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中作文素材積累
提前說明我是從網路上查的,太多,分幾次吧. 高考作文素材
整理:周興堯
[編者按]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高考作文要做到內容充實,有意蘊,就離不開一定的材料做支撐。如果平時不注重材料的收集、積累,或手中的材料陳舊貧乏,考場作文則不能給人以新穎有現實意義的印象,結果可想而知。為此,輯錄作文材料若干,供同學們參考。望認真閱讀,認真領會並學會從不同的角度運用,以期舉一隅而反三,為高考作文備好料。當然,我們更提倡同學們在平時的閱讀實踐中,收集更多、更新穎的材料來充實我們的"作文素材庫",使之在高考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預祝同學們高考成功!
(一)經營人心
清代乾隆年間,南昌城有一點心店主李沙庚,以貨真價實贏得顧客滿門。但其賺錢後便摻雜使假,對顧客也怠慢起來,生意日漸冷落。一日,書畫名家鄭板橋來店進餐,李沙庚驚喜萬分,恭請題寫店名。鄭板橋揮毫題定"李沙庚點心店"六字,墨寶蒼勁有力,引來眾人觀看,但還是無人進餐。原來"心"字少寫了一點,李沙庚請求補寫一點。但鄭板橋卻說:"沒有錯啊,你以前生意興隆,是因為'心'有了這一點,而今生意清淡,正因為'心'少了這一點。"李沙庚感悟,才知道經營人生的重要。從此以後,痛改前非,又一次贏得了人心,贏得了市場。
人心是一筆無形資產,是一筆不可忽視的巨大財富。對於企業、商家而言,經營人心是事業健康、持續發展的關鍵。
(二)平凡與不平凡
海爾總裁張瑞敏先生在比較中日兩個民族的認真精神時曾說:如果讓一個日本人每天擦桌子六次,日本人會不折不扣地執行,每天都會堅持擦六次;可是如果讓一個中國人去做,那麼他第一天可能擦六次,第二天可能擦六遍,但到了第三天,可能就會擦五次、四次、三次。到後來,就不了了之。有鑒於此,,他表示,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三)成功之道
一個青年向一個富翁請教成功之道,富翁卻拿了三塊大小不一的西瓜放在青年面前,"如果每塊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你選那塊?"
"當然是最大的那塊!"青年毫不猶豫地回答。
富翁一笑:"那好,請吧!"富翁把那塊最大的西瓜遞給青年,而自己卻吃起了最小的那塊。
很快,富翁就吃完了,隨後拿起桌上的最後一塊西瓜得意地在青年面前晃了晃,大口吃起來。
青年馬上明白了富翁的意思:富翁吃的瓜雖無青年的瓜大,卻比青年吃得多。
如果每塊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那麼富翁佔有的利益自然比青年多。
吃完西瓜,富翁對青年說:"要想成功,就要學會放棄,只有放棄眼前利益,才能獲取長遠大利,這就是我的成功之道。"
(四)和為貴思想協調人類發展
在20世紀,人類開始認識到保護生物多樣性、實現可持續發展等問題的重要性。一些學者更發現已有基本理論觀念存在問題,導致人類社會提系列危機的存在民族沖突、文化沖突日益激烈,甚至有人放言,文明沖突將代替意識形態的沖突而成為世界的主題。針對這種現象,專家引用諾貝爾獎獲得者阿爾文博士生的話說:人類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世紀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一些學者認為,在道德倫理層面,孔子智慧可以起到主導作用已為大家公認。兩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主要指多樣性的統一,多樣性是"和"的先決條件,同時亦是自然界、人類社會的客觀存在。事物僅停留在多樣性是不夠的,還要多種事物和諧相處、取長補短、共同發展。和諧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沖突。和諧以共生共長,不同以相輔相成。人類社會的發展表明,少數幾個大國瓜分世界的局面是不可能長久的。
2. 怎樣從閱讀中積累作文的素材
怎樣從閱讀中積累作文的素材
魯迅先生說過: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所以要想寫出好的文章,只有不停地去積累素材,不停地閱讀,不停地從書本或者生活的經驗中找到對自己有用的寫作素材.在運用積累方面,古今中外就有許多這樣的典範:英國小說家笛福在他53歲的時候,偶然在雜志上讀到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敘述一個水手,因與船長發生沖突而被拋置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孤獨地生活了四年,後來被一個航海家發現帶回了英國.笛福感到這是一個很好的題材,於是他便利用這個故事,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的觀察和親身的一些經歷,經過全新的創造,寫成了《魯濱孫漂流記》一書,在他59歲時候,出版了這部小說,立刻受了讀者的熱烈歡迎.從這個故事可以說明,積累材料對我們的寫作有著重要著作用.怎樣才能從閱讀中積累更多的作文素材呢?第一:大量進行閱讀大詩人杜甫曾經在《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中寫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也就是說在平時學習中只有讀大量的書,大量地去讀書,才能增加自己的閱讀面,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在讀書的過程中要學會讀不同種類的書,不要為讀書而去讀書,這樣就會使自己的閱讀面越來越窄.可以是科普知識,可以是地理趣事,可以是幽默故事,可以是唐詩宋詞,可以是中外小故事,可以是名人傳記,可以是歷史事件從不同的文章中感受不同的題材,從不同的題材中感受不同的文風,從不同的文風中感受不同寫作態度,從不同的寫作態度中感受不同的文化知識.因此只有進行大量的閱讀,才能有豐富的知識,才能開闊視野,但在讀書的過程中,要讀好書,好讀書,才能真正的做到博覽群書.第二:有目的地摘錄常言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我們進行大量閱讀,雖然開闊了眼界,提高了閱讀的興趣,拓展了知識,但如果不注意積累慢慢就會變成紙上談兵,因此用筆去記,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所以在閱讀的過程中,學會有目地進行摘錄,摘錄一些對自己有用的寫作素材,以便在寫作的時候備用,這樣才能使書為我所用.一般說來,我們讀的書多,但摘錄的相對來說來少一些,精一些.比如摘錄常備的名人名言,作文知識,運用好的修辭手法的好詞佳句,有價值的事例數據,特別需要的作文材料,需要引用古詩諺語等等.這些知識的在我們寫作的過程中都很有用.第三:寫好讀書筆記寫讀書筆記是閱讀積累的好方法,讀書筆記作為讀書過程的一種延伸,一種總結,一種心靈的升華.是讀者和作者心靈的共鳴產生的最佳途徑.因此讀書筆記更能提高一個人的寫作水平,是積累素材一個不錯的方法.在寫讀書筆記的時候,可以採用不同的方法.可以是讀後感,就是通過這本書,把自己在讀書過程中的認識、收獲、感想、結合自己的實際,進行心得式的表達,從而達到書本與心靈的結合,這就是最常用也是最能提高作文水平的一種表達方式.也可以通過列提綱對所讀書籍內容進行概括;也可以是一種簡單的摘錄.讀書筆記無定法,卻結合自己的實際進行總結和運用.波爾克說過:讀書而不思考,等於吃飯沒而不消化.我卻說讀書而不注意積累素材,只會讓我們付出很多而收獲少.我們應該像一隻蜜蜂從不同的花朵得不同的蜜糖,這樣才能得到足夠的營養.
3. 高中生積累語文作文素材
瘋狂閱讀我喜歡看整合的比如什麼文化卷啊,自然卷啊等,上面的文章有好多涉及的專思想都沒怎屬么看到過。然後每個月出的那些我喜歡看作文與素材書的前一部分都是最近發生的熱點時事和不同的一些評論挺好的。
意林平常的那些當課外書看真正借鑒到的並不多,不過意林有那個高考素材都是一個話題底下有好多的素材可以借鑒。
其實我寫作文用到的一些人事還有評論大部分都是從報紙上看來的,有些不起眼的文章可能裡面的某一句話就讓你的作文增色不少。你現在才高二時間還多可以每天看看報紙,其實我高三時也每天都堅持的。中國青年報星期二,三的比較好,新華社每日電訊好像是星期一還是星期五來著我忘了裡面有草地那個副刊也挺好,還有南方周末可能有寫看的並不是太明白但擴大一些視野還是好的。
看大量文章的同時不要忘了把有價值的印象深刻的評論啊什麼的記下來沒事早上翻出來看看讀讀幾分鍾就好。
4. 關於積累的作文素材有什麼,積累這個話題的素材,事跡
眾所周知,在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也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在作文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學生咬筆頭,老師皺眉頭」的現象。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稍微歸納一下自己的教學經驗,就發現最難的莫過於無東西可寫,即「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們都吃過蜂蜜,也知道它是蜜蜂遍采百花才釀成的,我們要想寫好作文就得象蜜蜂一樣,那就是要先博採百花——積累豐富的生活素材,寫作文時才會做到下筆如有神。那麼,學生的作文素材該如何積累呢?我想從以下四個方面做起便可使寫作有水到渠成之效。
一、看
我們常說:「太陽光每天都是新的,意即每天都有新變化」。然而,對大多數學生而言,生活每天都是相同的。而對於那些善於寫作的同學而言則不盡然,他們對生活中每一點細微的變化都會盡收眼底,他們有意識地打量生活,通過自己眼睛的仔細觀察生活來積累知識,這樣積累得多了,只要一見到作文題目,各種生活場景盡奔筆下,文思泉湧,手到擒來。所以,我們每天都要訓練自己的眼睛。例如:關注生活環境——天空是不是每天都在變藍?小河裡的水是不是逐日在增強?關注季節變化——花草樹木四時不同,田間道邊隨季節的變化,穿著也在更新;關注周圍人與事——朋友、同學,他們每天也都會有豐富的內容。因此,積累寫作素材的第一步就是睜大我們的眼睛,關注身邊的凡人小事,做生活的有心人。
前幾年,一篇學生作文中的細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星期上學前,母親都要忙著炒菜,一邊往瓶里裝,一邊叮囑:「這菜上半瓶可以給別人吃,下半瓶可要自己吃啊!」小作者奇怪地問母親,母親解釋道:「油都流到下半瓶了,菜全都被油泡著,多養人啊!」這一細節,寫出了貧困的農村母親對兒子的一片愛心,非常感人。還有這樣一個細節:是寫小作者有一次到廚房看母親煎魚,看到那隻鯽魚在鍋上拚命地拱著身子,好使肚子不貼著鍋底,母親把它翻了幾次都是這樣,母親奇怪了,把鯽魚拿到案板上,剖開肚子想看看裡面究竟有什麼,剖開一看,呆住了:這是條母魚,肚子裡面全是魚卵!母親哭了,沒有吃那條魚,把它埋了。這一細節,表現了動物界中尚有偉大的母愛,令人類感嘆不已。這些動人的細節是編不出來的,是小作者用眼睛發現、用心靈去感悟的,這樣的生活情景在我們身邊時常發生,可是能寫進作文中去的又有幾人呢?由此可見睜開明亮的眼睛,觀察精彩的生活,是寫好作文的基礎。
二、思
觀察生活不僅要用眼睛去看,而且要用心去想。生活紛繁復雜,讓我們迷惑不解的事要多進行思考,讓我們喜悅、憤怒、憂傷的情境也要思考,通過思考才能加深對人物事件的認識,發現其中蘊含的哲理所在。前些時我看到一篇習作:秋天,棗子都還沒有紅的時候,總看到自家院子里的棗樹權梢有一些棗子紅得透亮晶瑩,小作者便嚷著要吃,可姐姐總是說,孩子,別看它多麼紅,它不是熟透的紅,而是這些棗子裡面有蟲子吃心,是壞棗才紅的,可他不信,非讓打下來吃不可,結果,打下後剝了一個又一個,真有小蟲子正在裡面蠕蠕而動。原來這些棗子正如奶奶所說,是被蟲咬心後才變紅的。由此引發了作者深深的思考,看待事物不能停留在表面,不能被表面現象所蒙蔽,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才有致判斷失誤,通過這一件小事,認識了一個道理,讀來令人回味無窮,這就是思考的力量。有了縝密的思考,主題的開掘才有深度,所以觀察生活不僅要用我們的眼睛,還要帶上敏感多思的心。
三、問
今年暑假,我讀到一篇回憶父親的文章:父親是個平和慈愛的人,但有一次,小作者做題錯了一個小數點,父親竟大發雷霆。作者認為父親太小題大做了,為此,父子倆產生了一些隔閡,後來與她媽媽談及此事,才解開謎團,原來父親大學畢業後在研究所工作,在參與一項研究工作時,因他負責計算的數據點錯了一位小數點而導致實驗失敗,國家遭受了巨大損失,,他也因此被發配到地方上班。這時,小作者才理解父親的一片苦心——培養孩子嚴謹的學風,不讓孩子重蹈覆轍。
這個情節給了我們的寫作以啟發,我們平時看到的、平常的或者反常的現象背後,說不定就有著一個感人的故事,對此要多問一個為什麼,發掘出平常現象或者反常現象背後的秘密。比如,現在許多家長對子女要求又嚴又高,弄得子女頗多反感,仔細觀察,我們不難發現,凡是這樣高標准嚴要求的家長多半是因為想在子女身上彌補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的缺憾,讓子女有一個較為完美的人生。如果我們能夠與父母溝通一下,就有可能讀懂父輩人生中那一段刻骨銘心的痛楚——這樣珍貴的素材是很難用眼睛看到的,也是憑空想像不出來的。因此積累寫作素材不能停留在看、思的層面上,還要問,要多與人交流,發掘表面現象背後的故事,以彌補看和想的局限,為我們的作文增添一份厚重的內容。
四、記
常言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看到的,想到的內容都要記下來,這也是作文高手的成功之道。其實留意一下我們自己作文的成功體驗,不少精彩的細節和思考很多來自於自己秘不可宣的日記。記的方法不同,有的用日記、周記的,有的用材料手冊或作文手冊的。我傾向於用日記的方式積累材料,每天一記,可長可短,可嚴謹或隨意,當然留下的都是當天最有意義最精彩的江西,周記因周期礦長,難免要遺忘一些精彩的細節,至於材料手冊與作文手冊,雖然目的明確,但在記錄時有些事件我們可能因暫時沒有發現它的價值而傳誦了,等到有朝一日重新認識這一材料時,當時的情境又成了過眼去煙難以追憶。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我們應該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我清楚地記得一篇習作中的一件小事:小作者與父親進城賣西瓜,中午酷熱難熬,小作者口渴了,叫嚷著在吃瓜,父親左挑右挑找出一個小瓜,剖開後小作者吃了個精光,忘了給叫賣了半天的父親留下一塊,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父親卻在啃他扔掉在地的瓜皮上殘留的紅瓤,小作者哭了,他幼小的心靈從此懂得了父母掙錢的不易與那朴實感人的父愛。這則材料就出於小作者平時所寫的日記里。可見,生活中令我們感動的事跡還是很多的,它需要我們一雙敏銳的眼睛與一雙勤勞的手。
我們常講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其內涵就是要看、思、問、記,要做到這四點就必須「勤」,這恰如蜜蜂採花釀蜜的過程。蜜蜂不辭辛勞遍嘗百花才釀出蜜來,我們寫作文也要博採生活之花,才能釀出作文的甘甜之蜜。
5. 作文素材怎麼積累
首先,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在初中語文學習的過程中,無論是在課內書本上還是在課外閱讀中,我們都會遇到很多的名人名句,優美語句等等,此時你就要把它們抄寫下來,抄寫到一個專門的筆記本上,有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寫上你的感悟感想等等。這樣不僅積累了一些寫作中可以引用的素材,而且還鍛煉了你的寫做水平,可謂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2
其次,有靈感時就要及時寫下來:中學生的生活經驗經歷比較少,但是這並不表明他們對生活毫無感覺,有時侯或許一次考試失敗的經歷都可以成為他們作文寫作時的素材。因此,這就要求初中生在學習生活中哪怕有一點點的感想,感悟都要及時寫下來,抓住寫作的靈感。宋代的歐陽修就曾言「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而宋代的另一位著名詩人梅堯臣也隨身帶著口袋想到好的詩句時就隨時記下來。
3
再次,要多讀多背:有專家指出在准備中考作文時頭腦中至少要裝50 篇範文,其實我認為要把背誦範文或名家名作的過程貫穿到整個初中語文學習過程中,而不僅僅是在初三準備中考的時刻。語文的學習同英語的學習一樣,也有語感問題。「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在初中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多讀多背,而不能成為「啞巴語文」的學習者。當有了我們平時語文學習中所背誦下來的文章積淀時,在寫作文的時候就會游刃有餘,左右逢源了。
6. 有關積累的作文素材
一些積累素材的方法:
一、最常見的積累方法:背誦中積累。教材中優秀篇章、精彩片斷、優美語句,是積累作文材料的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在平時的學習中一定要強化一下記憶,不要只是簡單地看看。
二、從現實生活中吸收積累。俗話說,生活有多廣,語文就有多廣。要想在生活中很好的積累,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論是學習、休息、文娛體育活動,還是走街串巷,還是旅遊觀賞、社會實踐、社區活動中,都要做一個有心人,時時處處多看、多聽、多想、多吸收。
三、最豐富的積累方法:閱讀中積累。書籍、報刊等是作文材料的一個豐富資源。書籍報刊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古今中外,無論是歷史的文學的、哲學的、地理的、天文的、生物的、自然科學的,大量的書籍應有盡有,無所不有,而且這些材料又相對比較集中,只要你喜歡的,就有可能得到它。
我讀書、學習、積累知識一般是用快速閱讀法,這里說的快速閱讀不是簡單地閱讀速度快,跟略讀、跳讀掃讀等有著本質的區別。快速閱讀是一種科學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快速閱讀不僅體現在閱讀速度的高效上,更是理解的高效:對抓住文章段落的脈絡和重點有非常好的作用,幫助我們對文章做整理、分析和歸納。
掌握速讀記憶之後,可以把閱讀效率提高很多倍,無論是閱讀素材積累還是學習,都有極大的幫助的,特別是對於時間緊張的高中生來說,非常有必要練習提高一下。具體練習可以參考《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體》,我自己用的是這個。
閱讀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中學生,加強課外閱讀,是非常必要的,閱讀從大的作用來說,滋養著人的心田,提高自我修養,養成讀書的好習慣,終生收益,從小的方面來說,中學生閱讀可以增加知識面,提高語文素養,尤其對於寫作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7. 如何積累作文素材
如何引導學生積累作文素材呢?
第一,活動激趣。文章必須從真實的生活里產生出來。 學生的生活內容極為豐富多彩。在學校和家庭里,有豐富的學習和情感生活素材;在社會上,有著充滿著時代特色的新鮮材料。但是學生往往忽略了豐富的生活。要豐富寫作材料,必須藉助於對周圍事物的仔細觀察,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觀察周圍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聽取大眾語言,聽取生活中種種聲響,用心去感受生活脈膊,不斷充實、豐富知識、陶冶情操。比如:在語文早讀時間,專門留出十分鍾的時間,讓學生說說前一天發生的重大新聞事件;隔一段時間,全班交流自己搜集的作文素材,互通有無;搞一次綜合性實踐活動;舉辦辯論會、詩歌朗誦會等等,激發學生積累作文素材的興趣,同時創造新的作文素材。
第二,閱讀擴充。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寫作的內功是靠閱讀來提高的。學生要擴充作文素材,必須進行廣泛閱讀。語文教材選入的文章,文質兼美,典範性強,本身就是經典的作文素材,可以說,教材中的人和事就是作文素材的一大寶藏,可以從中學習名家的觀察方法、表達方式,積累詞彙、積累素材,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引導學生扣緊教材進行專項的素材積累,比如:專注一個名人、研究一部名著、追蹤一個熱點等等。其次是抓好課外閱讀。單從課本里學到知識、積累素材還是不夠的,還要多讀課外書籍,擴大知識面,充實寫作材料。在不同的作者筆下,同一事物是千差萬別,絢麗多彩。每個作者都有自己觀察世界的方法,自己的風格和語言。那些動人的畫面,精採的描繪,形象的比喻等優美詞句、語段、表達方法都是取之精華的作文基本功。 「書山」、「學海」里擁有豐富的作文素材,學之以恆,則取之不竭,學生充分積累,將外物轉化為內物,寫作時才能信筆拈來,文思如涌。
第三,以寫助積。在進行課文素材訓練的時候,可以採用補白、擴寫、縮寫、感想等多種方法,加強學生積累。指導學生寫周記,也是一種簡便、有效的寫作訓練方法。它能促使學生隨時隨地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習慣於用多種感官去觀察事物,並能做到專心致志,開動腦筋,選擇有意義的,感受深刻的記下來。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寫作素材也就豐富了,寫作技巧也就會逐漸提高起來,把作文寫得有血有肉,生動具體。我們還鼓勵學生堅持寫讀書筆記,一方面幫助學生積累語言材料,一方面可以開拓學生的寫作思路,提高認識事物和表達事物的能力。另外,開設讓學生發表文章的園地,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學生勤寫多練,在練中用好素材,同時也會促進學生不斷積累素材。
總之,在生活學習的過程中始終保持有一顆敏感細膩的心,用自己的眼睛真實地記錄下生活中發生在身邊的每一件事情,學會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在現實學習生活中獲取寫作的靈感,才能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
8. 作文素材的積累
引名句,起點高遠
引用名言警句、古詩詞、歌詞等作為文章的開頭,可以營造一種文化氛圍,喚起讀者的閱讀情趣,同時也豐富了文章的文化底蘊,使文章熠熠生輝。如:
(1)「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壽」。馮友蘭先生曾經說過,屬於海洋性文明的希臘文明,亦即西方文明,如同靈動的水,如同靈動的智者,追求變革,而屬於大陸性文明的中國文明,卻是一位長壽的「仁者」,是一座沉穩的大山,尊重傳統,對「變」有天生的審慎。(江蘇考生《永遠的蔥郁永遠的中國》)
(2)「從諫如流」常被用來形容能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古語雲:「古之賢君,其從諫也,猶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由此可見,古人對此是非常推崇的。波蘭的諺語也說:「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至此,我們是否可以下個結論:從諫如流,多多益善,聽從一切的諫議?(山東考生《給「從諫如流」上把鎖》)
例1引孔子及馮友蘭的話導入,例2由古語及諺語入筆,切合題旨,意蘊豐富,既顯示出考生深厚的文化積淀功底,又展現其靈活駕馭的才思。可見,把自己平時集錦的妙言佳句巧妙地安置在文章的顯眼處,無疑會使開篇文采飛揚,魅力十足。
(3)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元好問的確好問,也很會問。他這一問可謂一問問千古。多少年來,有多少人在這個問題上徘徊,又有多少人在付出巨大代價後作出了人生最終的答案。但各家之言卻如每個人的臉一樣,各不相同。(《問世間情為何物》)
(4)美學大師羅丹曾經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今天,受這位富有創新精神的學者啟發,我想說:「答案是普遍存在的,對於我們的腦袋,不是缺少思考,而是缺少角度。」許多時候,我們都迷惑於問題的不解或徘徊於多解的選擇路口,怎樣走便成了心中的疑團,往往舉棋不定,左右亂傾,這時,就有換個角度考慮的必要,這樣會給你帶來更多成功的機會。(《旋轉這只萬花筒》)
(5)古人雲:「仁者樂山,知者樂水。」樂山之挺拔峻秀,樂水之輕盈靈動。無怪乎一條青溪會引來諸如李白杜甫的駐足凝視,會令眾多得志或不得志的文人騷客甘願在此了卻一生,不原再「誤入塵網中」。(《水的聯想。》)
(6)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孟子曰:「若所行似善而非善,毋寧不為;若所行似惡而非惡,毋寧為之。」匆匆的人生路途,匆匆的行路腳步,匆匆的心靈選擇。在這來去匆匆之間,又應點燃一盞怎樣的心燈?(《心星點燈》)
一、開篇明旨,篇末點題或開篇點題、篇末明旨的佳句。
二、高度概括、內涵豐富、意蘊雋永、耐人尋味的佳句。
三、烘雲托月、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佳句。
四、顯要精煉的段落首括佳句,承上啟下的段間過渡佳句。
五、整散結合、形式整齊、氣勢貫通、意義鮮明的佳句。
1.開篇明旨,篇末點題或開篇點題、篇末明旨的佳句。
開篇
蔚藍的星球,不息旋轉,壯闊的大海,白浪滔天;涓涓的小河,流過田野、鄉村和城鎮。這些都是生命活力的表現。
(摘自河北省考生《生命在你手中》)
青春的風鈴,吹開了心扉,青春的彩笛,吹動了夢想,青春的音符帶動我奔向希望。青春,這個美好的季節,正是我們播種希望的時候,珍惜它,把握它,讓它在我們手中放出奪目的光彩
(摘自河北省學生《把握青春》)
都說生活的船不能沒有理想的帆。
都說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
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樂的時光,便是夢想的花季。
(摘自荊州市考生《把夢想帶給花季》)
愛心是冬日裡的一縷陽光,驅散了凜冽的寒霜;愛心是久旱後的一場甘霖,滋潤了龜裂的心田;愛心是汪洋中的航標,指明了新生的希望。
(摘自荊州市考主《把愛心帶給他人》)
不知是否曾經擦身而過,你輕輕地如天邊的一絲薄雲,即使可遇而不可求,也帶走了我心靈的關注……
(摘自廣東省考生《我關注生命中的點滴》)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不如意的事,如遭受挫折,被人誤解,受到批評等等。當時感覺,無疑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障礙。但是以後驀然回首,那隻不過是人生長河中的一朵浪花,多彩歲月的一縷馨香。
(摘自重慶市考生《馨香縷縷》)
人生需要掌聲。
許多人時常慨嘆:知青難求。何為知音,知音難道不是人生中的鼓掌聲嗎?
(摘自安徽省考生《人生需要掌聲》)
就像是風對於帆,就像是溫度對於種子,就像是陽光雨露對於萬物生長,贊美是我們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營養。
(摘自安徽省考生《渴望贊美》)
世上有一種不會凋謝的花朵,那是微笑。它不分四季,不論南北,只要有人群的地方都會開放。越是高潔的心靈,微笑之花越美。
(摘自荊州市考生《把微笑帶給生活》)
篇末
生命是正在燃燒的火焰,在灰燼里同樣會放射出光芒,因為生命在你手中,你只要把握好。
(摘自河北省考生《生命在你手中》)
青春是什麼?青春是希望。青春需要什麼?青春需要好好把握。無悔的青春,完美的答卷,把握好它。待到春風吹過時,回想過去,自己的認真把握,干好了該乾的每一件事,至少" 這" 也是對我們生命的一種交待。將青春握在手中,將希望銘記心頭,帶著希望與夢想,去追求,去奮斗,去創造青春之輝煌。
(摘自河北學生《把握青春》)
在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遠記住先哲的那句良訓:
生活中的船不能沒有理想的帆。
生活中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
(摘自荊州市考生《把夢想帶給花季》)
讓我們行動起來,把愛心帶給那些失學兒童,帶給那些孤寡老人……帶給身邊每一個人。當你把愛心獻給他人時,你也獲得了莫大的幸福。要相信,只要人人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摘自荊州考生《把愛心帶給他人》)
9. 從生活中積累作文素材 怎麼積累寫作文的素材
一、題目來
俗話說「題好一半文」,自一個好題目,等於是一篇好作文的開端,題目要新穎,與眾不同才能引人注目!
二、開頭、結尾
文章的開頭是龍頭,結尾則是鳳尾。開頭多種多樣,一旦想出好開頭,筆頭的文思就會源源流出。常見開頭有以下幾種:1、開門見山。2、提問引人關注。3、概括揭示。4、描寫環境。5、倒敘,製造懸念。這樣,才會製造一個好開頭,才是一篇好文章的開端。
「編筐編簍,全在收口」。文章中的結尾也是其文章精華之處,有的結尾發人深思,有的結尾自然收筆,有的結尾刁鑽古怪,耐人回味,還有的結尾,要挑選一種比較與文章相配的結尾來寫,收筆也美觀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