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素材題目 > 李密作文素材

李密作文素材

發布時間:2020-12-11 19:21:58

1. 高考作文素材之李贄

[高考作文素材之李贄]歷史文化人物李贄生平概述1、(1527~1602)明代思想家、文學家,高考作文素材之李贄。原姓林,名載贄,嘉靖三十一年(1552)中舉後,改姓李,後為避穆宗諱,易名贄。號卓吾、篤吾,又號宏甫,別號溫陵居士。福建泉州晉江人,信奉伊斯蘭教。歷官共城(今河南輝縣)教諭、南京國子監博士、禮部司務。隆慶四年(1570),任南京刑部員外郎,同耿定向、耿定理、焦竑、王守仁的弟子王畿及泰州學派的羅汝芳相識,並曾師事泰州學派創始人王艮之子王襞。萬曆五年(1577)任雲南姚安知府,居官三年罷去。九年,應耿氏兄弟之邀,攜家至湖廣黃安(今湖北紅安)講學。十二年,李贄孑身移居麻城龍潭湖上芝佛院,研讀佛經,編寫《初潭集》。二十九年被迫流浪。三十年,以"敢倡亂道,惑世誣民"罪被捕入獄而自殺。他公開以"異端"自居,畢生以反對禮教、抨擊道學為己任。認為儒家經典六經、《論語》、《孟子》不過是史官臣子對當時政事的贊美之語,或迂闊門徒的隨手筆記,並非"萬世之至論"。李贄對傳統世俗見解的批判,流露出不少與封建正統思想抵觸的進步思想。2、李蟄二十六歲考中舉人,做了二十多年小官,五十一歲傲了雲南姚安府知府。五十四歲辭掉官,住在湖北麻城龍潭芝佛院,過著孩居講學、著作的生活。他的主要著作有《藏書》、《續藏書》、《焚書》、《續焚書》。李貸在著作中因揭璐了湖北黃安的大官徐耿定向的偽道學,被誣蔑為淫僧異道,逐出麻城,逃到北京附近的通州,住在一個姓馬的朋友家裡。後又被人陷害逮捕下獄,於七十五歲時死於獄中。李贊非常討厭口是心非的偽君子,他在答耿司寇(即耿定向)的信中說:看你的行事,並不異於一般常人,一切都是為自己身家打算,沒有一點為別人謀慮的。可是口上講起來,總說你是如何如何為別人考慮的萬可見你所講的,不是你所做的,而你所做的,又不是你所講的,這符合孔子講的人要言行一致嗎?他把耿定向的虛偽面貌,揭露得真是淋漓盡致.3、萬曆十六年(1588)夏天剃頭以示和鄙俗斷絕。這一切都引起封建衛道者的嫉視和仇恨,視為"異端"、"邪說",群起圍攻,要把他驅逐出境。李贄旗幟鮮明,堅強不屈,宣稱自己的著作是"離經叛道之作",表示,"我可殺不可去,頭可斷面身不可辱",毫不畏縮。萬曆三十年(1602),禮部給事中張問達秉承首輔沈一貫的旨意上奏神宗,說:"李贄壯歲為官,晚年削發,近又刻《藏書》、《焚書》、《卓吾大德》等書流行海內,惑亂人心。"神宗以"敢倡亂道,惑世誣民"的莫須有罪名在通州逮捕李贄,並焚毀他的著作。李贄入獄後,聽說朝廷要押解他回福建原籍,他感慨地說:"我年七十有六,死以歸為?"於是憤而以剃刀自刎。4、1601年初春,芝佛院被一場人為的火災燒得四大皆空。據說縱火者乃是當地官吏和縉紳所指使的無賴。1596年,有一位姓史的道台就想驅逐李贄。僅僅因為李贄的朋友很多,而且大多是上層人物,這位道台才不敢造次,只是放出風聲要對他依法處理。李贄對這種恐嚇置若罔聞,於是史道台又聲稱芝佛院的創建沒有經過官方批准,理應拆毀,禮科給事中張問達遞上了一本奏疏,參劾李贄邪說惑眾,罪大惡極。皇帝看罷奏疏之後批示:李贄應由錦衣衛捉拿治罪,他的著作應一律銷毀。一天,李贄要侍者為他剃頭。乘侍者離開的間隙,他用剃刀自刎,但是一時並沒有斷氣。侍者看到他鮮血淋漓,還和李贄作了一次簡單的對話。當時李贄已不能出聲,他用手指在侍者掌心中寫字作了回答:問:"和尚痛否?"答:"不痛。"問:"和尚何自割?"答:"七十老翁何所求!"據說,袁中道的記載,在自刎兩天以後,李贄才脫離苦海。然而東廠錦衣衛寫給皇帝的報告,則稱李贄"不食而死"。4、李贄曰:"與其死於假道學之手,寧死於婦人之手,作文素材《高考作文素材之李贄》。\'卓吾平日議論,往往能殺人,此語卻能活人。吾不得以其人而廢之。"述評李贄出生於工商業比較發達的福建泉州,祖上曾是富商巨賈,但到李贄時,家道已敗落。李贄幼年喪母,缺少母愛的滋潤,但也促成了他的自立意識,從小便形成了特立獨行、不受約束的個性。他說:"我自六七歲喪母,便能自立。以至於今七十,盡是單身度日,獨立過時。雖或蒙天庇,或蒙人庇,然皆不求自來,若要我求庇於人,雖死不為也。"這樣的個性註定了他與應時時處處做小伏低的官場無緣。他也曾擔任一些官職,但職位比較低,且經常與上司發生抵觸。後自動辭官。照常理,辭官回家,安度晚年,這是必然的選擇。但李贄卻沒有回泉州老家,而是帶領全家離鄉背井,投靠湖廣黃安的朋友耿氏兄弟。為什麼有家不回?這又與李贄之害怕拘束受騷擾不得安寧有關系,他已看透了當時社會逃脫不了官場的習氣,層層疊疊的關系壓得人喘不過氣來:"棄官回家,即屬本府本縣公祖父母管矣。來而迎,去而送;出分金,擺酒席;出軸金,賀壽旦。一毫不謹,失其歡心;則禍患立至,其為管束至入木埋下土未已也,管束得更苦矣。我是以寧漂流四外,不歸家也。其訪友朋求知己之心雖切,然已亮天下無有知我者;只以不願屬人管一節,既棄官,又不肯回家,乃其本心實意。"這種選擇雖然得不到周圍人及家族其他人的理解與支持,但他一意孤行,決不改變。不幸的是,隨著知心好友耿定理的去世,李贄與他的哥哥耿定向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發生激烈沖突,導致李贄搬出耿家,遷往麻城,並最終出家。除了理解他的幾位朋友支持他之外,李贄是孤獨的,他的處境是不利的;但毋寧說他又是最強大的,他獲得了最自由無礙的思想,發表了最能代表他心聲的言論,他躍升到了他那個時代的思想所能達到的最高點--也是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思想史上,沒有幾個人能達到的高度。辭官、離鄉、出家後的李贄並沒有忘懷世事,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著書立說之中去。很顯然,他將著書立說視為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與方式。對於能夠擺脫世俗羈絆得以進行自己最喜歡的事業,李贄表示了由衷的喜悅之情,我們可以從他寫的文字與給友人的信中真切地感受到這一點。題名《讀書樂》的四言敘事詩這樣寫:"天生龍湖,以待卓吾;天生卓吾,乃在龍湖。龍湖卓吾,其樂何如?四時讀書,不知其餘。…一與會心,自笑自歌;歌吟不已,繼以呵呼。…束書不觀,吾何以歡?怡性養神,正在此間。世界何窄,方冊何寬!…歌哭相從,其樂無窮,寸陰可惜,曷敢從容!"他用心來寫,傾注進熱情、生命與智慧,而且異常的投入與勤勉,"唯有朝夕讀書,手不敢釋卷,筆不敢停揮,自五十六歲以至今年七十四歲,日日如是而已。"他的心靈在讀書著述中得到前所未有的熨帖與自在,堪稱得其所哉!唯有著述,才能延續其生命,光大其精神,證明其價值。他的言論、主張、思想有不合正統的規矩、標准、要求之處,觸及到了當權者的某些痛處。最關鍵的有兩條:一是猛烈地抨擊一切假道學、偽君子,並把矛頭直指程朱理學。…他告誡人們樹立自信心與自主意識,把握自己命運,成為自己的主人,"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給於孔子而後足也。若必待取足於孔子,則千古以前無孔子,終不得為人乎?"這樣的反問非常有力量,是尊重個體、確立人在世間神聖不可侵犯地位的理論前提。這樣的言論主張在中國十七世紀早期封建制度與意識形態控制相當嚴酷的時候,無疑是大膽的超前的,具有振聾發聵的效果,直接刺激全社會的思想解放與精神覺醒;但對統治者來講,就是危險的大逆不道的,被視為直接危及統治基礎,那麼李贄之被置之死地就是一種自然的結果。()〔高考作文素材之李贄〕【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2. 作文素材20篇

1、辛棄疾曾寫《美芹十論》獻給宋孝宗。論文前三篇詳細分析了北方人民對女真統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統治集團內部的尖銳矛盾。後七篇就南宋方面應如何充實國力,積極准備,及時完成統一中國的事業等問題,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規劃。但是當時宋金議和剛確定,朝廷沒有採納他的建議。
分析:「位卑未敢忘憂國」,為國分憂,是每一個華夏兒女義不容辭的義務。
話題:「責任」「愛國」

2、岳飛應募參軍,因戰功累累不斷升職,宋高宗親手寫了「精忠岳飛」四個字,製成旗後賜給他。又召他到寢閣,對他說:「中興的大事,全部委託給你了。」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劉錡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飛火速增援,並在賜給岳飛的親筆信中說:「設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遙度。」岳飛於是調兵遣將,分路出戰,自己率領輕裝騎兵駐扎在郾城,兵鋒銳氣十足。
但是,後來高宗和秦檜決定與金議和,向金稱臣納貢。就在岳飛積極准備渡過黃河收復失地的時候,高宗和秦檜卻連發12道金字牌班師詔,命令岳飛退兵。後岳飛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毒死於臨安風波亭,時年僅39歲。
分析:「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岳飛的忠勇故事千百年來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每當外侮當前,人們總是以岳飛為榜樣,堅決抵抗。
話題:「國難見忠心」「國家與個人」「忠君與愛國」

3. 寫作(60分)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李密在《陳情表》中寫到「臣欲奉詔賓士,則劉病日篤;欲苟順


參考範文
退亦進
許多人總是匆匆前進,永遠都是前進的姿態。但這卻常常會使人錯失一段人生的精彩,因為他們不諳退與進的奧妙,其實退亦是進。
一首極富禪意的詩寫道:「手滿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身心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一個插秧的細節將退與進的奧妙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適當的時候及時地隱退是一種處世的大智慧。
也許你現在很輝煌,但物競天擇的自然法決定你無法一直輝煌下去,適時地退下舞台,永遠給人留下你最輝煌的一面。
締造「米勒時刻」的NBA球員雷吉·米勒就深諳退的奧秘。當年齡漸漸增長,身體漸感不支的時候他主動選擇退出聯盟。沒有遇到被各支球隊推來推去的尷尬,也沒有留下羞澀的統計數據。相反,他的適時退出,使人們永遠記住了他的「米勒時刻」。
該退的時候不退,只會使你的輝煌變得黯淡無光。
火箭球員「非洲大山」穆托姆博,如今已過而立,卻仍留在這塊原本只屬於年輕人的賽場。看到「大山」在賽場上蹣跚的身影,誰還能憶起他當年的「蓋帽王」的桂冠。我想,大家心中只會有些許的憐憫甚或憎惡,該退的時候不退,其結果只能是使自己曾經的光環一圈圈消失。
退下來是為了更好地積蓄力量等待再次的爆發。
退,並不意味著永遠的停止或隱居山野與世隔絕。在退下來的過程中我們應當積極地去嘗試新的領域,在新的領域重新創造屬於自己的輝煌。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雖然已走下了總統的位置,但他的身影卻依然活躍在世界人民的視線中。出自傳,開演講,搞募捐,他做得風風火火,轟轟烈烈。
鄧亞萍走下乒乓球的舞台,但她又進入大學深造,苦學功課,同樣取得了令人咋舌的成績。喬丹走下了NBA的舞台,但他的喬丹球鞋依舊賣得火熱。從一個舞台退下為的是登上另一個更大的舞台。
退與進就是存在著如此微妙的關系,有時你後退幾步,你卻會發現你前進了一大段距離。

4. 作文我心目中的李密

我眼中的李密

「忠」和「孝」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民族歷史上出現過無數像岳飛那樣的大忠大孝的典範人物。但是封建統治者卻把「忠孝」之道變成了維護其統治地位的思想武器。一篇《陳情表》看似寫盡了李密報養祖母的純孝之情及「盡節」於皇帝的忠心,而李密的實際感情,我看絕難用「忠孝」二字表述 。

既然是評價歷史人物,,就不妨先用古代人物的標准衡量一下李密。《孝經》中說:「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即孝道,以侍奉父母為起點,以侍奉君王為中途,保祖業,可顯揚父母,但其最終目的還是對君王盡忠,對君王和順,不要背叛君王。那麼,晉滅蜀漢後,李密理應盡節而死,而他並沒有放棄他的生命,這就能判定他的不忠。

同時,李密既已承認晉為「聖朝」,蜀為「偽朝」,理應對新王司馬炎盡忠,但他又舍大家而保小家,放棄了效忠於國家的機會。古人雲:「忠孝不能兩全」。為忠臣不得為孝子,為孝子不得為忠臣。李密則選擇了先盡孝,後盡忠的方式,看似很巧妙地解決了矛盾,而他卻僅以供養祖母劉為借口。這難道就是當時的「孝「嗎?

況且司馬氏集團是通過陰謀和屠殺等卑劣手段建立的西晉,本以「不忠」為了鞏固統治,不得不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方針。然而,不知不覺之中,晉朝就已經失去了按照古人標准衡量「忠孝」的資格了。

那就用今天的眼光看待李密吧!不難看出,李密在構思《陳情表》時,有三種交錯出現的感情:一,因處境狼狽而產生的恐懼之情;二,對晉武帝逼迫催促的不滿情緒;三,對祖母劉的孝情。但在《陳》中李密恰當地壓抑了前兩種感情,而對後一種感情大肆渲染。「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亦的確感人至深。然而,此時李密的孝情就不同於一般的母孫之情,而是在以辭不就任為目的的特殊感情。

「毀譽於今判偽真」,在歷史的長河中,西晉僅存在了五十一年,而在祖母劉死後,李密的仕途也不順利。或許,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李密,但歷史對他的評判才是最重要的。還是等待後人對其做出科學的評價吧。那時,「忠孝」的含義又會是什麼呢?

5. 致李密 論孝道 高中作文

先做個簡單的介紹:
李密(582年-619年1月20日),字玄邃, 一字法主,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祖籍遼東襄平(今遼寧遼陽南),隋唐時期的群雄之一。西魏八柱國之一太保李弼曾孫,李密出生於四世三公的貴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亂時,李密成為瓦崗軍首領稱魏公,率軍屢敗隋軍,威震天下。後殺瓦崗寨舊主翟讓,引發內部不穩,後被隋軍屢敗,被越王楊侗招撫,又因與宇文化及的拼殺中損失慘重,不久被王世充擊敗,率殘部投降李唐,沒過多久又叛唐自立,被唐將盛彥師斬殺於熊耳山。
然後就是對他的評價和看法
李密出身貴族(家族先祖四世三公),博學多才,擅長謀略,出謀劃策極具特色,而且有一副三寸不亂之舌!(先是在楊玄感手下謀事,後來楊玄感失敗後,逃至瓦崗!以三寸之舌令河南地區的人民武裝歸附翟讓!後來,出謀令瓦崗打敗張須陀!聲名鵲起!後又出謀取得瓦崗的軍政大權)這時他的優點!
缺點嘛,容易自大盲目(成為瓦崗的最高領導人之後,瓦崗多遭敗績,難以言勝,這和李密逐一下降的謀略能力分不開),缺乏大局觀,對於全局的把握還有時局的分析遠遠不如李世民,或者說有的時候連一個普通人都不如!於是他在不該投降的時候投降了,不該叛逃的時候叛逃了!攻打洛陽便是極好的一個例子,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並不是勇者,是莽夫!李密在洛陽這件事情和對宇文化及上,很恰當的體現了這一點!
一句話,李密是一個有大才有遠觀有壯志的人,但同時也是一個自大缺乏基礎大局觀的人!缺點和優點一樣明顯!

6. 感恩作文600字高中李密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花片凋落了會化作春泥去守護樹木和花朵。這是多麼高尚的感恩之心啊!物都是如此,更何況人呢?
感激生養你的人,因為他們讓你獲得生命,讓你健康成長。媽媽,給了我們享受陽光和雨露的生命。從懷胎十月到呱呱墜地,他們滿懷興奮,期待和不安定走過了多少個白天黑夜,無聲淚水侵透三百六十五個不眠的日子,那是作為一個女人幸福的眼淚,卻也是忍受了多少心酸和痛苦的眼淚,當我們在他們的呵護下一天天成長的,他們的生命也在一天天消逝,在他們額頭上深深的刻下了一條歲月之痕,這都是為了他們的兒女啊,父母,回報他們,趕快行動吧,
感激教育你的人,因為他們授予你知識,是他們讓我們從一個無知的小孩成長為一個懂事的青少年,從教會我讀懂書本上的每一個漢字,每一行句子,到讓我讀懂社會這本無字天書,多少個清晨和 夜,多少滴汗水和淚水,多少上操勞累,和期待,一切盡在那三尺講台上表達著,傳遞著,老師給了我們春的溫暖,夏的清爽,秋的沉思,冬的嚴寒,還記得以為老師曾在我的日記本上質問我為何放棄努力「孩子,去堅持才會勝利才會成功,長路漫漫,痛苦是不可避免的,想像一下,假如鉛筆不經歷刀削般的疼痛,怎能寫出美麗的漢字?人生就像海洋,時而風平浪靜,時而波濤洶涌,人生就像天氣,時而風和日麗,時而烏雲密布???我們只有經歷了大風大浪才會變的更加堅強,感恩老師,謝謝您的愛與鼓勵,謝謝禰給了我前進的力量,我一定會再接再厲,勇往直前。
感激幫助過你的人,因為他們幫你度過難關,「他」,在我的人生舞台上演繹著無比重要的角色。沒有他可以說我的人生就沒有動力,當我面對挫折,正無奈著,傷心著,第一個出現在我面前的就是他,他自身就是一個很冷漠,不願意交流,沒有信心的人,但他還在極力用他自己的愛和從化未有過的快樂來溫暖我,鼓勵我,幫助我,曾經因為爸爸,媽媽之間的爭吵不斷,我的心情非常低落,我的心萌生了對他們的恨,我媽像變成了一個心理只有恨的冷血動物了,當我快走上絕望之路時,是他把我拉了一把,是他用純潔的心感染著我,把我從痛苦的深淵里解救出來,我真感謝他,因為他,我的生活現在過的很好,謝謝感恩溫暖過你的人,那會使你的生活更加美好。
滴水之恩,自當湧泉相報。親愛的同學,請不要吝嗇自己的感恩之情,當你得到親人或朋友的關愛時,你一定要記得感恩,讓這份愛繼續傳遞下去!

7. 陳情表中有什麼素材可以用於作文中

(1)四字成語: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煢煢孑立,形影相弔;生當隕首,死當結版草
(2)後人對權陳情表的評價:
南宋文學家趙與時在其著作《賓退錄》中曾引用安子順的言論:「讀諸葛孔明《出師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忠,讀李令伯《陳情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孝,讀韓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友。」青城山隱士安子順世通雲。此三文遂被並稱為抒情佳篇而傳誦於世。
(3)文章感情:李密用此篇文章將自己的孝心表達的含蓄動人,令讀者感動。

8. 李密孝任務驅動型作文

責任是顆渺小的種子,一旦把它播種在你的心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會生根、發芽。要不了多久,它會成為小樹苗,最後成為參天大樹。經過努力,它會開花,點綴你的人生,最後結果,這是對你盡責任的回報。當你拋棄它,它就始終只是一顆種子;當你在盡責任中放棄了它,那它就會死亡,甚至給你的人生抹上一絲陰霾;如果你在它含苞綻放時,用驕傲拔掉了它,你就會在別人得到果實後而後悔,想要重新盡責任卻沒時間了,更沒有機會了。只有你堅持盡到這些責任,努力呵護它們,你的人生才會豐富多彩。在這個社會上,每個人都扛負著自己的責任。責任,也許是自己對自己的規定,也許是別人交給你的任務,也許是自己的工作……責任是多種多樣的,學生有學習的責任,建築師有建房的責任,老師有教學的責任,作家有寫作的責任,甚至連普通的動物——烏鴉也有反哺的責任。何為責任?還是顧炎武說得好:「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一直指導著無數仁人志士,成為他們一生的信條。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是國家的需要,是社會的需要,是時代的需要,有人還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改為了「天下興亡,我有責」。意思是說,「我」應當義不容辭地擔負起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如何盡責?答案在一張張時代的寫照中。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這是對億萬蒼生的責任;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是對整個蜀國的責任;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撒熱血,前赴後繼,這是對整個中華民族的責任;上次,「韋帕」來襲,溫州軍民英勇奮戰,積極抗台,這是對整個溫州人民生命和財產的責任。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都應當承擔起自己無可推卸的責任。也許,作為學生的我們的責任尚不是歷史、也不是時代的責任,我們的責任在家人的笑臉上,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在無邊的學海里。但我們明白責任,完成著責任。責任,是一朵燦爛無比的花,開在每個人的心中;責任,是一道輝煌耀眼的光,照亮每個人的心底。責任是永遠推動人類歷史、開創人類文明的那隻滾滾車輪。責任,在我們的心中。責任(2)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以後,有一件行李便被安置在我們的背包中,無論經歷多少長途跋涉,都不可能缺少它。這件行李被我們稱為——責任。責任常常是雙向的。父母對子女有撫養的義務,子女又對父母有贍養之責任;個人對社會有奉獻的責任,同時社會也有對個人的責任。比如,社會有對未成年人的義務教育的責任。能夠承擔責任的被稱贊為勇者。古人常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訓,才有歷史上種種驚天動地之舉,而不能承擔責任的是懦夫。要承擔責任,光有勇氣是不夠的,還必須付出艱辛的勞動。一個11歲的美國男孩在踢足球時,不小心將鄰居家的玻璃打碎,鄰居憤怒不已,向他索賠12。5美元。這12。5美元在當時可謂是天文數字,足夠買下125隻生蛋的母雞了。男孩兒把闖禍的事告訴了父親,並且懺悔。見兒子為難的樣子,父親拿出了12。5美元,說:「這筆錢是我借給你的,一年後要分毫不差的還給我。」男孩賠了錢之後,便開始艱苦地打工。終於,經過半年的努力,他把這「天文數字」分毫不差地還給了父親。這個男孩就是後來的美國總統羅納德·李根。他還回憶說:「通過自己的勞動來承擔過失,使我懂得了到底什麼是責任。」的確,承擔責任是需要付出艱苦勞動的。有的責任是我們應當承擔的,而不是可以逃避的。但是,承擔責任也要有一定的原則,有的責任是不可以盲目地承擔的,要量力而行。當我們在做事之前,要對整件事有個大概的了解,正確地估計一下自己的能力。否則,你將會迎來不堪設想的後果。有時候,也會常常發生不負責任的事情,它們往往會釀成悲劇。1982年5月28日,一列火車向關內行駛,一位鐵路工人把起道機放在路線上,沒拿下來,便去買冰棍。結果造成了震驚中外的火車翻車事故。造成10節車廂報廢。三名旅客喪生。這次事故,原因無疑是這位工人沒有盡自己的義務和責任。責任是誠信的表現。盡管它有苦有甜,但是,該承擔的我們都必須承擔。讓我們承擔起肩上的責任時,高呼一聲:「扛起來吧,做一個堅強的勇者!」肩負責任(3)如果有一天,為夜行人指路的星星厭倦了夜空的寂寞,它會選擇什麼?它是否會選擇墜落?——題記責任是什麼?英國王子查爾斯曾經說過:「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情,這就是責任。」「責任」不是普通的詞彙,因為它有著沉甸甸的份量;「責任」不是一句空談,因為它需要我們用靈魂去肩負。究古溯源,凡能成就大事者,沒有不用靈魂去肩負責任的。責任使後羿舉起神箭射向太陽,責任使精衛化作青鳥投石入海,責任使始皇攻克七國統一天下,責任使蘇軾放下尊嚴北海牧羊。責任是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責任是李密「烏鳥私情,願乞終養」的孝,責任是昭君大漠深處的身影,責任是王安石田埂上的喟然長嘆。能用靈魂去肩負責任的人是偉大的。作為「年度十大法治人物」之一的梁群蘭,在丈夫騎摩托車撞了人並選擇逃逸的情況下,毅然肩負起了給受害者何慶支付醫療費的責任。她拿出了家裡的全部積蓄,賣了家裡所有值錢的東西,並外出打工,甚至沿街乞討……梁群蘭說:「既然事情發生了,就應該正確面對,做人要有良心,要講責任。」她的責任心打動了全社會,在各界熱心人士的幫助下,何慶得救了。當得知自己被評為「年度十大法治人物」時,梁群蘭笑了,笑得如此開心,笑得如此燦爛。梁群蘭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如山的責任,這是她知道的!可她用自己的行為給全社會留下了無價的精神財富,令全社會為之感動,就是她不知道的啊!當我們有許多責任需要肩負並且這些責任又相互抵觸時,就要做出選擇。正如《天職》里的那位醫生,他給到自己家裡偷東西的小偷免費治療了兩個月,卻把手術刀插進了法西斯軍官的胸膛。面對自己肩負的雙重責任,那位醫生知道,與將小偷送到拘留所比起來,救死扶傷更重要;與救死扶傷比起來,反抗侵略者才是重中之重啊!由此可見,我們對責任的選擇,決定了我們肩負責任的意義。於是在責任面前,我們要做出正確的選擇。很喜歡一首題為「責任」的小詩:掛在嘴上/不如記在心上/記在心上/不如扛在肩上/它不一定/能使你的前程燈火般輝煌/但一定會/給你一份厚厚的人生禮物。於是,也悄悄地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了責任,不求像陳健一樣感動中國,也不求像劉翔那樣震撼世界,只求讓自己的生命綻放光芒。朋友,讓我們一起心系責任,肩負責任,共同迎接明天最美的陽光!肩負起責任猶如背負起太陽(4)「同學們,大家起來!擔負起天下的興亡……」畢業典禮上,當嘹亮高亢的《畢業歌》聲響徹在耳邊時,我的眼眶不由得潤濕了。是離別的惆悵嗎?噢,不是。這是一種別樣的激動——我長大了!那顆蓬勃跳躍的心不止一次地問過自己:長大意味著什麼?此刻,我清晰地聽到一聲凝重而庄嚴的回答:「成長意味著擔負起的責任!」?18歲的我翹首望著自己將來的路,老師意味深長的話在耳畔回響:「當你遇到不想做而又不得不做的事情的時候,你便懂得了什麼是責任。」個人的責任、事業的責任、家庭的責任、社會的責任、國家的責任,它們都有著共同的特徵:責任是一種約束;責任是前進的路標。?記得讀過的林覺民的《與妻書》,纏綿悱惻而又豪氣萬丈。那句「吾至愛汝,即此一念,使吾勇於赴死地」至今讓我不禁為之動容。林覺民意識到自己肩上擔負著家庭的責任,但他更清楚自己承擔的國家事業的責任。「國家之任有重於泰山。」我明白了,責任是有層次的,責任更是一種信念,一種執著於真理的信念。?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棄家庭乃至生命於不顧,追求探索著真理,這便是一種力量,一種源自恪守責任的力量。楚國的屈原,漢代的蘇武,唐代的杜甫,宋代的岳飛、陸游,清代的林則徐,無不是以國家責任為重的典範。中華民族正是由這些脊樑支撐著,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人類繁衍生息如一場接力賽,時代賦予了每個人責任。前輩的力量已承接在我們下一輩的肩上,科技興國的責任也已落在了我們的肩上,作為肩負21世紀振興中華重任的我們,應當義不容辭地擔起這一責任。?「巨浪,巨浪,不斷地增長」,《畢業歌》重響耳畔,我將擔起責任,背負起太陽!

9. 作文素材 名人事例

1.焦耳求知
英國著名科學家焦耳從小就很喜愛物理學,他常常自己動手做一些關於電、熱之類的實驗。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遊。聰明好學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時候,也沒有忘記做他的物理實驗。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馬,由他哥哥牽著,自己悄悄躲在後面,用伏達電池將電流通到馬身上,想試 一試動物在受到電流刺激後的反應。結果,他想看到的反應出現了,馬收到電擊後狂跳起來,差一點把哥哥踢傷。
盡管已經出現了危險,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愛做實驗的小焦耳的情緒。他和咯咯又劃著船來到群山環繞的湖上,焦耳想在這里試一試回聲有多大。他們在火槍里塞滿了火葯,然後扣動扳機。誰知「砰」的一聲,從槍口裡噴出一條長長的火苗,燒光了焦耳的眉毛,還險些把哥哥嚇得掉進湖裡。
這時,天空濃雲密布,電閃雷鳴,剛想上岸躲雨的焦耳發現,每次閃電過後好一會兒才能聽見轟隆的雷聲,這是怎麼回事?
焦耳顧不得躲雨,拉著哥哥爬上一個山頭,用懷表認真記錄下去每次閃電到雷鳴之間相隔的時間。
開學後焦耳幾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實驗都告訴了老師,並向老師請教。
老師望著勤學好問的焦耳笑了,耐心地為他講解:「光和聲的傳播速度是不一樣的,光速快而聲速慢,所以人們總是想見閃電再聽到雷聲,而實際上閃電雷鳴是同時發生的。」
焦耳聽了恍然大悟。從此,他對學習科學知識更加入迷。通過不斷地學習和認真地觀察計算,他終於發現了熱功當量和能量守恆定律,成為一名出色的科學家。

2.求知——自強不息
英國物理學家布拉格,小時侯家裡很窮,憑借著自己對夢想的不懈追求,通過頑強的努力,終於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他曾經歷的那段貧窮的歲月,成為了日後激勵他前進的動力。
他在學校讀書時,因為家裡經濟條件太差,父母無法給他買好看的衣服,舒適的鞋子,他常常是衣衫襤褸,拖著一雙與他的腳很不相稱的破舊皮鞋。但年幼的布拉格從不曾因為貧窮而感覺自己低人一等,他更沒有埋怨過家裡人不能給他提供優越的生活條件。那一雙過大的皮鞋穿在他的腳上看起來十分可笑,但他卻並不因此自卑。相反,他無比珍視這雙鞋,因為它可以帶給他無限的動力。
原來這雙鞋是他父親寄給他的。家裡窮,不能給他添置一雙舒服、結實的鞋子,即便這一雙舊皮鞋,還是父親的。盡管父親對此也充滿愧疚之情,但他仍給兒子以殷切的希望、無與倫比的鼓勵和強大的情感支持。父親在給他的信中這樣寫道:「……兒呀,真抱歉,但願再過一二年,我的那雙皮鞋,你穿在腳上不再大。……我抱著這樣的希望,你一旦有了成就,我將引以為榮,因為我的兒子是穿著我的破皮鞋努力奮鬥成功的。……」這封寓意深刻、充滿期望的信,一直像一股無形的力量,推著布拉格在科學的崎嶇山路上,踏著荊棘前進。

3.誠實比一千顆櫻桃樹還有價值——誠實
喬治•華盛頓從懂事起,就很崇拜英雄人物。當他看到哥哥穿著軍裝上前線打仗,羨慕極了。一天吃過晚飯,他忽然想到了一個什麼問題,急忙跑去問父親:「爸爸,我長大了也要像哥哥那樣,當一個勇敢的軍人,好嗎?」「好極了,親愛的孩子!」父親高興地回答,「可是,你知道什麼樣的孩子才能成為勇敢的軍人嗎?」父親反問道。「嗯——」華盛頓想了想,回答說:「誠實的孩子才能成為一個勇敢的軍人,是這樣的嗎?」「就是的。只有誠實,大家才能團結,團結才能戰勝敵人,成為勇敢的軍人。」
父親不光言傳,還很注重身教。在父親農場里,有一顆小櫻桃樹,那是父親為紀念華盛頓的誕生而栽種的。小喬治一天天長大,小櫻桃樹也一年比一年高了。華盛頓一心想長大做一名威武的軍人。有一次,他打算做一把小木槍,把自己武裝起來。他本想讓父親幫幫忙,可看到父親成天忙於自己的工作,沒有時間,於是決定自己動手。小華盛頓拿起鋸子、斧子,找了一棵容易砍倒的小樹,把它鋸倒了。哪知道這棵樹,就是父親最心愛的那棵櫻桃樹。這下可闖了大禍。
父親回來,知道了這件事,大發脾氣,質問是誰乾的。華盛頓躲在屋子裡,非常害怕。他想了想,還是勇敢地出來,走到 面前,帶著慚愧的神色說:「爸爸,是我乾的。」「小傢伙,你把我喜愛的櫻桃樹砍倒了,你不知道我會揍你嗎?」
華盛頓見父親氣未消,回答說:「爸爸,您不是說,要想當一個軍人,首先就得有誠實的品質嗎?我剛才告訴您的是一個事實呀。我沒有撒謊。」
聽兒子這么一說,父親很有感觸。他意識到孩子身上的優良品質,要比自己心愛的櫻桃樹還要珍貴。他一把抱住華盛頓,說:「爸爸原諒你,孩子。承認錯誤是英雄行為,要比一千棵櫻桃樹還有價值。」

4.誠實
資華筠讀小學時,並不用功,很多東西似乎都可以分散她的注意力,比如每次放學回家,只要看見窗外有小夥伴的影子在晃動,拔腿就想溜,想要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個痛快。這時,媽媽便把拳頭往桌上一放,提出對作業的種種要求,外加她對當天功課的口試,過了關才能去玩。媽媽對華筠的要求一向嚴格,並且向來是說一不二,對於自覺性差的孩子,只有在媽媽的督促之下才能乖乖地投入學習中。
大概這種方法能高度地調動人神經細胞的興奮感,資華筠在媽媽的督促下做作業的效率很高,常常毫不費力地達到母親的要求,並且正確率很高。漸漸地,她也養成了按時完成作業的好習慣,如果沒做完作業就叫她去玩,她心裡還真有些別扭呢!
寒暑假中,媽媽絲毫沒有放鬆對她的要求。除學校布置的作業之外,資華筠還得完成媽媽布置的那一份作業。除此,再按照媽媽的吩咐和妹妹一起背誦韓愈的《師說》等古文。
面對如此嚴厲、不留情面的媽媽,資華筠心裡也有些怕她。一次,資華筠做錯了數學題,老師用紅筆打了個叉。其實並不是什麼天大的事情,但是一想到對自己如此嚴格的母親,她就有些猶豫,因為她怕媽媽的批評。想來想去,還是自己偷偷把那個叉子改掉了。但是事後她心裡很不安,覺得這樣做有悖於媽媽平日里的教誨。經過一番思想斗爭,終於還是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並且乖乖地等待媽媽更加嚴厲的批評。可是出乎資華筠的意料,媽媽聽了她的話之後沒有發火,而首先微笑著表揚她能主動承認錯誤,接著又指出:「撒謊最可恥,什麼壞事情都是因為不誠實引起的。」最後,媽媽,才帶著她分析錯題的原因。
媽媽這樣做,既能很好地教育孩子,又顧全了資華筠的自尊心。

5.謙虛
當阿道夫•貝耶爾10歲生日那一天。他原以為爸爸媽媽會像其他小朋友的父母那樣,為他熱熱鬧鬧地慶祝一番。可是這一天:母親一大早就把他領到外婆家裡,在那裡消磨了一整天,根本沒有提做生日的事。貝耶爾很不高興,在回家的路上,一直嘟著嘴不說話,母親見了,語重心長地說:「我生你的時候你爸爸41歲,還是個大老粗。現在他51歲了,可還跟你一樣,正在努力讀書,明天還要參加考試。我不願意因為你的生日而耽誤他的學習,時間對他來說實在太寶貴了,你現在還小,也要學會珍惜時間。」
母親的話語,如雨露一般,點點滴滴滋潤著貝耶爾幼小的心田。後來他回憶道:「這是母親送給我10歲生日的最豐厚的禮品。」
貝耶爾在大學讀書時,有機化學家賈拉古教授的名字傳遍了德國。不過,那時這位教授還很年輕。一些科學界耆宿總是提出這樣那樣的問題挑剔他。有一天,貝耶爾和父親在一起閑談,提起了賈拉古教授。貝耶爾說:「賈拉古只比我大6歲……」言外之意是這個人並沒有什麼了不起。
父親聽了很不滿意,他對貝耶爾說:「大六歲怎麼樣,難道就不值得你學習嗎?我讀地質學時,老師的年齡比我小30歲的都有,我一樣恭恭敬敬地稱他們為老師,認認真真地聽他們講課。你要記住,年齡和學問不一定成正比。不管是誰,只要有知識,就應該虛心向他學習。」

6.愛國
從1974年開始,著名足球運動員趙達裕幾次報考省級專業足球隊都因為個子矮而落選,三番五次的失敗讓他感到前路迷茫,十分灰心。而此時,趙達裕的父親心裡更不是滋味,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投地呢?但是,他深深地懂得,一個人失去機會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卻是喪失信念,兒子此時此刻需要的是鼓勵和支持。
因此他努力剋制自己的感情,為了不讓兒子因此失去信心、放棄努力,他便給兒子將「卧薪嘗膽」的故事,鼓勵兒子一定要咬緊牙關,不能輕易服輸,要做個有骨氣的人。他還給兒子介紹足球運動員胡登輝的事跡,他雖個子小,單因為球踢得特別好,照樣進了國家隊。他還帶兒子去見一位廣東球星,請他介紹小個子打大個子的絕招,千方百計要使兒子樹立起這樣的信念:「只要你比別人強,就一定會有人來要。」
在爸爸的鼓勵支持下,趙達裕重新燃起信心,從未放棄努力。辛勤的耕耘,終於嬴來了初步的收獲。1975年,趙達裕跨進廣州隊,參加了全國青年賽。而這時,父親卻因病住進了醫院。面對如此突如其來的變故,父親仍然沒有放棄讓兒子繼續努力進取的願望。他要求兒子保持信心,繼續拼搏,千萬不要因為自己而耽誤了訓練,這就是作為父親的他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心願!
有志者事竟成。憑借自己的不懈拼搏,小個子趙達裕終於跨進了國家隊,為中國足球的「翻身」,拼搏在綠茵場上。他實現了為國爭光的願望。

10. 高中作文李廣素材

李廣的祖先是秦朝將軍李信,曾率軍戰敗燕太子丹。李廣接受世傳弓法,射得一手好箭。
漢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匈奴大舉入侵邊關,李廣以良家子弟從軍抗擊匈奴。因善於用箭,殺死和俘虜了眾多敵人,升為郎中,以騎士侍衛皇帝。多次跟隨文帝射獵,格殺猛獸,文帝曾慨嘆:「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戶侯豈足道哉!」(《史記·李將軍列傳》)
漢景帝即位後,李廣為隴西都尉,不久升為騎郎將。吳楚七國之亂時,李廣任驍騎都尉跟隨太尉周亞夫抗擊吳楚叛軍。因奪取叛軍帥旗由此在昌邑城下立功顯名。雖有功,但由於李廣接受了梁王私自授給他的將軍印,回朝後,沒得到封賞。
諸王叛亂平定後,李廣任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戰。典屬國公孫昆邪上書:「李廣才氣,天下無雙,自負其能,數與虜敵戰,恐亡之。」(《史記·李將軍列傳》)於是被任為上郡太守。後李廣又在隴西、北地、雁門、代郡、雲中等地做太守,以打硬仗而聞名。
匈奴入侵上郡(郡治膚施,今陝西榆林東南魚河堡),景帝派一個寵信宦官同李廣一起統率和訓練軍隊抗擊匈奴。一次宦官帶幾十個騎兵出獵,路遇三名匈奴人騎士,與其交戰,結果,匈奴人射殺了所有隨從衛士,還射傷宦官,宦官慌忙逃回報告給李廣。李廣認定三人是匈奴的射鵰手,於是親率百名騎兵追趕三名匈奴射鵰手。
匈奴射鵰手因無馬而步行,幾十里後被追上,李廣命令騎兵張開左右兩翼,自己親自射殺二名匈奴射鵰手,生擒一名。剛把俘虜縛上馬往回走,匈奴數千騎兵趕來,見到李廣的軍隊,以為是漢軍誘敵的疑兵,都大吃一驚,立刻上山擺開陣勢。李廣的一百名騎兵,也十分害怕,都想掉轉馬頭往回奔。李廣說:「吾去大軍數十里,今如此以百騎走,匈奴追射我立盡。今我留,匈奴必以我為大軍之誘,必不敢擊我。」(《史記·李將軍列傳》)李廣命令所有的騎兵說前進,一直走到離匈奴陣地不到二里多路的地方才停了下來。李廣又下令道:「皆下馬解鞍!」(《史記·李將軍列傳》)他手下的騎兵說:「虜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史記·李將軍列傳》)李廣說:「彼虜以我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堅其意。」(《史記·李將軍列傳》)匈奴騎兵果真不敢冒攻。這時一名騎白馬的匈奴將領出陣來監護他的士兵。李廣騎上馬,帶十幾個騎兵,射殺白馬將,然後重回到他的隊里,卸下了馬鞍。他命士兵都放開馬匹,睡卧地上。這時天色已晚,匈奴兵始終覺得他們可疑,不敢前來攻擊。半夜時分,匈奴以為漢軍在附近有伏兵,想乘夜

襲擊他們,便引兵而去。第二天一早,李廣回到了部隊。 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即位,眾臣認為李廣是名勇將,武帝於是調任李廣任未央宮的衛尉。這時程不識也任長樂宮衛尉,他倆從前都以邊郡太守的身份統帥軍隊,卻有截然不同的帶兵方法。李廣治軍簡易,行軍沒有嚴格的編制、隊列和陣勢。常找靠近水源的草地駐扎。士兵人人自便,晚上不打更巡邏自衛。軍隊的文書簿籍一概從簡,但是也遠遠布置偵察人員,所以沒遭遇過危險。程不識則以嚴格治軍而聞名,他注重部隊的編制,隊列和陣式。晚上敲刁斗巡邏,軍官處理軍事文件到天亮,軍隊得不到休息,也沒遇到過危險。可是士兵卻苦於程不識之嚴,都喜歡跟隨李廣作戰。程不識景帝時因數次直諫而被任為太中大夫,為人清廉,謹於文法。
漢武帝三年(前133年),漢用馬邑城(今山西朔縣)誘匈奴單於入塞。派大軍埋伏在附近的山谷中,李廣擔任驍騎將軍,受護軍將軍韓安國節制。單於發覺這種情況,引兵離去。
四年後,李廣率軍出雁門關,被成倍的匈奴大軍包圍,李廣終因寡不敵眾而受傷被俘。匈奴單於久仰李廣威名,命令手下:「得李廣必生致之」(《史記·李將軍列傳》)匈奴騎兵便把當時受傷得病的李廣放在兩匹馬中間,讓他躺在用繩子結成的網袋裡。走了十多里路,李廣裝死,斜眼瞧見他旁邊有個匈奴兵騎著一匹好馬,李廣突然一躍,跳上匈奴少年的戰馬,把少年推下馬,摘下他的弓箭,策馬揚鞭向南賓士,匈奴騎兵數百人緊緊追趕。李廣邊跑邊射殺追兵,終於逃脫,收集余部回到了京師。漢朝廷把李廣交給法官,法官判李廣部隊死傷人馬眾多,自己又被匈奴活捉,應當斬首,後用錢贖罪,成為平民。
李廣在家閑居期間,常與穎陰侯灌嬰的孫子灌強到藍田南山中射獵。曾有一次在夜間帶著一個隨從騎馬外出,跟別人在鄉間飲酒。歸來時路過霸陵亭,霸陵亭尉喝醉了酒上前呵斥李廣不讓通行。李廣的隨騎說:「這是前任的李將軍。」亭尉說:「就是現任將軍尚且不能夜間通過,何況是前任將軍!」於是就扣留了李廣等人,留宿霸陵亭下。過了不久,匈奴攻人遼西,擊敗了韓安國的軍隊。於是皇帝召李廣,封他為右北平太守。李廣隨即請求武帝,准許派遣霸陵亭尉一同前去。到了軍中李廣就把亭尉殺了,然後向皇帝上書謝罪。皇帝回報說:「將軍,是國家的爪牙。《司馬法》講:登車不撫車前橫木以禮敬人,遇到喪事不根據親疏關系穿規定的喪服,振兵興師去征伐不順服的人,出征時,要統率三軍之心,協同戰士之力,這樣才能做到一怒千里驚懼,威振則萬物歸順,是

以名聲顯露於夷貉,神威使鄰國畏懼。報仇除害這是我期望於將軍的,您若叩頭請罪,這豈是我所指望的!」看來皇帝並沒有因此而責備李廣,倒欣賞他的這種做法。這件事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李廣心胸的狹窄。 李廣任右北平太守後,匈奴畏懼,稱李廣「漢之飛將軍」,避之,數年不敢入侵右北平。
李廣出獵,看到草叢中的一塊石頭,以為是老虎,張弓而射,一射箭去把整個箭頭都射進了石頭里。仔細看去,原來是石頭,再射,就怎麼也射不進石頭里去了。李廣一聽說哪兒出現老虎,他就常常要親自去射殺,居守右北平時一次射虎,惡虎撲傷了李廣,李廣帶傷也終竟射死了這只虎。
李廣為將廉潔,常把自己的賞賜分給部下,與士兵同吃同飲。他做了四十多年俸祿二千石的官,家裡沒有多少多餘的財物,始終不談購置家產的事,深得官兵愛戴。李廣身材高大,臂長如猿,有善射天賦,他的子孫和他人李廣學射箭,但都不及李廣。李廣不善言辭,與人閉居時亦以射箭來賭酒為樂,一生都以射箭為消遣。李廣愛兵如子,凡事能身先士卒。行軍遇到缺水斷食之時,見水,見食,士兵不全喝到水,他不近水邊;士兵不全吃遍,他不嘗飯食。對士兵寬緩不苛,這就使得士兵甘願為他出死力。李廣射殺敵人時,要求自己箭無虛發,所以非在數十步之內不射,常常是箭一離弦,敵人應聲而亡。也由此多次被敵人圍追,射猛獸時也由於距離太近而幾次受傷,但李廣從不畏懼。
不久,郎中令石建死,李廣被任命為郎中令。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李廣再為後將軍,從大將軍衛青軍出定襄,擊匈奴。諸將多數因立功而被封侯,而李廣軍無功而還。
公元前121年,李廣以郎中令身份率四千騎兵從右北平出塞,與博望侯張騫的部隊一起出征匈奴。李廣部隊前進了數百里,突然被匈奴左賢王帶領的四萬名騎兵包圍。李廣的士兵們都非常害怕,李廣就派自己的兒子李敢先入敵陣探察敵情。李敢率幾十名騎兵,沖人敵陣,直貫匈奴的重圍,抄出敵人的兩翼而回。回來後向李廣報告說:「匈奴兵很容易對付。」李廣的軍士聽了才安定下來。李廣布成圓形陣勢面向四外抗敵。匈奴猛攻漢軍,箭如雨下,漢兵死傷過半,箭也快射光了。李廣就命令士兵把弓拉滿,不要發射,他手持強弩「大黃」射殺匈奴裨將多人,匈奴兵將大為驚恐,漸漸散開。這時天色已晚,漢官兵都嚇得面無人色,但李廣卻意氣自如,更加地整飭軍隊。軍中官兵從此都非常佩服李廣的勇氣。第二天,他又和敵兵奮戰,這時博望侯張騫的救兵才趕到,解了匈奴之圍。李廣的軍隊幾乎全軍覆沒,李廣功過相抵,沒有得到賞賜。博望侯張騫當斬,後

用錢贖罪,成為平民。 李廣前後與匈奴作戰四十多年,卻始終得不到封侯,當年同他一起為郎中的堂弟李蔡,人品才能不及中等,名聲也遠在李廣之下,卻連連得封,元朔五年為輕車將軍,後封為樂安侯,元狩二年中,代公孫弘為丞相。李廣的許多部下也被封侯,而李廣卻未得爵邑,官職也沒有超過九卿。一次李廣與望氣算命的王朔交談,說:「自擊匈奴而廣未嘗不在其中,而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擊胡軍功取侯者數十人,而廣不為後人,然無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豈吾相不當侯邪?且固命也?」(《史記·李將軍列傳》)王朔說:「將軍想想難道做過什麼可悔恨的事情么?」李廣想想說:「我為隴西太守時,羌族人造反,我誘降了他們之後卻又殺死了他們。至今最大的悔恨只有這事。王朔說:「罪過沒有比殺已降的人更大了。這就是你不得封的原因了。」
元狩四年(前119年),大將軍衛青與驃騎將軍霍去病深入漠北打擊匈奴。李廣多次請求隨軍出征,武帝認為他年老未被啟用。直到元狩六年才被任命為前將軍,隨衛青出征。出塞,衛青得知單於的駐扎地,衛青決定自率精銳部隊襲擊單於。而命李廣與右將軍趙食其從東路出擊。東路道遠,而且水草極少,不利於行軍。李廣親自請求為先鋒,說:「臣部為前將軍,今大將軍乃徙令臣出東道,且臣結發而與匈奴戰,今乃一得當單於,臣願居前,先死單於。」(《史記·李將軍列傳》)可是衛青曾暗中受到武帝的囑咐,認為李廣年老又命數不好,不要讓他與單於正面對陣。這時候,衛青的好友公孫敖新失掉侯爵,擔任中將軍隨大將軍出征,衛青想給他立功機會,所以把李廣調開讓公孫敖與自己一同與單於對陣。
李廣當時知道這一內情,仍堅決拒絕調動。衛青不接受他的請求,命令長史下道文書,讓李廣趕快到所在部隊去,照文書說的辦。李廣沒有向衛青告辭就動身了,內心極其惱怒地回到營中,領兵與右將軍會合,從東路出發。部隊因無向導,迷失了道路,落在大將軍後面,耽誤了約定的軍期。衛青的部隊因單於逃跑也無收獲,在回軍的路上才與右翼部隊會合。
回師後,衛青派長史拿了干糧酒食送給李廣,順便問起李廣等迷路的情況。李廣不予回答,衛青又派長史緊催李廣的幕府人員前去聽候審問。李廣說:「諸校尉無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史記·李將軍列傳》)
李廣回到軍部,對他的部下說:「廣結發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今幸從大將軍出接單於兵,而大將軍又徙廣部行回遠,而又迷失道,豈非天哉!且廣年六十餘矣,終不能復對刀

筆之吏。」(《史記·李將軍列傳》)言畢引拔刀自刎。李廣部下軍士大夫一軍皆哭。百姓聞之,無論認識與不認識他的,無論老者青年,皆為之流淚。 李廣有子三人,長子李當戶早死,有遺腹子李陵。次子李椒為代郡太守,也先於李廣而死。幼子李敢常隨軍出征,李廣死時,李敢正跟隨驃騎將軍霍去病徵戰。李廣死第二年,李蔡因罪自殺。李敢以校尉身份隨霍去病擊左賢王,力戰,奪左賢王鼓旗,斬首甚多,被賜爵關內侯,食邑二百戶,代李廣為郎中令。不久,怨大將軍衛青懷恨其父李廣,擊傷衛青,衛青因有所顧忌加之內心有愧,沒有聲張。後李敢至上雍,到甘泉宮狩獵,被驃騎將軍霍去病射殺。當時霍去病正被武帝所寵,武帝辨說:「鹿觸殺之」,(《漢書·李廣蘇建傳》)對此事也就不了了知。
點評:李廣一生皆在邊關戍敵,與匈奴七十餘戰,以驍勇善射、智謀超群著稱,匈奴聞其名則遠而避之,不敢與其相戰,堪稱不戰而屈人之兵。李廣治兵寬緩不苛,與士卒同甘共苦,深受邊關軍民的愛戴,在歷代的邊疆士兵中都有著崇高的威望,是一位「才氣天下無雙」的將軍。唐朝時期,有不少詩句用以歌頌李廣,如王昌齡《出塞》,盧綸《塞下曲》,高適《燕歌行並序》等。
司馬遷在《史記》中評價李廣:「《傳》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李將軍之謂也?余睹李將軍悛悛(《漢書·李廣蘇建傳》為恂恂)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於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喻大也。」孔子稱「志士仁人,有殺身以成仁,無求生以害仁」。
李廣之功績,或許不如衛青、霍去病二人,然王昌齡《出塞》「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一句中,只提飛將軍,而不提大將軍、霍驃騎,何也?
李 廣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出塞》

與李密作文素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
© Arrange www.teachbao.com 2012-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