予「天」某種道德性的品質,上天有「好生之德」,這就要求人們「以德配天」。最初的祭祀禮儀行為和對祭祀儀式的崇拜實際上表達的是對「天」的敬畏與崇拜,並發展出天尊地卑、本末有序的思想。農業生產方式導致農業定居生活的形成,定居生活要求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安排也是為了順應農業生產的需要,也就是說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必須順應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才能夠保證人們的生存需要,因此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必須效法天道,以德配天,做到上下有別、尊卑有序,每個個體各得其位、各司其職[1]。可見,當時的禮儀文化實際上是為了保證中原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也順應了人們對和諧社會秩序的嚮往和追求。古代中國的禮儀文化事實上是被當時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所規定的,在客觀上保障和促進了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到了夏商周時代,由於政治生活的廣泛存在,原本屬於社會規范的禮儀文化滲透、蔓延到政治領域,以尊卑貴賤親疏為主要內容的禮儀文化逐步發展成為一種意識形態,「周禮」就具有意識形態的功用。這種意識形態在維持政治秩序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也維持了社會秩序、規范了家庭及個人的行為。春秋戰國時代,人們改造自然的「人力」和「人為」因素增強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突破了原先的尊卑秩序,諸侯國之間的固有格局也發生了改變,出現了社會動盪、禮樂崩壞的局面,原先的禮儀文化只剩下了繁瑣的儀式和復雜的程序操作。為了重建社會秩序,孔子提出了恢復「周禮」的主張,意在恢復周代意識形態對政治和社會生活的規范,恢復上下有別、尊卑有序的傳統秩序。孔子提出的恢復「周禮」,不只是在禮儀形式上回到以前的外在儀式上,還為外在的儀式注入了思想內涵,即把「仁」納入了傳統禮儀文化之中。「仁」是「禮」的核心,「禮」是「仁」的外在化和具體化,「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也」(《論語•顏淵》)。孔子崇尚德政、追求禮治,「禮治」的目的是「德政」「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論語•為政》)。孔子理想的社會是外有禮樂、內有仁義,禮追求社會秩序,樂追求社會的和諧適中,二者的有機結合就是「以禮節和」。禮樂是手段,德政是目的。孔子認為重建社會秩序要做到「正名」,即做到「親親尊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個人按照禮的要求定位自己的社會角色,各司其職,「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辯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禮記•曲禮上》)。孔子提出的禮制思想還表現在做人做事講究秩序和規范上,體現在個人行為上。在做人方面,孔子提出「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在做事方面,孔子提出「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季氏》)。體現在處理君臣關繫上,「君使臣以禮,臣事臣以忠」。在構建社會秩序上,孔子提出「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孔子在傳統中國禮儀文化方面的貢獻,是在傳統的禮儀儀式中充實了「道德」和「仁義」等思想內涵,使外在的禮儀行為具有內在的精神靈魂,「禮行於外,德誠於中」「德輝動於內,禮發諸於外」(《禮記》),把對外在儀式的崇拜發展為對內在道德的信仰,並追求外在儀式與內在道德精神品質的和諧統一,使外在禮治的強制性走向了內在道德信仰的自覺性。比如孔子曾反問說:「禮雲禮雲,玉帛雲乎哉?樂雲樂雲,鍾鼓雲乎哉?」(《論語•陽貨》)意思是說,難道僅僅玉帛、鍾鼓就是禮樂嗎?所以孔子提倡節儉,「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論語•子罕》)。「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論語•八佾》)。禮儀只是外在的形式,孔子是要人們通過外在的禮儀表達內在的道德誠意[2]。「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論語•八佾》)
二、中國傳統儒家禮儀文化的道德性本質
孔子提出的恢復「周禮」,讓統治者服從道德規范並遵從一系列的禮儀行為,以此垂範天下,從而達到治理天下的目的,也就是恢復周代和周代以前最高統治者作為道德楷模的理想統治模式。在西方社會,柏拉圖最初追求的理想國是讓哲學家成為國王,讓「哲學王」統治整個國家和社會,也就是讓品質優秀、道德境界和智慧高的人來統治社會,這與孔子的德治思想是一致的。但是,經過在西西里的敘拉古實驗,柏拉圖的政治設想遭到了失敗,當發現自己的理想國模式在現實中行不通時,他改變了以前所追求的哲學家當王的最高理想,轉而求其次,也就是轉到追求「次優狀態的國家」的主張,那就是依法治國,實現法治烏托邦,也就是通過法律來規范人們的日常生活,從而實現治理國家的目的。他認為法律是實現國家正義必不可少的手段,在《法律篇》中他這樣寫道:「人類必須有法律並且遵守法律,否則他們的生活將像最野蠻的獸類一樣。」[3]柏拉圖的這個轉變非常重要,表明他從推崇以德治國到依法治國的轉變。正像柏拉圖設想的那樣,西方社會的德治與法治最終走向了分離和分裂。在個人行為方面,內在的修養和外在的表現可以不一致,甚至在思想上可以犯法,但只要在行為上不違反法律規定即可。西方社會的宗教信仰與世俗政治最終也相互分離開來,上帝的歸上帝,愷撒的歸愷撒,世俗政治可以用外在的強制手段進行管理,而宗教信仰則通過個體內在的修養和規范達成,二者不相互干涉。這是西方國家社會治理的特點之一,與中國崇尚德治、禮法並重的傳統治理模式形成對照。孔子也曾在一個小諸侯國魯國實驗過他的崇尚道德、以禮治國的思想,和柏拉圖一樣,最終也沒有實現他的政治抱負。與柏拉圖不一樣的是,孔子自始至終都沒有改變最初的理想和信仰,一直在堅持著他的「德政」理念,這使得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一直崇尚德治和禮治,而沒有轉向法治。孔子闡發的「禮儀」不僅是指個人的行為規范,還包括家庭、家族、宗族,乃至整個國家的行為規范,所以「禮儀」是上下貫通的,可見孔子所倡導的禮儀文化體現了一種整體觀,這是把道德信仰與日常行為規范結合起來的表現。筆者認為,孔子的禮治思想更傾向於德治,他所倡導的禮儀規范既是一種外在的行為,更是一種內在的品質,內和外是一體的,不是分離和割裂的。他所強調的「禮儀」是由內而外的道德行為,道德與禮儀是貫通的。孔子以後的孟子則有舍棄外在禮儀形式,追求內在「仁義」的傾向,把禮儀內化為心理情感的准則[4]。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法家思想,法家強調外在的強制性,儒家側重於內在的道德自律,並強調內在的道德信仰要與外在的禮儀行為和諧統一。事實上只有內外合一才能夠實現天下大治的目的,這導致後來中國在治理社會上出現儒法並重的局面。前期儒家思想,也就是先秦時代的儒家思想是主張內外兼顧的,但是到了宋明時代,外來佛教主張內在的心性修養,強調向內求而不是向外求的修行路徑,使儒家也開始追求內在的超越,這就使得傳統的儒家禮儀更加註重內在的自省和自律,強調由內而外的思想行為規范和道德法則。所以傳統儒家禮儀文化更強調個體的內在規范及內在修養,而非僅僅看重外在的形式和儀式。
三、中國儒家傳統禮儀文化的當代價值
我們現在所謂的「禮儀」,通常是指接人待物上的外在表現與禮貌行為,這是日常語言中「禮儀」的所指,是由傳統的由內而外的禮儀行為發展演變而來,成為人們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習慣性規范和准則,很多情況下省去了內在的道德性,有點接近於西方社會的外在行為規范。我們學習傳統的禮儀文化,應該注重它的內在道德性,而不只是追求它的外在形式,當然,內在品質與外在行為應該是一致的,內在的修養品質要與外在的行為規范一致,並且內在的品質要通過外在的日常行為規范表現出來。這要求我們既要注重傳統禮儀的道德內核及思想實質,即注重研究和了解古人對道德品質的極高訴求,又要懂得現代社會的行為規則,而不只是照搬古代的外在禮儀行為,否則只能是邯鄲學步、東施效顰,而不能起到學習傳統儒家禮儀文化應有的作用。那麼,學習中國傳統儒家禮儀文化的價值何在呢?從傳統儒家禮儀的社會功能來看,其價值和意義至少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表現在道德和精神信仰方面。中國現代社會道德的滑坡以及道德信仰的缺失,正是由於丟失了傳統的道德信仰所致。有人專門探討過中國人的信仰就是道德本身,也就是日常中的倫理規范,而不是道德之外的上帝或者其他神靈,因為在中國不具備宗教信仰的土壤,但是對諸如孝道、仁義禮智信之類的道德信條則特別看重。這即是說,中國人特別注重現世生活中的父母子女、上下級、親情、朋友等之間的關系,這是中國自古以來的「信仰」,如果連這一點也丟了,就失去了中國傳統道德和精神信仰最基本的東西。第二,表現在日常行為規范方面。人與人之間除了要具備道德性的相互信任、理解、支持、同情等,還應該通過一些禮儀性的行為展現內在的道德情懷,不然的話,學習傳統道德只能成為一種空談。這要求我們除了學習和了解傳統的禮儀行為規范之外,還要結合具體工作環境學習和了解現代禮儀,比如商務禮儀、不同場合的社交禮儀等,唯有如此,才能夠適應現代社會的生存和交往法則。需要指出的是,學習傳統禮儀文化不是簡單地學習傳統禮儀的具體儀式,而是學習傳統禮儀文化的精神內涵和實質,外在的禮儀行為是內在德性修養的表現形式,只有把內在的德性修養和外在的禮儀形式結合起來,並與當今時代的要求相契合,才能夠發揮傳統禮儀文化的積極作用。第三,表現在家庭和社會秩序重建方面。學習傳統禮儀文化有利於家庭和社會秩序的重建以及良好社會氛圍的形成。傳統的家庭倫理在穩定家庭秩序、維系家庭和諧、解決家庭糾紛等方面是有優勢的,但有些已經不再適應現代社會,這需要在借鑒傳統家庭道德和家庭禮儀的基礎上,重建現代血緣親情關系,解決現代家庭中出現的父子關系以及夫妻關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使現代家庭朝著和諧文明的方向發展。整個社會的文明風尚只有靠每一個人的積極維護才能夠實現。不管是在家庭生活中還是在社會生活中,只有在內心世界堅守禮儀道德准則,才能夠由內而外地散發出對他人和社會的尊重和關愛,也只有堅持最基本的禮儀規范,才能夠形成互敬互愛、文明禮貌的和諧社會氛圍。需要指出的是,傳統儒家禮儀文化的理想境界是內在道德和精神信仰與外在禮儀行為的和諧一致,但在實踐過程中很容易導致道德泛化或形式主義,特別是禮儀文化中出現的形式主義和表面文章現象,使得外在的繁瑣儀式與內在的精神品質貌合神離。因此,傳統禮儀文化積極作用的發揮應重在強調社會個體的自律自省和內在道德修養,而不只是把學習傳統禮儀文化的功夫用在學習外在禮儀形式上。另外還應注意到,傳統儒家禮儀文化被意識形態化之後,逐步喪失了其道德性的內涵,而淪落為滿足權力秩序的工具,這樣的禮儀文化是應該受到批判和排斥的,我們應以理性而非盲目的態度看待和學習傳統儒家禮儀文化。

5. 作文是什麼

什麼是作文呢?這個問題以前我從沒想過。要了解作文的重要性,首先要知道什麼是作文。

《中國大網路全數心理卷》說:

「作文是學生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

式表達出來,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

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



作文是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聯想力、想像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然而長期以來,語文

教學效益低下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文

教學效益的高低也是語文教學效益高低的一個顯著標志。

從近年來的現狀看,

作文教學的效益不佳,

甚至呈愈來愈差的趨勢,許多語文教育家為此發出強烈的呼籲:

「作文教學現狀不容樂觀」

。學生的

這些能力沒有得到好的發展,

死板的命題作文還加雜著政治性,

是作文教學進入了一個應試的誤區。

有些教師出的題目更是枯燥無味,學生的寫作來源有兩個,一是來自於直接的觀察和體驗,二是來

自於讀或聽等間接的渠道。前者為源,後者為流;源頭枯竭,沒有寫作材料,就談不上寫作。而有

些教師的命題卻遠離學生的生活,

自然寫出來得作文就沒有真情實感,

也不會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現階段小學生的作文水平也是一屆不如一屆。每年的升學考閱卷專家和老師也用大量的數據為

證,指出學生作文水平下降的現實。我想應該進行「開放式作文教育」開放式作文教育,是在教師

的引導之下,組織全體學生參與的全方位開放的一個作文教育的全過程。這個開放是一個全面的開

放,全方位的開放。生活的空間有多大,開放的范圍就多大。力求通過開放,搞活作文教學這一潭

死水。

首先,我想作文教學應該把主動權還給學生,不應限制太多,不應該太多使用命題作文,讓學

生自己選擇寫什麼?怎麼寫。作文選題要面向學生的生活、思想、認識、情感、志趣以及知識實際,

打開寫作主體的封閉式的

「思維黑箱」



注重寫作主體的個性特點的開發和培養,

使寫作和張揚個性、

表現自己聯系起來。只有讓學生自己願意寫才能充分的發掘他們的寫作興趣。讓他們知道寫作的樂

趣,不是為老師寫,也不是為寫作文而寫作文。

其次,是向社會生活開放。把學生的視野引向萬花筒般的社會生活,讓他們在關注、調查、分

析、思考各種復雜現象和各種社會熱點中增強社會責任感,進而增智廣識,提高洞察力、判斷力和

思維力。其實,只要我們注意觀察和分析一下當代的學生就會發現,他們嚮往走向社會,希望老師

的作文命題能出現一些與社會接軌的敏感問題。這樣既對學生進行了作文教學,也對學生進行了國

情教育。學生也對社會熱點有了了解,增加了學生的生活積累。豐富了寫作素材。

作文教學是整個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

,是語文教學中最適合發展學生個性的活動領域。

「個

性」



是文章的靈魂。

「表現個性」



是寫作的動力。

「解放個性、

發展個性」



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目標。

作文教學環境則是發展個性的基本條件和決定因素。而課堂作文教學環境,又是整個作文教學環境

的中心。因此,在課堂作文教學中,遵循自主性、活動性、創造性的教育原則,創設良好的教學環

境,對發展學生個性,推動綜合素質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課堂作文教學設計,是課堂作文教學環境的體現。好的課堂作文教學設計,應具備以下特點:

一、開辟廣闊空間--發展個性的前提

發展需要空間,個性發展需要廣闊的空間。這是由個性的多樣性、豐富性決定的。如果我們真

的承認個性的差異性和多樣性,尊重學生個性,願意促進學生個性的和諧發展,就要在課堂作文教

學設計上為學生的個性發展開辟廣闊的空間。這種設計主要體現在命題上。好的作文命題,必須做

到有社會性、包容性、開放性。

1

、命題的社會性,學生個性的多樣性、豐富性,是社會生活多樣性、豐富性的反映。如果我們

的作文命題具有很強的社會性,自然會調動學生充分展示個性特徵的積極性,寫出富有個性特徵的

文章來。如果我們的作文命題脫離社會生活實際,就會引導學生閉門造車,寫出缺乏個性、千人一

面的八股式文章來。學生個性的展示和發展,離不開社會生活的影響。抓住作文命題的社會性,就

抓住了在作文教學中發展學生個性的根本。

好的作文命題,要能引導學生把注意力投向廣闊的社會生活,引導學生感受時代氣息和時代脈

搏,寫出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富有真情實感的好文章來。只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個性特徵才

有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顯現和最強有力的發展。舉一個作文命題為例。題目:一個

10

歲女孩,在公

用電話沒打通的情況下被強行收取三角錢的通話費,為此她到消協投訴,獲一元錢的賠償費。有人

說:

「一元錢,還不夠跑腿費呢!

」如果你是當事人,你會像她那樣做嗎?請說出你可能的做法和理

由。這個作文題一出,學生們議論紛紛,有的表示會,但也有不少同學表示:現在這樣的事見多不

怪,不能太較真。在爭論中,學生的個性特徵充分顯現出來,教師抓住機會引導大家暢所欲言,不

求一致,只求「立誠」

(葉聖陶)

。在此基礎上,教師進一步發揮導向作用,不但引導大家寫出各具

個性特徵的文章,而且有力促進了個性的健康發展。

2

、命題的包容性,主要是就題材而言的。好的作文命題,可以使寫作者廣泛選材。選材的廣泛

性,是寫作者充分展示個性的必要條件。學生的生活背景各有不同,生活經歷和知識結構各有不同,

只有寫其所知,抒其所感,發於內而形於外,學生才有可能表現個性,所表現的個性才會豐富多樣。

同時,具有很強包容性的作文命題,又會對發展學生的個性發揮能動作用。以一次作文命題為例,

題目:

「太陽每一天都是新的」

。要求學生就自己的生活體驗,寫一篇作文。結果,學生作文題材豐

富,縮萬里於咫尺,攝百態於筆端:信息科學、心曲變化、素質教育、觀念更新、祖國發展、社會

新風、重塑自我、世界動態、展望前景„„包羅萬象,海闊天空。從學生豐富而鮮活的題材中,我

們感受到他們心靈的解放和個性的自由。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個性也在自我表現中相應得到自我

完善。

3

、命題的開放性,是就其「寫作要求」而言的。必要的「寫作要求」

,會起到良好的導向作用。

但「寫作要求」條條過多,就可能事與願違,起到束縛心靈、扼殺個性的作用。所以,命題是否開

放,不是一件小事,它關繫到一次作文設計的成敗,也關系著作文教學的導向:是發展個性,還是

束縛個性。開放性作文命題,要避免指向趨同,文體劃一,寫法刻板,方式單一。要讓學生能夠抒

寫性靈,自由揮發,在這個活動過程中,表現自我,審視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

二、鼓勵個性表現--發展個性的動力

在課堂作文設計中,作文訓練的全過程,教師的作用自始至終不是消極被動的,而是積極主動

的,起著主導作用。這種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引導。教師要通過由感性到理性、由已知到未知、由個別到一般,由表象到內蘊的啟發,打開

門扉,放飛學生的想像力,使學生心游萬仭,神騖八極。當學生的想像馳騁到很遠的地方時,我們

還要引導他們收住韁繩,回到現實中來,

「文章合為時而著」

,解決現實問題。同時,注意引導他們

既要大膽發揮,又要合情合理;既要舒展個性,又要塑造個性,把個性發展引導到正確的發展軌道

上來。

鼓勵。學生的個性是有差異的,不能用一個標尺去衡量。有的學生個性發展遲緩,甚至有某些

缺陷,如自卑、內閉,膽怯、孤僻等等。對這樣的學生,我們要給予更多的關注,鼓勵他們正確認

識自我,大膽表現自我,積極塑造自我。對他們的作文,不要只是指出不足,還要肯定進步,這種

鼓勵不是安慰,而是由衷的尊重。只有尊重,才有發展。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得好:

「教學的藝術

不在於傳授了多少本領,

而在於激勵、

喚醒、

鼓舞。



有時一兩句鼓勵的批語,

勝過一大堆指指點點。

要幫助他們逐步樹立自信心。對一般的學生,也要鼓勵他們大膽追求新目標。

示範。

在作文教學中,

教師的示範作用不可低估。

教師先要勇於表現自我--勤於寫

「下水文」



以文章顯示自己的個性魅力,以個性魅力感染學生,激發學生展示自我的的積極性和勇氣。

總之,鼓勵學生表現個性,是教師培養學生個性的有力手段,它開發了個性發展的原動力,教

師本身,就是學生個性發展的重要環境。

三、激活創造思維--發展個性的核心

思維的個性發展,是最深刻的個性發展。創造性思維能力,是思維個性化的根本特徵。思維是

需要訓練的,增強思維能力尤其是創造性思維能力,是作文訓練的核心。在作文訓練設計中,教師

應把如何激活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放在設計的首位。這種設計,應充分體現教師的指導作用,尤其

要注重啟發思路,傳授方法,以此激活學生的創造思維。

1

、想像力、聯想力的培養

想像力、聯想力,是衡量創造思維能力高低的標尺,也是檢測個性發展程度的標尺。同時,培

養學生的想像力、聯想力,又是發展個性的重要途徑。另一方面,想像力、聯想力的訓練又是作文

訓練的薄弱環節。因此,我們必須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做到訓練經常化、具體化。經常化,指平時

的作文,大都可用來培養想像力、聯想力。具體化,指通過啟發思路、傳授方法,幫助學生掌握如

何想像,如何聯想。用這樣的訓練激活學生的創造思維。

我們注意首先鼓勵學生展開聯想的翅膀,游目騁懷,海闊天空,然後加強具體指導,讓學生注

意聯想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注意聯想的橋梁,注意聯想的豐富性,注意聯想的定位和聯想的引深。

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不但增強了寫聯想類作文的能力,重要的是增強了創造思維能力,在表現個

性的過程中發展了個性。

2

、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

發散思維,是指思維由單維向多維發展。這種思維帶有很強的創造性,培養這種思維能力,十

分有利於個性發展。我們在作文訓練中,注意通過具體指導,激活學生發散思維,培養個性。

另外,讓學生經常收聽新聞,寫作時評;收看各種有益身心的影視劇節目,寫影視劇評;閱讀

各種格調高雅的報刊,尤其是學生喜歡的漫畫類報刊,進行各種形式的寫作練筆活動。在不斷豐富

間接生活的同時,形成認識世界,了解社會,觀察事物,分析問題的各種能力。

最後,全面開放,就是以學生生活為基點向外輻射,不斷拓展學生的生活空間,開闊學生的視

野,豐富寫作倉庫,實際上是解決作文無話可說的問題。因此,全面開放,必須指導學生掌握觀察、

積累生活的本領。否則,有不少學生仍然會深入寶山空手回的,寫什麼的問題還是得不到徹底解決,

全方位開放也只會是一種應景。對於觀察來說,首先要引導學生做到「處處留心,時時在意,事事

關心」

,培養新聞敏感,形成觀察的習慣;而最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學會從觀察外部世界進而推進到

觀察內部世界,把自己的感官感受外界事物時所引起的心靈體驗捕捉下來。這種觀察不是用眼睛,

而是用心去體驗,用心去咀嚼。積累也應從對外部世界的積累同時推進到對內部世界的積累,身邊

隨時都備一個筆記本,一旦有所感悟,有所震動,就立刻記錄下來。這樣的觀察才是富有個性的觀

察,這樣的積累才是個性鮮明的積累,在此基礎上寫出來的作品才會有個性特色,才會富有靈性,

否則就難免千人一面,落入俗套。

我想正因為這樣,我建議要和以經成功的「雙軌」教育一樣開設「自由讀寫」課。從語文教學

中拿出五分之一的時間開設「自由讀寫」課,會不會影響教學質量?我認為,提高教學質量,需要

一定的時間保證,這是人所共知的常識。但如果認為教學時間的多少與教學效果的大小成正比,就

不完全正確。因為時間是一個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自由讀寫」課的開設可以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更大的發揮,可以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熱情。

讓個性化教育在作文教育上得到體現。作文是學習語文的基礎,只有在小學階段就打好這個基礎,

才能使學生以後的學習更加得心應手。開放式的作文教學必將發揚光大。

6. 如何寫好「社會性材料」作文

讀"聖賢書",聞"窗外事" ――如何寫好"社會性材料"作文
【定位訓練】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近來,一則韓國天王Rain正計劃演唱08年的奧運主題曲的消息傳出後,互聯網上就出
現反對聲。有網友在其博客《中國人的奧運憑什麼讓韓國人唱》中表示極力反對,受到眾多
"愛國網友"的關注和認同。該篇博文認為,讓Rain演唱是長了他人志氣,滅了自己的威風。
由誰唱奧運會主題歌真的很重要嗎?請就這個問題談談你的看法。
【思路導航 】
"社會性材料"即現實生活中社會發生的"事件"、"現象"等。考場作文呈現的"社會性材料",
常常在道德觀、價值觀等方面是"中性"的,即不以對其"是"或"非"來確定作文的正確或錯誤。
我們可以以自己的思想來表達對"此"的認識,可褒可貶,可揚可抑,只要能夠自圓其說,言
之成理都可以。當然,你的觀點應該也必須與社會的"主流意識"吻合,你的文筆應該也必須
是以理服人的。
要"褒揚",要"贊嘆",就要言之殷殷,讓人共鳴共賞,空乏式的喝彩,善意性的拔高都
是要杜絕的;要"貶抑",要"抨擊",就要言之鑿鑿,使人心服口服,謾罵式的語言,侮辱性
的文風都是要忌諱的。
那麼,對這個"社會材料",我們可以怎樣來"談談看法"呢?
如果"贊嘆",那麼,可以從我們的"文化認同"角度來闡述。在"我們"的國土上舉辦"奧運
會",讓"我們"的人"演唱",更具有親切感,自豪感,也讓更多的中國人得到莫大的心理滿足。
如果"反對",那麼,可以從我們的"視角"、"胸襟"等角度來闡述。
當然,不論是"贊嘆",還是"反對",我們都可以採用"辯證分析"的論證方法。
【佳作綻放】
為我們的"視角"定位 一個外國人要想在中國申辦的奧運會上演唱主題歌,這確實是一條"新聞"。當每一位流
著"中國血液"的人咋一聽到這個新聞時,也許都會或"熱血沸騰",或"血液凝固"――憑什麼"
我"的舞台讓"你"演唱?
如果站在"我們"的立場上看:2008年奧運會的主題歌由中國人來演唱,既合乎情,也合
乎理。這次奧運會是"我們"申辦的,在"我們"的領土上舉辦,理所當然應該由"我們"來"演唱
"。但由此推理說讓外國人來演唱,就"長了他人志氣,滅了自己的威風",則有些言過其實
了。
我想,這也許是我們的"視角"出現了偏差。
如果站在"全球"的立場上看:歷屆奧運會主題歌的演唱,由外國人主唱早有先例:1992
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主題歌《永遠的朋友》的主唱包括英國女歌手莎拉·布萊曼,甚至連曲作
者都是英國音樂家韋伯;亞特蘭大奧運會主題歌《登峰造極》的演唱者是古巴的拉丁歌手伊
斯特芬;雅典奧運會的主題歌《海洋母親》的演唱者,是冰島歌手比約克。恐怕沒有人能否
認這幾屆都是成功的奧運會,也沒人能否認這幾首奧運主題歌都演繹得非常精彩。當然,更
重要的是,這些奧運會主辦國並沒有因為主題歌的演唱者不是本國人而覺得有什麼不妥。
當然,這不是說因為有了這樣的"歷史事實",所以讓外國人演唱成了必然或必須。
我想,我們應該具有這樣的"視角":從"我們"的圈子裡跳出來,從"狹隘"的心理跳出來,
站在"奧運"的歷史看,站在"奧運"的宗旨看,這樣我們的"視角"就會變化,我們的"胸襟"就
會寬闊,我們的"心理"就會安然。
這本來就是一場"世界級"的盛會啊,也許讓外國人來演唱更顯現出它的"歷史性"和"世界
性"。
中國之所以能成功申辦奧運會,中國之所以在奧運舞台上有了一席之地,一個主要原因
正是我們具有了開放、融合、交流、互進的大國心態,正是我們全面詮釋了正確的體育理念,
正是我們懂得了奧運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它是地球村村民們的一次競技體育,交流文
化的盛會。
如果"奧運"只是"我們"的,那麼它還是"奧運"嗎?
因此,奧運會主題歌有誰來唱,並不是一個什麼嚴重的"問題",不是什麼"顯威風"也不是什
么"長志氣",只要他(她)能夠唱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聲,唱出"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
想"的心願,由誰來唱都可以。
"五環"的含義是什麼?五種顏色代表著什麼?如果我們真正理解了它們,那麼我們的"視
角"的遠度、寬度、深度就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絕不會單單拘泥於形式上的"中國人"或"本
地化"。
寫至此,又想起了當年排球名將郎平出任美國排球隊教練的風波。
只要"視角"定位恰當,歷史就不會重演。
【魅力點評】
文章直率地表述了自己對這個"社會事件"的看法:只要他(她)能夠唱出全世界人民的
共同心聲,唱出"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心願,由誰來唱都可以。
文章是按照這樣的邏輯順序展開議論的:先對材料中的某些說法提出了"有些言過其實"
的恰當批評;然後一句話提出自己的"看法":這也許是我們的"視角"出現了偏差。這里的"
也許"一詞用的很有分寸,呈現了嚴密的邏輯性;接下來層層說理,層層推進:以"史實"為
據"辯證"說理――提出自己的鞭辟入裡的分析――揭示"奧運"的真諦和本質。如此水到渠成,
順理成章。
"郎平"一例,似信手拈來,隨意為之,其實恰恰是一個經典的"類比"。
文末一句既與開頭自然呼應,又對該"事件"的發展作了"正向"的預測,是結論,更是期待。
【跟蹤練習】
1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上海東方衛視主持人勞春燕采訪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
她問丁教授:"成為一個科學家需要什麼?"丁回答:"興趣。"
她又問:"成為一個成功的科學家需要什麼?"丁回答:"興趣。"
她再問:"成為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需要什麼?"丁回答:"還是興趣。"
讀了這樣的"名言",你有怎樣的感悟?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說說你的看法。
〔點撥〕
這段材料的含義比較容易理解,三次回答都是"興趣",可見"興趣"在獲得成功的道路上
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閱讀材料後可以立刻確立觀點,但是,寫作的要求中有"結合自
己的學習生活"的規定,這就需要我們尋覓到自己與"興趣"之間的關系。這種關系,可以是"
正向"的,即因為"興趣"獲得了成功或喜悅;也可以是"反向"的,即因為沒有"興趣"遇到了失
敗或障礙。總之,"結合自己"是文章寫作的關鍵點。
1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這是作家賈平凹寫給妹妹的信(摘錄):
咱們可不是書香門第,家裡一直不曾富綽。即使現在,父母和你還在鄉下,地分了,糧
是不短缺了,錢卻有出沒入。兄雖每月寄點,也只能顧住油鹽醬醋,比不得會做生意的人家。
但是,窮不是咱們的錯,書卻會使咱們位低而人品不微,貧困而志向不賤。作為凡人百姓,
咱們只有讀書習文才能有益於社會啊。你也立志寫作,兄很高興,你就要把書看重,什麼都
不要眼紅,眼紅讀書,什麼朋友都可拋棄,但書之友不能一日不交。貧困倒是當作家的准備
條件。你目下處境正好逼你靜心地讀書,深知書中的精義。這道理人往往以為不信,走過來方才醒悟,小妹可將我的話記住,免得以後"悔之不及。"
請以賈平凹妹妹的身份,給賈平凹寫一封信,談談讀了這些內容後的感受。 〔點撥〕
這是一個關於讀書的材料,卻與一般的談讀書的重要性有所不同。其實賈平凹的言語中涉及了這樣一些道理:貧困有時也是財富;貧困與寫作有著密切的關系;要耐得寂寞; 對於這樣的材料,我們在閱讀中要對此進行"提煉",在情感性的語言中"抽象"出道理。千萬不能像蜻蜓點水什麼內容都"點"到,結果只能是觀點模糊,甚至不知所雲。
"提煉"、"抽象"出道理後,要作出單一的選擇,不能什麼都寫,什麼都評。
14、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前不久一位領導人看望季羨林先生,問他正在研究什麼?他說研究東方文學。這位領導人問:您這樣大年紀,研究東方文學有什麼用呢?季老回答說,世上有很多的學問,不一定是立刻有用的。但是對有些人來說,知道也很重要。有些學問是你應該知道的。 你對季羨林先生的回答有怎樣的認識,談談你的看法。
〔點撥〕
季羨林先生的話很深奧,他把閱讀目的的內涵作了精闢的詮釋。
閱讀絕大部分是功利的――為完成作業而閱讀,為參加考試而閱讀,為獲取贊譽而閱讀,為博得美名而閱讀。
其實,閱讀雖然不是生活的全部,但是閱讀的確是一種美麗的生活方式。不熱愛生活的人,不能算是真正的讀書人;不會讀書的人,不能算是真正熱愛生活的人。
閱讀並不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它是平凡、平靜、平常、平淡的事,有時它又是枯燥、乏味甚至是痛苦的事。為獲獎,為考試,為名氣,為金錢而讀書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這豐富多彩的一部分來自閱讀,來自對閱讀的感受,來自對閱讀的共鳴。沒有閱讀的生活味同嚼蠟,生活也就少了色彩,少了樂趣,少了情感,也少了憧憬,少了希望。
所以,"知道也很重要"。
15、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一位長者送晚輩四句話。其一,這世界上沒有失敗,只有暫時沒成功。其二,改變世界之前,需要改變的是你自己。其三,改變從決定開始,決定在行動之前。其四,是自己的決心,而不是環境在決定你的命運。你不妨先改變自己的習慣,試著用友善的心態去面對周圍的一切,你會有意想不到的快樂。"
請選擇其中一句或若干句,結合你自己的成長說說你的感受。
〔點撥〕
這四句話闡述的是人生的哲理,我們似乎都知道,但是面對真實的現狀,面對坎坷的道路,我們又會把這些至理名言淡忘、遺忘。
在落筆前,你要做好選擇,看看四句中對哪一句的道理,你最有切身的感受或體會(也可以是困惑)。題目要求是"結合自己的成長",所以,你切身的"事例"很重要。當然,作文中的"事例"可以是直接發生在自己的實際生活中的,也可以是閱讀或耳聞目睹中的間接"事例"。
觀點已經呈現,重要的是以"例"來說理。要注意的是闡述時應該有"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的邏輯順序,三者可以有所側重。
16、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一位父親對兒子說了這樣三句話:記住,不要拿別人的東西來炫耀自己!你可以自信,但不可以自傲,記住,不要總是炫耀自己!記住,不要讓別人拿著你的東西炫耀!
請理解三句話的含義,結合社會生活或自己的經歷說說看法。
〔點撥〕
似乎有點"繞口令"的感覺,其實三句話有一個"核心",那就是"不要炫耀"。三句話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說"不要炫耀"的。第一句側重於"不要攬功",是別人的就是別人的;第二句側重於要區別"自信"、"自傲"的關系;第三句側重於"內斂、低調"。
三句話體現了我們文化中的某些理念:謙虛、謹慎、不嬌、不驕、含蓄、內斂等等。 在讀懂三句話後,要學會用一句話把你要說的道理概括地表述出來。
"結合社會生活或自己的經歷"在行文時要有所落實,不要僅僅是列舉一些古人、名人來連綴文章
不要走向另一個極端
關於"董存瑞炸碉堡"之真偽,經過媒體兩個月的辯論、董存瑞戰友的辯誣,已經塵埃落定。然而這樁公案留給人們的思辨,卻沒有終結。
說那本持"懷疑論"的電影雜志有意要否定革命的歷史,以便達到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恐怕不是。據說始作俑者是因為我們歷史上確實發生過某些"拔高"英雄的事例,於是便來"懷疑一切",來一個全盤否定,叫做"還原","還"到"一筆抹殺"的"原"。這就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走到了歷史虛無主義的一端。
在對待我們的革命史,對待我們的英雄的問題上,走向另一個極端的,還不止於一個歷史虛無主義。比之否定董存瑞更"時尚"的,是用所謂的"人性化"來"還原英雄"。在這個"人性化"的旗號下,巾幗英雄江竹筠瞬間變成了奪人所愛的"第三者",深入虎穴的楊子榮轉眼變成了拍拖周旋的"多情種"。在"共產黨人也食人間煙火"這個本來並不錯的命題下,黨的地下工作者成了眠花宿柳的浪子,沖鋒陷陣的戰士則成了不分青紅的李逵。說是把英雄請下"神壇",結果是把他們推入泥潭;說是反對"神化",結果是把"神化"轉為"妖魔化";說是反對"拔高英雄",結果是走向了"矮化"英雄的另一個極端。在"雷鋒問題"上發生的那一幕幕怪劇,那一層層時髦的"重新'包裝'",不就是在"人性化"的口號下,結果走向了矮化雷鋒、消解雷鋒精神的另一端嗎?
在"人性化"的口號下任意"解構"英雄,必然走向另一個極端,而其中最極端的例子,當然莫過於小說《沙家浜》對於英雄的"消解"了。因為要"人性化",所以郭建光成了流氓,阿慶嫂成了盪婦,而反面人物胡傳魁,倒成了充滿"人性"的好漢。小說《沙家浜》無非是在"人性化"口號下產生的怪胎---為了"顛覆"樣板戲的"高大全",結果走到了不僅是"戲說"而且是"胡說"的另一端。這是一個典型,它的典型意義在於凡是走極端,終歸要走到邪路上去。 我們不能走極端。"人性化"本來並不錯,我們過去誠然出現過對英雄搞"高大全"那一套的傾向,需要正本清源,但是真正的正本清源,決不是走向另一個極端,來一個對英雄的"妖魔化"、"污瀆化"。同樣,我們也有過某些"拔高"英雄的情節,需要還其本貌,但是真正的"還原",也決不是走向"懷疑一切"、"否定一切"的另一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的結果,只能是顛覆一部革命史,否定中國近現代史的基本結論,搞亂人們尤其是青少年的歷史觀和現實觀,其害莫大焉。
我們不能走極端。因為一個老是在極端上跳來跳去的民族,是難以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有哲人言,一個民族,不僅要培育自己的英雄,更要愛惜自己的英雄,才能稱之為偉大。這幾年來,在對待民族的英雄問題上發生的種種現象,值得我們警覺。

7. 摘抄作文素材 1 奮發圖強勵精圖治型2挑戰失敗最後成功型3幡然醒悟型4社會現象分析性各4000字

高考作文素材一:李白1.李白道「行路難」,卻一直在走。走著笑著紅塵,走著辭別故友。一壺濁酒,「歌遍山河八萬里」;一葉輕舟,「惟見長江天際流」。然而李白同樣是位被上蒼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詩——出水芙蓉。;李白道「行路難」,卻一直在走。翰林遭貶,他「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鳳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所走的路更讓我佩服。這樣說雖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覺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難哪裡比陶潛與屈子少呢?但他卻一直在走,因為他堅信「長風破浪會有時」!一塊寶玉,在僵硬的政治舞台上磨來折去,卻無半點玷污與磨損!
2.李白灑脫,不寄託於高堂的庄嚴,不艷羨那官場的利祿,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詩人的位置上,任清風滌盪心胸,隨月輝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他吟出了好大的鬥志;「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氣魄,於是,大唐的江山史冊上又多了幾分厚重、靈動的神氣!難道能說無仕途作為的李白沒有體現自己的價值嗎?不能。
3.當李白不被重用時,他卻仍能快樂地夢游天姥,卻仍能舉杯暢飲。他對明天有著樂觀的微笑。當蘇軾屢遭貶謫,他卻仍有「泛舟游赤壁」的雅興,有「浪淘盡千古英雄」的豪邁。他對明天有著希望的微笑。當屈原縱身投江時,我想他也一定帶著微笑,因為他堅信他的「眾人皆醉唯我獨醒;舉世渾濁唯我獨清」一定會給後人帶來思索和警惕。
4.一勾彎月在冷凝處低懸,片片浮萍碎成搖曳的翡翠。詩人一聲長嘆,湧起層層墨香。李白的一生因為沒有模仿世俗的不堪之流而銘留青史,因為舍棄了「鍾鼓饌玉」,而做了一回真正的自我。他的人生是成功的。如果他像當時的士大夫之徒一樣追求金錢和名利,而違背自己的靈魂,那麼祖國的山河裡便不再有他的飄逸長衣,歷史里也便不再有他的名篇佳作為世人吟詠。歷史的雨沒有下進太白的靈魂,他把一個真實的自己寫進了歷史。
5.人有意氣,才能有豁達的胸襟。「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遭人誹謗的李白,被玄宗賜金放還,雖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齊輝之才,終化為泡影,但他仍意氣風發,「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酒入愁腸三分釀成月亮
七分化為劍氣,秀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若無意氣,他怎會有如此豁達的胸襟?
6.李白策一匹駿馬,在昏黃的古道上賓士。然而,官場的爾虞我詐,世俗的道貌岸然絆住他奔跑的腳步,無情的現實冷卻了他一腔熱血。是啊,想當年力士為我脫靴,貴妃為他磨墨,那該是他仕途上奔跑得最順暢的時期啊.可是,無意間他看到了力士諂媚的丑態和貴妃不可告人的笑,他覺得他應該永遠讓他奔跑的雙腳停滯不前,離開這黑暗的金馬門。他清醒地知道,他寧願散盡千金,只求一醉,也不願摧眉折腰,做大唐的「御用文人」!於是他帶上一把佩劍,把一杯酒去尋訪他暫且放在名山的白鹿,永遠跨出黑暗的仕途之門。昔日他騎卸賜驃馬奉詔賓士,今日他騎白鹿奔向他夢寐以求的遠方。濁酒深酌,重返喜地,尋幽豪飲,同銷萬古情愁,南下吳越,夢游天姥,齊敘難酬鴻志。奔跑讓他屢跌屢撞,奔跑又讓他獲得心靈的超越——思想,永遠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
7.「不事權貴」的青蓮居士,曾放盪不羈地笑罵孔夫子,曾讓「一騎紅塵妃子笑」的楊玉環為其碾墨,讓高力士為其脫靴。這是多麼「異端」之舉,多麼荒謬之行。然而太白見不容於世之滋垢時,便憤然離去了。沒有易安居士那「這次第,一個愁字了得?」的憂傷,也沒有柳三變「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的悲哀。一句「吟詩作賦北窗里,萬言不植一杯水」的笑嘆而已。
8.「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意氣風發的李白,對前途充滿著無限的憧憬。他想通過官場仕途一展才華,報效國家,揮灑人生。然而,多年的官場生活,多年的仗劍游歷,讓李白反思起來。有過得意,也有過失意,他終於看清了從仕之路的艱辛與黑暗,高力士為其穿靴實則銬住了他的雙腳,朝廷賞賜實際上是主子施捨的乞食。於是「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以美酒清洗心中的抑鬱,以山泉清洗世間的污穢,每一次醉後醒來,他又重新開始放眼世界自然,跋涉大江南北。他始終有一種信念,始終有一種火熱的詩情沖動,始終有超俗的「出入」的灑脫!因此,他雖不被朝廷重用,但卻不被世事摒棄,也不被百姓遺忘。於是他不斷地重拾希望,不斷地將自己「大隱於市」,也許他的人生哲學便是「宇宙人生,既入乎其內,又出乎其外」吧!李白啊!不愧為「詩仙」,卻是個依市而居的仙人。
9.高遠恢宏的理想。李白生活在盛唐時代,具有恢宏的功業抱負.」申管仲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這是他執著的人生信念。為此,他「仗劍怯園,辭言遠游」,廣為交遊,詩名遠播.以期能入朝為官,實現濟世的政治抱負,在高揚亢奮的精神狀態中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安史之亂」爆發後,李白為早日平息戰亂,復興大業,在隱逸多年後,又欣然接受玄宗之子,永王李璘的恭請,滿懷熱忱毅然從戎。即使在「賜金放還」之後,年近六十之時,他仍壯心不已,准備踏上征途,參加李光弼的平叛大軍。途中因病折回,不久病死當途。
10.傲岸獨立的個性。無論是得意之時,還是失意之日,始終保持傲岸不羈的個性。應詔入京之時,他一路狂歌「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賜金放還」之後,他憤然吶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面對榮華富貴的誘惑,他不失耿介光明之志。「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黃金籠中生。」面對炙手可勢的權貴,他始終保持著人格的尊嚴。「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西卒不復。」
11.豪邁超脫的人生。李白一生充滿自信。他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他對未來充滿信心:「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去帆濟滄海」,這種樂觀的情懷,讓詩仙在坎坷的人生路上始終豪邁。他從來不懷疑自己的曠世才華,入永王幕府之後,他曾以謝安自比。「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沙。」這與隱居隆中卻高吟《梁父詠》的諸葛孔明何其相似。他始終以豪邁而超脫的情懷去擁抱陰晴不定的生活。」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即使是寂寞失落之時,也要「花間一壺酒」,用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是何等的灑脫,何等的樂觀。
12.「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浪漫詩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順的挫折後,他沉寂了嗎?消沉了嗎?沒有。「長安市上酒家眠」,笑對痛苦,面對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訪名山,終於成就了他千古飄逸的浪漫情懷!
13.在夢中的天姥山的石階上,腳著謝公屐,看海日,聞天雞,醒來便仰天長嘯出門去,不肯摧眉折腰事權貴。他選擇了騎鹿游名山,失去了權勢,卻得到了開心顏。
不是一切得到都意味著圓滿。——話題:得到與失去
14.在那樣一個皇命大如天的時代,何人不畏懼高高在上的君主?然而李白獨樹一幟,帶著西域狂放灑脫的氣質,拒絕了「摧眉折腰」,他「舉杯邀明月」,洋洋灑灑為後世留下多少千古名作。他大筆橫掃,狂飆突進,給大唐詩壇注入西域騎士的剽悍與純粹,令芸芸眾生都為之一驚。大唐盛世的詩壇需要這樣一個個性張揚的李白。——話題:個性的張揚和社會的需要
.
15.桀驁不馴的李白把人生看作是一場漂泊,沸騰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個地方安住,他永遠行走在自己設置的軌道上,不為周遭的一切所牽絆,包括富貴功名——盡管他也曾十分嚮往功名利祿;而淡泊名利的詩人陶淵明則毅然拒絕了朝廷上的鉤心斗角,遠離喧囂,歸隱田園,過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清閑生活;還有范仲淹選擇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生態度,辛棄疾選擇了時刻准備著為國捐軀,上陣殺敵的人生道路——雖然直到雙鬢斑白他仍壯志難酬。無論這些偉人的選擇是否高尚,無論最終他們是否都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只要在人生的道路上做出選擇,就應該義無返顧地走下去。
高考作文素材二:蘇軾

一、蘇東坡烏台詩案後被貶黃州,物質匱乏,精神蕭索,可苦難終使他振作、使他成熟。尖嘯的山風於谷口處受住,化為溫柔的何須;湍急的河流於河口處放緩,化為寬廣的浩瀚;絢爛的人生於苦難處收束,化為成熟與淡泊。於是蘇東坡從黃州突圍,終成赤壁二賦,大江一詞,名傳千古,恩澤了後世無數書生騷客。
二、人有意氣,才能有豁達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蘇子有意氣,雖遭官場與文場一齊潑來的污水,但他仍意氣風發,「侶魚蝦而友麋鹿」,心胸豁達可見一斑。
三、東坡披發仰天大呼「大江東去」,他面臨的那些煩心瑣事頃刻之間沉入滾滾波濤之中,消失得無影無蹤。壯闊的滔滔江水讓東坡選擇忘記,忘記那些失意、悲傷,忘記那些仕途的不得意。
四、是那個「揀盡寒枝不肯棲」的寒鴉么?是那個「一蓑煙雨任平生,何妨行嘯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個高唱「大江東去」的詩人么?蘇軾,一個被宋神宗稱贊為「才與李白同,識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潑來的污水,遭受貶謫後,忘卻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黃州種地釀酒,「夜飲東坡醒復醉」,在黃州「倚杖聽江聲」,在黃州寫下「大江東去」。他總是那樣的淡泊從容。他總是將所有的痛苦失意拋之腦後,銘記著世間之美麗。不然,何來「親煮東坡肉」,何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曠達與豪邁?
五、孟德在赤壁低吟悲歌,周瑜在赤壁談笑風生,而真正帶給赤壁完美壯烈的是蘇軾。官場上的險惡風波並沒有消沉他高昂的意志,生活上的清貧並沒有銷蝕掉他那樂觀向上的心。伴著涓涓細泉,聆聽習習古風,故園神遊中,蒼銀白發與皎潔月光交相輝映。一尊還酹江月,多麼豪邁的舉杯,淡逝了多少哀傷及生活磨難——紀念蘇軾,讓我懂得了在困難逆境中應保持有奮勇向前的心……
六、蘇軾這個曾經輝煌的文人,因黃州詩案而開始落魄,流落四方,輾轉難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懶,看「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做他那個神鶴翩躚而舞的夢。面對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見風在山頂呼嘯,盤旋,然後帶著撕身裂骨的陣痛穿越漆黑的荊棘林。剎那間,他心中郁結的塊壘,纏繞的苦痛隨風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記。
七、是那個「揀盡寒枝不肯棲」的寒鴉么?是那個「一蓑煙雨任平生,何妨行嘯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個高唱「大江東去」的詩人么?蘇軾,一個被宋神宗稱贊為「才與李白同,識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潑來的污水,遭受貶謫後,忘卻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黃州種地釀酒,「夜飲東坡醒復醉」,在黃州「倚杖聽江聲」,在黃州寫下「大江東去」。他總是那樣的淡泊從容。他總是將所有的痛苦失意拋之腦後,銘記著世間之美麗。不然,何來「親煮東坡肉」,何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曠達與豪邁?
八、 一枝一葉一世界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一輪明月,放射出悲天憫人的光輝;「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一排短松,守候著生死離別的深情。「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一杯濁酒,凝結著壯志難酬的感慨;「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一片沙洲,見證了孤苦無依的飄零;「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一隻小舟,帶走了蠅營狗苟的煩懣;「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一襲蓑衣,織就了風吹雨打後的寧靜……一枝一葉一世界,一詞一句總關情。
九、人有意氣,才能有豁達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蘇子有意氣,雖遭官場與文場一齊潑來的污水,但他仍意氣風發,「侶魚蝦而友麋鹿」,心胸豁達可見一斑。高考作文素材三:屈原

1.泱泱詩海平平仄仄的源頭是離騷,他的每一首詩都是一粒飽滿的種子,播進土壤就會長出一棵橘樹,一莖綠荷一兜靈芝一朵蘭花,帶著他襟袖間兩千年前遙遠的芬芳。
他的詩是淋漓的血液/和著淚水的苦澀,一滴沾唇便讓人永遠保持清醒/而不是讕?讓濁世在慘笑中,醉倒……
他的詩是烈火/卻燒不透黎明前的夜,是荊棘林里一行漫長的跋涉,彎彎曲曲尋找一個光明的出口,他將自己的肝膽燃成燈油,又磨成墨汁,寫下舊時代濃黑的咒語。
他的詩歌在那個時代遭到嘲笑,甚至圍攻而今卻成了一面旗幟,在人類精神的上空飛揚、生動,龍的傳人說: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
2.「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就是這樣一個詩人,憂國憂民。「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就是這樣一個史官,信念堅強。「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屈原就是這樣一個勇士,鬥志昂揚。「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就是這樣一個英雄,不畏強暴。
不管歷史如何嬗變,不管時代如何變遷。自從屈原投入汩羅江的那一刻起,他在楚國百姓心中就牢牢凝固和沉澱了,就註定他的靈魂將得到洗練和超度,割之不斷、揮之不去,進而升華成為一個偉大的民族精神。時至今日,「屈原」已經不是尚且生活在兩千多年前的那個屈大夫,他所代表的是一種時代精神、百姓情結和民族文化,穿越著時空,年年相繼,代代相傳。也就是這樣,「屈原」鮮活而永久地活在了百姓心中。
3.楚國的天空太小,盛不下你馳騁的思想,汨羅的江水多情,擁抱了你浪漫的失魂。詩人的憂憤太多,憂國憂民,憂楚國的江山社稷,憂黎民百姓的苛苛命運。於是憤怒的憂愁,如火山般爆發,化作《離騷》,化作<天問>,化作《九歌》,化作一首首滴血的詩篇。天地有情,有情的天地傾聽你泣血的呼喚;黎民有愛;仁厚的黎民發出一聲聲嘆息,汨羅有幸,有幸的汨羅收留了你無所棲息的靈魂。端午的米粽呦,千年萬年呼喚著你的精魂,遙祭著你的英靈。
4.微風輕輕地吹拂起書頁,其中似乎夾雜著一絲香草的氣息。目光流動在司馬遷用至情寫下的文字間,我細細品讀著你——屈原。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你的品行如美玉一般高潔,不受世間一切污濁之物的沾染,相信擁有如此高風亮節的你,必然會嚮往恬適淡定的生活。你也許願意與白雲清風為伴,臨潭而立,去聆聽山澗清泉;你也許嚮往與小橋流水同行,居衡門之下,去靜品絲竹清音;你也許更希望自己可以漫隨天外雲卷雲舒,寵辱不驚,去留無意。當一個人陷入絕望的境地,最通常的選擇便是歸隱山林,做世外閑人。然而,心系國家百姓的你,卻沒有做出這樣的決定。
你擁有陶淵明超脫於世的情懷,卻不會像他一樣一味隱藏在自己精神的桃花源里,獨享清閑;你具有林和靖「梅妻鶴子」的高潔品格,卻不會像他一樣沉迷於「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山園小景中,虛度此生。戰國年代,到處都是號角嘶鳴,黃沙漫天,你在風雨飄搖中舉步維艱,步履蹣跚,卻始終沒有倒下。你用瘦削卻又堅強的肩膀承擔起了保衛國家的大任。怎奈黃鍾廢棄,瓦釜雷鳴,混亂不堪的楚國已是岌岌可危,而昏庸的楚王卻聽信讒言,對你的竭忠盡智視而不見。你消瘦羸弱的身軀已漸漸不堪重負,在這個時刻,又有誰能攙扶你一把?
最終,你只得披發行吟於江畔,揮灑著滿腔的熱淚,發出「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哀絕嘆息。有人勸你與世推移,,隨波逐流,你卻用「安能以浩浩之白而蒙世之溫蠖」維護了你高潔的志向。
「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我知道你最愛的便是香草,因為你欣賞它的高潔品行,那種不與群芳爭艷的超脫,那種不隨風而屈的堅韌。而你也如生長在湖畔的一株香草,緩緩地在風中搖曳,一顆露珠在青青的草葉上默默地閃耀,宛如你回望故國時,眼眸中閃爍地晶瑩淚光。
天地也為你傷感,江邊裊裊不盡的秋風想拂去你的清淚,卻將你的悲傷吹過時間的激流。物換星移幾度秋,你的身影在歷史的風塵中早已煙消雲散,但當年輕的司馬遷駐立汨羅江邊悵望千秋之時,依舊會為你灑下深情的淚水。你怨憤的聲音在滾滾江流上漸行漸遠,卻悲而彌壯。也許司馬遷正是聽到了你撞擊他心靈的聲音,於是他揮起了如椽之筆,著成信史光照塵寰,讓世世代代的人們傾聽你用忠貞與高潔演繹的永恆旋律。
品讀你,讓我讀懂了高潔的精神,你讓我明白,高潔不是冷淡,不是逃避,真正高潔的精神要敢於承擔自己內心中的責任。情系國家,心懷百姓,讓你的高潔理應屬於不平凡。
正是這不平凡的高潔,讓你如皭然出水的清荷,出淤泥而不染:讓你亦如牆角的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留得清氣滿乾坤。
微風漸漸淡去,而香草般的氣息卻越來越濃,我依舊品讀著你,在這沾滿淚痕的字里行間,找尋著你遙遠的身影……
5「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縱被罷逐流放,也不隨其流而揚其波。湯湯的汨羅江最終收留了他,可汨羅江水太混,盪滌不掉它的憂愁;汨羅江水太淺,掩埋不掉它的遺憾。
你是「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但還仍「聞佳人兮召余,將騰駕兮偕逝」。在帝王大殿慷慨直言,激揚陳詞;在封建初興之際試圖進行貴族權力改革;在民族危亡之際「明於治亂,嫻於辭令」,無不顯示出你的大忠誠,大智慧。但很無奈,當一個民族衰墮時,一個人的強大總會被「大眾」視為異類,於是「楚王所愛之細腰」下旨:流放。
當楚王背棄「成言」,「悔遁而有他」時,你感悟「君可思而不可侍」,感嘆「人之心不與吾心同」。但純潔無瑕的貴族血統與心性使然,站在失敗面前,你呼喊,頓足,指責,抗爭,於是得到的是更大的打擊與不堪。無奈,你輕彈灰塵,保持自己的皓皓之白,不含蓄,不躲閃,不講策略,怒形於色。當別人傷害你時,你便毫不保留的將傷口暴露給他,大聲呼喊:我要報仇。
6.「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子從長長的歷史甬道中走出,帶著一身正氣凜然,帶著滿腹詩書才華,然而個性的稜角在世故的社會中又何以保全?於是,為了皓皓之白,為了獨醒於世,屈子選擇了「悲壯」之路。在滔滔的汨羅江水中,他將自己洗刷地如此透徹清澄。但當他忘記了混濁的天下之時,他又何曾記得還有千萬的百姓與自己遠大的理想?
7情感、這一人類與生俱來的元素在一代仁人賢士的一生中抒寫得淋漓盡致。他們將真情吐露,活得滿滿灑灑,坦坦盪盪,屈原便是這樣一位真性情的人。他高唱「長太息以掩涕今,哀民生之多艱」。他高呼「亦余心之所善今,雖九死其猶末悔」,他將一個臣子的心掏出來呈現在眾人面前,不矯飾,不造作,終於,他的性情鑄就了他的英名,他從此不朽。
8.人皆醉我獨醒」,「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愛國志士屈原,「雖九死其猶未悔」,面對支離破碎的祖國,面對飢寒受苦的老百姓,作為士大夫卻束手無策,縱身躍入滔滔江水中,為後世可歌可泣之人。他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他是一名為黎民百姓謀幸福生活的士大夫,面對朝廷的腐敗束手無策,只好投身於海,為祖國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9披發行吟河畔的是屈子。楚國的落日染紅眼前的汨羅江,子蘭讒言,鄭袖內惑,人民如涸轍之鮒,喘息掙扎。屈子的堅持有用嗎?恐怕他自己也不得不搖頭嘆息。楚國滅亡之時,也是他命盡之刻。他把政治家的身份遠置於詩人之上。「人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生不為詩人,死的方式卻是詩人的。執著如屈子,你怎聽不進「聖人不凝滯於物」呢? 回答者: w夢詩詩w | 二級 | 2011-7-7 21:46

8. 一般性材料作文的突出特點

【摘要】時評材料作文是當前高考中常用的作文形式,加強時評材料作文的訓練,不僅有利於學生提高寫作能力,還可以加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本文在闡述時評材料作文的特徵和意義的基礎上,提出加強時評材料作文訓練必要性,並從形式和內容角度提升時評寫作技法。
【關鍵詞】時評 作文 技法

時評類文章針對社會實際問題,旗幟鮮明地提出觀點,說理透徹、語言辛辣,為讀者所喜愛。時評類作文是高考中應用較多的新材料作文,將社會焦點問題以材料的形式呈現出來,使學生以時評的寫作方式表達看法與觀點。這不僅有利於學生將視野從學校擴展到社會,提高深度分析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取得更好的作文成績,而且使學生在關注社會現狀的同時,增強社會責任感,時評類材料作文具有思想教育的意蘊。
新華社總編輯何平認為在時事評論中,「時」決定了文章的內容,他說:「顧名思義定位在『時』上。『時』就是時事、時勢、時世、時政、時局、時弊,時評就是圍繞『時』字作文章。」筆者認為,時評類材料作文的另一主要特徵是「評」,即針對國際或國內某社會事件或社會現象發表評論,做到以理服人。
一、時評材料作文的特徵
(一)激情與理性的交融。時評材料作文必需充滿激情,才能使讀者產生共鳴。因為讀者對社會問題也有獨到的評價和生動的體會,如果作文中的語言如溫吞水一般平淡無味,則難以反映生動鮮活的生活,也會讓讀者覺得「不過癮」。要想說理透徹還需有深刻的理性分析。學生需理性客觀地判斷材料,運用分析方法理清邏輯脈絡,合理搭建文章框架,樹立明確觀點,尋找有力的論據支撐。總之,時評材料作文既要是動之以情,又要曉之以理,做到情理交融,交相輝映。
(二)鮮明的時效性。時評類文章對剛剛發生或正在發生的事件發表意見,以搶占輿論引導的制高點。而時評材料作文的材料內容通常是近年來發生的事件,學生寫作時也要結合當前社會形勢、思想潮流進行分析,寫出體現鮮明時代氣息、反映社會發展變化的文章。
(三)准確的針對性。時評材料作文不是對某一社會問題泛泛而論,自有發表見解,而要緊密結合給出的材料,針對其中反映的矛盾關系,有針對性地發表評論。換言之,時評材料作文一定要弄清「文章所論何來?是沖著什麼來的?」這兩個問題,然後有的放矢地進行寫作。
二、時評材料作文對於學生思維和寫作的意義
(一)為學生滿足學生個性化的表達需求。寫作訓練不僅要求學生學會獨立思考,以獨特的視角看待社會問題,加強知識積累,提高分析問題能力,具有寬廣的視野和胸懷,具有真情實感,拒絕千篇一律、套話連篇的文章,勇於表達自己的個性化觀點。時評材料作文的話題內容「火辣」,能夠激發青少年思考的意願和表達自己獨特觀點的慾望,時評材料作文鼓勵學生旗幟鮮明地亮出自己的觀點,發出內心的聲音。
(二)有利於提高學生思維和文字表達的嚴密性
首先,時評材料作文需充分運用邏輯推理方法,准確分析問題,並使自己的表達層次清晰。所以有利於訓練學生嚴密的思維,提高思維水平。其次,材料作文需要學生將思維聚焦在材料所提供的事件和矛盾上,所表達內容必需緊密圍繞材料,如果脫離材料內容進行天馬行空的論述,即便言之有物、精彩紛呈,也不是一篇良好的時評材料作文。
(三)有利於引導和規范學生的網路表達。隨著互聯網和移動終端的普應用,學生在網路上具有很多發表自己觀點、表達自身意見的機會,而高中生由於年齡、閱歷、文字基礎等原因,尤其在網路碎片化閱讀和情感宣洩的影響下,高中生的網路表達有時具有文字膚淺、情緒偏激的問題,時評材料作文的訓練可以規范學生的網路時評表達。

9. 關於學習的重要性的材料作文

事業是一個人的生命,但一個的人生得永存,就要有成功的事業。回學生的年代就是長答
知識的好時期,並是通往成功之路的階梯。每一位學生都會想將來長大後做一個事業有
成的人。
成績就是一個學生的生命,有了成績才能證實一切,要取到好成績,非通過一種途徑
不可。這種途徑就是學習,是一條通往成功之路的捷徑,要想踏上這條路,就要加倍地
學習,如果沒有成績,就是一句空話。趁著我們還年少的時候,快行動起來吧,學習吧
!當遇到挫折時,別灰心,別後退!別因為這次成績不理想,就放棄它,應該面對挫折
,發現錯誤,並糾正錯誤,勇於向前。要有信心也要有決心,為下一次考試作好充分的
准備。只有付出,才會得到收獲;只有學習,才會得到學習的勞動成果。
別讓我們的光陰白白地浪費,別讓青少年虛渡年華。成績是我們的第一生命,學習
就是嚮往未來成功之路的重要途徑。

閱讀全文

與社會性的作文素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