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個人與集體的作文 700字 急
會不會有一種痛,你我一起經歷過;會不會有一種愛,你我一起感受過;會不會有一種倔,你我一起挑戰過,只是不記得了呢!
會不會……
會不會我們天各一方,卻同時回憶著曾經一樣的畫面。
如果你們不記得了,但我記得,真的記得。我們曾經用狂言狂行,把老師氣哭,那一幕落下的寒淚,掉在心上很酸很痛;我們曾經愚人節,用粉筆灰去戲弄同學,那個滿面白塵的他,印在心上很樂很羞;我們曾經氣士潰敗,把那一份份卷子糟蹋,那鮮紅的分數刺傷了父母和老師的心,很悲很苦。
嘿!這就是我們的調皮。
如果你們不記得了,但我記得,真的記得。每年一次的運動會上的拔河比賽,那群落寞的背影,我們用盡了力,漲紅了臉,擦傷了手,在一次一次鼓勵中,漸漸贏回了勝勢,卻不能讓強大的對手給我們一絲欣慰。當那雙紅線不再偏向我們,我們喪氣哭了,感嘆不公,為什麼又是敗者?只不過難過的我們圍在一起,用響亮的誓言激勵我們「來年,我們一定行」,然後又一陣爽朗的笑,笑的如剛開的百合一樣天真。
嘿,這就是我們的努力。
如果你們不記得了,但我記得,真的記得。那天我們輪流簽名表達對老師生日的祝福,東倒西歪的字正如老師對我們左右一點的愛。但是愛留不住出國的她,我們感到欣慰卻又難過,我們懇求她,她用眼淚告訴了我們答案,含著淚我們送了一副簽名的愛給她,她走後,我們難過,我們常回憶起她,甚至我們想自己搭成雲梯,呼喊遠方的她。
嘿!這就是我們的留戀。
她走了,不知三個月後我們會不會還在一起?命運的捉弄,結局已經斷定,不過無論我們會在天邊的哪裡,我們時常會回憶起和你想得一樣的畫面-—我們的這個集體!
嘿!我們這個集體。調皮、努力、留戀。倔、痛、愛。是回憶的夜明珠。
『貳』 作文:以個人發展與集體合作為題也一篇800字以上的散文
偶爾的一次,看到螞蟻排著長長的隊伍在搬運一隻蒼蠅,有的在前面用嘴咬著蒼蠅的吸管,用力向前拽,細小的腿一拱一拱的;有的在後邊用頭使勁地往前頂,把脖子一昂一昂的;有的用背馱著蒼蠅的腿,晃悠晃悠的;還有的在來回奔走,搖旗吶喊。它們組成了一支「運糧大軍」,浩浩盪盪地行進著。有些人感到納悶:「這么小的螞蟻竟能搬得動蒼蠅?」有集體觀念的人一定會說:「這就是團隊的力量啊,一隻螞蟻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許多的螞蟻一起用力就很厲害了。」
石河子市第三中學的五年級(3)班就是這樣的團隊,他們不會因為遇到困難而退縮,而是面對困難一起克服它。以前,他們會在課堂上吵吵鬧鬧,會為一些小事而爭吵,會為一些小事而動手打架,會為一些小事而造成友誼破裂……這都是他們不團結所造成的。如今,新班主任趙老師發現了這個問題,語重心長地對他們說:「假如每個人都有一隻筷子,誰都可以把它掰斷,如果每個人都有一把筷子,有誰能夠把它們掰斷呢?試想一下,一個人就是一隻筷子,一個集體就是一把筷子。如果一個集體不團結,損失的只是個人的利益嗎?無論走到哪裡都要記住這樣一句話:『人心齊,泰山移』『眾人拾柴火焰高』團結就是強大的力量。」
「人心齊,泰山移」「眾人拾柴火焰高」等等都說明了團結就是力量。可是怎樣才能團結,或者說什麼才是團結呢?許多人認為:團結是剖腹傾心的信任,團結是肝膽相照的忠誠,團結是齊心協力的奮斗。沒有了信任,團結是沒有根基的大廈,沒有了忠誠,團結是沒有源頭的死水,沒有了奮斗,團結只能是水中的月亮,鏡中的花朵——看得著,摸不著。
信任是團結的基石,沒有了起碼的信任,團結也就無從談起。
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一個人站在桌子上向後倒仰,下邊有十二個人分成兩排,手拉手來接住他。這個時候,桌子上的人和下邊的十二個人以及這十二個人之間都必須有相當的信任,否則,不是上邊的人不敢往下倒,就是下邊的人接不好。令人欣慰的是他們成功了,他們成功的信任對方,成功的接住了倒下來的人,成功的驗證著團結就是力量的規則。
五年級(3)班曾經獲得了許多榮譽,這都是他們付出的汗水,團結可以創造一切。許多許多的石頭堆積起來可以變成一座巨大的高山;許多許多的磚頭壘築起來,可以砌成萬里長城。螞蟻雖小,但許多螞蟻團結在一起,能拖動一根很大的骨頭;一個人的力量雖小,但許多微弱的力量匯合在一起,就能排山倒海,戰勝一切!
一滴晶瑩的水珠雖然美麗,但經不起太陽的曝曬,個人的力量再大,也不能單槍匹馬殺出天下,只有團結才會讓人生之路更平坦,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叄』 以個人與集體"為話題寫一篇八百字的議論文
我與集體
同學們,我們整天在這里刻苦鑽研,題海浮沉,是為了什麼?當然,大多數人會說為了國家,為了長大後干一番事業。可你們想過沒有,無論你是在國家機關中還是在某個公司里工作,你都是生活在一個集體中。我們干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個人孤軍奮戰,在我們身邊有許多同事和朋友,和我們一同共事的。俗話說:兄弟齊心,其利斷金。朋友和同事們互相信任,互相幫助沒有什麼事辦不成的。雷鋒說過:「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乾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我們在茫茫人海中不也是一滴水嗎?我們只有將自己融入到集體中去,才能幹出一番事業來。現在,我們所處的集體就是這個班級,這個校園,我們從小就要為以後打好扎實的基礎,先要學會將自己融入在這個小集體中,以後才能融入到社會這個大集體中去。
但是,要想融入集體,就必須要關心這個集體,熱愛這個集體。我們要融入這個班集體里,就應該主動地方為這個集體做些事情,比如說教室的衛生吧,班上每天都安排有同學值日,由這些值日生負責做好當天的衛生。有的值日生很自覺,做得很好,但有個別的同學卻做的並不是那麼好。這些人想必並不是完全不想做,可能是有要事在身只好草草了事,這種情況是可以理解的。我個人認為這種情況下,可以提前做好教室衛生,不必等到放學後再去做,就不會被時間牽著鼻子到處走。但有的人心裡卻總是有「兩個小人」在爭吵,比如說倒垃圾。看見垃圾桶滿了,值日生開始猶豫了:倒還是不到呢?第一個小人跳了出來,說:「別去了,倒垃圾還要一直跑到一樓,又跑上來。多累啊,不倒也沒關系,不是還有一個值日生嗎?讓他去吧。」這時另一小人跑了出來,反駁那個小人「快去吧,跑兩步累不死的,反正就這么一次,你可是個值日生啊!」值日生一想也對,正要起來時,另一個小人連忙叫起來「別去別去,垃圾桶那麼臟,那個值日生會去的!」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後,最終懶惰戰勝了。兩個值日生望著這桶滿滿的垃圾卻是抱著同樣的想法——還有一個值日生,讓他去吧。這正如一個故事所說的那樣了,老大和老二都要喝水,卻都是想:兄弟會去的,我就不用去了,結果兩人就慢慢地熬著,最後全部渴死了。如果再有這樣的事時,不妨把這兩兄弟當做前輩,來好好思考這樣想的後果。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集體里,為什麼不能為集體做點事情呢?著名教育家謝覺哉曾經說過:「活著,為的是替整體做點事,滴水是有沾潤作用,但滴水必加入河海,才能成為波濤。」我個人很認同這句話,我認為:為集體做了許多事,並不能算是自己吃了個大虧,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將自己融入到集體去,才能作更多貢獻,才能強大。一個人是可以做出有利於人民的事,但終就不多,正如謝覺哉所說的,一滴水是可以滋潤大地,但只有流到大海才可以掀起更大的波濤。一個人只有融入到集體中,才能幫助更多的人,才能轟轟烈烈地干出一番事業,才能實現自身的價值。
同學們,為了我們的將來更美好,讓我們融入到我們這個班集體中來吧!
『肆』 有關個人與集體的政治作文800
個人與集體的政治作文如下:
集體與個人是有著不同的定義,如果我們假定把集體比做「大團體」,而個人比做「小團體」的話,從這兩個「團體」的角度分別來看問題,如處理得當,則兩者相互交溶。反之,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另一種結果。
什麼是「個人」,我們會想?它代表什麼?這種「個人」的泛指到底是好是壞?「個人」顧名思義,是這個團體中的一份子,也就是說,不管你做得如何,對這個團體的來講會關繫到它的榮耀或恥辱。不管你對「某件事」的看法如何,它只代表你個人的想法和意見。
那相對而言,「集體」就比較好理解它的含義了,它代表著不是一個,而是一群。用書本上的話來講:「這是一個由許多人合起來的,有組織的整個」。在這個團體中,講究的不僅是個人的榮耀,因為他還關繫到這個集體。任何「個人」所取得的榮譽,它也是屬於這個團體中的所有人的。大家還必須有團隊的意識,只有這樣,才能為這個集體贏得榮耀。
就拿一個公司來說吧!在這個大集體里,每個員工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才能讓這個集體做得更好。可有些人,對現狀一點也不滿意。他就會慢慢地變成一個「小團體」。這樣的話,這個公司就會變得四分五裂,那該怎麼辦呢?個人的貪婪和不滿,會直接影響到這個集體。如果多想想集體的榮譽,才能使個人融入到集體里去,也不會到將來後悔莫及了。
同樣是一個班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不管是普通的一員,還是班幹部,都有自己的職責需要完成。每個人都要做好自己份內的事。這樣,這個集體就會變得井然有序,每個人雖然忙忙碌碌的,但都會很快樂!如果有個人取代了你的位子,而你又很想幹下去的話,那麼,你必須用腦子好好想一想,為什麼同學們選擇他,而不是我?為什麼老師也信賴他,是不是有什麼地方做錯了?想到了就要及時改正。想不到,可以去請教老師和同學,這樣的話,才能進步!
個人與集體,它們之間的關系是相互依存的,在集體之下,個人的作用就顯得渺小。如何處理好相互間的關系,那就要看你怎樣去處理它們之間的關系了!
『伍』 個人與集體的作文,急
個人與集體--關於「個人與群體」的作文
人與集體
雷鋒說過,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才永遠幹不了。一個人只有把自己和集體融合在一起時才有力量。
就像是種樹,單單種下一棵樹是改變不了什麼的,但每個人都種下一棵樹,那這片樹林所創造的價值就是無窮大的,氣候也可以因此而得到改善。人與人之間也是如此,一個人的力量可能微不足道,但一個個人組成了一個個集體,就可以改變整個社會。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從前,有位農夫臨死之前,把他的三個兒子叫到一起,讓他們分別折一根筷子,三個兒子身強力壯,很輕松地就折斷了。農夫又讓三個兒子分別折一把筷子,這一次三個兒子使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有折斷。農夫輕輕地說道:「你們就像這筷子,只要你們三個人團結在一起,就沒有越不過的障礙。」說完便咽氣了。三個兒子牢記父親的話,最終成為了有所作為的人。
據資料調查,30年前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團隊合作的只佔10%,而現在,團隊合作取得成就的比例已達到60%,說明團隊合作的方式已被人們所接受,而且實踐證明團隊合作比個人獲得成功的機率更高。
2008感動中國年度人物中,有一個特殊的團隊——唐山13位農民,無論是南方冰災,還是汶川地震他們都處在抗災第一線。宋志永就是其中之一,當他聽到汶川地震的消息後再也坐不住了,但僅憑他一個人的力量是挽救不了任何人的,於是他又找來了其他12個和他一樣擁有愛心的農民兄弟,組成一支小分隊,在北川災後的3天里共救出25名倖存者,而在此過程中,他們的行動感動了許多人,甚至有些人主動加入了他們的愛心小分隊。他們因為擁有愛心而聚到一起從而獲得了強大的力量,而他們的愛心小分隊也感化著社會上的許多人,使更多的人願意和他們一樣去幫助災區人民。個人、集體和社會的關系,不也就是樹木、森林與氣候的關系嗎?
眾木成林,而森林就可以改善氣候。眾志成城,萬眾一心就能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做很多個人做不到或做不成的事情。建設美好生活,構建和諧社會,需要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朋友,讓我們每個人都自覺做一顆優良大樹,為整個社會形成濃蔭貢獻貢獻力量吧。
希望採納
『陸』 個人與集體為話題的作文,題目可以取什麼
一根木棒,很容易折斷,兩只木棒也很容易折斷。但一把木棒,卻怎麼也折不斷。這就像人,一個人力量很薄弱,二個人力量也很薄弱,但一群人力量是非常強大的,一群人就是一個集體。
我們班有41人,41人是一個集體,應該互相關愛,要將心比心,當然也少不了換位思考。有的人甚至因為自私,失去了很多要好的朋友,他的朋友就會對他說:「你真小氣,我以後不和你玩了!」但是他好朋友說這句話的時侯,竟沒有想想想自己也很小氣。
生活中,我也有過這樣的例子:我和張揚是好朋友,有什麼東西就分著吃。
那天,我帶了一瓶「紅牛」,他見我喝了,就鬧著要我給他,我給他到了半杯。第二天,他帶了冰紅茶,只給我了一點,他說我給他的只有這么多。我聽完後說:「因為紅牛隻有一小瓶,我們也平均分了呀。」張揚聽完後,又給我倒了一點。
生活中,我和張揚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張揚並不是不知道,而是他想喝多點,我給張揚倒紅牛的時候,也是這么想的,但我們是朋友,只能平均分。
如果在危急關頭,只有兩個人,那麼這兩個人就是一個集體,兩個人就要相依為命,因為她們兩個是一個集體。
就像我們班發加餐一樣,既然41個人成為了一個集體,那麼41人就要變成1個人,就要一心說干什麼就干什麼。如果別人有困難,那麼這一個人就會導致整個集體不和諧,其他人就要幫助他。
一個人強不算強,再強也是只綿羊,一群人強才是強,團結起來是群狼。
『柒』 關於個人與集體的作文論據
寫辯抄詞應該是四個人合起來襲研究,要有層次和整體感,並逐層深入的。象這個辯題你們的論點有:個人是集體的組成部分,在目標上是一致的,在利益上是總和分的關系,所以利益可以兼得。只有集體的大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個人才能得到利益(利益包括很多,如現實的金錢、名譽還有看不見的個人的完善和提升)。再教你一手殺招:承認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在某些情況下會出現暫時的矛盾,但從長遠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其利益仍是一致的。如果為了個人利益而損害集體利益的話,最終也會導致得不到個人利益。
『捌』 個人與集體作文
補錄是有可能的.
去年有些學校降了分.
補錄的時候學校都會通知個人,
你到時候上網看看那些補錄的學校好不好,
如果你不喜歡,
那就上3A.
但是你報志願的時候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