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以改革開放新農村新生活新建設為主題寫一篇作文3000字左右
1968年,按照毛主席「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全國掀起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高潮,總共有1700萬知識青年從城市湧向農村。改革開放的春風,新政策的出台,又使在農村的大部分知青回歸城市。
從城市到農村,又從農村回到城市,這一輪回,改變了知青的命運,也留下了許多刻骨銘心的記憶。
從鄉村的崎嶇小路走來
1968年12月21日晚上,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在新聞節目中播送了毛主席的最新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很有必要。」
當時有一些青年熱血沸騰,咬破手指寫血書,表示堅決響應毛主席號召;也有一小部分人,從種種渠道感覺到了城鄉差別很大,不太想去。而我的態度既不十分積極也不推脫,我和大多數人一樣——隨大流,這是我內心深處真實的想法。
上山下鄉的高潮是在1969年的春天。我就是在1969年3月31日出發去貴州農村插隊的。我記得我坐上火車時,外面還穿著一件棉襖。「好兒女志在四方」人人都喊,喊的同時,我隱隱意識到:我們到農村去是紮根一輩子,不會再回來了。但那時更多的,是一腔熱情去接受再教育,相信我們應該在農村廣闊的天地里大有作為。那時我們年輕、虔誠,也很狂熱,當然現在看來也有點盲目。
在貴州省的上海知青約有一萬餘人。
從現代大都市上海到閉塞、貧窮的貴州,路途遙遠,一路上我們的熱情也在疲勞打擊下慢慢地冷卻了。我們最先在貴州一個小城市貴定下了火車,在那裡鋪稻草睡了一晚。那是我生平第一次枕著稻草睡覺。
真正抵達我們插隊所在的修文縣,則是在第二天坐了整整一天的卡車之後了。如果說疲勞只是磨掉了我們的激情,那麼真正可怕的是踏進山區、山寨的剎那間,面對和我們想像截然迥異的農村時內心的巨大落差。到修文縣久長鎮時,一些知青,尤其是女知青甚至不願意下卡車。她們就在卡車上跺著腳叫道:「我們是聽毛主席的話來的,是來建設新農村的,怎麼跑到這寸土不生的山區來了。」
現實從一開始就殘酷地顛覆了我們以前的一切美好想法。那些美好的想法即使不是我們十多年生活的全部,也是支持我們來到農村的最主要動力,而這里和我們從小接受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到處都在勝利前進的農村畫面完全不同。
當時我們是6個年輕人一起插隊落戶在砂鍋寨。記憶里,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們住的泥牆茅草屋。第一次看到這座茅草屋時,用呆若木雞來形容我們的表情並不為過。可生活還得繼續。
然而,當十年下鄉結束,要回歸城市時,我已經和許多農民一樣了。有時生產隊派我到貴陽出差,買打米機之類的農具。我就穿件破棉襖擠火車,沒有座位了,就席地而坐,和周圍的人一起聊聊天氣如何、收成如何。聊到天旱、洪水,我也會發愁,會想這青黃不接的日子大家都沒糧食吃了。
十年七個月的插隊生活教會我用農民的眼光看待都市、看待省城、看待上海,這是我人生經歷中最大的一筆財富。我從小生活在上海,這10年則使我熟悉了最貧窮山鄉的生活。也正是在這些日子裡,我開始思考上山下鄉知識青年這一代人的命運,了解到中國農民的真正生活。這段經歷對我而言是彌足珍貴的。後來我在貴州的土地上成了作家,從鄉村的崎嶇小路走出來,這些都可說是得益於十年又七個月的農村生活。
1700萬知青的回城心願
「一擁而下」的1700萬知識青年到農村之後,諸多涉及生計、生存的根本問題一並冒了出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加之「文革」的復雜性,這些問題變得越來越現實,問題的堆積終究釀成了知青雪崩般的回城浪潮。1980年,中央作出決定:從當年暑假起,應屆畢業生不再上山下鄉,一律作為待業青年,根據實際需要統籌安排。上山下鄉運動宣告結束。
10年中,我們可謂是身在農村,心向都市。當時惟一溝通的渠道就是給家裡寫信。我們6個人,無論誰家來信都能激起我們的興趣。信里提及關於上海的消息,像是夏天天氣有多熱,冬天如何的冷,甚至黃浦江畔外灘流氓鬧事,這些都讓我們覺得我們的心是和城市聯系在一起的。
在經歷多年的農村插隊生活後,知青共同的心願就是上調。這並不是因為他們不聽毛主席的話,而是因為他們真正了解到如果他們不回去,單靠天天勞動,是不能養活自己的。
我插隊所在的砂鍋寨是方圓二三十里最富裕的寨子,每天要跋山涉水,挑糞、挑灰、耙田、犁田、進洞挖煤。我身邊有一個「抓革命、促生產」的典型的生產隊,從早干到晚,每天勞動日值只有8分錢,是有名的「郵票隊」。之所以被稱作「郵票隊」,是因為「文革」期間,中國所有的郵票票值都是8分錢。
1973年,毛主席收到了李慶霖寫來的信。信中反映知青下鄉中的諸多問題。毛主席作了「全國此類事甚多,容當統籌解決」的回復。而「文革」結束,思想松動,果然鑄成了知識青年雪崩般的回歸浪潮。雲南西雙版納的知青回城潮、新疆阿克蘇事件更是將回歸浪潮推上了最高點。幸運的是當時黨中央和國家領導重新恢復了實事求是的傳統,開始認識到這個問題必須解決。
1975年,我當時正在耕讀小學教書,師范院校來招生,有三大招生優待政策,特別優待上海知青中當了民辦教師的人。我的條件都符合,但我沒有報名。因為我當時在小學教書,我走了,200個學生就沒有老師了。不過,更主要的是這個小學校課表是我排的,我有很大的自由。比如,下午我可以排一些其他農村老師也能教的體育、勞動、自修課,而我就能騰出時間寫小說。可以說我是有些私心的。為了能夠寫小說,我選擇了留下來。
第二次機會我也沒有要。當時復旦大學到貴州招生,成績只要求190分。我已經出了三本書了,招生的老師對我說只要你寫一篇作文,我們把分數打得高些,其他五門分數加起來你還不用達到90分。我婉辭了他們的好意。那時我正在寫《蹉跎歲月》。
我的情況和大多數知青不同。《蹉跎歲月》完成後,1979年10月,我被調到了貴州省作家協會,就這樣,我在滿腦子只有出書的情況下離開了農村。我連出了3本書,稿費是每千字2元至5元不等,總共拿到了400元。實事求是地說,我是1700萬知識青年中運氣較好的。
我真正回到上海是在1990年,是在上海領導關心下才調回的。當時貴州也想挽留我。後來我獲知當時貴州領導曾有這樣的表示:如果本人堅決要走,也不要硬卡。再加上我母親年事已高,我便再次爭取,終於得以調回上海。
㈡ 求一篇以反映家庭、社會和校園文化生活,展示城市農村新面貌,謳歌校園新文明新風尚為主題的作文。
應該從「新」入手,你可以些記敘文 如某個人的經歷一起見證了新風貌,最版重要是以小見權大,通過看到的新風貌,歌頌這個世界文明的不斷進步,每個人應該要學會和諧相處; 還可以寫議論文 邊述邊議 ;指出只有不斷改進才能有新 總之 要藉助事例
㈢ 農村變化作文800五年級
農村的變化
我的老家在農村,這幾年來變化非常大, 現在是一片繁榮的景象。變化最明顯的是 家鄉的路。在以前都是土路,甚至連大道 都沒有。那些小土路走起來很不方便,特 別泥濘,也很臟,到處坑坑窪窪的,像陷 阱一樣。從聊城到老家得兩個小時!而現 在不同,都鋪上了瀝青馬路,有了大道。 地勢也變平坦了,走起來非常方便,整體 也變干凈了,現在從聊城到老家只用四十 分鍾。這是多麼大的變化!房子也變了, 大家可能都知道,農村以前都是土房。土 房安全性很低,很容易塌,裡面還容易掉 土。最慘的是下雨天,有的房子是外面下 大雨,裡面下小雨。如果這樣的話,還得 把傢具搬到不漏雨的地方。現在早就不這 樣了,都蓋上了磚瓦房,有的甚至蓋上了 二層樓。在裡面很乾凈,房頂上也不漏水 了,讓人覺的很樸素。這雖然沒有城市裡 那麼高級,但是比起破破爛爛的土房好多 了,對農村已經很不錯了。再說就是水, 村裡以前就有一口井,得去打水一趟一趟 的特別麻煩,而且還不幹凈。而現在呢? 都通上了自來水,自來水管也是新型的, 就不用一趟一趟去打水了,而且水也很乾 凈,這既方便有衛生。這是外表變化,在 他們的家裡面也有巨大變化。以前都窮的 掉渣,現在家家竟然安上了有線電視,而 且還是彩色的呢,看的也很清楚,一定很 驚訝吧。再就是做飯,在農村,得燒火 做。現在不那麼麻煩了,用上了電磁爐, 更方便了。更讓人驚訝的是,他們竟然用 上了冰箱!哇塞,怎麼農村家裡都用上那 么高級的東西。交通工具也變了,用上了 電動車、摩托車,有的人家都有汽車了, 在我媽媽那個時代,還沒有自行車呢。 改革開放三十年的變化,不僅是城市變 化,就連農村也有這么大的變化。變化 的速度非常快,這是一次飛越,讓人們的 生活更加方便了,有似「忽如一夜春風 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感覺。三十年就 變化這么大,我相信以後的發展一定會更 好!
㈣ 農村勞動作文800初中作文
暑假期間,我回到萊州老家做了一些農活,體驗了農村勞動的艱辛。
那天,萊州正下著大雨,我們在三姑家。過了好一陣子,雨過天晴,空氣清新甜潤。忽然,我聽到三姑叫我,過去一看,原來三姑和奶奶正在剝豆子,叫我去幫忙,可是我一個城市小孩那干過農村的活?只好胡亂剝,看到那裡有豆子就剝哪,毫無分寸,有時經常漏剝豆子。三姑告訴我,剝豆子要認真仔細,眼睛從上往下看,這樣就不容易漏剝豆子。我一聽,還是三姑有經驗,我怎麼就沒想到呢?果然,我按三姑教我的方法,基本沒有漏剝豆子。
剝完豆子,接著又要鋤花生。因為剛下過雨,地里都是泥巴和蟲子,我最怕蟲子了,要是告訴三姑多沒面子啊!要是不說,那就要戰勝自己的恐懼心理,真是左右為難呀!最後,我決定戰勝自己的恐懼,因為遲早要面對。我看見三姑手裡拿著一個工具,可能是鋤頭,她把鋤頭扎在土裡往上使勁一拔,一些花生秸出來了,我定睛一看,原來花生是長在根部的。三姑挖了很多花生秸,便放下鋤頭和奶奶一起從花生秸上摘花生。我偷偷看了看三姑,只見她的腳上有很多泥巴,簡直就是「泥腳」,我問三姑:「這么臟您都不怕?」三姑告訴我:「農村人就是不怕苦、不怕臟、不怕累,這算什麼,更苦更累的活多得是!」我一聽,打心眼裡佩服起農民來了,雖然手已經成了「泥手」,可想想農民每天都受苦受累,和他們相比,我才幹了多丁點啊!於是,我又充滿了力量。不一會,在三姑、奶奶和我的共同努力下,摘完了花生。可花生秸怎麼處理?我看見幾只羊皮包骨頭的樣子,心想就給它們吃吧。誰知道它們見到食物就蜂擁而上,還好它們被繩子拴著,不會攻擊到我,讓我虛驚一場。分配完餵羊的食物,我又幫三姑洗花生,三姑怎麼干,我就怎麼干,很快就熟悉了方法。首先,把手伸進水裡攪一攪花生,然後,兩手抓一大把花生在水裡搓,因為有許多泥巴,要洗三四次。洗完後,我們把花生放到一個盆里。我心想,原來市場上的花生是這么來的呀!我為自己又懂得了一個知識而感到高興。
這次回老家,真讓我大開眼界,讓我學到了書本上根本沒有的知識,還體驗到了農民的辛苦,更重要的是懂得了「粒粒皆辛苦」的真正涵義。
㈤ 鄉村與城市發展的關系作文800
如果失去農村
農村,一個山清水秀,處處散發著泥土氣息的地方.
盡管城市化的飛速發展讓世上將近一半的人住進了城市,但農村是城市的基礎.農村為城市種植蔬菜和糧食,如果沒有了農村,人們就會失去賴以生存的糧食,失去了基本生活的保障.農村為城市提供新鮮的水果,如果沒有農村,人們就沒有了健康的飲食選擇.農村大面積的綠色植被能為城市凈化空氣,如果沒有農村,人們將生活在充滿粉塵的空氣中.農村為城市種植花卉,如果失去農村,世界將失去了絢麗的色彩.
由此可見農村對我們的重要性.農村能為我們提供許多必需的物質條件.如果失去農村,那將對我們的基本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城市也就難以發展.
不僅如此,農村還能帶給我們許多精神上的財富
農村那清靜悠閑的田園生活和淳樸的人文環境一直是城市人所嚮往的.農村沒有城市裡的高樓大廈,沒有城市裡寬廣的馬路,沒有城市裡喧鬧的人群,更沒有城市裡那般忙碌的生活節奏.農村有的是清澈的河水和一望無際的農田,有的是泥濘的田間小路和瓦房升起的炊煙.在這里,城市人能找到城市裡找不到的輕松,農村,彷彿開始成為城市的後花園.
一座豪宅如果沒有一個後花園,即使多麼豪華也依舊不完美.而如果沒有了農村,一座城市即使再繁華,也不能和諧地發展.
所以,農村對於我們,對於這個社會的重要性是無可替代的.很多人都明白這個道理,卻可惜的是很少人會付之以行動.
為了拉動經濟,許多當地的政府把農村改造成旅遊度假村,並冠以「生態農村」的「美名」,結果,越來越多的城市人湧入到農村,來體驗農村的生活,把農村當成了一個旅遊點,找到了樂趣,卻沒能真正找到一份輕松和悠閑.而農民們,除了種地,更多的是開始擺起來小攤,甚至開起了農家樂飯店和旅館.最後「生態農村」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差,一個質朴悠閑的農村就變成了一座「小城」.
2010年上海世博會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作為主題.其實,首要的並不是用多麼先進的高科技去發展城市,而是應該先確立農村和城市之間的關系,認識到農村對於城市的重要性,為城市保留住農村原本擁有的泥土氣息,別讓農村變了味,失去了它的本質.
㈥ 以「我嚮往的20年後的農村為題寫一篇800字的作文」
時間如白駒過隙,一眨眼20就飛艇而過,而20年後的經濟發展卻今非昔比,尤版其是我們20年後的家鄉-農權村有著日新月異的變化.
20年後我們長大成年了,智力也自然而然的提升了,我們將充足的利用智力來改變家鄉,使家鄉更美好,更富裕.
20年後,家鄉那翻天覆地的變化令人叫手拍好,因為家鄉變成新城市,但不能與城市相提並論,第一:比城市有新鮮的空氣;第二:不像城市那樣喧鬧;第三:夏天不會很熱,冬天不會很冷.這時,原本那些羊腸小路,變成了寬闊無阻的水泥路,這時,條條村路都鋪上了水泥,為了保護環境,種上了花草樹木;為了給黑夜行走的人們照路,安上了路燈.還有每家每戶建上了樓.那一望無際的田野變成了一幢幢高樓大廈,變成了一個個孩子娛樂的公園.由於路開通了,引來了外商投資,使家鄉變得富裕起來了!
我啊!是多麼的期望20年後的家鄉-農村能夠如願以償,使城市人不敢再說:"農村人真沒本事,只能在那一望無際的田野上勞動."我現在想說:"如果沒有我們農民在田野上勞動,你們吃的食物又從哪裡來呢?天上能夠掉下餡餅嗎?"如果20年後的家鄉會美夢成真,我會是第一個高興的!
㈦ 新農村建設作文800字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生產發展迅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是,90年代後期,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擴大,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引起各界高度重視。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農村一直很落後,所以有些人一直瞧不起農村人。其實,農村也一直在默默的進步。不信,您瞧一一
(1)過去,人們去市場買些菜、肉什麼的,家裡離市場近的就步行去,要是家裡離市場遠的也只能騎自行車,除非經濟好的家庭就買一輛貴些的自行車;但現在到市場去時,你會看見人們普遍使用的是摩托車,有的甚至用小車,除了一些家裡離市場近的或者一些比較窮的家庭才會步行去市場。
(2)以前,農村裡有村委文化室,裡面只有一些少數的活動;而現在,文化室變為了文化站,裡面的活動比以前多了許多。例如:有報紙、雜志、球類活動,還有一些棋類活動。這些活動既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又使人們擴大了自己的知識面,真是兩全其美。與此同時,村委文化室還擴大了它的規模,使更多的人受益。
(3)從前,村委里的衛生室只有一間房子般大小,醫療設備也沒那麼好。到了現在,不僅規模擴大了,醫療設備比以前更完善了,人手也多了起來。不但使人們放心,而且讓人們更加健康。
從以上的三點可以看出,在國家的精心管理下,原來不被人們關注的農村才得以發展起來。但是,俗話說:世上是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的,任何事物都會有它的優點和缺點。所以,我也希望農村能變的更加美好,更加完善。為此,我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1.政府首先要引導農民們去學習一些關於種菜的知識,提高人們的知識水平,使他們懂得更多關於種菜的知識,把菜種的更出色。然後是怎樣實行的問題。實行的方法有:例如,在村委文化站里放進多一些關於農民耕作的書籍;或者政府出錢辦一個知識培訓班,給人們進去學習知識,也可以讓大家互相學習學習,交流交流自己種菜的心得等。
2.在農村實行機械化。在農村普遍使用機械,讓人們干起活來不用那麼辛苦,盡量減少農民伯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現象。既能減輕農民伯伯們的負擔,又能提高幹活的效率,真是一舉兩得。
3.可以讓自己的親戚或者好朋友一起投資,建一個農庄,然後在裡面種多樣化蔬菜、水果。如果經濟允許的話,還可以在裡面建一個餐廳,讓大家都來吃上「放心蔬果」,這也未嘗不是一個可以令人改善家庭經濟生活的好辦法。
4.讓一部分的農民除了在農村耕作之外,可以學習更多的知識文化,然後出來城市打工賺錢,這樣人們便可以賺更多的錢,生活也會漸漸地好起來。
以上的是我為農村變得更美好而提出的一些建議。總而言之,幸福是通過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來的,只有勤勞,才會幸福。只有靠農民伯伯們那勤勞的雙手,才會使他們自己走上致富的道路。
㈧ 城市和農村環境的相互影響800字作文
城市的資訊流動十分快速,一切奇聞軼事一手在握;城市的生活步調十分倉促,一切輕松悠閑皆要放下。矗立於街上的高聳大廈,不禁令人懷疑這到底是多少工人的血汗?一階一階是前人的努力,一層一層使我們能前瞻更遠的未來。從上俯瞰,人們成可愛玲瓏的小偶;房厝則是童年的回憶─積木。街上林立的市坊,讓生活更方便;及時的訊息,提升人民的認知。如果能居住在這里不是很好嗎?但我並不這么認為……。
走入了鄉村的美好,徐徐吹來的微風,吐露著朴實的芳香。百花爭妍,綠草相襯,甚至讓我想偷偷擷取這片美麗。清新的芬多精悄悄竄入身體,猶如重生一般,心靈的浮躁、煩惱都拋至九霄雲外。走進古早的柑仔店,就像坐上小叮當的時光機,時光倒退至那彌漫人情味的時代,即使我沒經歷過,這樣的感覺卻身歷其境。老婦的熱情問候,讓我心中有股暖流通過。到了晚上更是讓我驚嘆,沒有了光害、噪音。星星的數量數都數不清,卻又觸手可及,即便在這種環境下數星星,也沒有人會嘲笑我的愚笨。因為大自然的美景就是會讓人愛不釋手!
猶記得,前幾年前往基隆一個小漁村,我的刻板印象就是許多的港埠。直到我遇見了它─忘憂谷,才讓我認識真正鄉村美景!背山面海的忘憂谷,走在裡面,可以看到山又可以看到海的雙重享受,既特別又興奮。海的壯麗威嚴使我震懾;山的安靜神秘使我沉靜;村民的熱情朴實讓我輕松。看著腳邊小花,感覺自己巨大無比,望著波濤洶涌的海浪,卻又感覺自己如此渺小,這種感覺或許旁人無法想像,但當下我覺得真是微妙!而我的心情也因此沉澱下來,「忘憂」一詞實至名歸。
或許鄉村的生活品質不是頂好,但再多的富貴、錢財、方便都無法換取這一點點小幸福,像:如詩如畫的美景、熱情純朴的鄉民、輕松悠閑的生活……等。是多麼令人渴望的!現在許多人都棲身於城市叢林,既繁忙又庸碌,何不在鄉村中,尋求小小的幸福呢?
㈨ 作文 城市生活優點,農村生活缺點(800字)
農村與城市
如果真要認真把農村與城市來做比較,其實我會選擇城市,我不想欺騙自己,選擇城市也並不代表不喜歡農村,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長處,只不過目前覺得城市比農村好,但等老了我一定會覺得農村是最好的!
我老家是在農村,所以整個童年都是在農村度過,農村的空氣好,自由,早晨能第一時間閱覽天邊初道晨曦,農村的早晨是隨著家禽的叫聲來臨,昨日一天的勞累讓身子很疲倦,晚上睡得特別香,早晨聽一聲家禽洪亮的叫聲,整個人就來精神,起來後也不用像住在城市裡的都市人那般,洗洗擦擦搞半天,早餐也不會像他們那麼講究,把鍋駕在爐子上,然後去遠處的地里勞動,等太陽升到照亮大地每個角落時,農民們就會扛起鋤具回家。走在田耕上,冰涼的露水滴在腳上感覺特舒服,不緊不慢的走著,離家不遠就能聞到隨風飄溢出來的飯香。
春天,農村景色最美,野花野草無處可見,一望無際的田野像一副美麗的水彩畫,綠油油的麥子走過寒冷的冬季,頑強地牢牢抓住土壤,肥壯成長。農民看著莊稼長得好時,那心裡別提有多高興!春天,雨水特別多,農村的雨水很潔凈,空氣中灰塵很少。雨後的空氣更清新,還能嗅到濕潤的籬笆的味道。
住在城市裡對大自然四季的變化就領悟得少,沒法親密與大自然接觸,說直白些根本沒有多餘時間來欣賞,城市喧囂,競爭力強,能激發人內心的沉靜,使生命有更多的動力。
城市比農村的風俗習慣差別也很大,吃、穿、住都講究,城市人比農村人有心眼,所以富有,農村人朴實、不拘小節,生活自由安心,時間都是自己的,每天把田裡活處理好就可以,而城市裡的工作者佔有欲很強,不像朴實的農民那麼容易滿足。生活在城市裡的人每天都緊緊張張,做生意的商人每天都得承受很大的壓力,那些物質東西都很虛渺,說不準一夜之間就會破產,一無所有。
喜歡安靜、很容易滿足的人就願平淡過一生,喜歡追求轟轟烈烈、富裕的生活的人就愛在繁華中打拚,生活有很多種,富裕的生活也是生活,貧窮的生活也是生活,忙碌也好,悠閑也好,都是生活,都是人生。
城市繁華,農村樸素,每個地方都有他的好處,選擇哪個都會失都會得。農村離不開城市,城市離不開農村,相互連接的,農村出售糧食來換取金錢,城市生產生活用品來換取食物。
㈩ 描寫個人對城市看法的作文 800字
最近,「80後民工」,炮轟他心裡的「城裡人」1《堅決不娶城市女》、2《做市民不如做農民》、3《農村學生千萬別讀大學》、4《農村人比城市人對妻子更好》萬小刀的「城鄉觀」城市壓力大、房價高,還有各種流行病;在農村咱想游山就游山,想玩水就去河邊去水庫。萬小刀在博客上對他眼中的城市有一番諷刺:「城市環境污染嚴重,再加上生存壓力大,物價高漲特別是房價高,在城裡一旦失業可就夠慘了。還有各種流行病。」城市生活簡直一無是處。在他眼中,農村則有很多好處:「農村是一個大家庭一般,熱鬧。不像城裡住對門都相互不認識。在農村壓力小,沒有那麼多的煩心事,再說怎麼著也餓不到。在農村咱想游山就去游山,想玩水就去河邊去水庫。」話語之間,表現出對都市生活的強烈不滿,塑造出一個存在於他心底的理想化的詩意鄉村,毫不掩飾他對城市冷漠的厭惡。萬小刀承認他之所以如此激烈地反擊,是因為自己遇到過一些鄙視「農村」的人。萬小刀的「成才觀」農村學生千萬別念大學:畢業幾年還一直在還債,大學生工資很多還不如俺農民工呢。稱自己「上了一年半載大學,就從裡面撤了出來」。他奉勸農民子弟不要浪費時間,讀什麼二類以下的普通大學。他開出理由包括:擴招後的大學已不再純潔;大學教育本身存在太多的問題;就業形勢嚴峻。在前幾條的基礎上,農村學生再繳上高昂的學費,就更雪上加霜了。他寫道:「畢業幾年,還一直在還債,大學生工資很多還不如俺農民工呢。再拿俺周圍幾個村裡的沒讀大學的伙計來做個對比。他們大多數在工地打工,還有的出國打工了,在國內一年有幾萬元,在國外,一年至少也有七八萬元。就算在南方工廠里,很多沒賺到錢,也有不少混得不錯,因為混的時間長,有工作經驗,有的還混成了部門主管經理。大學畢業去南方工廠,頂多做個老總助理,或者做個小文員,工資沒有生產一線的管理層高。所以,現在俺村裡,沒讀大學的家裡都建了新房娶了媳婦,還有的孩子都會跑了。而讀了大學的,都漂在城市,無法在城市立足也無顏見江東父老。」萬小刀認為,相比之下,農村的前景更好,農村現在正需要一批生力軍,有高中文化就可以在農村大展身手了,搞點特色產業。回鄉發展,也緩解了城市的就業壓力。也算給咱國家盡了一份力了。萬小刀的「婚戀觀」城市女大多數嬌生慣養,農村老公得為她們洗衣做飯、端茶倒水、唯命是從。萬小刀的系列博文中引起網友熱議的網文是《堅決不娶城市女》一文。在文中他給出了堅決不會娶城市女孩為妻的五個理由:一、我是農村人。二、城市女大多數嬌生慣養,農村老公得為她們洗衣做飯、端茶倒水、唯命是從。三、城市女和農民的審美觀有太大差別。四、城市女的家人不同意,人家認為把女兒嫁給你是往火坑裡推。五、農村女孩子比城市女更好,城市女孩品質被環境污染了。在萬小刀看來,如果跟城市女孩結婚,在家庭生活中也會是一種不平等的關系。城市女會騎在農村男人的頭上。網友:萬小刀的言論太片面激烈的文章在網上引起很大爭議,很多網友並不贊同他的言論。網友認為,萬小刀有自卑心理,而他的「成才觀」更是片面,忽視了知識對技術進步的影響。以我以及我那幫農村來的兄弟這些年來在城市裡混日子的親身體會,過去城市人對農村人確實有比較大的看法,城裡人看不慣農村人在公共場所那些不文明不道德的行為。當然,城市人中也有不文明不道德的行為,他們也會挨別人的罵,這很正常,根本不分農村人和城市人。我們大家都明白,不論是個人還是一個團體、國家,要得到別人的認可和尊重,不是靠一味地去指責別人就可以了,相反的,這恰恰讓別人更加排斥你抵制你。也許鄙人說到這,萬某會說,咱各走各的路,讓你趾高氣揚去。如若這樣,那農村人你還來到城市干嗎?窩在你那山溝溝里不就行了嗎?和平年代需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而不是憑著自己的性子「動刀動槍」,那是一種流氓行為,以這種方式處世的人永遠得不到別人的尊重。不少社會心理研究者呼籲公眾關注這些「80後」農民工所面臨的心理沖突和壓力。年輕的他們面對生存壓力處在封閉孤獨的境地,面對社會的歧視性眼光更敏感、更容易不滿和憤恨。極度的排斥最終會引起沖突與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