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素材題目 > 關於發現的作文素材

關於發現的作文素材

發布時間:2021-01-14 08:35:04

① 收集作文素材(有關無意間的發現的文章)

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和牛頓的綜合

--------------------------------------------------------------------------------

1687年,牛頓發表了《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這部巨著總結了力學的研究成果,標志了經典力學體系初步建立。這是物理學史上第一次大綜合,是天文學、數學和力學歷史發展的產物,也是牛頓創造性研究的結晶。在這一節中我們主要想追溯牛頓作出人類史上如此豐功偉績的淵源和他的創造過程。

牛頓所處的時代背景已如前述,他的生平也已有許多專著作了介紹,在此毋庸贅述。

蘋果的故事

蘋果落地的故事早已膾炙人口。根據牛頓的信件,可以證明在他年輕的時候(1665—1666年)因瘟疫在鄉下居住時,確曾研究過數學和天文學,並思考過引力問題,他寫道:

「在1665年的開始,我發現計算逼近級數的方法,以及把任何冪次的二項式歸結為這樣一個級數的規則。同年5月間,我發現了計算切線的方法,……11月間發現了微分計演算法;第二年的1月發現了顏色的理論,5月開始研究積分計演算法。這一年裡我還開始想到重力是伸向月球的軌道的,同時在發現了如何來估計一個在天球內運動著的天體對天體表面的壓力以後,我還從開普勒關於行星的周期是和行星軌道的中心距離的3/2次方成正比的定律,推出了使行星保持在它們的軌道上的力必定要和它們與它們繞之而運行的中心之間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例。而後把使月球保持在它軌道上所需要的力和地球表面上的重力作了比較,並發現它們近似相等。所有這些發現都是在1665年和1666年的鼠疫年代裡作出來的。」

這封信寫於1714年,二百多年來,人們都是根據這封信以及其他一些文獻資料來說明牛頓的創造經過的。這封信雖然沒有提到蘋果的故事,但是說明至少在《原理》發表22年以前,牛頓就已經開始了引力問題的思考。

人們要問:既然在1665—1666年牛頓就已經推算出了引力的平方反比定律,為什麼遲了二十多年才發表?過去流傳了種種解釋。

有人說,牛頓當時推算的結果由於地球半徑的數據不夠准確誤差過大,出於謹慎等待了20年。

有人說,牛頓的推算只是證明了圓形軌道的運動,而行星的軌跡是橢圓,他當時無法計算,只有等到他本人發明了微積分之後,才能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

也有人說,牛頓觀察蘋果落地的故事也許確有其事,因為牛頓晚年至少向四個人講到這件事,而他當時也確在思考引力問題。他肯定想到要把重力延伸至月球。

還有人說,牛頓1714年的那封信有意歪曲歷史,是故意編造的,同樣,蘋果落地的故事,也是出自牛頓本人和他的親屬的編造,他們大概是出自辯護優先權的需要。

長期以來,(牛頓的《原理》已經發表整整三百年了),有關牛頓的著作甚少。牛頓的手稿一直被擱置一邊,既未得到研究,也未公開發表,直到近幾十年,對牛頓的研究才活躍起來,牛頓的書信和手稿陸續整理出版,研究牛頓的書刊不斷問世,出現了好幾位以研究牛頓聞名於世的科學史專家以及他們的學派。他們對過去的一些誤傳進行了考證,對《原理》一書的背景作了系統的研究,對牛頓的生平和創造經過進行了分析。現在我們可以更全面地、更正確地也更深刻地闡述牛頓的工作了,這里僅就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經過作些介紹,讀者也許會發現,這一經過要比蘋果落地的故事更富有戲劇性。

牛頓的早期研究

牛頓在大學學習期間,接觸到亞里士多德的局部運動理論,後來,又讀到伽利略和笛卡兒的著作,受他們的影響,開始了動力學的研究。開普勒和布里阿德(I. Bullias, 1605—1694)的天文學工作啟示了他對天文學的興趣,使他產生了證明布里阿德的引力平方反比關系的想法,布里阿德曾在1645年提出一個著名假設,從太陽發出的力,應與距太陽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例;而開普勒則猜想太陽與行星之間靠磁力作用。1664年上半年,牛頓擺脫了亞里士多德的影響,轉而接受伽利略重視實驗和數學的觀念。笛卡兒關於尋求「自然的第一原因」的思想,也大大激勵了牛頓。慣性定律、碰撞規律和動量守恆、以及圓周運動的解析,就是直接從笛卡兒的著作中學習到的成果。

在牛頓的手稿中,令人特別感興趣的,是他在1665—1666年寫在筆記本上未發表的論文。在這些手稿中,提到了幾乎全部力學的基礎概念和定律,對速度給出了定義,對力的概念作了明確的說明,實際上已形成了後來正式發表的理論框架。他還用獨特的方式推導了離心力公式。

離心力公式是推導引力平方反比定律的必由之路。惠更斯(Christian Huygens, 1629—1695)到 1673年才發表離心力公式。牛頓在1665年就用上這個公式,肯定是他自己獨立作出的成果。然而問題在於,他這時是從什麼角度來認識離心力的呢?

下面讓我們根據他未發表的手稿來追溯他推導離心力公式的思路吧

1.牛頓在分析圓周運動和推求離心力時,考慮有一小球在空心的球面上運動,如圖1-4。這個物體必受一指向中心n的力作用。他先考慮半個圓周,物體受力可以用一內接正方形的兩條邊來求,牛頓用下式表示:

推廣一步,得

再推廣到任意的規則多邊形,得

於是他寫道:「如果物體被無限多邊的外接等邊多邊形的邊(也即圓本身)反彈,所有反彈的力之比等於所有各邊對半徑之比。」

用現代述語就是:離(向)心力對時間的積分與動量之比等於2π。結果是正確的,但是含意模糊,沒有直接求得離心力。這就是牛頓初次推導離心力的嘗試。

2.接著,牛頓又通過圓周運動和單擺運動比較「離心力」和重力。

他用圖1-5表示圓周運動和單擺運動。c沿圓周Cgef運動,b沿擺長ab=ad的圓弧擺動,d為圓cgef的中心,牛頓寫出下列關系:

「ad∶dc=重力∶中心d施於c的力。」

3.在1665年另一份手稿上,牛頓寫下了如下關系:

「一個物體在等於某一圓周運動的離心力作用下沿直線運動,該圓周半徑為R,則當圓周運動走過距離為R時,物體沿直線走過的距離為

這個關系正是離心力公式的特殊形式,請看:

與牛頓給出的結果一致,不過當時牛頓並沒有給出導致上述關系的證明。

4.在1669年的手稿中,終於找到了牛頓推導離心力公式的方法,他採用圖1-6並說明如下:

「當沿圓周AD,從物體A的中心朝向D的力具有如下大小:在相當於AD這段時間內,物體離開圓周有一段距離,這段距離相當於沿切線不受力自由行走的距離。

「假定這個力以重力方式沿直線作用,它就會使物體走過的距離與時間的平方成正比。為了求得在轉一周ADEA的期間走過的距離,我們來找一線段,這個線段與BD之比正好等於周長ADEA的平方與AD的平方之比。」

牛頓在手稿中給出答案,這個距離「等於19.7392半徑。」

正好等於19.7392R,可見牛頓推證的關系就是d=27π2R。

以上的資料說明了什麼呢?

(1)證實牛頓在1665年已經掌握離心力公式,因此他從圓周運動推出平方反比關系是完全可能的;

(2)但是他推導離心力的思路非常獨特,他根據的是笛卡兒的碰撞理論和伽利略的時間平方關系,加上他自己高明的數學才能,得到的是物理意義含混不清的數學關系,可見,他當時沒有明確圓周運動的力學特徵;

(3)牛頓當時還沒有認識到引力的普遍性。

牛頓再次研究天體問題

1679年,這時牛頓已經將力學問題擱置了十幾年,在這期間,他創立了微積分,這一數學工具使他有可能更深入地探討力學問題。

這年年底,牛頓意外地收到了胡克的一封來信,詢問地球表面上落體的路徑,牛頓在回信中錯誤地把這個軌跡看成是終止於地心的螺旋線。經胡克指出,牛頓承認了錯誤。但在回答胡克第二封信時又出了錯,他推證了一種軌道,是在重力等於常數的情況下作出的。胡克於是再次復信,指出錯誤,說他自己認為重力是按距離的平方成反比變化的。這些信成了後來胡克爭辯發現權的依據。牛頓則認為自己早已從開普勒第三定律推出了平方反比關系,認為胡克在信中提出的見解缺乏堅實的基礎,所以一直拒絕承認胡克的功績。

其實,胡克的提示對牛頓是重要的,胡克第一個正確地論述了圓周運動,建立了完整的概念。他把圓周運動看成是不平衡狀態,認為有某種力持續地作用於作圓周運動的物體,破壞它的直線運動,使之保持閉合路徑。1679—1680年間的通信對牛頓有深刻教益,以後他就採用惠更斯的「向心力」一詞,並在1680年證明橢圓軌道中的物體必受一指向焦點的力,這個力與距焦點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這一工作後來成了《原理》一書的奠基石之一。

橢圓軌道的平方反比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還不是一回事。到這個時候,牛頓仍沒有認識到萬有引力。有一事例可資證明:1680年11月有一顆大彗星拂曉前出現在東方天空,朝太陽方向運動,直至消失;兩個星期後,又有一顆大彗星在日落後出現在西方天空,遠離太陽而去。英國皇家天文學家佛蘭斯特(J.Flamsteed)堅持說,這兩顆彗星其實是同一顆,在太陽近旁方向大約改變了180°。不過他是用一種幻想式的物理學來處理這個問題,把太陽和彗星之間的作用看成是磁極之間的磁力,說先是太陽吸引彗星的一極,而後又排斥另一極。牛頓對那些彗星也觀察得非常細致,親自作了觀測記錄。有趣的是,他竟主張這是兩顆不同的彗星。於是在牛頓和佛蘭斯特之間進行了多次通信,這些信件說明牛頓還沒有樹立萬有引力的觀念,因此沒有把自己的理論應用到彗星上去。他那時也和其他物理學家一樣,把平方反比定律看成是只有太陽系才遵守,而彗星不屬於太陽系,也就不受這一定律的管轄。

《原理》的三步曲

由於惠更斯在1673年提出了離心力公式,不止一個人先後從開普勒第三定律推出了平方反比定律,其中有哈雷(Edmond Hal-ley)和雷恩(Christopher Wren)。在一次聚會中,哈雷、雷恩和胡克談論到在平方反比的力場中物體的軌跡形狀。當時胡克曾聲稱,可以用平方反比關系證明一切天體的運動規律,雷恩懷疑胡克的說法,提出如果有誰能在2個月給出證明,他願出40先令作為獎勵。胡克堅持說他確能證明,只是不願先公布,為的是想看看有誰能解決,到那時再與之較量。

於是哈雷就在1684年8月專程去劍橋訪問了牛頓,向牛頓征詢關於平方反比定律的軌跡問題,對此牛頓立刻回答說:軌跡應是橢圓。哈雷問他:您怎樣知道的?牛頓答:我作過計算。哈雷希望看到計算內容,牛頓怕再象上次那樣出錯,就故意假裝找不到。不過,他還是按哈雷的要求重新作了計算,並將證明寄給了哈雷。於是,哈雷不久就收到了牛頓的一篇9頁長的論文。這篇論文沒有題目,人們通常稱之為《論運動》(De motu)。這就是《原理》一書的前身,也可以說是它的第一階段。牛頓在這篇論文中討論了在中心吸引力的作用下物體運動軌跡的理論,由此導出了開普勒的三個定律。但是還有兩個關鍵問題沒有解決,一個是對慣性定律的認識,牛頓在《論運動》一文中,仍然停留在固有力(inherent force)和強迫力(imPressed force)這樣兩個基本概念上。物體內部的「固有力」,使物體維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作勻速直線運動,而外加的強迫力則使物體改變運動狀態。他甚至還用平行四邊形法則把這兩個力合成一個力,並認為整個動力學就建立在這兩個力的相互作用上。這說明牛頓的理論中還包括有錯誤的概念。一個「力」以mv量度,一個力以ma量度,它們怎樣能合成為一個力?這是與慣性定律背道而馳的。

第二個問題是吸引的本質,在《論運動》一文中,牛頓仍稱吸力為重力,沒有認識到吸力的普遍性,更找不到萬有引力的名稱。

然而牛頓並沒有就此止步。在他交出《論運動》一文之際,更深入的思考使他著手寫第二篇論文,這一篇比前一篇文章長10倍,由兩部分組成,取名為《論物體的運動》(De motucorporum),他用了八九個月寫成,並作為講義交給劍橋大學圖書館,這是《原理》的第二階段。牛頓在這篇論文中解決了慣性問題,他承認圓周運動是一勻加速運動,與勻加速直線運動是對應的;有了慣性定律,其它問題就迎刃而解。另一個主要進展是對引力的認識。在《論物體的運動》中,他證明了均勻球體吸引球外每個物體,吸引力都與球的質量直接成正比,與從球心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提出可以把均勻球體看成是質量集中在球心;吸引力是相互的;並且通過三體問題的運算,證明開普勒定律的正確性。他把重力擴展到行星運動,明確了引力的普遍性。

《論物體的運動》第二部分,後來以附錄的形式收集在《原理》一書中,題名《論世界體系》,在裡面突出地闡述了萬有引力的思想,他用一張圖(如圖1-7)說明了行星在向心力的作用下為什麼保持軌道運行,並比較了拋體運動和星球運動,他寫道:

「由於向心力行星會保持於某一軌道,如果我們考慮拋體運動,這一點就很容易理解:一塊石頭投出,由於自身重量的壓力,被迫離開直線路徑,如果單有初始投擲,理應按直線運動,而這時卻在空氣中描出了曲線,最終落在地面;投擲的速度越大,它在落地前走得越遠。於是我們可以假設當速度增到如此之大,在落地前描出一條1、2、5、10、100、1000英里長的弧線,直到最後超出了地球的限度,進入空間永不觸及地球。」

這一思想在1687年出版的《原理》提得更為明確,牛頓終於領悟了萬有引力的真諦,把地面上的力學和天上的力學統一在一起,形成了以三大運動定律為基礎的力學體系。

牛頓在研究萬有引力的同時,還對自然界其他的力感興趣。他把當時已知的三種力——重力、磁力和電力放在一起考慮,認為都是在可感覺的距離內作用的力,他稱之為長程力(long-rangeforce)。他企圖找到另外兩種力的規律,但都未能如願。磁力實驗的結果不夠精確。他在《原理》的第三篇中寫道:

「重力與磁力的性質不同。……磁力不與所吸引的物質的量成比例。……就其與距離的關系,並不是隨距離的平方而是隨其三次方減小。這是我用粗略的試驗所測的結果。」

至於電力,他也做過實驗,但帶電的紙片運動太不規則,很難顯示電力的性質。

在長程力之外,他認為還有另一種力,叫短程力(short-rangeforce)。他在做光學實驗時,就想找到光和物質之間的作用力(短程力)的規律,沒有實現。他甚至認為還有一些其他的短程力,相當於諸如聚合、發酵等現象。

牛頓站在巨人的肩上

牛頓一封給胡克的信中寫道:「如果我看得更遠那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上。」他這里指的是胡克和笛卡兒,當然不言而喻也包括了他多次提到的伽利略、開普勒和哥白尼。其實他完成的綜合工作是基於從中世紀以來世世代代從事科學研究的前人的累累成果,我們可以列一個表來說明牛頓和前人的關系:

牛頓善於繼承前人的成果,這是和他的奮發好學、勤於思考分不開的。有人問牛頓是怎樣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他回答說:「靠不停的思考(By thinking on it continually)。」他思考時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據回憶,當年他住在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大門口附近。在哈雷訪問過他之後的數月里,他這個怪人引起很多人的驚異。例如:他想去大廳吃飯,卻轉錯了彎,走到大街上,忘了為什麼要出來,於是又返回居室;在大廳里蓬頭散發,衣著不整,坐在那裡走神,菜飯放在桌前,也不知道吃。學院同事往往在校園散步時看到砂礫地面上有奇怪圖形,誰也不懂,繞道而行。牛頓在全身心地思考天體問題。

也許有人認為牛頓是幸運的,他所處的時代,「滿地」都有珍寶可拾,到處都是未開發的處女地,和我們現在不一樣。但是,我們要學的是他的精神,切不可以把他當聖人,以為他是單憑靈感和天才做出豐功偉績來的。他追求真理的征途還未完結,也永遠不會完結。請讀他的遺言.

「我不知道世人對我是怎樣看法,但是在我看來,我不過象一個在海濱玩耍的孩子,為時而發現一塊比平常光滑的石子或美麗的貝殼而感到高興;但那浩瀚的真理之海洋,卻還在我的面前末曾發現呢?」

② 以發現為題寫一篇作文有哪些素材

話題]
現實生活中,人人嚮往「發現」,渴望「發現」。在「發現」中人類披荊斬棘,苦苦探索,在「發現」中人類告別愚昧,走向文明。因為「發現」與「未發現」,人類社會才波瀾起伏,人類生活才充滿喜怒哀樂。「發現」是人類社會一個永恆的主題。學會「發現」,善於「發現」,是我們青少年必備的素質。
請以「發現」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可以闡述道理,抒發感想,編寫故事,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於800字。
[導寫]
本題至少有以下幾種寫法:1、就發現本身的作用與魅力發表議論。2、寫成哲理性散文,闡述生活中處處有美,要善於發現,就得有一雙慧眼。3、寫一篇表達自己人生感悟的散文。比如「我」本來很自卑,一個偶然的事件,使「我」發現了自己身上的潛力。在生活中,「我」要不斷地對自己說:「我能行!」4、編寫小小說,比如寫主人公發現,人不能只是為自己活著,如果不能幫助他人,自己的生活是沒有多大意義的,於是他做出了極其感人的舉動5、談「我」從社會生活中獲得的值得思考與探究的發現。比如發現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發現一些人道德修養的欠缺,發現中國入世對策研究的深入與不足……
參考擬題:1、我發現枕頭里有個世界2、我發現棋如人生3、我發現夕陽如此之美。
[佳作]
發 現
江蘇省太倉高級中學 景如畫
現代人腳步匆忙,只顧抬頭往前走,常常忘了留意身邊細小的事物。不單是上班族,連我們這些學生也忙得不可開交,升學的壓力,繁重的作業,讓我們無暇顧及路邊楊柳的新芽吐露或鄰家小孩的成長。我一直害怕,等到我們哪天空了,會不會連發現的能力都喪失了呢?還好我現在還有,但即使有所發現,我還是以為自己發現得太少,也太淺了。

父親的頭發很油,但他很忙,沒時間去理發店洗頭,所以只能由母親代勞。我一直很奇怪,為什麼父親不像他教育我的一樣自己的事自己做呢?當我問他時,他居然說:「我不會自己洗。」我是絕對不會相信的,一個中學的校長竟不會自己洗頭,講出去誰會信吶。但當我有一次看到母親給父親洗頭的情景後,我就明白其中的原因了。母親溫柔地給父親搓著頭皮,父親面帶微笑,滿臉舒適,兩人有時也交流幾句,但更多的時候是無聲的。我突然發現,原來洗頭是他們交流情感的一種方式啊。在輕輕的搓揉間,他們的感情就得到了極純粹的升華。此後我就再沒問過父親這一個問題了。有一次,母親出去學習了,於是我給父親洗頭。盡管我很小心,但總覺得沒把父親搓洗得舒舒服服的。當我翻動他的頭發時,猛然發現父親的頭發好像比以前稀疏了很多,而且兩鬢的白發再也無法被黑發遮掩了,我忽然間意識到——父親老了,真的老了。

我小時候經常發燒,每一次母親都會放下手頭的活照顧我,給我端水遞葯,讀小說,講故事。當我嘟噥著嘴巴苦,不想吃東西時,母親就會給我買來一大堆甜食,大多是很貴而平日很少吃的。我就很高興地偎依在母親懷里撥著包裝紙細細地咀嚼著,享受著母親的
關懷和生病的「優越」。長大後,我很難得生病了,母親的身體卻不如以前了。工作很忙,還有家裡的活要干,她經常犯累,但從不歇息,直到實在挺不住了,才躺下來休息休息。父親忙著學校里的事,只能由我照顧母親。我受慣了母親的照顧,反過來照顧她,卻很不熟練。那一天,我把燒開的水,買好的葯,連同體溫計一起送進房間時,發現母親已經睡著了。那如同嬰兒般的睡容,原來母親也有啊。我輕手輕腳地放下東西,沒想到還是驚醒了母親。她吃完葯,又躺下,說:「寶寶,給我讀篇文章吧。」我拿起床頭的《讀者》,選了篇挺長的抒情散文念起來。不一會兒,母親又睡著了——她一定是太虛弱了。我繼續朗讀著,我想這種情景也許就和我小時候一樣吧。母親並不是只會照顧別人,只為別人著想,她也需要別人的照顧,別人為她著想啊。從此以後,我盡量不惹她生氣,很溫柔地和她講話,很少耍刁蠻了。

自從一級公路通過小鎮後,交通事故就不斷,傷亡的大多是年紀大、反應又有些遲鈍的老頭老太。有一次聽說外婆他們村路口又出了起事故,當場死亡的是一個騎著三輪車去賣和順豆的六十歲左右的阿婆。我們連忙打聽遭遇不幸的是誰,看是不是親戚或熟識的人。正當這時,外公打電話來了,聲音有點顫抖,聽得出比平日緊張了許多:「女兒,知不知道遇上車禍的是誰啊?」母親說不知道,他更急了:「你媽她也出去賣和順豆了,走得也是那條路,可我打電話回家問,她到現在都沒回去呀。這……這可怎麼辦吶……你說該不會是你媽吧?」母親被他這么一說,倒真害怕起來,她連忙安慰道:「不會的,你放心吧,我這就去問問。」說著便掛上了電話,披上衣服就想出門,正好來了個客人,母親很著急,跟客人說了這事,那人便說,我知道死的是誰。母親的心一下懸了起來。「是你們村××的媽呀。去賣和順豆嘛,卻被車撞了……」
他話還沒說完,母親就沖進屋裡給外公

③ 關於善於發現人才的作文素材

從諸葛亮的悲劇看人才培養的意義
經營企業,靠兩大法寶,一是資金,二是人才,這幾乎是所有企業的共識。權衡二者分量,人才問題當屬第一等要事。
論起人才的價值,怎麼形容都不過分。我們熟知的《三國演義》中劉備有這么一句話,「卧龍鳳雛,得其一便得天下。」可見人才對於一國之興,意義何其重要。治理企業,雖不及治國復雜,但道理一樣,也是人才難得。
但是我們往往又不免疑惑。既然貴為天下治國安邦人才第一、第二的卧龍鳳雛,得其一能得天下,緣何二者兼得的蜀漢竟然仍不免衰亡呢?難不成卧龍鳳雛浪得虛名?
歷史早有公論,諸葛亮雖有治國安邦的才能,有智慧化身的美名,有「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的高度判斷力,有劉皇叔白帝城託孤的高度信任。傾國文武,盡歸調度,但是後來仍然免不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鞠躬盡瘁的後果是「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直至後來,後主阿斗被西晉兵馬所獲,樂不思蜀,一個姜維,鼓掌難鳴,興復漢室,終成美

,「長使英雄淚滿襟」,讓後輩們扼腕嘆息。
歷史給諸葛亮開的這個天大玩笑,證明了諸葛亮的個人悲劇註定了蜀漢的悲劇。這絕不是對諸葛亮個人的不恭,相反,正是因為太多的人把諸葛亮奉為神明,才讓一國之安危系與一人之身,蜀國的悲劇悲就悲在諸葛亮是「一個人在作戰」。
我們能嘲笑曹魏吃敗仗的地方很多,但是有一點我們萬萬不能忘掉,那就是魏晉的人才機製造就了勝利的基礎,即便是黃口小兒也知道曹營裡面「謀士成群,戰將如

」,反觀蜀漢,數得過來的文臣就是諸葛一人,武將稍多,也就是五虎上將,東擋西征,每戰必殺。一旦關張殞命,黃馬老朽,國

必然是亡國一途,僅此而已。
諸葛亮是個曠世奇才,這是公認的常識,但是他最大的失誤就是到死都沒有放下權來,事必躬親,對任何人都不放

,當然也就不可能培養出跟自己等同價值的人才來,而且他最大的毛病就是一旦對手下產生不信任,即便沒有任何證據,也到死都不放過懲治對方。魏延的反叛,從根本上說,就是諸葛亮一手炮製的傑作。
跟曹操相比,諸葛亮雖然是個難道的人才,但是絕對不是個好的領導。曹操雖然口碑不佳,但是他知道如何授權、如何激勵屬下,且其本人也具有文韜武略,不輸孔明太多,而這些,諸葛亮除了自身才能外,能夠跟曹操匹敵的地方實在了了。從這個角度上認識,諸葛亮的失敗也就不難理解了。

④ 善於發現細節作文素材

注重細節成功作文素材1:
小澤征爾是世界著名的交響樂指揮家。在一次世界優秀指揮家大賽的決賽中,他按照評委會給的樂譜指揮演奏,敏銳地發現了不和諧的聲音。起初,他以為是樂隊演奏出了錯誤,就停下來重新演奏,但還是不對。他覺得是樂譜有問題。這時,在場的作曲家和評委會的權威人士堅持說樂譜絕對沒有問題,是他錯了。面對一大批音樂大師和權威人士,他思考再三,最後斬釘截鐵地大聲說:"不!一定是樂譜錯了!"話音剛落,評委席上的評委們立即站起來,報以熱烈的掌聲,祝賀他大賽奪魁。
原來,這是評委們精心設計的"圈套",以此來檢驗指揮家在發現樂譜錯誤並遭到權威人士"否定"的情況下,能否堅持自己的正確主張。前兩位參加決賽的指揮家雖然也發現了錯誤,但終因隨聲附和權威們的意見而被淘汰。小澤征爾卻因充滿自信而摘取了世界指揮家大賽的桂冠。

注重細節成功作文素材2:
愛因斯坦從縱向比較中建立自信 ——和過去的自己做比較來獲得信心
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讀小學的時候,有一次上完勞作課,同學們都交上了自己的作品,惟獨愛因斯坦沒有交,直到第二天,他才送來一隻做得很粗陋的小板凳。老師看了很不滿意說:「我想,世界上不會有比這更壞的小板凳了……」愛因斯坦回答說:「有的。」他不慌不忙地從課桌下面拿出兩只小板凳,舉起左手的小板凳說:「這是我第一次做的。」又舉起右手的小板凳說:「這是我第二次做的……剛才交的是我第三次做的。雖然不能使人滿意,但總比這兩只強一些。」愛因斯坦的自信就是在縱向比較中樹立起來的。
注重細節成功作文素材3:
20世紀初,徐悲鴻在歐洲留學時,曾碰到一個洋人的尋釁。那個洋人說:「中國人愚昧無知,生就當亡國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鴻義憤填膺地回答:「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國,你代表你的國家,等學習結業時,看到底誰是人才,誰是蠢材!」一年之後,徐悲鴻的油畫就受到法國藝術家的好評,此後數次競賽,他都得了第一,他的個人畫展,轟動了整個巴黎美術界。這樣令人驚嘆的成就,是那個洋人遠遠不能及的。
注重細節成功作文素材4:
居里夫人和鐳 ——有信心,才能克服眼前困難,看到光明前景
居里夫人為了提取純鐳,以便測定鐳的原子量,向科學證實鐳的存在,曾終日穿著沾滿灰塵和污漬的工作服,在極其簡陋的棚屋裡,用和她差不多一般高的鐵條攪動冶鍋,從堆積如山的瀝青礦的廢渣中尋覓鐳的蹤跡。條件極其艱苦,但她心裡卻充滿自信。
她對友人說:「我們應該有恆心,尤其要有自信心!我們必須相信我們的天賦是用來做某種事情的,無論代價多大,這種事情必須做到。」她終於獲得了成功。
注重細節成功作文素材5:
一家大公司招聘新人,已經淘汰了好幾批參加面試的人選。這時無論是面試者還是被面試者都感到了幾分緊張:如果今天再不能選出合格的人選,那公司的許多工作就要受到影響;對被面試者來說,如果能進入這家全國知名企業工作,那自己今後的事業發展將不可估量。
這時一位年輕人走進了面試辦公室。他在門口看到一張小紙片,出於習慣,年輕人彎下腰撿起紙片並順手把它扔到了垃圾筒。面試過後,主持面試的該公司總裁叫這位年輕人留下來,他告訴年輕人可以馬上到公司參加培訓,等培訓合格後就可以正式上班了。年輕人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因為他知道在這次招聘過程中進入面試這一關的都是精英,而且據他觀察,其中有不少人的能力水平都在他之上。總裁聽到年輕人提出的疑惑,笑著答道:「這正是我找你談話的原因,你的能力水平確實不是所有應聘者中最好的,但是,只有你在面試時通過了一項最關鍵的考驗———門口的那張小紙片是我故意叫人放在那裡的。」
那些與年輕人一同去參加應聘的人才,並非沒有看到門口那張雖然不大但卻明顯的紙片。對於他們來說撿起地上的小紙片同樣只是彎一下腰那麼簡單,但是他們卻認為如此瑣碎的事情不值得一做,所以他們就錯過了進入那家大公司的機會,實際上他們因此而錯過的重要機會絕不僅僅是這一次。
而那年輕人就是美國汽車工業之父———亨利·福特。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當初那位總裁的獨到眼光。
注重細節成功作文素材6: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發表以後,有人曾創造了一本《百人駁相對論》,網羅了一批所謂名流對這一理論進行聲勢浩大的反駁。可是愛因斯坦自信自己的理論必然會取得勝利,對反駁不屑一顧,他說:「如果我的理論是錯的,一個反駁就夠了,一百個零加起來還是零。」他堅定了必勝的信念,堅持研究,終於使「相對論」成為 20世紀的偉大理論,舉世矚目。
注重細節成功作文素材7:
英國國王理查二世與里奇伯爵准備決一死戰,決定誰來統治英國。決戰當天,理查派馬夫去准備戰馬,馬夫讓鐵匠給國王的戰馬打掌。鐵匠說:「我早幾天給軍隊的戰馬全部打了馬掌,馬掌和釘子都用光了,要重新打。」馬夫不耐煩地說:「我等不及了,你有什麼就用什麼吧!」於是,鐵匠找來4個舊馬掌和一些釘子。可最後一隻馬掌只打了兩枚釘子,馬夫又等不及了,認為兩枚釘子應該能夠掛住馬掌,就牽走了馬。結果在戰場上,理查的馬掉了一隻馬掌,戰馬失足把理查掀翻在地。理查被裡奇伯爵活捉,他的王國也隨之崩潰。

⑤ 關於發現人才的作文素材

從諸葛亮的悲劇看人才培養的意義
經營企業,靠兩大法寶,一是資金,二是人才,這幾乎是所有企業的共識。權衡二者分量,人才問題當屬第一等要事。
論起人才的價值,怎麼形容都不過分。我們熟知的《三國演義》中劉備有這么一句話,「卧龍鳳雛,得其一便得天下。」可見人才對於一國之興,意義何其重要。治理企業,雖不及治國復雜,但道理一樣,也是人才難得。
但是我們往往又不免疑惑。既然貴為天下治國安邦人才第一、第二的卧龍鳳雛,得其一能得天下,緣何二者兼得的蜀漢竟然仍不免衰亡呢?難不成卧龍鳳雛浪得虛名?
歷史早有公論,諸葛亮雖有治國安邦的才能,有智慧化身的美名,有「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的高度判斷力,有劉皇叔白帝城託孤的高度信任。傾國文武,盡歸調度,但是後來仍然免不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鞠躬盡瘁的後果是「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直至後來,後主阿斗被西晉兵馬所獲,樂不思蜀,一個姜維,鼓掌難鳴,興復漢室,終成美 夢 ,「長使英雄淚滿襟」,讓後輩們扼腕嘆息。
歷史給諸葛亮開的這個天大玩笑,證明了諸葛亮的個人悲劇註定了蜀漢的悲劇。這絕不是對諸葛亮個人的不恭,相反,正是因為太多的人把諸葛亮奉為神明,才讓一國之安危系與一人之身,蜀國的悲劇悲就悲在諸葛亮是「一個人在作戰」。
我們能嘲笑曹魏吃敗仗的地方很多,但是有一點我們萬萬不能忘掉,那就是魏晉的人才機製造就了勝利的基礎,即便是黃口小兒也知道曹營裡面「謀士成群,戰將如 雲 」,反觀蜀漢,數得過來的文臣就是諸葛一人,武將稍多,也就是五虎上將,東擋西征,每戰必殺。一旦關張殞命,黃馬老朽,國 家 必然是亡國一途,僅此而已。
諸葛亮是個曠世奇才,這是公認的常識,但是他最大的失誤就是到死都沒有放下權來,事必躬親,對任何人都不放 心 ,當然也就不可能培養出跟自己等同價值的人才來,而且他最大的毛病就是一旦對手下產生不信任,即便沒有任何證據,也到死都不放過懲治對方。魏延的反叛,從根本上說,就是諸葛亮一手炮製的傑作。
跟曹操相比,諸葛亮雖然是個難道的人才,但是絕對不是個好的領導。曹操雖然口碑不佳,但是他知道如何授權、如何激勵屬下,且其本人也具有文韜武略,不輸孔明太多,而這些,諸葛亮除了自身才能外,能夠跟曹操匹敵的地方實在了了。從這個角度上認識,諸葛亮的失敗也就不難理解了。

⑥ 跪求有關發現的作文素材!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你看,同樣的落木蕭蕭的秋天,有人發出萬物蒼涼的感慨,而魯迅先生的筆下卻是一道亮麗的風景,就連枯黃的秋草也若「銅絲」一般「光澤照人」;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士徘徊在皎月之下,開懷暢飲,吐幾縷豪氣,而李白偏獨有情調地發現了「對影成三人」的意境。
世界是多姿多彩的,生活是豐富多樣的,只要我們留心觀察,用心思考,就會發現怡人的風景、心靈的感動和科學的真理。那麼,你有一雙發現的眼睛嗎?我們如何才能有所發現呢?
其實這個是很美好的,關鍵是我們沒擁有一雙發現的眼睛,那就從現在開始,讓我們練就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來捕捉這個世界的美好,讓這個世界的美傳播的更遠,讓這個世界處處都充滿美麗。
每個人都有優點,我想要成為的人就是那種集很多人優點為一身的人。
比如說張藝謀在這次奧運會上做出的「和」(活字印刷術時的和)「絲綢」(古代絲綢之路)和「濤」(一條船在波濤中航行)表面上看好像是我們中國古代的幾個偉大的成就,然而側面的意思確實「胡錦濤」這位中國國家主席。這件事充分表明了張藝謀他的聰明才智。他是一個很值得我們去學習一個人。
又比如說雷鋒,這位幫助別人不求回報的人,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人民做的,他很小的時候就要幹活,被地主搶了糧食卻還將自己僅有的一點點「存活」拿出來發給那些也被地主搶了糧食的人。他做的每一件事都體現了他有一顆金子般的心。
我們在生活中也應該多發揮自己的特長,盡量地幫助有困難的人,如果經常這么做,你就會離你想像中的人越來越近,總會有那麼一天會實現的;然而光說不做是不行的,如果光說不做,即使你有這個天賦也是不行的,一個人有了優點也要善於發現,就算是一個小優點。比如說我現在就發現自己對什麼事都很好奇,問問題總是要打破砂鍋問到底,這也是一個優點啊!
總而言之,我就是想成為一個有別人優點而沒有別人缺點的人,讓我們朝著自己的目標奔跑吧!

⑦ 我的發現作文素材

我發現了美
美,是尋常的,又是難得的。有時,她會不經意地出現在你面前;有時,她卻需要你用心去捕捉。適逢春天,一切都是那麼美好。大地蘇醒、草木萌發、鳥語花香,去踏青吧。一路上綠草如茵、落英繽紛,連蜜蜂和蝴蝶都出來活動活動筋骨了。一陣陣微微的春風吹來,路邊的小草小花都隨之輕輕地舞蹈,在微風中嬉笑歡歌。我不禁一顫,是什麼觸動了我?
是美。
我發現了美。她不一定是那樣耀眼醒目,也未必非常奢侈豪華,其實她通常表現為一種樸素與平凡,需要你用心靈去體會。比如,這星星點點的小草小花頑強度過嚴冬,終於挺進了風和日麗的春天,點綴著這個美麗的世界。雖然它們沒有牡丹、杜鵑般引人注目,但它們一樣有著追求陽光、散發生機的平凡、樸素的生命。這是生命之美,也是一種精神之美。我發現了蘊含於普通平凡之中的生命之美和精神之美。
生命、精神,不僅僅屬於那些花草,更是人類的根本。人,應有良知,有責任感,應該懂得如何去珍惜生命,讓一生中充滿了情趣,讓一生過得豐盈、充實。其實這種人也如小草小花般無處不在,可能有些已成為參天大樹、棟梁之材,已有偉大成就,而大多數依然默默無聞。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他們一直都在努力,一直都在奉獻著自己的力量。面對艱難險阻,他們努力探求生命的意義,體現出永不放棄的精神力量。這也不是美嗎?
美是極豐富的,在我的心目中生命之美和精神之美是美中之美。在春天的微風中我發現了她,也深刻感悟到了她的力量。

「留心處處皆學問。」生活中無處沒有知識,只要你細心觀察,善於發現,便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有一次,我畫了一幅水墨畫後,因太累了,所以忘了洗調色盤。後來,調色盤里的顏料已經凝固了,我只好拿去洗。媽媽說:「你倒些熱水,很快就會洗干凈。」果然,好洗多了,又快又干凈。可我那好奇心又上來了:為什麼放在熱水裡比冷水裡洗得容易呢?難道是溶化快嗎?我想,還是讓實驗來說話吧。因為,我堅信:觀察﹢實踐﹦成功。

我拿來兩個玻璃杯,分別倒進冷水和熱水。我又找來兩小瓶墨汁,同時倒進兩個玻璃杯里。只見熱水杯里的墨汁迅速散開,水開始變黑,漸漸的杯里已全是黑色。而冷水杯里卻不一樣,只是慢慢散開一條條黑絲帶,等了好久杯里的水才稍稍變黑。

實驗跟我估計的差不多。這是為什麼呢? 我上網一查,原來是水分子在搗蛋。冷水中,水分子運動速度十分緩慢;在熱水中,水分子運動的速度是在冷水中的好幾倍呢!

今天,我又增長知識了,我發現拖把上長蘑菇了。想知道怎麼回事嗎?聽我慢慢給你說。
星期天,我們早早地開飯了,我去衛生間洗手時,不經意地往放在牆角的拖把上瞟了一眼,我看到拖把和布條中間有幾個小圓球。我把手擦乾,蹲在拖把旁仔細觀察,我用手撥了一下它,小圓球下面還有一根莖,我仔細一看,原來是蘑菇。我走出衛生間,向爸爸媽媽宣布這個消息:「我們家的拖布上長蘑菇了。」爸爸說:「很常見,都長了好幾回了。只是你沒看見。」媽媽說:「你別光說,你知道拖把上為什麼會長蘑菇嗎?」我想了想說:「可能是因為蘑菇是由一種微生物長成的,而這種微生物在適當的條件下就會長成蘑菇。拖把經常潮濕,又放在衛生間陰暗的角落,木棍底部又有些腐爛,滿足微生物生長條件,所以拖布上就會長蘑菇了。」我用期待的目光望著媽媽問:「對嗎?」媽媽說:「你自己查查書吧!」我查了查書,證實了我的話,還增長了不少知識。
我非常高興,因為我懂得了這個道理。其實科學就在你身邊,只要你肯仔細觀察,就會有發現。

⑧ 關於「發現」的議論文素材

這幾個都是發現著名定律或者現象的科學家,但是他們對於自己的發現卻並不驕傲,說明發現是無止境的。

古希臘的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不但才華橫溢著作等身,而且廣招門生獎掖後進,運用著名的啟發談話啟迪青年智慧。每當人們贊嘆他的學識淵博,智慧超群的時候,他總謙遜地說:「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無知。」
被人們稱頌為「力學之父」的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在熱學上,他確定了冷卻定律。在數學上,他提出了「流數法」,建立了二項定理和萊布尼茲幾乎同時創立了微積分學,開辟了數學上的一個新紀元。他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偉大科學家,然而他非常謙遜。對於自己的成功,他謙虛地說:「如果我見的比笛卡爾要遠一點,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緣故。」他還對人說:「我只像一個海濱玩耍的小孩子,有時很高興地拾著一顆光滑美麗的石子兒,真理的大海還是沒有發現。」
揚名於世的音樂大師貝多芬,謙虛地說自己「只學會了幾個音符」。
科學巨匠愛因斯坦說自己「真像小孩一樣的幼稚」。
法國化學家安德烈取得了化學成就時,他對慕基人之一。他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歐文斯學院專門為他設立了有機化學的新教授職位,格拉斯大學選他為名譽博士,這許多榮譽絲毫沒有改變他的謙虛為人。肖萊馬逝世後,恩格斯在悼文中稱他:「是世界上最謙虛的人。」

閱讀全文

與關於發現的作文素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